首页范文大全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十篇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十篇

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4:55

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篇1

新年伊始,运营商集团公司“力量大厦”战略对终端业务提出新要求:充分利用规模优势,发挥终端产品对CHBn(移动、家庭、政企、新兴市场)业务的大力支撑,提升终端价值贡献,推动数智化转型发展。据此,集团公司在终端领域推进组织运营体系改革,要求其专业子公司(该企业承接终端统筹采销的任务)扩大终端销量和行业销售份额、有效提升该运营商在终端行业内引领作用,增强对上游供应商谈判能力,保证质优价优的终端供应,强化对下游渠道掌控,在供应链中创造更大价值。在本文中,笔者基于当前采购管理的文献,从企业运营中的痛点出发,赋能新型采购模式,助力终端采销产业链健康发展,结合现阶段改国企的采购管理实践进行以下研究。

二、国有通信企业采销模式下的采购管理问题及对策

背负集团公司期望,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该专业子公司的供应链采购环节中举步维艰,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采销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痛点

痛点一:经营环境快速变化(芯片价格上涨、新兴品牌迭代、智能技术发展)、终端品类不断扩充(从手机拓展到多形态终端,从硬件拓展到服务软件或集成模式的iCt产品),传统采购制度(即原有的终端采购手册仅局限于手机和非手机类的硬件、不包括软件服务等)已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痛点二:随着电子信息化发展,运营商YD公司开发了自身采购与招标系统(eS系统),而该系统操作要求高,如投标前供应商需支付相应费用办理Ca证书、投标时需加密上传应答文件,一次性全部操作正确难度大。而该系统仅是YD公司独家系统、不能与其他运营商及其他国企兼容,导致供应商配合度不高。

(二)采销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对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企业对症下药,采取如下对策:对策一:明确贸易型采购的定义。复盘全流程、全面穿越,大胆提出“贸易型采购”定义,它与传统采购3个显著区别在于:①买来直接对外销售,②需满足毛利率管控,③扩充产品品类(硬件含泛智能终端、家电、日用品,服务包括权益、安装、售后服务,软件含app软件包、软件服务等)。对策二:简化eS系统操作流程。针对eS系统操作复杂的痛点,该专业子公司申请在eS系统中增加贸易型采购报备场景,报备项目由采购操作,无须供应商介入。

三、创新型贸易型采购体系建设的实施举措

在集团公司批复后,创新型采购的“赋能行动”——贸易型采购体系建设,在该采销一体化的专业子公司内部,系统性的全面推进和展开。

(一)明确贸易型采购定义并为其量身打造嵌入式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创新采购的前提是合法合规,根基牢固。若定义不明,那实施中会出现各种偏差,若没有严谨的风险管理,则面临漏洞百出的异常或瑕疵。国有企业的采购改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在摸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但需要的是安全的、有措施保障、有风险预警和探索,而不应该是浑水摸鱼的盲目前行。对此,该专业子公司做了以下3点行动。1.《贸易型采购管理操作手册》的。在手册中:(1)明确贸易型集中采购管理体系的架构,如下图1。(2)明确采购结果达成审核层级,如针对9000万元以上采购项目,由总部审批,在(9000万,1000万)一、二类公司的项目,由总部采购分管领导专题会审批,在1000万以下的项目,分公司相应层级等。2.《采购嵌入式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手册》的。风险防控是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创新型贸易型采购模式产生后,合规地图需要重新梳理,据此企业适时风险防控机制分册,并在手册中梳理出全阶段的贸易型采购工作流程中的潜在风险点,如下鱼骨图(图2)所示;针对具体的风险点,企业在手册中明确了风险等级、责任部门、具体场景、防控措施等(如下具体合规地图样本,样本1),并将手册宣贯、公文下发至各分公司采购部门,以得到更有力的落实和执行。

(二)执行毛利率管理及采购比价管理

毛利率管控和采购价比价是采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们是企业节约成本最为有效的方式。1.企业构建毛利率管理体系。贸易型采购的特点之一则是要求产品采购需满足毛利率管控,毛利率是产品的灵魂,企业不会做亏本的生意,利润是企业常青树的源泉。如何良性执行贸易型采购的根本之一是对毛利率做出要求、同时根据市场情况由总公司动态(如月度)给出毛利率参考值,分公司/总公司业务部门/采购部门据此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用合理的采购价/出货价操盘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以此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水位。2.建立健全采购价格比价体系。为在采购引入中获取合理的采购价格,公开采购项目,通过市场充分竞争以确保价格合理性。单一来源,首次采购应通过搜集公开市场上产品成本信息,选择合适对标产品的价格全面评估,后期采购需持续关注并对标公开市场同期价格。3.多元化采购方式的建立。在采销模式下的终端产品采购,若合作方能取得自厂家/上游供应商出具的唯一授权,企业可据此与其进行单一来源采购,此方式的采购流程更简单、时效更快速。在无唯一授权的情况下,企业可做公开采购。但公开采购中,因市场上产品品牌/型号不断迭代、商层级不断动态变化,为更快速支撑市场,该企业集思广益,衍生出创新的供应商引入动态短名单的灵活机制。首先,该机制包括立项—方案—采购结果3个流程,其中若一家供应商对其合作的产品的商务条款均一致、仅是各款产品型号、数量上限、采购价格不确定,此情况下可先做框架供应商引入模式,即通过公开方式引入多家框架供应商,形成供应商短名单。后期有产品引入时,针对产品,邀请短名单内所有供应商报价,遵循价低者得的原则确定订单执行供应商。以此保证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和产品引入的高时效。

四、创新型贸易型采购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创新型贸易型采购实施后,该采销一体化专业子公司积极落实Y集团要求部门在执行贸易型采购过程中,遵循“能公开必须公开”的原则,通过合并决策、提前储备提升采购效率,通过价低者得的量化标准简化决策流程,制定出短名单公开方式的特色流程,通过合并决策,提前储备资源池,具体产品全流程从原有的12天加速至3-5天。

五、创新型贸易型采购的智能系统建设

该采销一体化企业需为运营商YD集团提供终端产品销售渠道,具有快消品分销和零售企业的特点,且上下游拥有众多合作伙伴。对供应链的成本降低,库存降低,资金利用率提升、需求预测的精准度均具有较高要求。企业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等技术,建设了独具特色的DpS(数字化采购管理)系统,通过采购需求数字化、采购流程自动化、业务过程可视化,实现供应商、产品、合同、价格、物料等采购关键要素集中化管理,支撑终端采购全流程在线运作,保证采购实施、采购管理全流程管控到位,且简化了采购操作环节,提升了集中采购效率、且成本控制和风险管控能力均得以加强。综上,本文以采销模式下采购创新在国有通信企业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在对采购流程优化、采购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国有企业采购环节创新采购模式运作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实施对策,最终推动项目达到了提升采购效率、屏蔽采购风险的良好效果,本文可为国有通信企业、终端行业、运营商体系的采购环节采购创新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娄志俊.基于数据挖掘高校图书采购管理创新研究[J].经贸实践,2017(10):53.

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篇2

关键词:并购整合研究现状展望

并购是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控制权的企业行为,是企业为了迅速实现规模扩张、增强竞争力、降低和退出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采取的外部交易型成长策略。国内外学者对并购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许多都与并购后的整合有关。尽管我国企业并购绩效如何还缺乏充足的研究数据,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也仅为30%左右。如何从以往的并购案例中吸取成功的经验,避免失败的教训,成功进行并购后的整合,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企业并购整合的内涵

并购整合的必要性在于并购本身带来的各种风险。并购整合涉及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而且管理者在整合中所遇到的挑战,大多是罕见的,因此就使得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成为一项复杂的任务,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应付(张金鑫等,2005)。Haspeslagh&Jemison(1991)指出,并购价值都是在并购交易后创造出来的,即公司价值的创造有赖于并购整合的过程。并购后整合成功意味着并购战略的有效实施,而并购后整合不力将导致整个并购前功尽弃。Lajoux(2001)认为并购后整合是两个或多个公司组合为一体由共同所有者拥有的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门艺术,即整合是指调整公司的组成使其融为一体的过程。魏江(2002)认为并购后整合是由兼并或被兼并双方共同采取的一系列旨在推进合并过程、合并绩效的管理措施、手段和方法,涉及员工安排、队伍建设、文化重组和业务重建等每次兼并活动必须面对和完成的各项工作。王长征(2002)指出,并购后整合是并购双方组织及其成员间通过企业能力的保护、转移、扩散和积累创造价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此定义是基于有效的能力管理是并购的价值创造源泉这一认识。

本文认为,企业并购整合是指当并购企业获得目标企业的资产所有权、股权或经营控制权后进行的资产、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资源要素的系统性安排,不断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按一定的并购目标、方针和战略组织运营。并购整合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并购整合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和增加企业价值,而创造价值是通过企业能力的保护、积累、转移和扩散来实现的,因此企业并购后整合强调的是能力基础上的融合;第二,促使异质企业文化下的资源转化为同质企业文化下的资源,加强企业管理者对资源的控制和协调(姚水洪,2005);第三,企业并购后整合不仅涉及到被并购企业的有形资源,更重要的是无形资源,尤其是对知识的整合。

企业并购整合研究的现状

(一)基于模式的并购整合

常见的并购整合模式分为:强入模式、同化模式、分立模式和新设模式(Haspeslagh&Jemison,1991;魏成龙,2000等)。如果并购方在制度、组织、机制和文化上明显优于被并购方,但并购双方拒绝整合,宜采用强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冲突不明显,整合成本低、时间短,并购企业的优秀文化被扩散;如果并购方在制度、组织、机制和文化上均优于被并购方,且被并购方的地位明显较弱,宜采取同化模式。这种模式下企业冲突激烈,整合风险大、成本高,企业家是整合的发动者和推进者,并购企业的优秀文化被扩散;如果并购双方在制度、组织、机制和文化上各有特色和优势,宜采用分立模式。这种模式下整合的过程平稳,整合双方生产经营的波动不大,双方的独立性被保护,且优势互补;如果并购双方在制度、组织、机制和文化上均有一定的缺陷,宜采用新设模式。这种模式下企业冲突不大,但整合成本较高、风险大,整合成功后绩效明显。企业并购后究竟以何种方式进行整合,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并购双方企业制度、组织、机制和文化上的差异性;二是并购后企业的发展战略的特点和要求。在企业并购后的实际整合过程,往往不是单纯地选择以上的某一种模式,一般情况下是针对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整合。

(二)基于过程的并购整合

Haspeslagh&Jemison(1991)认为并购后的整合管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通过强调并购企业的双方互动问题,来为下一阶段实质性的整合铺设基础;在第二阶段管理者需要进行并购企业双方的实际互动来达到预期目标。普里切特等(1999)把整合过程分为设计、评估、展开、管理和收尾五个阶段。在设计阶段,成立整合项目管理组织,制定整个整合项目的日程表和任务分工;在评估阶段,由并购管理小组总负责,制定衡量整合工作业绩的标准,对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进行诊断和分析,重新审查交易的财务条件和风险评估,并根据整合计划的要求提出改革建议;在展开阶段,各个特别工作小组根据分工,执行具体任务(解决财务、人力、信息技术等资源方面问题;解决某些经营中的作业问题);在管理阶段,并购管理小组同各工作小组一起监控整合工作的日程和计划执行情况,并将进展情况报告指导委员会,在必要时可以调整资源配置;在收尾阶段,整合项目管理组织向适当的业务部门交接工作。

