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十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十篇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8:29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课堂改革高效课堂创新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代替过去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这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在地理课中,如何将过去固有的课堂升级为创设“高效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要想创设“高效课堂”,就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那么,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教学

要多角度、多层次、多视角做好课前准备,写出适合学生的优秀教案,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课可以分三个步骤:精心选材;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精心设计课堂语言。课前准备过程中,教案不仅要体现知识的传授,还应包括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使教师做到启发式的“教”,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备课的全面考虑和周密预设,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学案导学,双案并举”的教学策略,一方面按照“导疑-导学-导思-导练-导创”的指导思想设计常规教学的“教案”,另一方面按照“自主、主动、探究、合作”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设计“学案”,坚持“双案并举,教学合一”。对于每一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重点。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强化重点要有落实方案,难点要有突破策略。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要关注提升能力点、非智力因素点。要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精选习题,编制学案,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

二、优化时间安排,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例如像一些课本上旧的识记内容可以不讲,让学生自读,以练习的形式出现,一方面检查了学生自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时间。当然,对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难点知识,教师可以直接讲述分析,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在练习过程中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加强巩固难点知识。

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的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安排时间,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例如把上课反应快、勤快的学生与反应慢、手慢的学生搭配成一组,互相起带动和促进作用。对个别上课懒惰、不勤快的学生,教师可直接监督,时刻提醒督促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另外,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必须有约束的机制。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对缺课、不交作业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找学生谈话,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注重有针对性的练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2

一、高中语文课堂反思性教学现状

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课堂教w反思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不断的应用。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方面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反思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最浅层次的认识,并没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进行实践。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不能将新的教学理念付诸于实践教学,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此外,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即使能够应用课堂反思进行教学,也只是出于片面的教学反思,不能够全面地反应出自身的教学情况。在课堂上的教学反思方法也比较单一,形式上有待丰富化,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高中语文课堂反思性教学的应用

(一)注重实践应用

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对课堂的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对教学反思有足够的了解之后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并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尝试对语文课堂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意识到其中的不足,以便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高中语文教师本身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为此,在课堂反思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教师的优势,将对课堂的反思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通过反思不断地吸取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注重课堂教学反思的学习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及时地发现在教学反思中的不足,以便更好地应用课堂反思。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课堂反思的学习,通过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以及专门的学习,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反思,将课堂反思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学习意识,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地进行课堂反思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应用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反思方式多样化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3

一、从思想上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基础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是有效落实课改理念、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课堂地位,才能真正构建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地理课堂。因此,本文就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做好思想上的转变进行概述。

1.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转变

长久以来,我们的课堂采取的都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学习”状态,而且,一节课40分钟,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根本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要有效地落实以生为本的观念,以确保学生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

2.单一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课堂将过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上,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更多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但是,这样的过程并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或者说是仅是将学生培养成“高分数”人才,追求的也仅是课堂效率上的最大化,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课堂效益的高效实现。因此,在课改下,我们的教学目标也由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转变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而且对学生全面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从方法上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准备工作

1.导入方法的更新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虽然仅有几分钟,但是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摒弃传统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要借助多样化的导入活动来调动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进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也确保地理学科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学《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山西各地的煤炭资源,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山西煤炭的资源状况?接着,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山西煤炭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山西煤炭的分布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在形象直观的展示中思考问题,并顺利将学生引入到正文的学习当中。可见,借助多媒体和问题探究的导入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高效课堂的顺利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学过程是课堂中的中心环节,而教学方法的选择则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摒弃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以及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作为地理教师,我们要立足于教材,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并通过阅读地形、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等等。所以,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自主学习模式,一是因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学生对东北的地形、气温、降水等都比较熟悉,所以,对知识的应用意识的形成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将所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我。接着,我针对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以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上文仅是用其中一种方法进行简单说明,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实际授课时,我们还要立足于教材,选择恰当的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三、从反思上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好改进工作

反思是明确高效课堂改进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教师懂得反思才能明确不足,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才能保障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学会反思,要及时地进行反思,反思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目标是否高效实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反思课程价值是否最大化实现等。总之,教师要做好反思工作,要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改进工作,进而逐步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要充分展现地理学科的价值,以确保学生在高效地理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主渠道,是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的主阵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设计要符合新课程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对原有地理课程的更新主要不是在地理内容上,而是在课程理念上。同样的地理内容,课程理念不同则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教学目标明确清晰;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地理课程标准讲究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提升到教学目标之中,要求针对课程内容,依据课程理念,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体现教学过程和师生互助。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的优化讲究的是切实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效益和效率就会得到兼顾提高。

