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成就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7:28

经济发展的成就篇1

一、6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生深刻变化

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影响力逐步扩大。1988年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提前两年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1995年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提前5年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生产总值达到4790亿元,比1947年增长196倍,位居全国第17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47元,增长45.8倍,居全国第10位。财政总收入达到712.88亿元,增长78.2倍,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全国第11位。

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52年的71.1:11.3:17.6演进为2006年的13.4:48.6:38.0。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达到1704.9万吨,是1947年的9.2倍;年末牲畜存栏达到7186.7万头(只),是1947年的8.4倍,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部级龙头企业。工业化推进到中期阶段,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1.3%,比1947年提高34.4个百分点。形成了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6大优势特色产业。有8户企业集团进入全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涌现出21个驰名商标。服务业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595.27亿元,是1952年的457倍;货运量达到8.4亿吨,是1952年的176.4倍;金融、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

(二)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稳步推进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新兴城镇不断涌现,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镇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2006年城市增加到20个,其中100万以上人口城市2个,50万以上人口城市1个,20万以上人口城市7个。城镇人口达到1163.6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6%,比1947年提高36.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生产总值占全区的比重达到60%以上。供水、供气、供热、道路、公共交通、绿化等市政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显著改观,城镇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三)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区就在东部规划并营造大型防护林带,在西部开始治理沙漠。1978年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陆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一步加强.草产业、沙产业等生态建设后续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57%,比1947年提高9.87个百分点。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累计达到190个,占土地总面积的11.56%,成为拥有部级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区之一。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9%,比1980年提高38.4个百分点。12个主要城市大部分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4个,达到三级标准的6个。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综合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以呼和浩特为中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沟通了区内与国内大中城市以及俄蒙的经贸、文化联系。连接自治区东西的省际通道和110国道乌海至北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油路,全部乡镇(苏木)和90%的行政村(嘎查)通公路。2006年末公路里程达到12.88万公里,比1947年增长64.2倍。建成了京包、包兰、滨洲、集通等铁路于线,铁路正线延展里程达到7970公里.增长4.1倍。民用航空从无到有,民用机场达到10个,主要航线达到26条。水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17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7%左右。电网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建成西起阿拉善、东至锡林浩特的550万千伏电力大通道,并建成向呼伦贝尔延伸的220万千伏输电网络。通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电话用户突破千万户。

(四)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重点建设取得突破

1950-2006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20亿元,建成了一批大型骨干项目。“一五”时期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5项在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成为当时全国三大钢铁工业基地之一。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以及东部三大露天煤矿等项目建成,大大提高了我区煤炭生产能力。一批大型坑口电站建成投产,使我区成为全国第二大商品电基地,目前北京25%左右的用电量由我区提供。鄂尔多斯气田开发项目的实施,使我区成为国家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基地。建设中的神华煤液化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直接煤制油的项目。50年代建设的包头铝厂和“十五”期间建成的包头希望铝业集团使我区成为国内主要电解铝生产基地之一。

(五)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水平避步提高

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拓宽收入渠道,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358元和3342元,比1978年增长33.4倍和24.4倍,分别列全国第12位和第16位。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达到7666.7元和2772元,比1978年增长27.6倍和19.1倍。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教育等支出比重不断上升,汽车、住房、通讯、教育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至31.3%和39%。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15.01万人,比2000年增加9.6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离退休人员分别达到91.09万人和316.14万人,分别比2001年增加25.79万人和136.54万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旗县达到39个,覆盖了47%的农村牧区人口,参合率达到82.3%。实施了千村扶贫、产业化扶贫工程,农村牧区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79万人,贫困率降至6.5%。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科技事业快速发展,2006年R&D经费支出达

到1.75亿元,重大科技成果205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比较完整的、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1947年的不足16%上升至99.73%。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共有卫生机构3693个,医疗床位数7.03万张,分别是1947年的66倍和139.6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单位达到10833个,从业人员40736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84%和91.23%。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3.96%。比1954年下降33.94个千分点。

(七)改革开被取得重土突破,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

始终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消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建立起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税费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金融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苏木乡镇改革顺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对非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了备案制和核准制。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在国家向北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逐步显现。外贸进出口额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59.47亿美元,比1947年增长539.6倍。累计开放一、二类边境口岸18个,2006年口岸过货量达到3025万吨。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较大突破,共批准境外投资企业40家,完成现汇投资3317万美元。区域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1365.1亿元。

二、6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思路,是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经济建设是其它一切事业的基础。对于相对落后的内蒙古来说,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才能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60年来,我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内蒙古的地区、民族特点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民主改革时期,在农区和牧区分别实行了区别对待政策和“三不两利”政策。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区率先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牧区创造性地制定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优先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的发展思路。“九五”时期,明确提出了发展四大支柱和三大优势产业,实施五大战略。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贯穿“一条主线”,实现“两个转变”,强化“三大动力”,加强“两项建设”,推进“三化”进程的总体要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思路,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一再证明,只有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中央的精神和内蒙古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研究制定适合内蒙古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抓住用好战略机遇,促进费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是实现经济跨越或发展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区抢抓重要战略机遇,赢得了先机、争取了主动。首先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发展条件。第二是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协作,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第三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了经济实力。第四是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加快东部盟市发展。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当前,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消除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使宏观调控成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机遇。

