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6:05

影视文学的概念篇1

【关键词】概念设计电影色彩基调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各行各业都逐渐走向国际化,电影行业亦是如此。近年来,我国大量引入国外大片,同时也进军国外市场,并与好莱坞加强合作,签订各种影片合约。正是这种互通往来,中国电影在制作、拍摄等方面也越来越国际化,其中,概念设计在电影中日益广泛的运用便是突出表现。将概念设计的理念参与到中国电影的制作中,使得中国电影更为实质地走向国际化,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增添新动力。

一、概念设计与前期预想

1.概念设计的定义

所谓的概念设计实际上就是一种设计活动,是一种设计方法。设计方法有很多种,概念设计非常注重用户需求,根据用户需求而形成一种有序的、可组织性的、目标清晰的设计活动,这个设计活动是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改进的过程。

2.概念设计的前期创意

把无声文字的情感背景转化为有色的电影基调,需要概念设计师在影片未制作之前就进行前期的创意处理。电影由多个场景组成,因此,这种概念设计也必须分部规划。从整体上看,概念设计前期创意引领一个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并把这种创意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从细节上看,设计师需要首先规划电影的各个场景,把难以捕捉的感性以及瞬间思维,串联成为体现主题思想的多个色彩基调并上升至统一的理性思维中。对于影视来说,概念设计会借助很多硬件或是技术性的东西,如媒体材料渲染、3D技术、平面设计等,还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人文精神、时代寓意、人物个性、环境要求等。电影实体就是概念设计中携带色彩基调的视觉表现,具有延伸性以及文化性。

二、概念设计对电影色彩基调的影响

1.情感概念设计对电影色彩基调的影响

电影色彩实际上也是一种语言,同样表现着人物的心理活动或是整部电影的情感基调。传统的电影拍摄也会从感情基调方面考虑色彩的转换。为了展示一种跨自然的情感,概念设计可以通过滤镜对色彩进行强制性配置,使得原本的自然属性消失,从而凸显出某种强烈的情感。这类电影的色彩,必须从整体上去领悟,因为超自然的色彩基调是受概念设计控制的。例如,《黄土地》不拘泥于土地的本色,而是从概念设计的角度,赋予情感因素,把黄土地的淡黄处理为土黄,显得沉稳、质朴,更加符合整个电影的情感基调。概念设计的介入使得电影色彩在表现情感基调方面的特点更为突出,这要得力于各种媒体、电脑设计等技巧的综合运用,比如战争片、谍战片在整个色彩基调方面,概念设计会把一种“乌烟瘴气”的色彩笼罩到整个影片当中,因为此种题材的影片从感彩来讲,都不是那种轻快的,而是沉重、充满紧张诡异氛围的,所以,那种灰色的色彩基调的处理比较符合这种情感和氛围。比如美国大片《罪孽》就在概念设计的介入当中,把整个影片的色彩处理得极其凝重、深沉,从视觉上给观众以充分的紧张压抑感,给人创造一种冷战谍战的氛围。再如《集结号》,概念设计对其色彩基调的影响很突出。正是要歌颂战场中的英雄人物,也是基于这种情感的表达,因此在人物塑造的时候,给予非常鲜明的镜头对比。用概念设计中的各种场景的表现来突出其英雄本性。可见,基于情感方面的考虑,电影概念设计师总是在设计过程中给电影抹上一层情感色彩,并通过实实在在的光与影的交合体现出来。

2.时代特征概念设计对电影色彩基调的影响

时代特征在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表现因素之一,所有的影视文学作品,不管是叙事类的还是抒情类,甚至是文艺类的都需要有一个大的背景,这个大背景就是其事件发生、发展的土壤。一定程度上,这个大背景决定着整个人物的性格和人生。而时代精神便是这个大背景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不同的时代背景,概念设计师会用不同的色彩处理。例如,过去式的回忆性设计、梦幻中的现在时设计、不同地域的并列式设计等,因为概念设计而得到的色彩处理,有着避免观众陷入糊涂的视觉误区的功能。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概念设计师就对色彩进行了处理,有黑白两段式的分割,在这种色彩分割中,显示出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一方面是儿童、少年时期的纯真、质朴、无忧无虑的成长生活,一方面是竞争激烈、压力重大的现实生活,两种生活通过色彩来演绎着诗化和冰冷的不同。再比如《第一滴血》,其中有一段兰博回忆越南战争的画面,这种画面是回忆性,并且这种回忆是血腥的、冷酷无情的,对人物心理也都是灰色影响,所以整个回忆画面的色彩处理为灰色、黑白色调。

3.特定观众层面概念设计对电影色彩基调的影响

像所有产品一样,比如更新不断的电子产品,概念设计非常清晰地定位用户需求。站在购买者的角度考虑其真实需求,设计出相应的商品,投其所好,才能创造更好的效益。某种程度上,电影也是一种商品,概念设计还着重于不断挖掘观众的心理审美需求,以期为电影带来更好的票房收益。比如定位少年儿童这个特定群体的电影,在概念设计中就决定了其轻快、明艳。针对不同的受众,就要设计不同的影片色彩。大家基本不会看到正常的动画片会以黑白色呈现出来,那是因为儿童的世界是彩色的,是充满快乐和幻想的,是丰富多彩的。以《疯狂原始人》为例,概念设计的总体思路就是倡导成人世界的和谐与发展。整个影片的色彩基调是绿色。绿色是希望、和平、友好的象征。这部动画形式的成人影片,概念设计运用得非常成功。

结语

综上,我国众多影片已然受到概念设计理念的影响,在影片各方面都有所表现,而本文所研究到的一个细节,即色彩方面的影响也是较为突出的。对电影色彩的影响,除了本文提及的三个因素外,实际上还有场景转换、人物个性等方面的影响。时代是不断向前的,概念设计从宏观角度控制电影的色彩基调,能准确把握电影制片人的意愿,也更能符合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杨.电影色彩构成艺术意识研究[D].重庆大学,2011.

[2]刘砚硕.文化视野下中国电影色彩的表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影视文学的概念篇2

[关键词]课程;课程文化;课程哲学

“课程”一词作为课程论学科的核心术语,其概念不仅是课程研究的逻辑起点,更是课程实践的指向航标。但是,研究者们对课程一词的界定却远没有达成共识,反而在见仁见智的阐释中使其处于歧义丛生的境地。笔者从审视传统课程概念出发,分析传统课程概念的哲学基础,确定造成课程概念杂乱界定的深层原因,进而借助课程发展史和课程文化等领域相关研究的成果,从文化的视角重新阐释课程的概念。

一、传统课程概念的审视

我国课程学者施良方教授曾对课程概念进行过细致的分析和梳理,把近百种的课程概念归结为六种类型,即: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后来,又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将后现代主义学者的课程概念囊括其中。

纵观这些结论,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课程概念都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每种概念大都是在认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每种概念都隐含着某些认识论的思想。众所周知,哲学范畴的认识论是基于认知活动的发生学所形成的相关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和结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知识的评判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也称知识论。因此,虽然有些课程概念将课程界定为静态的学科或经验,如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学习经验等,有些课程概念认为课程是动态的活动或生产,如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等;但无论是哪一种课程概念,都没有逃脱知识论的泥沼。以静态的学科或经验为核心的课程概念认为课程是“存储”知识的容器,而以动态的活动或生产为核心的课程概念把课程当作“运输”知识的工具,它们都强调对知识的选择、掌握、传承和评定,强调知识在课程中的基础性地位。

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课程概念对课程研究和课程实践的展开确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不足也在实践的考验中日渐凸显。首先,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课程概念过度关注知识,把课程作为知识的“容器”或“工具”,这就使人们更多关注课程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其应有的内在品质,最终使课程沦为缺乏生命力的客体实在物。其次,认识论本身对诸如认识的本质和结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知识的评判标准等问题就存在着诸多分歧,这些分歧自然会反映到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课程概念之中,自然而然会使课程概念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特征。当然,也会更进一步地影响到课程研究的深入开展乃至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再次,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课程概念强调知识的工具价值,认为人“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掌握知识,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本然理解”,这就使人本身也成为了知识的工具,成为一个为了知识的存在,个体的主体性和自在性被抹杀,其精神生命的提升也化为幻影。

