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49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篇1

【关键词】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手术是外科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而手术本身对病人的肉体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很对患者对手术又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会在手术日期将近时候产生恐惧、悲观、紧张的心理,甚至会拒绝手术,这种心理对手术的进行是一种不利的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更为重要了。就我科开展的胆囊摘除术、阑尾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疝囊修补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浅谈几点体会。

1术前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很多患者由于术前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不足或手术是否成功,常产生焦虑、恐惧、疑虑以及安全需要的渴求心理。他(她)们害怕麻醉,怕疼痛,担心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手术成功与否及愈后情况如何,术前签字时所介绍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均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一般情况下,术前心理负担女性重于男性,成人重于儿童,初次手术的重于做过手术的。针对上述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我们应做以下几点。

1.1对患者耐心热忱,积极开展微笑服务医务人员对待病人的态度,可直接在病人思维种形成一种感观印象,决定了病人的可信度多鼓励病人,态度要和蔼,做好入院宣教及卫生指导,讲解疾病情绪联系,举例同种病例的治疗效果。

使他们顾虑,明白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1.2语言技巧在术前护理中的作用患者做手术都有被告知、尊重的心理。对病人亲切和蔼,减轻病人对医务人员的陌生感,让患者住院感受到是家一般的温暖。因为语言可以治病,亦可致病。语言情切和蔼,用科学道理说服人,介绍医生精湛的医术及手术基本过程,术中的安全保护措施及术后的不适如何处理,使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乐观的对待疾病,安心接受治疗。

2术后护理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针对这些存在的心理问题,做相应的心理护理。(1)患者渴望了解手术效果,患者从麻醉中醒来,首先想到手术是否成功,迫切希望得到的是医护人员的满意答复,所以应尽早告知手术顺利、成功、手术效果好让患者以舒畅的心情接受手术治疗,早日康复。(2)疼痛导致烦躁。无论何种手术、手术大小,都是一种损伤,当然也就会给患者带来身体的折磨,加重了身体负担,同时给治疗及手术成功与否产生了怀疑。故在给适量镇痛剂的同时有必要给患者强调疼痛是术后一定发生的症状,经过合理处理后会减轻,并最终消失。(3)对于术中给患者放置的各种引流管及引流条,患者麻醉清醒后会感到极度恐惧,应向患者解释手术中放置各种管道是根据病情选择的,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病情的好转,是可以拔除的,不会留下任何隐患,以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影响术后康复。(4)对心理严重障碍影响到治疗的患者,要找出原因,动员社会力量,如单位、同事、亲友参与,共同努力,协助解决困难,让病人安心休养。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是通过语言来解释病人的心理反应,手术的成功离不开专业技术,但心理护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敏锐的观察力,美好的语言及独立的思维能力。给患者营造一种平衡、安详的心理状态,对术后身体早日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护理模式逐渐转变后,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包玉梅.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护理学刊,2007.7,59-60.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篇2

关键词: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笔者对医院行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行腹部手术的患者52例,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为19岁至66岁,平均年龄为(42.19±3.21)岁,术后患者均伴随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状况。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年龄等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疼痛状况予以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疼痛状况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所示:

1.2.1心理护理

受到疼痛状况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的效果。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应先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增加对术后疼痛的认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改变缓解患者的恐惧情绪,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1.2.2一般护理

手术结束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其伤口恢复情况。患者卧床休息期间,辅助患者翻身期间动作应轻柔,避免牵扯到手术切口,导致患者出现术后疼痛症状。行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的免疫功能会有所下降,易导致患者出现咳嗽等症状。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正确咳嗽的方法,即咳嗽期间,可对手术切口部位轻微施加压力,能够减少咳嗽时对手术切口的牵扯。

1.2.3疼痛护理

当患者出现腹部疼痛状况时,护理人员先结合其对疼痛耐受性进行分析,若患者的未出现剧烈疼痛感,可指导患者通过想象、暗示等方式调节情绪,转移注意力。教会患者正确呼吸的方法,缓解其肌肉紧张状态,使交感神经处于正常状态。对于耐受性较差或出现剧烈疼痛的患者,可适当予以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1.2.4用药护理

采用镇痛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前,对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分析,明确疼痛诱因后,再予以患者镇痛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的疼痛诱因不明确,则可先予以少量的药物,避免出现药物滥用的现象。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了解其是否出现不良用药症状,并进行针对性处理。由于长期持续使用镇痛药物,容易增加患者对镇痛药物的依赖性。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疼痛患者的动态观察,把握用药时机和用药剂量。

1.4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1.5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分级:0级:无疼痛感;1级:轻微疼痛,在患者耐受范围内。2级:中度疼痛,需要予以适量的镇痛药物。3级:剧烈疼痛,在服用镇痛药物的同时还需加强疼痛护理干预。

1.6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表示,并行t检验,p

2结果

经一段时间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观察组患者疼痛状况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术后疼痛是行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临床症状,手术创伤、术后引流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该症状[1],不仅会降低其生活的质量,还会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的疼痛症状的护理干预。

笔者医院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恐惧状况,鼓励其积极接受治疗[2]。辅助患者取舒适,帮助患者翻身,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增加患者对疼痛的认识,使其掌握正确咳嗽的方式,减少对手术切口的牵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予以药物进行治疗,把握用药时间。用药治疗期间,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若出现不良用药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针对性处理[3]。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加强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曾燕,韦喜艳.术前疼痛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02):67-68

