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4:53

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篇1

[关键词]多元文化旅游管理艺术教育民族性

[作者简介]张海彬(1976-),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XJC76000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1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具体到旅游就体现在文化和艺术旅游的全面兴起。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作为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专业素质构成无疑是复合与多元的,在多元文化视阈下深入开展艺术教育无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旅游快速发展中,文化与艺术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旅游本质上是一项购买文化、消费文化和享受文化的活动,旅游业若缺少了文化底蕴,便会失去特色和吸引力,旅游市场竞争的最高层次在于文化竞争。刘云山同志在2010年博鳌国际论坛上用一句话生动阐明了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业的发展显示,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正在由“娱乐型”和“消遣型”向“文化型”与“审美型”转变,故从人文角度看,旅游具有多元性文化意义。文化既是思想领地和精神家园,是引领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其对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越来越大。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行业增长的重要极点,现代旅游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旅游,是对大自然的鉴赏,对人类文化的感悟,这其中都包含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旅游也是一项涉及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旅游是艺术的现代替代物,因此旅游也是个美学问题。”艺术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可以说,在旅游文化范畴中,艺术绝对不是那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一个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文化亮点。但凡旅游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可以预见,随着现代旅游的飞速发展,文化与艺术因素、旅游活动的结合将会更加的深刻和紧密。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艺术教育联姻的必要性分析

旅游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旅游行业需要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文化素质的形成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必然要求,享誉世界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被国际公认为“洛桑模式”,该理念尤其注重以文化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和应用的教学体系,形成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究其本质是一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教育教化过程,而艺术教育正是一种提高人的修养、启迪人的智慧和挖掘人的潜能的文化教育形式,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艺术教育,即通过艺术的理论和作品,运用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艺术不仅是一个认知体系,更是一个价值和伦理体系,与文化素质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融合、彼此强化的关系。爱因斯坦曾说过:“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反映真理并用真挚的感情来表达,在培养陶冶情操、创新思维和发展想象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作为旅游文化的引领者,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旅游和管理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艺术素养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要培养能力更为全面和素质更为过硬的旅游管理人才,艺术教育显然是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发挥旅游的文化特色,使人从容优雅,令人身心愉悦,引导人们发现美、认识美和创造美,从而极大地丰富审美化的生活——旅游的文化意义。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跨学科交叉优势,全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这不仅是当代素质教育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更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发展实践技能,更需其激发对旅游发展的感觉和悟性,而这种“激发”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艺术思维来实现的。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将融入社会,融入旅游行业的各个层面,他们的艺术素养必将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对一定的行业标准和社会风尚的形成起到引领,这就意味着旅游管理专业所开展的艺术教育,已经远远超出学校教育本身的意义。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实施艺术教育的路径选择

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这让文化的更新转型日益加快,造就了当前人类文化多元化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要以艺术教育切入,突出文化特色,真正实现可持续性的优质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篇2

[关键词]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改革

导语

实践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已是业界共识,但对于开设“中职本”(“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的简称)旅游管理专业的地方院校而言,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除了要突破旅游管理普通本科教学长久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局限,还要面对生源结构复杂、中职与本科课程设置重复等一系列挑战。本文以渤海大学金融与商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组织《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时面对的问题及进行的改革为切入点,抛砖引玉,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完善“中职本”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路径。

一、“中职本”阶段组织《导游业务》实践教学面临的难题

(一)学生方面

1.生源构成复杂,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

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中职本”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构成要复杂得多。以笔者所在的渤海大学金融与商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除大部分来自于对口专业的中职学校外,班里还有少部分高中没读完中途转入中职的学生以及大学预科班的学生。这三类学生的专业基础也是参差不齐。后两类学生在进入本科之前,基本没接受过专业的实践训练。即便在第一类生源中,来自导游和酒店管理两个方向的中职生的专业基础也有明显差别——酒店管理方向的学生对《导游业务》课程知之甚少;而导游方向的学生不仅系统学习过这门课程,经历过相应的实践教学训练,而且每年都有超过10%的学生在入学前已经从事过导游带团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同一个课堂中,如何设计实训内容才能通过实践教学让全体学生的专业技能都得到训练与提升成为执教者面对的一大难题。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对实训的任务目标理解肤浅

相对于普通本科生,中职本学生整体呈现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知识迁移能力弱、创新能力欠缺等特征。在《导游业务》的实践教学中,中职本学生在解读教师布置的实训任务时通常做不到自觉关联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也很少将之与相关的旅游行业动态结合起来,如果教师没有在实训初始阶段分别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与思维引导,那么诸如“模拟导游”“旅游故障处理”等实训项目将仍停留在小品展演的肤浅层面,学生相应的导游从业技能也无法通过实训活动得以培养和提升。

(二)师资方面

本科阶段的“双师型”教师在指导实践上没有表现出对中职教师的明显超越。开展“中职本”教育的地方普通高校中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很少,多数教师都止步于“双证”层面。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很多专业教师都持有导游资格证,但在业余时间兼职导游工作的就很少。由于教师对真实的导游工作缺少了解,在实训项目的设置上就难免出现纸上谈兵的倾向,所以对于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一部分中职生来说,本科教师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明显缺乏吸引力。即便是聘请旅行社经理人或资深导游进课堂,但是因次数有限,功效甚微。多年来,各旅游院校普遍采用聘请旅行社管理者、资深导游到学校承担部分《导游业务》实践教学任务或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工作,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但由于这些职业经理人、资深导游精力有限,很难像专业教师那样精心设计讲座的结构与内容,导致讲座演变为个人带团经验的分享会。此类真实、鲜活、案例生动的讲座固然有它的价值所在,但如果讲座的水准一直停留在这个层面,几次活动下来,学生的热情势必减退,毕竟现在获得信息的渠道丰富,多关注一些导游方面的大V博客或微信公众号即可得到类似的内容。

(三)硬件设施方面

多年来,《导游业务》的实践教学都没能从根本上摆脱实训场地不理想、情景模拟不真实,实践教学效果差等问题的困扰。开设“中职本”旅游管理专业的地方本科院校虽然都设有导游模拟实训室,但相对于中职阶段的旅游专科学校,这些本科院校的模拟实训室普遍乏善可陈,现有设备不仅数量少而且陈旧落后,不仅影响了实训教学的真实性,而且降低了那些来自于教学设施先进的中职院校的学生对实训活动的参与热情。

二、“转动课堂”背景下的《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一)“转动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的教改便利

“转动课堂”是渤海大学依据地方性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照6:4的比例将课堂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中60%的学时用于教师精讲,其余40%的学时用于师生互动与学生练习;而第二课堂则专门用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能力训练。整体统计下来,理论上可用于实践教学的时间已经超过全部学时的50%。

