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0:48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阶段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着力解决的任务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亚洲国家怎样发展经济的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阶段(第二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第三阶段)。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在这一阶段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革命和建设两个角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这一阶段,主要有以下特征:

1.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工业化。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经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的工业化。1953年,他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完整提出了这一思想:“党的任务是在十年甚至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改造。”①认为,要发展通过社会主义经济,最终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社会主义工业化理想,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一直是一条不变的信条。由于直接领导和参与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因此他的工业化目标就不但是一个理想,而且也是实际经济工作中的行动纲领。从这个角度讲,他的工业化目标更具现实意义,对后来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也更大。

2.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采用“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

认为,“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②因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尽量建立公有制,而公有制的最高形式是全民所有制。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力要取得发展,就必须采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最好是采用全民所有制形式,即“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

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变迁的历史看,“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既是学苏联的结果,也是由于长期以来理论界未能合理地解释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造成的。而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看,也许正是由于“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伤害,才直接导致了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模式的思考,从而确立了今天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看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中国工业化和富强的根本。既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计划经济也就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体制选择。说,“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③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所有制上坚持公有制、资源配置上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几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代名词。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上高度集权,抑制了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以及由此而来的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讨论,成为后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话题。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特征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阶段。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阶段,主要有以下特征:

1.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前提。

在对国情的判断上,邓小平强调了中国现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④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经济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初级阶段理论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它科学地概括了我国的国情特点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前提,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根本目标。

邓小平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⑤“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⑥

在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也谈过共同富裕问题。马克思说,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⑦。在马克思的概念中,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达到一个特定的高度,使得“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具备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发展经济以促进共同富裕是为了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认为,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但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突出了区域经济梯度开发的思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首先认为要在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发展区域经济。为此,在政策上就表现为给东部沿海地区以优惠,并在相应地方建立经济特区等。当这些地区先富起来后,就要承担对落后地区的帮扶义务。通过区域协调与合作,最终实现全国所有地区的共同富裕。可以看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强调在全国范围内,要通过区域经济梯度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富裕。一句话,它突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步骤和现实政策选择。

3.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基础手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体现在他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准确定位上。他认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⑧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非是区别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标志,它们只是作为一种体制类型,表明资源配置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因此与社会经济制度无关。所以,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并不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说明,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证明了邓小平观点的正确。邓小平对资源配置手段的认识,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观点的束缚,既在实践中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在理论上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这个观点在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的贡献在于,它第一次正面说明了计划和市场的性质以及二者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来发展经济提供了理论前提。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特征

第三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邓小平之后的中国领导人,作为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环境下,继续从实践上探索“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课题。这种认识,是对改革开放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化和发展。这一阶段,具有如下特征:

1.先进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是对先进生产力问题的重要阐述。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现代生产力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科技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先进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邓小平理论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相结合,把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开创了新的篇章。

2.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去科学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促进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在创新发展模式中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表明我们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解决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坚持的正确的发展模式,这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是空前的,对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子。”⑨工业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世界科技发展迅猛的信息化社会,我国经济发展可以避开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能以信息化为支撑,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我们发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时代提出的工业化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认为,实现工业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要“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的工业化提法,受到了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工业化道路上的体现,是旧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理想的继承,又有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关键的区别在于,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业化道路必须与信息化相结合,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此,新型工业化道路正视知识经济的到来,重视科技和人才的作用,注重可持续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探索,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模式理论的重大创新,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注释:

①《建国以来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1990年版,第251页。

②《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③《著作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0~731页。

④⑤⑧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155、373页。

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定本)》第121页。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篇2

一、引言

我国经历了快速增长时期,跨入“十三五”初期随即将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国内生产总值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二的现实情况下。看到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得不考虑: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产物,而要解决好我国经济问题不能仅仅在西方经济学中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呼之欲出,而首当其冲的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基本路径及其阶段重点。

二、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不论社会前进,还是新旧社会交替都是通过生产力发展所推动。发展生产力是任何社会形态的共性,对于社会主义这一先进社会制度,其内在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2]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包括科学”,并点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自然科学在机械生产发展过程中被自觉应用。邓小平根据当代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后江泽民又明确指出:“由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

如今,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还尚未形成,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创新能力还远远不够,企业的竞争能力还有待提高;导致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论是大学还是科研机构都偏低,不能有效支撑经济发展。[3]

三、发展路径及其阶段重点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特指狭义的发展初期的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仅仅指从建国时期到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经济发展路径不完全等同于发展路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发展路径是在发展路径的大框架下所进行,经济发展基本路径仅仅是发展路径中某方面的具体。将经济发展路径分为三阶段,即第一阶段为从1949年到1978年,以达到全体人民温饱为核心的初等幸福为目标,中心任务是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第二阶段为1979年到2021年,以全?w人民小康为核心的中等幸福为目标,中心任务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全面对外开发以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初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第三阶段为2022年到2049年,以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以丰裕为核心的适度幸福为目标,中心任务是通过创新引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一阶段,新生的中国刚刚建立,生产力发展起点是一穷二白,几乎没有现代化工业,科技教育落后,又遭到严重的外部封锁,这一阶段发展生产力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体系,包括:自力更生积累生产资料,提供国民经济发展物质基础;实现国家工业化,集中资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实现农业近代化,改良农业生产技术;初步实现城市化,初步缩小城乡生产差距;普及基础教育,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建立科技基础,在少数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等等。

第二阶段,整体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这一阶段发展生产力的中心任务必然是全面对外开放以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初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实施多元立体的、后发跳跃的产业演进战略;实施模仿、集成、自主创新并举的技术进步战略;实施统筹渐近的、互助一体的城乡发展战略;实施非均衡的、整体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和平开放的、内外合作的对外贸易战略;实施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完整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达到高等教育普遍化等等。

第三阶段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全面对外开放,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缩小与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展差距,国家综合实力全面提高。发展更高层次社会主义国家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同时,切实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大建设,支撑高水平生产力全面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篇3

关键词:区域战略,主体功能区,意义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低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鉴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它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在实施的区域战略和政策不足以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

(一)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

从“一五”计划开始至目前,我国区域战略和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上世纪50年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2)改革开放初期至世纪之交,为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3)进入新世纪以来至目前,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

