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2:31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1

一、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逐步合理

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1989年至2001年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仍达到9.3%,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6.1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的快速增长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与1989年相比,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由第8位跃居世界第6位,超过了加拿大和意大利,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与前5位的差距也明显缩小。1989年我国GDp仅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8.2%、15.1%、37.9%、53.3%和45.6%,到2001年,除与美国、日本差距仍较大外,已分别相当于德国、英国和法国的63%、81%和89%。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保持世界前列,商品短缺基本结束。改革开放至1989年,生产能力不足,还是卖方市场主导的经济,大部分商品处于短缺状态;1989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市场上绝大部分商品供应充裕,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截止2001年,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猪牛羊肉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1位,茶叶居第2位、甘蔗居第3位、大豆居第4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奶类生产由1989年的世界第18位提高到第8位反映出十几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积极变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截止2000年,彩色电视机、煤、水泥、化肥、钢产量居世界第1位,发电量、棉布、化学纤维居第2位,其中钢和发电量在1989年分别居世界第4位,这两种产品位次的变化客观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变化。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升级逐步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以来,我国加快了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产业结构显现出农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演进趋势。2001年,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2%、51.2%和33.6%,与1978年和1989年相比,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2.9个和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上升3.1个和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9.9个和1.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市场状况,产品短缺的状况基本结束,一度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产业,如原材料、燃料动力、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成为历史,另一方面通过第三产业的稳步发展,弥补了传统产业由于缺乏市场需求而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造成的影响,大量吸收了越来越多的过剩劳动力,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二、三大产业全面发展,买方市场基本形成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1461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85倍,平均每年增长4.7%;比1989年增长60.4%,平均每年增长4.0%,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主要农产品供求由不足转为基本平衡。1989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连上4.5亿吨、5亿吨两个台阶,1996年突破5亿吨大关,在1996年~1999年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4年间年平均产量超过5亿吨,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2000年、2001年的粮食产量因受严重旱灾和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减产,但2001年产量仍达到了46218万吨,比1989年增长13.4%。棉花生产在适应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受到出口及库存变化的影响,年际间产量波动较大,但供需仍然达到了总量平衡有余;油料产量稳步增长,2001年产量达到2865万吨,比1989年增长1.21倍,年均增长6.8%;肉类总产量2001年达6334万吨,比1989年增长1.41倍,年均增长7.6%;渔业快速发展,2001年水产品产量已达4381万吨,比1989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11.8%。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长,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2001年,肉、蛋、奶、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9.8公斤、18.3公斤、8.1公斤和34.4公斤,分别比1989年增长1.12倍、1.86倍、1.38倍和2.34倍。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生产能力迅速提高。通过20多年不懈改革,特别是1989年以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加上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工业生产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1979年~2001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1.5%;其中1990年~2001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2.6%,2001年工业增加值已达到42607亿元。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978年至1988年,钢、原煤、水泥、化肥、电量、原油增长了1.32倍~3.22倍,电视机增长了48倍。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品短缺状况基本解决,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1989年~2001年,工业产品的增长仍保持了较快的势头。2001年末,发电量达到14780亿千瓦小时,比1989年增加9107亿千瓦小时;原油16500万吨,增加2736万吨;化肥3397万吨,增加1594万吨;钢15266万吨,增加9107万吨;汽车233万辆,增加175万辆;半导体集成电路63.6亿块,增加62.3亿块。

第三产业长足发展,保障和支持经济的能力大为增强。生产的增长促进了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发展。2001年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达到7824亿元,与1978年和1989年相比,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9.3%和6.4%。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消费生活,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层出不穷,消费者地位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在积极吸引外资进入商业领域后,具备世界水平的大型综合商厦在城市不断涌现,一流的设施、丰富的商品、优质的服务相得益彰,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巨大变革,多种零售业态共同发展,如超级市场、便民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无店铺销售等,大大方便了人民购买。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运输邮电业发展迅速。到2001年,运输邮电业增加值达到5222亿元,与1978年和1989年相比,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0.0%和10.3%。在交通运输方面,货物周转量由1978年的9829亿吨公里增至2001年的47590亿吨公里,增长3.8倍;旅客周转量由1743亿人公里增至13155亿人公里,增长6.5倍。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78年的2亿吨增至2001年的14.3亿吨,增长6.2倍。在邮电通信业方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1989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对邮电通信业的投资,基础设施完善与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共同配合,各个领域的信息交流方式由以邮件、电话、电报为主进一步发展为包括移动电话、传真、传呼、电子邮件(e-maiL)、数据传输在内的先进快捷的交流方式。房地产业、金融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迅速壮大,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此同时,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基础设施投资迅猛增加,一大批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视,从1978年到2001年,共安排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达67793亿元,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迅速增长。从1989年到2001年的13年中,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62516亿元,年均增长25.4%,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出16.5个百分点。13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累计建成投产基建大中型项目1553个,比前11年多1022个,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106个;能源工业687个;原材料工业241个;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481个;城市公共服务业38个。我国最大的两项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都实现了截流并进入施工高峰,其中小浪底工程已经发电;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广州蓄能水电站竣工;重点建设项目京九铁路、南疆铁路、南昆铁路等全线通过竣工验收;全长1262公里、投资393亿元的我国第一条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青藏铁路、“西电东送”等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相继开工;对鄱阳湖、洪湖、太湖、淮河、滇池等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建设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交通运输能力日益扩大,运输结构趋向合理。1978年至2001年,累计新建铁路交付运营里程18167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57661万吨,新建公路160937公里,长途电缆161056皮长公里。现已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铁路营业里程1978年为5.17万公里,1989年增加到5.69万公里,2001年进一步增加到7.01万公里;公路里程1978年为89万公里,1989年增至101.4万公里,2001年达到170万公里,公路等级明显提高,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已达到1.94万公里。内河航道经过疏浚,通航条件大大改善,通航里程由1989年的10.9万公里增加到2001年的12.15万公里。民用航空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运输方式,到2001年底,民用航空开通了1143条国际国内航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蓝天运输网。管道运输伴随石油工业的成长迅速发展,输油(气)管道里程由1978年的8300公里增加到1989年的1.51万公里,2001年达到2.8万公里。

邮电通信设施发展迅速,覆盖面迅速扩大。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通电话乡镇的比重达100%。目前,进入长话自动网的县市比重达100%,电话网规模容量迅速扩大。全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由1978年的405.9万门增加到1989年的1034.7万门,2001年已迅速增加到2.06亿门。网路规模在世界上迅速上升,居世界第二位。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从无到有,迅猛发展。2001年我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14522万户,位居世界第一位。全国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0.4部/百人上升到2001年的25.9部/百人。中国互联网自1996年正式开通以来,在短短的几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2001年底,全国国际互联网用户已达到3656万户,与1997年相比,互联网用户增长了200多倍。

