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0:25

经济发展基础篇1

现代国家的社会基础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反映的是人们之间基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物质交往方式,这种交换是人们通过市场这个平台彼此尊重对方的产品所有权而实现各自所有权的重要方式,其自由、平等、人权的原则也是商品经济等价交换、自由交易、产权独立的市场规则在社会领域的延伸。经济上的平等和自由,必然要反对政治上的特权和专制,确立自由和平等的公民政治权利,而市场交往中的契约原则,在政治权力运行方式中也演化为法治原则和定期选举原则。因此,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连。我们曾经试图逾越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但结果却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包括人力和物力在内的一切资源都必须听命于权力的调配而不能自由流动。而积淀在文化传统中、内化在大众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中几千年来的专制意识,又借助这种以权力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改头换面地延存下来,并以集权化、等级化的政治生态表现出来,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始终存在着被专制政治意识所扭曲的危险。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启动以来,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走向多元,政府不断简政放权、收缩权力,社会主体的平等意识、独立意识、规则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加强,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当然,市场经济由于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也有其自身的局限。特别是,当它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联系时,单纯的商品和货币关系转化为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资本所有者垄断生产资料,使工人除了出卖劳动力之外别无他路,而且他们还凭借这种生产资料的垄断权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样,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平等自由”的交往形式下掩盖的却是资本支配劳动的“不自由、不平等”的现实。这也是现代国家的“在民”在资本主义时代演化为“在资”的根源所在。因此,我们市场化改革没有走西方的老路,而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市场经济前的“社会主义”这四个大字,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作为定语,它明示出我们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即坚持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目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劳动者与自己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劳动自由;“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让劳动者在劳动尺度面前一律平等。这就铲除了少数人依靠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奴役他人劳动的根源,从根本上颠覆了资本支配劳动的逻辑,奠定了机会平等的基础。而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则明确了社会主义实现结果公平的终极价值。因而,社会主义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让每个人的才能都有机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的意志都有机会得到充分的表达。市场经济的自由、平等、所有权的三位一体延伸到政治领域,就是国家必须普遍地、明确地把权利和义务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为此,就需要在国家领域建立起健全的现代民主制度。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实现了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平等占有权,取消了资本所有者垄断国家权力的特权,为在国家政治领域实现“真正的民主制”奠定了基础。而且,公有制本身也有一种民主的诉求。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用的是国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全民的资产由国家代为占有、使用、处置和获得收益,那么就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机制保障国家对资产的运营和处置行为以体现全民意志。而这一套程序和机制的实现就要通过健全现代民主的政治制度来完成。由此可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在对民主的诉求方面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对照“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面镜子,一方面,保障各类市场主体自由、平等的交易权利和产权权益,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用公共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另一方面,保障公有资产所有者对资产运营和收益使用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树立劳动至上理念,健全“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的机制,排除基于户籍、身份、编制等影响劳动面前人人平等的各种障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二、人民民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价值

现代国家的价值准则是人民。它倡导这样的理念:国家机构和官员除了人民委托给他们保护人民权利的权力之外,本身再没有其他任何权力。如果他们违背人民的意志,损害人民的利益,甚至为一己私利出卖人民利益,人民可以使用民主程序之“最终的决断权”,把官员和政府、议会和议员一起统统赶走,使公众免受政府的侵害。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民是否有权为自己制定新的国家制度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绝对肯定的,因为国家制度如果不再是人民意志的现实表现,它就成了事实上的幻想。”[4](67)然而,资产阶级建立的现代国家“公开承认的目的就是使资本的统治和对劳动的奴役永世长存”[7](104)。这样,资本的统治便背叛了人民的价值观,“在民”的原则蜕变为“在资”的现实。但马克思没有把这种“蜕变”归罪于民主本身,而是归因于资本统治劳动的社会根源。在他看来,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不是取消民主,而是铲除资产阶级虚假民主的社会根源,实现“真正的民主”。因而,马克思认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7](52)当然,马克思致力追求的“真正的民主”,其性质上属于无产阶级类型的民主。这主要是基于他在《共产党宣言》中作出的一个趋势判断: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已经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敌对的阵营。于是,当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后,所争取的民主自然是无产阶级的民主。然而,近代中国异常复杂的阶级关系有别于西方,先进的工人队伍只占社会成员的少数,整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大众同国外侵略者与本国封建势力及其走狗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这样的国情分析,认识到她所追求和实现的民主不单是无产阶级的民主,而是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大众的民主,并提出了“人民民主”的概念。这从参与的广泛性层面诠释了“真正民主”的现代内涵。特别是,将作为剥削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纳入人民民主的主体范畴,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可以说,“人民民主”是对资产阶级宣扬的虚假的“人民”的否定,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多数人的统治。如今,“人民”的外延日益扩大,已涵盖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样,掌握国家权力的主体与社会的主体实现了高度的一致性。因而,我们党始终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并把它看做社会主义的生命所在。人民民主作为更高层次的现代民主,更需要在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下运行,正如邓小平所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8](146)后来,我们党将这一思想概括为“依法治国”。它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而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和官员手握国家大权,处于强势地位。因此,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合理地运用和有效地制约、限制公共权力,防止公共权力对人民自由和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说,法治强调的重点不在限制“私权”上,而是在约束“公权”上。宪法和法律限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范围,规范了国家权力运作的程序,使政府和官员在法律的框架内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竭力地为公众服务,并对自己的施政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使每个社会主体的合法权利都能得到切实有力的保障,从而防止公共权力侵犯社会主体的正当权益。而且,由于法律是人民经过民选机关、通过民主程序创制、反映人民意志的规范性文件,因此,法治使政府通过对法律负责来间接对人民负责,也体现了民主的规范化、制度化。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制度

经济发展基础篇2

1.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当前首要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未实行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会为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一个有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够进一步拉动更大的投资需求。根据世界银行最近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投资需求系数将达到3.1~3.8,即政府对于基础设施每投入1美元,就能拉动社会投资需求3.1~3.8美元。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比重,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进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而且在投资过程中还能将一部分投资转化为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水平。通过这种轮番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全面增长,为战胜金融危机提供保证。