[2]彭涛.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10):874-875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篇3

1临床资料

本组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平均年龄40岁,经过相关检查均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手术时间60~100分钟,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手术顺利,麻醉效果好,术后3~5天出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单孔腹腔镜手术是我院新开展的微创手术项目,患者常顾虑手术的有效性及费用,术前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些心理特点,做好术前健康指导:说明治疗方法的目的、意义、疾病的转归,让患者与同病区同种手术患者交流沟通,消除顾虑,增强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认真解释,以取得患者充分信任,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2.1.2常规检查

做血、二便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肝炎全套等。备皮,特别是脐孔的卫生,常规用松节油清洗,以防术后切口感染。

指导患者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

手术完毕后在1名麻醉师、1名护士的护送下返回病房,做好交接班,按全身麻醉后护理。常规吸氧2小时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患者因气体刺激带来的不适。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暂禁食禁水;对无恶心、呕吐者术后6小时可给予流质饮食,排气前不宜进产气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肉类、糖类等食品,排气后可进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2.2.2病情观察

术后早期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全麻未清醒前每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精神状况直至病情稳定,以早期发现有无内出血、休克;遇有生命体征改变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术后连续测量体温3天,3次/天直至体温正常。

2.2.3管道的观察及护理术中一般放置腹腔负压球一根,术后妥善固定管道,防止堵塞、滑脱、扭曲、受压,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指导并协助患者保持侧向引流管的卧位,以利引流液的流出。本组术后有15例留置腹腔负压球,根据引流量的多少而确定拔管时间,本组术后1~2天拔管。

2.2.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2.4.1出血的观察

注意观察脐孔处有无出血,敷料是否干燥,要及时更换敷料。本组有2例患者术后有少量出血,予局部压迫5分钟后好转,未行特殊处理。

2.2.4.2皮下气肿及肩背部疼痛

手术过程中应用的二氧化碳在放气时若放不完全,会向皮下组织扩散,形成气肿,手触摸皮肤有握雪感,一般少量气体可自行吸收,多无症状,但要注意二氧化碳气腹有形成高碳酸血症的危险。本组有5例患者出现胸闷感,经吸氧,床上活动后逐步缓解至症状消失。10例患者出现肩背痛,多因残留在体内的二氧化碳刺激引起,一般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

2.3健康教育

2.3.1饮食指导

术后6小时后即可进食,先进流质,第二天开始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2.3.2活动

指导患者放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必要时使用止痛剂。早期即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机体恢复。本组有25例患者术后2小时即下床活动;25例患者4小时后均能下床活动;50例患者腹壁均无疤痕。

参考文献

[1]张伟、张玲、栗妍.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31.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篇4

[关键词]脑出血;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095-02

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内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破裂出血,以动脉出血多为常见。小量出血时血液仅渗透在神经纤维之间,对脑组织破坏较小;当血量较大时,血液在脑组织内积聚血肿,血肿的占位效应会压迫周围脑组织,血肿进一步增加导致邻近脑组织受压,移位以至形成脑疝[1]。及时积极的手术治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也大大降低了致残率,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参考相关文献,本文总结了2007~2008年94例脑出血手术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94例患者中,男55例,女39例,发病年龄27~82岁。行大脑开颅血肿清除术25例,颅骨钻孔血肿清除外引流术38例,脑室穿刺外引流术31例。其中,原发有高血压病史和入院时血压升高者54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9例,合并脑疝4例,合并应激性溃疡12例,合并肺部感染10例,不同程度肢体运动障碍25例。

1.2护理要点

1.2.1术后

由手术室返回病房全麻未清醒的患者应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意识转清,血压稳定后可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幕上出血开颅者,应卧向健侧,避免切口受压。肥胖、有舌后坠者应予口腔置入口咽通气管或予以托起下颌,尽量保持患者口咽部气道通畅,避免舌后坠引起的呼吸受阻,可减少口咽部的呼吸道死腔。

1.2.2一般监护

1.2.2.1生命体征脉搏、血压、呼吸可反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和颅内压力的变化,故应给予24h连续监测,并详细、准确、及时记录,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细微变化。术后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常提示颅内压增高,多见于脑水肿。血压骤降则需高度警惕,提示患者循环功能不良,应给予严密观察,及时处理。由于高血压是再出血的重要诱因,所以术后控制血压平稳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最好将血压控制在患者的基础水平上。应用硝普钠降压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水平调控血压,尤其是对硝普钠较为敏感的患者,应从小剂量、慢滴速开始逐渐增加,最好用输液泵或微量泵来调控滴速,以免血压骤降造成脑供血不足,加重脑细胞损害。术后吸收热一般低于38.5℃。下丘脑及脑出血破入脑室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体温往往升至39~40℃,并且无汗无寒战,四肢末梢冰冷,脉搏相对缓慢,此时应用化学性降温药物效果往往维持时间短暂,应采用全身冰毯物理降温,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灵活调节冰毯的实际温度在15~25℃,并注意四肢末稍部位的保暧,患者的体温可降至37~38℃。因体温每下降1℃,脑血流量平均减少6.7%,从面降低iCp(intracranialpressure,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1.2.2.2Spo2血氧饱和度监测由于大脑皮层对缺氧极为敏感,所以及早合理吸氧是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细胞水肿的关键。可根据不同的Spo2数值选择氧流量。Spo2在96%可间断低流量吸氧或不吸氧,当Spo2在停止吸氧5min后还能保持在90%,可给予低流量吸氧。Spo2小于85%时,应给予高流量吸氧。尤应注意在增大氧流量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头颈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口咽部是否有痰液及呕吐物堵塞,以上因素如不及时解除,缺氧状况很难改善。护理人员应予以细致耐心对待。当患者肢端发冷,末稍循环不佳时,有可能得到与病情不符的Spo2数值或读不出,应给予适当保暖后再测,以便取得更准确数值。

