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行业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2:52

文化产业行业报告篇1

【关键词】动漫;Cosplay;青少年;产业文化

1动漫衍生文化――cosplay

1.1Cosplay

简单的来说,cosplay就是“角色扮演”,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cosplay是作为动漫、游戏、影视三栖衍生物的流行活动,是特指时下青少年对动漫、游戏、电影,以至于各种虚拟角色的扮演模仿秀。

对于coser来说,从事cosplay要进行大量的经济投入,华丽的服装与道具作为衡量cosplay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所以为了塑造心目中完美的动漫形象,青少年们不惜花费重金投入到服装与道具上。对于众多动漫产业的商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商机,久而久之,cosplay也成为一种利高额利润的产业。在青少年中,cosplay也渐渐成为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2cosplay文化的流行原因

1)cosplay文化流行的致动因,即cosplay文化流行的根本原因或本质要素:

总的看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cosplay文化流行的根本原因。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新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为cosplay文化的流行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支持。

另一方面,随着传统经济体制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原有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在改革过程中逐渐“失范”,不再有统一规范人们价值观念的作用;而同时随着国门的打开,各种新的文化现象不断汇聚,冲击着传统的文化价值。旧的文化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为cosplay文化的流行提供了一个思想空间。

2)cosplay文化流行的原动因,即青少年对cosplay文化的特殊内在需求:

现代青少年是在新时期、新的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有着许多区别于父辈的新时代青年的特殊内在需求。

首先,在信息时代的的洗礼下,现代青少年个个有想法,更加有个性,他们大胆、直接而又热烈的想要展现自我、表达自我。因此,他们不是压抑自己的思想、隐藏自己的价值,相反,他们极力地寻求可以表达他们思想,诉求他们价值的方式,而cosplay文化以其独特的“show”的魅力深深吸引了青少年。

其次,青少年有对理想状态的追求。现代青少年物质条件优越,但事实上,经济的富足并不能减轻现代青少年对自身现状的焦心,尤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青少年大都在学习、工作上承受着各种压力和困惑,他们不满意于现实世界中的自我,而极力雕塑着一个理想状态的自我。cosplay文化正是通过CoS一个理想中的角色,通过角色的转换暂时舒解心灵的压力,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最后,现代青少年崇尚个性,追求独特,有一种反叛传统、突破常规的“离经叛道”的价值诉求。而cosplay以其超炫的形式和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正迎合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3)cosplay文化的选择性动因,即cosplay文化流行的社会环境和其他因素: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为这种高消费文化流行提供了经济保障;其次,现代社会信息方式的不断增多,为cosplay文化传播拓宽了渠道;再次,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本土文化”缺乏创新,丧失竞争优势,使得cosplay文化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最后,cosplay文化本身“内显化”的表现方式,即用一种“软”的文化方式表达出青少年的叛逆反抗,对社会不具有特别大的实质影响,区别于非文化方式的“外显化”表现方式更具适应性和圆通性。此外,cosplay文化本身的文化价值感召力也是其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2调研过程

2.1发现问题

Cosplay主要以社团形式进行活动,国内一些现有的大型cosplay比赛(例如:金龙奖杯、cosplay超级盛典等)都要求coser以社团为单位报名参加。

本小组部分成员曾经有过cosplay经历,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以下问题。

1)coser与社团间的矛盾

目前coser们与社会上已有的cosplay社团沟通困难,无任何平台让彼此相互了解。导致在社团招不到coser的同时,coser们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直接造成了目前cosplay界的内部混乱。这种混乱还表现在:大量coser不得不以小团体或者私人名义参加比赛和商演,采取个体单干的形式,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商家信息沟通不顺畅,效率低下。

同时,我们认为,缺乏管理容易产生:cosplay业界风气不良,cos内容低俗,相关动漫衍生产品盗版屡禁不止等问题,还会导致cosplay文化体系在中国大陆难以建立。

2)社团与商家供需不平衡

单靠cosplay社团自身,不能处理好社团与商家、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一方面,现有cosplay社团多为学生组织,与商家、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难以找到商业性演出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商家难以找到相关渠道选择有实力的社团为自己提供商业性表演,无法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动漫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文化产业行业报告篇2

伴随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同时在主管部门的推动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提速。这些发展环境上的变化给地市报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市报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因此,积极探寻、研判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地市报经营路径显得十分迫切和非常必要。

抢占制高点,重塑报纸主业

在欠发达地区,广告经营仍然是当地地市报最主要的盈利模式。曾几何时,报纸仿佛是一艘全能“战舰”,灵活性强,运行自如。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受众的需要开始分化,随之而来的是广告客户对于广告推广的多元化需求,纸媒这艘“战舰”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广告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功能配套的庞大“航母舰队”。全媒体的兴起则为形成这样一个“航母舰队”提供了可能。

在全媒体时代,摆在欠发达地区地市报面前的迫切任务是建立和完善全媒体的信息平台。最理想的广告投放模式应该是广告客户在某家报社投放广告,其内容能够同时在平面媒体、户外传媒、网络、手机报等多种载体上呈现,通过图文、视频、彩信等多种形式到达不同受众人群,广告客户进而能够实现极为精细的客户分类,直达最有效的投放效果。所以,欠发达地区地市报需要克服资金、人才等制约,尽快丰富和完善传播载体。近年来,江苏连云港日报社致力于打造全媒体平台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先后整合连云港新闻网和苍梧晚报新闻网成立连网,主推视频新闻,相继和当地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合推出移动和电信手机报;在城市繁华地段、路口建设了近百块高端阅报栏,打造了自己的户外传媒阵地。

当然,全媒体并非“大而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才是全媒体建设的核心。对此,浙江温州日报报业集团通过技术统领数字化整合建设,嫁接、融合集团新、老媒体,实行“全媒体”经营之路。为进一步夯实“全媒体”的广告经营,为客户提供了更大的媒体传播平台和更多元化的广告产品。同时,温报集团的广告和发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还下设专门办公室,采用“信用分”管理方法,规范集团“报、网、刊”等媒体的广告经营秩序,使温报集团各媒体在“全媒体”架构下广告经营逐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地市报除利用新理念进行整合外,还可以寻求强强、强弱联合。2005年,由深圳、汕头、湛江等12座珠三角城市的19家地市报及部分县报组成了广告联盟。联盟的成立,实现了区域各城市报之间的新闻与广告资源的共享,拓展了更多领域的广告客户。2007年初,山东省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和《威海日报》确定建立市场联盟关系,组建两地报业市场联盟,实现广告资源的无缝覆盖。2009年底,宁夏银川晚报社将2010年商贸家电、房地产、汽车、金融教育、餐饮旅游等6大类广告的进行了公开招商,并于2011年1月16日与众望广告公司、银川钰水广告传媒公司、天合盛世广告传媒公司、剑龙影视发展公司、银川博格广告装饰工程公司等签订了广告合同,使《银川晚报》广告收入超出上年,达到600多万元。

积极拓展印刷业务,全面进军本地高端印务。欠发达地区的印务市场十分不成熟,印刷企业体量小、数量多,但市场总额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连云港市文广新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连云港市注册的印刷企业达213家,销售总额12亿元,其中只有3家企业超过5000万元,且没有一家从事出版物印刷。2010年,作为连云港地区最大的出版物印刷企业的连云港日报社印务公司,销售额为2000多万元,占全市的份额不到2%。

与连云港日报社印务公司情况相类似,欠发达地区地市报印刷厂(印务公司)大多占当地印刷市场份额不大,因而进一步挤占、拓展本地印刷市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由于技术、设备等制约,承揽本地的高端印务呈现空白或准空白现象,大多数高端印务被送往相对发达的城市印刷。面对这样的发展机会,欠发达地区地市报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品牌、人才等优势,积极拓展中低档印刷业务,全面进军本地高端印务。一方面可以大胆引进外来资金,通过合资合作做大做强,使技术再上新台阶,全面抢占本地高端印务市场。2011年,山东潍坊报业集团就与大众报业集团合资成立潍坊大众印务有限公司,打造山东半岛区域内的印刷龙头企业,并通过国资部门审批,厂房建设、设备购进等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另一方面可借鉴一些出版策划机构的运作模式,积极与大型出版社洽谈事宜,利用好现有的人才,适度引进出版策划人才,加强图书出版的策划工作,做大印务市场这块蛋糕。

深入开掘发行资源,提高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目前,不少地市报的发行往往局限于自己报纸的发行和投递,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为了破解这一发展瓶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早在2005年就与一家运输公司合资创办了长江报业捷龙快车公司。现在,该公司已经成为武汉地区最具品牌影响力的配送公司,年创收1000多万元,社会配送收入超过70%。

