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十篇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十篇

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6:33

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篇1

关键词:HSe管理体系,石油工程,项目监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HSe管理中的“H、S、e”分别是“Health(健康)、Safety(安全)、environment(环境)”,是目前通用于国际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管理体系。HSe管理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三个核心内容,围绕着这三个核心内容来构建组织结构、划分岗位职责、明确具体方法、确定程序过程和资源利用情况。HSe管理体系充分借鉴了世界各国的管理经验,是今天石油天然气企业顺应市场要求和社会需求、满足规范化运行标准的必然之举。

1、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我们所说的HSe管理体系是指: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职责、做法和资源等构成的整体。

HSe管理体系的构成元素在第一时间通过科学的经营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结构化的动态管理系统。从它的功能上讲,它是一种事先确定自己的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以防止其发生,为了减少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模式。它强调了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机制,因此,这是一个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为一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石油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理工作中,监理单位受业主的委托,结合监理合同的约定,履行着法律、法规等规定的监理HSe工作职责与义务。监理工程师应根据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结合HSe管理的要求,做到如下内容。

2、掌握与监理安全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为了使管理的工程项目监理实现“零事故、零伤亡、零污染”的工作目标,监理必须熟知和执行与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HSe法律、法规。例如: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审、查、停、报”的监理安全责任,作为监理工程师必须铭记于心。审:主要是指方案中有关HSe工作内容的审查;查:对方案中有关HSe工作进行检查;停:监理在检查中,如果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告知并监督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报:当施工单位拒绝整改或不及时整改,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只有正确地履行职责,才能确保石油工程项目监督HSe管理目标的实现

3、建立与业主项目管理相适应的HSe管理体系文件

在石油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理工程师要以业主的HSe体系文件为标准,根据HSe体系对监理工作职责的要求,建立符合所承担石油工程项目建设的HSe体系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在项目建设中,根据监理合同及HSe协议的要求,监理承担着项目建设的监理工作的HSe管理责任。为了确保项目建设HSe管理目标的实现,要编制监理工作的《监理规划(含HSe章节内容)》、《监理细则》、《HSe管理手册》、《HSe检查计划》、《HSe应急预案》、《HSe作业计划书》、《HSe作业指导书》、《HSe检查表》、《HSe绩效考核办法》等HSe体系文件和作业文件,用以指导监理HSe管理工作的展开,实现HSe管理的目标。

4、开展与项目管理有关的HSe管理体系知识培训

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必须进行上岗前的HSe知识培训,学习有关HSe知识,有关法律、法规,可以使HSe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按照HSe体系运行的要求,结合项目管理文件和其他内容,用动态管理的办法,通过文件下发,定期组织学习、沟通制度来宣贯所有员工,让大家了解HSe工作要求,更好地开展工作。在HSe体系运行管理中,在HSe管理机构主管领导安排下,监理工程师组织对各方参与的建设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包括对承包商的项目经理、技术总监、QHSe经理、专职安全人员组织的主管领导、HSe监督员、施工机组长、特殊工种等人员,努力实现最大的覆盖范围。通过培训和学习,使所有参建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对HSe监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夯实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监理工作的基础以及HSe意识。

5、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展HSe活动,实现HSe经验共享

在石油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HSe管理机构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HSe活动:如开展“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活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安全生产教育月活动等,使各参建单位树立“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脚踏实地开展“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努力确保实现工程项目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调查潜在的危险,防止违规行为的活动,加强监督检查频率和处罚力度,提升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及抽样检验业务,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并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使存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可以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减少违规行为,确保项目施工生产的平稳运行。也可以进行每季度HSe工作经验交流,选择工作中典型案例分享经验,只要它反映了HSe管理事件,可以分享他们的经验,创造了良好的HSe工作管理氛围。通过开展活动和经验共享,使HSe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提高安全生产的能力,而且还可以确保项目建设的安全运行。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在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建立了工程例会制度。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的HSe工作条件通知精神传达的文件要求,1周(月)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将上级主管部门传达的精神要以及一周(月)来施工现场的HSe工作状况进行通报:现场监督作业HSe检查过程中不合格的问题、HSe问题落实整改不合格的问题、事故处理的情况事故的处理情况、HSe工作中的好的做法、展应急演练等工作重点向各参建单位进行通报,对下周(月)的HSe工作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例会制度对HSe工作的通报,体现了HSe体系运行的预防工作,实现HSe工作的主动控制。

6、制定制度、开展HSe绩效考核、实现持续改进

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要建立HSe绩效(月)考核工作制度,施行HSe奖惩机制。在HSe体系运行过程中,按照制度要求,结合工程现场来开展HSe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月度会议上通报。通过考核可以发现各承包商在HSe管理工作的优点与缺点,同时对需要改进的内容提出要求,以便施工承包商在下月HSe管理工作中能够及时纠偏处理,持续改进。

结语

本文总结了石油工程中实施HSe管理的现实需求,指出了现实原因和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人员对于实施HSe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希望能够为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晓秋,马永红.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HSe管理现状比较与分析[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年第02期

[2]黄海滨,李伟涛,何社锋.HSe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8年第06期

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篇2

【关键词】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财务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

一、引言

石油企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一部分,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可以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数据支持,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提升石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财务共享模式产生的背景

财务共享模式最早由美国福特公司提出,是该公司针对自身财务管理问题,通过多方面的研发与调整,实现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结合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实际管理情况的分析,提升财务数据管理工作效率,强化财务管理力度,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1]。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同时可以使管理者对自身工作情况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使其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解决管理问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共享模式的推广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逐渐成为当前企业比较关注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战略发展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石油企业中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意义

(一)整合企业财务资源

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保证财务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加强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借此收集与管理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优化业务组织与流程,发挥业财资源共享的优势,为企业业务工作开展提供财务资源信息支持[2]。当企业财务资源得到整合利用后,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效果也会发生变化,不仅实现高质量工作,同时还为企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提升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统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改变企业各部门财务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统一。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能够结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统一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与标准,为财务管理行为提供制度保障,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秩序地开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互动效果,使财务管理人员了解各个部门工作的情况,还可以将财务数据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为针对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三)提升企业业务工作效果

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业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支持,解决业务工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部分石油企业因为财务与业务信息互动不到位,所以无法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为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指导。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主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财务部门为核心,覆盖企业所有的财务经济活动[3]。在该模式的支持下,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业务发展规划,为高效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业务部门可以根据财务数据,做好资源配置与业务发展计划工作,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财务共享模式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

(一)统一财务信息,提高管理效果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状态,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据。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的认识,明确这一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与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性,树立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4]。与传统财务工作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实现了对企业预算、执行等工作的全方位监督,可以保证企业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财务共享模式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解决以往财务预算信息滞后性的问题,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对预算工作的重视,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将此作为财务共享工作的重点,加强对石油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将此运用在财务目标、业务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建设中,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务数据支持,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加强人员队伍培训,促使财务共享模式运行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使企业内部财务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方法及原理,并主动用此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助力。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者与实施者,其业务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效果。若是工作人员不了解财务共享模式的工作特点,那么将会影响财务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无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石油企业可以根据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组织个性化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使其掌握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并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以此增强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高效开展。首先,对财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与改革发展意识,使其认识到财务共享模式是时展的要求,是自身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意识,有利于财务管理创新发展。部分财务人员对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存在一些抵触心理,认为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支撑企业的发展,不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当前部分石油企业虽然已经引进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但是无法满足石油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企业财务人员难以获得更多与企业内外部发展有关的信息,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不仅可以获得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同时可以了解市场环境,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因此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推动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其次,对财务人员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操作方法,借此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为企业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理论培训活动是丰富财务人员基础知识,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媒介。通过个性化的培训,可以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现代化技术,对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训活动中,应以工作人员的财务工作水平与信息化管理能力为基础,选择适合的内容,以此提升培训效果,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人员支持。最后,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奠定基础。石油企业利用财务共享模式开展工作时,需要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吸取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基础保障[5]。工作经验总结十分重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日常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总结财务工作情况,并反思自身在岗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者问题,利用以往的成功经验解决问题,促使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财务工作效率