1.2.2.3瞳孔、意识状态、肢体活动的改变瞳孔改变是观察颅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术后每15~30分钟应观察瞳孔是否等大正圆,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是否灵敏。因受术中持续麻醉作用的影响,患者术后可有暂时的瞳孔对光反射迟钝。一侧瞳孔先缩小,而后逐渐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并伴有肢体进行性瘫痪和意识障碍,提示颞叶钩回疝,护士应及早发现并给予相应处置。若不及时解除脑疝,对侧瞳孔由于动眼神经在脑干移位时受到推挤亦会出现类似的变化。双侧瞳孔针尖样变大,多见于桥脑出血,是由于脑桥内交感神经受累所致,注意与应用地西泮、氯丙嗪等药物所致瞳孔缩小相区别。

意识状态可判断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状态。观察时应注意患者有无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程度及意识障碍的转化过程。笔者一直应用Glasgow评分系统(表1):评估患者的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分数相加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分数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重[2]。

观察患者四肢有无自主活动,自主活动的能力及其变化,有无异常活动如抽搐、震颤及癫痫发作。肢体肌力的观察以肌力分级法判断[1]。

肌力分级法,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运动;2级:肢体可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3级:肢体能对抗地心引力而抬高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做到抗阻力的动作,但肌力弱,未达到正常;5级:正常肌力。

1.2.3头部引流的护理

1.2.3.1脑室引流管的护理①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并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以免翻身或活动时引流管脱出。②术后早期应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多过快,可引起患者心动过速、头痛、出汗和恶心。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不应超过500ml。③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正常引流管内的液面应随患者呼吸脉搏上下波动,若引流管无脑脊液引出,应查明原因对症处理。④引流液在术后1~2d可呈血性,以后逐渐转为橙黄色。若引流管中出现大量鲜血,或原有血性引流液颜色逐渐加深,提示脑室内出血,需给予紧急处理。引流管放置时间不超过5~7d,时间过长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的脑脊液混浊不透明,并有白色絮状物。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搬动患者时,应先关闭引流管以防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可间隔4h予以引流管口滴注75%酒精5ml以防感染。⑥拔管前应试闭管24h,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血压升高等iCp增高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开放引流管。⑦拔管后应随时观察切口处敷料有无渗漏,如有渗漏应通知医生给予处理[2]。

1.2.3.2血肿腔引流引流袋放于患者枕上或枕侧,高度与血肿腔保持一致以保证血肿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48h后可将引流袋略放低,以便较快引出血肿腔内的液体,若早期引流量多,可适当抬高引流袋。3~4d后引流液由血性转清即可拔除引流管[2]。

1.2.4术后并发症

1.2.4.1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48h。主要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电凝止血痂脱落有关,亦可因为由于呼吸道不畅,躁动不安等因素引起的iCp升高所致。患者原有意识状态逐渐加重,并出现脑疝体征,一旦发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再次手术的准备。

1.2.4.2坠积性肺炎一般发生于术后3~7d,由于误吸及长时间卧床,并发肺部感染。鼓励清醒患者做深呼吸动作,进行有效咳嗽,促进排痰,意识不清的患者可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咳痰无力者应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术,痰液黏稠者可用0.9%naCl溶液,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盐酸氨溴素雾化再行吸痰,效果较好;注意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留取痰标本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对菌株敏感度高的抗生素;保持病室清洁通风,可用0.57%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或紫外线照射1~2次。

1.2.4.3应激性溃疡应激性溃疡一般为应激状态下胃黏膜缺血溃疡所致。患者一般有呃逆先兆,清醒者多有腹胀,呕吐咖啡色液体或排柏油便甚至鲜血等症状,昏迷者可由胃管内抽出咖啡色胃液。一旦发现,应停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并给予胃肠减压,应用H2受体拮抗剂及血凝酶,并经胃管注入云南白药及正肾冰盐水(0.9%naCl溶液100ml加去甲肾上腺素8mg)。监测血压,脉搏变化,必要时可输全血以补充血容量。

1.2.4.4压疮由于术后躯体移动障碍,皮肤抵抗力下降,骨隆突处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而形成压疮。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叩背1次,可用75%酒精加入中药红花来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亦可应用气垫床间断减轻皮肤受压部位的压力。还应注意患者腹股沟及会,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排泄物的刺激而造成皮肤破溃。

1.2.5使用甘露醇注意事项

甘露醇是常用的脱水降颅压药物,在脱水同时也会把体内电解质带走,因此在应用甘露醇期间要定期监测电解质变化,并注意有无血尿、少尿等肾功损害表现。当给药速度过快时,患者可有畏寒(注意与输液反应区别)、眩晕、急性肺水肿表现。原有心功能不全者可诱发心力衰竭,应适当减慢滴速。由于甘露醇是饱和溶液,低温时可有晶体析出,应给予溶解后再用。快速静点时,患者可感到血管甚至于血管所在的整个肢体疼痛,可适当减慢滴速,并给予局部热敷。避免药液外渗造成组织坏死。