1.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严格地说,这一时期没有明确的区域发展战略,有的只是工业布局政策。主导思想是“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见毛泽东同志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基本思路是,以国家政治和国防安全为主要考量,利用沿海的工业基础和适当外援,采用指令性计划的手段,促使工业布局向内地推进,形成全国工业布局相对均衡、各大经济协作区自成体系的格局。主要手段,一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安排中,增加内陆地区所占的比重;二是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把沿海地区的老企业搬迁至内陆地区。前者如:“一五”计划时期,在我国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和国内自行设计的538项重点工程中,东北和内地占2/3,而沿海只占1/3(“156”项中沿海只占1/5);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省市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55.5%。后者如:在“三线”建设时期(1964年,为更好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根据当时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布局的形势,中央将全国按一线、二线、三线调整了生产力布局。一线地处战略前沿,三线地区为全国的战略后方。在一、二线地区内,又依本地区情况,划出若干地方作为区内的三线地区。习惯上,称前者为大三线,后者为小三线。)的1964和1965年两年时间里,就从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工业基础较好的省市搬迁了174个项目。

2.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也发生了转变,其突出标志是:在80年代中后期,明确提出了“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主导思想是:“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鼓励先富起来的帮助未富起来的。(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基本思路是,以加快经济发展和迅速提高综合国力为主要考量,利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通过营造特殊的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向沿海地区聚集,促进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以沿海地区的发展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主要手段,一是设立一系列特殊区域,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1985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确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2年设立浦东新区;二是给沿海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下放投资立项权、提高当地外汇留成比例、开放金融服务(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在沿海地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在深圳和上海建立证券交易所);三是鼓励沿海地区进行体制创新,默许沿海地区突破中央的有关法律和政策的限制。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地区差距的扩大,一是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针对这两大问题,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中央明确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之后,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构想,中央于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于2003年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于2005年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再之后,根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规划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系统化。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实是一簇子战略构成的体系,这些子战略包括: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和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虽然在“九五”计划制定时就已提出,但是,其战略的形成则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的始点应是世纪之交。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诸子战略中,有些已经成型并已付诸实施(如四大板块战略),有些已有基本思路但尚未有实施方案(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导思想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基本思路是,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考量,通过系统地设计区域政策、合理地分配政策资源营造大体相当而又有所差异的空间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容式发展(各地区共容式发展,不是指各地区的同步发展,而是指各地区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实现各自应有的发展同时,实现整体发展利益的最大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要手段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特色产业发展,鼓励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环保和生态建设投入(如在长江上游、黄河上游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等(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二)不同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得与失

1.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实施的地区政策,加快了内陆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缓解了生产力区域布局不均衡的状况,提高了内陆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952-1978年,内陆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由30.1%上升到39.1%。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篇4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着力解决的任务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亚洲国家怎样发展经济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时期(第一阶段),邓小平时期(第二阶段),时期(第三阶段)和时期(第四阶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在这一阶段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革命和建设两个角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这一阶段,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工业化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经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的工业化。1953年,他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完整提出了这一思想:“党的任务是在十年甚至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改造。”认为,要发展通过社会主义经济,最终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二)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采用“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

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变迁的历史看,“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既是学苏联的结果,也是由于长期以来理论界未能合理地解释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造成的。而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看,也许正是由于“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伤害,才直接导致了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模式的思考,从而确立了今天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特征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阶段。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阶段,主要有以下特征:

(1)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前提。在对国情的判断上,邓小平强调了中国现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经济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2)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根本目标。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认为,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但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突出了区域经济梯度开发的思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首先认为要在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发展区域经济。为此,在政策上就表现为给东部沿海地区以优惠,并在相应地方建立经济特区等。当这些地区先富起来后,就要承担对落后地区的帮扶义务。通过区域协调与合作,最终实现全国所有地区的共同富裕。可以看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强调在全国范围内,要通过区域经济梯度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富裕。一句话,它突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步骤和现实政策选择。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特征

同志对邓小平的理论进行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环境下,继续从实践上探索“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课题。这种认识,是对改革开放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化和发展。这一阶段,具有如下特征:

(1)先进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邓小平理论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相结合,把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开创了新的篇章。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子。”工业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世界科技发展迅猛的信息化社会,我国经济发展可以避开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能以信息化为支撑,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我们发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时代提出的工业化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认为,实现工业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要“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的工业化提法,受到了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工业化道路上的体现,是旧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理想的继承,又有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关键的区别在于,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业化道路必须与信息化相结合,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此,新型工业化道路正视知识经济的到来,重视科技和人才的作用,注重可持续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探索,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模式理论的重大创新,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黄家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2]张问敏.中国政治经济学史大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3]黄范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30年[J].经济学家,2008.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篇5

关键词:商品经济阶段;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资本动力系统

2010年10月,中央党校举办了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界近十年来第一次研讨会——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高层论坛。会议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学科体系定位尚不清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等不甚明确,组织基础严重萎缩。[1]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最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有过深刻的论述,但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大战略角度而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科学系统认知确乎成了制约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近代世界的发展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的过程;商品经济阶段包括两种发展模式:资本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两者在商品经济阶段是并行共存的关系,并非相互替代关系——当然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的痼疾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不过其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开始向第三阶段发展,而社会主义同样会被共产主义取代。

一、商品经济形态阶段社会发展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经济阶段、商品经济阶段、时间经济阶段。[2]104在近代,人类开始了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型,即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

从生产力角度而言,由自然经济过渡而来的商品经济是一个逐步打破狭隘的社会格局而使社会日益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整体的能力体系的过程。[3]32-33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对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资本基于自身的特殊属性——能够不断实现价值增值和便宜转化为货币,成为推动这一阶段社会发展的具体动力。资本的驱动使这一阶段的社会以如下形式发展:个体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交换者日益摆脱各种自然发生的和传统的社会联系、摆脱对直接共同体的隶属或依赖而独立发展——不过由于几乎完全受物的统治、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个体成为片面的人和对货币崇拜的异化的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劳动工具由于资本驱动的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而逐渐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人类整体活动的空间——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同时得到深度发展。确实,近代社会的发展是按着马克思所揭示的规律前进的:社会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从生产关系角度而言,以独立的所有权为前提、以自由竞争为条件的商品经济社会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狭隘的、严重依赖的关系,结成了形式上平等、自由、相互协作的关系。而就商品经济运行一般过程而言,人们的劳动以及由劳动形成的社会地位在质上都是等同的,个体则凭借自身的生产活动而平等地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

