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3:42

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篇1

这一年的教学收获:

一、重视备课上课及作业的批改。

我深知有付出就有收获,所以我在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以求让学生具备地理解题能力。

二、重视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

准确、全面、灵活掌握考点基础知识往往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解题素质,缺乏必要的知识,就谈不上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因此,能力源于基础。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考题是对知识点的“抽样”,通过能力“组装”去解决问题。不掌握知识,便谈不上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基础知识,能力便成了空中楼阁,抛开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这一年来我时刻都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以此培养其能力。

三、明确了高三三个阶段复习时间的安排。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底前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一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注重了学生心理变化的引导和帮助。

特别是文科学生对地理这一学科有一个恐惧心理,再加上高三压力比较大,一旦处理不当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就利用了多种途径,使他们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如多抓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多表扬,多鼓励;多向学生宣传“一个人如果记性好,理解能力比较强,勤奋一些都能把地理学好”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消除恐惧。给学生减压减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一年的教学不足:

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105-02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教育教学反思,有助于反观自身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笔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经历了几个月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发现通过反思总结前一阶段的情况,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明确方法提供借鉴。

一、反思高三政治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反思教师的教

1.教师的复习理念。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适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强调,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与否,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甚至影响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在高考复习的关键阶段,教师的复习理念落后,复习效果则事倍功半,影响学生的复习成效。在一线的高三复习教学中,一方面,相当多教师还存在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认为过去的经验就是现在最好的方法,参考答案就是权威,抹杀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发散思维等潜力,忽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存在成绩至上观念,认为学生通过复习成绩必须达到要求,否则很难在高考中取胜。殊不知,学习、复习都是学生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无论如何前途都是光明的,只是部分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暂时在过程中进展较为艰难,但不能因此否定或者歧视后进生。

2.教师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尤其在大容量、短时间内的高三政治复习课中,适时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复习效果。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目前高三复习课上不少教师采用的依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盲目灌输,试图把所有的知识点、试题考点全部给学生讲完讲透,把所有高考考点全部灌进学生的大脑里,然后要求学生争分夺秒地“死记硬背”,奋战题海。这样的复习课,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并感到迷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用谈对知识和问题的思考;奋战题海也是机械而盲目的训练,导致学生思维僵化,难以发散,不会思考问题,不会通过大脑思考加工材料,生成新的观点。新课改下的高考注重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考查,最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观察、分析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经过大脑的逻辑思维加工生成观点,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指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记忆知识,培养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科能力,让学生在新课改下更好地成长。

(二)反思学生的学

1.学科理论性强,学生复习难度大。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其知识体系中包含着各种抽象的概念、原理等,尤其像经济生活和哲学生活中的抽象概念,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高中生不容易理解。这些内容知识容量又大,学生要在短暂的高考复习中记忆是比较困难的。

2.学生失去复习兴趣,被动学习压力大。教师落后或不当的教育理念,会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这一门课失去兴趣,对教师的复习产生排斥。加之一些教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不当,学生总是被动地学习,不会理解、识记、运用知识。不断地堆积知识却又难以消化,一味地死记硬背,让他们倍感压力和无助。到高考复习后期进入瓶颈期,如果复习得不到有效地突破,那么就会造成学生内心十分焦灼,非常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策

面对复习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必须通过反思,寻找复习新对策。下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一)教师更新复习理念

教师的教书育人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国家社会人才的培养,因此,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甚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摒弃,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时俱进更新复习理念,深入研究新课改下的高考理念和要求。

首先,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平等观,包括师生关系的平等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平等。教师不能用权威去压抑学生的发展,也不能歧视暂时成绩不好或者是其他方面表现一般的学生。作为教师,必须辩证地看待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鼓励学生开发自己的潜力。尤其是面临人生重要抉择的高三学生,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若因成绩不理想或表现不突出而被朝夕相处的教师或同学歧视、嘲笑,那么这会加重其负担和压力,造成心理或行为的失常。

其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并结合具体实际将经典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复习课中去。如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ct)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单纯地产生于主体,也不是单纯地产生于客体,更不是单纯地靠老师传授而获得,而是建构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而这个建构的过程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这个环境主要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及意义建构等四个基本要素。这既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又给高三政治的复习课指出明路。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情境设置,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有效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将知识内化,实现“意义构建”,从而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把握复杂的知识,使他们的学习过程走向思维具体化。这一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过程,是学生思考、思想火花碰撞闪现的过程,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政治复习课上不再枯燥无味,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教学理论外,教师还可以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这对自己的复习课将有很大的帮助,对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也非常有利。

(二)教师积极探索学科方法,改进复习策略

现代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和充实自己,改进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也需如此。教师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培训、与同事合作学习,探索新的复习方法。例如,目前比较流行合作探究法、学案导学法、思维导图复习方法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不同的学科复习方法。笔者目前在高三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采用较多的是思维导图复习方法。

