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十篇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十篇

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3:51

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篇1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关键是要明确发展目标,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作为衡量发展好坏的根本标准;调整发展思路,由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加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创新发展模式,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也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的有机统一。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就是要尊重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明确发展目标: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明确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这一事关发展的价值取向、终极目标和衡量标准的问题。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就是要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目标定位,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仍有几千万人口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必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高度重视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就业培训制度和对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把扩大就业、控制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必然存在差异,但社会主义必须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稳定增长,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成果。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无论国家、企业还是家庭、个人,都有可能遭遇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各种风险,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上帮助人们抵御风险。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养老、失业、医疗和最低生活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政府和社会都要高度关注生活困难群体,加大扶贫力度,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四是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应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认真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认真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此外,还要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调整发展思路:由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加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

物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财富增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努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但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并非单纯为了增加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当人的基本物质消费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人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人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以人为本调整发展思路,由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加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预言,未来社会的财富标准不是劳动的消耗而是组成社会的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社会关系、劳动能力和个体素质的自由而充分发展,是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的双重发展,实际上包括了由每个个体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发展和以个性化为特征的个人发展两个层面。从社会层面来看,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从个体发展来看,就是个人物质和精神上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的全面提高。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既着眼于满足人们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提高人们的素质,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实现物质财富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把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要把发展教育放在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首要位置,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教育创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使教育的功能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得到充分发挥。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我国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当今社会的竞争,无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惟有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有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必须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培养人才,努力吸引人才,有效使用人才,使人才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保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源泉。

创新发展模式: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过程。经济发展是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精神动力、社会条件。物质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人的需要又是多重的,包括人权保障、民主参与、社会公平、生命财产安全、精神文化生活、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篇2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3、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工作的党员,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

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篇3

一、机构编制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根据行政法学和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国家的行政管理,包括对行政机关的管理和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两个方面,前者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如我们机构编制管理,后者是一般行政管理。机构编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个法定机构的组织发展达到协调、合理、适度、科学的目标,使社会这部大机器运转得更加协调、均衡,减少各类机构纵横两方面的磨擦和不必要的矛盾冲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人,重点是担负着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机构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是否按照法定的、边界清晰的、科学合理的职能履行了职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就无所谓发展观、政绩观的科学化,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很难统筹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南。要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紧紧围绕五个统筹发展目标,实现机构编制管理从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新的转变。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推动发展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不断推动思想解放,敢于突破,善于借鉴,勇于探索,利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机构编制管理既要管“制”,也要管“活”,充分运用机构编制这个杠杆,促进政府机构的优化设置、编制的合理配置。要逐步变被动为主动,由批机构、批编制、批职数,转为进行政策法规研究、战略研究、前瞻性研究和技术性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就要求机构编制部门必须树立统筹意识,从习惯和满足于完成琐碎具体的机构编制审批业务转变到重视研究解决大的问题上来。把机构编制工作搞新搞活,注重研究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努力做到站得高一点,想得深一点,做得实一点,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求我们机构编制部门必须树立民本意识,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自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在管理思想上,尊重人、信任人、依靠人。通过我们的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推动全面发展。

三、找准新形势下机构编制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

机构编制部门的时代定位,是进入新世纪站在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交汇点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部门。编办的历史使命,是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以转变职能和体制调整为重点,研究推进科学合理的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准确把握自身的时代定位,找准切入点。我认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是: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为经济社会生活统筹、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辩证内核方法论增长方式

为了“无车日”不惜砸毁奔驰轿车;为了“环保意识”不计成本研发“新鲜空气”;为了“重大工程”可以“先上马后补票”。如此种种,虽然主观愿望是善良的,但实际结果却是不科学的,是违背可持续发展的。其根源就在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误读,秉持了错误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内核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第一次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术语提出。此后,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众多解析。《我们的共同未来》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够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①《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指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的含义。”②但从众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的内核构成来看,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在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以使环境资源不致减少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这一内核包含了“需要”与“约束”这两个方面的辩证内容: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它当然首先要讲发展。发展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努力的全部过程和结果。”③没有发展就没有人类的文明,就没有历史的进步。这是可持续发展辩证内核“需要”的方面。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走向富裕是当今中国的主旋律。十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节能减排,鼓励低碳环保,不能逆历史发展潮流,回归原始状态。低碳出行不能砸车,节约用水不能不喝水。

第二,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固然要有资源、环境的投入,没有投入就不会有产出。但这种投入不是无节制的投入,而是要能保证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伤及地球承载能力的一种投入。这是可持续发展辩证内核“约束”的方面。因此,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创新技术、提高效率,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使资源、环境的消耗速率低于资源环境的再生速率,使当前的决策不对改善将来生活水平的前景造成危害。