就《导游业务》的课程设置而言,多数院校主要采取“2+1”、“2+2”、“3”和“4”等形式。“2+1”和“2+2”是指在周学时中每2学时理论课搭配1学时或2学时实训课。“3”和“4”形式是指每周课程设置分别为3学时或4学时,不突出实训课,更侧重于理论教学。相比之下,“转动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为“中职本”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理念上的支持,而且在学时分配上也给予了极大的便利。

(二)“转动课堂”背景下的《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調整课时分配

《导游业务》本就是一门偏重实践的专业基础课,旨在经过课程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具备导游带团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从业素养。对于学生而言,教材内容不难理解,但如果缺少仿真度高的实践教学训练,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就会成为他们难以突破的瓶颈。鉴于此,在学校“转动课堂”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我们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进行了分配,例如《导游业务》总学时68学时,理论讲授24学时,课内实践16学时,课外实训指导12学时,集中答疑16学时。理论部分精讲教学大纲中的难点、重点及学生理解上易产生混淆的内容;课内实践用于指导学生在实训室及专业教室进行实践;课外实训用于指导学生在校园、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及条件适宜的景区进行实训;集中答疑则用于解答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的疑惑、旅游真实案例分析及进行实训前的针对性指导。进过上述调整,增加的实践学时既满足了学生多场地、多批次演练的需求,也化解了教师缺少计划内学时进行实训指导的尴尬。

2.整合实训项目,扩充实践教学内容

以往的《导游业务》实践教学因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校内实训内容往往局限于实训室或校园导游讲解,校外实训多是旅行社实地观摩,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训练项目不仅数量少而且也无法保证学生的单独操练频次。当“转动课堂”为我们提供了课时便利后,增加实训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旅游故障处理”“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等章节,以往通常只能以“案例法”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现在我们已经将它们全部纳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景区、场馆通过实操来提升其相关技能。

此外,针对大部分学生在中职阶段学过本课程、对课程内容体系基本了解的现状,我们在实训项目的设置上打破了章节界限,将旅游故障的预防与处理、游客个性化要求的处理等章节的实训内容穿插到模拟导游带团实训任务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模拟导游真实性不足、表演性过强的矛盾,还可以解决以往实训中一个人扮演导游卖力讲解,其他人充当游客无所作为的分工弊端。

3.引入“欣赏式探询”,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中职本学生的群体特征,在实践教学中除了综合运用“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方法外,我们还侧重使用了“欣赏式探询”法。

欣赏式探询(appreciateinquire)是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库柏里德提出的一种组织管理方法。这里的“欣赏”即认识到他人或我们周围世界蕴藏的“闪光点”;肯定过去与现在的优势、成功和潜力;同时通过大量的激发性探询,使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共同创造未来的进程中,从而实现积极的组织变革。

中职本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薄弱,不爱思考,易产生挫败感,但其身上同时具备活泼外向、爱展示自我,社会实践经验相对丰富等闪光点。当我们能够以欣赏的眼光去关照他们的性格与从业经历,在实践教学中将那些有过带团经验的学生培养为“教学小先生”,这些学生就会成为《导游业务》实践教学环节的核心人物,也会进一步激发其他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热情。实践证明,我们选拔、培养的“教学小先生”在历届的《导游业务》实践教学中都发挥了示范、引导、组织等积极作用。

4.丰富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

(1)校园实训模拟与真实场景演练相结合

没有真实的场景,就很难模拟出真正的导游活动。因此除了在模拟导游实训室及专业教室进行实训教学外,根据抽签结果我们组织学生分批前往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市博物馆、渤海大学校史馆以及锦州北普陀山、笔架山等风景区,在实地观摩专业讲解员、导游员完成讲解及导游的全过程后,小组成员再讨论设计实训方案,最后在教师的陪同下再次前往景区景点进行导游带团模拟训练,并拍下视频。实践证明,真实的场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实训活动的重视程度,而且因为现场常有计划外的情况出现,对学生的应变能力也是很好的考验。

(2)利用网络平台,增进旅游从业人员与学生的讨论互动

利用网络沟通实时、便利的特点,我们动员了锦州及沈阳地区从业经验丰富又有传授热情的领队、导游及经理加人我们的微信朋友圈、QQ讨论组,鼓励他们定期在组內分享自己导游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教师则利用集中答疑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提升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篇3

摘要:三峡库区旅游人才需求缺口大,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旅游人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以“面向应用、面向行业、面向区域”为导向,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大批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

关键词:三峡库区;旅游人才需求;旅游管理;教学模式改革

一、三峡库区旅游人才需求的背景分析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那时,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近些年来,我国的旅游企业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而随之而来的人才缺口也日渐扩大。数据显示,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高达800万人,而目前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尤其是旅行社、酒店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从中国有旅游的那一天起,三峡旅游就是中国旅游的王牌景点,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三峡旅游所具有的人文古迹、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等特色,不仅在中国旅游业中有代表性,就是在世界旅游业中也具有独特性,三峡旅游是国际品牌。在2010年,围绕《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轴贯通、两极辐射、三区联动、腹地延伸”的总体布局,“将长江三峡旅游建设成以新三峡为品牌,以自然生态观光和人文揽胜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和民俗体验为主体,以科考探险和体育竞技为补充,融生态化、个性化和专题化为一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十二五”时期是重庆旅游业大发展的黄金期,亦是重庆旅游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旅游人才成为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进行调整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重庆市“十二五”期间旅游人才需求量预测表(单位:万人)

重庆市“十二五”旅游人才规划预测,到2015年,重庆市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将由2010年的0.15万人,增至0.25万人。到2020年,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将由2010年的0.15万人,增至0.52万人。到2015年,重庆市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将由2010年的0.75万人,增至1.87万人。到2020年,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将由2010年的0.75万人,增至4.64万人。到2015年重庆市,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将由2010年的1.36万人,增至2.97万人。到2020年,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将由2010年的1.36万人,增至6.49万人。

当前重庆市拥有旅游人才5.78万人,占该市旅游直接就业人数28.9万人的20%,即百名直接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中,仅有20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短缺,特别是中高级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以上所述,切合三峡特色旅游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紧迫。

二、旅游专业课教学现状

旅游相关行业是一个动态性非常强的行业,不同季节,不同年份,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模式相关的旅游产业模式、旅游行业要求都不同。但长期以来,学校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依托于制定和完成教学培养计划,对于现实旅游行业的了解和行业发展情况得不到及时更新和跟进,旅游教学部门与相关旅游行业的紧密联系较少,导致教学部门缺少对旅游行业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实践和工作学生情况的有效总结和改进。

