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十篇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十篇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1:51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篇1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后反思;教学再设计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发地对其教学活动进行认知和评价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提高。

教学反思的内容很多,它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也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各个阶段,而课后反思更是促进教师成长和教学能力提高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

课后反思就是教师上完课后,对该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反馈情况等反思,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以利于以后教学借鉴。

有人曾提出,如果教师不善于课后反思,那么教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在教学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进步”。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

作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从以下几方面重视和做好课后反思,对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一、反思课堂上的成功得意之处,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师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成功和独到之处,都有自己感觉满意的地方,如独到别致的教学引入,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有趣的语言,新颖实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直观形象的演示实验,合理而恰到好处的补充实验,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设计,精准而有效的课堂练习以及适量而恰当的课后作业等,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这些成功之处及时反思回顾,整理、总结、记录供以后教学中参考使用,长期以往,不但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还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二、反思课堂上的不足和失误之处并查找原因,提高教学能力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和失误之处,一节课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是在所难免的,贵在及时反思总结这些疏漏和失误之处,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和提高。比如课后可以想想:问题的提出是否适合时机,提出问题后是否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的回答是否给予了及时适当的点评,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演示实验的操作是否有不规范的地方,课后作业是否有过多过难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课后认真反思。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冷静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那么在下次的教学过程中就有可能故态重演,重蹈覆辙。

三、通过师生课后交流,反思学生意见和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情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许多学生极具个性,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经常有自己的看法思考和评价,也有自己的感悟,学生也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他们在某个具体问题上有时会有独到的见解,这种见解往往最有价值和意义,是教学反思的好材料。通过课后跟学生的交流,使学生的好思想、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同时也充实了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手段和内容,也会使自己的教学更接近于学生的实际。

跟学生的课后交流,在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充实自己课堂的同时,要注意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收情况,并通过对学生接收知识情况的了解,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做到了因人施教,是否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跟学生交流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尽量让自己的课堂做到“为了一切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四、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进行教学过程的“再设计”,完善课堂教学

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课堂教学的过程,课后反思需要教师自觉及时地进行,需要长期的积累,并坚持养成良好的课后反思习惯。课后反思一定要及时。首先,课后思路最清晰,思维最活跃,是课后自检的最佳时机。此时反思,往往能发现自己备课中的不足、授课中的疏漏,并能及时改正和弥补。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频繁的“撞击”,往往会有一些超常发挥,“灵感”顿生,创新出成功的教例,这些“灵感”由于是突然“冒”出来的,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如不及时地、准确地记录下来,容易飘然而来,飘然而去,难以补救,因此,需要在课堂教学后及时反思,把“灵感”火花捕捉住,对增强课堂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技巧是大有裨益的。另外,课后学生的反应更是具体而真实,教师及时地将感受、反馈信息记录在案,能帮助和启发自己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通过课后反思,我们清晰地知道了本节课的优点和缺点,继承了教学成功的一面,同时发现了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对这些得失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发挥优点和成功之处,同时改进失误和缺陷之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出更科学、更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过程,写出“再教设计”,使以后的教学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五、课后反思的点滴记录是教师教研能力成长的沃土

教学中课后反思,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经常的对教学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从而使课堂教学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自己关注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有较浓的教学研究色彩,教师只要坚持课后反思并及时记录反思中的点点滴滴,就会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首先,教学反思的长期积累来自于日常教学,教师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出的课后小结、课后反馈信息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和宝贵资料,为教学研究和撰写教研论文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材料。另外,通过课后反思是教师构建个人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必要环节,只要我们能够及时持久地反思下去,相信会有更多地发现。通过教学反思,使自己的教学逐步从经验传承走向理性思辨,使教育行为更多地转化为教育智慧,只要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就会将零碎地反思上升为理论。通过课后反思,教师从中学会教学和教学研究,教师的定位就会发生变化,从职业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可以说,课后反思就是我们教研能力成长的沃土。

总之,课后反思贵在重视,贵在坚持,课后小结、教学反思札记的积累来自于日常教学,从日常教学反思中,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足迹,倾听自己的回声,对其加工整理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教师做好和重视课后反思,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发现教和学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趋于完善,从而不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人曾提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课后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们只要做有心人,重视和做好课后反思,教学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篇2