对可持续发展的误读

以增长为代价来保持续。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类对资源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成为了人们共同的心声。于是,有些人认为只有放缓经济增长,甚至停止经济增长才能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保证现有的资源、环境得到保护,才能保证下一代的发展。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这是一种知性思维,即形式逻辑思维,是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他们以直觉和表面的观点孤立地看待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认为环境的破坏是源于经济的增长,只有放弃增长,才具可持续。其实,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增长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增长是经济在量上的增长,是本体,是实质。而增长方式是实现量的增长的途径和方法,增长本身并不是造成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的原因,造成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的根源在于落后粗放的增长方式。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优化增长方式,来获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双丰收。因此,臆想以增长为代价来保持续,这显然是片面的,是因噎废食的做法。

社会的发展首先要以经济的增长作为保障,没有经济的增长,人类就无法享受现代农业的保障,也无法享受现代工业的富足,更无法享受现代服务业的便捷。古人骑马会见爱人的幸福感受,跟现代人坐飞机到上海会见爱人的幸福感受是不可能一样的。所以,经济在量上的增长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要求,没有增长,可持续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然,我们强调经济增长需要投入并不是无偿投入,而是经济性投入,追求投入最小,产出最大。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减少废气、废水、废物排放,使资源环境利用速率小于资源环境的再生速率,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以环境为代价来促发展。持这种观点的人一方面是以资源投入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为理由,认为人类利用各种手段来索取各种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无可厚非的;另一方面,他们以环境具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为理由,认为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可以通过环境的自我净化功能来加以处理。这种观点貌似是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得出的一种结论。其实,这其中隐藏着致命的错误。即无论是后者还是前者中的大项与小项,分别在大前提与小前提中已经被偷换概念,因此,整个推理是错误的,结论也是荒谬的,其实质是以牺牲资源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是一种杀鸡取卵做法。

经济活动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能源、土地、水、森林等资源是人类生存之本,经济发展需要以一定的资源为物质基础。但是,资源承载能力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如果经济发展一直沿袭高消耗的模式,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将不断下降,将严重危及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性。

环境是各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经济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如果经济的发展继续沿袭着“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的模式,使得环境所接受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那么环境质量将急剧降低,影响到资源的存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使生产效率、人类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机会蒙受损失,并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空间支持。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应该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联系起来。求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毁灭性掠夺自然、污染环境为代价,而是应当把发展与生态保护联系起来,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④只有使二者相互协调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不误。

以经验伪装“规律”默认污染的合理性。如果“以增长为代价来保持续发展”和“以环境为代价来促发展”这两种发展观是较为容易识别其错误性的话,那么,“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则是具有极其蒙蔽性的。它以众多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发展之路为“经验”,认为在经济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将由于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不能实现,社会将忍受环境污染的后果。以此为借口,持此观点者认为“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具有“客观规律性”。

这种观点之所以具有蒙蔽性,是因为它借助了归纳推理的外衣,将可持续发展看作是一个经验科学上的理论,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去论证污染与治理同存并行的合理性。但是,归纳推理是从有限的事实出发,“对历史上业已出现并与当前社会经济现象密切相关的历史现象和现实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揭示同类经济现象的一般特征。但归纳推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相关现象,其结论具有偶然性”⑤。所以,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并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边污染边治理”他们虽然也提倡治理,但他们从本质意义上都承认污染的合理性,把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看作是经济增长过程不可避免的代价。不可否认,无论是在农业时代还是工业时代,伴随社会经济的增长,都出现了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是落后粗放的增长方式作祟。

环境破坏与经济增长并不是同步并行的,环境保护更不能落后于经济增长。因此,无论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边污染边治理”都是错误的。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文明不可阻挡的趋势。当然,我们在推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技术创新,改进技术装备,在先进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科学实施可持续发展

树立科学的生产观,构建科技创新为首的生产力系统。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量的增长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并不是矛盾的,与可持续发展相抵触的是落后的增长方式。改变落后的增长方式依赖于科技创新,构建起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使环境资源不致减少。因此,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树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科学生产观,积极推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经济增长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第一,积极转变经济结构,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以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内容,是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能推动企业竞相为领先技术展开竞争,使企业从内生需要的角度重视科技创新,并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又能使经济增长因科技的创新而减少资源消耗和排放,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第二,着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两方面作用,营造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使之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带动广大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在重点产业领域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家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这种改变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家园。

第一,从内在需要角度调整利益分配,促进企业由“要我可持续发展”向“我要可持续发展”转变。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⑥利益问题特别是经济利益问题是人们之所以采取何种生产方式的基本驱动力。因此,政府应该从“如何生产”的角度对企业加以引导,给予那些勇于技术创新的企业以政策倾斜或资金支持,使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真正获得创新技术提高效益带来的切身利益,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企业竞相开展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应该从“生产什么”的角度对企业加以引导,使生产资金朝向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的行业和产品转移,通过市场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引导企业积极转变生产方向,使绿色环保的行业和产品获得良好的市场效益。