(三)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健全自主增长机制,是实现共区富民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上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总揽全局、驱动全局,促进了干部群众思想的更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像内蒙古这样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由政策推动为主向市场推动为主转变。加快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机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发展口岸经济,不断加强对外贸易,把我区建成国家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

(四)加快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是实现经济社会接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自治区成立后,高度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快教育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产生了一大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要牢固树立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技术跨越,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持。

(五)坚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环境境的协调发展,建设费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社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是兴区富民的大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努力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强了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大大缓解了对升学、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

了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成果。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承载力不断提升。新的历史时期,我区仍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加大人口控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快建设循环型经济体系,以尽可能低的环境代价获得较大的产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六)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主旋律:我区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明显提高。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积极培育文化品牌、创作艺术精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积极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新的发展阶段,要始终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建设的成果,“住得起房、上得起学、看得起病”,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坚持国家支援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是实现经济接速发展的有故途径

经济发展的成就篇2

abstract:with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privateeconomyin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asanimportantcomponentoftherapiddevelopmentinrecentyearshasbeenthefocusofsocialconcern.madealotofourpolicies,preferentialmeasurestopromoteprivateeconomicdevelopment.therapiddevelopmentofprivateeconomy,andcontinuouslypromotetheoveralldevelopmentofoureconomy,andpromoteemploymentgrowth.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tatusoftheregionaldevelopmentoftheprivateeconomy,privateeconomyhasbeentheregionaldevelopment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employmentgrowth.

关键词:民营经济区域经济就业增长

Keywords:privateeconomyregionaleconomicandemploymentgrowth

一、当前我国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民营经济主要分布在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他们是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民营经济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产生和发展的,他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同时对中国GDp的增长、市场经济的活跃以及国家税收的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目前新增就业的80%是靠非国有经济来安排的。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区域民营经济,它不断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助力器。但是,目前我国区域民营经济面临着很多的难题。区域民营企业一般缺乏依赖科技创新的机制,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在融资方面,区域民营企业缺乏为其提供金融融资的服务的资本市场,使得其在发展中很难资金的融通。而且,在法律保证方面,我国在区域民营企业法律方面还存着很多的不完善,仍需进一步的改进,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的增加。

(一)民营经济促进劳动力就地非农化,促进就业的增加

在国家的支持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不断的促进我国就业的增加。首先,民营经济大多数是一些私人的、非国有的或者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他们规模不大,区域性较强,这些企业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的增加。此外,民营经济促进了劳动力就地非农化的进程。民营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劳动力就业不断的增加。我国2001年,仅仅农村民营经济就吸纳了3816万人。为我国就业的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目前新增就业的80%是靠非国有经济来安排的。民营经济,特别是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就业的增加,而且还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虽然目前我国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很多的政策支持,但是,银行货款的80%以上给了国有企业,使得很多有潜力的民营经济在融资上产生困难。所以,对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扶持,从而促进就业的增加。

(二)民营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城镇非农就业岗位,促进就业的增加

区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民营经济一般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他们是自筹资金、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区域经济中民营经济往往是利用根据区域的发展政策,利用区域优势条件来进行更好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区域的就业量。特别是城镇非农就业岗位。民营经济在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每年不断的提高,大量的增加了就业岗位。2001年,仅城镇民营经济的就业人数就达到5896万人。民营经济在促进人口城市就业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此外,区域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增加了区域的就业量,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良好,反过来,良好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与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就业的增长。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

三、总结

总之,民营经济师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须。特别的区域民营经济。我国目前新增就业的80%是靠非国有经济来安排的,民营经济,特别是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就业的增加,而且还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此外,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之间的差距不断的减少。所以,我们必须在政策上给予民营经更多扶持,不断的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就业的增加,经济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吴凯.制度与经济发展:从历史到现实的认识[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02).

[2]刘澈元.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成本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4,(02).

[3]谷国锋,滕福星.区域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3,(04).

[4]刘锡田,许艺敏.论转型期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报,2002,(02).

