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十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十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1: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篇1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之争”缘起

从社会学视角看,话语权之争就是在场域下的一种冲突。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场域理论中这样描述:“社会结构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在真空中或者漫无边际的抽象的社会中发生作用的,而是通过场域,社会的物质结构和精神结构同行动者相互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动态的过程”。[1]“场域是一种冲突的社会空间,场域中各种行动者都在利用自身的资源获取各自的利益。”[2]

高等教育早期,由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权威是不可侵犯的,高等教育中知识的传播者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通过三尺讲台较为顺利的传播到大学生群体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在冲突的场域中因为自身的权力过于强大,因此冲突并不剧烈。但是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博客、论坛、网页等,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日益多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无法继续有效地通过课堂知识传播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开始出现了松动与倾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开始出现分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之争”出现的原因

1、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本的缺失与不足

布迪厄指出,文化资本主要是指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根基不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存在着“喊口号”的陋习,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仅仅了解其表面含义,对于实质内涵却知之甚少。

2、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途径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是一个自成系统,拥有众多理论的独立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往往需要一个系统而有漫长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中,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传播出去,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通过各类思政院校、党校、党课班等,由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

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的缺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也包括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大学生。随着多元文化的出现,加上信息技术的大爆炸,高校内部涌现各种思潮,既可能促进学生成才,也有可能动摇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播者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传播者的思想影响着知识接受者的思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松懈,对于国家的重大方针、党的重要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存在理解不足,在重大问题面前往往无法清除甄别,在课堂的授课中无法完全将知识、思想正确的传授给学生,甚至出现角色的互换,将教育的权利下发给学生,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的缺失。

4、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僵化

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敢于尝试,这是当代大学生的普遍特征。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自主,对于知识的渴求度更高,同时也带来网络中活跃的语言习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它更多的时候是向大学生灌输国家的理念、方针、思想以及价值观,它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具有严谨性、系统性、科学性等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显然存在一定矛盾的,教师课堂中严谨的语言,理性的分析,过多的政治语言,这显然与当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格格不入。缺乏理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僵化正是引起话语权之争的原因。

三、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议

1、以人为本,助人自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重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想状态,因势利导,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应借鉴社会学、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对症下药,帮助大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的方法,杜绝“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以讨论、研讨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紧握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权

面对当下多元文化的侵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多重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面对新时期的各种思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铭记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加强学习,强化思想,用党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高等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的话语权和话语阵地不可丢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紧握思想政治话语权。

3、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保障沟通渠道畅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建立平等的交流平台,应保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公平。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受教育的学生也不再在知识和思想上的绝对弱势。只有双方构建合理的交流平台,使双方可以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做好学生的倾听者、解惑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的开展。

4、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以开放的态度教育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摈弃过去过于僵化的课堂气氛,以活泼、生动的话语形式和大学生沟通交流,大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积极接受新鲜事物,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以学生善于理解的网络语言与之交流,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传染给学生。

【注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篇2

摘要:作为一种话语形式的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全球化视域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语、话语失效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形成以原则为基调、以路径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一体化创新体系,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际效果。

话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反映和描述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话语还建造或‘构成’社会实体与社会关系;不同的话语以不同的方式构建各种至关重要的实体,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人们置于社会主体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建构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传导、输送、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和权利构造的参与者。在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面临新的课题,面临新的话语冲击、重组、挑战、渗透等。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朝气、积极走在时代前面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积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易于接受全球化的理念、各种思潮、全球化话语等,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全球化的话语内涵及其走向

(一)全球化的不同解读。关于什么是全球化问题,目前学术界作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化的视角,包括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和国际劳动分工等方面纬度。阿芒·马特拉(armandmattelart)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内外的商业活动,它是一个公司的组织模式和一个世界空间建立关系的模式。这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赫尔德等人指出“全球化最好被理解为一个进程或者一组进程,而不是单一的状态。它反映的既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发展逻辑,也不是一个世界社会或者世界共同体。相反,它反映出了区际交往和交换网络与系统”。全球化是一个多样性的存在,全球化不导致同一化。这种观点目前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同和支持。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它导致了商品、资本、信息和人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频繁的流动,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更加息息相关。全球化也代表着超越国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系的形成”。这种观点把全球化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话语概念,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衍生出来的文化全球化的话语表达。概而观之,全球化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球性话语表达,是不同的主体所建构的话语形式。全球化作为一种新的话语形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全球化甚或作为一种话语形式而存在,是一种新兴的话语表达。

(二)全球化的话语内涵。全球化作为一种话语形式而存在,具有特定的内涵。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全球化话语是一种跨民族、跨区域性的话语形式,是对世界存在、事物发展的全球性描述。二是全球化话语是多样性的,包括经济全球化话语、文化全球化话语、信息全球化话语、网络全球化话语等类型。不同的话语类型描述、诠释不同的意义表达。然而,必须关注的是,全球化话语的多样性并不排斥在一定领域上趋同性不断增强的特征。三是全球化话语是一种建构性话语,是在描述、诠释世界事物发展的基础上,用独特的话语去建构全球化知识和理念。全球化话语具有跨区域、普世性和渗透性强等特征,对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的话语具有很大的渗透性、破坏性影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全球化话语是对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话语的一种冲击,甚或是解构。

(三)全球化的话语走向。全球化话语作为全球性的话语存在,它既超越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话语特征,又不断从这些话语领域中汲取营养。作为全球性的话语,必然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为广大群体所接受。换言之,全球化话语将不可忽略地走向民族国家和地区。然而,全球化话语与其他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的话语接触、同化、冲突和共生就成为其不确定的走向。接触是全球化话语的最初层面,世界话语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使得话语接触成为可能,也为话语同化和冲突提供了不确定因素。全球化话语与地方性话语接触,话语的差异性使得强势话语往往渗透到弱势话语领域,话语同化、话语霸权难以消解。毕竟弱势话语从来没有(也不愿意)放弃自己话语权力的倾向和捍卫自己话语权力的努力。相反,它们正通过民族主义话语、意识形态话语、民族文化话语等形态竭力保护自己的话语权力和空间,其后果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话语冲突。这种冲突包括强势民族文化话语与弱势民族文化话语的冲突,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后现代话语之间的冲突,全球化话语与地方性话语的冲突等。此外,全球化话语的另外一个走向就是话语共生。进言之,就是全球化话语同其他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话语的共生。话语共生是对话语同化、话语霸权的消解和摒弃。共生作为话语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给全球化话语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话语共生将成为全球化话语乃至其他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的话语健康发展的乐观走向。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由全球化话语的可能性走向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全球化视域下,难以避免地受到影响。在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融民族性、区域性和地方性子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理论,必然要遭到全球化话语的接触、交流、渗透、冲突等。随着文化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网络全球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以其独特和敏锐的时代眼光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就面临全球化话语的两种境遇,即在全球化话语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可以广泛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话语资源,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全球化话语的冲击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滞后性,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出现话语失语、话语失效等现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正视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新的机遇。就理论层面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理论与全球化话语理论一样同属于一般性的话语理论范畴,具有一般性话语理论的共同特征、属性和价值取向。换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全球化话语在理论层面上具有某些共同性、相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全球化话语可以在一定的环境和场合下相互沟通、相互吸收,而不是完全相排斥。而全球化话语是一个涉及全球性的话语理论,内涵极为丰富,其边界远远超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的视域,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的空间、机遇和契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发展在全球化话语理论的空间下,能够获取更多、更加丰富的话语资源,进而不断拓展自身的话语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奠定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就实践层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话语,是主体间(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利益攸关者)沟通、说服、意义表达、意愿培养等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青年群体而言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专业教师、政工师、辅导员等教师群体)对大学生的沟通、说服、意义表达、意愿培养等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内心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广大教师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以敏锐的社会眼光和深邃的洞察力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动态、社会思潮、国际局势、全球性的各种浪潮等。他们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各个领域的话语资源,尤其是全球性的社会思潮、浪潮的话语资源,使得主体在交往、沟通中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简言之,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话语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在他们的交流与互动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全球化话语中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正如前面所述,由于全球化话语的渗透性比较强,对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的话语具有很大的冲击力,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难免要受到全球化话语的冲击,它们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话语冲突作为话语间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强势话语与弱势话语之间所形成的张力关系的表现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系统,相对于全球化话语而言是弱势话语,即使相对社会公共话语而言,也仍然处在弱势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建构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话语系统,是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本毕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话语系统。这些特征决定了其意识形态性强、政治观念敏锐性等特性。而全球化话语中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中的话语系统正逐渐渗透和解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渗透与反渗透、解构与建构之间的角逐,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大学生对网络话语、生活话语的广泛诉求和涉猎,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面临滞后、失语与失效的危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大学生对网络的需要和依赖空前增加,全球化视野不断开阔。网络逐渐成为他们学习、交流、休闲娱乐、宣泄、了解世界的重要平台。而虚拟世界、虚拟社会、虚拟婚姻、虚拟暴力、视频、、网络犯罪、BBS、oiCQ、Ftp等网络话语不断催生,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困难重重,充满挑战性。究其原因,其中无法对话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传统的话语大多属于现实或宏观上的话语系统,而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个微观的世界,很难用宏观领域里的话语规范、规则等去规范、引导正在陷入微观领域、虚拟世界中的大学生言语行为。如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现实生活中大家用真名说假话,在虚拟网络中大家用假名说真话。毕竟在微观领域、虚拟领域中的话语行为往往超越了现实生活领域、宏观领域中的话语道德和素养。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大学生之问的话语之间难以产生共鸣,甚至难以对话、沟通。因为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逐渐形成一套网络话语体系,这些话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中是比较缺乏的。因此,往往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语、话语失效等现象。此外,大学生在校园亚文化状态下所形成的话语有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危险。民族语言、地方方言、生活用语、市场化语言等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出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汲取其他话语体系的资源,不断在全球化话语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

