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十篇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十篇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2:38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1

健康教育是预防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激发病人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进行长期有效的规律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这两年通过临床护理工作,我们根据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需求,对86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多与病人沟通交谈,传授有关疾病知识,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向病人说明吸烟的危害,指导病人戒烟,培养病人的健康意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教会病人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如了解病因和诱因,指导有效的呼吸和排痰技术、呼吸功能锻炼,耐寒训练等,帮助病人开展适合个体的自我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4例,女32例,年龄平均72岁,全部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其中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16例。

1.2方法分别对他们进行入院、住院、出院三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其中主要是在住院期间的教育。我们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在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介绍与疾病相关的医疗、护理要点及疾病的发展情况。每用一种新药均向患者解释其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用药的注意事项,及时指导患者纠正不良嗜好,定期复查等,以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2、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本组患者均能讲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相关因素。80%的患者全部戒烟,38名患者学会了一种呼吸训练,16名患者掌握了排痰的方法。14例患者减轻了心理负担,加强了对疾病的认识,表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也大幅度的提高。

3、健康教育要点

3.1医学知识的教育使患者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结构功能的改变,到了老年期,呼吸系统表现为肺组织萎缩、纤维化,肺的弹性回缩差,肋软骨钙化,胸廓逐渐僵硬,肺活量减少,呼吸肌肌力减弱,呼吸气流流速率下降,气体弥散功能和功能携氧的张力均降低,由于炎症使粘膜发生了变性、坏死、再生、增生等病变,尤其使纤毛的损害,降低了呼吸的净化作用,加上粘液分泌过多、清除困难、滞留,使病毒得以在呼吸道内滋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因果过程。

3.2相关因素有研究表明:心理情绪、反应障碍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密切关系。当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时免疫抵抗力减弱,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提供了条件。

3.3吸烟的危害研究证明:吸烟与慢支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动物实验证明,吸烟雾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上升,使支气管收缩痉挛,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受抑制,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粘膜分泌增高,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肺泡中的吞噬细胞功能减退,均易引起感染[1]。因此,有效人为地逆转或制止吸烟这一不良生活习惯是对慢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4对疾病的认识和排痰的重要性患者充分认识降低发病率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性。由于感染引起的粘液分泌过多,粘液增多又加重感染,因此采取必要的排痰措施,可以控制细菌、病毒的感染,增加呼吸道的防御技能。否则,反复发作,极易发生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

3.5呼吸训练指导有效的呼吸训练可以减少肺泡内的残气量,减少发病率,减轻症状,提高机体抵抗力。1)缩唇呼吸法:用鼻子吸气,经嘴呼出,呼比吸长,这样可以把肺底部的残余气呼出,但不能用力过大,防止呼气时小气管过早凹陷,以利肺泡气排出。2)控制性呼吸,这样可以增加呼吸的平稳度,嘱患者深呼吸,又有助于症状缓解。3)加压腹式呼吸:用鼻吸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隆起;口呼气,呼气时腹部收缩,腹部下陷,同时用双手轻压腹部,以缩小胸廓,增加排气量。以上训练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熟练后,可以采用各种,随时进行练习。

3.6排痰练习引流可以促进老年人康复,增加肺部血液循环,促进气体交换,改善通气。对于老年人无力排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以协助排痰。操作者按压患者胸部,借助咳嗽的力量给与按胸,促进痰液排出。但应注意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每天2-3次,同时用空心掌有节奏的叩击背部,以松动痰液,提高排痰效果[3]。

4、做好出院指导

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做好用药、饮食、休息、训练等指导,定时复诊,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蔚珍,姚景鹏,张素.慢支病人自我保健状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7):105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2

【关键词】系统健康教育;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在医院呼吸内科临床上,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常见疾病之一,该病患者主要表现出咳痰、咳嗽,影响其正常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中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是多种病因共同导致,患者的病程较长,发病过程比较缓慢,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患者后期会因呼吸道感染,使其病情被加重,严重者甚至并发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配合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有助于增加临床治疗疗效。为了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此组研究随机抽选了我院收治的64例患者展开分析,并总结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护理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a组32例,B组32例。a组由12例女性与20例男性组成;年龄范围是28岁-68岁,平均(65.8±3.0)岁。B组由10例女性与22例男性组成;年龄范围是32岁-69岁,平均(68.0±4.0)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进一步的比较。

1.2护理方法

在a组患者治疗期间,护士为其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口腔护理、消炎等,B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建立教育,具体内容为:

1.2.1健康宣教患者入院之后,护士要将医院的情况,注意事项告诉患者,并且用简单同时的语言向其讲解与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的知识,增加其对于疾病的了解。另外,护士还要讲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告知患者,并将宣传手册,画报等发放到患者的手中,嘱咐患者认真阅读,掌握更多生活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此外,如果医院条件允许,护士可以组织所有患者开展多媒体疾病知识学习,通过观看与疾病相关的视频,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面对患者的疑问,护士应当积极、耐心且详细地讲解。