在石油企业中,若想展示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价值,提高财务与业务工作效果,可以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此作为推动财务共享工作实施的载体,为信息管理、业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具有高度集约的特点,涉及的工作内容、信息数据非常多,若是采用传统人工方式进行管理,会失去财务共享模式建设的意义,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同时可以解决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有的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与方法,建立符合实际的财务管理数据库,要求工作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做好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减轻工作压力,提升财务信息处理工作的有效性。以中石油为例,该企业建立了多个数字化平台,包括业财融合价值管理平台、全球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在数字化平台辅助下,促使企业业财融合,同时能够将两万余财务人员的工作批量化、集约化到不到两千人的财务共享中心完成,促进效率大幅提升,并实现低碳、安全化运营。石油企业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立足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建立符合实际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将企业财务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为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促使石油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四)加强风险防范,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会因为市场环境或者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出现运行风险,对企业稳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实际工作中,石油企业应提升对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使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工作人员认识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并发挥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优势,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为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6]。在风险防范工作中,加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用,利用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管理情况与业务工作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建立财务预警体系,若是发现问题,则需要做好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利用风险防范策略解决问题,以此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此外,石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将财务共享系统作为工作的载体,增加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各个岗位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为企业资金管理与运用提供支持,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管理制度与日常沟通的方式,为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促使石油企业稳健运行。

(五)建立内控制度,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

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可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使各项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需要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石油企业的业务、财务等经营性活动进行动态的监督,以此实现高效率管理,推动企业长远发展。首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将内部控制工作与企业财务管理有机融合,对财务工作行为、管理行为等进行监督,使各项工作在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管下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有较多的数据信息,内部控制中,对共享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要求业务部门人员以财务管理需求为基础,开展业务工作,在实现企业业务目标的同时,完成财务目标,为石油企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7]。其次,加强对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管理,优化系统的功能,增强管理工作效果。财务中心服务系统中应包含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资金动态管理、财务报表等功能,通过多个功能的集中建设,实现对石油企业所有业务的动态管理,为后续信息的运用提供便利。最后,立足财务共享中心,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流程。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能够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实际工作中,需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适合该中心的内部控制流程,对企业资源的运用情况进行监管,保证资源利用与配置的有效性,促使后续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结语

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篇3

一、厄瓜多尔调整石油政策的具体措施

长期以来,石油问题一直是厄瓜多尔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之一。由于国内党派林立,利益分化严重以及政局动荡不安,厄瓜多尔的石油政策难以保持连续性。面对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并保持在高位,为强化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和分配权,科雷亚政府以强硬姿态对厄瓜多尔的石油政策进行了调整。

第一,提高石油溢价收入分享比例。围绕石油分成比例和石油税收调整,厄瓜多尔与外国跨国石油公司进行了多次博弈。早在2005年9月,厄瓜多尔前总统帕拉西奥在其任期内,一直努力重新修订政府与外资石油公司之间2:8的产品分成比例,拟将政府所占份额由20%扩大至50%。2006年3月,厄瓜多尔议会通过的石油法修正案规定,厄瓜多尔将与外国公司重新谈判已签订的产品分成合同,厄瓜多尔将分享石油溢价收入的60%,而余下的40%归外国石油公司所有。外资石油公司对这一规定表示强烈反对,最后这一比例锁定在各自分享50%的水平上。2007年10月,科雷亚政府把50%的分享比例提高到99%,只给外资石油公司留下1%。

第二,重新谈判石油合同。科雷亚执政后,就已签署的石油合同,极力要求与外国石油公司重新谈判。2007年初,科雷亚政府成立了“石油合同审计委员会”,主要调查外国石油公司遵守合同的情况。为推动石油合同的重新谈判,科雷亚政府还成立了跨部门工作小组,其人员由国家石油公司石油合同管理部门、能源矿产部的律师、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以及财务专家构成。能源矿产部明确表示,重新谈判后的石油合同平均期限将保持在5年左右。

第三,重返欧佩克。由于高昂的会费以及配额限制政策,厄瓜多尔于1992年退出了欧佩克。科雷亚总统一直宣称,厄瓜多尔退出欧佩克是一个错误,并积极谋求重返欧佩克。2007年10月,厄瓜多尔向欧佩克提交了恢复其成员国地位的申请文件。同年12月5日,在阿布扎比欧佩克成员国能源部长会议上,厄瓜多尔被正式吸纳为成员国,同时获得了日产52万桶石油的产量配额。重返欧佩克后,科雷亚政府决定偿还所拖欠的500万美元会费,计划将在3年内还清。

此外,科雷亚政府还中止了一些欧美跨国石油公司与厄瓜多尔签署的石油合同,并加强了与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的石油公司合作。为提高石油产量,厄瓜多尔从委内瑞拉引进了新的石油开采技术,并向印度尼西亚国有石油公司提供了亚马逊地区已废弃油井资料,以便加强两国石油合作。厄瓜多尔也与我国的石油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涉及勘探、生产、运输、储存、石油服务、环境保护及人员培训等方面。

二、厄瓜多尔调整石油政策的原因

厄瓜多尔调整石油政策纯属他国经济,无可非议。科雷亚总统高举“21世纪的社会主义”大旗,多次到委内瑞拉寻求治国经验,极为称赞查韦斯政府的石油国有化措施。虽然厄瓜多尔石油政策调整尚未达到国有化程度,但是,科雷亚政府强化石油资源控制权的政策目标非常明确,这也是基于科雷亚政府执政理念的现实选择。

第一,经济不可动摇。科雷亚自竞选以来一直高度推崇“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致力于社会公平、公正和发展。科雷亚对厄瓜多尔以往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持批判态度,认为2000年厄瓜多尔放弃了本国货币而采用“美元化”是厄瓜多尔的耻辱。上台执政后,科雷亚主张恢复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曾多次表示,外国石油公司掠夺了属于全体厄瓜多尔人民的石油资源,石油利益应属于国家,这是国家经济的充分体现。

第二,科雷亚新政亟需财力支持。为改善中下层民众的医疗、卫生、教育及住房条件,科雷亚政府先后提出了“社会发展计划”、“厄瓜多尔计划”、“2007-2010年国家发展计划”等多个施政方略。实施这些计划成本高昂,仅“2007-2010年的国家发展计划”一项就需要40多亿美元的资金。厄瓜多尔的财政收入高度依赖石油工业,石油税收占财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科雷亚政府扩大分享石油分配比例,可为其实施新政提供财力支持,并巩固其执政地位。科雷亚政府把“油价上涨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分享比例提高到99%之后,按当前油价估算,此举每年可增加近9亿美元的财政收入。

第三,扩大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和合作。厄瓜多尔重返欧佩克,扩大其在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厄瓜多尔的国际地位。简而言之,厄瓜多尔之所以重返欧佩克是因为厄瓜多尔通过欧佩克可以加强与其它成员国在石油领域的技术合作、分享石油市场信息以及与其它成员国的国有石油公司交流管理经验。此外,回归欧佩克之后,科雷亚政府不仅可以从欧佩克成员国获得优惠贷款以及技术援助,而且利用欧佩克的配额机制,可以增加与外国石油公司在产量方面的博弈筹码。

三、厄瓜多尔石油政策调整对我国投资的影响

自2003年以来,我国一些国有石油企业陆续进入厄瓜多尔,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化公司均已在厄设立分公司,其项目以购买区块勘探与开采权益、开展石油工程承包为主,投资金额近20亿美元。厄瓜多尔此次骤然调整石油政策,尤其是提高石油溢价收入分享比例以及重新谈判石油合同,使我国的石油企业在赢利能力、投资回收等方面将会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第一,投资风险与厄方签署的合同类型有关。根据厄瓜多尔石油法,厄方的石油管理实行的是工作合同制度。工作合同制度是一种合同性授权,外国石油公司有权利获得成本油和利润油。凡是与厄方签署产品分成合同的石油公司,受到厄方此次石油政策调整的冲击则较大。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化公司因购买区块勘探与开采权益,所受影响比较严重,而长庆石油公司因签署石油工程服务合同则受到的冲击不大。

第二,投资回收风险增大。厄方石油政策调整在短期内是否会造成我国石油企业亏损,还难以判定。投资盈亏点不仅取决于石油价格,原油产量也是影响我国石油公司盈亏的重要因素。长期来看,由于我国在厄瓜多尔的石油投资项目以区块勘探和原油开采为主,厄方提高石油溢价收入以及石油合同重新谈判的不确定性,不仅压缩了我国石油公司的利润空间,而且也放大了投资回收风险。

第三,难以回避追加投资。1990-2005年期间,厄瓜多尔20%的森林因石油开采被破坏。厄瓜多尔此次调整石油政策,在环保标准、劳工权益保护等方面更加严格。在石油合同重新谈判过程中,科雷亚政府在环保、劳工权益等方面,以强势姿态提出了更多要求。科雷亚总统明确表示,外国石油公司务必严格遵守环保标准,并对以前的环境破坏提供补偿。勿庸置疑,厄瓜多尔在环保以及劳工权益方面提出的新条件,需要我国石油公司必须追加一定的投资。

