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基本技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9:00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篇1

关键词:体育教师;健康;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1-0008-02

2016年12月12~15日,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测评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广州举行。尽管只有132名教师参赛,却有数倍于参赛者的指导教师、观摩教师往来于各赛场之间,努力吸取着集全国体育教师精华的教学技能“饕餮盛宴”的养分。“一方面说明体育教师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说明开阔视野、师人之长已成为更多体育教师的追求。”一位专家这样点评。

一、健康的基本功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体育课成为了体育与健康课。然而,大部分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样的改变意味着什么,体育课依然是体育教师们的常规上法,其教学内容仍旧是老一套。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体育与健康课是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的融合,在新课程改革中,原来每周0.5课时的健康教育课与体育课融为一体,变成了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承担起体育健康的相关教学内容。”

据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健康为核心的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学校健康教育要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健康知识传授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原则;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授呈螺旋式递进原则;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形成相统一原则;总体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原则;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做到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和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

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把五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水平中,分别为水平一(小学1-2年级)、水平二(小学3-4年级)、水平三(小学5-6年级)、水平四(初中7-9年级)、水平五(高中10-12年级)。五个不同水平互相衔接,完成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从水平一到水平五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比如水平一目标为: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饮水、饮食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加入同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护环境卫生意识。这就要求体育教需要具有相关的基本功,以满足水平一学生的知识需求。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深奥,如水平四(初中阶段)目标为: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了解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意义,养成科学、营养的饮食习惯;了解充足睡眠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了解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进一步了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增强卫生防病能力;了解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熟悉预防基本知识,增强抵御和艾滋病的能力;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特点,学会保持愉快情绪和增进心理健康;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发育的基本知识,掌握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期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了解什么是害,掌握预防方法和技能;掌握简单的用药安全常识;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了解网络使用的利弊,合理利用网络。

水平五(高中阶段)目标则为: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了解常见食物的选购知识,进一步了解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有效的交流能力,掌握缓解压力等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进一步了解青春期保健知识,认识婚前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该指导纲要还对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提出要求:学校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安排可以有一定灵活性,如遇下雨(雪)或高温(严寒)等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可安排健康教育课。另外,小学阶段还应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对无法在《体育与健康》等相关课程中渗透的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

从这些要求中不难看出,体育教师需要具有的相关知识和基本功将随着学生的年级增长而变得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同时这些目标也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将“大健康”的教育观纳入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具备更加全面的“健康”基本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从单纯地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书匠”向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育人者”角色转换,进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的目标。

二、具有“健康”的基本功是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加强健康教育需要体育教师和所有全体教师的努力,而将健康理念渗透到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学校体育要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同时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健康文化,移风易俗,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做到这些,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认识,在把体育当作是青少年学生锻炼身体方式的同时,还要将其作为教育手段、生活方式和精神依托,充分发挥健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中的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俱佳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三、要从培养的源头抓体育教师的“健康”基本功

在健康中国的“大健康”视野下,体育可以全周期、全人群保障人的身体健康。有规划的定期参与体育锻炼是维护生命张力、降低患病风险、对抗亚健康最有效的方法,持续不断的体育锻炼也是对抗衰老、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医生和康复师指导下的体育锻炼也是治疗疾病、加速康复的重要辅助手段。

体育不仅可以促进和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还能改善身体的内平衡,为心理健康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还可以有效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促进儿童少年早期社会化的最有效途径,其作用不仅是促进身体发育,也是让孩子们在运动游戏中学习社会规则、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和竞争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些体育教师仅仅只会自己体育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些更是只懂知识不会技能,更不要说掌握相关的膳食营养、体育康复保健、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基本功”了。这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将健康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育专业的教育体系中,同时也凸显出高校教师尤其是教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健康”基本功匮乏的现状。

笔者曾经对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体育教师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进行过随机的采访,发现这些高校教师们基本没有公共卫生或膳食营养学习的背景,也很少有康复医学之类背景的毕业生“充斥”到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中。他们所具有的“皮毛”的营养知识与公共卫生或健康教育的知识基本来自于后天的培训和自学,而这些学习根本就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如此状况下,如何能指望这些教师所教的体育专业学生具有“健康”的基本功呢?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知识的匮乏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软肋,制约着体育教育专业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接轨,也妨碍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形成健康生活目标”的实施和实现。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篇2

1、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硬环境与体育兴趣

体育与健康教学硬环境,又称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教学场馆、器材以及课外锻炼体育设施等。体育教学设施是为满足学校体育教学需要的体育馆和体育场所。如塑胶田径场、篮球馆、游泳池等。体育教学器材是保证体育选项课顺利进行的教学器械,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除此,体育与健康教学硬环境还包括课外锻炼的健身房、健身路径等以及体质健康测试的仪器。目前,国内多数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设施尚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但存在如下方面问题:1,体育与健康教学正常进行“靠天收”,由于多数高校缺少风雨球场或者体育馆,如一旦出现连续阴雨天,体育课就不能正常进行,严重影响学生锻炼的积极性t3i;2,课外锻炼设施少人问津,譬如健身房利用率低或者健身路径不当使用,这与体育教师课堂对健身知识普及不够有关:3,各地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场地环境参差,例如,有的高校球场由于环境缺乏应有美观,使不少学生课余时间宁愿选择留在宿舍;4不少高校没有体质测试仪器,体质健康测试是国家为配合体育教学改革,了解高校在校生体质健康情况的手段,然而,不少高校体质健康测试,仍用人工操作办法,既不科学也不严谨,而且因为没有正规仪器,沿用人工测试方法使学生把体质健康测试误以为身体素质测试。严重脱离远离体质健康的理念。完善体育与健康教学器材设施保证教学进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优美体育场所促进学生课余积极进行锻炼,是大学时期终身体育健康观念形成的物质保证。配套的体质健康测试仪器,不仅能很好地保证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更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科学观念形成。

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包括课堂体育教学,还包括课余个人的自觉锻炼和参与学校举行的体育健身活动。“欲图体育之效,非动其主观,促其体育之自觉不可”。必要完善的体育与健康教学配套物质环境使学生明确国家学校重视科学的体育锻炼,更愿意自觉投入到日常教学课外锻炼中,因此,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健康观念的形成,除以体育健康为目标的课堂教授外,还应改善恶劣体育与健康教学物质环境,完善匹配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物质环境才能激发满足学生欲欲尝试的体育兴趣。

