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十篇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十篇

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8:33

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

一方面,治理好环境污染能有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河南豫东农村的经济不断向前发展,2013年河南省粮食产量第十年连续增长,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然而在产量不断加大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渐渐成为制约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环境污染会对农业生态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治理好环境污染有助于科学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之一的河南省,开展实施耕地的“占补平衡”政策,能有效地对耕地进行保护。因此,治理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从而缓解农产品供需间的矛盾、维持物价水平、确保农业安全。

二、治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

(一)强化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一,提升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从增强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入手,加强对《环保法》相关条例的科普教育,充分利用好各种多媒体资源对农业第一线工作者进行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还要着重突出环境保护的紧迫性,通过这些举措帮助农民树立环境资源的忧患观念,加强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强化农业管理:第二,提升农业从业者对农业环境保护知识、技术的认知,可以通过多种类型的教育宣传协助群众了解环境保护知识,运用先进的技术,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第三,改进工作方法。将环境保护纳入日常的工作内容中,建立环保机制,定期实施环保监察,通过树立优秀的环境保护榜样、对未完成环境保护目标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保证定期举行会议探讨相关环保问题。

(二)确立环保法规,完善环保制度

第一,对河南豫东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关环保政策。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年度目标,有计划、有层次地完成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强化治理污染相关组织队伍的建设,各级应当有相应的环境监察人员,及时地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监察,确立环境污染的治理办法和环境污染的惩处制度等等,从法律的角度,把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加大环境监察的执法力度,从而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制化。第二,健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管理体系。要对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在城乡发展规划中体现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规划既应当全面系统,也要做到科学实用,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规划应当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规划要具备一定的先行性,确保城乡环境保护的互动,共同完成区域内环境保护的任务,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第三,建立明确的环境污染奖惩制度。一方面,确立环境污染治理相关责任考核体系,确保环境保护制度的逐级落实,及时对污染环境的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及时对重度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查处。另一方面,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做出贡献的企业或个人予以表彰,在政策上对落实环境保护的企业予以偏斜,以鼓励农业企业参与到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之中。

(三)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多渠道融资

第一,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补贴。一方面,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应当向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倾斜。农村的财政资金往往分配于新农村的建设之中,导致了建设与资金的矛盾。要想缓解这一矛盾,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就应当重视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环境污染治理的补贴政策。第二,要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收支平衡。通过拓展环境保护收入渠道,强化农村市场的生产资料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从而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收入的增加。对于充分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的企业,降低相关税收,从政策上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引导,促进农业生态重点工程的建设。增加对生态农业企业的贷款支持,扶植重大农业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第三,开展多渠道融资,发挥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涉及范围较广,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农业、水利、工程、卫生等各个部门的合作。要从河南豫东农村的实际情况入手,整合个人、社会和国家的资源,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农业污染治理的资金募集。多渠道的资金募集方式主要包括群众自己筹措的资金、外资、国营或民营企业筹措的资金、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等等。政府要从政策上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行为进行鼓励,以促进社会各界人士投入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之中,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贡献知识和力量。

(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革新,确保先进技术应用于污染治理

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要结合河南豫东农村的实际生态环境,由于各地的生态环境存在差异,当前在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还需要提高。要想解决当前农村生态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就需要具备科学的环境治理视野,了解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提高农业的生态环境质量。一方面,要注重农业环境治理相关科技的创新,及时对先进、环保、科学的农业技术进行普及,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榜样,推广各项农业知识和技术。鼓励民营农业企业进行环保科技的创新,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确保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环保科研单位的扶持力度,不断钻研新的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环保农产品,从而为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外水利要积极配合农业全面推行绿色环保生产新技术,结合地区实际做好秋翻晒田、配方施肥、浅灌深施等灌溉、施肥耕作流程的用水研究和技术服务,加强灌后排放的水质监测工作和引、排控制手段。随着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牧小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要加强畜禽养殖影响河流水质及人居环境问题的评估与监管工作,保障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禽养殖场选址、场区布局规划要充分考虑水质安全问题,严格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等生产技术规范,禁止粪便贮存池混入雨水流入河道。其他养殖生产严格执行养殖许可制度,加强监察,推行无公害养殖,扶持养殖大户综合开发水土资源,通过对养殖水体的后续利用化解自源性污染问题。重点要在水资源优化配置、废污水治理、推进环保型农业用水、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水源涵养区域生态封育保护等方面下大功夫。

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篇2

我国尚未建立环境资源基本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日趋增多和复杂的环境生态问题,其处理方式和解决手段也需要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对策措施,在需要建立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时,“实践中各国认识到必须先确定一个统一的综合性政策目标,这种综合性的政策目标在整体上转变为国家意志时就是现在的所谓基本法。”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苏联、日本、美国、瑞士、罗马尼亚、凶牙利等国都制订了综合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我国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环境资源基本法,法学界多将与此类似的内容称为“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相关表述有:“我国1979年试行并于1989年修订重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一部综合性的基本法,该法对环境保护的所有新问题作出全面的规定。”“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环境保护法律系中这一层次的法律规范,是适应环境要素的相关性、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环境保护对策的综合性而出现的,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原则、制度和措施所作的基本规定,其特点是原则性和综合性的法律规范。”故在我国一般将《环境保护法》视为基本法范畴,但实际上作为基本法其一般只对该部门法的基本和重大问题作些原则性的规定,不是也不应该是具体的实施法,综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不难发现,由于历史的原因《环境保护法》在规定综合性目标的同时,还规定了相当多的具体法律措施,远远超出了作为基本法的内容界限,实际上基于此法制定的背景而更突显了污染防治法之浓厚色彩。

为此,作为一部完整的环境资源基本法,应将其中具体的操作性规范删去,保留原有的原则性规定,并相应地增加立法宗旨,相关概念界定,环境资源法主体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及有关机关对环境资源的管理体制;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等等,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及国际上有关国家的环境基本法的内容,我国《环境资源基本法》的体系应包括:1、立法宗旨: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环境与资源法的保护范围。包括环境要素、资源要素、生态要素、地区要素中的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自然和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和自然生态的保护;3、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资源开发和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原则;开发者保护、污染者治理、获利者付费原则;群众参与原则等;4、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许可制度、环境标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举报、监督制度、环境保护奖励与处罚制度等5、自然资源开发者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环境污染者治理污染的义务;6、环境资源保护的管理体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环境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环境资源管理的权限划分,环境资源管理机构的权责,环境资源管理的监督;6、生态保护的特别规定;7、环境资源主体对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和义务。8、涉外环境资源保护的特别规定。包括参加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公约、条约和协定、与国际上环境资源保护国家和组织的合作,组织和参与国际环境资源保护活动和交流;9、违反环境资源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二、环境污染及公害防治法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向环境排放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使得环境化学、物理、生物等性质发生变异,从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破坏了生态平衡或者危害了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公害主要指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对人类生活环境的一种社会性危害。可以说环境法的产生主要归因于污染现象的出现,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工厂与城市的公害事件就不断涌现,而突出的“公害事件”更是震惊了世界。1962年,美国科学家卡逊女士发表的《寂静的春天》则深深地提醒世人警惕过度使用农药的恶果。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而环境法的研究也正于此而愈发繁荣。

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更是严峻,考察我国97到99年的《环境状况公报》,同样可以发现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愈发严重。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多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声、土壤环境污染仍较严重;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辽河、海河污染严重,准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1999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01亿吨,比上年增加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7亿吨,比上年减少4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04亿吨,比上年增加10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首次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1999年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少数特大城市属煤烟与汽车尾气污染并重类型;酸雨污染范围大体未变,污染程度居高不下,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故污染及其他公害防治法将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而与此相关的污染及其他公害防治法将是环境法的重要内容。