思维导图又被译为心智图、心灵图、脑图、思维地图,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Buzan)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发挥人体左右脑的功能,开发人的全脑。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体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思维网络,提高复习动力和效果。特别是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这一方法的使用可将政治课中学生认为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和逻辑可视化。有利于课堂复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在潜能。它既符合新课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又能满足高三政治复习课的需要。

现在高中普遍具备多媒体设备,运用思维导图复习,通过多媒体软件或白板制作,可以让学生自主调动大脑,动手自主学习,将知识系统化的同时发散思维,联想、创建新的知识体系,这在高三一轮基础知识巩固和二轮的专题训练中都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当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势,每一种复习方法的使用都必须根据具体的课堂,这也要求教师必须适时反思,善于抓住课堂灵感和学生的反应,不断改进复习方法。

(三)师生共同探讨

高三复习课时间紧任务重,但作为教师不能盲目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向学生学习,了解学生的困难及需要,明确具体学情才能更好地使用具体的复习方法。如建立反馈机制,在某一时期内教师对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处理,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教师要适时考查学生,吸收学生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找出前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笔者在一定时期会用一些时间做这些工作,这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有一些是作为教师所忽略的而学生却比较关注和在意的,这时作为教师就需要适时地进行调整。

此外,教师要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强化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并有效带动学生进行反思。学生学会反思,加强思考和感悟,有助于其学习、进步,从长远看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更好地发展。

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篇3

撰写教学反思既可以防止教育机智、教学灵感的流失,教学中的“缺陷”与“遗憾”的忘记,又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经验总结、行动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促使教师有效进行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达到自主提高的目的。

一、教学反思,思有何式

(一)教后记录

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小结,也是对自己教学行为和体验的自我评价与对话,是改进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教后记录,通常是教师依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氛围与效果等方面,进行的反省与总结,是教师教学的再备课。教后记录可长可短,长可千言,短可几百字,可总结经验,补救措施,还可捕捉课堂上的机智与亮点等。教后记录要力争做到及时、客观、公正。

(二)教育日记

即教师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用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苏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师,我是不大主张去进行对他们而言比较遥远的理论探讨,绝大部分的老师的科研可以是日记的形式,随笔的形式”。“日记是我找到的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写教育日记,他认为好处在于“能够自己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法宝”。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成为著名教育家的。

(三)教育随笔

即老师记录观察到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属于散文体裁的文章。它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是从实际出发,写自己的心思、体验与感悟。著名学者李镇西是这样评价教育随笔的:“对于普通教师,甚至应该提倡这种表达——教育理念可以朴实地阐释,教育情感可以诗意地抒发,教育过程可以形象地叙述,教育现象可以激情地体现”。总之,通过反思写出来的文字,是对实践检验,理论的生沉,情感的升华,素质的提升。

二、教学反思,思在何时

(一)课前进行教学反思

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即在备课时,我们要对教材与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依据教材内容去寻找、开发、制作各种教学资源和资料。预设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与对策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二)课中进行教学反思

即及时地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由于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种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堂上学生学习情况、反馈信息,调控课堂、激活课堂,使教学高效地运行。

(三)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三、教学反思,思些什么

(一)抓住亮点和成功之处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是亮点和成功之处的记录机,从中可以寻找成功的原因,找准前进的方向。课堂是师生、生生思维火花碰撞的互动天地。有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把握会超越教师教学设计与学情预测之外,对自己的机智处理有关突发事件,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等,课后我们都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不断积累经验,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二)抓住暗点和失败之处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是暗点和失败之处的显微镜。在反思中,我们要对教学过程的失败的教学环节放大进行思考,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特别是问题背后的原因。用“如果再上这一节课,我会怎样改进……”“当时,我是怎样想的……现在呢?”等方式思考,这样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成熟起来,教学艺术与专业素质也会不断提高。

(三)抓住盲点和疑惑之处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是盲点和疑之处的反射镜。所谓盲点,就是事先没想到、未估计到,却在教学中发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其一、教师对文体价值应有内涵的理解上出现的偏颇现象;其二、学生在课堂上出人意料的表现,如令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和文本价值背离的独特体验等。疑惑可能来自于教材编排意图,来自于知识点的理解;可能来自于课堂的组织,来自于颇有争议的问题;可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设计,可能来自于学生的异常表现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教师课后研究与反思。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在反思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与业务水平,减少失误与困惑,改进课堂教学,以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反思性学习;习惯

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也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三数学复习环节,我们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有效地开展反思性学习,进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反思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在初三数学复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习惯进行论述,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在基础复习中进行反思性学习

重视课本,落实基础是复习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锻炼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保障。所以,为了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也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反思的良好习惯,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反思性教学,以为学生数学复习质量的提高做好基础性工作。

