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着力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0:55

经济发展着力点篇1

充分认清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性

《当代贵州》:近一段时间来,中央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在全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大背景下,对于我省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晓东:对我省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中央作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我省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关键是如何应对。应对得当,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应对不当,就会在挑战中丧失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搭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艘大船,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抓住了机遇,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就会上一个大的台阶;如果丧失了机遇,我省经济发展方式将更加落后、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将会更弱、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扩大。在机遇面前,既不能得“色盲症”,见事迟,看不到机遇;也不能得“痴呆症”,行动慢,错失了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敏锐的眼光认识机遇,早认识、早部署、早推动,坚持把贵州发展放在全球经济大趋势中考虑、放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去谋划,顺势而为,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代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地而异,对于贵州这样一个“两欠”省份,在转变发展方式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晓东:这要求我们要充分认清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性:第一,我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整体质量差,是我省一切问题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加快发展、做大总量,仍然是我们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也决定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实现超常规发展,舍此没有别的选择。这样,必然会带来既要加快扩大经济总量,又要提高发展质量的突出矛盾;既要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又要改善经济结构、增强发展效益的突出矛盾。第二,我省是一个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的省。面对这样的资源环境现状,如果我们继续重复走发达工业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再转型的老路,显然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浪费不起、消耗不起、破坏不起,这必然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把提高技术含量、执行行业准入标准放在突出位置,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三,我省是一个生态脆弱省。面对这样的生态环境,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大开发,那样代价很大,得不偿失,但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开发。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经济与生态双赢。第四,我省是一个“三不沿”省。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没有平原支撑,长期处在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是我省又一重大基本特征。面对“三不沿”省情,我们必须把交通建设摆在事关全省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位置来抓,努力突破瓶颈制约,实现我省与发达地区的快速连接,融入全国经济的大循环,充分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第五,从我省经济发展所处阶段性特征看,需求结构、城乡结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突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人均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三大需求不协调、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经济社会不平衡。

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贵州来说,尤其重要,尤其紧迫,尤为艰巨,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作为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坚决打赢打好这场硬仗。

“三个方面”、“七大关键”找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当代贵州》:从您上述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由之路。具体该怎样做?

王晓东:这就需要我们突出重点,找准抓手,协同推进。在我看来,就是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在“加快”上下功夫。对我们这样一个“两欠”省份,如果不加快转变,就必然使原本已经很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加快”上下功夫,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落到实处。二要在解决“三大基本问题”上下功夫。一是解决不愿转的问题;二是解决不会转的问题;三是解决不能转的问题。三要在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上下功夫。

《当代贵州》:如何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

王晓东:在我看来,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就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力争在转变上下功夫、在加快上见成效。具体讲,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七个关键环节:

一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一是要始终坚持“好字当头、能快则快”的重要方针。能快则快是我们贵州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二是不仅要努力争取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要努力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期。近几年来,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省是可以做到的。贵州必须保持10年、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快速增长期,这样才能缩小差距。我们应当有这样的信心,有这样的志气。三是要把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作为一个基本目标。我省是典型的速度效益型经济。要做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根本要求,奋力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10%以上的速度。

二要把改善发展基础条件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工程。一要加大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条件首先是交通、水利建设,对我省来说,这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二要加快生态建设力度。加强生态建设,我认为就是“封、退、种、治”四个字,坚持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养畜、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加以治理。三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我看来,就是要做到三个切实抓好。一个是切实抓好基础教育。要完善义务教育的保障体系,在“两基”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攻坚成果,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发展。一个是切实抓好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这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我省一方面大量的劳动力富余,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缺乏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这说明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欠缺。再一个是切实抓好高等教育。要推进高校资源优化配置,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合理规划高校布局和办学规模,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要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从我省看,要着力从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贵州现阶段经济特征仍然是投资拉动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因素中,扩大投资仍然是最大的任务、最主要的抓手。在扩大投资力度的同时,逐步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投向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符合转变发展方式的领域,以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再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二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2009年,我省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4.2∶37.9∶47.9,全国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0.6∶46.8∶42.6,第三产业的比重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我省的产业结构是建立在“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大”、三次产业都不发达基础上的。而在第二产业内部,我省实际上是在轻工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走上重化工之路的。在我看来,优化产业结构,关键是要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着力抓好“两大增长点”,切实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三化”就是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两大增长点就是旅游和县域经济。在农业产业化方面,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按照集团化和专业化模式进行重组联合,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加快建设农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体系。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就是大力培育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关键是要根据资源禀赋状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我看来,就是要“建立三大基地、打造两大品牌”,即建立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要充分打造贵烟品牌、茅台品牌。在绿色城镇化方面,就是要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发展产业、消除壁垒。我认为,要扩大城市规模,把城市规模做大,是推进城市化的首要任务。在做大规模的同时要大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聚集力、服务力和辐射力。同时,如果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没有就业,就不会有收入,所以要下功夫发展城市经济,有产业才能有就业,有就业才能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有消费。消除壁垒,就是要革除限制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的政策壁垒。当务之急,是要下决心改革城乡人为阻隔的户籍制度,化农民为市民。在旅游业方面,在硬件建设上,既要大力加强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大力加强景区内的景观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吸引力。在软件建设上,既要大力加强管理,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努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又要大力拓展市场,加强旅游推介宣传。在县域经济方面,贵州经济发展滞后,转变方式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县域经济方面实力弱、基础差。要加大力度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