环境污染及公害防治法是指调整在预防、治理环境污染及其他公害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传统环境法的基本内容。当前,根据我国污染物存在的形态,我国污染可分为如下三个类型:(1)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污染,包括湖泊、河流等淡水污染和海洋污染;(2)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污染,包括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农药污染及有毒化学物品污染;(3)以气态形式或依气体为媒介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和光污染。(4)其它公害污染。相应地,调整这些污染及公害防治法的体系可以分为:液态污染防治法、固体污染防治法、气态污染防治法及公害防治法四个部分。

1、液态污染防治法

液态污染防治法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和海洋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包括基本的水污染防治法、江、河流域、湖泊的水污染防治法、生产过程的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有水污染及防治的标准规定等。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有:《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暂行条例》;《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等。

2、固体污染防治法

固体污染防治法涉及固体污染物防治法,包括固体污染物防治管理体制,固体污染物监督管理,固体污染综合利用制度;工业固体污染物的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防治法;危险污染物防治法;固体污染物的污染控制标准法;禁止境外固体废物入境管理法等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的报告的通知》、《生产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工业固体废物十一种污染成分污染控制标准》、《有色金属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含氰污染物控制标准》、《关于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

3、气态污染防治法

气态污染防治法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涉及对大气污染法的管理体制和监督管理,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的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的防治法、废气排放标准法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包括:噪声防治的管理体制,防止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环境噪声的标准、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以及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等,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噪声污染防治法》、《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试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等。

4、公害防治法

公害污染是指对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三大类:化学物质、农药、放射性物质等。许多国家都对这三类物质的控制和防治进行立法。我国公害防治法包括: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管理法、农药管理法、放射性物质管理法、电磁辐射管理法等。例如:《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防止含多录联苯电力装置加强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管理规定》;《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登记规定》、《农药登记审批办法》、《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试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放射环境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事故管理规定》、《核电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电磁辐射环境办法管理办法》、《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等。

三、自然资源法

自然资源是指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自然要素。为土壤、水、矿物、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阳光、空气等等。也有学者认为“自然资源,从法律上来说,是指能够供人们生产或生活中利用并作为所有权、使用权客体的自然物质,目前一般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其他生物资源(野生动植物)、海洋资源、草原资源、风景名胜资源等。”不管如何,都突出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所在,但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人们更多地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认识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又是一个人口泱泱大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正基于前期人们从经济利益考虑而造成自然资源状况恶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水土流失,沙漠化威胁严重,耕地锐减,农业分摊水量降低,城市严重缺水,森林覆盖率萎缩,草地退化,物种濒危面扩大,矿产、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明显,如何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目前,已有学者就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自然资源角度、法律角度提出了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必要性,认为制定自然资源(基本)法势在必行,并提出了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的现实条件、立法方案及框架方案等,自然资源(基本)法的制定迫切性也正反映了自然资源法在环境法中的重要位置。

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开用、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由各种资源法组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渔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构成。自然资源法保护对象即自然资源,其调整的是公民、法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和改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针对的是现有的资源环境,贯穿于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改善的全过程之中。这些社会关系,则包括资源权属关系、资源流转关系、资源管理关系和其他经济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自然资源均为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内在有机联系便使其构成统一的整体,首先,在存在形态上是相连的,森林、草原、矿藏、水都依附于土地之上或蕴藏于土地之下;其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着连锁性、结构性的变化效应,并形成各种资源的多种功能。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要求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不仅从个别资源的效益出发,还必须把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种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要求,必须要求一部自然资源母法来规范,协调相关的子法,使立法、执行、守法和司法各个环节达成一致,实现整体自然资源系统的高效运作,该母法正是目前学界探讨的轰轰列列的自然资源基本法。自然资源法的体系包括自然资源基本法和自然资源部门法两部分组成。

自然资源基本法应将宪法的基本原则贯穿其中,将自然资源法中共性的规定进行规范。其中包括:自然资源法的立法宗旨: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及珍贵的动物和植物,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法的原则:对自然资合理、适度开发的原则,源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原则,自然资源利用与营造相结合原则,自然资源保护原则;自然资源的保护范围;自然资源利用和开发主体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的权利和义务;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自然资源的公众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保护和合作开发;违反自然资源法的法律责任等。

我国自然资源部门法的体系主要有:《土地管理法》、《水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生物资源法》(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法》)、《旅游资源法》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实施条例和规章等。

四、生态环境保护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远没遏制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毁林开垦、陡坡种植、围湖造田等加重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而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严重破坏。这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而生态环境保护法的体系完善已成为时代的任务。

生态环境法是环境资源法体系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强调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全局保护,保持生态(包括物种)的多样性,达到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和兴起源自人们对生态学的认识之发展,生态学“为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二战后国际生态科学蓬勃发展,至60年代,生态系统生态学成为生态学研究的前沿,(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态与演替,以及人为影响与调控机理的生态学科),它的出现使生态学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改观,生态系统生态学所强调的“整体性”是人类认识自然生态的系统的具有革命性的进步,对该学科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满足了社会在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下,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该学科与法学的结合,在时代的蕴育下,使得生态环境保护法应运而生。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出现充实了现代环境法的内容,“现代环境法是在环境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注重对生态系统全过程的整体保护,强调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并重。这些都是传统的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所不能企及的。”

生态环境保护法之所以必须得以提出和构建,盖系本世纪以来,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生态破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尽管科学和技术在过去的100年里获得了突发猛进的发展,却正是20世纪新技术的发展成为导致生态衰败的祸首,实际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态的衰败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平衡。究其原因,唯“技术只重视处理分离部分的方法,即分解论方法,生态系统恰恰与技术不同,生态系统是不能也不应该被划分成可随意处置的几个部分的,生态系统的特性就在于它是一个整体,在于其各个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处理方式之不同使得人们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正确处理方法,使生态环境保破坏愈演愈烈,而生态环境保护法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及内容,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生态环境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称谓上,生态环境法与环境法并不对立,所谓生态环境法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法,因而生态环境法亦可简称为环境法。”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法最大化的解释,也即实际上为环境法,这个概念实际上跟俄罗斯法学界对“生态法”的界定相类似.

本文此处所指生态环境保护法系指调整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整体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以及特殊自然环过程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法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态学密切相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法里必然要体现和遵守相关的生态规律,如物物相关规律、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规律、多样稳定规律、物质能量输入、输出动态平衡规律等等。它通常是在各个自然资源法规范和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个综合性法律部门,有时往往要通过土地法、水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等自然资源法部门来实现,这些法律部门相互联系、有机配合成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为生态环境法的重要内容,但生态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仍各不失其独立性,二者有质的区别。

生态环境建设要求防止土地资源的被破坏(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多基于此)、水土得以保持,防治沙化、水资源污染的防治以及发展生态农业,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确保有限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更要坚决杜绝掠夺性、破坏性经济营,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防止资源开发正在造成的生态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有效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和生态环境,以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我国环境法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我国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国务院在2000年12月21日发出通知,印发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制订本地区、本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结合前述我国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的体系主要由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法组成。

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宗旨。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合作战略,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原则等。

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具体内容: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度,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体制,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级环保部门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管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加强自然资源考核和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等)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省级及地(市)级的生态功能区,跨省域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跨地(市)和县(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的保护措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和监督。

对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生物物种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对生态良好地区特别是物种丰富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一批新的自然保护区。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公共绿地和生态用地,开展公共绿化和家庭绿化,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县的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生态科技经费的投入,推动生态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生态破坏的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处罚制度。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行政处分、经济赔偿和刑事处罚。

生态环境保护法的部门法包括:国土防治法、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自然遗迹保护法、人文遗迹保护法和国家公园保护法、风景名胜区保护法、防洪减灾法,与自然资源相关的有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法、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法、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另外还有全局性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等。

五、涉外环境资源法

环境资源法的体系还应包括涉外环境资源法。因为目前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即国际环境问题。所谓国际环境问题,又称全球环境问题、地球环境问题或人类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一国国界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国际化的产物。

当前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耗损)、酸雨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短缺、森林破坏、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破坏、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等。国际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并导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设立,大大推动了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在1992年6月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发出了建立起一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口号,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的新开端。

