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农业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1:05

节水农业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渝西;农业;旅游;融合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6-0310-04

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都使农业逐渐与旅游业融合,形成了农业旅游[1]。渝西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了渝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渝西地区农业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因此如何以民为本,挖掘农业、旅游产业资源潜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是未来渝西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效益的一条新路径。

1渝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渝西地区,即重庆西部地区,包括永川区、江津区、合川区、大足区、綦江区、南川区、荣昌区、铜梁区、璧山区、潼南区等10个区,总面积18828km2,262个乡镇(街道),总(户籍)人口1040.32万人,占重庆人口数的31.36%。近10年来,渝西地区大力推进农旅融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发展观光农业,有力促进并形成了“农业景观化、景观旅游化、旅游产业化”的良性互动,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1.1建设了一批农业旅游基地

先后建成了潼南菜花、大足荷花、铜梁玫瑰花、璧山葡萄、荣昌海棠花等现代农业基地景区;江津“富硒菜园”“部级农业科技园”4a级农业景区;国家水利休闲风景区大足龙水湖国际度假区,永川神女湖景区;荣昌区国市级综合性植物园景区;铜梁渝西地区最具特色经济林果产业示范区。目前,渝西地区已建设3.3万hm2花卉基地、5333hm2枳壳基地、2万hm2梨子基地、5.3万hm2茶叶基地、1.3万hm2柠檬基地、5333hm2李子基地、1.33hm2樱桃基地、4000hm2荷花基地、6666.7hm2蜜柚基地和6666.7hm2笋竹基地等,总规模近20万hm2,而这些基地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十分广阔。

1.2举办了一批农业旅游节会

渝西地区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已经形成了著名旅游节有(市级):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文化旅游节、重庆永川百里果乡赏花节、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大足荷花节、荣昌海棠香国旅游文化节、潼南菜花节等,此外,中国(江津)七夕东方爱情节也很有名气。其中,潼南区2016年相继举办陈抟故里菜花节、双江古镇民俗文化节、太安鱼美食节、玫瑰文化旅游节、桑椹采摘节等九大乡村旅游节会活动,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旅游选择。

1.3形成了城郊休闲旅游带

沿成遂渝高速形成铜梁潼南旅游线,沿成渝蓉高速形成璧山大足旅游线,沿成渝高速形成江津永川荣昌旅游线。渝西旅游经济带将引领、统筹、整合渝西区旅游资源,按照市场规律结成营销集团,推进区域一体化和非平衡发展,到2020年,使其旅游经济总量等于重庆都市核心区、拓展区的旅游经济总量。渝西旅游经济带将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区域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实行轮值会议制,并以市场为导向,成立旅行社联盟、景区联盟、旅游饭店联盟和旅游商品企业联盟。

1.4建立了区域旅游协作机制

渝西地区建立了资源共享与保护机制、联合宣传和营销机制,优化区域旅游整体环境,推动了旅游行业交流与合作。渝西10个区联合做大旅游蛋糕――一个区举办重大节会,其他9个区同时将各自旅游信息和资源带到这个节会上,共同办节。合作方式主要有3种:利用主题节会平台,进行渝西旅游产业的展示交易;做大传统节展,整体宣传分设会场;打造联合节会品牌,比如“渝西乡村旅游季”。

2渝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融合发展的规划滞后

目前,渝西尚无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划,在政府规划上缺少引导性,在结构布局上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在项目选择上缺乏计划性,在景观景点建设上缺乏有序性,使整个农业旅游发展市场定位不高或不够明确、布局不合理、主题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等问题突出。

2.2融合发展的机制缺位

目前,渝西的农业和旅游发展互动机制缺位,既没有多元化、多极化发展的规划引导、各区政府参与、扶持投入的支撑体制,也没有项目融合、内涵挖掘、特色培植的管理体系,更没有政策、人文、生态、法制的保障机制,致使农业、旅游、商贸、文化等产业发展脱节、整体融合不够,推动工作各自为政,互动不足,项目建设主体单一、起点较低、配套落后。

2.3融合发展的要素不足

目前,渝西农业旅游在市场构架和产品设计上,普遍存在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品雷同和松散、随意、各自为战等现象;在开发经营模式上,多数为季节性观光、大众化餐饮等一般层次,缺少旅游“六要素”集成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更没有形成鲜明的旅游特色,只能满足游客对农村一时的好奇心理,不能满足旅游者休闲的高端需求,致使市场吸引力和生命力不强,既不能吸引本地游客,更不能招揽外地游客。渝西各地政府各种花节“辛辛苦苦大半年,热热闹闹十几天”就是鲜活的例子。

2.4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

渝西作为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功能定位而言,区与区之间的高速路、轨道交通等方面,仍然落后。比如:潼南到大足、潼南到合川、大足到荣昌、荣昌到江津等没有直达高速路,高铁更少。同时,渝西农村总体上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饮水、电力、卫生等设施较差,客运安全、用水用电、治安维护、环境卫生等难以得到全面而有效的保障,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

2.5融合发展的人员素质不高

渝西农业景区经营管理人员相对缺乏,没有接受过系统有效的职业培训和行业指导,经营管理、工作技能不高。从业人员受传统观念、生活习惯、文化程度、专业技能等因素影响,卫生习惯较差、服务质量不高、经营管理意识不足,致使农业旅游项目经营惨淡,游客旅游期望值反差,严重影响了农业旅游发展[2-3]。

3渝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优势

3.1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

渝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不但有自然景观还有人文旅游资源。当地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分别为1、1、4、17处。主要有璧山区白云湖风景区,部级森林公园青龙湖风景区;潼南区有尚昆双江旧居、杨公陵园、部级马鞍山森林公园、大佛寺摩崖造像、东升茶山景区;永川区拥有部级森林公园茶山竹海、aaaa景区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区黄瓜山;合川区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钓鱼城、佛教禅宗文化胜地――涞滩古镇;荣昌区有重庆市十大森林公园之一的岚峰林场,渝西植物园、西部陶都博艺馆;大足区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部级森林公园――玉龙山森林公园,部级水利风景名胜区――龙水湖景区;江津区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自然景观,国家aaaa级景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等。渝西古镇和古代遗迹:古代闻名中外的古战场合川区钓鱼城,重庆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合川区涞滩镇、南川区金佛山、潼南区双江镇、永川区松溉镇、江津区中山镇、塘河镇,荣昌区万灵古镇(原路孔古镇)及著名的綦江区东溪古镇。随着成渝交通条件的改善,渝西经济区完全可以依赖目前的现代农业旅游资源,打造成重庆、成都主城旅游新目的地。

3.2良好的现代农业产业优势

渝西经济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清洁无污染,有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若干个。许多区被列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优秀生产示范区”“全国优质粮油生产重点区”。例如荣昌区争取到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区、国家麻竹生物产业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等部级平台。璧山、潼南等2个区争取到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潼南区取到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优秀生产示范区。渝西经济区完全可以照优质化、安全化、多样化的要求,将这些园区打造成既能了解农耕文化、体验农事情趣,又能享受田园风光,成为主城近郊游、周末游、亲子游的绝佳去处。

3.3较强的都市经济优势

与重庆市主城区相比,渝西经济发展水平稍低,但与重庆市平均水平相比略高。在整个重庆市经济发展中,渝西区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属于发达的重庆大都市区。渝西地区的江津、永川、合川,是重庆主城九区之外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江津区是重庆市GDp十强区之一。荣昌、大足、铜梁、潼南、璧山、南川、綦江,在重庆的综合实力也很强,荣昌、大足、铜梁、璧山、綦江,是重庆2010年7个西部百强县之一。

3.4快捷的交通要道优势

渝西区交通便利,陆路水路系统都非常发达。就水上交通而言,长江上的港口有永川港、江津港,嘉陵江上的港口有合川港。

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的有成渝高速(G85渝昆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G5013)、渝黔高速公路(G75兰海高速公路)、渝泸高速公路(G93成渝环线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G93成渝环线高速公路);在建的有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习高速、南道高速公路、南沪高速(南充至泸州)等。干线铁路已通车的有成渝线、渝遂线、川黔线。在建的有成渝客运专线、兰渝铁路、渝黔新线铁路。规划中的有渝昆高铁经江津永川、渝蓉铁路新线(切弯取直货运为主的铁路),快捷的交通要道为出门旅游的人提供了很多方便。

3.5发达的商贸业和物流业优势

渝西地区有重庆市十大专业批发市场中的4个,分别是永川区的重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荣昌区的中国(荣昌)畜牧产品交易市场、璧山区的西南鞋材交易中心、大足区的龙水五金市场。此外,江津区的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原重庆观农贸,西部最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也很有潜力。另有大型专门市场有重庆(双福)和润国际汽摩城、西南最大钢材交易中心重庆(双福)攀宝钢材交易中心、中国永川商贸城。

4渝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遇

4.1旅游消费环境好,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进入“黄金期”

