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工程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8:17

道路交通工程规范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根据《2009年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支队将开展创建畅通工程示范项目工作。最近,支队召开了现场会议,确定八个畅通工程项目,分别为:交叉口渠化设计、区域交通组织优化、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及诱导系统、路内停车管理、施工道路交通组织、城市交通指挥中心、路面执法示范岗、服务示范窗口。为了确保这八个项目的顺利开展,支队决定分别落实到各有关处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目标任务

创建畅通工程示范项目工作任务是:以《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体系(2008版)》为依据,按城市交通工作的实际的情况,和畅通工程一等管理的水平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项目标准(目前交叉口渠化设计、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两个项目已经在该评价体系中有明确的标准),创建畅通工程示范项目,创a类一等管理水平。

(一)道路交通综合协调机构进一步健全。通过检查各路口渠化时左转、直行、右转进口道数量设置是否与相应方向交通量相一致,各有关职能部门参与创建畅通工程活动的力度更大,交通管理的社会化程度更高,实施城市畅通工程的社会氛围更浓,在全区进一步形成畅通工程活动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整治影响道路交通的热点、难点问题,如1.路口中央是否有导流标线;2.两相位控制时左转车道是否有等待位置指示线;3.根据视距三角形原理,是否保证了足够视距;4.路口通行能力是否与路段通行能力相接近;5.信号周期、绿信比和相位差三个参数设置是否符合该路通流的实际状况;6.路口渠化与信号控制参数设置是否相协调;7.渠化标志标线是否符合规范。杜绝各类非交通占道,实现动、静态交通秩序面貌总体改善。

(三)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基础管理工作。完善交通规划、交通管理规划,规范交通标志、标线、护栏等设施,重视交通基础调查工作,普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为创建畅通工程示范项目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改善道路基础设施,整合道路资源。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体系(2008版)》交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路网,改善道路路面质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造横向支路,完善支路分流功能,有效缓解主干道路交通压力。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畅通工程工作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组建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市公安局、市交巡警支队、建设局、交通局主要领导及区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宣传部、经贸局、财政局、教育局、建设局、交通局、城管局、法制办、文明办、市交巡警支队等部门分管领导,对创建工作进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畅通工程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落实畅通工程评价体系各项指标要求,落实畅通工程创建的资金保障,规划决策整体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巡警支队,由各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根据创建目标、任务和责任,分解工作任务,掌握创建工作进度,督促检查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既定目标的实施。

三、实施步骤

创建畅通工程示范项目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为:第一阶段,从现在起至*月为前期准备阶段,做好动员、部署和准备工作,包括对项目实施前的一些背景,道路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方法。制订实施方案,落实分工,并将实施方案上报畅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阶段,从*月至*月为实施阶段,针对各自工作目标和任务,全面开展实施工作,努力实现预定工作目标。第三阶段,从*月*日起为自评阶段。对照《2009年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开展自评,根据自评结果,向区、市创建办申报审核评定。第四阶段,从*月*日为总评阶段,全面做好畅通工程的各项收尾工作,迎检市、省、部畅通工程评审组的考核评价。

四、创建项目的措施

从现在起至*月底,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创建畅通工程示范项目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去。通过不懈努力,把我市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工作提高到模范管理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管理科学高效

1.充分发挥市畅通工程领导小组的决策作用,把我市的道路公共交通设施、停车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建立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需要的科学高效管理机制。开展基础调查、分析现状、解决影响交通畅通和安全的问题。

2.规划、建设部门根据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和我市建设投资计划,加快我市道路建设和改造,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修复破损路、改造支线路,形成较为合理的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路网负荷均匀度。

3.公安交巡警部门要立足现有道路资源,广泛运用交通工程理论和先进管理方式,充分挖掘和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利用支线道路,通过采取开辟单行线、禁左转弯等交通管制措施,减轻主干道路交通压力。科学渠化道路,采取压缩车道宽度、改变停车线位置、合理配置信号相位时间等方法,增强路口通行效率,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4..坚持交通基础调查制度,积极开展市民出行调查、交通流量调查,积累交通管理有关数据,健全畅通工程基础台帐。定期组织有关专家会诊分析城市交通问题,找准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公安部门要结合勤务管理机制的改革,以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长效管理机制为工作主线,建立起多警种参与,协同作战,全时空覆盖,点线面结合的网格化街面防控网络,加大道路管控范围。对现行的考核体系进行全面疏理,整合考核内容,把交通秩序、指挥疏导、交通事故处理等纳入考核。重点增强民警对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能力。

6.各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和考核,使广大执法人员在思想意识、业务素质和文化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树立文明执法新形象。整个队伍精神面貌好,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职责明确。

(二)交通有序畅通

1.规划、工商、公安交巡警、城管等部门要严格执行广告设置审批制度,规范户外广告的设置。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的树木或者其他植物、设置的广告牌、管线等,不得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不得妨碍安全视距,不得影响通行。并组织对遮挡路灯、信号灯、交通标志的清理工作。

2.城管、工商等部门要彻底解决占道摊点问题。从严取缔无证设摊、随意摆摊设点等违章行为,东亭城区及各镇镇主干道路严禁摆摊设点。组织对占道设摊进行清理整顿,对影响交通的有证摊点进行调整,坚决取缔无证摊点,还道路于交通。

3.公安交巡警、建设、规划、物价等部门要对我市的各个停车场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已投入使用的停车场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针对我市城区道路,车辆随意停放、夜间占用路面停放车辆等问题,在一些次干道、支路等不影响交通的地区、路段开辟临时、夜间停车场,缓解停车供求矛盾,减少路内停车对正常交通的影响。对设置的路边停车点,要求顺向停放,并设置明显标志。

4.建设施工单位因工程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应当在经批准的路段和时间内施工作业,并在距离施工作业地点来车方向安全距离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告标志,采取防护措施,施工作业结束后,迅速清除道路的的障碍物,消除安全隐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对未中断交通施工作业的交通安全监督检查,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5.公安交巡警部门要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为契机,积极协调城管、交通、工商等职能部门,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实行严管严治,解决影响道路安全和畅通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重点查纠机动车不按规定停车、不遵守信号、争道抢行,非机动车越线停车、逆行、闯信号,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线以及占道经营、违章搭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效规范交通行为,改善道路交通秩序面貌。

(三)交通管理规范,设施齐全

1.公安交巡警部门要充分利用非现场执法手段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推广使用交通违法处理网上审批系统和违章肇事信息系统,减少周转环节,提高交通违法处理速度。在交通节点和交通高峰时段,原则上以指挥疏导交通和教育为主,依靠非现场执法手段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2.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养老院前道路增设人行横道线和提示标志,在较宽的道路中间设置行人过街等待区实行二次过街,切实保障行人通行权利。

3.财政部门积极落实交通设施资金,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及时增设、更新。公安部门按照“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高质量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等基础设施。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科学规范、整洁美观、清晰醒目、齐全有效。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从满通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国标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并逐步纳入同步建设轨道。

4.加大城市道路设施维护资金的投入,确保各类道路养护维修顺利进行,道路桥梁状况良好。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功能齐全,主干道亮灯率达到100%。排查出的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确保隐患整改资金到位。

(四)宣传教育广泛深入

1.区市文明办和公安交巡警部门以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法制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为核心,深入实施文明交通工程。开展文明交通安全镇村、机关、社区、企业、学校的“五创”活动,扩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范围,拓展宣传教育内容,在全社会形成倡导文明交通的强大氛围。

2.宣传部门要与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充分借助媒体作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实施“畅通工程”的教育报道,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效果。

3.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依法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积极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职责。

4.各行各业要组织发动人员参加文明交通实践活动。各行业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普及如何行车、走路基本常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逐步改变不文明交通陋习。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使交通参与者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普遍提高。