我国作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必然是参与解决国际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力量,我国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和有关公约的制订。1972年我国派代表团出席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我国发起并召开了“发展中国家发展与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等。我国在与他国共同处理国际环境资源问题、遵守国际条约、履行国际环境义务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属我国涉外环境法调整的内容。因此,涉外环境资源法是指调整我国与他国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遵守国际环境条约、履行国际环境义务的国际合作与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涉外环境资源法的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我国制定的有关涉外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二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签订的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三是我国参与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及有关国际性会议的协定等。

关于我国制定的有关涉外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这方面我国目前较薄弱,我国法律对这方面的规定仅在《宪法》中涉及涉外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法》中涉及的有关条款,《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涉及的涉外环境保护条款,还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涉外环境资源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在制订涉外环境资源法中,须贯彻我国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则立场,包括经济全球化必须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尊重国家对自然资源拥有永久的原则;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原则,处理环境问题应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国际间合作保护全球环境资源的原则等。

涉外环境法要充实的内容还需制定和实施与iSo14000环境体系相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以及适应我国国情的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生态标志认证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检疫制度等环保市场准入制度。此外还需对我国一些陈旧环保制度和措施进行改革,取而代之国际先进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污染权交易制度、总量排污收费制度。这些都为涉外环境法制建设的“重头戏”。再者,入世后,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又会面临发达国家要求我们多承担保护全球环境之责的更大压力,从而使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难度不断增加,加大了我国涉外环境法的执行难度。这些都需要涉外环境资源法加以研究解决。

二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签订的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据有关资料,至1999年5月,我国与美国、日本、朝鲜及各周边国家签订了保护环境的双边协定25项,包括环境保护的合作议定书、环境合作谅解备忘录、环境保护合作协定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美利坚合众国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环保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环境保护合作协定》等。

三是我国参与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及有关国际性会议的协定。据统计至1999年5月,我国已经参加了一系列有关国际环境资源保护的条约、公约约50多项。其中涉及臭氧层保护公约例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气候变化公约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生物多样性变化公约例如《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公约例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海洋环境保护公约例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公约例如《国际捕鲸管制公约》等;核污染防治公约例如《核安全公约》等;南极保护条约例如《南极条约》等;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例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危险废物控制公约例如《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等;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管理公约例如《化学品在工作中的使用安全公约》等;环境权的国际法规定公约例如《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等;其它国际条约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关于例如《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之国际责任公约》等。这些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和公约,构成了我国涉外环境资源法体系的主要内容。

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土壤污染问题;“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法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20)08-0050-04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文明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和改革举措。继开展以来的实践证明,不仅对突出的生态环境推动解决,也促进了地方发展新理念,对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6月17日印刷发行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作为第一部法规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监测土壤环境的主要内容。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水平的提高,能够切实改善土壤产品质量以及我国全体国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在未来我国土壤环境问题呈逐渐恶化趋势的状态下,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机制成为落实土壤防治责任,是切实推动我国经济体制结构转型升级的原动力。

1推动土壤污染防治部署

1.1全面贯彻土壤污染防治

现如今我国人民群众对白己生活周围的环境问题非常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在人们的生活中指数逐渐上升。在第6次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中提出,要对大气污染,环境和土壤问题加强防治,集中力量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同时,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也相继提出,对于土壤污染防治要加强。今年来有些地方频繁发生土壤污染事件,如“毒大米”“毒土地”等,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发关注[3]。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大问题,党中央也高度重视,根据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要尽快建立。

1.2促进土壤防治立法

当前国家以群众身体健康为重点,对大气和土地污染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在“十八大”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并研究制定土壤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2013年1月、3月研究起草土壤环境保护专门法律,要求完善政策法规;并在水和土壤污染严重区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重点加以整治。也正因如此,促使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的重要决策性部署,推动防治立法的具体行动,对综合治理和土壤保护做到最根本的保障。土壤环境是大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通过推动立法的落实,使各级管辖区和政府明确白己的分工以及環境保护、土壤修复的主要责任。在法律条款中将土壤污染防治撰写进去,保证治理资金;鼓励社会引入资金投入到土壤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并明确责任,对土壤污染防治与保护工作开展了积极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局面。

2全面实施土壤防治立法

2.1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遏制土壤污染

土壤、水、大气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当无法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时,当生态环境质量没有及时得到整治和修复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当前国家经济发展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产品总量,土地作为主要消纳地,由于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该环境必然会受到污染[4]。我国目前在土壤防治方面期,有着具体对现有环境保护的条例和土壤污染的防治要求。这些对土壤质量的改善和防治,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快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对保障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2.2提高土壤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对日常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平常听到环境保护,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水,空气。但是对于土壤方面的保护就有点陌生了。其原因是专门针对土壤环境保护的法律有待完善。使人们对土壤环境问题的隐蔽性和累积性产生的土地变化不易察觉[5]。所以导致环境土壤被污染的同时,人们还不懂得防治,对法律也不了解,更是缺少了这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对土壤环境的保护不够全面。

3全面执行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制度

《土壤污染防治法》是在现在的法律上,与其相关的法律条款相结合制定摸索起草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抓紧编制下发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战略部署,应该全面行动。

3.1要确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总体思路

在土壤污染严重,防治形势险峻的问题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应按照“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来开展。如图1所示“一二三四”思路图;实现一个目标,突出二个重点,抓住三个环节,夯实四个基础,抓好土壤环境保护重点t作,共同推进土壤环境保护[6]。

3.2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

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防治工作,建议统筹联动机制,由一个部门管制保护与修复工作。根据三中全会中的所有相关要求,理清有关部门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职责和权限,抓住文明体制改革契机,完善监督管理条例,实现组织统一,环保部门统一,加强推动土壤防治,共同参与环境监督管理体系[7]。

4推动区域突出土壤污染问题逐步根本解决

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多生态产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优美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重要任务。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由于一些企业的搬迁和改造,再加上人口比较密集和部分化工污染,导致有大量的土地被污染,一些重金属也对周边的农用耕地造成了污染。解决突出区域土壤污染问题,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让生活在周边的群众不在为其担忧。由于部分土壤被污染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且问题严重,风险也极难管控。很多有色金属矿采选及冶炼等导致农用土地被污染的情况很大,尚有部分企业分布比较密集,另有些企业搬迁或关闭时,都会留下污染地。因此,需加大政府的监管度,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生态环境督察推动解决土壤环境问题,还可视情况开展专项督察[8]。如图2所示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土壤污染防治的核心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的安心”,是对人民群众的保障。土壤环境监管的两个重点是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为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人民居住环境的安全,对工作推进缓慢的地区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尽快实施对污染土地的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分析农业用地土壤污染的原因,并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完善建设用地的环境监管体系,对工厂企业的关闭搬迁,和密集人口区域划为重点,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监督,落实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严控污染地块环境风险,营造安全健康环境。

5土壤污染问题防治防护措施

5.1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对群众反映的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问题加以防治。对于部分重污染、高能耗、乱排放企业应予以重点关注,把防治计划有针对性地落实到这类企业的污染治理和排放工作中,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收集城镇的污染进行化验处理,给群众提供更好的优质水源。坚持“防、控、治”三位一体,对土壤污染详细调查,对于定点项目的防治和修复工作应予以充分重视。将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作为重点,实行分类管控,对建设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有积极推进的作用。

5.2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贯彻“山、水、林、草、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加以保护,对生态服务功能加以维护。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加强管理,尽可能完善动态监测体系,保护生态体系,实现“天地一体化”。并对保护区定期监测与核查。实行多样性保护,深入实施行动计划与保护战略严加防控有害物种的入侵,加强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遗传资源保护。

6启示与建议

文章同时对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表1所示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

6.1推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由国务院2016年5月28日印发并施行)可作为当今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行动纲领,为土壤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政策性指引[9]。由于土壤污染场地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可通过环境介质法律法规的分散式管理实现,但它的约束能力有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在污染防治过程中各部门职责与之间的协作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土壤环境调查、责任追溯与市场融资和公众参与机制等。

