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4:08

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篇1

关键词:物资采购库存结构供应商运营成本

对企业来说,物资采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指企业汇总各个生产部门申请的采购物资,并对申请采购的所有物资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企业的物资需求计划,然后相关采购人员根据企业的物资采购计划进行物资采购,从而满足企业的生产运营需要。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和企业运营成本息息相关,良好的物资采购管理能够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物资采购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企业如何推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

1.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

企业准确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的基础是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而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是进行企业物资管理的基础。在很多企业,物资管理方式都还比较粗放,处于无序化管理。当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成本低的企业能够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具备更高的市场竞争力。要做到物资管理低成本,则需要制定准确性极高的物资采购计划。要制定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必须深入基层开展自习的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并深入获取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产品产量、设备运行状态、库存结构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这有助于企业准确核定物资消耗数量。

2.确保合理的库存结构

合理的库存结构也是企业制定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的关键。用于实现将来目的在当前情况下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我们称之为库存。根据物资需求的重复程度,库存可以分为多周期库存和单周期库存。所谓合理的库存结构是指以最经济的手段从事的库存活动。要是企业的库存结构达到最合理的状态,需要达到以下三种要求。①用于库存的基础设施配置合理化,能够满足基本的生产和消耗,这就是科学合理的库存结构;②物资库存量不能缺少,否则难以满足企业生产运营的需求,也不能过多,否则容易造成物资积压;③库存结构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库存物资的品种和规格的比例基本协调,能够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强化采购人员素质

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控制采购,控制采购的重要环节便是提高采购人员的的综合素质。现阶段,很多企业的采购人员对生产技术缺乏详细的了解,基本都是管理出生,个人素质显得比较单一,这种情况下,采购人员去和共影响进行采购价格和质量的谈判则会处于容易吃亏的被动地位。所以,要将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做到更好,采购人员必须深入了解自己要采购物品的特性和用途,了解每一样采购物资的相关技术,方能在和物资供应商的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做出对企业最优的物资采购选择。基于此,企业应该加强对物资采购人员的生产技术培训,加强采购部门和技术部门的练习,甚至可以考虑在生产空闲的时候让物资采购人员在生产线上实践。

4.加强采购数字化管理

在企业的物资管理加强数字化管理,运用工业自动控制理论,通过规范工作流程,整合管理资源,力求做到物资管理工作透明化。比如在计划控制上,企业的信息系统可以依据年度预算形成月均预算,科学的制定月需计划,对于每个月超过预算的计划部分系统自动锁定;合同控制上,采购人员可以利用库房系统查询库存信息,进行企业物资利库处理;在入库核销上,采购人员可以在网上开具入库单标明采购物资的所有信息,保管员则负责在网络上填写实际交库量,避免没有合同或是超越合同的供货现象。实践证明,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强调数字化管理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

5.明确企业设备运行状况

企业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直接和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企业的设备运行状况在很大程度能够影响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比如,一部大型生产车的轮胎使用时间大约五千小时,轮胎的价格大约两万元,企业很多不确定因素,如电铲作业后留下的铲窝都会影响轮胎使用寿命。所以,如果不严加控制和分析,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会影响企业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6.做好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做好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关键之一便是控制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做好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确定采购价格的时候,注重产品市场价格调查,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收集采购物资的价格;②熟悉市场情况,建立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掌握有关物资的市场信息;③用统一的信息化管理采购工作,通过充分利用数据、计算机等资源,实现采购信息的协调,提高采购工作效率,降低决策风险;④物资采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供应商管理,应给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均等的机会,提高物资采购实施的质量,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⑤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库存的数量是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

参考文献:

[1]王安平.论现代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2年第10期

[2]米绍行.基于eRp系统的物资采购管理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12年第10期

[3]李建生.强化物资采购管理对减少采购成本投入的分析[J].管理观察.2012年第27期

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篇2

【关键词】成本控制物资管理金融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各种金融危机和外贸组织形式的不断变更和影响使得各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和相关的行业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成本越来越难以控制,成为当前应用和关注的重点。由于当前建材市场价格不够稳定,价格不动幅度大,因此,做好物资管理成本控制逐步成为建筑行业中人们关注的重点,这主要原因在于其很难把握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由于物资成本在管理中主要取决于市场前景的形式和各种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合成因素,这就势必给施工单位和建材市场的成本控制造成无法估量和预测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中,要想做好物资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则必须依赖在施工中各个单位内部管理形式和管理规范来实现。

1.管理现状

1.1从物资人员的素质看,在当前的物资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在管理过程中对各个物资管理过程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多的制约与影响因素,这就使得当前的物资管理中存在着极大的制约与影响因素,更好死简化到程度管理的关键因素。业务人员图方便省事,对各种物资不及时退卡入账,在很多项目,由于各种工程材料的实际数额与账面相差太大,各种物资在认领的过程中认领方式不够完善,其中存在着巨大的制约与影响因素。在工地施工场地的应用中,各种物资摆放混乱,容易出现各种偷盗现象,还有其中各种配件容易损坏,并且修理不够及时等因素的制约影响。

1.2从物资管理的基础上看,除了相应配套设施的各种薄弱环节综合分析,在物资管理中,对各种管理模式和管理措施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不够对其他各种因素造成制约和影响,再加之受到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成为影响和制约中的主要因素和方式。使得在物资管理中,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因此就造成了当前物资管理中基础工作的不够完善和管理控制水平的不够完好,成为影响和制约当前物资管理的重要形式。

1.3从操作实践上看,在管理中,应当重点对供应和管理现象进行分析,针对企业领导层和生产作业层的各个部门严格控制和管理,必要的时候更是要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综合分析,确保在管理应用的过程中其管理工作模式能够满足物资管理需求。由于在物资管理中,一旦生产延误,各个物资部门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物资管理人员在管理中针对各种预算进行合理的进行,保证其能够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给各个施工场地之中,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能够合理及时进行。

1.4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管理在当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部分,由于当前物资管理受到人类资源因素的影响,其管理人才不够完善,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管理和物资的管理过程中都是相对不准确和不够完善的因此,其在管理中缺乏活力感和竞争力。这种形式主要在于在管理的过程中各个管理人员不但要懂得管理知识,更是要具有良好的物资管理和经济金融知识。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是通过科学依据和科学技术措施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凭借经验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过程。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其在管理和应用的过程中难以利用现代化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来实现当前企业的管理应用。

2.控制方法和途径

2.1强化物资管理人员经济观念,要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意识,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人员经济知识和科学管理制度知识的学习方式。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统一认识和理解当前施工合理和完善的各种措施,确保在物资的管理中能够针对其中各种措施和问题进行综合统一应用和探析。树立成本控制意识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物资人员经济意识。首先要统一认识,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来针对项目工程中物资的各种管理要求综合分析,使得在管理中能够将一些意识措施进入每一个管理人员的思想深处,确保在管理中合理有效进行,更是在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有组织的培训,更是提高物资人员素质和成本控制保证的主要要求方式。

