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9:16

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篇1

一、遵循学科逻辑

学科是对知识和学术的分类,一个学科就是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2]。专业必须以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其方向设置必须遵循所属学科的学科逻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学科属性上来说,是公共管理学科下属的一个学业门类。公共管理学科,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它以研究各类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它以培养能满足各领域公共事务管理需要的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为目标。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下属专业,其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必须遵循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逻辑。

(一)特色培养方向必须属于公共事业管理范围关于公共事业管理范围的界定,目前国内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意见,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即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教育部确定的公共事业管理“5方向”(文教、卫生、体育、环境、社会保险)主要体现的就是这种意见。另一种意见主张按照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的“准公共物品”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即公共事业是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一系列活动。按照这种意见,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可以拓展到市政工程、社区公共事业、公共住房等广泛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正处于不断深化改革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传统的“事业单位”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诚如李燕凌等所言,“似有‘画地为牢’之嫌”[3],既不利于公共事业的改革,也不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较宽泛的角度来界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即公共事业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必须处于这个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就违背了学科逻辑。如有些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企业管理方向和行政管理方向就明显违背了学科逻辑,因为,企业管理不属于公共管理的范围,而行政管理主要是政府管理,也超出了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

(二)特色培养方向必须区别于公共管理类的其他本科专业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与专业之间应该有较为明显的分工与区别,这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设置时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根据统计,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已覆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航运管理、海事管理、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国防教育管理、应急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16个本科专业[4]。在公共管理类的本科专业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学校最多,达472所[5]。因此,一方面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无疑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也必须区别于公共管理类的其他本科专业,不能开设与其他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名称一致的培养方向,否则就有违背学科逻辑之嫌。如有些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行政管理方向,就无法体现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区别,明显违背了学科专业设置的逻辑。

二、依托自身优势

任何一个专业的建设都离不开一定学科基础所提供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师资支撑。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现有的学科基础,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化优势为特色。这应当是当前各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特色培养方向的基本思路。

(一)依托学校特色在我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有相当多的院校属于专业院校。对于这些学科优势明显的专业院校,在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的师资力量与培养经验,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特色。如师范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设置教育管理方向,艺术类院校可设置文化管理方向,医学类院校可设置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事实上,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事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大都是依托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来设置培养方向,如安徽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卫生管理方向、淮北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管理方向。

(二)依托院系特色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可以充分依托所在院系的学科优势。根据调查,综合性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都放在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或政法学院等院系。这些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充分依托所在院系的学科优势来设置特色培养方向。如设在经济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科优势,把培养B途径(工商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各种现代管理工具与方法的能力。设在公共管理学院或政法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可以把培养p途径(公共政策途径)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特色培养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制定和评价公共政策的能力。

(三)依托地域特色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具有其他高校所不具备的地域优势,从而其可以基于地域优势形成一定的学科优势。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及自身特有的学科优势来设置特色培养方向,是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可行思路。如民族自治地区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考虑设置民族文化事业管理方向,而位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地方性高校可以考虑设置“两型社区”公共事业管理方向,把为“两型社会”培养合格的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三、回应社会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因为专业性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把回应社会需求提升到了高等教育改革导向的高度。因此,回应社会需求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设置的应有之义。事实上,讨论和具体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培养方向本身就是针对社会不同需求的一种回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培养方向设置要回应社会需求,首先就必须对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细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性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培养方向的设置应该对这种多层次和多样性的需求予以回应。

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事业单位;行政管理

引言

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施,是目标明确以及结构严密的工作,在具体的管理中要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执行。对公共管理中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施,就要能结合时展的需求,在管理的方法应用上能科学化,注重改革的深化实施。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研究分析,就能从理论上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质量提高起到促进支持作用。

1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特征及改革重要性

1.1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特征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在当前有着鲜明的特征,随着进入到新的发展时代,在管理上也有着变化。从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体系方面的特征来看,体系的新型特征比较突出。在经过了改革之后,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的类型主要有从属上级事业单位类型以及从属地方事业单位类型。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在服务性的特征上有着鲜明呈现,这也是事业单位管理最为基础的特征。公共管理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施,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在教育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由于是公共管理机构,所以在管理的服务性特征上就比较突出。

