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3:42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篇1

关键词:佤族;经济;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佤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一个比较原始落后的民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的一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入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以来,佤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比较顺利。

但由于历史和其他条件的局限,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其经济社会仍然发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们收入水平低,单一地从事农业劳作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一、佤族经济的落后原因及现状。

佤族经济落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向前发展,该民族也较原始时期进步了许多。

但是这种进步是相对于本民族内部而言,而与外界其他地区相比却差距较大。

(一)佤族经济落后的原因。

1.历史原因。佤族经济社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历史的影响。原先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在发展中有时忽视了地区特点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是导致佤族地区经济生产落后的原因之一。

2.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佤族主要聚居地区约为东经99°-100°,北纬22°-24°。地处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当地山岭连绵,坪坝很少。”[1]1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地理环境脆弱的限制,佤族地区交通通达性十分落后,使其与外界的交流少,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不能进入该地区,导致经济的发展滞后。

3.教育落后,封建思想浓厚。佤族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获取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没有更高的追求,这种单纯的思想观念显得很狭隘。

(二)佤族经济的现状。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调整了生产结构,革除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佤族地区特别是沧源、西盟地区的经济生产得到了新的发展,社会面貌也有所改善。如从严重缺粮的贫困状态到基本满足粮食的需求,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厂企业,建立了从县城到农村的贸易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我们同样应看到,佤族各地区的发展仍然不平衡。边远山区一些农村村寨,佤族人民住的是低矮简陋的茅草屋,靠生产力低下的农业为生,人均收入不高,且人口不断增加,落后的农业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佤族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寻求发展。

二、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分布地域很广,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赋予了佤族丰富的资源。因此该民族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和开发价值。

(一)国家政策优势。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保证了人民和平当家作主的权利。当今,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民族地区带去了新的希望。

我国沿边地区民族众多,边境结合部都具有与邻国山水相连、通道众多、民族和宗教相同、语言相通、边民往来密切等特点。由此,我国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并制定了兴边富民行动的方针政策。

(二)资源优势。

佤族具备很好的后发优势,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地理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源并没有开发出来。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沧源阿佤山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被称为可与西双版纳媲美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1)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约70多科,150多属,300多种。其中淀粉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20多种,纤维植物15种,树胶植物7种,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及各种蔬菜;经济林木有紫胶寄生树、茶叶、橡胶、油桐等;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20多种”[1]11。

(2)动物资源丰富。阿佤山区的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我国稀有珍贵的保护动物。其中,尤以白象是国家的国宝,其次是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等稀有动物及近百种珍奇鸟类。[1]122.丰富的水能资源。“沧源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东经98.52°—99.43°,北纬23.4°—23.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2]4阿佤山区山脉走向自北而南,逐渐低缓,山沟纵横交错,构成大小不同的河流,水源充足,是阿佤山乡发展水电事业的丰富资源。

3.土壤资源丰富。“阿佤山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个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44个土种。”[1]11土壤营养丰富且类型多种,适合不同经济作物的生长。

4.矿藏资源丰富。阿佤山绵延起伏的大山腹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但价值大。如金、银、铜、铁、锌等矿藏都已探明,种类达二十余种。“初步探明储量1500万吨的莲花塘煤矿是目前滇西南最大的煤炭基地。

在西盟,首次发现地球上的一种神秘矿物质,被定为‘西盟石’。”[2]65.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1)旅游类型齐全:佤族有秀丽的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

(2)人无我有。如喀斯特地貌、白云洞景观、变幻莫测的佤山云海等都是佤族地区的一大景区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3)资源品味较高。如云南省小乘佛教三大古建筑之一———沧源广允缅寺,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139平方米,它是云南省民族地区小乘佛教现存建筑中保存最完美、历史较长、艺术价值较高的一座寺庙,已被列为省级、部级重点保护单位。

(三)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优势。

佤族文化特色也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饮食上,其饮食具有原始自然的特点。如佤族烂饭、风味别致的捣酱菜、汤菜、充满野味的火烧菜、野味浓烈的佤族生拌菜,这些不仅具有当地的民间特色,而且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健胃生津,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佤族的酒文化是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古朴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特色。酒的种类多、味美、清香扑鼻,同时也可以御寒、驱邪、解毒、养生、壮胆、提神。

佤族人喜欢喝茶,有时也用茶来治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道文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本民族特色食品、茶、酒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使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将会大大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佤族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兴边富民行动政策。

1.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指引下,佤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随着边疆地区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口流动率迅速提高,周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社会问题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对边境民族地区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和危害。佤族地区有来自的祸害威胁,境外跨国贩卖枪支弹药、跨国拐卖妇女等丑恶现象也给佤族地区的发展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维护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为佤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

2.佤族地区具有特殊性,表现在边民的特殊、区位的特殊和经济文化的特殊性。政府应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多策并举。

3.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是符合我国21世纪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和开发的构想是:以向周边国家开放为重点,在巩固原有贸易市场的同时,向全面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推进;以开放发展为契机,扩大与沿海、内陆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增加经济要素向沿边地区流动,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等。”[4]佤族为跨境民族,中国加强与缅甸的合作,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开拓国内外两个旅游市场,将有利于佤族经济的长期发展。

4.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佤族最为匮乏的资源之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佤族经济的投资,吸引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发展交通。

“交通是人们衣、食、住、行四大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职能部门。”[5]交通运输业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佤族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极其不便,阻碍了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而沧源是通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西盟县许多乡镇都与缅甸接壤,因此,便利的交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还是经济贸易的纽带。在佤族广大农村地区,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基础设施极差。国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特色市场的开拓。

1.面对国内市场的疲软状态,要及时调整市场导向,使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军国内市场。

2.利用政府部门的影响力,结合佤族地区大多数特色产品批量小、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促使地方、部门做好协调工作,集中力量,扩大佤族地区特色产品的影响,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选择和培育优势突出的特色资源支柱产业是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佤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贫困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和培育一批支柱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单靠农业为生。如可以发展糖、茶、胶、材、矿产等优势产业群体。

(五)合理利用资源。

1.佤族地区资源丰富。由于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众多河流形成了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潜能巨大,因此,可以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发展电力。同时该地区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业。

2.发展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结合。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旅游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

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旅游市场自身的需要,也是改善本民族地区投资环境的需要。佤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且民族文化别具特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同时带动相关部门、行业的发展,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强佤族的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六)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在佤族地区大力发展了文化事业。

但总的看来,佤族的文化素质仍然很低,封建思想浓重,孩子受教育程度低,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得少,长大后主要从事传统劳动生产,难以形成突破性发展。要改变本民族落后状态,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佤族的命运,必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知识,培养发展经济的专门人才,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国家还应落实优秀青年去山区的从教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佤族人民谋长远福利。

四、结语。

总体上来说,佤族地区的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程度滞后,与外界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是,佤族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政策优势、本民族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等都会给佤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方便。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朴实的佤族人民将会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陈国庆,谢玲。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佤族[m].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4.