1.2.6心理护理

作为患者的家属,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手段的了解可能使他们感到紧张,因此护士应与家属多进行交流,尽量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向家属介绍手术方法和疗效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治疗效果,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向家属及时通告患者可能会出现的病情变化,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患者在长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时,易产生焦虑情绪,加之有的患者伴有失语症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护士应与家属积极配合,向患者传递积极乐观的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1.2.7康复护理

患者病情平稳后即可给予患者四肢关节的被动运动,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将肢体置于功能位,配合针灸理疗等康复手段,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坐起、站立等,详细介绍指导康复训练的要领与技巧,促进手部灵活性及四肢协调能力的恢复。

2结果

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本组94例患者,82例(87.0%)治愈出院。

3讨论

脑出血的术后护理关系到患者病情康复进程的长短。护理人员在做好临床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应配合家属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是在疾病治疗后期,患者病情平稳之后,多鼓励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给予正确有效的康复指导,会极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101.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篇5

【关键词】手术;疼痛;心身护理

疼痛是指损伤刺激的反映,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疼痛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征及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普外科是医院的主要手术科室之一,包括胃十二指肠手术、小肠手术、结肠癌、直肠癌手术等。如何做好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心身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本院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普外科近年来有完整详细护理记录手术患者100例,其中行胃癌手术者20例,胃十二指肠手术者25例,肠梗阻手术者10例,结肠癌手术者25例,直肠癌手术者20例。年龄为20至80岁,平均年龄为56岁,由于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配合,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任何护理差错和并发症。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询访目的是预测患者将怎样对待手术引起的疼痛。患者入院后护士除及时接诊、测生命体征,介绍病区环境外,还要询问一些特定的问题。如对做过手术或有过创伤经历的患者询问疼痛是怎样的?用过止痛药吗?而对未经过手术或创伤的患者则询问其他疼痛相关问题,重点了解患者疼痛时的特殊生理和行为反应,如出汗、恶心、心悸等,依掌握的资料指导患者,给予安慰、鼓励和疏导。对吸烟的患者要劝其戒烟,防止术后因痰多咳嗽而加重疼痛。对不保留的直肠癌患者,护士要给予高度的同情和关心,耐心向患者解释,强调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能坦然平静的接受手术。

2.1.2术前胃肠道的准备和护理术前充分的胃肠道准备,也是提高手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疼痛的重要环节。术前1日嘱患者进食全流食,术晨禁饮、禁食。术前1d-2d嘱患者早晚服泻药,排空肠腔内积粪。术前晚和术日晨用2%温肥皂水给患者清洁灌肠,直到排清水无粪渣为止。术晨给患者下胃管和留置导尿管。手术日提前三十分钟接患者,待患者热情,由于术前访视,患者对术中护士已经不陌生,亦获得安慰。麻醉前边准备手术边做心理咨询与其交谈,分散患者紧张情绪。以上均为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疼痛的重要措施。

2.2术后护理术后疼痛可按时间分为早期疼痛和后期疼痛。

2.2.1早期疼痛的分期与对策早期疼痛分3期,即麻醉清醒至24h内、术后2d-3d以及术后3d-4d。第1期疼痛一般为切口疼,腹部手术患者有30%-40%在此期间经受剧烈的疼痛,精神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患者感到沮丧、烦躁。此时,护士除了尽早给止痛药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鼓励,第2期疼痛一般为增加切口张力引起的,如翻身、咳嗽等。此时,护士首先做到的是应使患者卧位舒适。通常取半卧位,床单要整洁、干燥,鼓励患者翻身,当患者因咳嗽引起切口疼痛时,护士应向患者解释痰液滞留肺内的危害,取得患者合作,并双手轻按切口两侧,看着患者嘱其“深吸气,咳!……”患者既感到安全又受到鼓励,同时也减轻了咳嗽振动引起的切口疼。第3期疼痛一般是肠蠕动引起的,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手术和麻醉的作用,胃肠的蠕动受到抑制,肠管内因气体贮留可有胀痛。肠蠕动一旦恢复,便会引起牵涉痛,这是胃肠功能恢复的标志,使患者对康复充满希望,从而忽略疼痛问题。手术期疼痛常预示有异常问题的发生,如切口感染、肠粘连等。此时患者极度恐惧,预感到自己会遭到更大的痛苦。这时,护士除积极配合医生对症处理外,最关键的是向患者表明决心,说服患者神经、肌肉要放松,讲明紧张对治疗无益,使患者相信护士,耐心积极地配合治疗。

2.2.2其他减轻疼痛的对策分散注意力在护理手术后疼痛患者时,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人为的刺激,从而忘记手术造成的疼痛;音乐疗法也可减轻疼痛,消除各种紧张。

2.2.3术后护理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分析患者渴望了解手术效果,患者从麻醉中醒来,首先想到手术是否成功,迫切希望得到的是医护人员的满意答复,所以应尽早告知手术顺利、手术效果好,使患者心情舒畅。疼痛导致烦躁。无论何种手术都会给患者带来身体的折磨,加重了心理负担,同时对治疗及手术成功与否产生了怀疑。故在给适量镇痛剂的同时有必要给患者强调疼痛是术后一定发生的症状,经过合理处理后会减轻,并最终消失。

对于术中给患者放置的各种引流管及引流条。患者麻醉清醒后会感到极度恐惧,应向患者解释放置各种管道是根据病情选择的,是治疗不可少的一重要环节,随着病情的好转,是可以拔除的,以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

