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20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篇1

一、朗读感悟是前提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新课程标准又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来感悟课文,因此,朗读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任务,如何培养学生朗读时的语感,则又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关键所在。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朗读时普遍存在拖腔拖调或没有感情的问题。课上有老师的范读和指导,学生还能读出一些自己的感情来,可课后很多学生只会逐字逐句地念,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缺少语感所造成的。我认为要指导好学生“朗读感悟”,应遵循这样的思路:“整体感受―抓住核心―辐射重点语句―指导朗读―生成语感”,这是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一般思路。

二、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

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课文深层次的含义呢?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体验。其实,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句上。课文的重点词句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抓住重点词有的放矢地引导自悟,摒弃了繁琐的分析。抓住重点词句研读,能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自读自感自悟,这种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让感悟在想象中升华

对课文的感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因此对语言文字的品评,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灵性。在学生感悟了课文之后,教师可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写话、表演等方面的训练。

由此我想,像我们这些本身基础比较弱的班级,这种有感而发的课堂小练笔,其实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篇2

感悟式教学不仅符合这些语文学科的特点,并充分发挥语文的功能。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具有思维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感悟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感悟出道理。感悟教学强调学生的语言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感悟式教学的成功与否是衡量学生能否感悟出道理为标准的。语言学习不应囫囵吞枣,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应该是充满想象力,有自己的思想。

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具有针对性特征。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针对的是小学生,虽然有些感悟是相同的,但在感悟的内容,方法,速度等方面都具有小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强。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的方法,应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进行。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的学习、感知,在好奇中质疑。学生质疑或感悟出的道理可能很简单或者比较稚嫩,但是这毕竟是孩子的感悟,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宝贵的援助。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法的实施,就是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们感悟文章中丰富的感情并获得美的享受,如:阅读中的感悟式教学。阅读中的感悟就是对文章的审美和情感的感悟。教师通过对文章的审美,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育目标,确定了我们应该将情感教育融合在教学中。自古以来,这么多感人的文学巨著,被传送的经久不衰,因为作家的笔墨饱蘸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情动而辞发”的文章,都是带有强烈感情的产物。学生通过阅读语文教材,理解和掌握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深刻的情感熏陶。作文中的感悟式教学。首先,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感悟质量。学生的感悟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内容选择和内容的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篇3

关键词:感悟;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不论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吸引学生,更好地渗透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使学生都能够活跃起来,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一、活跃课堂气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让学生被教师讲解的内容所吸引,需要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学习“a、o、e”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拼读。教师要通过合适的语言和方法,使所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发言,积极地思考,紧跟教师的步伐,按照教师循序渐进的指示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改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都是很好的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比赛或是表演,比如,教师可以提倡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语文课程的课堂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在学生积极发言的时候及时地给予表扬,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呵护,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总之,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办法有很多,只有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之后进行认真的总结、正确的反思,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索;教学

课堂教学,是儿童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与学生、课堂情况和教学内容等种种矛盾的解决。那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让学生在尽情享受学习快乐的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学习和成长呢?通过多年教学中的尝试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有了意愿,学生就会主动探索,就有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即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通过“学”发掘学生的潜能,将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扬课堂民主,使学生能够大胆地、主动地提出和回答问题。

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

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班级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如我班一部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较弱,针对他们就要注重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于是,除上课多让他们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还让他们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日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辅导中对优生则提高要求,拓展其思维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对个别后进生,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利用好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教研课,听取各个教师的评价,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三、分层次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m应能力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小学时期正是开阔思维的起点。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应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回归生活实际,提倡体验学习,创设应用环境