2.2加强物资管理过程控制

2.2.1采购控制。采购需要开展的业务很多,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进行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加强对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和配送等各方面的控制。要强化信息情报收集,引入竞争机制,净化采购渠道。对采购物资应本着“择优布点、货比三家、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材料的买价和运输费用。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物资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和无计划采购。

2.2.2存储控制。在存储控制中,主要目标是为了保证在物资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确保物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采购价格都能够满足工程设计需求。施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一段时间以后,都会针对物资管理中造成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各种材料配件的积压进行处理和管理,确保盘活库区和各种储备物资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避免造成损失和浪费缺陷,更是提高和管理新物资能够合理应用的基础方式和措施。

2.3加强物资管理核算控制

项目作业队要根据施工单元或单位工程的物资供应账、卡,把物资消耗核算到分部、分项工程上,做到日清月结,实现物资消耗与实物工程量相匹配,真实反映物资成本。周转材料、工程器材原则上不准一次性列销,要按照《施工成本定额》中规定的摊销标准进行核销,确保周转材料、工程器材得到有效利用。项目完工剩余的物资,必须及时清点认真登记、退回库房集中保管,按有关规定办理,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物资总量核算:由工程部、计划合同部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配合比,中各项物资的消耗定额,计算出各分项工程主要物资用量及项目物资耗用总量,按月向保障部提供月应耗主要物资数量明细表。

结束语

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篇3

【摘要】在政府部门的综合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财政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并且预算管理的透明度会对机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新时期政府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并积极探索增强采购预算管理透明度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预算管理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为政府部门综合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政府采购预算透明度

预算制度是涉及到预算组织部门、预算工作内容以及预算管理方法等多种相关法律制度,并且预算组织制度对公共财政管理工作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促进政府决策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政府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全面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重视,积极探索提高政府采购预算透明度的措施,通过不断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透明度,为预算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当前政府采购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我国政府采购预算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在采购预算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采购预算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良影响,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政府采购预算工作的公开程度不够,信息档次偏低,严重限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工作的优化开展,对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透明度的提高产生了不良影响。其二,政府采购预算公开内容受到限制,部分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公开,并且一般不对信息进行系统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开效果,信息公开情况不够理想,透明化程度偏低。其三,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信息公开范围相对狭窄,只有部分人关注政府采购公开信息,大部分人对公开信息情况了解程度不足,并且不同地区政府采购预算公开信息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限制了采购预算透明化水平提高。其四,政府采购预算信息公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信息滞后问题,导致在政府采购工作中供应商无法合理使用公开信息制定相应的竞争方案,对采购预算工作的良性开展产生着一定的限制性影响,不利于政府部门综合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其五,政府采购预算工作中政策性意图公开程度偏低,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采购预算信息的公开受到一定的限制,信息公开效果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视,并积极探索优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的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采购预算质量,增强采购预算的信息化程度,促进政府采购预算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为政府采购工作和政府综合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争取取得更为显著的发展成效,促进政府部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新时期政府部门全面提高采购预算透明度的措施

结合当前我国政府部门采购预算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新时期要想改善采购预算工作现状,全面提高采购预算的透明度,就应该积极探索相应的采购预算管理措施,有效增强采购预算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促进采购预算管理工作的发挥,为政府部门综合管理水平的逐步强化提供相应的保障。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在积极探索全面提高采购预算透明度措施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全面加强政府法律体系建设

对国际先进经验进行分析,在政府部门探索全面提高政府采购预算透明度的工作中,完整的法律体系建设能够为政府采购工作制度作用的发挥提供良好的支持,m而全面突出采购预算工作的实际效果,保证各项采购预算工作都在制度法规的约束下进行,增强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基于此,在政府部门开展采购预算工作的过程中,除了应该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还应该积极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和配套办法,保证能够为政府采购预算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这样,借助对招投标管理工作的规范、对采购信息管理的约束以及对不同采购管理方法的限定,政府部门采购工作能够得到有序推进,政府采购预算的透明度必然也会有所提升,对政府部门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性影响。

(二)对政府部门的采购规模和采购范围进行适当拓展

综合分析发达国家在政府采购方面的各项问题,我国在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适当调整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进行适当的拓展,有效增强政府采购规模的影响力,突出政府采购工作成效。这样通过对采购规模进行有效拓展、对采购项目加以丰富,突出采购成效,就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采购资金使用效率,保证政府采购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得到全面优化。这样,在政府采购工作逐渐呈现出规范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采购预算工作也能够进行适当的调整,促进采购预算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为政府部门的综合财务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积极打造高素质的采购人才队伍

在政府采购工作中,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构建对采购工作的全面优化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应该积极加强对采购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以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促进采购预算工作的透明化发展。具体来说,针对当前我国政府采购预算工作中存在的复杂问题,政府部门在打造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采购人员实施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工程预决算审查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唯有如此,借助与时俱进的加强采购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真正提高采购预算工作的整体水平,为采购预算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所以,在具体加强政府采购预算透明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打造高素质采购人才队伍,为采购预算的透明化提供良好的支持。

(四)全面加强政府采购预算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政府部门在开展采购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尝试引入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加强采购预算管理工作,争取采购预算管理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能够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的契机,并且有效促进采购预算透明度的提高,保证采购预算工作的实际质量。在政府部门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加强采购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企业应该构建全国统一标准的预算采购数据库系统,将政府部门采购工作中涉及到的各类型信息录入到登记库中,为各级政府部门、供应商和投标者使用,在条件成熟后可以选择将政府采购数据系统纳入到国民经济预核算系统中,实现全面联网,为逐步提高采购预算工作透明度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采购预算工作的透明化程度,还应该及时各地区、各个部门的采购信息,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引入先进的采购经验,对本部门采购预算工作进行调整等,唯有如此,采购预算工作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为整体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相应的支持。

(五)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政府部门采购预算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对采购预算的透明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要想有效提高采购预算工作透明化程度,促进采购预算作用的发挥,就应该结合政府部门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监督和管理措施,如针对部分政府采购过程中排挤外地供应商、地方资格审核相对简单、地方采购管理和执行机构没有明确划分等问题,全面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力求逐步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真正保证政府采购预算成效,促进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语:综上所述,政府采购预算透明度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新时期背景下要想真正发挥出预算采购预算的优势,就应该探索提高预算采购预算透明度的措施,进而借助良好的管理为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良好的支持,保证预算采购预算工作能够在新时期取得新的发展成效,为政府部门综合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出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促进政府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汪蕾.高校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2015(42):86.