1.零散知识系统化

零散知识系统化是复习环节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反思习惯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基础知识的复习环节,我们要有效地开展反思性学习,要鼓励学生自主地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并让学生反思、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而,在提高学生自主复习质量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良好反思习惯的养成,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

例如:在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并在发散知识异同点的过程中强化认知,提高能力。如:将“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比如,(1)概念上的比较;(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区分;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上的比较;(4)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反思、比较,强化认识,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对比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能让学生在反思、整理、对比中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进而,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

2.理论的重新推导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一般情况下的定理、定律、推论的证明和导出都是由教师一手完成的,学生只需要记住理论知识,然后,死板地套用就可以,但事实上,这样教学的效果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利于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重新推导,一来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二来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学生良好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

对于这些推论,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反思学习中进行重新推导,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本质,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证明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可以看出,在初三数学基本知识的复习中开展反思学习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而且,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在数学解题中进行反思学习

1.反思试题的题干

分析题干是解题的前提,也是准确地找到等量关系、找到解题思路的保障,更是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解题中进行反思学习,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分析试题的题干,一来是为了要锻炼学生的试题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解题思路,二来能够让学生在反思中将类似的试题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已知aD、Be、C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线,重心为o,FG∥Be,eG∥aB,FG和eG的交点为G,求证:四边形aDCG为平行四边形。

这是一道有关平行四边形证明的试题,试题属于基础题,所以,在反思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题干进行反思,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试题,找出题干中的已知量和推导量,接着,才能找到试题解答的思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找到与之相类似的试题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引申题目一:aD、Be、CF分别是aBC三条边的中线,延长De至点G,使eG=De,求证:FBeG为平行四边形。

引申题目二:aD、Be、CF分别是aBC三条边的中线,o为重心,FG∥Be,eG∥aB,FH与eG的交点为G,求证:ae与FG互相平分。

……

组织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将这几个题目的图像、题干内容、考查的知识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审题,进而,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反思、归类中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

2.反思解题的过程

反思解题过程的目的就是要优化解题思路,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不断思考中找到最简单的解题思路,进而,在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对丰富学生的解题经验,活跃思路,培养学生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解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等腰RtaBC中,aC=BC,m是BC的中点,CDam于e,交aB于D,求证:∠Cma=∠BmD

证法一:过B作B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通过证明mBD≌FBD来证明∠Cma=∠BmD成立。

证法二:利用正弦函数来证明。(详细的证明过程略)

……

该反思学习过程的开展一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散学生的思维,二来能够让学生在运用多种解题方法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最简单的解题过程,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质量,而且,对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综上可以看出,数学解题反思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考试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除了上述的两个方面之外,我们还可以在试卷讲评中开展反思性教学,也可以在数学思想的渗透中开展反思性学习等等。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反思性学习的价值,要通过学生自主的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习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中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教学效果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不仅能肯定自身正确的教学行为,从而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还能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的必要性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最具综合性,上到天文,下至地理,容量极大。在新课标下,语文这门人文学科更加体现出与其他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再“坐吃老本”了,而应随着改革,不断穿新鞋、走新路、添新知,否则,原有的一桶水也会慢慢蒸发见底。因此,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在反思中获取新知,走实践—反思—总结—实践的良性循环之路。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发现

问题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找出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在课堂情境创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导致只有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此时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教学活动进行检查、审视以及评价。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这些不足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弥补这些不足,怎样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等等问题。但在这之前,尤其是在课前应充分考虑遇到的不同情况及其应对策略,在注重教师如何教的同时还应注重分析学生怎样学。

三、下好三步棋,提高反思性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第一步棋:课前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

从语文课堂教学方案的形成到付诸实施,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说课与磨课,而对教学方案不断的否定和修改以及完善的过程就是对教学方案进行课前反思的表现。通过课前反思,能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感受,更加仔细研读教材,进一步明确教材主体思想,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此基础上还应反思以下几方面:为何这堂课要选择这个内容?通过这堂课能取得哪些价值和达到哪些目标等等。与此同时,课前反思还应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并对学生现有的社会生活知识经验进行充分考虑,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初为人师时,我信奉“严师出高徒”这条古训,对学生非常严格,上课时机械地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塑造有差异的学生,学生没做作业或考试成绩不好都会受到严厉惩罚。结果“高徒”没有培养出来,学生反而开始疏远我。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在反思中了解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一段时间后,他们的成绩提高了,师生关系也融洽了。

2.第二步棋:课中反思,追求课堂之美

课堂中的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上是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对话:平等中的引导》一文中说:“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我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问。如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后半部分的结构是否太严密?大师的这些切肤的教学体验无不给我们以启迪:追求课堂教学之美,课中反思教材,方能上出课的质量、课的内涵、课的感染力。另外,教学中的反思要聚焦在活动中动态生成的事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自发生成的事件或突发事件,及时地进行价值判断,调整预设计划,灵活地反馈应对。

3.第三步棋:课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当一堂课结束之后,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如反思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做得好,哪些环节还需要改进,如果下次遇到同类的问题又该怎么处理等一系列问题,才

能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完善对语文教学知识体系的认识,通

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反思激活初中语文反思性教学这盘棋。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认真审视以及质疑和批判自身的教学行为,以一连串的自我发问与剖析、肯定与否定达到提升和超越自我的目标,下好反思性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步棋,在反思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参考文献:

[1]高红英.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3):58.