2.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克服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在助推地区经济起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地区开发获得成功,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近年未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基础设施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某些地区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因素仍未消除。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这些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

3.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市化水平还较低,目前仅有3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70%~90%的水平,也落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这种状况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后劲,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造成城市资源的浪费和整体利用水平的低下,束缚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增进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连接,进而充分发挥市区经济的带动效应,有效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4.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我国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也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其配套建设中,如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等建设,就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品,配套研发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让更多的技术更新换代,这将促进高科技成果加快向生产领域转化的步伐,从而也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领域分析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许多方面,为此,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实际需要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重点发展一些关键行业。

1.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为优良的交通运输对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间、各国间的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铁路干线对经济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极强。如日本的北海道干线,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干线法国的巴黎一里昂线,我国的哈大线、京广线、京沪线、陇海线,都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轴线,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会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这是被客观历史证实的经济规律。进入“十一五”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交通设施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加大交通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

2.通信行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大力发展通信行业,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通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拉动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的今天,各类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信息交换的需求俞加旺盛,发展通信行业有利于促进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3.电力行业

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开发程度较低,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尤其是电力行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电源结构不合理,水、火、电比例失调,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电网结构不合理。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国家电网线路停运330多条、输电杆塔倒塌196处,导致我国南方大面积断电,同时致使国内南北铁路电气化大动脉的中断。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既可弥补电力行业薄弱环节,拉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又可增加电力供应,促进城乡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4.农村基础设施领域

与城市相比,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尤显薄弱。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特别是要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基础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对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出发点来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分析发现在现阶段宜采取如下途径来进行资金筹措。

1.由当地政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

美国有许多州早已采取政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的资金筹措办法,而且施行多年实践检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通过发行债券,可以筹集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需的投资额。同时,由于其具有追索偿还权,还会激励当地政府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实行B0t融资方式

通过Bot融资方式的运用,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大企业的雄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完成,而且由于在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在一定期限内由外方来经营并由其自身来承担经营中的风险和损失,这样就可以迅速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发展。

3.鼓励私人进行投资

研究表明,未来私人投资将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这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在国外,私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一般占全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12%~18%.在阿根廷,私人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则高达70%;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一直有私人参与除供水之外所有基础设施部门投资的传统;在菲律宾,私人投资也高达40%.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的作法,放开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筹措限制,鼓励私人参与投资。

4.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经济发展基础篇3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资源基础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两极核心,以川西经济带和川东重庆经济带为两头,以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长江水运航线为纽带,形成的“工”字形沿线带状城市区;包括除攀枝花市、广元市、巴中市与甘阿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外的四川省其他地区以及除黔江、酉阳、秀山之外的重庆市其他地区;面积为20多万平方公里,占四川和重庆总面积56.74万平方公里的40%左右;人口为9800多万,占四川和重庆总人口的85%左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8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200多亿元,占四川和重庆国内生产总值的93%左右,人均gdp为6000多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9:42:39;区域内合计县级行政单位142个,城市35个,其中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6个,小城市17个,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之一。成渝经济区内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区域是成都(9城区)和重庆(9城区);第二层次是沿成渝交通沿线的中小城市;第三层次是两地下辖的县市以及广大的经济腹地。成渝经济区的辐射范围包括了整个西南地区,是我国西部人口与城镇数量最密集、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这一经济圈在长江上游乃至我国西南部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法律政策基础

2005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把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和重庆同时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南部的深圳、东部的上海浦东、北部的天津滨海之后,我国的第四个部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成渝经济区的全面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继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经济圈两个区域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启动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2007年6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集四川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员召开了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座谈会,正式通报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纳入国家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范畴,并就如何作好相关前期工作交换了意见。从国家的宏观战略和政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政策基础已经具备,将来也会有一些中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成渝经济区的发展。

二、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

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兼及周边地区而风俗略同的巴蜀文化区的腹心地区大致与今日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区域相当。公元前316年巴、蜀统一于秦后,巴和蜀分别作为川东、川西的政治经济中心的这个格局连同巴和蜀的名称,便一同保存了下来,直到今天。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余年发展历程,在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等地地域文化共同构成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巴蜀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摇篮,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巴蜀文化是川渝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早已融为一体,成渝两市以及成渝走廊内民间的亲情、血缘关系早已密不可分。自古以来,川渝两地一家亲,作为近邻,川渝饮同一江水,说一样的方言,看一样的川戏,好一样的“麻辣”。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亲,民俗相同,文化相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让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都和重庆是巴蜀文化沉甸最深厚的地区,长久以来也一直作为一种共同文化类型而存在。文化传统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传统会使人们对建设成渝经济走廊产生认同,广大民众会积极支持和参与。

三、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地理区位基础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来看,成渝经济区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它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西藏,东邻湘鄂,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经济较四周发达,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看,它通过长江可以贯通中东,直至沿海最发达地区。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无论战争样式怎样变化,成渝经济区始终是祖国的战略后方和国防安全基地;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看,北部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南边的南贵昆经济区只有点状的城市而没有密集的城市群,以成渝经济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可以推动这两个成长中经济区的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

成渝间地缘关系随现代交通的发达愈来愈密切。建国后国家先后在成渝沿线建成渝铁路、内宜铁路,扩建了成渝铁路,尤其是成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成渝间时空距离缩短为3小时左右;加上峨自铁路,内宜铁路和内昆铁路、川云高速公路、隆黄铁路的计划和修建,区域内部已构筑起了点对点的快速通道和立体交通网络。交通条件改善使得区域内部的资源,流动顺畅,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便捷的交通网络是构建经济圈的重要条件。

