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十篇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十篇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5:42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篇1

关键词:案例研究法;地理教学;应用

案例研究法是最适宜于教师个人操作品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从感性出发,从实践中提出教育教学的观点;在地理案例教学中,以案例为中心,通过师生间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一、什么是案例研究法

《高中地理课程》,对地理学科与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定位,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同时又指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案例,是对个体对象,决策行为或某个实践中发生的情景的真实描述。它可以是对学生,班级等特定研究对象的成长过程的描述,或者对教学过程的精彩回忆,甚至是对师生交往经历的描绘等等。通过对某种情形的真实描述,向大家提供具体背景、场合、人物、事件及后果,引导人们反思。地理案例教学法,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地理教学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而真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的形式及分类

案例是新增的教材体例之一,具形式丰富,灵活多样,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1、案例的形式

教材中案例通常以图文或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其在文中存在的形式而言,大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正文夹案例,教材中绝大多数案例穿插在课文中间,这些案例多是不求全面的小案例,用以验证或分析某个地理原理。

正文即案例。有些自然章节以案例分析为主体,正文很少。这种案例侧重培养学生提取和运用信息分析,归纳地理原理的能力,学生需掌握其中部分内容。

隐性案例。教材有些内容类似于案例分析,有些"活动"也与案例分析具有相似功能。

2、案例作用分类

案例具有创设情境,提供信息,隐含问题,引发思考,揭示规律的作用。案例揭示地理规律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1)例析式。

有些案例反映和揭示了一般性地理原理和规律,如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等。

(2)例证式。

有些案例通过给出一些真实,典型、说明性强的事实材料,用以实证或诠释特殊地理原理。用事实说话,说服力强,更起到强调,加深印象的作用。

3、教材案例的主变式运用

案例的文体多是描述或叙述式的,往往要有较多的细节和充足的资料,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便于学生分析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

(1)补充。

教材中个别案例过于简洁,对学生装未知的,或可能遗忘的内容叙述很少,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补充相关的情景材料,尽量使学生能从中找全需要的信息。另外,在使用案例时,还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内容,使案例更具可读性。

(2)削减。

案例要有较多的细节,也要围绕特定主题,精练地组织语言,力争使案例的每一句话都有阅读、分析的价值。教材中有些案例存在一些与地理原理关系不紧密的语句,增加了学生阅读案例的负担,挤占了学生分析,推导地理规律的时间,适当削减其中不必要的资料内容,教材中有些案例过于完整,将本该由学生分析,归纳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削弱了案例的思考价值,教师可以通过精简和重组,留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转贴于

(3)、改变。、

一是改变教材案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陈旧资料。很多资料在不断地更新变化,而教材案例使用的材料则是相对静止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予以更新。二是对原案例的变式使用。在对原案例进行分析得出规律后,通过改变案例的情境条件或某些要素,使其蕴含的地理问题和结论发生变化,然后引导学生装进行再思考,再分析,让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认识地理事实和理解地理规律,进而得高案例的使用效率。

三、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基于新课标广泛收集、选编案例

案例为"虚",地理原理为"实",案例素材身并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才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教材,而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立足新课标,从多渠道广泛收集、选编新案例,力求做到"因人选案""因材选案"、"因地选案"和"因时选案"。

选编地理案例。一要注意获得充足的地理素材;二要具有丰富的地理案例的编写知识;三要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地理案例的编写程序包括选择课题、搜集材料、编写案例,设计讨论等。案例编写要求首先是所选案例必须真实,来自地理事实。如果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也须符合地理客观实际。其次是案例必须反映地理事象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再次是案例必须适时,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适应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第四是案例必须精选,"信手拈来"的案例,地理意义和教学价值均难以符合要求。

2、案例在教学中的处理

(1)案例导入

新课标教材中配备了许多可进行案例教学的案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的必修部分,每章、每小节都有配有超过教材正文内容的案例,教师需要将话题引导到案例的讨论中来。

(2)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时,居核心地位是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或提出具体解决策略,讨论通常分为四步:第一步引导问题;第二步讨论疑难问题,一般要花费一定时间讨论疑难问题的特征,这是为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依据;第三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通常至少要提供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对各自方案的利弊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最佳方案;第四步讨论如何实施方案,通常也是由学生讨论出多个方案,最后选出最行之有效的方案。