2、体育与健康教学软环境与体育兴趣

2.1 补充体育教师健康知识

丰富科学健康知识首先巩固体育教师已学习的体育健康知识。包括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等体育科学知识,其次,学习新的体育健康观念。原有体育专业知识与科学健康知识碰撞形成的新体育健康知识体系是改变体育教师教学思维模式的首要前提。当教师的健康知识得到丰富补充,教学过程有意识地渗透健康科学知识,慢慢地,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明白了体育对生活工作健康的重要意义,自然产生通过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兴趣。

2.2 教学过程渗透健康科学知识

2.2.1 启发式教学与体育健康兴趣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认识未知的教学方法。以体育课准备活动为例,热身后,扼要解释热身运动能提升肌肉温度。降低肌肉的牯滞性,使肌肉达到适宜的运动状态。肢体锻炼加启发式的提问呈现一个清晰的热身概念,日积月累,在学生脑海自然形成热身运动的观念;锻炼某项身体适能时,如有氧健身跑与心肺耐力适能或者肌肉耐力适能的关系,在跑前,除了做好热身运动,应该抓紧介绍有氧健身跑对腿部肌肉耐力适能和心肺适能的锻炼功效。这样让学生明确有氧健身跑的生理作用,了解运动身体的变化,增加学生对跑步的科学认识,从机制上更加明确跑步的作用,目的更明确,自然更乐意进行跑步锻炼;结合选项,譬如击球点控制,不应像以往那样麻木简单地要求学生多练,而是从大脑的空间感或者肌肉的本体感觉,简要地解释多练球的机制,这样会使枯燥的反复动作练习变得更有科学味道,使学生感觉到这是一个带给个人身体健康科学知识的课堂,知道为什么要多练球,清楚人体是一个很奇妙的结构,多练才能使机体达到运动技术的适应和获得,从而,激发学生对技术获得的欲望,而不是因为一两次失败或者枯燥无味练习而放弃。

2.2.2 诱导式教学与体育健康兴趣

体育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使技术动作在学生大脑中初步建立一个形象概念,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体育健康教学中可尝试以生动、耳熟能详的比喻渗透体育健康概念,使学生在轻松身体锻炼的时候能较容易地接受体育锻炼和健康的科学知识。示例:结合选项课,动作形成是个重复枯燥的过程,需要经过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等三个过程。如果选项课经常使用体育专业术语,会使体育课堂失去应有的轻松、快乐的理念。但如把这个动作形成过程简单比喻成“肌肉记忆”,不但加强学生亲切感,同时使学生认为如同大脑记忆一样。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就会形成技术动作。获得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正如,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身体锻炼或者技术练习带有重复性,但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能起到妙笔生辉,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加了学生获得技术动作信心,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2.2.3 分层式教学与体育健康兴趣

由于身体素质或者运动基础存在个体差异,技术动作形成自然存在快与慢,质量高与低等差异。身体素质好或者运动基础好的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学会技术,得到教师的称赞,会越学越好,而运动基础差的学生则因迟迟不能学会动作,生怕同学的取笑或者教师的责备,渐渐失去体育课的兴趣,影响了其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不应“一刀切”,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育的方法,重视的是学生的进步和获得。结合选项课。教学进度的前阶段多为基本技术动作的学习,体育教师可在这阶段的教学过程了解每位学生的运动基础,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将学生分为a、B两层,或者a、B、C三层。a层为已有一定基本技术,B层为没有基本技术,但平时已有一定接触选项的学生,c层为选项技术零基础。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锻炼的目标也不同,a层次的目标为提高个人技术水平,乃至进入学校代表,在教学上,应在巩固好技术基本技术基础,多进行综合练习,丰富个人对选项技术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B层次以获得完整基本技术为目标,在教学上,应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着重增强学生获得正确、完整的基本技术和选项知识的获得感。C层次为不断增强学生获得选项课技术的体验感,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在教学上。更加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着重基本技术细化讲解,积极引导学生对选项技术思考,潜移默化地激化其通过体育锻炼获得健康身心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实施体育选课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导,教师采用适合的教学安排,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基本上在每一节课能收获适合自己的技术知识,深刻感受到体育健康带来的成就感或者获得感,真正激发体育锻炼兴趣,形成锻炼习惯,更愿意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个人健康发展。

2.3 课堂教学组织富有趣味

建立健康理念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摆脱竞技体育训练的思维。二是课堂教学组织应多样化。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篇3

[关键词]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当前,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整体上还处于始动阶段,应需尽快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确定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如果把技校心理健康教育看作一门学科,还应逐步构建适应技校教育环境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满足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需要。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根据人本主义,凸现“因材开发”,改变各类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提高技校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每一位技校生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课堂但不拘于课堂,可围绕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所学专业及就业等方面来开发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一)心育校本教材是课程开发的蓝本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并从学生需要与心理特征出发,将心理校本教材的基本结构划分为:游戏、心海畅游、探索训练、学以致用。心理课堂以游戏和活动作为导入,使学生的注意力被活跃的方式所吸引,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性;然后对其进行心理训练;最后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与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心育校本教材的编写,主要采取的是教材新编、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首先要理清思路,编制大纲,勾勒出技校不同年级课程内容的轮廓;然后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确定相应年级教材的具体内容。

(二)专业的师资与心理档案是课程开发的根据

育人先育心,成才先成人。专业的师资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应对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化培训,向领域内有经验的名师学习,以不断提高心育技能。学生心理档案让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新生入学时应填写心理健康登记表,为今后开展工作做好准备;对待个别特殊学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购买心理测量等相关软件,加快心理档案的电子化建设,为今后工作提供便利。

(三)心育基地及家长学校等是课程开发的拓展

当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社区等相关单位在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这些单位在学校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并提供心理学专家为学校服务,为技校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部分学习不理想或行为有问题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同时,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分系部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成员来自不同年级,开展家长沙龙活动,从家庭入手,增强家长的心理保健意识,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四)心理健康社团等相关组织是课程开发的补充