四、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资源基础

成渝经济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历来就是我国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成渝经济区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无霜期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农业自然条件良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成本比低,能源和水的保障程度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较好,复种指数高,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2003年生产粮食4200万吨,人均400多公斤,饲养生猪约8000多万头,销往全国和出口达50%以上。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未来最大的能源基地。成渝经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多年平均流量为13680米/秒,年径流量为4233亿立方米,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成渝经济区是世界级的水能“富集区”,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1.03亿千瓦,占全国的27.3%,可建百万千瓦以上特大型电站34座,25万至100万千瓦大型电站52座。成渝经济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能源、矿产资源中,除石油资源短缺外,其他多居全国前列,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60%。成渝经济区是我国天然气发现、开发、利用最早的地区,分布以重庆为主,遍及全境,已探明储量为7000多亿立方米,2003年开采量为115亿立方米,产量居全国第一。钒钛占世界90%,稀土居全国第二,铝土矿、硫铁矿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4以上,铜矿储量占全国1/3,磷矿储量占全国2/3,锰矿、铅锌矿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5,且多种资源的组合配套好、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为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硫化工、磷化工和建筑材料等原材料工业及其后续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成渝经济区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仅重庆就有动植物资源600多种。此外,成渝经济区也是我国自然和人文景观最为丰富、受到联合国保护的遗产最多的旅游资源富集带。

成渝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渝经济区人口接近1亿,是七大经济区中人口最多的区,人口密度达到490人/平方公里,是西部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区域。每年仅在沿海打工的劳动者即达1500万以上。近年来,以县为基础,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大大加强,使他们的素质有很大提高,已形成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劳务输出产业链。成渝经济区内现有高等学校67所,中等专业学校200多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每万人有大学生63名。有各类科研院所1766个,有两院院士50名,科技人员达20多万人。重庆、成都、绵阳共有6个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部级出口加工区。这些在西部都居首位。此外,由于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产业体系较完备,形成了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

五、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产业基础

成渝经济区良好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成渝经济区有良好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已初步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水电能源基地、天然气化工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西部最富饶的农牧业区。

成渝经济区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成渝经济区有39个,电子信息、冶金化工、汽车摩托车、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铁路交通设备、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彩色电视和通讯设备、食品饮料和国防军工等产业具有相当的优势,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和成套机械装备制造业,是成渝经济区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重要优势行业。成渝经济区在机械、电子、航空、交通设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了在全国具有优势的工业行业和企业集团。如重庆的长安、嘉陵、建设、空压、望江、江陵等军工企业,形成了长安汽车、嘉陵摩托车等民用汽车、摩托车集团公司。全国两大重型制造业基地之一德阳的第二重型机械厂、全国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基地之一的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重庆的水轮机厂、自贡的东方锅炉厂、重庆铸锻厂、四联集团等大型企业,形成了以重型装备和成套设备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等等。成渝经济区崛起了一批现代工业城市。如成都是全国四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绵阳是全国著名的中国科学城;德阳是全国重型机械装备工业基地,自贡、泸州等地是全国重要的化学、工程机械工业基地,宜宾是食品工业和能源工业基地。

国防科技工业发达,战略后方优势明显。“军工出身”是成渝经济区不同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重要特点。成渝经济区的国防科技工业,无论在总量、产业领域、科技含量诸方面,在全国均具有突出地位:川渝“三线”军工总量在全国居第一,领域从核能、航空航天、新材料、军工电子到常规武器,遍及十大军工集团。无论是在过去的冷战时期还是在目前科技强军时期,成渝经济区的国防科技工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我国的世界地位,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参考文献】

[1]张悦.西部大开发与成渝经济区建设的综合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2]李春艳.论成渝城市经济带建设及其发展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3).

[3]罗志光,杨永建.加快成渝经济走廊内江役建设势在必行[j].经济体制改革,1995,(4).

经济发展基础篇4

能源、交通堪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血脉。作为宏观管理部门职能司局和行业管理领域综合司局,基础司承担着研判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发展趋势;统筹能源、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计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提出能源、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建议并协调实施等重要职责。

费志荣坦陈,必须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引领全司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增强推进“四个转变”和加快定位转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改革创新,持续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形成新常态下的大视野、大思路、大格局,提升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能力与本领,在抓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上下更大功夫、见更多成效,推动交通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基础司第一时间传达何立峰副主任在全委各直属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集中学习全委活动方案,及时传达委党组要求并作全面动员部署。在深入理解全委活动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基础司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的工作步骤、任务分工,并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将责任分解到司领导、处室和承办人,切实做到措施配套、制度健全,责任明确、考核有据。

“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系统学习研究。”费志荣介绍说,一是围绕重点开展专题学习,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召开四次专题会议进行学习、讨论,把学习讨论与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破解发展改革工作难题、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紧密结合,切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

二是主动加压拓展学习范围,认真组织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2015年委党组(扩大)会议精神,以及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2015年党建工作要点等,系统梳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交通能源发展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为优化工作布局奠定基础。

三是借助外力加强学习研究,以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充分听取专家和地方意见,不断提升认识。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研究、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共同做好专题研究。

“基础司要求每位同志都要坚持边学习、边讨论、边思考,对照中央要求、地方期盼、部门对比和自身需要,聚焦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认真查找在理念、职能、政策、方法、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确保每个人都有思考、有心得、有行动。”费志荣说。

费志荣表示,围绕讨论主题,通过组织讨论、征求部门地方意见等方式,逐条对应,形成推进定位转型的意见建议,并召开讨论成果交流会,全司在主动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谋划长远和重点工作、狠抓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等方面形成了共识。

为了使学习讨论活动更接地气、更贴实际,基础司深入地方,对接部门,彻底转变工作作风和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积极“走出去”上门服务,改变机关“坐等上门”“以不变应万变”的路径依赖。

在委领导带领下,3月份基础司有关同志先后赴湖北省、交通运输部、民航局、邮政局、铁路总公司等地方、部门和单位密集调研,虚心听取意见并消化吸收。同时,召开大型能源企业座谈会,分析行业运行趋势和特点,研究破解发展瓶颈和制约的办法,听取各方定位转型意见。

“基础司积极把学习讨论活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学以致用,同步转型。”费志荣说,顺应简政放权的要求,基础司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动精简项目审批程序,对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国务院批准的区域、专项规划的铁路项目,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服务部门、企业和地方方面,也创新了工作方式主动服务企业。先后多次与地方、企业沟通并交换意见,深入了解发展需求和期盼,介绍工作推动、项目办理等程序及可能遇到的困难,主动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

