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设计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9:11

股权结构设计模式篇1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同特征,导致各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模式存在差异,从而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各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特点,可以将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按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以英美为代表的单层董事会制下的审计委员会模式。英美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分散性的中小股东持股为特征,公司治理的重点是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其公司治理的构架是:股东大会选择董事会,董事会结构中独立董事的数量足以对执行董事起到制衡作用,并由董事会聘任经理层,在董事会下再设置包括审计委员会在内的各专门委员会。在这种模式下,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能在董事会的授权下,按公司董事会批准的工作章程和规定行使职能,代表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当局、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监督,并对董事会负责。这种模式下审计委员会大多由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的主席也由独立董事担任,较好地保持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并且审计委员会直接代表董事会行使职权,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审计委员会能较好地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有利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2、以法德为代表的双层董事会制下的审计委员会模式。法德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公司治理的重点是防止管理层“内部人控制”。这种模式下由股东大会和工会选举产生监督董事会(也称监事会),然后由监督董事会提名组成管理董事会,并对其进行监督。监督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审计委员会是监事董事会下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并直接对监督董事会负责,审计委员会对相对管理董事独立,与管理董事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能较好发挥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管理当局的监督作用。但审计委员会易受大股东的操纵,为维护大股东的利益,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3、以日本、中国为代表的二元单层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模式。由于日本的股权结构是之间相互持股(交叉持股)为特征,公司治理的目标是维护股东的利益。因此,在这种模式下,股东大会同时选择监事会和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同时对股东大会负责,监事会行使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职能,董事会负责执行职能。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这种模式由于监事会和董事会易被大股东控制,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往往是为了“装饰门面”,并且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职能常常界定不清。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模式也和日本相似。

西方国家上市公司在董事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大多数成员由独立董事担任,并且审计委员会的主席由独立董事担任,较好地保持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在监督独立审计师、内部审计、财务报表完整性;参与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沟通内部审计师、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当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

而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由大股东控制,在董事会下设置的审计委员会更多的代表大股东的利益,虽然在对管理层进行监督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公司治理的完善作用甚微,往往成为公司“装饰门面”的招牌。

二、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现状

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1月7日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审计委员会,并明确规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2)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3)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4)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5)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一规定的出台,虽然没有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但上市公司出于“装饰门面”的需要,纷纷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弱化。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特征是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和法人股的比例占65%以上,且不能流通,而占上市公司股权比例35%的流通股相当分散,机构投资者占的比例较少,形成非流通股股东的过分集中,而流通股股东的过度分散,导致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权由非流通股大股东掌握,即存在所谓的“一股独大”现象。这就意味着存在非流通股控股股东通过操纵公司的经营活动,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可能性。“如果股权集中到能够克服所有权于控制权分离的程度,则公众持股公司的优越性将被抹杀,控股股东对股票市场的操纵以及其他伤害分散股东的可能性就会产生”(林毅夫等,1997),而且,由于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获利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大股东很容易通过控制股东大会,从而控制董事会掌握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权,从而掠夺中小股东的利益。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并对董事会负责,因而,非流通股控股股东对审计委员会的成员有实质任免权,即大股东掌握了审计委员会的控制权。国外的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董事担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大股东对审计委员会的控制力。但是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较低,很难对执行董事起到制衡作用,并且独立董事的选聘、报酬等需由大股东控制的股东大会通过,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难于保证,既使审计委员会大多数成员由独立董事担任,也很难避免审计委员会成为大股东的工具。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的另一个特征是国有股、国有法人股的产权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上市公司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委托链过长,国有产权虚置,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高级经理层实际控制了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权,即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对重大事项决策权的控制力度。另外,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和总裁均由同一人担任,形成了董事会与管理层的重叠。显然,在董事长和总裁同为一人兼任的情况下,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在公司的决策控制与决策管理方面有相当的权力,再加上很多上市公司的国有产权虚置,股东大会也没有履行任免和管理董事会的职责,因此,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公司决策控制与决策管理方面的权力更是被放大。所以,公司治理结构中理想的决策控制与决策管理分立的条件不存在时,公司的监事会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又不能发挥必要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受因素的限制,监事会不拥有控制董事会的实际权力。一般而言,监事会在法律上只是被授予有限的监督权力,没有任命、罢免董事的权力,缺乏足够的制约董事行为的手段,其职权仅限于业务监督权,更多地具有职责、义务的要求,而缺少权力的含义。其次,监事会成员的人员构成决定监事会无法起到太大作用。监事会成员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员工组成,它们的专业胜任能力则非常有限,以用友软件为例。它的三位监事中两位是工科专业,一位是法律专业。他们或多或少与公司有利益关系,与经理层相比往往处于信息劣势,让他们进行财务监督则有点勉为其难。

因此,在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和审计委员会由非流通股大股东控制的情况下,希望审计委员会对“内部人”实行监督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下,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只是为了应对媒体和“装饰门面”的需要而已,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大大稍弱。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挥审计委员会的作用

1、解决“股权分置”是发挥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的前提

我国上市公司的重要特征是国有股、法人股等在上市公司股份中占比例较大,且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其他股东很难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来达到与控股股东相制衡的股份。因此,形成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一股独大”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权由大股东掌握,中小股东在董事会成员的任免、独立董事的聘任等重大的决策上很难表达自已的意念。大股东很容易通过控制董事会,从而操纵审计委员会,使审计委员会的作用稍弱,甚至使审计委员会成为“装饰门面”的招牌。因此,必须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要使国有股、法人股比例降低,解决“股权分置”是前提条件,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股权分置”的改革。只有解决了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问题,才能改善董事会的结构,完善董事会治理,才能使独立董事的聘任、报酬等不受大股东的绝对控制,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独立董事占多数的审计委员会,能更好地发挥其具有专业知识的优势,使审计委员会在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的审计、内部控制的完善、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使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内部控制更加健全,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得到提升,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更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股权结构设计模式篇2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分析;完善对策

完善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近10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国企改革和国有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甚多。本文将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模式、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和问题、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

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一般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用于保障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效分离,在股东、董事和经理层及其他利益关联人之间分配权力与职责,说明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用以实现公司目标和监控经营的制度和手段。

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价值在于通过合理分配公司的权力资源,建立利益制衡机制,确保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并最终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公司治理结构首先体现的是一种经济关系,即公司的出资者、经营者、管理者、监督者之间是一种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是财产权利的直接体现。其次,公司治理机构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相互制衡、相互协调。再次,公司治理结构是以一种契约——委托的形式来实现的,股东大会作为纵向授权的起点,以委托人的身份将财产交董事会,并委托监事会进行监督;董事会作为第二层次的者,将公司财产委托给经理层。第四,委托人对者的激励与制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一个内容的两个方面,委托人除用报酬形式对者激励外,还通过一整套制衡关系对者行为进行制约,以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利益损失。因此,要达到公司的目标,就要进行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设计。

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优化公司内部的权利配置,优化公司内部的权力配置是公司治理的首要作用。二是平衡公司的利益矛盾,实现公司内外部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制衡是公司治理的本质。三是强化公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公司治理的激励功能是指通过公司治理,使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或目标。

二、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由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不同,各国的产权模式、融资方式、资本市场结构性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股权结构,形成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大体上可以归类为“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

英美模式以证券市场为中心,以股权分散为特征,贯彻契约主义的价值理念,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在英美模式下,证券市场发达,公司股权分散,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有限,证券市场及相关联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在公司治理问题上的地位十分突出。

德日模式以银行为中心,以股权集中为特征,贯彻共同体主义的价值理念,追求利害关系人价值。德日的证券市场不如英美市场发达,信息披露和市场透明标准较低,公司控制权市场不活跃,银行在资本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公司股权集中并受大股东控制,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上两种模式各有特点,英美模式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资本市场分散股权结构,促使股东积极运用投票权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监督约束,侧重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和破产机制对公司的外部治理,重视股东利益,顺应了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趋势。英美模式通过合理的报酬制度或激励机制,使经营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结合起来。利用股票期权刺激经营者为自己的最大利益也为股东的最大利益努力工作已成为英美模式中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日模式以组织为导向,通过严密的组织结构来制约公司经营者,强调投资者、企业职工及工会组织的平等参与,注重发挥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代表了当今世界公司治理结构发展的另一种潮流。

我国在构建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践中,侧重于借鉴德日模式,在实施和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

三、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充满了浓厚的官本位文化与关系文化,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应首先采用当代公司法契约理论,其次是公司实在论。契约理论观察到公司内部关系与市场关系的共性,从契约自由的价值取向提出减少国家干预和由市场与当事人自行决定的理念;公司实在论主张公司独立于股东、独立于国家的人格地位,二者对于促进政企分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契约理论解剖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对指导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公司目标的价值理念。确立公司的目标,形成基本的公司治理约束,为公司各参与方提供行为准则,是十分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资本的全球性竞争,促使公司向契约主义转移,即以契约主义为确立公司目标、建立公司治理机制的理念基础。现在欧亚大多数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已向坚持股东价值的契约主义转变,公司治理呈现共同体主义向着契约主义发展的趋势。当然,公司以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并不意味着公司不承担社会责任。事实上,由于政治的、法律的、伦理的等各方面因素,公司不能不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于社会责任的实施途径,不应提倡利害关系人参与公司董事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保护应主要通过合同法或者相关法律如消费者保护法、劳动法等来实现,可以授权公司管理者在公司目标以及相关法律规范所许可的范围内实现公司社会责任。

(三)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制约机制。股东参与公司决策是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是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实现股东价值的必然选择,因此一般情况下公司股东不应参与公司决策,特别是不应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但股东拥有公司的所有权,有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特别是对股东利益影响较大的公司决策,公司股东必须参与。

从公司治理机制上看,股东参与公司决策是制约公司管理者行为、确保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重要监督机制。因此,在限定公司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范围、确保公司管理者经营管理权充分实现的同时,对于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必须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来保障。可以这样设计:赋予股东和监事会一定的临时股东大会召集权,建立区分股东提案与股东建议的制度,建立不出席股东大会的直接投票制度,确立董事、监事选举的平等机会原则和累积投票制度,建立适当的表决权征集制度,健全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等。股东经由行使表决权直接参与公司决策固然重要,在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决策权力划分的法律框架下,股东的决策权力仍然有限,只能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就公司决策权力的中心内容而言,股东大会虽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但实际上远离决策中心。股东表决权制度设计更多地旨在制约公司管理者权力,防止出现代理问题,而不是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可以在法律上另设股东诉讼制度。股东诉讼机制包括公司管理者受托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和股东诉权,公司管理者的法律义务、法律责任和股东诉讼具有联动关系,一起发挥公司治理作用。

改进我国现行股东诉讼机制的三点想法:

1.将公司管理者义务明细化,以便在公司实践中遵循。建议去除股东大会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的规定,明确股东大会决议事项以法律或者公司章程规定为限,以便在公司实践中遵循。

2.建立派生诉讼制度,赋予股东法律救济手段。若公司的控制者,包括股东和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行为不当,侵害了公司的利益,但由于公司在加害人的控制之下而不愿对其起诉,小股东又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时,结果是公司所受到的损害将无法得到恢复。为了解决普通法上的这一危机,应当建立派生诉讼制度,赋予股东法律救济手段。

3.确立公司管理者对抗股东诉讼的适当机制。权的争夺在国内外均有出现。

(四)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的制衡机制。要解决我国公司“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必须对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进行合理设计,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的制衡机制与董事会的组织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国家的董事会组织结构有不同的特点。

1.董事会的组织结构与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董事会的组织结构,英美模式采用一层结构,设董事会,董事会聘任经理;德国采用二层结构,设监管会与经管会;日本及我国采用三角结构,设董事会,董事会聘任经理层,但同时另设监事会专门负责监督职能。目前,由于各自国家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需要,英美一层结构董事会与德国二层结构董事会有融汇的趋势。

2.我国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对策。针对我国公司“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在公司法确定的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三角结构的基本框架内,我国采取了三大改革举措,用以改善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的公司治理作用,一是引进英美模式独立董事制度;二是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实行国务院委派监事的办法;三是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在完善和改进董事会、监事会制度方面加强规范。

在我国公司法框架内,以及上市公司引进独立董事制度追求“双保险”监督的现实条件下,为在制度设计上避免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监督职能的交叉与冲突,建议采取两条措施作为补充:

(1)独立董事的职能重新定位:独立董事兼具监督职能与关系职能,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按照参与决策的同时实施决策监督的原则予以限定,即独立董事监督职能基本上以对公司董事会决策行为以及公司经理某些重大决策行为的监督为限。这与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规定相一致。

(2)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监事会专门负责监督职能,监督职能不受范围限制。为确保监事会监督职能的落实到位,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强化。首先,可以借鉴意大利、日本的做法,遵循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实践的政策思路,在我国上市公司建立独立监事制度。其次,采取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的具体措施;赋予监事会以公司费用实施表决权征集的权利,主管机关如证监会应采取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一样的手段与力度来推行独立监事制度和强化监事会在公司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等等。

股权结构设计模式篇3

其实,采取众筹融资的公司在选择股权融资之初就应当充分地全盘系统考虑,而不应站在创业型小公司的角度,或急功近利地采取只顾眼前不计长远的做法。任何一个伟大的公司都是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一个小公司也应当有大公司的治理思维,只有拥有大公司胸怀才可能最终造就一个伟大的公司;而所谓的大公司胸怀与思维,就是要在公司治理结构与规范性上,具有科学、严谨、系统的制度与架构。对于采取股权众筹的融资公司,在公司治理上应考虑如下五个方面。

众筹股东人数过多有哪些麻烦?