(三)基于实证的并购整合

统计分析研究。高良谋(2003)对1999-2001年之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案例的整合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整合绩效都是下降的,并购和整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在管理创新和整合实践上存在较多的不足,企业在并购整合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整合重点和难点,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宋耘(2007)以广东企业参与并购的事件为例,采用问卷发放的方式,对企业并购整合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并购绩效受到协同潜力、业务整合程度与员工态度等三个因素的影响。

个案实证研究。并购整合有很强的实务性,在研究并购整合问题时要结合企业并购的具体实践。ashkenas(2000)、徐学民(2000)揭示了GeCapital成功并购整合的四大原则:将并购整合贯穿于整个并购后新企业的管理运作中;将并购整合看作和经营、市场或财务一样的独立职能;影响并购整合的各事项在签署协议后尽早宣布并执行;成功的并购整合不但要融合不同的业务领域,还需要融合不同的文化。pruett&Vladimimvan(2003)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并购案例。在面谈和电话采访搜集信息的基础上,研究者给出了并购案例中的跨文化融合问题,并对今后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时采取策略解决文化多样性方面给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四)基于具体内容的并购整合

要使并购获得成功,并购整合应该实现三个方面的适应性:财务适应性、经营适应性和组织适应性。这三个适应性是并购整合的核心问题,也是并购管理的重要任务(陈志军,2001)。拉杰科斯(2001)将并购后的整合分为资源整合(包括保留和整合人力资源、整合金融资源及有形资源和整合商誉及其他无形资源)、流程整合(包括整合管理系统、报酬计划、技术与创新)、公司责任的整合(包括履行对顾客和供应商的承诺、履行对股东、债券持有者和贷款者的承诺、履行对雇员和社区的承诺)等主要方面。国内学者王珂和张晓东(2000)提出五类划分法,包括资产负债整合、组织制度整合、生产经营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

并购整合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Davenport(1998)从心理契约角度研究并购整合中雇员与新组织的关系,认为报酬系统是心理契约的核心,是并购交易结束后雇员最关心的,并购整合过程中的报酬系统需要经过调整和重新安排。关于并购的高层管理团队整合研究中,Krug&Hegarty(2001)指出被外国公司收购的本土公司的高管更容易离职,强调了在并购整合中应重视目标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并购的评价、高层管理人员的互动交流、并购交易的长期效果等方面。Hambrick&Cannella(1993)运用相对地位理论研究并购的高层管理团队整合。相对地位理论认为个人地位的自我感觉是基于他们如何与社会地位接近的其他人的比较。目标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会同主并方及自身过去的地位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会带来一系列行为,从而对并购整合的绩效产生直接影响。

并购整合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并购整合受到并购企业双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的潜在冲突取决于并购整合工作的范围和深度(nahavandi&malekzadela,1988),并购整合工作越多,实现成功的并购整合就需要越紧密的协调。weber等(1996)研究发现公司间文化差异影响了并购双方公司高层管理者的合作。Calori等(1997)认为,国家层面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形成了管理发展和应用的背景环境。于是,不同国家的不同制度差异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管理惯例。民族文化、政府管制、企业通过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的获取,环境可以提供的总资源构成了制度的基础(Zahra等,2000;newman,2000;Hitteral,2004)。当两国之间制度差距很高时,两个公司劳资双方的冲突有可能增加。研究还表明,来自不同国家的经理倾向于在目标公司中采用不同的控制系统和管理惯例。Calori等(1994)研究了控制机制的使用,结果显示主并方会受到自身的民族文化(民族的管理思想)影响。Lubatkinetal.(1998)发现法国的主并方公司更强调管理转移,而且比英国的主并方公司采用更多的战略控制手段。此外,调查还发现不同国家在采用的公司治理机制上大相径庭(Gedalovic&Shapiro,1998;Short,1994)。文化差异也影响了并购整合的绩效,morofini等(1998)在一项对在意大利实施并购的52家公司的分析中发现,文化差异和并购后绩效有正相关关系。

其他方面研究。有的学者还对整合团队、跨国并购失败的后果进行了研究。首先,公司积极地参与并购组成整合团队,这个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些整合团队的目的是计划、协调和实施整合过程(inkpenetal.,2000)。对跨国并购失败的后果研究,学者大多强调跨国并购的失败会导致企业破产或剥离(Childetal.,2001;Kaplan&weisbaeh,1992;porter,1987),当前文献多将并购失败归因为付出了过多的溢价或并购后整合的失败(Childetal.,2001;Hittetal.,2001)。

(五)基于系统的并购整合

并购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调动并购双方企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匹配整合,还要按照系统性原则精密筹划,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姚水洪(2002)认为,并购整合的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系统、并购整合的阶段性系统、并购整合内容系统。只有处理好并购子系统的关系并且依照管理系统性的特征进行并购管理整合,才能实现并购的真正价值。魏江(2002)提出,企业并购整合是一个系统过程,该过程应围绕企业核心能力构筑和培育来展开,由于企业购并后的资源和能力整合包含在组织系统、文化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技术系统等职能和活动中,所有这些职能和活动的整合都应以构筑和培育核心能力为导向,这也是企业并购真正成功的战略保证。潘爱玲(2006)以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为基础分析了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六)基于能力的并购整合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并购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并购的整合管理,使核心能力从优势企业向劣势企业转移,或者在并购企业双方之间相互渗透。从企业能力角度,范徽(2001)认为企业中存在三种具有不同转移性的组织资本:一般管理能力、行业专属管理能力、企业专属人力资源。并购整合中核心能力的转移体现在后两种组织资本中。Haspeslagh&Jemison(1991)认为公司的能力传播过程复杂,所以对目标公司的整合应采取审慎的、渐进的策略,几乎所有在资源和业务共享方面的大胆尝试都遭到了失败。王长征(2000)从企业能力论的角度提出“企业并购的价值创造源自整合过程中的能力管理”命题,并建立一个并购整合的能力管理框架,阐明了企业战略、文化、人力资源、业务流程等各个领域的整合都必须关注能力的保护、能力的转移与扩散以及能力的发展。

(七)基于知识的并购整合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掌握的知识决定了企业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术。HenrikBresman等人(1999)研究了国际并购中的知识转移问题,认为沟通、访谈和会议会使技术转移变得更为容易,技术转移的效果与知识的明晰程度直接相关,并通过案例证实:在并购初期主要是知识从并购企业到目标企业的单向转移,一段时间后变成了双向的高质量的知识转移。andrewCampbell(1998、2000)指出并购协同效应来源之一就是并购双方专有技术等一些关键业务技能的共享。Sullivan(2000)认为基于知识的并购与基于规模的并购在创造价值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annette(2002)深入研究了7个高科技并购案例,给出了并购实施中技术和能力转移的经验模型,这个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并购的动态实施过程,尤其是对如何从目标公司获取新技术和能力的过程研究有所帮助。

我国学者魏江(2002)认为并购中能力整合的分析应从技能和知识的整合、文化整合、管理系统整合和组织机制整合等四个方面展开。张海涛、唐元虎(2003)在分析企业并购后冲突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冲突管理的知识动态模型。庄敏、卜金涛(2003)针对并购中知识资本流失的情况,提出了在并购企业内部实现公司知识资本保全的措施和公司之间实现知识协同效应的途径。徐全军(2002)指出企业无形资源冲突实质就是知识的冲突,认为企业应借助共同知识来实现并购双方知识的整合。郭俊华(2004)将知识资本理论引入并购领域,提出了并购协同分析的新思路,从资源协同和职能协同两个角度建立了并购企业的协同价值系统,分析了并购后知识资本协同的内在结构和协同的机理,建立了知识资本协同价值的评估体系。钟耕深、徐宁(2007)在分析企业并购中隐性知识整合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并购企业的隐性知识共享机制。

我国企业并购整合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展望

(一)对并购整合的理论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现有的并购整合研究可以说包罗万象,从整合的步骤、方法,到公司战略整合、组织结构整合、规章制度整合、市场整合、品牌整合、企业形象整合、技术整合、信息系统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等诸多方面。虽然学者们运用各种理论为基础研究并购整合,然而实际上现有的并购整合理论并不能很好解释并指导并购整合实践活动,主要因为现有研究所罗列出的并购整合因素缺乏系统性而且层次性、操作性不强,显得过于零散,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实践缺乏有力指导。这些情况都说明关于并购整合的理论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也进一步要求在并购整合理论上有更大创新,对并购整合的复杂性进行深入分析。

(二)对并购整合机理的分析不够

以往的研究缺乏对并购整合的机理和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尤其是关于并购整合要素如知识整合等对并购企业整合绩效的影响机理的分析较为缺乏。多数理论只是从单一的因果角度对复杂的整合过程作机械的线性思考,导致对并购整合过程的认识偏差。

(三)对并购后知识整合的研究相对不足

当前的研究中对于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和文化整合研究的较多,因为企业并购整合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被并购企业那些掌握组织资本的关键人物的存在,而且企业并购整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异质文化的融合问题,这方面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但目前从知识的角度研究并购整合问题的还比较少,还没有在知识整合与并购企业核心能力、并购整合绩效之间形成统一认识;涉及企业并购后知识整合的文献,要么将知识整合看成是并购整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么就知识整合中存在的某一个问题展开分析,缺乏对并购整个过程中知识整合传导机理的完整研究;另外,也没有对企业并购后知识整合的影响因素、绩效评价和模式选择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四)并购整合的实证研究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多数实证研究主要研究上市公司的并购整合绩效,而且多数仅采用了财务指标评价并购整合绩效。实际上并购整合的影响不仅涉及到财务、股价,更大范围上更应该考虑并购对企业长期发展潜力,甚至对企业外部顾客、社会的影响,所以仅依靠单一经济指标来评价并购整合绩效是不全面的,需要综合地衡量并购整合效应。二是缺乏对单个并购案例的深入分析。对单个并购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检验理论研究的实用性,可以指导并购整合的管理者开展实际操作。当前实证研究中并购案例的内部详细资料都较少,从公开资料中得到的数据资料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实际并购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aspeslagh,p.,Jemison,D.managingacquisitions:CreatingValuethroughCorporateRenewal[m].newYork:Freepress,1991

2.[美]亚历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著,丁惠平,孙先锦译.并购的艺术:整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张金鑫,王方,张秋生.并购整合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5(9)

4.王长征.并购整合:通过能力管理创造价值[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22(12)

5.潘爱玲.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m].商务印书馆,2006

6.宋耘.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整合过程的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7.魏成龙.现代企业金融―证券市场下的企业投融资[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8.高良谋.购并后整合管理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12)

9.程兆谦,徐金发.被购并企业高层经理去留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23(5)

10.钟耕深,徐宁.企业并购整合中的隐性知识共享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2007(1)

11.姚水洪.企业并购整合问题研究―面向核心能力提升的并购后整合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2.魏江.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购并后整合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2,20(1)

13.张海涛,唐元虎.企业并购后冲突管理的知识分析[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5)

14.庄敏,卜金涛.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资本流失[J].江苏商论,2003(10)

