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的分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0:50

动画电影的分类篇1

【关键词】动画电影;画面;剪辑

中图分类号:J9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133-01

一、动画电影概述

(一)动画电影定义

动画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采用绘画的形式塑造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环境。传统意义中的动画电影是指采用技术控制的动态的画面。文章中分析的动画电影是只采用动画形式制作而成的电影,相比实景的电影,动画电影具有更加广泛的表达形式[1]。

(二)动画电影的特征

动画电影创作理念和思想与其他的电影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其中也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包括动画电影中采用的蒙太奇手法。

(三)概述动画剪辑

1.动画剪辑定义。动画电影中的剪辑包括对整个故事的安排以及确定故事的演绎风格,采用转场处理各个镜头直接的联系,调整动画的节奏、时间、背景等。

2.剪辑内容。动画剪辑主要通过对动画的分类筛选,对画面进行合理的运用。动画电影的剪辑需要考虑对画面进行合理的安排,对动画中人物的动作、造型、动画的背景以及表现手法进行缜密的安排。

3.动画剪辑规律。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剪辑规律,画面剪接中存在合理的规律。

二、剪辑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一)动画电影镜头的拼接

1.序列和并列镜头拼接。动画电影是由一个个的镜头拼接而成的,镜头贯穿于整个作品。

2.镜头的动态连接。在动画电影的剪辑中,镜头之间应该采用动态的连接过程,这种过程通常被认为是用不同的角度或者景别来表现动作。

(二)剪辑在蒙太奇手法中的应用

表现型的蒙太奇通常在内容或者形式上采取对列的表现形式,将人物或者景物进行对列,增强动画电影的艺术感染力。

(三)剪辑在电影动画中的长镜头和节奏体现

剪辑需要控制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联系和协调。剪辑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处理节奏,表达故事的思想,抒发人物的感情。

三、剪辑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一)动画电影的分类

动画电影有着多种分类方法,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动画电影[2]。

根据动画电影的制作手法可以分为传统手工制作和电脑制作的动画;根据动画的空间视觉可以将动画电影分为普通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根据动画的播放时间来看可以分为顺序播放动画和交叉时间动画。除此之外,动画电影还有许多分类,针对不同的动画电影可以运用不同的剪辑方法。

(二)剪辑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1.定格动画的剪辑手法。定格动画是指采用逐格拍摄的手法,将场景、角色进行逐张拍摄,最终形成完整的视频。目前的定格动画建立在三维技术中,通过立体的材料对人物和场景进行拍摄,与电脑制作相比更加生动真实。

2.传统动画中的剪辑手法。传统的动画通常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二维动画,是逐帧的动画。传统动画的制作是指拍摄结束之后进行动画的剪辑制作。

四、不同类型的电影中的剪辑手法

(一)表达英雄人物的动画电影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的形象。

(二)梦幻类的动画电影在动画中占据重要的比例,通常将少年作为动画的主人公,且拥有奇特的经历,能够展现童真的美丽、人性的善良。

(三)动画电影中暴力电影的打斗场面较多,创作者通过将这种打斗的场面融入在影片中,结合影片的音乐和画面冲击力,能够充分地表达动画的打斗效果。这类动画通过音画结合,塑造出一个压抑、紧张的暴力场面。

(四)动画电影中的童话故事较为普遍,这类动画将童话故事作为创作的题材,结合创作者的思想要求,制作出幸福、温暖的画面。

(五)动画电影中表达现实生活主题的电影并没有占据较大的比例,但是随着观看动画电影人群的年龄的逐渐增大,这类电影的比例逐渐增大。

参考文献:

[1]金国平,陈明,杨玉洁.《魔比斯环》――中国动画突围[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6,(06):10-15.

[2]莫林・弗尼斯,段运冬,屈立丰.变化语境中的动画美学[J].世界电影,2006,(04):148-162.

动画电影的分类篇2

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异同关系,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的发展给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和融合。

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区分

在这里我之所以用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种浅显的称呼来区分二者的关系是有原因的。我国在电影种类的划分上分出了四大片种,它们分别是故事片、动画片、纪录片以及科教片,可见动画也是归属于电影范畴内的。在其它的国家里也有把动画片算在故事片范围之内的,比如像美国就把电影分为纪录片、故事片和先锋派三种,而动画片就包含在故事片当中。他们之所以这么划分的理由是从二者的本质上来讲的,因为一般的动画片和故事片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影片,所以这么划分也不无道理。其实电影分类并没有一个什么明确的标准,只要是在道理上能讲的通,怎么分类都是可以的,所以本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在影片种类划分上而产生的歧异,就直接用了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两种浅显易懂的称谓来区分二者的关系。在过去我国一直把动画电影作为美术范畴中的一种艺术形式,“美术片”一名由此得出。虽然动画艺术在视觉元素中借鉴了好多美术上的东西,但是究其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一样也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动画电影所具有的这个本质特征恰恰就是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以动画艺术还是应该归纳在电影范畴内作研究并找寻其规律。然而动画电影在电影范畴中无疑又是极特殊的一份子,因为其在制作手段上与实拍电影迥然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关系说成完全一样或完全不一样。我们得在“电影”这个大家庭下,来分析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对本质相同外貌却迥然各异的亲兄弟。

一、动画电影与实拍电影之间的异同

1、本质上的异同

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都是电影范畴中的不同片种,二者都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这使得二者在电影的基本理论上都是相通的。所以我们要想在电影美学、电影哲学、电影的蒙太奇理论、电影的摄影以及电影的声音等这些电影最基本的元素去比较二者的不同是行不通的,必须得回到二者如何不同的出发点,也就是在制作手段上来进行比较。二者的制作手段恰恰就决定了二者在本质上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在下文就重点论述一下二者究竟有何本质的不同。

2、关于逼真性的异同

实拍电影在视觉表现上所呈现的逼真性是动画电影或其它艺术手段无法企及的,这种逼真性主要是外在的逼真性。实拍电影在视觉表现上所呈现的逼真性包括两点:一是能够纪录现实的人和事物,二是还纪录了现实的人和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所以这种逼真性使其它的艺术手段只能望其项背。动画片是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间接记录了现实世界的人和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人物造型、环境空间造型等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造型,只不过是经过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法来加以表现。动画电影还是反映了一定的生活本质,所以说动画电影和现实比起来其在画面上是不具有逼真性的,但是其在表现内容上却是具有一定的逼真性的。画面的逼真性就是实拍电影和动画电影二者最大的不同之一。

在动画电影中还有一类叫做真人实拍动画电影,在逼真性这个问题和实拍电影也存在一定的不同。首先,从制作手段上来说,实拍动画用的是逐格拍摄手段或者是抽帧的手段来完成的,运动上呈现给人的是一种非自然的运动频率,让我们感到并不逼真,但这却是实拍动画所追求的运动方式。其次,从实拍动画的表现内容上来说,多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行为或动作,主要就是来表现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看似荒诞的内容,不是去刻意追求实拍电影所具有的那种逼真性的艺术形式。

3、关于假定性的异同

(1).实拍电影在视觉表现的逼真性上具有假定性。这一点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画面展现的最终不过是现实的影像,而绝不是现实本身。就拿贾章柯导演的《三峡好人》来说,通过这部影片反映了一群人的生活状态,绝非韩三明本人。视觉上虽然很逼真,但是这种逼真性上就具有假定性。第二个方面,画面展现的立体空间和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幻觉。我们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立体空间是一种光影营造出来的假象,电影银幕本身就是只有高和宽二个维度的平面。电影上的运动就是通过一帧帧静止的画面进行快速播放而产生的幻觉,是具有假定性的。

(2).蒙太奇将现实的连续时空分切后重新组合,形成了电影时空,这种时空是虚拟的假定时空;蒙太奇连接静止的形象所形成的运动感是假定性的运动感,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在蒙太奇上的运用是完全相同的。

(3).镜头角度和景别的选择等的运用,渗透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在这一点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是手段不同本质相通,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4).声音与画面的部分结合方式是打破现实中视听逻辑的非现实性结合,在这一点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也是相同的。

(5).银幕形象、故事结构、感情意境都是艺术家对现实的选择、提炼以及个性化的创造,并受样式和风格的制约,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也都具有这一特性。

(6).动画电影比起实拍电影来说在这方面还多拥有了一种假定性――高度假定性。

虽然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但是,由于现在的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的发展使得实拍电影和动画电影相互融合的元素越来越多,这让我们不得不去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下面我们就从几部电影中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二、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的发展使得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相互融合

1、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的发展而带来的改变

过去的实拍电影在对非现实一类题材的选择上是很谨慎地,因为非现实题材在实拍电影中光靠道具是很难完成的。但是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极度发达的今天使得电脑动画技术也融入到了实拍电影中,例如《阿凡达》、《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罪恶之城》等。电脑动画技术在其中的大量运用,才使得这些非现实的幻想题材随处可见、天马行空的想法得以实现,这就是电脑动画制作技术对于实拍电影的帮助之处。既然这种以动画形式出现的角色和场景大量的出现在实拍电影中,那么我们该怎么定位这些电影是实拍电影还是动画电影抑或二者兼有?