2015年5月27日,在浙江调研时,对农民利用自然优势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同时他强调,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渝西地区在重庆的西部,其现代农业与旅游资源丰富,有部级的大足石刻艺术旅游区、四面山、金佛山生态旅游区、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旅游区;有潼南菜花、大足荷花、铜梁玫瑰花、璧山葡萄、荣昌海棠花等现代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美丽乡村旅游资源,精心设计赏花游、蔬果采摘游、美食游等乡村旅游品牌,逐步实现渝西由季节性旅游向常态化旅游转变[4]。

4.2重庆“一心三带”旅游发展格局,助推渝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进入“快速成长期”

节水农业发展前景篇2

在素以“水流如玉,青山似屏”而得名的“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侗族文化艺术之乡”玉屏侗族自治县,有一处山清水秀、空气新鲜,道路幽静之地――茶花泉景区。茶花泉景区是铜仁市唯一的五星级农业园景区,全省100个、铜仁市12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同时也是贵州100个高效农业示范景区之一,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省十佳农业旅游景区以及贵州省政府2013年批准建设的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三个示范产业园景区之一,能进行科技示范、科普教育、观光休闲、采摘游玩、住宿娱乐等多种体验,是旅游、度假、骑行、摄影爱好者的必到之地。

眼下,茶花泉以“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为引领,集观光、休闲、体验、科普为一体的省级综合4a级景区雏形初显,正成为省内外游人的最佳选择。

“亲山、近水,推窗见景,出门见绿,生活在玉屏这座生态园林城市,随处能领略生态之美,随时可享受生态带来的幸福。”茶花泉景区无疑是玉屏自治县以“农业示范园区景区化、农业旅游一体化”为引领,实现农业与旅游、园区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倾力打造城市生态农业观光园

作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12景区之一的玉屏城市生态农业观光园,茶花泉景区依托山水田园风光和现代特色农业,通过叠加打造,把农业高效产业和农业观光旅游充分结合,融入箫笛文化、油茶文化、侗族文化和现代农业产业等文化旅游资源,建成黔东地区融农业观光、户外运动、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型景区,是全省三个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产业示范园景区之一。

自2013年7月启动实施以来,按照“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思路,景区累计整合部门资金1.2亿元,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发展中,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合作模式,建成高标准油茶基地10500亩、中药材基地6300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600亩、精品水果基地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00亩、食用菌基地200亩、绿化苗木基地700亩,“绿色、有机、生态、循环”的园区产业新格局逐步形成。

景区拥有农业科技馆,油茶基地、茶花园、湿地公园、水库、混寨瀑布、龙泉(天然山泉)等景点,周边还有铁柱山、卧佛山、古樟树群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建有观光步道、文化长廊、景观亭、景区大门和导服中心,纵横交错的柏油道路成为绝佳的山地自行车赛道。

目前,铜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已将茶花泉景区列为农业园区景区化示范景区,并将着力建设成为融生态农业观光、油茶文化观赏、生态湿地游乐、植物文化科普、稻作文化博览、侗族文化展示、户外健身活动、水体文化体验、珍禽水产养殖、CS拓展训练十项功能于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打造成黔东地区最具规模的兼具观赏性、产业性、生态性的具有长远发展空间的生态农业观光复合型景区。

城乡康体健身游的最佳去处

2015年2月13日,茶花泉景区内启动“神秘探春”茶花泉寻宝探险活动、“探寻最美花园”春节茶花泉迎新春户外趣味徒步活动,打响玉屏自治县2015年春节活动第一炮,也成为“美丽梵净山・铜仁过大年”启动仪式后的首个“过大年”活动,吸引来自该县及铜仁等地的41支队伍、164名运动员参加。

随着景区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春节到茶花泉体验民俗年味,享受节日休闲,寻找儿时过年记忆,顺带郊游健体。

在此之前,茶花泉景区举办的一系列康体健身游备受省内外各界人士追捧:

2014年11月2日,玉屏自治县举行“相约茶花泉”山地自行车邀请赛,来自全国近2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2014年8月7日,玉屏自治县在茶花泉景区举办以“相约茶花泉・全民健身・健康你我”为主题的环园跑比赛。来自该县的200余名选手沿着油茶林间鲜花环抱的柏油赛道,奔向终点观景亭。赛程全长2.5公里,一路上蓝天白云下围绕着绿林鲜花,美不胜收。

为提升茶花泉景区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2014年以来,玉屏自治县面向全国开展茶花泉景区“美景、美文、美词、美画、美书”征集活动,引起各界社会人士的热烈反响,他们用镜头、笔墨、文字语言等记录下茶花泉的秀丽风光和人文之美。截至2015年2月2日,征集活动圆满收官,共收到作品1000余份。

节水农业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季节性乡村旅游景区;生产性景观;营造;体验

abstract:whileseasonalruraltourismresourceisoneofthemostpreciousresources,numerouslandscaperesourceshavebeenkeptidleandleftunusedinrecentyears,whichbringsaboutproblemslikefiercerseasonalcompetitionsinruralscenicspots.thelandscapesformedbyhumanproductionactivitiesarerudimentaryformsofproductivelandscape.withthedevelopmentofhumancivilization,theroleofproductivelandscapehasextendedfromproductionfunctiontofunctionsofrecreation,aestheticenlightenmentandecologyrestoration.theproductivelandscapeinruraltourismcomesfromagriculturalproduction,withcharacteristicsoflargescale,lackingvarietyandbeingseasonal.BaseduponthecasestudyofXinhuaQianduoScenicSpotandfromtheperspectiveoftouristsexperiences,thispaperproposestoconstructruralproductivelandscapesthroughthesettingupoflandscapesystemwithstressontheartexhibition,theconnotationextension,thelocalismoffacilitiesanddesign,andtheexploitationofproductiveactivities.

Keywords:seasonalruraltourismspot;productivelandscape;construction;experience

生a性景观源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一种最自然、最常见的景观类型,兼具生产和景观功能。中国的“园囿”、西方的“伊甸园”,均被认为是生产性景观的起源,最早将农业生产同景观休闲有机结合。现代城市的急速发展催生城市景观的多样化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引起人们对农业生产性景观的高度关注。当下,许多有特色农业生产性景观资源的乡村地区正加快旅游开发,纷纷设立景区、或与美丽乡村发展相结合,追求对农业生产性景观的高效利用,但在其景观营造上还停留在简单的初级层面。针对季节性较强的生产性景观资源的特征,如何从景区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审视生产性景观的营造,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生产性景观

生产性景观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劳动,融入了生产劳动和劳动成果,包含人对自然的生产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再加工,是一种有生命、有文化、能长期继承、有明显物质产出的景观。1以农业生产为依托的生产性景观,依其生产内容不同可分为粮食作物、花卉苗木、茶、蔬菜等景观类型,常见的农业生产性景观构成元素包括果园、菜地、农田,鱼塘、农业设施等。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可将农业生产性景观分为主体生产景观、生产设施景观和生产活动景观三个组成部分。

(一)主体生产景观

农业生产性景观以生产为基础,一定区域内会有一到两种主栽作物,成为该区域生产性景观的主体,一般具有规模大、纯度高、季节性较强等特点,如我们常见的麦浪、稻田、花田、荷花荡等,因其尺度大、色彩纯度高,容易抓住人的眼球,形成一定的震撼力,成为旅游的主体资源(图1)。主体生产性景观是活的生命体,会随着季节的交替而呈现出来不同的景致,春华秋实,向人们展示季节美和自然美。

(二)生产设施景观

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劳动人民凭借智慧,为了提高生产效益,不断去改进生产模式和生产条件,出现了辅助生产的相关设施,如沟渠、干渠、堤坝、水井、鱼塘、栅栏、水车、棚架、农具等。这些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附属物,但往往也可引起有游客的兴趣,独立或与主体生产内容一起形成景观,并具有体验性强、地域特色突出等特点。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设施农业带来了新的生产模式如水培蔬菜、无土栽培蔬果等,生产主体与设施高度融合,也是一种新型的设施景观。

(三)生产活动景观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非物质化的元素,如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采莲、择藕、捕鱼、捉虾、采茶等环节,也包括人们为庆祝丰收的节庆活动及长期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民情。这类非物质化的元素根植于某一环境,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也可通过适当的方式转化成可视景观,丰富生产性景观的内涵。

二、季节性乡村旅游景区中的生产性景观

城市快速化发展后带来了人们回归田园、回归自然的热情高涨,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兴起,依托大规模农业生产而设立的乡村旅游景区逐渐增多。因农业生产性景观资源季节性明显,这类景区呈现“旺季人多、淡季无人”的特征,本文将其界定为季节性乡村旅游景区。

(一)季节性乡村旅游景区生产性景观的特征

1.规模大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基于对立地条件的适宜性选择,某些区域逐渐形成以一个或两个主栽品种的生产模式,如江苏兴化的稻和油菜轮作、兴化和宝应等里下河地区的大规模莲藕种植,春季金灿灿的油菜花、夏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很快被转化成旅游资源。因规模化生产的需要,种植面积动辄成千上万亩,花开时节很具有震撼力,引人入胜。