(3)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分析

案例教学在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中的历史由来已久,面对新课程改革为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提出的诸多要求,当前在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的大趋势了。实践中,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案例教学的理念

纵观我国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事业,相当一部学校和地区的软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还没有被建立健全,尽管以远程教学和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为先导的现代化教育教学革命已然到来,学校似乎在教学理念层面还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针对这样现实情况,在践行案例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应该摒弃以往应试教育中培养的僵化的、唯分数论的传统理念,依托案例教学的相关手段,更加强调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和通识教育,为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成长,助力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

二、着眼案例,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

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是一个新技术应用推广的基础和前提,互联网教学模式下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教育改革创新的相关工作也不例外。在面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相关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时候,应该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并寻找当前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当给一线教师和学生一些自,除了规定一个固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外,不再为学生和老师的实际教学情况予以规定,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才能够让学生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自主选择所学内容,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在互联网学习中获得快乐和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便利性,发挥网络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着眼于案例教学,善用互联网

网络的深入发展,让远程教学成为了可能,当前,随着学校里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网络教育教学机制的深度创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学习也逐渐成为了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促进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应该加大远程教育方面的投入,力求用专业化的知识、技术和设备,推进案例教学环境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课程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应当绝对杜绝“外行领导内行”情况的发生。只有这样,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才有可能可持续的发展,新技术才有能不断地被应用于实践。

四、依托案例,重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中开展教学改革的初衷,随着当前高等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的不断进步,很多采取的教学改革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因材施教理念的践行。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学校毕竟是集体学习的地方,所谓的教学改革也不过是在集体学习的前提下进行的分层次教学。我们在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强调集体学习的重要性。在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的时候,还要强调大课、中课和小课的互补学习,其中集体课是教授学生的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中课是针对主体学生的开展的一般难度的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而小课的开设则是走向了两个极端――针对学习程度最好和最差的两组学员进行的单独教学。

五、改革考试制度

考为了推动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的长远发展,对于学生考察中,应该将考试和考察的方式多样化,将更加丰富的考察形式带入到高中院校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教育教学的考察模式中。学校应该考虑改革现有的考察模式,以配合当前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的改革和相关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弹性学分制是可以参考的一种改革方向。就是说,把以往用于考察学生学习程度的固定的学分标尺,改变成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来定义的相对概念。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有机会从繁重的课业和练习中解脱出来,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尽早找到人生前进的方向,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拥有主见,建立自信。

六、结语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时代对于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推动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在已有的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助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领治,陆建德,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J].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教育,2014(23):78-79.

[2]刘剑英,宋鹏.高中地理新课程案例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高中学报,2012(3):12-13.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学地理教学;运用

案例教学法其实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启发性,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实质上就是提出一种教育两难的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办法,老师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只起到设计者和指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案例教学法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本内容的学习,遇到案例也都是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占据了很大的主导成分,学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时间一长很容易形成一种依赖心理,遇到问题不会自己思考,直接等待教师来公布答案。这种格式化的答案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适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中学地理教学,老师只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教师提前将案例下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去讨论,进行案例分析,没有标准答案的限制,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例,交流各自的经验,不但可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不再为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不能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还能起到一种激烈的作用,促使学生不断奋发向上,进而努力学习。

2.能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知识并不等同于个人能力,只有将学到的知识更好的加以利用,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管理本身是重实践、重利益的,学生如果把全部的经历放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忽略实践技能的培养,会影响到自己以后的发展。比如在地理课程中,讲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对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深远影响。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就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当中,间接地培养自己的实践技能。

3.能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听课的实际效果并不能当堂显示出来,只能等到做测验的时候,才能切实的知道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但是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之后会主动查阅各种学生自己认为的分析这篇案例需要用到的地理理论知识,这个知识查找的过程自然就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学生查阅完资料之后,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分析案例的方案,学生通过这一步的锻炼,更加提升了自己实际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向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会跟据学生的问题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而帮助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