二、社会主义是资本动力系统推动的商品经济阶段社会发展的模式之一

商品经济作为扬弃自然经济的人类社会的第二个阶段,对它运行本质的探究尤其是驱动动力的认知,是近代以来理论界关注和探讨的中心话题。马克思通过对近代商品经济运行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认为:资本动力系统是驱动这一阶段社会发展的具体动力,但资本动力系统有两套不同的组合方式——资本和资产阶级上层建筑结合的方式即资本主义模式以及资本和无产阶级上层建筑结合的方式即社会主义模式。

传统认识认为:资本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掌握生产资料;在生产中,资本家通过提供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而工人则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报酬;在分配上,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辩证法角度而言,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都是由其动力系统推动的。商品经济阶段资本主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就是在以资本为轴心的动力系统推动下实现的。资本主义以资本为轴心的动力系统包括法制化的所有权、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精神伦理和维护这种经济运转的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政治上层建筑。

资本主义以资本为轴心的动力系统之所以能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是因为:

第一,形成和确立了完善的个人所有权制度,赋予国民或企业资产以资本的资格。它通过把不合法的具有社会契约性的资产往来纳入制度化的所有权体系,实现国民资产的资本转化,为资产的经济潜能的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资本主义的体制结构是围绕对利润的自利性的持续追逐而组织起来的。由于商品经济阶段人的发展建立在对物的依赖基础上,这样资本家发展的关键即建立在对“利润”的追逐上,而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职能就是保证这种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

第三,包含了资本潜能的商品和劳务能够通过市场价格自由交易。尽管上层建筑试图控制物价,资本主义的关键特点之一还是在于市场交易的价格原则上由供求决定。正是这种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动力刺激并不断推动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四,资本主义精神——正如新教伦理所昭示:人虽生而平等,但为了获得上帝救赎必须尽可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形成一种“劳作、积累和自我改进”的生活方式——从社会伦理上保持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自身总是严格保持着不太被常人(前资本主义和现代人)理解的宗教上的目的正当化了的非传统式精神——一种极有系统和效率、完全符合现代意义下的理性计算资本家行动的精神。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主导型的社会主义模式阶段和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模式阶段。在前者的认知里,社会主义是代替资本主义的更高级别的社会发展阶段,相对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指导社会的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着重强调社会主义的公有化,注重产品分配的平均;强调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在后者的认知里,强调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该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认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提出社会主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等等。

从资本动力系统推动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属于商品经济发展阶段(而非时间经济阶段)的角度出发,与资本动力系统的有机结合成为科学把握和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尽管社会主义属于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强调资本为重要因素形成的动力系统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相比资本主义以资本为轴心组建的动力系统,资本并非社会主义组建动力系统的轴心。构成社会主义的动力系统的要素还有法制化的物的所有权、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伦理和维护这种经济运转的无产阶级的政治上层建筑。转贴于资本动力系统构建下的社会主义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强调以下观点:

第一,社会主义属于商品经济阶段,它与属于时间经济阶段的共产主义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上。属于商品经济阶段的社会主义强调一国在推进社会发展时,首先要促使该国实现由自然经济阶段向商品经济阶段全面过渡;其次,要密切结合资本动力系统来理解和实现社会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对国家政治上层建筑的组建,对国家生活的领导。因为社会主义是一个没有剥削的,平等、民主的,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生产方式,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社会主义的标志,是实现商品经济阶段以社会主义方式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

第三,社会主义追求社会的内部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主义就是在批判资本主义造成的诸如社会不平等、两极分化、经济危机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社会不和谐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同是商品经济阶段实现社会发展方式的原因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同是商品经济阶段实现社会发展的方式,而非传统社会主义认知中的前者对后者的扬弃,原因在于:

第一,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催生了社会生产方式。梳理社会主义(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可知,社会主义方式的理念与资本主义方式的理念几乎同时出现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16-17世纪,当简单协作作坊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迅猛发展,引导人类社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莫尔即发表了《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尽管莫尔对未来以社会主义推动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张较为粗疏,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却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念。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随着手工工场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西欧社会发展的推进,以温斯坦来、摩莱里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学者抛去早期社会主义学者纯粹幻想的文学手法,开始把社会主义理念建立在自然法学说与理性论基础之上。19世纪,资本主义进入机器生产时期,资本主义初步成为一种完备的社会生产方式。这时不仅有以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家创办“新和谐村”的社会主义公社的实践,更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念和组建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实践。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资本主义资本积累仍旧主要依靠血腥和暴力,这时,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和亚洲十几个国家相继建立。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金融手段的革新,资本流动的日益国际化,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上。这时,社会主义在中国和越南通过改革开放和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成功实践确证社会主义属于商品经济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备要件之一。

第二,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是一个一元多线的进程。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资本主义率先展开向商品经济过渡作为社会主义运行的必须的前提。社会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之后不能抹杀其与资本主义同是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模式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主义作为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模式之一的认知可以由以下两个基本理论支撑:首先,社会历史的发展究竟是一元单线,还是一元多线?长期以来,在历史教科书中一直把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观解释为单线式:认为每种社会经济形态只有一种生产方式,每种生产力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只同一种生产关系相结合,而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水平又是一次完成的。其实,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发展明显是一元多线的,即每种社会经济形态不一定只有一种生产方式,每种生产力在其发展中也不只与一种生产关系相结合,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也非一次完成。在解释社会发展特点上,罗荣渠先生着重指出:“从宏观历史来看,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发展既不是划一的,也不是同步的,连续性上升和突破性(梯级式)上升是历史发展普遍的两种方式。”[4]59-60其次,怎样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的本质?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不论是教条主义还是其他形式的思想和实际,只要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偏离了商品经济和抛弃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的发展即出现波折;只要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切合了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实践即取得成功。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和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明确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相对于资本主义纯粹以资本为轴心组建动力系统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是组建包括资本因素在内——并非唯一的核心因素——的动力系统以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

第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是商品经济发展方式,在当代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当代世界尤其是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同是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的生产方式。

四、认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同是商品经济阶段实现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第一,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并行于商品经济阶段的不同生产方式,有助于深刻认识资本动力系统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在近现代世界中,有些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未意识到自身正处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的阶段,或者意识到却未能充分认识到资本动力系统对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而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愈益拉大。这说明深刻认识资本动力系统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广大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