第二,从外在约束角度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加快推行绿色GDp考核制度。完善相应的环境法规、统计法规和评价标准,从而为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利用绿色GDp核算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境税收、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管理政策和法规。确实将绿色GDp纳入我国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改变过去只重视经济指标而忽略环境效益的政府业绩评价方法,使政府对官员的考核变得更为科学和全面,促使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由忽略环境向环境友好转变,由资源耗费向资源节约转变。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增进社会和谐。“任何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都是经济在量上增长,即实现经济增长。但这还不是一切。缩小收入的差别,消灭贫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战略转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等归结为经济发展的问题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更为重要。”⑦因此,我们的发展不是单一的增长,而是经济与社会、城市和乡村、人类与自然、国内与国外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一方面,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十报告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领导干部要明确“发展是为人民”的发展目的,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执掌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是否无私无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是否执政为民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判断,坚决反对“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盲目发展,急功冒进,热衷于搞花架子,借“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树个人威信、捞个人政治资本,、假公济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树立科学政绩观的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的、辩证的认识论,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思想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和群众的意愿,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领导干部把党的思想路线只挂在嘴上,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脱离实际,只求本届出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杜绝“前任政绩后任债”、“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的闹剧。这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行动要求。

(作者为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2页。

②朱启贵:《可持续发展评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③④景枫,焦君红:“生态环境危机中的利益问题思考”,《道德与文明》,2002第4期。

⑤陈永志:《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篇5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服务理念长效机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再次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求生产发展,同时更应重视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而且也事关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社会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为满足社会公众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它具有公平性、公益性的特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对象是全体农民,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娱乐性服务、科技知识性服务、文化信息性服务。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农民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程度是衡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益的根本尺度。随着党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提高,及由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严重缺乏,农村公共服务效益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经济后文化,造成当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边缘化

   目前,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首先追求的工作目标,认为在农村发展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时间长且见效慢,理应优先发展经济。同时由于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也存在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重视GDp的增长,轻视文化成果建设的倾向,以至于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动力、对思想文化发展缺少引导,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文化产品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重“送文化”轻“种文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非所需

   随着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各级政府纷纷开展了“文化进基层”、“文化下乡”等活动,建立了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电影放映队,提供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这些活动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缓解了农村文化服务及产品不足的矛盾,但这种自上而下单向度灌输性的文化供给方式,缺少农民的参与,忽视农民的情感表达,往往表现为城市精英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改造,远离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乡风民俗,没有了纯朴的农村气息,导致适合农民欣赏风格和消费水平的文化服务和反映农民现实生活的文化产品寥寥无几,且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和农民文化需求的严重错位。

   (三)农村文化生活匮乏,腐朽文化死灰复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多起来了,私性文化迅速发展,农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但目前农民的主要活动还是看电视、上网、打牌、打麻将、聊天,活动内容少,形式单调,一些偏远山区农民几乎没有文化生活。由于对农村文化缺乏积极引导和管理,一些腐朽没落文化出现畸形的发展,比如农民热衷于兴建庙宇,烧香拜佛,修建祖谱等活动,由于文化生活缺乏,一些人精神空虚、信仰迷茫、价值观缺位,造成成风、封建迷信盛行、地下猖獗等不良现象出现,引起了农村社会治安的混乱,违法犯罪活动的增加,直接影响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实现。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条件差,不能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乡镇虽然建立了文化服务站,但有的连基本活动场所都没有,有的房屋破旧急需修建,且活动设施陈旧短缺。一些村建立了图书室,但提供的书籍少,且农民看得懂用得着对农民致富有所帮助的科技类图书少之又少。图书室开放时间短,有的甚至只是在应付检查时开放,图书室成了摆设。同时农村文化工作人员也面临短缺的局面,由于工资少待遇差难以吸引具有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到农村来,然而一些有专业水平、懂管理的乡镇骨干人才却纷纷跳槽,留下的专兼职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知识老化,专业水平低,这些影响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乡村民间文化艺人是活跃于农村中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扎根农村,有着深刻的农村生活体验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有些甚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为农民所熟悉和喜爱,但由于缺乏专业艺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活动随意性大,缺乏文化艺术创新,没有充发挥地方文化生力军的作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创新

   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提供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要改变文化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的现状,必须首先树立与人为本科学发展、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当今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党和政府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也就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贴近农村、贴近生活、贴近农民,以服务广大农民为宗旨,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首先必须明确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文化利益,切实解决农民文化需求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切实保证让农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其次,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也要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技文化水平。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通过文化宣传摆脱封建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束缚,通过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高农民农田科技水平,增强发家致富能力,从而实现文化服务的双重目标,不断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最后,要坚持尊重农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农民的创造性。应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农村文化建设中,支持农民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自我创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同时虚心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以农民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作为评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的理念