与传统股权融资相比,在股权众筹融资模式下,投资人数较多。如果投资人全部直接持有融资公司股权并登记为融资公司股东,会造成融资后的公司股东人数庞杂,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

首先,众筹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签署极其麻烦。由于股东人数众多,在办理众筹股东入资并登记为融资公司股东的相关工商登记手续过程中,就需要众多股东签署相关文件,提交相关身份证件。若众筹股东分散在不同区域,无疑给上述工作造成极大的麻烦与不便――仅仅签署相关法律文件,就可能会拖延数月之久;也可能导致融资公司无法及时使用融资款项,从而导致大部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其次,股东人数众多,将给股东会决议造成极大的不便。根据公司法与公司章程,有关公司的重大管理经营决策需要召开股东会,由股东会进行决议。股东会召开必须合乎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遵守事先通知及按期召开的程序。由于众筹股东人数庞杂,召开股东会的通知很难及时送达给每一个股东,直接影响了股东会的顺利召开,也可能影响股东会决议的形成。这将造成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甚至有可能引发大量的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效力的诉讼。尤其是在面对公司融资或未来上市的重大决策时,由于股东人数众多无法及时或有效形成股东会决议,从而给公司的进一步融资与上市造成障碍。

再者,给公司未来进一步融资可能会造成不便。随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公司后期需要进一步融资,融资可能会伴随着公司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与关键时期。然而,由于股东人数过多,股权过于分散,投资机构出于公司治理困难的考虑,一般不愿意投资股权过于分散、股东人数过多的公司,这客观上给公司未来融资造成了麻烦。

针对上述问题,众筹融资公司该如何办呢?

首先,在设计股权众筹融资的交易结构与模式时,应当采取合理的法律结构,减少直接登记为融资公司股东的人数。可能的做法有三种。

第一、采取有限合伙模式。即由众筹投资人共同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由合伙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投资于融资公司,并登记为融资公司的股东。由该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Gp)代表合伙体参与融资公司的治理活动。但必须注意的是,根据我国的《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的合伙人人数不超过50人,因此如果众筹投资人过多,可以设立多个有限合伙企业。但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无论设立几个有限合伙体,融资公司的股东人数采取穿透原则进行计算(直接溯及自然人股东层面),总人数不超过200人。

第二、采用公司持股平台模式。即由众筹投资人共同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由该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投资于融资公司,并登记为融资公司的股东。由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参与融资公司的治理活动。但必须注意的是,根据我国的《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不超过50人,因此如果众筹投资人过多,可以设立多个有限责任公司。但无论设立几个有限责任公司,融资公司的股东总人数也不能超过200人。

第三、代持模式。即由其中一个或多个众筹股东代表其他投资人直接投资于融资公司,由代持人代表投资人参与公司治理。代持人与其他投资人分别签署代持协议。该类模式的主要问题是,代持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没有信任代持模式无法实施。此外,我国的新三板及a股均否定代持模式,要求在新三板挂牌前或ipo之前必须解除代持。

其次,对人数众多的众筹股东实行投票权等委托/机制,以提高决策及治理效率。对于众筹股东要求直接登记为融资公司股东的情形,为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及人数过多造成的效率低下,可采取将众筹股东的包括表决权等有关程序性事项委托给控股股东/创始股东,由创始股东予以代为行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股权分散难以形成有效决策怎么办?

股权众筹融资股东人数一般较多,如果都登记为股东就会造成股权过于分散,继而造成融资公司难以形成有效决策,影响融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及运行效率。而公司治理实践中的大量案例告诉我们,创业公司因为股权结构问题使合伙人利益失衡而不欢而散,结果往往是好项目惨遭滑铁卢。而大量失败的并购项目也警示我们,因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导致新老股东难以融合,给公司管理造成僵局,其结果往往导致好公司被迫人为解散。由此可见,股权结构分散股东人数众多最容易导致公司治理失灵,出现公司僵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下面是几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在设计股权众筹融资方案时,应根据融资公司的商业模式及发展要素来定向选择拥有资源的投资人,尽可能减少只有资金或小额资金的众筹股东,使众筹股东人数少而精,使得融资公司的股权结构不过于分散,尽可能将众筹融资给公司治理造成的影响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

二、在设计股权众筹融资方案时不要设计等额的股权比例,如众多的众筹咖啡馆股东,这样会造成公司治理困境。融资公司的创始股东或控股股东应当保持高比例的股权,不宜出让过多的股权进行众筹融资,以保持大股东对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的把控。

三、如前所述,众筹融资公司的原来股东可以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保持对公司决策权的控制力。同时,可以通过投票权收集的方式,代众筹融资股东行使公司管理权。

如何保障创始人的控制权?

一个高效运作的公司必须有一个拥有决定权的大股东,也就是要有一个带头大哥,尤其在关键时刻,大部分人都是跟随者,如果人人决策就等于没有决策。因此,无论是新三板还是a股均要求拟上市公司拥有实际控股人或一致行动人(股权分散的公司)。大量痛失控制权的公司创始股东一次次警示我们,一旦失去公司控制权,公司将可能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造成公司发展失败。股权众筹融资的公司如何保障公司创始人的控制权呢?除了上文所述的方案之外,还可采取进一步的办法。

首先,在股权众筹融资中,创始股东也参与,并在设立的有限合伙等投资工具中担任Gp,从而确保控制权。

其次,采取法律特殊保障方案,确保创始人的控制权。

方案一,采取aB股模式。该模式也是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控制公司方案,在设定aB股时,可以将创始人拥有的股票表决权与其他股东拥有的表决权比例设定为1:20,这样可以确保创始人的控制权。理论上,创始人持有的股权在4%左右即可完成对公司的控制。例如,京东经过多轮融资(在美国上市之前就融资高达百亿),创始人刘强东的股权已被严重稀释,在上市后其持有的京东股份仅20%左右;但由于aB股的设定,使刘强东拥有的投票权远远超过其他股东合计持有的投票权,从而使刘强东牢牢控制了京东,也使得京东在投入巨资连续巨额亏损的情况下仍然不忘初心,建立了强大的物流体系。

方案二,采取有限合伙模式。该模式是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设计的控制公司模式,由合伙人选派董事会,从而控制了公司。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玄妙之处在于其制度设计,正是这种合伙人选举董事会、董事会掌控阿里巴巴的做法,使历经数次融资股权被稀释不足8%的创始人马云却拥有永久的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该合伙人制度的设计从效果上比京东的aB股更有力度,更有利于创始人控制公司,创始人的控制权牢不可破。

方案三,采取交叉持股模式。该模式的极致玩家是韩国的三星公司,韩国三星的创始人通过交叉持股,用很少的股权控制了庞大的三星集团。其交叉持股的巧妙之处在于以小博大,通过编织出庞大的交叉持股网络,李氏家族以不到2%的总股本便掌控了三星集团的74家企业(李氏家族仅联合持有三星集团1.53%的股份,但李氏家族却持有该集团49.7%的控制权)。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三种控制公司技术,其中aB股、合伙人控制模式在目前的中国公司法、证券法下还不被认可,唯有第三种方案目前没有法律障碍。但是,今年有关部门针对中概股回归提出了新的政策,即可以认可特殊公司治理结构,如京东aB股与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等。这为我国未来的公司治理创新埋下了伏笔。

如何保障众筹股东的知情权与参与权?

目前,我国火热的股权众筹仍然面临着盈利模式不清晰、交投不活跃、投资效率低、投后管理差、退出不畅,以及众筹股东知情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股权众筹的发展。其中,如何保障众筹股东的知情权与参与权的问题尤为突出。如果不能得以解决,则无法保障投资人的利益。那么,该如何保障众筹股东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呢?

首先,针对采取有限合伙或公司等投资工具投资于融资公司的股权众筹模式,应当促使投资人代表(有限合伙模式中的执行合伙人、公司模式中的法人代表等)积极履行管理和参与融资公司的义务。为了确保投资人代表能够将公司经营情况及时通报投资人,融资公司可以采取直接向投资人发送公司经营信息的方式直接通报,以保障每一个众筹融资投资人的知情权与参与权。

其次,针对直接登记为融资公司股东的股权众筹模式,融资公司应严格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召开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及时向股权众筹融资股东通报公司经营信息,以确保股权众筹融资股东的知情权与参与权。

众筹股东如何妥善退出?

目前股权众筹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众筹融资股东退出不畅。因为绝大多数的股权众筹均采用有限合伙模式(“领投+跟投”的合投机制),致使股权众筹的投资人不能直接登记为股东,只能通过有限合伙体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但这种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安排,使股权众筹融资股东无法独立地处置自己的投资权益;受制于有限合伙协议的限制,只能被动等待有限合伙的Gp决定处置投资权益时,才有享受投资权益的机会。这种安排使股权众筹投资人无法保障自己的投资权益,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收益回报,一个不能决定自己投资命运的投资安排,如何让股权众筹投资人愿意参与投资呢?如果没有投资人参与,股权众筹融资就缺少了重要的一方,股权众筹就无法进行。

为了化解这一困境,即便是采取有限合伙持股的股权众筹融资模式,融资公司也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保障每一个众筹股东的退出权益。

第一、通过转让有限合伙份额方式退出。融资公司在设计有限合伙众筹模式时,应事先帮助每个投资人设定好有限合伙的特殊制度安排,不能将作为投资工具的有限合伙等同于其他有限合伙体,要充分考虑投资人的终极目标,该有限合伙体的设立目的是为了解决投资效率及融资公司治理问题,而并非经营所需或有限合伙私募基金模式。因此,可以在有限合伙协议中安排一种特殊的制度,即保障每一个合伙人的退出安排。

股权结构设计模式篇4

一、国内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

按照融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可以把融资方式进行以下分类:内源融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是企业创办过程中原始资本积累和运行过程中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外源融资是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具体可以用图1表示。

(一)发达国家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应该是有次序的,即所谓的优序融资理论。从权衡融资成本的角度考虑,内部融资的成本最低,因此应该优先考虑内部融资,债务融资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具有税盾作用,而股利则在税后支付,因此债务融资的成本小于股权融资成本。