第二,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并行于商品经济阶段的不同生产方式,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更新对资本主义是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主要方式的认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长期着重于论证资本主义与时展的不相适应,强调资本主义已经到达晚期阶段。显然,资本主义短命论忽视其在商品经济阶段发展的长期性,忽视其肯定性发展仍将长期推动现当代世界的发展。相反,资本主义在商品经济阶段的长期存在论则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拉近了社会主义对其学习、借鉴的距离。

第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并行于商品经济阶段的不同生产方式,有助于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商品经济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并行论认同并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原理,它注重的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分属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和共产主义在商品经济阶段出现的不可能性。强调资本主义对商品经济阶段社会发展的长期的推动作用,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属商品经济阶段并与资本主义并行,共同推动这一阶段社会发展,从理论上说明了发展商品经济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头等大事。

参考文献

[1]朱可辛,郭强.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界的一次盛会——“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高层论坛2010”述评[J].科学社会主义.2010(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中图分类号:D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01-02

党的十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①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报告精神的一把重要钥匙。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过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发展,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新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经济发展上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第二,从人民生活方面看,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但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按2010年的标准,全国仍有贫困人口2688万人,而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1.28亿人口。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

第三,从发展的协调性方面看。“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①同时要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第四,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看。“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同时要看到,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第五,从文化建设方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然而,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还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第六,从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看。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①。同时要看到,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多亿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21世纪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发展的诸多阶段性特征,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特征。从大的发展阶段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这个大的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说,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客观中国国情判断,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国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该阶段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与发达国家工业化相比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①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上包括双重的任务:既要推进常规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还是初步的,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①。虽然国家在促进协调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从抑制差距扩大到逐步缩小差距,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

第三,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只有5414美元(2011年),②仍居世界后列,排在第89位,②属于中等偏后收入国家。总量大表明国家有比较大的经济实力,人均少表明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

第四,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根本革除,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有待加。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找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

党的十之所以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之所以在阐述重大问题时再三强调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因为,认清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正确提出和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是推进改革和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①这就是党的十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用意。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经之路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篇7

   毛泽东曾经把社会主义分成不发达阶段和比较发达阶段,但是接连不断的“左”倾错误中断了对社会主义本身发展阶段的继续思考,出现了忽视发展生产力、急于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的“穷过渡”。张闻天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思想。

   (一)社会主义不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

   张闻天严格区分了两个过渡时期,指出“列宁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无产阶级专政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并不是指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渡阶段”,强调“会主义阶段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经阶段,不能跳越”。张闻天这种区分,是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很多人混淆两个过渡时期的界限,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就是社会主义的建成而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的实践,要求人们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准备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

   (二)社会主义本身也有自己的发展阶段

   张闻天依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段论。张闻天指出:“在社会主义阶段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本身也有自己的发展阶段。例如从人民民主革命胜利、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以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49—1957年),这是一个阶段,这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从全面建设开始到社会主义建成,这又是一个阶段;从社会主义建成到向共产主义过渡,这又是一个阶段。”张闻天关于社会主义本身也有自己的发展阶段理论,继续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不可能是短期的和轻而易举的阶段

   既然社会主义阶段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必经阶段,那么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成为能否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关键。要完成为共产主义大厦建立基础工程的任务,社会主义阶段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建立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而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建立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完成的,尤其是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更加艰巨、道路更加漫长。因此,社会主义阶段“不可能是短期的和轻而易举的阶段,而必然是比较长期的,需要艰苦奋斗的阶段”。

   二、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和政治关系问题的辩证法。但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人们往往只强调无产阶级的政治,而违背经济规律,“认为只要政治挂帅就行”。张闻天针对仅政治挂帅而忽视经济规律的“左”倾错误,深入论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一)政治反作用于经济,但政治最后或归根结底仍然由经济决定

   毫无疑问,在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下,无产阶级政治必然应当成为经济建设的指南针,为建立和发展新的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但无产阶级政治要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一个社会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条件出发,“对那个社会的经济情况作严格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无产阶级政治对经济建设的服务“必须建立在对经济状况的科学认识上”,因此,从根本上说,“经济不仅是政治的出发点,而且也是它的归宿点”。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衡量党的政治路线的标尺

   无产阶级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直接表现为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经济计划和许多具体经济措施,“但这并不等于说党和国家可以违反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而为所欲为”。无产阶级政治就一个长的历史过程来看,它不仅不能改变经济规律的必然趋势,而且它本身作用如何,最终由经济建设来评价。张闻天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政治路线究竟正确与否,正确的程度如何,无产阶级的政权究竟巩固与否,巩固的程度任何,最后都要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和成就的大小来衡量”,因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在落实“八字”方针的过程中有限地恢复了农村集市贸易,活跃了城乡和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对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营商业对流通领域的控制有一定的突破。张闻天对国家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表示拥护,并结合实地调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调节的思想。

   (一)开放全国物资交流市场

   张闻天认为,要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持续稳定地活跃物资交流,不仅应该“坚持中央发展集市贸易,使之成为经常的和固定的集市贸易方针”,而且突破妨碍物资物资交流和商品流通的一个地区内或各个地区之间的各种人为限制和障碍,开放全国物资交流的市场,而不仅仅限于本地集镇或本地区。“国家应多想方法使一个地区内和各地区之间物资交流的各种渠道畅通无阻。这样,使集镇市场既成为本地区经济生活的中心,又成为全国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做,不但有利于调剂本地区的有无,而且也有利于调剂各地区之间的有无,有利于挖掘全国许多没有动用的物资资源和潜力,有利于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满足群众生活上和生产上的需要”。

   (二)培育市场活动的主体

   要活跃物资交流,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还应该积极培育市场竞争的平等主体。张闻天认为,在市场活动中,“不但应该有国营商业、特别是供销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的贸易活动,而且也应该容许和利用合作商店、夫妻店、个体手工业者以及小商小贩的合法的买卖活动”。在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问题上,对合作商店、夫妻店、个体手工业者以及小商小贩加强管理和监督是必要的,但“不要采取简单的行政措施,将其‘管死’,而要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加以诱导和利用”,同时,“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应该在集市上积极活动,发展业务,在‘谁把生意做得更好’这一标志下同私商进行竞赛。我们要靠做生意的本领,即‘文明经商’的本领,而不靠简单的行政措施去赢得竞赛的胜利”。

