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十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十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9:52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问题

在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策略。因此为了符合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要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要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全面的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区域产业经济资源等客观元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活动;同时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利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开展,要明确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障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部分人在外出打工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金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阶段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区域资源开展的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重视,要根据地方区域特色,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风险抗击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有针对的扶持相关经济产业。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粮食、工业等领域的重视;东北具有一重、一汽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其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而安徽等地盛产各种药材,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个别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域资源特色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综合区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区域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基础。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在现有资源上进行调研与整理,为区域资源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区域资源分析与调查过程中,要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调查,例如对矿产、养殖、畜牧业以及土特产等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高对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民族文化的重视,要对区域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查。

(3)明确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策略,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发展策略明确支柱性产业,要对不同资源的发展状况,利用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长期、中期以及短期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支柱性产业飞发展,也要制定详尽的发展策略与计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方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方针。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长期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区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提高对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制定、执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区域资源作为基础内容,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利用价值,构建系统的产业链,通过支柱性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要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基础,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全面实现科学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蔡林司.金融业对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战略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教育策略宁波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81-02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共识。近年来,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因其直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越来越为政府所重视,各高职院校办学思想也应体现经济发展规律,尤其在特色建设过程中,更要符合经济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其中区域经济理论对高职院校建设,最具借鉴价值。因此,深刻分析区域经济环境,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的特点

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经济的区域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我国经济正逐步向区域化发展,现已初见端倪。对于沿海地区来说,经济区域化已经是最重要的发展现实[1]。区域经济理论也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的特点如下:

1.区位性。由于某一区域在空间位置、自然资源、文化特征和政治组织方面存在相对独特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与之适应的产业结构、经济种类和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区位特点。因此,区域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区位差异和区位优势上。

2.非均衡性。由于同一区域内的资源条件并不均匀,因此,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区域内统一市场背景下,分布的非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使得同一区域内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布局、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特征。

3.竞争性。区域经济的区位性和非均衡性,使得整个区域的统一市场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通过竞争配置有限的发展资源。在这种态势下,城市内外各种资源的交换十分频繁,各种经济体为了求得生存,不可能再保持自然发展的状态,全部投入到了竞争中去。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表征之一。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特性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更促使多渠道投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同样也可以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及层次结构。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体现明显的区域特性。

1.高等职业教育的区位特性。首先,区域高职教育不论其包括的空间范围大小,都可以按产业、行业进行分解。这样,区域高职教育不仅反映了区域劳动力构成结构,也侧面反映了区域的产业及技术结构。其次,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基本吻合,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力系统,地区之间具有独立性,区域高职教育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培养人才的。因而,属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区域高职教育在目标、层次、类型、运行等方面也具独立性。最后,区域职业教育可根据区域经济的区位性特点,通过整体规划,建立目标明确、组织规范、分工科学、资源共享的教育体系。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应有所作为[2]。

2.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化特性。由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区域高职教育在整体布局的同时,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内不同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化发展职业教育。各高职院校应遵循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特点,把握自身的发展定位,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特色、避免重复建设,求得可持续发展。

3.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特性。由于区域内办学资源的有限性,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其生源大战、就业大战,就是最明显的表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大力建设特色专业,加强特色建设,形成办学品牌,才能在市场化的办学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三、宁波市区域经济环境的特点

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综合竞争力已跻身全国十强。从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宁波市三大产业比为3:53:44,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之比为5:5,属于区域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总体说来,宁波市区域经济环境有如下特点:

1.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应用,宁波市的产业结构不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且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更频繁地表现为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是区域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

2.产业集群趋势

宁波的产业组织呈现集群发展的趋势。据对宁波市33个制造行业1999年――2004年产业集聚度指数的统计,其中20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增长,13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下降,除烟草制品业之外的15个行业呈现出集聚现象。目前宁波市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模具、it产业、旅游会展、文化服务、港口物流、经管经贸、金融保险等10大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匹配的是宁波企业的块状分布。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全市有块状经济145块,年产值7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单体规模超10亿元的有6块,超5亿元的有10多块,超1亿元的有90多块。全市块状经济从业人员4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3]。块状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培育专业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块状分布,集聚发展的特点,使宁波全面形成了区域性规模企业群体、区域性生产基地、区域性规模品牌效应、区域性规模市场体系,产生立极强的区域竞争力。

3.体制多元混合

宁波区域经济是以混合经济作为主体,民营、集体、国有和外资互融模式的经济体制。至2002年底,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已达到98.9%。宁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生共融的开放的混合经济模式,始终坚持国家、集体、个私和外资四种经济成分“四轮驱动”、共同发展,使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成显出活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宁波个私、民营以及其他类型的经济实体近30万家,数量和产值均占全市的90%以上[4]。这种混合模式被称为“宁波模式”。

四、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策略

2000年以来,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超常规发展,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专业基本覆盖了农林牧渔类、交通运输类、生化与药品类、资源开发与测绘类、材料与能源类、土建类、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环保气象与安全类、轻纺食品类、财经类、医药卫生类、旅游类、文化教育类、艺术设计传媒类与公安类等16个大类。因此,宁波市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适用性,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上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1.根据宁波市区域产业发展的趋势,增强专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

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方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生产部门转到非生产部门;从工业转到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间社会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对宁波市劳动力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宁波市高职院校应及时适应区域经济产业格局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

2.根据宁波区域产业集群的特征,系统规划高职院校簇群式专业发展

所谓簇群式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道路,就是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的特点,建设与集群经济相对应的具有一定聚集作用的专业群[5]。这样的专业群,以重点专业为核心,根据集群产业所集纳的整个产业链,贯穿相关专业,形成簇群式专业链,从而体现出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使专业能够以重点产业为核心,以点带块,以块联片,发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宁波市区域经济的一个鲜明特色是产业的集聚性强,产业的高集聚性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要在总体的专业结构上形成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并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专业群。

3.根据宁波区域经济体制多元混合的特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宁波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全面建立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专业申报、课程设置、专业师资培养、实习实训中的作用,鼓励学校兴办实业、产教结合,为实习实训创造条件。实施措施可以包括:高职院校成立有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设置,确定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在教学管理中,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该专业的兼职教师,参与专业的管理和运行;在教学设备方面,企业要为学校提供专业实习基地和实验实习设备等。考虑到目前宁波区域经济体制多元混合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应考虑到那些具有一定实力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区域内所有企业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和密切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的联系,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五、小结

经济是决定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根本性因素。一方面,区域经济的总量和水平、结构和层次,决定了这一区域对人才总量、结构、种类、层次的需求,也决定着这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分布和水平,最终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式和特点。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也通过其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种类,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甚至产业结构。基于区域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强化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实现宁波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6]。

参考文献

[1]杨来舜.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4):45-46

[2]袁.区域经济特征与区域职教发展模式[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1)34-36。

[3]郇军.宁波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J].浙江经济,2002(22):46-47

[4]鞠芳辉.论宁波混合经济发展模式[eB/oL],http:///news_read.php?id=370,2006-04-04/2008-03-09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3