2.季节性明显

农业生产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一年四季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出苗时是生机盎然,花开时是色染半边天,凋零时又是萧萧瑟瑟,不是每个季节都适合观赏,最佳时节当属花季,但花期毕竟有限,适宜观赏的景观随季节转换而变化明显。

3.景观层次弱

在第五届国际环境美学大会上,有国外学者提出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即为什么在当代我们可以欣赏大规模的农业景观,尽管它们是如此单一。1大规模农业生产主要考虑生产的便利性和科学性,布局上多是横平竖直,因此而呈现出来的生产性景观层次单一,尺度大但不一定有层次,也容易让人审美疲劳。

(二)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手法简单,季节性问题突出

在乡村旅游热的大背景下,许多拥有生产性景观资源的地区发展旅游的动力强劲,目前许多乡村旅游景区片面跟风,划定界线、设立大门就变成了景区,对生产性景观资源的利用过于简单,对景区整体缺乏合理规划布局,景观设计手法较为落后,观赏性大大下降。由于生产性景观的季节性特征,旺季旅游设施的超量承载和淡季的闲置,常态化旅游尚未形成,旅游资源的价值不能发挥,旅游效益得不到提升。

2.设施小品设置随意、简陋

景观小品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欠缺的点缀,既给景区增添了活力,又丰富了景区的空间情趣。季节性乡村旅游景区因前期投入及管理人员的视野等问题,为景区配套的设施小品设置随意、造型不佳,观赏性不高。

3.参与度不高,景观模式单一

乡村旅游景区在生产性景观的应用过程中过度强调景观效果,一切规划着眼于形式上的美感,同时游客无法参与其中,与之产生共鸣,景区设施建设比较粗放,且是资源驱动型,旅游景观观光产品的体验性、科技性、知识性等不强,景观模式单一。

三、季节性乡村旅游景区生产性景观营造思路

(一)营造目标

生产性景观i造重在对景观资源的合理展现与提升,结合季节性生产景观资源的特征和景区健康发展的需求,运用艺术手法,理景与造景相配合,实现观光与生产相结合、游赏与体验相结合、旺季与淡季相结合的发展目标,突出主体景观资源的特色,丰富景区的旅游产品类型,提升景区品质,进而提高景区的活力。

(二)营造原则

1.突出特色

生产性景观的地域差异性十分明显,地理位置不同,植物所能适应的生长环境也不相同。生产性景观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景区营造过程中应注重展现其地域特色,保证本底景观的优势。

2.扩充内涵

用艺术化的手法对主体生产性景观提升加工,挖掘内涵,丰富可游内容。

3.简单经济

生产性景观营造要适应乡村区域管理粗放的特点,充分了解立地条件,尽量采用简单宜行的手法,并多采用乡土材料,减少造价。

(三)营造方法

1.系统性的景观体系构建

在以生产性景观为主体的季节性乡村旅游景区中,景观营造过程应从景区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游客多元需求及景区经营要求,构建系统的景观体系,形成主体生产性景观突出、辅佐景观艺术化、接待环境宜人化的效果。首先确保主体生产性景观的主角地位,紧紧围绕主体景观资源做文章,形成景区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同时考虑辅佐生产性景观的开发利用,丰富景区可游赏内容;第三还要考虑与景区相关的沿路、沿水等区域的景观营造,与主体景观相辅相成。

2.主体景观的艺术性展现

季节性乡村旅游景区中的生产性景观是游客游赏的主体资源,适度的艺术化处理可以增强展示效果和感染力,如在设计上采用框景、夹景的手法聚集游客的视线,或设置转折,由大景转变为精致的小景,多角度、多方向观景可以使游客的视野更加开阔,也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去体验景观,融入景观。

3.生产设施和小品的乡土化

生产设施是生产性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利用能为主体生产性景观增色,如通过陈列、聚集、变异等设计手法将生产农具置于展示景观之中,增加了浓浓的乡土气息。既可将生产设施元素作为乡土景观元素直接运用于景观营造中1,也可将这些素材提炼加工,变成实用性的景观小品,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4.生产活动的开发利用

景区中的主体生产性景观建立在生产的基础之上,劳动生产带有较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景观营造中可结合生产过程设置采摘、劳作制等体验性的活动项目,让人们参与到其中,体会返璞归真的快乐。重要的是基于参与者的需求进行设计,参与者来自于各行各业、不同人群,群体的庞大和复杂性迫使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因此,人性化设计突显出其重要意义。2

四、兴化千垛景区生产性景观营造

(一)兴化千垛景区规划概况

兴化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泰州市域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规划区地势低洼,水域众多、河沟纵横交错,农田区域一个个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垛田,四面环水、各不相连,形同海上小岛,星罗棋布,形成兴化特有的“千垛”景观,与平旺湖湖泊地貌,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地形地貌特色。

千垛景区规划占地面积169hm2,以奇特垛田地貌和油菜花海形成了“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景观特色(见图2)。规划分为垛田游赏、田园体验、生态休闲、民俗文化活动和入口服务等五个大的功能分区。千垛景区的定位可以概括为“春花秋菊,青青菜园;水街土巷,悠悠乡村”,打造兴化市首家“可以行走的花海”。以三个不同主题的园子串联其中,星罗棋布地分散着八个带有兴化当地特色的乡村作坊,为游客提供一条不可多得的乡村游览、农宿、购物、休闲、体验路线。通过设计,形成以南方水村特色为主导的集千垛花海观光、垛田休闲体验、乡村游憩、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二)兴化垛田景区生产性景观体系构建

立足垛田资源特色和品牌价值,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利用,充分考虑农作物的特征和产业价值,在主要观赏区实施油菜花与多种作物的轮种,营造艺术化的花海景观,在配套服务区内配套全方位的观景设施,形成从水上、陆上、空中观赏垛田与花海景观的观光旅游产品,在此基础上,在其他剩余区域深入挖掘垛田的内涵底蕴,并整合其他特色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创意打造互动性、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开发休闲体验性的旅游产品,同时提升环境景观、完善配套设施、塑造品牌形象、延伸产业链条,建设独具水乡垛田特色、景观独具匠心的高品质生态旅游景区。

(三)兴化垛田景区生产性景观营造

1.主体生产景观营造

垛田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全国乃至世界罕见,具有很高的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是规划区发展的核心依托,开辟景区的南部片区域作为彩色菜花的试验田,对接农业科学上最新的研究成果,种植彩色油菜花,成为兴化市及周边的首个彩色油菜花研究试验园(见图3、图4)。兴化地势低洼、湖荡纵横,为了抵御洪水,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垛田人于湖荡沼泽荒滩之上手挖肩挑堆垒,形成垛田;还有一种传说,垛田是当年泰州知州岳飞大战金兵摆设的八卦阵。将这两种垛田来源的说法结合,在现在景区东侧的垛田上,利用花卉植物,适当搭配其他农作物,按设计图案进行种植搭配,打造八卦图案。花田间设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石。

目前,游客在景区内主要通过观光塔从空中观赏垛田、油菜花。但是,观光塔容量偏小,需要丰富完善高空观景设施。可在生态休闲区的东南角建设氦气球观光点,氦气球可上升至30m左右的高度,游客登上去,放眼远眺,可360度鸟瞰垛田的全貌,视觉震撼力强。对垛田的形态进行仔细研究,发掘一些“象形”的垛田组合,如像某个文字、图形、图像等,在游客高空观景时,可引导其辨认,增加观光乐趣。

大空间的处理上以大面积的花海景观为主,辅以多种乡土以及生产性植物间植与轮植,拉开种植层次,采用框景、障景、借景、对景、漏景等中国传统造园手法,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创造出一个有“起、承、转、合”的完整而富有变化的空间序列,达到步移景异、大同小异的景观效果,形成多层次、多种类、多季相的植物种植设计。

2.辅助生产设施景观营造

水乡兴化,湖荡遍布,河网纵横,历史上兴化是“吾邑独少宛马来,大泽茫茫不通陆”。垛田与生产性景观的结合需要辅助生产性景观来营造,将景区的菜花元素加以拓展,以增加游客的观赏乐趣。采用菜花的象形主入口设计,强调景观秩序,形成标志性景观,在水系与建筑连接处,用菖蒲、水葱等软化建筑与水面生硬的交接关系,丰富水系的倒影,增添其空间层次;建筑徽式基调为景观带来具有民族气质的底图,而建筑相邻之间的空间,用竹子可以打破建筑单纯白色的立面效果,减少两建筑相互的视线污染,并起到分隔空间效果的作用;道路摒弃现有城市风格浓重的面包砖材质,以原生木材的栈道和弹石铺装为主;小品上在垛田游赏区对油菜秸秆进行创意利用,把昔日农村常见的稻草人艺术化,赋予稻草人新的生命,在景区内展示多种多样的稻草人,稻草人的制作可融入多n元素,形成丰富的主题,如水乡生活主题、历史经典主题、童真童趣主题、卡通动漫主题、水乡物产主题、现展主题等,设计丰富的稻草人形象,宣传旅游(见图5、图6)。