四、对外经济联系日趋密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9年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89年1117亿美元的基础上,2001年进一步增加到5098亿美元,1979年~2001年平均增速达15.0%。在世界上的排位,1978年为第25位,1989年上升到第14位,2001年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英国,列第6位。其中商品进口额1978年为109亿美元,列世界第21位,1989年增长到591亿美元,列世界第13位,到2001年又增加到2436亿美元,列世界第6位。

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迅速改善。出口贸易额1978年为98亿美元,1989年发展到525亿美元,2001年达到2662亿美元,1979年~2001年平均增长15.4%,在世界上的排位,1978年列世界第27位,1989年列世界第11位,2001年列世界第6位。在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口结构也不断改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价格相对较低的初级产品比重有所下降。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50.3%下降到2001年的9.9%;工业制成品比重由49.7%提高到90.1%。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日益提高。2001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为497亿美元,1989年~2001年累计达3814亿美元,是1979年~1988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21亿美元的32倍;外商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120万美元,90年代初期的130多万美元,增加到90年代后期的300多万美元。外商投资领域逐步拓宽,外商直接投资开始从农业、工业、交通、饮食娱乐业等领域向邮电通信、商品零售、金融保险拓展。境外大公司、大财团来华投资增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

外汇储备达到一个较高水平。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亿美元,1989年增加到56亿美元,2001年迅速增加到2122亿美元,在日本之后居世界第2位。

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1989年突破600元,达到602元,1997年超过2000元,2001年达到2366元,1979年~2001年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3%。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从城镇居民看,城镇居民收入加速增长,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7.1%,比1979年~1989年5.6%的年均增长率高出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与此同时,贫困人口也大量减少。到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仅余2900多万,比1978年减少2.2亿,比1989年减少7000多万。

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恩格尔系数高达67.7%,还处在贫困阶段,1989年降至54.8%,由贫困转向温饱,2001年则进一步降至47.7%,开始步入小康。从城镇居民看,1978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7.5%,仅能维持温饱,1989年略降到54.5%,仍在温饱上徘徊,进入90年代,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4年首次跌破50%大关,开始进入小康,2001年降到37.9%,由小康转向富裕。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2

一、国民经济的构成

为了说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首先必须阐明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构成问题。第一,国民经济是人们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过程。人们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生产出人们进行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买卖,生产出的生产资料要出售给需要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以便用于再生产;生产的消费品,要出售给需要这些产品的居民。这些出售的商品,要经过运输过程运送到销售企业,由商业企业进行买卖。商品买卖又要通过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货币是通过金融企业发放的。这一系列生产、运输、买卖、消费的总体就是国民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按生产资料不同所有制划分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我国要发展国民经济,要大力发展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同时也要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使得各种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的总体当中,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国民经济发展了,才能使我国不断地强盛起来。

第二,我国的国民经济分为不同的经济产业。国民经济是由各不相同的经济产业构成,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国民经济。

以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中,包括有各不相同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它们相互联系在一起。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既有分工,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而在发生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联系,达到它们应发挥作用的目的。

二、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原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同时满足城乡人民生活消费的需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协调发展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要能满足农业和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农业生产的各种产品,要首先满足农业再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在农产品中要有相当数量的各种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用于农业进行再生产。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满足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

第二,工业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的需要。钢铁企业生产的各种钢材,要能满足机械制造业和建筑企业对各种钢材的需要;机械设备制造业生产的各种机械设备,要能满足使用各种机械设备的企业进行生产的需要;生产发电设备的企业要满足发电企业的需要;通讯设备企业生产的电话机、电报机、手机等商品,要能满足人们使用这些通信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

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这些工业产品,除出售给城市居民使用外,也出售给农村居民使用。食品工业企业生产的食品,也要有一部分出售给农村消费者。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工业部类、农业部类两者相互提供着它们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和各种消费资料,所以,它们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第三,工农业的产品要经过交通运输业运输出去。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一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部分的产品都要销售出去;工业各行业和各企业生产的商品除少量产品在企业所在地区市场上出售外,工业企业生产的绝大部分商品,要运送到外地市场销售,这就需要运输行业的运输。

第四,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农业生产的商品大都要经过商业企业销售出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必须经过商业企业,其生产和经营才能顺利发展起来。

第五,金融业。金融业是进行货币经营的行业。银行把政府拨款和居民储蓄的货币资金贷放给企业,企业用这些货币资金去购买生产资料和招聘职工,从事生产和经营,并按规定的期限归还银行本息;交通运输业的经营要用货币购买运输工具,运输完成要收运费;商品的交易也要以货币作中介。货币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媒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从以上的理论说明看,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必须协调才能顺利发展。

三、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问题

1.国民经济是需要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水平的阶段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各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必须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只有不断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

2.国民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就是某一个经济部类或某些行业或者某些企业发展的快,其他部分行业及企业不能够与它们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这些发展过快的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就会出现不利于生产发展的一些情况。我们所讲的国民经济要快速发展,是指相互协调的快速发展,即它们的快速发展,是各相关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都能够快速协调发展起来,使得国民经济各经济部类和行业及企业,在更高的发展阶段上也能够协调快速发展,也就是发展到能生产出的产品数量更多和产品质量更高阶段上的协调快速发展。

3.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相互带动和相互协调。一个经济部类和一个行业及企业先快速发展起来,对其他与之相关的经济部类和行业及企业的发展也要能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快速发展起来。既然所有的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和企业是相互联系的,某一经济部类、行业及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能带动其他经济部类、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工农业产品生产的快速发展,也必然为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创造出相应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使它们能与工农业的发展相协调,促使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要相应快速扩大经营规模,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4.国民经济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所有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不协调就不能使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四、培养出使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人才

1.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各类管理人才。国民经济要协调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出有能力为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做出决策和指导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认识到国民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不协调状态,同时能及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以调整,使国民经济不协调的状态不致发生。

2.快速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培养出具有高深科学理论和高技能的科学家。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卫生各个方面都必须造就出一支具有相当数量的高技术理论和技术研制能力的人才,即必须大力培养出大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大力培养进行机械设备操作的人才。在大力培养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培养出能操作机械设备去加工于劳动对象的高技能人才。“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30-40%,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4%。差距之大,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高技能人才,关心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从这个数字看,我们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除了培养高级技术专家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大力培养出数量更多和技能更好的高技能的技工人才。

我国现实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的,客观上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大量高层次人才。这种大量是指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都需要具有高深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的来源大多数需要依靠发展教育进行培养。当然培养人才,不只是在学校,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也能进行培养,像许振超等都是在实践中学习成为高技能操作型人才的。五、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

以上说明了我国已培养出大量高级专家,研制出了一些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成果,还制定了继续培养人才的规划,这会促进我国今后继续快速发展,但要快速发展,还需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培养出研制先进机械设备制造的人才,才能加快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