[3]吴建国,马勇,肖琼。西部大开发与兴边富民行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伏润民,陈志龙,杨汝万。中国西部开发与周边国家[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111.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篇2

作者:尚德龙

一、推进科学跨越发展的总体构想

按照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双鸭山市打造“五大特色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饶河县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饶河建设成为“旅游大县、生态名县、边贸重镇和全市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的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四大特色经济区”,确保实现全县综合评比指标在全省位次前移3~5位的科学跨越发展目标,加快建设生态、平安、和谐、富裕饶河。

第一,加快建设绿色文明生态区。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饶河最大的资源优势,是饶河县实现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饶河县将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引领,按照“规划先行、保护为主,兼顾开发、科学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县属、农垦、森工三方协作力度,切实保护好区域内生态环境。

第二,加快建设对俄综合贸易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饶河县将紧紧依托口岸优势,抢抓黑龙江省加强沿边开放带建设的难得机遇,加快构建商贸旅游、进出口加工、跨境投资合作三个产业体系,增强外贸经济对县域经济的拉动能力。

第三,加快建设特色旅游观光区。发展旅游产业是饶河县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为此,饶河县将以黑龙江省打造旅游口岸城市新形象为契机,整合区域内县属、农垦、森工多方旅游优势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营销,打造区域特色优势旅游品牌,构筑以大顶子山、喀尔喀山和乌苏里江为龙头,以出入境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界江旅游、民俗风情游、农业观光游为主打品牌的区域旅游格局。在旅游规划编制方面。完成《饶河县域旅游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编制,明确旅游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建设核心旅游项目,并制定优势特色旅游线路营销方案,叫响饶河旅游品牌。在景区景点建设方面。加快小南山、饶河岛、喀尔喀山地质公园、四排赫哲族风情园续建,启动大顶子山、团山子岛、珍宝岛、依饶公路两侧和乌苏里江、挠力河周边景区景点开发和建设。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扩大鱼皮和木雕木刻等工艺品生产规模,加大东北黑蜂、熊胆、刺五加等系列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提升产品档次。深入挖掘赫哲族独特文化内涵,积极开发赫哲族特色产品。在旅游市场开拓方面。突出俄罗斯特色民族风情,建设俄罗斯民族饶河聚居区。加快开发旅游线路,在境内将对俄旅游市场延伸至区域内其他县区、农林场和内陆地区;在境外将对俄旅游线路延伸至俄腹地发达城市和著名旅游胜地。

第四,加快建设绿特食品加工区。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饶河县发展绿特食品加工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下步工作中,饶河县将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把绿色做大、特色做强,增强绿特食品加工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在构筑绿特产业体系方面。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将种植结构向绿色、优质、高效品种上调整,扩大对俄出口蔬菜、芸豆、白瓜、红小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鼓励农民发展黑木耳、北药等特色种植;将畜牧养殖结构向特色、良种上调整,扶持农民扩大野猪、鹿、生猪、肉牛和珍贵毛皮动物养殖规模,构筑绿特农业产业体系。在培育绿特龙头企业方面。发挥东北黑蜂公司、野宝熊蜂开发公司、新新然刺五加公司的牵动作用,发展东北黑蜂、熊胆、刺五加等特色产品加工业,形成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在打造优势绿特品牌方面。发挥区域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扩张能力,构建区域肉牛、面粉和米业加工等龙头企业联合体,合力打造“东北黑蜂”、“乌苏里江”、“珍宝岛”、“大顶子山”等知名品牌,最大限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二、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关键措施

建设“四大特色经济区”,关键要全力落实四个关键措施:

第一,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总牵动力。项目建设是保发展、促增长的重中之重,是县域经济社会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灵魂所在。因此,饶河县将以加快项目建设为总牵动,抓项目带产业,靠项目增实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饶河县将抢抓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确保增长”的政策机遇,围绕生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口岸兴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投资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有牵动作用的项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饶河县将重点加快推进总投资2亿元的饶建、饶虎、饶抚公路项目,确保两年内全部完工;加快推进总投资5600万元的口岸“浮箱固冰通道”项目,确保年内建设完成;加快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力争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15亿元的饶创铁路建设项目,确保年内启动;加快推进总投资2亿元的支线机场建设项目,力争年内立项。

第二,紧紧抓住区域协作这个广阔平台。饶河县境内有5个国营农场、2个森工林业局的11个林场,县场局在资源共享、产业共兴、政策共用、品牌共创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协作前景。因此,饶河县将实施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区域内生产、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和聚合,全力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在资源共享方面,制定区域内资源共享政策措施,共同开发利用区域资源,重点抓好区域内特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开发利用,叫响特色区域旅游品牌。在产业共兴方面,加快推进农业协作,充分发挥和利用农垦大型机械优势、农垦现有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作用,推行土地代耕、承包租赁和委托管理等经营方式,拓宽农机跨区作业合作范围,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标准化作业模式和先进管理方式,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工业协作,发挥肉牛、面粉、黑蜂、米业加工等龙头企业的扩张能力,整合区域内同类企业资源,构建联合体,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加快推进外经贸协作,鼓励和引导农垦、森工企业,共同开拓俄罗斯市场。在政策共用方面,破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障碍,统一区域各类各项政策,逐步建立相互开放、行为规范的一体化区域经济社会合作体系,在生态环境保护、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打造高效合作平台。

第三,紧紧抓住优化环境这个发展基础。当前,区域间的竞争正逐步演变为环境和服务的竞争,良好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形成优势明显的集聚效应。为此,饶河县将切实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千方百计做到“硬件更全、软件更优”。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按照建设山水生态魅力边城的定位,完成饶河岛保护性开发、沿江公园续建,加快镇内白色路面建设,完成城镇部分供水、供热管网改造,全力争创省级卫生城市,努力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和商务环境。按照“规划先行、基础先导、优化环境、强力推进”的原则,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投资乐园。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土地、收费、金融服务等各个方面,为投资者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投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确定综合优惠政策,确保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优化服务环境,树立亲商、爱商、扶商、助商理念,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从审批到项目建设、运营服务的全程“绿色通道”,对外来投资项目提供及时便捷的全程服务;优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哄抬物价、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优化金融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银企对接与合作,在银企之间搭建起互信、互利、互助、互惠的良好合作平台,促进银企双方坦诚沟通,精诚合作,共同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篇3

关键词:佤族;经济;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佤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一个比较原始落后的民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的一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入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以来,佤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比较顺利。

但由于历史和其他条件的局限,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其经济社会仍然发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们收入水平低,单一地从事农业劳作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一、佤族经济的落后原因及现状。

佤族经济落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向前发展,该民族也较原始时期进步了许多。

但是这种进步是相对于本民族内部而言,而与外界其他地区相比却差距较大。

(一)佤族经济落后的原因。

1.历史原因。佤族经济社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历史的影响。原先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在发展中有时忽视了地区特点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是导致佤族地区经济生产落后的原因之一。