1.2.2心理健康指导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是慢性疾病,很难在短暂的时间捏治愈,加之疾病会反复发作,很多患者容易出现担心、焦虑的情况。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护士应当积极与之交流沟通,用和蔼的态度以及温柔的口吻,鼓励患者积极蛮对现实,同时对其加强心理疏导,对患者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安慰。在此过程当中,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积极满足其需求,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转移患者注意力,排除其消极的情绪,进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提升基依从性。最后,护士要鼓励患者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促进机体恢复健康[2]。

1.2.3运动健康指导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护士要帮助其创建一个健康、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调节好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定期开窗透气,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此外,护士要指导患者加强运动,增强患者体质,提升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1.2.4排痰及饮食指导在住院期间,护士要为患者制定一个科学合理且健康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尽肯能多摄入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此外,为了促进患者排痰,护士要嘱咐患者每天多喝水,然后指导其深呼吸,指导其科学的排痰方式,便于患者的呼吸道时刻保持通畅。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接受治及配合相关护理服务后,比较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1.4数据分析及处理所有数据均借用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为±s,用t检验;计数资料为“%”,用检验,若p

2.结果

a组3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经过基础护理后,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分别是4例阻塞性肺气肿、3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肺动脉高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8.13%;B组32了患者在a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后,仅有3例发生并发症,分别是2例阻塞性肺气肿、1例动脉高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是9.38%,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显著优于a组,p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气管黏膜、支气管、周边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之一,其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并且大多数患者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出现紊乱,局部免疫力下降所致。临床中,该疾病患者的表现主要有咳血、喘息咳痰、胸闷等等,极容易引发肺心病、肺气肿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有损害其机体健康。在治疗过程中,为了大幅度缓解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3]。

在临床护理当中,健康教育属于综合教育模式,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通过对慢性支管炎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实施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掌握更多疾病预防知识,增加患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通过有效的排痰护理,徐静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中,B组采取该护理模式,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9.38%,明显低于a组的28.13%,两组比较差异颇为显著,p

综上,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系统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聂树梅.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05):566-567.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呼吸内科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它的发病机制为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周围的组织发生慢性且非特异性的炎症[1]。该病的发病率高、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均存在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有研究表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健康教育是目前护理界的热门话题,它通过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达到护理效果。本次研究即应用健康教育对慢支患者进行护理,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61.12±2.17)岁。所有患者经X线片及临床表现证实符合《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中有关慢支的诊断标准[2],排除支气管哮喘者、支气管扩张者、肺部结核者、咽部疾病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60.27±3.17)岁,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62.13±2.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其主要包括。

1.2.1疾病知识教育结合患者的文化水平为其详细讲解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健康知识,包括:慢支的病理知识、临床表现、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用药护理以及并发症等,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

1.2.2生活指导慢支的形成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如抽烟喝酒,因此要嘱咐患者戒烟戒酒,并进行科学饮食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同时还应指导患者进行御寒训练,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次数,从而减少慢支的复发几率。

1.2.3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学会缩唇式的呼吸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深呼吸训练,以确保患者能学会利用爆发式的咳嗽咳出痰液和远端气道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畅通[3]。

1.2.4心理疏导慢支的病情反复、病程较长,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容易造成患者焦虑、抑郁、烦躁。因此在整个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多关心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与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1.2.5出院指导在患者要出院时,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详细讲解出院后要注意的饮食事项,指导患者要多摄入高蛋白低脂肪事物,多吃有止咳化痰功效的水果,比如雪梨。同时,还要避免吸入烟雾、粉尘等,有效保护呼吸道,防止慢支的复发。

1.3判定标准通过制定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掌握情况,满分100分,70分以上算达标。临床疗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且X线片检查显示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一定程度地改善,X线片检查显示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X线片检查无改变,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看,研究组共有35例患者得分在70分以上,占89.74%,对照组则有19例患者达标,达标率为48.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417,p=0.0002);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看,研究组显效21例(53.85%),有效16例(41.03%),无效2例(5.13%),总有效率为37例(94.87%),对照组显效18例(46.15%),有效10(25.64%),无效10例(25.64%),总有效率为28例(71.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77,p=0.0151)。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较为常见且会反复发作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程度加深,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慢支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咳嗽、吐痰、伴有哮喘以及反复发作,每年发作的时间均要持续3个月以上。并且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若未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病情继续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者阻塞性肺气肿[4]。健康教育是一种较为系统的综合教育活动,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当中,能够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临床症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护理要点等有个全面了解,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也就是说,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认知教育、信息传播以及行为干预等方式,帮助个人或者群体掌握相应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并能自愿采纳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5]。目前,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我院展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达标率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卫芬.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01(01):336-336.

[2]黄永.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刊),2014,01(05):246-247.