[2]张忠伟,张燕.普通高校在政府采购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职工法律天地,2016(8):200-200.

[3]祝晓,朱静.我国政府采购服务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8):230-231.

[4]张露.我国镇一级政府采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

[5]蓝军.谈高校设备的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J].内江科技,2015,36(8):22-23.

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篇4

关键词:医院物资采购库存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40-02

伴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增大,医院对物资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相应地,完善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深化医院改革,有效进行医院经济管理,亟需规范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提高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的水平,不仅有利于医院经营成本的降低、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可以有效地从源头上遏制物资采购领域滋性腐败现象的发生。医院高层应该更加重视物资采购及库存的管理工作。

一、医院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笔者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并在了解多家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医院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缺乏采购规章制度的构建。部分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采购工作制度及流程;部分医院虽然建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及流程,但是缺乏执行力,导致医院采购工作的随意性较大、采购管理漏洞较多。

2.缺乏物资采购管理专职机构。部分医院没有对库存管理活动进行全盘管理监督,而是采取分散管理模式,即总务科、设备科等分别管理。而且,基本依靠科室内部自我控制,院内虽有院纪委、审计科、行风办、工会等部门参与监控,但监督力不强,往往流于形式,极易造成腐败。

3.缺乏物资采购的事前监控。医院对物资采购没有采取事前调查、分析,部分采购业务未经院领导批准即可办理,有时采购业务发生后,再进行相关手续的补办。

4.缺乏针对采购过程的风险防范措施。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往往隐藏着廉政风险,有时物资价格与市场情况不相符,则会导致议价不力。此外,物资采购需用医院大量现金,结清不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跨月报账,部分票据有时会出现遗漏现象。

二、规范医院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的着力点

1.建章立制、规范流程。医院要以“重视计划、招标采购、质量为主、价格适中”为主要内容,以“成本降低、保障供给、堵塞漏洞”为主要目标,建立科学、规范、合理、完整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使物资采购工作更加规范,责任到人,层层把关,严格落实。为此,在工作中对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应严格追责。

2.健全机构,职责明确,强化对物资采购活动的监控力度。医院可以设立物资采购中心,确定分管领导,由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对大宗物资材料实行招标采购,个别物资材料采取综合采购询价、议价管理措施,切实保障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同时,材料采购人员及仓库管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和掌握物资材料使用及库存状况,根据材料招标及议价再进行调查核实和市场调查,跟客户签订材料采购合同。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在有院纪委、审计、行风办、工会等部门参与监管的前提下完成。

要依照物资采购、物资供应以及物资使用“三原则”背景下加强市场调查,对管理工作中及物资材料采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进一步避免采购工作、库存管理工作中的盲目性,降低物资的非正常耗损。医院要统一购进物资、集中统一管理,对物资供需数量和材料质量进行监督、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进而改变各自为战的现象发生。同时,合同还要统一集中管理,防止因医院财务资金支付款而导致的资金流失与财务风险的发生。

3.加强中标合同管理,严把进货质量关。严格按照《合同法》要求,与配送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明确品种、规格、价格、回款时间,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禁止合同外采购行为。仓库管理人员对购进物资、卫生材料严格检查,严格把关,对物资产地、规格、价格、票据进行严格检查,从而确保物资采购的最终质量,为医院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4.加强库存管理,严格对账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仓库会计月底严格与财务对账制度,确保入库物资总额与财务账金额账实相符,落实对账记录签名制度,并做到仓库每月清仓查库,每年由国资办组织全院对库存物资进行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注重教育培训,强化监督控制,从思想上防止滋生腐败问题的发生。为确保各项采购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须注重对仓库管理人员、采购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在监管上,采取“统一领导、统一管理、集中负责”的措施,使预算权、采购权、验货权、付款权相分离。通过这些措施,使权力分散,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医院审计科应当强化对医院材料采购的全过程跟踪,并实施监管与控制。院纪委、工会应当参与对医院物资采购全过程的监督,对违规采购、不规范采购行为,依法依规进行问责处理。

6.利用网络软件系统进行物资采购管理及仓库物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在仓库材料管理中,账务处理是整个物资库存管理全过程的重要一环。材料管理软件的应用既可以提高仓库管理人员账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又能克服手工操作、签字容易出错的弊端,为及时准确地完成财务、成本核算创造条件。同时材料管理软件可对物资报表格式实现统一模式,做到所出具的报表一致、数据准确,并及时与财务对账。因此要加强物资管理方面的软件投资,实现物资采购、验收、发放、存放、盘点等方面的数据直接与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对接。医院科室分布广、用人量大,特别是使材料在发放使用过程中的材料成本管理的数据分析,能变得更加方便。对材料成本差异、量价对比情况,在执行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三、结束语

总之,医院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对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采购人员、库存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监督重点把握不准等。为此,在今后的采购工作中,应加强培训工作,提高采购人员、库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招标为主、多种采购方式并存,才有可能堵塞采购中存在的漏洞,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保证供应,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臧素洁,宋承木.医院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0(8)

[2]徐琴.医院物资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3(33)

[3]丁旭辉.优化物资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J].卫生经济研究,2012(11)

[4]李艳红.规范医院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之我见[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3)

[5]辛歌峡.浅谈医院采购管理现状以及改进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6)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山东莱芜271100)

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篇5

[关键词]标准物资采购质量运用措施

企业的物资采购水平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产品质量,而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运营。企业的物资采购具有渠道广、量大以及品种多的特点,加强标准在物资采购工作中的运用,是企业提高物资采购质量、促进产品生产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标准在物资采购引用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针对问题采取强有力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标准在企业物资采购引用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标准化实施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产品的相关标准没有在合同中注明,只是模糊地概括为产品合格;第二,对于相关标准不够详细,出现了许多诸如“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等内容;第三,出现了一些假冒的标准,一些物资采购人员通过编造假冒的标准来应付相关部门对合同的检查,合同中的标准代码随便编写,还有一些已经作废的标准仍然在使用;第四,操作要求不具体,虽然都在执行抽样检查,但是在物资的采购合同中并没有将抽样检查的方法和规则描述清楚,只是单纯地将产品的标准标注出来;第五,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尽管在物资采购合同中已经标明了各项标准,但是当验收物资时,许多单位仍然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验收工作,不执行或者少执行物资标准,在进行质量监督工作中发现了严重的实际物资与规格不符现象,甚至有的产品合格证居然与产品标识不一,还有的单位居然没有标准化的验收依据,采购合同内容的实施力度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标准在物资采购方面应用的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二、运用标准提高物资采购质量的措施

(1)强化标准化意识

要想充分发挥标准在物资采购中的作用,就必须要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环境中,强化企业的标准化意识。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加强标准化意识的教育,宣传标准化知识,结合典型的案例来加强物资采购过程的宣传。同时,要保证企业的领导,尤其是在物资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对标准化采购的认识,进而实现对物资采购、验收,以及仓储管理的标准化进行。