四、防范和化解我国石油投资风险的应对之策

近年来,石油产区的印第安人问题、政局动荡不安以及石油分配政策不明朗,一些外国石油公司已从厄瓜多尔撤资。虽然科雷亚政府的石油政策调整尚未达到国有化程度,但是强化石油资源控制权和分配权的政策目标非常明确。我国石油企业挺进厄瓜多尔实属不易,对厄瓜多尔石油政策的“误读”,只能导致对投资风险的“误判”。为防范和化解我国石油企业的投资风险,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谨防潜在的政治风险。石油问题长期以来是厄瓜多尔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之一,因政局不稳,其石油政策的连续性较差。厄瓜多尔国内政治分歧较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短期内难以化解。如果科雷亚政府实施的“21世纪社会主义”新政遭到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一旦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其能源政策势必会有重大变数。为防范厄方潜在的政治风险,我国石油公司要与厄方政府保持良好沟通,跟踪其政局变化。

第二,选择风险较小的投资合作方式。目前,厄方主要采取5种石油合同类型,即服务合同、产品分成合同、合作合同、特殊服务合同和边际油田的开发与补充勘探合同。因合同类型的性质各异,厄方调整石油分配政策对外国石油公司投资风险的影响也就有所差别。自2003年以来,厄瓜多尔调整的分配政策主要集中在产品分成比例和石油溢价收入分享比例两个方面。因此,从厄瓜多尔石油管理制度、决策体制、政策变化特点出发,选择适宜的合作方式,可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第三,动态监测厄方经营环境变化。2006年9月,世界银行研究认为,大部分拉美国家的企业生存环境已经好转,只有厄瓜多尔停滞不前,企业生存环境与非洲国家等同。厄瓜多尔企业生存环境较差主要体现审批程序繁杂、劳动力稳定性差以及进出口费用较高三个方面。2007年9月,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按照国家竞争力的排名,厄瓜多尔在131个国家竞争中居103位。因此,应从总体上动态监测经营环境变化,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篇4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统一集团公司标识的通知》要求,炼油与销售公司正有计划地做好统一标识的更换与使用工作。2005年底完成5000座加油站外部形象的包装改造,全部加油站的包装改造于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完成。

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公司加油站管理处处长王长江,对加油站包装改造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他要求各加油站从集团公司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有计划地做好加油站新标识包装改造工作,切实维护标识使用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从每一个细节抓起,精益求精,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到位。他强调,在开展加油站包装改造工作时,要注意协调好施工作业与加油站日常经营的关系,把握好入场时机和改造周期,确保生产安全,不能因此而影响加油站生产的正常进行。

这次加油站包装改造宣贯培训活动,是为了贯彻中国石油于5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石油加油站标识改造工作电视会议》精神。在这次会上,详细地诠释了改造新标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自去年年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式启用新标识至今,近半年来轰轰烈烈的新标识包装改造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为了推动新标识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巩固工作成果,达到统一思想,严格规范的目的。中国石油召开了《中国石油加油站标识改造工作电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炼油与销售分公司总经理蔺爱国,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覃国军,副总经理田景惠,副总经理杜烈奋及有关处室负责人。会议由杜烈奋主持。华南销售分公司等二十多个相关单位收看收听了电视会议。

会议共分两项内容。副总经理田景惠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炼油与销售分公司加油站管理处处长王长江演示了《中国石油加油站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核心部分》的内容。

首先,田景惠同志重申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统一集团公司标识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即有计划地做好统一标识的更换与使用工作。

田景惠同志强调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并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他指出,加油站作为中国石油新标识的重要传播载体,直接面对社会,是公众熟悉、了解、认同新标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加油站的包装改造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单位必须认真组织,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完成任务。

统一标识的战略意义

田景惠同志指出,统一标识的工作是实现“两个转变”、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集团,进一步塑造和展现中国石油国际化大公司新形象的重要举措。从国内向国际、从油气生产商向油气供应商转变的过程,是中国石油走向公众,走向世界的过程。现在进行的整合标识工作,是实现产品标识和服务标识高度统一,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高度凝聚,向社会公众和外界介绍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实现企业形象和企业价值双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进一步挖掘中国石油无形资产,发挥品牌优势,实现持续有效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他要求各单位广泛开展新标识的宣传与学习,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手段,对新标识的含义、意义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提高每一位员工的思想认识,使统一的标识、统一的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加油站作为成品油销售终端,是产品与服务的结合点,是展现企业形象的窗口,是市场竞争的阵地。加油站进行统一标识的包装改造,可以使中国石油整体品牌形象更加鲜明,品牌价值迅速提升,更具市场;中击力。在集团公司新标识推介工作整体部署中,通过广泛一致地使用新标识,形成传播效应;通过所属的油库、加油站、油罐车等处使用新标识,使其迅速被大众接受:通过加油站相关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改造更新,向社会展示新的形象。要以新标识为载体,宣传中国石油“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理念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价值观,构建与媒体和公众最广泛的沟通平台.培育中国石油服务社会的文化品牌,取得公众对中国石油更好、更多、更深入的认知和了解。

统一标识的总体安排

在对总体工作的部署中田景惠同志提到,加油站统一标识工作,是一项时间跨度大、质量要求高的系统工程。要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抓住重点、逐步铺开”的原则,结合加油站数量及加油量,确定工作重点,明确质量标准,规范采购管理,做到“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方案,步步有确认,事后有总结”,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从四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的安排:

统一、明确、细化的标准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按照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统一标识图样及主要组合图例》的要求,板块组织从事训形象设计的专业公司、集团公司聘请的品牌设计专家,和销售系统加油站包装改造方面经验丰富的同志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已完成《中国石油加油站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核心部分》设计,并下发到各单位。《核心部分》统一了加油站包装改造的各项标准,作为今后加油站包装改造的规范性文件,已经纳入集团公司标识管理体系。各公司要严格遵照《核心部分》的有关内容进行加油站新标识的包装改造工作,不允许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进行更改和变通,更不允许各行其是,自定标准.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

分级管理、规模采购是工作高质、高效运转的重要手段。对于如此规模的包装改造,只有坚持集中管理,规范操作规程,才能保证此次新标识统一工作的标准和质量。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模化采购,生产厂家才能形成规模效益,才能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施工的质量,才能把为中国石油服务真正当作一件事业来做。我们通过集中采购,统一包装标准,降低改造成本。为了确保包装改造质量,经班子研究并报股份公司同意,加油站包装改造厂商由板块统一组织入围,选择一批质量、资质、信誉好、具备规模的生产厂商,与他们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制定包装改造管理制度,组织对施工质量进行考评,监督检查包装改造工作进度及效果,解答关于训标准的有关问题。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具体组织实施。要由各分公司负责,本着“就近的原则、便于维护和节省运输费用”的原则,从入围的包装商中招标选定几家专业公司进行集中生产,实现程序化管理,阳光性采购,提高效率和效益。

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是开展此项工作的有效途径。要按照同一地区、同一路段,改造标准统一的原则,结合加油站星级、销量与地理位置进行统筹规划,不同的加油站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改造。

地理位置优越的加油站(主要是一类站及部分重点二类站,如城市、高速公路、国道重点路段、机场码头、车站、旅游热点线路等重点区域)、三星级以上的或销量达到3000吨以上的加油站,都是包装改造的重点。这些加油站是中国石油的旗舰站、效益站,是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也是开展非油品销售业务的重点油站。按照蔺总关于2005年在加油站提供洗车服务的有关指示以及板块便利店业务的整体规划,这些加油站不但要进行外观形象的改造,同时也要统一便利店、洗车业务的整体形象。通过改造雨棚檐口、立式灯箱、出入指示牌、导视牌、便利店与洗车房门面等处,实现效能改造。上述这些加油站改造项目主要材质要求统一使用亚克力材质(或petG)包装。

其余的部分二类站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加油站,此类加油站雨棚檐面等主要部位要求使用铝塑材质,宝石花、字体、黄线使用亚克力透光材质。

三四类加油站,地理位置较偏,是挖潜增效的重点。对这些加油站的包装改造工作要注意合理规划,主材质可以采用质量可靠的贴膜、喷绘包装。

注重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是确保包装改造工作质量的基础。员工队伍建设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公司已经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士编写了包装改造基本知识培训教材,会后即分片区组织有关专家对从事此项管理工作的人员及包装企业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增加员工的专业技能,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培训指导,投入足够的力量,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骨干和技术骨干参加到这项工作中,对加油站视觉形象改造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指导,不断进行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品牌形象管理和施工维护队伍。

推进加油站统一标识的要求

田景惠同志对如何推进加油站统一标识提出了几点要求:

加强领导,强化组织

要充分认识统一标识的重大意义,对加油站新标识包装改造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快按照股份公司的统一要求建立品牌管理机构,负责新标识的使用、管理和推介。

建章立制,强化执行

下发《加油站包装改造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今后加油站包装改造工作的业务流程,建立加油站包装改造报表制度和检查制度。同时各省市、大区公司、施工供货单位之间要建立加油站新标识改造动态共享制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展信息。通过加油站管理内刊这个信息平台,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交流,推动工作发展和制度落实,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知识共享、技术共享和资源共享。

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对《核心部分》建立严格的检查机制,及时解决包装改造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建立必要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今后达标创星检查评比中也要注意检查新标识包装改造的内容,凡符合条件而没有按规定更换的加油站不予星级验收并责令限期整改。

推崇约,注重安全

对于现有加油站,股份公司管理层已经有明确意见,要求按照现有包装材料的使用寿命,到期分年逐步更新,资金来源从年度成本费用中列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现有包装材料中的主体框架、照明灯具要充分利用,包装材质要注意研究其继续使用和回收利用的可能,杜绝铺张浪费。在灯光照明标准上,要采取科学的多回路控制设计,采用先进的光源材料,实现安全节能,降低营运成本。在工作中,要注意协调好施工作业与加油站日常经营的关系,把握好入场时机和改造周期,确保生产安全。要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改造过程中涉及安全营运的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确保加油站新标识改造包装中的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加油站内严禁动火,一切动火操作必须在站外完成。以一万的预防,防止万一的发生。

强化管理,提升品牌

品牌的价值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和爱上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中国石油加油站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可靠的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的服务。它是我们一切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的圆点。

各单位要站在中国石油品牌建设的高度,树立”加油站分类、客户分群。市场分片”和“量价互动”的营销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品牌营销力度。以加油站标识统一工作为契机,强化检查、考核,做到现场管理责任到人、检查到点、考核到岗。依靠加油站视觉形象的硬件改造,做好加油站的“二次开发”,实现营销理念和文化内涵的软件提升。

在新标识包装的过程中,要充分依靠中国石油广大销售一线的员工,发挥加油站员工的形象大使作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反映企业和员工开拓领域、创新思维、打造品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成果,配合公司整体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的含金量。要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使中国石油新标识获得客户的好感和认同。

在讲话结束时,他说,随着中国石油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发展,适时地对中国石油标识加以整合,是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把“卖产品”同“卖品牌、卖服务”相结合,做到站容站貌规范整洁、现场秩序井然有序、保障措施齐全有效。从小事入手、把小事做精,坚持“七个一样”,小中见大,细中出精。坚持”管理创造效益、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全面提升零售业务规范化运营水平和竞争能力。

加油站的包装改造工作即将全面展开,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加油站的包装改造工作一定能够按时、保质、科学、圆满地完成,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篇5

关键词:数字石油矿区构建创新自动化技术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5-0000-00

1数字石油矿区概述

1.1相关概念

石油行业是一个多学科相互配合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以前信息技术发展不足,在石油矿区间的多个环节严重脱节,致使各个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信息共享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基于以上要求,当前的大型石油公司纷纷开始建设数字石油矿区,以有效整合石油矿区内部的数据资源和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数字地球的一个范畴,数字油田具体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和油田管理决策,是“以油田资源的数字化为基础,以网络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推动科研创新、优化生产运行和规范经营管理为目的的综合系统,是现实油田的虚拟数字化[1]”。

石油矿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主要以资源勘探和开发为基础,由于这些勘探的资源有限,实施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就刻不容缓。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矿区的设计,形成了一个数字石油矿区的新概念。

1.2数字石油矿区的必要性与发展现状

传统的矿区对自然资源环境存在重要的不良影响[2],危及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加之加拿大、瑞典以及芬兰等国际同行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建设数字矿区,虽然我国的石油矿区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投入不如和后备缺乏等因素,我国的石油矿业城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抓紧建设数字石油矿区就已刻不容缓。

壳牌(Smel1)提出了的“聪明油田”(SmartFields)[3]的概念,另外,国外的主要石油公司都有规划进行数字油田的建设:“斯伦贝谢公司(Schlumberger)推出GigaViz[4]可视化、解释和属性分析系统;英国帕吉特(peGete)公司的小型虚拟现实可视化系统等等”。我国的大庆油田以及中国石化等公司也都提出了相关的数字石油矿区建设理念,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现代数字石油矿区的构建与创新

在建设数字石油矿区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得以使用,比如办公自动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利用办公自动化技术可以全面实现油田矿区内部的网上办公、知识共享等,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省资源;虚拟现实技术对数字石油矿区中的油田开发、储层分析以及油藏管理都有重要作用。

2.1办公自动化技术在数字石油矿区中的应用

2.1.1引入办公自动化的原因

办公自动化,即officeautomation,指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代替人的各种办公业务,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广泛应用首先可以提高会议通知、资料周转等传统的办公业务,其次可以实现同行业国内外资料的查询。

但是,当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流程大体相同,都只适合数字石油矿区内部的办公业务交流,不能满足二级单位间不同工作业务的灵活性要求,另外由于子系统间的平台和数据库等也大相庭径造成数据交互困难,于是出现石油矿区各个流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这种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内出现的异构性妨碍了信息共享。

数字石油矿区的建设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5]:“(1)石油矿区资源信息系统;(2)石油矿区环境及灾害动态监测信息系统;(3)石油矿区周边社会经济信息系统等”。上文已经分析过,当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都只适合数字石油矿区内部的办公业务交流,所以只可以在这三个数字石油矿区的内部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共享,而在不同的二级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知识管理尚难以解决。

通过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且总结近几年来数字石油矿区建设中办公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经验,本文认为,利用国际流行的LotusDomino/notes可以作为数字石油矿区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平台,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二级系统间“各自为政”的状态。在此设计中,各个二级系统的数据采集通过办公自动化平台得以交换、流转,并最终以xml的格式进入数据库中心。利用xml技术实现数据流转的图示如下:

由于集成了文档数据库以及快速开发等多项最新技术,LotusDomino/notes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既可以用于群体合作和对等协调,又可以全面支持联网功能,因此它可以跨越地域和部门之间的界限,真正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实现协同工作。

2.1.2相关技术

数字石油矿区设计中选择的是结构化的oracle数据库,而notes采用的是非结构化的文档数据库,因此要借助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来完成异构数据库的数据转换,以实现数字石油矿区设计中的办公自动化。

XmL技术允许系统的开发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元素,也可以对文档进行扩展,这个数字石油矿区的各个子系统就可以在自己的内部定义系统内元素,然后在系统间进行扩展,以使对共享数据和信息的搜索与定位更加精确。由于XmL描述数据格式的一致性的优势,它成为数据交换的有效工具,尤其适用于实现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

基于XmL技术的以上优点,目前主流的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支持XmL技术,比如SQLServer,oracle等等。本文接下来以数字石油矿区中的集成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库为例,论述基于XmL技术实现数字石油矿区内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原理与方法。

XmL的属性可以通过

[4]GigaVizCluster-basedattributeComputationpromotesShell'sworkflowsonLarge3DSeismicDataVolumes[eB/oL].省略/en/resources/case_studies/software/gigaviz_shell_northsea.aspx.2010

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篇6

工程技术可以说就是以数据说话的领域。不仅科研工作需要与数据打交道,就是日常勘探生产、工程监督管理、制定决策参考、进行技术创新、做好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等工作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工具。作为石油行业的科研院所,实施走出去战略后,不再是闭门造车式运转,需要更多地密切联系油田实际,以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为工作目标,解决更多的具体技术难题,优化、完善和改进作业与生产的工艺及流程。这样在工作中需要掌握和了解更多最新数据和历史数据。特别是在油气勘探生产领域,更是数据需求大户,每天的科研生产、工程监督管理、总部支持、技术支持和服务工作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虽然工作上在某些方面实现了科研院所与油田的联动,但数据支撑方面正日益暴露出短板缺口,工作中面临所需大量数据、资料难以按需获取、按时获取的难题。例如,对某区块通过进行优选钻头选型、筛选钻井速度提速集成模式、预防钻井故障技术措施分析、优选地质导向方式、数据反演等手段来改进本区块的钻井工程设计和施工作业,达到安全、优质、增效的目的,就需收集、调研、分析本区块大量的有关钻井设计、钻井井史、综合录井、电缆(随钻)测井、生产测试等方面的大量数据和资料。而这么多数据资料不可能都在一个部门、更不可能从一个人手里获得。同样,对于工程监督管理,要使油企内各级监督管理机构和监督人员间加强联系、人员和现场间加强支持与沟通、及时传达信息、共享技术和经验,达到实现全程化跟踪监督、为勘探生产提效增值的目标,也急需大量的工程数据支撑。目前,国内油企跨区域、跨部门获取现场数据资料的途径还相当老套,要么是因工作项目关系名正言顺地索要,要么就要靠领导、同学朋友等熟人关系提供,同行和个人手里拥有的数据资源量毕竟有限,通过这些途径获取的数据资料信息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作所需。而国外油公司和跨国石油技术服务公司已形成并采用数据信息与知识的闭环管理模式,这种创新的数据利用模式,强化对原始数据的集成整理、深度分析和加工利用,并提升至知识管理层次,已成为国外油公司增值管理服务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国内油企绝不是缺少数据资料,油气勘探生产每年投入那么多,录取采集那么多数据资料,只是许多数据一经完成上交任务,就发生了数据沉寂。一边是数据需求的增加,一边是数据沉寂依旧。这就是不少人在工作中面临的尴尬局面和瓶颈性新挑战———数据需求和数据沉寂的矛盾。