一、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的渗透贯通

教学反思一般是指课堂教学活动后的反思。即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吸取教学中的教训,从而更有效地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行为。同时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的渗透贯通。反思不仅仅包括课堂活动结束后的反思,还包括对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内容、方式等的反思,是对优质、高效课堂的渗透贯通。

二、反思是促进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反思,能使教师在点点滴滴的思考与实践中,学会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建构自身成长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个性化、优质化的提高,促进教师高效教学;同时教学反思必然引领学生深思慎行、善思善行、敢弃敢扬、善学乐学,也必然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可见,触及教师内心世界的、震撼教师灵魂的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必要条件。

三、反思的内容

1.课前的设定反思

备课是首要的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的粗细与深浅。教学实践证明:即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如果课前准备不充分有效,教学效果同样是不会理想的。有效备课,是对备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甚至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设定、反思。具体说,反思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流程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练习安排是否典型精当,板书设计是否条理科学,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否服务于教学需要等,这些在上课前的有效反思会促进教学有效开展。

2.课中的瞬间反思

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而课前备课与实施教学之间往往会有一些出入。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调动起来,学生能否积极地、全面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能否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否得到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得到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最优化,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是否机智灵活……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的内容。可能会有教师认为这些应该是课后反思的内容,但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上进行及时、瞬间的反思,及时关注、反思学生的反应,才能及时有效地监控自身的表现,适时调控、适当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好与学生的关系,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3.课后的深入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篇3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的实施,我们很有必要反思传统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根据新标准的精神,在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在开拓学生的理解能力上。这种能力的发展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基础的,这就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教会学生理解英语篇章,而且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开展阅读活动。从中传授英语阅读技巧,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运用适当的策略,从而逐渐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当今关于反思性教学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对反思性教学做出了各自的解释。笔者本人比较认同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的解释: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反思性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常备的教学工具有以下几种:1.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笔记以及对教学的回顾总结;2.教师现场教学录制的音频和视频材料;3.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反思和交流研讨会。

根据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和基本观点,在阅读教学的进程中,教学反思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pre-teaching、教学中while-teaching、教学后afterteaching。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是:

一、教学前的反思

即运用过去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使阅读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过程。

(一)上课前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通常包含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发不同的教学设计,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合理;除了体现学科特色外,是否考虑了社会和时代对学生的需求;是否考虑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和长远性的结合;是否兼顾了学生的意志和情感;在目标的难易度方面是否体现了适度性原则等。

(二)上课前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首先,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实际,考虑选择和运用各种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教学模式,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为英语课堂教学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主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地进行。教学行为反思就属于这一阶段的反思运用,教学行为一般有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

(一)上课过程中的教师教的行为反思

上课过程中,教师教的行为可以这样进行反思: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等等。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境进行调整。

(二)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学的行为反思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行为进行记录、分析、调控,反思包括:注意、参与、思维、情绪等行为。这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的阅读技巧。

三、上课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即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反过来又为有效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服务。

(一)上课后的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记录反思笔记、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自我的教学水平,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这样记录,来促进自己思考,反省自己本堂课的教学效益,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促使教学最优化。

(二)上课后征求学生意见的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篇4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作为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教学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更合理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对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并提高教师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美国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了优秀教师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而已,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不可能有高效率的教学。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准的基础,是增强学生学习收益的有力保障。

(2)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即反思什么)。在现实的教学生活中,有的老师常常会在填写教学设计上的“教学反思”时无从下手,甚至认为此属多余,无话可说,于是往往就胡编乱造、前言不搭后语,这种反思是无效的。教师究竟该反思些什么呢?①反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前奏,是教师要反思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学目标明确往往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学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师需要不断通过学生的态度,对自己讲过的内容重新强调或进行调整、修正。②反思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之一。思想政治课教科书设计了大量探究性活动。活动内容的增加使大量的教学内容分散到了活动性课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活动中的知识,就需要将它们挖掘出来。教师们在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时,只需要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上,就等于抓住了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性。