[2]张振国.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J].学周刊,2012(5):104.

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篇6

论文摘要:高师数学教育中实施反思型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在高师生的三个学习领城即数学学习、数学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实习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可提高他们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反思型教师教育是高师数学教育现展的时代要求,对促进高师数学教育改革,提高未来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反思型教师教育,是指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培植教师的“反思”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简而言之,就是培养教师具有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对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社会价值等问题进行探究和处理的能力。而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地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进行解析和修正,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科顿和斯巴克斯将反思的过程概括为五环节:(1)选择特定的问题:(2)开始收集问题有关的信息;(3)建立各种假设以解释情景和指导行动,深思各种行动的效果;(4)实施行动计划;(5)对行动进行观察和分析,开始新一轮反思循环。在此,我们就高师数学教育中实施反思型教师教育的价值及反思五环节在高师三个学习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高师数学教育中实施反思型教师教育的价值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专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众多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能在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中得到较好的改善和发展。对于高师数学教育而言,实施反思型教师教育的价值尤其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具备反思意识和能力是高师生坚持科学数学观的必然要求。数学知识是可误的且可以纠正的,应对数学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反思。数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数学的发展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其中既有连续的一面又有不连续的一面;既有证实,又有证伪;既有猜测,又有论证;既有排斥,又有积累。如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笛卡尔解析几何的创立、微积分的创立以及现代数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都是在反思的基础上成功解决的。由此,要使高师生以科学的数学观为指导进行学习和教学,就必须培养他们的独立反思思维,“对所学知识,能自信地提出异议,不求盲从,只承认合乎理性判定的知识”。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监控和调节问题的能力。

2.反思是高师生通向更新教育观念的道路。张莫宙先生指出:“所谓师范性,就是善于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能力。”这里的“转化”表面看似乎在方法和技术方面,实质上更多的是在观念层面上。现实情况是高师生或多或少地在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数学学习经历以及日常生活中形成先人之见或思维,甚至固守经验之谈,如高师生在解题教学中强调“所有的已知条件都要用”。实践证明:纯粹地着眼于高师生某些过时观念的更新,往往流于空泛甚至悬妙,高师生难以把握和接受。而要使他们内化新观念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五个由浅人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这就需要引导高师生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即正确认识其中不当或矛盾的成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解释情境或指导行动,体验实施行动计划的效果,从而相信,认可新的教育理论,达到更新教育观念的目的。

3.反思能使高师生对教学行为的认识由必然王国上升到自由王国。教育实践具有高度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情境性,由此,教学需要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但是高师生在教育实习中很少反思教学行为的适用范围,也不了解或没有挖掘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如他们把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挖掘数学教材全部归因于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因此,教师必须引导高师生反思,即对他们教学行为的表现及行为之依据进行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达到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对教学行为的认识由必然王国上升到自由王国。

二、反思五环节在高师生三个学习领域中的应用

高师反思型教师教育要达到高师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由他控到自控到自主地反思,应提供条件和机会让他们接受反思训练,掌握反思的策略,体验反思所带来的学习效能和教学效能的提高,从而善于反思,重视反思,勤于反思,乐于反思。而反思作为一个过程,应有相应的模式作为反思者操作的凭借。综合杜威、科顿和斯巴克斯等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高师生学习的三个领域即数学学习、数学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实习中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可遵循反思五环节兰产生具体问题一反思学习一制定计划一检验一评价。由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为高师生做好这五个环节提供条件:(1)创造外部环境促进高师生的自我反省并引起必要的“认知冲突”,如教师可以经常向高师生提出三个问题:“为什么?”、“什么?”、“怎么?”,培养高师生的问题意识;(2)抓住关键问题加以启发,激发和指导高师生查阅相关资料;(3)监督他们制订解决方案;(4)给他们提供机会检验;(5)让高师生进行自我或集体评价,从而相信、认可所获得的知识。下面是反思五环节在高师生三个学习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1.数学学习中反思。数学学习需反思的内容很多,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思考过程、与数学活动所联系的问题等,其中每一个方面包括一些子问题,如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涉及哪些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是如何应用的,运用的过程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科研成果,如引导高师生在数学学习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反思中所提出的问题,做好反思五环节。例如,高师生提出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子问题一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教师试图回答问题一获取有关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一迁移到另一数学问题一评价自己的迁移效果。