(2)促进物资采购的标准化实施

1.加强对合同的审查

严格审查物资采购合同是保证企业物资采购质量的重要前提。参与合同审查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合同签署的知识,而且要具备充分的标准化实施常识。工作人员要对照物资采购的依据对物资的型号、规格以及物资的等级等进行详细具体的审核,尤其是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包装,企业应加强审查的力度,一定要保证采购物资符合相关标准和有关事项,而且要保证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

2.加强物资的入库的验收

物资在入库之前的验收是保证物资合格的关键性措施。在进行物资的入库验收时,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要想将验收的质量把握好,在验收工作进行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定要保证验收是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其次,切勿不按标准,或者降低标准验收。只有保证了验收的标准化进行,才能够将标准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在检验的过程中发现了物资与合同标准的不合符现象,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的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3)创造标准化实施条件

1.建立标准化体系

企业物资采购具有量大、种多、涉及面广的特点,企业要广泛地收集相关标准,以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为参考,建立满足企业物资采购的标准化体系。与此同时,企业要处理好标准的保管与标准的使用之间的关系,提高标准使用的利用,进而为企业采购物资时的合同签订和入库检验,以及为仓库存储提供可靠的依据。

2.加强检测手段的完善

良好的检测手段是保证企业标准化实施的必要条件。如果检测手段不科学、不健全,那么标准化在企业中的贯彻就失去了意义,势必会导致物资入库检测工作不到位,甚至出现严重的问题。因此,企业要加强对检测手段完善方面的投入,为工作人员配备高标准的检测工作等。

3.建立监督体系

要想使标准在企业的物资采购方面得到有效的实施,只靠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先进的检测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标准实施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中不仅要包括质量控制程序,而且要具备科学的物资入库检测方法,同时还需要有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进而实现监督体系的正常化运行,使人们的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消极影响,保证标准在企业物资采购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许文全.精细化管理提高油田企业物资采购质量[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1(06).

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篇6

关键词:施工企业风险评价内部控制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所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更加严峻。风险评价和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取得胜利,势必要做好风险评价工作,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价概述

内部控制就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的对企业内部人员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对资产进行维护等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的总称。一般情况下,企业要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都会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成的、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用于激励、约束员工行为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的目的一般是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同时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规避企业经营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划分为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控。所谓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确定这些风险的不确定性程度、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等进行全面的考虑,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来控制风险,降低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驾驭以及风险监控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风险。

施工企业的项目都具有地域分布广、流动性强、资金占用量大、实施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当前建筑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提高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的风险一般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种,前者主要指国家宏观政策以及行业、市场的竞争状况;后者主要指企业项目的安全和质量管理、资金管理以及物资采购管理等,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方面。加强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和风险管理有利于规范施工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对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有利于防范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强施工企业内部经营风险的薄弱环节;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我国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现存的主要问题

1.风险管理方面问题

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施工项目风险评价机制不完善。全面的风险评价是施工企业承接并实施项目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进行风险评价而盲目的承接项目则可能使企业发生巨额亏损。目前,部分施工企业项目风险评价机制不完善,甚至没有相关的风险评价机制,使企业在承接项目的前期或后期都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2)缺乏有效的价格评价机制。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励,恶意竞争、“低价中标”的游戏规则使施工企业面临着较大的价格风险,缺乏有效的价格评价机制将会给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效益风险。(3)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建筑市场存在较多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产品风险、财务风险以及人才风险等,部分施工企业对风险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资金的枯竭、引来偿债风险、财务危机等风险,这都会使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2.项目物资采购问题

施工企业项目物资采购包括集中采购、分散采购、零星采购等,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项目物资采购部门能较好的完成采购任务,但其中还是存在风险问题:(1)质量风险问题。施工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水泥、钢筋和木材等,这些建筑材料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如果库存时间过长将可能导致物资在使用时的强度标准不能到达要求,后期的验收或质量留下隐患,也可能导致重大施工事故;(2)价格风险问题,物资采购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进行商务谈判和签订合同,而在这过程中,物资价格波动可能给施工企业带来不确定的利益损失,如价格上涨可能使对方为保证自身利益而降低物资质量,价格下跌则可能使采购成本超出预算等。(3)存货风险,如果采购人员对市场变化和风险估计不足,可能造成施工企业物资的积压,占用企业资金。

3.施工项目资金管理问题

当前施工企业对资金管理的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1)项目管理模式加大了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难度。施工企业项目具有分布地域广、人员高度分散等特点,其项目资金也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这也就使得施工企业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项目现金流情况,无法对项目资金进行有效的统筹分配,项目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容易导致项目资金管理出现漏洞,风险较大;(2)项目存在大量的预收款项,企业资金压力大,其中包括投标保证金、投标押金、项目质量保证金等,同时工程变更的复杂性和工程结算的滞后性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较多的预收款项,这些都会使项目背上沉重的资金成本,造成项目流动资金的紧缺;(3)企业资金筹措风险。施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通过银行信贷,虽然利用银行贷款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财务杠杆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但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设置当现金流入和还本付息的节奏不匹配时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4.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当前施工企业主要的内部控制问题包括:(1)内部控制的环境不够完善。虽然有些施工企业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但往往只是存在于形式上,同时由于项目地域的分散性,导致内部控制处于半瘫痪状态。(2)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部分施工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内部审计多以合规性和事后检查为主,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未能起到真正的内部监督控制作用。(3)信息沟通方面问题。由于施工企业生产流动性较大,项目具有临时性和分散性等特点,使得企业信息传递不畅,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同时项目的流动分散性也大大降低了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效益,内部控制未能得到有效的信息系统的支持。

三、施工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措施

1.完善施工企业风险评价体系

首先,施工企业应建立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施工项目一般规模都较大,忽略一些不确定因素将可能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明确权责,以及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强对风险情报的收集和整理,并总结风险规律,以保证能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损失率。其次,施工企业应建立价格风险评价机制,以此来规避低价中标所带来的效益风险;再次,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对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和控制,施行全过程管理,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对项目进程中的每一步进行风险识别、分析、衡量和评价,以减少风险损失;最后,采取有效手段规避风险,根据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所遇到的风险采取风险回避、风险转移或风险自留等手段进行风险规避。

2.规范物资采购行为

规范施工企业项目物资采购行为,规避采购风险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1)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采购人员要熟悉市场环境、具备经济知识,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采购技巧;(2)建立健全采购管理体制,完善物资采购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采购合同条件,同时让供应商了解有关采购的制度,为采购做好充分准备;(3)规范采购渠道和采购行为,物资采购应根据企业所需要的材料要求,权衡质量和效用,一方面要保证采购质量,另一方面要为企业节约采购资金,不能一味追求低价采购;(4)完善供应商资格审核制度,确保在采购之前把供应商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控制在最小;(5)采用科学合理的采购方式,包括招标采购、议标采购、询价采购等;(6)建立与采购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对采购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价,对违章违纪的行为给予惩罚,对为提高企业效益的行为给予奖励。