二、文化视角的课程概念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课程概念陷入歧义丛生的境地与其赖以存在相互冲突的认识论基础不无关系。更确切地讲,认识论本身的局限给课程概念的界定带来了许多困惑;认识论本身喋喋不休的争论导致课程概念的界定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泥潭。这启示着我们可以尝试暂时悬置认识论基础,转而从一种新的视角——文化的视角——去试验性地阐释课程概念。

透过课程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课程自诞生之日起,就已被打上文化的烙印,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事物产生后,它就部分地替代了文化的功用,尤其是在教育实践领域,发挥了文化“化人”的作用,为文化由“粗放型化人”转向“集约型化人”创造了条件;其次,文化是课程永不枯竭的源泉,人们使课程成为社会文化合理的缩影,使课程成为按照某种标准选择部分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社会文化而组成的整体。以理性的眼光反观当前势头正紧的课程文化研究,亦可看到课程与文化的天然联系。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使课程成为一种文化;另一方面,课程形成着文化,使文化在课程中得以创生。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结合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完全可以以文化为视角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阐释课程的概念。

首先,从静态上看,课程是具有教育性的先进文化的方案。

方案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制订的具体计划,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而确立的规划。把课程理解为方案,既意味着课程已经包含了预设的目标和预设的“跑道”,又意味着课程可以在课程实践中不断的生成;把课程界定为方案,既表明课程不仅要关注起点,还要关注终点;把课程诠释为方案,既促使人们注重了课程宏观的框架,又促使人们注重了其微观的细节。

用方案来规约课程的形式,使课程具备了意念中的雏形,成为预设之中的框架。但是,课程要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实体,仅具备外在的“雏形”和预设的框架还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在外在的“雏形”形成之时,实现其内在品质的提升,达到“内外兼修”,它必须在预设的框架建立之时,完成框架的充实与完善,实现“表里交融”,这样的实体才是名副其实的课程。

那么,依靠什么提升课程的内在品质,凭借什么填充课程的框架,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从前文所述课程与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也只有文化才能提升课程雏形的内在品质,也只有文化才可以担当课程方案的合理的“填充物”,也只有文化才能使课程在逐步完善中成长为具有生命力的实体。但是,社会现存的文化浩如烟海且良莠不齐、门类繁多,如果将所有这些文化都纳入课程方案,那课程将会成为庞然大物,也必然会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如果把那些具有负面作用的文化不加剔除的也纳入课程方案,那课程的内在品质将不再高尚而是低俗,这必然会影响课程的本原教育功能的实现。因此,如何从社会现存文化中选择合理而恰切的文化组成课程内容,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回答的问题。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研究者们根据文化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程度,把文化划分为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先进文化是文化中具有开放性、革命性的特征,指向人类解放,对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予以深切关怀的那部分文化。先进文化有三个紧密相联的特征:一是先进文化同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二是先进文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是先进文化有利于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也是先进文化最为重要的特征。而落后文化则是指文化中具有封闭性、孤立性的特征,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那部分文化。文化学对文化划分方法大大地缩小了我们选择的范围。但是,面对社会现存的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人们究竟作何选择呢?众所周知,课程的职责在于育人,课程所育之人是面向未来、引领未来的,这就要求作为课程内容的文化理所当然地能承担起这个重任,虽然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都可以成为课程内容的来源,以它们之中任何一种文化作为内容的课程也能育人,但是二者所育之人的质量却有着天壤之别,这一点自不必多言。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他能否面向未来、引领未来,决定了他以何种方式面向未来、引领未来。因此,欲提高人的质量,改善人面向未来、引领未来的方式,就必须选择先进文化作为课程的内容。亦言之,课程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其内容,才能提升其内在品质,才能使其成长为具备生命力的实体,才能确保课程实现其本原功能。

把先进文化作为课程的内容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是不是所有的先进文化都可以成为课程内容呢?依人类目前的学习能力来看,我们似乎仍无法掌握所有的先进文化。因此,在先进文化成为课程内容之路上还有一道检验标准,也就是先进文化的准入标准——教育性,它包括三项指标,即:具有教育意义,符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进而言之,只有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符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的先进文化才能成为课程内容。

其次,从动态上看,课程是课程研制主体传承和创造先进文化的过程。

动态意义上的课程是一种动作,是一种活动。其中的课程研制主体泛指与课程发生关系的所有的人和组织,参与或影响课程研制活动的人和组织。依据课程研制主体与课程关系的亲密程度和对课程研制活动的影响程度,可以把课程研制主体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所谓直接主体,顾名思义,就是指与课程关系较为亲密、直接参与课程研制整个过程的所有的人和组织,包括课程理论研究者、教科书编写者和审定者、政府官员、教师和学生等以及由他们组成的某些组织。以此类推,间接主体就是指与课程关系不太亲密、以某种方式间接影响课程研制整个过程的所有的人和组织,包括社会团体、雇主、学生家长等以及由他们组成的某些组织。无论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影响,课程研制主体在其中承担着同样的任务,即传承、创造先进文化。

所谓传承先进文化是指课程研制主体依据判断先进文化的三个标准在现实社会文化中选择、组织先进文化的活动,也是课程研制主体选择课程内容、依某种技术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内容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先进文化跨入课程内容之中,可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先进文化通过课程实施得到最大限度的继承。

所谓创造先进文化是指课程研制主体在传承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以已存的先进文化为基础,依据判断先进文化的三个标准,结合特定的环境、对象等要素生产先进文化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确保先进文化在传承中得以创生,可以确保先进文化做到与时俱进。

影视文学的概念篇3

关键词:时空四维空间影视服装设计

黑格尔曾把服装称为“走动的建筑”,他认为服装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他的观点让我们认识到,服装设计追求的是在“动”的变化中产生立体的造型之美,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当今,建筑艺术领域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即从传统的二维界面、三维空间进入时间与空间综合的四维空间,以人为主体,强调人的参与和体验。其实,人们早已从物理学角度提出了“四维空间”理念,并且这一理念也在现当代其他艺术和金融、科技领域有所运用。

一、关于“时空”概念及其在其他艺术领域的运用

这里所说的“时空”实际上指的就是“四维空间”。最早提出四维空间概念的是爱因斯坦,他在《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认为,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时空的关系,是在空间的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轴外又多了一条时间轴,而这条时间的轴是一条虚数值的轴。然而,对于时空的存在我们却无法觉察。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能感觉到的时间很慢,因此不会明显地感觉到四维空间的存在。

而西方另外一位宇宙学家、物理学家霍金也提及:所有的物体存在都是三维的,包括轮椅上的我。任何物体都有特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除此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度”,这个度就是时间。根据霍金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任何东西在时间上都有个“度”。而且,他认为“第四维空间”具备可以自由移动的动态性的特点。如果我们把握好这个“度”,利用四维空间的时空效应,就可以在“第四维空间”里任意穿行,回到过去、通往未来。

按照爱因斯坦和霍金的四维空间理论,我们可以明确,我们的生活空间中的所有物体皆具备四维空间特征。因此,观察、塑造、表现任何事物都应是动态的、多维的、整体的。四维空间这一时空概念的提出,丰富了人们对宇宙、自然、世界的认知方式,也不断被引用到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中。例如,柯林・洛的“拼贴城市”模式、黑川纪章的“共生城市”模式与阿尔多・罗西的“类似型城市”模式等,将城市的时间因素更好地整合在空间中,实现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的有机结合,创造出一个富有文化感的四维空间。德国艺术史家、瑞士苏黎世造型与艺术学院教授基德・黑尔格・弗格尔以《移动性:艺术和建筑中的第四维度》为题,阐述了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模式。

那么换个角度,鉴于服装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我们能否用“四维空间”这一时空概念拓展影视服装设计的空间?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服装设计的探讨仅仅还停留在长、宽、高三维空间形态之中,这种三维空间的设计理念局限了设计师的创作空间。如果将物理学、建筑学关于“四维空间”的概念引入时装的形态之中,是否会扩大和丰富时装造型的语言与内涵?