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政策支持

一、引言

近年的研究表明,政府出台的科技政策在技术创新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用。作创新政策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政府创新政策的必要性。Lall,Sanjaya(2006)研究指出,政府采取一定的干预性政策,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myung认为政府的适当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地区创新的扩散。程华,赵祥(2008)发现,政府的科技资助对企业之后一年的研发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要制定出适用于本区域特点的科技创新政策,以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美国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分析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政策可以分为需求类的政府采购政策、供给类的人力资源政策和环境类的财税资源政策。

(一)需求类政策

美国政府促进创新的需求类政策主要有政府部门的采购政策、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商业配对计划组成。

美国政府的采购主要是关于电信设备和通信服务的采购以及其他产品和服务的采购,由美国的技术局和州政府的综合服务部负责。美国政府每年的采购数额超过100亿美元,主要以电子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美国政府的采购政策对中小企业有特殊的规定:政府部门每年需将不低于采购金额25%的采购给予小企业;采购投标活动中,必须给予小企业至少5%的投标偏好。商业配对计划是由小企业管理局和惠普的一个合作组织创办的,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大量合作企业加盟进来,逐渐成为SBa支持小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计划。它通过整合来自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大量采购代表,为小企业从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提供获得销售的机会。

(二)供给类政策

美国促进创新的供给类政策主要有促进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政策、提供技术指导的核心退休高管服务。

美国的人力资源政策由加州劳工局负责实施,主要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资金支持的范围主要包括小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小企业主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主提高其管理技能,使员工能够提高职业技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核心高管退休服务又称“美国小企业顾问”,主要由那些退休的,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高层管理者组成。它通过面对面的指导以及在线咨询来帮助小企业成长和成功。

(三)环境类政策

美国促进创新的环境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对研发费用的税收抵扣政策。税务局允许企业将其内部研发费用的15%或者企业外部机构研发费用的24%,从企业所得税中抵扣。美国的金融政策,主要是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贷款担保。小企业管理局通过小企业贷款担保,为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贷款担保计划通过政府的担保,为那些不能获得商业贷款的小企业提供资金。对于100万美元以下的贷款,该计划可以提供不超过80%的担保额度。

三、加州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两国的基本国情不同,在政府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和政策制定与执行方面存在差异。但作为世界的创新中心,美国在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借鉴美国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的现状,对现行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进行改善,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的创新创业发展。

(一)建立服务型政府,成为创新发展的推动者

作为中小企业的服务者,美国政府主要通过间接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鼓励和引导,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因此,建立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将是中国实现创新创业发展的关键。

(二)采用环境政策,建立促进创新的政策环境

加州政府主要采用促进创新的环境类政策,促进加州中小企业创新。通过研发税收的抵免,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更偏好资金支持,政府的财政投入成为创新政策的重要内容。因此,借鉴美国经验,转变政府支持方式,建立完善的创新发展环境,是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建立培训和咨询体系

在公共领域的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美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培训和咨询服务。通过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小企业主的管理技能和员工职业技能。通过退休高管的咨询服务,帮助小企业主进行创业。而我国在教育培训和咨询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针对小企业主和员工的培训咨询机构。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教育和咨询服务,建立中小企业的培训和咨询体系。

参考文献

[1]Lall,Sanjaya.RapidGrowthwithLimitedLearning:industrialpolicyandindonesia'spulpandpaperindustry[J].oxfordDevelopmentStudies,2007(35).

[2]myungJaemoon,StuartBretschneider.CanStateGovernmentactionsaffectinnovationanditsDiffusion?anextendedCommunicationmodelandempiricaltest[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1997)54:57-77.

[3]杨华,程华.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8(1):4-6.

[4]RobertRothery.China'slegalframeworkforpublicprocurement[J].Journalofpublicprocurement,2003(3):370-388.

[5]李希义,邓天佐.利用政府采购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政策研究――基于美国政府的经验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

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篇4

关键词:政府采购科技创新公共技术采购管理监督

一、前言

科技进步与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培养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保证创新发展在我国的顺利实施与推进,2006年2月,国务院的《实施的若干配套政策》指出今后十五年科技工作以自主创新为指导方针,明确提出“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这是我国首次将政府采购扶持科技创新发展纳入独立政策范畴,是现行政府采购制度的重大转变。

二、政府采购促进科技创新作用机理

(一)政府采购需求导向引导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消费者,政府采购政策能够构建出一个创新市场,通过购买初级创新产品,为创新产品的顺利开发提供条件。另外,政府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标准和原则很可能被社会和企业效仿,这种示范效应对科技创新的间接作用往往高于其资金本身的直接作用。如果政府采购政策侧重于科技创新产品,则产品供给方与投资者将会提高对企业创新开发的预期、增强科技创新实践路径。因此,在今后以科技创新为前提的经济发展中,应充分利用政府采购对不同产业的消费倾向引导市场发展,指导产品供给方形成一种技术创新发展预期,以政府采购的需求拉动作用引导科技创新。

(二)政府采购过程的价格优惠政策助力创新发展

在扶持企业创新过程中,政府通过对税收优惠、资金补贴、优先购买等政策的组合运用保证科技创新行为的顺利发展。近年来,政府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逐渐增加,具体来讲,已成立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通过拨款贴息、贷款担保等方式将银行资金引入科技创新领域,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满足政府需求的条件下,采购优先选择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或服务。政府采购致力于促进创新产业的发展与扶持,如此种种优惠政策使得更多的企业为获得政府订单而加大创新力度,是加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一大保障。

(三)政府采购为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分担风险

对于技术开创者来讲,从技术开发到中间产品试验再到新技术走向市场的销售,每一阶段都面临着惊险复杂的筛选与改进。这种复杂的淘汰过程奠定了创新产品生产过程中技术开发不确定、产品生命周期不确定、市场需求不确定等众多不可预测因素,使得技术开发者承担巨大风险与压力,削减了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积极性。对于那些市场空间较小、外溢性明显、创新技术生命周期不稳定的产品更是如此。毕竟,人类社会规律决定了冒险者只占少数,一条稳妥的销售途径才是大多企业最为理想的选择。

(四)政府采购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提升提供条件

科技成果的研发成败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政府采购作为一国需求的主要代表,能够站在世界水平上全面地指导未来产业发展,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最根本需要选择重点科技项目向全社会招标;另外,政府采购能够把握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长期发展全局,站在高于企事业单位以及民间投资者的位置审时度势,一旦政府采购选定合适的投标项目,便可通过其采购行为为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实现提供条件,提高投资者对未来创新市场发展的信心以及企业创新产品产业化的成功率。

三、我国政府采购扶持科技创新政策盲点

(一)科技创新产品采购管理标准不当

我国《政府采购法》中规定了以成本为导向的招标方式,低成本或高质量产品在招标中占据绝对优势,而自主创新产品大多不满足以资金节约为目的的政府采购目标。对于科技创新者来讲,新技术在其启动初期是面临风险最大、最需要市场支持的阶段,也是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行为鼓励及扶持的关键阶段。若一味固守最低成本评审标准,那么将很大程度上打击供给方的创新精神。另外,例如那些使用寿命长、维护程序复杂运营费用占据购置成本大半的军用装备,单纯的将产品购置成本作为政府采购评价标准,往往会造成错误的决策。

(二)各地方政府采购科技创新产品意识淡薄

我国《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评审办法》指出:“(政府)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注明特定供应商及产品,以及含有倾向性或排斥潜在自主创新产品供应商的其他内容”,但并没有对采购规范和限制条件加以限定以及对违反规定的机关制定惩罚措施。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在采购中为了自身当前的利益和目标忽视了创新发展的需求,在购买中出现指定购买外国品牌产品,或者是将财政资金转移到企业,利用企业购买相关产品从而逃避购买比例等歧视国内创新产品的现象。

(三)科技创新采购监管部门职责划分模糊

作为沟通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的重要渠道,政府采购易成为滋生腐败行为的高发活动。我国《政府采购法》指定各级财政部门为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机构,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同时拥有审批采购计划、负责资金决算审核、处理投诉案件等职责,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制度导致监管系统的“内部循环”,难以保证政府采购的公平与效率。虽然在我国政府采购的监督体系可分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两部分,但内部监督绝大多数情况下贯穿了政府采购始终,外部监督职能被严重忽略,由于内部监督权利较为集中,虚管弱监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典型发达国家公共技术采购经验借鉴

(一)生命周期成本评判标准

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最先提出产品生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LCC)构想。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将生命周期成本定义为:“拥有、运营、修理维护以及最终处置某一产品整个使用寿命中发生成本的总额。”生命周期成本的评判方法为购买者提供了采购项目评审标准的长期视角。相比传统的方法,生命周期成本有效避免了政府采购目标短期的弊端,控制了科技创新产品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该方法适合对生命周期长、运营及维护成本庞大的科技创新产品的采购进行评估。

(二)国货优先原则

日本是《政府采购协议》的发起方,表面看来,日本政府严格遵循了Gpa中“提高自由化程度”的相关规定,但事实并非如此。日本通过设定较高的技术规格要求和繁杂的产品资质评判标准降低外来供应商的竞争力。具体来讲,供应商的资格审核是日本政府购买法规定的必经程序,栏竦墓娓褚求使得国外供应商为达到要求不得不提高生产成本,从而很难进入日方市场。繁杂的资质评判标准迫使外来供应商支付高额检验及认证费用的同时,日方对资质评判设有一定期限,此类评判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加大了外来供应商的中标难度,这是日本保护国内竞标企业的一种重要的隐性技术壁垒。

(三)构建科学严谨监管架构

美国是施行政府采购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政府采购制度之所以能够充分地发挥功能作用,贯穿在采购中全过程、多层次、多主体的监管体系,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功不可没。一方面,美国联邦政府严格管理采购内容。其中包括:对政府采购行为是否与法律规范约束的情况一致进行监管;联邦政府还会对供应方在计划期限各个阶段合同履行状况进行审查。另一方面,美国拥有一套涵盖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与社会监督的监管体系,确保政府采购在任何时期和任何情况下均公正严明。透明严谨的采购过程有效降低了招投标中信息不确定因素,杜绝采购活动中黑色行为的存在。

(四)对接私人用户市场

如何实现私人市场与技术开发方的对接,对于采购政策的制定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1970年,美国通过尝试制订一系列的技术需求刺激混合政策,对科学技术市场化更好的融入市场进行探究。一般情况下,纯政府采购项目目录直接由政府部门制定,但美国研究部门在开发产品中注意到私人购买者的需要,并规定公共技术采购必须建立在消费者真实偏好基础之上。实验发现,公共采购政策越是随着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创新产品融入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

五、主要结论与建议

(一)建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采购管理标准

我国已认识到利用公共技术采购促进科技发展的意义远比单纯的节约资金影响深远,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购买标准有利于企业对长远利益的把握。由于受到国内采购总额的限制,政府采购选择采用“生命周期成本”采购标准,对发展一定程度创新产品的内在价值以及市场化推行程度进行全面测评来灵活控制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持续性的采购来扶持企业研发活动。在可持续发展呼声越来越强烈的当今社会,采用生命周期成本评审标准将有效的降低社会的能源消耗、提高我国政府采购扶持科技创新发展效率。

(二)采购中贯彻“国货优先”原则

保护国内市场是各国在采购中的普遍做法,当下我国还未签订Gpa相关条约,可通过明公布明确合理的需求标准,从采购范围、采购比例上规范各级地方政府的采购行为,这样以来,在满足采购方合理需求的同时,将激发供应商的创造热情,能够有效降低外来产品对本国创新产品的市场冲击。加入Gpa之后,政府采购对本国产业的保护作用将有所削弱,可借鉴类似日本设立技术壁垒、建立第三方机构等方式来提高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门槛,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空间。

(三)健全政府采购科技创新产品监管体系

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有利于提高政府采购有效性、保证供应商公平地参与采购活动。只有在公正透明的采购环境中,采购者才能做出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选择。因此,要认识到合理的监管体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环节,要兼顾到采购的全过程。第一,加强预算监督,明确政府收支。第二,规范并约束监督部门职权,将监督管理落到实处。第三,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为供应商统一起跑线。第四,重视采购中的外部监督,引入社会舆论监督。第五,打通公众与监督部门沟通反馈通道,及时发现及纠正错误。

参考文献:

[1]Laude,J.publicprocurementandeconomicpolicy[JJ.annalsofpublicandCooperativeeconomicsvolume,1984(2).