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做到富有成效,必须突出地理学科特色--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高中地理课程虽然是系统地理,但也要突出空间性,揭示空间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形成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能力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无效教学。比如,"气候"要综合地形,"水文"要综合地形和气候,"植被"要综合地形、气候、水文,"经济"要综合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政策,总之,体现综合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才有实效。

二、课堂教学过程要遵循课程改革宗旨

点燃激情,激发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地理老师对地理专业的热爱,地理专业素养的广博,饱含激情的投入,特别容易点燃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和规律的点拨,提升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例如,我曾上一节地理的时事热点专题课,我准备了2009年日全食、西南大旱、上海世博会等十多个热点材料。如果单纯的引导学生把材料一个接一个地讲练完毕,一节课下来,生的收获只是掌握了这些时事热点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有效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时事热点的方法,而不仅限于了解材料本身。因此,我先选取了其中一个材料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解决热点材料题的一般方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相应习题后,我还进一步提出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同学们又可以怎样来命题呢?学生各抒己见,气氛活跃。可见,教师如果重视方法和规律的点拨,学生不但掌握了材料信息,更具备了分析同类时事热点材料题的能力,课堂更具实效。

三、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自觉地反思行为是教师应具备和坚持的,教师越善于反思,教学能力和水平越能得到快速提高。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我们常常进行的是教学后反思。

例如: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上课时自己是否很兴奋?学生的状态如何?实际教学中是否超越了教学设计?有没有无效率和效益的环节?有没有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哪一环节如何调整更有效?

教学反思在内容上包括:对教学观念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反馈的反思。反思可以促使教师汲取教育教学理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脑,坚持写教学日记,听课交流。反思书写可简洁明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反思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四、更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在教"书",教学是传授知识,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获得知识、得到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发展。

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有"服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了"学",就无所谓"教"。所以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要成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

总之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育理念教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充分作好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优化地理课堂教学,采取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57-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是带有明确意识形态导向的教学活动,承担着完善大学生社会人格、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的重任。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课业负担和老师的工作强度都已经加重;而学习的效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业成绩等)比起以前不但没有明显的提升,反而有下滑的趋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教育现状迫使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各种应对战略和措施。为了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我们课题组对3所高职院校、近350个学生进行了教学调研。通过听课、评课、案例解剖、问卷调查及座谈等方式,深入课堂,解剖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寻找梳理出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无效、低效现象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课堂”理念和操作模式。

一、紧贴教学实际,找出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问题

调查表明,总体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在观念转变、教学革新、评价方式的重构等方面确实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变化和效果,但教与学中依然存在低效、无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如表1。

表1

教学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低效、无效问题的表现及分布率

教师备课1.教学目标不明确(31);2.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21);3.教学设计不科学(21);4.教学艺术缺乏意识和能力(27)。

课前延伸1.学案编写“粗而简”(51);2.学案编制欠完备(43)。

教师上课1.导入新课低效(29);2.学案使用低效(38);3.教师讲授低效(35);4.课堂提问低效(37);5.小组合作无效(52);6.课堂管理低效(19);7.课堂小结无效(20)。

课后作业1.“无师自通”的瞎练(31);2.缺乏针对性的训练(41);3.管理不严导致虚假作业的“训练”(33);4.迷失科学价值观的训练(28)。

教材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不适应(60%)

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22)

学生学习1、学习动机缺乏(30);2.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44)。

二、教与学中低效、无效问题成因分析

(一)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机缺乏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根本原因,主要由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需要、目标和相关心理驱动力构成。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动机缺乏的现象。学习动机缺乏其原因:一是理想与实际不符。二是责任观念不强,缺乏对国家、父母、自己的责任心。三是缺乏学习兴趣,抽象枯燥的学习生活,逐渐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四是缺乏吃苦体验和吃苦精神。五是缺乏抗挫折的心理和毅力。六是基础差的学生得不到尊重和激励。七是师生关系不融洽。八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不善于思考。九是实用主义,认为思政课与所学专业无关,是空洞的说教,对就业用处不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需要,学习肤浅,满足于一知半解。