同时,欠发达地区的地市报可以利用自身运输资源开展物流配送服务,把发行网络建成物流配送网络,还可以主动寻求合作伙伴组建一城一网。如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利用中国宁波网开展团购,山东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利用青岛新闻网开展网购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抢抓发展新机遇,着力延伸文化产业链

报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以及在资源、平台、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在产业链发展上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如何在做大做强报业经营主业的基础上,抓住中央和各省大力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全力发展与报业紧密相关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大地市报必须应对和破解的新课题。

充分利用报社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会展业。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是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与房地产业、旅游业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无烟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国际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等活动,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产业形态。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地市报纷纷涉足这一行业,比如定期举办房展会、车博会、文博会等,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11年11月初,连云港日报社与当地企业振兴集团签署协议,合作共用振兴集团旗下的振兴国际花卉城。报社不用花一分钱,就得到了室内展厅1.2万平方米、室外场地4万平方米的使用权,使报社发展会展业有了非常好的载体。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欠发达地区与相对发达地区一样,也拥有各自独特的自然、人文等资源,只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够充分限制了资源的开发。但是,这也给处在这些地区的地市报发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2006年,河南商丘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商丘华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倾情打造的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林海风情园,是该市首家以生态为主的休闲活动场所;浙江省舟山日报社深入挖掘濒临失传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舟山群岛渔绳结的文化内涵,将其开发成具有浓郁海洋文化特色的礼品,并积极布局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2011年11月7日,湖北随州日报社携手旅游业巨头旅游百事通,使全国性超大连锁旅游超市旅游百事通正式进驻随州市……这些尝试均是地市报借力资源优势谋求新发展的生动案例。

充分利用宣传阵地优势,培育本地演出市场,大力发展文艺演出业。这种做法也早已被广大地市报社所借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2009年1月,泰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泰州报业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获得文化部颁发的营业性经营许可证,连续承办了“欢乐中国行·魅力泰州”和“歌舞青春·助威泰州”等大型广场文艺演出,社会反响良好,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如山西长治日报社仅2010年就先后成功举办或承办了“五国马戏表演”、“国粹京剧国家优秀曲目长治巡演”、“地球小姐绿色环保大赛”长治赛区比赛、大型说唱剧《解放》等有影响的演出,繁荣了长治市的文化市场,同时带动了报社收入的增长。

充分利用宣传阵地优势,大力开掘和发展艺术品收藏业。这方面,盐阜大众报业集团利用宣传优势,用版面换书画家的画作,再通过运作实现营收是一生动案例。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盐阜画院院长金城君介绍,仅2011年10月的一次画展,画院的100多幅作品就被人订购一空。

此外,2011年11月,连云港日报社旗下的苍梧晚报社利用《苍梧一周》周刊的平台与连云港市书画院合作,根据双方协议,每周刊发一名书画家的作品。如果画作通过报社平台展示出售,报社可提取一定的费用;如果画作出售不成功,作为版面展示的回报,每名画家要提供两平尺以上的画作,报社年底集中拍卖。可见,这一既弘扬中国文化又能为报社带来收益的活动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地市报人的兴趣。

结合报业自身优势,大力开辟业外经营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发展潜力巨大,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处在其间的地市报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党报的品牌、人力资源储备、创新策划能力等),走独资、合资合作之路,大力开辟业外经营。

有资料显示,地市报的房地产、汽车等占整个报社广告总额的比重都比较高,充分说明这两个行业对于广告的需求很大。同时,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的这些产业发展也不够充分,市场潜力比较大,这就给欠发达地区的报社发展产业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前几年,徐州日报社抓住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机遇,注册成立了徐州报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与当地品牌开发商合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贵州六盘水日报社涉足房地产与酒店茶楼娱乐业,每年收入占报社总收入的近50%;连云港日报社2010年通过购置土地,建设标准的长安马自达4S汽车销售店,注册成立了报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2011年已销售汽车300多辆。

文化产业行业报告篇3

【关键词】环境信息披露;独立环境报告;系统性;客观性;可比性;可读性

一、引言

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社会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正确处理这一问题,需要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作出巨大努力,而客观的独立环境报告,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改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

我国的监管层也意识到了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8年2月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也于2008年5月14日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鼓励上市公司在披露公司年度报告的同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披露公司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其中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重要内容。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研究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文章已经不在少数,但大多是针对上市公司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针对我国目前企业独立环境报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较少。本文对比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两家上市公司与日本Cosmo石油公司2007年独立环境报告,分析我国企业在独立环境报告中存在的差距并提出完善我国企业独立环境报告的建议,以期有效推动我国独立环境报告的发展。

二、中日石油企业独立环境报告对比分析

日本是目前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做的比较出色的国家,大多数上市公司编制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独立部分。我国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大型石油上市公司也都公布了独立的环境报告。

Cosmo石油公司2007年度的可持续报告中,环境报告作为单独部分占10页篇幅,且提供的信息量较大。另外,长达3页的沟通报告也主要提供的是企业环保信息,分析其生态卡基金的具体资金来源及运用等信息。而中石油在其2007年社会责任报告中将安全环保合并披露,报告篇幅也长达12页,中石化则在其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将健康、安全和环境报告合并披露,报告篇幅只有6页。从环境信息提供的内容和质量来看,我国企业和日本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我国企业独立环境报告系统性差,不利于对企业的总体环境表现进行评价

从石油企业的角度来看,我国企业独立环境报告的系统性差距主要体现在:

1.没有对企业的环境活动进行综合评价

日本Cosmo石油公司环境报告的第一部分是对企业环境活动的综合回顾,该部分用图表清晰简捷地列示了企业环境计划的总体目标、主题、每个主题的具体目标及执行情况及将来面临的挑战,框架性相当突出。其中每个主题的具体目标都有量化指标,并且据此对当年执行情况进行了量化评估。这种评估既有利于企业环境目标的执行和进一步的完善,也有助于读者对企业的总体环境活动进行整体评价。而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报告中都没有综合分析部分,在时间纵向上不具有可比性,读者不能清晰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企业也不能有针对性地对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

2.没有综合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综合的环境会计信息有助于读者对企业在环境方面的努力和成效进行整体评价,是有效执行环境保护政策的保障。日本Cosmo石油公司的环境报告中有单独的环境会计部分,参照日本环境厅制定的相关指南,以表格的方式全面量化披露了企业当年的环境成本、环境收益以及以往的累积环境成本。成本和收益的综合反映能使读者从整体上确认企业用于环境方面的资金及取得的成果,从中清晰地看到企业的环境绩效,也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比较。而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独立环境报告中都没有综合的环境会计来反映企业当年的所有环境成本和收益,不利于读者评估企业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和收益。

3.没有披露企业活动对环境的总体影响

Cosmo石油公司单独用一部分,通过图表、数字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具有整体感,能让读者清晰地了解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其主要做法是用数据说明企业原油开采、原油运输和炼油各项业务的整体投入和产出。投入主要包括能源、原材料和水等的投入总量,用物理量表示;产出则包括产生的产品、废气、废水、废渣和pRtR法①规定的化学物质排放总量,其中废渣还应说明回收利用及排放情况,pRtR法规定的化学物质也应说明排放量及转化量。另外,产品运输、仓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废气,产品使用过程产生的废气也都给予了量化说明,读者能较为轻松地用投入产出法评估企业对环境的整体影响,按不同业务和环节披露也有利于不同企业相同业务和环节之间的比较。此外,从2001年开始,Cosmo石油公司还编制并披露了综合环境影响和环境生产率指标,有利于读者对不同行业和规模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比较。

而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没有整体清晰地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说明。其中中石化的环境报告没有涉及任何关于企业投入产出的绝对数指标;中石油则只是散落地在企业节能部分粗略和选择性地披露了年度节约煤量和水量;在减排部分披露了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CoD排放量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对企业整体的投入和产出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披露,更没有分不同的业务部门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企业对环境的不同影响,读者难以就企业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整体评估。另外,两家公司在资源的投入和“三废”的产出上,有的只披露绝对数的,有的只披露相对数的,而且披露的信息都不全面,使得读者根本无法在不同企业之间比较并作出投资选择。

(二)披露的重点存在差异,我国企业环境报告主要反映成绩,客观性较差

从中日企业的环境报告体系和内容可以看出,两国企业的披露重点存在差异。日本主要是客观量化地披露企业的环境政策及其执行情况、企业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所采取的措施,在影响中既有取得的成绩,也有对没有达到既定目标的评估,总体比较全面;而中石油和中石化则是选择性地提供有良好意愿的信息和成绩,重点在于突出成绩,但是定性内容多,而且主题较为分散。

