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篇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0:40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1

从理论角度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心理认知偏差,且若受到某些特殊诱因的影响,此类心理认知偏差定会引起个人行为失范或做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便很大程度上由林森浩的心理问题及诱导因素所致。可见,若大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且未得到及时的纠正,定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起系列不良的行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具体表现为:

(1)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即某些学生的个人心理较为阴暗,一遇到事情便往坏处想,且生活及学习中也不善与人交往;某些学生性格孤僻且自闭,对待问题的心态较为消极,如此情况皆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

(2)家庭环境因素,即某些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或家暴家庭成长的学生心理负担往往较重,因此不愿与人交往或不愿让同学知晓自己的家庭状况。

(3)学校环境因素。知识教育过程,学校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或在处理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件时所采取的手段欠公平等皆会激发学生的过激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本章节笔者试图从下列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1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乎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方务必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大学生具有优异的专业成绩,但心里不健康,则定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可见,学校方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优化,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此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提供条件。

2加强文化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由大学阶段的目标不明确所致,因此大学教育过程,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个性培养及潜质开发。换而言之,我国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潜质的开发尚待加强,具体从下列方面进行把握:

(1).传统的教育知识论仅把教育过程看作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如此直接忽略对人的智慧的开发及人的道德的培养。此外,应试教育仅把学生看作知识容器及纯粹客体,且获取的目标结果具有某种狭隘性,而非智慧的吸取过程。

(2).教育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因此功利化与工具化价值的实现过程,教育的重点应为适应性教育,但同时也要兼顾到超越性教育。

3重视生命与心灵的教育

即强化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之了解生命的本质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当今社会环境充斥着更多的压力及竞争,因此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兼顾到对学生生命与心灵的教育,由此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及培养更强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4整合资源及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2

论文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知识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同时,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人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www.133229.com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潜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要服从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将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为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4、科学布局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写有心理教育格言的各类标语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黑板报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校内刊物等。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特殊的感召作用,使其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相互生辉。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3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理论建设

20世纪80年代,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品质不断下降的实际情况,我国大中小学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开展了大量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此项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的落实与监督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相继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都对学校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例如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对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师资队伍、条件保障、组织领导和管理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这无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然而,由于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因此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缺乏明确、具体而有效的落实措施。譬如:心理健康教育究竟应该怎样开展?师资问题该如何解决?教师资格认证该怎样进行?心理咨询教师有哪些具体的上岗要求?如何解决专职人员的编制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向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区乃至各学校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应如何检查与评估?等等。这种落实措施与监督机制的缺乏是近几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推广的—个重要原因。

二、心理健康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当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首先表现出地区不平衡,在我国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地已有20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就全国而言,发展极不平衡,差距悬殊。总体看来,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等地区重视程度高,普及面广,发展速度快。而小城镇、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无论是重视程度、普及面还是发展水平都很不理想,两者差距十分显著,特别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村中小学几乎还是空白。从类别来看:大学好于中小学,普通学校好于职业学校,重点学校好于一般学校。从质量上看:各级各类学校心理教育的成效差异比较大,有的富有特色、成效显著,有的徒有虚名、流于形式。就全国来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缺乏计划性。

三、师资队伍不完善,素质不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报告建议,每6000~7500名儿童应不少于1名学校心理学专家为其提供服务。以全国2亿中小学生来计算,至少也要4万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而目前我国所有的心理学工作者总数也不超过这个数目(大概只有1/10),况且也不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专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其次,教师素质不高,专职人员少。当前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来自四支队伍:一是政工干部;二是思想品德及其他人文社科类教师;三是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四是医院对心理健康感兴趣的医生。个别学校还有其他方面的人加盟进来。他们之中极少有人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训练,只接受过短期的培训,其中多数培训存在课程设计不合理、师资水平低、培训时间不够、教学不规范等问题。他们在知识结构、心理健康理论的掌握、心理咨询方法的运用以及咨询经验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即便是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也未必可以做一个称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因为目前我国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还缺少实际运用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缺乏心理咨询技巧方面的临床训练。

四、理论建设相对滞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当属起步阶段,在实际开展活动别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面临多方面的困境。在理论性研究方面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家公认的理论。在实践性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除此之外,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最终必然导致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从而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脱离实际而毫无价值,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盲目运转。