3.完善项目资金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资金结算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的建立可以从管理结构上解决资金管理的难题,包括项目资金分散问题、项目资金监控难题以及项目资金筹划问题等。结算中心实施过程中应划分好各类权责关系,明确项目资金的经营权和决策权,完善对重点资金支出的审批程序,降低资金风险。其次,完善资金管理调度体系,提高资金运行效益。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确定在线项目和新上项目的生产任务和资金需求,以便编制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资金预算计划。再次,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项目资金周转率。一方面,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进行动态台账管理,确认各类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和金额,进行实时跟踪;另一方面,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清查,做到债权明确、账实相符,落实账款的回收责任,同时建立相应的预警危机系统,重点分析账龄过长、回收难度大的应收账款,一旦账款恶化则预警小组应及时反映,确保企业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再次,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手段。施工企业应强化财务部门的各项基础工作,保障财务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以保证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量达到一个平衡,同时建立资金管理和评价制度,通过资金预算和控制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全过程跟踪。

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施工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将项目管理控制作为重点内容。(1)完善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包括建立高度集中的组织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等。(2)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应用平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确保信息沟通渠道的顺畅,保证施工企业信息传统的完整性和真实性。(3)加强对施工企业内部活动的控制,主要对采购业务活动、项目安全和质量管理活动以及施工结算等的控制。(4)从内外两方面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内部建立审计部门跟进工程项目的审计,确保审计取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外部则是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审核和评价,审查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对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提出改进意见。

总之,施工企业的风险评价和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施工企业应做好风险评价,不断地完善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以应对建筑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玉香.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1(32).

[2]胡理科.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1(05).

[3]吴婧,陈隆圩.建筑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环节内部控制设计[J].财会通讯,2009(17).

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篇7

1.1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筑企业上层的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学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管理知识,从整个建筑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管理进行行之有效而又科学合理的创新和改革。另外,整个建筑单位是一个具有统一化的特点的整体的存在,而单位的管理层人员只是整个建筑企业发展的领路人,若是想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管理的创新力度和质量,就必须将建筑企业的基层人员和施工人员也作为创新观念培养的重点对象,给予其相关的只是培训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让建筑单位从上至下、从根本上树立一个创新的氛围,才能保证建筑单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质量的提高。

1.2提高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

政府作为建筑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肩负着从大方向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任务。然而,当前我国政府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督管理问题上普遍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对现有相关的工程监督法视若无睹,执行监督往往只是进行表面工作,根本无法深入的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而且,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在工程监管方面的管理意识落后、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工程的手续不合法、施工图纸不经审查就投入工程、部分施工单位资格不足就承包工程等等,这些都大大增加建筑工程的质量隐患问题。因此,必须强化政府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保证政府对建筑施工质量相关法律规定的执行地位,加强政府对施工质量的监理工作。

1.3健全相应的土木工程质量监管制度

建筑施工质量对建筑企业具有极高的重要性,更会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度。而若想做好对建筑设计的监督和检测工作,就必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对建筑施工的监督制度、检测制度以及对施工人员的奖惩制度等,只有用奖惩制度激励建筑施工人员,用监督制度督促施工人员,用检测制度去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最终完工质量。而在这些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相关的法律文件进行完善,以此确保制度的合理科学性。

2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策略

具体分部项目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2.1制定施工质量保证机制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想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贯彻落实,就必须制定一套完善、高效并具有可行性的施工质量保证机制。土木工程施工单位依照施工质量保证机制,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制作相关质量册子、质量控制方案、不同环节质量负责计划书,从而使得施工质量保证机制的准确、完善、系统、可操作、可控制、可监督和可管理。

2.2具体对象的控制措施

2.2.1人的控制措施

人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核心,是土木工程施工的主体,所以一切要以人为中心,将对人的控制,即施工者、管理者、技术人员、质管人等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增强每个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性、创造力,加强一切以安全质量为重点意识的培养。使得施工者、管理者、技术人员、质管人员齐心协力、互相监督共同对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努力。

2.2.2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原材料是保证是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对其质量的控制力度。从施工原料的选购、管理、储存以及运输等方面来严格原料质量控制。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监督,采取抽样或者普查的方式来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只有在确认原料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才能将其投入到施工中。

2.2.3设备的控制措施

施工单位在进行设备采购时,要提前制定计划方案,此方案必须在充分了解现场施工现存施工设备的使用状况、公路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设备的市场行情后再进行制定。在设备采购时要货比三家,选取性价比最高的生产企业。而且,采购方案制定后,要分发给采购人员,分配给他们不同的采购任务,避免设备的采购重复。而要想保证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光是制定采购计划方案是不够的,还需要完善相应的采购制度,从采购工作开展的各个方面来规范和完善,并严格执行所制定的施工设备采购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采购工作的满足公路工程的施工要求。

2.3增强资金管理水平的措施

若想提高其水平、保证其质量,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保证其工作的工作时间,不能只是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任务而进行编制工作,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建筑企业的资金流转、施工单位的资金预报以及工程建材、设备的采购资金等等。若想保证并创新其成本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保证管理工作的权限,只有在此前基础上才能满足成本管理高效的基本前提。另外,制度是保证工作的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完善成本管理工作制度。此制度必须是在国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开展状况下进行的。而且,当前社会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成本管理工作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不断的改变,只有加强对管理方式和制度的改善和创新才能保证工程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满足现代高层开展的需求,才能保证建筑企业能够获取理想中的经济收益。

3结语

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篇8

坚持义乌国际贸易

综合改革试点的方向

作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首要任务,构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就是要抓住改革试点历史机遇,促进义乌小商品国际贸易便利化、监管规范化、作用长效化,实现义乌市场持续繁荣发展,为全省扩大出口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实现贸易便利化是构建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基础。实现贸易便利化,是解决好事关义乌市场对外贸易突出矛盾的客观需要,也是适应国际贸易格局重大变化的迫切要求。一是努力冲破制度障碍。长期以来,国内没有针对小商品出口的贸易便利化政策措施。小商品贸易便利化水平是衡量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建立市场采购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实现小商品出口“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可以成为义乌市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为全省乃至全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二是积极释放有效需求。实现贸易便利化,改善外贸环境,就是要通过简化程序、增强透明、统一标准、完善规范、减少限制等措施,进一步向义乌市场放权,取消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规定,免收出口商品法检费用,清理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使义乌市场的出口潜能进一步释放出来。三是有效增强发展动力。从一定程度上讲,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释放改革红利和平衡改革风险的一项制度创新。通过义乌先行先试改革,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分享制度红利,可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发挥好义乌改革对全省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