第一种情况就是上面举例的那些片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电脑动画制作技术在它们每部片子里都大量的运用,但是电脑动画技术没有发挥自己的高度假定性的特点,而是配合实拍电影去追求逼真性,努力营造一种逼真感,使其能融入到实拍的部分中去。所以这种类型的电影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应该归类到实拍电影中去。电脑动画技术只是作为后期手段,去辅助片子的完成其实拍中无法完成的具有逼真性的画面。

第二种情况就是像《黑暗扫描仪》这类的片子。虽然这类的片子在一开始是用了实拍的方法拍摄的,但是经过了后期的处理和修改,其在画面上呈现了动画的风格,也就是在画面上追求的是一种高度假定性。所以这类的片子还是应该划分在动画电影的行列里。

第三种情况就是像《加菲猫》以及《精灵鼠小弟》等这种实拍和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这种类型的电影,他们既发挥了实拍电影的逼真性的特点,也不避讳动画电影高度假定性的特点。使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

高科技影像制作手段及其发达并且还在继续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得到了太多得惊喜。未来的电影究竟是能发展到何种地步,已经是我们不敢想象的了。

动画电影的分类篇3

【关键词】动画表现形式分类

在动画片发展的早期,由于动画表现形式简单,动画片的分类问题也很简单。随着动画片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动画片的分类也就越来越多。经过归类,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按照视觉形式类型可以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按照叙事风格分可以为文学性动画片、戏剧性动画片、记实性动画片、抽象性动画片。按照传播途径可以分为影院动画片、电视动画片、实验动画片。另外根据播放时间可以分为动画片长片、动画片短片。根据体裁分为单部动画片和系列动画片。按照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油画动画片、水彩画动画片、国画动画片、剪纸动画片、木偶动画片、粘土动画片等等。

一、按视觉形式类型分

(一)平面动画:平面动画也就是二维动画,它是相对于三维立体动画而言的,这种类型的动画又分传统手绘为主要方式的动画和电脑二维动画,电脑二维动画指的是通过电脑制作的类似于卡通动画的平面动画。这种动画多用于电脑、手机广告等。电脑二维动画需要专门的软件,(如poweranimator、flash等),这些软件简单易学,深受动画爱好者的欢迎。133229.com素描动画,例如《种树的人》,由于适合个人化创作,所以这类动画在很多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作业中常能看到,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但是创作过程非常艰难。二维动画的技术基础是“分层”技术。动画师将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背景分别绘制在不同的透明胶片上,然后叠加在一起拍摄。这样不仅减少了绘制的帧数,同时还可以实现透明景深和折射等不同的效果。总之平面动画作为动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是大家熟知和喜爱的,如美国的《狮子王》、《熊的传说》、《辛巴达七海传奇》,日本的《千与千寻》,中国的《大闹天宫》,《女娲补天》,《七色鹿》等。虽然近段时间二维动画市场不是很景气,但它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言,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这也会是市场的需要。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

(二)立体动画:立体动画也就是我们说的三维动立体画,它包括传统的木偶动画和电脑三维立体动画。传统木偶动画的表演模式,带有很强的假定性,面部表情不变,形体动作非常机械的夸张,强调戏剧性。如我们中国的《夜半鸡叫》、《孔雀公主》、《神笔》、《阿凡提的故事》、《大盗贼》是传统木偶动画的代表.木偶动画发展到现在,制作工艺更加复杂,面部表情动作相对丰富,体形动作效果更加自然逼真,能够产生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制作与拍摄相当费事费工。电脑三维动画通过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现实,需要完成建模、动作、渲染等步骤。建模就是以点、线、面的方式建立物体的几何信息,动作是在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动态捕捉、力场模拟等方法让物体按照要求运动,渲染就是给着了色、添加了纹理的物体打上虚拟的灯光进行模拟拍摄。由于其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

二、按叙事风格分

(一)文学性动画片:即制作的动画具有小说、诗歌、散文等性质。这类影片没有一条戏剧冲突的主线,通常是围绕主人公或某个事件的生活线索展开故事,注重细节刻画,而不注重编造情节和冲突。制作这类动画前要研究好所要表述的对象,从对象的本质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步步深入到对象的内在本质,把故事、意象、隐喻延续到社会历史的现象中来。这就是文学性的基本要素在动画中的应用。《听到涛声》就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动画片,讲述的是一段晦涩的恋情。少年杜崎拓的痛苦挣扎少女武藤里伽子刻意掩饰又表现得异常明显的感情……所有这些都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二)戏剧性动画片:戏剧性叙述方式的动画是按照传统戏剧结构讲故事,强调冲突律、戏剧性的因果联系。(三)纪实性动画:纪实性动画片在内容方面有具体时代背景,或者以真实事件为创作动机,形式上更写实逼真,时间和空间的演变更加符合自然的物理规律。这类动画片大多是个人创作,为纪念某件事而创作。很多动画专业的学生喜欢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四抽象性动画:这种动画没有故事情节,甚至连一个具体的形象也没有,表现的是多种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或者是哲学内涵和诗意境界,以及对音乐的诠释。《begonedull》、《blinketyblank》都是获世界大奖的作品。只是一些符号或颜色有节奏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美感也是非常美妙的。这类作品带有一定的实验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适合参加一些比赛,而不适合在电影院放映,因为它不属于大众文化。

三、按传播途径分

(一)电影动画:电影动画片的长度和常规电影的长度几乎是同一个标准,影院动画就是用动画制作的电影,叙事结构是与经典戏剧的叙事结构基本相符,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一定模式的开头,情节的展开、起伏、高潮及一个完整的结局。电影动画人物塑造有典型的性格,能够打动观众,动作设计要严格按照解剖关系和物理条件所形成的状态以及严格而有规则的线面关系来要求,画面构成讲究电影的空间关系调度,背景刻画逼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音乐音效效果极佳,以声音的逼真来渲染影片的整体气氛。影院动画结构规范,遵循影视语言法则,一般长度和电影长度相同,在80分钟左右。画面影像质量、动作设计、声音处理等工艺精度有严格的技术要求。生产周期较长,人才与资金的投入较多,制片风险较大。(二)电视动画:电视动画的发展以日本和美国的迪斯尼为主,后来迪斯尼动画处于低谷时,日本动画由于政府的介入,再加上电视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动画片放映,刺激了日本动画业的发展,后来居上,占据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市场。电视动画相对于电影动画制作工艺粗糙。表现在动作设计简单,好多停格画面,好像连环画,背景制作也相对简单,采用平涂,晕染,描线上色随意化,色彩只求鲜艳醒目,不求逼真自然。叙事结构相对简单,分集叙述故事。一般集数较多,但每集时间相对较短,有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日本动画由原来的手工化开始向工业化过渡,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三)新型媒体传播方式的动画:现在流行的网络动画和手机动画。大多使用动画制作软件flash完成的。这种动画制作方便,占用空间小,便于传播。

四、按播放时间分

(一)动画片长片通常指超过一小时以上的动画片。世界电影大奖奥斯卡奖规定提名动画片必须是长片,而且长度必须超过七十分钟。动画片长片的优点是商业价值高,能体现制作和发行商的实力,具有代表性的动画长片有《梁祝》、《宝莲灯》、《海底总动员》、《狮子王》、《人猿泰山》等等优秀作品。(二)动画短片:动画片短片是指放映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或更短的动画片。因为播放时间短,所以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制作周期短、风险小、容易出成绩,短篇作品有《三个和尚》、《过猴山》、《猴子捞月》、《小鲤鱼跳龙门》、《小蝌蚪找妈妈》、《曹冲称象》等,一般都在20分钟左右。

五、按体裁分

(一)单部动画片:相对于系列动画片而言,一般一集或上下两集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国产的单部动画片有《神笔马良》、《七色鹿》、《半夜鸡叫》等等。(二)系列动画片:系列动画片多指电视动画,有几集甚至几十集组成。有的甚至上百集。国产系列动画片《阿凡提》、《哪吒闹海》、《葫芦娃》。日本电视系列动画片《柯南》、《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火影忍者》等。美国迪斯尼系列动画片《猫和老鼠》等等。都属于系列动画片。

六、按艺术表现形式分

(一)粘土动画片:就是用粘土塑造出人物,背景和各种道具,在一定灯光下的舞台上演出故事,做粘土动画首先就是准备好材料,比如铝丝,橡皮泥,如果不用橡皮泥还可以用粘土,还有灯光,数码相机等,准备齐全,这里强调最好用铝丝,因为这种材料软硬合适,不像铁丝那么硬。下一步给人物形象扎起架子,上面附上橡皮泥,这里人物制作就不多讲了,因为我也不是雕塑的,没什么可以多交待的。

(二)油画动画片:是用油画绘制的动画片,这种动画片制作繁琐,每一张画面都要用油画画出来,这种动画既可以表现写实的题材,也可以表现抽象的题材。《老人与海》就是用油画制作的动画片。人们在观赏这类动画片的同时也在观赏着一幅幅优美的油画作品。(三)水彩动画:水彩动画片是用水彩这种绘画材料制作的动画片,制作方法和油画动画片差不多,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四沙土动画:沙土动画片,这种动画片比较少见,一般不用来制作系列动画片或动画长片,这种动画的制作方法是在一块玻璃上铺上一层细沙,在玻璃下方放一根灯棍,然后在玻璃上方的沙子上作画,这样记录下作画的过程制作成动画片。《天鹅》就是沙土动画的作品。

制作动画的艺术形式还有很多,如胶片动画片,剪纸动画片,毛线动画片,粉笔动画片等等一些已知的和未知的形式都有待发现发展。

参考文献:

动画电影的分类篇4

【作者简介】

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剧照一、类型化影视理论运用于动画总体特点(一)内容叙事,高度精炼化

类型动画片遵循类型电影、电视剧集语言规则设计故事结构和叙事方式,遵循精炼有力原则和三段论进行构思、串联剧情,实现情节的起始、发展、高潮、结局。

(二)活动影像美术化

美术作为动画实现的一种必备手段,摄像基本上是通过镜头推拉摇移来开展,或以固定机位通过本身的角度变化来实现镜头变化,摄影仅仅承担记录功能,美术甚至可以替代摄影的部分功能。

(三)角色表演的图形化倾向

动画表演并非单纯演员真实情感的流露,大都是根据原画模拟绘制的,动画表演必须遵循绘画和运动规律,动画人物动作往往以远超现实生活的夸张表演展示角色心理特征,人物形象的处理上,往往也体现出图形化、精炼化的特点,洗练并且艺术特质更强。

(四)其它共性特点

类型动画的高度假定性,使它可以在空间观念上超越现实,在空间安排、配置运用以及对镜头画面变化的掌握等方面拥有极大自由,材料和手段选择的多元性是其突出的优势,主角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创造出虚拟的物件,剧情发展具有跳跃性,表演限制较少,类型动画片在各个方面均具备了普通电影无法企及的自由度。

类型动画以造型为主要创作手段,同时在故事主题、情节等方面的简单化、夸张化处理也决定了观众的年轻化倾向,美国长篇剧场版动画始于迪斯尼,一贯集中于儿童和家庭成员,成为儿童电影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着重娱乐性,宣扬人伦家庭观念。

二、类型动画在美国的发展状况

类型化影视理论在美国动画的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中都有较深的影响,涵盖丰富的内容,从故事形态到技术模式,乃至对观众和市场的影响和推广等都有规定和章法可循。类型电影和类型动画具有双重属性即艺术与商业。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中心,早已突破了地域界限在全球的影视市场占有绝对重要地位,在观众的观影经验中也居于主流。

美国有强大的漫画库支持,著名的DCcomics、marvelcomics公司在美国漫画界的地位非同小可,它们推出许多至今依旧火爆的连载漫画,是美国电视动画改编的素材供应商。漫画的成功改编是类型动画片的素材库,漫画作品有稳定的观众群和识别度高的主角,并以超级英雄主题为主。但美国直接将漫画改编为类型动画电影的数量不多,部分文本转向改编为真人电影。

动画电影相对比较独立,采用原创剧本,灵活选择题材和叙事法,以戏剧化叙事为主,情节脉络清晰,台词幽默风趣又带有些许哲理,多以喜剧性结尾收场,侧重于儿童也渐有成人化倾向,能够较好还原意境。