五、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4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完善,尤其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心、人际关系不够融洽等。这与传统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塑造以及对人格的完善做得不够,且往往认为心理问题只是单纯的思想品德问题,以德育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等不无关系。特别是从高考应试教育走过来的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从小学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应考学习中,家庭和亲友的过分呵护,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高分低能的状态之中。进入大学后,远离亲友,生活环境突变,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比之中小学时更强,理想的困惑,择业的迷惘以及交友的失败等,加上社会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的自我优越感逐渐消失,心理失去平衡,从而导致某些心理疾病的发生。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存在观点不一

目前流行的观点共分四种,分别是:一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强健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的“活动论”;二是以普及心理保健知识、教授心理保健技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个性,促进心理健康过程的“过程论”;三是从学生心理状况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各个方面进行积极教育和辅导,促进学生性格全面、和谐发展,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的“系统论”;四是以培养和完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功能论”。上述观点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予以界定,但差异也比较大。概念界定的不明晰,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

2、教育者的观念落后,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

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为一谈,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均视为思想品德问题。他们经常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着德育化的倾向,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还有一些人将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一种崭新的途径,而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品德问题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只要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因此主张取消德育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出现了德育问题心理化的倾向。

3、课程建设滞后,不能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育人上的独特性

一些大学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往往变成了传授心理知识的课程。实践性、活动性和互动性较弱,教学形式比较单调,课程考核流于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重心理问题诊治及解决、轻预防及引导工作,重心理问题的调查、轻心理教育方式的调研,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一些教师简单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教师的工作,与他们无关,至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能靠心理教师势单力薄地开展。

二、加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1、党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应遵循这一精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21世纪人才。

2、全面发展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拥有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应当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而且必须具有健康完整的人格、稳定的情绪、较强的适应力、耐挫力、自制力和社交能力、坚韧的毅力和团结容人的品质等,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变革。反之,就将会出现种种心理失衡、人际冲突、经不住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恐怕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会丧失。因此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1、更新观念,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定位于教育发展型而不是医学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关注存在特殊问题的学生。工作重点应集中精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掘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职能,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组织形式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有计划的实施主动性教育,如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行为训练、团体辅导等,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应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并在他们身上扎根,实现以各科教学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2、整合多种教育力量协同合作,建立健全心理卫生工作组织网络

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网络体系是优化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保障。根据我国高校目前状况,网络体系宜立体构建、专兼结合、组合多元化。立体结构是指高校应建立上下畅通、横向联系、协同工作、立体化的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网络。专兼结合、组合多元化是指高校需要有少而精的心理卫生工作专职队伍,兼职队伍组成应多元化,不仅局限于心理学教师、医生,而要扩大到学生政工干部及每一位老师。兼职干部在专职干部的统一组织下,根据自身特长从不同角度和渠道开展工作,通过协同努力,实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整体优化的目的。

3、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每年新生入学后,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情况,了解学生个性及心理健康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的教学、管理、德育等工作。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中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患者,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摆脱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提高他们的心理平衡能力和承受能力。心理咨询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加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训,建设合格的师资队伍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造就21世纪的新型人才,已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研究课题,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还刚刚起步。因此,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来做一个关心、重视,致力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使之深入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2.心理健康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

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是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重要任务的。当前学校教育改革,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切实将应试教育转到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轨道上来。

3.心理健康教育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项最终目标。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上,同志指出:“每一所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维,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高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这里指出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追求真理的品质等都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

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决不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已是摆在各级各类学校面前的一个值得探索的重大课题。什么是创新能力呢?创新能力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知识的吸收和运用,对新技术,新思想的发明创造,而更是一种对创新意识的追求,是一种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21世纪的教育,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成为有文化知识和又开拓能力的人,成为有志、有为,身心都健康发展的人。因此,一个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是很难完成21世纪人才培养重任的。

三、怎样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教育必须从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轨道上来。我国几千年来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在现行教育中仍然较为突出。这种教育忽视个性,不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扼杀创造性,摧残人才的教育模式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种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心理,束缚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反映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与现代知识经济的需要完全背到而驰。如不转变这种旧的教育观念代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的新观念,就有碍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碍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的培养。