经济发展的成就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建议

县域经济是一种介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的区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县域经济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集中反映,其涵盖“三农”,兼容城乡的一种区域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总目标、总要求,县域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纽带,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经济体。因此,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是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以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为抓手,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县域经济发展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3%,人口约占73%,GDp约占全国的54.5%。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组成部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2.县域经济发展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程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外出务工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县域经济发展了,就可以拓展市场就业空间,可以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这样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3.县域经济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发展县域经济,能够改善农民就业环境,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

4.县域经济发展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农村城镇化建设才有经济基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我国发展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与大中型城市的发展相比较,县域经济与之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是经济发展层次较低。我国的县域经济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科技含量少,投资回报率低;二是县域经济产业集中度小,没有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三是整体竞争力普遍较弱,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2.农村居民收入低,增收渠道狭窄。县域农业产业化层次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特色农业发展较少,缺少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较低,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农民收益不高,增收渠道不宽。

3.农村金融体制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企业融资难度大。目前的金融体制不能适应县域经济的发展,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明显不够。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采取“垒大放小”的经营战略,大幅减少了县域的信贷总量;二是占县域经济主体地位的中小企业贷款十分困难;三是农户小额信贷难以支持县域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

4.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约束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素质较低,由于县域经济和相关产业的落后,吸纳高素质劳动力的能力也弱。教学科研力量不足,难以进行人才的培养,加上生活和消费的水平相对较低,人才外流的现象还相当的严重,致使相当多县区的经济发展缺少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1.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产业化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在部署上应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要结合区域优势及自身发展实际,通过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发展,使之产生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形成产业群,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县域经济。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体系。

2.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县级政府要把农民进城务工、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个产业来抓。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分流转移出去从事第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劳务经济可从两个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一是外出务工可获得高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报酬,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二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有利于这些责任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和边际收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从农业获得的收入。

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县域经济,要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经济,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等加大力发展灵活、高效、机动、适应市场的民营经济,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把良好的环境建设作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剂”,从软硬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其次是积极发展民营经济的融资体系。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鼓励成立小型金融机构,创新适应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体系。要通过适当方式放宽民营企业贷款抵押条件,降低申贷门槛。

4.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文化普及的投入和培训力度,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以培训新型务工农民、产业农民、科技农民为目标,以传授农村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着力提高农民市场竞争能力。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增强农民进行非农产业就业的竞争能力,为发展县域经济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占国,柴艳宏.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经济发展的成就篇4

1.经济发展的内涵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并没有严格区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直到2o世纪8o年代后,才对其有了初步区分,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分为两个词条,经济增长用于发达经济的分析,经济发展用于不发达经济的分析。在我国,早在党的十二大上就提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六大上又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更是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我国学者对于经济发展的研究也才全面展开。在学术界的讨论中,对经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方面:一种是结构的认识,认为经济发展反映了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另一种强调指标变化,如基本必需品的消费指标、收入分配均衡程度标志、公共服务满足度等。金德尔伯格认为: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的变革。经济发展更注重于机能一素质协调的改变。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就是指采用不同的方法合理使用现有资源,不断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我国学者常修泽认为: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殊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

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孙飞认为经济发展应当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刘江华认为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演进、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社会福利的增进和贫富差距的缩小等。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1:3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以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只是一个词汇的改变,说明我们的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很大差异。过去一直提出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指由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转变,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一个综合的转变过程。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要比前者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要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应综合全面考虑可持续l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广泛的含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既包含了经济增长目标,还包含了更为广泛的目标,如有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涉及长期增长的结构目标;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生态文明的经济增长最小成本目标;有经济增长各要素有机整合以及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有公平分配,让全体人民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物质文明成果,增加社会福利的民生目标等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更全面、更系统,更充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从而也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态势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还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当前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独有特|点。主要表现为:

1.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由单纯追求GDp数量在不断向绿色GDp、人文GDp、环保GDp等过渡。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的不断凸显期。[•l根据统计数据,我国人均GDp从1990年的1644元人民币增长到2010年的29920元人民币,按照目前外汇牌价折算约为4400美元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当前时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妥善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能够顺利发展,我国经济还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经济就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2.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我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使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步回归到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主的道路上来。中国经济发展不能长期依靠投资拉动。消费跟不上,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就不能顺利循环。投资增长会造成新的供给,而新的供给要靠新的消费消化掉。如果没有消费提供支撑,投资就可能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经济效益下降,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必然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中国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人们对于环境的使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人们都想无偿地使用环境,谁都不愿意治理环境。但是从经济发展的长期性上来看,对于环境资源的掠夺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继续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就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无法预想的灾难,经济发展就更无从谈起。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可以推动经济更好地发展;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其结果会严重限制经济发展,导致付出环境治理的沉重代价,甚至经济停滞发展。正因如此,中国应该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

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投资、出口、消费共同构成一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继续稳定外贸、加大国内投资力度。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GDp中来源于出口的比较利益较大,而且短期内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需要继续开拓世界市场。加大国内投资力度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认识到积极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不仅仅是权宜之计,而应成为长效机制。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内消费有巨大的潜力,扩大国内需求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在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应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减轻人们教育、住房、医疗方面的负担,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各级各类职工的工资收入,使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成果相适应;继续进行收入分配调节,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体来说,针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结构,我们应该不断提升社会医疗保健水平;加快居民住房建设水平,着力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并想方设法抑制房价的过高过快增长;不断提升教育水平,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水平,形成完善的高等学校的就业机制;加强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交通、通信;继续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适度提高在职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等,并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不断降低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逐步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从相关制度上为人们消费需求的释放提供保障,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战略选择