2数据沉寂原因分析

通过对目前工作中获取数据的途径进行分析,发生数据沉寂不外乎以下主要原因。

2.1体制原因

由于历史的原因,大油气公司下面的各油气田一般采用分块式管理架构,各油气田形成各自独立的管理体系,相互之间实质业务往来很少,各自产生的业务数据实行封闭性管理和使用,业务数据在各油气田间横向开放和流动共享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国内油企大都存在关联交易,担心影响各自效益,油公司和服务公司难以共享数据,甚至油企总部都不能直接共享数据。

2.2机制原因

在勘探生产过程中采集录取的大量数据,连同服务商对其所作的解释、分析、评价等成果资料与原始设计一块都视作技术档案资料,会定期归档进入技术档案库。而数据当作档案与资料一块归档入库后,因各油气田档案馆的开放程度、开放范围、服务时间、服务水平和网络化服务功能参差不齐,特别是为了维护企业档案的安全和出于商业保密的考虑,下载、浏览的利用用户不仅要受到身份证明、使用权限和领导签字审批的制约,而且利用的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蕴含着丰富数据和资料的馆藏档案,被人为的限制性数据沉寂。

2.3企业文化原因

长期以来只注重外视性企业文化建设,弱化内视性企业文化建设,很容易形成企业内部竞争性文化土壤,从而缺少共享性工作理念和行为方式。这使得实际工作中好的安全经验不愿分享,出现事故能瞒则瞒,事故教训难以共享,优选的方案、参数和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数据不愿内部公开,难以形成共享。

2.4管理模式

现在的数据管理还是属于分散式平行管理模式,缺少总部级的数据集成管理中心和集成管理渠道,还未形成一体化数据垂直管理体系。即使是总部领导所需要和关心的数据,也仍停留在靠层层汇报、再统计整理的原始模式上,难免出现因数据偏差而失真。数据管理还远未实现完全自动化、实时化、集成化、共享化。

2.5工作方式

目前许多工作还停留在单独工作模式上,协同式工作环境还未建立,数据流动也以单向流动居多,要达到协同式工作,数据共享是必然选择。移动办公、家庭式网络办公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还未建立。

2.6保密理念和方式

保密理念仍保持原有思维惯性,还停留在局部保密的格局上,未上升到整个油企层面的全局保密工作方式,就不可避免会造成内部组织之间的相互保密,数据就难以冲破内部组织之间的樊笼而达到共享。保密方式还是采取人为控制的封闭式保密,而非采用开放式的技术手段来保密。

3从数据沉寂到数据共享的桥梁———知识管理

一般意义上讲,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一组特殊的、对象化的、可以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可以是数字,而且还可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准确和特定的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但数据经过人们正确地运用知识对其作出解释、被赋予相关性和目的性后就成为有用的信息。可见知识与数据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知识可以看作是以数据为基础而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得出的有用信息,对知识进行管理就是采用一定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来获取、共享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为实时决策服务。知识管理的一个显著价值特征是其共享性。这种知识管理并不是停留在制度建设层面,而是要引入到工作流程中并提升至企业文化层面,通过文化层面的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可以提升知识管理水平,使知识共享变成员工具体的自觉行动,形成整个油企的知识共享文化、团队文化和学习文化,从而帮助员工弱化传统独占观念,有利于加强协作和学习。全面实施知识管理后,就可彻底打破数据沉寂,在实现知识共享的同时架起数据共享的桥梁。

4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知识是个人成功的力量,知识管理则是企业成功的力量源泉。作为全球化经营的跨国油企,要确保能挖掘企业优势、保持技术领先能力、增加国际话语权,必须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创新速度,而建立学习型企业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特别是只有实施知识管理,才有助于知识获取、知识积累、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全面实施知识管理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孕育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可通过企业网络图书馆、网络大学、知识库、最佳作业案例库、知识互动和远程培训平台的建设,减少重复建设投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克服员工流动性大的弊端,有利于企业快速培养人才,可以深入挖掘潜藏在人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通过显性知识的积累和提炼,能多快好省(节约时间、避免错误、降低成本)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和效益,在增值的同时,还增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壳牌石油公司多年前就已实现全球一体化的数据和知识管理,怎样利用其全球一体化的数据和知识来进行协同工作,是壳牌新员工入司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因保密分级都已后成,对员工的分级管理通过智能卡进行,员工可凭各自的多功能智能卡一站式登录内部网络,而且数据和知识对服务商也是开放的,并采用同样的智能卡管理模式。世界知名的其他跨国油企管理经验也表明,通过数据共享和知识管理,提高数据交叉利用程度,有助于实现整个油企降低成本、发挥价值、提高效益的整体经营目标。国外很多企业早在20世纪就已开始实施知识管理工程,目前国外大企业可以说是已普遍实行知识管理,有的跨国企业还构建了多语种知识管理环境,知识管理已变成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已融入工作流程中,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据报道Bp公司在实施的当年就节约3000万美元,雪佛龙在利用知识管理后每年能降低成本20亿美元。作为油企服务商斯伦贝谢早在1999年就开始进行知识管理的先导性试验,通过全球性应用在风险勘探、nDS钻井方面创效巨大。国内油企在知识管理方面可谓还未起步,与国外大油企相比相差10多年,这也是单桶油气当量勘探生产成本比国外油企的成本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5创新两大基石———数据管理和知识管理

采用一体化管理,寻求一体化解决方案是国际名企的通行做法。油企局部的一体化管理成功经验应该当做宝贵财富全企推广,数据管理和知识管理作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更应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寻求总部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这样才有推动力,方可夯实创新的基石。采取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数据管理和知识管理,可避免重复性建设,便于建立知识管理的标准体系,加快知识管理的推进速度。实行数据管理和知识管理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油企资源重新优化、配置、激活、高效利用的过程。作为数据管理和知识管理的龙头角色由油企总部级的研究院担任比较合适,因这类总部级的研究院通常承担着作为总部的战略决策参谋部、重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中心、科技人才培养中心等“一部三中心”职能;既有基础设施好、硬件先进的资源优势,又有主要学科门类相对齐全、人力资源丰富的人才优势,更重要的是能达到系统开发、日常维护、深度挖掘创新利用的三统一。通过创新数据管理和知识管理两大基石,有助于拓展和夯实“一部三中心”功能,增强整个油企的创新、创效综合能力,为油企增值管理服务提供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和集成工作平台。

6结论和建议

在国外油企已普遍进行知识资本经营的时代,知识管理已成油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提高油企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有所创新,这种创新不只是技术的创新、更应是管理的创新,创新也不能限于局部,而应是整个油企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知识管理才能为油企奠定创新的环境,同时为油企提供创新的源动力。要把知识管理作为油企核心能力建设的抓手,建议先期解决以下几点:

1)解放思想,打破数据壁垒。

要打破数据封闭,就要从树立档案开放意识开始,增加档案工作的透明度,油企档案馆要摆脱封闭保守的工作模式,必须加强档案利用宣传工作,打破坚守门户的观念,摈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知识管理的一体化管理渠道,实行全部档案网络化管理和开发利用。

2)实行数据剥离,统一数据结构,充实完善各类数据库。

原始数据管理要从档案管理中剥离出来,实行数据管理与档案管理分开运行,便于分类、分级管理,制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汇交制度,建立各类数据库,通过数据汇交,实时充实完善各类数据库,为数据管理奠定基础。