(三)披露的形式存在差异,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清晰度、可读性不足

从表达形式上看,日本企业的环境报告综合运用文字、图、表及编制的指数进行系统表示,图文并茂,生动、清晰地传递了企业环境信息,可读性较强。如环境活动综合回顾的图表、环境会计的成本收益表格及环境成本的细分图系统清晰地体现了企业的所有环境活动和成绩,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按原油开采、原油运输、炼油、产品运输和仓储、产品使用几个环节图示投入和产出,还有绝对数指标的柱状图和相对数指数的连线图,使读者能轻松地理解企业的环境绩效。而中石油和中石化则较多运用文字,图表较少,表达方式则不够清晰、简明,可读性不足。另外,从排版设计来看,Cosmo石油公司的报告更为清晰明了,每个部分标题和字体明显的有变化,使读者能比较容易抓住重点,中石油和中石化在这些方面则明显存在差距。

(四)我国企业环境报告未经过独立第三方的审计,可信度不足

要增加环境报告的可信度,接受外部第三者的独立审计是必要的。因为企业也许很容易就可以制作一本报告,但是如果少了第三方审计,就算是信息再完整准确,也难以增加外部使用者对报告书中信息的信任。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企业环境报告书撰写规范,企业环境报告书需附第三方审计报告。Cosmo石油公司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就附有环境审计研究集团主席的第三方意见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独立审核报告。而我国中石油的社会责任报告和中石化的可持续发展报告都没有附第三方意见和审计报告。

三、结论

从中日两国石油企业独立环境报告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还需大力提高独立环境报告的信息披露质量,应提高报告的系统性和信息的完整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增加对企业环境活动的总体评价、环境会计及企业活动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分析等内容,让读者能较为清晰地对企业的环境表现进行综合评判。在分析时还应注意内容的全面性、客观性、可比性和可读性,能量化的尽量量化表示。为了企业之间具有可比性,绝对数和相对数指标应同时披露,Cosmo石油公司的环境影响点数(eip)和生产率指数(ep)两个综合指数指标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J].会计研究,2005(3):47-53.

[2]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2002(1):43-47.

文化产业行业报告篇4

【关键词】广告产业;媒体集团化;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传媒经济

【中图分类号】F13.8G206.3【文献标识码】a

背景与问题

二十多年来,中国广告产业经历了戏剧化高速发展。论者几无例外地相信,作为一类依附性产业,广告产业经营额增长与国内产品总值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增长密不可分(黄升民、邵华东,2006:pp.423-435)。宋建武与其合作者在对“代表媒体产业发达程度的广告经营额,代表媒介成长经济环境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三个数据进行的分析中发现,从1981年到2003年,广告经营额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76和0.986,且统计意义十分显著(宋建武等,2005:pp.26-31)。对三个指标逐年增长率检验时宋等人还发现,在1982到2003年度区间里,广告经营额与两大宏观指标年均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3,0.599,有中等偏高的正相关性。当对年度区间做更细致地划分,将1982到1995年作为第一个观察区间,1996到2003年作为第二个观察区间后,宋等人发现,在第一个区间里,广告经营额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431;而在第二区间里,两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和0.811(宋建武等,2005:pp.39-40),正面相关性显著提高。“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一,在广告经济由空白点起步时,由于起点低,其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其发展更多来自于自身的刚性成长,在这个补足发展阶段,广告经营额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相关程度不高(指1982到1995区间-笔者注);其二,在广告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进入常态之后,也就是在1995年之后,同时,在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商业经济逐步活跃的大背景下,广告经营额的增长情况与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与其增长的相关性更强(指1996到2003区间-笔者注)。”宋等人做如是说(宋建武等,2005:p.40)。

从利用宋建武等人提供的数据制作的曲线图中不难看到(宋建武等,2005:p.37),1982到1995年,广告经营额与其他两项指标增长率间时而紧密,时而大幅度偏离。在1996年前后,二者间距离趋于稳定,且比前一时期接近(图i)。宋建武等人依据广告经营额与两大宏观经济指标增长关系对产业发展所做的划分大体上符合该曲线图的变化。

上述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一个观察广告产业发展,提出问题的角度:当广告经营额与两大宏观经济指标变化幅度出现显著不同时,就有理由追问其中的原因。仍以上面的图示为例,从中不但可看到了三条曲线运动趋势大体相仿,还可以追问为什么,例如,1984年广告经营额增长率出现明显下跌而另外两项指标却位在上扬?从中不但可看到从1990年起三项指标一起上扬,还可以追问,为什么广告经营额增长在1993年抵达增长率尖峰而另外两大指标的登峰期却晚至广告曲线已垂直下跌1994年?这类追问,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或许能发现广告产业内部因素,广告产业与宏观环境之间更具体的互动关系在产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加深对广告产业变迁动力的理解。遵循这样一种提问和思考的方式,本文尝试揭露和解释上图中显示的一个现象:从1998到2001年,广告经营额增长率与其他两条曲线做长达四年的逆向运动,且在2001年空前靠拢,几近重叠,[1]为所观察的1982至2003年区间中绝无仅有。这一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

思路与假说

范鲁斌把1992年到2002年看作广告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认为传媒集团化是这个阶段中的“十大变革”之一,表现为:(1)报业和电视业的集团化是1998到2001年间媒体市场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在2001年,报业和广电集团化均处于高潮期;(2)集团化导致了竞争加剧,令广告市场上“硝烟弥漫”,以致“推动了广告业加速发展”(范鲁斌,2004:pp.61-62)。其中“推动了广告业加速发展”的陈述让人难免生出疑问,因为2001年广告经营额增长率分明遭遇下滑,而且,是在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一起上扬的条件下下滑。

按照简单逆向思维的方法,我们建立起一个工作假说:从1998年到2001年,报业和广播电视业的集团化是广告经营额增长率滑落的主要原因。启示做如此假说的是产业经济学中对与市场结构的一般性分析:市场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企业行为的变化,而后者又会引起市场绩效的变化(戴伯勋、沈宏达,2001:p.108)。具体到我国媒体集团化问题,集团化多利用行政手段整合分散的媒体,提高产业集中程度,从而改变了地方市场结构,减少竞争,结果是强化媒体在与广告主、广告公司交易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导致广告产业整体绩效降低。

所谓工作假说是指一种并不完全值得信赖的看法。但为了思考的方便,工作假说可当作探讨的起点,从可能想到的种种角度去检验它,修正它,以求获得一种更经得起追问,也更接近事实的观点。由于无法得到更具体数据,对上述工作假说的检验只能停留在行业和广告经营门类的宏观水平。即便如此,上述假说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检验:第一,在广告产业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如从1992到2003,媒体广告经营单位-主要是报纸、电视广告经营单位-与其他广告经营者的营业额增长率有较显著的正面相关性。这样,正面相关性可被视为基线(baseline)或常态(norm),偏离常态的变化才能构成问题,造成解释的必要。

第二,在所欲特别观察的年度区间,如报业集团化高潮期的1998到2003年,[2]电视集团化高潮期的2000到2003年,报纸、电视广告经营单位与其他广告经营者营业额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偏离基线。如果这种偏离表现为两者的负相关性,可能说明媒体广告经营与其他门类广告经营者的利益出现不一致。

第三,在所欲特别观察的年度区间,广告产业经营额平均增长率应该低于媒体广告经营单位。果如此,说明媒体市场格局的改变可能伤害到行业整体的利益。

第四,与长期的数据相比较,在所欲特别观察的年度区间,GDp等宏观经济指标增长率与广告经营额增长率相关性减弱,说明宏观指标不足以用来解释后者的变化,应该从其他更具体因素--如媒体集团化--中寻找解释。

第五,在所欲特别观察的年度区间,无法发现集团化之外的其他因素可用来全面有效地解释上述数据的变化。

我们从多种来源搜集了相关数据。其别要提到的是范鲁彬在《中国广告25年》搜集、

整理的不同门类广告经营单位的数据。没有这些数据,本文中工作假说的检验和修正会是不可能的。

发现

从第一个角度的检验中我们发现,自1992到2003年,不同门类营业额增长率之间,门类与和行业经营额增长率之间都存在正相关性。其中,专业公司与广告行业经营额增长率之间高度正相关,统计意义十分显著;专业公司与电视、报纸广告经营单位营业额增长高度正相关,统计意义也十分显著。而且,电视、报纸广告单位营业额与广告行业经营额增长率也高度正相关(表i)。换言之,在观察区间内,不同门类营业额增长之间没有冲突,一门类的增长不以他门类或行业总体的不增长,过低增长为代价是行业发展的“常态”。