道路交通工程规范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优化发展环境和解决“行路停车难”问题为要求,以建设“文明交通、和谐交通、绿色交通”为主题,以改善城市中心区域交通堵点、乱点、事故黑点和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为突破口,加快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交通管理理念,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水平,增强市民交通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努力实现交通管理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为我市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和谐*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实施范围

*市越城区。

三、工作目标

以《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版)》的具体要求为行动目标,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组织,创新交通安全宣传模式,实施“公交优先”,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缓解市区“行路停车难”问题,努力做到交通事故稳中有降,力争在*年底前,*市中心城区达到B类城市二等管理水平标准。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5月上旬前)

各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将方案上报省畅通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政府,完成畅通工程动员部署工作。

(二)实施阶段(5月中旬至8月中旬)

5月中、下旬,各职能部门对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版)》,将工作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人,并开展相应的资料收集工作。

6月至8月中旬,对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版)》,进行一次初评;紧紧围绕“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创新交通管理理念、落实公交优先策略、执行科技强警方针、深入开展交通宣传”等内容,集中力量,组织攻坚,解决初评中存在的问题,达到预定工作目标。

(三)评价阶段(8月下旬至10月底)

8月底,进行自评和申报工作,对自评存在不足的地方及时查漏补缺。9月至10月,迎接省公安厅、建设厅的评价。

(四)总结表彰阶段(11月)

根据市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情况和省公安厅、建设厅的评价结果,对工作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五、工作内容

(一)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

1.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浙江省*年实施畅通工程工作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由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城市交通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细化、明确道路交通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工作协调,逐步实现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

2.制定和修编各项交通规划。在对城市交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道路网络和交通流特性进行调查研究、对交通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正确预测的基础上,编制或调整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管理规划、交通安全规划、停车场专项规划、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明确城市交通建设、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交通管理设施。

1.完善和规范道路标志标线。对市区交通标志标线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与清理,按照国家标准,认真做好标志标线的维修、更新和完善工作。重点解决部分路口、路段标志标线设置过少、设置不合理,标志标线设置不醒目或者被树木遮挡,禁令标志提前预示不足,指路标志方向不明、不连续等问题,确保标志标线设置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2.加大交通管理科技投入。在中心城区增设一批电子警察,提高路口、路段违法行为的自动检测和管控力度。加快“警务通”项目建设,提高路面执勤民警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能力。

3.对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排查,进一步落实维护中小学校园治安秩序的措施。

4.对越城区范围内的事故多发点段和复杂路段进行排查分析,在事故黑点附近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减少交通安全隐患,确保事故黑点整治率达到百分之百。

(三)提升道路功能,增强通行能力。

1.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制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目标,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补贴,建设公交专用道。优化公交线路,增设港湾式停车站点,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适性和到达率,减少换乘率,逐步提高市民公交出行的比重。

2.加强精确化管理。根据市区交通现状,在主干道增设和调整信号灯,增加路口灯控率。优化信号配时,合理规划交叉口路口线路,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左转待转区或直行待转区。

3.加强对支路的改造和管理。有计划地打通断头路,改建瓶颈路,提高支路利用率。加强东街夜市管理,适时进行东街夜市搬迁,恢复东街的分流作用。

(四)创新交通管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和谐、有序。

1.把规范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的走、行、停行为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加强“文明交通”的宣传教育,使广大交通参与者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2.深入开展解放路、中兴路“交通管理示范街”建设,使其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典型,发挥其示范和辐射效应。在此基础上,将胜利路口建设为“交通文明示范路口”,作为城市交通“三规范”(即规范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培养良好的行走、行车习惯)的示范点。

3.创新交通安全宣传形式。深入开展“五进”(即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使交通参与者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交通安全常识,增强其文明交通的意识。积极推广交通安全宣传模拟基地。

4.加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对无牌、无证,故意污损、遮挡号牌,不按交通标志、标线行进,超速、超载、酒后驾车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5.编制市区停车场建设规划,强化静态交通秩序管理,清除违法停车、非交通占用道路现象。

6.加强学校门口的交通秩序管理,规范停车秩序,解决上下学期间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对有条件的学校采取错时上下学制度。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交通管理畅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为民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聘请国内城市交通管理方面的专家,对市区城市交通管理规划进行评审,确保规划的科学性。

道路交通工程规范篇3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 因下列事项占用道路,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者外,均按本办法管理。

一、掘动道路施工。

二、堆物、作业。

三、搭建临时建设工程。

四、商业服务业摆摊经营、开办集贸市场。五、其他占用道路的事项。

第三条  单位或个人占用道路的, 应按下列规定申报审批:

一、掘动道路施工的,先经市政工程管理机关或公路管理机关同意,再报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审批。报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审批时,须提交说明工程概况、维护交通措施、道路占用起止时间、工程进度、工程负责人等情况的文件和工程平面图、横断图。

二、搭建施工暂设工程、设置临时性的亭、阁等临时建设工程的,先经城市规划管理机关批准发给许可证,再报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审批。

三、堆放渣土的,先经环境卫生管理机关批准,再报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审批。

四、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占用道路范围内的绿地的,须报市园林局和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共同审批。

本条前款规定以外的占用道路事项,直接报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占用公路的,还须报当地公路管理机关)审批。

第四条  对占用道路的申请, 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应根据道路交通流量、对周围交通秩序的影响程度以及气候等因素审查,决定批准或不批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工程施工准备不足或维护交通措施不落实的。

二、在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期间进行掘动道路施工的(急修项目除外)。

三、在人行道宽度不足3米的地段摆摊设点和搭建棚、亭、阁等临时建设工程的。

四、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认为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

五、市人民政府规定禁止占用的道路范围的。

第五条  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应当在接到占用道路申请之日起15天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情况复杂的,可适当延长审批期限。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占用道路的,发给占用道路执照。

第六条  经批准占用道路的单位和个人, 必须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范围和要求占用,并负责维护占路范围周围的交通秩序。占用道路期满,应及时腾出所占道路,并清理现场,恢复道路原状。

遇有特殊情况,需延长占用期限的,须提前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继续占用。

第七条  经批准掘动道路施工的, 除遵守第六条规定外,还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标志牌,注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竣工日期、工程负责人等。

二、施工现场须按规定使用围挡设施和标志,夜间应使用施工标志灯或反光围挡设施。围挡设施和标志须保持完好有效。

三、施工用料应在批准占路的范围内堆放整齐,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弃土、弃物应及时清除,保持现场及周围道路的畅通。

四、挪移交通设施,应事先报经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同意。

五、设置人员维护施工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

六、在有雾或雨、雪等特殊天气时,须在施工现场周围危险地段设置警告标志,并及时清除积水、积雪,保证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行。七、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清除现场的临时设施、弃土和弃料,并按市政工程管理机关或公路管理机关的要求回填夯实,修复路面。

第八条  占用道路造成路面或道路交通设施损坏的,应按本市有关规定修复或交纳补偿费;未按规定修复或交纳补偿费,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造成交通事故的,依法追究占用道路单位或个人的责任。

第九条  占用道路的单位或个人, 应向当地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交纳占路费(占用公路的按有关规定执行);占用道路搭建施工暂设工程、设置临时性的亭、阁或除临时汽车候车棚以外的棚子等的,还应按规定向城市规划管理机关交纳临时用地和临时建设工程费。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封闭道路开办的集贸市场(包括本办法施行前经批准封闭道路开办的集贸市场),经城市规划管理机关批准为为居民生活配套建设的粮店、菜店、副食店的临时建筑,市政工程或公路路政、市政工程管理机关为养护、维修道路的占用道路事项,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核准,免交占路费。