三、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对策

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困境。然而,话语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有创新的路径和机制保障;否则话语创新就难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到效果。简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形成以原则为基调、以路径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一体化创新体系,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际运用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原则主要包括:政治性原则、价值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及有效性原则等。(1)所谓政治性原则,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把握政治性,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要把握一定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而这些都需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来表达、描述和建构。在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原则。(2)所谓价值性原则,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体现一定时期的价值导向。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对当前社会各种思潮比较感兴趣,然而,他们又对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复杂性等特征难以把握,很难看清楚各种思潮的真面目,容易产生价值混乱。因此,话语创新必须考虑一定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导向性。(3)所谓生活化原则,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大学生实际,从大学生生活中不断得到创新灵感。(4)所谓有效性原则,在这里包含两种含义:一是话语专业化。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其他话语要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毕竟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话语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能用其他学科话语体系来代替。二是话语时代性。大学生是一定时期的特殊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体现时代性,符合大学生接受心态和接受方式。如80后、90后之间的话语形式、心理接受方式往往有差别,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把握大学生的话语接受方式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从文本中提炼新话语;从大学生生活中提炼新话语;从网络话语中汲取新话语等。

1.从文本中创新话语。文本是话语存在的重要形式,是即时话语和历时话语的重要载体。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语言学教授诺曼·费尔克拉夫(nor-manFairclougll)提出要重视话语的文本研究,他试图建立一套话语的文本研究理论,从而开拓话语研究的新领域。文本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等特征,是话语横向、纵向研究的不可或缺的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注重文本研究,要从文化中提炼新的话语。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党的重要文件、重要会议、历史文献等文本中提炼适合大学生的话语。从《选集》《文集》《邓小平文选》《文选》及相关研究专著中提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等一系列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中汲取话语营养。这样既可以传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统,把握政治方向,也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新话语。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适合大学生群体的话语。

2.从大学生生活中提炼新话语。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内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必须要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日常生活等领域中提炼新话语。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包括社团生活、情感生活、交际生活、社区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些生活区域都是通过语言来沟通和建构的。校园生活能够真实体现大学生的心灵话语、语言接受方式和能力等方面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从大学生群体生活中寻求资源,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语言、习惯交流方式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语言方式和形态。大学生思维敏锐,充满激情,在许多生活场域中的言语创造性强,能够说出前人没有说过的话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从中提炼一些新的话语形式,这样才能加强主体间的话语沟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有可能产生实效。

3.从网络话语中汲取新话语。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方式,给大学生无限的诱惑和想象的空间。网络的出现大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战线,从现实走向虚拟、从宏观走向微观等。网络话语的生成,既是网民的话语沟通和表达形式,又是网民虚拟现实的生活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从网络话语中汲取新话语,要大胆借鉴网络中的一些健康、有益、良性的话语。借鉴一些符合大学生群体的话语形式和话语内容,从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这样才能与大学生网民对话和沟通。简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领域、微观领域的话语生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网络话语的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内容包括文本话语的翻译和转换、实践话语的创造等。文本话语与实践话语是紧密联系的。实践话语具有即时性、多变性、场域性、主体性、灵活性等特征,是主体在不同话语语境中的言语表达。而文本话语是实践话语元素的积淀或提炼。文本话语是不同时期的个体实践话语、群体实践话语、社会实践话语等方面的普遍性凝结,是对叙事话语的抽象描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文本话语与实践话语是话语的不同表现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文本话语。文本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话语从宏观上可以分为教材体系话语和理论体系话语两种类型。主要包括教材话语、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心理话语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极为丰富,多种多样,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也有各地方出版社出版的教程,这些教材的话语之间难免完全同一,话语的差别无法避免。以“两课”教学为例,随着“两课”改革的不断深入,由原来的五门课改为三门课,由传统的《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变成《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新的教材体系需要一种新的话语。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引入教材,即把政治话语引入教材体系,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话语更加富有活力和时代性,教材体系话语发生根本性变革。与此同时,学术话语作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类型,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本质上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话语范畴的。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话语,指称不同的研究对象,其术语往往也有区别。简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话语和教材体系话语不是完全一样的,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此外,区域性教材的广泛使用,使得话语的变化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必须要搞好教材话语、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心理话语之间的关系转换和翻译,推进这些话语形式之间的沟通和转换,不断创新话语转换的路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和谐共生发展。

2.实践话语。福柯指出,话语即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现其生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话语主要包括道德话语、网络话语、校园话语、生活话语等。道德话语作为规范大学生言行的重要建构力量,是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实践的重要话语支撑,从心理上左右着它们的言语范式。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新的话语形式成为大学生道德话语养成的标杆,道德话语创新必须要以此为指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要掌握网络话语,充分运用网络话语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很多网络话语形式可以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成为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础。校园话语、生活话语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创新校园话语和生活话语,如社团中的话语创新、公寓中的话语创新等,并从中提炼出有益的话语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然而,不管是文本话语还是实践话语的创新,都需要一定的机制来保障,只有不断创新话语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机制。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机制要着力解决三个方面:一是消解教师话语霸权,促进学生话语权的回归及话语权分流的机制;二是重视主体间的话语差异,加强话语沟通机制,避免坠入“话语裂谷”;三是推进话语和谐共生的机制等。

1.消解教师话语霸权,促进学生话语权的回归及话语权分流的机制。话语建构权力,话语权的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重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指教育者的话语权、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及公共话语权等。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权并非是良性状态。如出现教师话语霸权、师生话语权力不平等、学生话语权缺失等现象。师生话语交流、沟通往往成了教师的独白或演说,甚至在教师“权威”话语的框架下,导致学生的话语空间受到挤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有一种机制可以消解教师话语霸权,使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回归,使师生的话语权处在平等地位。这种机制实质上是话语权分流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创新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权力机制、师生话语在交流中的相处尊重机制、教师话语引导机制等。

2.重视主体间的话语差异,加强话语沟通机制,避免坠入“话语裂谷”。主体间的话语差异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之间的差异。师生之间的话语差异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然的。由于师生之间的年龄、阅历、知识结构、学识涵养、价值观念、生活观念、人生观念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大学生实践主体之间的差异性等方面,导致师生话语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存在差异并非表示对立或叛逆。正因为有差异,才需要沟通,才有沟通的必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主体间的话语差异,教师要逐渐了解、掌握学生的话语方式及产生话语的心理结构。在尊重话语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更换自身的话语方式,逐渐使用大学生容易接受、愿意接受的话语方式,加强师生的话语沟通,避免坠入“话语裂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篇3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关键节点、基本媒介和必要载体,思政教育要通过话语这个载体去实现。不管是教育对象、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均需要话语载体这一支撑。话语载体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现与教育客体有机联系的一种关键连接节点,是增强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物质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推进,社会化程度加深,特别是新媒体逐渐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日臻凸显,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方式、生活仪态等呈现多元化。[1]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正面回应时代,必须理性面对这样一种客观现实:过往的那种老一套、单向权威的思政话语载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新媒体语境下怎样打造一个高校思政教育话语载体新平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进而更加有效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然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的新视角。