农趣体验园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可以亲自下田体验农民耕作的环境(见图7、图8),在这里游客可以学习到在城市里见不到的农村风俗,了解老一辈人的农作手法、农具以及田间的习俗。园区内蜿蜒的水道设置于金色花海之中,水里种植菱角,再现垛田“十里菱塘”的景观,游客在欣赏完垛田、花海美景之后,可以到自驾船园里自己划船,可以垂钓,在菱角成熟的季节,还可体验采菱角的乐趣。

3.生产活动的艺术再现

油菜花海景观最美的时刻在于万千油菜花集体盛开的时候,柠檬黄最为醒目的颜色,对人的视觉冲击也最大,纯度如此高的色彩作为生产性景观的主色调,具有很大的视觉审美性,而在花落之后,审美性逐渐降低,生产性质慢慢凸显,打菜籽、榨菜油是另一番收获景象,也可以看作为一种实用性人文景观。可以在景区入口的道路两侧现场展示木榨榨菜籽油的工艺流程,从筛籽、车籽、炒籽、磨粉、蒸粉、踩饼、上榨、插楔、撞榨到接油等十多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游客也可以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不一样的菜花之旅。垛田不只带给人们“千岛漂浮、星罗棋布”的视觉震撼和“水垛相依、遍野金黄”的美景享受,还有深厚的文化、特有的民俗、丰富的物产和动人的传说。

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有水的地方离不开桥,兴化的桥文化同样博大精深。在景区内对兴化的桥文化进行集中展示,并可借鉴江南水乡的桥文化,对已建桥梁进行外观的修饰、文化符号的增加,新增桥梁的建设从功能和景观上双重考虑,形成结构稳定、外形美观、兼具文化底蕴的水工建筑物,营造风格特色,形成“桥桥是景、一桥一景”,将整个景区打造成兴化桥文化博览园(见图9、图10)。同时对桥梁进行文化内涵的注入,挖掘兴化的民间故事,通过涵洞壁刻、桥上小品等形式在桥梁上展现,形成“水乡故事集锦”,游客走过一座桥,就聆听一个故事,对兴化增加一份了解。

兴化引进应用水车大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间有“无车(水车)不种田、车(水车)少难出盐”之说。兴化水车包括踏车、泼车、牛车、风车、洋车,统称“五车”。人力的叫“踏车”和“泼车”,风力的称“风车”、“洋车”,畜力的称为“牛车”。目前,景区内已设置了水车,可在此基础上,增加踏车、泼车、牛车、风车、洋车等,既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又可以展现兴化传统农耕文化。

兴化水网密布,水产品丰富,渔业历史悠久,渔具渔法众多。游客可体验各种取鱼之乐,可垂钓,可用柴钩、牛屎钩、瓦钓、跳白、出充、轰沟等五花八门的渔具去捕捞,可徒手抓捕,可捕鱼、抓虾、捉螃蟹、张甲鱼、钓黄鳝等,享受劳动的快乐(见图11、图12)。其余的生产活动可通过多媒体、图片、实物、景观小品、现场表演等方式展示垛田的农耕渔猎风俗、农具渔具、饮食习俗、服饰文化、婚嫁习俗、寿诞习俗、丧葬习俗、岁时节庆风俗、特色农产品水产品等,让游客了解垛里蕴藏的内涵,形成多样化生产性景观。

五、结语

节水农业发展前景篇4

伊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洛阳,东望郑汴,南达襄宛,西通崤函,总面积1243km2,辖14个乡镇369个行政村,耕地5.73万hm2,人口75.7万人。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8亿m3,人均占有量450m3,水资源较为贫乏。有限的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鸦岭、高山、吕店、江左、半坡等乡镇缺乏可利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又较为贫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水源严重短缺的地方,不仅灌溉缺水,人畜饮水安全也存在很大问题。目前,全县有小Ⅱ型以上水库22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Ⅰ型水库11座,小Ⅱ型水库9座,塘坝79座,机电井885眼,666.67hm2以上灌区10个。全县有效灌溉面积3.51万hm2,旱涝保收田1.68万hm2,节水灌溉面积2.62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8.1%,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0km2。尽管伊川县水利工程基础较为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差,但是水利工程在全县农业生产中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伊川县降雨量少,年均降雨量仅588mm,且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配不均,降雨多集中在汛期6—8月。因此,造成全县旱涝灾害频繁,特别是旱情年年发生,干旱最多的是春季。伊川县春季(3—5月)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50mm,因此春旱直接影响着全县的夏粮生产。2013年春季,虽然伊川县遭到历史上特大的旱灾,但全县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全县部分乡镇因灌溉条件差,夏粮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山区部分小麦几乎绝收。但在伊川县彭婆镇申铺村,该村有10眼机井,当年全村小麦普遍得到灌溉,小麦基本上没有减产,平均产量6t/hm2。因此,农田水利工程是伊川县农业增产、增收的保证,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伊川县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工作措施

2.1解决人畜饮水安全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首要条件

伊川县水资源不仅严重缺乏,而且饮用水水质也存在问题。近年来,由于长期干旱少雨,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加上过去投入不足,全县有4.3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其中遭遇饮水安全严重受影响的人口有2.8万人。在伊川县的半坡、彭婆等乡镇的部分村庄,由于饮用水供应不足,水质遭到污染,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集体上访,成为农村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安全饮水成为影响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障碍。作为农业人口的大县,能不能解决好农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关系到政府为民工作的本质,关系到农村和全县经济的发展。只有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才能使农民无后顾之忧,才会促使他们致力于发家致富,农村经济才会得到发展,也才能解决农村社会稳定和农业发展长期落后的问题[3]。伊川县把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水源可靠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坚持近期安全饮水与长远农村自来水发展相结合,集中解决与分散解决相结合,地下水、地表水与雨水蓄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不同的工程形式和供水模式。在居住人口较为集中、地表水源缺乏的地方,以打深井配套为主,建设村组供水站,以保证饮用水源的集中使用和饮水安全。在群众居住分散、地表水缺乏、无深层地下水源条件的地方,坚持以蓄为主,蓄提结合,人工大口井与户建水窖相结合的原则,由自然村组和分散居住户自建、自管、自用。在供水模式上,坚持以集中供水为主,分散供水为辅,确保供水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式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的问题。

2.2发展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多年来,伊川县坚持把节水灌溉工作作为水利建设的一条主线,鼓励人民群众投资投劳,同时用政策进行正确引导,在全县全面推广节水灌溉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节水化进程。目前,全县已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62万hm2。目前,节水灌溉具有以下作用:一是节水灌溉的发展,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促使农业稳产增产。节水灌溉不仅节水,而且节能、省工、少占地、增产、增收。伊川县节水灌溉每年可节约水资源2800万m3,节省电能205.3万kw,增产粮食14.6t。二是发展节水灌溉,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三是发展节水灌溉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形成了一批优质高效和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4-5]。伊川县鸦岭乡石桥村以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主线,以水土保持重点示范园区和高效生态流域综合开发工程为依据,把雨水积蓄利用作为山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由试点向面上推广,集雨拦蓄与打井提水相结合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扩大灌溉面积,在山顶或沟道旁修建高位蓄水调节池、水窖、集雨塘坝。按照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在低水压区以发展点灌、低压管道输水为主,在高水压区以发展喷灌、滴灌节水灌溉工程为主,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水利用系数,增加了规模效益。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并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3小流域治理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有效载体

伊川县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和过去不合理的耕作模式,全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粮食产量不稳,少数群众不能脱贫致富。建设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发展有特色小流域经济,已成为伊川县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措施,有效解决了“三农”问题。一是小流域治理有力地促进了山区生态农业发展。多年来,伊川县提出水土保持工作与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如鸣皋镇在衡桃山小流域治理区发展333.33hm2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改多年来的靠天收、种单一粮食作物的耕作模式,发展富硒农产品种植,带动周边上万农户参与,实现户均增收1200元。二是小流域治理促进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随着伊川县旅游业的发展,伊川县的多处人文景观由于缺少自然景观而滞后于周围地区,尤其水资源缺乏是发展区内旅游事业的主要障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考虑到基础好、见效快、易于布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伊川县选择酒后乡南庄村的鹤鸣峡,除利用部分资金建设沟道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改善当地水利景观外,部分投入到水土保持观赏林建设。建成后,基本达到了青山滴翠满坡绿,沟底建坝泉水流的美丽景观,吸引了外来投资者发展旅游事业,带动了景区周围群众发展各种特色经济,提高了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从而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效果。