[3]索仲.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185-186.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4

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贵州省贵阳市550009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5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3例,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优质护理,设为观察组;另42例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在此复发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此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幸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延长复发时间,提高患者幸福感,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病状体征表现为多发于中青年,也有少数发病于老年[1]。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是一个长期发作且病情反复的病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其治疗护理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我院收治的85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分析。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5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59-86岁,平均(69.3±4.1)岁;病程5-24年,平均(13.3±3.2)年;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60-88岁,平均(70.1±4.1)岁;病程6-26年,平均(14.3±3.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悉知本次研究目的及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的常规护理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医院情况,介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需注意的事项,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

1.2.2观察组的优质护理

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主要体现在心理护理方面。由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基本上患病时间较长、急性发作的次数较为频繁以及并发感染现象比较严重,受病痛的折磨严重。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与再次复发时间这两个方面进行对比[2]。

1.3.2幸福感评价标准

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4]对患者入院时以及出院3个月后进行调查,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值区间为2.8-13.3,分数越高代表越不幸福。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与再次复发时间比较

对照组的临床疗程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再次复发时间为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主观幸福感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幸福指数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对照组幸福指数高于入院时(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对照组的临床疗程时间为(7.4±4.5)d明显长于观察组的(5.1±3.4)d,对照组的再次复发时间为(109.9±15.5)d明显短于观察组的(149.8±32.1)d。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幸福指数(4.1±1.1)分,明显高于入院时的(11.7±2.3)。对照组幸福指数(8.1±1.7)分,高于入院时的(11.8±2.2)分。并且观察组的幸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延长复发时间,提高患者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索仲.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1(35):185-186.

[2]崔玉琴.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4,18(32):101-102+130.

[4]罗春玲,赵云泉,吕宏.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1,13(25):1972-1973.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5

方法:本组所研究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5例,女性有45例,他们的年龄在24-86岁之间。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施行整体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自我健康意识等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善。

结论:对慢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整体性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整体护理措施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0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要面临的社会与家庭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慢性支气管炎作为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其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包括咳痰、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这种疾病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而且给人们的生理与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所研究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5例,女性有45例,他们的年龄在24-86岁之间。经过Ct检查所有的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标准。在这些患者中排除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的患者。

1.2方法。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施行整体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其中整体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方面的护理、心理方面的干预护理、健康教育等。

2结果

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系统性地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与整体护理之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自我健康意识等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善。

3探讨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指由于疏导非感染性或者感染性因素的影响,支气管黏膜、支气管以及支气管周围组织所出现的非特异性的炎症。其主要的临床病症包括呼吸困难、哮鸣音、咳痰、咳嗽、喘息等。这种疾病的存在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而且严重时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满型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在经过药物治疗之后需要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整体护理,其措施包括基础方面的护理、心理方面的干预护理、健康教育等。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基础方面的护理,需要以下四点:一是要采取措施做好口腔方面的护理工作,即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需要运用碳酸氢钠水或者生理盐水给患者进行漱口,对于昏迷或者危重患者需要运用生理盐水给患者擦洗口腔;二是要采取措施做好饮食方面的护理,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选择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高维生素的软食给患者食用,比如说鱼肉、牛奶、豆制品,同时要鼓励患者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饮水,但禁食产气或者过冷过热的食物,对于痰液较多的患者禁止食用牛奶类的食品,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有助于提升患者机体对外界感染的抵抗能力,有助于提升支气管黏膜与上皮细胞的自我修复功能;三是要做好用药方面的护理工作,即在用药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正常与不良反应,准确地控制祛痰、控制感染以及止咳药物的用药量,以免加重患者心脏器官的负担;四是要做好祛痰方面的护理工作,即对于一些痰液无法正常排出的患者需要运用综合性的方式方法进行祛痰,比如说时常变换患者的,让患者家属协助拍患者的后背,利用重力原理来祛痰,或者患者采取坐位的方式,在深吸气并屏气之后,用力咳嗽,以增加胸腔压力的方式将声门打开,将深处的痰液咳出。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拥有足够的耐心与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心理干预方面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护理人员就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以及危害向患者与患者家属进行讲解,并正面回答患者与家属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或者小册子向患者与患者家属宣传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治疗流程与预防措施,已逐步提升他们对该病的正确认识,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情绪,增强他们对疾病治疗的信心,积极地配合药物治疗与护理。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首先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与患者家属说明过度地吸烟喝酒对呼吸道系统的危害,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无烟环境;其次是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明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诱发病因,病程、病症特点以及预防措施,争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患者与患者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三是要教育患者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坚持适量的运动以提升自身的防御能力与体质,夏天患者可以用冷水将毛巾浸泡之后擦拭四肢与面部,在冬季患者可以坚持用冷水进行洗漱,以提升自身的抗寒能力,同时要坚持晨练,在空气相对新鲜的区域进行扩胸运动,慢跑、深呼吸运动以及气功等一系列运动,强化自身肺部气体的交换能力,增强自身排痰的能力。

本组所研究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与整体性护理,临床病症得到了有效改善。患者的抗病能力、心理状况、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唐秀芬.化痰祛瘀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8(11):29-30

[2]牛莉娜.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09):345-346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6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生存质量