一、新媒体视阈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运行严重缺失

学界看来,载体这一概念最初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虽然经历了几十年,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的理论研究还是相对较少,并且仅囿于话语载体种类的机械拼接和简单罗列,还只主要体现在特点、形态、方法和运用当中,即便如此,对其理论研究还是日益得到学界学者们和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话语载体相辅相成,但是由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功能性,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缺失、载体缺位。主要表现在:

(一)载体疏离状态明显,高校思政教育功能削弱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不仅是简单地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2]各个载体之间所呈现的条块分割问题日益加深,各种载体力量之间缺乏沟通和配合愈发严重,载体离散状态明显。比如,课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如果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的关心,缺乏人文关怀,那么传统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大学生我们的受教育者就会逐渐完全被动者,这必定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的功效和功能的发挥。因此,整合发展各种载体力量,形成载体合力,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答时代图景和促进教育发展的重头戏。

(二)载体运用跟风盲目,高校思政教育实效弱化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的作用与功效,近几年已经被人们逐步认知与认可,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的理论研究尚相对滞后,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载体平台的运行能力还很欠缺,势必影响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功能的发挥,话语载体的有效发展也会受到限制。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新媒体的推行与运用上,思政工作者们在教学教育中使用了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载体,但课堂上机械摘抄、放映式浏览讲解课件,缺乏深层次讲解,完全舍弃传统有效的谈话和咨询载体,教育效果不明显。

(三)握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话语权、领导权

一方面,传统媒体因为技术等因素难以及时反馈,话语权难以绝对得到掌控,当代大学生接受度降低,纸质传媒、广播电视等传统话语载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出现盲点。另一方面,传播交互性、方式多样性的新媒体受到更多关注和广泛运用;再者,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对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了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和各式各样,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把握,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规避负面影响,更广层面上发挥其积极作用,更好把握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话语权领导权。

二、新媒体视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合力生存的理论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实践活动过程。系统论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形成体合力提供了基础性理论支持。系统论论述到,要件和因素构成系统的要素。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它们形成一个整体,系统输出能量。系统论这一理论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要素都不可能游离于整体之外,都要同向互动形成合力,成为教育的现实表现形式。可以看出:在高校思政教育话语载体合力的整合过程当中,我们要关注和分析各个载体个体因素的积极作用,还要关注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机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发挥思政教育话语载体整体大于个体的整体合力作用,最大最优运行思政教育话语载体平台的效力。

三、新媒体视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合力的运行模式

作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传统载体的现代化与新媒载体的跨界融合,比如紧扣“核心”载体,巩固课堂载体,完善物质载体,优化服务载体,丰富精神载体,强化实践载体,加强队伍载体,延伸咨询载体,更要积极拓展新媒载体,吸收科学文化新成果和大学生时尚新元素,拓展短信、博客、网络心理咨询等新媒体新空间,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臂,加强信息整合、横纵沟通、资源共享,着力发挥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整合形成话语载体合力,更好有效地服务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提高教育实效性,办好人民满意大学,培育有用人才。

(一)紧扣“核心”载体

我们教育者应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握好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二)巩固课堂载体

课堂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递的摸得着看得见的显性载体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施行的是最传统最正规的影响。其他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课堂贯穿和渗透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培养。

(三)完善物质载体

校园文化发展规划包括建筑风格、校园颜色、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等的物质载体在内,是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物质内容以及手段。因为其历史文化积淀蕴涵深厚对大学生的巨大深远的教育意义,是社会和家庭所无可比拟不可替代的。因此,教育者应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加强物质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与道德情操的影响力。力争“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四)优化服务载体

教育者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动认识到管理是教育的载体。各项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手段所折射出来的服务工作要围绕学生中心有效运用,从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思政教育话语权威。

(五)丰富精神载体

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通过针对性的、有计划性的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志愿服务、德育实践、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等思政话语载体活动平台,精神载体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品格潜移默化中得以锻就。笔者有过多年的思政工作经历特别是7年的团青工作的历练,认为在精神载体侵染的这个过程中,尤其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等基本职能和组织优势,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时尚元素新媒体元素,提高文化活动受众度参与度,凝聚青年寓教于乐,促进大学生的精神升华。

(六)强化实践载体

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育人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校企合作,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组织青年道德实践、生产劳动、爱心公益、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活动,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

(七)延伸咨询载体

e-mail、电子信件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比传统的书信更加方便、快捷。学校可公开心理咨询工作师资的新媒体联系方式和平台,学生有问题能及时通过新媒体联系老师,老师用好声音、正能量去主导引导开导疏导。

(八)加强队伍载体

坚持师德为上,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九)拓展传媒载体

我们既要使用好传统大众传媒像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广播、音像等等媒介,更要开拓多媒体、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等新媒体。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高校教育制度深度推进改革,新媒体语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的实效性拷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越来越高度关注思政话语载体合力的有效运用与改革创新,以跨界思维、世界眼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思路,丰富传媒载体新空间,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威和实效。

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国家宣扬主流意识形态和表达精神意志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在如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各种新话语带来的严峻挑战。因此,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一项亟需解决的战略任务,在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基础上,推动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发展。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结构及要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指的是一个以追求和获取话语权为标志的复杂体系,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工具,该体系主要包含了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效果等基本要素。对于基本要素的内容,笔者将对其进行认知和解读。

1.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内容在整个话语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建设体系这个宏伟桥梁中必不可少的一砖一瓦。

它主要是依据课程要求的教材决定,体现的是一种社会价值和意识形态的显性化。在谈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内容这个问题中,不可忽略的是话语议题这一中心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议题应当是符合时代进步发展的潮流,要彰显和体现社会性和现实性,应包括时事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上升到敏感问题。总的说来,话语议题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内容的核心骨架,话语议题的准确选择和设置,正是教育主导者拥有话语权的有力保障。

1.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方式主要包括话语技巧、话语特征、话语形式

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除了要结合当下时代问题着重做好对话语内容的选择和提炼工作之外,也要做好增强话语内容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工作。针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存在晦涩生硬、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而且教育主导者的教学话语过度偏向政治性和政策性,只注重单一方向的理论灌输,师生之间缺乏思想和情感上的对话交流,这一现实状况容易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课程的学科性和科学性。所以,话语方式的创新工作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

1.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效果是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质量水平的一种衡量标准,是以追求话语权的获得为目标。

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具有现实性和吸引力的话语内容;第二,彰显逻辑力量的话语形式;第三,平易亲切、情理交融的话语表达;第四,具备学科性和科学性的话语叙事;第五,对话平等,思想共享的话语交往。综合来看,决定话语效果的因素复杂多样,高校应当选择合理有效的路径去获取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主导权。

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面临的问题

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发展方面取得了可观的进步,基本上满足了课程教学和实践的需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2.1教师使用的传统教学话语落后于课程实际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话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口头话语,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对教材话语的再解读和创造,可以说是一种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为学生乐于认知和接受的话语形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话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其一,过分依赖于教材,教学完全按照教材设置的体系进行,对教材话语不加以转化和提炼直接复述给学生,甚至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其二,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教学话语对世界观、人生观还未成熟的大学生缺乏原则性地刻意逢迎。教学话语一方面虽然符合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却脱离了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要求和教学目的。其三,教师使用的教学话语甚至跟学科不着边际,仅仅是教师自我教学经历的专业话语或者是个人情感和意志的宣泄。另外,有的教学话语陈旧过时、轻率随意,社会上“盛传”的低俗话语或者断章取义、真假难辨的流言式话语也搬到了三尺讲台。这些话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早已失去了深刻的内涵和价值,已经不能定义为话语。