与此同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2.挖掘大脑潜力,充分发展学生思维

这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措施。人的大脑是世界上最杂,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系统。人脑潜力的开发是无穷尽的。外国一些教育学家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开发人的大脑。”人的大脑的反映速度,即灵敏度的高低,就是大脑开发程度的标志。所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敏锐的大脑反映速度,应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如何开发人的大脑,最根本的就是发展人的思维,特别是创意思维。如果一个人只会按同一种固定方式或仅限于老师传授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是不会形成创新能力的。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常规思维,更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逐步使学生养成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习惯,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

四、结语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21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21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6

(一)在体育锻炼中能够形成一定的社会交往面,从而有利人们改善其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相应地,人们的社会联系面也越来越窄,必要的人际交往也日益淡漠,然而在社会化进程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具有与人协作的能力。早在十几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说明现代人的综合素质中就提出了与人沟通与协作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人们与他人协作与配合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和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疗治学生的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在现代心理学界已被公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心理治疗手段,特别是对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等病症具有很好的疗效。尽管在目前来看,心理上疾病的产生原因以及为什么体育锻炼有利于治疗心理疾病还没有十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大量治疗实践中已证明体育锻炼是一种疗效很好的治疗手段,并在国内外开始流行。但是,笔者必须指出只有科学的体育锻炼才可能有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三)通过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在人格方面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通过体育锻炼,除了培养和发展其上述能力外,还能使其性格得到磨练,使其变得更加乐观、开朗、刚毅和坚强。在体育锻炼中,促进大学生学会对自身动机以及需要进行合理地控制,从而促进其个性倾向性向着成熟方向发展,使其克服孤僻,在运动中学会淡忘痛苦与烦恼,学会人际关系的有效协调,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面,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世界著名学者麦亦尼在其著作中提出:游戏和运动对人们具有巨大的乐观、保持友谊、消除紧张、启发独创等心理保健价值。

(四)通过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人们在所有的行为活动中,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行为结果的好坏,所以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大学生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笔者认为,大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可以通过大量的体育锻炼而形成。体育锻炼的基本特点就是要求人们在锻炼过程中需要克服大量的来自主客观的障碍与困难,所以体育锻炼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手段。

二、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一)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强化学生的自我认识。

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有的特点,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对待每个学生,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自身的特长与优势,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能够客观恰当地评价自己的性格与能力,还能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使运动成绩得到有效提高,也使体育锻炼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自身价值所在,从而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

(二)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学生间互相了解和互相协作的机会。

在当前高校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大量的需要多人协同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的体育项目,如跆拳道、舞蹈、球类等等。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学生间往往都是利用身体动作、表情、手势等等方式进行交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着间接的或直接的交流与接触,不经意间产生亲近感,以及安全感与自信心。老师在活动开始前,要合理分析学生的技术水平,尽可能让技术水平相差不多的学生进行搭配,或者女生由男生带,或者技术水平低的学生由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带。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间交换搭当,使其交往面得到一定的扩大,从而认识和交往到更多朋友。

(三)努力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而获得对自身情绪进行调节的方法与手段。

在体育锻炼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既深刻又强烈,在忧伤与憧憬、欢乐与痛苦、挫折与时取、失败与成功的情感交织中,可以促进学生在调节自我情感方面的能力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更加成熟。鼓励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去渲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释放生活学习中的压力。

(四)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7

音乐教育是对大学生的进行基础教育的一种。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身修为,使大学生成为素质全面地人才。

一、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音乐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审美。它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学科,更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音乐教育应该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来设定教育的方法、方式和教育环境,教师的言行举止、教授的作品内容都要体现审美的要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感受生活的美妙、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音乐教育,反映学生的感情和思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懂得如何生活和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造发展的价值和社会交往的价值。音乐可以使人放松,产生灵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对人类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创造力是想象力的源泉。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音乐的产生都是音乐家创造力发挥过程,音乐创作比其他创作更需要创造力。音乐不比其他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艺术的原型,音乐确实没有现实中可以模仿的对象。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音乐的表现有很多形式,比如合唱、齐奏、舞蹈表演等等,在这些表演形式中大学生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互相的协作团结,遵守纪律,大学生能增进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社会,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于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人们的身体以外的其他心理判断、情感等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不想冲突,适应社会的心理状态。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如强迫性的心理疾病、极端的心理状态等等,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看事物有着乐观积极的状态,不消极、不懈怠。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快坚韧、与人能够更好地相处、能够更快的与环境相适应。这是心理健康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称为心理健康的人。