(3)教学反思的模式(即什么时间反思)。我们进行反思不是为了重温过去,而是为了指导将来的教学实践。因此我们根据行动的阶段特点,利用当代组织学习理论,建立了反思模式,即从“为教学实践反思”开始,转向“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然后是“教学后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由此,我认为教学反思模式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了教学实践的反思――课前反思。在备课与制定课程计划的时候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现实教学中,如果我们只作表层上的反思,就会糊里糊涂地学之、听之、改之、做之,上完课后还是一个糊涂虫,只有在教学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才可能不断地提高我们有效教学的水平;退而思之,不如思考在前。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篇5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在新课程下,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绝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作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作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因此,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一、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有助于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地研究物理教学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有部分中学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二)有助于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地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二、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要转变教学理念,物理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足以提高专业素质,以及分析史料、推理证明、论断评价等研究能力。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学生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学生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学生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激发了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篇6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不对教学做认真的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答案是要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本人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汝明.《“美国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探究学习——兼论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2]方修培.《高中物理教学应凸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篇7

众所周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在于学生的学!学生学得有效就意味着教师教的有效。这就得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而教师要想仅有的45分钟课堂能高效完成,不仅要充满爱心、要有责任感、要有职业追求、还要有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最重要的是反思!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并有效的实施反思性教学。在反思中感知学生的学,在反思中修正自己的教。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已有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学,这才是教师最有效的教学!新课程需要这样的教学反思!

那么教师如何最有效的实施反思性教学呢?其实,教师在上完一节课以后,应该主动询问同学的反应,仔细分析学生的测评结果,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度加工,以期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从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效率。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教师对教学反思都能准确把握,我就是这样,我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

一、教学反思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不愿反思,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

(2)无效反思,无效反思即无成效的反思。反思不深刻。反思效果低效,甚致无效。大量的反思只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材的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今后教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却不是很多。

(3)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主要表现为反思的范围很狭窄,反思的层次也很低。

二、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向以下几方面努力:

(1)端正思想,明确反思目的。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以便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2)提高认识,勤于反思。首先,要提高认识。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发展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师反思能力的养成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基本条件。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个人或他人的优缺点,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动机。

(3)加强学习,掌握反思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反思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自我监控能力,就是对专业的自我检查、判断、评价、设计的能力。二是教学监控能力,就是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和过程进行计划、安排、评价、反馈、调节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中,课后反思也相当的重要。课后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反思。

三、意义有以下三点

(1)课后反思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意识,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能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细心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并最终能够有意识地、循序渐进的将研究结果和理论应用于下一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后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构建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正因为课后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教师才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2)课后反思是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首先,教师把教学过程中预先设想的新颖的情境引入法、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或者对偶发事情处理的巧妙方法等,在课后认真记录下来,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总会有点疏漏、失误之处。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篇8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目标,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看,英语教师应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课程开发的促进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形象。教师同样也是教学过程之后的反思者。

1.教学反思的理解

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依据的“异位”解刨与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效能和修养。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失败,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以促进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这种教学反思还应该包含教学成功的经验,以此来提醒教者不断地予以发展创新。

教学反思具有以下特征:(1)主动性,即教者自身为了提高教学业务,在教后对自己的教学得失予以积极主动的思考;(2)纠正性,即这种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查漏补缺,纠正其中的不足之处;(3)探究性,即教师针对教学中的困惑进行思考,甚至利用其他的条件因素予以探究;(4)发展性,即这种教学反思应该是对原教学过程的一种发展,更是对未来教学的创设。

2.教学反思的策略

2.1反思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自身教学探寻理论指引。

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都是受一定的教学理念支配的,没有科学的教学理念,就没有科学的教学行为,而教学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它是与时俱进的。如果我们的教学理念落后了,那必将使得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所以,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找出差距和不足,时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比如:英语教学目标很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但对知识点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如何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则往往被忽略。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就要了解英语教学研究的动态,加强对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还要对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如选择了哪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何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做到“治而不乱,秩序井然”?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教师反思的问题。因此,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能够落实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师应该认真反思的又一重要内容。