2.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佤族主要聚居地区约为东经99°-100°,北纬22°-24°。地处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当地山岭连绵,坪坝很少。”[1]1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地理环境脆弱的限制,佤族地区交通通达性十分落后,使其与外界的交流少,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不能进入该地区,导致经济的发展滞后。

3.教育落后,封建思想浓厚。佤族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获取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没有更高的追求,这种单纯的思想观念显得很狭隘。

(二)佤族经济的现状。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调整了生产结构,革除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佤族地区特别是沧源、西盟地区的经济生产得到了新的发展,社会面貌也有所改善。如从严重缺粮的贫困状态到基本满足粮食的需求,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厂企业,建立了从县城到农村的贸易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我们同样应看到,佤族各地区的发展仍然不平衡。边远山区一些农村村寨,佤族人民住的是低矮简陋的茅草屋,靠生产力低下的农业为生,人均收入不高,且人口不断增加,落后的农业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佤族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寻求发展。

二、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分布地域很广,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赋予了佤族丰富的资源。因此该民族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和开发价值。

(一)国家政策优势。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保证了人民和平当家作主的权利。当今,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民族地区带去了新的希望。

我国沿边地区民族众多,边境结合部都具有与邻国山水相连、通道众多、民族和宗教相同、语言相通、边民往来密切等特点。由此,我国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并制定了兴边富民行动的方针政策。

(二)资源优势。

佤族具备很好的后发优势,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地理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源并没有开发出来。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沧源阿佤山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被称为可与西双版纳媲美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1)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约70多科,150多属,300多种。其中淀粉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20多种,纤维植物15种,树胶植物7种,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及各种蔬菜;经济林木有紫胶寄生树、茶叶、橡胶、油桐等;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20多种”[1]11。

(2)动物资源丰富。阿佤山区的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我国稀有珍贵的保护动物。其中,尤以白象是国家的国宝,其次是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等稀有动物及近百种珍奇鸟类。[1]122.丰富的水能资源。“沧源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东经98.52°—99.43°,北纬23.4°—23.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2]4阿佤山区山脉走向自北而南,逐渐低缓,山沟纵横交错,构成大小不同的河流,水源充足,是阿佤山乡发展水电事业的丰富资源。

3.土壤资源丰富。“阿佤山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个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44个土种。”[1]11土壤营养丰富且类型多种,适合不同经济作物的生长。

4.矿藏资源丰富。阿佤山绵延起伏的大山腹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但价值大。如金、银、铜、铁、锌等矿藏都已探明,种类达二十余种。“初步探明储量1500万吨的莲花塘煤矿是目前滇西南最大的煤炭基地。

在西盟,首次发现地球上的一种神秘矿物质,被定为‘西盟石’。”[2]65.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1)旅游类型齐全:佤族有秀丽的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

(2)人无我有。如喀斯特地貌、白云洞景观、变幻莫测的佤山云海等都是佤族地区的一大景区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3)资源品味较高。如云南省小乘佛教三大古建筑之一———沧源广允缅寺,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139平方米,它是云南省民族地区小乘佛教现存建筑中保存最完美、历史较长、艺术价值较高的一座寺庙,已被列为省级、部级重点保护单位。

(三)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优势。

佤族文化特色也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饮食上,其饮食具有原始自然的特点。如佤族烂饭、风味别致的捣酱菜、汤菜、充满野味的火烧菜、野味浓烈的佤族生拌菜,这些不仅具有当地的民间特色,而且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健胃生津,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佤族的酒文化是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古朴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特色。酒的种类多、味美、清香扑鼻,同时也可以御寒、驱邪、解毒、养生、壮胆、提神。

佤族人喜欢喝茶,有时也用茶来治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道文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本民族特色食品、茶、酒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使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将会大大带动经济的发展。[论/文/网LunwenData/Com]

三、佤族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兴边富民行动政策。

1.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指引下,佤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随着边疆地区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口流动率迅速提高,周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社会问题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对边境民族地区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和危害。佤族地区有来自毒品的祸害威胁,境外跨国贩卖枪支弹药、跨国拐卖妇女等丑恶现象也给佤族地区的发展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维护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为佤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

2.佤族地区具有特殊性,表现在边民的特殊、区位的特殊和经济文化的特殊性。政府应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多策并举。

3.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是符合我国21世纪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和开发的构想是:以向周边国家开放为重点,在巩固原有贸易市场的同时,向全面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推进;以开放发展为契机,扩大与沿海、内陆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增加经济要素向沿边地区流动,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等。”[4]佤族为跨境民族,中国加强与缅甸的合作,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开拓国内外两个旅游市场,将有利于佤族经济的长期发展。

4.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佤族最为匮乏的资源之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佤族经济的投资,吸引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发展交通。

“交通是人们衣、食、住、行四大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职能部门。”[5]交通运输业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佤族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极其不便,阻碍了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而沧源是通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西盟县许多乡镇都与缅甸接壤,因此,便利的交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还是经济贸易的纽带。在佤族广大农村地区,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基础设施极差。国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特色市场的开拓。

1.面对国内市场的疲软状态,要及时调整市场导向,使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军国内市场。

2.利用政府部门的影响力,结合佤族地区大多数特色产品批量小、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促使地方、部门做好协调工作,集中力量,扩大佤族地区特色产品的影响,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选择和培育优势突出的特色资源支柱产业是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佤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贫困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和培育一批支柱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单靠农业为生。如可以发展糖、茶、胶、材、矿产等优势产业群体。

(五)合理利用资源。

1.佤族地区资源丰富。由于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众多河流形成了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潜能巨大,因此,可以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发展电力。同时该地区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业。

2.发展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结合。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旅游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

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旅游市场自身的需要,也是改善本民族地区投资环境的需要。佤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且民族文化别具特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同时带动相关部门、行业的发展,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强佤族的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六)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在佤族地区大力发展了文化事业。

但总的看来,佤族的文化素质仍然很低,封建思想浓重,孩子受教育程度低,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得少,长大后主要从事传统劳动生产,难以形成突破性发展。要改变本民族落后状态,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佤族的命运,必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知识,培养发展经济的专门人才,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国家还应落实优秀青年去山区的从教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佤族人民谋长远福利。

四、结语。

总体上来说,佤族地区的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程度滞后,与外界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是,佤族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政策优势、本民族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等都会给佤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方便。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朴实的佤族人民将会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 陈国庆,谢玲。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佤族[m].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4.