2.2独话式教学的话语方式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发展需要

西方思想家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指出“沟通是人类语言的终极目的”,沟通是建构彼此间情感倾诉、经验交流的桥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话语主导者的教师一直霸占话语权的中心地位,采用独话式的话语方式进行教学,师生之间往往缺乏细致深入的沟通,在知识、情感、思想等方面难以产生一定的共振与共鸣。久而久之,学生在封闭僵化的教学环境中渐渐脱离了与教师可以进行平等对话的关系,甚至处于话语权的边缘地位,沦为一个沉默被动的失语者。这样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反而造就了教学实践发展的矛盾与障碍。2.3现代社会多样化思潮话语带来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在如今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国内外的多样化思潮话语迅速在大学生的生活领域中扩散和流行。无论是通过言论话语还是书本文字、新闻微博多媒体等话语路径,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话语已经“润物细无声”般悄然声息地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扎根发芽,潜移默化地占领和拓展高校的意识形态主阵地。大学生作为第一时间接触和感知多样化思潮话语的群体,在社会思潮涌现的滚滚洪流中容易迷失自我,失去对价值理性的追求,困于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思想精髓转化为自己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准则。所以,面对错综复杂、形式多样的社会思潮话语,笔者认为不可忽视其带来的现实困境,高校要热切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现状,努力提升话语效果。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建构路径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工程,高校要在结合现代性境遇的背景下,针对其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详细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构路径。

3.1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

要讲现代话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伴随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找寻到社会进步印刻的烙印。要讲现代话,指的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要顺应时展潮流,话语要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时俱进。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和知识结构定型的影响,思政课教师往往难以捕捉到最前沿、最新鲜的话语议题和信息,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性和求知欲也大大减弱。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应该牢牢把握社会发展的最新态势,理清时代脉络,在不断整合最新资源的基础上创新话语体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魅力。

3.2转换话语方式

要讲生活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像复印文件似的工具性话语显得过于严肃刻板、空洞乏味,这种脱离了个体真实生活世界、“不食人间烟火”的话语方式难以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和认可,无法贴近生活、感知生活的话语方式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张力和活力。因此,话语方式的转换应该要从与生活世界的契合为出发点,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增强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和叙事能力。要讲生活话,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2.1善于提炼生活话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必须要从以前工具性话语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在书本理论话语的基础上再构建生活话语发展的空间。走进大学生具体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善于去感受生活细节的点点滴滴,帮助学生解读社会现实的时事热点、焦点问题,并提炼为更融于生活、通俗易懂的生活性话语,同时营造一个生活话语熟练运用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易于学生的理解和内化,从而实现工具性话语转换为生活话语一个质的过渡和提升。

3.2.2全面尊重受教育者在生活世界中的多元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

一方面要尊重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其多元化的个体需求,针对受教育者个体不同的思想状况、情感所需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要给予受教育者适当的情感投入,采取这种具有情感沟通模式、以情动人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更能与学生形成感情上的共鸣,而且能够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3.3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经验教训

要讲国际话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国外许多国家同样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美国“意识”主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色彩较为浓厚,话语内容的中心围绕国家制度和阶级民主的维护;英国到目前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却以隐形教育的方式重点在学校和家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国外灵活多样、百花齐放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内容在吸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精髓之外,也需要有选择性地借鉴和结合国外积极向上的,富于现实意义的,紧密联系和符合中国国情及政策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例如:社会意识形态话语、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公民道德法规话语等。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和警惕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发展状况,严厉杜绝一些大肆宣扬自由、暴力等消极的话语内容引入到课本和讲堂。要讲国际话,讲的就是学会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在发挥优势、消除弊端的基础上实现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和融合,共同增强和改进教育效果。

4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创新是重新构建课堂教育教学话语权的一种实践和探索,应当重点把握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的选择。话语内容要与时俱进、丰富新颖,话语方式要实现从独话到对话的有力转变。教师一方面要创设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也要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信任温馨的师生关系,从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激励学生通过话语平台能够与教师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话语交往,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侯勇.权力话语与话语权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与转型[J].理论与改革,2016(3):133-137.

[2]吴海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4(1):60-64.

[3]吴宏亮.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三个转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6):76-78.

[4]郭凤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83-86.

[5]邹绍清.论意识形态主导话语权的变革———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方法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3):130-137.

[6]李辽宁.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传承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30-32.

[7]敖成兵.实效性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14.

[8]倪鹏飞,田建国.创新思想教育话语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思想教育研究,2013(8):54-56.

[9]张国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篇5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话语权;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被赋予新形式的话语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技术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言论,思想观念会受之影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正以强劲势头攻占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合理行使话语权,做好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话语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

新媒体环境下,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了解大学生话语权是通过哪些表现形式实现。需要不断变换形式,适应社会的发展,切合大学生心理。需要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学生喜闻乐见方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大学生话语权需要通过各种媒介来实现,通过网络论坛、QQ、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学生通过自媒体、大众媒介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形成一定的舆论对事物产生影响。因此,让大学生话语权得到实现和加强,能为建设和谐校园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话语权的行使,否则会物极必反。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话语权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话语权表达渠道、方式的改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渠道的拓宽,大学生的思想易被误导,受到非主流思想的冲击,大学生话语权得不到正确实现,从而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轨道。大学生通过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多种多样的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没有分辨的能力,进而会受到非主流思想的深刻影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1]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往往是“灌输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二)大学生话语权表达内容的改变。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老师进行深度交流,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跟老师进行互动。大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新媒体,关注各种信息,注重表达自身的感受,但是不局限于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受到不良舆论的影响,及叛反心理,会抵触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话语权表达内容从关注自我利益诉求的实现,拓宽到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但是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内容大多偏重于纯理论的学习,学习的实效性不强。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学习,大学生话语也涉及到各方面的内容。他们更注重的是个人品德,更注重如何成就自我。这种形势下,学生往往不愿主动与老师讨论思想问题,其话语权得不到充分地行使。

三、正确使用大学生话语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方法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话语权的正确行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当代大学生个性独立,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部落”、“微信群”等,在这些圈子里,他们往往能找到与自己的思想接近的伙伴。

构建多元化表达方式,拓宽学生话语表达途径。从信件到电子邮箱,从报纸到QQ再到微博、微信,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走向新型化、信息化,其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大学生的话语权也逐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开发大学生话语表达新形式。

(二)建立舆情应对机制,确保话语安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受到不实事实或者舆论的影响,甚至是敌对势力的影响,会出现一些偏激的话语。因此,处理好舆情信息,及时引导大学生行使话语权,不断完善舆情应对机制,使应对机制趋于合理化、科学化,是维护大学生话语权安全的重要举措。要建立和完善舆情应对机制,就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听取学生声音,引导学生合理行使语权,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三)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和发展,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理性的政治参与主体,是符合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2]让大学生适应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变化。探讨接受机制下,怎样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质教育。在大学课堂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做自己的校园媒体,用学生喜欢的内容和方式去做校园媒体,引导大学生话语权的正确行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篇6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校思政;思政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7)07-0052-03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任务目标。话语问题之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由此从文化自信视阈观照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新创建,高校思政工作图景豁然开朗。

人们通常认为,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似乎绝然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组成,已足见文化自信。其实并不尽然,西方社会虽然没有专门的思政教育之词,却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思政教育,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众多,具有宗教性、传承性与渗透性等特点。[1]即以马克思义思政教育而论,它就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理论原则和实践基础,列宁创建理论体系,斯大林丰富和发展的发展历程。[2]前苏联先行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度为新中国所学习借鉴,剧变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关建树,也印证了中国思政教育工作德义不孤必有邻。

尽管有必要对海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继续保持开放态度,中国思政教育最终实现话语体系的自主建设可说是自觉地走历史必由之路。归根结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实践的内在逻辑,同时也是当前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的破题方法。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肩负着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责任,思政工作者必须奋起,积极作为。鉴于思政教育既是实践问题更是理论问题,在当今哲学话语转型的时代同时也是话语问题,推进思政话语体系的新创建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话语应对:

其一,质疑语境传递否定思政教育的社会偏激之声。思政教育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直接指导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在社会转型发展、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主体性进一步加强,已不满足于思政教育所能提供的标准答案,质疑既有观点的念头时有伏现,无论是否与思政教师发生直接的思想冲突,思政教育已置身质疑语境。除去阅历不深、知识储备不足,思维独特、方法不当、引人注目、彰显个性等质疑因素,我们不能不正视社会某些偏激思想对思政教育的否弃已在高校不同程度地抬头。[3]

其二,以网络话语为代表的流行话语发起话语争夺。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席卷社会。西方有人稍带夸张地指出,自网络产生,世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思政教育确实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教师话语垄断被打破,课堂教学话语权主体地位发生转移,一元意识形态性与流行语多元性的矛盾加剧,经典文本表达范式与网络流行语表达范式的i格[4],致使思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三,思政话语的学理性与实用性呈分途发展之势。思想政治教育兼有政治学与教育学的特点,高校思政专业教师、思政辅导员、其他专业教师,以及其他学校行政人员,共同承担大学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以思政专业教师、思政辅导员为主力军。就是这两类主力军,其人员构成与行为动向也是分途发展。高校思政专业教师队伍培养主要源自学科人才建设,该学科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其培养的人才在思政教育研究方面各有所建树,在思政的语汇扩张、概念运用,以及理论诉求方面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准,现有学科职称考评体系进一步刺激他们形成重论文轻综合能力的倾向。[5]与此相对,思政辅导员多非思政专业出身,却是站在思政工作的最前沿,当思政研究者嗤点他们以工作话语代替研究话语时[6],其实正是他们直面大学生大量的思想问题,并给予了初步的解答。这两支思政主力军实有互为奥援、取长补短之必要,但是现有高校教育体制却造成二者分途发展。貌似公允的思政师职称评定体系,只会让非专业出身的思政辅导员备感失语的苦涩,由此导致思政主力军的内耗与话语冲突势在不免。

话语体系建设的最关键所在是把握学术话语权,这在近阶段热议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讨论中已成共识。[7]这意味着中国学术站位由百余年来的由西向中转变为立中观西,势必推动研究范式的转型。究其根源,这是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努力倡导的“文化自信”在学术界的积极反应。[8]相较之下,这是比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更为深层次的动力源,由此构成高校思政话语体系新建设的现实语境。

“文化自信”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可追溯到2011年的七一讲话。在党的十后,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有力的阐发与强调。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讲话说道:“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在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再度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一起,照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思想、制度乃至文化等四个层面。归根结底,文化自信是更为深层的自信,具有包涵“三个自信”的底蕴,正如文化可以包容实践、思想、制度的内涵。文化自信不仅限共产党人,整个中华民族都是这一主体。只有建立充分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贯通中西,F古开今,从而更好地承担起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联系思政话语的新创建,就是既要把握话语权,更要坚持文化自信。

把握话语权,是思政话语新创建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政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观念为价值导向,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当前针对思政话语权的质疑之声,根本源自于西方的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话语体系,旨在消解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把握话语权,直接关系到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积极吸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立足中国实际,注重问题导向,以创新建树来化解思政话语体系中的西方元语言,讲好中国话语无疑更有利于把握思政话语的主动权。

坚持文化自信,是思政话语新创建的根本所在。当今所以要创新发展思政话语,根本在于要调整中西文化的基本站位。在新的形势下,中华民族并不停止对世界新文化成果的吸纳,但总要以自身的文化自觉为前提,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彰显文化创造的自主性。思政话语的新创建更要立足于自身的创建,以中国理论阐发中国实践、引领中国实践、构建中国实践,不仅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做出新的努力,而且有望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中国方案。

文化自信不仅是思政话语体系创建之基,为思政话语创新提供源源不绝的文化创造力,同时还为传播话语权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

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源源不绝的自信力,是世界各民族进行自我确认的主要方式。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稍觉气馁的是,在近代化进程中备受外强侵凌,内乱不止,以致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曾一度热议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问题。在如此情境下,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以初心不改的革命精神、坚决顽强的斗争意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中流砥柱,而且成为凝聚人心创建新中国的主心骨,从而鼓荡起古老民族追求进步的内驱动力,最终实现民族的涅新生。质言之,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族人民创造的革命红色文化,前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后启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承继中华传统,光复中华旧物,坚忍不拔,艰苦奋斗,这才使中华文化一脉绵延,激发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如此闳约深美、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不仅给我们带来无限的自信,而且理应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思政教育话语创建的有机组成,成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创思之源。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国史党史的教育将成为高校思政话语创建的重要组成。

传播话语权与话语创建相辅相成,话语传播进程中丰富完善着话语体系创建。而思政工作者要用好传播话语权,关键是要厚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底气。诸如自觉不自觉地看轻思政教育的作用,视思政理论为空洞的说教,诸如对思想理论战线上正确与错误的博弈缺乏制胜的信心,再如对价值多元化趋向下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动摇,还有对驾驭大学生可塑性的自我能力的信心缺失[9],等等,所有这一切心结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自信才能得以破解。

不仅限此,应对思政教育话语创建面临的新挑战、新困惑、新纠结,同样需要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与内容支持。总体而言,就是要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新生与文化融合。只有增强文化自信,特别是深切地体认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坚信“两个一百年”任务目标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关联,才会对当代中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满怀信心,才能对中西政治体制优劣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才能正确应对质疑思政教育正当性的各种论调。对于网络语言等时尚话语对思政教育的冲击,既要注重积极吸纳新鲜语汇,又要防止不良话语倾向,关键要有政治定力与话语自信心,从而在对话中推进文化新生,创新思政话语。需要明确的是,思政话语不能局限于理论言说,它必须是理论性、叙事性与日常性等多元混和的话语体系,思政专业教师、思政辅导员既要各司其职,更应互相融合,多种学科对思政专业的融合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容低估。从职能上定位,思政辅导员更多地应归属于学校的行政编制为妥。

在关于文化自信讲话精神指引下,在新的政治形势下初始展开的思政话语创建:一是说理与叙事并重,明确叙事等工作话语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国史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比重荼卦銮浚欢是宏观与中观兼备,既要继续宣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又要针对当前问题,以贴近现实;三是当前与大势把握,毋庸讳言,社会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并非处于高潮,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是一枝独秀,在当前全球经济萧条期,仍以国家的卓越发展印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全球经济治理期待中国方案,对世界发展的趋势我们更应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卢书欣.外国思政教育特色、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教育的借鉴意义[J].教育与职业,2013(21):53-54.

[2]何一成.整合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

[3]吴涯.“质疑”语境下思政课教学机智的运用及其案例分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73-74.

[4]丹,郑泽萍.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挑战及思政话语新出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7):186.

[5]胡凯,曹挹芬,杨竞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与思政教育学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22):38-39.

[6]周家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话语体系构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964.

[7]郑杭生.把握学术话语权是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1-17.

[8]潘文国.文化自信与学术范式转型[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6(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篇7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困境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自媒体时代高等院校的治理模式受到极大挑战,新的思想潮流、制度变革和教育问题不断涌现,思想教育工作者逐渐面临失语困境。

1.知识失语

知识是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重要源泉。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是以知识的筛选、传播与分配为基础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自媒体时代,“人人皆为记者”,信息获取的多元化,使思想教育工作者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知识获取的主要来源,网络为代表的新型信息传播手段成为大学生“观点自由市场”的新空间,以“秒互动”的方式,形成面向社会和公众获得话语权的“公共能量场”。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话语在频率、权威、数量、形式等方面都难以抗衡“网络领袖”的话语,其撕心力竭的知识性“呐喊声”往往被淹没或隐匿。

2.角色失语

思想教育工作者在高等学校中扮演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和服务育人的复合型角色,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但由于自媒体时代去“中心化”和“多元化态势”的日益确立,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三种角色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呈现出一个“树状结构”,反而像来自三个不同方向的直线相交汇在思想教育工作者处并向外散发出去,致使思想教育工作者经常以“变脸”的方式转化身份,进行话语调节以适应不同的角色。自媒体时代思想教育工作者角色的频繁转化,将会使其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更为艰难,并且逐渐模糊角色,迷失自我。