二、2010版《红楼梦》服饰设计对于时空概念的尝试

目前,四维空间的时空概念还没有直接引入到影视服装设计研究领域,但已经有很多国内外著名的影视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通过外在与精神的结合来塑造人物性格,利用时间的前移和后推还原历史文化和服饰。例如,游走于服装、视觉艺术、电影美术、当代艺术创作间的著名艺术家叶锦添,对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服饰设计,让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传递和交融,也可以伴随着他的服饰作品在中国历代服饰文化中穿梭。时装界的有识之士认为,服装不仅仅是传统的长、宽、高(长度、围度)三维空间形态,而且还存在“时间”这个维度,从而以四维形式来展现现代服装设计的艺术特点,而叶锦添大胆地将“时空”这一思想贯穿在新版《红楼梦》服饰的整体设计之中,正如他本人所说,《红楼梦》服饰其实是一个时空跟细节的混搭。观者可以通过他搭建的服饰空间看到不同时代的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他的这种影视服装的表现方式已经跨越了传统。

时空概念,在视觉艺术中是一种心理体验,在影视剧的制作中需要“时空”这种动态的体验过程。同样,在影视剧的服装设计中也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来达到对于“时空”动态的演绎,而在这一概念中对于时间的表现尤为重要。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服装设计大多会采用“自然时间”的时空方式来进行设计。这种“自然时间”的服饰演绎,是服装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以写实的方式还原历史,使观者仿佛置身于剧定的某个时代。然而,在倡导多元文化的时代,对于“自然时间”的服饰表现缺少了审美与文化的传递,使影视服装给人平淡、产生距离的视觉感受。但叶锦添的新版《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大胆地将昆曲的形式、中国历代的服饰元素(如唐朝、明朝、清朝等)与各种现代服饰元素相结合,营造了一个年轻、反叛、少男少女的想象世界,让观者置身其中产生一种虚幻感。例如,他为凤姐做的其中一款服饰造型(图1),大胆地将胡服、短褥等服饰元素结合在其中,让观者感觉又似唐代又似明代,两者融合在一起而又不失中国传统服饰之美,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东方主义艺术观念的传递。这种服饰元素的时空链接在新版《红楼梦》中屡见不鲜。而另一款秦可卿的服饰造型(图2),从服装款式与服饰面料的选择上呈现了强烈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大胆尝试,他将传统性感与现代性感两种不同之美,以一种和谐的语言方式呈现给观者。在叶锦添的新版《红楼梦》服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服装造型基本元素的重组表现时空效应、采取服饰风格之间的游离呈现时空效应、利用不同文化在服装上的重组表现时空效应、采取设计师的心理效应运用在服装中传递时空效应等多种设计手段。叶锦添大胆地从“心理时间”的角度营造了极具艺术美感的“时空”概念服饰,为现当代影视服装设计观念的拓展与改进呈现了全新的视角。

三、其他影视服装对于时空概念的尝试

叶锦添在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中的服装设计除了“重视剧情中所有情绪的起落和时空的转变”,还利用一些建筑的空间艺术。作为武则天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所以她的服装会一直在宫廷中发生作用。大臣的服装的颜色是深深的重色,与宫廷建筑的重量感是一致的。而太平公主那清淡的色彩,一出现便打破了这种沉重的调子,她和武则天的关系便被衬托了出来:年轻时明丽、清新,结婚后鲜艳、灿烂,晚年深沉、冷艳,再加上那律动有致的线条的融入,使人感受到那种绿叶红花和平共存、敷色之繁而不冗的美学境界。《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所呈现出的精美的影视服装,给观众提供了很强的视觉感和时空界定感,可以说是把服装造型“活化”了,使人感受到服装强烈的对话、服装与服装之间的对话、面料与面料之间的对话。而当这些服装穿在演员身上时,那“别出心裁的裁剪使得材质成为演员肢体的延伸,而产生出动静皆宜的效果”,给观众以鲜明的印象。

服饰在影视中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外在媒介与文化符号,无论是在气氛营造还是对于人物心理的象征以及文化学意义上的指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影视服装的设计,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外观审美和娱悦受众这一基本美学价值,不要仅仅停留在还原真实历史和表达设计师主观情感的基础需求上,而要运用“四维空间”思维方式,融入时空概念进行影视服装设计,借助服装这一物质平台传递人类古今历史文化和进程,借助多种视觉语言呈现某个特定时代的态度、观念和意识。通过内与外的时空接轨塑造人物的外在和内在,通过古与今的时空移动营造影视场景氛围,借着历史与当代的时空重组呈现影视文化内涵,从而拉近电影与生活的距离,增添电影艺术的感染力、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陶音,肖颖娴.服装创意设计的50次闪光――灵感作坊[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陈平.服装造型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3]李稚田.第三类时空――电影艺术欣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4]华梅.服饰社会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5]颜纯钧.电影的读解[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6]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7]基德・黑尔格・弗格尔.移动性:艺术和建筑中的第四维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8]董华峰.时尚中的突围――中国电视剧创作现状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12.

[9]李娜,孙萍萍.透过历史烟尘的诗意化华美阐释――《大明宫词》《高阳公主》中的唐代公主塑造[J].电影评介,2008(5):64-65.

[10]郑曙.走向四维空间――室内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J].装饰,1998(3).

[11]王静.把握第四维空间元素营造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序列[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z2).

[12]许晓慧.影视服装设计方法解析[J].电影文学,2009(14).

[13]赖涛.服装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影视文学的概念篇4

关键词:自我概念;英语学习;视听说教学

养成深层的语言能力,是学生学习外语的终极目标,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诸多因素影响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内化。我们通过对近期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发现,国外学者们对动机探讨的视角在扩大,对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十分关注。作为外语学习动机的内在因素之一,自我概念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

自我概念属人格心理学范畴。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结构的特征。层次结构的最上层是个人一般性的、整体的自我概念,简称“一般自我概念”;中间层是比较泛的自我概念类别,如社会、体貌、学业等方面的自我概念;底层则是个人在具体和局部范围内的表现所形成的自我概念。处于层次结构最上层的自我概念相对稳定;层次越低,自我概念的稳定性也越低。自我概念包括自我描述和自我评价两个主要方面。描述性的自我概念如“我很喜欢英语”;评价性的自我概念又称自尊,如“我的英语学得很好”。自我感知和评价往往受别人的影响。那些对自我概念产生影响的人物,研究者们称之为“重要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等。自我概念是一种主观意识,按主客观来分,每人都有6种自我:自己心目中的“我”、客观的“我”、别人眼中的“我”、我所发现的别人眼中的“我”、我希望变成的“我”以及我认为别人希望的“我”。自我概念关注的是个人自己心目中的“我”,但这种“我”受其他5种“我”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和多层次特征意味着: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概念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应在一般自我概念之下,划分到学业自我概念中,与数学、语文等属同一层次。此外,英语学习涉及听、说、读、写、译等不同技能,学习者会在不同的技能方面表现出学习差异,有的人擅长语法,有的人擅长口语,有的人擅长听力,如此等等。因此英语学习自我概念又可细分为语音、语法、听、说、读、写等自我概念。这些具体的自我概念跟英语整体自我概念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任何一方的变化必然引起另一方的改变。