【中国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75-01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以支气管黏膜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等。因其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常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1]。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辅以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等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护理方法,以供临床参考。

1.心理疏导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疾病早期,一般症状较轻微,多于冬季寒冷时发作,春天气温回暖后缓解。发展至晚期时症状常年存在,不分季节,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老年患者具有敏感、多疑的心理特点,加之慢性支气管炎病痛的长期折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痛苦,生活逐步丧失独立性,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烦燥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可能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治疗。护士要耐心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强调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并与家属交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护士对患者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指导,用耐心、细心的态度,帮助其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用药依从性[2]。

2.健康教育

护士向老年患者详细讲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吸烟的危害性和戒烟的重要性,督促患者戒烟。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嘱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尤其是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食物,如:梨、藕、白果等;少食或禁食辛辣、油腻刺激性和易致过敏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海鲜等。嘱患者适当多饮水,以稀化黏稠的痰液,使之易于咳出。控制钠盐的摄入。

指导患者注意劳逸结合,急性发作期时卧床休息。缓解期时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选择做操、按摩、太极拳、散步等较为缓和的运动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训练,帮助患者有效咳痰。循序渐进地提高运动强度,使呼吸由浅变深,逐步增加有效通气量,以达到改善肺功能的目的[3]。

罗春玲等[4]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并使用生存质量评定(SF-36)量表从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进行患者生存质量状况评估,其发现,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提高,提示在实施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

3.自我保健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较复杂,主要与环境污染、寒冷刺激、感染、过敏源、吸烟史、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护士要指导患者在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寒冷天气外出时注意添加衣物,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寒冷刺激诱发疾病。同时适当进行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多去户外进行活动,室内经常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室内温湿度适宜,一般以温度15~20℃,湿度60~75%为最佳。科学的安排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消毒。户外活动时注意避免过敏源、烟雾、粉尘或其他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伤害。如需吸氧的患者,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家庭氧疗,吸入的氧气以温度37℃、湿度80%为宜,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强调氧疗装置日常消毒的重要性[5]。

4.治疗护理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中,治疗性护理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康复,并能够改善其临床症状。

4.1用药护理:为患者治疗期间,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观察患者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临床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多使用止咳、祛痰类药物。止咳药物适用于有剧烈咳嗽的患者,在用药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有恶心、呕吐和便秘等情况。祛痰药物,多适用于排痰无力的患者。用药时,护士要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重视患者主诉,以及时反馈给医生,调节药量。

此外,雾化吸入方法是临床治疗支气管炎的常用方法,护士在雾化吸入期间,要陪伴在患者身边,观察患者治疗时的面部表情、呼吸等,一旦出现呼吸不畅,及时停止。

4.2引流:引流适用于在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护士安排患者取一定,一般病灶处安排处于高位,并轻轻拍患者的背部和胸部,使痰液移动,再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以使得痰液能够咳出。引流期间,要注意经常更换,并嘱患者多喝水,以促进痰液稀释。但是,引流并不适用所有的老年患者,对于年龄较高,较为虚弱,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或合并有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则不能使用此方法。

4.3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是保证患者得到充足氧气,使气体交换更加顺畅的一种方法。呼吸训练可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

腹式呼吸:嘱患者全身肌肉放松。将双手放在腹部上,在呼气时,使患者腹部下陷,并用双手轻轻向下按压腹部,以增加腹部的压力,使膈肌上抬。在吸气时,用上腹部的力对抗双手的压力,使腹部鼓起。研究表明[6],经过此项训练,能够使患者的膈肌上抬约3cm,有效通气量能够增加500ml左右。

缩唇呼吸:此方法是提高支气管内压力的最有效方法,又被称为吹笛子呼气方法。患者先闭嘴,用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屏气3~5s。随后将嘴唇所称吹口哨样,使气体慢慢吹出。

5小结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其不但包括院内护理,还需要包括院外护理工作。而病房内护士,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为患者服务为中心,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根本,将治疗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融为一体,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照顾。而如何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与出院后护理相结合,做到病房护士和社区护士能够一同为患者服务,还有待护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宁毅军,杨德玉,柴若楠,等.5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7,36(2):235~236.

[2]朱英,徐桂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7):80~81.

[3]何玉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指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7):162~163.

[4]罗春玲,赵云泉,吕宏.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72~1973.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7

疗的规范化,达到更好控制哮喘的目标。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健康教育

[abstract]asthmaisachronicairwayinflammatorydiseasewithcomplexetiologyandpathogenesis.Duetothedeepresearchaboutitsetiology,pathogenesisandmechanismsofthedrugs,thetherapeuticregimenofasthmaareupdatingcontinuously.intheseyears,inadditiontotheasthmadrugs,earlyhealtheducationisdeservedmoreandmoreattention.thisarticlediscussedthecategory,sideeffectsandstatusinasthmacontrollingstrategyofasthma-treatingdrugs,andtheearlyeducationofasthma.thepurposeofthisarticleistofavorthestandardizationoftreatmentsforasthmapatients,andhelptoachievethegoalofcontrollingasthmamoreeffectively.