占路费的交纳标准和交纳办法,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会同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制定。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收取的占路费上交区、县财政,并由区、县财政按一定比例上交市财政。占路费专项用于道路交通管理,由市财政局监督使用。

第十条  违反本办法占用道路的, 由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依照《条例》和《规定》予以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未经批准占用道路,或超越批准占用范围、占用期限占用道路的,除按规定处罚外,还应按其违章占用的面积或超越占用的范围、期限,加收5倍占路费。

道路交通工程规范篇4

关键词:长隧道纵坡6%交通交通量安全性措施

一、项目概况

解放碑CBD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中心地带,总面积约为0.92平方公里,它集购物、休闲、旅游、办公、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是当前重庆市发展最成熟的商业中心。作为一个强大交通吸引源,解放碑所吸引的交通量在不断增加,停车需求在持续增长,而现有停车泊位供给严重不足,使得高峰时期行车难、停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商业的发展。因此,构筑解放碑CBD地下停车系统、理顺静态交通关系,可缓解静态交通矛盾。停车系统不但作为连接地下停车库的车行道,客观上也负担了部分城市交通功能,因此对降低动态交通压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解放碑地下停车系统由“一环+七联络+n连通”构成。这样可大大提高地下停车库的利用率和周转率,减轻解放碑地区的停车难的压力,同时也对金融街、其它待开发地块的高强度开发提供交通支撑。

由于该工程规模较大,本工程分为三期实施。第一期将现状人防改造为地下停车库,平时主要作为停车场使用,待整个停车系统形成后作为主通道使用而不再停车。二期位于商业繁华的金融街,第二期工程主要是配合解放碑金融街的打造而将该地段已建、在建和拟建建筑的地下车库通过连接道连通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一、二期均可单独自成系统;第三期为整个停车系统的剩余部分。

二、纵坡方案论证

1.纵坡设计方案

由于山城的地形特点,以及周边已形成的诸多建、构筑物(如轨道、道路、电力隧道、建筑物基础、人防等)的影响,本工程受现场限制条件较多,现将本次纵坡设计的要点详述如下:

根据轨道主管部门以及轨道一号线的技术要求,一期工程人防主通道新建段通道与轨道两者必须结构独立,使地下通道须满足12m覆土及结构高度要求,故采取下坡来克服高差。需指出的是,受既有建筑物地影响,若采取4%的纵坡,则改造段不得不向起点方向多延伸约100多m,这样在增加工程造价的同时,也将侵入国贸豪生通道内桩基。因此,为有效利用现有人防,新建段隧道纵坡采取5.9%,其坡长控制在320m范围内,则能较好的满足地通道自身前后线形衔接要求。

二期工程出入口一由于受电力隧道标高、以及轨道一号线控制,前段纵坡平缓,而后段需采取5.9%纵坡才能克服高差;受出入口一交叉点标高,以及五一路沿线车库标高的限制,高程相差30m,其中在K1+080~K1+290段,需克服高差约12m,故最大纵坡达到5.9%,但将坡长控制在210m范围内,完全满足车辆在隧道内安全运行要求。

2.纵坡论证参考依据

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在工程的定性和定位的认识上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家和地方的规范也不能完全涵盖,虽然有中关村地下环廊、北京金融街地下工程、北京奥林匹克地下工程等多个国内外也有类似的项目可作参考,但由于重庆山地城市的特点,又有区别于它们,故针对这种情况,作本次通道纵坡的论证工作。

如按地下车库定性,则按《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第4.1.7条:小型车的纵坡:直线15%;曲线12%。本工程就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如按交通性隧道定性,由于国家颁发的《城市道路设计》(CJJ37-90)无隧道纵坡部分的内容。故参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和重庆地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中关于隧道坡度大于4%时的论证工作,须从行车安全、通风设备、运用费用、施工效率等作技术经济综合论证。本次主通道及出入口通道暂按交通性道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论证。

3.纵坡论证

3.1规范依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中明确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纵坡不宜大于4%;重庆地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明确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的纵坡不宜大于4%。由于地形地物的限制,本项目的主通道及连接道按可比较的车速20km/h,其等级明显低于2级公路或次干道以下,应不受上述坡度的制约,且本工程的纵坡小于6%,应能满足使用要求。

目前上海已颁布地方规范:《道路隧道设计规范》(DG/tJ08-2033-2008)6.2.6条:隧道纵坡不宜大于6.0%。

尚未颁布的《城市道路工程技术标准》送审稿:第12.2.4解释条文:纵坡大于6.0%时再作论证。

因此从规范的角度,其坡度的设计有可供参考的依据。

3.2设计车辆:由于通道内仅运行高度小于2.3m的小车,目前国内车辆的爬坡性能和制动性能均十分优良,参考上海地规和汽车库规范,坡度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3.3坡度及坡长组合:本工程小于5.9%的纵坡设计对于小车无明显爬坡及制动影响,就坡长而言,200m左右的下坡和上坡段,对安全影响甚小,参考城市支路的标准,可以满足平纵组合的要求。

3.4通风和防排烟:本工程采用全横向通风排烟系统,经过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的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对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的复核评估以及重庆市消防总队等单位召开的消防专项论证。

3.5行车安全:本次主通道及联络道均为单向行驶,且均设置有一条紧急停车道,在主通道和联络道、主通道和支洞通过交通工程的合理设计如交通标志、标线、限速减速带等交通工程,还综合考虑了智能交通信息指示系统如交通灯、可变情报板、车辆诱导指示灯、数字化停车管理系统。同时在消防安全上也考虑了智能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灯、防排烟等各种消防设施,确保驾乘人员的安全。

3.6运营管理:本工程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考虑到其复杂性,故设置了一个交通监控管理中心,该中心对隧道内的交通系统、辅助交通系统的设备系统、消防系统、供电系统、紧急电话系统、广播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网络系统和综合显示大屏等进行集中的监控。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系统自动执行事先设计好的应急处理预案,将自动调用相关画面显示在综合显示大屏上,也可进行手动处理。

道路交通工程规范篇5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实现路径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20.154

[中图分类号]D92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制化的核心

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机制是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的核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分支,必须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建设,进而推动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在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过程中,对于科学决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一定要依照法律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事项做出决策。依法执政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在作出重大决策时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坚持以宪法为基础,维护法律权威,在法律的规范下,更好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对各方面的利益进行统筹兼顾,并且要获得群众支持,使群众对其认可。第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决策机制,对程序进行规范,达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目的。目前,交通工具越来越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一定要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对各项决策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并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使公民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的决策中来。

2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的前提

良好的立法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的前提。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健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公安部的规章制度为主体,以地方、政府等的技术标准为补充,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的目标。但是理想和现实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要想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一定要进一步完善。

要想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现良好立法,首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对政府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权利进行合理的配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涉及的比较广,主要包括人、路、车、环境等要素,还包括安全、教育、交通、农业、卫生等各个部门。如果按照原有的法律规定,由公安部门来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很难使各个部门集合在一起。因此,必须要有良好的立法来规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第二,保障用路人在用路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以及使用道路的权利,满足人们用路的基本需求。为了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法治化,必须用合理的路权配置来规范用路人以及路权所有人之间关系。第三,增加立法的社会参与度,实现民主立法。合理的立法需要民主作基础,需要群众积极的参与到立法当中,以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的关键

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的关键。实施法律是法律的作用所在。实现法治化不仅要对立法工作提起重视,还要注重落实法律的机制和环境,使法律能够规范的实施。道路交通执法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灵魂,也是行使国家权利的方式,主要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警察将法律法规应用到确定的公安交通管理行政上面,如果一旦有违规行为出现,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给予处罚。为了道路交通畅通无阻,并且使交通参与者与交通警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以及《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规定了交通警察执法的要求以及规范。