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增强学习热情。所谓的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在复习课中我们要想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复习热情,更应尝试使用体验学习。让知识回归生活,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想着把课堂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等联系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学生才学得更有趣,才感觉语文就在身边,语文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这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回归到生活实际,让我们所有的知识网络为生活服务,为他人服务。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复习内容,使所讲的语文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和环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复习语文,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五、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好课文内容的基础所在。字词关不过,课文内容不清,课后习题不思,这样一来,老师的讲授自然成了“天书”!试想在不闻不问之下何以解得玄奥重重的天机.究其实质,乃学生课前不预习所致!其中,固然有教师是否严于督促之因,也不免有学生是否主动预习之过.至少,对课文内容梗概应有所了解吧!若能这样,授课中就不会出现一问三不知,不问全不知的被动局面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次提到预习,无非也就是要求学生读一读课文,查一查字典而已。其实预习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预习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在预习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预习时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寻求答案,久而久之,自己就会悟出一些方法来,越读越觉的有兴趣,越读获取知识越丰富。课文对于孩子来说,是枯燥的,当老师把课文读出情感的时候,孩子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听讲了,也就参与到学习中来。我根据课文的内容读,有时激昂,有时低沉,孩子们听着听着也投入情感了。减少老师的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比如教生字词语,用投影仪器或者课件让孩子自己学,老师就把握正确就可以了。在辅导孩子读书时,要鼓励和帮助孩子把书读好。老师的提问要精心设置,根据你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问题既不能过简单,又不能过难,遇到难答的问题时,自己要尽量帮助孩子,启发他们。不要损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的语言要普通话,说话要慢点,孩子听话的速度要帮助孩子背书。孩子们也怕背书,所以要在讲课时写出要背章节的关键字词。背书时可以让前桌和后桌4个人面对面背,这样孩子有背书的积极性。也可以互相提醒,提高背书的效率。六、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一本语文书,还必须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各年级段必须达到的阅读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每个月都要向学生推荐两本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架,以方便学生阅读,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读书的内容和感受;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为读书时间,要求学生做到多动笔;多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下去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进步,语文能力一定会有显著提高。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要想培养其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就要从小学语文的学习开始抓起。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群.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4):60.

[2]谢敏燕.小学语文教学新探讨[J].软件:教学,2013(6):81.

[3]刘晶鑫.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4):141-142.

[4]赵春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9):193.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篇5

1.要不断总结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不断摸索教学规律,同时还要学习和借鉴名家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以小学的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为例进行分析。开展识字教学时,我们不妨借鉴国学大师钱穆抓汉字构字原理的方法。他在教学“壁”与“臂”时是这样教的,它们都是形声字,辟属声,但是臂在身旁,壁在室旁,发现“凡辟声皆有旁义”,如“避,乃走避一旁;璧,乃玉悬身旁……”字理是识字教学的根本,他依据字理的方法进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而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借鉴特级教师黄亢美的方法。他认为,阅读教学可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而“读”分为五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初读课文时,边读边动笔点、画、批、注;第二层次,读通读顺读正确;第三层次,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又要求读好,即像说话一样自然,不要快,也不要太慢;第四层次,要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第五层次,加上动作和表情背读。只有在读中正确地把握指向性与层次性,才能让学生读出真知灼见,达到“教而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由此可知,不论是自己摸索还是学习借鉴,只有不断总结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注重创设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给学生创设吸引他们学习与思考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没有特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他在教学《马背上的小红军》这一课时,通过自己的范读来创设教学情境。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很有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整个身心都吸引到文章的情境中,他们都禁不住落下眼泪。而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一个不专心致志的。在实施阅读教学活动时,光有朗读还不行,还要注重读写结合,因为“写是语文能力提高的最重要的标志”。同样,于永正老师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也创设了一个写的情境。他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漏掉了呢?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着严寒、顶着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学生纷纷动笔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这里于永正老师同样是通过语言描述,创设了感人的教学情境。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创设好教学情境就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就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

3.运用好教学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悟阅读生态教育观

小学语文教学,无论是感悟还是体验,都是一种主要来自小学生内心的学习活动,而要有效且顺利开展这种学习活动,非基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识规律不可,这就自然给小学语文老师提出这样的语文教学命题:怎样建立小学语文感悟阅读的生态教学观?下面,笔者就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和自己教学的体会,通过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浅谈如何建立小学语文感悟阅读的生态教学观。

一、创设丰富开放的教学

语文教学的环境应包括课堂环境和课堂外部环境,语文的课堂环境是动态的、具体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教研活动,利用各种因素,使学习环境呈现出一定氛围、风格、情调、气氛,以帮助学习模拟情景的创设,一般通过图画、录像、声音等媒介,或展示学习内容的背景、来源、相关内容,或创造某种情调、气氛、氛围、风格来帮助学习语文生态教学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兴味索然,表现突出的是学生作文常常无病、脱离生活实际、空洞无物。因此,教师要加强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做到学校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