经济发展基础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文关怀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就明确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回顾马克思如何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说,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历来为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说明什么呢?那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二)马克思主义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力量的劳动者的需要及其满足,要求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必须在根本上造福于广大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及其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谈到理想的生产时认为“这种生产,是以满足社会以及每一成员的需要为目的的”;“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造福于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及其满足。不断创造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实现这一人文关怀所必需的条件。二是人的精神生活潜能及其需要。三是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本体现,人的社会性在人类本质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人类本质得以形成和实现的必备条件。要满足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就必须自觉地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安排,适时进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所以,搞好人类的制度文明或广义的“政治文明”建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是完整的人且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是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而存在。作为主体的同作为客体的人的统一,或者说,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人的完整性。在唯物史观中,一方面,人是一个客体化了的主体,也就是说,当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着社会历史的进程时,他们是受着客观制约的,因为他们是一个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规定性的主体,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这种客观规定性的范围内或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因而他们的活动才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另一方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主体性的客体。

马克思研究完整的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它“将使它的社会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的各方面的才能。”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生产发展本身要求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使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这是一种客观趋势”。当今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物质生产力的限制,取决于物质生产对于个人的完整发展的关系”,“在这个转变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础的,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人文关怀思想的极大提升,也是马克思人文关怀经济思想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一)注重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始终占据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位置。在马克思那里,追求人本身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部历史活动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由此,马克思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继承、坚持和发展这种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就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中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把人看作是一切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的主体、目的、基础和希望,改变在理论及实践中存在的单纯关心经济客体状态,而忽略对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目的的人的关心。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在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中被无止境地放大,导致经济活动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矢量被倒转,主体被客体所湮没,目的被手段所代换。人逐渐变成了经济活动的工具,物质财富的生产和聚敛成为人所争相追逐的目的。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人的需要满足的价值主旨日渐远离,甚至两相悖逆。经济活动由人是主体的价值实现过程,异化为人被当作客体和工具手段受到支配和驱使的过程。结果人的发展和人的本质实现问题淡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把人只当作经济发展的手段或者把经济发展中的物质价值放在人的价值之上,都是发展观的偏颇。要坚持科学的发展,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即创造力的充分体现。从根本上说,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需要。一般来说,低层次所需要的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而低层次需要,尤其是物质享受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因人的价值观而异的。只有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转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人的素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遏止恶性消费和恶性开发,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非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所以,要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在人的深层意识上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承认人类是自然界的普遍成员,承认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承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财富,承认人类在环境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从而建立起一种既符合人类持续发展的主观需要,又符合生态环境自然客观规律要求的、现代的、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平等、和睦、协调、统一、相互尊重。这应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要坚持科学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从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视角理解人类生存,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自身比较满意的存在和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基础篇6

事实上,城镇化是和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新四化”)一起构成区域经济升级版的。要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打造中国区域经济升级版,仍需要从产业选择、发展模式、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园区经济、产业集群等方面统筹考虑,才能打造出比较理想的升级版本。

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

在产业选择方面,各个地区,无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无不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区域经济升级的战略支撑点。这在总体方向上应该是正确的,毕竟由中央政府经过反复论证所确定的七大领域24个重点方向,包括新能源领域的新一代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节能环保等代表着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产业制高点。

中国必须在这些领域拥有属于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的生产体系,才能以大国的姿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是,这些产业在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技术积累并不均衡,各自有自己的产业优势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模式。不可能每个省市,甚至每个县域都来发展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果考虑到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消费需求,那么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的许多产业可能更有希望成为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如休闲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中医药业、康体保健业、民间手工业、生物有机农业、职业培训业等。这些产业中,相当一部分近年来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其未来的发展空间也相当大,有较大的市场容量。

园区经济是城镇化的核心依托

从我国现阶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现实条件出发,园区经济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依托,产业集群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将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有效推进城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极大推动作用。

园区经济的本质是集约化和规模化,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可以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能源,集约和节约用水,集约使用原材料,甚至还可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园区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成长过程中的新型组织方式,产业集群的兴起、发展、成熟、衰退与城镇化发展的稳定、持续存在很强的相关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产业集群的产出达到美国总产出的近60%。

迈克尔·波特1990年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认为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内,大量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聚集,所形成的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

我国东部地区凡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产业集群的发展都比较成功。如浙江海宁马桥镇经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5.7平方公里,拥有入园企业403家,拥有省批股份制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成为全国知名的纺织产业名园。早在2010年园区就已实现工业总产值175.05亿元。浙江有上百个这样的产业集群,有效支撑了浙江经济的健康发展。

城镇化必须要让农民市民化

城镇化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可以促进各个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纵观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城镇化进程,都与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升级密切相关。城市和城镇都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现代的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是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没有前途的,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城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此外,中国的城镇化要解决的是中国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过去几十年,村社内部大量存在的非农、兼业人口为城镇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部分学者认为,正是这些中国农村所特有的基础条件,使得大量农民可以进城务工,而一旦经济不景气,失业回乡还能有地可耕。这就使得中国农村能够帮助熨平我国的经济周期,使整个国家实现经济软着陆。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和农村适龄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未来这一缓冲机制将减少,这意味着未来的城镇化必须让农民市民化。

只有转型到以产业支撑的、能够有效形成人口就业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才能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坚实基础。

新型工业化亟待推进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虽然是社会发展目标,实际是和打造中国区域经济升级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资源节约型是生产的概念,环境友好型既是生产概念也是生活概念。都是对以往低级版本的粗放型经济道路的矫正。

当前,环境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极为关键要素。面对华北地区的持续高度污染和西北地区的生态荒漠化,以厦门为首的福建的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业已经开始在北京“卖空气”。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说明传统工业化已经接近尾声,新型工业化需要展开。

除了建设两型社会外,对于广大中西部而言,“三农”问题始终是经济腾飞“沉重的翅膀”。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统筹起来,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基础篇7