6.2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标准体系

法律法规要做到有效落实,必须要有依法制定的标准、指南等技术规范,作为环境执法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和主要工具。如果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全国通用标准,该标准覆盖范围小,污染物类型少。我国现行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多数空白或滞后,无法满足当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现实需要。

6.3建立基于风险分类分级的可持续管理体系

根据土壤的多样性和污染的复杂性特点,有关部门制定了按污染程度和土地用途实施风险分类分级管理的基本决策。按照污染程度对农用地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控制农作物金属超标和农田污染情况。对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类别具体表现如图3所示。

根据企业的生产状态分别对建设用地以安全再利用,清洁再生产,预防污染并防治污染扩散等作为重点分类管理。实行对建设用地的全程监控和可持续再利用的技术体系[10]。

7结语

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篇4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文明建设的步伐和农民的生活。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3.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治理措施不得力所产生的工业污染。

4.畜牧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二、农村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在加剧,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已经危及到了人群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农村水环境质量恶化。

2.农民生活质量下降,发病率增高。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较多,有环境管理体系、有财政资金、有治理模式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1.我国环境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

2.财政资金短缺,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3.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

4.农村污染治理模式单一,套用工业污染的治理手段。

5.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管理手段落后。

6.农民的环保意识差。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议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农业自身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排放、城市垃圾等外源污染两个方面。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为此,提出以下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要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立法,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世贸组织规则,修订相应的农业和环境法规,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修订和完善农业环境标准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必要时可以出台单独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利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2.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战略认识。

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转变观念,把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加大农村环保治理资金投入力度。

农业科研部门应当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为今后农业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领域,加强力量,增加投入,通过技术攻关、项目招标引进吸收等方式,尽快推出一些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技术项目,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各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引导、项目规划、管理措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同时,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来源渠道,改变环保投资分配体制,提高投资效果。在支农资金或环境资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农业环境的治理工作,也可以吸引和利用一些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赠款和贷款,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投资增长机制。

4.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建议成立由各省(市)领导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农业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业环境治理的领导和协调工作,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5.发展生态农业。

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由之路。必须树立农业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并以新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农业生态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的生态建设。

6.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改善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抓紧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严格控制养殖废物的排放。对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厂),必须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督促建设单位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于“三河”、“三湖”等国家和地方明确划定的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周围的中等以上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场(厂),必须进行限期治理。

7.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镇。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积极开展村镇环境规划。凡1999年以后新建的县城、乡镇和新村,必须编制环境规划,并与城、镇建设同时实施;对已有的县城、乡镇和村庄,应结合城镇改造逐步加以实施。要通过规划、引导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速城镇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

8.加强农村环境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水平。

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篇5

摘要:广袤农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要得到重视。本文从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出发,对农村环境污染难以治理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最后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近年来,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农村的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都给农村的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此外,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往往与人口、经济发展等问题叠加在一起,使得环境矛盾冲突愈加明显,“三农”问题和其他问题也就更加复杂。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1、工业污染严重

乡镇企业往往是以塑料、纺织、金属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等重污染企业为主。由此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会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据调查,我国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占整个工业污染排放量的比重己由世纪年代的增加到,目前,一些乡镇企业的废水、固废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全国工业企业的以上。

2、农业污染加剧

化肥、农药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地产出水平,但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则会对人类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甚或严重破坏。与此同时,随着农用地膜应用于我国大棚农业的发展,其使用量日益增加,农用地膜得不到及时的回收处理,是造成农村环境“白色污染”的重要原因。此外,秸秆焚烧是农村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我国农作物种植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植物秸秆,而除了少部分被回收,大量的作物秸秆都是被焚烧处理。

3、生活垃圾难以有效处置

据有关部门调查,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有约51%的农民家庭是将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沟渠,有18%的人直接倒入农田,只有很少的人是将垃圾掩埋或烧掉。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的构成成分也日益复杂,由以前容易自然腐烂的菜叶、果皮等发展到塑料袋、废旧电池、农药瓶、灯管灯泡以及砖瓦渣土等的混合体,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农村垃圾处理率低,根本无法自然降解,因此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负担。

4、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移

城市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以污染产业和污染物质两种途径向城郊或农村转移。一些原先扎根城市的高污染企业被清除出场后,立即借助农村乡镇招商引资的机会,转移阵地迁往农村,让污染冠冕堂皇的“上山下乡”。最终,农村环境要承担来自城市污染和农村污染的双重压力,使原本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二、农村环境污染难以治理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上的不足

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农民生态保护知识的普及教育,导致农民环境意识差。这也决定了他们在无意识状态下,整体性破坏环境的劣根性,也直接影响了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进度。而事实上,“农民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是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3]此外,乡镇企业通常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唯利是图,缺乏正确的环境观念甚至环保意识缺失。

2、制度安排上不合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实行工农产品“剪刀差”价格机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结果使农村社会、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停滞不前,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因此导致不少地方乡镇领导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正确认识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没有被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有时甚至为了招商引资不惜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待机。

3、法律制定上的偏差

在环境治理问题上,农村与城市被放在同一框架体系下进行立法设计。然而,国家在环境污染治理的现实制度选择中受城乡二元化制度的影响,优先将立法资源、资金投入和机构设置等向城市倾斜,即在法律规定上把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排在了国家整体环境序列的末端。我国目前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针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考虑不够。

4、资金及技术的不足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地区很难申请到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环境能力建设的扶持资金,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防治资金都投入到了城市和工业之中。因此,许多农村都存在着对资源擅自开发和盲目利用的情况。相应的,到2010年,我国农村领域出台的技术政策只有《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而各领域指导更为详细、实用性更强的技术指南并未正式出台。

三、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1、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我国的城乡二元化差异的社会结构,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深层次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和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过大,经济社会领域广泛存在着二元化的结构。这种城乡分治战略的二元的社会结构的根本就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在政策和地位上的不平等和不公平。这一“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社会问题反映在环境问题上,就是农村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

2、树立法治意识

当前,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是解决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宪法》为体,以《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为基础,以刑法、民法等法律中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规定及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制订的法律规章为辅助。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环境污染治理法律体系比较分散,严重影响了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规范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

3、明确社会责任

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说,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肩负起保护环境的义务,有助于推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可以规避来自环保部门排查的压力,安心生产,并保持双方之间的良好关系,赢得市场优势和主管部门的信赖,更好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可以改善自身形象,整合公司己有资源,提高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绿色发展。而治理和改善农村环境,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认知的程度。只有身处其中的居民对自身环境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关行动,农村环境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笑归,刘树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4):101.

[2]曾鸣等.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77.

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篇6

【摘要】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要完善立法,达到环境法制的科学化,可行化,用法律手段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法制;环境立法;环境政策

【正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乡村,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情况。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于城市速度,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近期国家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力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农村的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使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村庄建设规划差,基础设施少,道路无硬化、无公厕、人畜居住混杂、不可降解农膜使用量急剧增加却无法回收,固体垃圾随意堆放。

(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恳荒围湖造田,乱挖乱采,不仅农业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也逐渐污染了土壤、空气、水源,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灾害多发,土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进—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决策不当,盲目开发山区,发展果业,加剧了森林植被破坏。再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伐木为柴,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结果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环境遭受了破坏,并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土地蓄水量下降。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大多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工业化。由于其生存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与资金,治理困难,使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工业化污染问题。同时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地区,或者直接将城市垃圾运往农村,造成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自然、历史、经济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原因,这里只对其法制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现行法制状况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立法是从过去的经济发展为重,环境保护为轻出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①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以新的角度和新的观念完善环境法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成因逐一进行分析。