此外,我们还对前集团化时期-1992到1997年-的营业额增长率做了相关性分析,专业公司与电视、报纸广告经营单位营业额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3和0.821。其中,专业公司与报纸广告经营单位营业额增长高度相关,且统计意义显著。换言之,前集团化时期,专业广告公司与报纸、电视广告经营单位营业额增长率有着和谐的正面相关性。

当从第二个角度即对集团化时期的数据进行检验时,分析结果偏离“基线”。1998到2003年六年间,专业公司与报纸广告经营单位营业额增长率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为-0.601,中等程度负相关,统计意义不甚显著。2000到2003年四年间,专业公司与电视广告经营单位营业额增长率间的相关性为-0.967,高度负相关,且统计意义十分显著(表ii,iii)。这似乎表明,媒体和专业公司处于你赢我输的关系之中,电视广告经营者和专业广告公司的关系几近零和游戏。第三个角度的检验发现,[3]1998到2003年间,广告经营总额,专业公司营业额和电视、报纸广告营业额平均增长率为15.21%,14.91%,14.54%和17.00%;2000到2003年,四项指标平均增长率为14.79%,12.55%,14.39%和21.65%。换言之,从1998到2003年报业集团化期间,报业广告营业额增长超出广告产业经营总额和专业公司营业额之增长。在2000到2003年广电集团化期间,电视广告营业额增长超过专业公司营业额增长,但低于广告产业经营总额(表iV)。这些数据表明,在媒体集团高潮期,报纸广告经营明显有出色表现。电视广告经营表现良好。广告经营总额增长差强人意,专业公司营业额增长疲软。

第四个角度的检验显示,1998到2003年,广告产业经营总额与两大宏观指标增长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其中,与GDp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526,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相关系数仅为0.188,唯两系数的统计意义均不显著,仅有参考价值(表V)。然而,同期报纸广告营业额与两大宏观经济指标增长率的相关性提高,相关系数达0.799,统计意义水平0.056,接近显著意义标准(0.05)。但报纸广告较高增长幅度(17%)未能在其与广告产业经营额的相关性中获得体现,二者的相关系数仅为0.389(表Vi)。换言之,报纸广告增长对于行业经营额增长未有显著贡献。分析也显示,从2000到2003年,电视广告经营额与GDp和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的相关系数为-0.373和-0.546,与广告产业经营总额增长的相关系数为-0.71,但统计意义均不显著(表Vii)。

第四角度的检验表明,媒体集团化时期,报业和电视广告对行业经营增长贡献甚小,或许有负面贡献。报业广告增长与两大宏观指标有较显著的正面相关,而电视广告与两大宏观指标增长呈负相关。

四个角度检验勾勒出的这样一幅图景:广告产业增长与两大宏观指标增长之间稳定的正面相关关系被打破(第一角度检验),媒体广告增长超出产业与专业广告公司(第三角度检验),但前者并不总是对产业增长做出明显贡献(第四角度检验),甚至,和产业与专业广告公司增长有负相关关系(第二角度检验)。媒体广告的出色表现无法直接用宏观经济指标或产业增长来加以解释(第四角度检验)。概括言之,由于宏观指标不能解释的因素,媒体广告经营表现出色,但这并未给产业整体发展带来明显益处,甚至伤害了专业广告公司的利益。这些发现支持我们的工作假说。

尚有一些现象未能由工作假说解释。例如,报业广告与电视广告的表现有相当明显的差别。就平均增长率来说,前者的表现超过后者;就对于行业的贡献来说,前者是正面的,后者是负面的;就和宏观指标的关系来说,两者也有正面和负面之别。因此,需要寻找其他可能的解释因素。第五个角度的检验设想了一组或许拥有解释力的因素:第一,由于2000年国家税务局颁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家药监局颁布有关不得刊播处方药品广告的规定,导致广告主投入的减少,致使行业经营额增长率降低。该因素具有相当的解释力,特别是对2001年广告经营额增长出现的低谷而言(见图i)。然而,它难以解释整个考察区间的数据变化的因素。例如,它可以解释广告行业经营总额增长在2001年的跌落,但无法解释媒体广告营业额在本区间平均增长率不降反升的现象。

第二,由于营销战略的转变,广告投入的份额减少,导致广告经营额增长疲软。该因素的解释力十分有限。假定整合营销中促销、公关等支出中降低了媒体广告部分的投入,本因素的确可解释广告经营总额增长幅度降低,但无法解释门类营业额的变化。在该因素产生影响下,专业广告公司营业额或许降低(减少媒体广告策划,制作和业务),报纸、电视广告营业额降低的可能性会更大(减少了投放业务)。如此,本因素难以解释媒体广告营业额增长率上扬的现象。第三,由于户外、因特网等广告渠道的成长,广告支出分流到新兴领域,导致传统广告部门营业额降低。如这一假定成立,传统媒体广告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该因素的解释与观察到的数据不符。

第四,由于广告制度的动摇,广告投放者直接与媒体广告经营单位交易,导致专业广告公司业务范围缩小,增长变缓,而媒体广告经营者营业额增幅加大。这一因素有一定解释力。然而,执行伊始,广告制就遭遇到此类问题。如果以往这一问题没有导致广告经营额与专业公司营业额增长率跌落,在媒体集团化时期却带来了如此结果,可能说明集团化导致的市场结构变化使广告问题凸现出来。这种理解倘若能够成立,它与工作假说并不矛盾。

第五个角度的检验说明,2000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不得在媒体刊播处方药品广告的规定可能是有解释力的因素,应加以考虑。

讨论

根据上述发现和分析,可以观察一下1998到2001年的中国广告业究竟发生什么。

从图ii去观察,报业集团化伊始,报纸广告几乎没有出现增长。这可能和机构变化后的适应期有关。只有当集团覆盖了足够的市场后,报业广告增长才成为可能。同时期,专业公司营业额增长稳健,行业经营额稳中略降。接着在2000年,报业广告营业额增长一举上扬,幅度约20%。

但由于报业广告的发展并未能给行业整体带来利益,专业公司营业额增长率的明显滑落,乃至行业经营额亦现下滑。此时尚未经历集团化的电视广告领域增长下跌到谷底。也在此时,第一个广电集团的出现。2001年,一组广电集团的出现并没有为电视广告带来福音。相反,该门类增长率滑落到历史最低水平。对此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广电集团化类似于报业集团化,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够显示其竞争能力,但这一解释没有考虑其他共生现象:报业广告、行业经营额增长一起下跌,其中,报业广告增长下跌几乎将2000年所获全数失去。共生现象迫使寻找能够对产业整体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2000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不得刊播放处方药品广告的规定责在难逃。令人诧异,是年专业广告公司营业额增长呈上升状态。为什么来自管理部门的打击没有造成该门类营业额增长率下落?我们尚没有可信赖的解释方法。

至此,本文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有了一个答案:1998到2001年,由于媒体集团化对于广告产业结构的改变,在整个产业收入中占有“半壁江山”的专业公司营业额增长受阻,产业经营总额增长率因此逆两大宏观指标增长而滑落;其间,政府税收与广告管理政策的变化减少了广告投入量,使广告产业面临的困难加剧,以致在2001年出现广告经营额增长十分接近两大宏观经济指标增长的罕见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i和图ii去看,从2002到2003年,虽两大宏观经济指标增长乏力,广告经营额开始回扬并稳定拉开和宏观指标的距离。报业广告继2002后在2003年持续增长。专业公司营业额则在2002年探落谷底后于2003年回扬。而电视广告增长率在2002年戏剧化地登峰后,次年又以同样戏剧化的方式下跌。虽然这组现象已经不包含在本文讨论的中心问题-广告经营额增长与两大宏观指标增长靠拢之内,对广告产业经营额增长的逆势回扬和电视广告增长率下跌似有必要做一分析。

先看电视广告增长幅度的下跌。虽然报业与电视业都迅速地走向集团化,以改变产业结构来强化市场势力对于两大媒体的意义或许不同。报纸依政府行政体系板块来划分市场。跨地区经营会遭遇强大的行政壁垒。在如此的市场格局中,以地方党报为首的报业集团可能迅速提高地方报业市场集中度,获得市场势力。另一方面,依行政管理体系划分市场也是电视业的现实,但卫星传输技术推动着跨地区乃至全国市场的形成。对于电视产业来说,利用集团化来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效果相对有限。2002到2003年间,地方的,区域的,全国的市场都面临广电集团之间的竞争,为广告主和专业公司提供更多的选择。