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自我概念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自我感知和评价。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口语自我概念越好的学生对英语口头交际的兴趣越强烈,学习态度越积极,越能够更好地利用课堂上的视听材料。良好的口语自我概念同时也促使他们对读、写、译等其他技能的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相反,口语自我概念不佳者,课堂学习焦虑明显,对口头交际有恐惧感,不敢开口,对课堂上视听材料的兴趣也不够浓厚。因此,口语自我概念与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之间的关联极为密切。在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习者口语自我概念的提升,使学习者对口头交际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自信,能利用视听材料获得最大量的信息输入,从而合理、正确地输出信息。

提升学习者的口语自我概念,完善视听说教学,应注意以下方面:

(1)重视语音教学。语音是心理器官的外化形式,如同人的五官,有美、丑之别。学习者语音的自我评价,极大地影响着其口语自我概念乃至整个英语学习。语音自我概念在学习者初学阶段与整个英语学习之间的相关是最为显著的。语音对学习者整个英语学习的影响,虽然随着学习层次的提高而减弱,但仍然对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程度有很大的影响。语音好的学生乐于表达自己,课堂上表现活跃;语音自我评价差的学生则羞于开口,课堂上表现得较为焦虑,对整个英语学习都缺乏信心。大学入学阶段,学习者相互之间语音差别较大。一般来说,来自边远或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学习过程中缺少必须的听力或声像材料,语音较差。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部分学习者语音水平低下,显然可以通过学习条件的改善而改进语音水平。视听说课程为这样一部分学生提供了机会。教师可引导学习者利用指定的视听材料,在看懂、听懂相关信息的同时,注意模仿优美、地道的发音,提高自己的语音水平。学习者英语语音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刺激口头表达的欲望,这样视听说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2)重视合理输入信息。视听说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坚持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原则。信息的输入必须重视其合理性,才能使输入的信息被学习者理解、接受并使用。若输入的信息不合理,学生感到视听与说脱节,口语表达上难以用到新输入的信息,必然感到口语进步不大。这里所说信息输入的合理性包含两方面的要求:其一是输入量的合理性。若教师要求学生视听的量过大,学生难以完成要求,必然心生畏惧;要求学生视听的量过小,输入的信息同样难以对学生的口语表达产生刺激作用。信息输入的合理性的另一层意思指的是难易程度的合理。这要求教师提供的视听材料既要有一定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学生而言又具有可接受性,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开口说的欲望。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上丰富的视听材料为教师指导学生合理输入信息提供了可能性。学习者只有在接触了足够的可理解输入,积累了足够的语言能力后,输出才会自然出现。所以,合理的信息输入有助于学生口语自我评价及实际口头交际能力的提高。

(3)利用丰富的教学形式营造积极、开放的口语交际心理环境。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产生厌倦情绪。为使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自我评价不断提高,保持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激发非智力因素,教师应积极思考以不同的教学形式来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在口语教学中宜按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如从简单的句型模仿——伙伴练习——小组讨论——看图说话——故事简述——短剧表演——演讲——辩论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穿插于不同的教学阶段,使学生不断地在巩固和提高英语会话水平同时不断地产生新的乐趣。简单的句型模仿教学能使学生从简单的事情做起,积累和丰富语言库,纠正语音错误。故事简述及短剧表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激励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开口说话,做到活学活用。新闻报道、演讲及辩论是在学生打好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的一种提高。他们会发现即使是较难的题材也能流畅地用英文表达,从而更增添了开口的信心和加强了沟通的能力。丰富的、由易及难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习者在进行口语操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口语自我评价,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开放。

(4)自我概念与课堂焦虑是影响英语视听说教学的重要情感因素。自我概念与课堂焦虑二者之间又是互相影响互为关联的。学习者自我概念好,课堂焦虑程度相应较低;自我概念不好,课堂焦虑程度相应较高。视听说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视听设备及语言信息,实现口语交际的目的。教师在视听说的教学过程中,如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口语自我概念,并且钻研提升口语自我概念的方法,将会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初明.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

[2]孙倚娜.认知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3,(3).

影视文学的概念篇5

原画概念设计的魅力是它能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视觉语言,徽派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东方建筑的自然美与艺术美,是质朴与典雅并存的瑰宝艺术之一。原画概念设计更是涵盖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中的主要设计元素,不断尝试新的视角,将其多元素的风格,简单的透视,空间的分割节奏,光影变化及丰富的色彩最终呈现在动画原画概念设计中,将两者相结合既灵活提取和运用了这些符号,也可以更好地传播徽派建筑文化。

【关键词】

徽派建筑;原画概念设计;设计元素;透视

1徽派建筑风格的原画概念设计背景

原画概念设计在国外很多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影视概念设计。与此同时,在游戏、动画、漫画行业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中国,原画概念设计更是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因作为游戏行业中游戏制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逐渐被人们熟知。在以徽派建筑为主的这一系列的插画创作中,主要是以中国古代建筑风格设计元素为基础,从而设计出一系列新的展现原画概念设计的视角。徽州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徽派建筑多依靠山水,坐落于景色秀丽的大自然中,徽州建筑闻名古今,粉墙黛瓦,错落有致,以及在建筑中精细的传统图案雕刻,则更是点睛之笔,意义深远。原画概念场景在应用领域占得比重很大,设计的范围也很广阔。包括历史、宗教、地理、建筑、机械等学科,都能带给它设计方面的启发。

2徽派建筑风格原画概念设计创作过程

从徽州建筑静中有动的节奏美,平衡稳固的对称美,意义深厚的象征美,黑白相间的色彩美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徽派建筑原画概念设计,本组作品以中国古代建筑为主要设计元素,在其基础上得以延伸设计。令原画以另一种模式的形态呈现,本组作品由原画概念场景、原画角色、原画道具这三个方面组成。在这里不能一一叙述,现在以徽派建筑作为天马行空的想象为前提,比如我们可以将它设定为徽州神庙为主来说原画概念设计这一作品的分析。

第一步,明确主题。确定以须弥山上的徽派建筑龙王庙故事为主题进行创作。设定徽派建筑龙王庙。

第二步,组织构图。路线设计构图采用“九宫格”的画面分割法,也就是将画面横竖都三等分,从而形成九个方格,四个交点。这四个点较容易吸引观众的视觉注意力,较活跃,生动,也是生理上最佳视觉范围。又叫“黄金涡”这种构图,不但可以做到画面平衡,突出主体物,而且有一种打破画面局限的效果,从而形成开放性的构图结构。

第三步,光线、时间、色彩的安排。首先,它的光源就以太阳光为主,早上的色彩纯度偏低,对比度也相对较弱,主导色彩为青色。有光影存在时,视觉上固有色的纯度和明度也会发生改变。HSB对应色相、纯度、明度。画面的明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冷暖变化全靠对比。第四步,画面的透视处理。透视是将三维的立体空间以二维平面空间的方式呈现。以视觉透视、形体透视、空气透视三个方面组成。画面采用的是3点透视,主要是指视觉透视和形体透视,一个灭点在画面的左边,另一个灭点在画面的正上方。另一个空气透视,指的是黑白灰处理。黑白灰,顾名思义就是拉开画面节奏,每个物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明度,黑白灰各有差异。黑白灰的主观处理就是近实远虚。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离画面越近,它的明度值(B指明度)也越小,画面越暗。反之,离画面越远,它的明度值也越大,画面越亮。

通过两个明度值的直观展现,使画面形成近实远虚。也就是黑白灰处理。第五步,等比(笔)法在画面中的应用。这里的“比”指的是比例,指人与物体的比例。“笔”指笔刷,笔刷要根据物体大小及质感等,选择正确的笔刷刻画细节,调节大小。人体工程学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算测量,研究人体结构、功能、习惯、力学等方面(为人服务)与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与合理性。以人为主,对比周边事物大小。以及细节的对比,细节越大画面越空洞。第六步,完善细节。把握空间感与黑白灰,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刻画,至画面最终呈现。

3结语

徽派建筑风格原画概念设计是一组以中国古建为主要设计元素表现探索又带有神秘色彩的一组插画。在pHtoSHopCS5中我主要应用画笔中的圆头笔刷,圆头笔刷可以更高效的锻炼到我们对画面的感受,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是一次计算机、软件以及绘画功底的展现,用pHtoSHopCS5和Sketchupmake这两款软件相结合,运用数位板创作出的原画概念设计作品以供赏析。

参考文献

[1]王雪平.浅析CG插画及其学习方法[J].科学导报,2013(08).