   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文化进步结合起来。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忽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文化事业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文化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现如今文化发展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而,政府应把发展文化事业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大力推进经济文化互动融合,把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周期长、见效慢,不能立竿见影的特点,因此在文化建设中不能急功近利,而需长抓不懈,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逐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创造出更多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和服务的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实现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应把经济和文化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经济文化发展,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篇6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

科学发展观更是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央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它表明,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篇7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基本原则社会整体利益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释义

   “原则”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rincipium,译为“起源、基础、准则,”按汉语的词义是指说话、行事所依据的准则。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所下定义:所谓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本真理或准则,一种构成其他规则的基础或根源的总括性原理或准则”。

   张文显教授认为,法律原则是体现发的根本价值的法律原则,它是整个法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构成法律体系的神经中枢;周作翔教授认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指一定范围的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精神、指导思想,是具有综合性、本源性和稳定性的根本准则;周旺生教授认为,法律原则,就是体现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取向的原则,是法的原则体系的上位阶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一切经济法规中,体现经济法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始终起指导、规范、引导作用的总括性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诸多经济法原则中更具根本性的经济法原则,它最为充分地展现着经济法主要价值并最为集中地承载着经济法的核心理念,它是经济法规则制定和实施的基准,是经济法体系内具有最强普适性的原则,是经济立法的基础,是执行经济法律法规,进行经济管理、处理经济关系的依据,对经济立法、司法和经济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是连接经济法宗旨与经济法具体规范的桥梁和纽带,所有的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律行为都以它为基础展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有很大作用,是经济法理论研究中重要的一环。

   二、我国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现状和确立标准

   (一)我国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观点我国经济法学已有20余年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国经济法的研究也欣欣向荣,我国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但是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却是各成一家,没有定论。而一个学科基本原则的确立对于促进本学科的繁荣发展有重大作用,比如,民法确立了“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原则,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行政法确立了“实体性和程序性方面的”原则,而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法之一,却没有统一的基本原则,确实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王保树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1)经济上的公平与公正原则;(2)违法行为法定原则;(3)经济管理权限和程序法定原则。”

   第二,潘静成和刘文华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平衡协调原则;(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3)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

   第三,漆多俊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原则为:“注重社会总体利益,兼顾社会各方经济利益公平。”

   第四,李昌麒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资源优化配置原则;(2)国家适度干预原则;(3)社会本位原则;(4)经济民主原则;(5)经济公平原则;(6)经济效益原则;(7)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五,张守文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调制法定原则;(2)调制适度原则;(3)调制绩效原则。”

   第六,程宝山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社会本位原则;(2)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二)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标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经济法所特有的原则,体现了经济法的最高价值和基本精神。笔者认为确立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如下标准:

   1.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经济法基本原则能够统领整个经济法,是经济法基本精神、基本价值的高度抽象,是价值观念和法律规则的汇合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法规总是带有滞后性,因此可以弥补经济法律法规的不足,解决经济法法规法发展滞后的问题。

   2.是经济法所特有的原则,体现了经济法质的特定。不同社会关系的特质决定了调整该社会关系的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特有的。经济法基本原则必须是经法所特有的,像“违法行为法定原则”、“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可以认为是所有法律部门都应具备的原则,不应认为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还有一些学者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着更多是我们处理社会问题的立场、原则,也不应认为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经济法是社会法,它是在社会化条件下,国家基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而对经济进行干预、协调、参与等进行规范和保障的法。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根本准则,以维护、实现、发展好是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体现出经济法社会本位法的本质特征。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具有高度抽象性、是经济法所特有的基本原则,体现出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以上三点是判断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有力标准。

   三、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原则17、18世纪以保障个人自然权利为本位的古典自然法哲学思潮向重视社会利益为特征的社会本位法哲学思潮的转变,社会本位法哲学思潮盛行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作为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产生于该时期——即近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多元社会。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市场主体对自身利益的无限制追求和对他人、社会利益的漠视导致产生垄断,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导致市场失败,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对市场进行积极的调节和控制,从而形成了集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于一体的混合经济体制,这种特定的经济结构迫切需要既尊重市场调节,又体现国家干预。

   “我们考虑任何一个法律部门,它在确定自己的调整对象的时候,都应当有一个基本出发点,或者说本位思想,正是这种本位思想构成了一个法律部门区别另一个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志。”经济法正是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社会整体利益所追求的是一个个社会的实体,是建立在个体利益基础之上的社会整体利益。所谓社会整体利益,是一个社会之中全部合法利益的有机统一。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体相加,而是谋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并通过对不同利益的对比特别倾向于对弱者的保护,以形式上的不平等来达到实质上的平等;通过对当前发展的合理调节与限制,保存和创造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条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使得个体利益能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个体长远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法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强调人的理性,认为在个人理性的指导下,整个人类社会最终会形成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经济法的理念是站在社会本位的高度追求对国家、社会、个人的平衡下调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中国经济法天然以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己任,其从产生之日起,就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为其使命。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根本原则,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其他基本法律原则是为社会整体利益原则服务的,同时社会社会整体利益原则也是消除其他各种原则之间冲突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保障社会主要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最本质体现、最基础内容。