美国类型动画电影也是反映技术进步的片种,很多类型动画电影作品成为了计算机绘制技术升级革新浪潮的先驱,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玩具总动员》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创新型影片成为美国类型动画电影文化对外传播的典型,并伴随其它美国商业产品和衍生商品传播到世界各地,取得了多元市场开拓方面的成功。

从原画的绘制法分析,美国类型动画在手绘时代多是以素描为基础的单线平涂,注重趣味性和童真性,只需勾勒出圆滑自由线条略加拼接再辅助以彩色涂抹——先勾勒外形再填充颜色。色彩角度追求明朗轻松的基调,色彩搭配鲜艳协调柔和,拼接流畅,富有层次,无论是背景还是人物服饰都洋溢着亲和力,通过色调的对比烘托气氛、表达情感、产生心理效应的作用。冷暖色调的反差可以产生差异性视觉效果。而进入电脑时代所使用3D构图技术,使画面立体感强烈,人物外型和环境的细节刻画都极为细腻。

美国动画较早实现了商业化,最初只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电影商业美学是以市场经济规则为前提的创作体系,商业性制约规定着电影的题材、主题、故事、风格、场景、视听走向,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制作系统。类型电影体系是电影商业美学的完美典范,类型动画从实验性短片发展到商业化长片,受成本、周期、劳动量的制约,创作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利润的类型动画电影是从业者的目标,在巨大经济利益驱动下激发了从业者技术和艺术上的探索,寻求文化与产业规则的良好搭配,

·电影理论郝天石:类型化影视理论在美国动画片中的应用三、美国类型动画影视中的主题与

技术模式的类型化(一)母题和角色设定上的类型化现象及变化

灾难母题取代了传统作品中常见的爱情母题成为主流,传统童话要素逐渐消解,即使偶然出现也带有强烈重构的色彩。作品总是青睐于动物形象,尤其是具有独特风格和特性的动物,主旨聚焦于与人类紧密关系的动物们面临的生存问题。

(二)技术制作模式上的类型化现象

技术上以计算机系统介入,二维类型动画转为三维类型动画提高了观赏性,满足观众对真实与高科技特效的需求。真人化技术模式在近十年来出品的美国类型动画电影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动作捕捉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通过设备获取人体全身的动作,也可以捕捉脸部、手部等部位的细微动作,这解决了表演僵化的弊病,促进了真实感和细腻程度,提高了艺术表现力。

1.身体结构拟人化

将植物、动物或其它非生命体的造型结构与人类相结合,使之带有明显的人类特征,让他们像人类一样能开口说话,能表达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2.行为举止拟人化

美国类型动画中常用的造型设计,人物被赋予某种特殊爱好,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同时还给影片增添了许多趣味,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3.服饰拟人化

服饰拟人化是指一些非生命体或者动物也会穿着人类社会款式的服装、精美饰物。

4.造型拟人化

造型设计师往往将影片中的动物或者植物做拟人化处理。美国类型动画片中人物的早期造型大多采用曲线式圆润线条构型,后来出现了方形硬线条造型。

5.续集化

由于受到好莱坞类型电影的间接影响,美国类型动画续集化趋势明显,经常为畅销影片制作续集,利用已成名牌作品的号召力来争夺票房。

四、类型动画的范围和特征

类型电影存在的两个基础即是商业性和模式化,类型动画影视的概念和特征可沿用类型电影的某些概念。类型动画是指在类型动画电影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营销体制下,以票房赢利为目的,通过研究观众审美趣味,对受观众认可的电影内容和表现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沿用成功商业类型动画的制作营销模式,拍摄符合观众期待并具有经典成功模式的影片。类型动画的范围限定是商业类型动画中具有程式化的作品群。

(一)商业性

类型动画将生产目的直接地确立为赢得利润,这也是出品方不惜花费上亿制作成本和数年制作时间来打造作品原因之一。就美国而言,在完全市场机制下,动画预算庞大,参与人员众多,需要紧紧围绕消费者心理,从内容、制作与营销,甚至对于影片宣传期的选择都会从消费者角度去考量,一般选择影片上映期半年之前开始宣传,政府不是类型动画产业的资金来源。

(二)模式性

类型动画在制作和创作过程中必定遵循某种模式,任何成功模式均有可能影响类型动画发展,模式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在成功的作品中寻求值得借鉴的模式,是类型动画制作的重要方式。

(三)叙事流畅性

奇幻有趣的故事是成功赢得观众的前提条件。类型动画影片叙事通俗生动、跌宕起伏并能满足观众期许的叙事模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技术领先固然能先入为主地为类型动画片带来短期利益,然而要获得持久的票房,唯有寻求更多元成功的叙事模式才能促进其真正获得观众认可并且留存人们的回忆中。

五、美国类型动画的模式化分析

(一)建立体系

类型动画作品构成的要素主要是活动影像故事及声音,其中故事构建和声音制作接近于电影,声音部分由真人配音录制对白,由各种音响手段配置音效,由交响乐队演奏背景音乐,音乐在类型动画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特别是在影院类型动画剧情片中,音乐有时成为影片元素和故事主题表现的一部分。形象符号无真实性,音效好坏对类型动画表现的空间感和质量也具有显著影响。而类型动画的活动影像是形象符号、背景、前景的集合,往往以绘画或其它材质制作的形象为主,对白表演质量对作品有间接影响,早期类型动画片对白通常比较夸张,20世纪40年代以后,类型动画片对白越来越追求自然风格,某些剧情动画片常常通过对话来体现主题思想的深度。

(二)艺术创作模式系统

1.核心故事选题模式化

美国类型动画电影的题材可概括为:经典改编、家庭伦理、科幻、自我实现与拯救等几类题材种类,类型电视动画也涵盖这些题材。

(1)经典改编。这在早期类型动画中使用得最多最广,其针对儿童受众群体推出,相对来讲选题范围比较狭窄,常会遭遇创作瓶颈,来源主要是童话、儿童文学、民间传奇,有时也会从热映的影片中选取情节内核改编。这类动画片多以动物形象见长,或者以日常生活中物品的拟人化形象传达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形态。

(2)家庭伦理。以家庭中的种种家庭关系作为主线,营造真实社会全景,有时带有反讽和调侃意味,以电视动画系列剧居多。

(3)科幻。由于美国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所以科幻题材成为美国电影的一个永恒的题材,优秀作品不胜枚举,此类主题对于想象力居优的动画片而言,有无限广阔的拓展空间。

(4)自我价值实现。这与美国价值观紧密相关,美国一直推崇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人人皆可成功的信条,并以此形成美国的核心成功价值理念,人们在相对机会平等的社会中才能产生对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求。因此在文艺作品中反映这一现实也是必然的,故事中主角经过一系列对自身或环境的改变,实现了自我价值和成功人生,同时对诸如爱、友谊等观念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5)救赎主题。美国拯救自我同时拯救世界,电影《玩具总动员》剧照拯救主题也是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母题,从圣经文学就有此传统,这可以看作是这一主题来源的解释。以上几类题材中经典改编在早期较为盛行,而近十年中则相对出现较少,以其余四类题材为主,其中拯救题材和自我实现近年出现较多。

2.主题立意模式化

与电影常见的多重主题比较,类型动画中主题相对单一且浅显明确,多为善恶、美丑的二元对立,表现对立价值观和矛盾情感,另有一类主题倡导自我价值实现的价值观。主题单一对于正面价值观的宣扬起到了良好作用,有利于美国类型动画老幼咸宜以儿童为核心的目标。以作品为轴的主题立意分为如下几类:以人物为主的纪实类作品;以动物为主的拟人幻境化作品;以人物和动物交互为主的情境化作品,包括真人与类型动画的结合,人与动物的混合出场,将人物部分超现实物化。

研究类型动画的主要艺术特征,即为作品找到有意义的、合适的、明确的分类标准,也不能直接地按媒体技术应用来划分种类。类型动画的主体内容不能是三维或二维的视觉效果,单纯强调技术忽视艺术内涵过于偏激,主角归属类型不同程度定义了作品艺术风格。除二维三维等技术简单分类不存在争议性,如果单纯以人物主角的类型分类则过于笼统,不利于开展对情节等方面做进一步分析。

3.叙事线、人物形象模式化

叙事:从编剧角度美国类型动画片故事遵照三段式结构,电影剧作比电视类型动画剧作相比情节简单,围绕单一主题展开,结局为喜剧模式。以核心人物成长自我实现主题为例,其中平衡破坏到终极结尾是渐进的过程。情节结构无论是以人还是以动物为核心主角都极为常见,在二元对立观念引导下,主角经历了磨难也得到了成长,失衡有时是外部环境受到外力破坏,有时是自身身心所受到的限制改变使然,抑或是人性深处存在缺陷而导致的失衡,在回归平衡的过程中,主角本性得到升华,缺陷得到弥补。

(1)叙事方式一: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

美国类型动画采用冲突贯穿的戏剧性结构,影片矛盾冲突往往是经过提炼的,尖锐的二元矛盾冲突导致双方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矛盾张力不断积累,到高潮时双方斗争达到白热化程度,故事中冲突往往是以递进方式一环连一环构成情节链,通过冲突的完美解决,既彰显了美国人崇尚的英雄主义,又宣扬了惩恶劝善的道德训诫,满足了观众观影期待。

(2)叙事方式二:小冲突和噱头

美国类型动画作品在戏剧和矛盾冲突上设置得逾加复杂而多样化,单线性叙述依旧常见,但在大高潮中穿插上许多小波折则更为有效,营造悬念调动观众情绪,冲突引起的危机如果得不到缓解,观众会产生厌倦情绪,造成心理负担,因此在高潮到来时用恰当的方式解决矛盾收尾,使气氛恢复到平和愉快的状态。

(3)叙事技巧三:丰满而有意味的结局

好莱坞传统美学观追求现实之上梦幻的叙事方式,崇尚圆满结局与高尚情感,因此美国类型动画电影极少以悲剧收场,美国是充满娱乐精神的国家,喜剧理念是自然而然渗透影片中的。

(4)叙事技巧四:丰满的人物性格

在角色模式上,早期迪斯尼类型动画的主角,多是真善美的化身,随着时代变迁和审美观的变化,一些不太完美,但性格立体而丰满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新作品中,尤其是长片,这类角色的出现增加了影片现实感,拓展了影片受众的年龄范围,在丰富角色形象的同时,美国类型动画着力追求角色形象的仿真性,用数字技术为我们展现了更接近真实的动画世界。由于动作捕捉技术的出现,模拟真人表演的角色表演愈发成为主流,同时增强了类型动画片的生动性和娱乐性。