[2]edler,J.,Georghiou,L..publicprocurementandinnovation[J].theDemandsidepolicy2007(7).

[3]赵谦.美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启示与思考[J].财政研究,2011(3).

[4]赵咏梅,陈云翔,韩雪梅.欧盟政府采购和法律人才培养的特点及启示[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2(1).

[5]刘小川.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研究[J].学海,2008(5).

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篇5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5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建立政府优先强制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制度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建立政府优先强制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制度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积极采购、使用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大大降低了能耗水平,支持了企业自主创新,对在全社会形成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风尚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认识不够到位,措施不够配套,工作力度不够等原因,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政府机构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的比例还比较低,政府机构人均能耗、单位建筑能耗还比较高,节能环保潜力较大,支持自主创新力度亟待加强。建立政府优先强制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及国务院加强节能减排、支持自主创新工作的有力措施,也是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具体措施,不仅有利于降低政府机构能耗水平,节约财政资金,而且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做好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政府优先强制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的重要意义,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采取措施大力推动政府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工作。

二、建立政府优先强制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制度

(一)建立优先强制采购制度。各政府采购单位要在技术、服务等指标均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无线局域网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促进自主创新政府采购政策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优先采购列入国家《政府采购清单(或目录)》的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无线局域网产品,或虽未列入国家目录清单,但有利于推动我省循环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再生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等产品。同时,对部分节能环保效果突出、技术性能稳定和供应商数量充足的空调机、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照明产品和用水器具等,在优先采购的基础上实施强制采购。

(二)建立政府首购制度。凡列入国家《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首购产品,或未列入国家《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但属于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自主创新产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需要重点扶持的产品,按规定认定后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可实行政府首购。实行政府首购制度后,各政府采购单位或其委托的采购机构要按照单一来源等政府采购方式和相应的政府采购程序,或由政府出资按规定首先向提供自主创新产品的企业或科研机构购买产品,并对采购、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绩效评价。

(三)建立政府订购制度。由政府出资或立项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技术和软科学研究课题,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可实行政府订购制度。政府部门(或项目单位)要通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方式,按照“竞争择优”原则,公开向社会确定生产企业或研发机构,签订《政府订购合同》,并建立相应的考核验收和研究开发成果推广机制,促进技术成果应用转化。

(四)建立进口产品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各政府采购单位要在国内确实无法采购或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采购本国产品必须进口的,应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按规定报设区的市和省政府授权的扩权县(市)以上的财政部门核准。除国家鼓励进口的产品外,各政府采购单位在申报时应提供专家论证意见和发展改革、经贸、科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涉及国家安全或秘密的采购项目,原则上应采购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或我国企业生产制造的产品。采购进口产品时,要坚持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或消化吸收核心技术的原则,优先购买向我国转让技术和采取其他补偿贸易措施的产品。由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以及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有关部门在初步设计和审批投资概算时,要求项目单位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其中国产设备或产品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项目设备产品总投资的60%,提供的同类设备或产品的生产制造商不得少于3家,否则,投资管理部门不予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财政部门不予支付资金。

(五)确立符合实际的办公设备配置标准。适当延长一般办公设备的报废更新年限。及时淘汰低能效或高能耗的办公设备,并不得采购同类产品。加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编制和标准管理,鼓励采购小排量和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务用车,限制采购排气量在2.0升以上的小轿车和排气量在3.0升以上的商务车,原则上不得采购排气量在3.5升以上的越野车。积极推广“一车一卡定点加油采购”制度,实时公开各单位机动车辆的实际单位油耗,鼓励和支持各政府采购单位开展节油降耗工作。

(六)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采购预算在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下的项目,原则上限于中小企业供应商参加;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应当将中标成交资格优先授予中小企业供应商,或在采购响应文件中明确或承诺将部分合同分包给中小企业实施的供应商;采购预算较大的单一产品或服务项目,可以拆分成若干个标项进行采购,为中小企业参与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三、落实政府优先强制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制度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凡计划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的,各政府采购单位应当在申请、编制部门预算及政府采购预算时予以说明,有条件的可同时编制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预算。在项目支出确定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应当在政府采购预算中优先安排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资金,并充分考虑价格调整因素,为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提供资金保障。

(二)科学确定供应商资格条件和产品技术需求。各政府采购单位及其采购机构在编制采购文件时,要注重对供应商在税收、社会保险费缴纳和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方面的资格要求,增强供应商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设置企业规模和注册资金等条件时,应当与项目的规模相匹配。同时,要支持有发展前景、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要合理设置有利于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的技术需求,使更多从事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研发、应用的科研机构、企业参与到政府采购活动中来,扩大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份额,促使更多的采购单位使用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

(三)科学制定评分标准和优惠幅度。政府采购单位或其委托的采购机构在设置评分标准时,要增加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评分因素,并通过单设“政策性因素”项目,结合同类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性能和市场成熟度等情况,给予列入国家《政府采购清单(或目录)》的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无线局域网等产品一定幅度的价格扣除或技术加分;由多个产品或技术集成的项目,要结合该类产品报价占项目总价的比例,给予相应的扣除或加分。

(四)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管理。中标成交后,政府采购单位应于30日内与生产、经营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的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财政部门要加强采购文件、采购结果和采购合同的备案审查,逾期或无故不签订合同的,各政府采购单位应承担法律责任。政府采购合同一经签订,应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采购资金。合同金额较小的项目,采购单位可在交货完成或项目竣工后,按照合同约定,一次性付清货款;合同金额较大的项目,政府采购单位可适当提高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采购资金的预付比例。

(五)降低采购交易成本。对采购重大技术创新产品、项目和大额节能环保产品或项目的,应当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实施采购。凡生产、经营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和无线局域网等产品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各政府采购单位或委托的采购机构应免收其采购文件工本费;委托社会中介机构采购的,其采购费应减半收取。

(六)认真做好我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和申报、列入推荐国家政府采购清单等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大力宣传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积极发挥政府采购在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中的导向作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企业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产品申报“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自主创新产品”和“无线局域网产品”等国家认证。省财政厅要积极向财政部推荐已通过省级认证的产品和成效明显的首购产品,并争取列入国家《政府采购清单(或目录)》,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对我省有关从事政府采购业务的科研机构、企业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竞争能力。

四、确保政府优先强制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有效实施

(一)加强宣传沟通。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优先强制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工作的宣传,在全社会倡导崇尚节约、依法采购、科学消费的理念。要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及时公布列入国家《政府采购清单(或目录)》的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扩大其在政府采购领域的影响。要加强与采购单位的沟通,在项目立项、需求确定等阶段明确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使优先强制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二)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领导,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政策,主动协调和研究解决在政府采购政策实施中的问题。财政、发展改革、经贸、科技和环保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和任务,加强协作配合,及时通报国家宏观调控有关政策、目标,保证政府优先强制采购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制度的落实。

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篇6

回顾以往两届论坛的成功经验,为本次论坛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届中国企业采购国际论坛”于2002年5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我国加入wto后采购领域的首次国际高层峰会。国际采购与物资管理联盟(iFpmm)主席及主要首脑和来自国内外的官员、采购界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的高层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演讲。

首届论坛所取得的成果和共识在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采购国际化的形势下,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世界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促进了国际现代采购理念、知识和经验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同时,中国企业采购领域通过改革、创新,确实涌现了一批成效显著的成功企业,成为相互学习交流的好典型;通过论坛的交流和座谈,深感我国企业采购现状相对滞后,要在我国经济转型中通过改革、创新,建成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企业采购体制,将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二届论坛邀请了国际采购联盟欧洲代表、荷兰大企业采购指导组主席、资深专家汉斯布朗斯先生,还邀请了美国通用电气、惠普、戴尔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国际著名管理咨询机构FreemarKets公司、财政部国库司、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的高级主管、专家和政府官员,以及我国一批知名企业联想集团、物美商业集团等高层领导出会并做主题演讲。

第二届论坛讨论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采购发展战略”。论坛为中外企业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国内外先进企业采购管理模式与先进经验的平台,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了中国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供应链网络体系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机遇。

本届论坛的引人之处――三大亮点展示

亮点一:国内业界品牌活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中国第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社团组织,是国际采购与物资管理联盟(iFpmm,全球公认的最权威的从事采购与供应管理研究、教育培训、咨询的国际性组织)在中国的唯一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国务院,专门从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的政策研究和咨询的机构。本届论坛是连续第三年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国际采购与物资管理联盟鼎力支持,三方合力打造的精品论坛,在采购业界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亮点二:公共采购集体亮相

论坛首次将军队采购作为一个专门话题,邀请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的有关领导和各大军区、军兵种军需物油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共同探讨军队采购体系、模式和流程的设计,展现军队采购的市场空间;财政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和国内各主要省、市政府采购中心(办公室)的负责人也应邀出席,共同探讨政府采购的实施方略,沟通政府采购的相关信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采购官员也出席论坛,介绍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采购的规则、程序,提供进入国际采购体系的商业机会。

亮点三:采购供应洽谈专场

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

基金项目:2015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C28)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9月27日

一、引言

东莞作为一个中小企业制造名城,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大格局下的高速增长之后也步入“新常态”,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爬坡越坎阶段,产业层次整体不高的局面亟待改变,突破关键就在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能否准确识别阻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瓶颈因素,并采取适宜的措施予以消除,无论是对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还是东莞经济的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东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东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1、创新活动的研发投入强度不够。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基础,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本文以研发费用与企业销售收入比值来说明创新活动的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根据以往的经验,研发费用不足销售收入1%的,企业难以生存;达到3%的,企业可以勉强维系;达到5%的,才有可能与其他企业竞争;而只有达到8%的,才有机会发展壮大。通过对东莞在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中的惠伦晶体、正业科技、硕源科技、粤林电气等8家资源较丰富的企业财务年报的测算,近三年研发投入平均也只有4%上下,而其他数量众多、资源贫乏的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就更不乐观。

2、创新成果有限,产业化程度低。由于东莞过去多数民营企业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从事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整个产业链也比较低端,导致中小企业长期未能形成良好技术创新意识。尽管在大众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状况明显好转,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经济资源先天薄弱,导致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即使企业形成了专利技术,由于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不健全、创新成果商业化与产业化程度不高,导致许多授权专利成果只停留在纸面上,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削弱了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二)东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