三是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必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四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战来打。节能减排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我们必须狠下功夫。一要抓重点。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抓住主要矛盾,积极推动耗能大户、排放大户的节能减排工作。二要抓技术。要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采用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三要抓淘汰。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和经济的手段抓紧进行淘汰。要在2010年年底前,再关闭79对小煤矿,淘汰水泥湿法生产线、炭化室高度4.3米以下的小机焦、7200千伏安以下黄磷生产线、6300千伏安以下矿热炉。四要抓建设。根据中央的要求,到2010年,CoD排放总量要控制在21万吨以内,比2005年下降7%。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建设污水处理厂。要抓紧完善措施,建立健全机制,确保每一个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投入运营。五要抓发展。一方面要发展低碳经济。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六要抓追究。要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跟踪督查机制和考核制度,形成定期督办、定期通报、定期考核的制度,确保各项节能减排目标扎实推进。在年度考核中按照节能减排的考核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对地方行政领导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

五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抓手。一是狠抓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利于生产要素配置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把我省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把资源变成商品、变成产业,必须突破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二是狠抓能左右经济发展态势、带动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重大产业项目。产业项目对于加快贵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升贵州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增强贵州发展后劲和自我发展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力促项目尽快实施。三是狠抓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项目。省委、省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每年都在改善民生方面安排了一批重点项目。要按计划加快推进列入省重点项目建设名单的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广大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一方面要狠抓项目、多上项目,另一方面又要严格准入条件、把好项目关。

经济发展着力点篇2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呈现稳中略快的态势。从需求层面看,得益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的强劲增长。2007年前10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1%,外贸出口总

值同比增长26.5%。

虽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仍然失衡。前3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达到了41.6%。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介绍说,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应为80%左右。当前,中国投资和出口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仍然非常突出。

目前,中国的投资率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近20个百分点,消费率却低近20个百分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认为,消费不旺及由消费所决定的内需不足,有着特殊和复杂的原因。

首先,内需特别是消费不足很大程度上由中国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不足引发,因为收入决定消费。其次,政府财政收入虽逐年增多,但多用于行政事业开支和生产性投资而非拉动需求。另外,教育、医疗以及住房等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使得人们远期消费支出增加,而不愿增加当前消费。

专家指出,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发展中国家有抑制消费、鼓励投资的倾向,这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有关。但是,经济增长过渡依赖投资和出口,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逐渐提高消费在GDp增长中的贡献,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解决当前经济增长中的需求结构矛盾,必须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其中,首要的是实行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坚决抑制不合理的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同时,要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另外,还要注意防止通货膨胀影响低收入人群的基本消费能力。

经济发展着力点篇3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建筑企业发展方向着力点ppp发展模式

经济新常态是当下经济发展的一个热门词语,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不同以往,相对稳定的态势,这是一种趋势性和不可逆的发展状态,也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不同的新经济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期。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结构调整必然有阵痛,建筑行业发展与国家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建筑行业要审时度势,科学认识新常态,并积极应对、学会适应新常态,重新研判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如何成功升级转型、如何快速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来确定发展方向,找准发展的着力点,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辉煌做出贡献。

一、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一)新常态发展特点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要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过去的建筑企业过于依赖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而新常态下要求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企业经济放缓,相应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追求规模效益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会造成企业供求矛盾问题更加严峻。建筑行业正在回归理性,扭转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建筑企业必须受到诚信和严管的考验、使得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转型,建筑企业也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商业发展模式和服务理念都发生变化,这对已经各项稳定的建筑行业,势必造成混乱,经济迅速下滑,容易造成市场混乱。

(二)推进产业现代化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遇到的行业发展瓶颈问题居多,建造成本和消费需求成为推进过程中的主要瓶颈问题。一是消费需求问题。政府决策和调控都是暂时的,最终还得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决定建筑体需求量,企业应注重消费需求的分析和研判,逐渐以市场为主导,形成新的消费吸引。二是市场主体问题。建筑企业要找准方向,看准未来发展趋势,主动转型升级,走建筑设计、加工、装配施工一体化的道路,从企业实际出发,依据效率与效益的原则,合理安排好工厂部品生产量与现场施工的比例。

(三)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

建筑行业信用一直不高,信用缺失问题从市场上滥收保证金问题就能看出。诚信体系建设就是要扭转建筑市场信用缺失问题,避免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现象。要提高诚信,一方面要靠政府。从政府层面实施新的招标办法,应还招标权给建设单位,让招标过程公开透明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形象。一方面要靠建筑企业本身。要加强自身诚信体系建设,树立企业形象,诚信经营,加大企业人才的竞争,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扩大企业服务内涵,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四)劳动队伍建设的问题

建筑企业在新常态下要注意劳动队伍建设问题,建筑人力成本增高,建筑高素质人才资源紧张,逐渐成为建筑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常态下劳动力需要高技术、高素质、高稳定的劳动队伍,不追求劳动队伍素质,一味寻找低价劳动力必然会给企业发展造成阻力。建筑企业要认清发展形势,加大劳动力队伍建设,要从资源配置的战略高度看待劳动队伍建设的问题,要认识到当前人才和素质是主要竞争力,谁拥有了人才和素质,谁就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发展方向和着力点

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全面认清发展形势,提出发展新要求,从新常态的角度下确定企业发展方向,找准着力点,实现建筑企业成功升级转型。一是向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国家重点的建设项目,建筑企业要抓住机遇,将注意力转向国家重点发展项目,不要都想着向外看、往外走。要立足于现实,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自主创新,跟踪消费新动向,在建设中寻找新模式,ppp模式就是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下文重点分析),来促进建筑企业发展。二是向建筑产品寿命周期延伸的方向发展。建筑企业要放眼长远发展,建筑企业并不一定非要搞建筑开发、建筑施工,要把经营的触角逐渐延伸到建筑设计、建筑使用维护、维修,建筑运营、建筑物改造等多个环节,提供建筑物管理的增值服务,扩大经营范围,获取增值利润。三是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必将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一个方向,绿色施工将考验建筑企业的新的施工技术水平,节能环保也将提升建筑企业的同行竞争能力,开发和使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企业重点的研究着力点,需要建筑企业加大研究力度,突破发展瓶颈,增强自身竞争力。四是向高品质服务方向发展。要注意诚信体系的建设,要从全部产品的品质、所有工程细部的品质做起,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优价赢得社会最终认可。