[2]韩笑.影视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

[3]李可为.游戏原画技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影视文学的概念篇6

[关键词]认知翻译观;最佳认知翻译模式;汉英翻译

影视剧名属于专名范畴,被视为“作品之眼”,高质量的翻译是获得文化认同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文化翻译的关键之一是避免文化误解,尤其要杜绝扭曲文化内涵。近十年来国产影视作品产量激增,频频参与角逐国际大奖,作为推广工作的一部分,影视剧片名和台词翻译日显重要。本文从影视剧名翻译的认知特质入手,结合对当前最佳的认知翻译模式的讨论,重述认知翻译操作的三个基本原则,有助于促进对认知视角翻译理论的丰富性和再理解。

一、影视剧名翻译的认知特质

不同于其他专名和通名翻译,影视剧名的翻译和剧本共构语篇,较之于其他范畴,这类专名的含义更加丰富。过去的翻译更多从文化学角度追求文化意象的重塑,倡导“归化”和“异化”视角的协调,但这并不是说文化功能对等和语言意义对应的追求拒绝认知层面上对语言文化本位的关照。

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野自20世纪80年代始在我国得到深化。认知语言学没有严格意义的框架约束,富有灵活性和包容性,本质上是认知科学框架下多个语言研究流派的总称。它构建自身的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体系,桥接多范式的语言研究方法,树立了社会文化学的地位。其子范畴正如共筑的“群岛”,分享核心要义,中心论题包括认知语法、放射状网络、原型理论、图式理论、概念隐喻、意象图式、心理空间理论、框架语义学、构式语法以及以用法为基础的语言学思想等。第二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六大基本原则,如语言单位是开放知识网络中触点的大脑激活,语言形式的意义体现了词同心智的投射关系等,[1]这种体验哲学的主观主义关照极大丰富了以往翻译的语言学客观主义思想,更大限度地解放了“镣铐下的舞者”。

重新挖掘以往的翻译标准中间包蕴的认知理念,对重新理解译者的身份和整合翻译策略有着特殊的借鉴价值。以认知思想来衡量严复的翻译原则,“信”诠释了译者对原文本的信息认知度。片名是施加于目标语观众对于包括影片类型及其他相关文本的直观心理印象。“达”解释译者对译名的双语文化的认知度,其过程需要在后续语篇的支持下精准转码,拒绝信息流失。因为题目不构成命题,不能成为表述的全部。“雅”则是新高度上创造性翻译的认知美学追求,尤其在当下,“人们开始注意协调文化精神的本质追求和技术导致的影视文化日益世俗化、大众化趋势之间的关系”[2]。翻译影视剧名作为一种认知活动,译者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不同身份的想象式介入,检验自身的世界认知图式和语言认知储备,进而重构文本使之成为和谐译品。

概括说来,剧名翻译有三方面特质。首先是浓缩凝练。片名本身篇幅有限,译时须简洁明快,最大限度传递原信息。其次,要求文化体认。剧名是大众传媒艺术和娱乐形式,忌晦涩生僻。除特殊要求,避用专业术语。译时须照顾受众的认知需求,选择语言类型,连结文化和人性的共通点。最后,功能性语篇的呼唤功能。电影作为影人的文化艺术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商业活动,因此,片名具有广告语篇功能,包蕴和诉求了特定的广告效应。翻译的过程须追随文本的形式诉求、感染和影响观众,寻求认同。

二、最佳认知翻译模式

迄今为止,认知翻译模式中基于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构建的模式最完善也最有说服力。[3]福柯尼[4]认为各心理空间有相互映射的关系。心理空间指在为达到思考和交流过程中局部理解某一概念的内涵和所指的概念包。它负责明确语言事件参与者的行动目的并指导行动的策略。就影视剧名的翻译而言,概念整合翻译基于对剧名理解的心理空间知识的深化。翻译操作过程中,一个或一类文本被提及后,译者的可能身份开始构筑心理空间,促成文本空间对现实空间的投射。在语言形式的理解和选择上,译者和读者可以在指代或者隐喻相同或者不同空间里的事物。这些事物在认知上相互关联,具有触发作用。

在概念合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四空间概念合成认知操作模式是一种基于认知内容交互作用的自然语言意义在线构建模型。[5]该构想认为,各域的映射是人类独有的意义生产、迁移和操作的认知核心能力,语言结构和使用为内隐的空间域之间映射提供依据,外显的语言是内隐意义构建的极微小部分。构建过程复杂而内容丰富,是更高阶段的心理运作,并遵循两大重要原则,即建构性原则和管制性原则。在作为一类概念翻译专名时,先要符合概念合成的建构性原则,部分的跨空间映射以及对投射过程中的部分选择性,从而在合成空间中表现出新显的结构,并以语词的外显形式加以表征;同时,概念的合成受制于管制性原则,优化策略,具体表征为完善和整合结构与范式,维系各种内在的网络联结,保证合成空间的清晰性以及空间内部结构各部分的关联性等。毋庸置疑,影视剧名的翻译过程正好诠释了其中的多种蕴涵及其语词表征的路线。

三、重述认知翻译操作的三原则

翻译的认知观强调视角的整合,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重现源语篇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即译者的认知世界。此时语篇是操作的基本单位,语义被心智过程赋予了连贯性在内的多种认知特征。翻译的过程创而有度,拒绝随意。认知视角下影视剧名的翻译操作可以参照三条重要的原则,即针对翻译主体而言的主体性原则,针对功能定位而言的补偿性原则以及针对翻译目标而言的和谐性原则。[6]

首先,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译者具有主体性。语言活动具有体验性、多层互动性和创造性,影视剧名翻译尤其如此。译者从源语语篇特征出发,再现其内置的双重世界,即创作的客观世界及作者的主观世界,进而追求“解释的合理性”。以传统经典《水浒传》被译成105menand3women来看,有人说这是译者的戏谑,反观其在信息传达方面似无不妥,但在文化体验上看,两者在凸显和背景上做了概念偷换,使视角发生了转换,突出地展示了在西方文化解读中无我体验哲学观的不足。冯小刚的《夜宴》票房成绩惊人地超过13亿,英译为theBanquet,在外国观众那里反响很好,译法巧妙地避开了文化误解,把持住剧情的高潮部分,把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又如,《卧虎藏龙》曾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英译名为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龙和虎的形象蕴涵浓厚的汉文化气息,译得不打折扣。在这里,前一个重写了中国式的“哈姆雷特”,后一个是东方传奇的演绎,译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原名化于一致,遵循了忠实的翻译宗旨,达到和谐翻译的效果。

其次,认知视野下的翻译在功能定位上要求补偿性原则。这一翻译观可以同当代语言学的其他成果互补形成合力。普通语言学从客观主义的角度寻找异质语言的规律性和共性,而功能和形式语言思想扩展了翻译维度和向度。认知语言学则通过引入体验哲学的理念,一改传统的客观主义真值条件语义学思想,从非客观主义加以解读,把语义看作是具有心智能力的人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学派为例,其把心理映射解读为符号的映射,强调认知语篇的表意功能和形式价值,从语篇的系统观和功能观对语域和语境赋值,其成熟的语境理论、功能句法理论、评价理论以及语法隐喻理论对翻译的操作和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认知学派不同,它更侧重了认知涉及外部世界的心理表征,认为语言根植于认知。基于此,认知翻译观同其他翻译哲学互为补偿,对于创造性翻译具有积极的建设作用。译者对影片内容、风格及内涵的理解是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语言形式和功能的转换过程。如香港都市剧集《掌上明珠》讲述一个关于朱家三女及其所从事的珍珠首饰生意的故事,英文为“appleofoneseye”,意为“珍爱的人或物”,中文正特指女儿。但把标题译成“Sisterofpearl”,一语双关,又暗含一个隐喻,使得直译意译相和,“珍珠”和“姐妹”的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将多重意思都包含了进来。这一译法同新近出品的“Flowersofwar”,《金陵十三钗》有着类似的精妙的补偿功效。