1、企业经营成本过重,融资困难。节能减排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各类生产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用工荒致使企业人工成本迅速增加,在各种生产要素联合涨价的压力下,中小企业运营成本也大幅度攀升。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对宏观经济形势更加敏感,在外需低迷、内需收缩的局面下,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自2011年第一季度开始下降到100以下,至今仍然未超过100这一“枯荣线”。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由于天然高风险性和规模弱势,在经济不景气且经营持续成本上升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资金短缺,靠自身积累获得技术创新资金比较困难;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倾向于为大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降低贷款风险,加上风险投资、信用担保制度等还不够完善,以致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渠道极其有限。中小企业受制于资金短缺,难以制定和实施长期的技术创新规划,是一直以来限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因素。

2、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基础薄弱,人才流失严重。尽管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城镇就业岗位,但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吸引力明显不足。因为中小企业无论工作稳定性、薪金待遇、职位晋升等方面在短期内都无法和大型企业相比,导致多数高素质人才不愿意选择高风险的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就业。根据课题组成员对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部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员工本科学历绝大部分都未超过50%,这对于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无疑折射出人才储备不足。代表东莞最高科技水平的松山湖开发区中小企业况且如此,其他镇区的中小企业人才资源就可想而知了。由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限,企业并未进行系统的职位分析和职位价值评估,导致制定薪酬制度不合理,绩效工资或期权没有起到足够激励作用,同时企业内部人才培训体系不完善,影响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以上原因都是加速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三、东莞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强度不够。近年来东莞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背景下,财政科技支出绝对量不断增加,对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持续增强。由于无法获得具体的中小企业创新财政科技投入,但东莞是中小企业制造名城,所以用总的财政科技拨款数据来替代中小企业财政科技支出也不影响总体判断。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用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例来衡量。深圳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典范的创新之城,近五年深圳市财政投入科技创新的资金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基本维持在5%以上高水平,带动了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高。如图1所示,尽管东莞的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不小,相对强度基本都在3%以上,但是和深圳这种标杆性的创新之城比较,差距还是十分明显。在2009~2013年度期间,从绝对财政科技投入来看,东莞的最高投入年份是2012年的18.54亿元,而深圳即使是最低投入年份2011年也有70亿元;从财政科技投入强度来看,东莞除了在2011年的财政科技投入强度略微高于深圳之外,其他的四个年度都远远落后于深圳。所以东莞在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上有待于加强。(图1)

(二)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财政政策不到位。目前,东莞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投融资体制,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缓解。首先,财政补贴的重点本应向吸纳就业和促进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倾斜,而在实际操作中,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惠性,财政补贴面广量小,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其次,政府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杠杆效应还不突出,还不能够以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整个信用担保体系的大发展。尽管政府财政直接投资设立的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有一定规模,但是对互助担保机构投入不足,对再担保投入建设滞后,也影响了财政资金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杠杆作用,不利于形成社会多元化投资、机制灵活有效、面向市场的担保机构体系;最后,财政扶持推动担保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建设滞后,同时由于创新性中小企业具有天然的高风险性和规模劣势,最终导致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资金融资扶持积极性不高。

(三)政府采购政策不利于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是“需求拉动”政策,既可以为中小企业创造稳定的市场需求,降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风险,又可以通过其示范效应引导全社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虽然东莞政府采购制度也有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规定,但是由于对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比例不高,同时缺乏可行产品认证制度和自主创新企业评价标准,且政府采购实施细则也不够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作用并不明显。

(四)税收优惠政策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位。现行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侧重所得税为主,流转税优惠相对较少,且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覆盖面窄、优惠力度较小、设计内容分散、扶持环节较片面、地方财政执行力度也不够,导致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效果不显著。同时对人力资本加速形成的税收激励措施也不够完善,削弱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意愿等,增加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负担和风险。这种不以科技研发投入为核心优惠对象的税收政策,容易脱离激励科技创新的初衷,也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和质量。

四、完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建议

(一)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东莞近年来财政科技支出的绝对总量虽不断增长,但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量却波动幅度过大。政府应该通过地方立法明确规定每年财政预算中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并且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的比重不得低于5%,实现财政科技投入的制度性增长,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支出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同时科学合理编制年度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并加强预算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预算中安排的中小企业财政科技创新支出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另外,在提高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财政科技投入的同时,必须确保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

(二)健全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地方政府除了继续改善银行抵押和担保贷款这种传统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也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比较新型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是金融机构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所以政府要从政策层面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贯彻政府主导的理念,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新增贷款担保而产生的风险,财政给予担保风险资金支持,通过这种财政资源配置给政策性担保、再担保机构,间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应该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完善其风险投资机制,并聘请专业的创业投资机构进行运作和对其所投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立体构建“拨、贷、投、贴”的财政金融联动投入机制,推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支持。

(三)加大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政府采购政策可以为创新的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产品市场,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研发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制定比较完善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明确政府采购规模占GDp的比重,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同时逐步完善《东莞政府采购实施细则》等配套措施:一是要建立对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标准和认证制度,进一步明确中小企业专用采购目录和采购比例;二是要初步探索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的“首购”和“优先购买”制度,以便降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市场竞争风险,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开拓市场;三是要降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准入条件,比如降低单笔采购合同金额,降低对企业资质信誉的要求等,并适当给予其投标价格一定优惠。

(四)加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力度。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行结构性的减税,多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也陆续出台,但经济下行压力局面依然十分严峻,中小企业经营依然困难重重。东莞作为中小企业制造名城,应该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便于促进中小企业在有限财力中加大创新投入,释放更大经济活力。建议允许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借款利息支出允许企业所得税税前据实列支,并可以无限期递延扣除政策。科技开发准备金用于企业研发、引进技术吸收、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技术培训等方面。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及时更新设备,允许其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同时对技术转让或提供技术服务实行免于征收增值税。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三年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财税部门要提高对中小企业税务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减少中小企业获得创新税收优惠的成本,把提升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培育税源的重要保障。

(五)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优惠政策。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是中小企业创新的源泉,所以政府不仅应该鼓励企业对现有员工进行再教育培训,而且应该为中小企业引进科技创新人才搭建平台,提高科研创新人才的优惠待遇。因此,东莞地方政府可以对中小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实行一定配套补贴,对于企业购置的用于员工培训的设备等投资提高贴息贷款,以降低员工培训成本。在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优惠政策方面,对中小企业发放给科技人员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各类奖金、津贴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对中小企业科研人员参与自主创新项目所取得的收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因参加研发项目所获得的奖金和专利权等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可将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实行一定比例的税收返还。同时,应进一步完善企业科技人才在子女入学、住房福利补贴、户籍、医疗保健、职称评审、科研经费资助等方面配套措施。

(六)建立财税政策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大力推进绩效评价,完善项目管理制度,提高绩效意识,切实加强对财政专项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的监督检查。东莞政府应首先明确划分权力与责任范围,组织财政、审计、中小企业局等部门联合调查组对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其次,结合东莞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实施细则、指标体系,明确绩效考评管理要求,推进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建设。在财税政策实施之前,对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进行科技资金申请流程和使用范围进行辅导,同时不定期的进行常态化期中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寻找原因并提出相关整改措施;最后,项目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其结果也同时作为今后立项、确定预算及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骗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按相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罚,并追究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贾康.论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J].税务研究,2015.1.

[2]陈华.山东省运用财税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4.45.

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篇8

1.1国外科技创新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实践考察

在美国,政府利用财政激励科技创新主要通过资助协议、合作协议和直接补贴三种方式进行[5]。日本十分重视财政对科技的投入,2007年科技预算为3.51万亿日元,其中“科学技术振兴费”为1.3678万亿日元,增幅超过当年预计2.2%的GDp增长率。同时还进一步扩充竞争性资金,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等8个政府部门实施的竞争性资金达到4766亿日元,其中科研补助增加到1913亿日元[6]。美国激励科技创新的税收制度主要有:一是科研机构免征各类税收;二是对企业R&D支出实行税收优惠;三是相关科研人员免征个人所得税。英国规定,企业的研发支出可以从税前的营业额中扣除,用于购买知识产权或者技术秘密的支出,可以按递减余额的25%从税前扣除。日本制定了“科技振兴折旧制度”等一系列折旧制度,鼓励企业更新设备,激励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的发展。美国规定政府应该优先采购本国商品,并且对中小企业的采购份额不少于23%。据统计,2005年,在美国联邦政府2500亿美元的采购总额中,90%的采购合同都交给了本土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实施。另外,还以订立合同的方式来采购服务,如政府通过合同的方式来资助科研活动,在美国存在大量政府拥有并提供研究设备由私人或者大学承担研发活动的实验室。美国制定中小企业投资计划,以国家信用发行债券,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中小企业。另外,还成立小企业管理局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担保。英国“信贷担保计划”规定,如果高新企业不偿还银行债务,贸工部将会以2.5%的年息偿还债务的70%[7]。日本政府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为其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德国设置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专项基金,对中小企业与学术界的科研合作提供政策补助和低息贷款,激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1.2国外科技创新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科技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激励性的制度安排体系,否则就难以有效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8]。科技发达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规范、引导和激励。并根据国家科技创新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相当完备的科技创新正外部性激励法律体系。作为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工具,法律的制定以政策为指导,政策依靠法律来贯彻执行。科技发达国家为了实现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目标,纷纷制定专门性的法律以激励科技创新,以基本法的地位和高度将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固定下来,增强其权威性和执行力,以激励本国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科技发达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从政府的财政投入,对创新企业给予税收等优惠,实行科技奖励,制定科技成果保护法律制度,保障创新主体权益等方面逐步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正外部性激励。据此调动经济主体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实现了良好的激励效果。科技发达国家激励科技创新的立法范围从最初的政府采购、税收激励和专利保护扩展到政府投资、风险投资等范围。包括对创新主体实行财税优惠和奖励,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投资,对创新产品保护和优先采购等各个方面。囊括了科技研发,创新成果的归属、管理、保护和转化,高科技领域以及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等各个阶段。

2我国科技创新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机制的完善

2.1完善激励科技创新正外部性的财政法律制度

我国现有的激励科技创新的财政制度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科技创新财政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投入总量低;其次,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再次,在财政补贴的管理操作上不透明、不规范。导致激励科技创新的效果不理想。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加大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方式,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第二,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比例和方向。中央应重点投资社会公益与基础研究领域以及战略高科技行业;地方应把重点投向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产业,从而增强财政激励科技创新的效果;第三,规范财政投入结构。调整和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和项目投资安排,增强政府财政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第一,明确财政补贴的对象、范围和方式。如为鼓励企业进行R&D投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R&D的投资额和销售额的比重设立标准,对超标企业进行非专项性的补贴,增加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补贴等;第二,丰富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例如,可以通过“无偿+有偿”的方式,在技术创新孵化期给予财政补贴,若创新失败,财政补贴无偿提供,若创新成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让收入政府可以分享一定的比例[10]。第一,健全监督管理法律体系,对财政投入的科研项目从立项、运行到验收进行全程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合理;第二,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和明确的绩效目标,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效果;第三,完善财政投入效果的评估方法,综合考量和评估财政科技投入效果,以实现财政投入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为今后的财政科技投入提供更为科学的参照。