二、案例教学法在运用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1.选择的案例不具有代表性

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非常慎重。选择的案例要能反映地理知识体现的规律,能揭示各种地理现象本质关系。不具备代表性的案例,不能作为同类地理事物的代表,容易给学生带来误导,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2.过于依赖案例教学法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不仅是在学习一门课程,更是在学习一种理念,一种生存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符合所讲授的内容,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因为每一次案例教学都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如果过多的使用这种方法,就会减少学生案例讨论分析的时间。所以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应该与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相符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三、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要点

1.合理选择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应该先对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选择真实的案例或者是自己编写案例,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案例必须要符合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整体要求,并且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到实践当中。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当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案例让学生进行探索。如:让学生读新疆自治区的自然景观分布图,说出新疆自治区的地理环境特征。组织学生分析气候对新疆地理环境的影响,并要求学生画出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图。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学生通过锻炼能提高自己读图、画图和分析归纳的能力,还能间接地提高对语言的组织运用能力。

2.注重案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也应该有很多种形式,不能总是拘泥于一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分析,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自己讨论,还可以在案例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综合利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师在讲这节课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实验,利用多媒体软件来真实的模仿水循环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多媒体软件显示的试验过程直观的了解水循环的运动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水在地理环境中的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需要的条件,帮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3.传统教学法应该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现在很多中学地理教师过分的依赖案例教学法进行地理教学,教师应该了解到,案例教学法只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的一种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应该将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当成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学生只有在熟练的掌握了理论基础知识以后,才能更好的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当中,这样才有助于发挥案例教学法的真正作用。

总的来说,地理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而案例教学法同样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启发性,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当中,我们仍然需要以传统教学法为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换个角度来讲,从案例的分析、整理和决策方案的提出,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学生每分析完一个案例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信心,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决策能力,间接地提高了学生对实践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雅君.也谈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地理教育,2011,11(12):11-13

[2].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10(10):22-23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区域地理;教学策略

随着对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的不断深化,地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引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特别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然而,地理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把握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为此,进一步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实施中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什么是地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事件或实例为题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的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种教学方法实施之后,对学生能力培养收效显著,被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被推崇。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运用具体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案例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由地球与地图、区域地理两大板块构成,以区域地理为主,其中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新课标p3页)很显然,这里指的“其他区域”仅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新课标p12页)和“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新课标p17页)的案例。从人教版初中地理的编排来看,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世界地理总论安排在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安排认识地区与国家,八年级上册为中国区域地理总论,八年级下册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仔细研究教材,不难看出: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在认识区域部分多以案例方式呈现。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分区地理,安排了日本等六个国家和亚洲等六个地区,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区域本身都是案例,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区域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地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学,针对性较强。

三、案例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实施中的策略

案例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旨在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初中案例教学的实施一般需要经过案例导入———案例呈现———问题质疑———分组讨论———知识拓展———教师点评与知识体系形成等过程,同时必须把握好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策略设计。

1.确定案例教学实施的整体方案

教学目标的承载性和针对性是所有课堂教学基本的原则。地理案例教学目标承载性包括总体目标的承载性、阶段目标的承载性及案例分析课的目标承载性。案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包括学情的针对性与目标指向性。案例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能力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不能期待通过一两节案例教学课使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各项技能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整个初中案例教学步骤有明确的规划。一是对整个初中阶段案例教学要实现的目标有明确的部署。二是根据学情设计每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突破目标。三是针对学情与所选案例的特点选择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突破目标。

2.构建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模

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总体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此,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构建一套区域地理教学思维模式,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思维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初中地理认识区域从亚洲入手,意图在于建立区域地理的学习框架。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在第六章教材设计思路中指出:本章教材以叙述式课文———亚洲为案例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策略。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方面:地理位置定位、自然环境分析、人文环境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构建区域地理分析模式时,教师不必过于追求区域要素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应采取粗线条突点重点要素,注意地理思维的逻辑性和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性。如地理位置定位教学必须一以贯之地遵循空间位置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即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的顺序建模。自然资源主要抓住土地、气候、河流和矿产四大要素。