3)保密关口前移,变人保为技保。

数据保密应该取消对内保密制度,由对油企内保密变为对油企外保密,保密方式应由人保方式(即采取纸质化的人为控制的封闭式保密方式)提升为技保方式(即采用开放式的技术手段来保密),通过采用身份识别智能卡在网络终端“一站式”登录来进入信息管理网络,再通过网络申请、后台审核、网络票证和时间授权、网络备案来确保安全、高效,可消除繁琐的纸质手续弊端,真正实现“对事不对人”。由局部的对内保密变为整体的对外保密,从而实现数据共享,便于知识管理的实施。

4)做好顶层设计,采取一体化垂直管理模式

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篇7

一、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正在迅速攀升,中长期无下降势头,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特别是近五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接近10%,石油需求迅猛增长,加之国内原油增产疲软,几大油田均以进入滑坡阶段,使我国成为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为了改善石油企业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状况,为我国获得较大的石油安全供应权,我国石油企业加快了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国石油公司的跨国经营总体来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对进口原油仍然依赖,在市场规模、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以及核心竞争能力方面,均无法与国外几大石油公司抗衡,打破国际现有的油气资源垄断格局,从国际油气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这都是比较困难的事。对此,我国石油企业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展战略、市场定位,要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应对的策略,巩固当前成果,稳步向前推进,逐渐实现跨国经营。

二、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各大国之间激烈争夺的战略资源。随着世界石油资源争夺战日趋激烈,资源输出国逐步加强对资源的控制,世界优质油气资源基本上已经被几大跨国公司瓜分殆尽,中国石油企业在严峻的形势下实施跨国经营,海外资源开发和原油供应方面将面临空前困难和风险。特别是在此过程中,某些国家蓄意散播 “中国威胁论”的谣言,给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带来更为剧烈的全球竞争。为此,笔者结合各大材料,分析认为,我国石油进行跨国经营的问题来自以下三大方面:首先是来自政府方面的问题,其次是来自石油企业内部的问题,最后是来自全球经济环境下的风险问题:政府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给予石油公司跨国经营的相关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原油进出口及国外承包等的服务贸易的政策需要进一步支持;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跨国经营模式单一、人才匮乏、投资决策缺乏实际性、国际文化冲突;企业面临的国际环境风险,如抵御各国之间的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以及运输安全风险。

三、促进我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我国政府完善相应的鼓励政策。制定适合的的税收、财政、信贷政策。构筑适合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的支持体系。并把石油安全保障放到议程中,为我国石油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国际氛围。同时,政府应放宽石油投资项目投资限额,简化审批程序,和完善石油公司海外投资管理制度,设立海外油气风险勘探专项基金,鼓励海外石油公司进行国际融资,积极加入国际油气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竞争。

(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1.采用合作式,多元化管理,积累经验。我国仍处于国际化经营初级阶段,经营经验明显不足,因此要向全球有影响力的大型石油企业学习,吸取其经验,与其联合投标或组队施工。这样,既可提高中标率、分散风险、获得利润,更重要的是学到他们的高效完善的勘探开采技术以及严格系统的国际化经营的管理经验,健全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培养自己的优秀作业团队。

2.培养国际化人才。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增加国内外高校培训,实践培训,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围绕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重点,积极拓展境外培训渠道,加快培养外向型人才,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使企业的人才实力同国际接轨。同时,更新人才工作理念,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3.改善投资决策。石油企业应完善健全一套具有实际性的跨国经营项目投资评估体系,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通过综合评估结果,把政治相对稳定、开采成本较为低廉、储备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作为海外项目的目标国。

4.加强跨国文化管理。导致文化冲突的原因是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人们总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充满自豪,大多数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文化视为正统,而认为外国人的言行举止不可理解。因此,我国石油企业需要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观。我们要尽可能地消除这种种族优越感,尊重并理解当地文化,以平等的态度交流。在此基础上,找到两种文化的结合点,发挥两种文化的优势,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加强我国石油企业的风险管理

我国石油企业要规避跨国经营风险,除前文提到的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减免税收等政策的扶持外,还应建立国外石油企业相关风险协调机制,建立我国石油企业同合作伙伴国沟通的平台,从而尽可能避免国际政治和经济风险。同时,在进入海外市场时,应改变策略,实施非控股股东合资,以“份额资源”或“份额油”的债务形式投入,留给当地政府或民间更多的海外资源企业的股权。这样,石油企业才能有效的解决政治冲突,规避政治壁垒,降低政治风险。

石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关键因素是,积极培育石油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及管理能力,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国际化经营风险。通过开展国际化经营,实现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石油国外供应的安全,为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森.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20期,第7-8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网友评论:《世界原油供需形势解析》,国际石油网,http://in-en.com/oil/html/oil-13281328941123489.html/(阅读时间:2012年2月3号)

[5]卢汉,胡勇.国际油价泡沫中中国石油企业何去何从[J].财经界(学术)2010(6),第71-72页

[6]王春梅.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战略关系[J].现代企业文化,2010(33),第20-22页

.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8]范秋芳,戴秀芝,李平等.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风险及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第1-3页

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篇8

一、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为我国石油企业开展国际石油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世界石油资源丰富,但是,油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9期气资源的分布却极不均衡,中东、北美、独联体这三个地区的石油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的这个特征,一方面为石油勘探开发国际化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为石油勘探开发国际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同时,世界上一些地区油气资源探明程度较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采取了各种优惠措施,招商引资勘探开发本国资源,这为我国石油工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从世界主要产油区政治经济环境来看,我国石油企业今后国际合作的重点地区应该是非洲地区、东欧及独联体和中东地区,可以开展有限经营活动的地区是美洲地区。

二、“六先六后”的世界石油资源合作开发策略

从长远发展考虑,我国石油企业应贯彻积极、慎重、循序渐进的方针,精选目标市场,有目的、分层次走向世界,充分利用世界石油资源。总体策略上实行“六先六后”,即在经营方式上,先合作后独立,先与资源国石油公司或国际大石油公司合作,后组建跨国公司;在经营领域方面,先开发后勘探,先搞油气开发,后搞风险勘探;在合作方式上,先参股后控股,先参股开发国外油气田,逐步实现股份经营;在投资方面,先小后大,先从投资少、风险较低、效益较好、管理比较简单的中小项目干起,再逐步扩大规模,发展投资大、收益高的大型项目;在经营区域上,采取先“南”后“北”策略,先进入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再逐步向发达国家拓展;在经营步骤上,采取先点后面的战术,先提供钻井、测录井、修井等优势专业技术服务,再逐步扩大参与面。

作为石油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石油国际贸易,在贸易结构上,要适度调整石油进出口战略,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充分利用国内富余的原油加工能力,多出口成品油,少出口原油,并逐步实现进出口渠道、运输方式的多元化和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三、世界石油资源合作开发的九种方式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世界石油资源合作开发业务,逐步由初级向高级过渡,参照国际惯例,可采取以下九种合作方式:

1.与东道国的石油公司联合

有些东道国的石油公司技术落后、经验不足,但他们有资金优势和灵通的信息渠道,且熟悉作业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利用技术优势和施工经验与之联合投标,组织施工。这种方式东道国政府乐意接受,不仅可以提高中标率,而且还可以掌握东道国油公司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经济环境、商业惯例、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有利于今后开拓市场。

2.与有经验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联合

石油企业在国际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参与国际投标,尤其是在进人国际市场初期,可与有经验的国际大石油公司联合投标或组队施工。这种方式既可分散风险,获得利润,又可学到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培养锻炼自己的生产、经营管理和作业队伍,也有利于积累海外项目的运作经验,扩大对外影响。在国际上,即使一些比较有名气的跨国石油公司也经常采取与其他公司合作的办法开展国际间的业务。如澳大利亚最大的企业BHp公司,在澳大利亚本土、在中国近海进行石油勘探开发,都是与英、美等国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合作进行的。当然,合作的前提条件是不涉及资产转移,不形成公司合并。在此基础上,可采取合资、分包等方式进行协作,同时从中获得技术、市场份额及跨国经营的管理经验。

3.无风险服务合同

即由东道国雇用我方承包服务项目(包括勘探开发、钻井、测录井、修井等单项作业),支付服务费。

4.合资经营

即双方合建新公司,负责勘探、采油、运输、炼化、销售,按所占股份的多少分享利润,承担责任。我国石油企业在油气开采方面拥有比较成熟的技术,这些技术不但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对一些发达国家开发中后期的油田也是适用的,这样有可能直接介入东道国石油工业的某些环节,取得东道国的各方支持,以技术、设备入股,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合作。

5.购买储量

出资购买外国的原油储量,可采用多种方式,直接收购业已探明尚未开采的油气储量;收购拥有一定储量的小油公司;购买业已开采但还有一定剩余可采储量的老油田。这种做法风险小,但一般利润也比较少。有些老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难度较大,开采成本较高。因此,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储量替补的辅助手段。当然,是否采用收购的方式获得储量,要根据比较经济利益原则,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考虑。