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反思;学习目的;内在联系;严谨性;开阔性;拓展性

高效课堂需要反思教学,反思教学需要教师的反思教,更离不开学生的反思学。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焦点往往过多地关注教师的反思教,忽略了学生的反思学,致使学生没有反思意识,缺乏反思能力,反思教学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和发挥,课堂效率难以提高,此种现象在高三地理复习课中显得尤为突出。为此,高三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改变目前反思教学实践中“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局面。

一、反思学习的目的

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即学习的动力问题首先要解决。现在的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整天忙于复习应考,普遍缺乏对未来的反思,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不明确,甚至模糊,故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持续性不强。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设计,反思自己的生命价值、理想信念、家庭责任和社会融合度等,从而解决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可持续性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高三学生原本枯燥生活的质量和激情。

二、反思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地理学习过程的实质是知识的同化和迁移的过程,而反思则是同化和迁移的核心步骤。

[案例1]在复习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认识区域》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域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三大特征后,笔者引导学生反思两个问题:区域的三大特征之间有何联系?区域的整体性、差异性与必修一所学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何关联?经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学生的探究反思,最终师生达成如下共识:(1)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不仅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就是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分的基础,也是开放性形成的条件。(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它们特指组成地理环境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而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则不仅表现为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还表现为人文环境的整体一致性和差异性,因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与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3)与区域相近的概念有“地区”“地域”“空间”“环境”等,它们的实质是一致的,仅是“区域”是泛指,而“地区”是特指,如西北地区。“区域”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和景观性;“空间”的含义更抽象、更笼统,而“环境”则强调以某一事物为中心的周围空间和地理事物。

反思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地理规律的本质,为今后阅读文本、转换题意开辟了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了学生答题的速度和质量。

三、反思答题过程的严谨性

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应在答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积累错题集和经典题集是解决学生答题马虎、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的有效手段。

[案例2]图1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起,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简析图示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

(3)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

对于第(1)题,大部分学生的答案要点是: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于降水;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此时笔者启发学生反思: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主要取决于什么?(仅从自然的角度)大部分学生马上想到一个地区是否缺水取决于该地区水分的收入和支出,而水分的收入除了降水,还包括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水分的支出则包括蒸发和径流。通过图示信息可以发现,该地由于山地靠近海岸,所以河流短小,不易储水。至此,本题还未结束,教师仍需启发学生进一步反思:分析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状况除了要看本地区水资源的“供给”状况,还要看这里人类的“需求”状况。这样,本题的答案就可概括为:位于热带,全年高温,蒸发旺盛;处于东南信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降水少;河流较为短小,不易储水;当地大面积种植芦笋,用水量大。通过这样的反思,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提高了答题的质量。

第(2)题参考答案(解析略):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第(3)题参考答案(解析略):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观点二,不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大力发展芦笋种植会使当地水资源更加缺乏。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答题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时常引导学生反思,寻找“错”的良方,在知错中纠错、在纠错中防错,做好错题集和典型题集,以校正学生逻辑思维的不足,进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

四、反思答题思路的开阔性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角度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教师可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相互取长补短,弥补思路不畅和解题受阻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案例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域,也是我国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载地区之一。“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通水后,显著提升了该地区的供水保证率,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图2为河北省境内主要水库、“南水北调”线路分布示意图,图3为首钢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循环利用图。

(1)河北省水库多建在______部和______部山区,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要分析曹妃甸海水淡化厂的区位优势。

(3)为缓解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在“节流”方面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学生容易看出水库多建在北部和西部山区,其形成原因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生易得出如下答题要点:①山区地势起伏大,适合修建水库;②山区地势高,易于自流输水;③距京津冀等严重缺水地区近,便于就近供水。师生达成以上共识后,我并没有立刻进入下一题,而是及时引导学生作如下解题后反思:①为何要修建水库?(目的性);②修建水库的地形条件是什么?(条件);③怎样才能更高效地实现建水库的目的?(时效性)

第(2)题,我采用“静思――小组合作――成果展示――师生点评”的模式。

学生1:钢铁厂需水量大,市场需求量大。

学生2:靠近渤海,海水资源丰富;利用钢铁厂余热,生产成本低。

学生3:京津冀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

笔者首先对3位学生代表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同时又引导全体同学继续反思下列问题:①分析工业(农业)区位优势的一般思路是什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②你是按照这一思路分析的吗?你忽略了哪一个环节?③分析本题时,你研读了本题所给的材料和图形了吗?④你还有其他答案吗?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展示分享不同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完整性,对于学生不全面甚至错误的答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答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答题思路从哪里来的?什么原因导致思维的偏差或错误?以后学习中应如何回避?……教师时常引导学生做以上反思,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学习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答题能力和自学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反思问题结论的拓展性