二、学生充分张扬自我个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语文教育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这些差异更多的体现为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并非某一方面的特点,而是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所具有的综合特征之和,实施完全意义上的个性化的教学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实践可供操作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的个性张扬,为课堂教学的改革,为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还学生个性的张扬,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对课程内容的扩展

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稳定和客观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阐释和灌输,每个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也就是说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新的见解,提出新的话语,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打破原有教学计划,因势利导。对预设教学的内容目标等进行补充和调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挑战与创新,充满气息与情趣。语文教材不应作为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我们要将视野扩广至广阔的世界,甚至整个世界都是语文教材,惟有学生语文学习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宽阔,对语文学习外部的系统进行延伸,并与内部系统相互沟通,语文才有绽放她无穷魅力的可能。

四、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

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要让学生拥有自主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自主意识习惯的培养,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问答与提问,还表现为欣赏与评价,独自与倾听,交流与探讨,它是一种实践性对话,是在个体经验和人与文本对话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建议性的意义生成过程,教师应当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以宽容的态度、发展性的眼光处理课堂上的每一件事,并从中得到自我价值体现的愉悦。

1.鲜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涉及价值导向的时候,教师应旗帜鲜明地加以引导。因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教授《我与地坛》后,为了对学生进行“苦难”教育,安排学生观看影片《活着》。当看到被游街的王医生饥饿之后吃多了馒头而死的镜头时,许多学生肆无忌惮地哈哈大笑。老师严肃地对他们说:“如果不懂得爱与同情,你们就没有资格做一高中生。”学生顿时静了下来,许多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2.客观评价学生的发言

老师善于为学生搭建积极发言和讨论的平台,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章意义,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面对学生深浅不一的感受、鱼目混珠的见解,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抛弃引导的职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如果抛弃必要的引导,容忍对话活动在肤浅水平滑行,让阅读的教学变成学生自由交谈,听任学生对文本的任意解读,那么这种倾向发展到极端,就是一切由学生说了算,这就完全放弃了教师的职责。“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并非是无原则认同,而是意味着要把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收获和困惑作为重点和起点,一方面允许重视和严肃对待来自学生的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感受和看法。另一方面允许学生出错,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发表见解。

3.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对话

课堂教学的过程,倾听是一种民主的氛围,课堂是学生放飞心灵的天堂,时时使课堂成为精神愉悦的、畅快的交流场所;倾听是一种真诚的谦虚,甚至像一个小学生一样谦虚,教师要蹲下身子,敞开心扉,眼睛平视,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作姿态;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师生之间心灵的理解、精神的交往、人格的相遇,便创造了也分享了真正的教育。这种教育,同时也是师生双方的生活,是他们成长的历程乃至生命的流程。倾听是一种热情的期待,关注每一个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主动地去指导他们,在情感上走进学生,达成心灵的共鸣;倾听是一种尊重和欣赏。

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让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独立的阅读才是显现真实问题的前提。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知,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意义,与文本进行生动的热烈的对话,或者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传统阅读教学往往是把学生看作被动阅读者,即使让学生阅读了文本,教师也同样要按既定的“教学设计”来讲解课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提问与回答看似体现教与学的互动,其实只是学生不断猛烈猜测教师答案的追逐游戏而已,其最终结果还是“引导”出教师既定的“标准答案”。这样缺少阅读主体的真正参与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作为读者具有的自由联想、进行创造的力量,剥夺了学生作为被教育者的质疑权,从而也使他们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具体的做法是:1.尝试自己在文章旁边做一点简单的点评,并记下自己发现的一些问题,准备下节课交流讨论。2.自主感悟。让学生再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文章的大体结构。3.通读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自己利用工具书去解决。4.三个基本要求,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完全让学生自己不受预设问题的影响直接面对课文。学生有时在默读,有时在轻声朗读,有时与同伴轻声交流讨论,有时也会拿着问题来向老师询问。虽然有些问题比较简单,但对于一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同学,能提出问题至少说明他们在主动地进入课文了。

参考文献

[1]刘素雁,代雪琳,崔秀梅.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构建理想阅读生态[J].当代教育科学.2009(05).