[Keywords]asthma;Drugtherapy;Healtheducation

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儿童哮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很多国家哮喘发生率超过10%,中国儿童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支气管哮喘[1]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反应性疾病,是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哮喘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哮喘的治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及哮喘症状的控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哮喘患儿在接触一些对健康者不引起任何反应的轻微刺激时就会诱发哮喘,因此目前除了对哮喘的治疗之外,采取早期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GCS)是目前预防哮喘发作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多项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显示,GCS在改善肺功能、预防急性发作、减少急诊就医的频率以及降低哮喘的病死率方面均优于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色甘酸钠以及茶碱类药物。

主要作用机制包括:①抗炎及促进磷脂酶a2(pLa2)抑制蛋白macroeortin和lipomodulin的生成及释放,这两种蛋白能抑制肥大细胞膜上pLa2活化,使花生四烯酸释放减少,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GS)及白三烯(LtS)的生成.②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与活化;③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④减少微血管的渗漏和抑制腺体的分泌,从而减轻支气管黏膜充血,改善气流受限;⑤增加细胞膜上β2受体的数量,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增加了β2激动剂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合并应用可减少耐药性:⑥对受损气道上皮起抗炎再生作用,并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给药途径一般有吸入、口服、静滴3种。目前吸人激素治疗是中、重度哮喘唯一有效、可靠又安全的治疗方法,口服或静点这种全身应用激素,长期会产生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的抑制,吸入激素则很少有这种副作用,近年来对早期哮喘患儿吸入皮质激素进行观察,认为较早吸入皮质激素可以防止哮喘发展成不可逆的气道阻塞,并对儿童生长发育无影响[2]。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3]提出,考虑到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无论是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哮喘,仅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给予口服GCS。由于直接经呼吸道吸入,全身不良反应少,生物利用率高,消化道吸收率和肝首关代谢率均低,进入血循环量少,故高效而低毒。儿童常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主要有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

1.1布地奈德

布地奈德对GCS受体的亲合力较强,同时由于布地奈德具有较高的肝脏首关代谢效应,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4]。因此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吸入较低剂量即可产生气道局部抗炎作用。吸入气道和肺泡中的布地奈德约70%可吸收入血,并经肝脏代谢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其在肝内的代谢灭活速度比二丙酸倍氯米松快3~4倍,故布地奈德的全身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1.2二丙酸倍氯米松

二丙酸倍氯米松的局部抗炎作用为去炎松和氟去炎松的5倍,是氢化可的松的500倍,对肺有较高的特异性,气雾吸入后,迅速自肺吸收,能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且全身不良反应少而轻同时其在气道内的药物晶体溶解所需的时间也较布地奈德长50倍以上。由此,吸入型二丙酸倍氯米松在气道黏膜的沉积时间延长,其可在气道中缓慢释放药物,增加局部抗炎作用的时间和强度。

2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儿童急性哮喘发作的首选治疗药物[5]。但是并不推荐每天常规使用。如果每周超过2天需使用这些药物缓解症状则提示哮喘未得到有效控制,有必要开始或者增加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于过于依赖SaBa的哮喘患者有增加死亡率的风险[6]。

主要作用机制:①可以特异性地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活化后的受体通过与G蛋白。腺苷活化酶的偶联,可使细胞内的Camp增加,然后通过活化蛋白激酶系统和降低细胞内钙水平而使气道内平滑肌松弛,气道阻力降低。②增加黏液纤毛消除功能,③降低血管通透性。④调节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介质的释放。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分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2.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常用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1~5分钟生效,1小时达峰,持续4~6小时。全身不良反应(心悸、骨骼肌震颤、低血钾)较轻。用于治疗轻度哮喘急性发作或预防运动性哮喘,现主张在有症状时按需吸入,定量气雾剂,但在症状未全控制时,用作激素吸入的补充治疗。特布他林每日3次气雾吸入,每次0.25~0.5mg,每日3~4次。在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例,皮下注射5μg/kg,能迅速控制症状,不良反应少见,可代替肾上腺素。

2.2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平滑肌细胞产生强而持久的扩张作用。常用的有福莫特罗和沙美特罗。沙美特罗是沙丁胺醇的衍生物,带有较长的侧链,吸入后13~17min起效,3~4小时达峰,作用维持时间可达12以上,比福莫特罗更长。

沙美特罗长效的机制是因为较长的侧链能与受体的活性外部分结合,使之不易解离。福莫特罗也是沙丁胺醇的衍生物,侧链也较长对β2受体选择性增强,内在活性及其与β2受体的亲和力更高,是其长效的机制之一。