公共管理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的多样化特征也比较突出。对行政管理体制实施后,在管理中的资产管理方面也有着很大变化。在从中央获得资产管理授权方面有着突出,在这一方法应用下,能在权力的范围中自有了扩大,对自身经营产权也明确化。在资产管理的方式方面也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

公共管理视野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施中,在公益性的特征方面也比较突出。这是事业单位自身的社会功能以及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决定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有着基础作用发挥,行政管理是对社区发展以及公众需求的满足。在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对社会效益的增加有着强调,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公益性特征就鲜明的呈现。

1.2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重要性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是促进管理质量水平提高的基础,对行政管理的强化就能对事业单位更好的适应社会有着保障作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内容,其管理涉及到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通过行政管理也能对事业单位部门以及人员的沟通交流进行加强,也能通过行政管理的改革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竞争力有效提高,从而更好的在激烈市场中生存发展,为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处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改革,对单位自身实力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在社会制度以及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下,事业单位的发展就要紧跟时展的脚步,在行政管理的改革方面进行加强,就能对事业单位发展营造良好健康的环境,这也是对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能通过行政管理的深化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决策准确性提供有力依据。

2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问题及改革策略

2.1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具体的行政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就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在行政管理的效率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主要是通过沟通型的模式进行的应用,这就在应用中,使得管理呈现出金字塔形状,对工作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效率比较低,在管理的效率上也比较低。管理中的诸多程序就会产生大量文件,在管理上增添了很多麻烦。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在管理体制方面还没有得到完善以及科学化保障。随着新一轮的体制改革的实施,在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体制改革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体制改革没有完善化以及科学化的呈现。在原有的思想观念转变上还存在着困难,不能及时的和时展的要求相契合。再有就是对自身的生存发展定位上没有准确性呈现。这就对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质量水平提高有着很大阻碍。

要想将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在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上就要加强,但是在实际的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观念上以及技术手段的应用上,都没有科学化的呈现,有的还没有达到管理的标准,在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等。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内部激励机制方面还不能有效落实,使得行政管理人t的创造力不能有效激发。这些都影响了行政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2.2公共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策略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发展,就要能从多方面加强重视。笔者结合实际对行政管理改革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应用下,就能有助于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

第一,加强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内部机构的科学设置。为能保障行政管理的效率提高,就要注重在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立上科学化以及高效化。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有着保障作用,在行政管理部门的科学设计,就能将信息服务以及咨询以及办事等功能综合性的应用,在对实际管理的效率提高上就打下了基础。在管理部门的科学设置下,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岗位合理搭配,发挥工作人员的自身优势,这就能从行政管理的质量上有效提高。

第二,基于公共管理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就要注重运营目标的科学化,将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平有效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方面要加强,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的目标上能明确化,这是对公共服务效率水平提高的基础。在行政管理工作实施中,对预算管理的加强要重视,这是对事业单位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要在预算方面能和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紧密结合,在财务收支的计划性手段的应用上科学化呈现,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来对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才能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注重对公共管理下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结构的改革。公共服务供给不同形态组织治理结构,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在行政管理的结构方面也愈来愈复杂化。事业单位要想将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就要充分注重构建新型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在行政治理结构方面能完善化呈现,保障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在具体的行政管理过程中,能够在管理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方面充分重视。要结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来管理体系上能不断优化,制定明确化的规章制度,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职能加以明确化。

第四,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水平提高,要充分注重机制的创新以及对法规的完善化实施。机制的创新是保障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良好发展的基础,也是对事业单位发展引导的重要思想,对行政管理创新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在实际的机制创新中,就要注重事业单位自身的不足,结合实际来进行弥补。在法律层面要加强对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规范化,以法律为准绳,保障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良好发展。

第五,提高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需要优质的管理队伍支持,这就需要在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方面能不断加强,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在行政管理的理论上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都要进行不断的优化丰富,在管理工作的效率上通过相应方法的实施进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是需要合力完成的工作,所以在具体的管理中,就要注重和相关部门积极合作。

3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工作开展,就要能注重管理改革的优化实施,注重行政管理的方法灵活运用。行政管理人员在思想观念上以及管理手段上,都要能和具体的管理内容相联系,针对性的实施管理手段。只有在这些基础工作上有了优化,才能促进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满宠,禹建蕾.我国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探析[J].读天下,2016(22)

[2]安菲.行政管理道德建设思考[J].科技资讯,2015(26)

[3]路钐.对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

[4]周h清.浅谈加强机关行政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6(06)

[5]周量.浅析机关行政管理的改革[J].科技资讯,2016(06)

[6]杨春.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探析[J].科技展望,2016(20)

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篇3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随着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公共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范围界定的不断认识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进一步完善,培养的人才方能更加符合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方能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成为高等院校一个迅速发展的实用型社会科学的热门专业。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VernonBogdanor.theBlackwellencyclopediaofpoliticalinstitutions[m].oxford:BasilBlackwell,1987:504-506.