(二)教师缺乏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

调查显出,教学中存在的无效、低效教学行为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如低效的讲述行为、低效的提问行为、低效的讨论行为、低效的评价行为、低效的课堂组织行为、低效的非语言行为等。问题的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部分教师存在重“教”轻“学”的授课意识,部分教师存在重“趣”轻“理”的授课观念。有些教师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降低授课的理论标准,在课堂上注重案例尤其是社会负面案例的讲解,忽视了思想政治素养教育,使学生只看到社会阴暗的一面,而没有从中体会到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导致学生实用主义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淡薄。二是与“好教师”的评价标准有关。在高职院校,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评价主要是科研成果,致使很多教师将精力多放在学术研究上,对教育教学研究投入较少,备课也多从教师自身的专长出发,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考虑不够。三是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关,部分教师存在重“量”轻“质”的工作态度。四是与学校的管理体系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合班”形式上课,考勤难以到位,再加上学生不想学,教师上课多缺乏激情。调查数据表明,超过80%的被调查思政课教师表示心理压力较大;60%的教师表示工作缺乏成就感和工作激情。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较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无法主动投入课程教学改革,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难以避免。

(三)传统的教学方式或所谓新型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高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调查表明,目前思政课学生学习的方式依次为听讲课、讨论交流、谈话辩论、表演体验、社会调查、其他,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课后作业实践性、探索性的比例极少,作业效益低下。其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甚至逃学;教师苦教、厌教,甚至弃教。增加社会实践课时,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改革的显著特点,许多新型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初见端倪。但一些低效、无效的教学现象还是存在,如照本宣科式的“机械教学”,幼儿式的“演戏教学”,亦步亦趋的“鹦鹉学舌教学”,或为刻意追逐新意,制造轰动效应,或做表面文章的“虚假教学”,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难如人意。

(四)课程内容、教材不适应高职学生的层次特点

目前高职的课程设置只是比照本科课程进行简单压缩,教学内容的构设和表述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学生的需求不适应,忽视了高职学生现实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及接受能力。因此,学生不愿学,老师难教的状况在一些学校较为普遍。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不是无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获取有效的或高效的教学效益,就必须克服教与学过程中的无效劳动,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而“有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教学理念的具体内涵

“有效课堂”教学理念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问题是注重教学的效益,其实质是对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圆满完成,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课堂”的有效应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一是学生在认知的层面上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二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从价值的层面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三是学生在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信仰的层面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内化,即实现与个体已有思想观念的有机统一,奉为行为的准则,它是对理解、认同的升华。“有效课堂”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效课堂”以“课堂”为中心

“课堂”是人们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的时空集合体。它既是一个有目的性的自主行为群体,又是一个人际交往高密度的社会体。课堂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主阵地和基本策略。以课堂为中心,首先不是教学内容的取舍、教材教法通悉的问题,而是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到底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从作用机制上看,思政课的教学主要是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武装,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态度和觉悟的教育活动。以课堂为中心,意味着思政课“课堂前”和“课堂后”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通过“课堂”这一中心环节,学生获得理解、认知政治社会的平台,学生通过课堂讲授与师生的互动交流去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能力,获得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成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吸纳,从而构筑社会政治的理想信念。要实现以“课堂”为中心,必须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一要处理好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关系。二要处理好教材与教案的关系,避免从理论逻辑到理论逻辑,缺乏生活基础。三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避免一讲到底,泯灭学生的灵性。四要着重处理好精讲与多练的关系,避免撒手放羊,不加引导地全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以期得到结论。五要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强调因材施教,教法多样,适应大多数学生的个性特点,避免部分学生成为“陪读生”。

(二)“有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和中心,教学工作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老师无意中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既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苦学、厌学,甚至逃学;教师苦教、厌教,甚至弃教。无效教学严重影响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身心健康。当前,课堂教学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已受到广泛关注。有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并非贬低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必须有能力实现对学科教材的居高临下,对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对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对学生学情的胸有成竹,即由原来传统意义的教学改为更具有新意的指导,这是有效课堂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学生学习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教学可拆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前者为后者服务,如果没有了“学”,“教”也就失去了意义。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坚持两条原理:一是内部动力原理,即承认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因为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受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二是适应与转化发展原理。“适应”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转化发展”有两个层次,一是变学生厌学为爱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变无所作为为积极进取,求得每个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二是发现学生已有的观念并帮助学生的观念得到转变和发展,注重引导学生价值选择的多元取向性,个体发展的求同存异性,群体活动的团结协作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有效课堂以“兴趣”为动力

兴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力源,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教与学和谐发展。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使用如下策略:一是“生活化”,让事实说话;二是“给时间”,让学生看书读书;三是“讲方法”,让学生多思考探究;四是“说准确”,用有效知识武装学生;五是“松开手”,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六是“多微笑”,给学生以自信。