目前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表现在对他人的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对比自己成功者的仇恨和排斥状态。对比自己强的人表现出对抗的心理状态,甚至进行破坏性的活动,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甚至于当别人遭遇的逆境的时候,幸灾乐祸,不提供帮助。这种心理不利于协作,有碍成功。其次,表现在对自己不认可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做任何事没有主见,太多的关注其他人的想法,很难成功。比如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攀比心理,对于自己贫寒的家境或者自己不突出的外貌,表现出的不自信,结果常常是碌碌无为、自暴自弃。再次,表现在反规则行事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表现出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等的抵触心理。无论正确与否,倾向于向他人意见的反方向行事。这种心理会使人失去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性格偏执、会形成过于偏激的看法,不愿意遵守既有的社会规范,甚至会成为违法犯罪的分子。再者,难以克服的孤独心理。这种心理体现在比较自闭,不愿意与人交往和交流,甚至有意的回避与人交往的场合,导致最终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这种心理会使人无法排解压力,等到心理承受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极限,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最后,存在着与异性交往困惑。大学期间学业并不是很紧张,课余的时间教宽松,加上心理的成熟,大学生会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大学生刚刚经历高中紧张的学习阶段,并不懂得如何与异性进行交往、甚至于不敢与异性交往。分不清与异性的感情究竟是友情还是爱情,盲目的交往,只为排解孤独。还有的大学生大学期间荒废学业,认为爱情至上、学无所成,结果大学期间碌碌无为。更有严重者,因为失恋自暴自弃,甚至有自杀的行为。

三、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音乐教育因为其独有的特质和价值,必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好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教育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欣赏美妙的音乐作品,大学生可以放松精神,缓释心理压力,会在精神上获得愉悦。音乐可以增强人的生命力,现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活的压力来自于各个方面,心理负担重,精神压抑。大学生因为学业、就业等等问题,也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音乐教育可以让大学生通过聆听音乐给予不同的精神享受,不同的音乐会带来不同的精神体验,积极活泼的音乐能够增强人的斗志,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完善大学生的审美价值。音乐会影响人的观念,会使人对于某些事物产生好恶。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使听众对音乐产生心灵的共鸣。培养人高尚的情操,使人对大自然和生活产生热爱。通过音乐更了解音乐所诠释的主题和时代背景,从而更好的体会音乐的内涵,更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再次,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应该更为广泛以便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现实生活着经常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学生应该学会如何的化解这种冲突。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情商的重要性。借助音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摆脱人际交往的困境。比如进行合唱、齐奏、大型的音乐表演等形式使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增进交流与合作,更有群体意识,从而增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8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是一个的未来,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仅应该有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理。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音乐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缓解人的压力、提升人的审美情绪。因此,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对大学生的进行基础教育的一种。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身修为,使大学生成为素质全面地人才。

一、音乐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音乐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审美。它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学科,更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音乐教育应该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来设定教育的方法、方式和教育环境,教师的言行举止、教授的作品内容都要体现审美的要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感受生活的美妙、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通过音乐教育,反映学生的感情和思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懂得如何生活和如何创造美好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创造发展的价值和社会交往的价值。音乐可以使人放松,产生灵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对人类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创造力是想象力的源泉。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任何音乐的产生都是音乐家创造力发挥过程,音乐创作比其他创作更需要创造力。音乐不比其他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艺术的原型,音乐确实没有现实中可以模仿的对象。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音乐的表现有很多形式,比如合唱、齐奏、舞蹈表演等等,在这些表演形式中大学生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互相的协作团结,遵守纪律,大学生能增进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能力,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社会,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于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人们的身体以外的其他心理判断、情感等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不想冲突,适应社会的心理状态。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如强迫性的心理疾病、极端的心理状态等等,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看事物有着乐观积极的状态,不消极、不懈怠。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快坚韧、与人能够更好地相处、能够更快的与环境相适应。这是心理健康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称为心理健康的人。