3出院指导

术后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对减轻疼痛,加速患者身体康复十分有利。由于手术做的成功,切除了病灶,患者卸下了负担,愿意接受治疗和护理。尤其对于腹壁造瘘的患者心理护理及其重要,护理人员要给予特别的关怀,既要尽快教会患者自我护理肠造瘘口和使用人工袋,注意观察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要使患者尽快适应术后腹壁造瘘的改道生活。患者出院时要指导伤口的坐浴、换药及人工袋的使用,指导饮食,避免大便过干或过稀。掌握劳动强度,避免腹压过高,定期门诊复查。向家属讲明心身护理的重要性,鼓励、支持、体贴、安慰患者,保持心情愉快。

总之,通过对100例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观察,我们认为对术后患者疼痛的心身护理及其重要,做的好则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注重术后患者疼痛的心身护理是每位护理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篇6

【摘要】目的 通过对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进一步认识老年患者实施外科手术的危险性及规范手术前后配合护理程序的重要性,提高护理配合质量,提出手术前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100例老年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临床护理要点。结果做好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成功率。结论掌握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要点与外科手术的成功是与手术前后正确而周密的护理配合分不开的。

【关键词】老年患者手术前后护理

对于一个患者来说,不仅躯体发生某种病理变化,其精神状态也随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尤其对老年患者来说,不仅要经历疾病的痛苦时期,更重要的是经历手术,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会给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身”“心”兼治,这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老年患者寿命不断延长,需要手术者逐渐增加,年龄范围和手术范围也在扩大,手术危险性也在增加,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从而使得拥有满意结果,手术前后护理配合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8—2010年共施行各类老年患者手术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前后配合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病种100例;年龄65—69岁:55例;年龄70—79岁45例;手术种类主要来源于泌尿外科手术。

2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

老年患者听力差,反应慢,手脚不灵,行动不便,记忆力减退,对他们的护理要根据这些生理特点采取适当方式。如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按照“3”查“7”对内容仔细地查对病人,询问时语言清晰热情,消除患者对治疗时的紧张心理。

3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老年患者一方面由于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器官结构发生变化,体弱多病,情绪低落,心理机能逐渐衰退,怕孤独,怕寂寞;另一方面患者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喜欢周围的人尊敬他们,恭顺他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较高。所以我们就要关心和尊重老年患者,应通过诚挚和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谈话态度和蔼,语言清晰,反复解释,不急不躁,直到对方听懂为止。

4老年患者手术前的护理

4.1做好心理护理,应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优点及护理知识,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确立治疗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和护理。

4.2保持病房床铺整洁,对尿失禁、尿漏及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我们要做到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褥和衣裤,保持病床整洁,使老年患者心情舒畅。

4.3对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应加强尿管的护理,防止尿路感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使尿量增加。

4.4对手术前合并感染的老年患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增强老年病人抵抗疾病的能力。

4.5对年老体弱者,应注意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护理,待病情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输液速度不可过快,随时观察病情,听取患者主诉,防止意外。

4.6由于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减退,对经腹腔手术的病人,应认真做好术晨的清洁灌肠,保证肠道空虚。同时认真做好术野皮肤的清洁工作。

4.7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应督促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协助患者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止褥疮的发生。

4.8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尽量将病人安置在小房间内。保持室内安静,减少探视人员,叮嘱其家属不要当着患者过多的议论病情,以免增加思想负担。如随时有发病的可能,不得让病人独自离开病室,以保证安全。

4.9对嗜铬细跑瘤病人,术前护理应尽量减少搬动病人,避免腹部加压,以减少对血压的影响。密切注意血压、脉搏的变化,发病期随时测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用物。做各项检查,如拍片、透视、心电图等,护士应陪同前往,以防发生意外。

5老年患者术后的护理

5.1静脉输液的配合

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大,充分暴露,尽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格控制好出入量,了解血容量多少,及时为医生提供以上信息;老年患者体质弱,并可能患有一项或多项基础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应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心功能不好要特别注意输液速度的调节,防止发生心衰。

5.2褥疮护理

老年患者的皮肤从生理上来看,功能下降,皮肤组织水分减少,微循环及组织供氧量降低,弹性纤维的退行性改变使得弹性变弱,特别是瘦型老年患者,要注意骨骼隆突出四肢垫海绵或胶垫,定时检查,按摩身体受压部位,防止皮肤损伤。

5.3心电监测

老年患者术后用心电监护,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变化,如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心律改变,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5.4呼吸监测

局麻手术患者,因术前用镇静药,术后进入睡眠状态,护士要经常巡视患者,老年患者特别是肥胖者最好不要处于睡眠状态,严密观察呼吸的快慢,深浅是否规律,有无舌后坠的声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5尿量监测

护士应准确记录出入量,尿量监测极为重要。护士用量杯定时测量尿量,为补血补液提供依据。如无尿及时报告医生,考虑血容量不足,尿管不畅通时,应及时检查尿管连接是否正确。

5.6防止老年患者手术后感染发生率高于年轻人,这是因为老年患者中营养不良所占比例高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所致[1]。如手术前后加强营养,防止感冒,室内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严格各项无菌技术操作等。