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发展的着力点主要在于:一是趋于企业经营范围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建筑企业已经和世界实现了无缝对接,市场竞争呈现全球化格局,建筑企业要适应发展要求,就要不断提高工程总承包、项目融资、国际信贷、设备贸易的综合能力,把企业经营范围向国际发展。二是趋于企业建设模式一体化。向国际学习,建立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以此,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质量,推动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三是趋于施工理念低碳化。低碳发展,是国家提出的要求,也是世界的潮流,低碳建筑施工是实现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必然追求。四是趋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设“建筑设计规范化,建筑构件生产工厂化、建造施工装配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四化一体”模式,走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五是趋于行业结构专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化是建筑企业立足现实、谋发展的必然道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点。六是趋向劳动组织人本化。建筑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建设,建设“以人为本”的发展团队,团结企业内部力量,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七是趋于质量安全标准化。质量和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要着力发展企业质量和安全教育,确保工程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

三、ppp模式发展

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即公私合作关系,是公共基础设施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通过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共同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合作模式。ppp模式,就是国家设立项目,给予政策支持,而私人机构投资,参与建设、运营管理,各取所长,各取所需。ppp项目都是带有公益性的项目,不允许私营部门在项目参与过程中获得超额利润,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ppp模式是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推广试运行的一种融资模式,并成立了相关的ppp工作领导小组,在能源、交通、水利等13各领域推广ppp模式。

国家ppp发展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建筑企业参与国家ppp项目,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合作方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于政府来说,不仅有利于缓解公共部门的支出不足和地方债务问题,还有利于优化配置项目资源,提高吸引利用效率,减轻政府风险。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能发挥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承担的投资风险较小,获得长远稳定的效益,优先获得政策扶持。

运作ppp模式的必要条件: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和专业化机构和人才的支持。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需要做到。一是ppp项目需建筑对口项目。有足够能力承担ppp项目建设,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二是具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筑企业必须具有此方面的人才,懂得法律、金融和财务方面知识,熟悉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ppp交易流程。三是具有相应的项目组织机构,作为专项组织、管理、实施。四是具备足够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是由建筑企业投资,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必须有足够资金作基础。

四、结束语

建筑企业要在经济新常态下确定发展方向,找准发展着力点,不仅要正确认识到经济新常态化的发展要求,审时度势地研判发展形势,更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寻找解决发展瓶颈的方法,立足于现实,立足于长远发展,立足于新常态发展特点,推进产业现代化建设,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劳动力规范建设,成功实现企业升级转型,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泽,任阳军,袁紫金.经济新常态下安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7期。

[2]张奕.新常态下建筑业发展新趋势[J].建筑,2015年7期。

[3]韦搏.经济形势下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J].房地产导刊,2015年12期。

经济发展着力点篇4

县域经济作为“三农”的具体承载者,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作为县级农业银行,如何更好地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提高服务“三农”的效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找准发展的着力点,促进自身业务经营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农行抢战市场份额有利时机,作好规划又是迫在眉捷。目前笔者结合近年的工作实践,浅谈一点个人的设想。

一、对县级农行支持县域经济的认识

1、县级农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调整经营策略的明智抉择

经济决定金融,农业银行只有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才能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金融扎根于经济”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银行才有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营效益的经济基础,才能分享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也是如此。我行地处晋西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近十年来,全行通过加大机构撤并力度,基层农村网点虽然没有了,但目前我们充分利用发展“三农”业务,来采取农村市场领域,通过支持民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全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我行的业务经营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

2、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将为县级农行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随着个体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拉动和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创造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使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刺激和拉动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尽而使农村潜在的市场变成了现实的消费需求,最后必将会拉动农业银行在县域有效信贷的稳步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也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3、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县域金融的主渠道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的逐步对外全面开放,中、工、建三家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到位,城市金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大中城市现有的优势项目和优良客户在银行间分布基本固定,农业银行如果一味地与其它商业银行共同竞争城市优良客户,不但会使业务成本越来越高,赢利空间也会越来越少。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县域金融市场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主动地抢占县域金融制高点,稳固银政、银企合作关系,在县域金融领域内形成新的经营优势。

4.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必将成为农业银行经营的基石,没有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农业银行系统的全面发展。开拓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中的信贷市场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和发挥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网络、人员、资金等资源优势;有利于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利于拓展优良客户,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二、县级农业银行在支持县域经济中的制约因素

当前,县级农业银行在县域金融中虽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不良资产处置后,支持空心化经营,严重制约着银行的发展,按当地实际情况,能准入贷款的大项目几乎没有,小额信贷限制性条款过于死析能源工业能灵活运作,给不发达的支行带来诸多不便。二是由于县域企业经营效益较差,相应的固定资产投入和科技设施投入较少,从而造成整体竞争能力不足。三是县级重点企业较少,而优质个人客户群体较为丰富,由于近几年信贷政策向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倾斜,使县级分配到的信贷资源越来越少,制约了县域经济和农行自身的发展。四是信贷审批效率低下。由于对县域经济信贷需求研究不足,对欠发达地区中小客户与重点企业适用同样的业务流程,不适应中小客户时效性强、快用快还的特点,使中小客户拓展的力度受到相当大的制约。

三、县级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1.发挥比较优势,巩固提升县域零售业务市场

一是理顺零售业务管理体制,统筹全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在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群体多,分布广,零售业务资源丰富。农业银行网络先进,发展零售业务优势明显。要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在信贷资源、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等配置上,电子设备、网点改造等投入,坚持分配与培养并举,加快充实金融、营销类的人才,增强县级农业银行零售业务饿竞争力。