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篇4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在我国的兴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治理模式、政府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及“公权与私权理论、政府职能理论、政府有限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等理论的深入探讨密切相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于1998年进入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后,一批高等院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纷纷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或专业方向。近十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然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很不完善。就其课程设置看,既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要求,也没有形成公认的比较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本文立足于医学院校实际,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既能使专业办学方向更加明确,也有助于提高其培养人才的竞争力。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特征及其课程设置概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特征: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设立迄今,虽然经过了10余年的发展历程,但仍然属于发展中的新兴专业。从其发展的背景与进程来看,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起步较晚。早在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就已经掀起了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的又一个高潮,而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西方国家也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实践,如撒切尔夫人的英国公共事务部门改革等。在理论先导与实践验证的基础上,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专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

   2.增长的速度之快,增加的院校数量之多,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各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实属少见。

   3.专业方向较多。教育部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时,根据学科性质与社会发展需要规定了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5个专业方向。各个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在这些专业方向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条件与区域发展需要还进行了其他专业方向的招生与培养。

   4.所授学位差异性大。根据湖南师范大学学者所做的抽样调查,目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学生主要的学位包括有二类[3]:一类为管理学学士;一类为专业学位(如教育学、医学、农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等)。

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篇5

一、新农村公共事业创新管理现状分析

(一)地方政府不敢大胆实施创新方案

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下,追求经济增长成为其考核的重要内容。这种直接的政府行为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以及如何保障充分就业、机会均等、社会公平、环境优良等事业的创新环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国实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政府把大量的公共资源投入到城市,对农村的倾向性很小,那么,对农村公共事业创新管理的投入就少之又少。加之,我国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正在不断地建设完善中,在关于新农村公共事业创新管理的经验并不多,也并没有太多的先前的新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的例子和成套的理念方法,使政府不敢去尝试创新而选择了循规蹈矩。也或许是担心承受新事物变化而带来的风险,都可能导致这种局面的产生和发生。

(二)决策层自身的弊端

我国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使农民与政府之间信息严重的不对称。新农村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决策层围绕其自身的利益及其偏好发展公共事业,决定其发展的模式和规模,这导致新农村的公共品和公共事业的供需结构失衡,,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使后面的新农村公共事业创新管理变为不可能。除此之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筹资主体主要是政府,且通过市场和其他等渠道筹资的长效机制还未永久建立起来,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资金很难有个人筹集,基本都是决策层一言定之,这严重约束了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创新发展。

(三)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农民由于自身文化知识、技能水平的限制,不仅缺乏民主监督的意识,而且缺乏民主监督的能力,因此对新农村公共资源的创新筹措缺乏监督管理意识。只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不重视基础设施的维护、缺乏规范有效地使用和管理的监督体系,使本来就来之不易的公共资源不能被创新性、合理性的利用。

二、新农村公共事业创新管理现状解决途径

(一)完善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创新机制

新农村公共事业创新管理不仅是缓解农村现实问题的需要,而且是根本改变农村发展模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更高需要。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的实现,就必须要按照公共管理均等化等原则,完善新农村公共管理的创新机制,加快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提高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教育、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及时公共信息,随时为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参与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能力提供保障和条件,这既是新农村公共事业创新管理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二)完善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事业创新管理制度

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一元化是新农村公共事业创新管理制度绩效不高的根本原因。要想大力发展新农村公共事业,完善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事业创新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创新管理体制,这样就能使地方政府对新农村公共事业的创新管理的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由高度集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由强制管制向服务管理、创新管理转变。