目前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表现在对他人的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对比自己成功者的仇恨和排斥状态。对比自己强的人表现出对抗的心理状态,甚至进行破坏性的活动,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甚至于当别人遭遇的逆境的时候,幸灾乐祸,不提供帮助。这种心理不利于协作,有碍成功。其次,表现在对自己不认可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做任何事没有主见,太多的关注其他人的想法,很难成功。比如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攀比心理,对于自己贫寒的家境或者自己不突出的外貌,表现出的不自信,结果常常是碌碌无为、自暴自弃。再次,表现在反规则行事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表现出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等的抵触心理。无论正确与否,倾向于向他人意见的反方向行事。这种心理会使人失去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性格偏执、会形成过于偏激的看法,不愿意遵守既有的社会规范,甚至会成为违法犯罪的分子。再者,难以克服的孤独心理。这种心理体现在比较自闭,不愿意与人交往和交流,甚至有意的回避与人交往的场合,导致最终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这种心理会使人无法排解压力,等到心理承受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极限,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最后,存在着与异往困惑。大学期间学业并不是很紧张,课余的时间教宽松,加上心理的成熟,大学生会渴望与异往。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大学生刚刚经历高中紧张的学习阶段,并不懂得如何与异性进行交往、甚至于不敢与异往。分不清与异性的感情究竟是友情还是爱情,盲目的交往,只为排解孤独。还有的大学生大学期间荒废学业,认为爱情至上、学无所成,结果大学期间碌碌无为。更有严重者,因为失恋自暴自弃,甚至有自杀的行为。

三、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音乐教育因为其独有的特质和价值,必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好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教育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欣赏美妙的音乐作品,大学生可以放松精神,缓释心理压力,会在精神上获得愉悦。音乐可以增强人的生命力,现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活的压力来自于各个方面,心理负担重,精神压抑。大学生因为学业、就业等等问题,也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音乐教育可以让大学生通过聆听音乐给予不同的精神享受,不同的音乐会带来不同的精神体验,积极活泼的音乐能够增强人的斗志,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完善大学生的审美价值。音乐会影响人的观念,会使人对于某些事物产生好恶。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使听众对音乐产生心灵的共鸣。培养人高尚的情操,使人对大自然和生活产生热爱。通过音乐更了解音乐所诠释的主题和时代背景,从而更好的体会音乐的内涵,更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再次,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应该更为广泛以便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现实生活着经常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学生应该学会如何的化解这种冲突。如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情商的重要性。借助音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摆脱人际交往的困境。比如进行合唱、齐奏、大型的音乐表演等形式使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增进交流与合作,更有群体意识,从而增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然后,音乐教育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关乎国家的发展,许多优秀而杰出的人才都是音乐的爱好者,比如,爱因斯坦就是通过音乐获得灵感。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激情和想象力,使创造力获得长足的发展。音乐教育绝对不是简单的音乐符号的灌输,它是通过音乐的律动使学生产生更多的联想,激发学生扩散性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使学生成为创新性的人才。

最后,音乐教育可以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人无完人,任何的人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学生正值青春的美好时期,正是人的性格形成的阶段,这时候塑造的性格以后改变就会比较困难。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对美的渴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培养其团结、有爱、互助的性格,排除自私狭隘的心理,提升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操,从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范树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服饰的艺术表现[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6).

[2]李建萍,魏军.舞蹈服饰与舞蹈意象的深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3]侯建成.音乐听觉的心理机制――从脑科学的角度探讨音乐心理活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03).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9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1.1理论基础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基础,其出发点是社会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心理学流派及其整合为理论基础,其出发点是人本需要,它关注的是个体的成长和潜能开发,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1.2教育内容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等等,其重点是解决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问题,主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教育,帮助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自我、适应问题、学习指导、人际关系、情感问题、情绪调控、职业生涯规划等,其重点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和社会适应问题,引导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积极主动应对自身的心理困惑,开发潜能,健全人格。

1.3教育方式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教育和宣传为主,主要采用说服教育、批评表扬、树立榜样等方法,强调从主观思想上进行改造,有明确的政治倾向,鼓励学生公开承认错误,价值导向具有公开性和群众性等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规律出发,侧重由内而外的感受,主要采用体验感悟、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和行为训练等多种心理辅导方法,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在平等的关系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除上述不同之处外,在学生观、教育工作原则、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不同。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各自的工作领域和运行机制,两者是不可等同和相互替代的。