二是积极支持县域个体生产经营业主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批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加工、批发零售的个体经营业主迅速崛起。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客户群。我行的工作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连续发放小额信贷1000万元,现已全部收回没有一笔沉淀贷款。因此,我们要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的授权授信、担保方式、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加快推广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新产品,扩大支行审批权限,增加经办机构,支持县域个体生产经营业主快速发展。

三是积极培育优质个人客户群,推动县域消费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金钥匙、金穗卡和金融超市的品牌优势,积极培育“信誉良好、忠诚度高、回报丰厚”的中高端个人客户群。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支持县域消费经济的发展。

2.完善信贷运行机制,加快拓展小企业业务

小企业是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相当部分小企业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技术含量高,赢利能力强,专业化、集群化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力大幅度增强,已经成长为最具活力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群体。重点选择具有区域行业竞争优势、产品市场销路好、具备成长性的优质小企业客户聚集区域,大型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区,以及与集团客户相关联的配套型、加工型和高新技术型小企业集聚区,建立一批经营小企业贷款的精品支行或特色机构。要根据根据县域经济小企业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积极创新服务,为小企业量身打造特色产品,实行灵活的贷款担保方式,适度扩大小企业贷款抵押品范围,满足小企业多样化饿金融需求。

3.积极支持县域重点企业和骨干项目

重点企业和骨干项目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县域经济改变落后面貌的主要推动力量。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宏观调控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优选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营销突破,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壮大自身经营实力。

4.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县域中小企业客户众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金融需求尤其是贷款需求旺盛,而“期限短、要求急、周转快”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本着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的原则,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经济发展着力点篇5

1.1工农的性质改变

通过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的了解,对其工业化的过程分析,了解到在这个过程的早期发展中,是以农业发展为主体。在农业生产中投放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再把农业发展产生的资源投放到工业发展中。在工业化过程的中后期,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2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工业渐渐取代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我国的工业会发展到现在的这个地步,工业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取得如此大显著的成果,离不开农业资源的提供、农业经济的大力支持、农民的伟大奉献。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积累的能力在逐步提高,我国政府也随之改变了相关的政策,为了保证工农产业的平衡发展,缩短工业与工业之间的差距,改变城市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规定用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用工业发展来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全力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开始使用现代的工业、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经济管理方法,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的农业逐步改变为现代化的农业。它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手段。现阶段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建设现代化的农村,不仅会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生产力,创新农业经济的生产技术,还会为创建社会主义下的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城镇化,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经济也可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增强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村的竞争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增强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国际和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加快执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的农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有着很大的意义。

1.3城乡一体化

在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不平衡,农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产组织能力不高、生产设备匮乏、生产力低、增长过慢、农民收入较低。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过快,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农民对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更加剧烈,要求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消除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共同富裕。

2农业经济的转型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学科带来了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给农业经济的管理学科也带来一些影响和改变。

2.1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改变和发展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的增多,传统农业经济逐步被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所取代,农业的发展也随之进入新的阶段,关于农业的学科渐渐增多,管理学科的对象应着重放在农业的产业链上,注重农业生产的过程,保障农业产品安全质量。

2.2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改变和发展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当前主要的城乡经济结构。城乡传统的经济结构被打破。在社会经济的转型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定会得到极高的重视,管理学科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现代也是一个注重环境的时代。农业本身就是经济和环境的再生产结果,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农业产品的再生产,所以环境保护理论也成了管理学科关注的重点。

2.3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方针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改变和发展

现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逐渐深入到农业发展中,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方针渐渐变成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并且进行了一些探讨,主要体现在:政府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理念,把可持续性的使用和保护环境当作农业经济转型期的管理学科重点,以至于农业经济的管理理论发生了质的变化;怎样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将会成为农业经济转型期管理学科的重点。

3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和改变

3.1确定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社会经济的转型显示出很好的发展趋势,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但是转型过程中,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存在的矛盾。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很少,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还是比较零散的,没有形成农业产业的整体形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去农业发展只注重产品的重量,转变成现在注重农业产品的安全质量。这就激发了过去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与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2者之间的矛盾,所以要管理好农业,就要确定好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极力解决2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3.2分析农业经济管理,着重变现学科之间的特色

在分析了转型期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管理学科的探讨对象的一些变化,了解到其中的差异,执行差异化的学科战略,把工农的性质结果、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农业经济转型期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注重农业经济的整体分析,注重生产之前、生产中和生产之后3个阶段的生产步骤,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注重环境和国际方面的问题。

3.3加强人才的培养

从差异性的学科中可以发现,针对不同的重点有着不同的方针,这样就导致了需要不同的人才。可以提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合理和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地选取农业经济在转型期管理学科所需要的资源,例如教学教材、教师辅助教学所要用的资料和理论。恰当调整研究重点,将教学新理论、新方法和技术融入到管理教学中,培养探讨重点所需要的人才。政府应加大教学的改革和规划,推出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教学中的人才培养对策,重点培养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和优秀的人才,增强培养力度。

3.4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经济发展着力点篇6

改革开放之初:探索“经济建设新路子”

改革开放之初,对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探索,是在对改革开放前“三高三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高三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低质量,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是由当时的客观历史环境所决定的。

不可否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改革开放前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农轻重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畸形;二是过度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三是积累率过高,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这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逐渐认识到,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要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首先突破发展战略、经济体制与指导思想的藩篱。从而正式拉开了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帷幕。

1978年,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国家的历史性转折,也开始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探索。其主要表现是,从1978年到1981年底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经过3年多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探索“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思想。

“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提出,其历史作用是重大的。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系统认识和反思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尝试使它发生转变,并为以后更深入地探索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党中央此时仍将计划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的体制环境,也还尚未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这一历史任务需要在新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完成。