   (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调节经济

   在调节经济、活跃物资交流的具体措施上,张闻天强调以价格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作用。由于幅员广大,存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季节差异,同类商品也存在质量差异、批零差异和供销差异,“国家在集市贸易上的价格政策,要尽量灵活,尽量主动,不要僵化和被动”,“根据当时当地集镇市场上行情的变化,及时调整工农业产品的比价”,全国各地的物价指标“应该富有伸缩性”。总之,在市场活动中,市场主体“应该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调节作用,使买卖愈做愈活,愈做愈大”。

   四、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制度设计上明确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但在实践上却存在对按劳分配的背离,造成了平均主义的恶果,既有损于公平的彰显,又妨碍效率的实现。张闻天针对长期以来在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方面的“左”倾错误,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正确思想。

   (一)按劳分配不是资产阶级法权

   张闻天从廓清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产阶级法权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产阶级法权之间的区别出发,阐明了按劳分配的性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所谓资产阶级法权,“不但不存在对生产资料私有的权利,而且也不存在对工农的剥削、压迫的权利,而只是承认在实行按劳分配之后,还存在生活上的差别,生活水平上的不平等。这是平等劳动者间的不平等”。因此,按劳分配不能直接等同于资产阶级法权。同时,由于实现了人们劳动的平等权利,使用生产资料的平等权利,取得劳动产品的平等权利,按劳分配“反对小资产阶级的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的现象”。所以,按劳分配,是历史的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二)按劳分配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学校

   按劳分配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而且促进了效率的实现。张闻天认为,按劳分配“鼓励劳动者多方面提高其技术文化水平和劳动的熟练程度,更多地发明创造,利用新经验新技术”,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人的改造,又推动生产的发展”。这样,在生产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不断双向互动中,促进了效率的实现。效率的实现,“为今日的社会主义服务,也为将来的共产主义服务”,“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准备着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因此,张闻天把按劳分配喻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学校。

   (三)社会主义社会内正确的公私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篇8

1.1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耦合是复杂系统通过各子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促进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并且决定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2]。耦合度反映区域各子系统或要素协调程度,它刻画了某一时点区域系统之间、系统各要素之间交互胁迫、交互依存关系的演进趋势[9]。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也更加积极和迫切;而由于生态系统支持能力的有限,反过来制约社会经济超速发展。生态经济协调论指出,一定区域发展的实质就是区域生态支持系统与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相互胁迫、相互作用、由低级协调共生向高级协调演进的过程。耦合协调模型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而熵值法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其给出的指标权重值比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经验评估法更具可信度,适合对多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10]。因此,选用熵值法确定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模型的各指标权重。

1.2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根据丝绸之路东段生态经济区域特色,参考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国学者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及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2-11],确定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表1)。评判标准是衡量区域自然生态支持能力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尺度参考。社会经济发展必然会消耗自然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但这并不代表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破坏自然生态支持能力为代价。高水平社会经济可以通过发展新技术,开发新能源等,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更可以对自然生态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修复。因此在两大系统耦合发展评判标准的划分中,既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和发展水平,以生态支持能力综合指数(F)、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G)和耦合发展度(D)为基础,提出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发展评判标准(表2)

2结果分析

2.1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00—2012年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整体呈波动减弱趋势(图1),生态支持能力指数平均每年降低0.02,其中R2=0.78,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近13a,研究区生态支持能力指数平均值为0.494,2000年生态指数最大,为0.655,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仅为0.290,极差0.365,进一步表明处于干旱区的丝绸之路东段生态环境脆弱,稳定性低。分析2000—2012年研究区生态支持能力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2000—2004年生态支持能力缓慢减弱,主要原因为研究区降水量下降和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增加;第2阶段:2005—2009年生态支持能力快速减弱,生态支持指数平均每年减小0.07,远高于近13a的平均减少速率,且R2=0.92,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2009年生态支持能力指数出现极低值的原因主要是该年研究区的废气排放量剧增,由2008年的1.17×1011m3激增到2009年的1.61×1011m3,尤其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加速了局地小气候的变暖趋势,影响区域降水,增加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进一步扩大该段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第3阶段:2009—2012年先增强后缓慢减弱。2000—2012年丝绸之路东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高(图1),由2000年的0.049上升到2012年的0.362,平均每年增加0.02(R2=0.85,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分析2000—2012年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7年社会经济相对低速发展,研究区该时间段人均GDp、全社会固定投资资产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由3240元、66亿元和72亿元上升到9077元、304亿元和193亿元;第二阶段:2008—2012年社会经济相对快速发展,年增长速率(0.05)较上阶段的0.01增加了4倍。该时段人均GDp则突破了万元大关,增长至31199元,全社会固定投资资产也达到了1105万亿元。

2.2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

2.2.1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演变由图2可以看出,2000—2012年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整体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0.15上升到2012年的0.61,平均每年增加0.04(R2=0.97,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尽管该区域的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不断增加,但最大值(2012年)0.61仅达到低水平协调发展标准。按表2的评判标准,研究区2000—2012年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2000—2007年严重失调发展阶段,且其g(y)/f(x)均小于0.8,因此属于经济损益型,即经济发展滞后,勉强保持在生态承载力阈值内;第2阶段:2008—2009年轻度失调发展阶段,g(y)/f(x)小于0.8,属于经济滞后型;第3阶段:2010—2012年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仅2012年的g(y)/f(x)大于0.8,属于经济发展与生态同步低水平协调发展型,其他年份仍属于经济滞后型。

2.2.2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度空间分布对f(x),g(y)和D,g(y)/f(x)值进行分析,可将丝绸之路东段生态经济耦合发展类型划分为4类:轻度失调发展生态损益型、轻度失调发展磨合型、低水平协调发展同步型、低水平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图3)。其中,甘肃省兰州、武威和定西地区属于轻度失调发展生态损益型,耦合度D分别为0.56,0.56和0.58。这些地区人口较多,经济发展超过了自然生态的最大支持能力,有限的生态支持能力无法满足相对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支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不调和,系统落后,如果长此发展,该地区经济和生态必将走上恶性循环的道路;甘肃省酒泉和平凉地区属于轻度失调发展磨合型,虽然整体发展缓慢,但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支持能力处于相互适应磨合的调整阶段,短时间内可以促进二者共同发展;甘肃省张掖和陕西省的咸阳、西安地区属于低水平协调发展同步型,这些地市g(y)/f(x)值在1附近,生态压力不大,社会经济发展尚在生态支持能力范围内,二者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而天水市和宝鸡市则属于低水平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其F值大于G值,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低。经济发展滞后,基本保持在生态支持能力范围内,生态环境压力小,社会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空间。总体来看,丝绸之路东段生态支持能力不断下降,且耦合协调类型多数为生态损益或滞后型,表明该段生态支持能力无法满足目前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快速工业发展模式,给该段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讨论