就发达国家的融资模式而言各有特点,学者们一般将其分为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拥有发达的股权交易市场,是一种较为稳健的模式;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日德模式以银行主导为主,具有强烈的扩张意识,这些国家的债权市场比较发达,具体如表1所示。

总体而言,发达国家融资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内源融资在各发达国家中均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融资方式。其中以美英的留存收益融资比率最高,即使相对较低的日本在1991年~1993年期间也达到了44%。二是所有国家的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比例都比较低,平均值为8%,远低于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即使是在英美模式下的美英两国也是如此,各国之间有所差异,但总体呈现证券市场筹资比例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中美国变化较为明显,出现了负的筹资额。三是虽然国家间的融资结构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以上国家融资方式的选择基本上与啄食次序融资理论是相符的。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起步比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股权结构,尽管与传统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相比,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大多数上市公司脱胎于国有企业,它们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摆脱国有企业的框架。我国的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上市公司把发行新股和配股等作为筹措资金的最优选择,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具有强烈的上市意愿;已上市的公司充分利用配股和增发进行再融资;股权融资的比重很大,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非常明显的。

二、实证分析

本文以2002年~2007年深、沪两市进行了配股和增发的公司为样本,由于a股、B股和H股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文仅以两市a股为样本,这样通过初步筛选共得到118家,考虑到金融性公司的特殊性,剔除金融行业的两家公司共三个样本,最后得到样本数115个。

(一)指标设计本文选取了股权融资比重这一变量作为因变量来代表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程度,选取的指标如表2所示。

指标说明:

股权融资比重变量,当年外源融资总额为当年股权融资总额与当年债权融资总额之和,债权融资为年末负债总额与年初负债总额之差,若当年的债权融资为负数则定义当年的股权融资比重为1;

国有股比例中的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

内部董事主要包括以下两类董事:既担任董事又担任经理的;不担任经理但在公司领取报酬的董事。

根据以上变量建立以下模型:

epi=a0+β1DeBti+β2GRi+β3Roei+β4lntai+β5CVai+β6LiQi+β7GJi+β8nXi+εi

式中:a0为常数项;

β1~β8为回归系数;

εi为残差。

(二)分析及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从表3可以看出,在收集的115个有效样本中,股权融资比重的最小值为20.35%,最大值为1,而均值达到了70.80%,总体在20.35%~100%之间波动,在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在样本中,代表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42.52%,说明整体的负债水平不是很高,在我国的上市公司里,似乎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并未为管理层考虑,偏好股权融资的现象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负债并没有完全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流通股比例的平均值为46.83%,国家股比例均值为34.76%,流通股的比重并不算高,而相对的国家股比重也不低,这与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不完善紧密相关,也正因为高比例的国家股的存在,使得一系列问题产生;内部董事比例均值为38.907%,而最高的达84.61%。

(2)回归分析。通过表4的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资产负债率(DeBt)与股权融资偏好显著负相关。这说明破产风险并非企业融资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另外,也反映了高负债率的公司同样能从银行等债权人处获得大量债务融资,说明我国银行等债权人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的债权人缺位现象。

第二,成长性(GR)与股权融资偏好显著负相关。分析之所以造成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有以下原因: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一般增长率大于可持续增长率,高增长率使得仅靠内部融资无法满足要求,要获得资金有几个途径,通过提高经营利润率或者提高资产周转率以提高经营效率,或者改变财务政策,当然还有获得股权融资机会。在第一个途径中,通过提高经营效率并非总是可行的,且有制约性,这也决定了通过内部留存收益的单纯提高仍满足不了高成长性带来的资金需求增加,而获得股权融资机会的时间代价比较大,资金到位的时间长,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转而进行债务融资,这样使得成长性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

第三,盈利能力(Roe)与股权融资偏好显著正相关。说明盈利能力高的企业并非会减少股权融资,依据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在公司盈余足够多的情况下,理当首先选择内部留存收益满足资金需要,从这个前提出发再结合我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与假设不符合的原因。在我国特殊的情况下,要获得股权融资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盈利能力就是其一,盈利能力高的公司能更好地满足股权融资的条件,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从公司的角度而言,只要达到了这种条件就会利用这种条件,因此盈利能力与股权融资呈正相关关系。

第四,企业规模(lnta)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与假设相符合,规模越大的企业进行债权融资的可能性较大,能在更大程度上给债权人提供安全感。

第五,流通股比例(LiQ)与股权融资度负相关。在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中虽然整体流通股比例的均值仅为46.83%,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流通股还是会反向影响股权融资偏好,也说明流通股的存在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

第六,国有股比例(GJ)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但不显著。可能的解释是国家股所占比重越大,公司治理不健全,业绩达不到增配要求使得股权融资机会减少,同时在另一方面却由于“良好”的关系,在很多方面的确能得到更多的照顾,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也减少了股权融资需求。

第七,内部董事比例(nX)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不显著正相关。从前人的研究来看似乎都有这样一个结论:非货币性收益是上市公司董事和经历的主要激励来源,不难想象,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非货币隐性收益中,股权融资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虽然在上市公司中不乏优秀的经理人,但是从理性自利的角度,必然会首先考虑自身的收益问题,首先会谋求稳固自己的控制权,企业的控制决策权本来归属于股东,但在内部董事占多数的情况下,这种控制权会落入内部人手中,另一方面债权人会设置诸多的限制条款来干涉企业的投资决策,所以结合以上的因素考虑,内部人自会偏向股权融资。

三、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反映出诸多问题,在本文甄选的影响股权融资偏好的因素中,各个因素均从不同方向以不同的程度影响了这种偏好。

(一)完善资本市场,加强债权融资的平衡发展具体如下:

(1)银行体系。银行在债权融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前面的研究结论中,资产负债率与股权融资偏好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债权人缺位现象,也说明金融机构在对企业的贷款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贷款审批机制,有必要在银行贷款时建立起严格的审批机制,减少个人和政府的作用,对有能力获得贷款的企业做到一视同仁。

(2)股票市场。对股票发行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可以从批准公司上市制度上开始,严格公司上市的要求,通过市场实现公司的上市与否而不是政府的审批与否;其次在面对再次申请增配时,对资金募集数量进行有效限制,并对资金的使用方向做控制。规范会计制度,证券监管部门对股票的核发所依据的数据说到底是公司的会计数据,因此有必要严格会计制度,改进对经营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做到数据真正能体现公司的实际情况,指标能真正考核企业的实际情况,避免数字游戏;同时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3)债券市场。我国目前的债券发行有严格的规定,发行计划审批与利率限制的控制是造成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小、定价机制扭曲、流动性差、收益和风险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发行限制使得发行规模小,流动性差削弱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企业债券的发行应尽快使指标分配制向核准制、注册制过渡,逐年扩大企业债券发行额度,并最终取消这种规模控制的做法。

加强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建设,首先要加快建设中介机构建设,使其有能力、有公信力为企业提供公正、科学的评价;其次要同步强化政府的引导和监督功能,建立惩罚机制,真正有效地推行这种制度。

(二)改善公司治理,防止“内部人控制”本文回归分析结果虽然显示内部人控制对股权融资偏好不具有显著影响,但是毕竟经理人对非货币性收益的选择是客观存在的,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也是合乎常理的,当报酬不合理,且缺少监管的情况下,这种背离股东利益的选择自会发生,因此有必要设计有效的激励方式,减少成本。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股东与经理人的利益,股票期权制不失为一种选择,在美国大的1000家公司中经理人员总报酬的1/3是以股票期权为基础的,而美国上市公司中,有超过一半的公司运用了股票期权计划。

此外,强化监督机制,因为经理人与股东的利益即使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还是会存在差异,尤其在我国现阶段市场运作不规范的情况下,首先可以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其次,董事会代表股东做出决策,因此有必要健全董事会形成机制和结构设置,同时强化独立董事参与公司决策的作用,使独立董事制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股权结构设计模式篇5

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英文“corporategovernance”的翻译,也有的译为公司管制、公司监理等。它起源于美国和英国,目前在全世界都很受重视,许多国家都积极致力于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8年成立了公司治理专门委员会,从1999年起了一些公司治理的原则和指南。在我国,公司治理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事实上,公司治理的概念是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才正式写进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之中,很多人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了解、学习和运用这一概念。但是,如何界定公司治理的确切含义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在我国,人们在运用这一概念时大部分是以“公司治理结构”来表述,如我国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博士认为:“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是指董事会的结构、功能以及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的权利、责任、义务和相应的决策机制。广义上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和管理等等;更加广义的是指公司的员工、客户、债权人这些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2002年1月7日证监会和经贸委联合以证监发(2002)1号文的在第一条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应建立能够确保股东充分行使权利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公司治理是以股东为中心、以处理各种关系为出发点的一种组织结构。

根据oeCD的相关报告,公司治理包括如下6个方面:

l、公司“内部”治理。2、金融机构的内部和外部治理。3、金融市场对公司的“外部”治理。4、市场对公司的外部治理。5、破产机制的治理。6、竞争。上述治理机制的6个方面并不是各自独立地起作用,而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组成了一个适应给定经济和法律环境的公司治理制度的整体。

无论是国人对公司治理的理解还是oeCD对公司治理的解释,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需要会计进行合理、公开、公正的信息披露,以维护有利害关系各方的正当权益。我国在研究公司治理时更强调的是其结构问题,为此,会计在管理模式上必须与不同的公司治理进行恰当的吻合,使公司治理结构能正确处理好有利害关系各方的财务管理关系,处理好公司内部管理的统一性与自主性、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而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必须解决好财务机构设置和人员任命及其权限的授予等问题。

二、公司治理模式与财务机构设置

从oeCD报告来看,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受资本市场、金融机构、经理市场、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治理结构受各利益相关方权利制衡的影响,例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债权人、工会等,他们是代表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力机构,他们之间权力的制衡构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

从外国公司治理的不同模式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超脱型。即董事会授权董事长领导财务总监,分管企业财务会计业务。这种机构设置既体现了董事会的授权,又有利于充分体现财务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有效地维护股东或投资者的权益,是所有者财务理论的现实体现。

(2)专家型。即在总经理下设与副总经理平行的总会计师,负责分管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大多采用这种设置。这种机构设置充分体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专业性和决策过程中专家意见的权威性,是经营者财务理论的现实体现。

(3)分权型。即在总经理下设负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在这种机构中,负责财务的高层主管都拥有财务副经理的头衔,直接向总经理报告财务情况。这种机构的设置,负责财务管理的人员并不一定有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

就我国企业来说,上述三种财务组织机构类型都已存在。但是,我们认为在具体操作上还应结合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特点进行必要的改革,而不是一味地照搬。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从现实情况看主要有如下模式:国有独资企业模式;无上级产权关系的股份公司模式(完全独立的一级法人模式);集团公司控股下的股份公司模式;家族主导型股份公司模式;有限责任公司模式等。由于投资主体不便于轻易调整,这几种公司治理模式在一定时期内也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只能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因此我们认为结合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应采用不同的财务组织机构:

对于国有独资企业和集团公司控股下的股份公司及以国有资产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模式,由于它们是标准的委托----关系,极易产生内部人控制行为,应设置超脱型的财务总监制财务机构,由投资者对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对企业经营行为实施监控。对于国有独资公司和以国有资产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由各级国资委或投资控股公司委派;集团公司控股下的股份公司和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由董事会任免。在这类公司治理结构中,以董事长为代表的董事会是公司全方位的产权代表;财务总监是投资者在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的产权代表,他代表的是全体股东,而不仅仅是董事长或大股东。财务总监应对董事会和全体股东负责。公司内部除筹资和投资以外的重大财务活动应由财务总监与总经理联合签署意见才能生效。

对于无上级产权关系的股份公司和家族主导型股份公司,由于产权关系相对明确,真正的主要投资者大部分同时也是经营者,内部人控制程度相对较轻,经济利益关系也相对统一,因此宜采用专家型财务组织机构,但是应改变总会计师由总经理任命,受总经理领导的模式,而是由董事会的提名委员会或总经理提名,由董事长来任命。总会计师配合总经理工作,负责对企业财务、会计事务进行全方位管理。总会计师直接对董事长负责。