2.2完善激励科技创新正外部性的税收法律制度

我国现行税法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尚未完全得到发挥。首先,税收法律体系立法层级低,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其次,税收优惠措施和优惠对象比较单一;再次,优惠政策多是区域性优惠,缺乏明确的激励目标;最后,缺乏专门促进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问题都使税收在激励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对其完善。从企业所得税角度看,第一,将激励科技创新的优惠措施扩大到所有创新企业,实现公平税负。第二,将税收优惠运用到科技创新的研发到投产的全过程,而不只是创新结果的优惠。第三,增加对间接优惠手段的运用,如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手段,激励企业投资更新设备和科研活动。从个人所得税角度看,强化对科研人才的所得税优惠,扩大对科研人员的科技奖励所得税免征范围,减轻创新人才的税负。第一,合理划分税收收入,增加地方政府激励科技创新的财力;第二,要正确处理分权与集权的关系,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管理权,便于地方根据本地实际,发展优势创新产业;第三,建立税收优惠预算和管理制度,引入“成本—收益分析法”评价税收优惠制度激励科技创新的实施效果,优化税收的支出和管理,激励科技创新正外部性。我国规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按一定的投资比例来抵扣应纳所得税额。但这仅仅是在所得税领域的优惠,因而需要进一步对其完善。首先,应当对风险投资公司免征营业税;其次,对居民投资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再次,对于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获得利润后的再投资,实行再投资退税。

2.3完善激励科技创新正外部性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科技创新的作用。首先,据统计,在我国政府采购的结构中,本国企业仅占10%的订单,且仅限于一些低端的日常用品,缺乏对创新产品的采购;其次,现行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法律制度效力层级过低,难以实现激励科技创新的目标。因此需要对其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可以在满足政务需要的基础上实现激励科技创新正外部性的目标。政府采购激励科技创新应坚持几个原则:第一,系统协调原则,建立政府采购本国创新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的协调法律机制;第二,重点优先原则,即政府采购要有利于激励产业的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第三,政府采购要有利于激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扶持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第一,明确规定对本国创新产品优先采购。把本国科技创新产品或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纳入优先采购范围;第二,明确对科技创新产品利用优惠价格采购的制度。对相关产品的采购实行价格优惠,以增加企业销售创新产品或者服务的机会,引导更多的企业订购创新产品;第三,规定固定比例采购法律制度。对政府采购本国创新产品的比例制度化,便于直接、强制的推动政府对于本国科技创新产品的采购,激励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第一,对于首次投入市场的创新产品或者服务,政府可以进行首购,降低创新产品的销售风险,提升市场和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认可度;第二,对于需要研发的产品或服务,政府可以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签订订购合同,建立相应的考核验收和成果推广机制,促使企业根据政府需求来研发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减少研发的盲目性。以此激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对其正外部性的激励。

2.4完善激励科技创新正外部性的金融法律法规

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篇9

关键词:eSCm;电子商务能力;流程绩效;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3011608

一、前言

因特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传统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信息共享平台,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联系更加紧密,催生了全新的电子供应链管理(eSCm)模式。近年来,大量的制造型企业都积极采用电子供应链模式,然而实施比较理想的不多。Deloitte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虽然现在已有91%的制造企业将eSCm列为关键管理活动,但是只有2%的企业达到了世界水平,差不多有75%的企业在平均及以下水平\[1\]。

一些学者也研究证明了it技术本身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2\],只有电子商务能力才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只有通过关键流程将资源整合利用产生电子商务能力,才能为企业带来电子商务价值\[3\]。在eSCm模式下,采购、订购和客户关系等流程内部以及流程之间均发生了根本变化,处于这种环境下的电子商务能力在电子商务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将会表现得尤为重要和复杂。

但是电子商务能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关于电子商务能力和绩效的研究多是基于“结构化”而非动态的“过程化”视角,没有能够从动态过程的视角来解释和分析电子商务能力的作用和电子商务价值产生机理。其次,流程绩效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实证研究也相当有限\[4\]。第三,先前有关电子商务能力和绩效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个流程内,例如电子采购流程\[5\],没有考虑多个流程以及跨流程的作用。本文将从eSCm流程视角出发,研究三类典型电子商务流程\[6\](电子采购、电子订购、电子客户关系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与绩效作用关系,在对201个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建模(Sem)对模型和假设进行了验证,揭示eSCm中电子商务能力对于电子商务价值的作用机理。

二、理论与文献

(一)电子商务流程观和电子商务能力

电子商务流程定义为参与者、交互信息流和活动的集合\[7\]。电子商务流程观将发生在组织、群体和个体层面的各种电子商务活动看做是网络信息流与参与者之间的交互过程,它是满足参与者的信息交互需求而产生的信息与活动嵌套的新型电子商务流程,最终实现参与者的预期愿望与目的。电子商务流程观的主要观点有:(1)强调以人为主,具有智力特征,这不同于面向产品的功能性流程。(2)电子商务流程是信息与活动嵌套的,不同于一般商务流程的信息与活动分离,信息与活动的嵌套带来了组织内外的整合效应,只有实现匹配才能产生有效的管理变革。(3)强调了管理变革特征,流程的交互链是管理变革的驱动器,产生了不同于互联网以前的任何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4)以新型流程作为动态载体研究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复杂作用关系。(5)认为电子商务能力是流程的属性,它根植于流程,并反映电子商务流程的作用特点。

在前期研究中,基于电子商务流程观,针对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的管理问题,我们证实了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是战略—资源—能力—绩效的一个因果关系链\[7\]。这个因果过程包括了电子商务流程建立、电子商务流程执行、电子商务流程作用效果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商务能力是核心,它根植于电子商务流程,并最终会产生流程绩效。本文的电子商务能力包括“共享信息”和“合作流程”两类指标\[7\]。该电子商务能力不仅反映了企业在执行电子商务流程中实现it资源整合利用的水平,也为揭示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提供了观察和分析中间变量关联作用的新途径。

学界对电子商务能力研究主要是基于RBV理论,从it资源整合形成it能力角度,使组织的it资源成为不易被模仿的战略优势资源和能力\[5\]\[8\]。这种思路适用于传统内部it应用(组织能够控制的)。但是这种关注内在优势挖掘的视角在当前动态竞争的环境中是不适应的。企业即使通过内部优势挖掘实现了短期的利益,这种竞争优势也不能长久存在,也就无法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电子商务流程观,我们提出了从电子供应链流程视角研究电子商务能力和绩效的关系,突破前人静态“结构化”视角,从新的视角去分析跨企业的电子商务价值创造的内在规律。

(二)电子商务能力与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随着研究焦点由传统信息系统(如eDi等)逐步向internet和it能力转变,一些学者开始了对电子商务能力和绩效的研究\[5\]\[7\]\[8\]。研究电子商务能力和绩效的一个普遍理论基础是资源观理论(ResourcebasedView,RBV),它将企业绩效与组织资源和能力联系在一起\[9\]。在信息系统文献中,RBV被用来解决所谓的“生产力悖论”,并用于解释企业怎样由it资产以及运用it技术来创造价值\[10\]。RBV认为只有那些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的资源才会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的竞争优势,Zhu等人认为电子商务能力就是这样一种资源,并将其看做是电子商务价值的一个来源\[8\]。同时,Straub和Klein也认为电子商务为企业配置了一种很难被替代和模仿的资源\[11\]。而且,高度网络化的电子商务让顾客本身通过信息共享和在线交流创造价值。这些资源的开发将为网络使能的组织带来绩效优势\[12\]。在这种环境下资源得到整合,从而创造出企业与众不同的电子商务能力\[6\]。最近,Sotoacosta等人也从企业资源观的视角研究了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能力和采购流程绩效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再次证明了电子商务能力对电子商务价值的促进作用\[5\]。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月第12卷第3期池毛毛,等:eSCm中电子商务能力与绩效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在研究电子商务能力与流程绩效的关系,流程绩效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是目前研究最薄弱的一环\[4\]。虽然melville等提出的it商务价值产生综合过程模型中,提出了流程绩效(如信息共享等)会产生企业绩效(如盈利能力等)\[13\],但他们提出的仅是概念模型,后人还没有进行大量的实证检验。由此,本文将会对流程绩效和企业绩效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三)电子供应链管理(eSCm)和电子商务能力的相关研究

eSCm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企业内部的业务联系、不同企业间的价值链关系已经演变成价值网络的关系。eSCm表现出一种协调企业间流程交互作用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发受到重视。组织之间核心流程所表现出的能力,像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总承包生产等对企业总体绩效至关重要\[14\]。Devaraj首次提出了供应链中的电子商务能力的概念,指出电子商务能力是指企业运用网络技术来共享信息,流程交易,协调活动并且便利与供应商以及顾客之间合作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改善供应链的绩效\[15\]。近年来供应链方面研究主要从管理角度研究电子商务对于组织间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例如,一些研究认为电子商务技术可以产生电子整合,通过改善组织间协调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绩效\[16\]。另一些学者发现电子商务技术对供应链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组织绩效\[17\]。这些研究主要从强调整个供应链的优化来分析电子商务技术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局限在单个流程内部,很少进行跨流程的电子商务能力和流程绩效的关联关系,特别是从电子供应链的三个典型流程角度就更少。

基于上面的理论和文献概述,本文(1)基于电子商务流程观,突破前人静态“结构化”视角,从eSCm流程视角去分析三个典型电子商务流程中的电子商务能力和绩效的作用关系;(2)针对目前研究较为薄弱的一环,流程绩效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将实证研究订购流程、采购流程和客户关系管理流程绩效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3)研究电子商务能力和绩效的跨流程作用关系,填补之前缺乏跨流程的研究电子商务能力和流程绩效的空白。

三、研究模型与理论假设

(一)研究模型

本研究是延续性工作,在前期研究中提出的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模型\[7\],它系统地阐述了企业的战略—资源—能力—绩效之间的因果作用关系,从电子商务流程中介作用的视角,实证论证了从“战略规划资源”到“资源转化能力”直至“能力产生价值”的完整过程。为了将模型扩展到供应链背景下,本文从电子供应链(eSCm)流程视角,研究电子商务能力与绩效作用关系,结合电子供应链上下游流程,建立“电子商务能力与绩效作用关系”概念模型,它包含电子商务能力、流程绩效和企业绩效三个维度。电子商务能力反映了企业通过执行电子商务流程集成利用三类it资源的核心能力,它综合了“信息共享”和“合作流程”两大类指标\[7\]。绩效包含两个维度:流程绩效和企业绩效。电子商务能力和流程绩效对应所属流程构成7个变量,具体的变量解释(如表1所示)。

(二)理论假设

该概念模型从三个层面作理论假设分析:第一个层面研究三个典型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和流程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第二个层面从需求导向的电子

表1电子商务能力与绩效关联效应模型的变量解释

模型维度变量变量解释文献

电子商务

能力采购流程

电子商务

能力执行电子采购流程所必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和伙伴合作活动,通过采用网络和it技术使其满足企业与伙伴共享水平和协作能力。Sanders

2007

订购流程

电子商务

能力执行电子订购流程所必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和伙伴合作活动,通过采用网络和it技术使其满足企业与伙伴共享水平和协作能力。赵晶等

2008

客户流程

电子商务

能力执行客户关系管理流程所必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和伙伴合作活动,通过采用网络和it技术使其满足企业与伙伴共享水平和协作能力。Barua

等2004

电子商务

流程绩效采购流程

绩效反映的是电子商务在采购流程水平为企业带来的直接价值,表现在采购成本,采购周期等降低程度。mishra等

2007

订购流程

绩效反映的是电子商务在订购流程水平为企业带来的直接价值,表现在库存成本降低,订单处理速度等提高程度。Dong等

2009

客户流程

绩效反映的是电子商务在客户关系管理流程为企业带来的直接价值,表现在忠诚客户数量增加、服务质量提高程度。Devaraj等

2007

企业绩效企业财务

绩效反映的是电子商务应用后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表现在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等提高程度。Barua等