为提高技校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培养对心理学的兴趣,塑造健全的人格,学校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系部确定学生心理联络员、班级设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员。这些学生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影视欣赏、团体辅导、心理讲座、心理座谈会、社会考察等系列活动,从而为技校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锻炼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在心育活动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

(五)心理活动室等配置是课程开发的必要设施

心理个辅室、团体辅导室、心理图书室、沙盘室、放松训练室、心理测量室等硬件配置是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设施,不同功能的房间可以根据实际,配备空调、电脑、沙发等,让学生进入心理活动室有温馨、放松的感觉。心理活动室应定期或定时对技校生开放,技校生在这里可获得安全与接纳的感受。

(六)专业与就业应与课程开发紧密结合

技工院校的学生与普高学生不一样,在经历了中专的失利后,相较普高学生更早地接触到专业,遥想将要从事蓝领职业,多数技校生对当前所学专业并无好感。因此,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学生所学专业及就业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积极努力地学好专业知识,怀揣阳光自信的心态面对将来就业等挑战。

二、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途径健全学生人格,以课堂教学、活动训练、环境陶冶为主要途径,因人而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一)心育校本课程实施应注重学科专业渗透

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是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是情感的体验与积极行为的强化,是对所学专业与将来从事职业的认同,是对生活的提炼与感悟,而不仅仅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更不是传统的说服教育。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生实际,通过生活事例及与专业相关的活动游戏,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从而优化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应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教学中不仅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内容,还应渗透学科专业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情景设置、分析讨论、沟通交流、心理陈述、行为训练等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改善不良情绪或行为,强化积极情绪和行为,产生职业认同感,从而让学生获得成长。

(二)心育校本课程实施应以活动为载体

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以及师生关系和父母关系等息息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应融入学校及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在真诚、尊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体现爱心、耐心、诚心且与学生学习、就业相关的活动,对技校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育校本课程实施应重视环境陶冶

校园环境往往会影响师生的情绪情感。首先,技工院校的教职工们应通过展现其健康阳光的心态来营造积极的校园心理氛围,让学生沐浴在健康的积极环境中,陶冶情操,优化心理品质;其次,应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等发挥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作用,如通过班级的板报、校园的宣传栏、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小报、心理社团活动、家长学校等途径创设积极的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优化技校生的心理品质;最后,充分利用社区、街道等社会相关资源,在和谐文明的社会大环境中优化技校生的心理品质。

三、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要点

(一)编写科学合理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为服务于本校学生而研究编写的,其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要编写科学、合理、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应加强对本校学生的心理研究,注重经验积累,循序渐进地深入了解本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需求,关注其在校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细微变化。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内容应活泼、新颖,贴近本校学生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最终促进本校学生的心理正向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应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性,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社团、职业心理指导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教育在自身成长中的作用。但目前技工院校的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重视,甚至存有偏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应该重视社区、街道、校园等大环境对技校生的熏陶,注重在学生、师生、亲子之间的积极心理氛围营造,让技校生生活在积极的心理氛围中,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三)培养专业的专职师资

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都不是科班出身,一般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限且不专业,心理咨询等活动场所成为摆设,心理健康教育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一降再降。因此,技工院校应设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注重对心理师资的培训培养,有效提高其心理教育技能,在技校生遇到感情、学习及就业等问题时,能提供专业的帮助,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

(四)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

当前,大部分技工院校尚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仅局限于讲座形式,技校生对心理健康了解不够,更不深入,从而导致相当部分师生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人才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因此,要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应加强对全体师生在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正面宣传,指导技校生们科学合理地学习与生活,面对感情、学习及就业等问题时,能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学校可通过校园电视广播、黑板报、宣传栏、心理健康小报、开展团体辅导活动,组织心理社团等形式正面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这也是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指数的有效方法。

(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应结合技校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在学生入学时,应对其进行自信心训练,帮助技校生们走出中考的失利;在学生入职就业时,应对其进行职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明确目标,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支持,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到与学生接触的人群中,关注学生的变化与成长,有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六)规范普及与专业相关的心理活动课

与专业相关的心理活动课是当前在技工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较为有效的方法,借鉴普通中学常用的活动形式,技工院校常用的形式也主要包括心理情景剧、角色互换等。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纳悦自我,了解别人,学会合作,产生职业认同感等,还可以掌握宣泄与调节情绪等技巧,因此,与专业相关的心理活动课受到广大技校生的欢迎。但当前与专业相关的心理活动课的内容选择、课程形式、活动设计等还需规范,需进一步探究与规范,现有成熟且优质的心理活动课还应在师生中普及,让每一位技校生在学校都能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并顺利、快乐地度过不平静的青春期,拥有积极阳光的健康心态,为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的,也是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与广大技校生家长共同的期待。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篇4

【关键词】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信行

医疗卫生机构是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既承担着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工作,也承担着医疗机构员工自身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主力军[1]。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易行的治疗手段[2]。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也是医院治疗的重要手段[3]。为了解甘肃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信行,更有效的做好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课题组于2014年10—12月从全省37所三级医院[4]抽取20所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1945名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东、中、西、南4个区域(甘肃区域分布没有北部区域)的每个区域随机抽取5所三级医院,共抽取20所,占甘肃三级医院总数的54.05%(20/37)。

1.2.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经查阅文献、反复修改和预调查后形成,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选取的10个基本健康教育理论知识[5]的认知、医院健康教育态度和行为等。调查问卷中问题有1项及以上未做答的,视为无效卷。

1.2.3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利用excel2003软件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5份,回收率为97.25%,所调查对象全为女性护理人员,年龄分布在18~55岁,其中年龄在43~55岁被调查者占4.65%,31~43岁占19.20%,18~30岁占76.15%;本科及以上占42.93%,大专及中专占57.07%;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占4.62%,中级职称占20.72%,初级及以下职称占74.65%。