再看广告产业经营额在2003年的上扬。显然,在行业经营额中份额巨大的专业公司和报纸广告营业额的增长对带动行业经营额增长起到重要作用。还须提到的是户外广告营业额的大幅度增长。据范鲁彬记载:“至2002年底,户外广告载体总数已1756,026块,经营单位62,257户,实现广告额998,664万元,较1999年增长72.93%,户外广告已与报业、电广形成三架马车的格局,成为传媒广告市场三大主要竞争对手”(范鲁斌,2004:p.63)。从本研究的角度去看,由于户外广告的无须经过具有“喉舌”性质的媒体机构,户外广告经营者面对的是不具备集团化势力的交易伙伴,行为更具市场化性质,容易取得较好的市场绩效,虽然,营销策略的变化可能也在户外广告的崛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我们使用的数据中,户外广告、新媒体广告和有线电视广告经营者被划分在一个门类,统称“其他广告经营单位”,因此无法对户外广告、新媒体广告乃至直邮广告的表现做具体分析。但下面的图示似可说明,这些门类的营业额在2002到2003年间开始令人瞩目的增长(图iii)。随其对行业整体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加,媒体集团的市场势力可能遭遇进一步的消解。

结语

至此可以将本研究的工作假说做如是修正: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集团化是造成1998到2001年前后广告经营额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逆向运动的主要成因。集团化改变了广告产业的市场结构,使媒体得以利用行政权力带来的市场势力在广告交易中获利,造成其他广告经营者的损失,并减慢了广告行业的增长,而2000年政府颁布的涉及广告管理的法规加剧了广告行业的困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认识是对数据曲线呈现的一种罕见现象的分析结果。它不是,也无意成为对我国媒体集团化的最终评价。媒体集团化倡导者的主要论据之一是中国需要拥有与“国际传媒大鳄”对抗的“航空母舰”,集团化因此常被理解为我国全球化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卢嘉杰,2005:pp.23,30-31)。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来评判集团化是否逐步接近实现其宏伟目标。

文化产业行业报告篇5

2005年4月16日,“2004―2005年度中国广告风云榜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经理,《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总经理梁洪文当选为“2004―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广告经营100人”。但是,熟悉他的人并没有在颁奖现场看到他的身影。此时,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分析两报第一季度的经营状况。

“2004―2005年度中国广告风云榜”评选组委会授予梁洪文的颁奖辞是:先进的经营理念――用版面做媒体、靠策划去运作,科学的内部管理――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优异的经营业绩。

五次改革五次浪潮

梁洪文进入新闻媒体的第一个角色是记者,成为广告人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1988年,山东的报业市场出现了第一份晚报――《齐鲁晚报》,并迅速培育起了读者市场。但是,当“晚报、晚报、《齐鲁晚报》”的叫卖声传遍大街小巷,当每天看晚报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的生活习惯时,晚报的广告创收却一直没有什么起色。1993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齐鲁晚报领导研究决定,从编辑部的业务骨干当中通过竞争选拔人才承包广告部。

在这之后,《齐鲁晚报》广告部又进行了五次重大的改革:1995年第一次改革,广告部“一分为二”,引入竞争机制,这是《齐鲁晚报》在广告经营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正是这次改革,让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在记者岗位上已小有名气的梁洪文迈入了广告领域,成为他事业和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97年第二次改革,“合二为一”,形成“上统下分、统分结合”的体制;1998年第三次改革,更高层次的“合二为一”即“上统下分,有分有合”的体制;1999年第四次改革,内勤统一管理,外勤放权经营;2000年第五次改革,整合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广告经营队伍,成立了两报广告中心。作为改革的参与者、策划者,以至后来的主持者,这五次重大改革就如五次浪潮一样,不仅推动着齐鲁晚报广告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也使梁洪文成功地转型为一名成熟的经营管理者,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广告经营管理模式。

谈起自己的“广告管理经”,总结这五次改革,梁洪文认为,晚报广告经营管理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分”与“合”辩证地结合了起来。“分”是为了增强组织的活力,祛除惰性,提高效率;“合”是为了加强统一协调和管理,减少内耗。该“分”的“分”,该“合”的“合”,在“分”的基础上“合”,在“合”的指导下“分”。“分”与“合”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齐鲁晚报》目前这种既高效又规范的广告运作模式,这是晚报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得来的宝贵经验。

“大树底下不乘凉”

梁洪文闲暇时喜欢下下棋、打打牌,他认为这是智者的游戏。小小棋盘方寸之间,不见刀光剑影,落子之时却也惊心动魄,功败垂成。该出手时要有胆量,长远发展要有谋略。或许在他心中,这颇像济南的报业市场,下棋便也是对自己智谋的演练。

《齐鲁晚报》的广告“封杀”曾在新闻界产生过巨大震动,梁洪文对这个行动的命名是“市场份额返利法”――“客户有选择媒体投放广告的自由,我们也有广告版面销售的自由。”

“市场份额返利法”的产生是有背景的。2001年,《齐鲁晚报》鉴于同城的竞争对手过于夸大发行量,对自己有贬低,由此开始对广告进行控制,让客户进行选择。《齐鲁晚报》要求广告客户所投放的报纸广告版面必须有80%以上的份额投放到《齐鲁晚报》,根据投放比例对客户进行返利。如果客户投放的广告版面比例不足80%,《齐鲁晚报》将不再接受该客户的广告。在这种排他性的措施下,大的广告客户为了在山东全省打品牌,基本上都只在《齐鲁晚报》投放广告。《齐鲁晚报》的广告价位远高于其他几家竞争媒体,在客户广告投放额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版面的控制,实际上大部分广告投放额也就到了《齐鲁晚报》。

在这种广告控制下,新进报纸很难打破壁垒,梁洪文称为“大树底下不乘凉”,他认为,虚拟的对手也是对手,设想对手长大以后的情况,就必须现在开始控制。这种被竞争对手称为“完全不平等的竞争”让梁洪文得到了各种不同的评价,但他还是将这个政策坚持了下来――是显著的经营效益让他有这个决心和信心:《齐鲁晚报》广告收入2001年―2003年平均递增22.5%,2004年实现广告收入4.2亿元,同比递增21.6%,预计今年可达到4.8亿元。

整合资源塑造品牌

随着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单靠广告创收的媒体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媒体必须尝试产业化运营,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最终在市场竞争中持优势。那么,如何走出一条媒体的产业化运营之路呢?梁洪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用市场化的手段整合资源是媒体产业化运营的重要手段的结论。

在梁洪文的视野里,现代传媒拥有的优势资源很多。以报纸为例,读者、信息、品牌形象、版面和栏目、传播渠道都是可以充分挖掘、整合的资源。他曾专门撰文《整合资源――媒体产业化运营的重要途径》,阐述自己在这方面的见解。在实践中,他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其中,在“用版面做媒体,靠策划去运作”的指导思想下,他独辟蹊径,把经济专刊作为报纸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突破口,取得了成功。

“满足并引导读者需求”,这是许多媒体在稿件采编时所遵循的原则,但梁洪文认为,在这种传统的办报观念下,报纸版面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报纸同质化现象严重,报纸难以寻觅到真正有突破的发展途径。大家的精力往往放在几个竞争对手和自己报纸的稿件版面比较上,这使版面缺乏个性和特色,缺乏战略性的实质创新。

现代办报的理念应当是怎样的呢?梁洪文是这样分析的:重视市场化运作,用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办报。他认为,报纸要把读者的要求和自己的中长远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去考虑,要有一种投入意识、市场培育意识,更要有一种市场推介意识。这种办报理念决定了版面的设置必须确定一种发展目标,能够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报纸发展的资源优势,而且还要克服“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充分挖掘每一个版面的资源,让它产生更多的效益。

2000年,在济南报业市场上有多家报纸混战的情况下,《齐鲁晚报》提出了提升品牌和品位的战略。与此同时,大众报业集团也对《齐鲁晚报》、《生活日报》两张子报进行了广告、发行业务的整合。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梁洪文主持了两报的经济专刊的改革运作,他采用板块责任人负责制,推出了房产、汽车、家电、健康、教育等工作室。他给经济专刊确立的办刊目标是:一要读者爱看,二要业内厂商关注,三要为报纸创收。

现在来看,经过短短的几年运作,《齐鲁晚报》的《齐鲁楼市》、《都市车界》、《现代教育》、《今日健康》等专刊已渐渐成为报纸在相应行业内的子品牌。这些经济类专刊拥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并且在相应行业的厂家、商家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梁洪文相信,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和读者的日益细分,经济类专刊不仅仅是报纸中的几个版面,而且会成为报纸产业化运营的载体和最佳平台。