3.公信力失语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一般采用论坛、跟帖、留言板、微博客等载体来关注校园热点、焦点问题。但思想教育工作者对自媒体工具运用技术和操作能力远不如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相对欠缺,不能及时准确回答学生质疑,传播效果反而偏弱,学生对思想教育工作者产生一种“不信任”,并逐渐演变为“网络暴民”。思想教育工作者渐失公信力,“民怨四起”又不能得到有效排解,只能在激愤中形成“大学生”和“思想教育工作者”两个舆论场的隔阂和对峙,并持续把这种对峙情况融入到了现实的校园生活中,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4.理性力量失语

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更深刻地源于自身理性力量的展现。思想教育工作者作为独立个体,更多以理性判断和理性能力发展为源,指导大学生自主地面对社会现实,获得社会经验,增强社会生存能力。然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网络环境异常敏感,并具有一定的洞擦力,他们并不完全接受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念,会根据自身观察和切实经验形成自我价值观念,选择性地接受指导,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削弱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生命力。倘若思想教育工作者以话语暴力代表权威意志或者不容置疑的价值判断,只能显示其话语理性的苍白无力,也就逐渐丧失了其话语理性的指导力量。

二机制探究

自媒体平台的双重主客体自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师生参与意识的觉醒与操作技能的掌握,为自媒体工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生存的土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更加自觉地运用自媒体工具进行网络参与、表达以及监督,充分实现话语权。自媒体工具兼有双重主体和客体,其角色的确定是依据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所承担的责任来界定的,一端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体系,一端是大学生话语体系,交叉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博弈机制,形成两条主线,即以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体系为主导的自媒体平台和以大学生话语体系为主导的自媒体平台。第一条主线:以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体系为主导的自媒体平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思想教育工作者作为自媒体平台主体,关注学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和人生指导工作,密切关注网上动态,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自媒体平台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拓展思想教育工作者在自媒体空间的话语权,增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生命力,达到新的“纳什均衡”状态,最终实现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正和博弈。第二条主线:以大学生话语体系为主导的自媒体平台。大学生作为自媒体平台的主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塑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自媒体平台上大学生通过自身的洞察力和社会经验,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进而表达诉求,评判学校的发展和举措;关注教师,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言行举止,做人做事风格,寻找榜样的力量。大学生年轻、敏感又极具活力,通过自媒体平台,完成触发、表达、聚焦、沟通、转化五个环节,拓展话语权,设置议题,评论转载,经过价值观念碰撞,形成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进行沟通的“公共能量场”,并将博弈结果及时反馈给对方,实现自身诉求。

三策略选择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重塑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加强和重塑在于其对大学生的导引力,而不是迫于某种制度安排或赋予强制力的约束。

1.扩展知识来源

增强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能力。思想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使用者和表达者。自媒体时代,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借助自媒体平台学习网络基本规范和常识,熟悉网络用语,强化自媒体工具应运与操作技能,扩展业务知识;主动关心时政和社会动态,善于总结思考,能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召开主题班会,增加社会共识,扩展时事知识;借助网络远程教育,接受网络培训,扩展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并借助微博客、微信、状态等自媒体形式分享自己所学知识或心得体会,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提高应用能力,扩展学科知识;通过自媒体群组,注重与同行交流,借鉴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扩展经验知识。为此,可强化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公共能量场”中的影响力,实现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主导性和权威性。

2.重塑主体角色

强化思想教育工作者主导作用。思想教育工作者借助自媒体平台,形成独立的人格和风格,有立场,讲原则,注重参与型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在一种相对理性、成熟的网络环境中“参政议政”,培养学生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自觉从“愤青”走向“智者”,以理性克制情感,实现虚拟到现实回归,网民到学生的回归。结合学生实际和自己的经验知识,形成富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话语,消解自媒体平台中的话语霸权,均衡各种话语比重,尊重大学生表达权和话语权,平等对话,通过自媒体平台找到与大学生的相容点加以引导,顺势而为,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隔阂和对峙,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共同推进协商,达成共识。

3.强化公信力

提升思想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公信力是一种无形资产,体现了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信誉度以及影响力。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塑造个体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思想魅力,注重涵养,深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成为自媒体时代教育管理工作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学校应该完善晋升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鼓励思想教育工作者发展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提升思想教育工作者公信力。面对网络舆情时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教育管理思路,增强媒介意识,积极占领自媒体文化阵地,开诚布公,慎待话语,做好信息传递工作,防止因个人言语不当或解释不力,被放大为学校言行,损伤师生关系。积极、妥善面对学生质疑,不盲目批评或指责,对自身有错误的要敢于道歉,有误解的即刻澄清,纯粹情绪性的声音必须坚持以静制动“冷处理”,第一时间抢占舆论的制高点,主动、客观、公正地权威信息,赢的话语的主动权,真正做到潜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4.唤醒理性自觉

强化思想教育工作者理性力量。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的理性发展应注重理性研判和理性能力发展两个方面。通过自媒体平台,积极对学生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把学校的规章制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鼓励学生文明、有序、理性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并优化网络环境,唤醒学生的理性自觉。同时,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倾注思想和情感,强化自身责任意识,主动克服一些意识淡薄的网络行为,自觉抵制一些未经证实的言论、违背现实的言论、甚至低俗的言论,不肆意传播,不妄加评论,将表达权和自身行为控制在法律给予的自由限度内,不超越法律准则的边界,创新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权,以喜闻乐见地方式牢牢占领大学生的舆论阵地,赢得话语权。

四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篇8

关键词:话语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人21世纪后,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受教育主体也更加复杂,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话语系统存在较大差异,教育效果不很理想。本文基于话语系统的分析,试图给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提供一点启示。

一、话语系统中的发话者和受话者

话语系统分析是当代语言学的重要发展。1952年,美国学者Z.Harris发表“话语分析”(Discourseanalysis)一文,标志着现代话语分析理论的开端。所谓“话语”系统是指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形式,它既不单一地指语言学中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也不完全只是个人的言说行为,而是语言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与语境之间构成的一种建制性关系。一种或一套话语系统中往往包括发话者、受话者、信息或文本、语境、目的、欲望等要素。虽然说所有的话语实践都要受制于一定的语法规则或语言结构,但由于话语的发话者和受话者都是一些欲望主体,他们在具体的言说或交往过程中总要借助于文本来传达自己的愿望,这就使得话语运作具有极强的意识能动功能,换句话说,话语的主体实际上都是意识能动体,语言交往是一套用来反映主体意志的话语建制。在这里,话语本身的性质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意识形态的实践功能,即权力主体双方信息交流与反馈的结果。

话语作为一种意识形式是通过修辞的方式完成其对主体意志表达的。出于战略的考虑,任何一种话语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发话者往往都会对隐藏在话语之中的欲望进行编码,使其以一种合理、合法的面目出现,因为话语作为社会交往形式主要的是为完成某种社会功能而存在的。尤其是居于主导的一方总要借助于一定的话语形式来激发、指引某种欲望,引导消弱或消除另一些欲望。但是另一方面,既然话语作为一种欲望系统存在于社会交往过程中,它在传达其拥有者内心的意志和愿望的同时,还必须能够为受话者所接受,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反过来受制于受话者,因而不能只满足于表达发话者自己的愿望,而是还要考虑到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表达才能被受话者所接受和理解。而这样一来,就必然会在用来传达愿望的文本上留下空白和缺口,因为受话者也是欲望主体,也有自己的意志和愿望,面对已被编码的文本,他既可以通过认同或接纳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沉默或拒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同一种话语形式,从发话者的维度看,它是实施话语控制的手段和工具;而从接受者的维度来说,它又可以成为受话者用来对抗发话者话语控制的利器。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话语系统间的信息传递及其隐含的权力作用