2.2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方面的问题,其中对健康的定义的知晓率最高,为78.51%;对“从健康传播的效果层次看,您认为属于健康传播最终目标”的知晓率最低,为16.20%。只有2个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知晓率超过50%。在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及以下职称护理人员中“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危险行为”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的关系”“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危险行为”“大众传播的特点”“(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在人际传播技巧中的观察技巧”等问题,大专及以下学历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学历在本科级以上的护理人员(p<0.05)。而就“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的知晓率,大专及以下学历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护理人员(p<0.05)。3个年龄组仅有“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组增大,该问题的知晓率越高(χ2=35.82,p<0.05,表1)。

2.3对医院健康教育的态度

调查显示,90.33%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有必要开展健康教育;93.42%认为在随诊过程中,医生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94.81%认为医院有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94.86%认为有必要对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89.25%认为医院有必要设立独立的健康咨询门诊;86.59%认为医院应该设立专门的科室负责全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表2)。被调查者认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分别为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或折页(25.86%)、病房视频健康讲座节目(21.73%)、针对个体的健康教育(21.12%)、健康讲座(17.19%)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4.09%)(p>0.05)。59.8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随诊过程中,医生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时间应在5~10min。26.52%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最大的阻力是缺乏开展健康教育的技术和能力;25.08%的认为医护人员主要任务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健康教育;24.51%的认为缺乏开展健康教育的途径或平台;19.10%的认为没有报酬。

2.4护理人员医院健康教育行为

调查发现,45.83%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最多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开展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其次是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9.25%)和开展健康讲座(19.41%)。53.27%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患者或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的时间为5~10min。25.06%的被调查者2014年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培训;16.78%的接受过1次。57.53%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与病人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最受欢迎,其次是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家庭保健知识、自我体检护理;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60.99%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为就诊的患者。仅有1.34%的被调查者参加社区健康知识宣传活动;3.19%的被调查者参加公共场所的健康咨询活动。当有患者或患者家属咨询烟草的危害时,49.18%的被调查者不能够科学的开展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和戒烟方法。在日常工作中,20.12%的被调查者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37.93%的需要硬挤出来,但会影响工作;41.84%的能合理安排必要的时间用于健康教育。

3讨论

医院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7]。《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要求在2020年创建1400个健康促进医院[8]。健康促进医院是现代医疗机构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而提出的,并由过去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民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7],其中对医院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调查显示,医院护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对于某些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知晓率在职称和学历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90%的问题的知晓率差异与被调查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只有2个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知晓率超过50%,知晓率最高的问题为健康的概念,为78.51%。最低的仅为16.20%。说明医院缺乏对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工作,护理人员也没有通过自学等方式获得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很少。在护理人员对医院健康教育的认知方面,8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把健康教育融入到诊疗的各个环节,并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说明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到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医院患者、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的需求有明确的认识,这与姜霞[9]的研究结果不同。接近60%的护理人员认为患者每次接收健康教育的时长应该在5~10min,超过60%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者针对患者健康教育时长为5~10min。这提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医院健康教育规范中,应考虑针对个体健康教育时长应为5~10min。对于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阻力,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医护人员缺乏相应的健康教育技能,部分被调查者认识不清,认为医院是治病救人的机构,不应该重视健康教育,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健康教育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10]和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应得到医院广泛重视。综上所述,该研究认为,一是医疗机构要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医院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咨询工作,帮助患者解除心理障碍,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等知识,提高病人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水平。这些工作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健康恢复,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医疗卫生机构要制定护理人员规范的健康教育制度,通过合理的途径、规范的方案开展医院健康教育;三是医院要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纳入周、月、季度和年度考核,通过监督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切实落实医院健康教育相关制度,真正把健康教育融入到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的全过程[6];四是医院要因时、因地、因人地开展个体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把医院健康教育作为患者诊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齐玉梅,王生锋,王桂华.湖北省农村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30-31.

[2]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1-172.

[3]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南方护理杂志,1997,4(6):14-16.

[4]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甘肃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4-09)[2014-12-01].

[5]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

[6]迟晓琳,纪军传.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思考[J].青岛医药卫生,2004,36(5):374-375.

[7]潘岳松,郭秀花,田向阳,等.健康促进医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展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1):721-724.

[8]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4-04-15)[2014-12-01].

[9]姜霞.浅谈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1,8(8):119.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篇5

【关键词】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75-01

推进健康教育事业离不开人才的保障,分析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的形势,需求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健康教育人才素质的发展对策,将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确保健康教育工作高效、优质地向前发展。本文就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德教育、继续教育、品质培养,自我培养等内容进行归纳,寻求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新途径。

1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的形势

健康教育是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匀自觉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1]。健康教育具有普惠性、公平性,投入低,效果好的属性,位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第二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2]。但是,从卫生部宣传新闻中心资料显示,2009年在编人员中,有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6906名,省级592人,地市级1994人,区县级4320人。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研究生只占2.77%;专业技术资格以初级(34.40%)和中级(37.70%)为主,高级占11.34%,为更好地发挥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2职业精神的培养是提高专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2.1热爱健康教育事业。职业精神首先是要热爱自己的专业,这是培养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基本前提。健康教育工作理论水平要高,服务要求高,平凡而辛苦,如果没有对本专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对患者缺乏同情心,是很难胜任健康教育工作的。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情感,并把这种情感渗透到工作中,对健康教育事业保持高昂的激情。对患者充满同情心和爱心,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健康教育服务。

2.2加强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

要做到爱岗敬业,就必须注重自身修养。健康教育工作者每天与患者接触,面对着忍受痛苦的患者,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不受影响,尤其是遇到不配合的患者,如何取得患者的信任、配合、支持和理解,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的医德修养,要能够保持平静和乐观的心态。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同情患者,体贴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精细的健康服务,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健康教育的工作之中。

3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继续教育

3.1提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专业理论和技能

为建立健全适应新医改要求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更好地执行《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3],增加各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机会,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和合作。笔者认为,提高学历结构,提高高级技术人员比例要引起主管部门重视,①通过继续教育形式,提高在编人员学历层次。②开展多种教育形式的教育培训,完成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③主管部门要按照《规范》要求,制定健康教育队伍五年培养计划及人才建设长远计划,并组织实施。

3.2加强人才队伍的管理,探索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使健康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健康教育机构应结合现行人才评价体系和模式,研究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实施方案。①与健康教育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考核相结合,加快普及《规范》教育的开展。②加快在职人员健康教育规范化知识培训,探索建立健康教育规范化教育的长效机制。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建立关于健康教育培训信息的电子网络平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4注重自我培养