要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执法的严格、规范、公正以及文明,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职权法定不仅是严格执法的基础,更是法治的重要原则。根据职权法定的要求,公安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的权利必须是法律的授予,并且管理部门一定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工作。第二,执法活动必须遵守法定程序。执法程序的设立是对执法机关权限的控制,目的是要使执法行为的效率得到提升,预防暗中操作及腐败行为的发生。第三,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建立完整的执法体系,明确交通警察的执法范围,提高其执法的水平。对一些违法行为一定要做到违法必究,确保交通警察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4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的根基

推进全民守法、提升道路交通文明,发挥社会自治功能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的根基。要想实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的目标,必须要提高我国人民的交通安全以及法治意识,使人民的交通素质逐渐提高,进而规范其交通行为。全民守法是为了人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更是一个提升道路文明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人民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使人民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文明出行。要想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社会自治,必须将公安机关和管理部门结合在一起,运用综合的法律法规、管理手段等协调交通参与者与交通环境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为了推进全民守法、提升道路交通文明,还可利用社会的力量达到宣传的目的,发挥社会的团体作用,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

5结语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管理活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要依照我国依法治国的方略,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体现出来。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机制是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的核心,良好的立法是其前提,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关键,推进全民守法,提升道路交通文明,发挥社会自治功能是根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要努力实现其法治化,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果达到最佳化。

主要参考文献

[1]罗芳芳,王建懿,张得杰,等.小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之路径[J].汽车与安全,2015(5).

道路交通工程规范篇6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问题与建议;设计要点;注意事项

引言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加大,城市道路的建设迎来了黄金时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尤其是在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中,原有的道路设计理念以及规范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给我们的城市道路设计工作者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道路的设计不仅要依据科学,与时俱进,更要有人性化的设计方案。

一、道路工程设计的要求

1.1道路工程的设计必须反映出道路的功能特点。

在现代城市中,对道路而言,不仅需要满通运输的功能,还要对城市起到美化作用,兼顾周边居民的生活、娱乐的便捷性。

1.2道路的设计需要突出城市的特色。

一个城市留给外界的第一印象就是城市特色,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格会让人感觉耳目一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个性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所以在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市民对城市个性化的需求,尊重城市的文化,注重城市整体的构造,这样不仅仅可以突出当地特色,也能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带来不小的收益。

二、结合实例对道路工程设计要点的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道路工程全长约2285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在交叉口范围内直行交通的计算行车速度为25km/h;最小纵坡0.3%,最大纵坡2.3%;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900m,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3500m,最短竖曲线长度95m;路拱横坡为1.5%,采用直线联结抛物线型路拱曲线;人行道横坡采用单面横坡,横坡度为2%。横断面布置为4.5m(人行道)+21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

本工程的路面结构设计上面层采用4cm厚的Sma-13沥青玛蹄脂,6cm厚的aC-20C沥青混凝土以及8cm厚aC-25C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30cm厚的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采用20cm厚4%水泥稳定石屑。底层和基层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按规范应要求分别不小于3.5mpa和2.0mpa。基层的材料采用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最大粒径按照要求应不大于31.5mm,其中,小于4.75mm的颗粒含量要不大于50%,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要小于5%,塑性指数不宜大于9%,细粒土的液限应小于28%。

2.2路基设计

路基的设计要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的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机械施工方法以及新的材料。路基排水、弃土、防护等综合设计要根据沿线地形地貌、气象、地震、地质等资料并且结合环境景观,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成来进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要求本路段土质以及土石混合填料路堤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土石路堤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40cm。路基填料的压实采用重型标准,分层压实,路基压实标准及填料强度设计要求见表1所示。

2.3路面设计

选择路面设计方案要本着技术先进、合理选材、经济合理、利于养护、方便施工等原则来进行。对于路面的设计,应该采用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使用年限为15年。初步设计推荐的路面结构方案要在施工图设计的阶段进行优化,考虑交通量、交通增长率、交通组成、前后路面结构的协调一致等因素,在经过计算来确定路面结构以及厚度。

2.4、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设计

对于道路路基排水设计应当采取防、排、疏结合形式,并且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以及桥涵构筑物等相应协调,形成完善的道路排水系统。本道路地下水位较高,处于路床下30cm至路面结构底基层范围,要使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需将地下水位降至路床下50cm以下,采取如下措施解决:在道路两侧设置截水盲沟,路面结构下设置透水层,疏导地下水排向道路两侧的盲沟,透水层上设置隔水层,阻断地下水对路基的侵害。

2.5道路横断面设计

在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保证沿路管线的布设,避免人防工程、管线以及各种构筑物之间的相互干扰。要考虑沿街建筑性质以保证与沿路的建筑取得和谐,提倡公交优先的同时要考虑到小汽车工业的发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置港湾式车站及公交专用道。

2.6道路纵断面的设计

纵断面对工程质量、景观、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影响比较大。设计中除了要满足组合关系、坡长、坡度、竖曲线半径等规范规定的指标之外,还应考虑与现状道路标高的关系、地形要求、桥隧引道线形的要求等因素。

交叉口纵坡方面:城市道路相交的现状和规划道路比较多,规范要求交叉口范围的纵坡宜≤2%,困难情况下应≤3%。规划路相交位置的纵断面应预留实施条件。以中线里程和长度确定的纵坡在交叉口的内外侧坡度是不一致的,内侧会大一些,内侧曲线长度小,外侧大,在采用极限纵坡时要保证不利位置的内侧的坡度在规范允许的范围。

三、道路工程设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3.1传统设计思路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集中资金建设干路、立交,忽视支路尤其是贯通性支路的规划建设,支路不成网络、不成系统,自行车、行人均汇集到几条贯通性干路上,不仅加重交叉口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相互干扰程度,而且行人过街很不安全,大大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3.2横、纵断面的设计不够完善的问题。

在道路横断面的设计中,很多道路的宽度都高于道路的规定值,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值来设计道路,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也有利于我们的交通安全;对于纵断面的设计,很多道路的设计都不能及时的排水,我们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定,优化设计相应的排水设置,确保道路和周围环境能够相协调。

3.3交叉口竖向设计的问题。

关于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工作,需要根据相交道路等级、线型、横断面形式及交叉口所处地点的地形情况,本着保证迅速合理地排除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同时力求交叉口的平、立面构成良好景观的原则,对交叉口进行竖向设计。

3.4在道路设计工作中,很多设计人员都把道路设计的美观性给忽略了,只是更多的去关注道路的安全以及结实程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一个具有美的设计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应该多注重道路设计的美观性。

结束语

道路是城市的血管,城市的道路铺设情况直接反映出城市的建设水平,城市道路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转。为了满足新时期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道路工程设计前,要对影响道路设计的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道路设计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把握设计要点。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道路设计才更为科学合理,才能建设出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的道路。本文为笔者拙见,希望能对设计人员会有借鉴作用,不当之处,还望同行不吝斧正。

参考文献

道路交通工程规范篇7

总体思路是把握“一个中心”,即以提高路面质量为中心。完善交通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两大体系”,推进公路、水路建设管理机制、养护体制、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和行政管理、事业管理方式等“四项改革”。交通建设计划完成投资330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269亿元,航道建设计划投资6.03亿元,港口建设计划投资46亿元。新增高速公路574公里,一级公路350公里。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11.5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3094公里,公路密度达64公里/百平方公里。按上述思路,今年主要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深化改革,促进交通事业快速、有序、协调发展

改革公路建设管理机制。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严格项目审批,坚持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项目不列入计划,超规划、超标准的项目不予立项,从源头上堵住拖欠工程款的漏洞;实施公路建设管理新办法,使地方政府在交通建设征地拆迁、配套资金等方面切实承担起责任;创新工程管理手段,在工程项目设计中坚持节约、合理,集约使用土地,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继续深化港航体制改革。试行省市共建的航道建设新模式,进一步推进航道基本建设管理机制的改革,为航道建设的大干快上打好基础;继续理顺全省港航、港口管理体制,加快引航管理交接工作的进度。