(四)有效课堂以“反馈”为手段

控制论认为“及时取得反馈信息是系统得以优化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共同活动,在师生的双向活动中,反馈信息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内容,组织后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教学反馈流程可以分为“预设目标”“捕获反馈信息”“解读撷取核心价值”“调控改善教学性能”四个部分。其中“及时捕获、解读反馈信息”是前提,“适度调控”是关键,更是反馈的最终目标。根据反馈渠道有体态反馈、语言反馈、操作反馈、作业反馈等,根据学生参与的量与面的大小有个体反馈、小组反馈、全班反馈等方式。反馈的方式要根据需要选择,老师要尽量变单向反馈为多向反馈,变可疑反馈为可靠反馈,变单一反馈为综合反馈,只要优化了信息反馈方式,课堂实效就一定会提高。

(五)有效课堂以“成长”为目的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这种知识教育不是一般课程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超越知识的人的思想政治文化素养的培育。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表现形态也许复杂多样,但其终极目的还是以学生的收获、提高、成长来表现。有效课堂以“成长”为目的,这种“成长”,不仅仅意味着受教育者获得了新的知识技能、改善了自身的素质结构、净化了自身的心性,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受教育者获得了继续发展、持续成长的阶梯、动力和策略。

四、构建“有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一)“有效课堂”重在实践,关注并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真正把有效教学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必须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强调突出以下几要素:课堂内容力求“生动”、教学模式经常“变动”、教学方式多搞“互动”、学生思维善于“发动”、内容安排灵活“机动”、激感让人“感动”、课程内容配合“活动”,总之,有效课堂是对“师本课堂”“生本课堂”教学理念的扬弃。

(二)“有效课堂”重在操作,关注“课堂生存状态”

先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学生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要在转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方式。

(三)“有效课堂”重在反思,关注反思的内涵

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学习者、教学效益的决定者、职业的幸福者,均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师只有具备了自我专业成长的愿望,反思才可能具有实在的指导价值。因此,从教学管理来说,要使教师自觉地自我反思,必须要激发教师的热情,启动教师内心的动力才能有效。从教师个人来说,要反思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的基础,要对培养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对教育过程有良好的把握,要知学生,更要知自己,否则不可能有真正的反思。反思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三类:一是细节类反思。如一句话,一种语气或是一个动作,细节类反思可以使教师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不断的整改,从而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实践操作类反思,如课堂上所使用的一种方法,或课堂教学的程序的设计,或教学组织的活动,这些都体现教师对教学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水准。实践操作类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三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类反思,如:对自己身份的把握,对教材内容的思考,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思考,对一些社会现象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的思考等。这类反思使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局具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也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实践,这是引领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

[2]王睛.教育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2)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2012sz020)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6

一、高效课堂的三大要素

(1)娴熟的教育技能和技巧。高效课堂产生的前提是老师有娴熟的教育技能和精湛的教育技巧,反之,就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谈不上对教学效果的巩固与落实。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把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才会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如果一节课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不能调动起来,教师在那里口若悬河,学生则听得兴味索然、昏昏欲睡,这样的课显然是失败的。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成为高效课堂。

(3)切实落实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最关键的要素。只有达到课堂知识的真正掌握和理解,并能在这个基础上学会运用,这才能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我们平时所强调的让学生“学会”就是这个意思。同时我们所强调的知识的“堂堂清、节节清、周周清、章章清”,也应该在每一节课堂上得到有效的落实。只有达到了知识点的清楚与理解、掌握并学会有效地运用,这才是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1)寻找规律,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涉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方面,老师在教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点拨与引导下学到知识。在教学中老师要把认知、技能和情感贯穿整个过程。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学的方法与规律进行教学,要遵循学生喜欢怎么学及怎么学有效果,老师就怎么教的规律。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基础知识,周密系统地做好课堂设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法,方法合适了,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了,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

(2)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做好引导。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活动,做一个合格老师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兴趣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情感体验,学习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老师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应对教材认真研究,把握好要求。老师在课堂中,一定要做好激趣、善诱、引思等几点。

(3)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精通自己所教学科。老师技能高才能培养出好学生,这就是所谓的“名师出高徒”。名师应该是明白本学科教法之师,名师必须具有深厚的本学科知识;所谓“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不但要通晓本学科各种知识,精通教材,而且要博览群书,力求成为通才。老师还要有专业思想,所谓“专业思想”是指语文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课堂上有很强的条理性和组织能力。老师知识广博,具有专业思想,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及编排使课堂有魅力,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重要作用。老师应该积极地关心学生,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处,尊重每位学生的自由思想,不能挫伤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要激励他们不断努力进取,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了,上课时课堂的气氛才会轻松愉快,学生也会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教学活动也会很好地开展下去。