(三)拓展和开阔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要想拓展和开阔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减免税收和给予信贷优惠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积极调动乡镇企业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生产的大量投入。同时,非政府组织在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投入不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还应该积极鼓励和正面引导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特别是要加大舆论的正面引导的作用,让更多的社会资金通过非政府组织这条途径进入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环节,进而加快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步伐。

(四)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篇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对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进行了数次的改革,这些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现在,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和大部分西方国家一样,政府出现了财政负担沉重、办事效率低下、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但是,随着新公共管理体制理论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根据新公共管理体制理论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果,这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体制而言,具有深远的引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浪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调整,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了从传统的研究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行政学向研究公共事务的“新公共管理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和视野,还促进了公共管理事务治理模式和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的变革,为广大人们的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铺平了道路。本文就公共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公共管理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实践来看,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是两种根本不一样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业的控制是连通整个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重要力量,但政府部门的这种控制完成方式是通过组织的形式达到的,换而言之,政府将自己的权利通过社会组织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各方面,从而达到政府部门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实际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大部分是人们运用公共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国家成为那些社会公共资源的绝对拥有者和占有者时,那些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就会转化成一种组织化手段,而这种组织化的手段有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不仅是不一样的管理方式,它们的意义也完全不一样。第一,在政府控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但在社会选择的管理模式下,社会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政府控制比社会选择更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而社会选择比政府控制更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从法律方面来说,政府控制承担着所有的社会责任。然而,事业单位则具有相当独立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事业单位属于事业法人。第三,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结果也不一样。社会选择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高且数量多,然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较低且数量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待国外的公共管理体制时,要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不能一味地推崇国外的公共管理体制,也不能一味地固守自己的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管理机制是构成我国社会管理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国家行政管理机制及一些其他方面的管理机制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要想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必须依据我国的根本国情,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健康发展。

作者:韩康单位:贵州省凯里学院学生处

【参考文献】

[1]朱仁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篇7

摘要:乡镇政府作为我国的基层行政机关和乡镇人大的执行机关,其公共事业管理绩效代表国家的形象,影响基层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比较完整科学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理论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对推进政府绩效考评研究,对深化乡镇政府管理创新,建立廉洁高效的乡镇政府管理模式,提高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效能等,均有非常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

1我国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现状及对策

1.1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上蔡县塔桥乡为例

上蔡县塔桥乡2008年度乡镇责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生产总值: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45546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2688万元;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26%,达到32572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0%。(2)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6%;非公有制经济营业收入增长2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26%;非公有制税收增长25%;完成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缴任务。(3)农业经济:①林业生产:新建完善农田林网面积25036亩;村镇绿化面积1011亩;林业育苗200亩;集体林改达到80%。②农业生产:粮食面积15.01万亩,单产439公斤,总产6589.39万公斤;油料面积0.55万亩,单产104.5公斤,总产57.48万公斤;水产养殖总产量15.6万公斤,完成县下达的沼气建设任务300户。③畜牧业生产:大家畜存栏0.45万头,出栏0.25万头;生猪存栏3.2万头,出栏5.8万头;山绵羊存栏1.8万只;出栏2.3万只;家禽存栏19.8万只,出栏41.4万只;“防五”密度达到100%,全年不出现重大动物疫情。新增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5个累计达到5个;新建规模养殖场4个。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建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精品区5000亩。(4)招商引资工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个;足额交纳招商引资保证金3万元。(5)财政工作: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158.8万元,其中国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6.3万元;地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65.5万元;财政部门组织的地方税收87万元。(6)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完成县下达的脱贫任务。(7)农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上蔡县塔桥乡2008年度乡镇责任目标(社会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定工作: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按上综治20081号文件执行。②工作:不发生赴京、省、市集体上访,不发生赴县重访。严格控制赴京、省、市个人访,重访率不超过12%,重信率不超过30%,上级交办的大户稳定率达到80%以上。上三级要结果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85%以上。(2)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08‰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0%以上;出生统计准确率达到92%以上;事业费投入到位率100%,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3)民政工作:①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保持在60%以上,争创示范敬老院;②深化殡葬改革,火化率达到100%。(4)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减少一般伤亡事故,杜绝重大恶性事故发生。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施有效的预防安全措施,无重大火灾事故发生。(5)教育工作:①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7%以上。中学生缀学率不超过2%,小学生缀率不超过0.5%。②中小学危房比率控制在2.7%以内。③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治安安全。(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不低于90%。(7)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小城镇公共卫生及市场环境治理力度,乡镇集镇公共卫生要有专职清理人员;年内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8)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5613.39公顷以上,未经批准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和其它土地。(9)艾滋病防治工作:①符合治疗标准的区滋病人100%纳入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范围,100%纳入抗机会性感染服务范围。②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妈100%采取预防母婴传播措施。③建立县、乡、村三级夫妇双方中单方艾滋病毒感染者配偶随访报告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艾滋病抗体检测,检测率达95%以上。(10)农村道路养护:村村通道路有专人护理,年内路肩至少培护一次。(11)农民负担工作:上级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不出问题;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违反规定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文件和项目,不发生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和恶性事件。(12)依法行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继续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指标是地方政府绩效考评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开展地方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前提。绩效考评指标具有强烈的行为引导功能,它明确并强化了被考评对象的工作要点和努力方向。由于政府活动范围广泛、活动过程复杂、活动结果影响深远,政府绩效考评指标比企业绩效考评指标要复杂得多。对于政府绩效考评这个世界性难题而言,设计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是其中首要的困难。但目前纵观地方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操作实务和理论,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没有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更没有抓住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效能考评,对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技术研究不透彻,实际操作中拍脑袋,甚至心血来潮,体系内部各因子的相关性、层次性、结构性不清晰,相关研究较少,如表2中,子项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子项9艾滋病防治工作,同属医疗卫生,分项明显不合理。