[3] 吴建国,马勇,肖琼。西部大开发与兴边富民行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篇4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综观未来五年国内外环境,总体上看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力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自主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推进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努力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为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效益提高、结构改善、消耗降低的基础上,力争到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GDp超过39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55:37;单位GDp能耗降低22%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继续提高;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40%左右,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0亿美元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和5500元,年均分别增长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提出的目标,从过去主要关注经济指标,转向更加关注人文的、社会的以及体现人民生活质量的生态环境指标,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时代主题。

二、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着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促进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不仅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更要努力做到发展速度与效益、结构、后劲相统一,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要坚持节约优先,全面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立足节约促进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遵循自然规律,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搞好生态系统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发展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子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助、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继续坚持8000万亩基本农田、1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700亿斤“三条底线”,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施优势产业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胶东沿海地区、胶济沿线基本实现农业标准化。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巩固扩大农村“路水电医学”民心工程成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重点搞好农村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推进乡镇机构、县乡财政体制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规划先行,搞好试点示范,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

(三)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五”时期,必须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由投资驱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转变,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支撑长期增长、缓解发展矛盾、增进社会福祉的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要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以半岛制造业基地为依托,在继续抓好“三个一批”、促进七个产业链延长膨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及家电、机械设备、化工、食品、纺织服装和材料六大支柱产业,建设产业群,全面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业。突出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壮大发展旅游会展、文化传媒、房地产、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努力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要建立健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尽快培育更多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要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优化投资结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重大项目,适度超前搞好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四)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认真实施国家和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落实激励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

化的环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做大做强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和新能源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群。进一步抓好高新技术园区建设,重点推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加快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的转变。

(五)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文明发展道路,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努力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确保人民生存生活安全健康。实施资源节约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为重点,建立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构建社会各行业、产业问的生态网络,尽快形成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城市回用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鼓励支持风力、生物质能、太阳能和地热等再生能源、洁净能源项目建设,努力节约能源和其他资源。提倡绿色消费、循环式消费,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加快生态省建设。树立生态环境优先理念,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净化、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以湖区、库区、湿地、草地,重要水源地和涵养区,以及近海岛屿、山区丘陵、滩涂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为重点,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以小流域治理为着力点,五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体系,加快建设绿色山东。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抓起,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污染损害赔偿和环境税收制度,加速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企业退出市场,努力做到增产减污。以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为重点,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六)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生机活力

要以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为重点,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着重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具活力的体制环境。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争取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在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引进项目、资金与引进智力、先进技术相结合,与企业资产重组、技术改造相结合,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大力改善出口结构,更多地支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消耗和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开发能源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七)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深入实施龙头带动、重点突破、促强扶弱的区域发展战略,提升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推动中部地区加速崛起,促进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积极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半岛城市群、济南城市圈和鲁南城市带,促进中小城镇集约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支持各地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分工明确、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加快建设海洋经济、黄河三角洲、鲁中南山地生态三大特色经济区。积极探索建立区域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和互惠互利的协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人才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科学合理配置。采取市场手段与行政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帮扶机制,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发展步伐。

(八)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篇5

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加快转型升级

突出自主创新,推动工业高新化。始终坚持工业经济的主体经济、强县经济地位,深入开展“工业强县推进年”活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工业总量“两年冲千亿”目标,精心培育“6+6”产业体系,改造提升文具、模具、汽配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新能源、生物医药、数控装备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二区八园”发展格局,着力搭建一批公共创新平台、引进一批科技创新人才、打造一批龙头创新企业,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和产出率。强化自主创新主体培育,继续深入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和“百家企业成长计划”,深化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建设,帮助企业稳定生产经营,鼓励企业加大主业投入、技改投入,更加注重工业设计和产品发明专利,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突出机制创新,推动服务业高质化。着力保持服务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推进生产业和生活业联动发展,加快实施主辅分离、退二进三,促进服务业增量提高、结构提升。以旅游综合体制改革为重点,实施集团化经营、品牌化打造,着力提升“中国旅游日发祥地”的综合效应,扎实推进宁海温泉旅游度假区、宁海湾旅游度假区以及前童古镇等重点区块建设,加快建设上金国际、溪南五星级度假酒店等重大项目,构建县域一体化的“大旅游”格局。以物流园区扩容提质为重点,积极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开工建设物流大楼,扎实推进现代家居广场、汽配城、奔驰4S店等项目建设,提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以强化市场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创优金融生态,积极引进新型金融机构,大力培育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养老服务等业态。

突出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高效化。加大科技兴农力度,以发展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深入实施“强龙兴农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更新工程,加快建设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建设,鼓励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采取品牌营销、农旅对接、农超对接等方式,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比重。

突出人才创新,推动引才高端化。坚持把人才作为强县之基、创新之本,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保证人才投资,以人才优先推动发展率先。围绕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关键技术,加大紧缺型创新型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加快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建设,发挥高端智力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科技人员创业、产学研联合创业,积极吸引海内外高端领军人才加盟宁海发展,努力实现国家“”人选零突破,提升人才对经济社会突破跨越发展的支撑力。

坚持项目带动,着力扩大投资规模

切实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大抓招商、抓大招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力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取得大的突破。围绕重点产业招商,立足宁海的产业基础,紧盯产业转移趋向和投资热点,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重点平台招商,注重发挥各大园区在招商引资中的主载体作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吸纳项目特别是重特大项目的能力,切实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文章。围绕重点区域招商,以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为重点区域,实行蹲点招商,加强与沪商、浙商、甬商以及在外宁海人的对接联系,强化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招引项目引进来的留得住、留下来的快开工。围绕重点对象招商,着力加强与境外知名企业、国字号企业、省属集体企业的交往沟通,注重科研机构、创新团队、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努力取得“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招商效果。

切实加大有效投资的强度。紧紧抓住国家扩大有效投资的机遇,以扩大有效投入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为重点,努力保持必需的投资规模和必要的投资增长。全力推进“五大双百亿工程”,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建设计划,进一步做大“储备库”,做实“数据库”。正确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更加注重“撬动”民资,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家鼓励、政策扶持的领域,切实提升社会投资的热情和比重。着力优化资本投向,在保证民生项目有序推进的同时,加大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项目的投入力度,努力使有效投资产生更大更长远的效益。

切实加快项目建设的进度。巩固深化重大项目集中攻坚突破的有效做法,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着力提升重大项目建设的数量和速度、质量和效益。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重大项目联系挂钩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和定期通报制度,确保按照“路线图”和“进度表”完成投资计划。千方百计破解要素制约,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大力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闲置土地清理,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把有限的资源优先供给优质项目。

坚持海陆联动,着力增创发展优势

聚力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编制完善海洋经济发展详细规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充分凸显“一核两湾十区多岛”的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宁海三门湾新区要加快推进核心区块建设,全力做好园区开发、企业招引、土地性质转化等各项工作,启动建设宁波模具产业园,积极申报宁波国家高新区专业园,争取升格成为省级产业集聚区。宁海湾要在巩固提升临港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提升区域发展总体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毛屿港综合治理、双盘三山涂围垦等工程,健全完善综合交通、现代物流等网络体系,增强对外承接、对内辐射的能力。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提升传统海水养殖业,培育海洋支柱产业和技术含量高的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海洋经济产业群,力争在海洋经济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