5.7原发病的护理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使术后血糖控制在7.0—11mmol/L,血压控制在130-140/70—80mmHg,积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嗽、深呼吸、防治肺炎,肺不张的发生,加强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量的变化,引流管脱落及时更换。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烦躁不安的患者,需按时使用镇定剂,本组100例老年患者经积极治疗,症状得到控制。

6体会

通过对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我们体会到:术前认真细致精心的护理及心理护理;术后输液的控制,呼吸、尿量、心电监测、防褥、防止感染、原发病的护理等,可提高手术患者安全和手术的成功率。掌握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要点与外科手术的成功是与手术前后正确而周密的护理配合分不开的。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篇7

关键词:妇产科患者;妇产术后;护理

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具有刺激性,需要修复性的长期医学治愈手段,受到医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许多医疗工作者都致力于研究术后的疼痛护理[1]。其中,妇产科患者的术后护理受到了格外的重视,随着医疗手段的日趋科学化而日益增加其重视度,对于医院工作人员来说,不止要能够在手术台上为患者治愈疾病,还要在术后为患者解决疼痛。因此,如何在产妇生产之后,让妇产科患者的疼痛描述,对疼痛程度正确评估,以及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广大的妇产科医疗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认知

1.1加强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认识对于产妇术后的正常康复时间和途径,取决于产妇的年龄和体质等各方面的情况,但是主要还是取决于产后医护人员与产妇的交流以及护理。医护人员不仅要从医护方面,让产妇对于自身术后疼痛有一定的认识之外,还要积极主动地与产妇交流,只有产妇自身才能准确的描述,这样才能加强对于产妇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从而进一步向产妇传授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知识。在手术前后保持心情的舒畅以及身体的正常健康状态。

1.2加强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认知产妇手术后一段时间肯定会出现由于生产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这需要医护人员耐心仔细的护理,然而,除了产妇本身的身体健康之外,还要注意产妇手术后的心理健康护理,产妇手术的恶露,伤口的处理,的清洁护理等等情况,都需要耐心的讲解传授,生产之后,医人员还应对新生儿的及时哺乳、产妇的泌乳等情况加以关注,教会产妇如何正确的对新生儿的及时哺乳,哺乳的姿势指导与哺乳的营养价值介绍等。除此之外,产妇自身的日常营养搭配,清洁护理也尤为重要。同时也不能疏忽产妇的心理健康,情绪的舒缓等工作,在与产妇交流的过程中多多聆听产妇的心声,对于产妇的疑惑进行解答,努力使产妇的心情保持愉悦,心情的愉悦对产妇的手术后痊愈有着极大的帮助。对于那些少数的重男轻女的家庭,更要注重交流沟通,不止对产妇,还要对产妇的家属进行心理的沟通和辅导,从根本上纠正家属和产妇繁荣错误认知,灌输其“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计划生育法和正确心理。让那些具有不良心理倾向的产妇,从心理上、认知上、环境上都受到改观和影响,争取给新生儿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给产妇家属一个和谐的家庭。

2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正确评估

在妇产科患者手术后进行疼痛护理之前,必须对其正确的疼痛程度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评估,只有得到一个正确的评估,在精确的评估基础上,有理论产生实际,从基础上对产妇的手术后护理做出正确的疼痛护理步骤。对于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①分娩后产妇的自护能力: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这就导致了生产之后,每个产妇的自我修复程度的不同。有的产妇具有极好的自愈能力,再搭配上合理的营养物质,具有极好的自护能力,归类为优等产妇自护能力。有的产妇自愈能力不是特别强,只可以进行缓慢的自我修复,这一类归类为良等产妇自护能力。而有些产妇的自愈能力极差,伤口的恢复极慢,这一类则属于差这个等级的产妇。②产妇康复:产妇的康复是手术后疼痛护理的终极目标,尊重妇产科患者对于疼痛的反应,注重产妇伤口的复原程度,时刻注意避免产妇的翻身,身体移动致使伤口裂开感染等等问题,都是产妇能否康复,康复程度的重要指标。

3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方法研究

3.1注重产妇的手术后心情产妇手术后的心情攸关疼痛护理的重要程度,并直接影响到了伤口的复原,产妇的好心情还能及时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心情好的产妇的伤口康复速度明显要高于心情抑郁的产妇。为了产妇的康复,还应多多注意产妇的紧张焦虑的心境,引导产妇将四肢尽量放松,肢体的放松以及轻微的活动还有助于患者的全身的血液流动,促进产妇的血液循环,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

3.2注重药物治疗和非物治疗的相辅相成现今大多数的医院,都在提倡使用手术时能够预防产妇疼痛的药剂,这样可以减轻麻药的使用,还能在患者手术后减少疼痛。更能减少相应的药剂使用量,避免了患者的疼痛,减少手术后疼痛护理的过程。同时,还应为产妇提供舒适的音乐,电视或者一定的书籍杂志,这样既能转移产妇对于疼痛的注意力,还能丰富产妇在疼痛护理期间的卧床生活。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结合在一起对产妇进行疼痛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镇痛的强度,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很大的帮助[3-5]。

4讨论

女性对于疼痛的承受能力较低,抗压能力较弱,社会对于女性格外的照顾与看顾都使得女性对于疼痛的承受能力相对于男性而偏低。对于手术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情也更为显著,手术后心情不能及时平复,则会延缓伤口的愈合。只有对产妇从心理上进行安慰沟通,让产妇产生愉悦的心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的心理,才能信赖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护理,确保手术的最大成功值,减少患者患上手术并发症的概率。只有做到以上叙述几点注意事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疼痛护理的质量,达到疼痛护理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林静.妇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研究[J].饮食保健,2016,3(2).