2004

供应链视角,研究跨流程电子商务能力之间和流程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第三个层面研究流程绩效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

1电子商务能力与流程绩效作用关系的假设。电子商务能力是企业通过执行典型电子商务流程(例如电子采购、电子订购、电子客服流程)体现的集成利用相关it资源创造新的电子商务价值的核心能力\[7\]。根据电子供应链三个主要流程的划分,本文将电子商务能力分为采购流程电子商务能力、订购流程电子商务能力、客户流程电子商务能力。每类电子商务能力都包括了“信息共享”和“合作流程”两类指标\[7\]。电子商务能力通过两个方面改善流程绩效:(1)电子商务能力促进商务信息的共享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间商务活动的效率(例如控制库存,及时提供售后服务等)\[6\],供应链上任何节点的企业都能及时掌握最终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状况,有效地避免了需求信息在供应链由下游向上游逐级放大导致的“牛鞭效应”。(2)电子商务能力促使企业通过协调、整合,甚至通过对关键流程的自动控制,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少错误同时更可靠地完成供应链协作。Barua等提出了供应方和客户方在线信息能力,并证明其会对供应方和客户方的数字化水平产生影响,并最终作用于财务绩效\[18\]。近年来,Sotoacosta等人研究了内部电子商务能力和外部电子商务能力对流程绩效的作用\[5\]。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电子商务能力对流程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1)

H1a:采购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对其流程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1a)

H1b:订购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对其流程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1b)

H1c:客服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对其流程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1c)

2跨流程的能力和流程绩效作用关系的假设。当研究多个业务流程中的电子商务能力和流程绩效的作用关系时,除了要考虑单个业务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对流程绩效作用外,不能忽略它们之间的跨流程作用结构。因此,我们将三种典型流程存在时的电子商务能力之间和流程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

电子供应链是由参与顾客价值创造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顾客共同形成的网络系统\[19\]。研究显示,三类流程受重视程度在企业中并不同步,一般说来电子采购流程会最先受企业重视,接着向其他流程扩展。另外,目前企业主要是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来经营,因此企业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要发挥供应链的整体效益,不可忽视供应链流程上游电子商务能力对下游电子商务能力的作用。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沿着电子供应链,上游电子商务能力对下游电子商务能力具有正向影响(H2)

H2a:采购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对订购流程电子商务能力具有正向影响(H2a)

H2b:采购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对客户流程电子商务能力具有正向影响(H2b)

H2c:订购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对客户流程电子商务能力具有正向影响(H2c)

满足顾客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企业经营的宗旨\[20\]。客户流程绩效的提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企业收集客户反馈意见的效率提高,满足客户定制的要求得到提高,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提高,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和应变能力得到提高等。在客户流程绩效中我们也同时考虑上游两个流程的作用。从跨流程角度分析,订购流程绩效直接作用于客户流程绩效,另外,采购流程绩效也会分别直接作用于客户流程绩效和订购流程绩效。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沿着电子供应链流程,上游流程绩效对下游流程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3)

H3a:采购流程绩效对订购流程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3a)

H3b:采购流程绩效对客户流程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3b)

H3c:订购流程绩效对客户流程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3c)

3流程绩效与企业绩效作用关系的假设。当前学者主要关注于it如何影响流程绩效,对流程绩效和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涉及较少\[4\]。尽管melville等提出的it商务价值产生过程模型中提到了业务流程绩效最终会导致组织绩效\[13\],但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在概念模型上,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证验证。eSCm通过扩展的市场空间、分销渠道、新的营销沟通媒介和增强的运作效率影响企业绩效。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的三类流程绩效会最终产生企业绩效。

假设4:流程绩效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4)

H4a:采购流程绩效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4a)

H4b:订购流程绩效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4b)

H4c:客户关系流程绩效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4c)

四、研究设计

(一)变量构造和指标

为保证测量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建立模型的变量主要采用国内外已有文献的成熟量表,有些项目根据电子供应链以及我国企业特点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另外,为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和普适性,本文还研究所有制、企业规模、区域分布等控制变量的作用。所有制是根据国有控股的比例区分为国有、合资、外商独资、私营企业;企业规模依据员工数确定;区域分布是依据中国的六大区域确定。

(二)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通用的“预测-实测”方法,将问卷调查与企业个案相结合,通过企业个案调查修正量表的兼容性,保证理论研究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我们使用Likert五点量表测量易于量化的指标。其中5表示“非常同意”,1表示“很不同意”。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分两个阶段采用实地访谈的形式发放问卷,共向华中、华东、华南、东北和西北20个省市发放问卷500份。问卷均要求企业信息化部门负责人或企业总经理填写。共回收问卷240份,回收率为48%,201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838%。此外,为了了解先后调查的量表回答的无偏性,我们采用onewayanoVa方差分析,发现前后两个阶段发放的问卷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我们还证实了iS经理和非iS经理填写的问卷的所有题项都不显著(p>005)。因此,本次调查不存在调查偏差。

(三)样本特征

在本研究中,企业遍布全国各个地区,但是主要集中于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样本结构很好地代表了全国各地区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既有发达地区的样本,也有欠发达地区的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企业规模分布比较合理,大中小规模企业各占1/3。

五、实证分析和结果

(一)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对变量的测量项目进行净化,本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检验数据的Kmo值,以验证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当Kmo值大于05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21\]。将收回的201份有效问卷输入数据库,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数据的Kmo值为0958,因此,本文的数据可以使用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旋转法分析出7个因子(由于CC4指标存在交叉现象故将其删除。),累计解释方差达到79511%,因子结构清晰。

(二)测量模型的检验

本文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测量模型进行检验,包括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①。由于样本量的原因,我们使用amoS180分别对三类电子商务能力和流程绩效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测量模型的拟合参数分别为:χ2/df=272,CFi=096,nFi=094,RmSea=005,iFi=096;和χ2/df=216,CFi=097,nFi=094,RmSea=003,iFi=097,拟合效果均达到规定要求\[22\]。内部一致性信度由组成信度(CompositeReliability)来测定;内敛效度由各潜变量的aVe以及相应变量的因子负载来测量(如表2所示)。表2还给出了各潜变量的Cronbachsalpha值。所有潜变量的CR值和Cronbachsalpha值均大于080,说明样本数据的信度非常好\[23\]。所有变量的aVe值均大于05,表明本研究样本数据的内敛效度比较好。表3给出了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和相应因子的aVe的平方根。结果

表2描述性统计与测量模型检验结果

潜变量观测

变量均值标准差标准负载/

权重aVeCRalpha

采购流程

电子商务

能力

(pC)采购进度(pC1)3121153088***

采购信息(pC2)3181095089***

采购流程(pC3)3201104080***

在线采购(pC4)3231130085***

073092092

订购流程

电子商务

能力

(oC)订购目录(oC1)3271130084***

订购进度(oC2)3131107088***

订购流程(oC3)3121096089***

在线订购(oC4)3171176083***

074092092

客户流程

电子商务能

力(CC)顾客交流(CC1)3551057068***

信息提供(CC2)3271035077***

在线客服(CC3)3301205081***

057080080

采购流程

绩效(pp)采降成本(pp1)3440936086***

采降周期(pp2)3520954089***

采缩时间(pp3)3500933088***

采提能力(pp4)3300865080***

采降库存(pp5)3490949085***

073093093

订购流程

绩效(op)订降成本(op1)3501039089***

订缩时间(op2)3521005084***

订降周期(op3)3331002081***

订改关系(op4)3260982080***

提升分销(op5)3401050089***

072093093

客户流程

绩效(Cp)客服效率(Cp1)3490975092***

客户满意(Cp2)3460927093***

增加客户(Cp3)3510949086***

市场反应(Cp4)3270943084***

服务质量(Cp5)3460959087***

078095095

企业绩效

(Fp)投资回报(Fp1)3270898040***②

库存周转(Fp3)3440920038***

市场占有(Fp5)3230921036***

nSnSnS

注:(1)显著性水平:***p

表明,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相应的因子aVe的平方根,表明各变量的区别效度良好。总之,本研究的模型效度和信度均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表3潜变量相关矩阵

pCoCCCppopCpFpQYXZGm

pC085

oC078086

CC063065075

pp061059058085

op071073067076085

Cp063066076070078088

Fp056059060074072068nS

QY-027-020-025-008-017-017-010nS

XZ006005007011000008015003nS

Gm010007001011010-001006-021-030nS

注:(1)对角线为aVe平方根;(2)QY:区域分布,XZ:所有制,Gm:企业规模;(3)nS:表明构成型变量和控制变量无法测量aVe值。

另外,对于有构成型指标测量的企业绩效主要是检验各个变量权重和显著值\[24\],具体见表2,结果显示除Fp2和Fp4外,其他指标权重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故将Fp2和Fp4删除。

(三)结构模型的检验

由于研究模型中包括了构成型和反映型两类指标,本文使用SmartpLS20对模型进行估计和路径的计算。运行SmartpLS20软件,得到估计路径系数和R2值。为了估计各个路径系数的显著性,研究采用自助法(Bootstrapping)重新生成500个与原始数据样本规模相等的样本。检验后的路径系数和R2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在001显著性水平下,假设1(包括H1aH1c)、假设2(包括H2aH2c)、假设3(包括H3aH3c),假设4(包括H4aH4c)均成立,以上的路径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eSCm中电子商务能力和绩效间关系的合理性。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共同方法偏差是一种主要的系统误差来源,它主要是由于问卷研究中的同一打分者、题项特征、填写环境等因素而产生。Sharma等(2009)则认为之前的tam模型中认知有用和使用关系有56%是由于共同方法偏差带来的协方差。为了排除共同方法偏差不是一个显著性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Liang等人的方法\[25\],使用SmartpLS20检验共同方法偏差。结果显示出原始变量平均解释率在60%以上,而方法变量平均解释率在1%以下。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本研究中共同方法偏差并不显著。

图1pLS路径分析图

注:*p

第一,三个典型电子商务流程中的电子商务能力对流程绩效产生直接作用。首先,在电子采购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对该流程绩效的作用效果非常显著(β=061,p

第二,上游电子商务流程能力和流程绩效分别影响其下游电子商务能力和流程绩效。首先,上游流程如采购流程承担着从原材料采购、加工成半成品并配送给制造商的繁重任务,因此采购电子商务能力以及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订购和客户关系等下游电子商务能力的实现(H2a:β=078,p

本研究证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电子供应链流程协同管理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电子商务能力在上下游流程之间的跨流程驱动作用来体现,这一发现突破了从单一流程研究电子商务能力的局限性,体现了跨流程作用的协同性与动态性。

第三,三类电子商务流程绩效对企业绩效影响显著。研究发现假设H4a(β=040,p

第四,研究发现所有制的影响是显著的(β=013,p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管理启示:

第一,电子商务能力是产生三类流程绩效的关键,企业管理者应在三类典型电子商务流程中构建各自的电子商务能力,支持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和合作活动,这样才能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改善流程绩效,从而为企业带来最终企业绩效。