着力发展山区经济。积极引导广袤山区立足自身特色,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提高发展水平。深化结对帮扶机制,全面整合农村住房改革、村级集体经济扶持等政策举措,综合运用于山区经济发展,努力促进扶贫对象大幅减少。加大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力度,着力改善山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加快山区人口向城镇、中心村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力发展生态经济。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环境优先”,加快生态设施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生态系列创建和生态文明宣传活动,确保通过国家生态县验收。实施新一轮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扎实推进“森林宁海”建设和县域五大溪流综合治理,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推广清洁生产,培育绿色企业,推进浙能脱硝催化剂、茶山风力发电等绿色项目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三年专项行动,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坚持城乡互动,着力推进区域统筹

打造富有品位的主城区。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主战场和主阵地,进一步加大城市开发建设力度,着力完善城市功能设施,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全力推进宁海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切实加快大中山商务楼、桃源商务楼、颜公河调蓄池等重点工程的建设步伐,确保新城市中心建设“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基本建成”。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工程,加快推进六大功能区块开发和六大节点改造,抓紧抓好竹口三大村、唐安李村等拆迁改造工作,开工建设中央商务区、香港城时尚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施“三改一拆”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城市形象改善、布局合理、功能提升。加强“智慧城管”建设,加大“两违”整治力度,提高城区交通出行效率。

打造富有活力的小城镇。深化扩权强镇改革,为小城镇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加快城镇综合开发,支持各乡镇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优势、打造区域品牌、发展特色产业,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镇延伸。致力提升西店卫星城市和长街、岔路两个中心镇的综合发展水平,加快推进西店“两城两区”、长街数控机械产业园、宁西生态工业园等建设。注重特色镇的培育,兼顾一般镇,推动各乡镇联动发展、协调发展。

打造富有特色的新农村。深入推进“美丽宁海”建设,大力实施“美丽乡村、美好生活”行动,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注重把农房“两改”、环境整治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以点带面、连片成线,打造一批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精品村庄和精品路线。积极开展全面小康村、中心村、特色村创建,加快推进百家“休闲农居”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构建薪金、股金、租金、保障金等多元收入机制,全方位提升农村的生活品质。

坚持和谐促动,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构建“大文化”,提升群众的认同感。扎实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依托宁海厚重的文化积淀,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轮驱动”,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腾飞。坚持“建文化、送文化、种文化”相结合,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促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印刷产业园、东方艺术博物馆等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培育广大市民文明开放、包容守信的品格,真正做到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立形象。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宁海精神,探求“最美”现象,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倡新风”活动,坚决破除陈规陋习,树立科学、依法、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

构建“大保障”,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着力促进社会保障均衡普惠。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推进星海小学建设、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等工程,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深入开展宁波市首批部级创业型城市和“充分就业县”创建,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统筹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养老、助残、救孤、济困等各项工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不断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篇6

关键词:区域战略,主体功能区,意义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低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鉴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它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在实施的区域战略和政策不足以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

(一)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

从“一五”计划开始至目前,我国区域战略和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上世纪50年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2)改革开放初期至世纪之交,为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3)进入新世纪以来至目前,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

1.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严格地说,这一时期没有明确的区域发展战略,有的只是工业布局政策。主导思想是“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见毛泽东同志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基本思路是,以国家政治和国防安全为主要考量,利用沿海的工业基础和适当外援,采用指令性计划的手段,促使工业布局向内地推进,形成全国工业布局相对均衡、各大经济协作区自成体系的格局。主要手段,一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安排中,增加内陆地区所占的比重;二是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把沿海地区的老企业搬迁至内陆地区。前者如:“一五”计划时期,在我国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和国内自行设计的538项重点工程中,东北和内地占2/3,而沿海只占1/3(“156”项中沿海只占1/5);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省市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55.5%。后者如:在“三线”建设时期(1964年,为更好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根据当时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布局的形势,中央将全国按一线、二线、三线调整了生产力布局。一线地处战略前沿,三线地区为全国的战略后方。在一、二线地区内,又依本地区情况,划出若干地方作为区内的三线地区。习惯上,称前者为大三线,后者为小三线。)的1964和1965年两年时间里,就从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工业基础较好的省市搬迁了174个项目。

2.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也发生了转变,其突出标志是:在80年代中后期,明确提出了“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主导思想是:“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鼓励先富起来的帮助未富起来的。(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基本思路是,以加快经济发展和迅速提高综合国力为主要考量,利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通过营造特殊的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向沿海地区聚集,促进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以沿海地区的发展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主要手段,一是设立一系列特殊区域,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1985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确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2年设立浦东新区;二是给沿海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下放投资立项权、提高当地外汇留成比例、开放金融服务(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在沿海地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在深圳和上海建立证券交易所);三是鼓励沿海地区进行体制创新,默许沿海地区突破中央的有关法律和政策的限制。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地区差距的扩大,一是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针对这两大问题,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中央明确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之后,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构想,中央于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于2003年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于2005年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再之后,根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规划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系统化。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实是一簇子战略构成的体系,这些子战略包括: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和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虽然在“九五”计划制定时就已提出,但是,其战略的形成则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的始点应是世纪之交。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诸子战略中,有些已经成型并已付诸实施(如四大板块战略),有些已有基本思路但尚未有实施方案(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导思想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基本思路是,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考量,通过系统地设计区域政策、合理地分配政策资源营造大体相当而又有所差异的空间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容式发展(各地区共容式发展,不是指各地区的同步发展,而是指各地区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实现各自应有的发展同时,实现整体发展利益的最大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要手段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特色产业发展,鼓励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环保和生态建设投入(如在长江上游、黄河上游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等(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二)不同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得与失

1.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实施的地区政策,加快了内陆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缓解了生产力区域布局不均衡的状况,提高了内陆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952-1978年,内陆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由30.1%上升到39.1%。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篇7

关键词:当代社会背景;物流;经济管理;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028-02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信息化时代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电子商务的基础――物流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就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物流信息化发展程度不高、物流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各地区之间的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等。只有物流业得到合理的规范化发展,经济市场的开放度才能够实现较大的提高,同时国际物流贸易也会发展得更为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也会迅速加快,使得我国的物流业水平走向国际先进水平。物流业是时展的产物,也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起步晚,发展不成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物流行业相比,我国的物流行业已有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实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行业还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必须在机遇与挑战中生存下来,让我国的物流行业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加快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融合的速度

现今,物流业的发展与电子商务关系密切,很多商品都是通过网页平台为消费者展示商品,所以物流业发展与电子商务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物流信息平台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对于网络技术的合理运用显得至关重要。在电子商务经济业务当中,不仅要让网络技术运用到产品的营销以及支付过程中,还要对其物流的进度进行管理,同时也要维护好客户以及企业自身的信息安全。现今很多企业都会花较多的资金在产品研发、产品推广等方面,而忽略了物流信息网页平台的管理,这与企业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是相悖的。另外,科学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物流信息网页平台也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日趋完善。健全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是物流走向信息化道路的必然要求,进行物流信息化管理要及时运用新科技,实时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尽全力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现代物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许多新兴的物流网络技术,如物流定位系统、物流集成系统等。物流定位系统可以让消费者对自己所购买的产品有确切的了解,让商家、物流供应商、顾客对产品的走向有一个透明的沟通与联系。先进技术的运用能够让物流业的发展更加完善,建构完善的动态数据库也是加快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融合的重要方式。