夯实区域粮食基础促进粮食经济发展__*粮食局20__年上半年粮食经济工作形势及下半年工作打算今年上半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20__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与加速粮食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大粮食、大市场、大物流、大产业”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强化职业化素质建设;更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加速赶超,努力做强做活做优粮食产业,实现了粮食经济工作的新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粮食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为推进富民强县,构建和谐__做出了粮食人的新贡献。现将上半年粮食经济形势分析汇报如下:一、20__年上半年粮食经济形势粮食是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离不开粮食的发展。而当前,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粮食供需和市场形势更加复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不足需的状况仍未改变。今年上半年以来,世界谷物产量降到了19.92亿吨,预计20__年度产量20.76亿吨,粮食产需缺口为5200万吨。从国内粮食供求总量看,20__年总产量达到5亿吨,产需基本平衡。但从全县粮食供求总量看,产不足需的状况非常严重,20__年粮食产量达48.78万吨,粮食产需缺口为11万吨,20__年粮食产量达49.70万吨,粮食产需缺口12万吨,产需缺口不断增长,增长率9%。(二)粮食库存持续下降。世界粮食产量在近8年中有7年低于消费量,供求缺口由库存弥补,导致库存降至30年来历史新低,预计到20__年末,世界谷物库存将降至4.05亿吨.比上年度减少5%,下降到25年来的最低水平。(三)市场粮价大幅上升。从20__年9月起世界粮价一直呈上升势头,20__年全球小麦价格上涨112%,玉米上涨47%,稻米实际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点。因粮价高涨引发的粮食危机可能会引发社会的安全危机。从我县的情况来看,全县人口133.95万人,耕地面积仅有73.14万亩(农田53.27万亩、旱地19.80万亩),人均耕地仅有0.55亩;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水平。20__年度粮食播种面积128.9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49.60万吨,粮食消耗量达60.21万吨,粮食缺口量达12.71万吨。我县虽是一个农业产粮大县,但是个绝对的缺粮大县,缺口量高达2.40亿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趋势在明显加剧。二、紧跟形势,求真务实,全力抓好上半年粮食经济工作(一)以人为本强化管理职能。为加快行政职能转变,我局以新的管理理念,打造全新的机关职业化管理形象,从部门管理转变为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以及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购销活动、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依法进行管理职能。为掌握我县社会粮食行业发展的现状及企业经营情况,上半年,我局对全县社会各类粮食经营企业进行筛选,确定169户粮食经营、加工、转化企业作为开展粮食统计工作重点对象,将粮食经营报表、粮食统计台账及《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文书的形式告知社会粮食经营企业。上半年来我局共出动720人次对全县社会粮商等开展统计调查,摸清粮食经营、加工企业134家,目前已纳入粮食部门报表日常统计范围的有48家,纳入日常统计范围的重点转化企业3家。通过统计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县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重点转化用粮企业的用粮情况,为政府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完善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做好对粮食经营者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的信息资料。