4.声音模式化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美国早期类型动画片受到普通电影影响,受到好莱坞歌舞片的启发而产生,动画片载歌载舞的形式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在百老汇歌舞片基础上,不断加入流行音乐元素,配乐方式也比较典型化,根据声源不同音乐风格各异和创作手法间的区别,可以细分声乐型与器乐型;传统型与流行型;既存型与原创型等三对范畴。按照声源不同,首先分为声乐型与器乐型。

(1)声乐型。声乐型就是歌曲,通过音乐与文本(歌词)结合,以歌唱配合画面来加强观众的理解,增强影片艺术感染力是基本功能,歌曲穿插影片其中,一方面实现表达感情、渲染氛围等多重美学功能,另一方面歌曲可以单独传播,从衍生品角度使影片商业利益最大化。

(2)器乐型。器乐型配乐以各种乐器音色的混合,赋予观众听觉美感,能够自由结合画面展现更多元的艺术表现力,展开想象空间。

声乐型与器乐型电影音乐各有所长,声乐型在经典类型动画配乐中占有主导地位,器乐型近年逐步摆脱了辅助、陪衬地位,以创造性手法、新颖构思表现出其娱乐性和前卫特色。

类型动画音乐与动画特征相匹配,也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特点风格化,也可以从传统型与流行型的角度划分风格。

(3)传统型。传统型配乐是运用民族或古典音乐为影片配乐,力图凸显独特国别风味,达到符合时代、地域背景、意蕴深长效果的音乐类型。

(4)流行型。流行型配乐,为了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需求,使之获得丰富新鲜的听觉体验,用富有节奏感和时代气息的流行音乐配合故事主题的颠覆性解读与卡通人物的搞怪。

根据创作手法不同将其分为既存型与原创型。

(5)既存型。既存型是类型动画片中原样或改编既有音乐使之符合影片需要的配乐形式,既存音乐以熟悉曲调拉近观众与影片距离,同时与画面相配为观众带来新颖审美体验。

(6)原创型。原创型配乐是指专门为某部影片而创作的音乐,原创型配乐符合强调个性张扬、体现导演的艺术构思与审美追求。

类型动画配乐从早期吸引观众注意力手段进入重视旋律性、戏剧性的阶段,音乐的注入不但彰显角色性格、抒感、深化主题,还能带给作品无限生机与活力。

配音也是声音模式的组成部分,美国现今采用的是影视明星代为角色配音的体制,绘制人员根据配音演员的口型甚至情绪绘制画面。使动作声音相配,表情神态逼真,并逐渐成为主要手段。对话是观众了解剧情的重要工具,人物语言幽默搞笑,成为美国类型动画电影一大特色,也成为票房的重要保障。

六、美国类型动画人物性格及造型种类

(一)性格

1.鲜明型(双人互衬型)。为了刻画主角的个性特征,总是创造一或两人配角陪伴在主角左右,推动剧情发展,同时增加一些噱头来调节气氛。

2.曲线型: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类型动画作品中人物性格逐渐变得复杂有层次。

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剧照(二)造型

美国类型动画作品中人物造型设计主要包括写实型和卡通型。写实型是在忠于现实造型基础上,进行适当概括与提炼来塑造人物角色;美国动画人物造型时尚、新潮,特别是女性角色,漂亮的造型不但吸引儿童,同时也吸引成年人,甚至是从成人审美角度来塑造人物。

卡通型是对作品角色进行艺术夸张和变形而设计出来的,是动物型角色的常用外观,活泼可爱只保留较少体态特征,其他都予以夸张变形,被赋予人性,并且是动物性与人性的融合,卡通型造型法影响了世界动画电影角色设计的潮流。

由于造型与性格的统一,性格通过造型特征表现,因此正反面角色反差很大,反面角色的造型往往具有邪恶的容貌特征,色彩搭配以冷色调或耀眼颜色为主,正面人物脸型基本上是圆形、方形,能让人感觉到宽厚温暖、亲切柔和之感。

七、蒙太奇的运用

在美国类型动画中,连续性和平行式蒙太奇的运用较广泛,有时也以平行蒙太奇和节奏蒙太奇交混使用,连续性蒙太奇是指单一情节线索,按照逻辑顺序,有节奏地连续叙事,由于缺乏时空与场面切换,无法向观众直接展示同一时间发生的事件。

为了增加影片的感染力,美国类型动画也常将题材上本不相联系的情节联系在一起,形成对比功效更为强烈的平行蒙太奇。有些作品还会用到节奏蒙太奇,节奏蒙太奇涉及尺度和造型分配工作,也是集中体现组织和创造功能的表现技巧,便于为观众营造抑扬顿挫的节奏美感,动作连贯性强,流畅真实。决定节奏蒙太奇的元素包括景别、角度、运动、色彩、剧本、光线等,通过台词音量、语速和语调来控制声音节奏,美国类型动画中的对话语速快,语调丰富多变,愈发具有节奏美感。当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时,采用快节奏音乐来配合画面,以助推这个高潮;抒情时则会用温婉浪漫的曲调。在节奏蒙太奇中全知视角比较适合类型动画的叙事方式,因此美国动画善于用全知视角展开叙事。

八、美国类型动画的制作、融资和营销

模式(一)制作阶段模式

动画片作为高投入的影视类型,需要高回报率,类型动画也借鉴了类型电影的创制作模式。制作前调研,制作中流水线协作等,类型电影产业理论促进了美国动画产业的长效发展。类型动画片创作所需的特殊技术决定了制作流程都依照既定顺序依次进行,在制作组织模式上,严谨分工合作使各部门互相承接紧凑有序,分层管理与流水线提高水平与工作效率,缩短制作周期。

(二)融资营销模式:联合投资

在美国,一部类型动画作品的制作成本主要由制作企业承担,制作商只有在充足资金的保证下,才有可能制作出高质量作品,制片方自身力量不足以承担的,在正式制作以前,会用企划会议形式,与在资本循环过程中涉及的企业部门共同商议成本。放映企业通过购买并放映动画产品获取利润,动画产品放映过程实际上是对衍生品制造,而对销售商而言也是产品宣传的过程,基于此,放映商、衍生品制造商及作品发行销售商自愿以联合投资方式参与到资金筹措中来,合作解决启动资金来源的问题。

联合投资的优点在于:第一,联合投资方式能部分抑制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促进赢利。第二、联合投资能便于制片方筹措资金减轻资金压力,从而为制作佳作夯实基础,高质量作品会从另一角度增加放映商、衍生产品制造销售商的盈利。第三,各主体均参与投资,因此同样对内容享有发言权,放映商、衍生产品制造销售商长期贴近消费者,较深切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提出的意见建议也会更贴近于主流市场真实需求。

(三)销售

1.试映制度

放映前制片方与出资企业、业界专业人士以及媒体人士举行试映,从多方面获得该动画优点的正面评论,制片方能够借助各种媒体推广优点,增强消费者对作品的良好预期,实现预期收益。试映制的优点:第一,制片方主创人员在某一阶段观看自己制作的半成品,有利于即时发现不够理想之处并加以修改,从追求完美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使自己回归到普通观众视角和立场。第二,邀请其他参与方看片,能够利用长期积累的市场经验和消费者分析,获得宝贵意见,使最终成片能够接近受众期望。第三,邀请观众代表提前试看是最直接反映受众对于作品欲求的行为。

2.多媒体协同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的协同宣传效应对新推出动画及其衍生产品进行全方位宣传,其中包括电视频道、电影院线、互联网、主题乐园、产品授权专卖店等途径。

3.衍生品销售

美国动画产业链为了使作品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一方面大规模销售制作商自身设计的产品,另一方面透过专门化、大规模销售衍生商品的类型动画品牌作品系列起到强效推广作用,进一步促进该动画品牌相关商品销售量的增加。

4.对受众群体的分析

美国类型动画重视对受众取向的分析,针对目标观众群采取以观众自身感受为出发点的客户需求引导方式,加强观众观影过程中的亲近与认同感,吸引更多人走进影院,类型动画风格转变便是基于市场分析的结果。美国类型动画电影在20世纪以二维动画为主,其观众大多为低幼群体,往往选择童话、民间传说等,目标观众群的拓展及三维动画技术的出现,使美国类型动画开始创作能吸引年龄跨度更大的观众群的作品。美国类型动画风格已经从上世纪的梦幻风格作品转变为现实、调侃风格,例如表现侠盗内容的作品表达了常人在平凡中造就不平凡,轻松却不失现实意味的情节才能符合观众心理需求。

结语

动画电影的分类篇5

一、动物角色炫酷元素艺术设计

(一)缤纷动画

西风席卷而来,渐成呼啸于世的动画风潮,西方发达国家的动画电影中不遗余力地使用炫酷元素,使得西方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已经成为老少咸宜、中外共赏的艺术杰作。动画电影中的动物角色在艺术设计中成就较高,动物角色的动画电影通常透过夸张、想象恶搞萌系等炫酷元素达成。例如《里约大冒险2》中就对动物形象进行了既萌又可爱的艺术设计,使得动物形象各具灵性、各领,开场超炫超酷的狂欢歌舞场面中,对舞对唱的金刚鹦鹉俨然如现实中的歌星一般星范十足,金刚鹦鹉为整部动画电影增色不少,此外,憨态可掬蠢萌可爱的斗牛犬也极具人味的艺术性,在艺术设计上可圈可点,透过歌舞这种无国界的通行语言表现剧情是整部动画电影艺术设计方面最大的亮点与成功之处,自然的可爱与自然保护主题也就随之而呼之欲出。

(二)古装动画

古装动画是梦工厂所钟爱的风格,古装动画对复古式的艺术设计要求较高,例如,《穿靴子的猫》即秉承了梦工厂动画的一贯作风,艺术设计中充分地融入了炫酷的复古元素,其中酷酷的古装造型设计的剑客靴猫牛仔范十足,那只能下金蛋的大鹅则霸气外露,金澄澄的金蛋吸人眼球,还有同样酷酷的黑道猫,打斗场景中为两只剑客猫伴奏的猫咪所弹的鱼骨琴更是其中炫酷元素的亮点,而打斗场景中的那只旁观黑猫的艺术化设计的炫酷表情则早已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蛋头亚历山大的艺术设计非常成功,活化了所映射的人类性格中的某些特质,就连动物剑客们所乘坐的祥云也匠心独运,最能够动人心魄的是蛋头亚历山大舍命救人的闪光瞬间,这一瞬之间由蛋头亚历山大升华至金蛋并升入天堂的艺术设计将影片的主题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1]