3.渐进性运用区域地理分析

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阶段,合理设置案例分析的难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难度过大,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可能出现教师“唱独角戏”或只有个别学生参与探讨分析问题的情况。如过于简单,则达不到推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为此,案例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思维的缜密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尚处于开发阶段,直接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必将导致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必然是先学习模仿———运用——创新提高的过程。教会初中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区域的现状和发展,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习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建模,其次是运用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案例分析巩固分析模,在学生基本掌握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再真正启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区域的能力。以七年级下册为例,在第六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亚洲分析的两大模块: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对区域的分析有了初步构架。为此,我对第七章案例教学的总体思路设计为:建模(导向性教学)———以例释模———以例促模(固模)———活模(对比性案例教学,提高分析能力)。第一节课为分析模块构建,即对区域地理学习模块构成进行梳理,构建区域分析知识框架,建立区域地理分析思维程序,让学生知道如何分析一个地区和国家。第二节课以《日本》为例巩固分析模式,初步理清自然和人文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联系。第三节课以《东南亚》为例进入实际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能力。第四节课以《印度》为例巩固学生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能力。第五节课采取《日本》、《俄罗斯》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分析模式的能力。4.在教学设计中把握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只有明确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确保案例教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案例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更多的是学生的参与。就教师而言,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拓展和课堂的调控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打破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模式,根据教师提供的具体事实、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进行主动的独立思考或与他人进行讨论,探索最终结论。因此,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原则预设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一个活动环节。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实现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案例:日本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片段。教学总思路:以二战后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为主线贯穿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重视学习者参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个人积极思维或小组集体探究实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兴趣,调动和激发学生思维,减少抽象理论学习产生的单调感和枯燥感;有利于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案例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探究性教学方法,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活力与魅力,值得我们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江晔,刘兰.再谈地理案例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0).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篇5

【关键词】商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74-02

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商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扎实掌握企业组织管理的各项相关知识,还要具备应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进行商务管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地进行安排,突出应用,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尝试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各高职院校在开展管理类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笔者在实践中积极地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商务管理教学。

一对案例教学的认识

1.案例教学的具体含义

案例教学,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在课堂上通过描述具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而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案例教学,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选择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专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

2.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体性,并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开展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研发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案例。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具体呈现的过程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采用教师口头描述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将案例的具体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接着,教师要根据案例的具体内容,并结合案例涉及的教材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堂讨论。最后,教师还要带领大家一起,对本次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进行评价。

二高职院校商务管理的教学需求和现状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应用型人才,所以较为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商务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商务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较少进行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于是,学生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多只限于“纸上谈兵”。

三高职院校商务管理教学的案例教学模式分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商务管理专业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要积极地应用案例教学模式,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和组织教学。

下面,以“企业员工忠诚度”教学为例,研究商务管理中案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1.案例选择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贴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尽可能地选择内容新颖,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且具有较大现实意义的案例。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要紧密围绕“企业员工忠诚度”来选择案例,并尽量选择具有启发性的案例,抓住重点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

案例:广州一家电子企业十分重视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很快便拥有大量优秀的技工,并迅速帮助企业提高了订单量,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老板十分高兴,并提高了这些骨干的福利待遇,以为可以提高大家的忠诚度,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但是,好景不长,这些技术骨干受到金钱观念的腐蚀,变得自私贪婪,并打起企业的主意。于是,一些技工开始,消极怠工,并以集体跳槽威胁老板。老板怒不可遏,于是辞退了这些人。但是,也导致了该企业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2.案例思考

在为学生介绍完案例之后,引导大家思考问题:企业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呢?只增加福利待遇的方式行得通吗?通过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是否能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呢?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是依靠私人感情还是制度管理呢?