3白三烯拮抗剂

半胱氨酰白三烯是哮喘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炎性介质,能致气道微血管漏出、水肿及黏液分泌,并引起气道嗜酸细胞渗出,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气管收缩剂。白三烯调节剂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白三烯合成酶抑制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孟鲁司特,通过竞争性抑制,能有效预防白三烯多肽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还能抑制白三烯多肽产生的呼吸道嗜酸粒细胞浸润。白三烯调节剂抗炎作用弱于激素,且起效较慢,故在哮喘治疗中不提倡单独使用,主要在中、重度哮喘吸入激素的基础上联合用药或用于家长拒绝吸入激素的患儿。

此外对于变应原、冷空气、阿司匹林和运动所引起的哮喘,治疗效果优于其他药物.还有一种白三烯抑制剂,主要抑制5-脂氧合酶,阻止白三烯酸合成。

4抗胆碱类药物

抗胆碱类药物为胆碱受体阻断剂,能够抑制气道平滑肌上的毒蕈碱受体从而抑制细胞内环鸟苷酸的合成,能使迷走神经的胆碱能张力降低,同时能阻断气道内由胆碱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降低内源性迷走神经的胆碱能对气道的收缩作用,最终导致支气管扩张和气道分泌物的减少。

5茶碱类

最常用的是氨茶碱,对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并能抑制磷酸二酯酶.使气道平滑肌内Camp不易分解,使平滑肌的张力降低.气道扩张,亦能使血浆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提高并能抑制钙离子内流,减少介质释放,并提高膈肌收缩力.此外茶碱类还有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抑制炎性细胞活化及免疫调节的作用.茶碱类药物血清浓度为15~20mg/L时常可见其相关毒副作用,特别是在治疗开始时,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等;当血清浓度超过20mg/L,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超过40mg/L,可发生发热、失水、惊厥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致死。因此使用茶碱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血清药物浓度。现认为茶碱有一定的抗炎的作用并偏向用于夜间发作的哮喘患儿,用茶碱控释片,作用12小时缓释片常用剂量为8mg/kg/次。

6过敏介质释放抑制剂

6.1色甘酸钠

色甘酸钠为抗过敏药,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及白三烯类过敏介质,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和抑制细胞内储存的结合钙离子释放,肥大细胞等释放介质,阻止迟发反应和抑制非特异性支气管高反应性。在哮喘发作前给药能防止1型变态反应和运动诱发哮喘,色甘酸钠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比成人效果好,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相比,其疗效不尽如人意但是其安全性却非常好,副作用少,在轻中症哮喘患儿可用。

6.2酮替芬

酮替芬为碱性抗过敏药,能抑制白三烯(LtS)、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生成,是因为抑制碱性磷酸酶a2所致,酮替芬能拮抗paF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平滑肌收缩作用,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对儿童哮喘疗效较成人稍好,其副作用为口干、困倦,头晕等,但儿童较成人副作用少。年幼儿口服0.5mg,每日1~2次,儿童1mg,每日2次,若困倦明显者可1mg每晚一次,对有特应性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年幼哮喘患儿应用较多,应用时间宜长。

7其他药物

7.1特异性免疫治疗

目前通过正规应用各种药物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基本上可以满意地控制哮喘,在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针对过敏原进行特性免疫性治疗。特异性免疫疗法即脱敏疗法会引起过敏性休克,所以严格限制使用此法。在实施中注意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师才能应用本法。脱敏疗法的疗程一般认为持续3年,少数持续6~8年。

7.2免疫调节剂

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诱发喘息发作者可酬情加用免疫调节剂。

7.3中药

急性发作期:辩证施治。缓解期:健脾、补肾扶正等方法进行预防治疗。

8健康教育

由于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哮喘患儿在接触一些对健康者不引起任何反应的轻微刺激时就会诱发哮喘,由于哮喘患儿病情反复发作、长期用药,加上家长的溺爱、迁就态度,使哮喘患儿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紧张或抑郁、孤独,抽象思维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缺陷[7]。

因此目前除了对哮喘的药物治疗之外,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也是哮喘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哮喘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哮喘患儿对于疾病的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应采用适当的,灵活动样的,为患儿及家长乐于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

8.1健康教育内容

①了解诱发哮喘的各种因素,结合每位患儿具体情况,找出各自的诱发因素,明确过敏源,消除诱发因素是防止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8]。②了解哮喘的本质和发病机理,知道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熟悉哮喘的先兆表现及相应的处理方法。③加强患儿心理社会状况的评估,评估家属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对患儿的关心程度。经济情况等,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了解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试技术,降低焦虑状态,防止消极情绪对疾病产生影响。④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用药及不良反应,教育患儿在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处理。⑤在缓解期让患儿加强体育锻炼、耐寒锻炼及耐力训练,以增强体质。⑥家庭教育:应满足家属心理需要,调动患儿及其家属积极性,和他们一起制定哮喘长期健康教育计划使他们积极参与治疗与护理活动,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8.2健康教育方法

①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②组织阅读有关哮喘防治的科普书籍、报纸、杂志,利用媒体传播防治哮喘信息。③召开座谈会,让疾病控制好的患儿现身说法,介绍交流防治哮喘的体会,提出合理化建议。④在患儿初次就诊时,为患儿提供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及防治哮喘技能的小册子,使患儿及其家属了解有关预防哮喘的方法和技巧。⑤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系统健康教育,以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维护,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8.3健康教育的意义