1.2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理性层面的行为取向”因其指向特定的价值目标,而根据目标价值的性质,价值取向可以分为目标取向和工具取向两个层面。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的最小单元,也是最敏感的部分,其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目前我国整个行政系统考评的价值倾向,而研究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取向,是完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首要任务。

1.2.1经济考评目标设置的价值取向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一是没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就经济发展目标而言,目标设置过于重视GDp任务量,忽视人均GDp的目标,更不用说人均GDp精细考量的目标。二是经济指标结构分化不明显,笼统的分为,“生产总值”、“非公有制经济”、“农业经济”、“招商引资”、“财政工作”、“扶贫工作”等。如前例,上蔡县塔桥乡2008年度乡镇责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没有应用国际通用标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划分模式。在结构方面,更没有提高第三产业的目标比重,这方面固然与我国目前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有关,这将导致牺牲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战略相悖。三是没有体现正确处理速度、质量与效益三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没有设置投入产出比,没有设置行政成本的指标,没有设置能源利用和环保方面的具体指标等。四是有些考核目标设置混乱。前例中,把招商引资工作设置为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考核指标。众所周知,招商引资工作不是中国政府基本职能,虽然招商引资工作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纯粹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来考量,容易导致政府片面追求招商引资的数量,而忽视招商引资的质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带来潜在的压力。财政工作亦是如此,我们不能完全推定财政指标是导致地方政府乱收费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认,某些乡镇政府为了完成财政工作而采取一些非制度化和非法制化的手段,这与当初目标设置的价值取向——考评政府经济工作能力相悖。

1.2.2社会考评目标陷入价值取向的误区

前例的社会发展目标中,没有关于正确处理关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价值取向。一是没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目标设置;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与自然关系的考评目标设置,明显陷入价值误区。二是没有明确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目标的关联性指标;主要体现在人口指标分化为计划生育工作和教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只是以人口数量控制和经费投入等简单指标来考量;教育工作也只是以入学率、辍学率等一些简单的数量指标来考量。地方政府目标考核分为综合考核和单项工作考核,单项考核的指标社会相对完备,但时间作为考核部门的业绩,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社会职能而没有列入政府能力综合考核,更不用说体现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与该项目工作的函数关系。三是政治文明目标设置模糊。可以说根本没有直接关联性定量,甚至定性指标。从另一个角度来考量,一些指标设置仅与当时社会关注热点有关,与整个目标体系不和谐,如工作,该工作目标考评设置的价值倾向应该是考量乡镇政府促进社会稳定的能力,但实际上,工作与社会稳定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1.2.3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体现的不充分

“民众本位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人民民主是其突出的特点,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核中,民众本位的价值诉求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是国体、政体的内在要求。前例中,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几乎没有踪迹,政府本位的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乡镇政府直接面对群众,其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是整个政府系统民众本位的缩影和代替,不把民众本位作为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的重要价值取向,显然与我国政府绩效考评的总体价值取向不一致。