(5)做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力法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学反思。在现代教学中,反思能力是一个高素质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反思主要包括对教学设计内容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等。当然,这种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它需要老师有意识、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教师应努力把握好教学反思这一过程,真正为实现课堂高效而努力。

高效课堂是教学的理念与追求,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多思考,不断探寻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并且要踏踏实实地去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与改进,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以素质教育为落脚点,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护理教学;外科护理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21世纪所需要的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自我收获知识、更新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作为一名中职护理教师,可以了解到中职生爱追求新事物,但缺乏耐心和主动性的秉性,面对这些问题,需要积极对所教的课程及教学行为进行有效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

《外科护理》是护理专业中一门重要的、整体性强的专业理论课。针对外科护理教学的内容,通过反思性教学在外科护理中的实践应用,充分实现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相互促进与共同进步。

一、反思性教学的主体内容

1.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理念,是教师的行为指南

外科护理课堂教学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情意的过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融入了情意的传递。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既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能力目标的完成,又要重视情意目标的实现。然而,有些外科护理课堂教学却有意无意地把它忽视了。因此,教师要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做到在授课前,多方面收集学生对外科护理的教学建议和意见,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学习兴趣,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2.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设计,是教师的行为艺术

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优化教学过程的设计。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前几次的经验做出及时总结,反思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教学知识点的组建、旧知识的巩固复习、问题引出的层次等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不断形成优质的授课设计。采取这样的反思方式,可以使教师授课思路清晰,学生听课通俗易懂,同时有效地加入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从而使外科护理课堂教学达到科学性而不乏趣味性的目的。

3.教学模式的反思教学模式,是教师的行为校标

教师必须明确学生占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首先明确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不同的教学模式,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有差异的,这就要做到有效的反思,使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现、独立思考、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二、反思性教学的课堂实施

1.教学前反思课堂教学贵在准备

教学设计要想拥有“以学定教”的精神,前提是要有较强的预测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采用自我提问的方式:“学生对于本节内容已了解了哪些知识?”“根据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该如何应对?”等,课前抽出几分钟对教学过程在头脑中进行梳理,这种预设式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2.教学中的反思

备课时,尽管教师会准备得很充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因为某个知识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会出现小争论等。这时,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言行做出初步反思,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何快速地调整教学计划,当下应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的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紧跟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突发式的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3.教学后的反思

这种反思给教师留有充裕的时间,教师可以同时结合各方面的教学信息反馈,对自己在教学课堂上的突发想法及整堂课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流程进行客观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微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适宜的研究方案,用以指导、修正以后的教学。这种回顾性反思能使教学经验达到理论化的高度。

三、反思性教学的临床运用

临床教学在整个护理专业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带教老师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对工作中出现的护理问题、体会等详细记录,写入反思日记中,定期进行汇报,带教老师进行点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临床工作的能力。

反思性教学法,可以让教师做到不断更新自我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反思性能力,去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微格教学;课堂设计项目单;课堂教学评价单;教学反思;教学效果

一、“微格教学”的相关文献

“微格教学”是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professorDwightallen首先提出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它是一种压缩了的教学模式,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培训示范生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吴怡昕,2010)。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技能为目的,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方法,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微格教学不为一个完整的班级进行完整的授课,而是给一小部分学生上一小段时间的课,一般为6~10分钟。可利用现代化的视听设备将授课过程与内容录制下来,以便教师能直观地感受自己教学的整个过程,并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教学效果(孔繁霞,2012)。微格教学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形成反思的意识与能力,是为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而设计的。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笔者观察与调查,笔者所在学校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学生感觉学习很吃力,英语成绩偏低。虽然新课改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部分教师因为想立竿见影,于是课堂多采用应试模式,以传统的教学观指引教学,而没有接受新课改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只关心学生知识的机械掌握和分数的提高,并不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很少采用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差异照顾不周,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笔者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便是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课堂活动少,学生的课堂参与太少,课堂的收获太小。课堂活动设计缺乏趣味,甚至经常做很多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这一探究过程使教师成为教学的学生(Dewey,1904)。反思教学可以使教师随时掌握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看法及满意度。反思能使教师有机会思考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最终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师(Cruickshank,1991)。反思不但能给教师带来短期的直接好处,也会带来长期的好处。斯坦福大学根据经验和对教师的行为分析所列出的反思型教学方法,该方法将教师的教学技能分为14种:变化刺激、导入、总结、非语言性启发、强调学生参与、频繁提问、分散性提问、高水平提问、探索性提问、确认、例证和实例、运用教材、有计划地重复和交流的完整性(孔繁霞,2012)。笔者认为,教师在开展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将这14种教学技能纳入反思范围,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细节,并由此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最终实现“教学有力”。