(一)环境政策原因环境政策原因主要表现是环境政策失灵。环境政策失灵是指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政策失灵和微观政策失灵。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微观政策失灵是指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缺陷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政策不够健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实效性强的政策,即使有政策但因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中国农村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有别于城市,但城市环境保护积累的经验和各项管理制度足以供农村环境管理借鉴。”②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支撑。所以加大政策保障措施,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环境保护法》立法时间较早,受时代影响侧重于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关注不够,仅有几个条文很简单。我国目前的诸多其他有关的生态环境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与制度规定不足。二是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缺乏统一规范,并且未能将农村环境、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生态的保护统一起来,农民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行政法规不到位,本应弥补农村生态环境的上位立法的过于原则性和不足这种情形,却未能出台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行政法规。“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土壤污染防治、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③各地方即使有相关地方法规,在规定上也不尽相同,比较混乱,并且是条块分割,形不成完整统一制度体系。如农业部负责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保护和管理农业环境,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农村村镇环境保护工作,各个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涉及到渔业、水利、林业多个部门,内容和规定都存在差异。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农村环保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将来的《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强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单行法;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也要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专项法规,逐步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修订原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而不适宜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责权清晰,有效防止农村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生活以及外来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防止农村生态遭到破坏。

(三)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④它是构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制度应当包括: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切实可行外,还应建立如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农村清洁生产促进实施制度,生态环境建设问责制度、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农村环境纠纷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等。

(四)政府管理原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管理不当。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在服务上,要象创建国家环保城市一样大力开展生态乡村示范创建,重点开展农村工业点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与垃圾治理、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流域河道整治、生态产业实施等关键工程。加大农村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做好农村环保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的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执法上各执法单位要切实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和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

(五)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原因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长期以来,农民缺乏环保理念,而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主导作用不足,农民缺少科学规范来保护环境,也缺乏科技与资金,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过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随着各乡镇精简与压缩,基本处于瘫痪与失灵状态。既是尚存的农技推广系统由于缺少财政支持,也无法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从而切断了农民获取环保措施的最重要渠道。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正是由于存在着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问题,从而使农村污染治理体系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防控与治理机制。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制订简单易懂的安全控害技术规程,把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与监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技术编发成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册,把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科学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科技知识与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注释】

[1]李建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第3期35页。

[2]林真、李卫华、丁洪,《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1期32页。

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篇7

一、提高认识,切实突出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我县环保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汝城县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确保我县今年的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2.加强法制宣传。在全县深入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倡导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始终把环保宣传作为开展环保工作的先导,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一是以世界环境日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围绕“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倡导“建设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生态汝城”;二是以创建绿色学校、优美乡镇为重点,扩大环境宣传教育阵地;三是县广电有线台要开设环保栏目,制作环保专题节目,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推介先进、曝光环境违法行为,积极营造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

3.落实目标责任。各乡镇政府和县有关部门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坚持环保工作与经济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环保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内容,实行目标管理,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各乡镇要落实好对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的责任体系,建立环保工作领导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挂点督办、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年内至少召开2次以上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环保工作和听取环保工作情况汇报;狠抓落实,保证各项环保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4.严格环保问责制。对未经审批擅自建设、违法排污危害环境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的单位,对没有严格依法办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法审批项目、给污染企业充当保护伞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由监察部门依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和主要领导人的责任。对辖区内发生了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要坚决追究属地政府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情节严重、影响极大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突出重点,切实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1.以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加强水环境污染整治。全面落实《龙虎洞水库生活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县城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加紧推进全县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把延寿河流域、锦江河流域、大坪铁矿区、城关河作为流域、区域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强化污染源头管理,严禁直接向县域内河流江泊超标排放工业污水,保证我县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Ш级标准。

2.以小垣矿区整规为契机,加强延寿河环境污染整治。一是重点整治一批。对环保设施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采取强制措施实行停产整顿,直到环保设施符合要求,废水达标排放,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二是关闭取缔一批。对未经环保、国土、安监等部门审批的非法采选企业采取措施强制关闭。三是加强环境监察监测。对矿区企业实行全天候的环境监察,加强企业外排废水的采样监测,及时掌握污染动态,严厉打击偷排直排的违法行为;加强对原延寿砷制品厂、小垣冰铜冶炼厂废渣的不定期检查,严防淹埋的砷渣铜渣污染环境事件发生。四是拓宽污染治理渠道。环保部门要积极争取环保专项资金,加强延寿河污染的治理;各企业要加大环保污染治理的投入,特别是鑫矿公司要抓紧整规工作搞好区域环评,规范矿山采选,消除污染隐患。

3.坚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强大坪矿区的污染整治。一是成立大坪矿区整规领导小组,出台《大坪铁矿区矿业秩序整治工作方案》,严厉打击滥采乱选的违法行为,对环保设施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要实行停产整治,敦促选矿企业建立尾砂库防治污染,直到污染治理设施符合要求,经环保“三同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彻底规范大坪铁矿区开采加工秩序。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铁矿采选企业要敦促其聘请有资质的环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切实增强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三是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行生态效益建设者受益、享用者尽责、破坏者补偿,对大坪矿区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企业,要根据各企业生产规模征收生态恢复补偿储备金,并建立财政环保专户,做到专款专用,储备金全部用于资源枯竭业主撤资铁矿开采后的生态恢复工程,彻底解决大坪矿区污染隐患。

4.提升县城环境质量,加强中心城区噪声、烟尘、生活污水及垃圾的整治。县城的环境质量是全县环境状况的综合体现,在县城提质扩容时主要是治理城区及周边的工业污染源。要以产业调整为契机,加快城区及周边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迁步伐,年要完成钓鱼台工业区整体搬迁工作。督促教场坪、四拱桥的企业限期整改,经整改不能达标排放污染物的要责令搬迁或关闭。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法定职责,密切配合,全面加强城区管理。建设、城管部门要切实解决中心城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和建筑扬尘污染问题,完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公安部门要切实解决交通运输业噪声污染问题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问题;卫生部门要切实解决医疗废弃物污染问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解决城市噪声污染问题、向水体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或就地焚烧垃圾的问题;环保、工商、城管、技监、建设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建筑噪声和燃煤锅炉污染以及饮食服务行业的油烟污染的监督管理,从年起,县城一律不许新上燃煤锅炉,对原燃煤锅炉要按计划逐步淘汰更换为清洁能源,凡涉及餐饮、娱乐和冷作加工等经营项目,未经环保环评审批的,工商部门不得注册登记,核发执照。

5.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机遇,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乡村环境规划,优化村庄布局,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改善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村庄,保护基本农田。突出抓好农村重点污染源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与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在经济发达的农村要加强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环卫部门要指导乡村在规划建设的同时配套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场所、范围内设置垃圾桶(池),集中或定期对乡村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加大畜禽养殖业、农药化肥等污染防治力度,农业部门要积极引导农民重视使用农家肥,推广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减小农药化肥的环境污染;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生态恢复和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推广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节肥、节药、节种技术,切实解决农村重点污染源问题。

三、完善机制,构筑齐抓共管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1.坚持和完善环评制度。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凡新上项目,必须进行充分的环境论证,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一时发展、长时间治理的老路子,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不予环评。全面实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编制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建设前、重大项目建设立项前,要仔细分析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充分听取环保部门的意见,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审批部门不得批准该项规划。要不定期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专项执法检查,对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但未经环评审批而擅自开工建设或生产的项目,要责令停止建设或生产,限期补办环评审批手续;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由县环保局提请县政府予以强制关停,限期恢复建设地原貌,通过执法检查,切实解决和纠正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对典型违法案件要严肃查处予以曝光,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贯彻执行。

2.严格执行环保准入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把新、扩、改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关,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项目,对选址、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的新增污染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强化部门联合把关责任制,凡是未依法经环保审批,不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建设项目,发改局、国土局、安监局、建设局、规划局、工商局、电力部门、金融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和省市的决定,严把关口。