至于第三种财务组织机构,由于存在着委托--------再的分权性质,由什么样的人来担任负责财务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对财务会计政策的理解如何把握等也无标准尺度,财务会计机构既不能妥善处理与投资者的关系,又不便于处理与经营者的利益关系,也不具有专家管理的功能。因此,这种财务机构实质上难以承担现代公司治理机制需要解决的合理、公开、公正的信息披露的重任。从便于管理、减少内部人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益的角度看,此种财务组织机构还是越少越好,至于小型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担任的情况下,为便于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可暂时采用此种财务组织机构,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

三、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内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财务人员管理制度等。我们认为,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良好的内部财务控制是其最为重要的内容。

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定控制环境中,由内部控制人依据一定的理念和一定的程序对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重要经营环节进行监管的过程。内部财务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治理的成效;反之,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完善又对财务内部控制能否产生作用有决定性影响。这是因为财务机构的独立性是影响内部财务控制系统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现有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成员大部分并不是公司的真正所有者,却又充当股东的角色,实质上是人。这些人关心的不只是投资者的收益,还有自身的政绩。在这些企业中,财务机构连根本的独立性也谈不上,经理和董事长怎样说,财务机构就怎样办。财务人员的工作和经济利益均受人的控制,财务信息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操纵。因此,我国现行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仅从财务的角度来规范财务控制是难以真正实现其作用的。为了能真正实现财务的内部控制,必须与公司治理机制相结合,首先从组织机构的设置方面开始进行控制,其次再从会计业务内容方面进行控制,然后从内部审计业务方面进行控制,最后再从独立董事(会计专职)方面实行监督,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在财务机构方面,在建立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管理机构后,为了适应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职业经理来管理企业的现实需要,也是为了遵守的有关规定,首先还应由经理来设置财务业务执行机构并任命会计人员,这样使财务机构和会计人员具有双重使命,从而实现合理、公开、公平,以避免单一的责任可能造成的弊端。其次才是由会计执行部门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要求,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担保等业务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内部财务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监督职能,一般可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财务控制系统的正常运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企业可以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决定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隶属于董事会、总经理以及监事会等机构。如果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或根本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可以委托中介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对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进行监督。

股权结构设计模式篇6

关键词: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优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6.5

近年来,家族企业内部股权纷争不断,公开媒体披露的案例就有廖创兴企业(香港上市公司)、九牧王、真功夫、远东皮革、李锦记、新鸿基地产、土豆网、谢瑞麟、天健集团等,没有见诸报端的案例更是不计其数。本文针对“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优化”这一议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股权结构不合理引发的诸多弊端,并就解决方案提出几点思考。

一、家族企业股权结构特征

中国的改革开放走了30年,从20世纪80年代草根阶层创业走到今天的企业家普遍面临三大问题:一是企业规模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坚力量及行业的领军企业,家族化平台日益不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本以及人才资源,家族企业面临做不大的瓶颈。二是上市规划问题。在此过程中家族企业面临股权结构如何设计,家族创业成员如何安置以及如何引进战略投资人等问题。三是接班人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业主也不得不面临创业几十年的事业平台该交给谁的问题。

股权结构是上述三大问题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经济的魅力在于迅猛发展。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从来不是等条件具备了之后再创业,而是下了决心就干,边干边想。在股权结构问题上,往往是一拍即合,疏于筹划。据笔者多年实践中观察,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呈现几个特点:一是从数量上,比较常见均分式股权,即股份平均分配,比如50%/50%、33%/33%/33%。二是从结构上,股份由家族成员占有,外部股份很少。三是从意识上,股权结构趋于长期不变,对引入战略投资人有排斥意识,推动股权结构变化存在很大阻力。四是由于家族辈分差异、长幼有序,股东的股份与因股权而享有的权力并不完全对等。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引发诸多问题

基于上述特征,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如下:

第一,许多家族企业主一直回避股权结构的设计。股权结构设计属于顶层设计问题,无论企业是否上市,都是家族企业家必须正视的问题。

第二,股权结构中,实际控制人不突出,与ipo发审政策直接冲突。与股权相关的其他发审政策还有:发行人最近三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股权中必须无代持、无特殊利益的安排。[1]据统计,截至2011年9月30日,创业板上市公司268家,过会率约80%,股权结构是被否的核心因素之一(见表1)。[2]

第三,实际控制人不突出,家族企业的领军人物不明确、不清晰,这是一种看似有人管、实际没人管的格局,是一种缺“头人”的组织状态。但是,企业的战略规划、并购重组、重大经营决策、高级人才物色、上市规划等问题,都是需要头人来思考的。

第四,同时存在几个“头人”,导致企业决策效率低下、内部运营效率不高。反映在企业发展上,有三个表现:一是业绩增长乏力,长期止步不前,业绩增速低于行业平均增速甚至低于GDp增长;二是多头指挥,内耗严重。三是企业的组织氛围较差,缺乏活力,员工普遍感觉比较累,没有激情,缺乏创新,幸福指数不高。

第五,股权问题没有妥善解决,企业接班人问题也无从解决。家族子弟定位不清晰,成长速度缓慢。

第六,股权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企业家面向社会动员、整合资本与人才资源的意识和手段都比较薄弱,如果薪酬体系、绩效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就难以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具体来看,有三个表现:一是难以吸引到外部有见识、有实操经验、有事业共识的高手来加盟。二是家族成员与外部职业经理人配合不顺畅。三是人员流失率较高,人才队伍没有沉淀。

股权结构不合理的负面影响基本覆盖了企业战略、组织、业绩成长、人才队伍等各方面重大问题。因此,企业家对于股权结构问题要抓住时机,尽快解决,在后续发展道路上争取轻装上阵,快速奔跑。

三、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优化的思考

股权结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兼顾“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达成共识、创造未来是关键,资产盘点、交易模式、手续办理居其次。总体来看,股权结构优化要遵循“战略先行、市值导向、结构优化、动态管理”的原则。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一)战略先行:重新制订公司战略,依靠未来3~5年战略规划对历史问题和待决策问题达成共识

创业20余年的家族企业,董事会的家族成员们在企业发展思路、管理方法、高管评价等方面很难保持一致。在股权结构变革过程中,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通常会被搅动起来。

常见的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家族股东在创业20余年中的股权、投入和收益公平性问题。二是家族股东、子弟对家族企业的功劳与过错。三是家族企业母公司、子公司及其他公司复杂的股权关系。四是历史上对管理层的股权赠予。五是企业与家族边界不清,家务事的恩怨掺杂到企业经营事务中等。

如果不从战略的高度来分析,上述问题很难探讨出结果。因此,依靠外部力量或自主重新审视、制定公司战略,是股权结构优化的首要问题。战略制定的过程,家族企业家需考虑如下问题:一是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战略制定以及如何考虑上市问题。二是业务结构设计和业务竞争策略的制定。三是职能战略的制定以及研产供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职能如何培育和完善。四是战略落地的各项资源的配置以及行动计划如何制定与实施(见图1)。

此外,董事会应对下列问题反复磋商,寻找最优答案:

第一,最适合领导家族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领军人物是谁?如果未来5年第一要务是上市,那么,谁能堪当此任就优先考虑大股东人选、董事长人选。

第二,制定家族企业接班人计划。这个计划包括接班人筛选系列指标、接班人候选对象赛马计划、接班人培养方案三个部分。

第三,设计股东盈利模式。很多家族企业在长达20多年的创业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定期分红机制,常常是“只有投入,没有回报”,除了房子、车子等生活必需品之外,大项开支都是向公司借款,并没有定期收益。这导致两个问题:一是由于缺乏分红机制,家族子弟没有外出创业基金,多留在家族企业供职,这样既不利于年轻人锻炼自己,对接班人计划也造成复杂局面。二是家族股东对股权结构调整存在过高预期,不利于解决历史包袱问题。因此,股改前应设计一个可行的股东盈利模式,对多年创业有一个基本的交代。

第四,家族董事会界定向外界释放股权的范围。外界股权包括了战略投资人、高管团队。

(二)以快速成长为对比标准,以做大市值为终极导向

股权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和价值,除了证监会ipo发审政策等硬性规定外,在经营绩效上也有量化标准。通俗来讲,股权结构优化,有两个导向:其一是企业成长性发生质的改变;其二是有利于做大市值。股权结构优化有以下两个方向:

1.推动企业快速成长

此方向体现在财务指标上,即规模迅速放大、盈利能力提高。

按照我们的“2倍速”法则,好行业就是2倍速GDp增速,好公司就是再2倍速于该行业增速。现实情况中,最终过会并上市的企业的销售额增速、净利润增速会超过这个标准。据2009年和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净利润年增长率上,中小板上市通过企业比上市被否企业高1.88倍,创业板上市通过企业比上市被否企业高1.37倍(见表2)。[2]

企业顶层设计对企业成长性发挥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决定了是不是具备快公司的基因。主要有两项建议:一是董事会席位不必过多,5~7席为宜,减少董事会层面相互制衡对快速成长的负面拉动作用。二是大股东意志通过董事会清晰传达到经营层,在顶层设计、管控体系、决策效率、组织习惯等方面建立“快公司”的保障体系。

2.未来做大市值

只有在做大市值的导向下,原始股东才会在稀释股权、转让股权、引入战略投资人等问题上展望未来、达成共识。资本市场证明,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估值水平,同一个行业净利润相差无几的几家企业,市值会存在很大差异。有观点认为,市值有三大影响因素:

第一,市场选择,即企业选择在哪个市场上市。建议优选国内市场,不得已考虑海外市场;不能去新加坡,视行业情况可考虑香港和纽约,大胆探路巴西、越南、印度市场,尽量少考虑欧洲和日韩市场。

第二,资本市场的波动与周期。

第三,企业特征和个性。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估值水平,同一行业不同的商业模式有不同的估值水平。此外,业务单一且清晰的公司估值水平高。[3]

影响上市公司市值的微观层面因素众多,如公司战略、商业模式、业务结构、董秘的专业程度、对财经媒体投资机构的关系管理等等。综合来看,市值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价值塑造、价值描述、价值传播、价值实现”的过程和系统。通俗来讲,所谓市值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管理一个公司的一切。表3展现了优秀上市公司市值统计表。

(三)股权结构优化要有动态管理思维

所谓动态管理思维包括战略思维、产业思维和资本思维等。当前的实体经济正体现出以下趋势:传统产业普遍受困;建筑装饰、农业等产业保持景气;移动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如火如荼;电子商务应用从快消品走向工业品。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产业需要新信息技术等各方力量来提振,以实现二次腾飞。企业家在设计股权结构时要突破狭隘的“家族观念”,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战略思维、产业思维和资本思维。市值将有无限的想像空间。

在实际操作中,有几点建议:一是在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同步思考股权结构优化,利用战略投资人背景构建一幅战略地图,并设计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二是上市前后,股权结构应该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引入战略投资人、股权减持变现、股权质押融资、股权激励等动作要踩对产业周期、资本市场周期的节拍。

(四)主动引入外部战略投资人参与公司治理

这方面主要有三条建议:一是在公司内部成立专业部门,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主动研究产业上下游、跨行业的潜在外部战略投资人,做到“主动对话、知己知彼、构建生态、为我所用”。二是引进外部股东后,让外部投资者通过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家族企业普遍在财务体系、治理结构等环节不透明、不规范,如果给外部股东一定的话语权可以实现以增量带动存量,用新鲜血液涤荡陈旧风气,坚持自我改善一两年,在财务体系、管理理念、治理结构上争取实现脱胎换骨的改变。三是董事会席位以及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席位的设计至关重要,家族企业可以先从相关领域聘请一个独立董事做起,更进一步,可以从上下游产业、政府机构聘请几位专家顾问,充实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的席位,独立董事、外部顾问与家族董事的理念、思路相互激荡,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五)启动上市规划,作为3~5年企业战略的首要问题