[2]古耀锐.创建和谐的语文生态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09).

[3]曾永成.培育生态人格.优化作文生态――“做人―作文”的生态学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06).

[4]陈隆升.语文课堂生态的深度关注――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论著评析之三[J].中学语文.2008(16).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篇7

【关键词】小班化;备课方式;教学组织形式;作业设计方式

中国分类号:G633.3

正文:

素质教育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一个重要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在传统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太多,教师根本无法做到面向每个学生,往往采用“灌输式”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使素质教育变成一个口号。“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旨在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每个学生,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一、立足学情,转变备课方式

(一)由传统的立足“教学目标”备课转变为立足“学情”备课。

传统的备课中,教师往往立足教参中的教学目标,注重自己要教什么,至于学生学的如何,能接受多少,并不是备课时关注的重点。这样的备课方式,决定了教师只能满堂灌,所谓的“点拨”和“引导”也成了将学生引往“正确答案”的“陷阱”。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回答问题的兴趣,自主和探究更是无从谈起。

对于“小班化”来说,备课的出发点应是学情。请看下面对比表格:

(加黑处均基于学情设计)

“小班化”下备课方式传统备课方式

步骤方式目的步骤

划分学习小组根据学生性别、学习能力、性格等均衡搭配课下和课上互助探究学习目标

了解学情课下交流、预习案反馈、学情记录表有的放矢确定学习目标和设计学习活动

课前预设小组轮流领任务,课下自主合作完成,教师适度辅导让几个学生或小组通过“预设”在课堂上起到引领作用阅读教参、查阅资料

确定学习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不同的“达成目标”不同层次学生可找到适合自己的“达成目标”确定教学目标

备教学过程

知识点+学习活动将知识点渗透到学习活动中,激发兴趣,主动探究依照导入、感知、探究、迁移等程序设计教学问题

备作业基本作业+作业学生根据能力选择作业根据教学目标制定作业

课后记录填写学情记录表作为今后备课参考批改、反馈作业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因此,教师只有从备课时就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情,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学的主动、有效,教师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由传统的备“知识点+问题”转变为备“知识点+学生活动”

“小班”教育是一种主动性教育。教师不仅要思考“教什么”,“怎样教会”,更要千方百计地创设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

在这种理念的启发下,笔者尝试将一个个有趣的活动承载着教学知识点“潜”入语文课堂:学习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同学们在角色的扮演中体会着莎士比亚语言那激情澎湃的排比,优美新奇的比喻;学习史记时,学生们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礼”办起了“感动我们的史记人物颁奖礼”,在自己精心撰写的“颁奖词”中感受着古人的高尚情操与处世智慧;学习诗歌时,学生轮流走上讲台当起了小先生,在精心备课中加深着对诗歌的理解。

二、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学组织形式

(一)变“一言堂”为“众言堂”

“小班化”理念下,教师思考的第一问题便是:怎样能够听到不同学生的声音?于是,除了常见的“开火车”“左右排轮流”式提问外,小组合作式提问也新鲜出炉了:“探究性”问题,小组仿照“辩论赛”的成员分工,根据性格、学习能力等分为组织者、主辩、二辩、补充者、质疑者、总结者;“个性化诵读”展示,让小组成员各显神通――朗诵好的领读,文笔好的撰写解说词,电脑好的编辑音乐,绘画好的制作精美图片;课前三分钟的《人物传记》,让深沉的男生选择了“曾国藩”,让浪漫的女生选择了“英格丽・鲍曼”,让激情的男生选择了“乔布斯”,让温婉的女生选择了“林黛玉”。

(二)优化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分工合作要在自愿结对的基础上根据成绩、性别、能力、性格均衡调配。每个小组配备一本语文笔记本,专门记录交流内容。小组成员各有分工,有组织发言者,有记录员、主答者,补充者、质疑者、总结者,旨在让每位学生能够扬长避短、展示自我。当然,桌椅也可根据不同学习活动灵活排放:小组探究可以是“圆桌式”,戏剧表演可以是“扇面式”,作文沙龙可以是“师生围坐式”等等。