在世界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世界经济要发展,必须采取以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为目标的新的发展方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不例外。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节能减排、进行环境保护,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要使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我国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低碳经济系统。2010年全国两会中,低碳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两会代表提交的议案中,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尤为集中。大致可以概括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节能减排,保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低碳技术升级;碳排放与碳汇问题。与会代表纷纷提出议案,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实现献计献策。笔者认为,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低碳经济要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经济增长点短期内难以实现。

经济发展的成就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总结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所做出的科学决策。它的提出对我们的各项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也是如此。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靠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以及原材料等)在原有技术水平基础上通过数量扩张所实现的经济增长,叫做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另一种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等途径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实现的经济增长,叫做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GDp年均增长9.4%。GDp长期的稳定增长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国已经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并且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石油和电力第二消费大国,其中煤炭、钢铁和水泥的消耗量占世界总消耗量的55%;从1996年~2006年这10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多亩,超过全国耕地总量的5%;目前,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江河断流、地面沉寂、湖泊萎缩、滩涂减少、天然湿地干涸、酸雨污染突出。可以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巨大的能源消耗、土地消耗和环境牺牲为代价的。显然我国采取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能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经济增长首先应以环境保护为前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承受能力弱,这是我国发展经济所面临的基本国情之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自然资源的巨大投入为基础的,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度高,以牺牲环境和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短期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耗费大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也严重地影响了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这与人们期盼经济发展的初衷也是相违背的。因此,必须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的转变,坚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在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GDp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稳居世界前列,但这样的增长速度与给国民所带来的实惠却并不一致:比如从就业这一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事情来说。本来它是应该体现经济增长的:经济的快速增长能够扩大就业机会,能够使得更多的人受益于经济增长。但是依靠粗放型实现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实现就业岗位的有效增加,从而经济增长的成果也就不能平等地惠及普通民众;不仅如此,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环境巨大破坏,还直接损害人民的健康福祉,如最近巢湖水域由于环境污染导致蓝藻大规模爆发,就使得沿岸人民生活用水发生严重困难。发生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固然有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因素,但主要还在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本身存在问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强调GDp的增长,忽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甚至“纵容”用损害群众利益的方式推进经济增长。

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长远考虑,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谋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有些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部分国家注重经济上的数量增长,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资源利用率不高,从而阻碍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曾采取高增长、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结果导致了发展受挫,它们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坚决不能再重蹈他人覆辙,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好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总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难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难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对经济发展认识程度的加深,我们已经意识到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般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把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核心位置,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强调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并提出要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进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科学发展观及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这些要求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1.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有利于端正经济增长目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始终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它认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使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同时,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还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扩大社会就业和增加劳动者收益上来;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同时还要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关注人类当前的利益,同时也要关注人类的未来发展。要做到这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必然选择。

2.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面对我国目前的国情,要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一方面要求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要求走新型工业道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产业协调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还要求促进城乡、区域发展,要求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力的地区结构,要求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产业间、区域间、城乡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正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和基础。

3.科学发展观要求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循环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单向经济,很难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从而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难以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而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如何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和资源利用率呢?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使经济形成循环经济。而要形成循环经济就要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实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要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产品和技术,开发可利用的可再生资源。显见发展循环经济的很多做法都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相同,可以说,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循环经济,对于真正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重大意义。

4.科学发展观要求以科技促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这是因为体制的创新、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都要依靠人来完成。劳动者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人的素质同样也起着关键作用。科学发展观要求以科技促经济发展,而科学技术的产生和使用必须要有相应的人才支持才行。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队伍和一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有了人才的保障,科技创新就有了保障,有了科技的保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也就有了保障,而与此同时,充足的人才保障也有利于企业依靠管理创造效益,实现经济的增长,从而从不同路径共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党和国家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所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着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来进行。科学发展观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提供了方向,而我们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所做出的很多努力也都可以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相应的支持。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凯: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求是,2004(1)

[2]王继英: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3]洪银兴: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1)

经济发展的成就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济发展;特性;对接关系

自1991年“八五”计划批准实施以来,国民经济得以飞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在80%至loo%之间的范围内浮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为满足社会进行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高等学校教育的规模不得不持续扩大,为此国家于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2003年第一批扩招政策下的大学生人数达212万,之后逐年递增,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致使现阶段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影响予以解决。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学生有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可供选择,同时大学生就业又反过来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对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进行研究,可以给目前高校教育以及发展经济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依据。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特性

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表现出新的时代特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心理以及大学生就业定位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就业观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体而言,计划经济时期,社会提倡共享精神,人们不过多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得以,而是以国家经济建设为己任,因而此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多以建设祖国、奉献社会为目标;市场经济时期,社会追求经济发展,人们开始刻意关注经济效益,大学生就业开始以白身发展和利益得失为择业标准。因此,现阶段的大学生择业时因过多关注眼前利益而甘当大城市的“蚁族”,而大城市就业岗位的有限便致使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同时,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等也被大学毕业生视作“铁饭碗”,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致使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问题。