民营企业未来五年最大的战略是上市,但很多企业家在上市这条路上左右摇摆、迟疑不决,就像“小马过河”一样,付出大笔时间成本。笔者认为,无论最终上市与否,启动上市规划,就是对投资者、供应商、客户、上下游企业和员工的一个公开承诺。这个承诺就是“阳光化、去家族化、公众化”,在上市冲刺过程中,此前一个个管理难题将被轻易攻克。因此,上市规划传递的是一种做大事业、与大家分享的信心。据笔者观察,一个家族企业,是否有上市规划,高管层的心态有很大差异。在此过程中,把大股东选择、接班人选择纳入战略统筹考虑。

(六)打造“平台型”企业

民营企业家要完成“从做生意到做组织”的转变,其挑战是从一个“生意高手、业务高手”转变为“组织高手”。家族企业的二次腾飞,一定是从组织上发力,而不是从业务上。据笔者多年的实践得出,这种平台型企业践行两个理念:一是把小公司做成大公司,把大公司做成大家的公司。二是从股东到基层员工,都能享受到企业做大做强的改革成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家族企业受困于常见的弊病,更应该打造一个平台型企业,作为家族“头人”要动员全社会资本、人才和知识,形成准公众平台。

(七)依靠股权激励等手段对分配模式进行创新

当前实体经济的另外一个趋势是分配模式不断创新。无论如何创新,只有一个导向,即汇聚产业精英,做大做强企业。笔者长期跟踪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有两个发现:一是中长期来看,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要比未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销售额、净利润增速快;二是一家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后的销售额、净利润增速,要比没有实行股权激励期间高。

因此,股权结构优化过程中,企业家要对人才队伍规划有一个系统的思考。从经验来看,主要有两点建议:一是对高管层、核心中层实行股权激励,吸引并锁定一批业界精英和管理高手。二是企业家牵头创建企业内部的“中央党校”,打造一支文化理念趋同、有专业素养的青年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eB/oL].(2012-07-07).http:///main/disclosure/bsgg/39748042.shtml.

股权结构设计模式篇7

关键词:所有权监督监事会审计委员会

正文:

引:企业变迁的历史就是制度变迁的历史,企业竞争和较量的过程就是制度比较和竞争的过程;企业优胜劣汰的结果就是制度选择的结果,优秀的制度才能造就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落后的制度即使曾经优秀的企业也会被淘汰。

——《竞争的基础:制度选择》

自从2001年美国安然世通等多家著名公司被披露在财务报表上存在虚假成份以来,到今天的帕玛拉特事件的余波未平;从我国的银广夏与琼民源事件,到今天的蓝田股份、啤酒花。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会计界关于造假问题引发了人们广泛的讨论,我国诚信问题曾一度出现危机,前总理朱镕基“不做假帐”的叮嘱已成为广大会计工作人员的座右铭。当然缺乏诚信是造假现象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但是这归根结底还是制度问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企业里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所有权监督体系是最有效的,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哪一个能更有效的监督拥有资产经营权的经理人员们,使之为拥有资产所有权的所有者更好的实现资本的保全和增值呢?

我国的企业制度的选择的是在监事会制度下引入来自于英美等盎格鲁萨克逊国家的审计委员会模式。这两种所有权监督体制在职能上有很大的重叠与冲突,这不仅构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并且削弱了两种所有权监督中任何一种监督的实际收效。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是任由这种状况继续下去还是做出某种选择呢?

我们必须明确我们为什么需要所有权监督?

所有权监督是拥有资产所有权的出资人对拥有资产经营权的经营者的监督。从公司发展的角度考虑,公司的发展与竞争的基础是制度效益、规模效益和能力效益三大效益之间的合理配比。在民营企业创业初期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合一,企业具有完美的制度效益。尽管失去了规模效益和外部专家的能力效益,但是在这种最好的激励模式下企业是不需要所有权监督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为达到企业规模效应和外部专家的能力效应必然会发生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虽然会牺牲部分制度效益,但是会带来总效益的最大化。

国有企业其自身起点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作为出资者的国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化的非实体,不具备直接出资与经营的能力,它必须委托人代其行使出资与经营功能,所以国有企业也就根本不具备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合一的营运方式。

当出资者将资本投入到具有更高能力的经营者或企业中,出资者为保证自己的资金可以被经营者合理有效的运用并保证资本金的保值与增值,必然会委托第三人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监督,于是就出现了所有权监督。

从出资人的角度分析,出资人又分为以资本经营方式运营的终极出资人与以资产经营方式运营的企业法人出资人。无论是终极出资人还是法人出资人,对资本金运用的保值与增值的状况都需要自身或来自于第三方的监督,资本金的终极投资人对资本金最终使用单位的监督是依靠对法人出资人和法人出资人对资本金最终使用单位的所有权监督来实现的。

目前所有权监督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日、德为主的监事会模式,另一种是以英、美等国家为主的董事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模式。

不同的所有权监督模式产生差异的原因既有社会制度的不同,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又有股权结构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影响。

1.以日、德为主的监事会模式

以日、德为主的监事会是建立在股票市场的有限融资与股票流通困难的基础上的,其主要形式是以银行为主要的金融机构和相互持股的法人组织对公司及其人实施长期的内在控制。

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分析,采取监事会模式的日本、德国政府均选择了主银行制。主银行制是指企业接受贷款中具有第一位优先权的银行称主银行。主银行提供的贷款叫系列贷款,包括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政府通过银行的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对企业进行宏观控制,银行通过调整出资额、出资方式等对企业进行着微观控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的有效结合形成企业良好的外部控制,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日本

在日本企业实行的是主银行制和法人间相互持股。在1949-1984年日本企业个人股东的持股率从69.1%下降到26.3%而法人间相互持股率则从15.5%上升到67%。到1989年日本个人股东的持股率下降为22.6%。法人间相互持股率上升为72.8%。公众持股率的下降表明了在资本二级市场上股权的逐渐集中,以投机套利为主要目的的小股东和只会“用脚投票”对公司长期发展不负责任的股东逐渐失去竞争力,最终将退出资本市场的竞争。而企业间相互持股率的上升则表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大。如果一家企业被另一家企业恶意并购(hostiletakeover),那么最终可能会带来更多企业一连串的不良连锁反应。而事实上这种恶意收购也一定会受到主银行和那些相互持股公司的大力阻碍。从一定意义上讲,法人间相互持股不仅降低了企业被并购的可能性,而且还加强了来自于企业外部对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监督。

股东大会:银行是企业最大的股东,其对公司治理的控制力度也很强,因为它们除了控制了企业短期融资能力,也限制了企业长期融资的水平。虽然这种情况会严重抑制资本二级市场的有效发展,但是从资金融通渠道分析,银行几乎完全控制了企业。当银行认为某项项目不可实行、不能满足最低资本回报率或者不能为自己贷给企业的资本金带来保值与足够的增值时,它们会停止资金供给。对于资本二级市场不发达的日本,此举最终会使企业项目“流产”。

董事会:在日本企业里,董事会的成员主要由企业内部人员组成。由总经理及其他领导人员组成的董事会常务委员会,其本身既作为董事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又作为公司内部的行政领导掌握着执行权。所以在日本企业里普遍存在的是决策权与经营权的统一。对董事会的监督和约束来自于企业间相互持股的大股东和主银行。它们作为出资人除了从资金来源对其控制,还要通过委托第三方对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会计项目进行监督,对其盈利状况和盈利水平进行监控。

监事会:监事会是日本公司依据日本商法设立的专司监督之职的企业常设机构,是分辨具有出资功能的股东和具有决策执行功能的董事会、经理人的第三方监督者。监事会监查内容包括业务监查与会计监查。日本商法中规定监事会采取独立监查人制。监查人之间彼此各自独立,为公司的机关履行职责,即监查人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以影响结果的公正性。为了保证监查人的公正公允性,日本商法中规定只能由注册会计师或监查法人担任会计监查。监查法人从企业外部对企业营运状况进行监督以公正公允的态度向股东及其它报表信息使用者披露信息。1993年日本又引入了外监查人制,即监查人在5年内未担任与公司相关联的子公司、分公司的董事、经理等职务,其目的是杜绝企业间的关联方交易,加强监查人的独立性。具有独立性和公允性的注册会计师可以有效地从外部对公司进行监督。因为监查法人与董事会及其他监事会成员彼此独立,所以其监查结果是有效的。在日本,因为监事会与董事会的权利没有大小之分,所以监事会对董事会、经理的审查属于同级审。审查与被审查关系是相互制衡的。

由此可见,在日本监事会模式的企业中,因股权在资本二级市场上大量集中,导致在融资市场不发达或缺陷。由主银行和企业间相互持股的大股东通过资金的融通渠道在事前对公司决策与执行加以控制,由监事会对公司会计及业务监查保证会计信息公允真实的披露,以达到事后对公司的控制。监事会对业务及会计监查的结果通过企业信用作为信息载体,对股东和主银行的事前控制加以影响,进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监控循环。在这个闭合式的监控循环里,监事会与董事会的制衡关系又起着核心作用。当监事会监控无效,无法从制度上制衡董事会时,董事会经理人就会寻找制度的间隙去造假以谋求个人利益。那么监事会对外披露的报告就会失去公允性,导致第二次资本流动时资本金风险加大。当主银行及股东发现时弥补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最后股东大会将解散监事会。如果董事会不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己任,监事会将信息反馈给股东和主银行时,股东和主银行就会因为资本金的保值与增值不能达到预计报酬率,而去寻找更高能力的外部专家并解散董事会。

2德国

在德国,虽然资本市场和日本一样不发达,但其公司治理结构和日本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

德国公司内部监控模式是:股东——监事会——董事会——经理人员

在这里监事会不仅是有监督机构,也是决策机构

在德国,公司治理模式是一种垂直领导模式。监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那么由主银行和大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必然派遣自己的员工入主企业监事会对企业进行监督,以便更好地满足主银行及大股东对资本金保值和增值的需求。

董事会是执行监事会决议、负责日常运营的执行机构。监事会负责重大经营决策,董事及经理的聘任等。董事会与监事严格分离使监事会明显独立于经理层,而董事会除一般负责执行日常经营管理外还要向监事会提供预算决算报告,向股东披露信息。在公司内部董事会要对监事会负责,在公司外部董事会代表公司。

垂直式的领导模式虽然是监事会模式具有公允性,但其有效性大打折扣,因为监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在一定意义上是完全代表着大股东的意志的。虽然日德模式下资本二级市场不发达,股权过度集中但仍然会存在相对的小股东和潜在投资者,这样失去有效性的监事会必然会依照大股东意志剥削小股东利益和侵蚀潜在投资者的利益。为了防止这种状况发生,德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采取了让员工等不具有出资权但和企业相关的人一起参与监督的方式,以加大小股东投票的力量又不会出现因为不懂业务常识而犯下错误的情况。因此监事会报告的有效性得到加强,并且在企业内部监控方面有了实质性的飞跃。

在垂直式的领导模式中监事会与董事会是一种上审下的关系,是一种权利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区别于日本董事会与监事会之间的制衡关系。当董事会对资本运营不利时,监事会不需要通过股东大会作用于董事会而可以直接解散董事会及经理班子,因此在德国监事会与董事会是决策与执行,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综上所述,日德公司之所以会利用监事会这种所有权监督模式对公司进行监督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是因为这种所有权监督模式是建立在资本二级市场再融资的不发达以及日德公司对公司长期利益的追求,对公司未来发展资本金的积累基础上的。员工对集体主义的信奉使这些因素很好的结合起来。团队合作(teamwork)使组织机制得到强化。这时候如果外界的金融资本试图潜入日德监事会模式下的资本市场,以低收益资本成本来获取高额利润,那么受两方面因素影响外界金融资本无法长期立足。一方面历史长时间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大股东的阻碍会形成一种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性和企业对投资者的极度不信任会给投机套利者带来极大的风险,使风险远远大于收益,造成投机套利行为的失败或因对高风险的畏惧厌恶而退出资本二级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当外界出资者试图进入资本二级市场时,因低收益资本成本会暂时带来一定收益,但其行为被主银行及大股东发现后,主银行会利用自身拥有的强大资本实力及资本边际成本递减的规律加大对企业的投资降低资本成本,排挤外界资本投资者,最终使他们退出资本二级市场的竞争。所以在日德模式下只有在利用监事会对董事会进行监督时,主银行及大股东才会对企业有足够控制力度。