1.教学思想陈旧,强调“四个中心”。目前,中国大多数旅游院校仍沿袭了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强调“四个中心”: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以课堂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讲解教材以应付考试为中心。学生在学校被动地接受较抽象的、呆板的知识,从书本到书本,所学理论与旅游产业客观实际发生较大的偏差。这种传统的旅游教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和灵活性,造成过分依赖课堂教学,被动学习,从而造成学习的惰性,最终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21世纪旅游业对高素质、会求知、能创新的旅游人才的需求。

2.教学过程呆板,教学主体注重“四点式”。旅游业虽然是现代化的开放产业,但旅游专业教学的现状却大都是教师在“讲旅游”,教学主体注重“四点式”:讲台、黑板、课本加粉笔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课桌上记笔记,老师是讲课的主体,学生是课堂上的听众,学生没有真正的旅游体验、训练和实践机会。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很快,多媒体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层出不穷,但旅游教育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足,不注重与外界的系统协作,从而不能达到使学生扩大视野、增进知识,提高理论及能力的教学目的。

3.实训条件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狭隘和滞后性。目前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设施设备方面普遍存在缺陷。许多旅游专业的教学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多媒体教学设施缺乏,旅游模拟实验室条件较差,有的模拟导游室、客房和餐饮在一个实验室内,学生操作起来拥挤不堪,达不到实训的基本目的。这些旅游教学设施方面的不足,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的最大障碍。另因实训基地较少,在旅游教学环节安排上仅仅安排了理论课时,未安排实践课时,仅安排毕业实习作为实践课,而技能课的技能训练所占的课时比例也很小,毕业实习的面也比较窄,大多是服务性的学习,管理性的实习很少,而且实多安排在最后一年,平时的实习和见习很少。学生没有见习基础,使得学生实践知识非常贫乏,这对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

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篇4

【论文摘要】文章在市场调研及网络资料收集基础上,对重庆市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中,重庆七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专业发展方向的细化,专业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专业依托背景与专业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差异化发展定位,认知度提高,专业需求和教师个人研究统一的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是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方向,其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培养旅游业急需,具备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旅游业管理部门、星级饭店、大中型旅行社、名胜景区、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旅游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法规、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等。

重庆市设置本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较多。据统计,重庆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学生人数约为5000~10000人。学校类型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两种。本研究选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三峡学院旅游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发展进行分析并找到发展对策。

一研究方法介绍

一个专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从依托背景、师资队伍、学生认知、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专业都依托其所在学校或学科而存在。学校性质和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文科类院校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较为规范和有条理性;综合性院校则二者兼备,交叉度较高。学科背景对专业发展竞争也有较大影响,我国旅游管理所开办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类:一是地理学科背景,其空间思维能力较强,适合旅游规划总体设计,这部分比重最大,约为40%多;二是管理学科背景,其突出宏观管理理念应用,具有较高的宏观管理能力;三是历史学学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质提高上具有优势。

2.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基于对相同专业市场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和社会对专业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它决定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和学生将来的专业就业竞争力。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专业定位基础上的课程合理安排设计,主要体现为课程开出的先后顺序、课程群性质合理划分及配置等。

3.师资队伍

专业发展和竞争实力关键在于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学历背景、研究方向最好与专业方向有机统一;其职称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实力,同时也将影响到专业竞争优势。

4.实验体系

专业竞争必须考虑实验体系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在重视基本理论基础上更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专业个性,实验体系中的师资配置、仪器设备、实践体系等都直接关系到专业培育人才的合格与否。

5.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社会对本专业的认知认同度。社会认知度高低将决定和影响专业招生效果和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择,同时也是检验专业所在院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上资料收集,按照前面专业发展分析路径,我们将重庆市内七所高校相近专业各要素进行态势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专业所依托学科背景和学校背景,其影响到学生对其认知度和专业竞争地位。据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学校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权点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有的是无硕士授予权的普通院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也有较大区别,总体看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管理学学科背景,如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一类是依托地理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一类是依托文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工商大学依托思想政治专业和中文专业,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系设置在人文学院下。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也是反映一个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主要通过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师资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标来综合体现。七所高校本专业师资竞争态势:在职称结构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级职称比重分别为58%、16.9%、47%、46%、51%、54%、40%,具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较复杂。在研究方向上,就专业接近程度上,地理学和管理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接近度最高,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专业接近度存在一定问题。在科研获奖上,西南大学最靠前,重庆师范大学次之。在学历结构上,七所院校中,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稍为落后,但总体结构较为合理。

3.实验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应用性、专业特性要求实践实验体系的完备。实验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体系构成、实验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实验人员配置等。七校实验体系如下:在实验师资配备上,三所院校无专业实习实验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担任实习员,这会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影响教师开设实习环节的积极性。在实习基地和实习体系建设上,西南大学明显落后其他院校,这可能是该专业不太受学校重视所致。在实验仪器和设备上,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重庆三峡学院较为滞后,可能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训练只要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器材设备所致,也有可能是专业定位所致。

4.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断专业定位的重要指标,一般可以通过专业描述和授予学位体现。课程设置是否匹配专业定位,课程开出先后顺序是否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与专业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标之一。总体看来,七所高校都偏重于旅游管理大背景下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重于传统的酒店方向,如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有的偏重于前沿的会展旅游、旅游策划等,如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就课程匹配度看,七所高校专业定位和课程匹配度都还尚可,但课程群比重搭配上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工商大学选修课比重过大,西南大学专业主干课比重大,其余学校都是3∶3∶4,一般来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群专业要求3∶3∶4比重较合理。

5.认知度

认知度是一个人或社会对某事的整体看法及评价。社会对一个专业的认知了解程度将影响其专业方向选择,认知模糊或认知度较低则要求专业在发展时必须进行改进或调整。认知度包含专业知晓度和专业美誉度。知晓度可以通过利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资料收集,其结果为:西南大学旅游系1710000条,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系1020000条,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987000条,重庆工商大学696000条,重庆三峡学院旅游管理系659000条,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636000条,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606000条。西南大学的网络认知度比最后一名的教育学院整整多出一倍。专业美誉度通过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就业流失率测算,据中国旅游报报道,重庆地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就业率仅为30%,专业就业流失率则高达到65%。

三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各院校专业定位特色度不够,同质化现象突出,与市场接轨性不高

按现代市场竞争理论,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寻求差异化定位,以求立于不败之地。据前统计,仅有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进行了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化发展;其余四所高校都是传统的旅游管理大专业下的传统方向(酒店和旅行社)。另外,七所高校在进行专业拓展时考虑市场变动需求不够,主要是旅游行业发展变动趋势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方面,会议会展和专题旅游方向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2.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根据前面分析,在知晓度上,七所高校存在较大差异度,导致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存在较大偏好度。专业就业率上总体偏低,说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专业就业流失率较高说明专业市场吸引度不高,这与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不相匹配。