二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竞争形势的加剧而发生一些变化。大学生就业时,因种种因素变得不自信,甚至开始质疑自身能力,难以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是,大学生就业定位因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而出现偏差。在经历残酷的高三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致使多数大学生将眼光停留在各种活动上,而忽略了为未来职业生活积累社会工作经验,因而在毕业就业时因准备不充分或不能正确把握就业市场形势而人云亦云,难以正确进行自身就业日标的定位。

二、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

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特性可知,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上,即经济发展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就业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两个方面。

1.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经济发展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需求、就业流向以及就业择业范围三个方面:一是,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下,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也不同。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增长表现为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对人才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生产和服务类人才。二是,无论是地域上的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还是城市规模上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均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在大学生就业时,经济收入往往是大学生择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物有所值思想下,大学生的首选是自身价值的实现,白此才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因而在就业时大学生通常情况下选择大城市或发达地区,造成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就业难现象,而中小城市或落后地区却出现职位空缺现象。例如,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可以给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因而造成大学生就业流向的“东部化”现象。三是,经济发展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范围,如“热门职业”现象。

2.大学生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表现在促进经济发展、减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以及提升核心经济竞争实力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作为社会劳动力中的储备力量,往往是最具创新活力、具备先进科学技术的人力群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大学生通常是社会劳动力中的高素质劳动力,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第二,社会追求的是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以此实现经济的顺利转型,因而需要稳定的外部发展因素。大学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社会不公平造成的心理平衡现象,可以避免一些不和谐甚至是犯罪现象的发生,因而大学生就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市场型转型。第三,国家实行经济转型的主要日的在于核心经济竞争实力的提升,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方针,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挥作用,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的管理方面。作为科技学习和贯彻实施的执行者,大学生是科技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科技发挥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就业可以全面贯彻“人才兴国、科技兴邦”的发展方针,可以有效促进核心经济竞争实力的提升,进而全面推动经济发展。

三、结束语

日前,随着扩招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大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在2014年全国大学生人数达727万之多,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需要及时予以解决,否则,容易给大学生造成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定位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对接关系,是改善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参考文献:

[1]李钛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U]商业经济,2014

经济发展的成就篇7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关系;策略

近年来随着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市场上的一些金融企业满足于钱生钱的游戏,没有真正地发挥金融经济的服务作用和价值,导致不少实体企业面临着资金上的困境。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不振,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对于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虽然我国积极地发展内需市场,但是在新旧经济政策衔接的过程中,实体经济还面临着发展中的困难。2016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充分地认识到了我国现阶段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实体经济的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现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研究,更好地理清二者的关系,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功。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简介

金融经济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广义的虚拟经济指的是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通过交换和分配来进行,在交易的过程中产生增值,在定价上使用资本化的方式。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体系的完善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体经济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所有物质,同时也包含了文化等精神产品。金融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关讨论

(一)实体经济决定了金融经济的发展

实体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满足社会运行所需要的全部物资。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提到了物质是决定存在的基础,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资本论》中直接指出了在人类社会中,不管财富的形式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其使用价值是构成物质的重要内容。实体经济作为马克思《资本论》重要的研究对象,可以看到实体经济对于人类财富的发展积累的影响,它决定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行,对再生产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实体经济通过相关的生产行为,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例如实体经济生产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的需求,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建国以来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地成为了制造大国,目前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从金融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金融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金融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经济的出现大大地降低了商品经济的交易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金融经济是围绕着实体经济而不断地发展的,这就要求金融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否则就会产生经济上的危机。

(二)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支持

金融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资本支持,例如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操作能够帮助实体企业从市场中募集到大量的资金,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能够从社会中合法地吸收和募集资金,当这些资金能够进入到实体经济中时,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金融经济也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金融经济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否则仅仅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借贷,会产生比较大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成本,使市场中的每个人都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银行、债券等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为资金需求方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它有效地解决了市场交易中的信用问题,为资金的提供者和借贷者都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在金融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的交易风险,从而激励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得到资金,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扩大规模进行再生产。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降低社会融资的成本,使实体经济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资金,这也促进了金融经济的发展。银行将资金借贷给企业的过程中,能够获得高额的回报,当回报越高、规模越大时,就会进一步提高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效率。此外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走进了市场,例如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实现对市场风险和收益进行了有效的分配,分散了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衍生品能够满足市场中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风险与收益的相对应,能够使不同的市场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满足了市场中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能够使实体经济从多个方面来获取资金。金融工具的创新提高了资产定价的效率,从而使价格更好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经济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随着金融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当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隔离开时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导致实体经济缺少金融经济“活水”的支持,例如实体经济面临资金困境时就难以扩大投资和生产,或者面临着市场困境资金周转不利时就可能发生破产,这就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金融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资金在金融经济中打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中的意愿不强烈;或者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弄虚作假的现象,误导了市场和投资者,导致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的不断发展,对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冲击,甚至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再加上金融经济与市场的关联度比较高,当金融经济发生一定的风险时,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当债券违约等金融违约事件发生时,会在市场中产生比较大的波动,而且其风险也比较大,最终会传导到实体经济中,例如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在房地产次级债券中,最后扩大到了全世界,导致全世界的需求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其风险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市场监管的滞后性,当风险大量积累或者金融经济过度发展时,在经济繁荣时其风险不明显,在经济下行阶段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最终导致泡沫的破灭,引起实体经济的衰退。