2.2以学生困惑为内容,反思课堂教学的过程。

课堂教学反馈、课后练习、阶段性测试等都能暴露出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应仔细分析原因:究竟是教师启发不当,还是教师未讲清楚?是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还是学生学习马虎?教学反思最重要的是寻找问题的症结,然后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方式。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就会在一次次的反思中不断地得到提高。比如在阶段性测试后,让学生统计每个大题的得分率,记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的反思。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薄弱之处后,从而学习更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困惑的基础上,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撰写反思小结或随笔。反思随笔可以写出做法或教学的不足,记录教师对教学灵感的思考,还可以写课堂上遇到棘手问题的处理办法。写反思随笔有助于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学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富有实效性,也是经常困扰我们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在课后及时记录课堂教学情况,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得失。

2.3反思教学活动模式,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活动模式最值得反思。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式和策略,以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要求。例如,笔者在讲解“makeourworldbeautiful”时,觉得自己教得挺卖力,而学生却情绪低落,几乎没有互动的可能。对此,笔者进行了反思,对教材作了如下处理:首先由小组讨论:“whatthingsharmourworld?”每组罗列出十件事并一起分享讨论结果。然后将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辩论。第一组辩论:whatmustwedotoprotecttheenvironment?第二组辩论:whatmustn’twedotoimprovetheenvironment?然后根据本地区的环境讨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然后写成书信给有关环保部门。

这样,笔者将自己的反思又重新融入课堂教学,以此来弥补上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经过第二堂课的实践,反思让笔者的课堂“活”了。通过讨论和辩论,学生不但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口语能力,而且增强了环保意识,加强了主人翁意识。教学活动模式的反思令课堂再现了生机,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3.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3.1注意反思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

3.2注意反思文本的优化利用。

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对此,应以发展创新的思想来优化文本资源。

3.3反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篇9

一、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前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前的反思侧重于对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主体、环节的反思,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有一些预见和应对的方案。首先,教师应对初中生的地理知识基础情况有所掌握,参考现阶段初中生的年龄、性格、喜好等特点。这些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地理学习意识不足,地理学科的学习目标与会考没有直接关系。大多数初中学生没有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且学习情绪不太稳定,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进行反思,选择分层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等正确的教学手段,会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其次,对课堂即将呈现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等加以反思。目前所使用的新教材往往时代感、思维跳跃性较强,技能体现新的学习思想,也是对课程标准的精确解读。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内容强调地理知识的生活性与实用性,是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学生的传统学习思维。部分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一些地理知识,认识不到地理学科的特色,也无法重新选择学习方法。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够让教师在规划教学时,打破教材排版的限制,更深入地挖掘初中地理教材的实际意义。

二、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的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在动态生成中寻求绝佳的能力提升通道。首先,教师要对地理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自己所用的教学方式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模式是否仍然以自己为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于往常。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地理学习的自由以及探究的空间。例如,在学习“世界人口的分布”内容时,在介绍世界人口分布相关联知识点时,部分学生参与热情较低。可以及时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由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图形、表格等材料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状况。这种及时的调整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课堂低效现象的蔓延。其次,教师要对地理课堂资源使用效率进行反思。课堂时间与空间资源是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以及教室空间资源,给学生展示地理知识。每一节地理课,教师都要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的时间,允许学生开放式地讨论,促进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加强地理学习的深度。例如在讲解“多变的天气”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一下今天的天气以及观看天气的技巧,促进学生思维在地理课堂中活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在学习能力上有不同,他们的差异导致其课堂学习反应也不同。教师要在教学中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不同学习反应,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问题。例如,在讲解“板块的运动”知识时,教师给学生描述板块运动的过程,一些学生一边思考一边想象,一些学生则皱起眉头。教师要关注这些学生,并记住这些学生可能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在之后的教学中重点训练。

三、课堂教学后的自我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后反思篇10

一、教师反思的深度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互动对话为主要特征、以改变教学行为为研究目的的教学研究方式。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与研究发现,如果反思缺乏深度,那么课例研究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而要提高反思的深度,教师就应该明确主题,精心设计课例研究的活动,并做好活动后的交流对话。