1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现状

1.1区域经济增长现状

当前,空间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虽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启动深化改革新征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活跃期,有了新的发展动向,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但是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主要原因就是人力资源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1.2人力资源现状

1.2.1人力资源结构分布不均

当前我国一些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依靠政府扶持和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实现了快速发展,利用高待遇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而对人才需求更为迫切的二三线城市,由于受制于自身发展能力,无法吸引人才的到来,反而导致大量人才的外流;另外,二三线城市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而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被一线城市吸纳,这更加剧了人力资源结构分布不均的矛盾,导致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

1.2.2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我国扫盲力度的加大,文盲率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近些年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文盲率还位居世界第二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2.3人力资源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国家实力的整体提升贡献巨大,但是三大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给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带来了影响。如第一产业中因缺乏人才导致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中因缺乏人才导致科技创新发展乏力;第三产业中缺乏人才导致高新科技发展缓慢。虽然我国政府针对三大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力度的调整,但结构调整并未与人力资源配置同步开展,人力资源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增速发展。

2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关系分析

2.1区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竞争加剧,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利用自身经济优势来吸引人力资源,使得人力资源在该区域内的整体数量、质量得以提升。因此,区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人才聚集使得区域对人才培养愈来愈重视,促使整个人才培养环境得以改善,区域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得以发展,整个教育环境的改善对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2.2人力资源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人力资源体现了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人力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远甚于资金、技术、设备等,因为人力资源决定着我国能否屹立世界之林的核心力量。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发展生产力首先要发展这一要素。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各个要素虽然缺一不可,但是人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人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其价值,这说明人在经济效益实现过程中的贡献最大。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指在区域范围内对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做出规划的全过程。因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以突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价值,为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实施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战略

3.1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3.1.1创建吸引和聚集人才的区域环境

区域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社会、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创建优越的环境,为人才发挥才能搭建舞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3.1.2优化区域经济的架构与框架

区域经济在增长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区域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合理性提供条件。这就需要区域经济在发展不要盲目借鉴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协调促进,来避免区域规划的短期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区域人力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的架构与框架搭建建言献策,实现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3.2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人力资源发展

3.2.1建立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

区域应该对自身所具备的特殊属性,如地理优势、人才储备、资源现状、产业结构、资本设备等因素进行实地查勘、分析比对,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环境建立与区域实际相符合的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保障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大动力,促进人力资源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实现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贡献最大能量。

3.2.2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区域应该对自身所具有的所有资源要素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通过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来实现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资源效益最大化。

3.2.3加强区域人口素质教育

人力资源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其素质决定着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益高低。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素质培训极为必要。要对人力资源进行职业技能再培训,提高其职业能力;对区域人口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区域人口整体素质。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4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与迅速普及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网络经济学也确实带来了经济生活的新气象。一方面是传统经济学所不能解释的新的经济事实,另一方面是对传统经济学研究对象本身的重定义。这里将着重分析网络经济环境下对区域经济系统的重新界定及其相关理论模型的试研究。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

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系统,那么对系统的范围界定是系统研究中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在以前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多是将区域与一定的空间地理范围相联系的,对一定区域的范围总将之明确界定于一个二维的地理坐标中。“任何区域都是点、线、面不同区位形式结合而成的地理实体,它们均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和客观上存在的范围界限”,“既然每一项经济活动都必须落实在一定的区域上,那么从空间地域的角度来分析、考察经济活动,就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其实,传统的基于地理边界为依据的区域经济系统划分方法是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相联系的。资源流动成本成为影响区域边界划分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工业化之前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还是工业化后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中,都存在资源流动成本较大这一区域经济学必须面临的问题。

然而经济系统的边界是随着经济系统本身的不断发展而发展,随着经济活动联系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延伸的。一方面,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系统理论为研究客观世界提供了一个相当广泛的框架。对任何事物进行研究,总可以把被研究的对象同与该对象有联系的其它对象区别开来。可以把被研究的对象叫做一个系统。人们关心的是被研究对象的状态,这与外界环境有关。所谓外界环境,是指与被研究对象有联系的其它因素或对象。外界环境作用于系统的影响叫输入,系统作用于外界的影响叫输出。对区域经济系统来说,随着地区间贸易和地区间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增长,区域经济系统所接受的输入日渐多元化、动态化,同时,对区域经济系统的输出来说,亦是如此。这时,虽然区域经济系统仍然可界定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但是随着其触角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对其范围的界定也将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动态化过程。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出现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空间,网络经济或信息经济扑面而来。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经济形式在本质上是国际性的,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无处不在、无法避免的。此时这种以所谓虚拟化的信息技术空间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将对传统区域经济学边界的划分产生巨大的冲击。因为知识或信息是网络经济的核心,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空间里,知识或信息这种资源的流动成本可以足够的小(这正是互联网本身魅力之所在),这时对该系统范围的界定就不再以传统生产要素(如土地)的流动成本为主要依据而转向了信息技术空间之本身,新的边界划分依据就更多地转向了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网络技术规则与标准等。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区域边界的模糊化与动态化,因为这种所谓虚拟化的信息技术空间既可以与基于地理的实体空间相重叠,又可以完全游历于地理空间之外,而且,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边界又是随着系统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事实上,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学的三个理论基石也将蒙受明显的冲击。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认为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的界定问题必须建立在以下原则基础上:(1)区域经济的界定应该与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相符合。(2)在网络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区域经济的边界将呈现动态化、模糊化的趋势。(3)在一定的阶段里,区域经济的边界将从原来一元的地理边界演变为地理、语言、文化、网络技术规则与标准等等多元要素所决定的边界。

对区域经济系统的数学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网络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区域经济的边界将呈现动态化、模糊化的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考虑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建立网络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的系统模型。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对于被研究的系统来说,人们关心的是其状态,这与外界环境有关。所谓外界环境,是指与被研究对象有联系的其它因素或对象。外界环境作用于系统的影响叫输入,系统作用于外界的影响叫输出。一些小的系统可以耦合成一个大系统,一个复杂系统也可以分解为一些小的系统,或叫子系统。对一个大系统来说,构成它的各个小系统之间的输出、输入可以是其本身状态的内容。模糊系统是由模糊现象引起的不确定性系统。一般来说,模糊系统也是复杂过程的一种近似表示方法,该过程本身可能不一定是模糊的。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与演化正是符合这一特征。目前,对模糊系统的研究,大致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形式化的,既将模糊系统看作是非确定性系统的推广。另一种是模糊系统的语言方法,即认为模糊系统是模糊逻辑命题的一种语言描述。这里,我们用第一种方法,先从对确定性系统和非确定性体统的描述开始。

确定性系统

确定性系统可以表示为:

t={X,U,Y,α,β}

其中X――状态空间(状态集,x∈X是系统状态空间的一个点);

U――输入空间(输入集);

Y――输出空间(输出集);

α――状态转移函数(动态映射),在确定性系统中,一定的输入作用在一定的状态上便产生一个确定的新状态,它表现为如下的映射:

α:X×UX

Xt+1=α(Xt,Ut)