三、现阶段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一)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不同产业政策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落后产能的淘汰,都对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实体经济面临着新常态,在告别过去和走向未来的过程中苦苦挣扎,转型之痛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再加上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的发展,占用了市场中的大量资金,导致实体经济的发展动能不足,而且增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本,我国社会面临着脱虚向实的巨大压力。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社会中的资本越来越涌向金融经济,“钱生钱”的游戏也愈演愈烈,例如今年年初的宝能与万科之间的控股大战,以及不久前宝能大力扫荡格力电器的股票,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场上的恐慌,导致实体经济面临着野蛮人等困境。此外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税负重、政府费用多等不利的因素,这些因素在经济比较好时企业还可以承受,当经济下滑时就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最近我国玻璃大王曹德旺关于实体经济的论述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人们都在不断地思考我国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应的对策。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影响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从事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二)金融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策略

目前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认识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隔离局面,提出了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策略,国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了不少的支持,而且还将进一步地加强支持力度。在新时期下,要进一步地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从而提高金融经济的服务能力。尽管国家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这种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因此应当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实体经济中,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国家应当对实体经济中的不同行业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例如对于金融经济比较活跃的区域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对于农村以及不发达地区的实体经济应当加强政府在金融政策中的支持力度。要不断地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研究,探索二者的发展规律,从而协调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使金融经济能够不偏离正常的轨道。此外,国家应当加强对金融经济特别是对金融产品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创新的支持,同时也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不断地提高金融经济中的信息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充分地了解金融经济的风险,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隔绝,防止金融风险在市场中的蔓延。通过实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资金,这对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如何有效地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在一起,发挥金融经济的长处,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的重要经济任务。面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2016年国家在营改增、社保改革等方面有效地降低了实体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经济负担,相信2017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支持下,将会有更多的金融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

作者:王韵琪单位:石家庄市河北省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彭博.关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6:5-6.

[2]詹小琴.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商,2016,03:170.

[3]徐垠.试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355-356.

经济发展的成就篇8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发展金融经济的前提就是要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金融经济的长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实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能够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综合水平,为了能够使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要注意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系

(一)实体经济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基础。货币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所以金融经济想要得到长期良好发展,想要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增加实体经济在市场上的份额。发展实体经济能够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具体体现都是通过实体经济来表现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两者分离的现象,例如货币转轻和存差扩大。但是在解决问题时是不应该只是看到现象的,而是应该解决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经济。

(二)金融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运行有促进作用。金融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在资源利用与支付结算两个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金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能够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分化,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金融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金融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金融经济本身的长期运行,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就应该重视金融经济的发展,来加速国民经济的成长。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对策措施

(一)不断完善金融经济体系建设。金融经济当前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环节当中都离不开对于金融经济的利用,因此就要利用金融经济的广泛性不断的吸引更多社会中的相关人士参与到其中,加强与他们的合作,进而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好互动。政府部门首先就是要积极增加对于金融经济的引导作用,支持社会各阶层的相关人士参与到金融经济当中,加强与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协作。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中的各类产品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体系。在金融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对其进行积极指导,主动加入到完善金融体系建设的队伍,积极关注金融经济发展的实时动态,大力为金融机构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根据每个地区各自得的发展状况颁布一些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增加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加强金融经济风险的预防和管理,进而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长期发展。

(二)加强对于金融机构监管的力度。不断完善金融经济体系与制度是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的基础,用金融制度来约束金融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目前,国民市场经济体系之下的金融体系制度尚未健全,这就会出现在金融交易当中的投机现象,并且还会有大量具有盲目性的金融交易,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这些不良现象的整治力度,不断地建立更加健全的金融制度,从而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长期发展。

(三)净化金融经济的交易环境。想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就需要为金融交易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要政府部门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责,能够有效地对市场中进行交易的人员实施有效的监管,是社会各界的相关人士都能够有意识的提高自身对市场环境的维护与重视。二是政府部门要能够减轻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与税收负担,金融机构也应该加强对于交易的监管力度,使其能够合法有效的进行。政府还可以颁布一些政策来促进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提高中小型金融机构的资金利用比率,增加中小型金融机构的股权数量,有利于加强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经济实力,不断减小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三是要加强金融经济的信用市场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对于信用中介组织的建设,增加诚信金融机构的数量,进而促进金融行业的长期发展,为金融机构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根据现在金融经济发展的规律,不断的拓展金融经济活动的内容,使金融债券和金融资源都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金融经济市场,并且能够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最后,想要推动金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结合科学发展观,积极为金融行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外部环境。