3.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各种理论知识来分析教学案例中涉及的具体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对本案例进行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从案例中获取有关企业员工忠诚度的有用信息,并互相交流、讨论,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分析案例中出现的培养员工忠诚度方面的问题,讨论最佳培养方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引导者,同时要注意掌控整个课堂,合理地驾驭课堂,并根据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引导,保证学生始终围绕具体案例和“企业员工忠诚度”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不断促进课堂讨论的深化。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聆听学生的不同观点,不要过早表露自己的观点,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新颖观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4.解答与总结

通过分析和讨论后,到了案例教学模式的最后环节,在解答与总结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总结环节中,敢于发表个人观点并提出质疑,倡导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与互动。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讨论得出的观点进行分析。教师要注意在总结中明确指出学生观点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应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最后,教师要注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总结和回顾,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再次强调重点知识。

四总结

总体来讲,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案例教学也存在着效率较低的问题,所以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各高职院校积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商务管理的案例教学。总之,案例教学法值得大力提倡,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注意扬长避短,合理地进行应用。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商务管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艳华、艾泽银、周美芳.管理沟通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商务信函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案例分析;市场营销.高职教学以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独立学科。它是根据旅游经济的活动规律,研究和指导旅游企业的营销和管理,也是广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如何更好地教授此门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营销理论的同时能够切实地提高其营销实践能力,一直是旅游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在学习营销理论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而缺乏实际应用,就不能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体系,更难于掌握和应用这些理论知识。而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旅游市场的营销理论,进而提高他们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营销实践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案例一词的英语原文为case,在企业管理上多翻译为个案、实例、事例等。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最初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培养该院mBa的主要教学方式,其培养出的学生可以巧妙地处理企业管理中多种多样的情况,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现象引起世界教育界的瞩目。案例教学法从此开始步人现代教学的殿堂,各个学科争相效法。近几年来,旅游管理专业积极引进案例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从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角度来理解: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精心选取典型的旅游营销实践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和氖围,使学生以小组方式展开对旅游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从而努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营销理论自主地分析营销案例、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对营销理论形成理性认识之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现实场景,学生可以通过案例感性地认知理论,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避免了单纯理论教学的枯燥和空洞;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学生不仅可以开阔视野,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他们的战略决策能力;案例教学打破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学习、互相交流沟通、共同进步。学生在这种小组学习、讨论、研究中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目前,案例教学已成为高校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但案例教学研究大多见于旅游管理研究生及本科教育,而针对高职学生的较少这或许与传统观念中认为高职学生主要从事旅游企业基层操作性工作而非从事营销管理工作有关,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随着高职学生在基层工作经验和工作业绩的积累,很有可能会步入管理阶层,况且,高职教学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使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所以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中运用同样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是提高高职旅游市场营销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高职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过程1.详细的理论讲授教师应针对高职学生生活阅历较浅,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与较好的思维习惯这一特点,首先要将旅游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详尽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心中对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营销理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学习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之一_Sw0t分析法这一内容为例,教师通过讲授要使学生清晰地了解swot分析法的具体内容,即s代表企业优势(Strengths),w代表企业劣势(weaknessses),o代表企业外部的机会(0pportunities),t代表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威胁(threats),sw0t分析法即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以 确定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出对本企业造成最大威胁和能产生最大机会的环境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策略。

2.深入的案例分析当学生对要学习的理论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之后,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引用经典的营销案例来解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为继续加深学生对sw0t分析法的认识,可以引用北京海洋馆主题公园在建立之初运用Sw0t分析法对该项目进行的全面调查与分析这一案例进一步解释。具体可以分为几个小步骤:

(1)简要介绍北京海洋馆建立之初的具体隋况。

(2)分组。案例教学的主旨是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案例讨论中,发挥其积极主动性,通常采用分组讨论形式。每个小组即为一个团队,在分析讨论案例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由学生自愿组成,每个小组都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名字,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部分工协调与组织。

(3)任务分配。将教师根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精心设计案例讨论任务。如针对该案例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北京海洋馆自身的优势、劣势主要有哪些?北京海洋馆面临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各有哪些,即由学生分别找出Swot-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制定出北京海洋馆建成之后的营销策略。