β――输出函数(输出映射),在确定性系统中,一定的状态决定一定的输出,它表现为如下的映射:

β:XY

Yt=β(Xt)

非确定性系统

相应地非确定性系统可以同样地表示为:t={X,U,Y,α,β}

不过,此时

α:X×Up(X);(p(X)表示X的一切子集的集合)

Xt+1∈α(Xt,Ut)

如前所述,所谓系统是非确定性的是指对于某一个状态Xt,下一个状态Xt+1不能由Xt和Ut唯一地决定。因此,该定义意味着下一个状态Xt+1含于X上的子集α(Xt,Ut)。

对输出来说,也是如此:

β:Xp(Y);(p(Y)表示Y的一切子集的集合)

Yt∈β(xt)

确定性系统和非确定性系统图示:

模糊系统

虽然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与变迁过程本身并不是模糊的,但是随着地区间贸易、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当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区域经济系统呈现出了复杂的动态化、模糊化的趋势,而且此时该系统的不确定性不仅有因果率破损造成的客观不确定性,而且有网络经济环境下明显的主观不确定性特征。因此,模糊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作为网络经济环境下对区域经济系统描述的数学模型之一。其形式如下:

a={X,U,Y;F,G}

其中:F:X×UF(X);模糊动态映射

G:X×UF(Y);模糊输出函数

用通常系统理论的方法,状态方程可写为:

Xt+1=F(Xt,Ut)

Ut∈F(U),Xt,Xt+1∈F(X)

其中Xt,Xt+1为时刻t,t+1的模糊状态,Ut为时刻t的模糊输入。同样输出方程为:Yt=G(xt)

Xt∈F(X),Yt∈F(Y)

其中Yt为t时刻的模糊输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的系统中Xt,Ut,Yt是不同的向量,在模糊系统中则各为X,U,Y上的模糊集合。

有记忆的模糊系统

对于一个模糊系统,它在t时刻的输出Yt,及下一时刻的状态Xt+1,不仅倚赖于当时的输入Ut,也倚赖于当时的状态Xt,则称此系统为有记忆的模糊系统。

当时刻t的输入Ut及状态Xt均非模糊时,有记忆的模糊系统可以用如下的状态方程表示其特征:

其中Xt+1=F(Xt,Ut)

Yt=G(Xt,Ut)

F:F(X×U)F(X)

G:F(X×U)F(Y)

当t时刻的状态为模糊时,上面表示有记忆模糊系统特征的状态方程可简单表示为:

Xt+1=F0(Xt,Ut)

Yt=G0(Xt,Ut)

当t时刻的状态为模糊、输入也是模糊的时候,其状态方程可简单表示为:

Xt+1=F00(Xt,Ut)

Yt=G00(Xt,Ut)

上面对网络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与演变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属于有记忆的模糊系统,因此,上面的几种模型分析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分析都是有用的。

分解定理与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

设模糊子集为a,论域U上的全体模糊子集所构成的类为F(U),则分解定理可描述为:设a∈F(U),则对u∈U,

有μa(u)=∨[λ∧Xaλ(u)]

其中:

μa(u)为隶属函数,Xaλ为aλ的特征函数。

分解定理可简单表达为:a=∪λaλ

λaλ是模糊子集,其隶属函数是:

λ当μ∈aλ

0当μ∈aλ

分解定理的直观图解

分解定理是联系普通集和模糊集的桥梁,通过它可以把模糊集论中的问题转化为普通集论中的问题。区域经济系统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其输出、输入以及系统状态本身都变得动态化、模糊化了。通过对分解定理的论述,可以看出,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的输出、输入以及系统状态的研究,可以用λ截集的方法将之明确化起来。这就为网络经济环境下对区域经济系统研究,系统分析(诸如将之分为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科技子系统、文化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地区间贸易、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地区间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发展与运用,尤其是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不仅使传统经济学不断面临着新的经济现象,而且传统经济学的许多研究对象也在经历者演化与变迁。对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经济系统本身来说,亦是如此。模糊系统理论的引入,将对日益动态化、模糊化的区域经济系统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模糊数学中成熟的分解定理的引入又为我们深入、具体分析该系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资料:

1.孙健,网络经济学导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28-29

2.张慧霞,区域经济研究应重视的几个问题,经济问题,2000,(3):10-11

3.付晓东,对区域经济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经济地理,2000,20(1):31-32

4.(美)爱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6-8

5.miller,RogerLeroy.economicstoday.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1998,345-346

6.StephenJ.Kobrin.territorialityandthegovernanceofcyberspace.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2001,(4):687-704

7.(日)浅居喜代治著、赵汝怀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9月,73-75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区域物流;增长极;物流中心;模型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1.区域物流的概念

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评价该城市或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分工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使区域物流更加合理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并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只有在区域经济协作的基础上建立区域物流体系,才能发挥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物流服务水平作为第三利润源泉是改善投资环境,突破经济发展瓶颈,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区域物流既包含地域概念,又包含经济、文化、法律和制度概念,它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的物流,也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一个经济区域或一个城市的物流。从广义上来讲,区域物流指在区域间的流动着的各种形态物资,具体表现为异地登记、加工、联运、联网配送等物资在不同区域或地区之间物理移动。从狭义上来讲,区域物流仅仅是指以商品交易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区域物流活动。因此,区域物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地域空间的差异性。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消除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时空距离,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区域物流活动。

区域物流中心是指以支持区域物流活动为主要功能的物流组织或场所。区域物流中心在国际物流中心、区域物流中心和城市集配中心系列体系中处于中间位置,起着区域内、区域间、城市间物流运作的衔接、集聚、控制等重要作用。

区域物流中心所处理的是整个区域中的不同类型以及不同行业的物流活动,它是一个具有综合职能与高效率的综合物流中心。由于区域中心城市对周围区域必须具有对商品的集散和辐射功能,因此该中心一般建设在区域中心城市。与此同时,该区域城市还必须具备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适应综合物流中心所需。

区域物流中心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形成;对区域城市的经济增长起着基础作用;有利于很好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吸引外资;有利于城市整体规划,以及降低物流的不利影响。

综上,区域中心城市应合理设计区域物流中心,注意根据区域以及城市经济状况、社会状况和发展规划,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内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形成能提供高效服务的物流网络体系,使其既能满足区域城市经济内部活动物流需求,还能满足区域城市外部经济活动的物流要求。

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增长极理论

2.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如何让有限的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实现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学说。

20世纪50年代,发展经济学就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选择均衡增长战略还是非均衡发展战略问题,产生了分歧。一般地说,均衡增长理论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支持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有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和纳克斯(R.nurkse),罗森斯坦一罗丹在其“大推进理论”中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纳克斯认为只有把数量上足够的资本投入到各种行业中去,才能打破资本形成不足导致生产率难以提高,而低生产率又导致低收入的不良循环的状态。