3.师资背景与专业匹配协调度不高

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中,旅游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仅有两所高校选择设立在管理学背景下,其余五所院校的教师师资大都具有地理学或中文学科背景,虽然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内容,但旅游专业思维毕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学的时空思维,中文文学的想象发散思维。

四重庆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1.拓展专业范围,实时发展特色方向

前述七所设置旅游管理专业高校中,除西南大学外,其余高校的生源80%来自于重庆本地,所以其专业定位和拓展面临较大竞争压力。考虑重庆其余高校竞争实际情况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两个层面专业发展定位。所谓放大型专业定位就是突破传统旅游专业局限于远距离和长时间研究特征,进行全方位休闲专业定位。这样一方面学生就业面较宽,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教师不同的学科专业特长。缩小型专业定位就是在传统旅游管理专业大方向基础上进行分市场群体的专业定位。如酒店管理方向新增商务酒店课程群设置,瞄准重庆商务客源日益增大趋势;旅行社方向深化专题旅游课程群设置,瞄准旅游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大趋势;同时新增会议展览服务管理方向应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需要。新增旅游策划方向,因为本科旅游专业竞争不是服务技能竞争,而是营销策划竞争,是创新能力竞争。

2.外引内联,提高社会专业认知水平

所谓外引,就是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闭门式模式,通过进行与旅游产业界、旅游政府部门的联合合作进行订单式复合型人才培养;内联指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在地理学科和中文学科背景基础上的高校可以与校内外管理专业进行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宏观战略管理能力。

3.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发展与研究方向有机统一

通过进修、在职攻读学位、学术交流、企业顾问等方式提高部分非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与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管理专业院校进行合作与专任教师培养。让教师参与国内外知名酒店、景区、旅行社和旅游规划公司实践合作,担任见习经理或管理咨询顾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旅游学术年会交流或论坛研讨,积极与旅游理论前沿领域接轨。

参考文献

[1]樊信友.关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25~26

[2]田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了,就业了吗?[n].中国旅游报,2010.7.28

[3]胡弼成、陈远位.尽快为高校学生开设思维课程[n].科学时报,2010.6.1

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篇5

1全域旅游发展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全域旅游发展打破传统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以资源整合带动区域协同发展,进而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不仅注重数量——旅游人数的增长,更加注重质量——旅游的品质和旅游的质量。它是体验旅游的更高一个层级的进步,改变旅游发展由注重资源开发转向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建设,更加关注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关注旅游的品质和质量,关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发展全域旅游,人才保障是关键。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全域旅游对旅游人才培养也提出新要求。

1.1复合型:智慧旅游背景下的通用知识

在智慧旅游、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下,旅游服务范围扩大,服务内容增加,对于从业人员的知识面要求更宽、素质要求更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他们除了要懂得更加精准化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懂得一些的通用知识尤其是信息化的知识,以及了解其他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比如,自驾领队既要有导游服务知识,又要有车辆驾驶技能以及智慧旅游运用能力等。智慧旅游时代,信息化建设助力全域旅游发展,“闭门造车”式的全域旅游创建并不可取。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只有灵活地分析、用好数据,根据市场调整相应的旅游产品结构,才能在全域旅游建设的道路上健康长足发展,从而深化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旅游人才必须要掌握信息化的知识,如信息化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旅游电子商务知识等,方能更好地服务于全域旅游。

1.2专业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发展全域旅游,需要具有更加精准化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宽广的基础、通用化的知识,但这并不意味对专业知识的要求降低。相反,在全域旅游发展中,要提高旅游的品质,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更加需要精准化的旅游知识和技能,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在导游讲解服务过程中,不同游客的诉求不一样,这就需要旅游服务人员运用深厚的专业知识、精准化的专业技能,针对不同的游客进行个性化讲解。

1.3创新型:创新创业能力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有必要打破传统的“思维藩篱”,以创新创业引领传统旅游转型升级,整合旅游资源和要素,推进全域资源要素的旅游化,激发旅游融合发展活力,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为适应全域旅游的新发展和新要求,旅游从业人员除了要掌握更全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如针对目前市场需求的新业态,旅行社要进行创新和变革:分析形势,立足市场,做特色、做差异、做文化,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打造出特色产品和个性化精品,从而适应市场并满足市场需求。

1.4国际化:国际化视野

用国际化的空间开放的思路做全域旅游,我们要“引进来”和“推出去”。从引进来的角度,要用国际化的品质标准要求全域旅游的提升,还要用国际化空间开放的思路做全域旅游。推出去的话,如何把我们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推向国际,这些都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人才。

2湖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湖南省有2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通过调查和收集这些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发现:主要培养面向旅游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能从事导游服务工作以及旅游产品的销售推广等工作。培养目标还定位于传统的旅游业,没有紧跟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湖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培养目标相对落后

调研发现,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旅游业时代,以培养面向旅游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能从事导游服务工作以及旅游产品的销售推广等工作,这明显已经落后于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2.2课程设置不合理

纵观一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旅游人才的培养。问题主要有:一是有些课程内容重复:如课程体系当中的《导游基础》课程和《旅游文化》课程、《世界旅游地理》和《主要客源国概况》等都有重复内容。二是课程设置没有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当中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开设一些新的课程,如旅游信息管理、大数据分析、研学旅游等。现实当中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院校并没有开设这些课程。三是课程实训项目落后,缺乏新意。课程实训大多数仍旧停留在导游试岗、线路设计等任务,没有加入新的元素,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2.3专业实践管理缺乏

高职学院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多数重视实践教学,开展了校企合作。但是,调查发现,这些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学生实习实训时的人员输出,缺乏全面的实践性教学管理以及深度合作。首先校企合作中实践性教学制度化管理不够。由于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学生入企业实习大多数是解决旅游企业旺季用工荒的问题,缺乏入企业后系统的岗位培训,相关岗位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还不够全面。其次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沟通管理。如实践性教学的过程管理相对缺乏,学生相关实习实践内容单一,实习期间缺乏详细的服务素质、技能培养培训计划,培训指导教师培训职责、具体岗位培训目的与技术标准也没有详细的说明,导致学生实习目标不明确、实习过程被动盲目,难以产生实习动力。

2.4师资队伍薄弱

湖南省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薄弱,“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不能满足全域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

3全域旅游背景下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考

要从根本上解决湖南省各高职院校全域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培养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新型旅游人才,应从培养主体、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手段等方面入手:

3.1培养主体: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企业、行业共同努力,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行业的支持,全域旅游人才的培养更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努力。如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抓住全域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大胆改革,成功地将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自身办学优势与衡阳市南岳区旅游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等优势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多赢的局面,实践了全域旅游背景下政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政校企三方共同商讨、制定全域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教材等;旅游管理专业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进行讲座;在南岳衡山建立教师工作站、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等。

3.2培养目标:与时俱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与时俱进,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明确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旅游复合型人才。再结合每个学院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有些着重培养新型旅行社一线工作人员,有些偏向于景区类人才的培养等。

3.3培养内容: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是旅游人才培养的核心。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湖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从课程体系、授课内容等各方面作出相应调整,科学设置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明确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具有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旅游复合型人才。对于高职旅游教育来说,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挑战。高职院校和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满足全域旅游新兴业态的课程体系。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团队要通过市场调研和召开专家委员会进行研讨,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内容要包括:基础层——基本素养与能力课: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核心层——职业素养与能力课:分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提升层——职业拓展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专业课程内容知识点重复为例,理清《导游原理与实务》课程与《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好分工与合作:《导游原理与实务》课程注重导游带团技能、能力等的培养,而《模拟导游》课程偏向于导游讲解能力的锻炼,其中还应增加智慧景区的应用,与时俱进;在“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将智能停车、景区容量控制、环境监测、电子票务等智慧景区管理方面的内容充分融入《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中。

3.4培养手段:信息化元素紧跟时代步伐

在智慧旅游的大背景下,全域旅游人才的培养也要加入信息化的元素。让信息化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人才培养新发展,如在课程体系当中可以加入一些信息化的课程,在课程教堂上加入信息化的手段等。

3.5国际化视野打造全域旅游人才

除了在课程设置当中加入相应的国际化课程之外,还可以加强国际合作,走出去和请进来,与国际相关院校或企业合作办学,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探索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化的旅游人才,提高旅游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贤玉.新全域旅游背景下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4).

[2]刘朝文.全域旅游视野下旅游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探讨——以四川旅游学院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8).

[3]陶李.浙江:用“智慧”助力全域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6-11-25(01).

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篇6

当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智慧旅游成为当前旅游市场的一个新命题,高校旅游应用管理人才的培养只有充分挖掘智慧旅游的时代内涵,遵循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发展要求,才能真正培养出市场满意、质量合格的高素质的“非同质化”旅游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智慧旅游;“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自2011年我国正式提出“智慧旅游”的构想之后,智慧旅游便成为了旅游市场的发展热点,本论文提出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非同质化是指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的过程中月各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和手段等进行调整使不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其行业内就业率,降低其流失率,使高等旅游教育更紧密地与旅游行业相结合,提高高等旅游教育对旅游行业的贡献率。

1智慧旅游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人才的新要求

1.1对于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

在智慧旅游中,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旅游信息收集是有区别的,但是,智慧旅游和当下的电子商务也有很大的区别,他除了通过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展现旅游概念和风景信息之外,还在旅游服务上进行智慧的定义,也就是在旅游产业中引入智能化服务概念。所以智慧旅游更加注重旅游人才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这是旅游信息化的最高阶段。按照美国相关的管理规定,针对学生培养条件来看,在智慧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内容涵盖了:在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的条件下能够通过计算机获取相应的信息,并懂得使用相应技术,在互联网条件下实现新的沟通交流模式,在办理旅游业务过程中,能更有效地收集到相关信息,并根据智慧旅游的信息需求,对旅游信息的种类进行归纳,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技术解决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能带动旅游产品的消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1.2对于新设备运用能力的要求

现在,在智慧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更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对于智慧旅游来说,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与当下的科学技术相一致的,并且在管理以及服务领域营销等各个方面都与当下的科技发展相一致。比如在智慧旅游景点中,其景区以及酒店等相关建筑都通过电子设备相关联,并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了解到相应的信息,还可以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这些都需要科学技术人才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了解及运用新兴技术设备进行管理、服务、营销,是智慧旅游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战略应该包含的内容。

1.3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在旅游发展中,创新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旅游企业在经营模式中所做的改变,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及旅游体验,进一步推动消费者的消费实力,并优化旅游资源的结构,保证旅游形态与当下的社会变化相一致,并在传统服务的概念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融入创新的理念,体现人性化的服务模式,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智慧旅游的优势以及高质量。此外,针对智慧旅游的营销模式来说,除了创新的理念,还应该利用相关的技术,挖掘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并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利用智慧旅游的平台,提升消费模式,并将旅游产品通过智慧旅游平台的推广,提升其品质,开展实时有效的营销活动。

2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培养高素质智慧旅游人才

教育人员在进行课堂实践和过程中,要树立创新实践思维,以市场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集中优质资源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当然,我们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者还要认识到智慧旅游并不是我们旅游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随着我们旅游行业的日新月异,旅游业教育理论与市场发展规律也一定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我们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前瞻性。另外在教师人员的选拔方面,为了提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论的时代创新性,我们最好邀请国内知名企业的老总和旅游管理者来为学生授课,从而使当前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理论能够流入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使其在智慧旅游工程发展过程中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其职业价值。从而提高旅游人才资源的利用效率。

2.2通过多元化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千万不能脱离市场发展的大潮,要学会从市场中求发展,求创新,求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使智慧旅游之光真正照入学生教师的心中,才能使学校的教育风气为之一变,从而走向创新之路,因此,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对旅游管理人才进行专业定向培养,通过企业建立旅游管理实践基地,从而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既能够接触到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的先进理论,也能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企业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平台,让学生更了解实际工作,并全面感受旅游工作的实质性内容,从而获得真实的职业经验,方便今后工作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另外还要邀请企业内的优秀旅游管理者定期到学校进行旅游经验指导,通过演讲,座谈会等方式将企业优秀管理者的经验传播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巧,尤其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发展非常注重从业人员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掌握,因此我们的旅游管理者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者要准确定位,把握智慧旅游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来增强学生对旅游行业及智慧旅游创新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尽早适应未来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另外,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旅游管理者和高校专业教师要多以实例为佐证,通过对实例的探究阐述来增强学生对智慧旅游概念和规律的把握,这对于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3丰富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在智慧旅游观念深入高校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队伍进行补充丰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旅游专业教育思路的重要前提。纵观当前我国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之所以教学质量上不去,创新观念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导致的,我国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时间较短,办学经验非常少,很多旅游专业教师都是由其他岗位临时抽调过去的,因此对旅游管理课程的核心与本质了解甚少,因此也就无法使学生接触到旅游市场发展的最新理论,很多教师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根本没有细致研究,只会照本宣科,不仅使学生味同嚼蜡,而且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极大限制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旅游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完善改革,引进大批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人才,聘请一大批真正懂业务,懂市场,懂理论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例如企业优秀旅游管理者和国内知名的旅游管理研究专家等等,都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另外还可以定期在校内开展教师培训课,邀请知名专家和企业管理者来现场授课,或者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授课的方式加强学校专业人才的内部培养,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彻底扫除当前我国旅游专业教师队伍中业务不精,教学不良的风气,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真正彻底的将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2.4优化课程结构,科学设置课程