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56号文)精神,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全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做好车辆费税改革的人员分流安置工作。要求各级交通部门从讲政治、讲大局、保稳定出发,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对分流人员做好安置工作。原车购办的资金,移交给交通主管部门后,各级交通部门要严格纪律,在未通过审计和明确划分比例前,一律只能代管,不能动用。谁擅自批准动用,谁负责。

推行政务公开。重点是将建设项目、计划编制程序、补助标准、执行情况等以不同方式在本系统内和社会上公开,深入研究和解决行业行政管理、事业管理中与现行法规“碰车”、“”问题,确保交通事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二)推进依法行政,力争权责法定、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廉洁高效

做好法规和规章的修订。结合*省实际,协助做好《*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省公路条例》、《*省公路收费站管理办法》和《*省港口管理条例》等地方交通法规规章的“立、改、废”工作。

规范行政审批。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改进、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和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对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制定监督制约机制;对取消行政许可的管理领域,探索新的管理方式。

加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治超办有关文件精神,做好延长集中治理的准备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大吨小标”车辆恢复标准吨位和对车辆非法改装企业的整顿治理工作,防止超限超载反弹。确保春运期间“治超”和公路畅通两不误。加大监督指导力度,进一步完善收费站管理,促进公路建设的良性循环。

(三)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础设施适度超前

调整交通发展规划,优化行业布局。组织编制《*-2030年公路网规划》和《全省港口发展规划》,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基本现代化发展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完善《*省公路水路“*”规划》和《*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30)》的审批程序。指导地级市加快开展修编公路网规划工作。抓紧《*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的实施和《珠江三角洲集装箱及油气码头发展布局规划》的跟踪报批;抓紧全省港口布局规划和佛山、茂名、云浮等市港口规划的编制或修改完善。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打通出省高速通道。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投资150亿元,新增里程574公里。建成粤赣、渝湛等出省通道项目,基本打通与周边除海南以外省(区)的高速公路通道,增强辐射能力;抓紧建设京珠国道主干线广珠北段、广州绕城高速公路东环、西环段等在建、新开工项目。同时抓好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完善建设项目业主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制度、工程投资限额设计制度和设计招标评标办法,确保公路质量和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公路建设与养护要以提高路面质量为中心,提高行车舒适性,提高公路通行能力。以良好的路况迎接*年全国干线公路养护检查。国省道建设:确保国道G106仁化至湖南交界段等改建工程按时建成通车,完成“*”期十条出省通道建设目标;加快国道G105番禺钟村飘峰至碧江段、省道S113阳春南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工程进度,实现完成全部国道(国道G323称架山段除外)建成一、二级公路的目标。抓好国省道特别是收费路段的大中修工作和养护管理工作,改善路面质量。农村公路建设:基本完成山区县到镇基本通三级公路的任务,完成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任务60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坚持在技术标准、提高路面质量、完善安全设施、有效养护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使人民群众出行实现“安全、通达、通畅”。

扎实推进航道建设。*年,航道建设计划投资6.03亿元,续建、新开工、验收17个航道整治项目。其中续建西江下游航道、横门出海航道等6个项目,整治航道里程349公里,改造牛岐船闸;新开工建设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北江航道、劳龙虎水道等7个项目,投资4.45亿元,整治航道里程617公里,改造航运枢纽11座。抓紧开展“*”规划建设的航道整治工程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

(四)加强行业管理,着力提高交通市场监管能力

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监管水平。基建管理方面,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监督,维持好“规范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建设市场;强化对工程建设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监督;探索建立防范交通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的有效机制;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收费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公路建设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运输管理方面,加快公路、水路运力结构调整的步伐,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行为,提高市场监管的能力。公路运输方面:一是研究制定《道路运输条例》的配套法规、规章和市场规则,着重抓好客运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开展企业品牌战略试点,实施品牌战略;二是研究制定促进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乡镇客运站建设和全省乡镇和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的步伐,提高农村客运班车的通达深度和广度;三是建设长短结合的城乡道路客运体系,研究省际客运管理制度,开展粤赣省际客运线路联合招投标试点;四是抓好清理整顿班车进站和取缔非法站点的专项整治工作;五是加强对出租小汽车以及城市公交的行业管理。水路方面:一是按照《港口法》的要求,推进港口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推进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经营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立品牌;三是继续完善水路运输企业经营资质评审机制;四是继续抓好水上交通检查站的建立和管理,争取省政府批准在肇庆、江门、广州、中山等四市设立水上交通检查站。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继续抓好国省道、重点县道安保工程。落实《*省二、三、四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暂行规定》,开展公路设施安全整治,改善普通公路的行车安全,提高我省公路的服务水平。全面开展公路事故多发、危险路段专项排查整治。进一步加强对“四客一危”和道路运输企业监管。继续开展乡镇渡口渡船更新改造工作。

大力推动交通行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组织编制《近期3-5年*交通科技发展纲要》,使交通科研立项更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抓好重点科研课题的指导管理和体制创新方面的软课题研究;推动交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高市、县两级交通科技水平。抓好交通信息化建设,具体做好交通综合监控中心、交通公共出行服务系统等项目的建设、开发,加快智能交通有关课题的研究进度,全面推进我省交通信息化建设。

继续加大交通行业干部、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力度,加强公共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等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龙头,合理构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立交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承担各级各类技术业务培训,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培养交通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

促进行业社团良性发展。规范交通系统各种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省交通行业社团组织改革与发展”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试点工作,探索适合实际的交通社团组织的发展之路。

(五)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深入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理想”,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责任”,就是要增强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树立为党的事业尽心、为交通工作尽力和为人民群众尽责的责任感;“能力”,就是要提高促进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形象”,就是要塑造干净干事的形象,树立亲民爱民、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形象。领导班子要做到“四个好”:政治素质好、行业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交通队伍建设要做到“一个坚定三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交通现代化奋斗,使大家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成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交通干部队伍。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活动。

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引导交通干部职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团结合作,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注重行政能力建设,统筹兼顾,科学有序安排建设项目,防止随意性和片面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切实地做到“全局、为民、尽责、务实”,不断提高协调发展的能力。

道路交通工程规范篇8

2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20*年我县交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一城三地”的发展思路和“十一五”交通建设目标,按照做好“三个服务”,坚持“五个发展”的要求,创新发展理念、把握工作重点、强化行业管理、促进行业文明、优化交通环境,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任务

20*年全县交通工作总的目标是计划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主要任务是:

(一)着力抓好公路交通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

1、完成*高速公路*西互通连接线工程建设项目。当年完成投资4700万元。

2、开工建设*大道二期工程和南王公路*连接线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

3、完成东西大道10公里大修工程,完成投资1500万元。

4、继续抓好连村到组道路建设、危桥改建工作,完成连村公路30公里、到组道路100公里和危桥改建30座。完成投资4500万元。

5、继续做好*、北接线两条高速公路建设的后续保障工作和绍嘉高速公路征迁保障工作。

(二)着力抓好内河航道改造,进一步推进海河联运步伐

1、加快嘉于硖线(于硖段)拓宽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护岸和土方疏浚工程,航道桥梁全面开工建设,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2亿元。

2、启动何家桥线航道改造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000万元。

3、继续抓好六平申线、官堂支线护岸修筑工程,当年完成5公里护岸修筑任务,完成投资800万元。

(三)着力加快站场建设,进一步优化运力结构

1、完成百步、*两个续建的乡镇五级站建设,新建*、*、*三个乡镇五级站;