而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非均衡性质,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经济由落后状态向某种发达状态过渡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形式,而均衡发展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要求和所达到的结果。主要代表有赫希曼(Hirschman)的“核心区一边缘区”理论、弗农(R.vernon)的梯度推移理论和佩鲁(Francois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其中“核心区-边缘区”理论是赫希曼在1958年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区域经济发达的核心部分固然会因其扩展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边缘地区的发展,起着缩小地区差别的作用,但边缘区的资本和劳动力会流向核心区。极化效应会扩大地区差别,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的作用大于扩散效应;弗农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存在着一种经济性梯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命周期的衰退,生产力逐次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进行空间转移。也就是说,应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并掌握先进技术从而提前发展,然后再依次向较低梯度的地区推移,而最终这种推移也缩小了地区间的差距;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本文构建区域物流增长极模型的主要理论,将在下文中具体阐述。

2.2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费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其基本思想非常简明,即:“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增长极理论属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范畴。

增长极的形成,需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历史、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从历史条件看。由于历史发展的结果,人口、经济已形成了各种呈集聚状态的城市要素。在这些不同形式的集聚范围内,基础设施、人才配置、社会经济环境等,若具有了一定优势就能促进增长极的形成。从技术经济条件来看,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技术或制度方面都具有较强创新和发展能力的区域更加适合增长极的产生和发展。从资源条件方面来看,在原料、能源以及水源等资源都具有优势的区域,在城市的初始形成阶段新的增长极更有利于形成。

3.增长极物流概念阐述

合理地整合和集成物流资源已成为现代物流的目标,通过盲目发展和扩充物流资源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现代物流业必须进行有效分工和充分整合,进行资源的合理组织和配置,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改进服务质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协作一致的物流集团或联盟以提高区域物流的竞争力。

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物流是根据各地经济、物流发展现状以及各地资源秉赋条件这三者综合情况评估分析,最终优先选取某个物流较发达的城市作为区域物流发展增长极,成为区域物流发展的极点城市。物流资源秉赋高的极点城市的物流水平在整个区域内优先发展,辐射区域其他城市。另外,区域各城市间则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运输相连如公路、铁路、航空等,最终形成富有效率的物流网络。这样,通过优先发展极点城市物流水平使得整个区域物流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和提高。在增长极物流发展过程中,极点城市也应成为区域内要素和信息的配置枢纽并成为辐射整个区域的区域物流中心以充分发挥综

合服务功能。其余各城市则应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发展符合自己产业特色的物流业,合理制订自身物流发展战略。

4.区域物流增长极模型的构建

4.1区域物流中心评价指标选取

区域物流中心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经济社会发展类型指标、物流量指标和区位优势指标。本文基于区域物流中心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指标体系设置,并结合数据可获取度,现选取以下指标构建区域物流增长极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城市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城市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未来的潜力。

GDp:反映某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该值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成正比,GDp越高在区域物流增长极系统中的地位就越重要。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直接决定了与物流产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制造业)所产生的物流需求量大小,该值越大说明该城市工业发展越迅速,从而使相应的工业物流需求也越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值若越大则表明城市商品运输和仓储的需求量越大且商业物流需求潜力也越大。

进出口总额:这个指标决定了国际物流需求的大小,值越大则表明对外贸易数量越多,使该城市的国际物流需求(以进出口国际集装箱运输为主体)越大。

(2)物流作业量指标。它能通过表示出城市在整个区域物流总量中承担的数量,继而表现出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物流增长极”重要程度的大小。

货运量:该值越大表明城市物流水平越高,其在“物流增长极系统”中的地位就越重要。它是指在报告期内通过各类运输工具运送到实际目的地,并且卸完的货物重量。

货运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可以反映运输联系与运输组织水平等的状况,它是货运量与货物运输距离的乘积,其值越大代表物流发展水平越高。

(3)物流区位优势指标:该指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本城市地理位置及物流基础设施的好坏,继而可以据此判断其物流供给水平的高低。

公路通车里程:这里采用公路里程作为衡量城市公路设施建设状况水平高低的指标,该值越大表明该城市公路越发达,能做出的物流供给越大,它能够衡量一个城市公路设施的发展状况。

是否有机场:由于航空货运量所占的比重在逐步的提高,所以,该城市是否有机场也应作为衡量城市“物流增长极”重要性的一个指标。

4.2域物流中心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经过10位专家意见打分并进行整理分析,对以上各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做出判断矩阵,通过计算求解得出各层指标权重。

第一层指标权重(见表2):

检验Ci=0.0092,CR=0.0158

a=(0.2106,0.5485,0.2409)。

第二层指标权重(见表3-5):

检验Ci=0.0483,CR=0.0537

a1=(0.4396,0.1190,0.2854,0.1560)。

amax=2,检验Ci=0,CH=0

a2=(0.6667,0.3333)。

λmax=2,检验Ci=0,CR=0

a3=(0.5000,0.5000)。权重a,a1,a2,a3,设置满足归一化条件,即∑wi=1。综上得出区域物流增长极评价体系(见表6):

4.3区域物流增长极模型的诠释

区域物流增长极评价体系中的每个评价指标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在区域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先对最次一级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评价,再由远到近,逐级进行评价,得出最终评价结果。根据这些指标所计算出的综合指数则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城市在区域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城市的综合评价值越大反映出这个城市在整个区域物流系统中的地位越高,作用也越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村庄布局;空间结构;中心村;重构

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6-0134-04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在一定县域范围内,综合分析评价各村庄的发展和建设条件,分析各村生产生活条件,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针对各村庄具体情况,提出迁、并、整治的具体措施,并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受自然、历史、区位、结构、信息、观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缺乏工业带动,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济落后和历史习俗的影响,导致西部农村地区社会问题较为突出,等。种种因素都给西部地区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中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本文以陕西省凤翔县村庄布局规划为例,对凤翔县域村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提出村庄空间结构重构重点,调整村庄体系,确定重点发展村落,提出村庄迁并整治策略。

1 凤翔县域村庄分布特征

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共有233个行政村,740个自然村,其中大型行政村(大于1000人)占到90%以上,存在众多人口只有数十户的小型村庄。县域村庄绝大多数集中于南部塬区,仅少部分位于北部山区,且随着移民搬迁工程的进展,山区型村庄逐渐减少。县域农村工业化水平较低,以农业为主,收人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整个县域村庄等级分为三级,即建制镇(乡)一行政村一自然村。

根据村庄布局形态,结合其用地条件、设施配套状况,县域内村庄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1 带状延伸

此类村庄多沿主要交通线路或河流两侧分布,并沿其延伸发展。同时,村庄聚集度较低,管理不便,已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且修配完善较困难。

1.2 块状聚集

此类村庄多呈块状分布在空间开阔、地势平坦的地区。村庄人口和用地规模较大且集聚度较高;交通发达,与周围村庄联系紧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布置集中,使用效率高。

1.3 点状分散

此类村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耕地分散,住宅多围绕耕地进行建设;在山区等用地条件较差的地区,住宅选择在山间平地等用地条件较好的地点进行建设。总体而言,该类村庄规模小,管理不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且已有设施利用率低,不利于村庄发展。