四、设置课堂设计项目单及课堂教学(教师表现)评价项目单

以“微格教学”原理为参照,笔者把课堂教学分为导入环节、课堂活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课堂反馈、教师综合素养等多个“微格”。首先设置一份“微格教学”课堂设计项目单(如下所示)。

“微格教学”课堂设计项目单:

1.简单复习前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warming-up环节)

2.综述本次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要点

3.陈述教学目标及学生要完成的任务

4.设置一个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图片、视频或者对话等(导入环节)

5.课堂活动设置要能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以及参与热情

6.呈现本节课的基本步骤及其时间分布

7.师生角色分配

8.设计活动任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用并巩固所学内容

9.设置课堂反馈方式,检测本次课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效果

10.针对课堂反馈结果进行课堂应急教学补充

五、教师参详设计项目的要求进行备课及上课,可根据需要逐个选出目标“微格”作为“微格教学”的反思部分,也可以综合多个目标“微格”开展教学反思

可利用现代化的视听设备(摄像机、录像机等),将授课过程与内容录制下来,也可以通过同行观摩记录授课过程,然后通过他评和自评来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进而形成教学反思的意识与能力。笔者依据“微格教学”课堂设计项目单对各个“微格”设置出一份相应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项目单(如下所示)。

“微格教学”课堂教学(教师表现)评价项目单:

1.新旧知识衔接巧妙

2.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3.有效导入,生动有趣,吸引学生

4.课堂活动紧扣主题,循序渐进

5.课堂活动设计环环相扣,时间分配合理

6.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

7.课堂活动设计新颖,善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8.课堂活动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

9.课堂反馈及时,教师能根据反馈作出应急的教学调整

10.课堂反馈模式多样化,学生始终全面、高度参与课堂

11.课堂反馈有效。教师针对不同的反馈结果调整教学步骤及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教师课堂教学应急能力强,随机应变

13.教师具备专业素养

14.教师具备教学热忱

每一项评价都设置五个级别及其相应分值,分别是:很好=5;好=4;一般=3;差=2;很差=1;14项总评价满分为60分,分数收集后再计算出得分率。比如,总得分为50,则算出总得分率为50÷60=83.3。分析评价结果时可以参考14项总得分情况,也可细看收集到的评价表(比如16分,则以16×5=90为满分)的单个项目(微格操作)的得分情况,操作时可将此菜单设置成一份评价表格,参与观摩课堂的同行可依据此表作出相应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细看每位同行给出的每个单项的具体评价对复杂的课堂教学进行分解、分析和讨论,听取同行的建议和反馈意见,作出相应的课堂教学反思,进而提高和改善特定的教学行为所需具备的教学技能。

教师依据微格教学课堂设计项目单制订课堂教学计划,经过深思熟虑制订的教学计划能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教学激情,这也是有效教学的具体体现。微格教学课堂设计项目单以及课堂教学(教师表现)评定项目单为教师反思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能促使教师思考他们的教学活动细节,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应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反思探究精神,对教学细微之处进行研究与分析,尽一切可能学习从理论到实践的所有教学知识与技能,并思考如何用这些知识影响教学,运用和分析教学技能,并从中受到更大的教学启发。

参考文献:

[1]吴怡昕.创新型教师如何培养自身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8):134-137.

[2]张海燕,伊焱,宋玉冰.简论创新型教师素质观[J].中国成人教育,2005(7):57-61.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管理;问题;措施

1高中英语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高中英语课堂管理主体定位不准确

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中,其身份和地位的定位没有保持一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并有默契的配合和互动。但在课堂管理中,老师却象是变了一个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师仍然主宰着课堂管理的各个环节,没有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课堂管理和环节中也没有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自主研修等环节。教师和学生关系也远不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朋友关系那样亲密的。

1.2高中英语课堂目标管理不清晰

首先,英语老师在高中英语课堂管理过程中,没有引导性的远期目标的规划,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精神动力,更多地只注重当堂课堂目标。这样虽不影响对当堂英语课堂管理,但的确不能给学生很好的长远的引导作用,学生和老师也没有形成宏观的共同愿景,缺乏学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其次,老师在英语课堂上单一地注重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体验其过程与方法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是鲜有提及。尤其是没有结合英语学科特征,注重高中英语课堂和特定环节和课堂情景,制定出具体的适合高中学业水平阶段的英语课堂管理各环节的课堂管理目标。