2.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2.1教育目标基本一致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各有侧重点,在具体的目标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教育的总目标上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为了“育人”,都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2.2教育内容互补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教会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国家,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等,更多关注社会对个人的思想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人格的培养,如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展个性心理、社会适应性、挫折的应对等。心理健康教育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专门对学生进行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应对挫折、职业选择、不良习惯的消除等方面的训练,从人的心理角度入手进行入心入脑的教育,促使学生完善人格。

2.3两者互为前提和条件

心理是思想的基础,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方向要受到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支配,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前提;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健康的心理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基础,要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需要妥善处理好他们的心理问题[1]。因此,可以说,健康的心理必须有良好的思想观念作为前提,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两者配合得当,就能大大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提高工作的效度。

3.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途径

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各自的特点、不足,同时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统一体,因此使两者相结合是培养高综合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在开展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既要承认两者的差别,不能以此代彼,更要重视两者联系的一面,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使两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紧紧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在育人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3.1教育观念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两者各自的特点和相互的关系,进而主动地在观念上将两者结合。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学习,较深刻地了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不足、现状等,有意识、有选择性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开展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还要突破传统的德育观,改变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要等错误的思想,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工作中共同发挥作用。

3.2教育内容的结合

大学阶段学生遇到的问题不仅有思想政治、学习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而且伴随有人际交往、情感、职业生涯等方面的心理困惑,这些问题和困惑常常混杂在一起。帮助大学生解决好这些矛盾和困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只有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收到教育效果[2]。在具体实施教育时,可以将内容大致分为学习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几个主要部分。将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个人成长、人际交往、道德与行为规范、价值观教育、爱国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具体内容融入到几个大的模块中去,形成完整的教育内容,更好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3]。

3.3教育方法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各有所长,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取长补短,有机整合不同的方法,增强教育效果。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采用说服教育、批评表扬、理论灌输等,教育者是权威,这对于具有一定独立思想、追求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大学生来说,不易接受,容易出现抵触情绪。这需要多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真诚、接纳、尊重等理念,采用共情、倾听、质疑等心理咨询技术。共情,意味着教育工作者能充分体会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因此能感受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倾听,意味着教师积极关注学生,能“听”出学生客观真实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平台;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上的质疑,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思想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4]。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也应积极主动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个别的心理咨询,还应通过课堂、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健康网站、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心理基础。

3.4教育队伍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需要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教师队伍。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人员构成上有很大比例的重合与交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等来完成,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虽尚不稳定,但其人员构成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占很大比例[5]。因此,队伍的结合首先要求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技巧等,灵活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处理。其次,加强对大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心理健康知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及时发现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学生并立即上报,降低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最后,专业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5教育主体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教育主体互相配合、有机结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做好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当前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家庭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非常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和学业状况,较少关注子女政治、思想和心理等方面,这使得很多子女上了大学后不知道怎样独立学习和打理生活,大学生活适应差、政治上无所追求、思想上不求上进。因此,家庭教育非常需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配合学校的教育,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大学生心理上的动荡也进一步加剧,产生了很多思想和心理困惑。因此,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育人环境,积极开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使得大学生在校内校外、家里家外得到充分的帮助,从而全面发展。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共同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新局面,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运生.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河南大学学报,2006,(11):130-133.

[2]单春晓.心理健康教育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3-10-20.

[3]叶一舵.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互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7):108-111.

[4]隋璐璐.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现代教育管理,2010,(4):120-122.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篇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取关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并有助于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与成长的素质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与传统学科课程有着较大区别。此外,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关系也存在特殊性,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知识本位还是活动本位,价值中立还是价值引导,等等,都需要我们迸一步厘清。因此,重新审视并解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涵,建构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本质的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课程教学以前苏联为模板,以教师为主体,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也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虽已普及,但在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中却很难实现初衷,这与我们对该课程的认识和定位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我们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理应蕴含三重境界,分别从三个层次来诠释教师、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即师生与知识的对话,师生与生活的对话以及师生与内心的对话。

对话本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在课程教学中原指师生双方民主平等、双向沟通的言语行为方式。在这里,对话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它可以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之间进行,而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解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可以是师生与心理健康知识的对话,可以是师生与现实生活的对话,也可以是师生与各自内心世界的对话。