1.我国自己研制出高性能的先进机械设备还比较少。我国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虽然比起过去有所更新,但比起发达的国家来,我国自己生产的机械设备还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研制出新的高效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设备。我国现时虽已有了一批高水平的机械制造方面的专家,数量还比较少。他们还分散在不同的科研院所、大学、大型企业中。每个科研院所、每个大学、每个大型企业,他们自己用来研制工作的仪器、机械用具大多不足。因此,研制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仅仅依靠某一个科研机构、某一所高校或企业,是很难完成研制任务的。我认为应该把一些科研院所的有关高级技术人才,把各大学有关的科研人才;大型企业与该项研制工作有关的人才,暂时集中起来,组成研发小组,把分散的科研设备、资料等资源也暂时集中起来,共同使用。组成的科研开发小组可以集体进行讨论,集体进行研究,以扩展每个科研工作者的知识范围,从而提高研制工作的科学家对新机械设备研制的能力和水平,使研究更能产生新成果,能更有把握研制出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产品来。

2.研制新机械设备也可以依托某一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研制新机械设备所需的人才,如上所说,可把各有关研究院所和各有关大学的人才组织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某一个企业具备进行研究所需的条件,可依托某一相关的大型企业。依托大企业进行新机械设备的研制,能节约大量的研制费用。

3.研制新机械设备可吸取发达国家生产同类产品的经验。我们研制同种机械设备时,要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和技术,以便使我国制造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性能更好的产品来,能使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得到更快的发展。要在一定的时期内,使国民经济各部类,各行业和各企业,能够使用我们自己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设备。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在大力发展先进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加速强大起来,由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现代化。

六、国民经济的协调具体表现在市场的供求平衡上

第一,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当某些商品在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时,这就表示这些商品生产过多了,这是国民经济不协调的一种表现。生产出的商品,有一部分卖不出去,就表示生产出这部分商品不能及时用于国民经济的再生产,这便会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发展的速度。如果生产这部分产品长期卖不出去,积压时间长了就会变质,成为不能使用的废品。这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损失,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

当市场上出现某些商品供不应求,即这种商品满足不了购买者的需要时,如果这种商品是劳动资料,使用这种劳动资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就不可能进行再生产;如果这种商品是原材料,使用这种产品作为原材料进行再生产的行业或企业也就不可能进行再生产,从而就会影响到这些行业或企业继续的发展,这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供不应求的商品是居民生活消费品,就会影响一部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市场表现为供求关系的平衡。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发展,表现为各经济部类和各行业及各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生产所需要各种机械设备都能及时购买到,不仅购买的生产资料在数量上符合需要,同时在质量上也符合应有的标准,这样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又能够及时销售出去,迅速回笼货币,使各企业不仅能够进行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是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平衡地发展。

第二,我国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应及时纠正。从国民经济发展规律上说,国民经济必须协调才能迅速发展,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当中,我国国民经济有时还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根据2004年商务部公布的信息,“据对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排队调查,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达138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3%,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8.5个百分点,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1.8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商品46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7%,与2003年上半年相比减少了8.5个百分点,与2003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1.8个百分点。”这些数字说明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对生产相对过剩的商品应适当压缩其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促使这些行业和企业转产市场能够销售出去的产品。我们必须理顺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及企业之间生产和需求关系,使国民经济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也能协调快速发展。

第三,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要求。投资就是投入到国民经济中的货币资金,用于购置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使企业不仅能进行简单再生产,还能进行扩大再生产。如果这些投资投入到生产商品供不应求的一些行业和企业中去,这种投资就是合理的;反之,则会出现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膨胀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投资结构不合理,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这些投资生产的产品一时不能被充分利用,这就必然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因此,我国对国民经济中某些经济行业或企业的投资,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把资金投到有社会需求的产品生产当中。

总之,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协调发展的国民经济,会使一部分生产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而需要的一些产品又不能被生产出来,阻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七、加强宏观调控

1.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要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始终保持协调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国家机关对各经济部类和各行业及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调控。各经济部类各行业及各企业,都是相互独立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它们往往只考虑本部类本行业及本企业的发展,而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往往考虑不够,或者对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很难认识清楚,所以国家有关机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以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2.国家的宏观调控要认真深入研究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不仅要使国民经济实现一时的协调快速发展,还要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国家对国民经济各部类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时,要研究国家已经制定出的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而制定出宏观调控的政策与措施。国家在研究国民经济长期协调快速发展时,既要研究现实国民经济中一些部类、一些行业和一些企业快速发展的优势,也要考虑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国家在实施制定的长远规划时,还要随着观察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使国家制定的发展经济政策能完全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3.调整货币的投放。调整货币投放是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投资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资金对国民经济的某一个部类某一个行业和某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发展过快的行业和企业限制进行再投资。以紧缩货币供应为手段,使其过快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放慢下来。对于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要增加投资,使其能更快的发展。我国现实对农业实行减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业生产的某些产品实行补贴等,都是对农业生产增加投入的措施,这会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3

[关键词]较快发展经济的含义;较快发展经济的意义;较快发展经济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158-03

1序言

中共十五大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经济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这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学者们对较快发展经济的思想关注不够。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践看,如果没有较快发展经济的思想作指导,那么我国不可能顺利实现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另外,研究较快发展经济的思想对于我们从理论上理解十七大报告所提及的“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这一论断有价值和意义。

所谓较快发展经济就是经济发展不能长期停滞或徘徊,也不能过速,而应当使经济发展有较快的速度。具体来说,在经济调整时期,经济发展不可能很快,但在经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就应有较快速度。较快发展经济这一概念的把握不是短时间作出的,而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总结和反思之后才作出的。

众所周知,在“左”倾思想统治时期,我国搬用苏联模式,经济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这就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针对这一点,我党明确指出: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这就是说,国家经济发展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长期停滞或徘徊,应当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们缺乏经济发展经验,一段时间摊子铺的太大,经济发展过热,速度过快,结果引发了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党提出了经济调整的主张,同时要求经济发展应保持适当的速度,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不要超阶段、不切实际的过速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经济调整任务,国际形势也有利于我国发展经济,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实现经济较快发展,就完不成第二步战略目标,就有可能使自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强调要较快发展经济。在确立了较快发展经济的概念之后,还探讨了较快发展经济的意义和途径问题,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较快发展经济的思想。