20世纪末: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生态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逐渐深入人心,实现经济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这期间,党中央首次提出了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的思想。“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相对于“经济建设新路子”,具有更加明确的战略基础和体制环境要求,理论表述也更精炼、更准确。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了转变经营方式的思想。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乃至完成的思想。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在党的重要会议中首次使用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及提出实现其根本性转变的理念。至此,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理论正式形成。

可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对“经济建设新路子”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就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一次系统性阐述,为全面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本格局。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中国共产党针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这一突出矛盾提出的,因而该范畴具有显著的“增长”特征,而对于“增长”基础上的“发展”问题则关注不够。对“发展”问题的深刻关注,又转入了下一个历史阶段。

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思路

随着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此时,长期积累形成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收入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生产成本上升等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日益成为新的突出矛盾。这些矛盾表明,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尽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鉴于此,2007年6月,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这是中央领导人在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后不久,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在党的重要会议上第一次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到战略高度来看待。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以往所提的经济增长方式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内涵却相差甚远。经济增长方式比较注重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则更为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重数量扩张又重质量提高;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而且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科学,更符合中国实际。

经济发展着力点篇7

一、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在过去的一年,我国的经济总量成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与否,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首先,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必须切实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挑战。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仍然存在着较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经济结构,我国经济发展必将受到外部环境的巨大约束,难以保持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同时,当前世界经济正进入新的结构调整期,这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最近,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就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发达经济国家正在试图或者说被迫减少其负债消费模式。例如,美国的消费信贷持续放缓,欧盟诸国以及日本的居民消费仍然疲软。加之,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出口倍增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恢复,并弱化了经济增长对消费拉动的依赖。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开始更多地转向扩大内需。这种形势对于我国这种对出口依赖较大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国需要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于出口的过分依赖,而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

其次,如果不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将会面临着进一步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存在着失衡并增长的现象。从我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上看,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的三次产业发展很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此外,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都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如果这些结构性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就难以形成持续较快发展。

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失衡问题,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存在的失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需求结构来看,内需和外需不均衡,投资和消费不协调,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对于外贸出口的依赖比较大,这一点从近年来我国的居高不下的外贸依存度就可以看出来。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部需求的不振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下降,也恰恰说明了我国经济对于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以及国内需求的严重不足。另外,投资与消费失衡,特别是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相对较弱,更是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突出问题。统计数据显示,2001-2009年,我国投资率由36.5%上升到47.5%,消费率则由61.4%下降到48.6%,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5.3%下降到35.6%。过高的投资率以及持续走低的消费率,都显示出我国经济结构中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矛盾突出。总的来说,这种持续的高投资、高出口而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的不足,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增大。

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工业的发展。虽然农业一直被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受制于其规模化经营不足的问题,农业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的状态之中且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同样,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始终偏低,一直在40%左右徘徊,这相比于其他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了十多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则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据着半壁江山,但我国的工业附加值比较低且对能源资源的消耗过大,这必然会加大资源环境的压力,威胁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中的“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问题,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因此,我们需要稳定第一产业的发展,增强第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下大力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调拉动转变。

从空间结构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凸显。由于历史、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既表现为地区间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的差异,还表现为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虽然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仍有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本来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的问题,但是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则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存在明显的人为加固因素,即建国后我国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制定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则是人为性造成的严重二元经济结构在现实中形成了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前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如果我们加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以及城乡经济二元化的问题,必将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甚至会危害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三、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当前,我国正处于只有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进行深度调整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已经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否则我们的经济就不能保持可持续的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1.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我们国家必须及时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坚持把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以此来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

目前,中国有着占世界近20%的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已经突破4000美元,但我国的最终消费品却还不到50%,这与国际上70%左右的平均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这表明我国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规模上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因此,我国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最重要的就是提升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促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为此我们要在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上做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下大力气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包括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其次,要逐步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应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小城镇的商业网点建设,营造良好的居民消费环境。再次,要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兴消费形态,促进文化、旅游和健身等新兴服务消费。通过刺激内部消费、改善内部经济环境,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可以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我国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有效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总的来说,就是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

具体来说,调整产业结构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重点保护行业生产能力,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

二是突破关键环节,加快工业结构升级转型。也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传统工业的新型化,大力促进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此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强化制度创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要加快发展生产业,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管理咨询、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等生产业,促进工业结构的提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活业,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四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就是要重点支持新能源、生物、高端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实现“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需要我们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3.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或者说是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这一进程既是一个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更是一种对利益格局的调整。我国要统筹城乡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最关键的应该是着眼于制度体制层面的改革,以制度的公平矫正城乡关系的不平等。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就业机制,确保城乡居民竞争的起点公平;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真正有效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政府职能向农村辐射,尽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以提高城乡资源的配置效率。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探索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等等。

经济发展着力点篇8

关键词:山东;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一样,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山东县域有122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4.7%。研究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促进山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山东县域经济明显提速。2007年,122个县市区完成生产总值21882亿元,占全省的84.3%,比2003年提高2.6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18亿元,占全省的48.8%,比2003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强县更强,弱县提速

2007年,30个强县完成生产总值10014亿元,占全省的38.6%。在2008年7月份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中,山东有26个进入,其中荣城跻身前10名。而2000年山东只有21个进入百强县。强县更强的趋势明显。近年来30个欠发达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增长幅度均高于经济强县,发展势头强劲。

(三)“高效”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先全国

多年来,山东农业产值和增加值一直居全国首位,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省。1990年以来,山东“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很快,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由此推动了农业标准化、国际化进程,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了山东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

(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全省看,各地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位特点和产业特色,初步形成胶东半岛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板块、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板块、鲁西现代农业板块、鲁南煤化工、旅游和现代物流板块等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区域经济板块。从单个县域来看,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县域生产力布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县域经济布局结构愈加合理。