3.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要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各排污单位在排污申报登记的基础上,必须向县环保局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污。发放排污许可证前必须进行排污量的法定行业标准监测,对合法企业,通过采样监测,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发放正式的排污许可证,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发放临时的排污许可证;非法企业,一律不发放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和临时排污许可证》要实行年检年审,正式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临时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县环保局要定期对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监测核实,对不按环保要求而超标排放的,要吊销其排污许可证。对拒领排污许可证、被环保部门吊销了排污许可证、无证排污的排污单位及个人,电力部门不得供电,公安部门不得提供火品,工商、国土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环保部门要依法依规从严处罚,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联合把关,确保《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实施。

4.实行“三同时”验收保证金制度。为保证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实施到位,根据省人民政府的《决定》,按照《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必须按项目环保设施投资的5-20%缴纳“三同时”保证金。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经“三同时”验收合格后,保证金将退还给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未按“三同时”要求建设的,环保部门不得予以项目竣工验收,相关部门不得发放准予生产经营的相关证照,“三同时”保证金转为环保专项污染治理资金。

5.制定环境保护考核制度。严格环保责任考核机制。今年继续推行环保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制,将环保工作纳入乡镇和县相关单位的年度综合考核。明确乡镇和县相关单位行政一把手为环保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环保专干为主要责任人,考核情况作为单位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任用及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出现重大以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

6.落实污染总量减排制度。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十一五”期间,省、市要求我县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9%和10.1%,要求我们要将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排污单位,各排污单位必须全力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突破;建立排污总量控制台账,定期向社会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县环境监测站要切实加强污染源的监测和环境质量的监测,以环境质量监测校验污染减排的成效,以建立减排监测体系为突破口全面带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按照《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办法》,落实污染减排责任。

7.制定污染事故防范、处置和环境制度。要完善企业环保岗位责任制,各排污企业必须建立环保监察机构,配备专职环保监察员,对本企业排污情况实行全天候的监视监察,污染防患于未然;要健全企业排污情况报告制度,各排污企业必须每个季度向环保局定期报告生产及污染物排放情况,使我县及时掌握污染源动态,实现全县的排污总量控制,杜绝严重污染环境的事故发生;要建立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各排污单位必须建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处理应急事故,切实提高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应急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要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企业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有效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要加强环境制度,对群众来信来访,要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妥善办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持环保案件属地管理原则,纳入乡镇环保责任制考核内容,明确责任,杜绝办事拖沓、矛盾上交现象,大力遏制越级上访、重访事件,坚决将环境处理在萌芽状态,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四、加大投入,强化全县环保能力建设

1.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把加大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保障,足额保证环保正常工作运转经费。要切实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着重解决环境监察、环境监测能力不强的问题,对县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进行机构标准化建设,更新添置我县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和试剂,提升我县环保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

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篇8

到2015年,全市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主要目标任务:

——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大于80%。

——6条重点小流域水质进一步改善。思蒙河、毛河、球溪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体泉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水质标准,府河、南河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入境断面。

——对全市50个重点行政村开展连片村庄整治。

——常住人口5000人以上场镇和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全部建设污水处理站和垃圾集中收集、转运设施。县建成垃圾处理场。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物处理(资源化)率达到90%。

——农村卫生厕所、清洁能源、适宜农户的沼气普及率分别达到65%、60%和60%。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5%。

——农村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达标率达到100%。

——创建国家和省级生态乡镇35个、省市级生态村300个、省市级生态家园2000个。

二、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

(一)加大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力度。依法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彻底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投放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活动。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预警机制,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二)加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力度。经济条件较好以及人口稠密地区,实行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城市周边村镇的生活污水逐步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具备条件的乡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建设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经济条件较差、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庄生活污水和垃圾,采取分散式处理。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示范建设。

(三)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引导和鼓励农民科学施肥,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农膜回收再利用。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加快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四)加大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引导养殖业适度规模化集约发展,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限期治理制度。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监管,自然水域全面禁止肥水、网箱养鱼,严禁向集中式饮用水库区及其支流水体投放肥料、生物饲料。

(五)加大重点小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思蒙河、体泉河、毛河三条重点小流域污染治理,关闭和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排放废水项目,引导流域沿线工业园区和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污染深度治理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流域常住人口5000人以上集镇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农村村庄连片整治。试行“河长制”,落实重点流域水质目标责任制。

(六)加大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控制力度。引导农村地区工业企业向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加大皮革、造纸、淀粉加工、酿造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逐步实施对主要粮食、水果、食品、蔬菜基地周边涉及重金属等排放企业的关、停、转、迁。

(七)加大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力度。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大力开展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等绿色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鼓励农村林网建设。

三、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考核奖惩机制。各级政府是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奖惩激励机制,纳入目标考核。实行政府领导同志年度和任期目标管理。

(二)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联动机制。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负责,环保监管,联合推进”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优势和群众积极性,共同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农村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管、综合协调,组织制订和监督实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依法查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农村环境保护重大项目的立项审批,并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农村工矿企业加强污染治理,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制订农村地区落后产能企业的淘汰、关闭计划。

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各级政府及部门履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查处有关违纪行为。

财政部门负责农村环境保护资金的安排落实和监督管理,建立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增长机制。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基本农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负责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过程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管,组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指导乡村受污染的农田恢复生态环境。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农村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进行处置。

水务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组织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并加强对设施的运营管理,协助环保部门依法划定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农村饮用水源,负责农村饮用水安全,组织农村水系整治、河道清淤、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抓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组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清洁能源工程,组织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治和生态农业建设工作,指导农村修建沼气、改厨改厕,推进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林业部门负责组织制订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负责森林资源管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组织开展林业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治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的监督管理,组织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卫生学评价及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

畜牧部门负责组织制订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开展以规模化畜禽养殖为重点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其他有关单位、部门要按照职责要求,协同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篇9

一、正确认识养猪业对环境污染及危害

20多年来,我国养猪主工艺没有改变,养猪过程基本上都要面临不同程度的废物排放问题。其中主要污染物是污水、臭气和粪便,它们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源来自养猪过程、废弃物排放、堆放或贮存过程以及废弃物处理、运输和利用过程。这些污染物成分除了传统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还包括铜、锌、砷制剂等重金属、兽药和消毒药物、有害温室气体排放(如甲烷)等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病原体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猪场污水仍然是当今畜牧业造成环境污染的最突出问题。

1.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

目前畜禽业的规模集约化养殖及畜禽养殖区的城市化,畜禽粪便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加之农业上由传统的使用有机肥转向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畜禽粪便利用率低,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物,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2.畜禽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孳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如猪的口蹄疫、链球菌、炭疽、猪流感等,会导致疫情发生,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

3.对周围和流域水质的污染

未经处理的畜禽粪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其污染负荷很高,能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仅污染了地表水,而且还严重污染地下水,影响村民正常饮水安全。

4.对周围空气的污染

由于猪粪中含有大量的恶臭物质,如氨、硫化氢等,使畜禽圈舍周围空气会充满恶臭味,对畜禽和人体造成危害。

5.影响社会稳定

城市郊区和农村居民集中区周围内,建起了一些养猪场,产生的恶臭及噪音对周围环境也带来影响。日趋严重的畜禽养殖污染导致的投诉日益增多,纠纷不断发生,已成为农村和城市不稳定社会因素之一。

二、养猪业对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调查

1.监管不力

目前许多规模化养殖场、专业养殖村没有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内部管理不规范,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农业和农村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废弃物的治理监管力度还不大。

2.环保意识差

粪便露天随意堆放,污水随意排放,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种、养殖业脱节

规模化养猪场建设没有配套耕地消纳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加之农村耕作方式的变化,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从事养殖的不种地,粪便不能当作肥料;种地的不再从事养殖,农田靠施化肥,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例大幅下降。难以形成具有多环节链接和实现粪便——肥料综合效应的良性循环,无法有效吸纳与降解废污排放。集约化养殖业由农区、牧区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造成农牧脱节,畜禽粪肥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而造成污染,结果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造成公害。

4.缺乏有效经济的治理技术

畜禽养殖场排出的粪尿和污水的氨氮浓度高,污水脱氮的工艺比较复杂,导至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大、运行管理复杂、运行费用高,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支持。造成经济效益不高的畜禽养殖业更不愿投资污染治理。