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时代的标志。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干旱区,尤其是承担复兴西部经济发展,解决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从丝绸之路东段现实情况出发,当前最紧要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当调控第二产业;实现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的转变;调整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立发展方向、重点;坚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民生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本研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丝绸之路东段的生态支持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表征。但是,本研究以值域标准来进行刚性划分耦合基本模式评判标准的方法,势必会带来一定误差[12]。另一方面,由于个别数据为插值以及数据标准化的原因,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对性[13],因而在反映生态支持能力与社会经济的协调耦合方面尚有不足,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深入分析。

4结论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篇9

[论文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理论阐述,是对小康社会理论的创新。

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其基本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一、科学定位我国的小康社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断

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思想,指出:中国在20世纪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

江泽民分析了我国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并予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定位。他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在对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予以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论断。他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二、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江泽民不但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发展全面性,还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江泽民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经济上,坚持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基础,争取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上,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在文化上,力争实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环境上,力争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者的有机统一。

三、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地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进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间发展阶段。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这个“很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具体目标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即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开篇,更是关键,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泽民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四、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步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步骤。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20世纪的奋斗目标,邓小平针对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产品匮乏、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现实,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指导思想。

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针对现实情况的变化,江泽民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从而把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分步骤实现的。

邓小平把实现小康社会看作是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他认为:“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随着小康社会的实现,我们走完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开始迈第三步。江泽民继承了“三步走”战略的思想,把第三步划分成三小步,形成了“新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新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也就是说,通过两步我们将走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展望二十一世纪头20年,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从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从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建成宽裕、殷实的小康社会。

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泽民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第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允许并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采用出租、入股等方式出让土地承包权,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加强城市和城镇建设,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到全国的发展,必须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篇10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主义观;中国;解释力

许多人把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从头脑中构造出来的一种“设想”,并认为这种“设想”早已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空想”,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解释不了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本文主要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问题,讨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对这两个问题是否有解释力。

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看法或预见,理论界一般归纳为:社会所有制,计划经济(没有商品生产),按劳分配,没有阶级和国家。这样的概括是否全面,我们这里不做讨论。我想说的是,在我们把社会主义社会规定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时,这几点的确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基本看法。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只有一次讲到未来社会分为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这就是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这几点“基本特征”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只是有的不那么直白罢了。这里要特别强调说明的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这几点预见,是逻辑上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社会所有制是最基础、最基本的特征。由于是全社会统一的所有,所以不同生产机构或生产单位之间才不把自己的产品当作商品来交换,社会才有可能按照统一的计划来调节生产和再生产,社会成员之间才不再有阶级差别,因而也无须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了。这也就是说,这几个特征,随便否定了哪一个,说哪一个是错误的,其他特征也就连带着不能成立了。

马克思讲的这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这里我想简要地讲三点理由。第一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看法,不是什么主观的设计或设想,而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资本主义,从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中得出的不可避免的结论。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阐明资本主义所有制越来越不能驾驭以社会化生产为特征的生产力了,社会化生产最终导致生产的社会占有,从而导致商品生产的消亡,导致阶级和国家的消亡。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同时也就论证了具有上述特征的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奇怪的是,有的人口头上承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证。却不能相应地承认具有上述特征的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这是自相矛盾的。第二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是从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高度来谈论未来社会的,因而与不能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的其他形形的社会主义观(例如蒲鲁东、杜林保留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形成根本差别,也与后来的社会主义者往往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角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不一样。人们往往不注意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这个特点,拿社会主义进程中实际达到的社会经济状态,与马克思从彻底消灭资本主义这个高度来认识的社会主义作比较,把对社会主义一定发展阶段的认识(例如我们今天对公有制为主体这个阶段的的认识),作为社会主义的标准,用来“检验”马克思,这就不能不导致或多或少地否定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科学性。进而用五花八门的所谓“新社会主义观”取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第三点,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的实现,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表现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换句话说,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以完成他所说的过渡时期的任务为前提的。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苏联到中国,都是在没有完成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任务的情况下,宣布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社会主义社会的,由此形成了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现实中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差别。比如,我们现在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还大量存在,我们能拿这个实际来批评马克思,说他讲的社会所有的、没有阶级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的吗?马克思倘若在世,他会这样回答:你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我说的那种社会主义社会,你的社会主义社会远远没有完成我的“过渡时期”的任务,实际上还处在我说的过渡时期的某个阶段,因而我也不否认在你这样的发展阶段有多种经济成分。

说到这里,有的同志可能要问:既然现实中的社会主义还处在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怎么就宣布进入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呢?这就不能不说到斯大林了。