(三)战争动画

战争动画是欧美动画电影中较少涉及的部分,相反,日本的动画电影对于战争类题材较为热衷,例如《喵咪启示录》这样一部迎合全球反恐思潮的动画短片大作即充斥着炫酷的艺术设计元素,影片中的两位大兵帕奇与波塔斯基承担着挽救人质与处置恐怖危机的战斗任务,它们也是整部动画短片之中最为炫酷的艺术元素,一白一黑两只全副武装的萌兔,萌系炫酷元素的艺术设计尽在这对萌兔动画角色的一举一动中,战争中的狠角色原来也可以这么萌,它们拥有着顶级士兵所需的一切素质,枪法奇准、意志顽强,深入敌后、孤军无援的情况下,仍能表现出作为士兵的果敢勇决的崇高素质。艺术设计下的炫酷元素为动物角色赋予了灵魂,这灵魂亦反衬出了诸多现实世界中的世事人心。

二、鬼怪角色炫酷元素艺术设计

(一)拟人的鬼怪角色

动画电影中的鬼怪角色多以拟人化进行艺术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鬼怪人味较浓,鬼怪角色在动画电影中实现了魔幻炫酷元素、恐怖炫酷元素、恶搞炫酷元素以及萌系炫酷元素等的艺术设计。例如《精灵旅馆》即以绝类人间父女亲情的动人感情,表现了苦口婆心的吸血鬼父亲与表面上乖巧骨子里却任性的吸血鬼女儿之间的故事,一部《精灵旅馆》中更包含了几乎一切人类所能想像得出来的所有奇异事物,炫酷造型下夸张的角色艺术设计是该片最大的特质,不仅鬼怪观被完全颠覆,而且这些鬼怪们萌情万丈,《精灵旅馆》完全可以看作是炫酷元素的集中营,很难想像一部动画电影中能够汇聚如此之多的炫酷元素艺术化包裹之下的炫酷角色,《精灵旅馆》以喜剧的艺术化设计倾情演绎了人鬼间的种族隔膜以及人鬼间的思想隔阂,并且留下了一个到底是鬼怪安全还是人类危险的有趣的命题。[2]

(二)寓言动画

寓言通常是寓教于言,每一段故事中都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这类影片颇具教育意义,但是为这类影片进行艺术设计却相对较难。例如《鬼妈妈》这部动画电影,即讲述了一则家庭教育类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中的人鬼两界各有其艺术设计上的独立性,并且人鬼两界仅以一座小门联通。因平淡无奇而显得无趣的安定生活使得主人公卡洛琳渴望新奇,于是,一扇紧锁的小门打开了,一个充斥着炫酷元素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在卡洛琳的面前展开了,虽然此前诡异怪诞的征兆已经显现,但是直到进入到那个鬼世界之中,卡洛琳才透过华丽温馨看清了诡异、恐怖、奇幻、惊悚的人鬼殊途的另类世界中的另类生活,遑论付出的代价是好端端明亮的大眼睛要被纽扣所替代,并后灵魂也将被禁锢起来。这部堪称诡异的动画片最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针对人鬼两界的艺术设计所呈现出的迥异与缤纷绚丽。

(三)灵异动画

在灵异动画电影中炫酷元素充当了必不可少的刺激要素与活化要素,只为灵异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能够鲜活丰满充实起来。例如《千与千寻》中的以汤婆婆为首的各色妖魔精怪就极具特色,与中国乃至西方国家的鬼怪不同,充分体现了日本特色的艺术化设计。《千与千寻》是一部既有炫酷元素且又兼有内涵的不可多得的动画电影,艺术设计的突出之处在于创意,比如全身黑色只带白色面具的“无颜”、汤婆婆、白龙等灵异角色既有其各自独具的特质又鲜活如斯,艺术设计之下的灵异动画的内核也因此而具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千与千寻》直指人类之劣根,同时,亦暗喻爱与成长,其实人类最难做到的就是灵魂的救赎。形诸于鬼怪的动画电影中的炫酷元素正是此类动画电影中的魅力所在,更是令人类在对此类动画电影趋之若鹜之后,深深的关乎人性的思考。[3]

三、人类角色炫酷元素艺术设计

动画电影的分类篇6

关键词:宫崎骏;日本动画电影;中国动画电影

中图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100-02

当《悬崖上的金鱼公主》横扫各大影院,以半年时间取得13亿票房时,世界动画关注者的焦距再次汇聚到日本,就如当年《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柏林金熊奖“双奖”之时的光辉时刻。随着电影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视觉冲击力更为震撼,同时作为一种产业逐渐成为投资盈利的热门,动画电影在受众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宫崎骏大师在世界动画电影界的地位已不可撼动。面对众多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动漫发展存在怎样的问题以及如何健康发展?这几乎成为所有中国动画制作人所思考的难题。

一、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之道

当国产动画片在迷茫中追寻出路时,日本动画电影已经突破了欧美电影梦工厂的包围,在世界电影中独树一帜。而这巨大成就的背后是无数动漫大师的不懈努力,宫崎骏无疑是日本动画电影成就的集大成者。面对他的成功,我们不可忽视其中的玄机与奥妙。

(一)意味深刻的主题

宫崎骏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吸引各年龄层段的受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其主题的深刻和多样。正是作品本身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才使其成为经典且老少皆宜。宫崎骏曾说:“我希望能够再次借助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1]”生存与人性作为人类永恒探讨的话题在宫崎骏动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风之谷》中的王虫入侵到《天空之城》的异域世界再到《幽灵公主》里的森林王国,宫崎骏以绚丽而富有的幻想构筑了关于生存的童话王国,运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关于人类、自然、科技之间的关系,传达出唯一的信念:活着!可以说,宫崎骏几乎所有电影都包含对人性的复杂而又多变的剖析,并且作为主题之一进行大肆渲染。精准而又客观真实的人性裸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受众无一不对其赞叹并为之折服。人类的善良、勇敢、无私、邪恶、怯懦、贪婪在宫崎骏电影中表现的是那样的淋漓尽致。

(二)浓郁的民族风格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尤其是在商业化气味日益浓重的今天,鲜明独到的风格越来越被趋同化所代替。因此,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格是本土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支撑。宫崎骏正是巧妙的将日本本土特色真实的反映在电影之中才能使得日本动画电影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古老的日式建筑,华丽的和服,无处不在的日式饮食,在点滴间就把民族文化渗透在影片的角角落落。更值得称道的是宫崎骏的民族风格不是单一的将日本原风貌的搬上银幕,而是将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别具风味。在其众多的动画电影中,融合欧美风格的建筑,服饰者以《哈尔的移动城堡》和《魔女宅急便》为甚。

(三)强烈的人文关怀

如果说意味深刻的主题使得宫崎骏电影有了主体骨架的支撑,那么强烈的人文关怀就是电影丰富感彩的表达。“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2]”宫崎骏正是深深的将人文关怀刻在每一帧动画上,才使得每一部都让人称道。宫崎骏似乎尤为偏爱大自然,但是纵观每一部宫崎骏动画电影,人类才是永恒的主题。对大自然的美好刻画不过是故事的一种元素,包括各种可爱或是灵巧的动物,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肥猫moon、拥有与人沟通能力的黑猫基基、持有魔法相貌可爱的豆豆龙。宫崎骏电影怀着一种悲悯去描绘一个人类的世界,这种特殊的人文关怀让受众在感动之余也在深深地反思。

(四)真实的人物场景

动画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夸张,虚构,脱离实际,甚至与现实生活遥遥相对。但是作为一门艺术,它来源于生活。每一部电影的主人公都是创作者的另一个自己,只不过经过了艺术的夸张和变形。宫崎骏正是牢牢记住了这一原理,才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默默移植到这看似虚幻的动画世界,慢慢解剖每一帧动画,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其中的真实。may这个五岁的女孩在《龙猫》中的喜怒哀乐就像任何一个邻家女孩一样。看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像观影者在参与影片的生活,让受众对影片产生情感的交流。豆豆龙生活的森林美轮美奂,似乎就是传说中的天堂,正是这种看似不存在的环境才让观众摒弃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对影片产生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存在于我们的脑海,因而并不陌生,这就是相对真实。宫崎骏正是在在真实与相对真实之间把握好了度量,才使得影片蜚声海外[3]。

二、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

中国动画电影尽管有着辉煌的过去,但目前所呈现的是一种艰辛而曲折的发展。近年来“喜羊羊系列”似乎将动画电影市场进一步打开,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其中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熊猫总动员》在努力使本土与国际接轨,但仍然收效甚微。中国动画电影将何去何从,面对强大的国外动画电影的猛烈进攻,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立足眼前,取长补短,不断创新。

(一)深度挖掘主题,广泛吸引受众

相比于宫崎骏动画电影立意深刻,中国动画电影的主题略显浅薄。就以“喜羊羊系列”而言,尽管媒体将其捧为“经典”并极力推崇,不得不说的是故事永远在重复狼与羊的斗智斗勇,虽然内容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观后极度缺乏让人思考的空间。目前我国动画电影的创作者常常将儿童定位为受众,在创作过程中刻意将思想放低,故此影片也不可能赢得更多层面受众的关注。其实,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动画影片的受众,不应该主观人为的局限受众。面对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和精神匮乏的日渐加剧,现代人渴求精神家园的梦想更加强烈。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告诉我们动画电影恰恰正是这个梦想的载体,在这个观影的世界里孩子可以满足对成年的幻想,成人可以实现对童年的怀旧。因此创作者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努力实现客观描述一个世界,满足孩子对成年世界的好奇,实现其成人梦想,同时努力唤起成年人的过往,满足成人的孩子梦想。

(二)汲取民族文化,努力走向国际

在动画设计空前发展的今天,动画设计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特点愈加显著。中国动画界在这两点上的发展尤为不足。相比与宫崎骏电影中对日本本土民族文化的借鉴和运用,中国动画电影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的使用乏善可陈。不难忘记当《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在美国包装下风靡我国的场景,由此可见,当代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人们通过文化的沟通与借鉴可以使动画电影的创作素材扩展到世界范围。欲使中国动画电影在民族风格上有新的突破,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借鉴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努力将其糅合到动画作品之中,发掘最具生命力的造型语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文化的展现绝不仅仅是简单文化符号的运用,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的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深深植根于语言,文字,服饰,饮食,建筑,风俗习惯[4]。在形式上的运用仅仅是最初的阶段,让影片在无声无息中传递民族特色才是最高境界,才能让受众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