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越来越高,2003年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比是16.6:52.1:31.3,2007年山东省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比为10.7:59.3:30,4年中二三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

县域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成为重要支撑。从全省看,2007年非公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4.1%,比2003年提高13.2%。

二、现阶段山东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整体水平不够高

在2008年7月份公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山东与浙江一样,都是26个,江苏省25个。但是,与浙江、江苏相比,山东还有这样一些差距:首先,百强县在山东县市区中所占的比例低。其次,山东强县还不够强。最后,山东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国际化程度方面与两省仍有差距。

(二)发展极不平衡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2007年122个县(市)中,过8000元及以上的有4个,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48个,低于4000元的还有3个。从2005年统计数字看,91个县市中GDp和人均GDp最高的与最低的都相差10多倍。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

首先,县域二、三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次,绝大部分县(市)经济结构不合理,个别县一产比重还在50%左右,很多县二产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三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依旧以粗放型投资为主。有些县受地方短期利益影响,对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还不够重视,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仍很普遍,由此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产业布局看,一些县的主导产业还不突出;产业之间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程度不高。

(四)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

1、县级政府缺少必要的发展经济自。目前的行政管理层级过多,限制了县一级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近年来,山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有些政策落实得不够彻底,有些该下放的权力还没放到位。

2、县乡财政捉襟见肘。分税制下的县域财政,财源结构单一,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多数县市很难发挥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职能。

3、融资难的问题突出。目前县域普遍存在融资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县域金融服务网点减少,民间金融机构又还没发展起来,金融机构单一。县级支行普遍没有信贷权,只能吸收存款,不能发放贷款。县域企业多数属于中小企业,本身注册资本和信用等级不够。这些都导致贷款难。

4、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用地指标紧张,从宏观看是国家严格土地审批、减少项目用地指标、对开发区进行审查核减等措施造成。从微观看,一些县不注重项目的土地产出效益和容积率,投资强度不够也是原因。

5、高层次人才短缺。县域与省城及地级市相比,在综合配套、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着先天差距,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导致当前人才过于向大城市集中,高层次人才匮乏、高素质劳动力短缺,由此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三、加快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基础层次,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打好这个基础至关重要。今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县域经济的组织领导

重视发挥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是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现阶段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应重点抓好分类指导:

1、对各县域按照一定的、综合性的标准进行科学分类。现有分类方法主要是按照经济实力将省内县级单位分为强县、中等发达县和欠发达县,这种分类能够体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水平。但这种分类方法是排名式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改革的方向是主要依据经济发展实力、区域功能(主体功能区定位)、产业发展水平和历史贡献等对县域进行科学分类。

2、实施重点突破。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要实施重点突破。对于经济强县和一般县份,要充分放权,尽快赋予其相当于地级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权限;对于特殊县,要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农业大县、资源型县和老工业基地转型县、生态县,要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配套实施相关政策,加大对其支持力度。

3、进行差别化考核。在科学分类和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考核。因为分类不同,发展重点不同,对于地方政府的考核重点自然不同。因而,必须根据分类后的发展重点实施差异化考核。

(二)构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体系

1、建立完善金融支持体系。要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引导各金融机构对县域增加信贷投放,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创新贷款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创新符合县域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完善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鼓励建立由自然人或企业设立的小额信贷组织。

2、建立完善土地支持体系。一方面要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充分利用好存量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另一方面,省里在分配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时可适当向县级倾斜。各县也可采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等办法自行解决问题。

3、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要落实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制订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县域工作;加强对县和乡镇领导干部培训;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农广校等载体,加快乡土人才培养。

4、建立完善财税支持体系。继续实施省、市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并逐步提高财政困难县的保障水平。调整县级财政专项配套政策。

(三)深化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赋予更大的活力

1、统筹推进县域各项改革。推动乡镇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推进县乡财政改革。大力推行财政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乡财县管、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促进县(市)级财政的增收节支。

2、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从2002年起,浙江、湖北、河南、广东等省先后开始了“强县扩权”改革,把地级市的一些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在经济管理方面形成了近似于“省管县”的格局,赋予县级更大的经济发展自。“强县扩权”效果明显。山东曾在2003、2006年两次放权,尤其是对30个经济强县给予了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对强县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今后,要加大放权的力度,可以考虑在全省17地市中选择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进行扩权试点,给予设区市的经济管理权、事务统筹权、社会管理权等更大的自。在扩权试点县基础上,再逐步向所有县(市、区)放权。此外,建议省委、省政府赋予县(市)级对省直管部门更大的协管权。

(四)继续优化县域经济结构,转变县域发展方式

1、继续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做优农业就是着力使农业出优质产品,培育优势产业,聚成优势竞争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把农业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做强工业就是着力把县域工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工业档次,保持工业强势发展。继续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主导产业。要注重培植核心企业,同时围绕核心企业发展配套企业,促进县域内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也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山东省县域服务业发展潜力很大,要积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抓好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加大投入力度。2006年省政府设立了服务业引导资金,各级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出台了明确的目标和政策:对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扶持有基础、有规模、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3、进一步壮大园区经济。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引导园区按照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开展定向招商、专业招商,通过政策引导各类企业有序向园区集中。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以业兴城和以城兴业的良性循环。

4、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临港经济。

参考文献:

1、姜大明.转变发展方式搞好城乡统筹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09-02-21.

2、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一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eB/oL].省略/jzl_first/jzl_first01.asp,2009-02-21.

3、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eB/oL].agri.省略/jjps/t20080709_1079408.htm,2009-02-21.