节水农业发展前景篇5

目前,虽然我国有较多乡村在发展农业旅游,且不少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较多都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统一部署,特别是中小城市附近的乡镇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多问题。

1.1旅游特色缺失

人们走出户外是希望看见不一样的田园景观,体验别致的田园生活。但是现有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同质化比较严重。目前郊区推出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多是“看农家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虽然这些都异于城市生活,但如果处处都一样、次次都相同,也难以吸引游人,所以项目总体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就会下降。

1.2旅游景点分散

目前,休闲农业旅游的模式多是小打小闹,而且处于比较分散的自由发展状态。所有的农业资源都分散在各自乡镇,缺少合作,各自为战。同时景点的知名度尚未展开,这些都成为发展的瓶颈所在。

1.3规划难以实施

旅游项目的前期投入较大,且成本的回收需要较长时间。在现今较多实施的项目中,由于资金问题,前期规划的深度不够,难以指导项目的实施,且缺乏宏观意识和远见。由于缺失规划,各类用地参差不齐,必要的公共设施又比较简陋,整体布局杂乱无章,乡村道路建设缺乏远见,整体风格难以形成,难以给游客留下好的印象。

2川店镇双店村休闲农业旅游规划

2.1旅游基地概况

荆州川店镇地处荆州古城西北隅,毗邻荆门、当阳两市。人文景观奇特,享誉三楚。三国遗址、越王勾践剑、虎座鸟架鼓就是川店悠远而深渊历史文化的见证。全镇版图面积164km2,耕地面积4930hm2,人口3.49万。双店村位于川店镇中部,毗邻川店镇政府,被荆川公路贯穿,位于川店镇政府确定的荆川线旅游服务经济带,是荆州城区到熊家冢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项目基地处在丘陵地区,地形有一定的高差起伏,地质地貌条件良好。基地内大部分为农田,中心有两片较大的居民区,一片为原有的居民点,一片为还建小区,小区东北面有一片较大的水域。荆川公路沿线以及基地东南面有两片较大的林地,整个基地被水渠环绕。荆州市旅游规划将长江北岸的八岭山地区及长湖地区作为荆州古城游览区。主要景点有荆州古城、楚纪南城遗址、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荆州水利文化景观及沙市都市观光风景。荆州城区的旅游影响将通过熊家冢的吸引作用辐射到川店镇,将给川店镇的农业观光旅游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力发展荆川线沿线的农业观光服务,将使双店村成为向观光游客展示川店镇新农村风貌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成为去熊家冢旅游的一个休息娱乐场所。

2.2旅游开发策略

2.2.1文化策略川店镇文化深厚、人杰地灵、享誉三楚。熊家冢的开发为川店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旅游成为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熊家冢的旅游服务事业正在有条不紊地发展,一定能带动周边旅游的发展。川店镇有香樟、土鸡、鲤鱼等一些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农村土特产。这些地方特色文化都为发展旅游创造了条件。

2.2.2环境策略休闲农业旅游具体类型较多,在规划过程中力求打造休闲种植业为主题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农业观光园是一个集吃、住、玩、游、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体验园。而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一个充满自然生态气息的环境,因此优美环境的塑造是决定农业观光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园区环境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保持原貌,适度改造。游客来到农村观光,主要是来体验农村生活的趣味,找到一种返璞归真之感,因此,园区环境的塑造应该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适度地进行改造,体现出一种原汁原味的农家旅游乐趣。双店本身被开发改造较少,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在环境方面有巨大的优势。第二,注重细节,突出创意。观光园的档次除了表现于自然景观的整体效果外,更表现在一些细节之处,不论是花草的放置,还是亭桥的位置,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景观的设置需要注重创意,既能体现农村文化风貌又能激发人的创造力。第三,有机联系,共生共融。每个区块的环境要有有机的联系,从一个景观节点到另一个景观观节点要有衔接和过度,使游客舒适方便地穿梭于各个景观流线。

2.2.3建筑策略从市域范围来看荆州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三国文化和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已经融入了荆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很高的文化认同感。从镇域范围看,川店镇有熊家冢古墓,传统文化同样占主导地位,这些都决定了双店村农业观光园的建筑形制和风格应遵循古朴的原则。观光园公共建筑的建造应当在尊重当地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适当融入现代元素,避免过度的商业化削弱乡土文化的吸引力。

2.3功能分区

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原有地物地貌,借鉴现代休闲创意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模式,规划组织各个区块的功能,使之有机联系形成一个自然连贯的旅游流线。将休闲创意农业园区分为:入口接待区、有机蔬菜种植区、瓜果采摘区、林木观光区、生态渔庄、民生民俗体验区、新农村住宅区、农家乐餐饮区、传统农业观光区、精品农业生产区等10个区块。在毗邻荆川公路的地方设置入口接待区。在进入观光园中心的主要道路两边设置瓜果采摘区。在原来有林地的位置设置观光林业区,有水塘的地方设置生态渔庄。对原来住宅集中的地方进行适当地装修改造,设置民俗民生体验区。将观光园末端的住宅区修建改造成休闲农家乐餐饮区。荆川公路另一侧的大片农田区域设置成传统农业观光区和精品农业生产区,作为二期发展备用地。

2.4效益分析

2.4.1生态效益规划的实施对于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有明显的作用。特别是生物物种共生模式及生物能多层次再生利用模式在莲菜种植中的运用,将对规划区内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既丰富规划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又有利于周边山水等自然要素的保护与利用。同时,通过生态农业与旅游服务的联动开发,推动规划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供条件。

2.4.2经济效益无论是生态农业经营模式,还是旅游服务业发展经营模式,都是适合规划区整体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将有效地解决规划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问题,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值;同时旅游服务业的发展丰富和提升规划区的产业结构,成为规划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器,为规划区带来更多的产品效益,也为当地村民增收带来可靠保障。

节水农业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观光农业

周末来了,假期到了,去哪里旅游度假?对于许多城市居民来说,能够走进宽敞的农家庭院,呼吸清新自然的田园空气,品味纯朴的乡村风情,享受快乐的农家生活,自然是轻松又惬意的事。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城市近郊休闲度假生活方式悄然兴起,乡村旅游已渐成热点。城市近郊贫困地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打准发展乡村旅游的突破口,分享乡村旅游这一盛宴的一杯羹呢?本文结合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城郊贫困地区——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

本文所言城郊贫困地区,是指地处都市郊区,经济发展水平却比较落后的地区。本文所指的城郊是指距都市繁华核心区域在5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城市近郊地区。

重庆北碚区地处重庆市东北方向,东北边与四川邻水县接壤。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是在2005年由原金刀峡镇和偏岩镇两镇合并建立的一个建制镇,幅员面积69.20平方公里,总人口168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7人),共辖原属金刀峡镇和偏岩镇七星洞、五马、小塘、胜天湖、小华莹、永安、石寨、响水等8个村委会,偏岩社区1个居委会。金刀峡镇是北碚区最边远的镇,距北碚城市中心50多公里,是典型的城郊贫困地区。地处城郊却交通不便,基本上没有工业,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很低,全镇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比较落后水平。2006年全镇财政收入仅1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3100多元,这对城郊地区而言,是属于比较贫困落后的乡镇。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金刀峡镇却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镇内有国家aaa级自然风景区金刀峡,有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偏岩古镇和市级风景名胜区胜天湖。这为金刀峡镇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来,金刀峡镇以金刀峡旅游资源为龙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治优化景区环境,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金刀峡藏刀洞、二龙洞、森林公园、银塘阁等景点也相继得到开发,形成了集山、湖、洞、峡、民俗文化于一体的重庆市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北碚区乡村旅游重镇的基础已经初步形成。经过申报,偏岩古镇在2007年5月30日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批准为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这为古镇的进一步包装、开发,开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刀峡镇开展乡村旅游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与金刀峡镇相距不过二十多公里的北碚区静观镇,是重庆市著名的花木之乡,花卉苗木是其主导产业,镇里所产梅花远近闻名,北碚区每年都在静观镇举办梅花节。静观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依托花木产业开展乡村旅游起步也比较早,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的“乡村嘉年华”旅游景区已经开业,在节假日吸引了大批的都市旅游观光客。另外,重庆市也规划重点建设以“碚金”(北碚-金刀峡)路沿线高水平的“百里花卉长廊”和江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带,这些都为金刀峡镇利用优势资源,借助开发时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

二、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乡村旅游是广泛利用乡村农业资源和山水田园景观、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优势条件,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集观光、体验及游乐于一体的休闲旅游活动。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旅游新的需求,城郊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城郊贫困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于拓宽城郊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渠道,带动城郊贫困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改变城郊贫困地区农村面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作用。

1.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郊贫困地区虽然地处城市近郊,但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产业结构都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维持生计之农业为主。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城郊贫困农村由单一的农业产业向以旅游和旅游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转移。比如在金刀峡镇,依托金刀峡风景名胜,出现了以小塘村这样以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的旅游村。