1.3高中英语课堂纪律管理过于固化

当前高中英语课堂行为规范、准则的制订严密,但在高中英语课堂管理中实施起来没有可操作性,和常效性。或者不合时宜,或者过宽过滥,难以常期维继。这些高中英语课堂管理细则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简单重复。缺少英语课堂里特有的情景管理,面对英语课堂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环节其课堂纪律要求的不同,并且要求环环相扣的动态管理。各项细则还要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相一致的规范、准则。

1.4高中英语课堂心理环境管理是软肋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含有英语学科元素的文化布置很少,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管理上更是很少关注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心理状态。

1.5高中英语课堂评价管理单一肤浅

完整的英语课结束,一方面,学生自我评价时,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分为三六九等的评价现在已经很成熟。这样的评价手段是过于简单粗暴,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会打击了其的信心,不能看清自己,更无从“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更多的是或对主体、或环境、或目标、或纪律等就事论事的评估,并没有为学生建立档案袋,进行过程性全方位评价。

2.加强高中英语课堂管理的措施

2.1强化高中英语课堂管理问题意识。没有课堂管理问题意识,乐观地认为自己的英语课堂管理是“热热闹闹、歌舞升平”,形式一片大好,无法认清英语课堂管理问题之所在,就更看不到问题的形成原因、也看不到由此带来劣影响和巨大隐患。“破窗效应”就会在高考那一刹那间得到应验。教师和学生都要勤于学习,精于调研,善于思考。这才会使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去接地气的调查研究,勤思善思,才会用全新的、发展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2教师立足课堂,提高英语课堂管理绩效

2.2.1准确定位高中英语课堂角色

英语老师是英语课堂的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高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他们自已的思想和学习管理方法,他们的智慧火花会随时迸发,他们会设法摆脱权威,他们会去挑战自我,不再愿意处在被动从属的地位。这需要老师起主导作用,转变传统做法,调节和控制好角色定位。英语老师就能拿出自已的人文关怀,老师能记忆、能运用自如,但这代替不了学生。所以必须还原学习和主体。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2.2创新高中英语课堂管理策略

进行高中英语课堂管理,首先根据英语学科特点,提出预防性策略。英语学科特点包括:应用性、新颖性、记忆性、人文性等特点。这就需要英语教师用多样化的管理方式,随时保证与学生同乐同学同在,实时监控课堂,引领课堂,同时兼顾课堂效率,并形成具有连贯性的管理机制;其次,根据高中学业水平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反应性策略。这就要求教师在预防性策略不能有效操作时,可用反应性策略来补救英语课堂管理中的尴尬。再次,倡导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等科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英语课堂管理驾驭能力。在高中英语课堂上,以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引领,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自我管理。在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材料、不同的课时,不同教学环境要施以不同的策略,个别管理和分组管理相结合,情感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兴趣激发和纪律管理相结合,价值观的形成要与环境相适宜。更多的去关注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建设。促使管理形式多元化、具有开拓创新性;最后,在高中英语课堂管理在管理中反思,在反思中管理交互提升管理水平。在管理中反思,反思教情和反思学情。通过反思认识不足,通过反思改进管理方法和策略,通过反思碰撞出新的管理火花,让高中英语课堂管理水平在管理和反思交互过程中得到提升。

2.2.3转变高中英语课堂管理评价

英语课堂管理评价即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就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方面而言,在高中英语课堂管理中,很多英语教师忽略了所教学科的特点,只注重完成教学内容,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单一地以学灌输语言基础知识和指导应试技能。每天强调听、说、读、写、译,重复做练习。老师讲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而学生学得疲于奔命,索然无味。这样的课堂氛围看似热烈,但好看不中用,上课就开始,下课就结束,不顾及效率,最后结果是学生只学会了考试。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管理。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评价方面而言。首先,遵循英语课堂管理的特殊规律。对整个教学全过程有效监控是首当其冲,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其次,要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再次,评价要结合英语学科特征和高中学业水平阶段性特征。根据英语学科特点进行特别的过程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调整学习态度;最后,评价应关注高中英语课堂的高中阶段性。注重效果的同时及时反馈。让高中英语课堂管理中的评价真正为高中英语课堂管理服务。以此促使高中英语课堂管理校体化,真正高效的管理,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关注学习主体,关注英语学科特性;关注课堂管理的高中阶段特性;理清高中英语课堂管理各要素;弄清听、说、读、写、译各环节的具体策略。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实现高中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篇10