(四)拓宽金融行业融资渠道。拓宽金融行业的融资渠道也是能够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良好互动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就是要构建一定的联系机制,使经济管理部门能够准确的获取各类的信息通知,也能够及时调整金融产业的相关规划,不断的完善金融行业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还能够有利于及时的调整金融政策,及时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政府要积极参与到金融机构的招商引资过程中,要积极引用金融专家的意见或建议,不断清理金融服务行业的障碍,不断发展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积极的参加各类与金融相关的活动,不断调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观念并不断完善信贷政策,使社会各行业与金融机构能够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促进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行,拓宽金融行业的融资渠道。

(五)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要想加强对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就要不断完善金融体制机制。要不断加强政府部门对金融市场的相关规定的制定和管理。根据金融市场的相关政策要进一步引进民间资金,并不断加强对民间资金的监管,要禁止非法金融活动的出现,减少金融经济在金融市场发展的风险与安全隐患。要不断对金融体制机制进行创新与改革,不断完善金融制度。用改革推动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职能,不断提高对金融行业的监管效率与质量,减轻金融机构在市场环境中的发展压力。

三、结语

经济发展的成就篇9

【关键词】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健全法律

一、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可以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就中央而言。中央为了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陆陆续的出台了一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然而这一做法的一个负面结果就是政策过于分散、过于凌乱,而无法形成一个统一有效的整体,甚至会出现各个政策相互矛盾的现象。这可以说是跟制定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同时,中央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干预过多。这样反而会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地方对中央的过度依赖,另外这与市场经济规律也是背道而驰的,市场经济要求人们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一刀切。我们当前是要发展市场经济而不是再回到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但这又不是说中央可以不闻不问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怎样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是中央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从地方而言。由于地方各级领导层不能够从全局的高度来考虑问题,而且往往由于各级领导的提拔跟经济的发展直接挂钩,因此他们考虑的角度仅仅就是从地方利益出发了。地方政府常打着发展经济这一幌子,实行地方行政垄断,地方保护主义抬头。无论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还是从协调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地方行政垄断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为了发展我国的经济,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来促进、来协调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地方割据,各自为政。因此我们要打破这一状况,统一全国市场,使经济能够真正达到协调发展。另外,地方的竞争没有秩序。地方的发展往往缺乏一个长久的计划,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抬头,造就了地方竞争毫无秩序,以致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资源的浪费可说是当前中国最不能承受的问题了,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再像发达国家那样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了,中国付不起这样沉重的代价。正是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致使我国在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地步。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经济,我们就必须解决这些既成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国外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做法

(一)美国的做法。美国建立了开发不发达区域的专门机构,把援助不发达地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置于严格的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联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初先后成立了地区再开发署和经济开发署等专门机构,负责落后区域的开发工作,并相继颁布了相关法案,这些法案的中心就是为了调动联邦和地方、官方和私人企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想达到的目标就是能够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美国现在已经达到了较为平衡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以前的大西洋地区发达而太平洋地区落后的情况了。

(二)德国的做法。1959年,前西德制定了《关于共同任务———区域经济结构改善的法律》,该法将共同任务规定为“鼓励民间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以及对此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援助”。另外,1965年《联邦区域规划法》,1967年《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法》,1969年《投资补贴法》,1970年《联邦财政平衡法》,1975年《联邦区域规划纲要》等一系列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相继出台。两德统一后,正是通过这些法律,德国很快使东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三、我国应用法律来解决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制定一部统一的《地区经济发展基本法》。第一,《地区经济发展基本法》是一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基本法律,这是它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法律方面的定位。以后具体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都应该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像《西部开发促进法》、《落后地区开发法》、《财政转移支付法》等以后可能制定的法律都应该是其部门法,都应该以它为依据,而不是跟它并列。第二,《地区经济发展基本法》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规定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基本问题,而不能太过具体。具体的问题应该留给它的部门法来解决。一是要明白它的立法原则,为以后的具体法律确立标准。二是应该确定它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及其宗旨。它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各个地方经济都达到比较发达的阶段,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显著提高,各个地方的经济差距不大。三是要明确中央与地方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明确规定实施地区经济发展是地方和中央共同的责任;中央在资金和政策投入上对不发达地区实行倾斜;发达地区要对不发达地区提供相应的发展援助。

(二)各个具体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法的制定问题。

1.《地方发展差异法》。我们不但要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来统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而且还应该结合各地发展的具体实际来制定法律促进各地的协调发展。那么制定一部《地方发展差异法》就比较重要了。因为这样一部法律可以使各个地方能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情况的出现。在这样一部法律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机构来协调各地经济的发展。这个机构能够结合各地的实际来制定各个地方各自的发展目标和政策,而不是像先前那样全国一窝蜂抢上同一个项目,毫无目标、毫无头绪可言。