(三)提高技能,培养人才

动画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思想需要借鉴并通过技术来完成表述。在电脑技术和绘画技术结合日益紧密的今天,先进的技术意味着高质量的画面和更为绚烂的特技技巧。即便是极力反对用电脑技术代替人工绘画的宫崎骏也没有绝对放弃技术的使用,在《千与千寻》和《哈尔的移动城堡》中都有CG技术的现身。人才是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动画电影走出国门的关键,而人才的匮乏无疑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瓶颈。对此,我们不仅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动漫产业基地,建立动画人才培养体系,使其加快培养各类紧缺人才,还应开设与之相关的动画电影研究、策划、制作、营销专业,注意在实践中挖掘并培养各种人才。

(四)完善产业链,做好副产品

随着动画电影在商业价值异军突起,更多的人们开始围绕一部动画开发相关产业,尤其是在国外,动画电影是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和发展。从欧美到日韩,从米老鼠到HelloKitty,无一不将动画电影视为一种产业。相比之下,我国的动画电影仅仅重视电影的制作与播出,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滞后。如果想走出国门,就要把电影作为一项产业,实施好市场化战略,做好电影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国外影片的某些投资策略、品牌策略、市场策略、营销策略以及通行的商业操作规则等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五)发掘新媒体,开拓新市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从银幕到电视再到互联网,直至目前移动视频观赏的发展,当下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娱乐观赏平台。这对于动画电影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动画电影本身便与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对其进行宣传与传播,是提高其影响力的一种有力手段。《哈尔的移动城堡》在上映两周后便打破了《千与千寻》的票房纪录,就其功劳而言网络绝对居于榜首。铺天盖地的宣传可以让人们未卜先知,这是宣传策略,也是成功之道。我国动画电影目前在新媒体面前并没有落后许多,因此充分利用新的起点将对于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结论

我们正处在一个精神困乏的时代,动画电影作为电影分类的重要一支正在努力负载更多人文关怀。宫崎骏动画电影以其题材多样,手法细腻,寓意深远,创造了动画影像的新景观,我国动画电影在这些方面还有所欠缺,应该充分借鉴这些优秀动画电影的成功之道,扬长避短,将我国动画电影提升到新的高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英)莫琳・弗尼斯著.方丽,李梁译.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动画电影的分类篇7

[关键词]中国动画;美国动画;动画电影创作;比较

在政府各种政策的关怀下,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无论从质量方面还是产量方面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对比中外动画电影就能发现其中存在巨大差异,而造成差异的原因就是限制我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因素。在人们印象中动画电影主要是针对儿童群体,随着动画电影的不断演变它受到了许多大人的欢迎,由于动画电影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夸张的情感表现以及制作简单快捷,其增长程度难以预料。现如今动画电影在电影中已占据了一定比重,而这种比重随着时间的增长只会不断上升,因而研究制约我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因素具有现实意义。

一、前言

动画电影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中国有了大力发展,在之后的60年中中国动画电影仿佛走进了春天,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冒出,而80年代末在美日动画电影的冲击下,中国的动画电影跌至了低谷,尽管有专家认为皮影是动画电影的鼻祖,但幼稚的剧情和毫无感情的对白加速了它在中国衰退的脚步。在美国和日本两大动画大国的激励下,中国动画电影经历长达数十年的探索之路,在1999年拍摄夸张系的《宝莲灯》,其票房收入达到了2000万,之后拍摄的港产动画片《麦兜故事》也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增添了亮丽的一笔。21世纪之后,尝试动画电影的人越来越多,在不断的失败和尝试中中国动画电影有了质的飞跃,尽管早期受到日系和美系风格的影响,但近年来的摸索和创新使得中国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电影中拥有了一席之地。计算机技术和3D技术的成熟使得动画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美国的数字化电脑制作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夸张,与美国和日本等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比中国的动画电影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因此,对外国动画电影进行深入研究,比较中外动画电影在创作上存在的差异,才能发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二、中美动画电影创作比较

(一)主题内容的比较

美国动画电影基本上都是以成长、救赎、环保、回归为主题,成长可以是指身体的成长也可以是指心灵的成长,总之成长包括了人类的所有方面,救赎的对象则包含他人、族人、地球和自己,成长可以让人学会救赎,而救赎则会促进人类成长,因此成长和救赎是一个相互依靠的过程,在成长和救赎的过程中,人类的爱、勇气、无私和坚毅等宝贵的精神就得以体现。环保问题的呼吁与回归是建立在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关系思考的基础上,动画业者为了支持环保纷纷响应联合国号召拍摄了许多关于环保的动画电影,其中《最后的雨林》讲述的雨林的砍伐和废气的排放使得雨林数量急剧减少,而故事的结局却是在森林精灵和伐木工扎克的共同努力下挽救了这片雨林,简单的故事情节却强调着环保回归的话题;《机器人瓦力》讲述的是垃圾处理问题,瓦力是地球废品分装员的缩写,故事的背景是2700年的地球,垃圾几乎将整个星球掩埋,罪魁祸首的人类只得移居到太空船上,并聘请一家公司清除垃圾,等到地球恢复原貌后再返回居住,大批的垃圾使得瓦力在几百年后依旧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清理垃圾的工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蓄意的破坏和制造垃圾会使人类失去惟一的家园,而聘请公司处理垃圾则表达了人类回归环保的愿望。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也有类似的主题表达,如动画影片《马兰花》其中就包含了生存、和谐、环保和惩恶扬善等主题;动画《虎王归来》则强调的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影片中的武小松乃武松后人,为救被老虎叼走的妹妹跑到景阳冈找虎王报仇,通过重重考验后的武小松成功解救了自己的妹妹,最终与虎王成了肝胆相照的好兄弟,该部影片表达了人文关怀和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全国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则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贡献了不少力量,影片不仅向观众传递了环保和友爱等主题,同时也让小朋友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遇到危机要像喜羊羊一样沉着冷静开动脑筋。但《马兰花》的主题过于概念化、模式化,而《虎王归来》中的台词又过于苍白,幼稚的剧情以及毫无情感的对白使得孩子们不屑一顾,就连全国热播的《喜羊羊4》也是如此,通过比较中美动画电影创作的主题内容就能发现中国动画电影的说教意味过浓,模糊的主题使得动画影片失去了针对性。

(二)电影题材的比较

通过比较动画电影题材发现美国的题材丰富多彩而中国的则相对简单,美国动画电影对剧本的再创作和改编过程都较为重视,尤其擅长把握和演绎流行文化。迪斯尼的好莱坞动画就是美国动画的代表。美国自身历史较短,因此他们在影片题材的选择上几乎不受限制,尤其是欧洲、中国、阿拉伯等地区的童话、神话、名著故事以及民间传说为他们的改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用自身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去衡量异域的事物,以此为基础进行改编,改编的故事不仅具有新颖性同时也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尽管改编题材大多来自异国,但经“好莱坞化”处理后具有浓郁的美国气息,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功夫熊猫》和《花木兰》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近几年中国动画电影除了《喜羊羊》系列相对成功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值得特别一提的,单一的题材总是那几个人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文学作品或者民间传说,而翻拍也没有翻出任何新意,长期以往观众对动画电影的热情也就被消磨殆尽了。在题材选取上对内我们无法发扬自身民族文化,无法将民间传说翻出新意,对外不敢尝试将异域文化引入进来,更不会想到将自身文化与异域文化相结合,尝试新的拍摄观念和拍摄方式,自然就无法将本土动画产业发展起来。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除了民族文化众多之外,还具有丰富的历史题材和民族题材,而这些数不胜数的文化题材都等待着我们的挖掘。几千年的文明在56个民族文化的汇聚下成为一个充满瑰宝的文化宝库,相对历史短暂的美国来说,我们具有享之不尽的题材优势,因此在题材的选取上,我们完全没有受到任何束缚,只有加强对历史题材和民族文化的重视,中国动画电影才会有新的拓展和收获,将自身民族文化作为动画题材不仅能提高中国动画电影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动画风格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传扬,打开中国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电影的市场,加强国人和世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避免文化题材的流失。

(三)艺术形象的比较

从艺术形象的角度进行比较,美国的动画电影人物造型更为新颖,且个性也更加鲜明,因此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在名字的选取上也别有一番用意,如选择简单易记的文字作为主人公的名字,另外再借助一些标志性的肢体语言或表情来深化人物形象,让人物具有惟一性和独特性。《大力水手》的波波是个塌鼻子、瘦嘴巴、倭瓜脸和驼背,其特殊的外形与大力特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影片中它也有一个标志性的动作就是叼着烟斗。《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形象更贴近东方女性,娇小秀气的五官、细长的眉目与西方女性相比具有鲜明的差异,因此她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军前的木兰穿着朴素干净,造型的设计突出了她爽朗的性格以及叛逆的个性;从军后的木兰身披盔甲英姿飒爽充满了生机,军旅生活让她迅速成长,前后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木兰的艺术形象是以简单、片面、模式化的人物,因而木兰失去了吸引观众眼球的筹码。且中国木兰从军的动机是因为亲情,相对来说美国的木兰则更注重自身,她的参军更多是为了逃避命运的安排凸显自身的独立,相对现阶段观众的价值观而言,美国拍摄的木兰更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在《葫芦娃》这部动画电影中,7个葫芦娃的艺术造型基本一致,除了在头饰和本领上有所不同之外,在个性、体型以及着装上基本没有太大差异,人物造型的模式化、统一化使得观众很难区分。

(四)台词的比较

中国动画电影似乎仍局限在为小孩量身打造的范围内,从台词的设计就能感受到,奶声奶气的语调以及幼稚得不能再幼稚的剧情,使得成年人对动画电影不屑一顾。台词浓烈的说教意味让小孩一头雾水,随着观众反应强烈近年来我国的动画电影在这方面已有所改善,而业界内外也一致认为只有拓宽受众才能促进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因此在《喜羊羊》这个系列片中,前三部逐渐趋向于成人化,特别是在《喜羊羊3》中融入了大量的网络用语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如“没钱买奶粉”“我的狼生除了餐具就是悲剧”等,尽管该部动画电影的成年群众有所增加,但低幼龄阶段的群众则相对减少,因此受众在《喜羊羊4》又相对缩小了,台词风格差异使得中国动画电影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台词已成为拓宽动画电影受体观众范围的主要因素。

相对来说,国外动画电影在这方面处理的更加周到,如在观看《海底总动员》这部影片时,影院里的老幼群体都能发出笑声,他们同时被影片的剧情所吸引,同样被剧中人物的经历所感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外动画影片在台词的处理上相当成熟。同样《加菲猫》也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动画影片,在台词中适当的加入一些“至理名言”可以引人思考,通过不同年龄阶段观众对名言的思考深度能反映出外国动画电影在台词处理上的成功。

三、结语

尽管中国的动画电影在近几年已有很大进步,但通过多方面的比较不难看出我国在动画电影创作上与世界优秀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我们必须把握好动画影片的主题,选择合适新颖的题材,精心设计动画人物的艺术形象以加深观众的印象,在台词设计上拓宽影片观众受体的范围,只有虚心向国外前辈学习创作技巧,并从他们成功的经验中吸取优点才能促进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另外好的作品也需要合适的营销策略,把中国动画电影推向世界它才会获得重生。本文通过对中美动画创作进行比较,并分析中国动画电影的优势和不足,首先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从文化素材的角度分析具有绝对的优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潜在的消费群体都很大,市场前景一片光明;其次是动画电影的创作能力、文化融合能力以及改编创新能力都还有待进步,只有拓宽国际化视野加强与国外动画制作企业的合作交流,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国娟.中美动画电影视域中的英雄情结[J].电影文学,2010(01).