①提高支气管哮喘依从性,达到了减少发作次数,保持疾病长期稳定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经费开支的目的。②增加了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和信任度,密切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并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工作。③患儿就诊次数达到最低限度,肺功能近正常水平。④正确的吸入方法是保证疗效的基础,使患儿普遍掌握了吸人技术和给药方法。④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信心。⑤减少医疗经费开支。

9总结

随着对哮喘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药物作用机理等更加深入的研究,相信哮喘的治疗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并且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哮喘患儿开展个体化系统性哮喘知识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家长获得了哮喘病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护理与保健能力,从而取得并维持对疾病的长期控制,避免或减少了哮喘的发作,促进了患儿的健康,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6.

[2]陈育智.儿童哮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00,28(7):l1.

[3]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Ginaworkshopreport,Globalstrategyof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R/oL].nationalHeartLungandBloodinstitute,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7,7:18.

[4]VolovitzB,Bilavskye,nussinovitehm.effectivenessofhighrepeateddosesofinhaledbudesonideorfluticasoneincontrollingacuteasthmaexacerbationsinyoungchildren[J].Jasthma,2008,45(7):561-567.

[5]KallstromtJ.evidence-basedasthmamanagement[J].RespirCare,2004,49(7):783-789.

[6]i.LanesSF,GarciaRodriquezLa,HuertaC.Respiratorymedicationsandriskofasthmadeath[J].thorax,2002,57(8):683-686.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干预;慢性胃炎护理;临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169

慢性胃炎指的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临床中的高发疾病,在各种胃病中发病率位于首位。比较常见的慢性胃炎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种因素都会造成这一疾病,包括幽门螺杆菌、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刺激物质引发胃黏膜损害、口腔及咽部的慢性感染、胆汁反流、X线照射、环境变化、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等。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病变的轻重和临床反应也不一致,一般症状有上腹隐痛、食欲降低、反酸等[1]。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疼痛,轻者间歇性疼痛,重者会出现剧烈的绞痛感。虽然这一病征的致病因素众多,但都能进行控制,减少病征发作的因素,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是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2015年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上腹胀痛、反酸、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经胃镜检查确诊。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6.56±7.15)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35±2.34)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5例,慢性糜烂性胃炎1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2例,慢性增厚性胃炎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4.75±7.75)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35±2.34)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1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2例,慢性增厚性胃炎6例。两组患者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全部患者均行根除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保护、促进胃动力、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和性格特点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以集体宣讲、个体教育、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患者交流等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教育。具体如下。

1.2.1疾病介绍包括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因素、治疗方法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使患者通过这一教育对慢性胃炎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治疗的认识加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在疾病的认知介绍时,注意讲明可能出现的用药反应,以及药物应达到的治疗效果,联合患者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

1.2.2指导患者调整生活习惯讲解患者应如何选择食材,避免食用过热、过冷等刺激性过大的食物,如辣椒、酒等。良好的生活规律也十分重要,包括进食时间、睡眠时间、如厕时间等。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天气变化给疾病带来的影响,注意衣物的添置等。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

1.2.3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慢性胃炎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疾病,患者可能长期出现心理不适的情况,包括烦躁、沮丧等[3]。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情,积极进行疾病的治疗。同时通过沟通加强患者的自我认同感,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1.3观察指标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生活质量采用LSia评分进行评测。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层级。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分为掌握、基本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总掌握率=掌握率+基本掌握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39例,一般2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患者满意30例,一般9例,不满意4例。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干预前LSia评分为(15.62±4.26)分,干预后为(20.65±4.76)分;对照组干预前评分为(15.54±4.31)分,干预后为(17.65±3.41)分。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比较观察组的总掌握率为90.70%,对照组为67.4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小结

当前并没有彻底查明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但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不注重饮食、严重的心理问题、工作压力等因素都会造成慢性胃炎的发病。药物治疗是有效的治疗途径,但对引起疾病的因素进行控制,依然会造成慢性胃炎的复发。大部分患者不重视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在临床症状改善后,不对疗效进行巩固,导致疾病的复发[4]。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加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具有重大的帮助作用,应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玉梅.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4):199-200.

[2]张茹欣.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老年慢性病营养不良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构建与应用.南方医科大学,2014.