2.促进农民增收。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最为直接和显见的一个意义就是促进农民的增收,通过为旅客提供吃、住、行、游、玩以及小商品服务,大大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在金刀峡镇小塘村,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农民户均可达到1万元~3万元年收入,多的可达到10多万元,小塘村也因此成为了该镇八个村中农民最富裕的村。

3.促进村容村貌改善。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必然会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农民收入以及村集体收入增加,也会促使农户能够有资金投入改善村容村貌。金刀峡镇小塘村和胜天湖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建成了一批具有建筑风格特色的农家小院,形成了村容村貌整洁、环境美化、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

4.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经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利用乡村旅游,结合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农时,举办特色农事会节,可以极大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农产品销售。金刀峡镇每年举办的“品冬桃、观古镇”文化艺术节,搭建起了培植、宣传优势农产品的平台,促进了农产品销售,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牌价值,使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与对策

城郊贫困地区地处都市近郊发展乡村旅游,虽然在吸引都市游客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便利,但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定然会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在起步发展阶段。主要困难表现在:一是交通滞后。发展乡村旅游,交通是首要。乡村旅游主要依靠双休日等节假日城市居民前来游玩,时间较短,交通不便是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制约性因素;二是经营服务水平提高难。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多是当地农民,城郊贫困地区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及服务意识不高,也缺乏必要经营管理、规范服务的知识技能,严重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现状比较难;三是环境建设不适应乡村游发展的要求。城郊贫困地区由于受财力制约,在乡村旅游初期,不可能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改善旅游环境,因此,在城郊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普遍存在卫生条件差,旅游设施简陋,经营点周边环境不协调,景点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四是突出乡村旅游特色难。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一般是依托本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要突出别具一格的风土风俗及挖掘独特的文化底蕴有一定难度;五是树品牌,营销推广难。财力所限,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对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推广。

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作为典型的城郊贫困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上述困难。像金刀峡镇这样一些有资源优势的城郊贫困地区,如何克服困难,发展乡村旅游呢?

1.依托政府的支持,改善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城郊贫困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改善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金刀峡镇发展乡村旅游,破烂不堪的“碚金”公路的改造是最重要的。目前,碚金公路的沥青改造已经到静观镇,距金刀峡镇也就只有二十余公里,争取政府早日把这段公路改造好,加上即将建成通车的重庆市外环高速公路,其出口距金刀峡镇不过三十余公里,交通便利了,必将促进金刀峡我乡村旅游的发展。此外,乡村旅游所必需的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也要依靠政府之力来大力改善。

2.依托部级旅游风景区,作好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布点规划。金刀峡镇要依托镇境内的国家aaa级风景区金刀峡及市级风景区胜天湖两大景区,规划好景区周边乡村旅游经营点的布局和经营活动。景区(点)客源充足,容易形成休闲农舍、休闲山庄扎堆经营,要通过规划控制,合理布局,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休闲农舍、山庄等经营场所,要突出民居建筑风格,使其与景区(点)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协调一致。

3.依托古镇山乡风光,突出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风土民俗特色。特色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最终也将失去竞争力乃至生命力。金刀峡镇在发展乡村旅游要特别突出以下特色:土:利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手工艺制作等农家风情,展示乡土气息、原始风貌,满足游客的怀旧心理;奇:通过展示冬桃、清家脐橙、脆红李等优良果种以及奇花异草、珍稀动物等,满足游客好奇、开阔眼界、学习参观的需求;特:通过展示当地放火炮、熏腊肉、挂灯笼、打糍粑等年节活动,斗鸡、放风筝、捉迷藏、滚铁环、抽陀螺、猴儿鼓、彩龙船、舞狮子等地方游乐活动,来突出地方民俗特色,吸引城市旅客;鲜:通过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生态环保的新鲜果蔬、家禽家畜,让游客放松身心,满足其“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心理,并尝鲜农家饭菜;体验:设计学农事、干农活休闲体验活动,如通过采果、摘菜、锄地、薅草、推磨、插秧、捕捞等农活的劳动过程,让游客参与,并结合趣味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得到锻炼身体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4.依托旅游企业和节会,提高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捷径之一是发展“公司+村庄”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乡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农民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企业与农户紧密的利益关系,实现双赢,打造旅游专业村。此外,通过有效的促销手段,吸引城市旅客是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争夺客源市场的关键所在。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还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许多经营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尚少人问津。因此,需要积极拓宽信息渠道,构筑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媒体宣传、组织旅游线路、策划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金刀峡镇举办的“品冬桃,观古镇”文化艺术节以及静观镇每年举办的梅花节等农业节会,是对外形成宣传品牌,对内凝聚人心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高曾伟高晖: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3)

节水农业发展前景篇7

一、村落景观文化建设现状

所谓村落景观文化建设,简单地说就是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原有村落文化的传承和研究,进一步深度剖析,挖掘内涵,提炼新的景观文化,树立村落的核心文化。村落景观文化的建设过程,是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过程,也是继承与创新并重的过程。2003年以来,区按照省市村庄整治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道路硬化、水源净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红砖房穿衣戴帽”的思路,边整治边保护,边建设边提升,全区561个行政村(居),到2009年底已完成其中452个村的整治任务,今年将基本完成整区整治。在完成村庄整治任务的同时,区不断丰富和拓展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领域,把整治工作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村落景观文化建设之路。目前,已完成了部分条件成熟村的景观文化规划建设。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先后组织开展了“首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首届茶花节”、“首届油菜花节”和“第二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打响了“三花烂漫在”品牌。通过办节会,景观文化建设示范村的魅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村落景观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在村民赚得钵满盆满的同时,景观文化建设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接受,结合美丽乡村的打造,一个后整治时代村落文化资源的整合提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村落景观文化建设主要做法

一是与发展产业文化相结合。近年来,区充分利用村庄整治成果,合理开发景观资源,以村落文化为主打品牌,打造村落主打产业,一批重点村的第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例,一些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山水等资源,以山水田园风光、乡村农家美味、传统农家乐趣吸引大量的游客,在取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自身新农村的独特魅力向世人作了一个尽情展示。二是与传承农耕民俗文化相结合。区山水资源丰富,和境内,有、六个山区乡镇和、四条,、四条缓缓流出,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农耕文化“原始、古朴、生态、自然”等特点。真实地展现农耕文化的这些特色,是许多山区村打造村落景观文化的核心任务。目前,区正在着力打造“一区两带”农耕文化景观旅游区。“一区”指的是以汤溪九峰山和寺平古村落为主体的景观区;“两带”指的是沿岸从乡小埠口村开始,到乡岭边村为止的谷油菜花景观带;溪沿岸从乡曹界村开始,到乡外东坑、大坞头村为终点的谷油菜花景观带。三是与保护古村落文化相结合。古村落文化是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的结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一个村的古村落文化既包含了建筑、桥梁、庙宇、名木古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蕴含了各类民风习俗、传统节日、信仰、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史和精神史的积累。古村落众多,古建筑资源丰富,有省级文保单位4个、县(市)级文保单位37个。作为古村落中的古民居建筑是一个村庄的记忆,从中可以读出人们代代累积的文化底蕴。在村庄整治建设中,把古村落文化保护与挖掘作为村落景观文化建设的核心。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实地考察,编制古村落保护规划;拆除古建筑周围影响景观的房屋,对古建筑实施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古建筑群内的道路、沟渠用鹅卵石或石板铺设。对江浙民居典型的夯土民居采取保护措施,保持了原有的泥土房特色和自然风貌。镇山道、埠头村,乡的周辽、潭背村等在完成整治后,不但融入了新农村元素,还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山区村庄原有风情村貌,留住了村庄历史,传承了村庄文化,保存了村庄记忆,成为城里人休闲旅游的香饽饽。汤溪镇寺平村已经成为享誉省内外的部级历史文化名村及古村落特色旅游村。四是与建设山水文化相结合。省委最近作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对如何进一步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年来,结合生态区建设,提出了“多种树、增绿化,少筑路、减硬化;松木打桩,绿篱护塘;先地下、后地上”等一系列符合“生态、自然”、低成本投入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思路,村庄的绿化美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目前已创建市级以上生态乡镇17个,区级以上生态村192个。五是与农民种文化活动相结合。区在实施景观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一些全区性和地方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将景观文化建设理念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从2007年开始,先后开展了三届民间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评比活动,营造了一个崇尚文明、弘扬社会正气的良好氛围。

节水农业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苏州

引言

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将农业生产、科技应用、农副产品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休闲活动[1]。休闲农业不仅让游客通过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品尝乡村美食获得愉悦的娱乐和审美体验,更拓展了农业功能,延伸了农业效用,丰富了农业内涵,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2]。发展休闲农业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1苏州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苏州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发展现状

苏州毗邻上海,处于沪、宁、杭的中心地带,全市乡村区域约占市域面积的75%,其中水域面积占到42.5%,广袤的乡村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乡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人文活动、民俗文化、景观意境等融为一体,构成江南水乡独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景观意境。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鱼米之乡”的美誉,具备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更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源和观光休闲场所。