新医改后,随着国家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类疾病的管理,除“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和“心理和精神的健康教育”两项功能外,其余各项功能的开展均在90%以上,接近于100%,健康教育的任务繁重。因此,我们需要①增加专职公共卫生人员的数量,缓解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压力[4]。②对公共卫生人员进行系统的慢性病知识培训包括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的培训。③调动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笔者认为,专业技术人员注重自我修养很有必要,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修养应做到四多:“多读书”,拓展知识面,适应健康教育服务的需要;“多思考”,通过思考消化吸收所掌握的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多总结多归纳”。健康教育内容多,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要加深、完善、经验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多实践”,健康教育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5]。作为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只有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担负起新医改后健康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候纪湘健康教育在输液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2(48).91-92

[2]严丽萍魏南方2009年省市县三级健康教育机构资源配置现况调查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5(总287期)358-360

[3]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的通知,卫妇发[2010]42号2010-05-12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运动技能;体育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课程改革也全面开展起来,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无论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还是在各类示范课、观摩课中时刻都能感受到新课程理念的存在。但是课程改革时至今日,如何对待运动技能教学的问题依然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有些体育教师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理解不全面、甚至曲解了“健康第一”的含义并忽略了体育运动本身的重要特点和作用从而走入了一些误区。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来看,笔者发现如今的课气氛活了、内容也新颖了,但是却忽视了运动技能的教学内容,使得有些体育课缺少必要的运动负荷,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本质和体育的功能。更有些课在教学过程中矫枉过正,使得体育课成为纯娱乐性、兴趣性的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甚至更有些人在当今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欣赏叫绝,甚至极力推广,若此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抑制,长期发展下去将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会失去课程改革真正的功效和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一、新课改下的运动技能教学界定

虽然《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丰富了体育课的功能但却从未否定运动技能的教学,并且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并且专门设立了“运动技能”的学习领域,而且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都做了具体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和文化课有着本质的不同,体育与健康课是一种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逐渐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其实体育新课改想要淡化的是体育课教学的竞技化而不是竞技运动本身,我们不能将体育课按照竞技运动训练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一些竞技项目进行合理改造,例如:简化技术动作,从生活实际入手,使一些竞技项目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且降低运动的难度和强度。

由此可见,体育新课改不是全面否定原来的“三基”,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用新“三基”来充实、丰富和完善原来的“三基”。

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在重视竞技运动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非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事实上,这些非竞技运动项目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是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这些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因为这些非竞技项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要使非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有内容,教法新颖,组织得力,需要体育教师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二、正确认识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重要性

运动技能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课教学的主干领域,它最能体现体育课的性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如果缺少运动技能学习这一环节,其他的学习领域必将成无源之水,从而失去体育课程的特征。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运动技能的重要性。

1.运动技能为实现五大目标提供基本保障

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是体育新课改设定的五大目标。以往的体育课教学总是过分追求运动的强度和密度,成绩考核也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用运动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而目前的新课改,课程的设计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高地强调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这三个目标的地位,必将体育课带入一个误区。更有一些教师打着自主学习的旗号,进行放羊式教学。

虽然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五大目标,但是学习运动技能始终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主要目的。一切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以运动技能的形成为载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更不能因为一些竞技运动项目比较枯燥学生不喜欢就不教。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们在兼顾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的关注。

2.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必要条件

终身体育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它的形成是以运动技能的形成为基础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才有可能形成参与运动的兴趣,也才有可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才有可能执行。哪怕进行徒手练习也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知道做什么运动可以提高灵敏素质,做什么运动可以加强上肢力量等。缺乏运动技能的运动就如缺乏地基的高层建筑,必将不可能实现。所以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这是实现终身体育的有力保障。

3.运动技能教学的育人功能不容忽视

运动技能的教学不能单纯地“为运动技能而教,为运动技能而学”;在重视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将运动技能的教学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联系起来,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新体育课程强调运动技能的内容要有所选择,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技能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教师如何结合新课改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1.更新观念,全面理解新课改精神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针对新课改下的运动技能教学,作为体育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组织形式要新颖。运动技能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适宜的运动量,也就是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运动量,使学生的运动技能都有所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总结出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运动技能教学新模式并最终达到“健康第一”的目标。

2.运动技能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运动技能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运动技能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各阶段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初中学生的运动技能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而高中学生的运动技能最终目标是“提高运动技能的水平”和“增强运用运动技能的能力”。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好每个教材教学计划和设计合理的教学进度,使各教材的教学内容形成循序渐进逐步递进的模式,使各单元相匹配,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3.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保持和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性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主要动机源。随着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不断积累和健康价值观的逐步形成,那些有利于终身体育发展和身体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体育学科兴趣,才会慢慢的形成。实践证明,运动技能的提高是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第一要素,同时运动技能的提高也是学生体验体育运动、挑战自我、展示自我、交流结友的前提和条件。如果体育课缺少运动技能的教学和提高,体育课也只能是浮浅的趣味体育活动。从发展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角度考虑,如果现在的体育课不教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学生就无从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不了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从而也体验不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

4.丰富教学内容,教法灵活多样

(1)技术教学简易化。过去的体育课教学完全忽略了教学对象个体差异,而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并不过分强调技术的细节,而是要突出“技术要点”,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锻炼的效果,培养终身意识。

(2)教学内容实用化、个性化。新体育课程强调发展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内容要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年龄特点相吻合,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往的体育课教学,在项目的选择上,多而滥,而且大部分不太实用。特别是枯燥的田径项目,既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也不明显。试想,没有人会在追小偷时,先要做好蹲踞式起跑,然后再追的。因此,这种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可以作为选修内容,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训练。

(3)教学方法要趣味化。运动技能教学往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而学生们正处在活泼好动、充满激情、兴趣转移快的青春时代,作为体育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搞好运动技能教学,是值得每个体育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运动技能的教学要向趣味化、多样化发展,让运动基本技术的学习与体育游戏有机地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学习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4)技术教学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一种新学的科学知识,都是在前面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而以前学过的知识,又是通过以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运动技术的形成,只有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的技术以后,才能再去学习更深层次的技术,从而有效完成递进交接。如果教学开始时就教学生既难又复杂的动作,学生不仅一时学不会,还会遏制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技术教学就会陷入困境。运动技能是一个持续不断而且需要终身追求的漫长历程,而始终保持较高的运动欲望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是成功走完这一漫长历程的关键因素。