(4)小组讨论。各小组围绕问题展开积极讨论,这时教师不应对学生施加压力,在宽松的环境下任其自由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在案例讨论中只起到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5)小组代表发言,成果展示。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小组完成讨论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小组讨论之后形成的问题答案和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如学生针对这一案例的分析,得出北京海洋馆的优势:有政府的支持;良好的地理位置(位于北京动物园后门);可以与动物园形成陆地、海底优势互补,从而还可以有效地分流动物园的旅游客源,规模最大等;劣势:公共交通不完善,市场上已有了相类似的海洋主题公园等;外部环境的机会:有大量北京市民的支持;外部环境的威胁:市场上先期竞争者的优势等,针对小组的分析结果提出未来发展战略立足北京市场,再逐渐辐射到全国的发展战略;教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对其提出疑问或补充。这样,既促进了讨论结果的完善,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同时,使学生假想成企业的决策者,营销的各环节都由各自的团队去做,从而培养了学生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魄力和眼光。

5.系统的总结评价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学生解决一个案例的问题,而是要通过案例讨论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实践中,很多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不完整的。在案例总结阶段,教师要对各小组案例讨论的结果给予评价,指出其优缺点,对方案可行性进行点评,并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这样,学生才会从案例中有所收获。同时,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逐步培养学生用系统的营销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将零散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理论的整合系统化。在总结评价阶段,教师可在案例评价后,站在理论高度重新审视案例,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再次体会营销理论在营销实务中的应用,逐步形成一套系统的思维方式。

四.亲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1.有效地选择经典案例市场营销案例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成败。因此,上好案例教学课,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面对同一个市场营销理论会有很多不同的案例,教师要在众多的理论中选择最经典、最适于学生接受和分析的案例,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能够体现学生所学的营销理论;其次,案例情节应精练,篇幅不宜过长;再次,所选案例对学生要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分析思考中掌握基本理论,直观、形象地学习相关的营销理论知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即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多角度寻找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案例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学生能够运用该案例设置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营销实践能力。

2.积极地参与营销实践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不拘于课本和答案,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各种讨论结果,这对直在学校工作的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作为旅游市场营销的教师,应在教学之外走出学校,积极参与一些旅游企业的营销实践项目,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5.努力地扮演好各种角色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停地变换自己的角色。教师在相关市场营销理论讲解时扮演传统的教育者,要求讲解得清晰透彻;当学生们针对案例进行热烈讨论时教师又成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归纳总结学生讨论发言时,教师又成为了评价者和领导者,运用系统的观点点评学生,指出其缺点与不足,同时站在理论的高度将具体的案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不同角色的变换要求教师适时、时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70128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基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内容,使用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地理的案例教学利用一些较为典型的地理案例,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在合作探究这些典型的地理教学案例的过程当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独立性不够。在案例教学法中注重的是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案例中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得出结论。虽然很多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但是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还是过多地依赖于老师给出问题和答案,自己不爱动脑筋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就达不到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初衷。

2.案例教学安排不合理。高中课改及相关意见的出台使得高中地理教学更具特色,而案例教学法的推广使用则是重要的课改体现之一。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学的课堂为每节课四十分钟的模式,在进行必要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加入内容十分丰富的教学案例,就显得课堂较为紧凑,不利于学生的课堂理解。因此,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案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得地理课堂更加生动而高效。

3.案例的选择缺乏本地特色。案例的选择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如果案例能够结合当地特色就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改之后,教材的编写更注重结合乡土地理。而从鲁教版的教材来看,教材中的案例还不尽如人意,其中大部分的案例没有任何改变,特别是必修三的地理教材,其中的案例基本上全是沿袭之前没有改版的老教材,忽视了结合本地的地理特色。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1.让学生自主对案例进行探讨。教师应该在提供相关材料如照片、文字以及视频等情况下,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总结出教学内容中的原理和规则。同时,案例教学也高度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比如在分析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时,强调让学生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对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也分别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让学生学会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甚至可以让学生质疑书本的解释和表达中存在的不到位、不合理的内容。

2.恰当安排地理案例教学。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结合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对地理教学案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协调,规范教学案例在地理课堂上运用的方式及比例。首先,教学案例应该作为地理课堂上重要的辅助教学内容,并分配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其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案例的使用也应不同。例如,在学习世界地理时,可以多结合世界各地较有代表性的人文地理景观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东非大裂谷的独特景观及其形成原因等;在学习到中国地理的部分时,可以结合我国著名的地理景观如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来分析理解,同时也应结合当地的风土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篇8