二、加快物流行业经营管理发展策略实施

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一个完整的物流管理体系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行政管理、技术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系统化管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各个部分依据其职能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另外,也需要对其进行监督,在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中,决策才会更有利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来看,由于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高速发展要求,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迅速发展,对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物流企业可以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及考核,为员工制订学习及提高计划。目前有很多高校开设了与物流相关的专业,物流企业可以与相关高校合作,让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与技术同高校物流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同时也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来促进物流的快速发展。另外,物流行业聘请的管理人才既要有工作经验,又要有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可以通过高薪招聘国外优秀人才的方式促进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从物流系统化管理来看,物流系统化管理是实现(下转74页)(上接28页)物流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力求以较低的费用把商品实体运输到消费者的手里。在进行物流系统化设计时,要对市场有一个总体把握,对货物的属性以及流向以及竞争状况等要有宏观的把握,在购置物流设备时也要根据市场收益和风险预测进行把控,不能出现盲目投资而损害经济效益的状况。在物流过程中,还要力求控制运送过程准确及时,根据顾客的需求及时送达物品,以期赢得良好的信誉;从物流技术管理方面来看,物流行业要对最新的科学信息技术有准确的了解,根据需要及时更新物流信息技术。另外,要对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定期维护,防止黑客入侵网站、盗取信息等情况的发生,避免泄露企业经营信息和消费者个人信息。

三、加强全国中心城区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推动全国性物流经济管理体系的发展与中心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有密切的关系,从物流行业发展的性质来看,运输是影响其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物流企业对供应链各环节紧密衔接有较大的依赖性,一个城市的物流设施状况是直接影响供应链各环节衔接的重要因素。在物流行业中,商品的运转速度依赖于城市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行业的发展与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分不开的。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物流的进步空间还比较大。由于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发达国家的物流基础设施相比,我国的物流设施是相对落后的,全国各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极不平衡。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设施相对完善,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设施相对落后,政府针对这些情况应该首先完善中心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卫星城建设等方式辐射带动和大力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而来,在经济发达地区应多设置物流服务站点,经济欠发达地区也要合理安排。我国应从物流经济管理模式出发,形成完善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从物流从业人员素质管理与提升、全国性物流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等各种战略决策入手,不断推动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科学的现代物流网络,不仅是物流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这需要政府与物流行业共同努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物流经济管理模式、战略意义与发展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4,(8):68-71.

[2]徐国良.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12-113.

[3]于佳.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战略措施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4]陈建校.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5]t娟.现代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篇8

关键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政策导向;实施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2-0092-06

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市场机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本质要求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此,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就是要通过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形成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政府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体制安排。

1.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落到实处

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是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正越来越深入人心,各地政府和百姓充分认识到倡导科学发展观既是“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经验总结,又是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搞好“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只有将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开创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和良性循环的正确轨道。

经过几年来的宣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不讲科学、不求和谐的发展理念已被人们所不齿,目前问题的重点在于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又要找出切实的办法。众所周知: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所谓切实办法,就是应克服宣传盛于落实、理论多于办法,避免就理论而理论、为立传而立传,防止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贯彻文件。要针对造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以及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性矛盾,稳步务实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我国科技部测算: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足3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同时我国对

外科技依赖度超过50%,而美国和日本则不到5%,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已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极大障碍。2007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这一技术创新主体的技术支持力度,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平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6年12月4日的最新报告称,1995年至2004年中国研发费用R&D的投入增速首次超过GDp的增速,2006年全年136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也首次高于日本的13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在了世界第二位,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了我国落科学发展观的步伐不断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目前,国务院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数十项涉及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细则,加快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观建设的政策环境。

2.宏观调控运行中完善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努力把握和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之间的相互关系。市场机制是以微观主体的自主能动为基础,通过市场上各种价格的变动,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等来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能否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区别是否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或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事无巨细都由政府包揽,其结果是资源浪费严重和经济效益低下。因此,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通过相关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并将它贯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两者的作用和将二者人为的割裂开来。

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关键是科学地实施宏观调控。然而,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有效实施宏观调控,这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是较难办到的事。一方面,市场机制的作用虽然不断得到加强,但对某些领域和环节,特别是某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调节依然有限。另一方面调控的方式往往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所谓宏观调控,实际上就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市场整体或某个方面的某种程度的制约。因此,是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否健康地运行,从本质上讲都同政府宏观调控有直接关系。

2007年宏观调控的深化主要是在目标、重点、方式、时机和力度五个方面做好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目标,即又好又快、增加就业、稳定物价、扩大内需和外贸平衡,切实解决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正确选定和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结合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矛盾做好宏观调控的相关重点工作;合理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确保宏观调控科学有效的实施;有效抓住宏观调控中各项政策出台的最佳时机,通过增强宏观调控时机把握的准确性来增强宏观调控中的主动性;科学掌握宏观调控的力度,并根据宏观调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进行政策调整和机制创新。

3.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

在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把我国目前以高投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和不协调、低效率,难循环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增长转变到以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可循环的集约式增长的道路上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增长粗放型的问题仍比较严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事关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关全民族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我国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的同时,面临着以内外失衡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即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投资消费比例失衡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结构改革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方式得以根本的改变。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重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理顺各类要素价格。在宏观调控中强调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的平衡,重点关注国际收支平衡。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扩大进口,有序地扩大境外投资合作,合理和有序地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体制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力所在,创新就意味着不同于以往和不同于别人,就意味着不能因循守旧和必须标新立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形成一系列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和体制机制。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过程。因为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技术进步的历史,而技术进步的历史就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技术的进步拓宽了人们的劳动对象,因为传统技术不能利用的资源在新技术下可以利用了。技术进步也改进了劳动手段,因为传统技术条件下无法克服的困难在新技术条件下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技术进步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直接的密切关系,技术的点滴进步可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转变,技术的革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二、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世界银行于2006年12月13日向全球了《2007年全球经济展望:驾驭下一波全球化浪潮》的专题报告。在此专题报告中,预测全球化会促进世界未来25年平均收入加快增加,增速将超过1980年至2006年;而中国经济未来两年的增长将在稳步增长的同时略有降温,但相对于全球经济来说依然强劲,仍将成为推动亚太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世界银行报告宏观的描述了新一年我国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态势和前景。2007年是我国发展和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政策转变,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国家将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1.贯彻“八项任务”做好“三个协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7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同时,具体提出了我国2007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任务:一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二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五是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六是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七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八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07年我国全年经济工作将突出三个协调,这就是中央工作会议上重点提出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大好形势下,居安思危,抓紧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和走上和谐发展之路,事关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是新一年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协调因素和比例关系并没有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得以解决,有些反而特殊环境促使下有加剧之势。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2007年逐步加以解决。