1.2.4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工具取向思考

关于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工具取向,按照彭国甫认为“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的功取向可分为有限政府价值取向、效益标准价值取向和系统评价价值取向。”前例中基本体现了有限政府原则,其职能明确,其运行的原则也是依法行政;在系统整体性、层次上相关性要求上,满足了系统的要求。但是效益标准价值取向上根本没有得到体现,其基本的效率考量也没有体现。在乡镇每年一次的审计中,有效益的评价,但其更多的是审计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额度,人大对政府绩效的考评中,也仅限于与预算的对比。实践中,乡镇政府效能考评目前还仅限于自我考核的阶段,这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已经很不适应。

1.3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是我国地方政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由技术方法层面提升到制度层面,实现地方公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化的必然选择,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制度建设可以说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基本保障,可以克服“想评就评,想怎么评就怎么评”的考评随意性。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还不完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甚至某些制度安排不科学。从多年参与乡镇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实践,结合有关理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各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程序的制度安排不健全。不仅没有具体制度安排性法律法规,就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制度安排而言,评价项目没有科学考证,程序设置不科学,特别是制定考评方案方面,制度制约存在真空。二是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核的主体考评机制不完善。虽然在实际考评中,也成立了领导机构,但大多徒有其名,公民考评机制的运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考评效果中体现的分量就不得而知了。三是没有建立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造成了考评人员责任心不强,考评中人浮于事,弄虚作假的现象。

1.4完善我国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对策

1.4.1重塑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价值观

“价值取向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影响和制约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构成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绩效评估行为的深层结构,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之魂。”这就要求我们被评或考评主体认清本质及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变成物质力量。”只有考评主客体把价值取向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指导和行为准则,乡镇政府绩效评估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发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功能和作用。这就要求在实践中,深化科学发展观,用“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指导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总体工作。

1.4.2建立健全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法律体系

政府绩效考评由于主要运用公共权力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其他领域的绩效考评,因而需要法律保障,而“规范化、法律化、制度化”也是当前国际评估的趋势之一。目前,我国需要一部约束力强大的全国性法规来规范和指导我们的考评工作,在各级政府或人大机关也应相应制定各项考评规章,从而形成一套健全的法规体系,从而让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估有章可循。

1.4.3完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制度体系

著名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是规范地说它们是好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认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借鉴英、美等国家政府绩效考评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程序制度化。只有程序制度化,才能使整个考评工作有序进行。二是信息传输制度化。整个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处理的过程。信息从原始收集到最后的若干环节中要确保其真实性、时效性、科学性,要求信息传输制度化。三是组织领导制度化。领导机构是实施考评的推动力量,只有组织领导制度得到确立,才能保证考评顺利进行。四是激励约束机制制度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没有制度化,不仅起不到激励、约束的效果,而且将导致考评主客体失去动力,使考评工作难以进行下去或无序进行。五是强化结果运用制度。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是考评工作的目的和动力之源,只有结果运用制度化才能将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工作不断推进、创新、深化。

1.4.4优化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基础和核心,关系到整个考评工作的成败,也影响下一周期的考评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更对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者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优化评估技术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遵从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实践中,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层次目标一致、绩效目标与考评主客体目标一致,从而形成一个指标链。二是遵从目标可测原则。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目标设置转化定性目标为定量目标,量能标准把握易测性评级主体和可控性。三是遵从目标整体性原则。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技术体系在设计中,考评要能完全反映考核地方公共事业管理绩效的数量和质量,全面展示其社会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履行的客观现状,同时也要避免面面俱到,不分重点。

1.4.5建立一支高素质考评队伍

有一支高素质的考评队伍,能够使考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减少考评主体间的冲突和摩擦,把考评的功能最大化。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考评队伍,一是成立常设领导机构,对整个考评全程指挥和协调。二是组建一支高素质考评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使考评工作更加科学。三是建立一支专业考评队伍,让考评成为一种职务行为,避免考评工作流于形式。此外,对各考评队伍要定期更新,既要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又要对其人员进行经常更新、培训,以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