5.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篇7

【中图分类号】R193G4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13)08-0897-03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

健康素养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也是近10a来全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特别关注的一个研究议题。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从公共卫生角度诠释了健康素养的含义,认为健康素养代表着“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和维持健康”。随着对这一领域的不断研究,人们逐步认同健康素养是一个涵盖个体综合能力的概念。2000年nutbeam提出了目前最广为采纳的健康素养理论模型,将健康素养分为3个层面:反映个体对实用健康相关信息的基本阅读、理解以及表述的“功能性健康素养”;关注个体运用个人和社会技能,参与日常生活中健康活动和交流的“互动性健康素养”;强调人对信息的评价分析能力,关注个体能否运用这些技能发展有效的个人、乃至社会和政策活动的“评判性健康素养”。随后,Zarcadoolas等又将健康素养归结为基本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和文化素养4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健康素养包含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内涵。它集中强调了作为一种认知和社会技能,有益于个体交流和清晰表达自我健康的需求和倾向,参与有关健康的事务。健康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念上的一个新发展,其理论框架包括健康促进、健康保护、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利用。

1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1.1青少年健康素养界定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不仅有助于其有效地应对自身健康问题,也是保证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目前,国内外有关成人健康素养的研究日趋增多,对成人的相关判断标准已逐步达成共识,但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以及相关的判定标准尚不统一。

美国州立学校教育主管官员委员会(CCSSo)通过《美国国家联合评价学生标准》项目(SCaSS)组织诸多专家的论证,将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按照金字塔层次划分,由低至高分别确定为核心概念、获取信息、分析影响因素、决策制定、目标设定、人际交流、自我管理和倡导等能力。即一个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应该掌握有关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概念;具有获得真实有效健康信息、健康促进产品和健康服务的能力;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和减少危害健康的危险行为;能够分析文化、大众媒体、科学技术及其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同时具备运用人际交流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运用目标设定和决策的技巧增强健康的能力,倡导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的能力。

由此可见,涉及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内涵与对成年人的认定基本一致,指向的是一种保持和促进健康的综合能力。但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更为强调以自身的发展为基础,能够动用身边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包括家庭、同伴、教师、医生、网络等,来帮助自己获取、理解和应用健康的知识、信息与服务,逐步实现对个人健康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环境和他人健康的倡导和促进。

1.2健康素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第六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健康促进曼谷》,明确将提高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认为健康素养作为一种有效资源,可以通过使个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为个体和社会带来效益。eichler等通过系统综述发现,美国每年由于低健康素养所导致的额外花费占到全部医疗卫生费用的3%-5%,平均每个病人因低健康素养每年多增加的医疗费用达到143—7798美元。研究证实,是否具有健康素养及其技能,相比年龄、收入、工作状态、教育水平、种族等对个体健康状况和健康结局具有更强的预测性。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素养,才可能驾驭复杂的卫生保健体系,以及在非临床背景之下更为广泛的卫生环境。

低健康素养问题不仅关系到成人的健康结局,而且已成为影响或危及儿童青少年人群健康的一个潜在因素。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指出,在八年级(即初中)学生中,有26%的学生素养得分低于基本阅读水平,超过1/4的儿童青少年无法认识和理解与健康相关的基本信息和概念。2005年,Gray等通过定性研究对英国、美国中学生的功能性、互动性和评判性健康素养现况进行探讨,发现青少年这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都面临着相应的问题与挑战。我国2008年首次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指出,15—24岁青少年群体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仅为6.3%。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和各种行为形成塑造的重要时期,其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形成密切相关,较低健康素养的儿童青少年更易发生吸烟等健康危险行为、其他问题行为(如侵犯他人、携带枪支)、肥胖等。Brown等就健康素养对早期青少年养成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索,结果显示理解健康信息有困难、自我效能低是影响学生将所学健康知识付诸实践的阻碍因素。台湾学者以1601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发现健康素养明显关系到青少年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和健康促进行为,特别是有关营养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健康行为。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系统进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儿童青少年是各种传媒,特别是新媒体使用的重要人群。面对媒体中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健康信息与服务,他们需要具备寻求、判断和应用健康信息与服务的能力。因此,让儿童青少年学会有效获取和准确应用健康信息及服务意义重大。Ghaddar等对美国得克萨斯州261名高中生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个体的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寻求网络健康信息资源密切相关。与成人相比,尽管儿童青少年接触临床医疗系统相对较少,用于医疗服务的费用也较低,但不能完全排除儿童青少年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一些疾病(如哮喘、结核病、糖尿病以及一些精神性疾病)在17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帮助患有以及面临这些疾病威胁的儿童青少年人群,合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掌握必要的自我健康管理等技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可能风险,直接关系到他们成年期以及终身的健康。

2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

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个体获得健康素养的媒介,而健康素养的充分提高又受文化、语言以及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掌握基本阅读、认知能力的可能和机会,也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获得教育继而提高健康素养搭建了平台。manganello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与诸多的影响因素有关,尽管儿童青少年的个体特征、家庭、同伴、大众传媒、医疗卫生系统等因素都存在作用,但在整个框架中,仅有教育系统与健康素养具备双向的相互关联作用。

学校健康教育早已被公认是一项增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进而促进全社会健康的有效策略。Kolbe概括了学校卫生和健康促进计划可以达到的4个目标: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增进健康,提高教育的成果,增进社会的成果。国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健康的学生才是最成功的学习者。有证据表明,将促进健康素养技能的发展作为学校健康课程的一部分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投资。Higgins等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模型,以学报的健康教育课程为传播媒介,初步探索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认为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帮助学生通向发展健康素养的途径。StLeger研究也证实,学校健康教育最有可能以多种形式,如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养成。笔者也曾对中国学校健康教育与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相关作用进行过探讨,结果提示尽管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水平还是有限和不平衡的,但学校确实有能力实现促成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目标。学校健康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提高和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最赋潜力的方式。