地理问题一般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发生变化,结论也就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从个案到一般,从低维到高维,改变某些条件,演绎新的结果,考虑反问题、反思问题的连续性等,均可看作是原命题的引申和推广。

案例3中的第(3)题,条件是缺水问题,结论是解决问题的“节流”措施。由于答题范围被限制在“节流”方面,故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答出如下答案要点的:合理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优化产业结构等。在学生对本题答案无异议后,我继续引导学生反思如下问题。

(1)为缓解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2)为缓解我国目前能源紧张状况,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的答案除了上述第(3)题“节流”的全部措施外,在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合作探究下,不难得出如下答案要点:修建水库;跨区流域调水;海水淡化;提高植被覆盖率;(特定条件下)人工降雨;治理水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等。关键是要启发学生让其知晓以上措施均属于“开源”的范畴。有了以上的“预备”知识,第(2)题的答题思路学生就很清晰了,即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去整理答题要点(略)。

通过对问题结论的连续“追问”,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化,真正达到“做一题、知一类、会一片”,提升了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发现规律的素养,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品质。

总之,在高三地理复习的实践中,无论是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对试题的分析,教师都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反思,使之掌握知识的层次更具有广度和深度,思维更深刻、更严谨,把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到一个由例及类的档次,这样,当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地理问题时便能快速地做出选择,简化思维过程,缩短思维路径,从而建构新的合理的认识体系。

[参考文献]

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教学反思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0-0018-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必须要做一个反思型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思考,才能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才能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既是学校校本教研中“反思、互助、引领”三大核心要素的基础,又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实践”两大知识支点的桥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教学反思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提升专业化水平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使教师逐渐养成对教学对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只有教学反思才能产生教学变革,只有教学变革才能带动教学的快速发展。

1化学教学反思的现状

当前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敷衍应付:一些化学教师把写教学反思(课后记、教学随笔等)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为应付常规检查而写反思。而这样的“反思”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其内容要么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要么词不达意,东拉西扯;要么摘抄文稿,权当“反思”。

(2)隔靴搔痒。部分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表层化,反思不深刻,只注意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而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作深层次反思。例如“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除少数同学外,一般掌握得还可以”,“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除个别环节外,其余都实现了教学目标”,如此等等。这类“反思”不痛不痒,它只停留在发现问题(“少数学生”“个别环节”存在缺憾)这一层面上,而对产生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未作理性化的思考。

(3)等同于教学总结。有些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总结别无两样,把教学反思完全写成了教学总结,呈现出的内容是对某一个教学阶段(一个教学单元或一周)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肯定这一阶段的教学成绩,寻找不足。这类“反思”的主体成分是检讨阶段性教学的得与失,是对化学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

2化学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

反思一词本身含有“反省”之义,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这是“反思”与“思考”的主要区别。换句话说,反思也就是从新角度、多层次对教学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规律,获得新的发现。

2.1化学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是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化学教学活动的始终,它能够通过提高教师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师监控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它既是对过去教学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化学教学反思并不单纯是化学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化学教学过程的思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主要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方面的反思。因此,其实质是是教学主体不断探究与解决化学教学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化学教学合理性,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过程。

2.2化学教学反思的特征

化学教学反思具有创造性、发展性、批判性、互动性、自主性等特征。创造性,即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化学教学,寻找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以此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其次,化学教学反思具有发展性,即能使教师得到发展。反思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化学教师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其中得到提升与发展。教学反思的真谛应该是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善于挑自己的刺,敢于正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突破自我、突破自我封闭,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高境界迈进。三是化学教学反思具有批判性,即能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当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能用“不满”的心态,对教学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与提升。当教学反思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时,我们的反思才深刻。四是具有互动性,即教与学两方面相辅相成,仅仅有教的反思或学的反思是远远不够的,教与学的反思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化学教师的反思应建立在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等。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合作、互动,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完成化学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更好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反思不是白费力气,而是明确指向于化学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够想出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之道,并尝试不同解决方式的结果。五是具有自主性,即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是一种高度自觉和自主的自我研修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工作方式。教学反思是教师职业的内需,而不仅是外来任务。教学反思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决定着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自觉地、自主地进行才有收获,靠外力作用、被动的“反思”是达不到反思目的的。

3化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化学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

3.1反思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关注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需要明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并且尝试描述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往往是教师反思的一个盲点,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时候,教师往往更多地从客观环境的角度,从外在于自身的角度进行反思,而很少对隐藏在自身内部的、支配自己教学实践的理念进行反思,进而也很少对理念指导下的实践进行反思。

3.2反思教学目标

许多化学知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化学教学内容中,并有意识地贯穿于化学教学过程,使其成为化学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反思教学目标,看其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反思自己之所以如此设定目标的原因,以及如此设定目标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其次是反思如何达成教学目标,为达到设定的目标需要进行怎样的教学设计,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如何进行教学。再则需要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就是反思实施教学后的效果问题。