2为什么要较快发展经济

1975年我国对长期停滞的经济进行治理整顿时,“”进行了百般阻挠。我国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使我国结束了十年“”的历史,但由于当时推行“两个凡是”,在经济上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提出了许多脱离中国实际的奋斗目标,比如说中国将在1980年实现现代化。针对这种“左”的做法,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主张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经济工作中要求党从实际出发来制定奋斗目标。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温饱到小康这一段的前十年不能追求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速度,而是在经济调整中保持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重点发展能源、交通运输和科学教育,为以后奠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而后十年则进入经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速度会快。这即是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应根据经济发展条件来确定经济发展速度,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2.1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讲道:“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无产阶级在取得执政地位之后应当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尽快发展生产力,即较快发展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经济技术基础,也即只有较快发展经济,才能把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由此可知,较快发展经济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2.2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

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键在于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往往从上层建筑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陷入了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泥潭,把社会主义搞成停滞的、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所以,要使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出来,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经济发展得比较快,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国家也就相应地更加强盛一些。

2.3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党提出了三大任务,即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在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三大任务中,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经济建设。只有按照较快发展经济的要求把我国经济搞上去,经济发展了,我们实现统一的力量就不同了。同样,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并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起的作用就会更大。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会不会乱?中国向何处去?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我党正确地分析了国际形势,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冷静观察、稳住阵脚,做好自己的事情。指出:在这些国家动乱的时候,中国要真正按计划实现第二个翻番,这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成功。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稳定的发展环境,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人民看到稳定带来的实在的好处,看到现行制度、政策的好处,这样才能真正稳定下来。不论国际大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争得了这一条,就稳如泰山。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3如何较快发展经济

在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要较快发展经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抓住机遇

在十年“”期间,我们不是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而是热衷于大搞阶级斗争,结果丧失了较快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时至20世纪90年代初,一股“左”的思潮又一次要阻碍我国的经济建设。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我党要求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放弃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加快经济发展,否则我们就会失去经济发展的极好机遇。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失误,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2依靠科学技术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既从理论上解决了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问题,也从实践上找到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较快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

我们都知道,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的,而历史和现实中的生产力从来不是和科学技术相脱离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生产力就发展到什么程度。离开科学技术谈生产力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到生产力的诸要素中去,就能发挥现实生产力的作用,这一点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变为现实,即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各种因素所占比重看,科学技术因素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这主要表现在我们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然而受苏联模式影响,再加上极“左”路线的干扰,我们闭关锁国搞建设,致使国民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在“”中情况就更糟。所以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我们要有这个雄心壮志。为了促使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科学技术的结合,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并要求对外开放,在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交往中,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

3.3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957―1978年间,我们搬用苏联模式搞经济建设,经济虽有发展,但速度很不理想,绝大多数人仍然处于贫困状态。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把整个社会和人民的手脚都捆起来了。也即经济发展全是由国家指令性计划来运作,企业和各生产单位没有自。在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大力倡导经济体制改革,制定了改革政策,在全社会掀起了改革浪潮,使我国经济获得了明显发展。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打破了僵化封闭状态,不仅实现了农业生产收入的增长,而且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农村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了。在农村改革获得很大成就后,我党总结农村改革经验,在城市开始改革。当然城市改革相对于农村改革来说,它涉及的面较大,改革是艰巨的,有难度的,但要求全党同志坚定改革信念,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改革。围绕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扩大企业自,允许企业间的竞争,使企业向公司制方向发展。当然,在城市改革中我们先后也出过问题,但改革始终是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前进的。我们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果企业及其职工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均发挥了出来,企业经过改革、改造和创新,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这足以说明,只有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使中国经济较快发展。

3.4实行对外开放

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已经表明,在世界历史和经济日益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较快发展自己就必须对外开放,闭关锁国是不行的。近代中国之所以陷入丧权辱国的境地,是因为有很长时间的闭关自守。要较快把我国经济发展起来,必须对外开放。

在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会完全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就是西方国家也是这样,它们在资本和技术上是互相融合的、交流的。因此,世界各国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要使自己的经济较快发展起来,都要搞开放。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还面临困难和问题,不搞开放,发展不起来,更不用说有较快发展了。中国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目前在经济发展方面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要缩小这个差距,是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但也要通过开放,充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经验,这样会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以来,由于我们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这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是加快发展我国经济的成功之路。

为了尽快发展我国经济,人们必须解放思想,实行对外开放,而且结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经验,在我国搞了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地带,推动了沿海和内地的对外开放,使中国的市场和生产要素日益参与全球化进程,这将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7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7-31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377.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49,53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27-1369.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4

一、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即21世纪头20年,中国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加快现代化,曾有不同的认识。不少省市特别是东部一些省市,都提出加快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因此有的同志主张用加快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但是,许多同志认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000年,我国人均GDp854美元,不仅同当年高收入国家人均GDp27443美元有很大距离,而且同当年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2039美元和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1153美元也有较大距离。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很大一部分地区农民收入没有达到小康收入水平,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农村有2800万人尚未脱贫,城市有近2000万人领取最低生活补助金)。根据这样的国情,比较切合实际的选择是,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应当看到,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一个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目标,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符合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不仅易于为人民理解,而且目标不那么张扬,不会给外国人以咄咄逼人的感觉,有利于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就全国整体水平而言的。有条件的地方,如东部一些省市,可以发展得更快一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任务是,用20年时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涵义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更高,要到21世纪中叶才能做到。

二、一个主题——新世纪头20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讲的发展,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对中国来说,发展还不是一般的发展,而是要快速发展。因此,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主题就是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78—200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52%,是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也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2000年,我国GDp达8.94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计算超过1万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0年我国GDp总量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后,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世界银行认为,我国2000年GDp已达到4万亿美元。由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下收入国家行列。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和划分标准,1999年全世界中下收入国家为人均Gnp756美元以上,我国当年人均Gnp已达到780美元。2000年,我国人均GDp(由于我们利用不少外资,因而人均GDp,略大于人均Gnp)为840美元,有了进一步提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了一个台阶,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心就是要用大约20年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其基础和主题,则是要在这20年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即做到每10年翻一番,20年翻两番,平均每年经济增长7.18%。这个速度虽然比前22年低一些,但是仍属高速或快速发展范畴。分析各方面的条件说明,实现上述快速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工作做得好还有可能超过。

中国具有并将继续保持高储蓄率和投资率,有世界上最富裕的劳动力资源,正在迅速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中国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市场。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生产力的组织,能够把各种生产潜力组织起来发挥出来。因此,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经济尽管已经持续高速增长了20多年,今后20年仍然具有较高的自然经济增长率,能保持7%—8%的平均增长水平,超过日本、韩国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持续高速增长的时间。2001年和2002年前三个季度在世界经济低迷的不利条件下,中国经济增势不减,仍实现7.3%和7.9%的高速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具有相当强的活力和发展势头。

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经济2001—2020年年均GDp增长7.18%,同期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年均GDp增长3%,则中国人均GDp到2010年为1592美元,2020年为3027美元,同期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为2513美元和3097美元。可见,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到那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跃升到世界第3位,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4%上升到占8.4%。