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梁洪文深感媒体品牌的作用和巨大魅力。作为无形资产,品牌不仅成为体现媒体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而且更能为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带来广阔的运营空间。梁洪文分管两报的社会活动中心,他十分注重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做大做强晚报品牌,提升晚报的社会影响力。他曾亲自参与成立了晚报棋院、围甲专业队、国际象棋队、交响乐团、书画院、艺术团、青年话剧团等,这些社会活动的开展,增加了两报的美誉度,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

管理队伍,这是每一个团队的决策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怎样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梁洪文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应是量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完美结合。在他的心中,考核一个管理者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业务指标,这是业绩的最具体体现;另一个是员工满意度,这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础,反映出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

对于前者的实现,他要求自己的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过硬的素质,具体说,一要有“野心”,二要有“心智”。他经常这样鼓励自己的员工:既做了广告人,就一定要做最好的。人不能没有一点野心,广告人尤其要有野心。没有野心,就不会有劲;没有劲,潜力就挖不出来。他还认为,广告人应该是有“心智”的人,心智在于一种悟性,而不是学历意义上的聪明。“过去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可我们看到的是很多有知识的人并没有产生力量,应该说‘文化就是力量’才对。而文化的内涵则如大海一般辽阔深远,必须能够兼容并蓄,雅俗共赏。广告人要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分析,去推理,去判断,才能发现那些潜在的,不为常人所注意的新的观念、新的产品、新的市场,这就是广告人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梁洪文经常说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他认为,工作中的失败常常是缺乏热情,而不是缺乏能力。广告人这个职业,没有多少科技含量,只要认真了,细心对待工作,每个人都能干好。他要求员工不要把工作视为一份谋生的职业,而是要把它当成一项最伟大的事业,当成自己成长的学校。

对于第二个指标的实现,他更多地向自身“挖潜”――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目前,全国正掀起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梁洪文的理解,学习型组织就是要把企业变成创造和产生新知识的平台,以增强公司的学习力为核心,使员工体验到工作的生命意义,提高群体智商和创造力,使员工感到,工作是愉快的,学习是快乐的。为此,他认为传统的“用人工作”观念应转变为“工作育人”的观念。

梁洪文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企业要想留住人才需要有五个“前”――其一,必须是一个前进的行业;第二,是一个有前途的企业;第三,要有一个前卫的领导;第四,要有一个能发挥自己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第五,就要有“钱”。他把这段话记了下来,并据此总结出自己管理人员的三个注意事项:一个是要给人才提供机会,成就事业的机会,这是最关键的一条;第二个是要有合理的薪水;第三个就是发展的空间。“发展”才是硬道理,报业集团要发展,部门要发展,个人也要发展。

梁洪文的目标是要建立一支忠诚于报业集团的懂经营、会管理的广告队伍,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战无不胜”。

文化产业行业报告篇6

代表们认为,同志的报告紧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顺应全党全国人民新期待,是代表人民利益、体现人民意愿的好报告。代表们一致同意中央纪委工作报告和修正案草案。

李晓红代表说,走进十会场,我就感受到团结的气场、凝聚力量的气场、我们党坚强领导核心的气场,感到自豪、荣耀、自信,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报告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等论述,符合民心、顺应民意;报告将生态与文明结合起来,反映党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认真负责的态度;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是新的历史使命。会后,我们将认真贯彻报告精神,发挥武大人文学科优势,解读、宣讲、贯彻十精神。

路钢代表说,报告内涵丰富,亮点纷呈,最重要的意义是牢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最大的亮点是通篇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报告回应了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前应重点部署和推进的改革有三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建新的伟大工程。报告把创新驱动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非常及时。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华中科技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十精神,在推动创新驱动战略上起带头示范作用。

徐平代表说,听了报告,倍感自豪,深受鼓舞,充满信心。作为汽车人,我深切感受到十年来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产业大国和汽车市场,2011年与2002年相比,产量由200多万辆增长到1850万辆;二是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越来越明显,汽车产业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越来越大;三是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入贯彻落实十精神为新起点,加强企业管理与创新,努力开创东风汽车发展新局面。

邓崎琳代表说,报告全面务实、重点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令人振奋和鼓舞,我们将认真学习和贯彻,做好自己的工作。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虽然中国比国际上一些国家要好,预期也较好,但少数行业仍十分困难,比如钢铁,全行业亏损,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这是世界钢铁行业都面临的问题。武钢将深入贯彻中央精神,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产业升级、降低成本等渡过难关,推动钢铁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推动钢铁产品向终端产业延伸,为终端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王建鸣代表说,报告通篇体现党的高度自信,令人振奋,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应对复杂局面的信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四化”同步协调发展道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等,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人民愿望、符合党情国情,必将有力指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周霁代表说,报告气势恢宏,思想深邃,以人为本,自信坚定,切合世情、党情、国情,顺应党心民心。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宏伟。二是支持中西部发展为我们带来了福音和机遇。三是把生态文明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十堰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时,要坚持规划优先、城乡统筹、发挥优势,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李新华代表说,报告博大精深、立意高远,听后有三点感受。一是自豪,十年成绩令人自豪,我们荆州也是这样,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二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理论科学,制度先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越来越坚定;三是自觉,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任务,增强了我们的紧迫感、使命感,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报告精神。

王玲代表说,报告解渴给力,使我们头脑更清醒、方向更明确、信心更坚定。报告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我党领导方式、发展思路的重要转变。我们要贯彻落实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举措。建议在推进“四化”同步中坚持产业先导,坚持改革突破,坚持融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两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

梁惠玲代表说,报告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任务,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部署,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鄂州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将着力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统筹城乡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城融合,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构建承接平台;实施“五个全民”,均衡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

刘善桥代表说,听了报告感受很深,主要是“八个最”,最鲜明的主题是把科学发展观纳入指导思想体系,最伟大的旗帜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深刻的论断是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最振奋人心的目标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深化改革开放,最大的实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最强有力的保障是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最让人感动的是加大对老少边区的扶持力度。

肖旭明代表说,报告总结成绩令人欣喜,描绘未来令人鼓舞,发出号召催人奋进。近年来,恩施发展环境根本改善,建成一条高速公路、一条铁路,“十二五”末期县县将通高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民人均拥有近2亩特色产业基地,70%收入来自特色产业;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民族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刘新池代表说,报告站位很高、落脚很实,学习报告有三点突出感受,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符合国情,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仙桃将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进“四化”同步,抓好民生改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张爱国代表说,聆听报告感受最深的是八个字:清醒、自信、坚定、开拓。回去后要在天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精神热潮,重点强化五个方面支撑,即精神支撑凝聚力量,产业支撑壮大规模,平台支撑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改革创新强化动力支撑,加强基层党建强化组织支撑。

朱汉桥代表说,报告顺应时展要求、符合人民意愿,非常给力,振奋人心。学习报告,对文化强国战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文化不仅是国际竞争软实力,而且是科学发展硬支撑。近年来,潜江通过抓文化建设核心内容、文化建设平台和文化建设全覆盖,大力推进文化名市建设,为发展增加了后劲。

文化产业行业报告篇7

【关键词】分部报告;财务报告;多元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抢夺市场,分散风险,走上了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经营的道路,企业的经营活动日益复杂多样,使内部各部分面临不同的风险和机会,不同的盈利水平和增长趋势,使得信息使用者难以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分部报告便应运而生。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关收入、资产和负债等信息的报告。

一、分部报告的产生背景

多元经营及跨国经营的发展推动了分部报告的产生。多元经营是指企业在原有产品或行业的经营基础上向其它产品或行业发展,拓展其经营范围,它既可以是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方面有一定相关程序的产业或产品。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二次大战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进一步高度集中,垄断程度不断提高,美国、西欧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私人垄断资本先后掀起对外扩张的浪潮。一个多元经营的公司或是跨国经营的公司其经营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有行业的因素、有产品的因素、有地理位置的因素及各国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因素。

二、分部报告是对合并报表的解释和补充

信息使用者对跨行业、跨国界集团公司财务信息的需求,导致了合并会计报表与分部报告的产生和规范。从各国的实践情况来看,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披露的相关制度规定早于对分部报告的有关规定。合并会计报表通过对集团内企业间的内部交易进行抵消,使信息使用者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分部报告与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