[3]刘健.胃癌高发地区高危人群胃癌癌前疾病的危险因素调查、干预措施及综合防治效果流行病学评价.中国医科大学,2010.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9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临床护理;针对性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疾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从而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有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炎仅依赖药物的治疗,其临床疗效并不能得到明显的提高[1]。因此,只有加强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本文中通过对5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在住院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较单纯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的相比,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显著提高,现将护理过程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1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8例。全部患者在予以氧疗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措施后病情稳定,全部患者均无支气管扩张及哮喘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无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并发症及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无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及气胸患者,无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无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氧疗、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主动自我介绍,并对病区环境、入院须知、主管医护人员及病房制度进行一一介绍,并将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相关知识内容印制在专科健康教育卡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告知患者用药方法和意义,氧疗的作用和目的及坚持氧疗的重要性,并通过对氧疗温度和湿度的改善,降低了氧疗过程中的噪音,从而提高患者对氧疗的配合。②住院环境:病房维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新鲜,并定期换气通风,保持病房安静,使患者得到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并在病房活动区陈列一些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宣传画册,从而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保持沟通,并经常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和安慰,指导患者进行放松练习,并加强对患者生活上的关怀,耐心接受患者的倾诉,关注患者的认知和感受。④饮食及运动指导:告知患者多食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并维持维生素摄入量。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情况对其运动训练和呼吸训练进行正确的指导,并使呼吸机疲劳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生活质量评价参照生活质量测评工具SF-36[3]进行评价。护理满意度评分从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护理及心理护理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每个方面总分为10分[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SF-36总分情况比较对照组SF-36总分为(39.8±10.7)分,干预组为(51.1±8.9)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26,p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干预组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护理、心理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炎主要因患者肺泡、肺泡管、肺泡囊及呼吸性细支气管等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发生膨胀,并造成气管壁破坏而引起的肺部炎症。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5]。且因其属于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才能使症状有所改善,从而造成老年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担忧、紧张和焦虑情绪,并因患者呼吸道气流受阻、呼吸不顺畅而引起患者生理上的长期不适,并对其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6]。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护理过程之中,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更为放松和舒适的治疗环境。本文研究,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其护理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生活质量,并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雪萍,李永燕,罗琼,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0(6):26-28.

[2]郝春颖,程秀丽.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8):142.

[3]宋波.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319-320.

[4]王秋香.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延边医学,2014,19(24):91-92.

[5]刘美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生活质量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5(54):218.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篇10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优质护理在几年来来得到迅速的发展,通过优质护理理可以帮助患者调节心理压力,减少焦虑、抑郁情绪,为患者缩短住院时间[1]。同样目前西方护理界逐步提出将护理模式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转“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2]。支气管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表现出咳嗽、发热、喘、痰等临床症状。因此本文拟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支气管肺炎患者,分析优质护理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平均年龄26.35±8.51岁、男20例,女2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7.11±7.34岁、男19例、女21例,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异。

1.2入选标准(1)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确诊为支气管肺炎。(2)患者护理依从性好。

1.3基础护理抗感染、降温、止咳、化痰、吸氧等对症护理措施。

1.4优质护理

1.4.1环境护理患者对医院环境陌生,会表现出情绪紧张,心情焦虑。护士允许患者自带被褥,病房墙面布置成暖色调的房间,病房保证通风、明亮。

1.4.2查房护理建立护理及记录一体的护理车。护理车护理相关各种用品,保持车随人走,便于护士查房,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4.3健康教育针对患者文化程度、年龄、病情掌握其心理变化,加强交流,讲解治疗的安全性、必要性,缓解焦虑心理、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护理。护士的教育重点为告知患者支气管肺炎的发病诱因,平时采取何种健康生活方式。

1.4.4弹性排班早上、晚上工作繁忙时段时,增加帮班,保证护理的延续性。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实行打钩式实时记录,缩短书写时间,给予患者优质护理。

1.4.5加强排痰支气管肺炎的预后与肺部痰液通畅引流密切相关。护士采取以下措施:(1)面罩雾化吸入祛痰、扩张支气管、解痉药物。(2)引流、背部微波治疗仪照射、胸背部叩击振动等。

1.4.6提高家属护理能力护士要向家属讲授如何对患者采取有效拍背祛痰;如何在患者情绪波动时安慰患者,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1.5观察指标对比(1)两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2)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1.6统计学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两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有差异(p

2.2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35±0.71天、90.24±5.71分)、(8.46±1.58天、70.51±7.87分)比较有差异(p

3讨论

支气管肺炎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重,护理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有学者指出支气管肺炎患者在住院期间,除了给予抗菌、止咳、化痰等治疗外,还需要护士给予耐心细致的护理。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3]。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仪器、技术涌入护理界,使得传统护理模式被仪器所替代,导致护患沟通、交流下降,医患关系的物质化,护士责任心丢失等[4]。同样有学者指出目前“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使的护理的本质发生了改变,造成目前护理质量下降[5]。本次研究中对支气管肺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主要措施有环境护理、查房护理、健康教育、加强排痰、提高家属护理能力及加强排班,在研究结束时发现两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可以看出优质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治疗疗效。还有学者指出优质护理中可以提高家属与护士的合作能力,缓解医患紧张情绪[6]。

因此,本文认为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可以促进小儿病情的康复,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梁美华.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83-984.

[2]吴玉琼,徐映华,陆少玲,等.床边护理工作制在内科优质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75-76.

[3]谢崇芳.优化组合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8):266-267.

[4]刘继红,阎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0,9(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