实现监管规范化是构建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保障。建立完善纵向联动、横向合作的监管体制是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重要任务。一是切实规范监管。近几年来,法检商品的目录有所扩大,检验检疫尤其是法定检验收费对义乌出口企业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实现市场采购贸易监管创新,切实落实免收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费等改革举措,涉及义乌市场各方现实利益诉求,需要在改革实践中进一步规范。二是合理配置资源。现行的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主要针对生产企业制定,对来自不同厂家与销售商、不同品名的法检商品必须分批检验收费,有的商品还要送实验室甚至外地实验室检验。目前,还没有针对市场采购贸易的法律法规。探索针对市场采购贸易的监管法规,需要统筹兼顾,合理进行顶层设计,完善监管流程,科学分配行政资源。三是科学控制风险。先行先试监管制度有效降低了义乌改革的风险。小商品监管改革试点如果成功了,其经验可在全省和全国范围推广,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如果失败了,可将小商品出口的风险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以避免对整体市场贸易产生冲击和影响。

实现市场持续繁荣是构建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核心。义乌市场30多年所积累的物流、商品流、信息流等优势,是其他地方短时间无法取代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本质是为小商品对外贸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政策洼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实现义乌市场持续繁荣发展。一是坚持有形市场为本。义乌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前提。构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需要与推进义乌市场商品质量、发展形态、商业模式等方面转型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商品竞争力提升推动外贸的发展。二是坚持电子商务为先。跨境电子商务指的是生产和贸易企业或者个人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将传统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数字化、电子化,实现产品进出口的新型贸易方式。跨境电子商务为义乌小商品出口提供更为顺畅和便捷的渠道,对于实现我省外贸转型升级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三是坚持改善环境为重。适应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相关配套政策和监管措施的确立,为义乌小商品对外贸易提供了要素支撑,将改善企业交易、支付、物流等贸易环境,降低企业在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等方面交易成本,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实现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跨越。

坚持贸易便利化改革中

形成有义乌特色的贸易促进体系

实现市场采购贸易便利化,概括地说,就是构建低成本高效率对外贸易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对外贸易发展内生动力。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实现小商品出口环节的便利化、出口效益的最大化。

落实好国家已出台的贸易便利化政策措施。去年10月至年底,国家有关部委已出台过免收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等的贸易便利化政策。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仅去年免收政策就惠及进出口企业近40万家。当前我国经贸环境复杂严峻,进出口增速均明显放缓,今年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便利通关办法,暂免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费用,减少法检商品种类,发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等,意在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扩大一般工业制成口出口,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义乌应努力抓住国家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的有利契机,用好政策红利,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加快推动义乌外贸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小商品国际竞争力。

积极探索适应小商品出口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在充分吸收海关旅游购物便利措施的基础上,义乌应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市场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小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如先行先试企业报关信息在海关、检验检疫两家管理部门之间实现共享,抓紧在义乌实施海关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合作试点实行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便利通关模式。所谓“一次申报”,即对依法须报检报关的货物,企业可在企业端一次性录入申报数据,分别完成报检和报关。“一次查验”,即关、检双方对同一批货物均需查验时,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按照“一次到场、一次开箱”的原则,依照各自规定共同进行查验作业。“一次放行”,即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的基础上,由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发送核放信息,企业办理货物提离手续,真正使“义乌港”成为综合功能完善的“始发港”和“目的港”。

坚持监管规范化改革中确立与

国际接轨的小商品监管体制

从义乌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快确立试行义乌小商品对外贸易的“多品种、小批量、多主体拼箱组货”监管办法,探索建立符合义乌市场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监管措施,构建适应于小商品对外贸易、覆盖从源头到出口全过程的监管格局,实现“源头可溯、风险可控、责任可究”。

定位要准。围绕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这个中心,在服务发展中找准定位,积极推进监管创新,最大程度减少对小商品出口的限制。通过提供必要的监管服务,发挥监管部门的人才、设备、计量、标准等优势,建立和用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提供科技支撑,不断提升“浙江制造”水平,使浙江相关产业成为浙江经济的新引擎。

措施要实。去年以来,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我省外贸形势严峻,保增长压力加大。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积极落实调整出口法检费用和目录,逐步减免出口商品法检费用,支持监管部门积极应对玩具出口等重点产品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用好原产地优惠政策,加强诚信管理、分类管理和风险管理,推行差别化监管和动态升降级管理。

实施要严。严格监管是义乌市场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监管部门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围绕小商品出口质量安全突出问题,落实监管责任,整合检验检测机构,加强监管机构管理,规范监管行为,完善市场管理,整治违法行为,履行好我国对相关国际条约的承诺。

坚持全面落实市场采购贸易政策

与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并举

全面落实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各项政策措施。一是推动国家八部委政策措施全面“落地”。改善外贸服务,在加紧落实已经出台的外贸贸易便利化措施政策基础上,结合国务院最近有关加大贸易便利化的改革政策,跟踪落实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试行市场采购贸易的便利化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支持力度,提高企业服务终端客户的能力,为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提供优质可靠的专业服务,放大政策红利。二是稳妥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尽快建立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争取相关国家部委开放数据接口,实现数据交流和信息共享,加快建立市场采购商品认定、信用评价、质量管理、风险预警等体系,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意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出口,增强市场集聚、辐射、服务功能,激发义乌市场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维护义乌小商品出口产品的整体形象。

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篇9

为期两天的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座谈会,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部党组对政府采购工作非常重视,把政府采购作为建设节约型行业和加强交通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安排年度工作时都把政府采购作为部的年度重点工作统一做出部署。这次座谈会虽然我没有能够全程参加,但通过听财务司的汇报和看会议材料,参加了第二组讨论,也有一些想法和体会,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也是对这次座谈会作一个总结。

自20*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部属单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部的要求,结合各单位的实际,在政府采购方面作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和成绩。昨天上午,长航局等五个单位作了大会发言,介绍了他们在开展政府采购方面的主要做法、经验和体会,我看了发言材料后感到很受启发。比如,上海海事局坚持“三有”标准,将“有项目计划,有政府采购预算,有符合要求的采购程序”作为付款的必要条件,就抓住了关键。如清司长对《政府采购法》实施三年来部属单位开展政府采购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同时,提出了部属单位开展政府采购的总体思路,对今年政府采购的重点工作做了布置,提出了工作要求,我都同意。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财政部国库司和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的负责同志,系统地讲解了政府采购的政策法规和实务操作方面的知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政府采购的工作要求、操作程序和方法,对进一步做好我部政府采购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下午,代表们又分组就进一步推进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了座谈,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财务司要认真研究,在工作中采纳吸收。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准备充分、安排紧凑、内容充实,即学习了知识、交流了经验、畅谈了体会,又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明确了目标。座谈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题突出。大家紧扣政府采购这一主题,围绕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部属单位的实际,就加强对政府采购的领导、理顺管理工作职责、健全政府采购制度法规、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规范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和采购方式,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发挥政府采购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座谈讨论。