(三)加强师生互动

“作文评改”对症下药:针对小班人数少而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学情,教师可利用课下时间分组分层次地与学生面对面指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法,提出要求目标,布置修改作业。过程中,老师了解了学生作文问题的根源,指导起来更有的放矢;学生也更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积极性被大大激发。

打造“小先生”课堂:诗歌选修课学习后期,教师大可以“退居幕后”,把讲台让给“小先生”。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搜集、整合资源、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更因“小先生”的不断“登门求教”,促进了师生间的学术互动和情感交流。

其实,教学形式的改变背后,是“小班化”教学理念的实践探索。它旨在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分享,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立足学生个体差异,转变作业设计方式

作业是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笔者尝试“分层设计作业”。

但应如何分?操作不好,容易出现作业收缴乱七八糟,个别学生钻空子等现象。笔者尝试在“导学案”中的“作业巩固”环节上动脑筋:有“基础作业”,也有“作业”,难度指数逐星提高,一般以三星为上限。学生根据能力、兴趣选择星级作业,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对勇于“摸高”的学生及时鼓励、点拨,并根据作业情况填写《学情记录表》。

四、实践困惑

(一)当前教育制度存在制约

高考制度下,成绩依然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家长更加愿意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检验学习成果。但语文自主学习的成果见效较慢,不如传统的套方法、勤做题见效快。

(二)学科之间协调配合存在困难

“小班化”的实践探索需要学科间统一协调配合。如果语文教学实施自主学习,而一些理科却大搞习题战。学生只顾应付作业,探究性作业便成了“业余”任务。因此,如果大的教学环境不改变,单打独斗的教学探索很难推进。

五、结束语

“小班化”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者不断实践在路上,反思在路上。“在路上”是一种自我告诫的意识,一种忘我追逐的态度,更是一种无怨无悔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毛放,张锦堂,金礼福,等.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8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篇8

1.自悟语感

教师凭借学生已有语感水平,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难度适宜的课文内容,自悟自得。

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在记忆贮存中找到与它相似的信息组块以后,进行匹配与识别,从而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这种匹配与识别就是凭借语感进行的。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与联想,将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

例如:我们在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时,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自悟语感。在初读课文阶段,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和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领悟课文的大概内容:农民春种秋收,春种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到很多粮食。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为小猫最爱吃鱼,它也想收到很多鱼,于是就去种鱼。在悟读阶段,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联系上下文来感悟。首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小猫能不能收到鱼?为什么?他错在哪里?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再进行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从而得到结论:鱼种在地里会烂掉,小猫是收不到鱼的。鱼儿离不开水,鱼的生活环境与庄稼不同。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会做傻事的。从而让学生悟出小猫从农民种玉米、种花生收获很多而得出无论种什么都会有收获的推理方法是错误的。

2.导悟语感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例如:我们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在祖国的东北方,我们几乎无一人到过那里,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难于理解。我们在教学时,主要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映象。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录音,初步感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学生在感悟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夏、秋、冬三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感悟。

3.迁移表达

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在二年级教学时,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一些说话、写话训练以外,还设计了一些创设情境交谈、猜谜语、讲故事、编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应用中不断提高语言感知力。

在三年级教学时,除了让学生间周一次作文以外,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创设情境谈话、围绕一个主题演讲辩论、编演课本剧、答记者问、讲故事、演短剧等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作文时,要求学生能凭语感自行修改。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篇9

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感悟拓展《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感悟,又要开展阅读。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在引进生活中感悟

语言是生活的记载,生活是感悟的基础。不少课文中有很多语义丰富而又深刻的语段,其内涵的领悟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凭借,以学生的人生体验为依托的。只有把语言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画面,依靠自我体验,语言的内涵才能化作生活的真切感悟。

《威尼斯小艇》中最后一段有这么几句话:有时候,水面渐渐沉寂,我们只看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大建筑物矗立在前面,残破的桥梁横在水面上,岸边的船都停泊着不动。寂静笼罩着威尼斯。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在品读中,知道了写月亮的摇晃,人们的哗笑是为了突出威尼斯之夜的寂静。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类似的情景吗?学生一个个陷入沉思,片刻便有人举手。