物流园区开发与规划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就是把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情景进行典型化处理,整理成供学生分析的案例材料,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案例情景教学法;物流园区开发规划

一、案例情景教学法的优势

1.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物流园区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例如,对于物流园区选址的内容,我们通过结合教材中的理论阐述,通过对公铁物流园选址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实现了如下教学目标:(1)物流园区选址的原则与程序,(2)物流园区选址的影响因素,(3)重心法在物流园区选址中的应用。这样的案例教学,非常有利于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物流园区选址选用的案例来源于物流工作实际,说服力较强。有些案例直接由学员讲述,然后通过分析讨论,大家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学员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到较高的水平,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学员是主角,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并积极去探索,便于学员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相关问题,通过认真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教师必须搜集、整理合适的案例,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应有较深刻的认识。比如园区火灾的案例,教师除了对火灾的预防知识、裂解碳四冬季储存操作法有全面的认识之外,同时对于碳四生产储存条件、丁二烯的性质等也要有较深刻的认识。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时机,组织协调好。最后,教师还应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在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和点评。

二、案例情景教学法应用步骤

1.案例材料的准备。通过多年案例教学探索,我们认为案例的选择,典型又不脱离生产实际是必要的。因此我们经常会到生产一线收集案例素材。案例教学中,老师要提前告知学员案例,让学员了解案例,发挥学员是主角的作用。

2.案例材料的分享。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引导全班学员围绕案列一起讨论或小组讨论。在危险化学品安全教学中,我们运用现代先进教学手段,仿真模拟事故发生全过程,加深学员记忆,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案例材料的总结。通过学员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得出的结论,教师要进行点评。指出案例中的难点知识点并对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让学员们掌握理解此案例的精髓。

三、案例情景教学中的细节事项

1.案例选择需要较高质量。一是案例要有很强的代表性。物流园区开发规划的每个事故案例都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原理应用的宝贵财富,因此要充分利用一些典型物流园区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大家真正理解“物流园区开发规划的基本原理”。二是案例要注重实用性。所选案例必须与学员的工作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切实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三是综合性原则。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故案例,激发学员进行深入仔细地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便于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分析要深入透彻。案例教学重要的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员提升操作技能,明确对于类似的操作,应如何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预防事故发生。因此案例分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深入透彻地分析才是至关重要的。

四、案例情景教学法的效果

1.提高了学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物流园区开发与规划教学,促使学员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学员发挥出自己的才智,结合工作实际,找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答案。正是因为案例教学法这一优点,所以它能够促使学员不断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员实际操作技能。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增强了学员的互动性,促使学员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员将所学知识迅速转化为应用能力。针对具体问题,能够正确识别风险,并能控制风险,以避免各种可能的事故发生。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篇9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中学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事物、现象或情境的描述、呈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关键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对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如何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与学十分关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

1.案例的选编和课前的组织。

首先,要有效、正确地选编案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的选取应当以课本案例为主适当扩充。比如在人教版的必修3教材中,探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为例;探求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是以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等。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身边的事情,选取学生关心的事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选择不同的乡土案例,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收集和整理身边的地理案例,加强地理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例如必修3“地理信息技术”内容的教学:可让学生调查3s技术在泉州市各行业的运用状况。

其次,课前准备也十分重要,主要包括学生准备和教师准备两方面。学生主要从搜集材料、整理案例并分析其在案例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方面做准备;教师应从内容的掌握、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着手准备,其中教学的组织最重要。

2.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

必修3案例教学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自然地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的原理加以支撑论证。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要加强对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正确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去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在必修3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一节中,要正确分析影响东亚产业转移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抓住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在发生“变化”这一关键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劳动力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该产业往往选择在具有丰富、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的地方布局。所以,当劳动力这个因素在迁出地发生变化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必然要进行新的区位选择,从而就形成了产业的转移。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其他因素,如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地价因素等,只要其在迁出地和迁入地发生变化,都可能是引起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力。学生只有抽取了影响产业发生转移的地理原理,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之间联系,才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在学习了“东亚产业转移”后,教师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迁往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的原因,分析珠江三角洲这个区域哪些因素的变化对企业不利,而粤北和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存在哪些对企业有利的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能使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升,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以案例为中心,师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不仅学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1.第一阶段:展示案例―阅读感知。