第三,在翻译目标上,认知翻译观倡导和谐性原则。和谐既包括译者多重身份的内在和谐,也包括目标语和源语文本的和谐。和谐始于译者的体认。理解过程是译者消解其内在矛盾的心灵体验。翻译像巨大的贯通中西知识、弥合文化间性的桥梁工程,译者在这样一种自我冲突的心理体验中,寻求平衡点,从综合、统和和暗示走向分析、细微和明示,从而跨越和克服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基本分歧,以重新编码文本的方式呈现另一种文化。这样的翻译原则直指翻译的文化目标。张再红[7]曾指出,文化语义是客观映象和主观意识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文化心理互动的结果。而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认知模式理论及框架语义学和认知人类学的文化模式理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框架。因此,翻译影视剧名可以追溯这种文本的故事原型,根据词汇认知和情节认知的最佳模式,辅以其他文化理论,升华文化语义的传达进入理想的境界。如《黄飞鸿》译名为oncealluponatimeinChina,效仿《美国往事》的片名oncealluponatimeinamerica,又如《刀,剑,笑》译为thethreeSwordsmen让人马上联想大仲马的《三个火》(thethreemusketeers),中西不同的江湖传奇在良好的传译效果中尽显。类似译例在语言表述中找到了平衡点,实现了文化和谐的追求。

综上所述,从认知视角翻译影视剧名这一类专名时,首先须明确翻译的本体和客体及二者关系,在把握认知翻译操作的三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语篇为基本单位,遵循认知翻译的最佳模式,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翻译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上对真值和协调的核心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Robertawilson,FrankCKeil.themitencyclopediaoftheCognitiveSciences/mit,(edit)[m].Boston:themitpress,1999:135.

[2]张晓红.试论当前中国影视文化的“消解倾向”[J].学术交流,2009(08).

[3]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和思考[J].外语研究,2004(01).

[4]FauconnierG.mappingsinthoughtand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5]FauconnierG,mturner.thewaywethink[m].newYork:BasicBooks,2002.

[6]蔡龙文.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机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1(05).

影视文学的概念篇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对于推动我国的生命科学科研、医学事业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创新概念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措施。

关键词: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模式;应用探索

引言: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挖掘生命活动本质的自然学科,学科基础理论学习主要就是针对生物概念而进行的,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领域的基本单位,生物学中的一些原理和规律都要通过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概念教学模式是高中教育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还有一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是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对高中教学提出的要求,也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

1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1.1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概念教学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影响高中生物教学很大一方面因素是师资力量的因素,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师专业素质较低,都会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产生影响。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使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现在部分高中的生物教师不是生物专业毕业的,对于生物概念的掌握不够扎实,对生物概念的教学方法也不够熟练,加之,个别高中不重视生物教学,认为生物是副科,只重视语数外三大主科的教育情况,使得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小,工作态度比较散漫,对教学不够上心,对自身素质和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够重视,导致生物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成绩平平。

1.2生物概念教学方式单一,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较少:

生物概念本身是比较理性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有很大影响的,目前,高中生物教学呈现的特点都是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较为枯燥,教师教育方法单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关于生物概念知识的沟通和交流有限,使得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个别高中生对生物学系产生厌烦心理,这严重影响了生物课的学习效果,不利于生物概念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对生物概念的掌握。

1.3生物教学功利性较强,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我国大多数高中教育是为学生大学教育打基础的,这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强调高中教学的应试性质就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现在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目前高中生物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的观念不正确,只重视学生的生物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生物意识和生物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理论学习和实践严重脱离,生物教学不够贴近生活,学生不会用生物知识解释和解决身边的问题,难以将生物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2创新概念教学新模式的有效策略研究

2.1利用模型加强生物概念学习:

模型教学法是生物概念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具体分为概念示意图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三种。概念示意图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很多,考试内容也多以生物概念示意图的形式出现,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核心概念图的教授,让学生掌握概念图,认识并会简单绘制,概念图是生物概念的直接表达形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生物概念的形象化理解。物理模型教学法,生物教师在教学时要组织学生进行物理模型创作,有了物理模型,可帮助学生对生物概念又一个立体的认知,教师可以设置物理模型课程,安排课时,使学生参与到物理模型制作中,有利于学生对生物概念的深入理解。数学模型教学法,生物学科和物理、数学都是相关联的,生物概念中有很多是有数据依据的,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要将数学与生物有机结合,构建件数学模型是学生有效掌握生物概念的途径。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模型教学法的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2利用演绎-归纳-类比法进行生物概念教学:

演绎、归纳、类比的方法适用于生物概念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演绎法是指从一般生物原理和规律向个别生物现象推理的过程,运用演绎法可以有效使学生理解生物活动规律,对那些特殊生物知识印象更深;归纳即总结,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有相似特点的知识和概念加以归纳总结,确保将生物知识划分为各种体系,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广泛性,使学生的学习探究精神得到升华;类比方法是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特点,或不同属性之间的比较,得到关于生物学结论的教学方法,类比方法重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方法。这三种思维方法巧妙结合,共同为生物教学服务,教师要做好这三项思维教学法,进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2.3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深入理解生物概念: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质量要想有所提升,创设情境是必不可少的,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较为科普,学习起来比较复杂和枯燥,难免对学生的积极性有所影响,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加以调整,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创设情境,预设学习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小组对生物概念进行讨论,实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还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将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完成对生物概念的形象化教学。

2.4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教学手段应用较少,现在是网络科技时代,现代的教学技术在教育界被广泛应用,生物教学也不例外。生物教师可以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解生物概念知识,例如将概念示意图展现在课件上,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生物体的神奇,还有教师要在网络下载一些生物常识作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使生物常识更贴近生活和实际,更符合时展的趋势,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进而加强生物教学质量。

结语:

高中教育在人的终身教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学生向大学教育的过渡阶段,对于学生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高中生物是高中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概念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对学生的意义重大,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鹏单位:吉林省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影视文学的概念篇8

关键词:概念设计;应用范围;主要特点;误区;塑造  

 

1什么是概念设计 

所谓“概念”指的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特有属性概括而成”的。人对世界的认识、人类的全部文化、科学知识以及思想,都是由概念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概念,就没有人类的历史,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因此,“概念设计”从本质上说,提供的是“思想”。所谓“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指的就是通过某种媒介或手段,把我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确定下来。媒介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文字符号是一种表达概念的媒介,视觉符号也是一种表达概念的媒介。就设计艺术而言,“概念设计”就是用视觉语言把我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就是我们从事物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概念或思想。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对“思想”的设计,换句话说,它提供的是创意,即从某种理念、思想出发,对设计项目在观念形态上进行的概括、探索和总结,为设计活动正确深入的开展指引前进的方向。 

2概念设计的应用范围 

概念设计在不同的领域中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对象。除了上述设计艺术领域之外,在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等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这一类的“概念设计”指的是对某种经营、生产、销售思想、策略的策划。所谓“概念”是对企业、产品、管理、营销理念等方面的特殊性做出的概括。按主体不同,对这一类的“概念设计”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企业概念、品牌概念和产品概念。 

除了物质生产领域之外,在影视、戏剧、展览策划等文化生产领域,概念设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科幻题材影视创作中,那些在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和道具都需要设计师根据预先设定的概念进行创作。 