(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今年上半年,特别是在春节前后50年一遇的特大冰灾面前,全县粮食市场面临很大危机:公路结冰,交通中断,__、__、__等产粮区粮食无法运进__,外省铁路运输由于春运紧张,短期内无法完成,全县粮食价格短期内急涨,主要粮食经营者库存急剧下降,城区元月中旬大米库存不足1千吨,不足十天销量,部分经营者的个别粮食品种很快缺销,国有粮食企业周转库存有限,县域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冰灾,县委、县政府指令我局紧急组织250吨救灾粮全面救灾,我局党组一班人非常重视,把抗冰救灾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立即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紧急行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做好粮食购销工作。适时轮换销售储备粮,满足市场需求,平抑市场粮价,保持了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今年1—5月份全县国有和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转化企业共购进粮食30416万吨,销售粮食30491万吨,确保了救灾以及市场供应。二是建立了市场粮油价格监测体系。加强了全县粮食市场及粮油价格监测,及时掌握全县粮油价格变化动态。今年上半年,我局密切关注粮油价格走势,坚持每周星期二向国家粮食局报告__粮油市场价格情况,为上级领导机关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三是建立粮食应急安全保障体系。县局组织开发了__*粮食供应应急指挥系统,认真做好了粮食应急供应演练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了使粮食供应应急方案落到实处,局党组一班人认真分析了粮食应急供应中的相关因素,建立完善了各项预案设置,使粮食应急预案经得起实战检验。为积极落实县级储备粮3500吨的任务,县局指导、督促__国家粮食储备库进一步落实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高应对粮食突发事件的驾驭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确保了应急时粮食调得进,供得上。四是加强储备粮的科学保管,加快创新的步伐。在今年上半年里,我们开展了以实现“管理行为规范化、业务操作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制度科学化”为主要内容的“储备粮管理年”创新活动。2月中旬至4月上旬,我局先后组织粮食部门仓储、保管员进行培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夯实科学保粮基础。同时,还组织全县粮食保化人员开展春季粮油安全大普查工作,全县储备粮和商品粮实现了基本无虫粮,占储粮总数的99%,达到了“一符四无”的粮库100%。科学保粮率达96.1%,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为我县粮食安全作出了新的贡献。(三)切实履行职责,服务四个确保。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同志早就告诫我们:“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最近,海地等国因粮食短缺和粮价上涨而爆发不同程度的抗议和骚乱,就充分印证了这一英明论断。__*作为一个农业大县、产粮大县,但也是一个绝对的缺粮大县,我局一直把保护区域粮食安全作为我们的首要职责,局党组一班人紧紧把握粮食安全这个大局去谋划工作、履行职责。年初,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成立了__*粮食监督检查执法大队,为确保__粮食市场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半年来,__*粮食监督检查执法大队人员每天到全县各粮食销售点对粮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了老百姓能吃上放心粮,并得到了全社会的赞扬。2、确保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今年上半年我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到既避免“谷贱伤农”,又防止“米贵伤民”。20__年末全县133.9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19.70万人。要实现富民强县的宏伟目标,就务必要把提高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才能促进农村富裕、农民致富。__是粮食生产大县,粮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发展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做强粮食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广大粮食工作者责任重大、大有可为。为了实现富民强县这一宏伟目标,我局在大力发展订单粮食的同时,又加快发展精深加工,通过加工增值让利于农。并加强了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保障了全县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切实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3、确保粮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局面对新时期粮政管理的新政策、新动态、新趋势,根据__粮食行业发展的新特点,局党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全面实施“科技兴粮,人才兴粮”战略,加强人才培养,改善经营方式,建立健全现代粮食企业制度,逐步完善了公司治理机制和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了发展环境,确保了粮食企业可持续发展。4、确保行业的和谐稳定。虽然全县粮食系统基层企业体制改革比较彻底,但也存在一些遗留问题。尽管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有些问题一时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因此,我局党组时时刻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竭尽全力,依法依规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中装着群众的疾苦,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深受行业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的好评。现在全局上下以形成了珍惜荣誉和自觉维护粮食系统这一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四)以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促进行业和谐、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精辟论述了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今年上半年来,我局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推进全局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并结合粮食行业的工作实际,把握区域粮食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在发展理念上树立“大粮食、大市场、大物流、大产业”的全新理念。提升品质,打造__粮食品牌,树立全新的行业形象。在发展战略上构建“网络健全、储备合理、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龙头带动、科技支撑、产销对接、货畅其流”的粮食产业化经营体系,“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管理到位”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体系。在发展路径上,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发展举措,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引领粮食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在发展目标上,努力实现__粮食经济强县。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局上半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粮食工作。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县粮食发展的前提,和谐发展作为全县粮食发民的保障,可持续发展作为全县粮食发的的目的。二是坚持科学发展。局党组一班人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立足当前粮食市场发展现状,以开拓的视野谋划粮食产业;利用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两种手段,以高效的举措发展粮食产业。重点实现了六个转变,即: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精深加工,实现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发展现代物流,实现传统商业向现代物流转变;培育产业龙头,实现遍地开花向龙头引领转变;打造知名品牌,实现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培育产业集群,实现单打独斗向产业集聚转变。三是坚持和谐发展。局党组一班人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协调处理各方关系,实现统筹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保持稳定的关系,促进深化改革与构建和谐的统一;正确处理国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关系,促进不同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正确处理政府服务指导与企业自主经营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发展转型;正确处理放开市场与加强监管的关系,促进在推进依法行政中实现市场繁荣。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局党组一班人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把握五点,即: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保持资源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重视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保持科技支撑上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增长方式,谋求绿色增长,保持增长方式上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内生机制,创新体制机制,保持制度保障上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保持人力资源上的可持续发展。上半年,我县粮食经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粮食市场体系不够完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比较弱;二是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执法工作,运用经济手段和依法行政的新办法不多,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粮深加工初级产品多、规模小,转化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不高,粮食科技发展相对滞后。三、20__年下半年工作打算(一)主要工作目标。下半年是各项工作出成果,创效益的半年,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再创佳绩,做新贡献的半年。在下半年里,全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尽职尽责,做到服务“四个确保”,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确保粮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行业的和谐稳定。在全局工作重点上必须牢牢把握“四个着力点”,即: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品质;整合资源要素,打造知名品牌;发展现代物流,提高产业效益。(二)主要工作举措。1、抓好粮食购销,促进农民增收,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①认真做好早稻收购准备工作。今年,国家提高了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每50公斤达到77元,中晚稻79元。__国家粮食储备库要认真做好仓库维修工作,尽快抓好在冰灾中受损的仓储设备设施维修,保障收购有充足的仓容,同时,要确保今年3500吨县级储备粮保质保量的完成,向县委、县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②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主渠道作用。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指导和督促国有及非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粮食,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坚决做到不准压级压价,坚决维护农民利益。切实搞好粮食信息服务工作,引导农民合理价格预期,指导企业把握好收购节奏,防止盲目跟风抬价收购,努力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③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要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积极组织好全县粮食经纪人培训考试,按规定核发资格证书。规范粮食经纪人管理,充分发挥其中介作用。督促多元主体以质论价收购粮食,建立经营台帐,并指导安全储粮。④努力创新基地建设模式。鼓励企业实施农田租赁,因地制宜加以推广,促进土地流转。密切农企联结,提高农民种粮收益与种粮积极性。引导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局在有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尽力支持、指导民营企业——东兴公司搞好__、__、__860亩优质稻开发。⑤加强产销协作。下半年要充分发挥新粮公司自主经营的优势,整合资源,盘合资产,力争把企业资产做大、做强、做活、做优,努力实现销售双丰收。2、加强宏观调控,保障市场供应,努力提高粮食调控能力。①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下半年必须要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确定的3500吨县级储备粮规模,在新粮上市前要落实好仓容和收购资金,指定专人、专收、专管,保质保量完成储备粮收购任务。②加强骨干粮库建设。县局要以__国家粮食储备库为重点,搞好骨干粮库建设工作,抓好仓储设备设施维修改造和储粮功能的提升。③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建立对区域内已形成规模以上的企业粮食购进、加工、销售、库存及价格变化情况的信息监测制度,加大对全县成品粮油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力度,完善价格直报网络系统。④加强粮食统计工作。要进一步充实统计人员,落实统计经费,加强人员培训。继续做好社会粮食统计专项调查工作。3、牢把握四个着力点,发展粮食产业,服务富民强县发展大局。①培育产业龙头,壮大产业规模。按照省粮食局的要求,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以紫鹊界秦人梯田为依托,开发水车优质稻米品牌,逐步建立扶持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因此,在发展粮食产业征途中,必须树立扶持龙头、打造龙头、做大龙头的理念,有效促进粮食经济健康发展。②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品质。县粮食行政管理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社会粮商和民营加工米业进行科学技术指导,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服务,切实提高加工技术和成品粮的质量。③着力打造品牌,提升行业形象。__国家粮食储备库今年要认真做好粮食收购、储藏和轮换工作,抓好库区整体建设,完成好县级储备粮任务,创建一流粮库。新粮公司要想方设法搞好销售工作,把经营向外省、市、县扩张,打造企业团队品牌,全面完成公司年初制定的目标和任务,把行业经营做大、做强、做活、做优。④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现代物流。充分利用资源、区位、政策、网络、人才优势,构建以__现代粮食物流园为标志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努力开创__粮食行业资源的大整合、物流的大集聚、效益的大提高、产业的大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__粮食行业奠定坚实基础。4、强化市场监管,维护流通秩序,提高依法管粮能力。①加强质量监管。下半年局将组织专人对全县原粮收购、入库、储存、销售、出库的质量卫生进行全面检查。提升科学技术含量,不断加强粮油质检队伍建设,建立规范化的粮食企业质量管理档案。②加强粮食库存监管。局坚持把粮食库存监管作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中心任务抓紧抓实,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③加强收购市场监管。县粮食执法部门要加强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和管理。全面检查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及粮食经纪人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情况,严厉打击各种以次充好、压级压价、抬级抬价、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④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搞好储粮药剂、防火防盗、汛期储粮等安全工作。加强行业安全生产队伍建设,继续抓好行业特殊工种安全生产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5、坚持依法行政,加快人才培养,积极促进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①坚持依法行政。县局将以《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为契机,加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力度,切实履行条例赋予我们的职责,推进粮食依法行政步伐。同时,在8月份要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做到依法行政,不断提高遵纪守法,行政执法水平。②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重点加强对各股室负责人、基层企业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打造一支理论业务水平高,专业技术精,职能意识好,管理能力强的新型现代粮食职业化队伍。③加快转变职能。县局将按照政府职能定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把工作重心转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指导和做好服务上来。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6、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行业良好形象。全县粮食行业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头脑清醒、思路敏捷、工作扎实、作风严谨,要巩固20__年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建立健全局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认真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20__年深入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的有关指示精神,在局机关继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并将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列入局党组工作的议事日程。因此,在加强作风建设中必须增强四种意识:①增强大局意识。粮食工作者一定要心中装大局,工作看大局,言行护大局,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要站在维护政治与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做好粮食工作,站在服务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谋划粮食产业,站在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立场来履行职责。②增强忧患意识。要时刻不忘中央的“三个始终”,情牵群众温饱,心系粮食安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与高度警觉。把忧患意识融人每一项具体工作,时刻牢记使命,时刻不忘职责。③增强服务意识。要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惠民之事,为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④增强实干意识。要旗帜鲜明地树立崇尚实干的导向,大力倡导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决将县委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和县纪委作出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坚持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并重,加强廉政建设与勤政建没并重,强化干部监督与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并重,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与加强作风建设并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吃饭问题就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粮食安全问题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将继续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续保持务实创新、尽职为民的工作作风,加快促进__的粮食生产大县向粮食经济强县转变,为确保区域粮食安全、推进富民强县、构建和谐__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__*粮食局二八年六月十八日主词题:粮食经济