2、启动交通大楼建设,当年完成投资2500万元;

3、完成湖盐线养护站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00万元。

4、完成嘉于硖线航道沈荡监管点工程建设。

(四)着力加大各项规费的征收和筹资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水平。

1、完成征收汽车养路费4880万元;

2、完成征收港航事业费1940万元;

3、完成征收公路建设基金420万元;征收摩、拖养路费455万元;

4、完成车辆检测费收入110万元;

5、完成东西大道通行费收入2500万元;

6、筹措资金18000万元。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为完成20*年交通工作目标任务,必须做好“三个服务”,坚持“五个发展”。做好“三个服务”,即做到交通事业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坚持“五个发展”,即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抓住机遇,把握重点,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要切实抓好工程前期工作。要加强沟通协调,切实做好项目报批等前期工作;要抓好重点工程征迁和施工保障工作,确保无障碍施工。

2、要切实抓好工程建设管理。要坚持“质量第一”,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健全三级质量保证体系;要严把施工、监理准入关和竣工验收关;要严格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督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廉政责任制;要切实抓好交通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加强督查和考核,确保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

3、要切实抓好资金筹措工作。要继续通过向政府争取建设资金投入、向银行争取贷款、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专项补助资金、鼓励民间资金投入等多渠道筹资办法,努力在建设资金筹措上力求突破。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要强化工程审计,切实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二)创新手段,强化服务,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1、要切实抓好依法行政工作。要落实交通行政许可行为规范,深化行政许可工作;要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严格行政执法程序,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不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2、要抓好公路、航道养护管理和运输市场管理。要创新养护体制和养护模式,完善养护网络,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要进一步规范路政审批和加强上路巡查,切实维护路产路权;要认真抓好公路大中修和小修保养工作,完善公路标志标线的设置,提高公路设施的运行效率;要积极开展路政、航政专项整治,加大对公路、水路超限超载运输的整治和查处力度;

要进一步完善运输市场管理秩序,促进交通运输市场的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要继续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进程,加快站场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三级公交网络;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客运市场和车辆维修市场的经营行为;要进一步加强水路运输市场管理,探索创新船舶办证、稽征、船籍管理新模式,推进水运管理信息化进程。

3、要强化规费征收。一要切实加大交通规费的征缴力度,严肃稽征纪律,规范征收行为,做到文明征费、应征不漏。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车主、船户的缴费自觉性;三要创新征费方式,完善银行代收规费和信用卡缴费等方式,方便车主、船户。

4、要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大责任制考核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路标志标线,抓好公路路口安全整治;要继续抓好公路、水路超载整治工作;要加强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尤其要抓好重要节假日的安全运输工作;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安全管理。

5、要继续加强各镇(区)交管站建设。探索县、镇两级公路、港航管理的新机制,加强对各镇(区)交管站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要切实抓好农村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管理。

6、要加强对交通企业的指导。各交通企业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要加大技改力度,提高科技含量,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企业生产安全;要重视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切实关心、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三)加强领导,注重教育,进一步提高交通队伍整体素质

1、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抓好规范化党支部创建、“党员示范岗(号)”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完善用人机制,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做好交通系统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进一步重视群团组织建设和老干部工作;高度重视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加强对交通武装的领导,做好各项交通战备工作。

2、以开展交通文化建设为载体,推进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深入开展交通文化建设,深化“双结对、创文明”等活动;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坚持长效管理,做到行风评议制度化、规范化;继续重视抓好新闻信息宣传、计划生育和档案管理等工作,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道路交通工程规范篇9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路网规划

 

1引言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市域面积6340km2,其中中心城面积约670km2。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1641万人(不含约300万流动人口),其中中心城人口956万人;全市gdp总值5408.8亿元,人均gdp达到4912美元,全市财政收入2203亿元。

     2001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明确上海的城市性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并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必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强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联系,进一步完善中心城道路系统。要坚持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政策,形成以轨道交通与公共汽车密切结合,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上海交通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支撑上海实现发展目标的基本要素。特别是2002年12月,上海成功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这对上海构筑“网络型、枢纽型”的城市交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2世博会与上海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址确定在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黄浦江两岸,预计总参观人数超过7000万人,高峰日参观人数将达到80万人。解决交通问题是成功举办世博会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关专题研究结果表明,世博会客运必须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公共汽车、大客车、小汽车为辅的交通结构。为此,上海制定了专门的城市一体化交通发展战略,其目标包括:

     (1)总体目标是构筑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以优质、高效、整合的巨型交通体系来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一体化交通具备人性化、便捷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基本特征。一体化交通将提供“畅达、安全、舒适、清洁”的交通服务。具体为:要满足市民选择最合适的交通方式便捷地完成出行,中心城绝大多数市民出行时间控制在1h内;要降低交通事故率,全年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在万分之五以内;要为市民出行提供宽松、良好的乘车条件;要减少环境污染,全市机动车氮氧化物年排放总量控制在3.5万t以内。

     (3)一体化交通表现在交通与土地使用互相结合,交通与经济互相适应,交通与环境互相协调,交通与社会互相促进,以及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紧密衔接。

     要达到上述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需要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以快捷、可靠的轨道交通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同时要实施改善地面公交、总量控制出租车以及有序发展私人小汽车和合理使用自行车等交通导向政策。尤其需要建设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直接到达世博会场馆,并通过形成的轨道交通网络来满足世博会对交通的要求,确保在上海举办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

3上海近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

3.1上海轨道交通的初始线路

     为了构筑国际化大都市现代化交通体系,上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缓解交通拥挤。

     经过10年左右的建设,上海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1、2、3、5号线,形成了总长82km左右、“十字加环”的“申”字形初始线路,日均承担客运量120万乘次左右,约占公交客运总量的11%,初步显示了轨道交通快速和大运量的优势。

3.2“十五”期末形成轨道交通的骨架网络

     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21世纪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计划在“十五”期间,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达到188km;到“十五”期末,初步形成以重要换乘枢纽为核心、联系中心城重点地区、“十字加环、八辐射”的城市轨道交通骨架网络,轨道交通日客运量达到250~300万乘次,承担20%~25%的公共客运量。

     9条线路中,17km长的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即莘闵线,莘庄———闵行开发区),经过3年的建设,已于2003年11月25日开始试运营。这也是国内第一条全高架轻轨线路。

     共和新路高架工程长12.5km(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伸段,上海火车站———泰和路),采用的下层地面道路、中间轨道交通线、上层高架道路的形式为国内罕见。其地面道路和高架部分也已于2002年12月4日开通,轨道交通部分也将于2004年与原1号线实现互通,正式运营。

     轨道交通4号线(22km,为明珠线二期,宝山路———虹桥路),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唯一的环线,预计将在2005年末初步建成,并与3号线(明珠线一期)西半段在2006年实现环线运营。

     “十五”期间,还将计划开工建设的其他6条线路分别是: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段(9.4km,中山公园———虹桥机场),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伸段(14km,江湾镇———宝钢),轨道交通6号线(33km,浦东高桥———东方路———济阳路),轨道交通7号线(19.7km,外环路———零陵路),轨道交通8号线(26.2km,开鲁路———中山南路———济阳路)和轨道交通9号线(37.5km,松江新城———东安路)。

3.32010年左右形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

     经过10年左右的初始发展期,“十五”期间上海进入了轨道交通建设的集中发展期。鉴于目前的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曾经达到的水平,所以为了在发展中协调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各方面关系,上海提出了以2010年末为基点的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规划。

     基本网络是以远景网络确定的17条线路为依据,以“十五”期间计划建成的9条线路骨架网络为基础,经过集中发展以后,由13条线路形成总长达510km、功能较完善、能够支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的轨道交通网络,中心城范围内的总里程约为310km。