   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原则的确立,是由经济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决定的,明确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共利益,为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的实施起到根本的指导作用。

   (二)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是指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强调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相互不能取代。笔者认为,“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不同于“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并重”表明同样重视,同等看待,缺一不可,其强调不分主次,彼此之间不能取代:“兼顾”指的是同时照顾(两方面以上),描述的是有所选择地对另一种、另一些事物或情况加以关注,其更多地体现的是主观意识。显而易见,“并重”比“兼顾”更能突出重要性。

   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是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指导方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平要以效率为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效率决定公平,效率的水平决定公平的程度,没有效率,充其量只是低水平的公平;另一方面,效率又来源于公平,没有公平就难以有效率,难以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一定要把公平与效率统一并重地看。在当今社会,我们只有把“蛋糕”尽可能地做大,并且把“蛋糕”公平合理的分配,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安心、放心和舒心。

   市场经济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率,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是我国全部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国家加强经济立法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确立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率,而且在实现经济效率的同时不会以牺牲一定的公平为代价,是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提高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确立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有助于政府和市场积极的发挥作用。公平更多的要政府主导,效率要市场主导,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一个折射,政府和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经济活动的主要机制。只有市场之手和国家之手协调并用时,才能使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市场能调节、能调节好的,应交由市场自行调节:在市场失灵的情形和领域下,则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旨在提高效率,政府重在促进公平,确立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能使市场和政府的定位更加科学,发挥的作用更加合理。

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法;联系

1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的内在联系

1.1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产生背景具有一致性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目的、规律和道路等问题的“世界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0世纪90年代我国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观。该发展观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今与未来的关系,但是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不突出。因此,这种发展观在21世纪初又进一步发展到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内容,以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发展理念。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绝非偶然,也是因为我国出现了以上类似的“世界性问题”,科学发展观中国是对世界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经济法也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经济法是为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而衍生和发展的。对我国而言,由于我国发展历史,特别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性,我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与西方相同的是,中国经济法面临同样严重的社会整体经济问题。在解决严重的普遍的社会整体经济问题上,中国经济法与西方经济法殊途同归。现代先进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产生、演变与经济法的确立、发展都是在现代社会出现的。它们面临和解决同一时代的社会问题,只是前者涉及的问题更为广泛,处于更高的层面,后者主要是在社会经济领域;前者是哲学视角,后者是法律控制视角;后者的出现早于前者。在中国,两者的出现和发展也基本上遵循这个规律。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对社会上的一般人而言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对经济法学界而言并不新奇,因为我国经济法一直在致力于解决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的问题,很多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问题早已纳入经济法的视野,而且经济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均是科学发展观要求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1.2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理念具有统一性

以人为本与社会本位人类发展观的理念与价值取向,经历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根本宗旨,它有两层含义:①人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具有主体的意义;②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第一点解决了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一根本性的定向问题,即追求发达的经济只是手段性,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各种层次的需要;第二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即随着社会进程的推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以及平等、自由的权利应当更加得到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应当持续不断地得到满足,其生活水准应当相应地得到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是以社会的整体发展为出发点的,它立足于社会,着眼于各个发展因素的平衡,从而实现社会上每个人的发展。这个特点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不谋而合。经济法是面临和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产生的,经济法的使命是立足于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它“以社会为本位,解决诸如经济增长、平衡协调发展、充分就业、整体的交易安全和交易即竞争秩序、保护弱者、官民捆绑参与国际竞争等整体性问题。”如果说民法的“帝王原则”是诚实信用,那么经济法的“帝王原则”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即社会本位。根据社会与个体的关系,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实现每个社会个体的利益。因此,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在社会本位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上,两者方向是一致的。甚至一些学者认为,经济法所维护的社会效益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成果最大化,同时更是宏观经济成果、长远经济利益以及人文和自然环境、人的价值等诸多因素的优化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社会全面发展的宗旨是一致的。