1.明确主题

通过观课、调查、访谈和研讨等活动,笔者发现,目前,江苏省常熟市高一历史课堂中普遍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轻视历史概念教学;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包办代替现象比较严重。因此,笔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以下两大活动主题:一是在高一历史新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概念教学;二是“如何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佐藤学先生语)。在活动前,笔者通过QQ群提前将此活动主题告知全体高一历史教师,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2.活动设计

确定活动主题之后,教师就要有的放矢地对课例研究活动进行全程设计和精心策划。本课例研究的主要活动有:一是同一备课组内老、中、青三位教师同题异构《开辟新航路》;二是集体反思性对话交流。本次活动历时将近一个半月,分为四步。一是准备环节。三位开课教师(三位开课教师是陈老师、钱老师和黄老师)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做好教学案的编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学情的研究等工作。其余教师做好听课前的教学设计,初步了解三位开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科教研员下发活动通知,给教师们一周的准备时间)。二是异构环节。三位教师精彩演绎高效课堂,其他教师上交自己的教学设计(开课教师同时上交教学设计、教学案和多媒体课件等),用心观察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用时半天,含三位开课教师的说课及学科教研员布置反思任务,教研室派计算机教研员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录像)。三是反思环节。三位开课教师认真回顾和梳理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作好上课反思,其他教师则认真写好不少于三千字的听课反思(用时一个月,其他教师将听课反思电子稿发送到学科教研员专用邮箱)。四是对话环节。全体高一历史教师集中进行反思流对话(用时半天)。

3.对话交流

同题异构进行一个月后,全体高一历史教师集中在教研室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对话交流,分享各自的反思成果,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碰撞。正如听课教师许老师所说,“陈老师十分重视知识的整体感知,他做的本课知识结构很有特色(如图1、下页图2所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听课教师徐老师说:“钱老师对历史概念的阐释比较到位。其实,在本课中有三个重要的历史概念必须要跟学生解释清楚,即‘世界市场’、‘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如果教师们能将这三个核心概念阐释到位,那么,本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就基本上无任何障碍了,此时,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合作学和探究学。”

“跟同伴相比,我的课堂思维含量不高。在自己编的学案上已把所有分析问题的角度、思路和方法都告知给了学生。上课时只是让学生罗列其中的知识要点。《开辟新航路》的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找到其中的规律,即西班牙支持的两位航海家都是向西开辟新航路,而葡萄牙支持的两位航海家都是向东开辟新航线。”上课教师黄老师这样反思道。

的确,开展“同题异构”活动可以促使教师积极地学习、思考和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从而避免出现有的教师坐享集体备课的成果,或者简单照搬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的现象。在本次“同题异构”活动中,三位开课教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其他教师也都在用心思考。通过备课、听课、说课、上课和评课等课例研讨系列活动,教师们踏踏实实地经历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教研全过程,并在研讨中取得共识,达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反思的广度

教师反思的广度主要体现在反思的全程性、全面性和全体性上。

1.全程反思

反思是每时每刻的。教师应将反思贯穿于自己的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教学全过程中,渗透于认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修炼,而修炼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断反思。反思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断地省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能从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探察它的积弊与沉疴,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得以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复杂艰难而又循环往复的过程。上课教师陈老师认为:“以前我只重视课后反思,其实课前反思也很重要,课前未雨绸缪、三思而行效果会更好。因为一堂课成功与否,往往与教学对象的情绪变化和教学环境的优劣是很有关系的。为了上好这一堂课,课前我花了很多时间深入钻研本课内容,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认真反思自己编制的教学案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并及时记录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及新策略。”所以,反思于课前、课中、课后,不失为检验课堂的好办法。只有这样的“瞻前顾后”,才能让反思更实在、更有效。

2.全面反思

反思是多元多维的。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的教,还要反思同伴的教,更要反思学生的学。

以反思自己的教为例。教师在每次课后都必须认真梳理如下问题:学习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预设的目标学生完成得如何;学习内容的整合是否适宜,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知识的建构;学习策略的运用是否高效,是否还给了学生学习权,学生是否有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更多机会;学习评价的实施是否科学,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激励和表扬下更主动、更自信、更快乐地学习;教学是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包括双基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方法的习得、认识的提高以及理性精神的养成等方面。