[2]王静.中、美、日动画电影比较[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5(06).

动画电影的分类篇8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偏差;商业化运作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动画电影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动画片,它融合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结构十分精巧,而且制作精致,富含奇特的想象力,代表着各种类型动画片的最高成就。我国动画电影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从《宝莲灯》的发行为起点,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动画电影的创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一、受众定位低幼化

我国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创作上存在的最大偏差就是对电影观众的定位过于低幼化,因此电影所呈现的内容显得十分幼稚和浅显,流于表面化。

动画电影与儿童电影之间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儿童电影所定位的主要观众群体为儿童,动画片的技术含量不高,语言、思维等多种表现方式都主要以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为准,创作的题材较为简单,不适合成人观看[1]。而动画电影则不同,它是与剧情片、动作片、刑侦片等电影类型并列的一种类型片,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含量,创作的题材十分广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并富有超强的想象力,为观影者提供了十分绚丽多彩的视觉体验。

二、对动画电影民族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刻

在我国第一部动画电影《宝莲灯》发行以后,我国的动画电影作品越来越多,如《魔比斯环》、《勇士》和《宝葫芦的秘密》等,这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动画电影市场,使我国的动画电影发展迅速[2]。然而,我国的动画电影创作虽然在技术上与美术造型手段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发展成就,可是在对动画电影的民族内涵挖掘上还存在较大欠缺,动画电影作品存在着民族内涵不够深刻的问题。例如在《魔比斯环》这部动画电影中,影视画面所呈现出的场面可谓是宏达壮丽,特技效果也十分真实生动,给人的视觉冲击效果是十分强烈的,然而由于电影在创作上过于重视对视觉效果的追求,使得这部动画电影缺少民族内涵,显得过于空洞;具有类似创作缺陷的动画电影还有《宝葫芦的秘密》、《勇士》等。

因此,中国的动画电影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重视起在创作过程中对民族内涵的挖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创作之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空话,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必须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的美学艺术与动画电影相融合,让其不仅能够利用高超的科技手段制造出美轮美奂的影视画面效果,还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动画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更为辉煌的动画电影创作之路[3]。

三、我国动画电影的创作重教化、轻娱乐

动画电影作为一项以丰富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为重要目标的艺术,具有较强的娱乐性。然而,由于受我国传统“文以载道”思想的影响,我国的动画电影在进行创作时普遍存在着重教化、轻娱乐的观念,使得最终创作出来的动画电影作品具有较强的道德塑造意味。这样的现状就严重降低了动画电影的趣味性,不能很好的起到愉悦人们身心的作用[4]。

四、我国动画电影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不够完整

电影的故事是由人物构成的,根据人物性格的不同引起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推动着整个电影故事情节的展开与发展。然而,我国的电影动画在创作中由于受传统戏剧模式的影响,存在着重视对电影戏剧冲突的营造与故事情节的强调上,而忽略了对动画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性格不够鲜明,存在着“好人”、“坏人”这种泛化的人物性格塑造形式,人物性格十分单一。例如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穿着容貌秀丽、穿着端庄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看就知道是好人,而通过对马文才的形象设计我们就能够清楚的判断出他是坏人。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塑造过于程式化,没有新意,例如在《宝莲灯》这部动画片中,二郎神这一角色本来具有很强裂的内心冲突,可以通过对其性格的多样化塑造使动画电影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可是创作人员却将二郎神刻画成了一个嚣张跋扈、不分善恶、失去人性的人,完全弱化了二郎神这一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使整部动画电影作品失去了许多光彩。

结束语:我国的动画电影的商业化创作之路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技术手段与美术造型等方面取得了十分可喜的发展成果,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动画电影创作还存在许多偏差。我国动画电影创作必须努力克服这些缺点,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易今.试述宫崎骏动画片的艺术特色[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13,15(7):56-59.

[2]吕永华.宝莲灯与狮子王的人物形象比较,兼谈国产动画片人物塑造的不足[J].上海艺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1):38-40.

动画电影的分类篇9

当《悬崖上的金鱼公主》横扫各大影院,以半年时间取得13亿票房时,世界动画关注者的焦距再次汇聚到日本,就如当年《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柏林金熊奖“双奖”之时的光辉时刻。随着电影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视觉冲击力更为震撼,同时作为一种产业逐渐成为投资盈利的热门,动画电影在受众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宫崎骏大师在世界动画电影界的地位已不可撼动。面对众多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动漫发展存在怎样的问题以及如何健康发展?这几乎成为所有中国动画制作人所思考的难题。

一、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之道

当国产动画片在迷茫中追寻出路时,日本动画电影已经突破了欧美电影梦工厂的包围,在世界电影中独树一帜。而这巨大成就的背后是无数动漫大师的不懈努力,宫崎骏无疑是日本动画电影成就的集大成者。面对他的成功,我们不可忽视其中的玄机与奥妙。

(一)意味深刻的主题

宫崎骏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吸引各年龄层段的受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其主题的深刻和多样。正是作品本身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才使其成为经典且老少皆宜。宫崎骏曾说:“我希望能够再次借助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1]”生存与人性作为人类永恒探讨的话题在宫崎骏动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风之谷》中的王虫入侵到《天空之城》的异域世界再到《幽灵公主》里的森林王国,宫崎骏以绚丽而富有的幻想构筑了关于生存的童话王国,运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关于人类、自然、科技之间的关系,传达出唯一的信念:活着!可以说,宫崎骏几乎所有电影都包含对人性的复杂而又多变的剖析,并且作为主题之一进行大肆渲染。精准而又客观真实的人性赤裸裸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受众无一不对其赞叹并为之折服。人类的善良、勇敢、无私、邪恶、怯懦、贪婪在宫崎骏电影中表现的是那样的淋漓尽致。

(二)浓郁的民族风格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尤其是在商业化气味日益浓重的今天,鲜明独到的风格越来越被趋同化所代替。因此,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格是本土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支撑。宫崎骏正是巧妙的将日本本土特色真实的反映在电影之中才能使得日本动画电影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古老的日式建筑,华丽的和服,无处不在的日式饮食,在点滴间就把民族文化渗透在影片的角角落落。更值得称道的是宫崎骏的民族风格不是单一的将日本原风貌的搬上银幕,而是将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别具风味。在其众多的动画电影中,融合欧美风格的建筑,服饰者以《哈尔的移动城堡》和《魔女宅急便》为甚。

(三)强烈的人文关怀

如果说意味深刻的主题使得宫崎骏电影有了主体骨架的支撑,那么强烈的人文关怀就是电影丰富感情色彩的表达。“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2]”宫崎骏正是深深的将人文关怀刻在每一帧动画上,才使得每一部都让人称道。宫崎骏似乎尤为偏爱大自然,但是纵观每一部宫崎骏动画电影,人类才是永恒的主题。对大自然的美好刻画不过是故事的一种元素,包括各种可爱或是灵巧的动物,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肥猫moon、拥有与人沟通能力的黑猫基基、持有魔法相貌可爱的豆豆龙。宫崎骏电影怀着一种悲悯去描绘一个人类的世界,这种特殊的人文关怀让受众在感动之余也在深深地反思。

(四)真实的人物场景

动画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夸张,虚构,脱离实际,甚至与现实生活遥遥相对。但是作为一门艺术,它来源于生活。每一部电影的主人公都是创作者的另一个自己,只不过经过了艺术的夸张和变形。宫崎骏正是牢牢记住了这一原理,才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默默移植到这看似虚幻的动画世界,慢慢解剖每一帧动画,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其中的真实。may这个五岁的女孩在《龙猫》中的喜怒哀乐就像任何一个邻家女孩一样。看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像观影者在参与影片的生活,让受众对影片产生情感的交流。豆豆龙生活的森林美轮美奂,似乎就是传说中的天堂,正是这种看似不存在的环境才让观众摒弃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对影片产生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存在于我们的脑海,因而并不陌生,这就是相对真实。宫崎骏正是在在真实与相对真实之间把握好了度量,才使得影片蜚声海外[3]。

二、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方向

中国动画电影尽管有着辉煌的过去,但目前所呈现的是一种艰辛而曲折的发展。近年来“喜羊羊系列”似乎将动画电影市场进一步打开,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其中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熊猫总动员》在努力使本土与国际接轨,但仍然收效甚微。中国动画电影将何去何从,面对强大的国外动画电影的猛烈进攻,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立足眼前,取长补短,不断创新。

(一)深度挖掘主题,广泛吸引受众

相比于宫崎骏动画电影立意深刻,中国动画电影的主题略显浅薄。就以“喜羊羊系列”而言,尽管媒体将其捧为“经典”并极力推崇,不得不说的是故事永远在重复狼与羊的斗智斗勇,虽然内容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观后极度缺乏让人思考的空间。目前我国动画电影的创作者常常将儿童定位为受众,在创作过程中刻意将思想放低,故此影片也不可能赢得更多层面受众的关注。其实,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动画影片的受众,不应该主观人为的局限受众。面对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和精神匮乏的日渐加剧,现代人渴求精神家园的梦想更加强烈。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成功告诉我们动画电影恰恰正是这个梦想的载体,在这个观影的世界里孩子可以满足对成年的幻想,成人可以实现对童年的怀旧。因此创作者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努力实现客观描述一个世界,满足孩子对成年世界的好奇,实现其成人梦想,同时努力唤起成年人的过往,满足成人的孩子梦想。

(二)汲取民族文化,努力走向国际

在动画设计空前发展的今天,动画设计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特点愈加显著。中国动画界在这两点上的发展尤为不足。相比与宫崎骏电影中对日本本土民族文化的借鉴和运用,中国动画电影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的使用乏善可陈。不难忘记当《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在美国包装下风靡我国的场景,由此可见,当代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人们通过文化的沟通与借鉴可以使动画电影的创作素材扩展到世界范围。欲使中国动画电影在民族风格上有新的突破,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借鉴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努力将其糅合到动画作品之中,发掘最具生命力的造型语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文化的展现绝不仅仅是简单文化符号的运用,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的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深深植根于语言,文字,服饰,饮食,建筑,风俗习惯[4]。在形式上的运用仅仅是最初的阶段,让影片在无声无息中传递民族特色才是最高境界,才能让受众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