3机遇和挑战

目前,提高人群健康素养已成为21世纪全球所面临的挑战,是对未来人类健康的一项投资,学校健康教育如何帮助儿童青少年发展必要的健康素养,为成年期及其终身健康奠定基础,更是面临着可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机制;效果评价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77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608-0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促进人类健康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一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是公共卫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可或缺的要素。国外对健康教育非常重视,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提高公民素质,转变生活方式,改善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各国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的基石。

1.调查研究方法

1.1文献循证方法:应用国内外著名的电子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包括国内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运用主题词与/或关键词与/或自由词方法进行检索。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循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了解江苏省及国内不同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情况、存在问题和运行模式。

1.2现场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对地区社会经济分析,选择了苏南、苏中和苏北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苏州、泰州、徐州,分别代表经济发达地区、中等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2.结果

2.1不同地区居民对基本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本次调研主要调查了两种代表性的疾病知识--高血压和艾滋病。在对高血压病人饮食情况应注意的问题的调查过程中,三地区对此知识有全面了解的人数占本地区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徐州30.1%、泰州55.9%、苏州45.6%。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当中,对此了解的人数占本地区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徐州92%、泰州99.1%、苏州100%。

2.2不同地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了解居民是否需要健康知识和技能,需要哪些健康知识和技能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三地区居民是否需要健康知识调查来看,大部分人对健康知识是有需求的,非常需要者在每个地区所占的比重都很大,而不需要者所占比重非常小。

2.3不同地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获得途径。健康知识的传播途径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有重要影响,本次调查了三地区居民接受健康知识的途径及其乐意通过什么方式接受健康知识。调查结果如下:在居民接受健康知识的形式上基本相同,排在前两位的是分别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

从结果来看,在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苏州、泰州居民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反而较低;在健康教育开展较差的徐州,居民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反而较高,一方面可能与调查样本较少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苏州、泰州居民对健康教育有更高的要求,这一点值得注意。

3.讨论

当前由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位,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都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在机构设置,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3.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管理体制不规范,机构设置不明确,职责模糊,尤其是在基层,健康教育机构应该设置在那个部门或是否应该独立出来,存在很大的争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力量分散,缺少协调。

3.2政府职能缺位,补偿机制不健全,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苏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匮乏,很难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缺乏科学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健康教育项目计划、执行与评价,是每一个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许多地方对开展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主要为完成任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缺乏科学指导,工作盲目被动,缺乏针对性,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际效果也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估。

3.4地区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很大,城市和乡村的差距很大。尤其苏北乡镇、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困难,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3.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机构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老化。目前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中,低学历,低职称和非专业人员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一些专业人员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仍停留在卫生宣传阶段,缺乏对“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更谈不上健康教育规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建议

4.1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目前,国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管理模式主要有政府主责模式、卫生部门主责模式、社会协调模式、市场发展模式、FLeaH模式、综合干预模式和俱乐部模式,每个地方应当根据各自特点和条件,借鉴和选择适应自己的模式。

4.2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保证机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保证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门槛,具有投资少,效果长远的特点,但由于见效慢,往往被忽视。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坚持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的比例,建立健康教育专项经费,防止经费的断层,另外在各专项疾病预防项目经费管理中,划出10-15%作为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使分散于各项目健康教育经费集中使用,更好发挥其使用效率。同时积极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筹资途径,建立健康教育经费的补偿机制。

4.3鼓励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和专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建立专家组,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科学指导、具体实施和效果评估,用科学发展观加快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在公共卫生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篇9

【关键词】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982(2016)04-0371-03

构建一套科学、有效、易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策略体系、打造一支有着优良专业素质的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是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纵深、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致力于针对目前健康教育工作领域培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学者、其他领域有益的培训策略和先进的培训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当前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工作效果提供参考。

1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健康教育工作领域的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总体既不规范也不系统,培训项目数量上本就不足,质量上也难以保证,总体的培训效果不佳,难以支撑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提升其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

1.1培训对象不全

目前,实际开展的健康教育领域培训多仅针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进行,而其他的诸如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医院、社区、学校、工厂和企事业单位)内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健康教育管理人员等都是健康教育工作关键性的人力资源,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才能保证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完整。

1.2培训机构不成体系

[1]目前,由于健康教育的跨学科、多学科性以及实际工作中的职能划分问题,开展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工作的机构包括政府宣传部门、高等院校、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术团体等,这些培训机构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在各自的辐射范围内自发开展培训,这些出处各异的培训从内容和师资上都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影响培训效果。

1.3高素质的培训师资缺乏

[1]目前,实际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的师资多重理论轻实践,重专家轻一线,导致培训必有偏颇。此外,目前,多数培训机构聘请师资,仅凭决策者已有的了解或他人推荐确定师资,也不注重培训效果反馈,因此,没办法对师资施行有效的考核,就没办法募集到真正高素质的培训老师,必然影响培训效果。

1.4培训形式单一

目前,多数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都是以集中会议或理论授课的形式进行,由授课老师进行单向的知识、技能等信息方面的传播,且不说讲授内容和方式能否全程吸引学员的注意力,这种忽略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忽略技能的实操训练的培训方式与健康教育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点都是不相适应的,单向的理论灌输只会使培训形式化,难以达到培训效果。

1.5培训内容缺乏科学性

目前少有健康教育领域的培训在培训项目开始之前做过系统的培训对象需求分析,培训项目的实施缺乏计划性,直接导致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科学性不强,既没有根据不同层次人群的实际需求而开设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设计上也没有递进,没有分阶段的培训计划,前、后的培训内容简单重复,没有衔接拓展,缺乏内在逻辑,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