2结论

本文在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诸位同仁和各位老师的精心帮助下结稿了,也要感谢上蔡县塔桥乡政府及实权的提供各种资料,才使本为及时与大家见面。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二者的结合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成果是构建了一个比较科学、比较完整的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绩效考评的理论体系,同时,也针对了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没有构建一个乡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二是采用小样本分析有以偏概全之嫌。

参考文献

[1]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4]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5]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6]彭国甫.价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深层结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7][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8]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黄恒学.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篇8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篇9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分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满足的几项基本要求,同时针对上述培养要求,提出了该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进措施。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公共事业管理方向篇10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12)11-0001-01

自1999年我国高校首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招生至今,高校开设此专业的数量已达上百,但由于发展较晚,依然属于较年轻化专业,大部分学校对此专业的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对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加以分析与反思,只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以明确定位,才有助于专业的发展。

所谓专业,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特指的专业是指当专业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时,往往就成为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演变成一种教育实体这个实体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学科分类,其任务是对高深的专门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地教与学由此,高等教育究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以学科为本的专业教育而专业结构是学科结构与学科分类在人才培养上的体现专业建设则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也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专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专业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格局和办学水平。而优质的专业建设是的前提是对专业准确定位。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和认知的不足

公管专业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出现和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还很陌生,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高校内部,常有人把它与行政管理或企业管理等相混淆,认为它是培养新型政府官员或企业管理者的学科,这说明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是不足的。高校为公共领域量身培养的管理人才得不到认可,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公管专业的存在,就院校公管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少之又少,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得不打破专业界线进入企业或自谋职业。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建议

1.在专业教育体系中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由1999年至2004年的课程调整,同时通过清华、北大等名牌高等学院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培训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高校对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公共的人才的培养,以及管理素质的培训以及对国家政府机构公共管理职能改革提高建设都起着主力作用。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map教育中虽然有非政府高层人才,但政府公务员比例占了80%。因而就目前情形不难看出,我国公共管理主体是政府,但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因而就目前国内专业教育体系情形分析可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名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培训任务除了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公共精神与现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务之外,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培训服务,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因而,在我国教育体系之中,对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培训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2.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为基层培养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公共意识理论责任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其培养对象的基层性普遍性决定了专业定位的本地性,立足本地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建设人才。因此,专业在定位时应对学校所在城市的城市发展产业规划城市公共事业发展规划、城市人才需求状况及城市现有人才培养措施与规划等做扎实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在调查与研究中一方面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又与有关的城市部门、单位一起探讨人才培养需求、培养模式及其就业问题,在定位先期即确定学生的出路问题,因而促进专业的稳定常态与健康发展。应将培养出具有公共精神的本地建设者作为与时代社会发展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结合就业的专业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为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目标是为非政府组织(或说非营利性组织)培养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不但数量少,而且运营体制不健全:不是登记困难沦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强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由社会管理的目的;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不善而导致问题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却找不到经费支持,无以维持而处境维艰。实际上社会却希望自己的事务由自己来管自己来做,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和实现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

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不仅仅是为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者与服务者,而是现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创立者,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和制定者。因此简单说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就业换界面狭窄的情形,可将培养非政府的创造型与服务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而由于企业中也存在非专业对口就业情形,就需要结合企业业务内容,可定位培养目标位:具备西安的公共管理理念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企业化就业人才的培养可注重设置公益性企业的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强的产业或企业管理类课程如公益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管理、通讯管理、电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旅游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动漫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博物馆管理等相关专业相关课程。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未来发展

1.突出专业特色。灵活把握培养方向非常重要,如何发挥优势,如何办出特色,向哪个方向输送人才,是本专业建设的立足之本。例如,由原来的教育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范类),可将教育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教育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农科类高校依托农业学科优势,主要培养面向农村公共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有其发展空间,也符合当前我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民族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依托民族学和社会学学科优势,培养面向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专门人才,这也有利于发挥民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优化课程设置现阶段。

2.优化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加以优化,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课为核心,各门专业管理和其他课程有机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解决专业课程设置的杂乱局面。

3.拓宽就业口径、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两类实验课程的教学。一方面,针对该专业的许多核心课程如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定量分析、管理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学等进行单科性课程实验。另一方面,必须开展综合性的专业实验,即通过创立仿真模拟实验系统,给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模拟实验实训环境。同时高校科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就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