能够优化课程结构,科学设置课程是我们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关系着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的速度与进程,旅游业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必须接触到当前市场发展的先进理论,例如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等,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熟练的运用基础网络工具来实现智慧旅游信息化处理,所以我们的高校一定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多下功夫,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争取做到全面培养,对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创新,例如多开设网络技术,计算机等选修课程,这些都是我们智慧旅游发展创新中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另外,我们的高校还要对课程设置进行充分的细化,当前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对于旅游行业的专业要求更高,很多旅游领域被纷纷细化,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分支,因此,我们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顺应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规律,通过人才的精准化投放,精准化培养来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我国智慧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旅游行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提高国民精神文化水平,还是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旅游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加以重视,及时解决旅游管理人才“智慧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以来是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所在,主要是由于当前智慧旅游在我国旅游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传统旅游业发展转型的一次契机,是高新科技与旅游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次创新进步。因此我们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及时传统理念,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从而提高高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能力,为我国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储备更多高素质,高品质,高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

作者:魏凤云刘海洋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篇7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目标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要素

在旅游国际化和“互联网+旅游”的时代背景下,旅游市场对旅游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标准更加明确,要求旅游应用型人才能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一)知识性要素

1.专业基础知识。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旅游业的专业性更加突出,从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到旅游产品的运营与管理都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因此,熟练掌握旅游管理理论和政策、旅游经济与发展战略、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文化等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能有效的为旅游业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2.工具性知识。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知识。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能迅速及时的掌握国内外旅游发展的信息和旅游市场情况,不仅能够应用国际先进理念服务于旅游业,而且根据所掌握的旅游市场信息对旅游资源的配置、旅游市场的管理及运营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控。

(二)能力性要素

1.社会实践能力。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社会实践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要有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能力,在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导游服务等方面具备实践能力。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通过有效地管理方法,充分利用旅游行业内部的各种资源来实现旅游市场的服务,把知识转变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道具,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2.创新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应该本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敢于探索,敢于挑战,敢于开垦前人未曾开垦过的领地,在实践过程中“悟”出新鲜的“血液”同时,也能够张扬自己的个性,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勇气和取得创新成果的志气,为旅游业“创造”出新鲜的“血液”,以使旅游业获得长效利益。

(三)素质性要素

1.身体素质。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一个人从事任何事物最基本的条件。旅游从业人员既能长途跋涉完成旅游资源考察,也能久坐办公室设计旅游产品,旅游业属于一个高强度的行业。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应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要求学生勤于锻炼身体,积极参加课外运动,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2.职业道德素质。旅游业涉及宽广,在从事旅游或者社会其他行业的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方面的诱惑,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应该克服如今社会“钱”、“权”利益的诱惑,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长期追求、投入的事业,与单位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赚钱谋生的职业和临时落脚点。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中国旅游业已经迈向世界旅游强国,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现代旅游管理教育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强调学术理论,而是培养旅游市场亟需的旅游应用型人才,不仅能够把握当前国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而且要迎合国内旅游市场的需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三个方向来进行培养: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

当前,应用型的定位仍比较抽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与课程目标不到位,还需要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归纳凝练工作。首先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要明确,真正体现“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旅游管理教育培养能够服务于旅游行业的应用人才,包括导游讲解、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品牌营销、旅游市场开拓等旅游服务。其次,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转换自己的角色进入企业,需要培养学生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的方法及技能,更要求打下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在拥有相当的旅游业实践经验后,将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践当中,能够解决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再者,培养其相当的管理才能,能够做到科学地分析旅游这个复杂市场的动态,把握市场变化规律,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有效地管理企业和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他们今后能够更快进入企业角色而不与企业相脱节打好基础,为旅游行业培养改革旅游事业和产业的创业者。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培养强调在人才培养中不能局限于单一专业,应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与能力的培养。随着国家旅游业迅猛发展和旅游市场国际化,旅游市场对集知识型、沟通型、协调型于一体,并能站在国际化高度洞察国内外各方面旅游动态的高层次综合能力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需求更加迫切,以适应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的转型发展需求。由于旅游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他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文化修养,他们在旅游活动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性。旅游行业是一门服务性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这样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还要在实践中保证业务熟练的情况下,能与顾客沟通良好,提高服务质量,又要与同事和领导沟通,以形成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培养好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篇8

关键词:旅游管理;情景模式教学;实践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态势高速稳健,但严重紧缺高素质、能力强的旅游管理人才,人才缺失的根本原因即为目前旅游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影响和关系到未来旅游行业与市场的整体发展。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性,不符合现代社会旅游领域就业机制对应届毕业生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需要,人才培养体系很难满足当今时展的要求。因而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模式有助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改善传统的教学现状。

一、旅游管理教学中情景模式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目前,旅游管理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视野广的旅游业专门人才,并基本满足旅游市场当前的需要。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不但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还需要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与灵活的应变能力。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关注专业背景知识的课堂传授,而并未涉猎或重视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强化。而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往教学形式的缺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教师针对所创设的课堂情境,可以直面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学生通过激活思维,独立思考和探寻问题解决的实用对策,可以有效锻炼在旅游管理专业方向上应对实际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师生都要勇于突破之前传统教学模式的环节中过时的教学手段,利用情景式旅游管理教学,推动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二、情景模式教学法的实践环节和流程

作为一种仿真教学模式,情景模式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应用性。它要求教师创设一定的场景,并在设置情境的环节中,预先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任务,例如结合课本分析与总结、适当分配角色以及课堂即兴表演等步骤。在设置情境与设定与分配角色的环节中,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及其目标,精心科学的设计合理的情景,准确意识到情景模式的实效性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前提。在分配角色与进行课堂表演之前,教师应当同学生一起探讨此情景,并帮助其发掘现实情形中事件可能的发展趋向,以及将要产生的问题与应对手段。情景教学的关键基础是课前准备,教师也必须为各类型的情景配备相应的布景与道具,尽量模拟实际情境,使学生在角色分配完成后,可以与周边环境快速融为一体,以获得显著的最佳教学效果。在最终分析和总结课堂表演的程序中,教师要明确自身引导者的职责,适当引导来掌控情节发展,并在总结的环节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与疏漏,并给予全方位的汇总,才可在最大限度上确保提升教学质量。