第二,电子供应链是以客户为导向的需求响应型系统,上游流程的电子商务能力和流程绩效直接影响下游电子商务能力和流程绩效的实现。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将客户需求贯彻到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客服的全过程,才能使得企业的外部需求和企业内部各主体的行为之间达成一致。另外,管理者还应在eSCm中采购流程、订购流程和客户关系流程之间进行跨流程的协同管理,从而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企业效益的改善。

第三,国有企业在获取制造业电子供应链绩效表现出相对较差的能力,因此应该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在加快国企信息化步伐的同时,要提高国有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效率。

七、结论

基于电子商务流程视角,本文从电子供应链流程视角研究了在三类典型电子商务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流程绩效和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验证了三类流程中电子商务能力和流程绩效的跨流程作用,以及电子商务能力—流程绩效—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还发现所有制对电子供应链绩效的获取具有正向作用。本文对于认知电子供应链价值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有助于管理者正确实施eSCm策略。

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突破前人静态“结构化”视角,基于电子商务流程观,从eSCm流程视角去分析三个典型电子商务流程中的电子商务能力和绩效的作用关系。(2)用中国制造业电子供应链的流程数据证实了流程绩效和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作用关系,先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基于理论研究\[4\]。(3)研究电子商务能力和绩效的跨流程作用关系,填补之前缺乏跨流程的研究电子商务能力和流程绩效的空白。

然而,作为以实证调研为基础的研究,本文的工作也必然存在一些遗憾与不足。本文主要是针对制造业的研究,尽管制造业在eSCm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考虑到研究结论的推广性,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规模和范围,提高样本的随机性。

参考文献:

[1]王春喜,查建中,李建勇.供应链性能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管理工程学报,2003,(3).

\[2\]oseiBryson,K.m.,m.Ko.explor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informationtechnologyinvestmentsandfirmperformanceusingregressionsplinesanalysis\[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4,(42).

\[3\]Zhu,K.,K.Kraemer,S.Xu,J.Dedrick.informationtechnologypayoffinebusinessenvironments:a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onvaluecreationofebusinessinthefinancialservicesindustry\[J\].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2004,(1).

\[4\]凌鸿,赵付春.基于流程绩效视角的it商业价值实现研究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5).

\[5\]Sotoacosta,p.,a.L.meronoCerdan.analyzingebusinessvaluecreationfromaresourcebased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formationmanagement,2008,(1).

\[6\]Zhao,J.,w.V.Huang,Z.Zhu.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ebusinessimplementationprocessinChina\[J\].ieeetransactionsonengineeringmanagement,2008,(1).

\[7\]赵晶,朱镇.企业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0,(12).

\[8\]Zhu,K.,K.Kraemer,S.Xu,etal.informationtechnologypayoffinebusinessenvironments:a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onvaluecreationofebusinessinthefinancialservicesindustry\[J\].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2004,(1).

\[9\]mata,F.J.,w.L.Fucrst.,J.B.Barney.informationtechnology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aresourcebasedanalysis\[J\].miSQuarterly,1995,(4).

\[10\]Jarvenpaa,S.,D.Leidner.aninformationcompanyinmexico:extendingtheresourcebasedviewofthefirmtoadevelopingcountrycontext\[J\].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1998,(4).

\[11\]Straub,D.,R.Klein.ecompetitivetransformations\[J\].BusinessHorizons,2001,(3).

\[12\]Lederer,a.L.,D.a.S.K.mirchandani.thesearchforstrategicadvantagefromtheworldwideweb\[J\].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2001,(4).

\[13\]melville,n.K.K.,V.Gurbaxani.informationtechnologyand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anintegrativemodelofitbusinessvalue\[J\].miSQuarterly,2004,(2).

\[14\]Hagel,J.,m.Singer.Unbundling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9,(2).

\[15\]Devaraj,S.,L.Krajewski,J.D.wei.impactofeBusinesstechnologiesonoperationalperformance:theroleofproductioninformationintegrationinthesupplychain\[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07,(6).

\[16\]Flynn,B.B.,B.Huo,X.Zhao.theimpactofsupplychainintegrationonperformance:acontingencyandconfigurationapproach\[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10,(1).

\[17\]Sanders,n.R.patternofinformationtechnologyuse:theimpactonbuyersupplercoordinationandperformance\[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07,(26).

\[18\]Barua,a.,p.Konana,a.B.whinston,etal.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netenabledbusinessvalue\[J\].miSQuarterly,2004,(4).

\[19\]蓝伯雄,郑晓娜.电子商务时代的供应链管理\[J\].中国管理科学,2000,(3).

\[20\]payne,a.F.,K.Storbacka,p.Frow.managingthecocreationofvalue\[J\].J.oftheacad.mark.Sci.,2008,(36).

\[21\]Kaiser,H.F.anindexoffactorialsimplicity\[J\].psychometrika,1974,(39).

\[22\]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3\]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4\]petter,S.,D.Straub,a.Rai.Specifyingformativeconstructsin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J\].miSQuarterly,2007,(31).

\[25\]Liang,H.G.,n.Saraf,Q.Hu,etal.assimilationofenterprisesystems:theeffectofinstitutionalpressuresandthemediatingroleoftopmanagement\[J\].miSQuarterly,2007,(1).

\[26\]Soh,C.,m.L.markus.Howitcreatesbusinessvalue:aprocesstheorysynthesis\[a\].inJ.i.DeGross(eds.).proceedingsoftheSixteen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Systems\[C\].atlanta:associationforinformationSystems,1995.

注释:

①由于企业绩效使用构成型指标测量,不存在信息和效度检验,本研究主要对其他6个变量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②构成型指标的权重(weights)。

(责任编辑燕祥)第12卷第3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2no3

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篇10

一、传统研发管理模式下的创新成本

研发创新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关系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但研发需要耗费很多资源,技术商品化时间长,失败的风险也很高。通常研发的投资报酬很难衡量,研发创新的机会成本很高。传统上,全球很多大型企业一直以来大都采取传统的内部研发战略,它们主张技术创新必须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研发,创新成果也主要仅供企业自己使用,企业必须要牢牢掌握这些技术专利,以维持领先创新的市场地位,同时企业还要积极投入基础研究,以探索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并积累未来产品所需要的核心技术能力。在这样的观念下,一些大企业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因此奠定了他们在相关产业的领先地位,但研发效率与实际投资报酬其实并不是很高,很多行业领导型企业无法长期保持在内部事业研发上的投资。

以美国通信制造业巨头朗讯与思科公司的竞争为例,1996年,朗讯公司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抽资脱离后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它从原来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继承了贝尔实验室最大最好的部分,因此在远程通信市场,朗讯公司获得了雄厚的研究实力和技术优势,朗讯公司把大量的资源消耗在开发新材料、高精尖的元件和系统上。但是,朗讯的竞争对手思科则并不采用此种内部研发模式:它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新创企业,思科公司采取的策略是投资于这些新创企业,或者直接收购收购这些公司。此外,思科公司还与创新能力非常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如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利用这样的模式,思科公司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发速度和数量颇丰的研发成果。相比之下,朗讯公司的内部研发战略则遇到资金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同样的例子还有诺基亚、施乐等公司。通过收购以及产学研合作创新,在短短的20年内,诺基亚就从一家纸浆和胶靴制造企业成长为无线电话市场的巨头。而与此同时,施乐公司由于财务上的问题,已从著名的成果累累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中脱离出来,原惠普公司的惠普实验室也已经被惠普和安捷伦两家公司瓜分。

当今的研发创新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型员工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支持创新活动的风险资金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交易市场活跃,投资者对于企业研发效率与研发投资报酬的要求更是不断增高。2000年底的美国经济下滑,显示了资源过度投入科技研发的泡沫化后果,尤其在通信与网络产业所投入的技术创新,大都未能为这些企业带来实际的利润。因此,如何使研发投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回收,如何使研发投资为企业创造显著的回报,将是未来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精益研发管理模式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汽车制造业成功地采用精益生产系统(leanproductionsystem),大幅度提高汽车的品质与产出效率。精益生产系统运用同步工程及品质机能展开等手法,将供货商、顾客、营销人员、生产人员纳入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活动中,并彻底打破本位主义与现行分工的传统汽车设计模式,对于缩短新产品开发时间带来重大贡献。

汽车业的经验显示,精益的观念,如提高效率、消除浪费、增加市场效率、强化合作关系、发挥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等,应该同样也能使用于过去被视为比较保守封闭的研发活动。而事实上,一些跨国大企业如iBm、诺基亚、p&G等都已经采用精益研发(leanR&D)的观念来改造研发创新活动,并因此显著提高研发创新的成果产出与投资回报。

传统的观念认为研发活动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要向内发展研发能力。但精益研发的观念强调,要以最少的研发投入来获得最多的创新成果,并且为研发投入创造最大的投资回报。而且当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技术日益复杂时,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大型公司足以承担所有技术的研发工作,因此企业也不得不转向精益研发,采取开放创新与有效运用外部资源的做法。

采取精益研发战略的公司,其研发活动的定位与功能将会发生变化。这些公司知道创新的来源不应局限于内部,企业应学习充分运用外部资源来进行创新。他们更着重于技术信息来源的发掘、外包管理研究、技术资源的整合与运用、产品系统整合能力的开发,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等。

这些公司大都有效运用大学、政府研究机构、供货商、风险投资基金、客户、竞争者、研究机构、新创科技公司等外部研发资源,并能充分运用各阶段的研发产出,将整体研发成果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他们还能灵活使用委托研究、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研发联盟、技术取得、购并、技术转让、技术授权、内部创业等手段,减少本身的研发资源投入,扩大研发成果收益,并以提高研发产出效率与研发投资回报为最终目标。

总之,比较传统的研发模式,精益研发采用的是开放式创新(openinnovation)的态度。也就说,研发资源与创新构想不完全来自于企业内部,企业可以采取外包研究、合作研究、技术转让等方式来取得所需要的各项知识与技术,同时企业的创新成果也不一定要由企业本身来使用,企业可以采取技术授权、技术转让、内部创业等方式,尽可能为企业创造最多的回报。

三、精益研发管理模式下的开放式创新及其对策

1、向全球搜寻技术创新来源(scouringtheglobe)。开放式创新的本质是创新要素的融合和集成,企业充分利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构建强大的创新网络,从而整合创新资源、获得溢出效应、突破技术障碍、减少创新风险。因此,企业应向全球寻求创新构想与研发成果,不再将研发视为纯粹的内部流程活动。向全球搜索技术创新来源的关键是企业与外部建立开放性的创新网络,将全球该领域的创新主体涵盖到自身的创新体系中来,获得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资源,并不断向外部开拓新市场。

2、技术创新与经营模式有机结合。开放式创新不仅是将创新源从组织内部扩大到组织外部,而且企业要采用与创新匹配的经营模式将创新转化为产品,最终获得经济收益。开放式创新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如下办法利用创新并获得价值:第一、扩大技术收益(licensingintellectualproperty),充分发挥研发成果的商业价值,主动将技术推向交易市场,并藉由技术授权收益来支付对外的技术取得费用;第二、积极购并转让技术(buy-inandtransfertechnologies),通过技术转让与企业购并等手段,尽量从外部取得所需的各种可用技术,以减少内部研发投入的风险。网络通信厂商思科快速崛起的原因就是运用购并的手段,大量快速向外部取得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朗讯科技承袭at&t贝尔实验室的丰富研发资源,由于坚持内部研发,结果产品创新速度远远落后于采用精益研发管理模式下进行开放式创新的思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