一师生与知识的对话

传统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也影响着教师对其学习效果的评价。在这一重境界下,教师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局限在普通心理学学科框架范围内,无论教师变换何种教学方式,其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都是要让学生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掌握相应的技能。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生从中学学科体系中获取的知识结构很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普通心理学内容相对接,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师自说自话,师生之间无法以知识为中介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因此,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课程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必须从学生当前的认识着手,而不是从教师当前的知识开始教学。因为教师的认识水平可能与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相去甚远。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所言:“你从‘那里’出发,就永远到不了‘那里’;你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到达‘那里’。”或者这么说:你从学生不懂的地方着手,学生永远都无法真正弄懂;只有从学生懂的地方开始,学生才能弄懂不懂的地方。弗莱雷说:“不了解学生如何在其日常生活环境中思考,不了解他们各自独立形成的关于学校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教给他们内容,以便能够既帮助他们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又帮助他们理解尚不了解的知识。”[1】因此,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采取专业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给学生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注重其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必须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基础上,了解其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发展心理学学科体系中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达成教师、学生与知识三方平等的对话。

二师生与生活的对话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论,教育不是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更是在生活中学习、领悟、成长,社会生活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实质就是进行不同形式的活动,这些生活是学生生长的社会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就是师生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课程教学的内容就有多广,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应该是生活的形式,不应拘泥于教材和书本。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这一重境界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面对课程设计时,不能只是出于对知识的尊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充分地挖掘教材知识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生活需求,站在这种需求之上看教材,教学才会有生命的活力,学生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而学生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东西,力求把生活带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学习,在对彼此生活的理解和互动中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师生在平等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对话基础上,以生活为中介联接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得师生在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之余,更能将这种快乐延续到生活中去,达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初衷。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从实际出发,采取案例教学法。这样就可以把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事件通过语言或文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心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意识,增加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判断和调适能力。[2]

三师生与内心的对话

只关注言语层次的对话,必然忽视情感交流层次和灵魂交流层次的对话,忽视了教师、学生与各自内心的对话。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是教师、学生、学生及各自内心的多元对话,这种对话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交流,生活层面的交流,更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内心之间强烈的精神共鸣,甚至直指心灵并触及彼此灵魂的关于生命的认知与感悟。

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就是与教师、学生自身心灵成长历程密切相关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内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感悟。在进入课堂前,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也不是一片空白。实际情况是,学生从小就感知着并不断探索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体察着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可能形成调适心理的独特办法。而教师在课堂上对自己内心的剖析是学生了解并反观自己内心的好机会,某种程度上来说,师生在课堂上的心灵对话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境界。

而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又如何能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呢?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与内心的自我对话中来,学生与内心的对话发生于学生个体的心灵深处,是学生基于自身的自我理解和感悟。这种对话形式尽管在课堂中不容易直接显现,但教师仍然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来了解它们。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非正式交谈,借助学生的作业、日记,关注并捕捉学生在网络自媒体平台上的声音等手段,甚至直接把课程教学形式打造成师生相互敞开心扉的对话形式,来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这一重境界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案例的分析者,而是心灵的倾听者,起到的是陪伴学生成长又不允许被取代的重要作用。

以往的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作为教育最主要的实现形式与过程的教学活动,被定义为一种认知活动。其主要任务就是传播与学习知识,继承前人正确的经验。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但却不全面,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多重审视与反思之后,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人们为了交流各自生活经验与内心情感的交往活动。因而,在这种认识下,作为其主要实现形式与途径的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便是交往,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以生活为环境,以内心为主导的,多向交往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满足于将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作为一种教学目的和追求,而是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回归生活和洞察内心的理想境界,赋予师生自我存在与平等交往的对话意义,把知识与能力、生活与体验、内心与情感融合在一起,从实践层面上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三重境界的整合与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琨.教育即解放——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98.

[2]黄永莲,马莹,案例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心理,2013,8(4):276-279.

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

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对全国6省市展开的一项高考加分专项调查显示,逾九成家长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逾六成家长反对见义勇为加分。

91.47%的受访者支持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

31.56%的受访者认为,给见义勇为学生加10至20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8.44%的受访者认为,该政策可能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

45.63%的受访者认为,有特长的孩子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30.7%的受访者认为,来自公务员家庭和教师家庭的孩子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59.06%的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华侨子女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25.59%的受访者认为,富二代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高考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