6.获得勘探开发股份的转让

国际上许多石油公司为了分散风险,将其已获许可证区块的部分勘探开发股份出让。我国石油企业可采用这种方式获得部分区块的勘探开发权,进行国际化经营。其优点是在区块评价期间由对方提供全部资料,我方可利用这些资料对区块进行深入评价,从而减少失误。缺点是,转让方要求参与方支出部分资金,作为对先期风险的补偿。

7.独立或联合出资以控股形式购买股份,进行油气田开发

在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实力后,我们可寻找时机,进行一些大项目的合作或大规模投资,例如以中亚和俄罗斯地区的前苏联石油公司为目标公司。前苏联地区石油公司拥有的石油储量资源落实,地质风险较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亚和俄罗斯地区的石油公司纷纷进行了私有化工作,政府允许外国石油公司购买其股份。我国石油企业可以通过购买

其石油公司的股权取得油田的开采和经营权。

8.有选择地兼并或收购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型石油公司

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型石油公司虽然其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但是他们的人工成本相对较高,缺乏技术和服务队伍的支持,如果购并这样的小型石油公司,不仅可以获取石油资源,同时还带来较大幅度的成本节约,获得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

需要注意的是,石油领域收购活动一直是以降低成本、增加储量资源以及进入新市场作为目标,兼并收购活动主要是通过储量交易的方式进行。例如,莫比尔公司收购澳大利亚一家上游油气公司ampolex,获得了2.7亿桶油当量的储量和50万桶/日油当量(1996年)的产量,是该年度最大的储量交易,ampolex为莫比尔公司打开了通向澳大利亚西北部大陆架丰富天然气资源的大门,使莫比尔公司拥有了许多高产油气田的股份,一举成为澳大利亚石油工业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9.组建跨国集团在资源国勘探开发油气田

若石油企业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从资料包购买、评价、投标、谈判签约到勘探、开发作业全由我们自己决策、实施。其优点是,可主动地从全球范围内来筛选有远景的区块,与上述几种方式相比,成功后的利润最大。缺点是,需要较多的投入,风险大,一旦勘探没有油气发现,先期费用有可能沉没。

总之,我国石油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合作开发世界石油资源,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发展阶段应依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合作形式。

四、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措施

我国石油企业要参与世界石油资源的合作开发,一方面树立全球发展战略观念;另一方面要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成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精心组织,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发展壮大。为此,建议相关企业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世界石油资源合作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评估工作

石油企业开展世界石油资源合作开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周期长的显著特点。因此,搞好海外石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综合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石油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风险主要是资源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择政治上相对稳定、勘探开发成本相对低廉、油气资源可供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进入国际勘探开发市场,参与国际油气资源再分配。为此,应当建立和完善一套先进的、定量化的石油跨国投资综合评价方法,对以勘探开发为重点的投资项目进行前期可行性分析及论证工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避免进入风险收益率达不到预定标准的地区。

2.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

从国际石油合作的实践来看,所有发达国家石油工业的国际化经营行为都是由跨国公司来承担。石油企业要参与开发世界石油资源,当务之急是加强与国外石油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集工、贸、金融于一体的石油股份公司,以集团的规模和实力走向世界。否则,就无法获取较高的规模效益、结构效益和协同效益,也不可能分享世界石油资源。

3.实施人才战略和科技战略,加速培养跨国经营人才,不断提高石油企业的技术水平

合作开发世界石油资源,人才是关键。石油企业应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复合型的跨国经营人才,迅速改变目前我国石油职工普遍存在的懂技术的不懂外语,懂外语的不懂专业知识,项目管理人员不懂经营、国际商贸知识等问题。培养人才,除选派一些年富力强、熟悉业务、懂管理且有外语基础的人接受系统的培训外,更要重视选派人员到成功的跨国公司学习与锻炼,参与跨国经营的具体业务,从实践中培养才干,积累经验。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国际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属于“技术竞争”的市场了也就是说这种市场的竞争,主要靠技术水平和以引为核心形成的综合实力。从我们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来看,目前我们与世界大石油公司还有一定的距离。近年来,跨国石油公司开断进行资产重组,更新技术装备,加大科研投入,并通过采用新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勘探成功率,这充分说明了今后石油工业的发展对技术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一方面我们应重视科技引发,加大科研投入;另一方面要通过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搞好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努力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形成自己的优势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的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平安为目标,按照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部署,强化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站、供应(站)点主体责任的落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消除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的安全隐患。突出抓好气瓶报废与固定充装制度的落实等工作,实现气瓶整治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防止和减少气瓶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严厉打击非法经营、非法充装液化石油气以及非法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等违法行为,确保全县液化石油气使用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和消除非法经营、非法充装液化石油气行为,确保在用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是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企业制造的合格钢瓶;必须经过检验合格且在检验有效期内;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必须在具有合法资质的充装站进行充装,力争将废弃停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全部收回。

三、整治重点

(一)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违法行为。

(二)非法充装液化石油气违法行为。

(三)非法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违法行为,主要是按规定应检测而未检测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主要集中于液化石油气站、其他液化石油气钢瓶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及个人)和应淘汰而仍在使用的老旧钢瓶(螺丝瓶、使用15年以上的钢瓶、外表破损严重的钢瓶)。

(四)对家庭自用的老旧钢瓶进行回收或以旧换新。

四、实施步骤

此次液化石油气钢瓶专项整治活动时间为2014年4月4日—4月30日。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及自查自纠阶段。召开专题会议,拟定实施方案,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等媒介进行宣传动员,并组织有关企业开展自查自纠。

(二)执法查处、整改完善阶段。专项整治各成员单位派出监管人员,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对非法经营、非法充装液化石油气以及非法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对涉及的有关企业和单位依法予以关停取缔,对涉及的个人依法进行追究;对超期未检测和应报废而未报废的老旧钢瓶坚决予以查封、扣押;对违章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的使用单位坚决责令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强制停业整顿,整顿后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取缔关闭;对使用单位(或个人)上缴及执法部门没收的老旧钢瓶予以回收销毁。

(三)验收巩固阶段。专项整治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经营、充装、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单位的整改完善情况进行验收,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反弹。

五、责任分工

按照属地原则,各乡镇政府(园区管委会)负责按照方案要求,在各自辖区内组织排查,质监、住建、工商、食药监、城管、商务、教育、卫生、安监、公安等部门联合乡镇政府(园区管委会)开展此次专项整治活动

(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县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整治活动的牵总协调工作,并牵头负责对非法充装、非法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1.负责组织对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充装超期未检测、报废、翻新、私自焊接等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钢瓶的充装站依法予以查处;对未经许可而进行非法充装的单位,会同各乡镇(园区)、公安、住建、工商等部门依法予以取缔。

2.负责对餐饮经营企业、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使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非法行为进行查处,住建、工商、安监、公安、食药监、城管、教育、商务、卫生等部门负责按照部门职责分工抽调专人予以配合。

3.负责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站的监督管理和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检验工作,并对所有收缴的废旧钢瓶进行技术报废处理。

4.负责组织家庭自用废旧钢瓶的回收和以旧换新工作。

5.负责以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对使用废旧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危害性广泛宣传。

(二)县住建局牵头,负责对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行为进行查处和燃气企业的行业管理,会同县公安、质监、安监、工商等部门对各液化石油气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检查;对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开展监督检查,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全县液化石油气供应点分布设置方案,坚决取缔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包括流动非法经营单位和个人)。

(三)乡镇政府(园区管委会)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和各村(居)委会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全力开展宣传发动和非法经营、充装点的排查工作,督促辖区内经营液化石油气和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单位和个人,自觉到有合法资质的充装站充装液化石油气,并将液化石油气钢瓶托管到合法充装站,及时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检验,确保使用安全。负责配合质监部门开展家庭自用废旧钢瓶回收和以旧换新工作。

(四)工商部门负责配合住建、质监部门对液化石油气经营环节进行检查;配合住建、质监、公安部门对无照经营单位依法取缔。

(五)安监部门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期间的安全检查工作,对在检查中发现液化石油气钢瓶应检测而未检测的,及时移交质监部门处理。

(六)公安部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暴力抗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各合法液化石油气充装站要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承诺制内容,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关资质,严格执行充装有关要求,禁止充装非自有产权钢瓶。对自有产权钢瓶必须按时进行检验并提供合格的检验报告,确保钢瓶使用安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液化石油气供应点的设置及家庭自用气瓶的托管和废旧气瓶回收等工作。