将话语分析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看出发话者和受话者存在如下话语传递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者的话语系统通过某种形式的文本进行信息传递,受教者作为受话者会产生三种反应:接收、无所谓状态和拒绝。在接受状态,两者的话语意愿能够基本融合,互相之间有着积极的协调与互动,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在无所谓状态,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不会出现矛盾,整个教育过程可以进行,然而效果一般;但是在拒绝状态,由于相互之间意愿需要的抵触和矛盾,整个教育过程受到阻碍,教育效果很差甚至没有效果。事实上,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果多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由于教育者的话语系统和受教者的话语系统不能有较多的交汇而形成一个新的话语重叠系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不协调或矛盾,从而降低效率。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交往中,所以出现信息传递与反馈的不协调,由此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这是因为任何一种话语系统交往的背后其实都隐含了一个欲望的运作机制或者说一种权力作用。这里,权力概念并不是政治学和法律学意义上的,而是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上的。话语系统中的权力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权力的实际影响或作用只存在于话语的说者与听者的相互联系中,即发话这对发话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权利,受话者对发话内容和形式的接收或拒绝的权利。第二,权力话语渗透在交往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不断地结成网络,但权利寄寓的是语言。第三,权力是交往主体欲望的表达,是支撑欲望的战略意图。一般地说,任何权力的运用都有一系列目标和目的,都是指向一定的意向性对象的。有权力就有阻力,欲望的多重性、多元性形成权力的多元性,所以受话者实际对象的抵抗也是一种权力,它表征的是与发话着相同或不同的另一些欲望。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话语的权力及其信息关系是通过话语系统而不是通过武力或强制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权力作用而实现的话语交往才完成了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只有权力者各方欲望的一致性或融合才是效果的根据。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各自的权力和欲望,两者之间的这种权力和欲望如果不能协调或基本协调,整个教育过程就不能顺利进行,也不会产生什么预期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寻求二者的协调和融合之处,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隐性环节。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话语系统的交汇重叠面决定教育活动的效果

根据美国学者Schiffrin(1994)的研究,话语系统具有封闭性和开放性双重特征。从下图可以看出,在教育者和受教者的交往话语系统中,必然存在话语重叠面。

首先,教育者和受教者的认知基础是基本相同的,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正常人生理机制在学习语言和逻辑方面不存在很大差别,所以教育者和受教者不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双方存在几乎相同的认知结构,使用的语言从形式规则看是基本相同的。在价值取向上,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熏陶下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比如都有盼望祖国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欲望方面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欲望和需要,都希望在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指导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说明话语系统的权力主体尽管存在欲望的不一致,但总体内容是兼容的,有着相当大的欲望共性。事实上,教育者和受教者作为社会的人,都需要了解对方话语传递的信息,从而彼此了解,彼此开阔视野,彼此长知识、开阔思想,所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并没有根本矛盾,只是因为双方话语信息倾向的不同以及意识的交汇区和重叠面较小而产生教育效果障碍。很明显,两者话语系统的较多融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

育活动效果的提高。

那么,如何尽力消除不同话语系统之间的矛盾而最大化地扩大信息交汇的融合呢?这就要客观地分析教育者和受教者话语系统的不同特点和意向差异,并利用话语系统原理努力使它们趋向一致。

第一,教育者的话语信息传递倾向社会整体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不同,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既代表执政党本身的利益,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换句话说,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为无产阶级政党服务,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系统明显体现了我党的无产阶级性和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容来看,它主要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和思想工作中政治性部分或政治性的思想工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话语系统的中心内容是思想方面或者说意识形态方面的有关政治方向的问题。具体说来,这套话语系统的定位是思想性和政治性的统一,是对受教育者思想意识和政治实践加以引导。这里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人的思想活动的方方面面,也不是政治活动的全部,诸如政治活动中的武装、保卫、纪检、人事等内容就不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内,那些纯属个人方面的内容比如兴趣、爱好等非政治性的思想行为也不应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而现实中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显然没有定位清楚,出现对受教育者思想活动和政治活动的过度干涉,导致了教育者和受教者的两套话语系统不能有效的融合,以致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时甚至还会激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第二,受教者的话语信息接收倾向于个体生活需要。

与教育者的话语系统不同,受教育者的话语信息接收往往体现了受教者的个人需要和他们这一群体的需要。由于受教者往往是年纪较轻的青年人,他们的话语系统较多带有鲜明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效应以及国外观念的影响,这些“新新人类”的要求又往往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他们的工具理性主义和个人利益追求往往较多。这既是我们需要加强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原因,也是两套话语系统发生交流矛盾和融合困难的原因。教育者良苦用心往往不被受教者内心接受;受教者心存抱怨,往往指责教育内容不从实际出发,对人的要求理想化等,致使双方信息交汇融合的重叠面较小。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较差与如何加大话语系统权力主体话语信息的融合率有密切联系。所以必须加强研究,不断消除话语系统中双方信息传递和交汇的阻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者话语系统融合的有效途径。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者话语系统融合途径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

0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各高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较好效果。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话语的缺失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我们要分清原因,积极寻求对策,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话语缺失的原因

课堂是由话语维系的场域,话语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纽带。只有师生双方享有充分的话语权,课堂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纵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的话语权比较充分,而学生的话语权则显得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

1.1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双向互动活动。活动中,教师、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作用。教师是教育者,其主要任务是教,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受教育者,其首要任务是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才有可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素养得到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得到强化,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激励学生发表见解、开展讨论,让学生以主人翁身份主动地学习。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将“主导”误解为“主宰”,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独霸课堂,搞“满堂灌”,对学生言语进行潜意识的控制,学生很少有表达自己看法、见解和质疑的机会,进而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状况,长此以往,形成一种“惯习”,学生便丧失了话语的主体意识,从而造成课堂少语甚至无语。

1.2学生话语资源的缺少

话语权与话语资源密切相关,只有拥有丰富的话语资源才能有充足的话语权。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拥有的话语资源是不对称的。教师多为科班出身,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历练,掌握的话语资源比较丰富。相比而言,学生拥有的话语资源则显得比较贫瘠。因为话语资源的取得,需要学生必须拥有充裕的时间,在课外做大量的积累工作。而高校毎学期为学生开设的课程有近十门之多,难以保证学生有去收集储备资料和进行经验积累所需要的充裕时间。因为每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学生由其能够进行自由支配的时间极为有限,因此,学生也就难以拥有丰厚的话语资源。

1.3教学考核评价不尽合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整体发展。这就要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评价,既要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和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评价考核要做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相结合,宜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从而发挥出考核评价的应有功能。然而,现行的教学考核评价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考试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并且由学校统一组织,以期末总结性考试为主,用闭卷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完成规定题量的试题,然后由教师给出评分结论,并以此作为基本标准去判断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显然,由于这种考核评价模式使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脱离,进而导致学生只在考前突击背诵,不注重平时学习,不注重知识积累,不愿意参予课堂教学活动。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学生话语的措施

增加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话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我们要积极探索,让课堂成为学生说话、表达自己观点、见解的重要场所。

2.1厘清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把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这里的“主导”,是基于教师的专业来说的,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到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这个“主体”是基于学生所处的人际关系来说的,指的是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所持有的身份。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一方面要对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要注重每个教学活动的细节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管能动性,展现出学生所特有的学习活力、创造力,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为此,教师就需要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转换角色,由过去的知识传递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搭建一个让学生积极行使话语权的平台,让学生置于促进其发展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课堂成为学生话语的“演唱会”。

2.2共享话语资源

教学材料与信息作为话语资源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彼此处于的位置平等,拥有共同的话语权利,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阅历和信息的过程。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递,更要重视对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与学生共同组织教学内容,做好话题预设,列出阅读文献,并提前下发给学生,以便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收集、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毎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由于出身的家庭背景各异,加上又受到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势必产生各自不同的“见解”。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新媒体,搭建师生自觉自愿的互动交流平台,以便学生更好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师生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研讨话题,有利于发现问题,不同观点、见解通过激烈交锋,相互得到启示,同时使视野得到扩大、思维得到拓展,认识得以深化。学生们搜集的各种资料通过大家间相互广泛的交流,成为师生共享的话语资源。

2.3改进考核评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效严谨的教学考核评价对于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科学的考核评价不仅要涵盖教学前、教学过程和教学后的全过程,还应该涉及学生对教学体系和整个教学过程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以及他们通过参与教学过程,在专业能力和技能上所发生的改变进行综合评价。近年来,党和政府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如2005年,、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其中要求:“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2015年,、教育部联合下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则明确规定,要“坚持知行合一原则,创新考试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科学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同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也明确指出:要“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这些指示精神对与准确把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大方向十分有益,同时为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中央、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目前思想政治理课考核评价阶段存在的问题,思政理论课程的考核评价要不断实现途径的多元化,构建起多元的考核评价体制。目前,主要做好两个结合:一是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整合。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重在检验学习过程结束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形成性评价则侧重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和阶段性效果进行考查。它起于学生学习行为开始,终于学生学习行为结束,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二是实行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三结合”的评价模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也是考核评价的参与者,学生的自我评价为教师评价提供参考。小组评价也是考核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评价方式,它要求评价者以客观的态度对小组的活动中,每个成员的表现、对小组的贡献、倾注的时间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行评价,为教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要结合学生的出勤率、听课情况以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对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郭现军.对话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7).