1.3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法目标上的联系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一前一后相继提出,表明两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的世界观,是党执政的观念指导,而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状态和目标,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经济法同样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以社会经济和谐为目标。而社会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经济和谐是构成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基础。和谐社会不是不要经济增长,而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增长的财富要均衡地分享。和谐社会是一系列具体的指标,不是抽象的。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它的实现需要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而经济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主要制度性方法,它与民法、行政法等法律一起构筑和谐社会的大厦。在实现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科学发展观作为哲学思想,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因此,它对于所有的法律制度都具有指导意义。由于与经济法的共性更多,对经济法的指引作用更是强大,特别是我国目前经济法的立法、实施还存在很多缺陷和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对我国经济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法理论创新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发展的哲学,也是指导社会科学发展的哲学。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并以此作为学科发展的指导方针,定会对学科的发展繁荣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经济法学发展到今天,正需要一个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导。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法学作为一门年幼的学科,其发展更离不开创新。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经济法学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1“以人为本”对中国经济法理论创新的启示

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经济法学的发展也应当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全新的改革观、发展观、稳定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经济法追求的最终目标。具体来说,把“以人为本”作为经济法的追求。

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篇9

内容摘要:中国消费不足具有显著特异性,既体现许多国家消费不足的普遍规律,又体现中国消费不足的特殊规律。因此,中国消费不足的治理不能简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般经验与治理措施,而应针对中国消费不足的特异性,实现治理理念的根本转变,即由统一治理向分类治理转变,由彻底治理向适度治理转变,由短期治理向长期治理转变以及由应急治理向根本治理转变。

关键词:中国经济消费不足治理理念

自1998年中国由长期的短缺经济转为过剩经济以来,对抗消费不足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命题。中国的实践表明:单纯依靠扩大需求、刺激消费的一般治理思路并非卓有成效。为此,中国消费不足治理理念需实现根本转变,确立适当治理目标及科学治理思路。

由统一治理向分类治理转变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劳动者的绝对贫困,收入水平绝对低下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凯恩斯则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并非由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低下所致,相反由其收入增长引致消费倾向降低所致。这两种经济危机或消费不足的经典理论均立足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提出并得到验证,只能解释中国消费不足的部分成因。

中国消费不足产生的背景条件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很大不同。其一,中国消费不足发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历史同期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居民消费水平整体低下、消费满足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发生的。其二,中国居民的消费理念深受“黜奢崇俭”传统消费观的影响以及长期的短缺经济造成的消费限制,节俭消费观念浓重,消费预期普遍较低,因而导致储蓄倾向偏高,这一特点决定一定时期或一定幅度的收入调整对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有限,至少中国的收入与消费的关联关系与发达国家并非完全一致。其三,由于当前中国市场环境以及经济社会体制的制约,中国居民的部分正当需求难以获得有保障性的满足,这反映到市场上的消费不旺便是一种虚假信息;中国消费不足根本是生产问题,但并非全面供给过剩问题,而是结构性过剩问题(廖春,2001),即生产结构不适应消费结构主导了当前中国的消费不足。其四,当前中国消费不足并非单纯国内市场供求失衡问题,而是深受国际市场影响,尤其2008年以来国内消费不足的突然加剧恰恰是国际市场大幅萎缩冲击的结果。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消费不足有多种成因解释,如:消费观念落后;居民收入水平低下;城乡分割,农村消费市场缺乏有效开发;市场竞争秩序混乱,陷于低效或无效竞争;市场环境不完善,消费者利益难以保障;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体系不健全;偏重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治理措施缺乏协调,相互抵消合力,等等。针对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的不同成因,如何科学施治?实践中有三种思路可供选择:一是一因一策,即针对某一具体成因采取相应对策。这种思路的优点是对策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较强,但缺点是政策设计仅局限于单一问题,视野较窄,容易导致不同政策之间的摩擦,降低整体合力。二是多因一策,即忽略消费不足具体成因的不同,采取统一的治理措施。这种思路虽可避免政策摩擦、相互抵消效力的问题,但却不能做到对症施治,难以保障治理成效。三是分类举策,整合前两种思路,趋利避害,将成因相似或性质相近的消费不足归类,在相对较大范围内考虑政策的配套与协调,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治理措施。目前我国消费不足大致具有四种基本类型,可据此进行分类治理:治理消费抑致形成的消费不足,关键在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政策效力;治理购买力低下形成的消费不足,关键在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治理消费倾向降低形成的消费不足,关键在于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治理国际市场萎缩形成的消费不足,关键在于调整生产结构(谭顺、程东杰,2011)。

由彻底治理向适度治理转变

一般而言,人们往往追求消费不足的彻底治理,期望根本扭转消费落后生产、制约生产的经济困局。然而,从发达国家治理消费不足的经验与教训看,追求消费不足的彻底治理往往会导致消费主义思潮的滋生与泛滥,从而使经济失衡由过度生产转向过度消费,虽然解决了消费不足问题,但却带来了消费过度问题,加剧经济增长面临“中断”或“崩溃”的风险。当前发达国家普遍的高消费生活方式之所以尚能维持,主要由于发达国家控制国际贸易秩序,依靠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及生活消费品,保障国内居民的高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却将高消费的代价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未来一旦发展中国家由于面临资源与环境压力,失去向发达国家输出廉价商品的能力,发达国家依赖进口维持的供需平衡局面将被打破。可见,彻底治理消费不足,走消费主义之路危害尤甚,风险极大。