分部报告与企业其他财务报告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们互相配合,互为补充,为揭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企业集团的信息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构成了规范企业集团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实务的完整整体;另一方面分部报告又在具体对象、内容等方面体现出了其与其他财务报告之间的显著区别。(1)分部报告与财务报告之间的联系。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指出,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补充信息、财务报告的其他手段和其他信息。分部报告是有关企业或企业集团下的分部财务信息,属于其他财务报告的范畴,在财务报告体系中属于中级或次级信息。个别财务报表包括三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其所提供的信息是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通用会计信息,反映了各个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却不能有效地展示整个企业集团的整体经营情况。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是对各个经营分部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和风险情况的简均,具有一种“平均化”效应,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企业不断涌现的今天,不能披露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及风险情况。分部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平均化”效应,使报表使用者更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2)分部报告与财务报告的区别。第一,在具体对象上有所不同。分部报告的具体对象主要是企业对外报送的有关分部信息的分部报告。所构建的是一个企业里地区分部或行业分部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业绩。第二,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分部报告更注重对各分部的投资风险的分析。企业集团的整体盈利是由各个分部良好的业绩所构成的。若某一分部经营业绩不良,将会影响集团整体的利益。

四、分部报告产生的作用

(1)分部报告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对企业股东或潜在投资者来说,分部报告能让其更好地了解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经营情况,大大提高了其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及潜在盈利能力预测的准确性,可以对企业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及对管理层做出公允的评价;对于债权人及其他报表使用者来说,可借助分部报告所列示的企业不同分部的资产额、利润额等指标,得到更为准确的财务信息,通过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来评估企业短期变现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以确定信贷决策,有助于做出更有依据、更为合理的决策,使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配置。(2)分部报告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管理当局来说,分部报告的提供能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全面地了解各行业和地区分部的获利能力、投资风险、发展前景及业绩完成情况,更好地参与制定集团各分部的发展规划并做出相关的筹资、投资决策。(3)分部报告有助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分部报告不仅对微观个体有巨大的帮助,对宏观管理当局也有重要意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大都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内居于领导地位,他们中的几家甚至一家的生产经营都对国家经济发展、财政收入、投资、进出口、国际收支产生重大影响。

文化产业行业报告篇8

拓展新媒体,多元经营,加速转型

随着媒介融合步伐的加快,传统媒体经营趋向多元化、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而网站经营是一个强者恒强、弱者被弃的领域。在商业网站盈利幅度不断增长、国家和省级新闻网站迅速发展的当下,地市新闻网站心怀忧患意识,寻找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盈利模式。

2009年,中国宁波网实现了增值业务、手机报业务、频道业务和广告业务并行发展的良好局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基本完成了集采编业务、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为一体的集团数字平台的构建,集团正在向文化产业拓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化传媒集团和文化集团。石家庄日报社2007年提出“四二一”计划,两年来通过整合报社内部资源并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搭建网络平台、数据平台、移动平台、商务平台,完成了全传媒、全覆盖两项战略任务。

跨地域结盟,通力合作,做强做大

报业唯有做强做大,才能实现行业利益的最大化。在不断提高报纸传播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拥有更多的受众,因而不同形式和背景的合作、联合已成为2009年各强势报媒的主题。

继200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辽沈晚报》整合《铁岭晚报》资源,出版《辽沈晚报・铁岭版》之后,湖北《楚天都市报》地方版《楚天都市报・襄樊版》也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9年3月初创刊。2009年2月,滁州市委宣传部与南京日报报业集团签约。决定从3月起联合开设《南京都市圈・滁州版》。2009年5月7日,《济南日报》平阴版――《济南日报・新平阴》正式创刊出版。

传媒集团发展迅速

继2008年12月10日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后,2009年又有5家地市报报业传媒集团相继挂牌。

2009年4月17日,太原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集团拥有《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山西商报》、太原新闻网及经营类实体太报传媒印务公司、太报传媒报刊发行公司,太报传媒广告公司、太报传媒物业公司等。8月27日,太原日报报业集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组建太报集团和太报传媒有限公司,完成人事、薪酬、职称评聘和经费包干等四项配套制度改革。

9月27日,云南省第二家传媒集团――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正式成立。该集团目前下辖《昆明日报》、《都市时报》、《滇池》杂志、《皮肤病与性病》杂志、昆明信息港等5个媒体,昆明报业传媒集团计划用5年时间将集团建成云南省一流的报业传媒集团。

9月28日,湖北省第一家市州传媒集团――黄石日报传媒集团成立,目前拥有《黄石日报》、《东楚晚报》、《大江报》、《东楚传媒》、东楚网・黄石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及原黄石日报社旗下广告、发行、印务、旅行、户外、网络科技、培训学校、投资等优质资源。2009年10月30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挂牌成立,旗下拥有3报2刊2网和1家出版社。2009年12月6日,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旗下有《洛阳日报》、《洛阳晚报》和洛阳新闻网、洛阳手机报等媒体,并拥有广告、发行、印刷,房地产、演艺、旅行社、出租车、酒店等10多家经营实体。

应对金融危机举措得力

面对金融危机的袭扰,各地市党报采取了有效措施,保持了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2009年l季度,连云港日报社广告收入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28.7%,广告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此,连云港日报社采取八条创新措施迎战危机:一是改革经营体制,建立激励机制,打造报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主动出击,开发商业市场,寻找经济低迷时潜藏在各行业领域里的商机,三是挖掘报社广告的“新量”和“增量”,加大市场培育开发力度,通过策划开发广告新产品推动广告资源的开发;四是加强广告策划,加强与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的品牌战略合作,打造一个共赢的利益平台,五是新办一批实体公司,快速发展新型媒体;六是盘活广告价格,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随市场波动的广告价格运行体系,七是充实强化经营队伍,提升经营人才的整体素质;八是加强管理,降低营运成本。

湖州日报报业集团面对2009年初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做大城市电视项目、开发商业区的墙体广告、引进多画面滚动灯箱广告车使报社在户外广告市场中占有了较大的阵地优势,同时促使报社的产业结构开始向跨媒体、多媒体、全媒体的方向发展,经营结构从过去单一的平面广告经营向户外广告经营、影视广告经营转变,经营模式从过去单一的报纸版面表达发展为概念性广告、直观性广告、形象性广告的交替互动。i整合资源,全面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媒介生态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以门户网站、博客、播客、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受众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传统媒体的地市报社,在经历了20年强势扩张后,既要守住宣传阵地,讲究社会效益,又要走进市场,讲经济效益。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全媒体方针,包括网站、户外视频、手机报、移动报等,集团通过已成立的全媒体新闻中心逐步探索全媒体价值链的运营模式。

2009年,南京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南京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注资投入到报业集团旗下的南京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将该公司培育为资产优良、运行规范、多媒体、跨地区的新型传媒企业。

2008年,金华日报社通过联合金华市政府有关部门创建了一批部门工作QQ群,让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广大网友可“对号入座”,随时登录专门的部门QQ群或通过QQ群留言,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互动交流,使政府与民意有了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新增入各部门工作QQ群的网友超过万人,目前在群人数超过4000人,共解决网友问题6000余个。

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增添后劲

2009年度我国文化产业全线飘红,仅1月至5月,我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达17%。其中,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增长势头良好达30%,销售增长20%。

为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报业跨越式发展,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从2009年下半年起重点进军文化产业,投入5亿元重点打造三大文化产业项目,分别是印刷数字化产业园、城市岸望文化创意设计广场、创意人大厦。11月18日,浙江创意产业园在温州开园运营,是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打造的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的首个创意文化产业项目。

民生帮办新闻反映民意,服务百姓

民生帮办新闻是近年来随着“民生新闻”这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闻学概念发展起来的,它秉承了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等民生新闻的新闻理念,是媒体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对报道思路、报道方式的一种新探索。

从天津《每日新报》的“新帮办”到《南国早报》的“市民之声”,从《郑州晚报》的“郑州帮办”到《东南快报》的“帮办”,帮办日益成为服务读者的一大亮点,也成为拓展民生新闻的一项有效措施。《宁波日报》城市帮办志愿者服务站自2005年3月成立以来,目前已拥有三队一站,即帮办社区服务队、帮办英语义教服务队、帮办造血干细胞宣传队和免费寻人网站(天天寻人网站)。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都市晨报》在科学分析本地社区及社区新闻发展和现状的基础上,每天较为固定地拿出两个版面,版标为“徐州社区新闻”。此外,黑龙江《大庆晚报》、石家庄《燕赵晚报》分别开办了《生活帮办・民生资讯》和《晚报帮你办》专版,均以最快的速度处理百姓提出的一切问题,受到了当地读者的高度评价。

面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正确引导

2009年,我国发生多起突发事件,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将突发事件告诉广大读者,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稳定是地市党报职责所在。