[2]蔡小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教学模式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义务论;学生参与

由于受到西方社会自由民主思潮中对权利过分强调的影响,导致国人对权利与义务的认知严重滞后并呈畸形发展,往往过分强调权利而轻忽义务。法律范畴内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仅作为一种“虚假熟知”的常识停留于口头,实践中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现象比比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与研究多从保障学生参与权利的视角出发构建课堂教学活动,对大学生作为成熟理性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义务讨论却相对较少。然而,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却常常出现学生的“课堂沉默”“主动不参与”等现象,因此,有必要从义务论视域出发对高校思政课学生参与现象作出反思。

一、权利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学生参与的现实困境

学生的“课堂沉默”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者们意识到在各学段教育中都存在学生认知、情感与精神方面的消极状态。在分析过程中,研究者们大多将学生视作“权利主体”,从保障学生参与权利的视角出发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例如,陈祖鹏认为,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根源在于学校教育权力异化,将学生视为规训与管制的对象,进而忽视了学生权利。[1]由于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参与主要通过话语交流实现,所以,对这一现象的探讨也导向对教师与学生各自话语权的研究。例如,施兆莉以福柯“话语即权力”的权力论哲学解析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权力通过话语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分配,由于教师权威、社会固有观念以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学生在课堂权力博弈中处于无权或少权的状态。[2]类似观点试图将学生的“课堂沉默”解读为缺乏参与权利的逻辑后果,但忽视了学生作为权利主体在学习上的“主动不参与”情况。第一,在知识导向和教师权威双重失落的前提下,高校思政课堂上的学生沉默往往更为普遍,也更为彻底。基础教育学段(广义上也包括高中)属于“知识导向型”教育,学生在心智、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信息渠道等各方面都明显弱于教师,教师作为知识权威几乎垄断着课堂的话语权,由此造成学生的被动沉默,但受各级各类考试(尤其是高考)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全方位沉默。因此,这一学段的学生沉默往往只是表面现象,在沉默的表层之下,认知活动并未完全沉默。相较而言,高校思政课堂上的学生沉默具有不同的特点。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目前高校思政课主要偏向理论教育,内容较为枯燥,且缺乏类似于高考的刚性考试机制制约,很多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对思政课相关专业知识的求知欲较弱。大学阶段,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的权威地位相较于基础教育学段有所不同,而且,面对网络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这也直接削弱了高校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二,大学生不参与的真相并非来自教师话语权力的宰制,而是来自学生方面的主动弃权与不愿参与。就话语权而言,不同学段的教师与学生的话语权呈现不同面貌。闫祯指出,“随着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逐级递进,教师的话语权越来越小,学生的话语权越来越大”[3]。从小学到高中是学生话语能力逐渐增强,需要教师逐渐“放权”来激活学生话语权的过程。而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满堂灌”模式的弊端已为大多数老师所认知,他们有意识地组织讨论、互动,希望将话语权交还给学生,提出了许多保障学生参与权利的做法与经验。然而,有部分学生因兴趣缺乏与价值目标迷茫导致主观参与意愿的欠缺,这种学生主观意愿的欠缺折射出的是学生自身缺乏对学习参与重要性的正确认知,而非教师对话语权力的垄断。大学生参与义务意识缺失是高校思政课学生沉默的根本原因。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精力投入不到位”是一个严肃现象,认为应当对大学生合理“增负”,“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上”。事实上,造成“学生精力投入不到位”问题的深层根源是对主体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关系认识不足。目前已有的研究倾向于单方面归责教师,认为教学效果仅由教师的教学质量决定,而忽略了学生这个重要主体的参与效果,这会导致“教师没有讲不好的权利,学生却有不听讲的自由”的错误观念。参与义务意识缺乏导致大学生缺失了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观念和意识。

二、义务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学生参与的两个维度:“应当”与“能够”

康德是义务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关于义务作为“应当”与“能够”之统一的思想具有内在合理性,我们从“应当”与“能够”的视角分析高校思政课学生参与的必然性。(一)高校思政课学生参与的“应当”。其一,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使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认为教与学彼此依赖、相互促进,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师以饱满的情感授课时,倘若学生以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回应教师,能够进一步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学相长;反之,如果学生以消极倦怠的态度面对教师,甚至出现“课堂沉默”现象,则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会大打折扣,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参与是形成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创造教学活动的行为基础,没有师生关系、教学活动,一切教育、教学都将是抽象的。”[4](p16)其二,确立大学生义务主体地位是实现其法定权利的必然主张。目前,理论家普遍认为权利被划分为四种类型:要求权、自由、权力和豁免,而义务就衍生自“要求权”。“要求权是要求别人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的资格,而因为别人的要求权而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的必要性就是‘义务’。”[5]我国法律规定了教育机构、教师、学生三者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权利:参加教育活动、获得奖助学金、获得公正评价等。[6](p15)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义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合法权益、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等。[7](p13)反之,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权与教学管理权也向受教育者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等。[8](p16)教师既是教育机构的管理对象,又是教育机构的教学权利人,处于双重权利义务关系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既体现为权利也体现为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等权利,同时,也规定教师需要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等义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中介,其教学义务是对学校与学生权利的双重“应答”;其教学权利来自对学校教学权利的,并且必然对学生产生“要求”,即:要求学生“努力学习”,而“参与”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其三,发挥大学生的义务主体作用有助于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教育是人走向自我完善的必要道路,思想政治教育是道德完善的重要途径。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9](p7)“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0](p10)高校思政课既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又是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主要渠道。在“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中,“知”是起点,“行”是落脚点,“参与”则是促成从“知”到“行”转变的关键变量,这已经成为一个教育共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具有能动性与可塑性,以“被动”或“主动”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获得德性的发展与完善。因此,高校思政课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二)高校思政课学生参与的“能够”。首先,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普适性保障大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指出:思政课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标决定了高校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思政课事关每一个大学生,因此思政课属于公共必修课,具有受众广、覆盖面宽的特点,尽可能地保障所有大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及其理论体系的科学真理性和现实实践性是实现大学生参与的客观条件。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核心。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经受住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现实实践检验,具有科学真理性。其所涉之理论与政策大都可以借由现实问题与社会现象得到领会与理解,因其来源于我们所生活的人类社会,是人类生活经验的反映,处于人类认知理解的框架之内,这是实现大学生参与的客观条件。再次,大学生主体能力的创造性发展是其主动参与的主观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各有侧重:教师的主体性体现为其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引领者,具有主导和引领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为其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以创造性的方式参与学习。可见,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确定依据是学生自身具有参与能力。经过十多年基础教育熏陶,大学生在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与主体能力方面都有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形成了对自身地位、价值、尊严和需要的认知与意识;发展出了能够参与具体实践和认知活动的各项能力。大学生认知能力经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主导阶段,对于抽象的理论观念与复杂的社会现实具备较为完善的认知能力。他们与其他成年人一样面对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大爆炸,既有以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现实的需要,又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他们可以把感知对象聚合起来,显示共性和本质;可以对固有理论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可以借助交流互助,提高思维能力。因此,大学生完全具备主动参与的能力素质。

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11](p329)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无意识的使命与有意识的使命对人而言具有截然不同的分量。让大学生明确意识到“参与”是他们应该承担的义务,这或将为思政课堂带来焕然一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陈祖鹏.权力与权利视域下学生沉默现象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1).

[2]施兆莉.学生课堂权力、师生关系与课堂代际资源分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1).

[3]闫祯.课堂教学师生话语权思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4).

[4]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袁征.公民教育教什么[J].教育发展研究,2011,33(10).

[6][7][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9][10].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