三、情景模式在旅游管理教学当中的应用措施

1.充分准备教学任务,组织教学环节。教师需要非常熟悉所选择的情境,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人物关系以及所涉及到的知识范畴等,并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人员表演。教师需要对所有步骤所占用的时间心里有数,把握好旅游管理课程的教学环节。情景模拟教学的准备主要包括物质、计划、思想与组织准备。首先是物质准备。情景教学模式所使用的教室或者实训室的布局必须依照排演场景及学生人数等因素做出灵活的调整,需要周全考虑并合理布局情景教学模式的背景、场景以及服务器具等,让所有师生均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能够保证教学质量,获取优质的教学成效。其次是计划准备。即编制并实施模拟情境的教学计划。简而言之,计划准备即是为学生模拟具体的情景提供一套尽量详尽的路线图,以保证顺利开展情景活动。再次是思想准备。在情景模拟开始之前,要向学生反复强调情景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同这种既陌生却又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进而激发其参与情景模拟活动的兴趣,可以饱满的热情与精准的理解,全身心投入表演和练习活动。最后是组织准备。教师应具体落实情景模拟教学活动的相关步骤,包括挑选恰当的角色扮演者,并帮助学员设计角色。敲定负责讲评的相应人选,确定好为情景教学提供后勤行政服务的部门及人员,全权负责布置场景及现场录像等。2.师生共同排练,优化沟通互动。教师应在情景教学中,发挥引导和组织的功能与作用,和学生一同参与旅游管理教学整体的任务活动,进而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用指引的力量促进学生进步,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探寻灵感与提炼素材。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加以实地考察,在旅途中选择适宜的场地,合理收集材料。另外,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悉心编排丰富多彩的剧情活动,并启迪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与抽象思维。例如在讲授较为枯燥的“旅游学概论”时,教师可以编排与指导关于旅游业演变过程的小型舞台剧,先由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再将学生分组并为他们分配角色,由三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时期的游客,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查询资料,熟悉各个时期旅游观光者的人物特征、时代背景等有关信息。最后编排成的舞台剧使每一幕都呈现出不同时期的游客特点,通过演员的对话彰显出特定年代游客的装扮和心理特征。然后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表演,将旅游业的抽象演变趋势为学生刻画为形象的记忆画面,并使其深入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宗旨。3.深入分析并总结情境教学模式。分析、评价与总结可以有助于教师查找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的薄弱之处,能够积极的推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情景模式的应用。在情景表演环节完成后,教师可以要求在课堂上扮演角色的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自己切实的体会和感受,并让他们明确教学内容和所设置的情景之间存在的关联,同时教师也可以听取并采纳学生所提出的合理意见及建议。在最终的总结环节中,教师应当有效评价学生表演的整体表现,并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改进对策,注重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并引导其树立继续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其对旅游管理学科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篇9

 

自1981年教育部批准8所高校最先开始开办旅游本科教育起,在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旅游本科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到2012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097所,在校生57.62万人。但是在蓬勃发展的背后,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旅游本科教育在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师资建设、学生观念、专业设置和企业认识等方面存有不同程度的误区,并面临学科地位不独立、专业地位低下、低就业率与行业大需求的矛盾、生源困难、教师处境差等问题与困境[2]。保继刚认为招生规模上的盲目扩张对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间接的影响,但是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与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不适应才是造成我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最深层原因,而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分层化与本科教育的同质化;二是旅游行业的专业化与培养模式普适化;三是旅游行业对理论和经验的双重要求与旅游本科教育实践的缺乏'何海燕从供求角度出发,发现旅游本科教育的需求认知与培养方向错位是旅游本科教育萎缩、人才市场需求不足、毕业生非旅游行业就业三者之间的悖论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3]。

 

在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张是与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缺口相适应的,但是旅游行业却存在较为严重的旅游专业学生行业内就业率低且流失率较高的现象[4]。人才的流动在每个行业内都会存在,但过高的流失率和过低的行内就业率是对自身教育特色与教学成果的一种否定[5]。那么,到底旅游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陈特水在对湖南省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中调查发现,从学历层次来看,本科和专科学历层次的人才是旅游社行业的主要需求,酒店和景区则对本科及硕士及以上学历层次人才的需求较旺盛;在人才类型方面,旅行社对“基层业务骨干的需求最大”,酒店和景区则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需求最大;而被调查企业多数希望旅游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首先从线接待和服务工作”做起[6]。本文将从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和旅游行业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对二者之间的契合性进行探讨,旅游本科教育主要是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对旅游行业的需求分析主要从典型旅游企业主要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和招聘启事来进行。

 

二、旅游本科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分析

 

教育部批准最先开设旅游专业的8所高校分别为中山大学叱南开大学[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9]、杭州大学(后被并入浙江大学)[10]、大连外国语大学[11]、西北大学[12]、西安外国语大学[13]、长春大学[14],除去这8所院校外,东北财经大学[15]、陕西师范大学[16]、华侨大学[17]和云南大学[18]等院校在旅游教育方面也各有特色,这12所高校在我国的旅游本科教育方面发展的比较快,较其他高校有一定的优势,而且12所高校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南、东南都有分布,旅游学科发展的背景有综合院校、外语院校、财经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能够较全面地代表我国现阶段旅游教育的发展现状。因此,选择这12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本科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进行考察,资料来源于各高校2014年本科招生计划以及学院官方网站。

 

(一)笼统的旅游管理是旅游本科教育最主要的专业

 

根据教育部2012年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旅游管理调整为一级学科,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从12所高校的专业设置来看,只有中山大学、华侨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3所高校分别设置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其中华侨大学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2014年新增专业;南开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设置了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东北财经大学设置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两个专业,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招生是以旅游管理大类进行招生,只是说明了含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其余6所高校都是笼统的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学科相比,专业特色性明显,无论是酒店、旅行社、景区,还是会展、高尔夫等行业特性都很强,但是现有的旅游本科教育笼统的采用“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这与行业对学生专业化的要求相悖[2]。

 

(二)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多以培育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人才为目标

 

从12所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型人才是大多数高校的培养初衷。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北大学、云南大学、华侨大学和西安外国语6所高校明确提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旅游企事业和行业的管理人才;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定位除了从事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外,还可以在旅游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长春大学则定位与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陕西师范大学由于自身师范院校的背景,对学生的培养除从事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外,还以为旅游中等、高等院校提供师资力量为培养目标。

 

高校对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定位与旅游行业对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分歧,就像在前文提到的,旅游企业希望毕业生先从线接待和服务工作”做起,这种就业的低起点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定位、学生的自我认知之间存在的差距,客观地影响到了旅游专业学生的行业就业率和流失率。

 

(三)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大多比较“齐全”

 