生:那天我去爬山,登上山顶,只听见耳边小鸟的鸣叫,而且这个鸣叫不是叽叽喳喳的,偶尔几声,让我感觉山上特别静。

生:那天,我们班有很多老师听课,我紧张极了,教室里只有老师说话的声音。忽然,我的笔不小心掉到地上,“咚”的一声,我觉得声音特别响。平时下课的时候,我的铅笔盒掉到地上,声音还要响,但教室里叽叽喳喳的,似乎听起来就不那么响了。

生:那天晚上,爸爸妈妈都到外婆家去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迷迷糊糊的,忽然“啪”的一声,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感觉那个夜晚安静的有点可怕。

通过教师这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写人们的哗笑、水中月影的摇晃都是为了突出威尼斯之夜寂静的意境感悟更深刻了。在感悟中,也知道了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的反衬写法。

阅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感悟的产生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一个人生活经历越丰富,就能在阅读中随机引进与生活的联系,加深感悟。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必须在丰富学生生活,增加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实践积累的前提下,巧妙地把生活活水引进阅读。

二、在具体情境中感悟

小学语文课本,有一部分记叙是描写人物和景物的文章,属于文学作品范畴。这些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寓于语言文字之中的,是靠语言文学描述的景象和包含着的感激制造一种文学境地,使人感化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我们想更好地掌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语言文学描述的景物。

情,即情感、情趣;境,即境界、景象。情景使学生形成好、恶、怒、哀、乐的心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充实或变化,用叶老的话说:就是“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进入了情景,便可见可闻。

情景感化,是这类课文思想教育的特定手段。情景教学,是结合教育情景展开应用理论陈述的实践教育学,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

情景在教学中的出现,可以通过从“境”入手,以“理”入心,从而引起教学方法,课堂结构等课程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进而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课文内容、课文所表述的中心思想。如《林海》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景物描写:“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的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教学这一段,如果情景教学做的好,学生的思维就会随课文展开,头脑里先浮现出大片的绿色林海,接着浮现出落叶松的波涛、白桦的浪花;再看的见底的小河、河边花丛、听见小河流水的声音,闻到野花的香味……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形象思维过程,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欣爱喜悦之情,随之形成热爱祖国的观念。

三、在启发想象中感悟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的过程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艺术的语言说,就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功夫。语言描述的形象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没有形象与联想,就没有语言的感悟。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凭借联想,借助想象,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补充语言潜在的形象,延伸语言相关的形象,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验,形成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直观感知。

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课文凝聚着作者对小珊迪诚实、善良品质的赞扬,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课文开头读小珊迪的语句时,应该读出“请求和乞求”的声调,让学生想象到小珊迪受冻挨饿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小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说了一段话,这段话,是小珊迪发出的呼唤。教师在范读时,就应该读出对当时贫富悬殊的资本主义的控诉,对小珊迪本身遭遇的同情的语调,如此范读,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四、在体验角色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多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角色的定势,使他们在阅读课文中多把自己至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共鸣。课件,引导学生角色体验,进入课文情境,促进内心的感受化为自我流露的情感是多么重要。事实证明“角色体验”是感悟的桥梁,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差、心理差,同时,因为各自不同的体验,拓展了课文内涵,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情的感悟、真实地感受。

五、在诱感中感悟

我们知道,海面的波浪源于海风的推动;海浪的高低源于海风的大小。如果把心灵比作大海,精神则是心灵之海中的水,精神活动变化如同起伏的海浪。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让课文情境、课文情趣去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心灵的大海掀起大浪,使他们心灵的潮水自由奔涌。从而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得到语言的发展、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完善、人生的启迪……

六、在延伸课文中感悟

小语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具有供人想象驰骋的空间,而小学生爱追根究底,课文阅读后,他们总会牵挂着文中的事情,惦记着文中的人物。根据学生上述心理,在课文阅读后引导探究,启发想象,延伸课文,可以让学生在情节的延伸和内容的拓展中,加深对课文情理的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篇10

刘贞福

(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09)

摘要: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但是新大纲、义教课标仅提概念,未作详说,本文顺着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思路据以推断、演绎出它们的应有之义。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3.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3-06-26;修回日期:2003-12-30

作者简介:刘贞福(1959—),江西南昌人,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文教学,阅读学,文学鉴赏。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