二是形式新颖。这次座谈会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课、经验交流、座谈讨论等形式,为大家比较系统地了解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和操作实务方法等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家认为效果很好,收获很大。

三是联系实际。大家紧密围绕建设节约型行业和打造廉政交通的总体要求,结合交通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和本单位的实际,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献计献策,总结了经验,交流了体会,找出了不足,提出了改进政府采购工作的建议措施。

四是富有成效。通过召开这次座谈会,大家进一步强化了依法采购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采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政府采购的政策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今年政府采购工作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大家认为,这次座谈会开得很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下面,我结合这次座谈会的情况,就贯彻《政府采购法》和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意义

《政府采购法》作为我国政府采购管理的基本法,为规范各部门、各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这部法律的颁布施行,是政府采购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在部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好《政府采购法》,对于规范部属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交通支持系统的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行业,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强交通廉政建设,发挥政府采购在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扶持国有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推进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是交通部门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交通部门和部属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必须增强法制意识,在执法、守法方面不能打折扣、讲条件。必须从依法行政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的重要性,做到依法采购、制度规范、机制协调、方式合理、程序正当、高效便捷、权责统一。各单位要认真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实施计划,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务院的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凡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的项目,都要依法进行统一采购,不允许以项目特殊为名,规避、逃避政府集中采购,切实维护法律和政策的严肃性。

(二)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推进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是建设节约型行业的迫切需要。

“十一五”期间,交通行业面临难得的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资源约束、建设和发展资金不足的严峻挑战。部党组提出了建设节约型行业的总体要求,需要各单位在节能降耗上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推进节约型行业的建设步伐。在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设备物资采购、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要厉行节约,花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不断提高交通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实现交通又快又好的发展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政府采购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通过规模采购优势来降低采购成本。去年,我国政府采购的规模达到2500亿元,平均采购资金节约率在11%左右;我部机关和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实际金额2.18亿元,节约采购资金2485万元,采购资金节约率为11.4%。这充分说明政府采购是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方面的一个重要途径。部属单位每年的预算内、外资金规模超过140亿元,实施政府采购的空间还很大,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将会进一步降低部属单位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挖掘资金潜力,实现用较少的投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推进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

按照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部党组提出了加强交通行业廉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中央领导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我部在抓落实、见成效上下功夫。为了贯彻中央领导批示精神,我部党组制定印发了《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2007年底前工作要点》,把推行政府采购工作作为反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其中,并作为今年部的十项重点工作内容,提出了工作要求。政府采购通常被称为“阳光下的交易”,主要是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除涉及国家机密外,采购活动一律向社会公开,通过公开的采购规则、规范的采购程序、透明的采购信息,使政府采购活动当事人处于社会和其他参与者的共同监督之下,使暗箱操作的问题受到一定的制约,从而能较好的发挥预防和遏制腐败的功能作用。因此,部属单位要把推进政府采购工作,从加强廉政建设、打造廉政交通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动本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程序和方式,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凡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都要明确清晰地列入政府采购预算,凡符合招标条件的,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一律以招标的方式进行。要严肃纪律,并通过开展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活动,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在货物、工程、服务采购过程中的腐败行为。政府采购与治理商业贿赂有直接关系,交通建设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就有制度不完善、环节不透明的原因。通过完善制度、依法采购、加强监督可以保护干部,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推进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是推动交通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的重要手段。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的精神,提高交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行业建设的步伐,增强交通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部最近准备召开建设创新型行业工作会议,对交通行业的创新工作做出总体部署。推进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对于促进交通行业的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最近,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同时又研究起草了《软件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环保产品政府采购目录等。这是在国家倡导科技创新,面对能源紧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通过政府采购的引导作用,带动全社会使用节能环保产品的重要措施。部属单位在实施政府采购时,要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局出发,按照国家的要求,在同质同价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购通过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自主创新、环保型、节能型的产品;在满足设备、产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采购国内设备、产品,在推进交通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切实推进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

如清同志对今年部属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任务做了总体布置,各单位要认真抓好落实。根据财政部的要求,结合我部政府采购的实际情况,今年部属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要按照“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扩大规模、抓好试点、加强监管”的总体要求,重点做好以下5项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程序,做到依法采购、规范运作。

《政府采购法》已实施三年多,为了推动《政府采购法》的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规章、制度和办法,我部也已转发有关单位执行。但是,部属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开展的并不平衡,与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主管部门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兄弟部委相比,工作的进展还比较滞后,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与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的、职责明确、可操作的制度保障。今年,财务司要在进一步征求部属单位和部内有关司局意见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交通部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同时,也要抓紧研究制定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使部属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做到不仅有法可依,还要有规可循,进一步规范部属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部属各单位也要把制度建设作为今年政府采购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先建立、后完善”的原则,认真抓好落实,把本单位的政府采购制度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抓好制度的执行和检查,为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实现依法采购提供可操作的制度保障。

(二)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加强对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协调,逐步形成“职责明确、行为规范、协调高效、监管有力”的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机制。

政府采购涉及的单位较多,包括财政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委托机构、供应商、银行、评审专家等,同时政府采购尚处于初创阶段,一些单位的行为还有待规范,有些管理环节的衔接还需要磨合,这就要求部属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各方的协调配合。要按照单位内部的职责分工,积极主动工作,不能只是被动地抱怨,要以我们负责任的工作成效,来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政府采购工作不仅外部单位需要协调,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也有一个加强协调的问题,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在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对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予以关注和解决,要通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使部属单位的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更加完善,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更加规范,采购程序更加严谨,采购行为更加规范,采购信息的更加及时,监督管理更加有力,采购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使部属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切实发挥政府采购的规模经济效益,力争使部属单位今年的政府采购规模比去年实际提高30%。

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采购制度是否完善和健全的重要标志之一,直接反映政府采购制度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一个国家的政府采购金额可以达到该国GDp的10%—15%以上,或者财政支出的30%—40%。仅欧盟的政府采购金额就相当于法国的经济总量。以我国目前的GDp和财政支出水平,按照世界平均标准和《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可以达到1万亿元以上。没有不断增加的采购规模,实施政府采购的效益就难以体现。