[2]汤玉英.护理干预对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8):63-65.

[3]温霞.护理干预在减轻妇科腹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721-2722.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篇8

【关键词】肾结石;手术治疗;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64-01

肾结石在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提高,肾结石的发病原因为在饮食上对某种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如草酸积存较多,脂肪过多,嘌呤的代谢处于失常状态。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腰腹绞痛、尿道疼痛、尿中带血、腰膝酸软等。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采用手术将结石切除。在治疗后需要对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使肾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减少患者的病痛。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肾结石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取两种护理模式,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肾结石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7例患者,31例男性,46例女性,年龄范围:33-74岁,平均年龄为48.92岁,患病时间:1-12年,平均病程为4.68年;对照组41例患者,28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范围:35-76岁,平均年龄为49.23岁,患病时间:1-13年,平均病程为4.84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在手术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切口情况,看清是否有出血情况。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身体护理患者在恢复期中都会有血尿的出现,为了减轻症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2天的卧床休养,第三天可以进行适当的创伤活动,指导其翻身或者选择半卧位的姿势,在活动安排中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详细的制定,避免疼痛和疲劳的发生[1]。患者有时还会出现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每次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告知患者伤口愈合的情况,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若患者的疼痛情况较为严重,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使患者的注意力得到有效的分散。

1.2.2肾造瘘管护理患者需要放置5-7天的肾造瘘管,当患者恢复正常的体温,尿液转清后,能够对肾造瘘管进行24-48小时的夹闭,一旦出现不适反应,则可将其拔除[2]。并将肾造瘘管妥善的固定好,避免脱落发生,尤其在变换的过程中更要严加保护,使引流管放置在床面以下的位置,避免对其进行过度的牵拉和受压。要对引流液的性质,流量进行记录,若出现血色液体,要及时分析原因并给与处理。当患者的肾造瘘管拔出后,如果有较多的渗液,则要求其采用侧卧的姿势,并通知一声,采取相应措施。一旦发现敷料潮湿,则给予及时更换,在更换时要保证保暖和无菌。

1.2.3导尿管护理在手术后如果不能对导尿管进行良好的护理,会使尿路出现感染,因此在手术后要严格对其进行护理,首先给予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同时保持通畅。导尿管的留置时间为7天,要指导患者练习膀胱的收缩功能,为了避免反流现象的出现[3]。当导尿管拔除后,要求患者增加饮水量,尽量多排尿。还要保证患者尿道口附近的干洁,若发现其有血迹和分泌物的出现,要及时处理,每天擦洗尿道口两次,对集尿袋进行定时的更换。

1.2.4饮食护理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对草酸含量高,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尽量少食用,尤其动物肝脏、奶制品和菠菜,要尽量少食用。要增加们天的饮水量,使尿量每天在2000-3000ml,保证食物的清淡,减少盐分的摄入。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实验组47例患者,34例护理满意,11例护理一般,2例护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95.7%;对照组41例患者,22治例护理满意,10例护理一般,9例护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78.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

2.2并发症实验组47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1%;对照组41例患者有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9.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具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对肾结石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进行综合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的舒适度得到提高,并发症也能够减少。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包括身体护理,肾造瘘管护理,导尿管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实验组得到95.7%的护理满意度,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2.1%。远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由此说明,对肾结石患者采用术后的综合护理,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莫剑妹,曾俞霖,刘茂芳.经皮肾镜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手术护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11(06):127-128.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篇9

关键词:直肠癌;整体护理;临床效果

近年来,直肠癌的发病率直线上升,患病群体的年龄也逐渐年龄化,接受手术后,患者较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此时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1]。整体护理属于一种新颖的护理形式,是建立在现在护理观基础上的,以护理程序为中心,将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的主要环节系统化,从而提升护理效果。本次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直肠癌患者手术的整体护理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0~79岁,平均(49.5±3.6)岁。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等无显著差异(p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即实施饮食管理,以及预防尿路感染等。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2.1实施心理护理由于直肠癌患者通常会由于担心治疗效果或者出现意外等产生恐惧以及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当耐心的为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使患者能够正确的了解病情,积极的配合治疗。

1.2.2日常护理手术完毕后,病房应当保持安静,使患者采取平卧位6h,随后指导患者实施早期床上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应当协助患者下地活动,以此促进胃肠道活动,减轻腹胀。直肠癌患者接受手术后,早期大便次数较多,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应当及时的更换辅料以及棉垫等,保证患者会的干燥以及病床的整洁。

1.2.3腹壁造瘘口的护理患者接受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的家属使用造口袋,在更换造口袋时应当使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患者的腹壁造瘘口,并及时的观察患者周围的皮肤有无出现破损以及红肿等,可使用氧化锌软膏涂抹造瘘口处,当造口袋内的排泄物达到1/3时,就应当及时的更换[2]。

1.2.4引流管护理手术结束后通常会留置骶前引流管以及导尿管等,护理人员应当将各个管道分别固定好,以免出现引流位置不当或者引流管堵塞等情况。此外还应当仔细观察引流物的颜色以及性质等,并及时的做好记录。术后5~7d,当患者的骶前引流管内的引流液清亮,且患者无腹痛等情况时,即可拔除引流管。实施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应当保留导尿管2w,更换1次/w袅袅管,尿道口需护理2次/d。