2 村庄空间结构分析

2.1 县域村庄结构特征

对一个区域系统发展的分析,首先可以从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三方面的特征来进行分析,在不同等级的区域,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组合。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凤翔县域农村经济在资源、产业和空间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

资源结构:以土地资源为本,农副产品加工程度较浅,人力资源以体能使用为主。

经济结构:农业占绝对的比重,农村工业加工和工商业都很薄弱,服务业服务半径较小,通常具有针对性。具有为整个县域服务的医疗、商贸、运输、金融服务等基本职能的中心。

空间结构:由于农田的存在,村庄经济活动呈现面状形态,且活动较为分散。由于交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区域联系网络,节点基本由自然集聚而成。受行政区划和历史习惯的影响,某一范围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比较频繁,超出范围的联系较少。从整个县域来看,有若干中心点,各种设施和机构比较集中,服务范围基本能够覆盖整个县域。

2.2 村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村庄空间分布结构是指村庄地域空间上的组合形式和相互的分布位置以及相互之间联系的网络状况。村庄在等级规模和职能上的空间分布以及组合可以综合反映县域内自然经济因素空间上的分布和产生的效应。

事物的存在与布局总是会在空间上最先反映出来,并体现出一定规律性和条理性。村庄空间布局包含两个尺度,一是个体的空间布局,另外一个是村庄群体的空间布局。个体村庄与群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构成了区域村庄空间布局形态。村庄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其结构具有社会经济的大背景。从村庄空间布局的深层结构上来看,村庄布局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如图1。

3 县域农村产业布局

3.1 产业发展布局模式

县域农村产业发展的选择宜发挥地区优势。根据地域分工理论,各地区只要将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参加区际交换,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选择劣势最小的,可获得相对利益,即发挥地区优势。县域区际分工中,不具备任何绝对优势的地区宜发挥其比较优势,对劣势较小的产业予以扶持,使其拥有绝对成本优势,实现产业规模化,品牌化。

根据王顺克对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二元一体化”发展内在机理分析,县域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有以下几种: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支撑的发展模式,以特色资源开发为优势依托的发展模式,以历史文化积淀和民俗文化为依托的旅游或生产发展模式。

3.2 凤翔县农村产业布局

综合分析凤翔县域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凤翔县域农村产业发展布局,要实现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在有利的地区基础上,发展一批主要为区外提品和服务的专业化部门,特别是要形成能发挥聚集经济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专门化部门。县域各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3.2.1 以农产品加工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汉封、董家河、范家寨、糜杆桥、姚家沟等乡镇。该区域土地辽阔,林草资源丰富,发展林果和畜牧业前景广阔;县域东部横水、彪角、郭店、虢王四个乡镇,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有一定辣椒、苹果和畜牧加工基础,宜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带动整个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扩展省内市场,形成区域品牌。

3.2.2 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工业园区为优势依托的发展模式。

主要分布在县域西部的长青、陈村、柳林、尹家务四个乡镇。该区域现有产业基础较好,分布有长青工业园、陈村工业园、酒业工业园三个园区,主要发展电力能源、电子和制酒业。以发展园区为重点,以工业园区经济带动农村的发展。

3.2.3 以特色自然资源开发为优势的发展模式。

主要分布在田家庄和姚家沟、糜杆桥的低山地区。该区域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现有化工厂、花炮厂以及水泥厂多个。宜发展建材、化工原料工业。

3.2.4 以历史文化积淀和民俗文化为依托的旅游或生产

发展模式。

分布在中部城关镇、南指挥镇以及唐村乡的部分。该区域食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业基础雄厚。依托六营民俗工业园,发展传统手工业和工艺品。同时,宜大力挖掘县域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有规模有体系的旅游空间系统,为乡村开拓旅游经济。

4 县域村庄空间布局

4.1 县域村庄空间布局模式

对于还没有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凤翔县域村庄体系来说,要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进步,可以采取“多核心”增长极模式。空间上不同强度分布的点状增长通过各种不同的路径对各自的辐射范围内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其手段是将有限资金、资源集中投入到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效益明显的村镇,并形成规模效益,强化增长极的经济实力。增长核心的培育以及成长首先对周围村庄产生极化效应,即将周围的资金、资源以及劳动力吸引到增长核心上来,从而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在增长极成长、扩大的同时,不仅吸引资金、资源和劳动力到自身的产业上来,而且还会在其周围吸引产生相关联的其他生产部门以及服务部门。实现增长极范围的扩大,即增长点到增长区的转变。

4.2 村庄布局引导思路

各村庄空间布局以及调整主要以村庄空间集聚的思路进行规划。村庄空间集聚是指农村用地、人口以及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在地理空间上趋于集中的现象。农村空间集聚一可以提高村民的生活便利性,二可以带来经济效果。

村庄空间集聚带来的规模扩大使得人口和建设面积达到各种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门槛,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还可以带来经济的节约。首先空间集聚带来村庄成本的节约。集聚有利于提高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避免了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大面积滥建,节约村内财政支出,提高经济投资资金储备量;其次,由于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达到部分行业部门产生的门槛值,促使新行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再次,由于产业活动以及集聚本身具有外部性,经济、社会活动在某一空间的集聚必定会产生在这一空间的消费集中,从而产生为这一集中产业或者人动提供服务的新行业。

4.3 村庄体系调整

区域空间结构是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区域村镇体系的组织结构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重组。由于凤翔县县域农村仍处于农业向工业化转变的阶段,即工业化前期阶段,整个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对其村镇体系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采取集中模式,在项目建设上引导区域投资、社会投资以及民间投资向比较优势明显的局部村庄,尤其是向中心村集中,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形成区域发展极核。

凤翔县现状村庄体系结构将其按建制镇(乡)一行政村一自然村进行划分。由于缺少中心村,只能由镇(乡)区直接带动各行政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一些行政村远离镇(乡)区,辐射半径太大,致使无法接受足够的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县域村庄现状体系结构、职能和规模等特征,以及村庄发展需求:将县域内村庄分为四个等级:

建制镇――中心村――一般行政村――自然村,或集镇(乡政府驻地)――中心村――一般行政村――自然村。

建制镇:指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建制乡镇应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乡镇企业集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集镇: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集镇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可以成为建制镇。

中心村:指镇(乡)域范围内区位条件好、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配套较齐全,并设有兼为周围村庄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新型农村社区中心。

行政村:指依照行政建制依法设立村民委员会的村庄,具有一定规模,对其所辖自然村有辐射能力。

自然村:指由村民经过长时间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其分布和规模受到地理条件、耕作需要、生活方式等的影响。

4.4 中心村设置

中心村建设是农村空间重构和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比较适合城镇化程度低,村庄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的欠发达地区。在村庄体系中,中心村介于乡镇和行政村庄之间,能起到乡镇副中心的作用。