伴随者经济持续平稳的增长,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经济总量在全球位次已上升为第四大国,对外贸易总量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国,上海港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港,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15%,2006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已接近1.8万亿美元,增幅达20%以上,我国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的同时已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从增长速度到物价指数,从财政收入到外贸进出口,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我国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将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为圆满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奠定坚定的基础。

2.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说法,在“又快又好”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从1990年至2006年平均增速约9.8%,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全球第11位上升为2006年的全球第4位。老百姓也从“又快又好”发展的经济中得到了实惠,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3900元。我国经济发展在快的同时,也为多年来的粗放型快速增长方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水皆污”、“逢雨必酸”、“企业排废”等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不少地区已集中出现。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和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此,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求,到2010年,在GDp年均增长7.5%的同时,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快速增长已不是难点,如何让我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才是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而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中央的各项政策出台之后,落实的关键就在于各委办局和地方政府。而各委办局和地方政府落实的关键则在于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建立来加快观念转变,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和谐、节能、效率和防污;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又好又快发展的考核体系和具体指标,相对而言“快”的指标容易建立,但“好”的指标更应科学考量;然后要建立和完善实现又好又快的相关监督体制,使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由软环境变成硬约束。

在我国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导向上,2007年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意味着“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明确指出:2007年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巩固宏观调控的各项阶段成果,加强各项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强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2007年经济工作的又一重要任务。同时,加快推动外贸和外资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逐步趋于平衡,也成为2007年经济工作中的紧要任务。“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具体化,也是反思我国多年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它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之后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这一代建设者的历史责任和应尽义务。

3.“又好又快”的实现基础和理论保证

在为了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国内外需求增加仍有较大空间,有支撑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但也有不少导致经济过快增长的因素。国际市场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仍处于高位,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必将会对我国2007年经济发展产生制约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向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也是资源消费强度较高的时期,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的状态必须得到根本的改变,需要更加坚决的推行和实施新时期科学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一年里,我国应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节约能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把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基本手段,把加强依法治理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新一年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增长适当减缓就全局而言是一件好事,可以在科学和持续发展的同时有效释放经济增长中的某些压力和不和谐因素。在可预期的“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旺盛和日益增加的国内需求带动下仍将促进生产力的持续扩张,通货膨胀将在各项政策调控下控制在较低水平,经常项目发展继续保持盈余,从而确保经济发展在“又好又快”的过程中实现“软着陆”。

要充分认识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更是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地位。我国政府既然已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自然也应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并不是人为地拔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而是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

三、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制度保证

制度建设的推进和创新,是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一环。要努力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的同时,努力使政府和企业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制度的规范化、自主化和法治化,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1.构建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离不开与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密不可分的制度建设。制度是合理协调利益、处理社会矛盾、建立公平正义、建立社会诚信、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从而形成良好社会程序的规则体系。建立了科学和规范的制度,许多事务的处理就有章可循,也能使相关责任落到实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财物的流动性很强,社会关系多种多样,没有正确的制度保证,人们的物质利益和各种权利不可能得到有效承认和保护,各种利益冲突也没有稳妥的化解途径。很难想象在工业化条件下,一个制度缺失的社会其运作是和谐的、社会结构是和谐的。

在“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化解社会的不和谐因素,需要良好的制度基础,我们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深层矛盾的逐步显现,都需要有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做得保证。2007年在深化改革与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决我国体制上的亟待攻克的难题,全力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实践表明:完善的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有助于将经济社会发展引入和谐状态。

我国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健康持续的发展,更需要制度建设做保证。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稳定的平衡,也就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市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际国内发展。现代人类的文明,就是在人的发展、制度的建设、科学的进步这三大力量推动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人的发展,使人获得日益自主和独立的空间,制度的建构,使财富的增加与公共秩序完善形成内在的统一;科学的进步,使有限的资源在无尽的智慧中获得无限的能量。当然,建立的制度必须行之有效,能够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各类问题。

2.完善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

体制问题和制度问题是确保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考核制度等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这就需要努力解决个别部门和少数人权利垄断、决策失衡的问题,权力与责任、收益与风险不对称的问题,以及权利结构不合理、制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切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举权,通过不断地切实地扩大全社会的制度与法制建设,来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具活力、更加公平、更有正义的体制与制度保障。

制度的完善本身是个系统工程。当前,社会面临的各类问题很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诸多矛盾的解决,不可能只靠某一方面制度创新的“单打独斗”,而应当发挥“制度群”的作用,发挥制度的综合效应,解决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问题时更是如此。而且,制度相互之间应当协调一致和不相冲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于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有赖于改革的深化。制度的实现,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社会有接受该项制度的社会基础。为此,应当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跟踪社会的变化,精心地和持之以恒地进行制度建设,以使制度日趋完善和愈加实用。

制度的设计必须在注重科学规范的同时顾及社会的承受能力,并且要顾及实施制度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和相关环境。所需要支付的成本过高,社会和企业未必能够承受,制度的推广和作用就会变得很有限,社会管理乃至社会稳定也会由此而言出现诸多不可想象的问题。这里有制度实施的物质条件问题,也有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问题,还有制度出台的配套措施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制度应当是具有实施条件和可操作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的程度将制约制度完善的过程,持续的发展将提高制度所需成本的支付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通过不断深化的体制改革来推进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的制度完善。

3.新一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取向

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将更好地发挥财税等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作用,加快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工作,抓紧研究和出台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具体方案及配套措施,做好税费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调整政府直接投资的取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公共服务领域转移,加大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保障、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在货币政策方面:即使把控制流动性过剩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加强流动性管理。根据经济运行和投资状况的变化,相机采取提高存货额利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平市场操作、定向发行票据、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等手段,适时调节市场流动性,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保持总量平衡。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适当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力度。

紧缩的投资政策和从紧的房地产政策。在投资政策方面:将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以调整投资结构为重点,继续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使投资增长体现国家行业规划、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标准、安全标准等多方面的要求,继续严把市场准入关和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在严格审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同时,要抓紧研究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具体办法。在房地产方面:要在积极和落实此次宏观调控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同时,制定和推出房地产业发展和稳定房价相配套的各项配套措施。密切跟踪已经出台的各项房地产涉税和融资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贯彻落实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在国家部委有关政策精神的基础上,把好土地闸门,将最严格的土地管理落到实处,在土地供应、土地财政、土地监管等关口进行全面紧缩,加大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职能。

灵活的外汇政策和求质的外资外贸政策。在外汇政策方面:将积极分流外汇储备,促进官方外汇储备和运用多样化。根据国际市场原油和重要金属等战略物资价格的变化,适时增加战略物资储备,扩大对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参与,在满足储备资产必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拓宽储备投资渠道,延长储备资产投资期限,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在提倡藏汇于民的同时推动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在外资外贸政策方面:将积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逐步从代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延伸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建立和健全重要商品的出口风险预警和贸易摩擦协调应对机制。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消耗和高污染的外资项目进入。完善鼓励境外投资的配套措施、项目核准制度和国内协调机制,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现代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和对外拓展。