苏州休闲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多年来,先后建成了4个部级、4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2个部级农业综合示范园区、20多个休闲渔业垂钓区,以及一批湿地公园和生态农业园。初步形成了六大品牌模式:一是借助山水自然资源的生态休闲乡村游,如三山村、树山村;二是以地方特色美食、茶果、花木为卖点的参与体验式乡村游,如神园农庄、虞山宝岩生态园;三是以耕作或加工方式独特、科技含量较高的修学游,如波力牧场、未来农林大世界;四是以乡间节庆、宗教、工艺、戏曲等为依托的民俗体验式乡村游,如太湖渔港村、镇湖刺绣之乡;五是以古村落建筑和民居生活形态为吸引物的文化休闲式乡村游,如陆巷、明月湾;六是以临近传统旅游区(点)和城乡结合部特点的农家乐式乡村游,如旺山村、蒋巷村。

1.2苏州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苏州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城乡居民生活,拓展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必须看到,苏州休闲农业发展中许多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1规划滞后,发展无序

休闲农业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造成农业旅游总体目标不明,基本处于随意开发的状态,区域间协调性不够,建设时没有准确的定位,景区(点)布局自由、随意,缺乏特色,主题不突出。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无法发挥,有序发展的环境尚未营造成功。

1.2.2缺乏文化,内容单调

目前,大部分农业旅游景区(点)的地域特色不明,文化内涵肤浅,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多以钓鱼、吃饭为主,内容与形式雷同。各地都热衷于园艺场、生态园区建设,景区(点)农业旅游的主题不突出,没有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景观,农业生产的自然状态,没有发掘农村文化的深刻内涵,缺乏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农业旅游活动,缺少农业休闲度假产品,旅游环境不尽如人意。景区(点)回头客少。

1.2.3季节影响,忙闲不均

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休闲农业存在着随季节忙闲不均的现象,忙时人山人海,闲时无人问津。农业旅游产品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匮乏于夏季和冬季。如西山梅花节的旅游消费活动,主要集中在春天梅花开花的一段时间内,采摘在秋天的橘子收获时节内,其他时节类似的景点因缺乏旅游主题,很少有人光顾,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投资收益率较低。

1.2.4设施不配套,服务不到位

一些景区(点)的游览、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等必需设施不配套,人员素质不高,服务不到位。某些景区(点)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交通和相关旅行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不达标,既不方便游客,又使相关的娱乐、餐饮、购物等营业收入降低,使农业旅游的品位下降,相关产品的质量不能实现预期,经营难度加大,收入水平低。

1.2.5定位不明,宣传不够

休闲农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充分发掘农村风情、民俗、传统农事等农耕文明,利用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做深做透山水秀色、田园风光的文章。而目前的一些农业旅游景区(点)却忽略了根本。同时,苏州农业旅游市场营销企划的水平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促销的手段,农业旅游景区(点)的知名度较低,市民的认可程度也较低,客源明显不足。

2休闲农业的属性和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坚持的原则

2.1休闲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体,具有三重属性[3]

2.1.1农业属性

休闲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休闲观光功能,是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娱乐性、消遣性农事活动,为旅游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农业旅游可能改变原有的生产程序,改变原来的生产结构,但农业生产活动不能因旅游休闲受影响。所以,要防止农业区域旅游业的过度开发,保护好基本农田和基础设施。

2.1.2生态属性

休闲农业主要是利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吸引市民,让市民在旅游中体验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交织的生态环境的静心健体效能,感受纯朴的乡村生活和民俗风情的知识性、趣味性,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协调的重要性。休闲农业的开发建设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要保持原有自然风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1.3服务属性

休闲农业的服务属性包括提供活动场所和生活设施,通过让市民游览风景、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满足市民的旅游需求,同时,也增加了从业农民的收入。田园风光、农事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是休闲农业特有的吸引物,因此,不能走让人工游乐设施从城市搬到农村的复制。

2.2发展休闲农业必须遵循的原则

2.2.1拓展农业功能

休闲农业是在农业资源基础上衍生的一种农业休闲活动形式,若离开了农业这个基础,休闲农业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发展休闲农业应立足于农业生产基础,结合农业发展战略,根据不同区域的农村环境、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生产形态进行农业旅游重点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产品系列设计。

2.2.2服务市民

农业旅游的服务主体是市民。这就决定了它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性质和服务产品。一般讲,市民缺乏农业知识,不熟悉农业生产过程,不了解农村文化。一些生长在农村的市民,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厌倦,希望换一下环境,找回过去的感觉。根据不同人群的要求,结合苏州实际,可以选择不同的农业旅游类型。

2.2.3保持自然风貌、田园风光

坚持农村自然生态景观和农业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利用农业生产中的生态资源、景观资源、产品资源和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农业旅游,坚持观光休闲、文化娱乐、愉悦身心的景观景点的保护和旅游活动结合开展,坚持特色优先、组合成片的互惠共赢的发展。可以适度发展人造农业景观,突出主题,增加农业旅游的效益。

3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3.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制定科学的苏州市休闲农业总体发展规划,项目总体规划要充分反映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旅游的主导思想,明确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方向;建设完善的苏州市休闲农业从业规章,规范休闲农业产业发展;采取积极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营造有利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大公共财政对苏州市休闲农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休闲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2明确行业管理部门,制定行业统一的管理标准,完善休闲农业的服务标准,明确各类农业旅游景区(点)的基本条件及配套设施的标准,统一各类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定期考核结合不定期抽查,对各类农业旅游景区(点)的服务进行评定,并予公布。特别是要加强对餐饮、卫生、环境等条件的监管,防止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3.3农村自然景观、农业生态是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一定要强调对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欧盟各国农村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它们的建设方式正在从工业化向生态化转变。在那里农村的房屋不求整齐划一,道路不求宽大笔直,对原始地貌不做没有必要的改变,一切顺其自然。这些措施有利于防洪、阻滞滑坡,也有利于维持植被的生长和地下水源的储备。

3.4苏州休闲农业依赖于苏州都市农业,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才能发展良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休闲农业的发展状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应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依靠科技力量,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靠科技拓展农业的社会服务功能;依靠科技力量,对农民进行旅游专业技能培训,建立起适应休闲农业发展的专业化的导游、接待和服务队伍。

3.5休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和传统旅游业,它的基础是农业,是给人们提供一个普及农业知识、参与农事活动、学习农村文化、体验农村生活的场所。因此,休闲农业项目的设计不应按风景名胜区那种模式和要求去进行。休闲农业设施的设计标准,要体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气息,建筑风格要与当地农家的建筑风格相吻合,内部设备既要根据农村实际,又要满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开发休闲农业,需要熟悉农业和旅游知识的专业人员进行规划、论证和设计。

3.6农业休闲项目的建设应有别于高档度假村,要注意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的配套,注意农业资源的利用,切莫走入传统旅游的大投入、低产出、重形式、轻内容的歧路。切莫走进为观光而观光,为产品而产品的误区。在开发农业旅游产品时,要把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使产品内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参与性。要确保基本农田、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完好无损。要通过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3.7应加强休闲农业观光区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农业观光旅游如果不重视环境保护,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无论从生态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为促进环境和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3.8在政府加大建设资金的同时,拓展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采取多种形式招商。通过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民资、外资在建设中的作用,互惠互利,促进苏州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结语

客观分析苏州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苏州休闲农业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的阶段以后,逐渐暴露出苏州休闲农业管理与经营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标准、政策和法规,旅游部门与农林、交通、水利、文化、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协调不够,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管理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休闲观光产品数量少、水平低、服务同质化、季节性受限明显,农业观光景点饮食卫生、环境污染不容乐观等影响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诸多问题。因此,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利于苏州休闲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资料:

[1]詹玲.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08,(10):15-16.