为应对突发性事件对媒体的考验,温州日报社出台突发事件报道的预寨化机制。2009年8月4日,气象部门预测“莫拉克”台风可能严重影响温州,报社随即“应急响应”,形成由报社主要领导挂帅的台风策划报道小组,先派记者预先到达重点部门和乡镇蹲点,再根据气象等部门对台风动态的预测预报以及一线各路记者汇总的信息,多渠道多频次的召开策划会,为完成本次灾难报道进行超前预案。

“6・29”火车相撞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媒体――《郴州日报》的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工配合,快写快发,向社会及时、透明、客观地公布了事故处置情况。

坚守主业,提升品牌价值

品牌意味着品质与服务,是企业对市场的承诺,也是创造需求偏好、避免产品同质化的关键。对于逐步成为市场主体的报业来说,必须与其他行业一样完成品牌的塑造、维护和提升。

2009年,嘉兴日报社陆续实施了“5+1”品牌工程,率先在地市党报中改为瘦版,并成立视觉中心,使图片和版面质量大幅提升。报社还与中国记协网合作,推出旨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国内媒体图片合作平台――城市新图网。版式深度改革的目标是推动《嘉兴日报》从行政型媒体向市场型、社会型媒体转变。

强化人才素质,夯实发展基础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发展,媒体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不断培养人才、激发人的创造力,才能使事业冲破寒流,渡入暖洋,这已成为2009年各地市党报老总的共识。

文化产业行业报告篇9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改进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B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利益相关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内容和格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财务报告模式随着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的建设得以不断改进,但是现阶段,对财务报告的变革仍然相对缓慢,在信息披露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许多局限性。

一、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企业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企业形象、商誉等无形资产,因为不直接参与交易活动,它们因计量方面的原因很难在财务报表上得到反映,但是这类事项或情况却对企业日后的经营业绩意义深远;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软资产,及对企业发展意义深远的项目,都得不到反映,甚至导致企业被迫破产;现行会计制度对由于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未实现收益不予确认,这就无法如实反映企业本期间的全部收益,而且将未实现增值摒弃在收益计算之外,使收益计算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导致以后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收益与相关成本进行了错误的配比,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币值变化频繁化,这种传统的会计收益与企业真实的全面收益差异日益扩大,如用传统的会计收益作为基础进行决策,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现行财务报告缺乏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披露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现行财务报告还缺少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传统的企业目标在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社会与公众的利益,使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从而造成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不断加剧等。

(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及时性不足

及时性是财务报告信息的灵魂,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巨额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然而现行财务报告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投资人、贷款人往往需要经过及时地、连续地分析与评估方能做出相关决策,这对现行财务报告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提出了新的挑战。可想而知,这样的信息滞后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及相关方面的快速决策、投资评估等经营组织的需要,基于这样的信息所做出的决策的可靠性也就大大降低。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企业的投资及信贷决策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地分析与评估方能定夺,失去了时效性的企业财务报告对于使用者来说毫无价值,甚至会对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产生误导作用。

(三)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模式灵活性不强

财务报告模式受到标准化的禁锢。现行财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表将企业财务信息相同的报告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告予以标准化,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它假定能够满足所有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但不同使用者的具体决策及其模式千差万别,它们所需的信息也必然各不相同,因为就使用者个体而言,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于利用明细信息,有的用文字信息,有的用图表等直观信息,若只采用单一的模式,通用财务报告显然难以同时满足所有使用者的个性化信息需要,影响了财务报告的普及率。另外,由于财务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已不满足通用的财务报告了,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财务报表以外的某些特定需要的差别报告。

二、财务报告改进对策

(一)完善现行财务报告的内容

1.重视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

丰富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方式。其一,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的在某一时点上无形资产存在状况的信息应该全面揭示无形资产价值、累计摊销价值和无形资产净值;其二,在利润表中,改革现有损益表,使之能直接反映无形资产损益的情况,对于无形资产转让收益和外投资收益较大的企业,可以在“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和“投资收益”项目下各设明细项目,或者通过设计无形资产收益计算表来进行直接披露;其三,在现金流量表中的“无形资产摊销”项目应单独列示于主表内,并将投资增加的无形资产价值和处置无形资产收回现金的价值单独列示,以披露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减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另外,为了详尽反映无形资产增减变化情况,还可以设计编制“无形资产增减明细表”,企业根据内部管理与外部需要,也可以编制“无形资产收益计算表”,“开发研究成本明细表”等,作为正式报表的附表,与报表同时报送。

2.重视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

人力资源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现代经济理论研究表明,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人力素质已经成为生产函数的内在部分,成为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在现行会计体制下,投资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额多大,一律作为当期费用,这就使人力资产被大大低估,而费用则大幅度提高,因此必须对它进行披露。要解决人力资源信息披露问题,除了需要深入研究人力资源计量的理论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的确认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分配等问题。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需要,建议在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中增添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的说明报告。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的报告包括:人力资源的投资报告,它主要反映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人力资源的流通报告,它反映企业当年人力资源的变动情况;人力资源的效益报告,它反映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使用状况,即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

(二)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定期财务报告提供信息的滞后性不仅降低了信息的相关性,也为会计造假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信息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提高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已成为当务之急。传统的财务报告是一年报告一次,属于年度报告。为了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在年报之外,又陆续增加了半年报、季报等统称为“中期报告”的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新兴课题。企业应尽可能及时地提供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告提供的周期,如月度财务报告或适当地发表临时财务报告、简化年度财务报告等。此外,要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还必须解决会计信息的传递效率问题。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导致信息产生、传输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实时呈报财务报告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通过网络和建立实时报告系统,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及时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多方位财务信息。也就是财务报告的及时化、网络化。

(三)改进现行财务报告方式

文化产业行业报告篇10

第四,继续推进权力阳光运行建设。一是督察所有行政执法事项无条件上网运行,杜绝双轨运行现象。截止6月底,上网办理169件。二是加强对所有办件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审查,针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办理结果外网查询等功能需求,不断加工完善。三是加强对行政执法网上操作流程全程监控、监督。五是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做好便民服务。9年4月23日),已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施行。二是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09〕66号)的要求,完成了《**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评估报告》的课题研究和课题报告的撰写、报送工作。三是组织开展了全市文化系统文化理论创新工作,《**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政策研究报告》荣获省文化厅2008年度文化理论创新工程一等奖,《2007年**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荣获省文化厅2008年度文化理论创新工程三等奖。四是对江宁区锡剧团、浦口区扬剧团进行调研,形成了《**市区县国有专业艺术院团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初步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法制保护对策研究报告》。五是受文化部市场司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的委托,组织我市参加了“中国文化市场三十年”网上征文活动,截至6月30日,报送和发表征文43篇。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中国文化市场三十年”网站开设了“**征文专栏”。这些征文从多角度、多视野反映了**市文化市场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六是完成了对《2008年**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的修改,该报告被收入《中国创意产业报告(2009)》一书,已于今年4月出版发行。完成了对《2008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报告》的修改,并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文化蓝皮书—公共服务》一书,该书2009年8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六,努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根据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参加研究了组织**文化产业考察团到台湾考察、招商工作;与**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共同研究了**文化产业考察团创意产业协会分团组团工作;修改、审核、报送了协会起草的《**文化产业考察团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分团方案(草案)》。根据栖霞区委宣传部的请求,协助、配合栖霞区政府组织2009首届中国“龙潭杯”金箔金线应用创意设计大赛活动。向**钟山创意产业园管理委员会(**钟山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dtz载德梁行房地产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介绍了我市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应栖霞区政府的邀请,实地考察了**钟山创意产业园,并就该园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对**垠坤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宣告西祠街区网络实体店经营失败,园区转型为青年创业园,提出了意见。

二、2009年下半年的主要任务

第一,认真组织实施《**市游艺娱乐经营场所2009-2011年总量与布局规划方案》和“网吧发展计划”。继续保持取缔无证游艺娱乐经营场所和“黑网吧”的高压态势,在反复查处、坚决取缔中建立较好的市场经营秩序。突出抓好全市网吧监管系统建设,按照全国一个标准,全省一个软件的原则,将安装和反卸载作为长期的工作目标。实行区域责任制,做好文化聚集场所易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检查全市文化行政机关对《2009年**市文化(文物)系统普法、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工作要点》和《2009年**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学法安排》的执行情况。加强对本机关和各区县文化局制定的涉法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加强对本机关和各区县文化局文化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认真做好行政许可听证、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工作和规范性文件登记备案审查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报备工作。

第三,继续开展“五五”普法宣传,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以江宁区文化局、建邺区文化局、溧水县文化局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为重点,2009年10-11月开展对各区县文化局和机关行政执法处室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工作。

第四,进一步做好对各区县文化局和机关各处室在工作中遇到的重大涉法问题的研究和答复,特别是对其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涉法问题进行调研,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