2.以英美为主的审计委员会模式

以英美为主的审计委员会模式是建立在与日德模式完全不同的一种经济背景下。这种经济背景是从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公司制企业的监控机制主要体现为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双重监控模式,即董事会与外部注册会计师的监控。英美公司信奉股东权益最大化和日德企业信奉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是完全对立的。同时英美国家的资本二级市场时非常发达的,在资本市场里股权分散而且极容易流通。企业再融资效率较高。股东们只关心个人股票收益。当股东不满意董事会及经理层所做出的决策或对公司经营前景不看好时,他们会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对人进行约束。同时当资本二级市场上的潜在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看好时就会购进股票对人进行激励。

(1)股东大会:因为资本二级市场极为发达,股权分散,所以资本二级市场上股权结构稳定性很差,流动性很强,所以股东大会对公司的直接监控相当有限,股东们依靠股票红利的多少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通过“脚”的示威来约束经理人的行为。

(2)董事会:因为失去了股东大会对董事会及经理班子的监督,所以企业经营控制权基本掌握在董事会手中。董事会通过出资人在资本市场上的行为及对现实股东和潜在股东的行为预期来对企业发展做出决策,然后通过资本市场上出资者行为的反馈修正决策。在英美国家中组成董事会的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一般分别由人与外部董事担任,其中外部董事以其在董事会中较大的权力在必要时对公司做出人事安排。采用外部独立董事不仅可以保证董事会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还可以扩大企业的专家能力效益为企业获得更高收益,并且可以更加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公司的经营。

(3)审计委员会:在英美为主的公司治理模式下企业内部不设监事会,取而代之的是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履行审计责任。一般情况下,专家委员会由独立董事担任。与董事会相比,董事会下设的专家委员会能给予有关事项更大的关注并可以有针对性地确定委员会必须具备的经验和专长。

最后,和德国模式相似的是,英美公司也注重职工作为独立个人对企业的评价。职工通过劳工组织对公司实施监督。

董事会是企业决策机构,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专家委员会,从表面上看审计委员会仅仅为公司董事会提供建议,但事实上,因为英美模式下董事会功能完全区别于日德模式下董事会的功能。董事会不仅是决策机构而且还是一种监督机构,审计委员会的专家建议能够更有效地辅助董事会来约束经理人行为。

审计委员会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1987年美国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报告里具体提出了审计委员会的功能。这标志着以审计委员会制度为主的所有权监督的诞生。

1987年美国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提出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熟悉,关注并有效地监督公司财务报告过程和内部控制活动。(2)管理当局和审计委员会应保证内部审计师适当地参加整个财务报告过程的审计,并与注册会计师相协调。(3)应具有足够的财力和权力履行职责,包括调查和聘用外部专家的权力。(4)应就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监督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5)审核拟聘请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咨询计划。(6)管理当局在重大会计问题的处理上应听取审计委员会的意见。

显然在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初创时期,审计委员会是作为董事会下设立的专家委员会代表公司与外界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和协调,对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公允性进行监督,对内部企业流程进行控制。但是审计委员会仅仅局限在正常状况下对企业制度的监控,并没有将经营风险列入到监督范围之内。审计委员会对过去和现在经营状况的报告是公允有效的,但是对未来经营状况的预期是充满风险的,存在了很大主观性,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投资风险。当因为主观判断失误而给投资者带来风险损失。审计委员会应负全责。在没有对风险有足够认识的情况下审计委员会的功能显然被大打折扣。

199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公共监督委员会提出审计委员会的功能。(1)复核年度财务报表。(2)与管理挡局和注册会计师协商报表事宜。(3)从会计师事务所获取注册会计师应遵循的审计准则信息。(4)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完整,是否与所了解的信息相一致。(5)评价财务报表是否遵循了恰当的会计准则。

93年经过发展后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概述中加入了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即与管理当局协调年度报表事宜,当企业某年账面表示为亏损。但是经营者与注册会计师均对企业未来年度收益看好或者企业产品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创阶段,为激励投资者可以适当调高企业当年营业利润,并在以后年度予以抵扣。反之则应降低企业营业利润以警示投资者。但是职责中并没有加入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没有将内部控制体系与审计风险相结合,这样不仅会加大审计成本,延长审计时间,还会提高因审计失误而造成的经营风险,审计抽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会导致审计人员将错误信息误判为正确,将正确信息误判为错误,都会引起小股东“用脚投票”,对资本市场造成混乱,公司治理的无效

99年蓝天委员会提出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监督财务报表,复核年度已审财务报表中期末审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报告。(2)保证审计质量,主持外部审计,领导与监督内部审计,评价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监督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将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与审计风险、经营风险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审计成本。内部控制系统越好,审计目标明确,审计风险越低;经营风险越低,审计成本越低。反之审计目标模糊,风险越高。但当审计人员确信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十分完善,则审计结果最有效。但是作为董事会下设的专家委员会的独立性似乎并没有被完全界定。2001年惊爆安然公司的假帐案,真正暴露了其经理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人员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保证独立性,2002年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审计委员会制定了更严格的要求。

萨班斯法案审计委员会的定义是:由发行证券公司的董事会发起并由董事会成员组成的委员会,该委员会目的是监督公司的会计、财务报告以及公司会计报表的审计并且如果发行证券公司没有这种委员会,那么该公司的整个董事会就是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对独立性的规定是萨班斯法案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能的叙述上的重中之重。

独立性总则:发行证券公司审计委员会由公司董事会组成并且是独立的。

标准:除了作为公司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他董事会委员会外,发行证券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不能从发行证券公司收受任何咨询费或其他报酬,亦不能成为发行证券公司或其任何附属机构的关联人员。达到上述要求的发行证券公司审计委员会才是独立的。在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保证与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下的审计报告,是具有足够公允性和可靠性的。

综上所述,审计委员会是作为董事会下设的专家委员会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与董事会之间既不是日式中的制衡关系也区别于德式的制约关系,审计委员会在公司内部是作为建议机构协助董事会对经理层进行监督的,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辅助下,对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加以控制,在企业外部作为公司的专家委员会代表公司与注册会计师协商报表事宜。建立这种所有权监督模式归根结底是因为资本市场的区别,在英美制度下,资本二级市场发达,股票容易流通,股权结构不稳定,如果仍沿用监事会独立监查人模式,由监事会代表股东对经理层董事会行使监督权力,那么一方面资本市场上小股东众多,无法有一个或几个人代表其权益行使权利,另外股权的流通会导致监事会频繁换人,人员不稳定,定使监视会重复监控,监控成本升高,但收益与成本不对等时,最终会导致监控失效;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上存在现实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他们对公司希望的股票预期是持对立态度的。那么仅仅代表现实股东的监事会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流失潜在股东的风险,所以必须选择一种对现实股东和潜在投资者都有利的所有权监督方式,于是具有决策而非执行功能的外部独立董事担当了此任。在证券市场监督委员会监控下公正公允的报表对现实和潜在投资者加以影响。对资本二级市场加以规范,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实现股东权益价值最大化。

3.小结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因为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了所有权监督,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则产生了管理权监督,所有权监督与管理权监督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的概念。在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所有权监督是所有者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运营情况进行的监督以保证出资者利益,在公司治理中是属于财务性的监督。管理权监督是出资者或者市场规范者用制度从行为上直接作用于经理人对公司治理产生结果。在公司治理重视管理性的监督。

在日德监事会模式中监事会拥有的仅仅是所有权监督,而大股东及主银行利用对资金的掌控,对公司实施管理权监督;英美审计委员会模式下,董事会同时对管理权和所有权进行监督。无论两种监督方式是统一的还是分散的,其目的都是保证出资者利益不受损害,而所有权监督模式所产生的分歧正是不同审计形式产生的原因。简而言之,这些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上股东的规模、历史发展的变迁和企业目标的不同导致的。

日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作为战败国,战争遗留下来的创伤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巨额赔款和战后设施的恢复使得资本市场资本金匮乏,个人股东投资热情低落。政府为了将经济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并有所发展,只有通过高度敢于来刺激经济,以国家的力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必然是一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价值文化。

因战后赔款与美国为复兴欧洲经济而进行的马歇尔计划都从一定角度上帮助了欧洲国家经济的复苏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因为军火商在战争中的暴利,美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个人股东对于资本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兴趣浓厚,大量中小股东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以个人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文化。

那么在中国我们的所有权监督又是什么样的模式呢?

三我国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的双重所有权监督模式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在监事会制度下引入源自于美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为什么会存在这两种所有权监督并存的情况呢?

从企业制度的变迁来看,我国在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后,国有资产的保值是很重要的。在我国刚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候,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资本二级市场并不发达,很多企业的大股东是以抽象形式存在的国家。国有资产占资本市场中的较大部分,国有资产的保值状况是当时审计的首要任务。除了以国有产权出资的国家以外,还有大量中、小型企业出现,但是这些企业正处于初创时期选用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合一的经营模式。自己出资自己经营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模式,并不需要过多的外部监督,于是理所当然的我国企业采用了以日德模式为主的监事会制度。在监事会制度下,国家委派国务院行使出资者的权利,国务院委派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审计,对企业经营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1994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了国有企业监视会暂行条例

条例指出:国有重点型企业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对国务院负责,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进行监督。其职责是:(一)检查企业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情况。(二)检查企业财务,查阅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其他资料,验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三)检查企业的经营效益,利润分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产运营等情况。(四)检查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并对其经营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提出奖惩任免建议。

显然,在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时,国家作为最大股东对公司拥有控制权,而且因为国家只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国务院委派监事会代替国家行使监督权利,在这里监事会代表国家对国务院负责,所以监事会并不完全独立,它代表着大股东——国家的利益,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资本二级市场的放开,中小股东资本的积累导致企业文化的变迁,在改革开放初期资本市场未完全发展,国家投股,国家对资本现在和未来的保值增值状况表示关心,对公司未来发展表示极大耐心,但当资本二级市场完全开放时,小股东介入,股东的目标由企业价值最大化转向了股东价值最大化,大部分股东是以投机心理在资本二级市场进行炒作,此时如果监事会再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权就会因为国有股权一股独大,而严重打击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另外,作为国务院委派机构的监事会与受国家委托行使经营权的董事会经理人具有身分一致性的,这就预示着审计过程的失败。

所有源自于英美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呼之欲出,在我国审计委员会对其职责的规定:(1)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2)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3)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间的沟通。(4)审核公司财务信息及其披露。(5)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产生标志着一个新的所有权监督方式的产生,那么面对旧的所有权监督模式,我们如何取舍是“喜新厌旧”还是“任其发展”?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二级市场的逐渐健全,企业对外融资能力逐渐加强,导致监事会缺位,对所有权监督失效,董事会的监督需求逐渐被加强,其次,从监视会的组成制度上看,监事会是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一方面并不专门具有专业知识就失去了专家效益,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上因为其身分的一致性失去了中小股东的公允性和所有权监督的独立性。第三,在我国发展了的资本二级市场上一股独大的现象十分严重。国有产权利用自己资本雄厚的优势借监事会粉饰报表压榨小股东利益。最后,因为监事会是受国务院委派进行监督,所以其独立性严重受损,其监督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在资本二级市场上隶属于国务院的监事会及其代表的所有权与资本市场上的出资人必然会产生矛盾,与潜在股东利益发生冲突导致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小结