目前,与法律规定和兄弟部委相比,我部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上规模。

首先,要严格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规定的范围实施政府集中采购,没有列入年度政府采购预算的采购项目,要编制调整预算报部备案,并严格按要求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二是要推进部门集中采购试点和系统集中采购;三是加大对自主创新、节能、环保项目的采购力度;四是要加强对分散采购的管理,凡是在规定限额以上的项目,都要根据政府采购的要求,实行政府采购;五是要加强对工程实行政府采购的管理,先规范不实行招标采购的公共工程项目。各单位要结合这次会议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实际,提出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的具体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年度终了要进行考核。

(四)认真抓好部门集中采购试点和系统集中采购工作,逐步推进部门集中采购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单位2006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的通知》和驻部纪检组印发的《关于对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基本建设及大宗物资采购活动加强廉政监督工作的意见》的要求,部属单位在购置、维修船舶、飞机等限额标准以上的大宗物资设备都应实行政府采购;救助船舶和直升机、执法船艇、交通管理监控设备应当实行部门集中采购。但由于种种原因,我部部门集中采购工作至今尚未开展。

为了切实推动这方面工作,部决定今年在海事、救捞、长航系统选择部分船舶开展部门集中采购试点工作。同时,在海事、救捞、长航、船级社系统推行系统集中采购,对列入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和系统内的通用设备、大宗物资,由四单位统一组织实施政府采购。主要考虑: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需要对列入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实行部门集中采购;二是海事、救捞、长航系统“十一五”期间购置建造船舶的数量多、金额大,且三大系统船舶购置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实行部门集中采购可以取得一定的规模效益;三是通过试点,使部门集中采购工作取得突破,同时为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积累经验,为探索适合我部实际情况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条件;四是通过实施系统集中采购,可以发挥四大系统的专业优势和管理优势,使政府采购在节约资金、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扩大效应。

部门集中采购的试点是一项新的工作,希望部属单位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共同与部有关司局做好部门集中采购试点工作。部内有关司局也要加强协调,注意工作衔接,共同做好有关工作。四个系统的系统集中采购工作,也要比照部门集中采购的要求,统一筹划,加强协调,稳步推进。

(五)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建立专项检查、定期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机制,使部属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各单位的财务、审计、监察部门联合开展了政府采购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工作,从各单位介绍的经验来看,监督检查是促进政府采购规范管理的一项有效手段。最近,国家审计署正在对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进行审计调查,同时将对我部进行延伸审计调查。希望各单位以这次审计署延伸审计调查为契机,进一步找出本单位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部财务司、审计办、驻部监察局,要加大对部属单位的监督力度,在开展财务检查、日常审计、廉政执法监察时,要把政府采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同步实施监督,要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专项检查,对政府采购中集中采购目录执行、信息公告、采购程序和专家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督,通过监督检查,推行好的经验作法,严肃纠正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推进部属单位政府采购法制化、规范化的进程。

三、加强领导,夯实基础,为加快推进部属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政府采购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的全局性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很多关系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政府采购工作水平,对领导干部的行政能力也是一个考验。这就要求各单位的领导要切实给予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好与政府采购工作有关的法规制度,提高政府采购理论和政策水平。要经常听取工作情况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政府采购改革中出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领导干部要亲自抓。要加强政府采购部门人员配备,办公设施等基础性建设,并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为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重视人员素质,提高政府采购队伍的工作水平。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不断推进,政府采购的工作任务将进一步加大,各单位要结合工作需要,对有关人员的工作安排作出必要的调整,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政府采购人员不能光有干劲和热情,更要有科学规范的方式方法,不能光靠政策、法律作后盾,更要有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因此,政府采购人员要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既要结合工作实际,学好政府采购的方针政策,又要学好政府采购业务,熟练掌握政府采购业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做到让采购单位满意,让采购资金节约,让采购的物品质量安全可靠。应当说这是对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工作业绩的基本要求,也是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采购部门要适应政府采购改革的形势,把握政府采购工作的内在要求,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摸索和总结工作中的特点和规律,拓宽工作思路,掌握信息动态,研究对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拓宽工作视野,不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水平。要加强廉政教育,使政府采购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做到教育、预防和治理并举,逐步形成一支勤于学习、作风严谨、工作高效、服务热情的政府采购队伍,为加快推进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加强采购管理的措施篇10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项目工程负责人员意识到,对项目物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全面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实现对项目工程的成本控制。现代项目物资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了项目工程管理方案的制定、物资采购、运输和储存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在项目工程中所涉及到的物资不仅仅是项目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其中还包括了很多的辅施工材料、动力燃料以及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其他辅助工具等。在现如今我国很多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物资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更加广泛,并且在管理过程中面对的是复杂的管理组织,因此,就导致了我们在进行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面对问题就需要我们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对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传统的物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和改革,让人们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项目物资管理的重要性。让工程的相关负责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成本进行全面和有效地控制,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切实控制好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

2、项目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对物资管理的计划性不足

目前,很多项目工程的建设方在对物资进行管理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其管理计划方案设计在整个项目工作施工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一个很好的物资管理计划方案能够很好对整个项目工程施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降低项目工程的成本支出。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物资管理计划存在严重的不足,计划方案与项目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物资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问题的存在,就会给整个项目施工的施工带来巨大的挑战,使得物资在管理过程中,计划性大大下降,严重影响到物资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物资采购过程中管理意识落后

在现代化项目工程建设和施工过程中,做好物资采购管理对保证整个项目高效的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样不仅能够切实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满足施工的需求,更好的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实际进行物资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员的管理理念落后,导致了在进行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2.3项目物资在储存过程中管理不到位

物资储存管理不善,如物资保管设施不全,物资安全措施不得力,造成物资损耗。甚至有的物资露天堆放,造成物资损失损耗加大。还有的物资防盗措施不完善而被盗,物资进出不按先进先出法出库造成物资过期浪费。如物资标识的保护、保持。放在仓库的物资标识在收发物资作业后经常被损坏,加大了项目成本支出。

3、加强物资成本控制的对策分析

3.1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项目开始前,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方案编制各类物资需用量计划,并且根据项目发包方与项目承包方在物资供应上的分工,把物资需用量计划分解为项目发包方提供物资计划和项目承包方自购物资计划分头执行。在项目物资计划执行过程中,由于项目设计变更和进度发生改变等原因影响原计划正常执行时,项目承包方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项目进度计划,确保项目正常进行。

3.2强化物资采购管理

为了加强项目物资的采购管理,建立规范的物资采购运行机制,保护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招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项目主要物资的采购应实行招投标制度。采购方(项目发包人或项目承包人)成立项目物资采购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大宗物资的招标采购工作对于中标的物资供应商,项目承包商在采购物资时,应与物资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是保证物资本身质量和物资正常供应的重要措施。项目承包商项目部应当建立《物资采购验收检验使用综合台帐》,并将物资采购、进场验收和使用等环节的工作在《综合台帐》中予以记录。

3.3提高物资储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