为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制订和实施恰当的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已经为我国制订了三步走和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目标,即到21世纪上半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五大以来和十六大,又进一步将第三步发展战略再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第二阶段从2011年到2020年,经济总量力争再翻一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经济总量大体再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5

   论文关键词民营经济区域经济重庆

   一、重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一)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重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发展不动摇,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改革开放以来,重庆以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为主体的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内到外“自强不息、逆势前行”的发展过程。重庆民营经济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新亮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已完成了第一次创业,解决了快速发展的问题。未来三十年,重庆民营经济将迎来第二次创业,解决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问题,依靠的必然是科学发展观的引导。因此,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重庆加速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增强经济活力和后劲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重庆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民营经济已成为重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直辖以来,重庆民营经济以19.8%的速度高速增长,高于公有制经济增速14.4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9.1个百分点。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情况下,重庆民营经济依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906.81亿元,增速为23.5%,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重庆民营经济在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占GDp的比重也稳步提高,到2005年超过了50%,占据重庆经济半壁江山。2008年重庆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继续攀升,达到56.9%,民营经济已名副其实撑起了重庆经济的“半壁河山”,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民营经济已成为重庆劳动就业的主渠道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重庆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统筹城乡发展的“推动力”。在就业方面,重庆民营经济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民营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新增25万人,达到655万人,占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75%以上,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同时,随着未来国有经济有机构成的提高、技术进步的加快,就业的容纳量将会越来越少,甚至会排斥多余的劳动力。这样就必然开辟一条新的就业渠道,找到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此外,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改善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推动力量、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民营经济将成为推动重庆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大马力发动机”、吸纳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四)民营经济已成为重庆税收的重要来源直辖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税收大大快于全市税收增长的平均水平,民营经济已成为重庆增加税收的“活源泉”。近5年来,全市民营经济税收以年均22.6%的速度增长。2008年,全市民营经济纳税达到368亿元,同比增长31.4%,占全市税收总量的63.33%,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各区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和乡镇、街道财政收入的80%均来自民营经济。

   (五)民营经济已成为活跃重庆市场的“兴奋剂”

   截止2008年12月底,全市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约为76.8万户,比上年增加8.1万户;其中个体经营户64.1万余户,民营企业12.7万户。民营经济组织数量大幅增加,从而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2008年,民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超过1700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市场销售热点增多,特别是民营经济中的零售业和餐饮业增势强劲,食品类消费增长迅速,住房以及相关的建材、装饰等消费快速增长,金银珠宝、汽车等高档消费日益升温,服装类消费大幅增加。

   二、重庆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Swot是英文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的缩写,Swot是一种态势分析法。把Swot分析法用于分析重庆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可以从中挖掘出对重庆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重庆不利的需要规避的东西,并据此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现结合重庆实际,采用Swot分析法对重庆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作如下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行政、区位和交通。从行政地位上看,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政治地位较高,行政管理层级相对少,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区位交通上看,重庆是长江经济带与西部地区的连接点,是西部地区唯一集水路、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重庆位居中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心,东传西递,南承北接。三峡大坝实现175米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达重庆港,航道运输能力将在现有航运能力的基础上翻五番;重庆是国家铁道部确认的全国五大铁路枢纽之一;江北机场将扩建为区域性大型枢纽机场;高速公路连通所有区县,贯通周边省市。同西部城市比起来,重庆交通功能完整、港口优势明显。

   2.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重庆既有西部老工业基地积累的技术存量优势,产业的行业门类齐全,配套体系比较完善,也有新兴的北部新区、保税港区和两江新区引发的创新优势,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升了产业竞争优势。

   3.政策富集。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都比较重视发展民营经济,根据国家有关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总体战略方针,结合重庆本地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及相关规定,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主要的政策有:《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二00三年九月二十五日)、《重庆非公有制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二00五年九月十一日)、《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会章程》(2006年10月1日修订)、《重庆市新的社会阶层专业人士联合会》(2008年4月)等。

   (二)劣势(weaknesses)

   1.物流成本较高。重庆的物流环境还不成熟,这势必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必然直接影响到重庆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力与水平,所以物流环境竞争力是影响重庆民营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数据显示,重庆的物流环境竞争力相对薄弱,全市物流企业仅1150多家,大型的企业只有民生物流、重庆港务、中邮重庆物流、中铁联合、中国铁路快运、大通国际运输、大田集团、锦程国际集团等十余家;重庆的货物运输周转量比较低,水运及航空运输量所占比重也比较低,2008年,重庆市水路运输仅占全市货运总量的2.12%,航空货运在全市货物运输总量中甚至不到1.5%.重庆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已成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软肋,严重危及到重庆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与能力的提升。

   2.市场环境不宽松。对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限制没有完全解除,对民营企业参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政策没有完全到位,市场准入不平等,政策不公平。其主要表现为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采取参股、并购、重组等的力度不够。政策环境不完善,对国有企业格外关注,很多优惠政策都向国有企业倾斜,这样就使民营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平等地位,民营企业在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政策环境均有不完善,仍存在不公平待遇。如民营企业反映较多的“双重征税”问题。另外,有些地方虽然对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方面的政策是“非禁即入”,但事实上“明松暗紧”。务必加快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步伐,尽快打破“玻璃门”现象,推动重庆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新旧机会叠加。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重庆不仅拥有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城乡统筹配套改革积聚的共有优势,还拥有重庆直辖、314总体部署以及国务院3号文件、内陆保税港区与两江新区赋予的特殊政策的机会。这些优势都决定了重庆在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生产要素的同时,形成辐射中西部广大腹地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等四大中心。这是重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超强引擎”。

   2.自然资源丰富。重庆市地域面积为8.24万平方公里,为北京、上海天津三市总面积的2.39倍;各类水资源合计为14366㎡/人,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00㎡/人;全市具有可开采矿产75种,初步探明的矿产40多种,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82亿元;天然气探明储量3200亿立方米,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特大城市中矿产资源最丰富地区。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6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本文首先从概念和特点两方面介绍目前经济学界以及社会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经济“新常态”;然后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所表现出来的现状进行描述;接着分析了现阶段安徽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安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为应对“经济新常态”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安徽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01-03

纵观近年来中国GDp增长数据:2003年到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7.8%、7.7%,再到2014年的7.4%.数据显示,我国进入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2014年5月,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首次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

1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1.1经济“新常态”的含义

在2009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次提出新常态(newnormal)这一概念,主要描述了欧美经济发达体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很难再回到之前的发展状态,它的主要含义是:低增长、高失业将长期持续;企业利润缩减、资本回报率将降低.中国近些年来的经济现象表明中国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产生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以前年份的经济发展形态有不同之处;新常态之“常”,则意味着在新的发展形态到来之际中国的经济发展保持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适宜、生产结构优化、社会和谐.中国迈入“新常态”的经济发展阶段,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逐步产生重大改变.