参考文献:

[1]周振华.2006年中国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篇9

关键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解决策略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在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方面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注重经济数量增长、忽视发展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稳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深入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问题研究,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应遵循的普适性规律,通过发掘和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并制订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进而为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指导方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内10个省份30余个地区的近百个县(市)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和经济年鉴进行研究分析,实际参与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编制工作并进行实地调研,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认为这些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规划中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总体决策,是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发展阶段和发展对策的体系。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近百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的研究分析发现:调查研究不深入、先局部、后整体,按照部门或行业自下而上分别规划和条块分割形成战略规划的情况较为普遍,具体措施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较为突出,战略中有关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内容较多,而有关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市场培育和软环境配套建设方面的内容较为单薄。定性描述较多、定量不够。表现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二)战略贯彻过程中对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作用不显著

在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方面,相当程度地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脱离本地区实际、缺少优势特色产业或优势经济要素支撑的问题: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现象较为普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而导致的区域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矛盾问题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结构的价值链单一,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过程多存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地区所提及的赶超战略或比较优势战略缺乏时间节点与所需资源投入的定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普遍较弱。

三、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常脱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结构、未能充分利用区域现有的要素禀赋、忽视对区域潜在比较优势的培育、对基础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够重视、重短期收效轻长期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先导。重视区域比较优势的挖掘和培育实践表明: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可以使区域经济发展的代价最低、效果最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一直是社会各个层面尤为关注的问题。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从表面上看,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受到区域外和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涉及区域内外的发展格局、政策法规与发展战略、政府执政模式、经济与市场发展水平、要素融通能力、社会环境状况、科教文卫水准、传统与习惯等多种因素。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仍可用“要素禀赋状况”来划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需重新审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对不同历史时期或经济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二)在重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前提下,重点研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具体措施。所谓经济发展质量,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提供各种经济福利的固有属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满足的程度,在现实社会中,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问题涉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冲击与保护、资源消耗与占用、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秩序与经济环境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等领域;在理论上体现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框架与布局下区域公共福利增加、市场失灵问题减轻程度。经济质量的提高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的提高和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程度,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的全局性与整体性,做好战略制订的组织管理工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处于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层面,应涉及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产业机会与产业布局、项目群与项目管理措施、相关经济政策与法规、要索投入与产出、时间进程与标准、风险与应对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须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根据区域内外环境和基础条件,应该先整体后局部,而不应该在整体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条块分割和资源分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体现集中指导、统一布局、分散实施的系统思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工作本身须经过严格的工作启动、调查研究、方案论证、编制工作计划制订、编制费用预算、组织体系设计、编制工作展开、进程控制、编制工作收尾、编制工作总结评定十个环节,需要对编制人员进行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使编制工作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体系和流程进行专门组织。

四、结语

总之,在国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制订问题,制订科学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需引起各级决策者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柱甫.唐亮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J].技术与市场,2012(10).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篇10

关键词:战略环境;中国共产党;认识;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4-0014-04

战略环境,即战略主体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客观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军事、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战略环境是动态的,它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战略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为我们制定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和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战略环境认识的历史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所处的战略环境进行了正确的判断,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和对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党的通过的决议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在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二,提出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大量突出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化,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三,在正确分析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大致时间。从1955年3月到1956年9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分别在多个重要场合谈到:中国是一个情况复杂、国民经济十分落后的大国,要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50年到100年的时光。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战略环境的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毕竟还很肤浅,也由于三大改造目标的提前实现和“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巨大成功,和党中央在“凯歌行进”中对战略环境的判断开始出现偏差。从50年代末开始,在盲目乐观、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党实施了“化”运动和“超英赶美战略”,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严重挫折。60年代初,我党对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了反思,不得不放弃“超英赶美战略”。1961年1月,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呼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倡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年后,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这样的认识。经过全党的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然而恰在此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展开了一场意识形态的大论战,国内的阶级斗争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反映,导致和党的其他一些主要领导人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产生了错误判断,把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普遍化。正是由于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矛盾,所以,力图通过“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来解决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通过“抓革命,促生产”来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然而,事与愿违,在这种错误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在经济上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政治上处于严重的内乱之中,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根本无法实现。由此可见,正是对战略环境的错误判断,导致了错误的发展理论与战略。

“”以后,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我们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对我国所处的国内外战略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

关于国际战略环境,邓小平认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高度概括了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新特点,改变了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错误判断,揭示了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于国内战略环境,邓小复强调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性。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国情……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十年“”的严重教训证明,清醒地认识基本国情,正确判断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全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几次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逐步形成了关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由此出发,党调整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

新世纪之初,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在党的十六大上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所处的战略环境的正确概括。

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是邓小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当前,我国发展又面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即具备各种有利于实现重要战略目标的条件的时期。也就是说,我国在这一时期有可能获得较长时间的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较为充分的内外发展条件,从而实现国力的较快增长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较快提高。当然,重要战略机遇期中也有诸多的挑战因素,需要沉着应对、趋利避害。在这一时期,我们正面临“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状况,对于我国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

段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我国所处的战略环境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两个“前所未有”和四个“深刻”的提出,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重要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概括,是我们党对当前战略环境的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才突出了社会和谐这一重要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任务。

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指出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关键看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我们要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出发,突出强调了我国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即:在国际上,主要是“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在国内,主要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这是对我国所处战略环境的最新概括,也是党中央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它使我们对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战略环境有了更加全面、清晰、深刻的认识,成为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战略环境

认识的演变带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的先决条件。战略环境与发展战略,是客观事实与主观指导的关系。战略环境是独立于战略主体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发展战略则是人们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所制定的宏观指导方针,因此,战略环境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任何国家的发展战略,无不受一定战略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战略主体只有了解并熟悉自己所处的战略环境,并且正确认识其中各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有可能找出其中的特点和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否则,就一定会犯大的战略性错误。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看做是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的过程。对战略环境认识和分析得越客观、越准确,所制定的发展战略也就越符合实际,越有成功的把握。

其次,必须依据战略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时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战略环境有两类:有利的战略环境和不利的战略环境。所谓有利的战略环境,是指战略环境为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某些机遇和积极的条件。能否及时地抓住战略环境所提供的有利时机,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人们在对待战略机遇的问题上,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能够主动顺应时展的步伐,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制定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战略,这是“主动型”战略或“前趋型”战略;另一种是对战略环境的变化反应迟缓或做出错误的判断,待别人占有主动、发起挑战时,才被迫仓促应对,这是“被动型”战略或“后补型”战略。从中国共产党人对战略环境认识的演变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发展战略来看,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战略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及时地制定出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才能在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大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对于有利的战略环境,要充分利用以加快自身的发展;对于不利的战略环境,也要积极主动地加以应对,及时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尽可能消解其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