(三)提高技能,培养人才

动画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思想需要借鉴并通过技术来完成表述。在电脑技术和绘画技术结合日益紧密的今天,先进的技术意味着高质量的画面和更为绚烂的特技技巧。即便是极力反对用电脑技术代替人工绘画的宫崎骏也没有绝对放弃技术的使用,在《千与千寻》和《哈尔的移动城堡》中都有CG技术的现身。人才是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动画电影走出国门的关键,而人才的匮乏无疑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瓶颈。对此,我们不仅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动漫产业基地,建立动画人才培养体系,使其加快培养各类紧缺人才,还应开设与之相关的动画电影研究、策划、制作、营销专业,注意在实践中挖掘并培养各种人才。

(四)完善产业链,做好副产品

随着动画电影在商业价值异军突起,更多的人们开始围绕一部动画开发相关产业,尤其是在国外,动画电影是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和发展。从欧美到日韩,从米老鼠到HelloKitty,无一不将动画电影视为一种产业。相比之下,我国的动画电影仅仅重视电影的制作与播出,这是一种观念上的滞后。如果想走出国门,就要把电影作为一项产业,实施好市场化战略,做好电影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在此过程中,国外影片的某些投资策略、品牌策略、市场策略、营销策略以及通行的商业操作规则等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五)发掘新媒体,开拓新市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从银幕到电视再到互联网,直至目前移动视频观赏的发展,当下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娱乐观赏平台。这对于动画电影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动画电影本身便与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对其进行宣传与传播,是提高其影响力的一种有力手段。《哈尔的移动城堡》在上映两周后便打破了《千与千寻》的票房纪录,就其功劳而言网络绝对居于榜首。铺天盖地的宣传可以让人们未卜先知,这是宣传策略,也是成功之道。我国动画电影目前在新媒体面前并没有落后许多,因此充分利用新的起点将对于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动画电影的分类篇10

[关键词]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

影视动画是一门幻想艺术,能够直观地抒发和表现人们的感情,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转变为镜头语言和动画场景,扩展了人类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唯美的镜头视觉表现是许多艺术形式的追求,动画作为一种假定性艺术,在突破摄影和制作限制的基础上,富含视觉艺术表现力的镜头画面是影视动画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之一。

一、影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特征

影视动画是在电影和绘画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影视动画的视觉艺术特征与电影艺术存在很多的相似点,在大多数电影理论家眼中,电影美学意义的形式直观构成是以复现现实为客观基础的,这一理论在解释纪录片、故事片、实验电影及先锋电影等任何类型影片的发生机制,都表现出较强的普遍适应性。将复现现实理论引用到影视动画艺术中,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视动画作为同属电影的一种艺术门类,主要是以再现现实作为艺术表现的基础,在视觉艺术的表达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逻辑和形式。

在英语中指代动画的一个常见词汇是“animation”,来源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是灵魂。而动词“animate”意为赋予生命,因此动画可以引申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艺术安排,使原本不具有生命的事物获得生命的一项艺术活动。“animation”一词从拍摄技巧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界定了影视动画在技术上表现出的特点,动画在英语中的另一个词汇为“cartoon”,一般直译为卡通,它指出了动画所具备的独特艺术内涵,提示我们影视动画与漫画艺术之间的潜在联系,换言之,当漫画活动起来,应用影视摄制手段和制作方式将活动的漫画呈现在屏幕上,给人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即是影视动画。因此人们在观赏动画影片的同时,也是在观赏直观视觉形式的漫画,而不是社会真实生活的艺术复现。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当前影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已经远远超越动画的诞生初期的格局。就动画的总体类型而言,根据视觉表现的技术手段可将影视动画具体划分为传统动画、定格动画及电脑动画。其中传统动画是指应用手绘的形式设计动画镜头中需要表现的角色、事物及场景。定格动画有沙动画、纸雕动画、黏土动画等,主要应用摄影机逐格拍摄事物及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电脑动画主要指应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的二维动画或三维动画,是目前影视动画制作和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无论怎样转变和划分,影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的形成机制与传统的手绘动画是没有差别的,影视动画的屏幕造型只是不同形式的漫画表现。

影视动画的创作和最终的视觉呈现要比漫画的创作和视觉表现复杂许多,漫画艺术也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艺术创作的思维逻辑,绝不是影视动画的一种低端形态。确切地说漫画艺术是影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的基础艺术形态,它们之间最紧密的联系在于影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是漫画艺术作品的抽象、变形以及拼贴。影视动画与漫画艺术之间的联系与其抽象的视觉表现方式是影视动画艺术根本性的视觉艺术特征。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直观的动画角色在造型上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抽象性,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也通常将生活化、日常化的事物进行陌生化的艺术创作和处理。

二、影视动画镜头视觉构成

影视动画在现阶段已经发展成区别于影视艺术之外的独立文化门类,受众层面十分广泛,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影响举足轻重。在流动的动画镜头中,分析镜头画面的视觉构成元素是还原动画创作过程的有效方式,将动画镜头影像根据其视觉构成利用角色、肌理、色彩、画面效果等视觉语言分析镜头画面的构图、景别、场景和光线的整体效果,会使镜头画面的质量大幅提高,呈现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影视动画中的镜头是画面构成的必要基础,也是画面的潜在艺术表现形式,每一画面都是镜头的外在视觉体现,镜头画面只是流动影像的静止化反映。影视动画创作的关键不仅仅是角色和动作的设计及后期特效制作等视觉元素的合理应用,还在于镜头画面中不同元素的视觉构成。影视动画的镜头画面是以屏幕为传播载体最终呈现的,镜头画面的视觉艺术元素也都是围绕屏幕画面效果而进行设计的。影视动画的视觉构成元素主要包括构图、色彩、光影几个方面。

构图是影视动画视觉表现中的结构画面,是为了表现特定的内容及效果,将镜头画面中被表现的角色或场景及摄影等元素进行有机组织,分布于画面,形成一定的画面效果。构图是动画镜头画面的精髓所在,主要是在已经存在的人物和场景设计的基础之上,寻找视觉艺术表现的美感,以形态、光线、颜色的方式合理给予镜头画面之中。影视动画视觉构成元素中的构图是将不同的动画场景和人物设计按照客观现实的顺序、不同的空间位置,分清重点和主次排列于连续的镜头画面之中。

色彩是影视动画视觉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色彩在视觉艺术表现中的应用从影视动画艺术诞生之初就已经成为研究重点。影视动画镜头作为一种再现现实主义的画面形式,不同于电影、电视拍摄中所呈现的色彩。影视动画的每一个镜头画面都是通过创作者经过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形成的具有主观情感和思想的艺术作品。因此,其色彩是画面色彩将色彩、思想、精神方面的感受结合在一起产生的绘画色彩。与电影创作中复现现实的客观性和写实性相比较,动画镜头中的色彩更多展现的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下与现实生活情境的一种融合,更加成熟,且更具有视觉观赏性。

光影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视觉构成要素,在绘画、摄影、影视创作等艺术表现形式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传统的二维动画创作中,无法实现在每一个镜头画面及场景中都应用现实光线作为参照物,只能将光影这一视觉表现元素融入创作之中。影视动画的镜头画面大多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想象出不同光线的照射效果。光影在镜头画面中的设计和融入,使画面中各种视觉元素形成明暗差异的影调和不同的关系,它随着画面中事物的大小、轮廓、体积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突出镜头画面中不同事物的造型特点,展示画面构成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关系,从而构成镜头画面的整体的造型风格,起到决定画面场景气氛的重要作用。

三、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的审美

随着影视动画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计算机制作的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已经成为动画产业的主流发展趋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动画形式。影视动画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凭借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为展示时代思想的现代艺术媒介。认识影视动画镜头的视觉艺术表现,应从动画艺术表现的形式出发,了解其艺术创作的机制,掌握动画镜头中视觉表现的基本规律。现阶段影视动画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艺术文化产业,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影视动画视觉表现的手法,使影视动画走出传统创作方式的局限,焕发出全新的艺术活力,拓展了动画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领域。影视动画在视觉表现方面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力,在其他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领域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逐渐成为当今艺术形态中的独立概念。

关于动画镜头中人物角色及场景的美术设计及辅助融入的其他视觉效果是影视动画创作的灵魂。影视动画作为传播视听的工具,需要大量镜头画面设计元素,将画面合理组接在一起,实现描述连续镜头画面和故事情节的目的。在影视动画镜头画面中,画面的视觉构成元素与视听语言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的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了影视动画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如今,数字技术已经广泛深入到各个文化创作领域,许多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计算机数字技术。影视动画镜头画面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视觉表现形式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与视觉表现的整合,产生出与传统绘画艺术或电影技术不同的审美特征。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的审美具有广泛性、全息性和多维性。它能够充分调动观赏者的视觉感官,还能够通过独特的视觉艺术表现激发观赏者情感、思想、精神方面的活动,所表现出的虚拟美和个性美是复现现实艺术无法实现的。

计算机技术在影视动画镜头画面创作及视觉表现中的应用,突破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的平面布局,利用3D的动画制作手法与其他视觉元素的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镜头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并在故事情节的作用下,形成连续的视觉认识。影视动画不仅是体现制作效果及故事情节的作品,其本身也是一件极具视觉艺术表现力的艺术作品。在动画核心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影视动画镜头画面从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光影、摄像机动画到后期处理,每个创作环节都需要创作者精益求精,力求呈现在屏幕上的镜头画面获得最佳的美学质感及视觉艺术效果。

四、结语

影视动画是在绘画和电影基础上不断延伸发展而形成的艺术门类,同时具备了绘画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视觉表现特征。影视动画中镜头画面的创作是高度自由的,富含视觉艺术表现力的镜头画面也是影视动画创作最为鲜明的艺术特色。影视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幻想型艺术,改变了主客体的观赏方式、感知方式、情感方式、思维方式及艺术审美方式。每一个镜头画面中的视觉表现元素都蕴涵着创作者赋予其引申性的艺术内涵,对观看者的思想和情感产生交互性的刺激,从而进行主观和客观的互动、感性和理性的交融、技术和艺术融会贯通,达到视觉艺术表现与审美意识上的统一,形成不一样的视觉艺术效果和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陈旭媛.浅析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的独特性[J].当代艺术,2010(02).

[2]米高峰.当代语境下的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07.

[3]程雯慧.浅析日本影院动画镜头的艺术表现[J].艺术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