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且仍保持快速增长惯性的发展中国家,不可以也不允许走高消费之路。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追求彻底治理消费不足的理念本身是不可取的。消费不足固然有其消极经济影响,但一定程度及一定范围内的适度消费不足对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良性运行同样具有积极作用(潘丰,2000)。其一,适度消费不足为生产设置一定程度的竞争压力,会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产品的技术创新、质量与服务的改进以及生产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其二,适度消费不足提高并巩固消费者的主导地位,有助于社会生产坚定确立满足消费需求的理性目标,加速推动消费主导型经济模式的确立;其三,适度消费不足会促进民族产业国际竞争意识的培养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开发与拓展。正是由于消费不足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彻底消除消费不足不仅难以做到,而且也不必做到。对此,需转变消费不足的治理理念,即由彻底治理转向适度治理,根本目的在于维持一定合理限度的消费不足,引导国民经济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

对于消费不足的适度治理,关键在于通过适度消费不足让生产保持合理、高效的竞争水准。如果生产存在过度竞争或恶性竞争,许多企业面临倒闭、破产风险,行业发展遭遇危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消费不足的程度过大,需要加大治理力度,通过扩大消费,增加利润空间,保护生产能力,从而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如果生产竞争效率过低,表现为大部分企业满足于规模式扩张而懈怠于内涵式发展;行业门槛过低,大量缺乏资质或资质过低的生产者随意进入,造成低水平的重复性的资源配置,达不到刺激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这种情况的存在意味着消费不足程度太低,需要削减消费支出,促动供求关系向供大于求局面的转化,对部分落后产能产生挤出效应,重新促成生产竞争效率的提高。

由短期治理向长期治理转变

消费不足并非是一个暂时性经济失衡问题,考察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得出结论:消费落后于生产是一种常态。如果不是消费严重落后于生产,即二者失衡仍处于合理限度之内,其本身的负面影响并非不可忍受,相反,由此带来的积极影响却不容小视。因此,是否需要对消费不足进行及时治理,这取决于对消费不足程度、范围及影响的准确判断。

从发达国家治理消费不足的一般做法来看,由于其往往夸大消费不足的危害,因而对消费不足追求立竿见影的治理效果,一般会选用刚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或工具,如溢发货币、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增加投资、大规模举债等。这些政策措施配合西方国家消费主义思想的宣传与鼓动,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扩大消费、平衡供求的目的。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种对消费不足的短期治理往往带来严重经济后果: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居民消费支出大幅上升,造成社会动荡;另一方面消费增长超过生产增长,整个国家积累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国家财政陷入赤字泥潭;更为严重的是,一国居民不可逆转地接受并习惯于高消费生活方式,消费诱导生产过度扩张,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对待消费不足应从短期治理转向长期治理,实现在较长时期内对消费不足程度及范围的合理控制,而非寻求短期内彻底治愈消费不足。由于把消费不足视为消费问题,短期治理理念往往局限于消费领域寻求消费不足的治理办法,依赖消费增长解决供求失衡问题。这一办法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显露成效,但难以保证长期成效。与短期治理理念不同,消费不足的长期治理理念重点在于调整生产以达到供求平衡。消费不足表面上是消费落后于生产,而实质则是生产相对过剩,当前我国消费不足具有一定特异性,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生产过剩,即无效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矛盾并存,这一特点表明我国消费不足并非生产总量超过了消费需求总量,而是生产结构不适应当前的消费结构,即所谓许多产品适销不对路造成的商品滞销和产品积压,“从供给角度来认识内需不足,便可发现,多年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而造成的产业结构失衡导致了严重的总供给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刘新民,2000)。生产结构的调整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短期内难见成效,但却能够发挥长期的治理成效,避免经济失衡问题的频繁发生,这对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与长远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由应急治理向根本治理转变

出于对消费不足的一般认识——将其视为经济问题,较多看到其消极影响,而且期望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忽视其长期存在的理由与条件,因此,大都倾向于应急处理消费不足,采取的对策思路及治理措施侧重于眼前效果,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限与适用范围,一旦治理成效得以显现或达到预定值,政策措施即自动停止或废止。这种应急治理理念的不足在于治标不治本,消费不足问题经过治理只是得到暂时缓解,或出于某种政策压力暂时被隐藏或掩盖起来。由于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消费不足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反而放松消费不足的根本治理,一旦政策环境改变和客观条件成熟消费不足还会重新出现,甚至会加剧爆发。