1.2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

2014年,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

与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态对比而言,2011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的形态.

2.1从发展速度上来看,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4-201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以接近10%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在这段时期,中国的经济呈高速增长态势.但是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开始回落,2012年GDp增速由2011年的9.3%下降到7.8%,2013年增速为7.7%.国家统计局于2015年1月公布中国2014年GDp增速仅为7.4%.现实经济发展现状表明:中国正在经历新的经济发展形态——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2.2从结构上看,产业结构由不合理转为合理

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对比来看:近三年产业结构随着GDp增长速度放缓的同时发生了优化.从产业结构的发展来看,三次产业中的服务业所占比重与之前年份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农业和制造业的比重下降,服务业已经开始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逐渐改变了长期以来借助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产业格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第二产业中的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发展速度也明显快于传统制造业.

2.3从发展质量上看,低质量的发展转变为高质量的发展

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效率有所提升.中国开始意识到发展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成败的“胜负手”,逐步摒弃了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的产业.节能降耗水平逐步提高,2014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2%,能源消耗量达到六年来最大跌幅.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出现GDp与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大体同步,国民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新格局.

2.4从区域与城乡格局上看,不协调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

2011年开始,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快于东部地区.2014年上半年,中部地区的六个省(山西除外)工业增加值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0%以上;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和投资增速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在城乡结构方面,中国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2011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1.27%,首次超过50%,2012年为52.57%,2013年为53.37%,我国城乡不协调发展的格局正在加速改变.

3安徽省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安徽省近些年的经济保持着快速、健康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增速快、结构优化、效益高、后劲强的良好态势.2006至2014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2.9%,2014年较上年增长9.2%,高于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从经济总量上来看,2009年是安徽经济增长的分水岭.2009年以前,安徽省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在不断增长之中,但经济总量始终未能突破万亿大关,2009年安徽省实现10062.82亿元的GDp总量.2014年安徽省GDp达到了20848.8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高于全国水平.我省全年GDp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均GDp达34427元.

在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新常态”经济条件下,整体实力不强,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差别大,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也会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虽有所提升,但是与我国其他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3.1安徽省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虽然与全国和其他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我省的GDp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总的来说我省的经济总量仍不大.虽然2013年我省的GDp总量达到19038.87亿元,但是与东部城市的生产总值比较来看,仅为江苏生产总值(59161.75)的1/3,浙江生产总值(37568.49)的1/2;在中部省份中仅高于山西和江西的生产总值,我省的生产总值在全国31个内地省份中位于第14位.由于安徽省人均生产总值为31684元,仅在全国位于第26位.

3.2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两者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作为就业的载体,其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在就业结构上反映出来;同时,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合理的就业结构体现出重要作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典型的“三、二、一”的倒金字塔产业结构布局,而且这些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同系数都比较高(接近于1),也就是说各个产业的就业分布与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发展较为一致,与这些发达城市相比,包括安徽省在内的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布局,第二产业是支柱产业,它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但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时期,第二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安徽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较低的劳动生产率以及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很高的比重是我省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通过与发达城市相比得到如下结论:在三次产业中,安徽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远远超出一般水平,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略低于一般水平,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与一般水平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来看,安徽省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产业结构存在不协调,应采取相关措施改善这一现状,使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3.3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低,居民收入低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驾马车.然而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放缓,经济发展更依赖于国内的投资和消费.安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多来源于投资的拉动,特别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但是并不会一直存在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并不会持久.在全国总体经济放缓、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的现阶段,若要实现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则需要依赖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拥有的可支配收入和持有现金等因素.我省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上海的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上海的2/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上海的1/3,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处于较低水平.我省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不到城镇居民的1/3,说明了我省的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都较大,对于安徽来说,消费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在中国整体经济面临经济增速换挡的时期,安徽省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发展仍存在不合理之处等问题.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方式都开始发生转变的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认识新发展趋势,改善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对我省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4.1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以消费带动安徽经济发展

政府应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居民的劳动报酬收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应加快农村居民转移就业步伐,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居民公平就业,缩小城乡差别.

另外,政府应积极优化创业环境,引导居民通过积极创业来增加收入.完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投资保护机制,将居民的闲散资金更多引入实际生产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加居民财产收入.在增加居民财产收入的同时也应完善消费环境,让中低阶层居民敢于消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刺激居民消费,提高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带动居民的消费积极性,进而带来经济的增长.

4.2大力发展创新产业和服务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5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明确提出: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首次提出“众创空间”概念.当今,中国各大城市都在发展创新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机遇,安徽省也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并完善创新产业的服务,积极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从目前安徽省的现实情况来看,安徽省应充分利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验点和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等平台做好产业转移、自主创新等试点工作.安徽省应做到顺应时代的发展,鼓励创新创业,建立面向大众的创业服务平台,不仅有利于激发亿万群众的创造活力,更能够实现有效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迅速发展,从而实现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这对于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服务业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上升,并将在工业化后期阶段逐步超过第二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安徽省应借鉴发达城市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进程,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政府应加强其引导力量,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服务业的整体发展,着力解决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扭转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4.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拉动经济增长

我省应促进产业结构重心的转移,主要集中在三大产业结构比例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重心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大力深化改革传统服务业,尽快实现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结合,重点是推进信息软件、工业设计、互联网金融、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在立足于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应加快传统支柱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使传统优势行业的发展与现代新兴行业相结合,更有利于安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鼓励创新,不断促进技术和产品的革新进而带动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信息、汽车、化工、家电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对于安徽省来说,第一产业仍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显得更加任重而道远.当前就业的主要部门仍然是第一产业,农村仍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出去.为此,我省应建立各种培训机构和宣传平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和技能培训,以市场为导向设定各具特色的培训内容,做到有针对性的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使农村居民掌握一技之长.同时,利用当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积极承接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把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服务等领域,实现农村劳动力“因地制宜”,从而实现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就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家勇.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动力的转换[J].区域经济评论,2014(06).

〔2〕赵凌云,辜娜.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湖北发展新机遇[J].湖北社会科学,2014(10).

〔3〕王庆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测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112-114.