经济发展着力点篇9

摘要:交通落后是制约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交通格局的改善是铜仁市以及武陵山区域等内陆山区加快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重要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轮子经济是抓好、用好这一重要机遇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铜仁市发展轮子经济要在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培育轮子工业、农业、旅游业和物流业等产业和抓好黔东路域经济带网络开发和黔东高速路运营管理公司的组建等开发方面着力。

关键词:轮子经济轮子产业轮子开发

基金项目:铜仁市委重大决策问题研究课题,《铜仁市轮子经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010。

一、轮子经济内涵

2012年以来相继出台的《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和2013年底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造一批内陆开放实验区的决定等是贵州省,也是铜仁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重大发展机遇。特别是杭瑞高速和思剑高速在铜仁市的全线贯通运行和铜大高速、松铜高速等在建高速路的加快建设,铜仁市“东西贯通、南北相连”的交通通道网络格局即将形成,为此,本文认为,我市大力发展轮子经济,并将其培育发展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机遇已经到来,必须抓紧研究铜仁市轮子经济的发展战略。

所谓轮子经济,就是指以交通主要是陆路交通为基础,紧紧围绕区域交通网络体系延展所形成和将要形成的区域发展态势来谋划相应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合理的区域空间布局、资源要素配置来培育发展轮子产业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形态。立足我市实际,轮子经济的总体思路为:着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进一步凸显通道优势,夯实轮子经济发展基础;着力“一线两点”空间布局,增强辐射带动效应。着力轮子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不断培育壮大特色轮子产业,进一步调优我市产业结构;着力黔东路域经济带和黔东高速公路投资开发平台建设,深入推进轮子开发战略;着力政策、机制和要素保障,强力推进轮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轮子经济战略构想

(一)铜仁市轮子经济的基本原则

一是基础优先原则。对我市来说,交通一直是经济社会长期滞后的主要瓶颈和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把加快交通路网建设、提升改善通道水平摆在我市优先重点发展位置,为发展轮子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依托资源原则。一定时期来看,依赖资源仍然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特别是资源比较富集的西部地区。因此,铜仁轮子经济发展,仍然要依托比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关键是做好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文章。

三是市场导向原则。发展我市轮子经济,必须要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才能够有效利用市场,最终赢得市场。同时,区位优势不明显,产业发展滞后,要求地方政府必须积极引导资源合理流动配置,主动谋划产业,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铜仁轮子经济发展必须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突出以人为本理念,走绿色低碳的经济转型发展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将来的发展留足可持续发展空间。

(二)轮子经济的发展战略

实施“一线两点”战略。“一线”即以贯通我市东西的杭瑞高速铜仁路段为“主线”,着力推进黔东路域经济带建设,发展通道轮子经济。“两点”即东部主城区(碧江区万山区)和西部的德江县城两个节点。西部节点德江县规划将建“三高四铁一港口”,是我市西部未来的交通枢纽,也是融入长江经济带接受辐射带动、借势发展的桥头堡。东部节点铜仁市主城区(碧江区和万山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铜仁凤凰机场、杭瑞高速、铜大高速,松铜高速、渝怀铁路等交汇一身,是全市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融入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长株潭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北部湾经济圈接受辐射带动、借势发展的桥头堡。

“三区四连”。“三区”即铜仁市东部黔东工业聚集区轮子经济试验区、铜仁市西部德(德江)黔(黔中)轮子经济合作区、梵(梵净山)凤(凤凰)张(张家界)旅游轮子经济协作区。“四连”即:即西连贵阳争政策、东连怀化兴商贸、北连重庆促转型、南连柳州扩出口。

三、轮子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轮子基础

要以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充分发挥以公路为主体,铁路、内河航运和航空等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配合与有效衔接,重点围绕公路(通道)的改造提级推进运输高效快捷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

首先是加强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外部联通。要进一步做好联通湖南省、重庆市毗邻市县、省内贵阳市、遵义市和黔东南州的高等级公路的联结建设,为加强铜仁与周边省市的经济交流、贸易往来建立起强有力的支撑和带动。除国家、省级层面的干线路网外,通县通乡也要抓紧连通。其次是实现区域内部通畅。通过加快杭瑞高速、思剑高速、铜大高速等主干建设,逐步形成功能明确、布局完善、内通外畅、高效快捷的公路运输网络体系。

(二)培育轮子产业

充满活力、健康可持续的轮子经济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轮子产业体系设计和空间区域安排。

1.轮子工业。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把黔东工业聚集区打造成为我市轮子工业核心区,重点依托锰、汞、钾等优势矿产资源,大力发展矿产开采冶炼、精深加工等重化工业和废物、能源等再利用循环工业体系。依托把德江县打造成为西部乌江经济走廊交通经济带建设的主战场。

在重点产业发展上:一是锰、钒、汞精细化工、磷化工、铁铝合金、钾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及其深加工等传统优势重化工产业发展。比如,全力推进大龙汇成“煤电锰一体”锰精深加工项目,碧江金丰锰业四氧化三锰(磁性材料)项目等;二是围绕工业废物产品资源化再利用,借助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循环产业体系。构建物质能源循环利用的工业共生发展体经济。三是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铜仁梵净山中药材的良好种植基础和中药材基地建设,培育发展生物制药、医药保健、生物育种等产业。大力开发页岩气、风电、地热、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加大推进钾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光电产业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四是全力推进黔东工业聚集区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格局。

2.轮子农业。我市西部五县重点开发乌江流域区域特色农产品,着力抓好生态茶、生态畜牧业、中药材、白酒、地域特色风味食品等“五张名片”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乌江流域绿色生态产业,培植区域特色品牌。生态茶产业以发展高品质绿茶为方向,依托梵净山翠峰茶和石阡苔茶品牌,建成国内名优绿茶生产加工的重要基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拓展发展上,要大力推进“农旅”结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立足农业生态及文化资源,依托城镇、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景点和主要旅游通道,以高速路沿线为重点,有机统一交通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打造,提升高速公路的自然风光和景色。