所有权监督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公司治理的成败,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管理权监督与所有权监督并不统一。具有所有权监督的监事会受国务院委托对国务院负责,对企业中国有资产部分进行监督,保证国有资产部分的保值与增值。而持有股权的国家法人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公司治理,对公司进行管理权监督。这时候,国有资产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以国务院代替行使出资权利的国家,需要一个机构,既能代表自己对企业中国有资产部分进行监督,又能及时反馈市场需求与供给的信息使国家及时调整企业生产结构,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将浪费控制在最低限度。

股权结构设计模式篇8

关键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

 

公司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最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发展的好坏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中的核心问题,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通过配置公司的权力,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以保护公司股东的权益,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近现代公司为之困扰了半个世纪的一个问题。它是在围绕企业所有与企业经营分离的公开性大型股份公司运营机构的运用状况的讨论中提出来的,意指公司经营中的指挥和监督体系。

当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大股东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得到加强,如何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约束是对内部人控制进行治理的核心问题。职工参与制度日益得到认同与重视。以德国为代表的许多欧盟成员国竞相通过职工参与公司董事会(单层制经营机构的场合)或监事会(双层制经营机构的场合)、劳资双方商定的机关或劳资协议等。

一、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公司法》采用了类似于日德模式的二元制结构,即在股东大会下平行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负责公司的经营和监督。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权利机关,居于中心地位,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关,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做出经营决策。经理是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董事会的决议,接受董事会的监督。监事会是法定的监督机关,监事集体行使对董事、经理的监督权。由上可见,我国奉行的“股东本位”的“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目标是对董事会和经理实施监督与控制,保证他们按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要求而行为。客观地说,公司治理结构的总体框架设计是符合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外部监督机制难以实现的客观制约因素的。但由于在立法过程中,过分强调国有股权的保护,有意淡化对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保护;过分考虑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实现,人为地淡化和监督机制的重要作用,使得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设计之初就存在缺陷。到目前为止,我国公司同典型的现代企业在运行机制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并未真正建立起分权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行政机关化”的影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以下两方面缺陷:

(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失衡。股东构成比例不合理,股东大会权能虚化

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决定着股东结构,而股东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各类主体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程度。

(二)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缺失。股东无法对公司行为进行外部监督,当股东(尤其是大量的没有投票权的小股东)发现经营者不能保证其权益和公司利益而无法“用手投票”来监督和控制经营者时,就将其手中的股份及时转让,导致公司被收购而易主。

二、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

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之一。公司作为一种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为自己取得民事权利,设定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都必须通过公司法人机关的活动来实现,而法人机关的活动又必须以公司的财产为基础。把股权界定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其目的是要承认公司有法人财产所有权,承认公司有法人财产或独立的企业财产,企业对其拥有的全部法人财产的生产经营完全负责并以此为限承担责任。承认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前提之二是在公司法人机关职权配置上对各种利益相关人实行权力制衡。公司法人机关的职权配置应体现公司中复杂利益群体间的制衡关系。公司是一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作为经济组织的公司企业,说到底又是由单个的自然人所构成的。这些人可区分为出资者和员工,员工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经营管理者一般员工。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参与公司的活。所以,公司内部必然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复杂的利益群体关系。

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措施

目前,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究其原因与我国公司制的体制有关。如果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把公司看成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同时结合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四个条件,予以综合配置。

首先,我国公司的股权结构应当是以银行和业务上有关联的企业法人持股为核心。

其次,组织模式主要可以以德国模式为基础进行构造,也即银行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第三,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经营者调控模式中可创建经理市场,采取具体的措施,防止

经营者频繁流动。

第四,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员工模式可向德、日两国学习,建立工人董事会制度。

最后,还必须建立一个发达而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我国公司的股权结构模式应当是:银行、业务上有关联的并相互持股的企业法人、国家持股公司、基金组织、其他企业法人和社会公众等参与持股,且以银行和业务上有关联的企业法人持股为核心。这样做,一是可以使企业金融权益相对集中,有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增长与发展。二是有利于保证公司所有者对经营者实施有效的监控。三是有利于保障公司经营者拥有充分的生产经营管理自主权。其次,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组织模式主要可以以德国的为基础进行构造。具体地说在组织形式方面,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会三个领导机构分设。二是借鉴国外信托机制,完善股东委托投票制度,建立表决权信托制度。三是吸收国外法人机构并相互持股经验,加大我国公司法人持股力度,并允许其上市流通。四是完善股东诉讼制度;五是在立法上规定股东正选举董事和监事时拥有累积股票权,加强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综合治理。当然,着手研究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和构建,其目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未来理想的模式,而是通过比较和背景分析,试图提出一个目前可行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日]未永敏和著.金泽玉译.现代日本公司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2]石纪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学思考.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

[3]于东辉.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几个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7,(01).

[4]刘琼娥,袁勇.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1).

[5]于喜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应对性策略[j].经济师,2007,(02).

[6]何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立法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01).

[7]高昌军,张登奎,田海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

[8]朱永德.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浅析[j].企业经济,2006,(02).

股权结构设计模式篇9

论文关键词:公司法;监督机制;制度完善

刚刚过去的2007年,证券市场红火,股民趋之若骛。综合岁末年初《中国证券日报》报道,2007年我国仅在境内上市的公司总数就已超过1540家,ipo市场轻松跃过2000亿、3000亿、4000亿元大关,继2006年ipo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后,一举创下当年4470亿元的ipo融资新高,跃居全球首位。另据报载,到2007年底,a股股民累计开户数已经突破1.4亿户,沪深总市值突破30万亿大关,已经超过我国当年21.09万亿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这证券市场一片火红的年代,我们应当冷静地看到,我国上市公司还主要是从国有企业转制而来,流通性不强的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控股现象仍然十分普遍,致使大股东得以控制董事会和经理层,董事会与经理层互相兼任,重叠程度过高,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仅导致公司经营者游离于广大中小股东的监督之外,而且导致公司经营者及大股东有机会蚕食上市公司。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为了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必须加紧改革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公司内部监督。

一、新《公司法》没有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

自2001年8月21日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上市公司中强制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以来,我国各上市公司均先后按照《指导意见》配置了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给我国公司治理带来全新的思路,引起了人们对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改革的更多关注。然而,独立董事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凸现出不少的问题,其核心是如何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协会曾对69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认为自己是“花瓶”,有39%认为自己是董事,另有37%称自己是顾问,只有21%认为自己是中小股东的代表。可见,大多数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没有实现制度引入者所期待的代表和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初衷。

2005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本文简称为新《公司法》)。修订后的新《公司法》以其第123条作出“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的授权规定。这是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试行数年后,法律第一次对在上市公司中设立独立董事制度所作的规定。对于这寥寥二十个字,引发理论界、实务界的不少探讨,有人欢呼从此设立独立董事制度成为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有人认为“新公司法已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笔者则以为,从该条款的内容来看,尚不能说“设立独立董事制度成为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更不宜说“新公司法已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笔者的理由如下:

第一,该条款内容可以理解为是一项资格授权。是国家立法机关对于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具体办法”规定权所做出的排他性的授权,将该制度的立法权给予特定化。即这一“具体办法”的规定权不仅必须,而且只能由国务院行使,其他机关无权分享。

第二,该条款可以理解为是一项范围授权。国务院对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具体规定,可以根据我国公司治理的实际需要做出,即可以规定上市公司继续沿用并改良监事会制,可以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无条件设立独立董事,废除监事会,也可以规定上市公司不仅应当设立独立董事而且同时还得保留监事会,也还可以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上市公司可以选择设立独立董事或监事会等等。

第三,目前所有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的依据不是法律层面的新《公司法》第123条,也不是行政法规性质的国务院“具体办法”,而是早在新《公司法》颁布前,2001年中国证监会的《指导意见》。不能把已经形成事实的,因《指导意见》推行的结果,视为新《公司法》第123条规定带来的成就。

第四,根据新《公司法》第123条规定,国务院有责任根据我国上市公司中试行独立董事的实际情况,加紧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假设2001年《指导意见》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所推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已经成熟,那么,在新《公司法》颁布之初国务院完全可以对该《指导意见》的内容悉数予以接收,稍加修改上升为行政法规。然而,众所周知,国务院并没有对中国证监委的《指导意见》予以明文认可。

第五,从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生效以来,至今已有两年多,国务院关于设立独立董事的“具体办法”仍未出台。可以说,从某种角度也证明我国上市公司现行独立董事制度尚不成熟,嫁接引入的独立董事制度尚未本土化。还需留足时间对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改革与实施效果给以充分的考察。

基于上述理由,笔者认为,根据该条款的简要规定推断说“设立独立董事制度成为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有失偏颇。只能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设立独立董事的尝试给与高度重视,并做出允许将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上市公司的原则规定。要使独立董事真正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必设制度,其前提条件必须是该制度能够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因此,眼下的关键是要找到一条能够切实改善我国现有公司治理状况的具体途径。

二、两种公司治理模式各有其土壤

当今世界,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法律传统,在公司治理方面大致形成了两大模式,即英美为代表的普通法系模式,和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模式。这两种模式很难简单地判断孰优孰劣,且随着经济全球化,两种模式彼此取长补短还在不断完善。

(一)普通法系模式

该模式中的公司治理有称为单层制,又称“一元制”。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并没有专门负责监督职能的监事会的设置,董事会同时身兼管理和监督两种职能。这种制度设计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董事会的自我监督无异于让自己的左手监督右手,而这两者又皆听命于一个大脑,这种制度设计不可避免的会有监守自盗之嫌。

在英美国家,资本供给主要来自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股权非常分散,以至于没有一个股东能够对公司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层权利过大,他们合谋危害或者削弱股东的利益。美国独立董事制度之所以建立,可以说是为了解决公司被内部人控制的客观事实问题。立法机关通过对既有单层制框架内董事会监督机制进行适当外部化的改良,引入外部的独立董事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量,从而形成了独立董事制度。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独立董事制度是美国在既有的单层制框架内进行监督机制的改良,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独立董事实际上行使了双层制中监事会的职能。

何谓独立董事,中外无统一的定义。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理解,独立董事即为与公司没有重大关系的董事。这里说的没有“重大关系”是指:不是公司以前的执行董事,并且与公司没有职业上的关系;不是一个重要的消费者或供应商;不是以个人关系为基础而被推荐或任命的;与任何执行董事没有密切的私人关系;不具有大额的股份或代表任何重要的股东等。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认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防范和遏制“内部人控制失控”;二是完善董事会素质结构,提高董事会科学化决策水平;三是强化公司公开信息披露,保障公司财务及业务披露更加公正透明。

近年来,除英美法系国家外,独立董事制度已经被移植到法国和日本等国,并且还大有蓬勃扩张之势。然而,正是在独立董事制度被一片叫好声中,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这一制度即便在其发源地美国对如何确保其独立性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2001年底发生的安然事件就是一个例证。安然公司17名董事中有15名为独立董事,包括美国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秘书长,美国商品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前主席,德州大学校长,通用电气公司前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英国前能源部长等等社会名流,尽管如此也没有制止公司的业务经营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的独断专行。更使人难堪的是安然事件绝不是仅有的个别现象,在安然事件发生后不久,接连又暴露出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等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会计作假事件。说明问题不仅仅在于安然,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尽管在安然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即对独立董事制度采取了亡羊补牢式的改进措施,但不得不承认独立董事制度即便在美国也并非完美,更不是公司治理的灵丹妙药。

(二)大陆法系模式

大陆法系国家的资本市场是以银行为中心。其公司治理结构可称为双层制,也叫“二元制”。这种模式,公司股东会之下不仅设置董事会,而且还设有监事会。

在德国,荷兰等国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和任命,监事会由全体监事组成,监事会的候选人来自股东、雇员和工会三方。监事会与董事会系垂直关系,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任命董事会成员、监督董事会、决定董事的报酬、决定公司的政策、在董事会不能召集股东大会时,根据公司的利益负责召集。监事会成员不参与公司的实际管理,一般也不能对外代表公司进行活动。