展示案例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中,一般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案例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有印发的地理文案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以上几种方式也可以兼用,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应尽可能地渲染、烘托出案例所描述的氛围,以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

2.第二阶段:设疑指导―自主探究。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之中,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和盘托出,而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否则学生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本阶段教师应加强巡回检查指导及课堂纪律调控。

3.第三阶段: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探究,获得了关于案例问题的个人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果,小组应以4~6人为最佳,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发表看法,供大家讨论、补充,具体的做法不拘一格。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百家争鸣,无须非达成共识不可。在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4.第四阶段:组织交流―展示互补。

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可采用辩论会、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形式,学生在展示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成果的同时,通过交流,巩固和强化已达成共识的知识、观点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这一阶段的讨论,教师要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要尽量做到人人参与、有效参与。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1案例教学的定义

案例是为了一定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的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

一般说来,案例具有几下几大特点:

(1)真实性。案例取材于实际,不是凭借个人想象而杜撰。

(2)完整性。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始到终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3)典型性。案例是由一个或者几个问题编成,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代表着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4)启发性。教学中所选的案例是为一定教学目地服务的。因此,每个案例都应能够引入深思,启发思路,进而深化理解教学内容。

2案例教学的内涵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进而加深学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特定教学方法。

3案例教学的方法

案例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把握并讲清教材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在理论的指导下从现实实际中选编案例加以分析。要搞好案例教学,应在选编案例、组织教学两个基本环节上多下功夫。

3.1精选案例

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基本材料,其质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就,教师要重视案例选编,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关注新闻媒体,精心选编。

3.1.1案例要精

首先要有针对性,选编案例要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进行选编,通过案例教学,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其次要有典型性,选择那些带有全局性、能体现同类事物共同特性的案例,用一般原理分析特殊案例,再由特殊案例去认识一般事物。

3.1.2案例要实

一方面要符合客观实际,从学员的实际出发,使学员觉得事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表述要准确,选编的案例尤其是自编的案例,在体现教学目的、要求的基础上反复推敲,使案例表述事实清楚,数据确切,不能带有主观臆造的痕迹,否则学员将不以为然,或以假对假,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3.1.3案例要新

教学案例要不断更新,舍弃情节过时的案例,对已采用过有价值的案例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要针对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当选编案例,课堂上通过探讨,使学员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培养学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4案例要深

选编的案例要有一定深度。如案例内容肤浅,套用课本基本原理就可得出结论的案例,学员会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反之,选编能揭示事物本质规律、涉及深层次问题的案例,则能形成见解纷成、观点不一的课堂氛围,促使学员深入探讨、理解问题的实质,从而在较高层次上分析和解决问题。

3.2灵活组织教学

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基本原理有选择地、灵活地组织案例教学,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3.2.1有选择地进行案例教学

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体系结构,教师要站得高,把握学科体系和学科所涵盖的知识点,对于学员易于理解的知识通过学员自学或通过课题一般讲授进行,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原理或热点问题,用选编的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案例的分析、研讨,使学员真正理解掌握学科知识。

3.2.2教学方式多样化

组织案例教学,可采用两种方式:(1)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在讲述教材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案例剖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2)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一是分组讨论式,即在学过教材基本知识后,学员分组进行研讨,教师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引导,防止流于形式或脱离主题。二是学员自学式,即教材内容的学习和案例的分析让学员课后独立完成,课堂上由学员做典型发言,鼓励学员发表不同的看法,开展辩论,通过辩论明晰事理,以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3.2.3精典点评

对案例研讨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讲解评析,是案例教学的点睛之笔。教师对此要十分重视。既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又要根据课堂上学员的不同观点,灵

活反应,归纳不同情况,剖析点评。正确的加以肯定,错误的进行纠正,不准确之处肯定价值并点拨见解,让学员在教师的点评中有所收益。

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与传统教学相比,它的连贯性不强,不适用于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某些学科或课程的教学。在一些重要概念讲授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

案例教学是发展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