中心村是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居民点为中心,聚集周围若干相对弱势村庄形成,应该具有一定规模和聚集潜力。因此中心村选择根据对各行政村进行分析,选取与周围相互作用力强,基础设施较完善,用地条件好的具有有发展潜力村庄为中心村,作为镇区内的副中心,通过空间相互作用,增强各要素的流动程度,为经济发展以及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根据凤翔县村庄发展具体条件,全县选取32个行政村作为中心村,其中北部山区村庄数量少,距离较远,中心村设置较少。而中部和南部村庄数量多,规模大,村庄联系较为紧密,发展条件好,设置中心村较多。

4.5 村庄迁并整治

按照村庄空间集聚的思路,针对凤翔县域各种布局形态的村庄采取相应的迁并策略。

4.5.1带状延伸形态。

建设用地沿公路和河川呈带状布置的村庄,应向分段集中式发展,以便分段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加强各分段之间道路设施的规划建设,方便各分段间联系。

4.5.2 块状聚集形态。

建设用地呈块状聚集形态的村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张建设,对于符合中心村设置要求的村庄,可按需要将其设为中心村,并配套相应的设施。

4.5.3 点状分散形态。

北部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成点状布置的村庄,要针对自然村规模小、交通不便、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等问题,应进行适当的迁建、合并,迁建、合并一般不打破行政村的界限,以利操作、减少矛盾。

5 村庄布局重点任务――空间重构

空间发展模式的确定,村庄拆、迁、并等措施的确定,使得生产生活要素投入的空间位置发生转移,必然引起县域产业以及村落的空间结构重组,因此村庄布局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促进发展的目标下对村庄空间结构进行重组。一般来说,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节点、通道、流、网络和体系。由于五种要素中,只有“流”表现为动态要素,而在村庄布局中主要研究对象是农村空间的问题,因此,其余四种要素就组成为空间重构的主要素。从对凤翔县村庄布局规划的实践来看,处于由农业向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的县域,村庄布局空间重构的重点如下。

地域空间结构的重组应在正确判断村庄体系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对节点(企业、村落)、通道(道路)、流(资金、物质等资源)、网络和体系的重组来进行。一般情况下,应首先在县域范围内确定具有发展条件和潜力的地带。如基础设施良好或重要道路经过的地区,作为村庄体系发展的轴或“廊道”,予以重点开发;其次,选择发展轴上比较优势较大的村落作为重点开发对象,作为增长核心,并确定其性质和空间发展方向;最后,构建村庄空间以及经济发展“体系”,并规划完善支撑系统。

职能空间结构重组的主要内容是划分职能片区。为了更有效地调控其空间集聚行为,根据村庄联系紧密度与发展水平相似性的原则,凡联系(尤其是以经济联系为主的横向联系)紧密的村庄,发展水平相似的村庄,宜把他们划人同一个片区,以利于他们朝共同的经济方向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物流发展规划

现代物流业是继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利润源泉。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区域物流体系做支撑。科学合理的现代区域物流规划,不仅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区域物流释义

1.区域物流概述

区域物流是指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其一般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中,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根据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将多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有机衔接,并将物流基本活动有机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它涵盖了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目的是运用区域的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各种主要问题,实现区域物流的最佳化。

2.区域物流的特征

区域物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两个方面。首先,就时间方面而言它包括:(1)时效性。物流的价值很大一方面要通过其时间效率体现出来。高效快捷地物流过程不仅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加快了货物和资本的周转,还提高了社会生产资本的增值速度。(2)时差性,通过改变“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的时间差创造价值,同时使物“增值”。其次,在空间方面,(1)区域性。区域物流要以区域为范围,以区域内或区域间的地理条件为前提。区域物流的发展与区域间的地理位置差异有着很大联系。区域地理条件关系到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环境,同时区域地理位置的差异也造成了区域经济的差异。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和产业形态又影响到区域物流的规范和发展水平。(2)流通性。不同区域发挥各自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通过区域物流活动将它们“联系”起来,实现不同优势产品在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均衡供给。充分发挥其使各区域的产品在空间中流通的这一特征,通过“物”的空间差异创造经济效益,使“物”增值。

二、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到了本世纪初我国的物流事业进入了大规模发展时期。深圳市率先把物流产业放在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之后,全市性的物流规划已经开施。广东省已将发展物流产业作为经济领域四大主攻方向之一;上海市规划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与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天津市制定的《天津市现代物流发展纲要》,争取成为中国及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物流及信息枢纽等等。人们对现代区域物流的重要地位和其功能价值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全国各地区都纷纷增加对区域物流发展的投入,并将其视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

2.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投资物资发展存在盲目性二是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三是物流体系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四是物流技术中的科技含量低,现代化程度不高。缺少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支撑。

三、现代区域物流规划分析

1.区域物流规划的目的

要做好区域物流规划,首先应该明确规划的目的并结合地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资源条件进行准确的定位。根据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制定物流规划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2)优化企业的物流系统,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和物流运作效率;(3)增强本地区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竞争优势,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费用;(4)利用本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枢纽。

2.我国现代区域物流规划建议

第一,明确区域物流发展的目标定位。一个地区在进行区域物流发展规划时,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进行准确定位。在分析自己优劣势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避免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的盲目性规划,减少由此造成地资金和资源的浪费;第二,改革区域物流体系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统一规划的职能。政府部门应该站在统一指挥、相互协调的高度上,制定区域物流的发展计划,统一规划发展方案。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进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第三,逐步扩大物流体系功能。要通过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形成高效的、有规模效应的、能实现联合运输的和经济的区域物流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现代区域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要构筑现代区域物流的信息交换平台,增强物流市场的信息透明性。要在区域物流体系中综合运用信息系统、控制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移动通讯等高科技现代化的物流技术。

参考文献:

[1]聂小平:区域物流规划的经济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26期

[2]曾文琦: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高海晨:区域性物流规划的探讨与思考[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4]平海:谈谈区域物流发展及规划[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05期

[5]邓小兵:产业经济发展与区域间物流需求相关分析[J].经济物流,2006年12期

[6]牟惟仲: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走中国自己的物流之路[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12期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分析

自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以来,我们就步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中。我国不断推进跨区域经济的项目合作,普遍获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区域间的经济交往不断拓展,贸易量逐渐上升。将来,我国将逐渐打开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我们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就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来讲,要想为区域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就要注重自身特色项目的发展,不断为本土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国内自由贸易区域的设立,拓展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格局,使本土特色产业带领区域经济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特色经济提供支持

就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不但要注重本土产业的发展,让企业步入品牌发展之路,进而形成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竞争优势,还要不断提升开放领域与增加开放力度,推动国家经济整体格局的铺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注意到国内各经济单元间需要进行互相渗透和相互协调,在这一点上,国内企业基本都能做到,特别是东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不但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还通过本地区所发挥的贸易合作桥梁渠道,拉动了其他内陆经济单元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本土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设立本土自由贸易区,拓展区域经济发展范围

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意味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我国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在这种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下,我国将会在境内实现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定后,我国的许多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大型城市也先后在未来发展规划中纳入了自由贸易区,由此可见,我国不仅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且切实做出了实际行动。终上所述,我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中,不但要积极发展国内领域的区域经济,突显我国制造业的优势,而且还要积极探索对外服务投资项目的发展趋势,借助有利时机提升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促进区域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未来趋势的探索