工作情况

汇报报送: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政研室、县经研室、县统计局我抄送:局长书记室、副局长书记室__*粮食局办公室20__年6月18日印发(共打印16份)

经济发展基础篇8

关键词:水利投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一直是政府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持续大幅增长,国民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增长,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成为投资拉动经济的重要领域。在对2000年以来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两个指标的统计、分析、计算之后,结果表明,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正有着不断加大的趋势。尤其在2006年之后,随着水利基础建设投资的增加,水利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更趋稳定。

一、便于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公益性,它关系到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前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经济的状况对于国民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点。

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对农业的生产具有十分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整个农村经济的生命线,对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还能改善农林牧渔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粮食、木材、牲畜、淡水产品及各种农副产品产量的增加。

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产量,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不断的加强,并促使农副产品的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此外,作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中的重要方面,水电投资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也有着显著的成效。

二、扩大内需,促进第二、三产业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对于国民经济促进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对工业的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工业的支持,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投资需求量大,投资总额大,对于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运输、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材料,以及运输、机械、建筑施工等产业部门的运作,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拉动工业需求,促进包括下游的发电、航运等在内的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据有关数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对于工业增加值的拉动,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作用已经超过1000亿,而随着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水利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加大。

(二)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总额大,就需要有良好的融资平台和渠道,对于金融保险业的的需求,使水利投资对其发展也产生了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还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的的发展。另外,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周边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其巨大的外部效应和非经济效应促进着国民宏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能够通过资源的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国初,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重点是防治洪涝灾害,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一直以水资源和防洪工作为主,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地域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已经显著增强,水利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上。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各地用水矛盾问题也日益尖锐,因此加强在水资源工程调配上的建设也愈加重要。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的建设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规划调水规模巨大,实现了全国水资源的南北、东西调配,协调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增加有关水资源调配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能很好地缓解各地的用水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性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命脉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当前应不断完善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度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充分利用水利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平安水利”为目标,依据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文硕.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J].科技向导,2012.(29):302

[2]吴丽萍,陈宝峰,张旺.中国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2.(10):56-57

[3]李宏练.探讨水利工程对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和要求.[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7)

经济发展基础篇9

【关键词】绿色城市;基础设施;生态;规划

1.绿色经济

1.1绿色经济的基本概念

绿色经济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经济是黄色经济和传统工业经济是黑色

经济而言的,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理念。绿色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绿色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人们不合理地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就会向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因此,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应该从线性特征转向反馈特征。20世纪70至80年代开展的环境保护运动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在我们的研究视野之外。直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零敲碎打的做法才有可能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的绿色经济战略。

实际上,绿色经济是兼顾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一体化战略。一个理想的绿色经济系统通常包括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他们之间由于存在反馈式、网络状的相互联系,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

2.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2.1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城市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

生态城市(英文说法有ecocity、ecologicalcity、ecopolis、ecoville、ecovillage等),又称生态社区。1980年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其理论从最初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已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弊病的一系列对策。

3.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相关内容

3.1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生态基础设施一词最早见于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中。maB的研究推动了生态城市研究在全球内的进展,它提出的五项原则也奠定了后来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这里生态基础设施主要指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此后,有西方学者将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表示栖息地网络、自然政策规划等方面,都是从环境资源及生物的保护角度加以引用。