概念设计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就已经开始为设计界所广泛关注。美国平面设计师爱伦•霍伯特(allenHubert)当时曾经撰写了一本书,题目就叫“ConceptualDesign”(概念设计),内容是针对平面设计中如何组织创意,如何赋予设计对象某种理念或思想,更好地推广企业和产品,引导消费者。当时国内很少有人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理解、重视这个问题。在设计领域始终倡导并努力实践“概念设计”的是工业设计,由于工业产品具有批量化、自动化和时尚性等特点,设计对生产领域带来的影响更直接,对市场信息做出的反映更迅速、更灵敏,在推广一个新产品之前,概念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汽车工业,概念设计成为推动汽车工业不断创新的发动机。厂家对新的时尚、技术和功能的探索往往首先通过概念设计来完成,同时,概念车也成为引领时尚的风向标。 

3概念设计的主要特点 

(1)独创性。概念设计更强调设计的独创性和原创性,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排斥业已存在的东西。当然,这不是说不能使用历史上已经存在的形式符号和材料做法,而是必须以新的手法、新的视角加以运用。 

(2)抽象性。概念的形成是对纷然陈杂的生活现象提炼、概括、抽象的结果。任何概念都有一定的抽象性,它来源于我们提炼出的某种理念或思想,我们欲倡导、传扬的主张以及我们欲表达的某种意象。例如:柯布西埃设计的郎香教堂、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密斯设计的法恩斯沃斯住宅等等,不管它们是否经历过我们所称的“概念设计”阶段,但它们都表现出了概念设计所具有的全部特征。这几位现代建筑的开创者都曾经确立了他们的新建筑概念,没有这些理念的引导,没有对这些主张坚定不移的实践,他们的作品就不可能对后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 

(3)探索性。概念设计可以不过多地涉及具体的功能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修正),即使考虑功能问题,也是概念性的,原理性的或逻辑推论性的、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纸上谈兵。它更像一个探索性的科学实验,与实际生活保持一定距离,可以保证思维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4)先进性。概念设计要求我们立足于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和社会意识,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最新的东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生活观念),凝聚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成果,使其处于时代的前端,否则就谈不上是什么“概念设计”。 

4概念的误区 

(1)概念虚无。有人认为,所谓的概念不过是广告人或策划人“编”出来的光环,未必是骗人的,但却离实际很远,至少是有误导的嫌疑。社会上也的确有一些夸大其辞或空穴来风式的概念炒作,这反过来又加深了人们对概念的误解。其实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概念或者是对设计对象所固有属性的某种概括(设计对象有许多属性,不一定只有一种),或者是一种对可及目标的追求,是实际存在的东西。

(2)概念无用。在设计实践中,的确有许多人没有从概念设计的角度考虑方案,也能够创作出不错的作品。但是,这类作品往往不具有开创性和激励社会不断探索的精神。这只能说明脱离了追求“概念”常常是这类作品落入陈规、俗套的一种原因。实际上,认真的创作几乎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许多概念的分析,单就形式语言本身来说,就存在各种不同的概念。成熟的设计师在做方案之前,总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主导思想,要达到什么目标、体现什么精神、突出什么特征等等,这些就是概念设计的内涵。所谓“概念无用”,是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或误解为华而不实的花招,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偏见。

(3)概念游戏。这是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的草率、脱离实际、缺乏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到概念设计在创新和推动商业利益方面产生的作用,但没有用科学的、务实的态度去操作,而是夸大其辞、玩词藻,靠耍小聪明进行诡秘的“包装”,怎么“洋”怎么来,怎么“时髦”怎么来,然而这种花拳秀腿最终是遮掩不住设计因脱离实际,缺乏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而导致的缺陷的。 

影视文学的概念篇9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09

1引言

原语作者有目的地使用隐喻来传递信息,使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更生动、新颖,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融合性和差异性。影视作品中隐喻的翻译不只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原则,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本文将以电影《刮痧》为例,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翻译英汉语中的隐喻。

2翻译适应论和概念隐喻的基本概念

“翻译适应选择论”指的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适应选择论所倡导的翻译原则是“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之间的适应性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对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做到多维度的适应和转换(胡庚申,2004)。

G.Lakoff和m.Johnson指出:隐喻无处不在,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系统不同,进而出现不同的隐喻映射,体现出不同的概念隐喻。

3基于翻译适应论的《刮痧》中的隐喻翻译

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相关原则下,“最佳翻译”是“整合时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即:译者在产生译文的同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维度适应和继而依次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综合。只有做到“多维度适应特定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出适当的译文(胡庚申,2006)。

电影《刮痧》以中国爷爷给孙子刮痧,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冲突为主题,描述了中美文化在伦理亲情、人权观、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当语言维和文化维重合时,即:双方的概念隐喻体系相似或相同时,译者最好选择直译法,能更完整地呈现出原语的内容,更好地体现“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和“三维”转换。比如:许大同获奖晚会上主持人介绍:thebrighteststarofvideogames…mr.DatongXu!可以直译为“电子游戏设计新星――许大同先生”,没有任何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当语言维重合,而文化维空缺时,即:由于双方文化的影响造成原语和目的语概念隐喻体系类似,但表达形式不同,或喻义相同,喻体不同,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喻义联想,译者可以灵活地运用直译或解释、意译、等方法多角度适应翻译环境,以优化选择最佳译文。比如: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和许大同的上司昆兰的儿子保罗打架,儿子不向对方道歉,大同打了儿子。昆兰后来出庭作证说许大同打了孩子,令许大同非常愤怒。

Quinlan:ijusttoldthetruth!Youshouldn’thavehitDenis!

Datong:whyihithim?myownson?ihithimtoshowmyrespectforyou!togiveyouface,youknow?

Quinlan:whatakindoftwistedChineselogicaleffect?Soyouhityourownsonthatyoucanshowyourrespecttome?

Datong:不可理喻!

这段对话生动地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对于“面子”的理解。虽然英汉语中有“face/面子”相对应的直接表达,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对于面子的理解来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人会替对方留面子,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人则强调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因此,在处理这样的译文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在直译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补充说明。

当语言维和文化维都空缺时,即: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了语言表达的差异,双方没有相对应的概念隐喻体系,从而造成交际维上的空白。比如:许大同在听证会上试图给法官和律师讲清楚刮痧的概念,用了“七经八脉”这个词。这个概念在英语中的空缺是由中医文化在英语中的缺失造成的。即使许大同用“SevenJingandeightmai”来解释,对方仍是一脸迷茫。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用原语文化解释概念隐喻、最终使交际顺利进行,即:译者通过灵活运用三维,较好地适应了翻译环境,选择出最合适的表达。

4结语

在翻译实践中三维经常交互出现,给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文字的表达,更要体现出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以更好地将三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化。

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和实质,为我们解读英汉语中的隐喻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态翻译研究途径。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m].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J].外国语教学,2006.

[4]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和趋势[J].外国语,2002,(1):38-45.