节水农业发展前景篇9

关键词观光农业;思路;曹妃甸新区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3-0373-02

1观光农业的发展形式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其不仅具有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1-3]。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到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观光农业的形式和类型很多,目前国内外观光农业主要有5种形式:一是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4],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二是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三是教育农园。以农园为教育基地或自然生态课堂,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3-5]。四是森林公园。以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为人们提供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6-7]。五是民俗观光村。到民俗村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村气息。

2曹妃甸新区观光农业发展条件

曹妃甸新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现管辖“两区一县一城”,即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南堡经济开发区、唐海县和曹妃甸新城,规划面积1943.72km2,陆域海岸线约80km,常住人口约20万人。曹妃甸新区功能定位为中国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部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北方商务休闲之都和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曹妃甸深水大港和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新要求,也为全区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唐海县作为曹妃甸新区的腹地和农业生产主要基地,拥有一个由鱼塘、稻田、旱田、虾池、水库、草甸、海滩、野生动植物、人工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全县以鱼塘、稻田、虾池、水库、海滩等环境为主导,构成了独特的滨海湿地,自然风光秀美,景观环境宜人,素有“北国小江南”之称,具有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良好条件。

2.1滨海湿地风景独特

唐海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滦河冲积平原与沿海海域之间形成特有的人工湿地、自然湿地、沿海湿地,为河北仅有、全国罕见的滨海湿地类型。全县湿地面积5.4万hm2,占陆域面积的74%;省级湿地与鸟类保护区面积1.1万hm2,其中核心区面积3504hm2,缓冲区面积1903hm2,实验区面积5657hm2。湿地保护区内野生植物有238种,鸟类有17目52科307种,其中部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保护鸟类42种,是世界鸻鹬鸟类从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重要栖息地,同时也是人们生态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

2.2森林公园环境宜人

曹妃甸森林公园位于城区北侧,西起迁曹公路与唐海线交叉口,东至县城东环路,东西长5210m,占地逾160hm2,总投资1.5亿元。整座公园建设以北方园林风格为主体创意,围绕打造集运动、休闲、观光、娱乐、郊游、人居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型城市园林的目标,划分为观赏游憩、湖泊休闲、运动健身、生态森林、生态节能型试验小区5个功能型区域。

2.3立体种养特色鲜明

唐海县稻田立体生态种养技术在河北省、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稻田养蟹、稻田养鱼、苇田养蟹等立体农业种养规模在666.67hm2以上,为人们提供大量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同时,每年还吸引全国各地的人士前来参观、游览、体验、学习,已成为曹妃甸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一大独特优势。1996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协会副会长布罗伯姆曾作出过“唐海生态农业堪称世界农业典范”的评价。

2.4设施农业方兴未艾

唐海县设施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下,该县设施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各场镇加大了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以“唐海绿港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为代表,一批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正在迅速崛起,为全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5民俗风情独具魅力

从饮食习俗看,唐海县地处冀东平原,渤海之滨,物产丰富,是河北省著名的鱼米之乡,素有北国“小江南”之称。唐海县出产的的东方对虾、海蟹、河蟹、河豚鱼、皮皮虾等以鲜美的味道闻名远近,每年吸引大批食客前来品尝。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到唐海尝海鲜”已经成为旅游时尚,直接推动了当地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从民间艺术看,苇编、蒲编、柳编等手工艺品独具地方特色,冀东大秧歌以及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姚氏唢呐花吹等有着丰厚的民间艺术底蕴。从节令习俗看,正月二十五的填仓节、七月十五的麻姑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等节令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此外,遍布各地的鱼塘、水库、沟渠等为游客进行垂钓、捕捞、滑冰等提供了理想的活动场所。

节水农业发展前景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三峡库区;产业;支撑

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是关系到百万移民及其家庭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产业选择对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来说至关重要。三峡库区旅游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快速、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乡村旅游是其必然选择。

一、三峡库区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分析

(一)乡村旅游是21世纪全球及我国旅游发展的主导性潮流之一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愈来愈强烈。以回归大自然为核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而开展的乡村旅游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美国、日本、法国每年去乡村及大森林观赏、度假和探险的游客分别达到3亿、8亿、6亿人次。

“十一五”期间,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共同组织实施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100个县、1000个乡镇和10000个村,使已有乡村旅游项目得到明显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可以肯定,“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发展乡村旅游是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峡库区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以来,在国家及重庆市、湖北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依托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和自身优势资源,三峡库区内许多市(区)、县掀起了旅游开发,特别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三峡库区旅游客源市场和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旅游业对库区区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原因如下:

1、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三峡库区属于生态脆弱性地区,结合三峡工程建成后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提出的新要求,三峡库区各区县包括万州区、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忠县、丰都县等15个区县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9年库区15个区县共接待游客2805.7万人,旅游总收入153.5亿元,同比增长30.1%、32.4%,接待游客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让“三峡库区一半移民吃旅游饭”的愿望正在逐渐在变成现实。

2、乡村旅游业就业门槛低,对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强。三峡工程将产生120多万移民,大部分为本地安置,他们需要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三峡库区将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双重压力,发展乡村旅游责无旁贷。三峡库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很多,并且知识层次较低,掌握的技术较少,这决定了他们短期之内不可能进入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而乡村旅游业就业门槛低,工作岗位层次多,就业形式灵活,家庭旅馆,个人服务,兼职,临时工等都可以成为旅游就业方式,既可以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人才创造就业机会,也能够给经过较短时间培训、不具备技术专业的人员提供工作岗位。

3、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三峡库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突出主要表现有,一是库区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状态形势严峻;二是库区上游以及沿岸水土流失严重;三是生态环境和库区水质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复杂;四是库区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人地矛盾尖锐,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等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从库区生态、产业结构、降低人地矛盾、减少工业污染等多个角度发挥对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4、三峡库区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及发展的客观要求。以重庆市为例,乡村旅游资源丰富,重庆市国家等级a级游景区(点)共计53个,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21个,aaa级旅游景区9个,aa级旅游景区19个,a级旅游景区4个。就分布而言,上述旅游景区(点)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或城郊(见表1)。

另外,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重庆就有15个(处),这些都为三峡库区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乡村旅游发展与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三峡库区新农村的重要动力。把握二者的内在统一性,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忘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一)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对发展乡村旅游业具有指导意义

三峡库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一定的时期,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又为三峡库区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为其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三峡库区发展旅游业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尊重当地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是我们发展三峡库区乡村旅游业的指导方针。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证明,乡村旅游业在解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三峡库区各区县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城市自愿支持农村发展,吸引城市的资金及人才向农村流动,且符合市场规律,真正的体现“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发展。第二,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库区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减少了对三峡库区国家后期扶持资金的依赖。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第三,乡村旅游能增加三峡库区内外城乡之间的互动,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库区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到现代化的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从而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转变,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第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三峡库区农村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第五,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乡村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或里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三、三峡库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选择

三峡库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要在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和注重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以乡村环境条件为基准,与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发掘并构建个性鲜明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一)生态环境示范型

一般为处于青山秀水之中的库区村镇,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覆盖率高,拥有一定的古木、奇石、瀑布或者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如有一定的区位交通优势,比较容易开展生态环境示范型乡村旅游,如重庆市万州区大垭口森林公园,于2003年被评定为第一批国家aa级旅游区。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主要景点有“凤仪禅院”、电视塔、画阁岭、亭阁、梅花园、茶园、苗圃、养鹿场等。目前公园内已建有10多处休闲度假村及多处农家乐,是市民们就近选择的理想森林避暑胜地。

(二)农业观光开发型

一般以现有的农场、畜牧场、林场等为基础,发挥其场地、产业基础等的优势,引入企业或者个人投资,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景区(点),如重庆皇田现代农业观光园,圆内地绿水清,环境优雅。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娇艳欲滴的紫薇、玉兰、红梅、杜鹃、蒲葵、月季等各种花卉苗木,让你真正领略到现代农业的神奇魅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民族风情依托型

民族风情依托型乡村旅游类型一般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村镇。它们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吸引着四方游客。重庆市全市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98.30万人,占6.42%,其中三峡库区有50多个民族共50多万人。现在发展民族风情依托型乡村旅游类型比较成熟的有黔江民族风情旅游区,旅游区内有十三个民族聚居之地,包括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等五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其中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旅游区内武陵山、小南海、乌江天险、黄水公园、官渡、桃花源等正在开发,实现旅游的真正价值、形成支柱产业已成为黔江二次创业的重要任务。

(四)依托景区发展型

一般以著名景区相对集中的客源市场为依托,在景区周边建立乡村旅游社区,他们起着丰富景区旅游活动内容、完善景区旅游服务功能和分流旅游客流的作用。如重庆市万州区大瀑布群旅游区,其一期工程就有1100多个经营项目,将可能为当地群众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二期工程完成后,总共将为约8000人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而间接就业岗位是直接就业岗位的5倍。

(五)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一般是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等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运动、住宿、餐饮等服务的经营实体。它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服务市民,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万州天城镇茅谷村,每年桃花盛开时节,茅谷村宛若世外桃源,令游人心旷神怡;蜜桃成熟时节,村内果品采摘休闲项目深受游客喜爱。该村曾成功举办过三届“桃花节”,已形成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节庆品牌。重庆市长寿湖农家乐、重庆市云阳县永兴农庄等均是三峡库区内乡村度假休闲型的成功案例。

(六)农业生产体验学习型

一般是提供土地和种养殖技术,让都市民众享受耕作乐趣,体会农业生产经验,是一种兼顾农业生产和教育功能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如亲子农圆等形态。重庆市“美丽乡村嘉年华”旅游景区,可让游客参与原汁原味的生产作坊,亲身体验米酒、豆花、面食、酱菜的生产过程,全方位体验巴渝五千年农耕文化之精髓,无一不让人新奇。

参考文献:

1、龙良碧,邹盛贵.重庆市农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2、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乡村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冰.长江三峡库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属重庆市教委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峡库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实现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SKS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