在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一般都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课是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的课程,包括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政治类课程等,在这里重点分析旅游管理本科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山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较早,旅游学科的实力较强,因此以这两所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为分析对象。

 

中山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相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要多,两所高校共同开设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旅游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会计学、酒店(饭店)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景观设计等课程,还有每个专业毕业所必须要求的毕业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旅游专业必修课外语特色明显,开设了5门相关的外语课程,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两所高校都开设了较多的管理类课程,除了管理学原理外,中山大学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运营管理、项目管理、酒店经营管理、战略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社区规划与管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则开设有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的课程;从两所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二外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特色不是很明显,学生对旅游的每个行业都有接触,但是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了解;从中山大学的课程可以看出,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侧重于旅游目的地方向,中山大学在这个方向上开设的课程比较多。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设有18门课程,中山大学开设的课程较多,有50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四)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以理论性知识为主

旅游管理专业背景篇10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景区研学活动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和专业知识积累,而且也能够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旅游从业者也已经在不经意间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人的道德文明修养和内涵,这也意味着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思政课程教学已经是必然趋势。此外,我国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众多旅游资源,这也为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先天优势。

一、思政课程融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事业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旅游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行业之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再加上,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要想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离不开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也意味着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旅游知识,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政治思想水平,从而促使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内涵,为有效提升我国的旅游服务行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贡献一份力量。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思政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有效融合思政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从而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能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涵很好地进行传播与渗透,进而让更多的游客能够体验领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此外,还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加大的问题,由于大多数的旅游业在选拔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时更加看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这也直接体现了思政课程融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的消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传统的教育方式也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融合,使研学旅游成为了当前的热门且前景一片大好。如果将研学旅游全面推广,高校能大批量地培养高品德具有爱国情怀的研学旅游方面的人才,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能解决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渗透爱国主义情怀,积极参与红色旅游景区研学活动在我国类型多样的旅游文化资源中,红色旅游资源可以说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的景区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而形成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旧址或标志性建筑等。而红色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引导游客参观革命遗迹,并向游客传授相关的革命历史知识,其主要意义就是为了向现代人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以此来感染和激发现代人的爱国情怀,让现代人能够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优秀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品质。目前,各地的红色旅游线路纷纷进行了创新,互动式游览、趣味答题等新形式吸引了年轻人主动探索发掘红色文化和历史。在江西,井冈山推出红色拓展活动,游客们住土营房、吃红米饭,将红色教育、拓展训练和旅游休闲融为一体;湖南打造了全国首家红色情境体验式培训基地平江石牛寨红色拓展学院;山东揭牌了全国第一个红色运动基地。各地推出的实景演出《井冈山》《延安保卫战》,“红色动漫”《雷锋的故事》《西柏坡》《红军长征的故事》,“红色文化启蒙教育电视系列动画片”《红游记》,大型抗战舞台剧《樱桃红了》等,都深受游客喜爱。因此,渗透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思政课程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的景区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在体验式研学活动中学习中国革命历史,并了解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旅游资源见证了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和中国共产党艰苦的斗争历程,所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旅游景区研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入感知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和为国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而形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职业意识。

(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探索黑色旅游资源研学活动黑色旅游不同于红色旅游的革命意义,开展黑色旅游活动的景区主要指带有一些悲剧性质或者是恐怖性质的灾难事件遗迹或者是遗址,黑色旅游就是以这些类型的地方为主题开展的旅游体验活动。黑色旅游是近年来欧美旅游学界所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我国黑色旅游产业的兴起是源于四川汶川大地震遗址的开放,不过由于我国对黑色旅游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研究成果与理论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从黑色旅游资源的内容来说,包含有自然类遗址和人文类遗址两种,其中自然类遗址包括地震、泥石流、龙卷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所形成的场所,而人文类资源涉及战争遗址、古代陵墓或者是刑事监狱和西安的兵马俑等。有些黑色旅游资源也会与红色旅游资源相重叠,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场所。黑色旅游资源主要是以反思战争和灾难为主题的活动,旨在引导人们通过反思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政治思想。所以,通过开展黑色旅游景区研学活动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为学生们展示恐怖主义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以此来促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和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完善自身的道德价值体系。

(三)提升思政职业修养,提高各学科思政融合学习效率除了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景区研学活动以外,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各学科的有效渗透与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思政职业修养。例如,教师在《中国旅游资源学》课程教学中讲解“旅游资源形成与演变”的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们播放有关讲述历史名胜古迹演变历程的纪录片或者专题片,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文物古迹旅游资源背后的故事以及其所蕴含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从而将这些旅游资源的演变规律和时代价值渗透给学生,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运用思政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去观察世界,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在《旅游景观审美》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自身的审美态度,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教师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赞叹我国壮美河山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夯实自身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职业自信。比如以万里长城为例,教师要在学生感叹其壮观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古国的伟大。

(四)加强文化传承精神,有效提炼景区研学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在我国众多的旅游文化资源景区中,除了拥有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具有革命意义的历史遗址以外,在各别的旅游景区中还蕴含着深厚且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在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中可以发现,以往大多数游客都是以休闲娱乐为主,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精神文化建设意识的不断提高,当下我国旅游产业中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也意味着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传承精神是实现思政课程与景区研学融合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旅游研学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在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中形成自主探究与提炼文化内涵的职业修养,还要加强对学生文化传承精神的渗透与培养,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不易与可贵。

(五)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拓展模拟景区导游实践活动要想实现思政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的有效融合,除了进行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渗透以外,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具有实效性的景区研学实践活动来实现。例如,在模拟景区研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景区导游的实践活动,模拟导游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模拟体验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与职业缺陷,进而能够根据思政课程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纠正,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此外,在模拟导游的实践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信念的有效渗透与培养,以此来促使学生感受导游这项职业的魅力所在以及一名优秀的导游所应该必备的职业修养,从而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染与激励,进而完善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

三、思政课程有效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的建议

思政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中的融合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下,充分挖掘旅游管理专业各学科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并巧妙地将涉及各学科知识的思政课程内容渗透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景区研学活动中,从而有效助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从思政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的实践融合过程中可以发现,要想实现思政课程在景区研学活动中的有效融合,教师的教学引导工作是关键所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主体,也是有效落实思政课程融合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所以各大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思政培训力度,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有关思政课程的相关培训与研习活动,进而全面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专业修养,促使教师能够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景区研学实践教学时,能够有效挖掘景区研学中的文化内涵和政治思想元素,以此确保二者的有效融合。此外,各大旅游专业院校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景区研学活动内容,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管理模式以及不同的旅游职业岗位,分别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景区研学思政融合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旅游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必备的职业修养,促使学生能够在思政融合的景区研学活动中对旅游业形成清晰准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