[5]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影视文学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前概念;相异构想;矫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3-0007-03

【作者简介】吴良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江苏苏州,215200)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一、“前概念”简述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着对自然界的不断观察、探索与学习。因此,他们在接受科学知识学习时,头脑里已经不是一片空白,更不是一无所知,生活中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使他们形成了对某些问题或现象的独特理解与看法,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个人观点及思维。认知心理学中将这种在接受正规科学教育之前就已经形成的观念统称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preconception)。这里的“概念”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的认识、看法与理解,代表的是某种观念,比如,“氧气能供给呼吸”就是一个概念(观念)。因此,“前概念”是普遍存在的。其主要特点有――

1.差异性。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形式各异的物质,观察到绚丽多姿的现象。但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的差异,他们对这些事物或现象的看法也会产生分歧。因此,学生的“前概念”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2.隐蔽性。“前概念”大多不是通过家长或别人(同伴、老师等)教授所得,而是长期潜移默化、耳闻目染的结果。因此它很多时候是潜伏在学生的思维体系中,长期处于休眠期,不容易被他人发现,甚至自身也难于察觉。但是一旦学生在遇到或学习相关知识时,潜伏的“前概念”就会适时出现,并参与到知识建构中。

3.顽固性。“前概念”大多为学生亲身体验所得,所以一旦建立,学生就会深信不疑且根深蒂固,呈现出极强的顽固性。

4.反复性。有些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学习后,逐渐矫正了其中一些不合理的“前概念”。但如果科学概念没有真正建立,一段时间后头脑中的“前概念”又会“死灰复燃”。如初中化学从得氧与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对于“氧化”两字印象特别深刻,所以在高中阶段分析诸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之类的没有“氧元素”出现的“氧化―还原”反应时就会难于着手,一筹莫展。虽然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能勉强接受,但常常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差错,这与初中阶段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后所形成的“前概念”是分不开的。

二、初中生理科的“前概念”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初中理科主要包括数、理、化、生等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紧密,学生积累的与这些学科相关的“前概念”特别多,因此“前概念”对理科学习的影响尤其明显。具体而言,“前概念”对于学生知识的建构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

积极作用表现为: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前概念”是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和“脚手架”,“前概念”的正迁移为学生获取新知提供了资源,铺设了台阶。如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被“酸”到过的亲身体验,酸味是学生建“酸”这一科学概念的“前概念”;学生戴的近视镜与老人戴的老花镜,是学生理解凹、凸透镜原理的“前概念”;电影院的座位号编排是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前概念”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前概念”中所蕴含的科学、合理成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对科学概念的同化及意义建构。

消极影响则体现在“相异构想”上。“相异构想”泛指与科学概念存在偏差和不同的认识与观念,不仅包括学生在未接受科学知识学习前就已经形成的,还包含即使已经经过一定的学习之后学生仍然存在或重新形成的“前概念”。“相异构想”影响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内化,甚至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新的错误观念与思维。例如,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马拉车前行,想当然地认为马拉车的力肯定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学生观察到鸟类都有翅膀且能飞翔,蝙蝠有此特征应该属于鸟类,所以对蝙蝠被划分在哺乳动物类中表示不解;生活中常把食盐称作“盐”,在学习“盐”的概念时学生很快就想到食盐(氯化钠),而对碳酸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铵(一种化肥)等物质也是盐类难以认同。

由此可见,“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对理科学习的干扰非常大,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相异构想,课堂中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而一味地给学生灌输一些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的“正确”观点,即使讲解得再生动、再透彻,一段时间后学生也可能只是记住了几个学科专业术语,而对概念的内涵、外延等仍然很快就会遗忘。

三、初中生理科“前概念”中“相异构想”的矫治策略

矫治“相异构想”的具体方法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最本质、最能反映内在规律的信息,以此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前概念”中科学合理的部分能促进知识的正迁移,为顺利实现同化打好基础。而“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则非但不能同化,而且相互矛盾甚至完全对立。学生必须要“破除”根深蒂固的“相异构想”,才能达到建立科学概念,构建与当前知识相融合的新图式的目的,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顺应。在理科教学中实现顺应的途径很多,主要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探明前概念。

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南奇格尔(D・K・nachtigall)教授认为:我们对“前概念”了解得越多,对多维结构转变的过程认识越深,就越能成功地把它们转变为科学概念,也就能更有效地避免错误的产生。在教学中,探明学生的“前概念”及其“相异构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策略、重点讲解分析、突破疑难困惑,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探查学生“前概念”及“相异构想”的方法很多,较易操作的如访谈法,即让学生通过回答相关问题暴露“前概念”。但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且大面积地探查并掌握学生“前概念”的情况,在课前进行相关前测是较为适宜的。而通过教学后的后测,可以反馈学生“相异构想”的矫治效果,这是提高理科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如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章第二节“新型材料的研制”一节的教学前,通过让学生完成以下前测题,探查学生的“前概念”。

(1)是非题:

玻璃钢就是钢。()

制作轮胎的材料只有橡胶。()

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

有机玻璃就是普通玻璃。()

(2)简答题:简述一下衣服用涤纶面料做的优缺点。

是非题中的四个小题,学生的错误率很高,即使正确,在课后的访谈中大多数学生的回答也是通过猜测,没有十足的把握;很多学生对简答题中的“涤纶”一词更是第一次听说。说明学生的生活中虽然与材料密切相关,但σ恍┎牧希尤其是新型材料所属的类别、性能等模糊不清。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重点要把一些材料的实物展示给学生,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让学生看看书本,读读教材,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探究中认识材料、判断类别、掌握性能。还需注意的是,要彻底转变“相异构想”仅靠一节课的学习还是不够的。科学概念建立后如果得不到内化运用,则很容易遗忘,因此巩固强化科学概念是转变“相异构想”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引发认知冲突。

只要将正确的观点呈现并灌输给学生,学生就会轻易抛弃并矫正“相异构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于达到的。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的情况下,密切关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合理运用学生暴露出的“相异构想”引发认知冲突,然后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修正“相异构想”,形成科学概念。

如在学习“燃烧”一节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描述在生活中见到的燃烧现象。很多学生在描述时讲到生活中看到别人或者自己曾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纸张、木条等物质,由此暴露出头脑中“物质燃烧时一定需要点燃”这一“相异构想”。为了矫治学生的“相异构想”,教师可设计并演示“白磷的自燃实验”:将一张滤纸浸泡在溶解了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取出滤纸,用线系在铁架台的铁夹上,一段时间后,学生观察到滤纸上有白烟冒出,同时滤纸也燃烧起来。滤纸没有经过点燃也能燃烧,这与学生头脑中“物质燃烧时一定需要点燃”的想法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学生在惊讶之余,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重新审视与建构,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燃烧条件”,并成功转变“燃烧一定要点燃”的“相异构想”。

实践证明,要转变学生的“相异构想”,仅仅告诉学生正确的概念是低效的。充分运用学生“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并引发认知冲突,并以此作为引发学生矫正“相异构想”、建立科学概念的契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矫治“相异构想”的教学策略。

3.重视探究体验。

研究分析发现,他人(特别是教师、家长等)不恰当的言行,媒体(特别是视、听媒体)不科学的信息,对学生形成相异构想的影响很大。比如广告中,为了突出某品牌矿泉水是呈现弱碱性这一特点,工作人员用手拿取pH试纸并直接将试纸投入到试样中,这与化学实验中规范的操作是完全相悖的。学生联想到生活中拿纸张,一般也是直接用手拿,所以在头脑中很容易形成这样的想法与做法:可以直接用手拿取pH试纸,然后投入到试样中,观察颜色,进行比色,检测溶液pH值。要矫治这种由于生活习惯而形成的“相异构想”,动手体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不当操作引起的后果后,让学生用规范的动作完成测定溶液pH值。这要比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效果更为有效。

4.运用现代科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中的教学设备、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也日趋多样。多媒体设备、各种专业软件、视频动画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数字化实验的运用极大地弥补了传统实验难开展定量测定的缺陷,借助数字化仪器获得的数据与图像,为矫治“相异构想”提供了更加直观、有力的证据。

矫治学生“相异构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工作,采用灌输式或结论式教学,是不可能让学生彻底摒弃“相异构想”,顺利构建科学概念的。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暴露出“相异构想”,产生认知冲突,同时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和策略,才能实现从“相异构想”到科学概念成功转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彦芬.学生前科学概念的特点及对理科教学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4(10).

[2]杨丽蓉.初中生数学前概念的调查与思考[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06).

[3]贾位芳.初中物理教学中转变学生错误前概念的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9).

[4]吴迪.前概念和相异构想的理解及启发[J].物理教师,2012(08).

[5]郑挺谊.化学学习中前概念的解构与转化策略[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