5.科技的支撑和技术的创新能力差

目前规模化养猪场治污模式有多种多样,如沼气生态模式、厌氧好氧生化处理模式、“零排放”自然养猪模式等等。在建设、运行成本,集成与示范,提高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等各有利弊,缺乏有效的技术攻关与创新。

三、构建现代生态环保养猪模式的研究

1.现代生态环保养猪模式构建理念

目前,国家已高度重视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在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中,着重强调了发展现代农业,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明确提出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养殖企业必须按《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建设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因此,规模化养猪生产应与时俱进,构建现代生态环保养猪模式的理念。主要围绕用现代科学发展观提升规模化猪场疫苗免疫技术和兽医保健技术;猪场规划设计、隔离消毒;猪病监测技术;全进全出、多点生产的养猪生产工艺流程等生物安全防疫体系,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好猪场对环境污染等问题。活用当地生物资源,合理解决养猪业面临的质量安全、效益提高和环境治理的“三大难题”,探寻尊重猪只基本权利,实现环境友好、安全优质、持续高效的现代养猪模式。

2.对当前养猪模式的调研

笔者根据“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质量安全、持续高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畜牧业的整体要求,结合当前养猪业发展及生产自身特点,对大量规模化养猪场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

2.1目前养猪业发展趋势。大型集约化养猪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含量、设施设备等全面提升;50~2000头的适度规模养猪场(户)蓬勃发展,形式多样,急需规范;超小规模的农户散养正迅速消失。适度规模化养猪因其规模适度、管理方便、专业生产等优点,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养猪业发展的重点。

2.2不同规模养猪企业、场(户)废弃物处理模式也不同。使用生态沼气综合利用模式占8.8%;厌氧好氧生化处理模式占0.2%;“零排放”自然养猪模式占23.5%;粪便干、湿分离处理占50.9%;用水直接冲洗粪尿乱堆放占16.6%。

2.3根据陈亮等研究常用的模式是生态沼气综合利用模式、厌氧好氧生化处理模式,“零排放”自然养猪模式。三种模式各有优劣,其中生态沼气综合利用模式是规模化养猪场将产生的粪尿经水冲后全部进入沼气池发酵处理。该模式适用于中小型猪场,最适合能源生态大棚种养结合。缺点是建较大沼气池、周围须配套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园地和浪费大量水资源,不宜大面积推广。厌氧好氧生化处理模式是采用干湿分离出粪,既可获得沼气能源供综合利用,又能使外排水达标,较好地解决了综合利用与环保达标。缺点是投资费用相对较高,日常维护费用大。该模式适用于大型猪场。“零排放”自然养猪模式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对猪的排泄物进行降解、消化,从而达到了处理猪场粪污的效果。实现“零排放”和除臭,其核心在于发酵床。缺点是需要大量锯木屑和谷壳、投资较大。不适用妊娠母猪、仔猪。

3.现代生态环保养猪模式的构建

通过对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生产与污染特点及当前养猪业环保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调研,笔者认为以构建现代生态环保养猪模式的理念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探索养猪生产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合理利用的新方法。

3.1关键依靠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利用沼气工程和自然养猪法相结合,能取得显著效果。由于规模化养猪场是按自繁自养的原则进行生产,把养猪生产的过程人为分为两大阶段,即母猪、仔猪和育成猪。母猪、仔猪阶段防疫和保温要求高,适合生态沼气综合利用模式。因为畜禽养殖业、种植业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相互依存、互为利益的耦合体。遵循生态规律,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把种养相结合,这样既能保障母猪及仔猪健康生长发育,又不需建大沼气池及配套大面积种植园;既能充分利用沼气给仔猪保温,又能利用沼渣、沼液、沼肥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而育成猪舍则采用“零排放”自然养猪模式,能有效解决猪场粪尿的难题。实现了“零排放”;猪舍环境得到优化,疾病减少,防疫压力减轻;极大地节省了劳动力,节省了冲洗栏舍用水;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稻壳、花生壳、玉米秸秆等作发酵垫料。笔者曾在一个有350头核心种猪,年出栏7000头规模化猪场按这两种模式的互补进行了两年多试验,取得显著的效果,深受到养猪企业的欢迎。

3.2抓住机遇,突破“瓶颈”。规模猪场的沼气工程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业、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畜禽养殖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农村沼气,猪场的沼气工程已列入农业基本建设专项资金予以扶持。“零排放”自然养猪模式已列为《2008年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该项技术已在福建、山东等多地试点和推广使用,成效较为显著,受到养猪企业的良好评价。因此,规模化养猪场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积极利用沼气工程建设与“零排放”自然养猪法的现有技术进行改造优化组合,取长补短,突破当前养猪业面临环境污染的难题。

3.3实施全过程健康养猪技术的指导和监控。包括对猪场疫苗免疫程序和兽医保健程序的制定与调整;猪场合理建设、布局、隔离、消毒、卫生等生物安全管理规程;猪病定期监测、兽医技术培训和综合配套服务;采用全进全出、多点生产的养猪生产工艺流程等等落实到位;重视养猪场内外环境绿化,达到吸收猪场大气中有害、有毒物质、过滤、净化空气、减轻异味;科学修建雨水沟,实行雨污分离,减小污水排放量。

3.4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根据养猪生产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国家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对排污不达标养猪场,限定时间进行整改;新建场必须先参加环评,严格按“环境友好、安全优质、持续高效”的现代养猪模式进行生产。

3.5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提高业主环保意识。由于养猪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防治养猪污染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需加大环保法规宣传力度和环境污染惩治力度,让业主认清“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污染治理原则,企业是污染治理的主导,防治污染是企业的义务。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订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与引导养猪业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奖罚分明,积极引导规模化养猪场构建现代生态环保养猪模式,为“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丽等.浅谈规模化养猪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泰州科技》2009年02期.

[2]章广德等.规模化养猪场粪便污染治理的探索与思考《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年02期.

[3]李诗兵等.规模化养猪场粪污综合治理方案《当代畜牧》2008年04期.

[4]陈亮等.湖南养猪场污染治理适用技术及投资分析《中国沼气》2009.2.

[5]倪俊娟.生物发酵猪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发展的优势《河南畜牧兽医》2009年第29卷8期.

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两创一促”总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市为龙头,以污染减排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二、目标任务

通过今后三年的努力,到2010年,确保实现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目标,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一)污染减排方面。

工作目标: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5.1%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5%以上。

主要任务:

1、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任务,建立污染源普查的数据信息库,夯实污染减排的基础工作。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结构减排。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关闭小火电机组任务,加快拆除链条炉,淘汰落后小煤炉、小锅炉,取缔国家禁止的落后生产工艺。

3、推进减排治理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完成小干污水处理厂一期、定海污水处理厂二期和白泉镇、朱家尖街道、衢山镇、六横镇等省级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在2008年底前完成**朗熹发电有限公司两台发电机组的脱硫设施建设。

4、加强工业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督检查,加快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建设与联网工作,完成省下达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的建设任务和运行维护工作。

5、建立规范的企业污染源排放统计台帐制度,加强污染减排统计、监测、核查、预警、考核和公告等制度建设。

(二)水污染防治方面。

工作目标:全市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以上。2008年、2009年、2010年,全市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比例分别达到85%、95%和100%。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50%以上。

主要任务:

1、在合理调整饮用水源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修订《**市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

2、切实加大饮用水源地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力度,完善信息沟通和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机制。

3、完善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加快建设饮用水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

4、加快推进河道的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确保全市重点河道水质稳步改善。

(三)工业污染防治方面。

工作目标:基本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基本消除工业污水直排,重点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飞行监测达标率在80%以上。废弃放射源安全收贮率达100%。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工业危废安全处置率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分别达到80%和93%以上,污水处理厂污泥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置。完成省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

主要任务:

1、继续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整治工作,定海盐仓工业区块、干石览海洋食品产业区块、普陀六横台门工业区块、岱山高亭个私工业区块完成污染整治任务;开展船舶修造、水产品加工、化工、印染、电镀及造纸等行业的环境整治和规范工作。

2、加快推进污染治理的设施建设,在提高企业自身的污染物治理能力的基础上,推进集中式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完成市固废处置中心建设并达到省级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在重点企业设置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和专职的环境监督员,实施环境安全监督员制度,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监管。

4、加强企业放射源的管理,及时安全收贮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建立企业重点放射源的监控设施。

5、加快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开发区各类污染物处理系统,全面完成省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

(四)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方面。

工作目标: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废水达标率85%以上。市区及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部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市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天数大于330天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分贝的县级以上城市比例大于70%。

主要任务:

1、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市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进程,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管,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纳管率、收集率、处理率和达标率。

2、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在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面达到无害化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实现垃圾处置资源化。

3、加强城市大气防治,继续巩固和扩大烟尘控制区,加强餐饮业油烟治理,严格控制燃煤小锅炉建设,加大原有燃煤锅炉的改造。积极推进机动车尾气防治工作,建成县以上城市机动车尾气监测体系,有效防治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4、加大城市噪声达标区创建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城市噪声达标区范围,加强城区范围内工业企业噪声治理,重点防治交通噪声、娱乐噪声和建筑噪声。

(五)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方面。

工作目标: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排泄物治理,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0万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面积达到3万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面积达70%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分别提高5%。建立万亩高效生态水产养殖基地和健康养殖示范区;完成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示范村建设任务,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3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行政村覆盖面达85%以上。秸杆利用率达85%以上。村庄周围宜林荒山和迹地更新绿化率达95%以上,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0%以上。

主要任务:

1、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管理,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严格环境准入条件,切实做好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加快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模式,推进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2、统筹规划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临近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乡镇和行政村要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实现城乡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人口分散乡镇、村和海岛可以实施生物技术、沼气工程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

3、按照“户三包、村收集、镇压缩、县处置”的方式及海岛农村“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和就地焚烧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

4、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减产增效技术,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引导和鼓励农民开发使用有机化肥、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推广秸杆综合利用。

5、积极推进农村河沟治理和长效保洁工作,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深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亮化工程,美化村庄和村居环境。

(六)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面。

工作目标:有效控制海洋环境污染,扭转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恶化趋势,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主要任务:

1、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全面清理入海排污口,严格执行持证排污制度,确保达标排放,控制排海污染总量。

2、建设或完善港口、码头和船舶修造企业用于处理油污水、污(废)油、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设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和排放污染物稳定达标。建立船舶油污水接收处理体系,加快推进集中式的油污水处理中心的扩建。新建、改建、扩建涉海工程项目,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3、加强对涉海的工业、农业和生活等陆域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和总量控制,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状况。

4、建立海水监测、赤潮监测与预防体系和溢油应急计划、船舶污染应急反应机制。

(七)生态建设与保护方面。

工作目标:全市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平方公里,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率达90%以上,累计创建绿色矿山11座以上。“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达70%以上。确保土地退化指数小于15,提升标准农田总体地力,积极开展农田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区创建,示范区内农田土壤重度污染区污染程度降低5—10%,中、轻度污染区污染程度降低5%左右。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比重达到40%以上。新增创建4个省级生态乡镇,累计1/3左右的县(区)达到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要求,1个县达到省级生态县标准。市区基本完成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岱山县基本达到生态县建设标准,嵊泗县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要求。

主要任务:

1、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开展土壤生态修复综合试点,创建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区,完成土壤污染修复任务。

2、统筹规划宕口布局,从严控制宕口开采。加快推进大桥沿线、主要道路两边宕口治理和废弃宕口的治理工程,做好宕口的边坡整治、复绿和景观修复工作,加强宕口的生态环境保护。

3、继续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做好河道的清淤、疏浚、清障、保洁、生态护岸等综合治理。

4、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生态保护林、生态经济林、沿海防护林、城市景观林等建设,提高森林、绿化覆盖率。继续开展殡葬改革和坟墓治理,全面推进生态葬法。

5、深入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建立多层次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平台,完成生态市、县(区)创建任务。

(八)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方面。

工作目标:完成全市环境监控平台建设并实现市与县(区)联网。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的自动化建设,完成省下达的重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建设任务。做好环境监控平台、企业在线环境监测设施和环境自动监测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上传完整率和准确率达90%以上。市及县(区)环境监测机构和环境执法监察机构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环境污染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主要任务:

1、加快市、县(区)环境保护部门的的环境监控平台建设进度,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

2、加大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建设的力度,确保完成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的建设任务。

3、积极推进环境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切实加强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提高设施设备的完好度、安全运行率和数据准确率。

4、按照国家对市、县(区)环境监测机构、执法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配置相应的人员和设备,并积极做好标准化创建工作,按时通过国家的标准化验收。

5、建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配置应急设备,做好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要积极引进和支持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适合海岛特色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家、省、市及县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淘汰类的项目禁止进入,对目录中的限制类项目限制进入,确需引进的,必须选择生产工艺先进且应进入三类工业园区或规划许可的特定工业区块。要加快运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水产品加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

(二)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作为水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坚持本地水资源开发、大陆引水和海水淡化并重,着力抓好饮用水工程建设。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合理调整和界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修订并实施《**市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治,禁止一切向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的行为以及各种可能影响饮用水源安全的开发建设和生产活动。加大合格规范饮用水源达标区创建工作力度,加强水源上游居民居住区的环境整治,禁止畜禽养殖,拆除向饮用水源地的直接排污口,建设生态绿化隔离带。加大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监测力度,增加监测频次,建立预警机制,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三)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准入。把生态环境保护前置于经济发展的决策阶段,积极推行规划环评,准确把握区域环境容量和行业的环境影响,合理确定产业布局,严格控制环境影响。环境准入要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产业政策、环保标准及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坚决不予开工。要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的建设和监管。要建立健全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实施企业环境信用公开承诺和环境事件公开道歉制度,提高企业环境保护的自律性。

(四)严格环境执法,加大执法力度。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切实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超标排污、偷排、漏排、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等违法行为,要予以严肃查处。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强飞行监测工作,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实行停产整改,对整改无望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关闭。针对不同时期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环境执法专项检查。建立健全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和程序。强化联合执法机制,完善环境犯罪案件移送程序,提高环境执法的力度和效果。进一步加大环境行政处罚的力度,切实扭转排污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状。

(五)运用市场机制,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因地制宜、多元投入的工作思路,通过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等方式,积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投资污水、垃圾、医疗废物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积极推行由专业化的环保服务企业向排污单位提供有偿服务的污染治理机制。加大环保产业骨干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环保咨询服务业。进一步加大排污费的征收力度,提高企业的排污成本,以经济的手段促进企业污染物治理;要加快城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水的纳管率、处理率和达标率。

(六)持续实施生态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组织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创建具有海洋和海岛特色的部级生态城市。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改善海岛生态环境。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禁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努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的产品,坚决完成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任务。大力推广节水、节能、节电等新工艺和新技术,积极探索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资源。

(七)加强环保科技研究,切实强化环保科技支撑。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在环保科研中的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环保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环保新科研、新技术、新产品,提高污染治理的能力和效率。加大适合海岛特色的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加快引进和发展环保产业,提升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水平。大力培养环保技术人才,不断提高环保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八)加强环保的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根据实际需要,配足、配强环保工作力量。要按照工作的需要调整和设置相应的环保机构,配置必要的人员。要在重点乡镇或片区设立环保派出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环保工作。配备必须的执法、监测和应急处理的装备,提高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规范执法行为,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环保队伍。

(九)建立健全环保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生态环保建设。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保证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和环保监督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推行排污权的有偿交易机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全面实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的收费政策,逐步提高污水处置和垃圾处置的收费标准,建立与治理、处置成本相一致的收费机制和价格机制,积极推进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