〔4〕刘世锦.进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J].中国发展观察,2014(04).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7

本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对今年上半年全国及地方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对下半年经济走势提出研判和建议。

李伟在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中全面深入分析了当前全国经济形势的总体情况,呈现的积极变化以及经济复苏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并对全年经济形势作出研判。

李伟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主要经济体需求回升,市场预期改善,我国经济步入中高速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仍在增加,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一定进展,企业利润有所改善,出口明显止降回升,部分增长困难的区域增速回正。同时,国际上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增大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触发全球资产重新配置和资本市场动荡,可能影响全球复苏步伐。国内经济也面临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房地产市场调整等方面的影响,短期内有一定回调压力。综合判断,今年全年经济增速有望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小幅放缓,今年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有把握的。

围绕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七大热点问题,李伟进行了深入阐述。

第一,关于美国政策新动向和国际经济走势。

李伟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国际环境出现了一些向好变化,没有出现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大事件,人们的担忧有所减轻。近期,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展望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再次上调0.1个百分点至3.5%,全球贸易增速预计回升到4%附近,有望自2012年以来首次超过GDp增速。

李伟同时强调,当前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恐怖主义和地缘政治动荡的不确定性并没有消除,我们需要继续做好评估,制订好预案,作出有理有节的应对。

第二,关于我国产业重组与产业升级。

李伟说,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困难。近两年来,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传统行业内部优胜劣汰、新旧动能转换在加快,企业效益出现明显改善。一是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取得进展,为重化工行业调结构赢得了时间。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和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支撑作用有所提升,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较快,新技术行业保持快速增长。三是产业内部优胜劣汰加快,优势企业市场份额逐步提升。魍巢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实现传统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四是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能力迈向新台阶。五是实体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工业增速企稳并略有反弹;企业利润率回升,亏损面下降;实体经济杠杆率下降。

第三,关于金融去杠杆、强监管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

李伟强调三个观点。一是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是为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二是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需要加强各方统筹协调。三是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也需要地方的积极配合。

第四,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和新特点。

李伟表示,首先,空间布局新战略正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其次,“一带一路”为中西部参与全球分工提供新机遇。最后,要在分化中积极应对区域发展挑战。要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还需应对经济转型持久战的挑战。

第五,关于房地产调控成效和构建长效机制。

李伟认为,我国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取得积极成效。随着严厉限购限贷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房地产销售增速回落,大中城市房价快速上升的势头受到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库存水平继续下降。

李伟说,我国房地产进入总量平衡、结构调整的阶段,总量供给不足问题基本消除,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预计下半年房屋销售增速将进一步回落,政策上要避免继续通过稳房地产投资来稳增长,工作的重点要放到促进结构调整优化上来。要着力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六,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和落实扶贫攻坚。

李伟认为,目前,农民增收潜力没有完全得到释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粮食高库存拖累农民收入增长。玉米、水稻库存持续高位,小麦库存增长,将对农民收入造成重大影响。二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这是由于近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结构调整,农民工就业受到影响。三是农民财产性净收入增长依然缓慢。

李伟强调,当前,亟须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工作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升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一是加快粮食去库存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既要推进市场化改革、降低库存,也要保护农民利益,避免打击农民种口粮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工资性收入,支撑农民收入增长。要认真研究农民工在就业、收入、培训、技能提升等方面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妥善采取应对措施。三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净收入。及时总结和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三项试点经验,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资产流动,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大扶贫攻坚投入力度,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第七,关于今年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走势的研判。

李伟说,今年二季度,随着房地产调控和金融去杠杆效应显现,叠加库存回补力度减弱,内需面临一定回调压力,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产出增速小幅放缓,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利润增速冲高回落,民间投资回升动力偏弱,补库存拉动力量逐步走弱。

从中长期角度看,这次增速回调的性质是在中高速增长阶段附近的短周期调整,回调幅度较为有限。一是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下半程,经济增速在新的中高速平台企稳的可能性较大。二是从设备投资周期看,制造业产能扩张的潜在水平约为5%。国际经验表明,伴随着经济增速下降,制造业设备投资增速会持续回落,甚至出现短期负增长,之后逐步在5%左右的区间稳定下来,经济增速也随之基本企稳。目前,我国制造业投资已经处于这一区间内。三是外部经济周期回升有利于中国经济企稳。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8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克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以及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严重洪涝干旱等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取得了新进展。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总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2006年年均增长10.4%,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9.7%高出0.7个百分点。经济增速不仅快,年度之间波幅也比较小。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地区、城乡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城乡经济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趋向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财政收入在四年内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我们办了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一些大事,重点加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大了对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企业利润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速度的增长,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调动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四是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供给能力大幅提高。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稳产增产。

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

六是对外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升三位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9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经济过热充分就业

遏制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单单控制通货膨胀并不过分困难,困难的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不遏制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在理性上,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稳定,扩大就业,应当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的。一般而言,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作为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因素,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相统一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或过慢增长给社会再生产带来的种种严重弊端,全面持续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但是经济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是有一定的矛盾的。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失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即经济增长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增长率下降,则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即高经济增长率一般伴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会大量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推动物价大幅度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如果降低速度过快,虽然价格可能趋于稳定,但同样会带来问题;一方面会减少供给,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部分职工生活失去保障会带来社会的不安定;再一方面,物价上升,特别是物价大幅度上涨会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为物价大幅度上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国家会采取紧缩措施抑制通货膨胀。紧缩速度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经济持续低速增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由于经济运行自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超前或滞后的关系,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相关关系不显著,但这一规律仍然起作用。

分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并找到一条既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的途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难以为继。从2003年到2006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依次为10.0%、10.1%、10.4%、10.7%。200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延续了2003年以来两位数加速增长的势头,经济繁荣期不断延长。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是投资增长型经济,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来支撑,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占较大比重。2007年上半年,我国GDp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要素分配偏向于资本、偏向于企业、偏向政府(因为政府通常是资源要素的最终所有者),而劳动要素的比重低下,劳动收入部分和资本收入部分的相对比重降低。此外,政府主导经济模式使得经济建设型职能替代公共服务型职能,政府必然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竞争性领域,而保障整个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由于得到政府财力支持相对较少而建设严重滞后。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投资增长,由此陷入一个“高投资、高储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起点,没有适当规模的投资,经济就不可能发展。但是我国的问题常常出现在投资需求过旺,规模过大上。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可以引起基础产品特别是投资品价格的上涨,并最终传导到其他产品的价格上。加之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瓶颈产业的推波助澜,短缺现象严重,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而一旦控制投资增速过度,又极易引起明显的经济增长幅度下滑,失业人数增长,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等经济萧条现象。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进入“高增长期”和“高成本期”。高增长需要不断的更高的投入,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速度型的,即以高投入、高消耗换来较高的产出,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能源资源等因素的制约。2003年至2005年,GDp年均增长10%,但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

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是高增长高储蓄。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接近10%,能够保持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靠的是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来支撑。这是我国经济有强大发展动力的主要原因。