3.2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生态基础设施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系统的基础性结构,由关键性的生态系统所构成,它保障为城市和居民持续地提供自然产品和服务,并使我们的后代能获得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保障了城市的生态安全,维护了城市的生态卫生,也在城市生态产业代谢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促进了城市生态景观整合,培养社会各阶层的生态意识。

4.生态城设计策略

生态城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是把景观作为生态基础设施,使多种多样的自然和文化过程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融合在一起,为居民提供多样、便捷的服务,为城市的空间发展提供引导。

(1)用以水为主的生态基础设施构成城市的基本肌理。沿现存水系和地形构建生态基础设施,使雨水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在这片土地上,同时净化雨水。通过对不同的降水强度模拟来确定池塘和湿地系统的面积和类型,以便所有的雨水都能保留在原地并且对当地的水系统产生微弱的影响。这不仅将减少地下排水管道的建造费用,同时还保护或创造了本土动植物和湿地植物生长的栖息地,比如莲花、茭白、荸荠、菱角和竹芋。

(2)将公共空间与生态基础设施整合在一起。设计三种不同级别的绿色廊道或河道廊道:主廊道宽120到150米,它能够在强降水时吸收来自整个区域中的径流;次级廊道宽60到90米,它能够在中等强度降水时吸收来自分水岭支流的径流;三级廊道宽20到30米,可吸收小强度的降水。

4.1生态城市的构建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发

4.1.1生态城市的构建有赖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前瞻性建设

国外有学者提出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的理念,认为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先行考虑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前瞻性,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美国的“蓝宝石项链”――由波斯顿的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被连接起来的绿地系统,这个早在一百多年前规划时仍在郊区的一块绿地,现在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也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

4.1.2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注重“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如果能够合理规划和建设,就能够在优化城市结构、整合城市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根源上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5]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城市结构,不健全不到位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建设优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从而整合城市结构,可保留必要的天然或人工的城市绿地成为城市绿肺或绿心,或以河流、铁路、公路、农田防护林为载体建立城乡连续的生物廊道网络,给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新鲜的“氧气”,这在优化城市结构、缓解工业化带来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5.结语

在中国,对于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探讨不断出现,主要集中在对于城市湿地系统、森林生态网络等方面,一些城市在城市发展战略中也提出了和生态基础设施相关的概念。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轰轰烈烈进程中对于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标志着人类在追求生态城市道路上的又一大进步。

生态城市的建设在中国正火热开展。国内外建设生态城市也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效果。而运用生态基础设施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条新思路。我国关于生态保护的研究范围比较广、内容也比较全面,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完全具备了进行系统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和研究的条件。总之,运用生态基础设施来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我们还有相当的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ShmuelBurmil,彭敏.关于生态城市的思考[J].规划师,2003(1):11-12.

经济发展基础篇10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即是"经济关系市场化"。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同时阐释了教育中马太效应的表现和特点。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引言

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怎样认识和解决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与市场经济不协调的诸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教育领域来看,怎样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衔接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1.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它是竞争性价格,市场供求,市场体系等一系列市场要素及相互关系的总和[1]。它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关系市场化。竞争性市场是全部经济关系的凝结点,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中;全部生产要素都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而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2]。简单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在供求关系上,市场要素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在量的关系上表现为一个自动调节的过程;在资源配置上,则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

2.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

2.1市场经济使得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进一步加重

从目前来看,农基础教育未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获得快速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同城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失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种失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牺牲了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使占同龄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儿童享受不到较好的教育。这种失衡显然有悖于基础教育的宗旨[3]。市场经济,消除了计划经济中大多的限制性因子,使得资源的自由流动性得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市场机制的内在动力下,大批教师尤其是青年优秀教师纷纷流向城市,表现出了极为严重的"缺钙"和"骨质疏松"症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城市的师资力量在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和加强。

2.2市场经济运行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市场经济由于其存在明显的竞争机制,使得原来人才与岗位之间"一对一"的分配关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多对一"的竞争型关系。需求方在供求关系上表现出更大的选择的主动权,从而使得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而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先天条件的限制,素质教育的实施表现出明显的有心无力。所以,看似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在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是一筹莫展,仍旧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农村教育如何面对当代社会对人才的严格挑选一个严峻,亟待解决的问题。

2.3市场经济的运行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增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由于增长率的不同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九五"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由1996年的2.51倍上到2000年的2.79倍,2003年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3倍,2004年为3.21倍,2005年为3.22倍。经济条件是制约现代教育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作后盾,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设施便无从改善,师资力量得不到补充,教育质量的提高将受到极大的束缚。

3.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简而言之即是指"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就城乡教育而言,城市教育由于基础条件、教师资源的优势,会取得更大的教学成就,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竞争和创新促进教学的更大进步。而农村,由于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不足,导致教师资源流失,从而加重了农村教育的不景气。这样就出现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两极分化现象,即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这种效应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出现,而同时,城乡教育体制没有完善,农村教育建设滞后造成的。

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应当说是要极力避免和防止的,因为这种现象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社会的不公平、不稳定,如果不妥善解决会肯定会出现大问题。

4.应对策略

4.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

私以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政府须发挥有形手的作用。首先,政府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改善教学环境。其次,给农村教师增加工资并及时发放,允许农村教师有第二副业以达到增收的目的,避免农村教师为了生计而奔入城市的现象发生。第三,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上的鼓励,能够安心塌实地留在农村。

4.2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

农村教师一般学历不高,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与城市教师有较大差距。通过实施对农村教师的切实有效的再培训与继续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从根本上缩小与城市教师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通过再教育可以使在职农村教师的思想得到升华,责任感加强,从而投身农村奉献教育的决心更加坚定,避免农村教师的过度流失,保持农村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4.3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使农村孩子上的起学

农村居民(包括教师)的经济收入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经费问题和教师的流动问题,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给农村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市场竞争,获取更多的经济增长的成果才是缩小平服差距的根本方法。

5.小结

基础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是中国能否真正富强的根基,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体制上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努力创设良好的城乡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干忠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