     基本网络建成之后,将构筑起中心城45min交通圈。即:乘客从出发处到车站以及从车站到目的地各花10min时间,乘客在轨道系统中平均耗时为25min(包括候车、换乘和车内时间),从而确立中心城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并能够明显缓解交通压力。

     基本网络是在“十五”计划形成的骨架网络上,再建设和延伸以下线路,它们包括: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29.2km,张江高科———浦东机场),轨道交通7号线东延伸段(13.8km,零陵路———浦东龙阳路),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工程(11km,东安路———浦东源深路),轨道交通10号线(28.8km,新江湾城———河南路———上海动物园),轨道交通11号线(120km,嘉定———临港新城),轨道交通12号线(33.3km,漕宝路———巨峰路)和轨道交通13号线(13km,金沙江路———不夜城)。

4确立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远景规划

     上海市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布局,以及城市交通现状和交通发展战略,借鉴国际大城市的经验,通过国际招标,完成了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该规划已纳入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订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与国际化大都市框架相适应的网络化轨道交通系统,支持城市发展战略,增强上海国际竞争力;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郊区重点地区的建设和规划城镇体系的形成,显著改善城市交通,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确立公共交通主体地位;增强上海辐射、服务功能,推动长江三角洲联动发展。轨道交通网络建成后,要形成中心城45min交通圈,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准点、快速的特点,大幅度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准,避免小汽车过度使用引起的道路拥挤、空气污染、能源浪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轨道交通规划网络由17条线路组成,其中市域快速轨道线4条、市区地铁线8条、市区轻轨线5条,总长约810km。其中中心城内(外环线内)长度约480km。主要规划内容包括:

     市域快速线(r线),由4条线路组成,总长428km。市域快速线主要在全市范围提供快速的交通服务,连接郊区新城、中心镇等重要地区,连接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空港、海港、铁路客站等),构成全市范围的快速交通骨架。

     市区地铁线(m线),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264km。市区地铁线主要承担中心城的公共交通,疏解地面交通压力,采用高密度、大运量地铁系统为主,作为中心城公共交通的骨干。

     市区轻轨线(l线),由5条线路组成,总长118km。市区轻轨线作为辅助线路,主要连接市域快速线和市区地铁线,为局部区域提供交通服务,是前两级网络的补充。

5以创新应对上海近期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和规模的挑战

轨道交通近期的建设计划,决定了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已经由单线建设转入网络化建设,这也是国内从未面临的新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超前规划、统筹兼顾,确保整个系统的先进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前所未有的每年40km建设速度对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管理等也是新的挑战。

5.1对近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量的分析

     (1)上海轨道交通已经积累了5条线路的建设经验和教训,有了一支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的基本力量。

     (2)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打出“中华牌”。上海轨道交通的建设力量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上海的建工集团公司和城建集团公司下属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而是全面引进市场机制。除上海本地企业外,通过规范的市场化操作,引进了铁路系统、冶金系统以及北京、天津等外省市、其他部委系统有实力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既充实了上海的力量,也带动了全国的建设市场。比如:铁道第一至第四勘察设计院以及所有铁路工程局现在几乎都加入到了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中。上海市乃至全国建设力量的全面引入,确保了上海轨道交通的建设力量。

     (3)施工机具设备能满足工程需求。按照近期建设规划,上海市每年将有30多个车站开工建设,隧道的盾构施工每年将完成30~40km。这样大的建设规模,对轨道交通施工机具的数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大型机械设备。控制工程建设进度的主要施工机械是盾构机。根据上海市目前拥有地铁施工的盾构机数量,每年完成盾构推进能力将超过40km。可以说,上海的盾构机械完全可以满足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计划的要求。

5.2施工对交通影响的分析和对策措施

     如前所述,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至2010年左右,上海轨道交通总里程为510km。这样,除去已经建成的1、2、3、5号线和正在建设的4号线共计104km之外,上海共需新建的轨道交通线路长度为406km,而在对交通影响较大的中心城区范围(外环线内),将建设215km线路,车站209个。其中,二线换乘车站38座、三线换乘车站12座将同步实施,所以中心城区将有147个点进行车站施工。市中心区(内环线内)将建设90个车站。上海中心城区(外环线内)每年在建车站数平均为35~40个左右,其中对于交通影响最大的市中心区而言,每年仅有15~20个车站进行施工。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及市内交通的发展情况,在充分研究建设规模的基础上对交通问题进行深入专题研究,按照“减少影响、保证交通服务水平”的原则,提出以下主要对策:

     (1)优化工程筹划。轨道交通建设部门在安排

     项目实施计划时,加强与其它部门的协调,做到轨道交通、市政管线、市政道路、绿化、旧区改造等项目能够相互结合、共同实施,如8号线计划与西藏路拓宽、10号线计划与河南路改造同步实施,以减少重复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2)建设总量平衡。根据到2010年的轨道交通建设总量,每年在市中心区开工建设的车站总数控制在20个以内。

     (3)优化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和规划部门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就考虑施工时的交通问题,使车站设计方案在布局上、地理位置上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如车站位置尽量避开十字交叉口等。

     (4)优化施工工艺。如大力推广管线非开挖技术和逆做法、盖挖法等施工方法,压缩施工作业面以及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道路的占用,从而降低对交通的影响。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可以做到明挖车站施工占用道路控制在2年以内,盖挖或逆做法施工影响交通控制在1年以内。

     (5)坚持“借一还一”和“公交优先”的交通组织原则。增加施工便道分流交通或对周边部分相关道路提前拓宽,减少对交通特别是主干道交通的影响。

     (6)加强施工期间的交通管理措施。与交通管理和研究部门制定交通疏解的相关对策和实施方案,如调整局部道路网络布局、地区交通渠化、加大交通管制力度等,以分流交通、疏解交通,减少施工区域交通矛盾。

     (7)强化文明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加强宣传力度,取得市民对轨道交通建设的理解和支持。

5.3创新理念,从系统规划、人性化设计和科学管理三个层面抓建设

     (1)事先统筹规划以实现轨道交通资源共享为了规范近期实施的轨道交通线工程的总体及专业设计,上海正在编制地方性规范、标准,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轨道交通线路车站命名、标识和导向标志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车票制式和标准》及《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技术规范》等。

     在实现网络化进程中,我们还认真研究车辆段、停车场、主变电站等资源合理配置问题,以避免重复投资,达到网络设施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

     ①车辆段及停车场:新建线路不再重复以往“一线一段(车辆段)”的建设模式,而是根据车辆检修的不同层次设置。担当车辆厂架修的车辆段和仅承担车辆定修等的停车场经过统一筹划和集中设置,基本网络的13条线路仅需要6座车辆段15座停车场(含已建4座)即可满足需要。

     ②主变电站:上海轨道交通将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基本网络中的13条线路受电点通过规划优化后,只需建设19座110kv变电站就可以满足要求,与分线建设时减少10座以上。

     (2)体现“以人为本”,完善功能设施

     通过3条初始线路的运营实践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我们在规划设计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并已经着手从在建项目开始予以改进。

     ①完善残疾人通道和专用电梯。随着社会进步,关爱残疾人、方便残疾人出行的理念己经深植于轨道交通建设中。现在,每个车站都相应设置了残疾人专用电梯、残疾人专用通道以及铺设方便盲人行走的盲道,5号线、1号线北延伸段和4号线都已经付诸实现。

     ②换乘枢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基本网络13条线路将建成209个车站,其中二线换乘车站38个,三线或三线以上交叉的换乘站就有12个。以在建的轨道交通4号线为例,17个车站中有11个车站与其它线路形成换乘。其中张杨路站是四线交汇的重要换乘点,通过规划设计与2、6、9号线实现了枢纽换乘;4号线西藏南路车站与8号线相交,采取了统一设计、同步施工方法,实现”十字”换乘,使乘客能够以最短的距离和时间进行换乘。