同时,全面反思还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反思教的行为,更要反思教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思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理想地说,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理念基础之上。所谓有理念,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选择和行为方式能够清晰地进行理念解释和行为描述,能够进行“为什么”的阐释。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形式、观点是理念的内容、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教师怎样思维,就会怎样行动。

3.全体反思

反思需要全体教师的用心投入,因为只有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都积极进行反思,才能让课例研究的效益最大化。

首先,教研员要提前做好反思活动的准备工作。以本次课例研究活动为例。活动前,教研员要认真做好对两大活动主题的系统学习、思考及对《开辟新航路》一课的深入研究。活动中,教研员要与学科教师一同完成反思任务。活动后,通过对高一历史课例研究系列活动的整体反思,笔者认识到,以后组织此类活动时可以适当放开些,即主题可以从教师中来,课也可以让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来异构(此次异构活动中“同”的味道还是比较浓,“异”的味道略显不足);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整个高中段历史教师或初中段历史教师或全体历史教师一同参与);反思的要求也可以更理性一点,这样才可以让参与教师收获更多的精彩。

其次,以往教研活动中多数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反思时,只有备课组长一个人进行教学反思,其他的教师往往只是看客,无动于衷。本次活动要求与会的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笔记。在集中交流之前,笔者收齐了三十一份反思作品(常熟市高一历史教师共三十一位),尽管教师们的教学反思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至少每个教师都参与其中,都写出了自己对课例研究的个性化解读和理解,这是可喜的进步。

三、教师反思的高度

教师反思的高度是指教师反思后要有认识的提高、行为的跟进和价值的引领。也就是说,反思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更能推动教师走向成功。

1.认识的提高

S中学戴老师说:“人是因为有了比较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也是因为有了比较学习才有进步。这次的课例研究系列活动可以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更明白了突破瓶颈的发展方向。以后,我们要切实在以下环节努力探索,争取缩小差距:①课前要多下工夫读懂学生、读透教材,特别要注重对历史概念的深度解读;②课中要给足学生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感悟中习得方法、锻炼思维、培养能力;③课后要多给学生设计一些活动类作业,让学生乐在其中。”“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语)。同题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这种教研活动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和提升的教学研究模式,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三位执教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和不同的教学策略,无疑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了不同教学艺术的无穷魅力。”这是某实验校陆老师的一番肺腑之言。

2.行为的跟进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教学观念、教学经验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目的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本次同题异构活动后,很多教师都感受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显着变化。例如,C中历史组和由特级教师马宁引领的S中团队率先行动,他们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共同体成员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采取连环跟进式教学:第一次教学后进行共同体集体反思,设计出更加优化的教学方案,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教学……两校历史组切磋教学艺术与教学研究的氛围很浓。在他们的课堂上出现了三个可喜的变化:一是变知识传授为智慧激发;二是变一言堂为百家鸣;三是变注重知识为关注生命。现在,两校的教师们一般都能做到:能让学生自学的让学生自学,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讨论的让学生讨论,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总结,能让学生展示的让学生展示。在他们的示范、辐射和引导下,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质的飞跃,更多的莘莘学子享受到了更优质的初高中历史教育,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3.价值的引领

S中学李老师在《让历史课堂多彩纷呈——〈开辟新航路〉同题异构的反思》中写道:

“第一,教师当为学师。为了写好周老师布置的这篇反思文章,我把我师傅马宁老师近年来写的概念教学论文读了个遍,如《‘存在性实践’视域下的历史概念教学策略研究》、《‘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例析》和《以核心概念引领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谈——运用范例建构模式复习〈社会主义在中国〉为例》等。课后发现,概念教学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既是发展智慧的核心,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的中心任务。当前,历史概念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讲解历史概念,草草勾划了事;二是不会讲解历史概念,绕来绕去不知所云;三是重史实概念讲述,轻理论概念阐释;四是史实概念缺少理论分析。以至于很多教学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还是囫囵吞枣,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也在网上查阅了数百篇关于同题异构的文章,了解到同题异构就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或同一个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和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并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