斯大林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布一个国家(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人。1936年11月,斯大林在全苏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作《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时说,苏联现在所有的剥削阶级都已经消灭了。只剩下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因此,苏联社会已经“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然而,斯大林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与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有很大差别的。主要表现在: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实行全社会统一的公有制,即劳动者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联合为一体的社会所有制,斯大林讲的社会主义则是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并存的社会;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斯大林则认为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生产,直到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为止;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是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的社会,斯大林讲的社会主义则只消灭了剥削阶级,工人阶级与集体农民的阶级差别还存在;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已经消亡,斯大林则认为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还有国家,必须继续坚持无产阶级。实际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与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的差别是全面性的。并不止于这四条。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没有讲到计划经济与按劳分配,实际上,在这两个方面,从内容到形式,马克思与斯大林都有差别,只是说法一样罢了。这里我还要补充说明一下,如果我们撇开苏联当时是否应该实行全面的公有制这个问题不谈,我认为,斯大林关于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上述看法,在逻辑上还是成立的。既然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行两种公有制形式,因而两种公有制组织之间的商品交换必然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就只能是消灭了剥削阶级但尚未消灭一切阶级差别的社会;既然还存在阶级差别,并且还有资本主义的包围,因而无产阶级的国家就继续存在;既然已经全部公有化并且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了统治地位。计划经济与按劳分配原则就必然起作用,等等。就事论事地看,斯大林只是不该把在马克思看来属于“过渡时期”所达到的两种公有制并存的这个阶段,说成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和苏联的实践,在经过了一个极短的过渡时期以后,先后宣布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到了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在总结经验教训和发动大规模改革的同时,普遍重估了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不同程度地调低了原来的历史定位,例如,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将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提法在实践中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不再在现阶段提出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的任务,从而避免了再犯盲目刮“共产风”的错误;第二,突出和强调了“现阶段”与一般地讲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区别,为在实践中克服“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一般原则的束缚,从现阶段中国国情出发进行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被解释为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初级阶段,这表明,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认识,还是没有脱出斯大林以来的“过渡时期已经结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已经开始”的大框框。而在实际上,在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将长期存在,也就是说,一定数量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剥削将长期存在,剥削阶级并未完全消灭。可见,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既没有完成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任务(消灭阶级),也没有完成斯大林讲的过渡时期任务(消灭剥削阶级)的一个阶段,因而属于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20世纪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比较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表明,这些国家要达到马克思科学预见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撇开国际因素不谈,也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没有人能够知道这个过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是一百年,二百年,还是更长。因此,对于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来说。是否一定要等到消灭阶级,才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呢?这也许不是理论问题,而只是政治问题,但并非没有理论意义。以斯大林为例,如果苏联当时具备了全盘公有化的客观条件,他把两种公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状态称作“社会主义”,似无不可。问题在于,他应该从理论上讲明,这是没有完成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历史任务的社会主义,是尚未达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并由此建立一套新的理论范畴而与马克思的理论体系相衔接。这个道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样适用。实事求是地说,马克思提供的只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阶级,而把从取得政权直到实现消灭阶级一概纳入了“过渡时期”。毫无疑问,至少对落后国家来说,漫长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必然会经历多个阶段,表现出社会主义道路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些阶段性特征的具体认识,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不在于可不可以或要不要有一套新的说法(例如把消灭了剥削阶级的阶段叫“社会主义社会”,把实现了公有制为主体的阶段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在于,不管是一套什么样的说法,都应与马克思的那一套在逻辑上衔接起来(例如,把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释为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比较初级的阶段,把“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解释为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另一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的阶段,然后再发展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等等)。这样的话,理论上就与马克思一脉相承了,既坚持了马克思,又有利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然的话,各讲各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落空了,社会主义也会迷失方向。

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从来没有使用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词语,在他们讲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也从来没有商品生产或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地位。他们是反对社会主义社会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这个词是列宁概括出来的)。

然而,人们往往以20世纪以来现实社会主义中存在商品生产为依据,否定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在前面分析过,斯大林以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社会主义社会,尚处在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甚至处在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比较初级的阶段。我们知道,马克思只是说实现了社会所有从而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并没有说过渡时期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更不可能否认多种经济成分存在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讲到过渡时期对资产阶级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干涉的10条措施时,其中好几条就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有关,如征收高额累进税、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把国有化土地的地租用于国家支出等。所有这些,是他们承认和利用过渡时期商品货币关系的明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从来都把私有制包括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共同体”看作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因此,当他们主张在过渡时期逐步消灭私有制,因而公有制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时,当他们主张过渡时期要用合作社改造农民,因而至少在一定阶段上还存在公有制的不同形式时,承认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是必然的(事实上,恩格斯在谈到国家要对这些农民的合作社进行帮助时,就设想过贷款问题,还涉及了抵押债务、利率等)。由此可见,既然现实社会主义还处在他所说的过渡时期,既然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阶段,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就是必然的,也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不存在商品生产并不矛盾。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包含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和逻辑之中,马克思何来“空想”之有?

当然,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由于社会主义还没有从理论变成现实,他们也就不可能有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更多论述,更不可能有关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落后国家发展商品生产的理论阐述。我们现在有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关于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的一定时期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认识,无疑会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理论。但是,在我看来,迄今为止。我们还讲不出任何道理,更拿不出任何事实,证明马克思讲的实现了社会所有从而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存在商品生产。从这个角度看,尽管我们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讲了许多新话,进行了许多新的实践,但还是不能说我们已经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论断。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在作了以上说明后,这里我想着重谈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与马克思为什么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有关,也与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有关,这就是商品生产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问题。

前面说过,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使劳动者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而消灭商品生产是消灭阶级从而使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一个条件。理论和历史都证明,商品生产是和阶级、阶级的不平等相联系的,如果社会主义社会还容许商品生产存在,必然导致出现阶级的不平等。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对企图在社会主义社会保留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理论持批判态度。

这里说一说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和杜林的批判,后者都是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保留商品生产的。在《资本论》第1卷第22章,马克思论述了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怎样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或资本主义所有权规律,顺便批判了蒲鲁东想通过商品生产来消灭资本主义的理论观点。马克思这样挖苦蒲鲁东的,他说:“蒲鲁东把永恒的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同资本主义所有制(这里和接下来的“所有制”译为“所有权”也许更合适,但意思不会改变——引者)对立起来,想以此来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对他的这种机智不能不感到惊讶!”为什么不能不感到惊讶呢?我们知道,商品生产的所有权是以生产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谁生产了这个产品,谁就对这个产品有所有权。由于劳动产品及其所有权体现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所以不同生产者之间要想得到对方生产的产品,就必须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就是商品生产者实现其经济利益、实现其商品所有权的规律。我们又知道,资本与劳动力相交换,也是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交换的结果,却是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产品,资本家对剩余产品的所有权是不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而以他人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如果说,资本最初可以假定是其所有者自己的劳动积累的话,而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看,资本家一开始投入的积累资本就是雇佣工人的无酬劳动生产出来的,并成为进一步吮吸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手段。所以,以无偿占有他人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权规律,是与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对立的。然而,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走向反面,走向以他人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权,又是在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作用下发生的,是在等价交换规律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蒲鲁东批判资本主义,不满意资本主义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但却主张永久保留商品生产。把等价交换捧上天,幻想可以永久保持“纯粹”的商品生产,而不要商品生产结出的这个资本主义果子。马克思批判道:商品生产是按自己本身内在的规律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说雇佣劳动的介入使商品生产变得不纯,那就等于说,商品生产要保持纯粹,它就不该发展。”由此,就有了我们在上面引用的马克思对蒲鲁东想用商品生产来消灭资本主义的惊讶。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保留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的批判,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杜林幻想有不造成剥削的“真正的价值”,恩格斯指出,“在产品的价值形式中,已经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形式、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对立、产业后备军和危机的萌芽”,企图用能实现“真正的价值”的商品生产来消灭资本主义,“这等于企图用制造‘真正的’教皇的办法来消灭天主教”。杜林和蒲鲁东一样,本质上也是小生产社会主义者,而在表面上,杜林主张的是“经济公社”这样的“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尽管如此,由于杜林把价值规律奉为圭臬,他的经济公社不仅不能消灭资本主义的弊病,反而是保留和复活了资本主义。恩格斯批评说,杜林把价值规律“提升为他的经济公社的基本规律,并且要求公社完全自觉地实施这个规律,这样,他就使现存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引者)的基本规律成为他的幻想社会的基本规律。他要现存的社会,但不要它的弊病。像蒲鲁东一样,他想消除由于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弊病,办法是利用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去反对这些弊病,而这些弊病正是由这一规律的作用产生的。像蒲鲁东一样,他想以幻想的结果来消灭价值规律的现实结果。”