3.3反思教学过程

化学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主要应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要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内容方面,应反思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法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和谐的统一体。在教学方法上,要反思如何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利用化学现象、生活常识、实验现象等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创新的机会,并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学生认知方面,应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反思如何设计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跳一跳、能摘到的理想状态。二是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犹如建设高楼大厦的图纸,是精品工程的第一步。反思教学设计就是要反思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等现象,三是反思教学现象。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产生一些教师未曾想到和意识到的突发事件,教师往往会因为这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灵感要比自己事先的设计宝贵得多。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发而至,若不及时通过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此外,反思突发事件还能使教师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

3.4反思教学状态

反思教学状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反思教学中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应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二是反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是否确立,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否都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三是反思教学是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反思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性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和机会。

4提升化学教学的反思能力

化学教学进行深入反思,做到以研促思、以思促教,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使自身向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反思能力

只有将化学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然后再回到化学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加强理论学习是化学教师提高反思能力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和迷茫,主要也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所至。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其实质就是教师对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历经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即教师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教师学会独立思考、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4.2针对教学实践,把握反思策略

化学教学反思要“思”之有据。这里暂不谈对教学中成功之处的反思,主要谈对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或困惑的反思。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有些是个别的现象,有些则属共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四个策略”找根源。

策略之一:对教材质疑。出于稳妥,有时的教学是“照葫芦画瓢”:铺垫是教材的“复习题”,新授内容是教材的“原例题”,反馈是教材的“练习题”,巩固是复习材料的“检测题”……这在事理上本无可非议,可教学下来总感觉心里不是滋味。我们不妨对教材质一下疑:复习的知识是否有利于新知的展开?例题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反馈的练习是否具有反馈的功能?巩固的检测题是否灵活有趣?如果“没有”,就应当跳出教材用教材,将学生生活中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融入例题与习题之中,体现教学的生活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展现教学的价值观。

策略之二:与学生换位。出于责任心,有时的教学已尽了全力:该讲的讲了,该问的问了,该做的做了,该练的练了……这在常规上无可挑剔,可教学下来总感觉效果不很明显。我们不妨与学生换下位: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如果学生是这样,我该怎么样?是不是不该讲的也讲了,不该问的也问了,不该做的也做了,不该练的也练了?如果“是”,就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这一切,让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策略之三:与他人比较。有些化学教师的教学像“赶鸭子上架”:直观谈话、操作、演示、验证、归纳等多种手段并用。这在经验上无可厚非,可教学下来总感觉没有起色。我们不妨和他人比较一下:在学校里听一听同行的课,在刊物上看一看他人的设计,在录像中观一观名家的课例。然后反思他人的教学好在哪里?自己的教学弱在何处?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

策略之四:请名师指点。为了创新,有些化学教师追求“前沿”:创设生活的实际,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安排充足时间的实践,组织双向互动的合作……这种精神无可指责,可教学下来总感觉特色不够明显。我们不妨请名师指点一下,或邀同行听一听自己的教学,评一评得失,在“听”与“评”中“把脉”,还可请名师改一改自己的典型教案,做一做公开课展示,在“改”与“做”中“会诊”,从而使自己由“当事者迷”向“当局者清”的目标迈进。

4.3加强教育研究,撰写反思札记

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篇9

(一)建立适合本园的教学常规,完善相应的教研制度

园本教研制度是执行的前提,是园本教研有效实施的保障,因此,张掖市区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各种园本教研工作制度,并促其不断走向规范化。而这些制度主要应包括:1.园本教研的目标规划;2.园本教研实施计划;3.园本教研专业引领制度;4.教师集体研讨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为广大教师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和职责,使教师开展园本教研有章可循。

(二)确立公平合理的评价制度

首先,幼儿园需要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多元合理的评价标准。幼儿认识字母数量,会背诵诗歌的数量以及答卷成绩等已经不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唯一标准。其次,教师化被动为主动,重视教师发展性评价。教师应该从评价中被动地位解放出来,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成为园本教研评价的主体。第三,幼儿园中教研组,年级组等群体的科学评价机制与教师专业和发展评价机制同等重要。建立幼儿园群体评价机制可以促进群体之间合作竞争的良好关系的建立以及教师的成长。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最大的功能在于使教师始终保持教研积极性。张掖市区幼儿园应该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用以增强教师自信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内在动力。

二、寻求适合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式

(一)明确而实际的具体教研目标是园本教研的指导方向。确定明确而实际的教研目标需要多方考量,首先根据上级教研部门要求,其次要结合幼儿园中师资力量,以往教研活动经验以及幼儿发展状况等综合剖析。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确定难点,最后确定具体操作目标以确保其可操作性。