通过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客观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朝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已经确立,这意味着我国在未来要用更多元化的服务、更高质量的产品及更为高效的企业管理模式来应对区域经济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

(一)为我国地区特色企业夯实管理基础,制定鼓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凭借地方资源和特色文化发展起来的优秀企业几乎在我国的任何地方都有,这类企业占据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领先优势,毫无疑问,这是我国在规模化生产发展初期的主要形式,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明显优势。就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格局来看,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地区所创造的生产总值每年都领先于其他地区,甚至有时候这一地区的生产总值能够超过其他地区的总值和。由此可见,我国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为各地区的特色企业夯实企业管理的基础,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鼓励跨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通过借鉴优秀经验,充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架构

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国家也先后制定了各项鼓励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并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比如,国家相继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策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国家也逐步增加了向上述地区重点项目的投资倾斜力度。设定了多个自由通道,目的就是要实现区域特色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逐渐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经过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改善与发展,显著的提升了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并且在大程度上强化了当地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内驱动力,所以,各地区未来比能够实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促使人们的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扩大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当然,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时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益处。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此,我国通过实行本土自由贸易,不管扩大各地区区域经济的范围,而这一措施也是区域经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地方企业管理工作,鼓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吸取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充实我国的经济建设框架,确保我国区域经济能够按照协调发展的路径一直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魏后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U型转变及稳定性分析[J].江海学刊,2012,(02).

[2]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0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四化”发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县域经济主要指建制县域及县级市域的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土地辽阔,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3%;县域人口数达1918.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0.4%;县域GDp为5346.5亿元,占全省GDp的56.5%。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吉林省整体经济的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延吉市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2012年,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四化’统筹发展的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四化”统筹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吉林省县域“四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指标体系的选取

根据可行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文选取下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工业化指标:包括工业化率、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人均GDp;城镇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农业现代化指标:包括机耕面积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事务、人均农业增加值;信息化指标:包括人均信息消费额、人均电信产业、人均邮政业务。

2、“四化”发展现状

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选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吉林省40个县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结果如下。

(1)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前郭县、珲春市、乾安市等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县市,而洮南、柳河、辉南县等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资源欠缺,工业化程度低。

(2)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延吉市、图们市、临江市等地区的城镇化排在了前列,这些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较好,镇赉县和通榆县被评为部级贫困县,柳河县和扶余县地处山区,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化水平低。

(3)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排名表(见表3)中我们看到:榆树、德惠、九台、农安这些农业大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延吉市和图们市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其农业投入不够,农业发展水平落后。

(4)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延吉市、珲春市和图们市的主成分得分较高,这些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快,而梨树县和通榆县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

二、“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为了了解各地区“四化”统筹发展水平的现状,本文利用SpSS软件,根据以上40个县的“四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地区:包括前郭县、乾安县、桦甸市、磬石市,此类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水平较城镇化发展水平要高一些,信息化发展水平一般。

第二类地区:包括延吉市、珲春市、集安市、图们市、临江市、长白县、通化县、抚松县、靖宇县,此类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较落后。

第三类地区:包括通榆县、和龙市、洮南市、龙井市、安图县,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第四类地区:包括榆树市、德惠市等剩下的22个县,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三、促进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吉林省县域地区“四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我们看到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根据“四化”发展的不同状况,下面对以上四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类地区,如前郭县和磬石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却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化的发展布局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要将分散的小型工业区集聚起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进行厂房联建和标准厂房建立,以此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充分融合,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地域相邻的县与县之间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小,交通便利,所以要充分利用这种相邻优势,加强交流和地区间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第二类地区,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落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不能积极地带动和促进农业化发展。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市场的紧密对接,供其所需。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农业化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作用。

第三类地区,此类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如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干旱区的县市,自然环境不利,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盐碱地的治理和植被的恢复,改善灌溉条件,发展节水型的特色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业化的发展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地区的工业资源,来提高自身工业的发展水平。向农业和工业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发挥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类地区,对于此类地区,首先要继续推动农业化向较高的水平发展,因为这是本地区具有的较大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较低,但是工业基础比较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资源,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以此来提高生产率,这样也会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注:本文是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2YJC790139);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化”统筹推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编号:2013158)的中期成果;吉林省社科基金,吉林省“四化”同步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B221)。)

【参考文献】

[1]蒋北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云南省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龚署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刘国富、刘静: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2).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篇10

1980年代以来,全球物流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重点,我国各部门纷纷制定政策以加速发展物流经济,各城市已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支柱产业,建设重点工程以拉动物流经济发展。而在学术界,关于物流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输和物资流通及商业领域,地理学的相关研究较少,韩增林、王成金(2001)分析了港口物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年在中国台湾海峡两岸地理学研讨会上提出物流地理学[1];陈王景、杨开忠(2001年)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策[2];韩增林、王成金(2002)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布局的特点[3];韩增林等(2001—2002年)立项研究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与布局途径。物流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式对区域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而区域要求对物流经济进行合理组织以激活区域活力。地理学者陆大道一直关注我国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提出点轴系统理论进行要素的空间配置[4];陆玉麒在长期空间结构研究中提出了双核结构理论[5];陈才论述了经济地域的产业空间结构,并分析了经济地域运动现象[6];董锁成分析了经济要素的地域运动规律[6]。物流经济要素是基础性的经济要素,任何社会空间结构必须以物流经济要素作为基础,其空间配置成为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本文试图以物流经济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就空间结构基础性构成要素的空间组织进行探讨。

2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

2.1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及自然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其作用和影响以各种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客体形式出现,并投影于地域而产生空间形态,而各种客体的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及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等则形成空间结构[4]。空间结构遵循一定的演变规律,原始均质和未开发地域内经济要素活性强,其存在和运行必然与其他要素发生联系和作用;并且社会经济和自然等要素在某地域上集中,产生集聚和关联等效益,形成各种社会经济及自然客体;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深化促使更多点或地域出现集聚现象,同时产生连接多个点或地域的线状基础设施,点、区域和线状基础设施形成区域最基本的空间结构;点逐渐发展为城市,线状基础设施发展为社会经济和自然等要素及各种客体的集聚地带,集聚规模的扩大和均质化促使其演化成社会经济带,城市与各种社会经济带综合作用,空间结构日益复杂化。

2.2空间组织

合理的人为调控和组织可以有效促进空间结构的演化,即对空间结构可以实施合理的组织行为。空间组织是根据空间作用法则,依据社会经济和自然等要素的属性及各种要素间的作用方式,对地域上各种要素的布局尤其经济要素进行空间配置,从而优化空间结构,因此空间结构也是人类实施空间组织行为的结果[4,7,8]。