关键词:教师;反思;合作;高效课堂

叶澜说:“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加上地理等选修学科在高考中地位和学校的现状,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教学内容和考试要求并没有减少。如何实现减量不减质,已真真切切地摆在我们地理等选修科目老师面前。我们不少老师以“快步走常回头,以增加训练量”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策略来应对教育变革,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怎样让学生快得益,多得益呢?笔者认为,唯有学习并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建设高效课堂,以效益换时间。如果说高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那么教师间的反思与合作就是实现这个理想的翅膀。下面就我的教学经历谈一点想法。

一、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及时弥补教学之不足,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些都说明教师的经验好比宝库,开启的钥匙就是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教学环节,才能不断优化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技能。余文森又说:“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只有反思,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才能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反思习惯的养成,贵在及时和坚持。反思方法和途径有多种,其中教学后的及时反思是最常见、最有效的形式,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审视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寻找课堂教学流程中出现的纰漏,督促自己及时矫正和弥补教学中的问题,也有利于今后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例如,在新授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中的地球自转周期时,我是这样安排的:让学生读图完成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别和联系,并要求学生记住。学生在我的指挥下“毫无悬念”地“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但结果检测发现,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却并不理想;课后我进行了思考,发现问题出在备课时对教材研究过于肤浅;上课时拿着教案照本宣科,只满足于解决了恒星日与太阳日差异是“什么”的问题,而没有解决恒星日与太阳日差异原因这个“为什么”的问题。没有创设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氛围和通过活动增强探究能力。

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思路:首先介绍地球自转周期的概念。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假如地球只有自转没有公转如何?(2)假如地球只有公转没有自转如何?(3)假如地球自转方向不变,而公转方向自东向西如何?(4)假如地球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同时改变为自东向西如何?学生通过画图自主探究得出了结论。教学思路的调整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对恒星日与太阳日差异的成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立教于学;教学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研究。所以,教师要经常反思课堂,研究课堂,才能把更多、更高效的课带给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我们要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的差距,让“问题”转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对自我感觉良好的教学案例也要反思,寻找成功的原因,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二、真诚协作,借力研磨课堂,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塑造成功课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是一个善于揣摩同行和名师的教学方法并为己所用的老师。一个睿智的老师,还是一个懂得合作的老师,是一个善于借助团队力量提升的老师。平时的常态课,我们不可能像准备公开课那样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揣摩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且仅凭一己智慧也很难吃透吃准教材,准确把脉教学重、难点,难以形成课堂的丰满完美。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改变“埋头拉车”和“单打独干”的现状,通过同课异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形式,借助团队的力量,反复研磨课堂,不断完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比如,同一堂试卷讲评课,我的教学思路是:“公布答案―学生自主订正―小组合作―学生质疑―整理―检测反馈”,结果学生很快就把存在的问题解决了,这一堂课老师很轻松。反馈的结果错误率很高。问题出在学生自主和合作时都是围着老师的答案转,至于其他选项为什么错,思考很少甚至不思考,实质属于“伪讨论、假合作”的课堂。另一位老师做法是从头到尾逐题讲解,整堂课学生充当的角色是听众和书记员,一堂课下来,老师筋疲力尽,学生昏昏欲睡。再一位老师则是不公布答案,错误率高的题目让学生自主订正、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结果各小组讨论得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老师还得条条题目重讲。

在备课时,我们把各人的教法整合,形成统一思路,即错误率低的题目公布答案―学生自主订正;错误率高的题目―小组合作―小组展示成果―师生合作解疑―学生整理、反思。而教师在合作解疑环节则侧重于共性问题的出现原因寻找和分析,侧重于解题技巧和思路的归纳和总结。实践证明,这种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讲评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问题的真正解决。

打造高效课堂除了注重同学科内的通力合作外,我认为还要进行跨学科备课和听课,实现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因为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加之新课程的实施地理高考命题已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所以单纯学科间的合作已不能适应目前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已不能很好地解决地理问题。所以,地理教师要主动与其他学科或其他年级教师合作,探讨借助相关学科解决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的方法。如,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是一个均值等都可以借助物理的开普勒运动定律;又如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昼夜更替周期可以借助数学知识得到解决。因此,合作将成为地理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地理课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有待于任课教师反思和合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