从上面的介绍和分析不难看出,商品生产必然导致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也是理论和历史都证明了的。一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被否定了,被认为是不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错误观点。其实,这里面存在许多误解。马克思思格斯批判的是企图通过商品生产实现劳动者彻底解放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商品生产永恒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是完全否认在争取劳动者彻底解放的过渡时期存在商品生产,这是其一。其二,马克思恩格斯说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指的是完全由价值规律调节的商品生产,是像杜林那样把价值规律“提升为基本规律”、“完全自觉地实施这个规律”的商品生产。其三,马克思恩格斯说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讲的是抽象理论,是一般道理,这个道理是从商品的价值性质中得出来的,是从价值一货币一资本的逻辑发展中,从价值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者的分化因而必然出现劳动力商品的逻辑发展中得出来的;不是说,在实践上,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不管发生了什么样变化的商品生产,都会导致资本主义。那样的话,连他们所说的过渡时期的商品生产也只能有资本主义的前途了。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是有差别的,就像等价交换规律不存在于每一个具体交易的场合,利润率下降规律与实际利润率可能上升并不矛盾一样。为了进一步说清楚这一点,下面我结合斯大林的有关观点作一些分析。

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斯大林是第一个说,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这是在1952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讲的。斯大林的这个说法看上去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正相反对的。一些年来,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人们愿意把斯大林的说法看作是正确的,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说法看作是错误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斯大林讲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商品生产,而是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一定阶段的商品生产。第二,斯大林说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不矛盾,恰恰是以承认马克思恩格斯的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这个一般原理为前提的。斯大林讲的不导致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如他所说,是“特种的商品生产”,换句话说,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商品生产。“特”在哪里呢?“特”就特在施加了许多限制,列举如下:第一,这种商品生产是以两种公有制为基础的,不存在也不允许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因而也是没有资本家参加的商品生产;第二,劳动力不是商品。第三,生产资料不是商品。换句话说,假使有人积累了货币,既买不到劳动力,也买不到生产资料。第四,价值规律不能调节生产,生产是由国民经济计划调节的,后者也尊重经济规律,但首先考虑的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需要;就是在流通领域,价值规律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有调节作用。第五,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上看企业赢亏。不简单地以个别企业一时的亏损论成败,允许政策性亏损,企业也不破产,等等,斯大林把这叫“高级赢利”。如果没有这些限制条件,仅仅是扩大商品流通的活动范围,例如把农业生产工具作为商品,斯大林自己就说,必然复活资本主义。由此可见,就是在斯大林看来,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是基本道理,商品生产不导致资本主义则是有条件的。当然,斯大林对不导致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所施加的限制对不对,是否符合苏联当时的实际,这是需要讨论的。但在方法论上,他认为不加约束的商品生产会导致资本主义。这不能说是错误的。多年来人们离开一定的条件,把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观点绝对化,这是无视价值规律、市场会使商品生产的当事人分化的基本道理,这种认识已经被中国两极分化的事实打碎了。在这个问题上,讲商品生产或市场经济的两面性,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健康发展。

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比较初级的阶段,实行改革,重视商品生产,发展商品生产,包括利用资本主义,是我们现在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发展商品生产、利用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把市场和价值规律摆在至高地位和核心地位,完全按照市场和价值规律的要求行事。多年来,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如今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求什么什么”这样的思维,把“符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作为制定政策和怎样改革的标准,好像只有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做才能使我国经济和社会更快发展。其实,“商品生产”、“市场经济”都是理论抽象,在历史上和实践中,商品生产或市场经济有不同的类型,即使同一类型的商品生产或市场经济,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做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除了在现阶段有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一面外,从理论上说,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也是很明显的。第一,市场关系要求分散化,越分散,市场原则就贯彻得越彻底。我们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分散化从而生产组织完全小型化并不利于赶超发达国家,更何况一个大国的强盛,又有不同于小国发展的重要特点。第二,市场关系要求自由化,市场主体越自由,市场原则就越能充分体现。这也是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原因,并与前一个特点相联系。我们要在现阶段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完全听任市场原则的摆布。第三,在分散化和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中,一切围绕价值规律转,因而不可避免地给经济发展带来盲目性、短期行为,忽视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这已为国内外的事实反复证明。第四,市场经济从某个角度看是“傍大款”经济,市场原则贯彻得越彻底,则越有利于富人,不利于穷人,有利于强者,不利于弱者。我们坚持社会主义,以工农劳动大众的利益为首位,主要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发展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商品生产或市场经济。这样的商品生产或市场经济虽有与其他类型的市场经济共同的东西,但在根本上是有差别的。除了所有制基础的差别外,经济机制中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的关系也有重要差别。所有制的差别和经济机制的差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有制的不同,必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差别。长期以来,人们虽然也在重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是所有制不同”这句话,但大多流于纸上谈兵,并不要把公有制落实到经济机制之中。一些人误以为商品经济是“中性”的,经济机制是“中性”的,把公有制束之高阁,让作为“基础”的公有制“不食人间烟火”,其结果必然滑向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套。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机制是在资本主义的“土壤”上形成的,并且在不同国家还有不同特色。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即使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对我有用的东西,那也要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以适合我们的需要。更何况,市场经济本身是有弊端的,而社会主义公有经济恰恰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应运而生的。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中,除了市场调节,还必须有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尊重市场规律,在大的方面把国民经济规划好、控制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同样具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