2.3理论依据

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的研究一直为地理学者所关注,赫格尔斯特兰等理论地理学家在1960—1970年代证明了类似物体空间的相互作用,社会经济客体存在空间扩散和集聚作用;法国经济学家F•佩罗克斯在19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开发往往从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所占据的点上开始,使增长极理论成为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依据;拉苏恩(1971)、达温特(1969)和尼科尔斯(1969)等从地理学角度对增长极重新加以概念化,着重强调产业空间集聚特征;H•H•科洛索夫斯基提出地域生产综合体,认为根据地域条件合理安排生产单元可取得稳定经济效果以形成生产单元间的经济结合[4];陆大道(1984)提出点—轴系统,认为通过点轴系统安排社会经济要素可以取得较好的空间效益[9];陆玉麒(1996)提出双核结构,以实现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在功能和区位的互补[5]。

3要素特性与运动规则

3.1物流经济要素

物流是物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转移的物理性过程,包括运输、配送、仓储、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和包装以及信息管理等环节,这些环节涉及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销售领域。众环节是物流经济活动的微观单元,由更为具体的物流经济要素所构成。物流经济要素是一个由各种尺度的要素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系,微观上包括运输车辆、搬运装卸工具和简单的加工包装工具以及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设备,还包括专业人力资源,其中运输工具是最为关键的物流经济要素;宏观上主要指物流活动的运作主体———物流企业[10]。空间经济学认为空间结构是社会要素、经济要素和自然要素等众要素之间所形成相互作用形式和空间位置关系。其中经济要素在众要素中最为重要,而物流经济要素是经济要素中最为基础性的要素之一,对于其他类型的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以及自然要素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亲合性,并且在相互之间发生积极的联系和作用,使要素属性发生质变,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从而改变或重塑、优化区域空间结构[7]。

3.2要素特性

3.2.1流动性。流动性指部分要素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活性,由于其基础地位和作用,能激活其他经济要素以及社会与自然要素,所以物流经济要素较其他类型经济要素容易在地域上发生位移,在地域间进行运动[7]。流动性是物流经济要素的根本特性,也是其他特性的基础。

3.2.2亲合性。指物流经济要素容易与其他经济要素、社会要素以及自然要素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并且进行交流和结合,产生复合效应。物流经济要素的亲合性不仅是指同质要素之间的结合与密切联系,而且是指物流经济要素与异质要素之间的联系与结合[7]。

3.2.3吸附性。物流经济要素作为基础要素,不是单一的要素系统,其在地域上的流动容易吸引其他类型的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及自然要素向以物流经济要素为中心的方向集聚,并同其发生作用和结合,在物流经济要素为主的基础上形成复合型的社会—经济—自然要素集聚体[7]。

3.3要素运动规则

3.3.1无序性。物流经济要素地域行为最初表现为无目的的流动,即抵御行为表现为无序性,缺少一定规则,在区域内部呈现散状分布,但这种散状分布并不代表物流经济要素在地域上流动表现为均质性。

3.3.2方向性。虽然物流经济要素的流动表现为无序性,但这种无序不代表均质性。相反物流经济要素在无序运动的同时往往集中在某个方向上进行无序运动,既物流经济要素在进行散状流动的同时进行某个方向上的集中运动。

3.4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

由于物流经济要素的流动性比较强,而且有较强的吸附性和亲合性,较其他类型的社会经济要素易于在地域上集聚,其集聚方式表现为两种:一种为点状集聚,即物流经济要素主要向某个点上集聚,集聚的结果是形成物流中心城市;另一种为带状集聚,即物流经济要素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从周围地区向线型地带集聚,其集聚结果形成物流经济带。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是其他类型的社会经济要素集聚的前提,只有首先产生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才会在其各种特性作用下,与其他社会经济要素进行结合,并激活自然要素,在物流经济要素的引导下进行点状和带状集聚,以形成区域发展的发展点和发展轴[4,6,8-10](图2)。

3.5物流经济要素的扩散

依据极化理论,物流经济要素在聚集的同时伴随着要素的扩散,初期物流经济要素达到集聚门槛后,由于具有较强流动性和亲合性,导致集聚同时伴随着小规模的扩散;在物流经济要素集聚达到区位承载限度后,扩散现象在流动性和亲合性的作用下会逐渐扩大,但此时集聚尚未达到不经济性;物流经济要素的进一步集聚使其规模达到区位最大承载力,造成其向周围区域流动,产生大规模扩散现象,从而体现物流中心城市与物流经济带的辐射作用[4,6,8-10]。依据集聚形式,物流经济要素在扩散时呈现辐射状、片带状和网络式等形式。物流经济要素的基本扩散方式是以点为核心向外呈辐射状扩散;片带状扩散指物流经济要素在带状集聚的基础上所呈现的扩散方式,是若干点状扩散相联成线的结果;辐射状和片带状扩散的衔接形成网络状扩散,这是现实经济地域运动中较常见的扩散形式(图3)。

4空间组织模式

4.1点—轴—网—面物流经济空间的形成会直接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行为,有利于改善区域空间结构,因此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与组织就成为物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物流经济发展时间短,水平低,且物流经济的布局和发展呈现不平衡性。依据物流经济要素的种类、特性、地域运动规则以及空间不平衡理论,认为目前我国物流经济要素处于以集聚为主的阶段,物流经济空间组织应采取点—轴—网—面模式,即发展极—发展轴—网络—域面,地域上表现为物流中心城市—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

4.2点:物流中心城市物流经济要素的主要集聚方式是点状集聚,扩散方式主要呈现辐射状。物流活动包括配送、包装、仓储、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和部分运输及相关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使城市成为物流活动的集聚地域。微观上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应集中在少数城市地域内,以发挥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宏观上物流经济发展重点应放在少数大城市,通过物流经济集聚的规模效应以形成增长极,对腹地物流经济活动产生辐射和归纳与吸收作用。

4.3轴:物流经济带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形式之一是带状集聚,相应地片带状辐射也成为主要扩散方式。物流经济要素在地域上表现为众多的方向中主要沿某一方向进行以形成一定的线状地带,并且物流经济要素与周围的其他社会经济及自然要素融为一体,形成具有一定属性的轴,此轴对周围地区的物流经济活动有辐射和集聚作用。物流经济要素应集中在线状地带上,培育物流经济的集聚和扩散的线状地域,以带动周围地域的物流经济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

4.4网:物流网络微观上物流经济要素的高级扩散是网络式,网络下其集聚具有点状和带状的复合性,物流经济要素在点和线状地域上集聚规模的扩大和扩散作用的增强,造成其地域密度的增大和地域的均质化。宏观上物流中心城市与物流经济带数量增多与规模扩大,并相互衔接以形成物流网络。因此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要选择合理的地域,在现有运输网络和城市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物流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实施网络性的物流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

4.5面:物流圈物流圈是物流经济发展的面,是物流经济空间结构的高级阶段和物流经济要素地域运动的高级形态,集各种集聚形式和扩散形式于一体,其运动趋于多方向性,使物流经济要素在地域上均质化。宏观上物流中心城市与物流经济带相互衔接使物流网络日益完善,造成物流经济活动向网络内不发达地域进行集聚和扩散,从而形成物流圈。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组织应在网络的基础上对不发达地域进行集聚与扩散,对地域物流经济要素进行均质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