(二)教师团队的合理搭配是教学成果的保障。以张掖市区幼儿园为例,园中高级教师多数教龄偏大,年轻教师占比例较小。老少教师的优缺点在于有经验的老同志有着丰富的经验却缺乏创新的教学思路,而年轻教师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洗礼,对教学有独特见解。因此教师团队要老幼结合,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和成长。这样让老教师循序渐进的接受新的教学思想,新教师不断实战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成果得到保障。

三、为确保专业引领,合理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和依托优势资源

以张掖市区幼儿园为例,原本可以很好的依托于河西学院这个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师范类优秀院校来确保幼儿园的专业引领,但是根据调研,现实情况是张掖市区幼儿园并没有将这一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因此笔者建议张掖市区幼儿园应该建立于河西学院相关专业的合理合作机制,提高张掖市去幼儿园园本教研水平。

四、教师的善于反思,不断创新要作为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基础

教师的自我反思也是园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前提。目前张掖市区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着缺乏反思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教师应该培养和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并养成反思习惯。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将自己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观念,方法等通过深入的剖析,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理念。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同时提高解决教学难题的能力,使自身教学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一个自我净化和成长和提高业务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树立自信心,提高工作质量。

(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自我反思的方式方法。根据自我反思的条件和要素,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马驰从四个方面探索自我反思的方式方法。他认为:首先自我反思的三要素分别是鲜明的问题意识,确定值得叙述的故事以及具体的描述。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建立在理论指导下联系自身实际情况来具体描述的系统反思。其次,积极收集教学思考,有针对性地增强教学反思。收集过程中三方面重点:收集工作中的闪光点,收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交流过程中智慧的碰撞产生的思维共鸣和精辟见解,收集失误点,即课堂上失误的地方,自己或者学生对自身不满意的地方。第三,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的反思。课前反思体现在备课过程中,没有精心预设的教学活动无法称之为优质。课中反思主要靠观察和倾听。观察主观方面的了解,倾听是客观的接收学生提出的疑难点并发现创新过程中的闪光点,然后根据观察和倾听收集的结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案。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身和教学成果再认识的过程。最后是要有三个结合点,即整体与专题反思,个人与集体反思,即时与滞后反思。三个结合点如果能抓住,可以使反思更系统一些。

高三的地理教学反思篇10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举一反三”中的“举一”要求教师对所教授的知识要有整体深刻的把握,恰当地讲授基本的知识点和方法,从而使学生触类旁通;“反三”则是要学生把讲授的知识点发散并内化到自主学习中,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教法和学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视角.

1从实际例题中看物理学习中的“举一反三”

如图1所示一带电粒子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自a点进入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当粒子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仍为v,但方向变为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求:(1)a、B两点的电势差为多少?(2)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很多同学在遇到这个题的时候大多会想到是使用动能定理,但该题使用动能定理是行不通的,仔细读题我们可以发现竖直方向的速度由v减小到零,水平方向的速度由零增加到v,所以这个题可以借鉴平抛运动这一物理模型,把运动分解到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进行分析.

解设a到B运动时间为t,带电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

水平方向:eqm=vt;

竖直方向:g=vt,

得eq=mg,mq=eg,t=vg,x=vt2,UaB=ex,

得UaB=ev22g.

除了这题可以借鉴平抛运动这一物理模型,还有电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斜上抛运动等都是借鉴它的分析方法.由此也可以知道培养“举一反三”这种物理思想可以更加灵活快捷地处理相关问题.

2如何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而言,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对课本知识进行“举一反三”;也就是说,学习物理这门学科其实就是不断地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并且这些物理模型之间又是紧密联系起来的、相辅相成的.例如在磁场一章中,其实对学生增加的新知识并不多,它应用的大多题型都是建立在学生原来学习过的圆周运动的模型上,只是提出了这里的向心力就是洛伦兹力,当然洛伦兹力也必将是该过程中的合外力.如果教师在学生学习圆周运动时,就将磁场这一章相应的例题进行改编,把洛伦兹力改为一个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大小不变的力,对学生进行铺垫学习,那么相信到学习磁场这一章新知识时,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建设性的学习该章知识,这样对所学知识就不会觉得生疏难懂了.

第二,在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举一反三”的例子,像在电场一章的应用题中,它的物理模型分析过程和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运动力学物理模型分析过程是一样的,只是在这里添加了一个新的力――电场力,并且该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公式和概念可以轻松的确定.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在平时多收集、多总结、多发现这样相关联的物理模型.

第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达运用物理模型进行解题的物理思想,这样当学生的物理模型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主动运用“举一反三”这一思想去主动探究、类比后面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甚至还可能会在生活实践中去发现并且创新性的提出新知识的解题方法.“举一反三”是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目标的.它比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要来得有效得多,高效得多.题海战术只会扼杀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创新能力,不会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