按照通常的规律,经济增长会进一步刺激投资增长,从而对储蓄产生影响,储蓄率会相应走低。但是,我国经济增长情况正好相反,经济高增长推动储蓄增长,而且增幅不断扩大,尽管2003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攀高到40%以上,但国内储蓄增加更快。近年来中国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还在不断攀升,从1996年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中国目前的储蓄率高达46%。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7年3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已达17.5万亿元。居民储蓄大幅度增加主要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和明证,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然而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每逢经济高速增长就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最终往往要通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来缓解通胀的压力。也就是说,我国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总是放在降低增长速度上,而往往忽视了我国通货膨胀真正根源在于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型、外延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突出表现在以低下的投资效率、很高的储蓄率或投资额来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扩大就业,是中国经济增长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中长期问题。近几年是我国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非常突出。庞大的就业压力要求中国经济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因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很难避免。但如果经济增长过快,明显超过资源许可的范围,就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宏观调控力度过大,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增长率,又会引起通货紧缩,进而导致就业萎缩,影响社会安定。问题是,改革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极不协调。

“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密集向资本与技术密集转变的必然趋势,这在客观上会使经济增长对拉动就业的规模缩减。另一方面,也有着深刻的体制机制原因。一是在发展思路上,没有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统筹考虑,比较普遍地存在重增长、轻就业的问题。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长期较快增长,但拉动就业能力却明显下降。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第二产业仍处在重工业化阶段,具有明显的排斥劳动力倾向。另一方面,第二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这也是近年外商投资的重点,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约70%集中在制造业。制造业本来资本有机构成就比较高,加上外资的推动,进一步加快了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抑制了就业增长。相反,吸纳就业具有明显优势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影响到全社会就业规模的增长。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逐渐进入新一轮的景气之中,通货膨胀的苗头也已经出现。作为通货膨胀水平参考指标之一的Cpi,2007年7月,同比上涨5.6%,1月至7月累计上涨3.5%,央行认为目前我国通胀预期增强,通胀风险趋于上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解决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经济不能不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但中国人对通货膨胀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因此,要切实处理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既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促进就业增长,又要使通货膨胀保持在合理的、可承受水平上。也就是说,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把握好“度”。

所谓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指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技术进步和投资能力所能达到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不能以牺牲人民的消费来维持经济增长速度。在生产发展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不能降低和阻碍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增长,而通货膨胀的程度不能大到阻碍和破坏经济增长的地位。通货膨胀程度的大小有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其基本原则应是不能降低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否则,通货膨胀幅度过大,人民生活承受不了。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在价格上涨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公众可承受程度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总之,我们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应当尽可能地做到物价基本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防止经济大的起伏,保证充分就业。而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切实跨出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货币推动的速度型增长方式向实现效益型增长的转变,是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处理好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白津夫.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分析[J].学术交流,2007(1)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篇10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增长”是头等大事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保增长”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头等大事。之所以要强调“保增长”,并把其提升到核心的战略地位。这是因为:

第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增速过慢,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缓解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就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情况下,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信心,也有利于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保持社会稳定。

第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符合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依靠快速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一条宝贵经验。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之所以有巨大进步,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今后也只有通过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变被动为主动,并为经济社会长期的良性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第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化挑战为机遇的必然选择。经济增长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正是有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才有了应对各种挑战的驾驭能力和回旋余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相当严峻,国际金融危机正在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经济增长减速与国内周期性结构调整叠加在一起,使国内经济运行困难增加,经济运行中的压力明显加大,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风险明显增加。在这样的挑战下,只有坚定不移地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才能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生机,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第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我们有改革开放30年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巨大发展空间,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形成的较好的体制环境,还有总体稳健的金融体系、规模较小的财政赤字、储备充足的外汇和国内较高的储蓄率,这些都是保持增长、应对危机的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保增长”包含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框架之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与以往相比有着新的涵义,是包含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框架之中的。

首先,“保增长”不是保传统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而是保科学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要满足基本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我们不能为了图一时的高速度而无视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民众的福祉,放任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产业的延续,甚至把已经淘汰的产能重新扶上马。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让传统发展模式积累起来的结构性、素质性、内生性矛盾暴露无疑,低层次的产业纷纷败退,按传统模式发展的企业大都遭受重创。而一些技术含量高、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却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有些还捕捉到新的机会,逆势而上。所以,此次金融危机冲击,既是阵痛,又是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良机。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保增长”。实际就是科学发展模式下的“保增长”,必然要求着力转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坚持保持增长速度与提高质量效益相统一,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来积极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保增长”不是保具有传统增长动力与要素支撑的经济增长,而是保具有新型增长动力与要素支撑的经济增长。我国的大多数较发达省市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虽然发展基础更好,但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显露,经济增长面临传统的增长动力和要素支撑逐渐减弱的压力。不少企业满足于靠低档次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甚至替别人贴牌生产,难以对经济增长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所以,“保增长”必然需要形成新型增长动力与要素支撑,这就要求大力推进增长动力和要素支撑的转变:一是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二是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

其三,“保增长”不是保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而是保依赖国内消费需求的经济增长。依赖投资的增长会产生三大弊端:(1)形成产业项目重复建设或再次导致投资过热和经济过热;(2)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难保证、安全事故难避免;(3)政府大规模投资建设,严重抑制老百姓消费。所以“保增长”不能依赖于投资,而是要依赖于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内需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只有拉动内需,保证国内经济循环的顺畅,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外部萧条的影响。需求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如果不能形成消费需求,就难免陷入过剩的困局。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提高居民收入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

其四,“保增长”不是保劳民伤财、脱离实际的经济增长,而是保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经济增长。增长的最终指向是民生福祉,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项目投资来“保增长”,绝不是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而是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此,短、中、长期利益才能兼顾,经济发展才有持续动力。民生要点不离“就业”、“保障”四字,需要切实加以维护。

其五,“保增长”不是保“高成本”的经济增长。而是保“低成本”的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经济运行的国际资源要素成本、国际竞争成本、环境保护成本都越来越高,加速经济增长正面临着“高成本时代”的严峻挑战。因此,“保增长”不是要以“高成本”为代价来实现经济较快增长,而是能够有效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资源依赖向技术依托转变、制造业由中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和高附加值攀升、“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提升。

可见,“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当前经济增长的回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和有利的空间;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给未来的长

远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动力。可以说,“保增长”是“治标”,是短期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治本”,是长期目标,只有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标本兼治,才能事半功倍。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

由于“保增长”包含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框架之中,所以只有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才能实现经济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增长。为此,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保增长”的重点。应该突出抓以下三点:一是提升传统工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工业,尤其是通过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提高工业部门的技术含量,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处在工业化时代,同时又面临信息化的浪潮。应抓住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努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成长链。三是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它不仅是国际上跨国资本继制造业转移之后向我国产业转移的一个新领域。而且是扩大“内源性”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

第二,把扩大消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直接动力,加强经济增长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消费增速相对较低。在实现“保增长”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积极扩大消费,使消费需求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消费的启动可运用五大杠杆:(1)促进就业与工作收入的增长;(2)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3)拓展消费服务的供给;(4)加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发放;(5)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前两个杠杆可重点通过政府财政和税收政策加以运用,后三个杠杆可以主要通过金融业的发展予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