(八)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大对本行业钢瓶使用环节监督检查力度,杜绝使用不合格钢瓶,自觉排除安全隐患。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县政府成立由县政府主管县长任组长,质监、住建、安监、工商、公安、食药监、城管、商务、教育、卫生等部门以及乡镇政府(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县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专项整治牵总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也要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履职、密切协作,要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宣传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加大舆论宣传,鼓励群众举报。各专项整治成员单位尤其是质监部门要宣传好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以及使用废旧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危害性和正确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常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安全意识。各单位要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对非法经营、充装液化石油气以及非法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的,一经查实,由有关部门联合依法进行查处。

(三)严格依法收缴,鼓励以旧换新。质监部门要向社会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对个人使用废旧钢瓶进行回收;鼓励各液化石油气加气企业对群众上缴的废旧钢瓶进行以旧换新。

(四)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质监、住建、工商、安监、公安等专项整治成员单位要加大执法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依法取缔非法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包括流动非法经营单位和个人);依法将非法经营站点现场设备设施进行拆除;依法对非法充装钢瓶进行查扣,严厉打击充装非自有产权钢瓶、报废钢瓶、螺丝瓶、超期未检验钢瓶行为,对于情节严重的,吊销相关证照,从源头上杜绝充装隐患钢瓶的行为。对暴力抗法,构成犯罪的,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予以严厉打击。

石油化工安全经验分享篇10

【关键词】安全文化;石油销售企业;问题;对策

石油企业的思政工作是对企业干部职工关于党的方针政策以及路线的宣传教育,同时也是有效化解企业矛盾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比如,中石化集团推行的“家文化”思想,遵循的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以及突出特色等原则。在思政工作基础上,将企业的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进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这对石油销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安全文化是石油销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软实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近年来石油销售企业经常出现安全事故和问题,比如中石油在大连接连发生的火灾事故就是例证,这主要是安全生产管理以及文化建设方面出现了问题。研究表明,短时间内石油销售企业事故频发并非意外,而是因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漏洞、不重视安全

文化建设而造成的。近期国内石化企业接连发生了一些安全事故,比如中海油蓬莱、续中油田相继发生溢油事件以及中海油惠州炼厂泄漏着火事故。就安全文化建设现状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安全责任意识薄弱

实践中可以看的,目前国内石油企业尤其是服务型销售企业的市场激烈竞争日渐激烈,生存和发展空间也在不断变窄,压力增大。在当前市场环境条件下,石油销售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的创造就成了企业第一要义,同时也是石油销售企业领导层经济责任中的一项硬指标。调查发现,很多人认为建设安全文化至少一种软指标,而且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因此也就容易被领导层忽视,即便不加强建设也不会对领导们的执政业绩产生严重的影响。在该种思想观念影响下,一旦经济效益诉求与企业安全生产发生冲突,则占主导地位的必然是经济效益,销售企业的安全管理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安全文化建设淡化、束之高阁。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确保作业安全的关键防线,同时也是最后一道安全闸。然而,石油销售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对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员工在工作实践中,安保意识差,“凑合、无所谓”的不良习惯得不到制止或者惩处,以致于各种违章指挥、随意操作以及违反纪律的行为屡见不鲜。

2、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文化氛围差

对于石油销售企业而言,安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安全机构不健全以及安全培训和教育力度不足等方面。很多石油销售企业在重组或者改制以后,为了能够通过减员来增效,尽可能的压缩机构编制、更换人员,以致于队伍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部分石油销售企业将健康、质量、安全以及环境保护和责任等职能划归为同一部门,并称之为Q/HSSe部。虽然实现了组织机构的消减,但因该部门人员的工作内容增多、范围增大,而导致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下降,安全漏洞百出,石油销售企业管理工作捉襟见肘。从国内部分石油销售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来看,安全文化建设仅停留在理论、理念的简单介绍层面,并未与企业实况密切结合起来。同时,对安全文化认知不清,将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混为一谈;很多企业仅关心安全物态文化具体形式,比如安全大检查活动、HSSe手册编制以及文化长廊建设和安全征文与竞赛等,持续改进能力不足,缺少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未形成全员参与的自觉性。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未分享安全经验,内部交流机会也比较少,经验教训总结与问责制落实不到位,捂盖子与怕揭丑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隐而不报,氛围非常的差。

3、安全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石油销售企业的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安全文化建设投入的增大,会给企业的发展造成负担,企业效益好可以投入,而效益较差时没有加大投入的必要性;同时,还存在着一种更为片面或者错误的观点,即“大量的安全文化建设投入,不会对企业来带经济效益,更不会从根本上有效改变根深蒂固的安全状况”。由于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因此安全事故频发,而且由此造成的企业成本损失远超过安全文化建设投入成本。

二、加强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既要不断研发新科技,又要加大安全文化建设力度。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企业良性发展,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以企业思政工作理念指导安全文化建设

石油销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文化建设、思政工作,均属于“软管理”的范畴,其目的在于使员工能够产生安全工作自觉性。实践中,若想有效解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则建议用思政工作理念和方式来指导安全文化建设,以此来断推进企业整体安全发展。

第一,以群众路线为指导,促进文化建设。群众路线是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路线,同时也是思想的灵魂。首先,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同时也是历史的主人,因此应当对群众的首创行为和精神加强重视。其次,倾听广大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与建议,全面了解群众职工之所需,集众人之智慧。同时,还要根据职工群众的要求,制定政策和理论,依靠职工、发动职工,在实践中实现他们的根本利益。群众路线的践行,需倾听一线工人的安全思想观念,纳他们的意见、建议,并且尊重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对威胁一线人员安全的隐患进行及时的排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第二,以思政工作作为载体,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石油销售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内容的实施还是活动的组织开展,都需要载体,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时应当在载体上实现。石油销售企业建设安全文化时,应当弘扬和发挥榜样的作用,并且将正、负面两种典型结合在一起,即可展现我们所肯定和倡导的安全文化积极作用;对于否定的错误意识、行为,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范和警惕作用。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建设投入力度

第一,安全制度应当全面够覆盖生产各专业、各环节。实践中,每一个员工都要明确个人的职责,了解与其它员工以及部门职责之间的连带关系。采用该种方法,可以使职工们明白个人的违反规范和制度的行为,将会对其他人造成严重危害。

第二,企业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建章立制。立足企业实际,将安全生产、管理以及责任制等行为规范进一步细化,通过有效的落实制度来弥补制度之不足。实践中,还应当加强生产管理监督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切实可行的、高效的考核指标与员工奖惩制度,从而使企业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三,安全制度构建过程中,应当采取引进与传承相结合的方式,向发达国家学习,并且结合传统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石油销售企业的领导,应当将建章立制纳入到年度计划之中,并且列出时间表。同时,从技术、人力以及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不断加大企业安全建设力度,来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工作开展。

第四,建立安全制度,不断宣贯。实践中,应当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与完善,从而使制度更严密、更合理以及更具实际可操作性。加强各作业班组、施工现场以及团队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隐患和问题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除,对于各种违章问题和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在具体工作中,仅靠专业安检人员进行巡视监督远不够,还需各个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采取自我检查、约束和整改措施。在此过程中,还要严格指定和落实奖惩机制,如果违章作业,则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惩罚,对自觉遵守管理规定、排查隐患以及积极预防安全事故的个人和单位,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此过程中,需严格执法,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遏制安全故障问题发生。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投入管理和保障制度

石油销售行业具有高危性特点,实践中若想遏制安全事故,需建立健全安全投入管理和保障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来确保物质、资金以及人力和设备资源的足量投入。当安全投入得以管理和保障以后,安全文化方可发挥作用,将物质力量有效转化成精神力量,并且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好石油销售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具体而言,安全投入方面的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生产作业场所的目视化管理设施;检查监测仪表、仪器的应用与维护;劳动防护用品以及防寒与防暑费用开支;作业场所有毒、粉尘以及噪音治理;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科技课题分析研究,以及安全评审;安全隐患问题解决、危险源监控以及应急演练;救援与调查、赔偿等。

4、加强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完善指标考核和管理机制

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企业组织应当对安全文化建设成果定期审核,其中包括企业领导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评审安全文化建设有效性、绩效结果等;以审核结果为基础,确定和执行整改缺陷次序,对改进机会进行正确识别。在安全文化建设以及审核过程中,应当用高效的安全文化评估法,关注绩效下滑预兆,及时对其进行管控和改进。石油销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安全实践至关重要,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生产责任制的指定与执行。在此过程中,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安全指标评价规范考核评价,对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以此来促进石油销售企业安全管理质量和效率提高。石油销售企业内部,自上而下,从领导层到基层人员,应当共同努力、齐心协力,通过加强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完善指标考核和管理机制,来实现企业安全管理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