3.轮子物流业。现代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大交通必然催生大物流。在空间布局上,可重点布局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物流中心。东部物流区以县级铜仁市为核心,作为全市的物流核心区,服务东部区县的生产和流通;西部物流区以德江县为核心,作为全市西部物流核心区,服务西部区县的生产和流通。中部推进印江、江口、松桃三县组团,服务梵净山旅游工艺品及相关产业等。

4.轮子旅游业。按照农旅一体化、园区景区化的理念,深化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四类旅游主要形态发展。有序推进一批基础较好的农业园成为农旅风景园。坚持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开发拓展旅游业发展领域,把农旅融合作为我市现代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发展的方向。在空间布局上,以梵净山为支点,加强与张家界、凤凰、黄果树等周边著名景区的协同发展和以梵净山为龙头,辐射带动全市各旅游线路和景点发展。同时要着力开发梵净山环线高速路沿线观光、休憩养生旅游项目。加快打造以生态茶园、连片竹林、特色果林、特色养殖和森林公园为主的梵净山环线休闲观光农业带。

(三)实施轮子开发

着力抓好黔东路域经济带网络开发和黔东高速路运营管理公司的组建是我市轮子经济实施开发的当务之急,有助于弥补我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先天不足和特色经济资源发挥不好等问题。一是大力实施黔东路域经济带网络开发。大力推进杭瑞高速路、思剑高速路、铜大高速路等沿线土地资源的开发建设。根据沿线各县、各乡镇的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有重点和先后的开发建设一批工业实体项目、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小城镇和物流仓库等服务业。再次要积极发展“道口”经济,重点做好服务区、匝道区、立交区、收费站区的开发建设。在高速公路进出口、高铁车站、轨道交通车站等交通条件优越的道口区域布局建设一批商贸物流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特色小镇,集聚人流、物流,辐射带动道口周围的县城、乡镇经济发展,逐步形成抱团集群发展。二是组建黔东高速路运营管理公司。组建黔东高速路运营管理公司可有效破解我市发展经济受资金匮乏严重制约的瓶颈问题。在资本来源上,采取以股份制融资形式组建运营管理公司,积极吸纳大量民间资本参与高速路的开发建设。在经营模式上,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子,分别组建房地产公司、汽车贸易公司、车辆维修专营店、旅游客运专线公司、特色农业、旅游产品运营公司等,逐步构建多元化的经营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文尝.交通经济带[m].北京市:科学出版社,2002年.

[2]刘延平.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交通经济带问题研究[m].北京市: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3]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作者简介:

经济发展着力点篇10

8月底,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对全省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作了以下盘点。

2006年以来,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在山东省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和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82.48亿元,年均递增20.5%,占全省的比重由81.4%增加到84.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29.15亿元,对全省地方财政的贡献由47%增加到49.5%。截至目前,山东省30个经济强县中,15个县拥有26家上市公司,占山东省的19.7%;共融资343.6亿元,占山东省的29.4%。作为县域经济的骨干,这30个经济强县已成为山东经济中最具活力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发展县域经济是由县域客观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以“农”为核心的区域综合经济,农民、农村、农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因此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县域不发展,全省发展就会失去基础;农村不发展,城市发展就会失去支撑,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就会沦为空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县域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流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浙江省是个“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省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综合指数居全国倒数第三,一直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1978年,该省农村贫困人口有12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3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培育县域经济活力,到2007年底,361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超过4000元,80%以上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范围,现在浙江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数比例大。2007年,浙江全部58个县财政收入均超1亿元,其中24个超10亿元,县域经济活力和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

浙江的实践表明,把落脚点放在壮大县域经济上,既可以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也能更好地培育强县,促进全省经济发展。

近年来,不管是工业强省还是农业大省,不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还是中部地区,都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自身更好更快发展或者崛起的重要抓手。正是通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一个个贫困、落后县市走上了强县、大县之路,并直接引发了近年来县域经济在全国各地加速,大县、强县继续做大做强、小县弱县正在奋力追赶的局面。

以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著称的河南,近年来正向着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跨越。2007年,河南县域经济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的7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县域经济为河南转变打下了雄厚的“基石”。

随着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以来,也唤醒了东北的县域经济发展。

2007年,辽宁省44个县(市)生产总值增长18.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比重占全省经济近四成。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成为促进中西部等地区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跨越的重要载体。

“县域突破”是吉林省委、省政府拟定的经济发展“四大战略”之一,近年来,他们根据本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省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改变了“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被动局面,县域经济环境得到改善。

事实证明,无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还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县域经济都是基础。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为工业强省战略打牢坚实的基础,全省的综合实力才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有专家认为,把县域经济的基础打扎实之日,就是工业强省战略真正实现之时,县域经济发展大有文章可做。

高层关注落实县域发展措施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十七大再次强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壮大和提升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今年全国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3个省提到了有关县域经济的问题,共提到49处。提及县域经济最多的是广东省,达6处之多,而在上届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到县域经济的、云南两省份今年也提出了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并将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专家认为,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必须把落脚点放在富民强县上,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广大农民就近就业转移。

辽宁省提出:过去5年中“加大了对县域经济的政策扶持,扩权强县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县域经济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振兴辽宁的重要支撑”。湖北省提出“坚持一主三化方针,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进一步完善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县市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陕西省强调加快壮大一县一业为基础的县域经济。引导各地在发展一村一品的基础上,培育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工业强省步伐。

安徽、河南等省份也将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县域工业化列入了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

这充分说明县域经济已经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发展县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今年7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苏沪调研时再次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9月2日,在全国政协召开的专题协商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加快“三农”发展作为根本立足点,把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作为基本支撑点,把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把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着眼点,把破除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关键依托点,坚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