日本的情况有所不同,日本公司股东会之下设有董事会以及与董事会平行的监察人,监察人和董事会成员均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察人的职责主要是对公司的会计和业务情况进行监督,制止董事在业务中的违法行为,每位监察人均可以独立行使职权。日本法律还根据公司资本金的数额将公司分为大中小型,规定大公司应当设立会计监察人或检查人。会计监察人是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专家,是公司依法聘请的外部人士,检查人则为由主管机关委派,或者公司自行选举产生的临时设立的监督人士。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以强化监事职权为目的不断地修改商法,还以完善会计监察人制度以及建立外部监事制度等方式弥补监事及监事会制度的不足,采用组织性的监察来保障监督职能的发挥。但是,实践证明,至今为止一系列强化监事职能的措施并不足以克服监事及监事会制度中所存在的一些固有弊端。此后,日本在一些大公司尝试从美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设置专门委员会,实验结果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得实务界呼吁借鉴美国建立单层制的公司治理模式。但是,由于日本与美国在法律体系、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风俗习惯上存在着众多的差异,完全以独立董事及专门委员会来替代其长期采用大陆法系的监事及监事会是否妥当,一些学者也表示谨慎和怀疑。经过多方面的论证和探讨,日本国会通过了一系列商法修改案,在公司内部监督体制的设置方面选择了折衷的方案,即商法和商特别法允许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督模式。

客观地说,英美法系模式和大陆法系模式两种治理结构在各自法系不同国家、不同的环境下均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各自国家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果说在原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高的条件下,英美法系模式和大陆法系模式可以并行存在并各自发展的话,那么,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各国间都在不断吸取其他监督模式的成功经验。这说明两种监督制度之间有着共同的监督目的和互补性,可以相互借鉴,吸收对方的优点,以改革自身的制度。

因此,在我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机制时也应考虑本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传统以及国际交往的发展趋势,借鉴各国长避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现状

目前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过渡性的特征,表现为公司治理结构在法律规定、机构设置和实际运作上的不一致。从《公司法》的规定看,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借鉴欧洲大陆模式,既有董事会,又有监事会,是双层制治理结构。而从公司的机构设置看,是多元治理模式,既有董事会,监事会,还有党委会,职代会,工会等,后来又引入了英美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从公司的实际运作看,是单层制治理结构,而且这种“单层制治理结构”被推上了极端的集权化,即“内部化控制”。可见,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定型,实际上还在英美模式与欧洲大陆模式之间、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原来的治理结构之中徘徊和选择。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上述特点与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有关。我国大多数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普遍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下,政府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却没有明确谁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由谁来作为上市公司国有股的代表行使权利,从而导致国有股权控制权不明确。由于国有股权持有者的主体的缺位,很容易引发经营者巨大的道德风险,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下,造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会难以发挥监督职能,因为在现有股权结构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往往集股东权和经营权于一身,独立董事和监事的产生与控股股东直接相关联,其对公司的监督就成了“自己人监督自己人”或“领钱人监督发钱人”,因此,独立性难以保证显而易见。

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内部人控制”也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为“企业领导人”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危害国家利益和中小股东的利益,甚至使公司陷于困境却无法追究其责任。除了“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密切相关我国还存在着“外部人内部化”问题。这里说的“外部人”是指与企业相关但又不在“企业经营者”行列,或者按规定不在“企业经营者”行列的人。他们是一般股东以外的国有股权代表、党政机关的少数官员、原来行业主管部门改制而来的行业性总公司的管理者等。这些“外部人”通过实施一定权力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从公司中获得收益,从而与公司经营者即人串谋。公司经营者也乐于“收买”他们,与之共同损害国有资产和股东利益,甚至在体制上将他们一体化。例如:公司的党委成员本来是经营者系列之外的非股东意义上的监管者,属于外部人,但是,现在许多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总经理是一体的,即使不一体,党委书记也与总经理等一样在公司拿工资、奖金,实施股权激励时,他们也可获得。这实际上就是外部人内部化了。这种制度安排加剧了公司治理结构混乱。可见,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内部人控制”,而是比“内部人控制”更加严重的“外部人内部化”,这是导致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内部人控制”的根源。

实践告诉我们,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并存的监督机制对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监事会虽是公司设立的专门的内部监督机构之一,也是防止董事专权损害公司利益的一个重要权力制衡机构,但在实践中,我国监事会的作用却难以发挥,监事会形式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独立董事也并没有起到制度设计初衷的作用,许多上市公司聘请独立董事仅仅是为了满足证监会部门规章的要求。

新《公司法》对原有监事会制度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完善,该法第54条赋予监事会弹劾权、股东会的召集与主持权、提案权和权等更多更新的职权,为监事会制度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进一步发挥应有的效用提供了立法保障。但新《公司法》对监事任职资格只是规定了其消极资格,并未对其积极资格做出规定。公司的经营管理十分复杂,作为监事,要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需要具有法律、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公司业务方面的知识。监事只有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阅历,才可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与监管有关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被监督对象的行为做出评价和判断,真正履行其职责。缺乏对监事行使职权的保障机制。在实践中,职工监事要么与公司的经营者存在一种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要么存在一种雇佣关系,因此职工监事因行使监察权可能受到利益侵害乃至被辞退,这方面法律或公司章程应给予应有的保障,否则职工监事的作用便难以发挥。缺乏监事单独行使职权的规定。我国公司法对监事会采用集体行权模式,即必须以监事会决议的形式行使权力,监事个人不得独立为之,新《公司法》仍未改变这一规定。以这种合议制的方式进行监督,不利于监事单独提出监督意见,严重影响了监事会的工作效率,也与法律对监事规定的个人责任不相称。

就独立董事制度来看,新《公司法》只是简单地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目前独立董事制度适用的主要依据是中国证监会的《指导意见》。在独立董事制度这几年运行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立法不够完善,存在着很多漏洞。根据《指导意见》的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独立董事,如果上市公司下设审计、薪酬、提名等委员会,独立董事应占二分之一以上的比例。显而易见,由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中处于劣势,不能起到关键性的监督、制衡作用,其独立性便失去了保证。

四、完善上市公司监督制度的建议

面对我国监事会与独立董事业已存在的情况,以及我国公司治理面临的“内部人控制”的具体特点,笔者认为,国务院的“具体办法”应结合中国的实际,在比较、借鉴的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模式的基础上,改进和推行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

第一、改革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会难以发挥监督职能的根本原因。国有股减持将削弱国有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控股地位,促使公司控制权真正回归到全体股东手中,由股东大会选举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也将真正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监督董事会及经理层,向股东大会负责,从而促使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能有效地抵制公司大股东操纵公司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第二、参照独立董事标准设置专职独立监事制度。监事会的灵魂在于其独立性,我国监事会之所以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监事会“形式上独立、实质上不独立”。尽管新《公司法》赋予了监事会更大的职权,但其独立性仍不容乐观。监事会功能的强化,必须改善监事会自身的结构。而在现有立法的背景下,在监事会中引入独立监事不失为一良策。关于独立标准,可参照关于独立董事的独立标准的界定,主要强调独立监事要独立于公司大股东和执行董事、经理人员;关于数量及比例,建议监事会的大部分成员应由独立监事构成;与独立董事不同,建议独立监事应当是专职,因为作为公司常设的日常性专门监督机构的成员,惟有专职才能实现其所负载的监督职能。

股权结构设计模式篇10

股权结构如同汽车底盘

也许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不大擅长亲兄弟明算账,而股权本身又有一些抽象,所以在大多数创业者的知识架构里股权几乎是空白,反映到现实中就是很多老板的股权运用和分配远没有生意做得好。

商业模式错了,可以重来,而股权结构错了就没有那么简单。一辆汽车好坏,最关键的要看它的底盘和发动机,如果这两个部件不好,这辆车基本上就是废的。没有底盘或底盘不结实,车再漂亮也没有用,跑着跑着就会车毁人亡。股权结构就是企业的底盘,目的是让创始人对这家企业有基本的、足够的控制权,避免企业做大以后创始人被赶出来。当年的乔布斯、新浪网创始人王志东,就是因为股权没设计好自己被赶出来了。还有后来雷士照明的吴长江、1号店的于刚、汽车之家的李想,都是因为刚开始创业时控制权的设计出了致命的错误,不仅创始人全盘皆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乔布斯是绝对的商界奇才,却也曾栽倒在错误的股权设计上。苹果最初上市时,几个股东的股权比例是3∶3∶3∶1,乔布斯是其中的一个3,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乔布斯当初对苹果是没有足够的控制权的,连否决权也没有,那么被赶出来也就是必然的结果。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一度濒临绝境,直到乔布斯重返才使苹果绝境逢生,再度辉煌,而在中国,股权设计错误的企业和创始人大多数就没有这么幸运。所以做好股权设计、保护好创始人对企业的控制权,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股权是企业栽下的梧桐树

现在的社会早已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老板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企业的经营行为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找到优秀的人才共谋发展,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对人性的尊重。

吸引合伙人。合伙人是目前普遍被大家认可的非常重要的合作方式,很多企业都在用,尤其是创业之初。当万科不再采用经理人制而是采用事业合伙人制,那是万科战略上的改变,当七个顶尖级人物成就了小米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加入?有时候合伙人选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成败,所以选对合伙人很重要。合伙人看重的是公司的发展前景,更看重股权设计是否合理,未来的个人收益如何,所以做对股权设计更重要,好的股权设计既能保证合伙人的收益,又能保护创始人的利益。关于合伙人的股权设计,我在《创业老板,你被股权困住了吗》这篇文章里有论述。现在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合作方式叫股权众筹,特别是内部股权众筹,也是非常好的吸引合伙人的模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山东餐饮业的鼎好集团旗下的大厂房,已经通过内部股权众筹了两家门店,生意火爆。

股权激励。股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百分之百都在采用股权激励,没有上市的公司很多也在用,比如华耐家具、华为,华为用的还都是虚拟股份,但是效果比大家想象的好,也是成就华为的关键措施之一。股权激励尊重了人性,所以能把优秀的员工留住,愿意和老板因为共同的利益而同甘苦共命运,是一种双赢的激励方式。

收购。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机会可以去收购别的企业来扩张自己的规模,如果动用现金收购,会给企业带来现金流方面的压力;如果用股权来收购,既不影响现金流又能达到收购企业的目的,老板心里就会比较踏实。

融资。融资有不同的渠道,风险也不同。股权融资是让有钱的人、有能力的人成为股东帮助你创业,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风险,而用银行的钱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用高利贷的钱风险更大。如果上市融资,还能够规范自己的企业。现在的股权众筹,就是一种通过股权融资让能人来帮你创业的模式,成功率就会提高,前提是要会分股权,做好众筹股权的设计。

股权在家族企业中的意义

家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如何传承和永续经营方面遇到的麻烦和危机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家族企业必须直面的问题,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运用好股权。但是在中国,很多家族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股权在家族企业中的作用和意义,有的可能只是一个摆设,或者只是用来分红,股权真正的作用被忽视了或者根本不懂。

山西海鑫集团落得今天破产重整的局面,很关键的因素是没有运用股权,也许在海鑫根本就没有股权的概念,或者股权的概念让分红代替了。见诸媒体的所有报道都没有提及海鑫集团的股权结构,都在强调是创始人李海仓的父亲一个人拍板决定让李兆会接班的。在海鑫遭遇困境的时候,在李兆会疯狂投资资本市场的时候,海鑫的决策机构在哪里?

家族企业因为有亲情在,所以创业初期非常有凝聚力,但是亲情往往会凌驾于理性和规则之上,一旦遇到非正常变故,企业就面临非常大的危机。每一个创始人都希望企业能够传承下去,永续经营,但是中国人喜欢分家产,可是当个人分到了家产,企业也就面临着分崩离析了,或者股权分散,控制权旁落,企业未来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