     ③导向标识系统规范化。为避免以往单线建设中运营服务标识不规范的现象,满足乘客信息化、人性化的服务要求,上海针对轨道交通标识系统的不足,制定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标识、线路车站命名和线路识别色方案》,明确在建和将建的线路中必须遵照执行。

     ④屏蔽门逐步推广。作为环控和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2号线以外的地下车站站台都设置或预留设置站台屏蔽门。1号线北延伸段广中路站已经第一个安装完成屏蔽门系统。

     (3)新技术、新装备在建设中的推广应用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大规模推进,以“安全、质量、进度”为着眼点的各种新技术、新装备在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舞台上各显其能。

     ①单圆盾构施工技术逐渐成熟。4号线转弯半径仅为250m的区间推进创下国内小曲率半径盾构法隧道施工之最。此外,单圆盾构的超近距离、浅覆土推进等也创造了全国的新记录。

     ②双圆盾构的应用。双圆盾构与单圆盾构相比,在相同覆土条件下,可大幅缩小隧道线间距,可以为地铁线路设计提供所需最低限度的横断面。8号线的开鲁路站———黄兴路站2.688km区间隧道首次引进了双圆盾构进行施工。

     ③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为深基坑施工安全保驾护航。自动化测量系统连续、全面、及时地采集深基坑施工数据,通过电缆并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数据传输;监测数据在经测量软件处理后进入数据库,并由专门编制的工程管理软件进行智能化全过程预测分析和动态反馈分析,实现工程施工监测的自动化远程监控。4号线南浦大桥站、宜山路站已经进行了有关试验,8号线和6号线各车站正逐步推广。

     (4)在新线建设中采用新技术为了真正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实现“小编组、高密度”,上海拟在新建线路的信号系统中采用移动闭塞技术。

     为创造机电设备人机界面友好,便于统一控制和操作,拟在新建轨道交通工程中采用综合监控系统,把通信系统、设备监控、防灾报警和电力监控系统等有机地集成,实现轨道交通机电系统的综合监控。

5.4采取切实措施,合理控制轨道交通工程造价

     从1988年10月开工建设上海地铁1号线开始,轨道交通建设各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轨道交通建设造价进行控制。主要通过在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几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可在地铁2号线6.05亿元/km基础上,到整个基本轨道网络建成时平均造价控制在4亿元/km左右。

     上海在控制造价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进行轨道交通建设体制改革。2000年4月,上海市政府对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实行建设、管理、运营和监管四分开,对降低工程造价提供了制度保障。

     (2)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全面实行公开招投标。所有的工程项目,包括土建和机电项目,全部实行市场化操作,通过公开市场招投标,引入竞争机制。实践证明这是降低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基本手段。

     (3)加快机电设备国产化步伐。自从国家1999年实施国产化政策以来,通过十几年的实践,轨道交通国产化工作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轨道交通产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车辆和设备产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对降低整个工程造价起了关键作用。

道路交通工程规范篇10

交通运输行业是北斗系统应用最广泛的领域,示范工程在道路运输领域所发挥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可以预见北斗系统今后在海上搜救、内河航运、公众出行服务,乃至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上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北斗重大专项实施方案为交通运输行业共列了七个应用示范工程,示范工程积极探索了交通运输对北斗系统的应用模式和发展方向,为其他示范工程积累了经验。1.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示范系统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10月启动的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以下简称“重点运输示范工程”)是“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科技重大专项”启动的第一个示范工程,由交通运输部和总装备部联合组织实施。“重点运输示范工程”以现有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为基础,紧密结合北斗系统建设进程和道路运输行业实际需要,通过集中开发相关应用系统和组织安装兼容北斗的车载终端,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广泛应用。“重点运输示范工程”建设7个应用系统和11套支撑平台。7个应用系统为重点营运车辆日常运营规范性监管系统、重点运输过程运行数据分析系统、道路货运公共安全监管与服务系统、道路货运信息服务与物流平台、道路运输区域联网执法示范系统、道路应急运输指挥调度系统、运输企业综合应用系统。11个支撑平台为视频交换服务平台、车载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区域及线路报警支撑平台、行车线路规划支撑平台、实时导航支撑平台、用户管理平台、北斗无线电测定(RDSS)应急保障支撑平台、运力调查采集平台、事故后期分析平台、二次开发平台、仿真测试平台。“重点运输示范工程”在江苏、安徽、河北、陕西、山东、湖南、宁夏、贵州、天津共9个示范省份示范安装8万套北斗/GpS兼容车载终端,重点满足“两客一危”车辆的动态安全监管需求,总投资1.2亿元。示范工程启动以来,交通运输部加强各示范省份安装情况的督导工作;示范省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如湖南省将农村客运车辆作为主要安装对象;河北、江苏、宁夏等省区将任务分配到地市或规模运输企业。宁夏、江苏、湖南、山东、贵州、河北6个示范省份更是超额完成了安装任务。此外,为了加强北斗系统的应用,交通运输部将示范工程建设与提高行业应用水平相结合,开发了“重点营运车辆日常监管系统”、“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等系统应用,提升道路运输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截至2013年底,工程已经完成了14万套北斗/GpS兼容车载终端的安装应用,超额完成推广任务,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卫星定位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并带动了100多家终端企业进入北斗领域,北斗终端的大量生产应用,促使北斗芯片价格从2000多元下降到百余元,有力地推动了北斗产业化进程。“重点运输示范工程”的实施拓展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水平,夯实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基础。在交通运输行业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利于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加强应急处置能力、规范道路运输经营行为、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提高道路运输管理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同时对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领域降低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程度、促进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实施带动了一批模块、终端等设备生产制造企业进入北斗市场领域,通过实际应用促进了北斗终端相关软硬件设备不断进行改进,提升性能指标。大规模的行业应用带动了整个北斗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北斗设备价格进一步降低,增强北斗设备市场竞争力。2.基于北斗的中国海上搜救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即将启动“基于北斗的中国海上搜救信息系统示范工程”是北斗在交通运输行业的第二个民用示范项目,重点解决中小型船舶和落水个体搜寻效率低、险情预控能力不强、海上航行安全信息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工程实施对提高海上搜救效率,保障海上人命财产安全,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与服务能力,推动扩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范围,加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化进程,促进北斗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示范工程以提高海上搜救效率和推动北斗产业化为核心目标,基于海上搜救现有信息基础设施,提出研制并推广基于北斗的遇险报警手机等终端产品,建设基于北斗的海上遇险报警管理系统、基于北斗的海上搜救指挥辅助系统、海上综合信息服务系统3个应用系统。2013年11月4日,《基于北斗的中国海上搜救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审查。2013年12月29日,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14年交通运输工作任务,包括是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其中指出开展基于北斗的海上搜救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建设。

二、建立完善标准体系,规范北斗行业市场

在应用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过程中,交通运输部先后制定了多项关于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和平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既满足了行业业务发展需求,也为北斗在行业可持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规范了北斗产业的发展,引导北斗产业的有序提升。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的推广,提高了中国卫星导航行业的竞争门槛,加速了行业的正规化和集中化。2011年,交通运输部先后了4项行业标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808-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809-2011)、《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794-2011)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2011),并开展了终端和平台的标准符合型审查工作。2013年1月,交通运输部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及《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讯协议技术规范》两项标准,开展了标准符合性审查。截至2014年1月底,已经公布了4批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的车载终端,目前已有324个型号、224个北斗终端或芯片生产企业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的符合性审查。通过标准制定及符合性审查,进一步规范了道路运输领域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同时也为北斗系统在道路运输领域长远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条件。

三、抓住行业推广机遇,直面北斗产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