2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模式构建

2.1培训对象及其培训内容

2.1.1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指在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如专业健康教育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主体机构内,专职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需要掌握基本具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践所必须的社会动员、传播教育、计划设计实施与评价[2]、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制作等基本技能。培训内容的个性化应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提高学员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础操作水平。因此,针对该群体的培训内容可包括健康促进与教育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及最新进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教育相关流行病卫生统计学和场所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此外,结合实际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还应包括行为学、传播学、心理学、广告策划、项目管理和社会营销等内容。2.1.2健康教育网络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健康教育网络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包括社区、学校、幼儿园、工厂和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兼职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所在的部门是健康教育主体机构在各个场所的延伸,他们是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有力补充,是开展场所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支撑。他们需要通过培训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传播技巧、活动动员以及策划与组织、其相应场所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内容。2.1.3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其他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兼职人员是指专职从事传染病防制、慢性病防制、计划免疫、妇幼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同时兼职该领域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他们是相应专业领域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把控者,是配合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将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与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良好融合的关键环节。他们需要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健康知识以提供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并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把关,配合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根据相应健康教育对象的人群特征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并提供诸如在具体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担任咨询专家或邀请合适的专家现场咨询等支持性工作,因此,他们首先需要具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理念,需要通过培训掌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健康传播技巧等内容。2.1.4健康教育管理人员健康教育管理者是指在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策划者和推动者,包括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主管及分管领导和健康教育工作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工作思路直接决定了该项工作的发展方向。他们不但要了解区域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发展现状与需求、对执行中的工作进行监督,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价等健康教育专业相关内容外,还需要掌握如何调动具体的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有效果、有效率地干好各项实际工作。因此,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健康促进与教育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及最新进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内容,管理学的相关内容也应该成为他们的培训重点。

2.2培训组织方式

在既不影响实际工作开展又兼顾个人通过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同时考虑到培训成本的前提下,培训模式可包括长期集中培训、分阶段的短期培训以及远程指导3种基本培训组织方式,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的培训对象选择适宜的方式,或将三者有机组合,取长补短。2.2.1长期集中培训该种培训可借鉴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模式[3]进行,宜由部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主导实施,在部级和(或)省级等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进行为期1~3个月的集中授课,完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相关理论培训、然后将学员派遣到1~2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先进地区进行为期3~6个月的现场观摩及实践。通过这种长期集中培训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受训业务骨干个人的工作能力,以点带面的提升其所在机构、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起部级、省级以及地市、区级健康教育机构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加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粘性,并由此拓展进一步的合作,如部级、省级健康教育机构可以申请并将某些需要结合现场开展的项目放到地市、区级等基层健康教育机构,既完成了该项目的现场实施工作,也可以借项目开展的契机奠定基层健康教育工作基础,提升基层的专业化水平。考虑到这种培训形式耗时较长,受训学员的全脱产培训可能影响派出单位日常工作的开展,此外,培训组织机构的培训能力难以同时承接人数较多的学员,故长期集中培训宜分期分批针对各单位健康教育业务骨干进行,1年开设1~2期,面向全国省市区招生,设置入学测试,通过测试者才能参加培训,严格控制入学人数,有效利用各项资源做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2.2.2分阶段短期培训此类培训应在结合机构或区域的公共卫生工作重点和个体的工作能力及业绩制定不同时间长度的培训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从机构的角度拟定上述几种培训对象的年度培训计划,从个人的角度拟定个体职业发展的阶段性培训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和3~5年的长期计划。“分阶段”体现在培训务必按计划稳步推进,培训内容层层递进,前后衔接,具体的培训时间间隔可根据培训效果适时调整。准确把握“短期”的时间期限需根据不同的培训方式选择适宜的培训时长。如学术讲座主要以专题讲授为主,培训时长控制在2h左右为宜。培训班包括了多个培训内容,可就某个主题深入讲解,并可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培训时长安排在2~5d为宜。此外,还包括到先进地区参观和进修,培训时长可根据具体的内容加以确定。此外,短期培训的组织机构需要有效整合,从横向上划分的组织机构如政府宣传部门、高等院校、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术团体以及从纵向上划分的组织机构如部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社区级机构等应该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建立起立体式、多角度、联动式的培训组织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保证培训效果。2.2.3远程联系远程联系包括远程指导和远程培训。远程指导是指在受训学员回到原单位以后,在学员及所在机构和区域与上下级业务指导机构、高校以及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之间建立起长期、远程指导的渠道和程序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如建立培训专家和学员QQ群[4]、微信群等,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回访、长期追踪,加强后期继续教育和业务指导,便于学员进一步巩固并拓展所学知识,顺利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和衔接,在干中学,学中干,真正提升工作能力。远程培训是指借助现代化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网络课堂,节省培训学员的时间成本和培训组织机构的人力物力成本达到培训目的,但该种培训形式缺少师生互动,较为枯燥,仅适应于基础的理论和知识的入门级培训。

2.3教学方式

为了实现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效率的最大化,培训的教学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所创新,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引导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特别是近年来业内较为推荐的“参与式培训”,相关研究表明,这种培训方式在成人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被认为是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员提高能力的好方法[5]。参与式培训是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每个受训学员都要参与交流及分享的培训方式,具有开放性、双向性、趣味性、操作性、监测评价的及时性及创新性等特点。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小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访谈、观察,以及其他根据培训内容而设计的各种游戏和练习[6]。但该种培训方式对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培训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培训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掌握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和技能,还要完成大量的班前准备工作,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培训”尚不多见,但应成为目前培训改进的方向。

3思考

要建立健全科学、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模式,首先,要从纵向和横向结构上构建起立体式、多角度、联动式的培训组织体系实现培训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其次,要厘清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四类培训对象实现培训的全覆盖;最后,要根据区域或机构的公共卫生任务、不同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的培训对象的需求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并选择恰当的培训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以保证培训效果的最优。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制度,在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行业的标准要求、机构的发展走向以及个人成长需求的情况下,制定包括激励、奖惩、考核等在内的培训制度体系,让科学合理的制度引导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行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将培训的参与情况以及后续的培训效果与健康教育人员的薪酬、职称、晋升等相挂钩,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激发健康教育人员主动参与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赢取更多他们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和拥护,实现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浴峰,夏芹,刘华磊,等.我国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0):881-883.

[2]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冯琳,吕梅.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在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3):245-246.

[4]刘东梅,李绍敏,陈玉兰,等.四川地震重灾县基层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7):534-535,550.

[5]ChambersR.participatoryworkshops[m].London:taylor&FrancisLtd,2002:14-15.

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篇10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四、多元检测,建立教育评价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