1.3观察指标在患者出院前,接受本院制定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测表进行评价。其中关于护理满意度的测评均采用了封闭式的选项,选项有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均使用(x±s)的形式表示,对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分别使用χ2和t检验,显著学水准为a=0.05,当两组差异为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整体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为8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直肠癌的发病机制还不明了,但多数专家认为直肠癌与事物或者遗传有直接的因素,目前手术治疗直肠癌仍旧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手法。当患者得知自己得了直肠癌以后,很容易出现焦虑以及恐惧等心理,影响生活质量[3]。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能够预防相应的并发症,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此外整体护理模式还能够指导患者进行早起活动,以此避免出现静脉淤血等,提升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了整体护理模式,患者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为8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经过手术后假如护理不当,较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采用整体护理形式能够按照患者的精神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实施护理,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华纯,黄建美,林绵双,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2(29):43-44.

[2]邱海波,伍小军,周志伟,等.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2012,41(03):52-53.

[3]杜卫东,庄舜玖,袁祖荣,等.腹腔化疗对大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表达的影响[J].大肠病外科杂志,2012,55(04):75-77.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篇10

术后尿潴留是腹部外科手术后较为常见的现象。术后尿潴留由于尿液不能自行排出,膀胱过度充盈,常引发腹部胀痛,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逼尿肌损伤,影响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增加了术后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同时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严重影响术后康复,如不及时处理,严重者可导致尿路损伤、膀胱破裂,甚至肾功能衰竭,是腹部手术后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腹部术后尿潴留的原因

麻醉因素对排尿反射影响:全麻或腰麻后排尿反射受抑制,干扰生理性排尿功能。

手术创伤影响:手术直接刺激或损伤膀胱、输尿管,使排尿反射通路受阻;腹部手术切口疼痛,引起膀胱和后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影响腹壁肌和膈肌收缩运动,不能产生较高的腹内压协助排尿,增加尿潴留的机会。

心理因素:由于术后排尿环境和习惯性姿势的改变,使患者感到精神紧张,排尿困难。

年龄因素:60岁以上患者多伴有膀胱退行性变,肌层萎缩,纤维组织及腺体增生等。因此,年龄越大,发生尿潴留机率越高。

药物对排尿的抑制作用:因麻醉及镇痛药物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增加输尿管平滑肌张力,使膀胱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因此,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pCa)的患者常易发生尿潴留。另外,β受体阻滞剂或m胆碱受体阻断等药物也会引起。

护理措施

正确评估:凡手术后4~6小时尚未排尿的患者,护士应及时进行叩诊检查,正确评估患者膀胱储尿量,并及时指导患者排尿。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对术后紧张、害羞、担心尿床污染衣物的患者,要进行心理安慰,解除其顾虑、焦虑情绪,创造条件使其安心排尿。

排尿训练的姿势及:术前2~3天对患者进行卧床排尿训练,指导患者在床上使用便器的方法,每天至少3次。术后如病情允许应尽量协助患者取习惯性姿势和排尿,如扶助患者坐起或抬高上身。也可准备便携式座便器,协助患者床旁排尿。

术前功能训练和指导:有效的呼吸训练和盆底肌功能训练可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指导患者闭口经鼻深吸气,同时收缩会肌肉,在吸气末屏气1~2秒后缩唇缓慢呼气4~6秒,同时放松会肌肉,每日3次,每次1~3分。反复训练,可加强括约肌对膀胱、尿道的支持功能。

诱导排尿:护理人员采用打开水龙头或者交替向盆中倒水,让患者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也可采用温水冲洗会,使用温热便盆,或给患者饮热饮料等方法诱导排尿。

早期下床活动及排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患者早期在床上或下床活动,以刺激膀胱的收缩,促进排尿。

肛周会热敷:床旁以屏风遮挡,取热水一盆和毛巾一条放于床旁。男性取侧卧位,女性取截石位,臀部垫一便盆,用热毛巾于肛周会进行热敷,并嘱患者放松,松驰腹部力量,顺其自然待小便排出。

注射开塞露[1]:患者取侧卧位,取开塞露2支(40ml),剪支顶端,修剪光滑,轻轻地插入,将40ml液体挤入直肠,同时捏紧开塞露空壳堵在口5~10分,然后嘱患者排便、排尿。开塞露可刺激直肠黏膜致使肠蠕动加快,反射性刺激膀胱壁,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内括弱肌松驰而排尿。

针刺引导排尿[2]:取中极、曲骨、地机、三阴交穴,留针20分钟,施术后约40分钟可自行排尿。取主穴中极、关元,小腹急胀者加气海,欲解不得加三焦俞,小腹虽胀而无尿意加肾俞,主穴采取捻转提插泻法,出现针感后留针30分钟,患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排尿。

艾灸引导排尿:取食盐20g,炒黄待冷放于神阙穴填平。葱白2根洗净捣成泥,用手压成0.3cm厚的葱饼一块。把葱饼放于盐上,再将艾柱放于葱饼上,点燃,待皮肤有灼痛感时再换1块,直到温热入腹内,致有尿意,为已起效。小便自解后,可再灸,或取穴:中极、关元、气海,进行艾条灸,2次/日,以巩固疗效。经以上护理干预措施均无效者,根据医嘱行无菌导尿术。

讨 论

综上所述,尿潴留对于腹部手术后患者的康复十分不利,护理人员应充分地了解尿潴留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协助患者术后顺利排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