当前对消费不足应急治理的理念得不到根本纠正,既有认识上的缺陷,又受到深层的利益驱动,原因在于消费不足的产生及其治理都牢牢控制在生产主义逻辑之中。消费不足之所以产生,归根到底是生产的过度扩张,而生产过度扩张无疑为逐利欲望所操纵。消费不足的本质是生产供给超过了消费需求,从因果逻辑判断,消费不足的治理重点应是限制过度生产,才能收到根本治理成效。然而,由于受到凯恩斯反危机理论的深刻影响,目前许多国家采用的治理思路却是扩大需求,消化过剩产品,显然犯了缘木求鱼、本末倒置的错误。

显然,对于消费不足的根本治理,关键在于抛弃生产主义的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走向其反面——消费主义,毕竟消费主义虽可控制消费不足,但却带来更为麻烦的问题—过度消费与消费异化。消费不足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扩大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对于消费不足预防及治理的关键在于消费对生产的规范与引导,这需要确立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应具备以下若干重要特征:消费需求体现社会整体理性,倡导科学、文明、健康、适度、可持续消费;消费结构具有多重层次,升级变动速度适宜,能够高效引导生产结构的优化与提升;维持适度消费不足,用以保障生产竞争的必要效率与质量;一切无助于或妨碍人们理性消费需求的社会生产将会被限制或禁止,从而杜绝有限资源的浪费与低效使用,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骆竹梅,吴文旭.有效供给不足抑制中国消费需求—从长短期消费函数看消费不足的问题[J].经济与管理,2005(8)

2.廖春.对近年来我国内需不足特异性的反思[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5)

3.谭顺,程东杰.当前中国消费不足的四种基本形态—兼析消费不足的具体成因[J].经济问题探索,2011(1)

4.王晓德.现代消费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其后果[J].世界历史,2009(3)

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篇10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空压机的生产制造作作为衢州的支柱产业,对衢州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衢州职业技术新设立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空压机方向)为载体,分析新设专业如何更好的服务衢州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空压机;衢州经济;新专业;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9-0237-01

《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衢州要着力打造以氟硅为重点的新材料,以光伏为重点的新能源,以空气动力机械、矿山工程机械等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绿色食品、高档特种纸、特色轻工和电子信息等为重点的传统优势产业等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在如此背景下,衢州职业技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开山集团开展了深度的校企合作,成立了开山学院,同时新设立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空压机方向)。本文根据这几年的办学经验,探讨一下新设专业如何更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一、基于就业导向的岗位群设定

专业建设前期调查分析表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压缩机方向)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具有岗位分布广泛,专业知识与技能需求差异化,职业发展方向多向性等特点,主要包括(1)装配岗位群、(2)生产岗位群、(3)检测岗位群、(4)产品销售群四个岗位群。

岗位群的确定完全是根据开山集团公司生产过程中的需求来确定的,根据岗位群的分部特点,课程的安排紧密围绕岗位的要求,对于大一的同学,统一学习基础课程,大二、大三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顶岗锻炼,针对选定的岗位制定课程。专业经过3年的建设,毕业生根据自身选定的岗位群进入开山公司就业,基本实现了和就业岗位无缝对接,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共建开山学院实训室、实训基地(“移植”开山集团的车间生产线)

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出开山公司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我们与开山公司进行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将开山公司的整条空压机生产线引入实训室,建立开山学院实训室,实现了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真实车间环境,在实训室里就能完成岗位所需技能的锻炼。

三、订单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

订单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领域已经实施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5]。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有岗位针对性的技能型人才,学生上手快,操作熟练,缩短企业的培养周期,节约了企业成本,订单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也证明了这种培养模式的确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6]。

我校在新专业的建设上也是立足于本地企业,针对不同岗位进行订单培养,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仅仅针对某一项或几项技能的订单培养模式已经很难继续满足今后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在专业建设同时,对订单培养模式做了一些探索。

(一)启发式订单培养

在其他专业,我们也进行了类似的订单培养模式的探索,在毕业生回访调查中,我们发现这批订单培养学生在几年后仍然大部分从事该岗位,在与企业的交流中也发现,订单培养学生技术过硬,独立思考能力还比较欠缺,创造性思维也不足。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加入了更多自选模块和独立思考模块,在新设专业中进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可迁移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的优势就是针对某一岗位进行强化练习,掌握能满足岗位需求的技能。可培养中往往忽视了岗位间的迁移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在突出核心课程的同时,适当增加了配套课程。例如,在空压机维护方向,加入营销专业课程。在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上,今后可以从事营销和售后等岗位。

四、职工大学的试点探索

在新专业建设中,我们利用了学校现有的技术条件,将定期为合作的企业的员工进行统一培训,筹划建设开山职工大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胡举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分析[J].甘肃农业,2006(11):318-319.

[2]张龙.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2):12.

[3]丁金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质量观的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68.

[4]陈立椽对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lo(1):66-67.

[5]徐同文.美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及借鉴[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