2.《财政转移支付法》。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了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是对不发达区域给予必要的财政扶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在经济收益上不均的状况,避免两极分化。它是各国中央政府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在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上有重要功能。但是如何运用这一资金也是需要协调的,具体说可以将这些资金划拨给“协调机构”,让这一机构根据各地的实际将资金用在实处,用在怎样保持地方的特色经济上;用在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上。

3.《落后地区开发法》、《地区投资保障法》等等一些法律。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我们不但要在政府层面上作出努力,而且还应该利用民间和外国资本的力量来开发落后地区,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力量,我们就应该将它纳入法治的轨道。大力引进国外的、民间的资金,给予他们以优惠,让他们在法律的框架之下为促进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总之,只有应用法律的手段,才能将这些年来地区经济发展中取得的一些有益的经验固定下来并加以发扬。也唯有运用法律的手段,才能促进我国地区经济的长久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国富民强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江世银.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经济发展的成就篇10

[关键词]人的发展经济学;经济体制;生存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F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5―0078―02

一、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最初的涵义是“管理家庭”,源自古希腊。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将“家庭”和“管理”相结合理解为经济。“经济”在中国古汉语中是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例如经世济民、经国济物等。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学问。

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怎样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怎样开展社会经济活动,是在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当中来揭示人的发展的轨迹和规律。经济发展是根源,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人的发展经济学核心内容是人的发展,指导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

二、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形态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

(一)计划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人类社会发展长河的每一个时代,经济的发展都烙上了计划的印记。现如今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制度中都蕴含计划。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即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这里主要以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体现的局限性为分析点。

1.不利于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计划经济对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难以进行合理调节,容易产生动力不足、活力缺乏和效率低下等现象。在计划经济实践中,劳动产品没能很好地以按劳分配原则执行分配,平均主义倾向严重。造成生产者的劳动支出与劳动报酬相不一致,长期便影响了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以致整个社会生产积极性下降,从而限制了经济发展,使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保障未能更好地得到改善。

2.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主体性的发挥

计划经济容易造成生产与实际需求之间脱节,容易脱离实际,因为社会的需求复杂多变,那么微观经济活动在计划经济下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不协调更明显,容易对社会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只有微观企业富有活力,国民经济才有活力,从而才能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在社会生产与分配中却缺乏主体性。计划与实际缺乏灵活性,与实际需求脱节。生产的企业缺乏主体性,生产经营成果与其物质利益关系不大,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生产经营方式僵化,企业发展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进而影响了人的生存和发展。

3.不利于劳动者主体性的发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职业比较固定,一定范围上限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劳动者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也不利于劳动力结构的及时调整。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能力发展和发挥受到地域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限制,社会成员按部就班地完场任务,从而滋长了社会成员的依赖性。

(二)市场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约束

市场经济主要以市场主导的方式来组织生产和分配,目的是为了让生产资料占有者尽可能地获取更多利润的经济形式,是资源的配置方式。市场对社会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对社会生产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有更多机会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市场经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有其不可克服的消极影响。这里主要以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中体现的局限性为分析点。

1.减弱了家庭保障的功能

家庭保障在人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包括个人劳动力、个人衣食住行、个人事业基础、个人身心健康、家庭无劳动能力成员等的保障,这些都依附于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报酬。

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的正常结合下,活的生产要素劳动应该是社会分配的决定因素,并且不能因为任何利益群体所作的产权规定而利益受损。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本身具有收益最大化这个特点,使得个人劳动力保障、个人身心健康保障、个人事业基础保障、家庭无劳动能力成员保障等这些需要的费用,很大一部分被外化,工人劳动报酬被尽可能地压低了,仅够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从而加大了工人的生存和发展保障危机。

2.降低了社会保障功能

社会越发展,社会保障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越重要,社会保障的支出来自于社会分配中。市场机制具有唯利性,资本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旦追求剩余价值,即利润最大化时,也就危害了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社会底层弱者的生存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3.增加了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代价

资本主导下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下,社会发展市场化过度,比如水源、空气、电磁场等公共资源也都市场化,资本使得部分人用少量的付费就污染了水源、空气、电磁场等,而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的是以平民为主体的整个社会。为了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不惜代价和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市场机制作用具有被动型和滞后性,会出现信息失灵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难以对投资经营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等到市场供求关系极端恶化、产品大量过剩才可能做出相应反应,但一般为时已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增加了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代价。

三、从经济体制视角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现路径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还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市场,实际上,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的积极作用,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充分发挥计划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积极作用

首先,合理的计划使劳动在分配中比较平稳、平衡,所有的人都能有工作岗位,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保障社会各成员的生存和发展,因为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条件的好坏,除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外,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就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与此同时也要出台措施克服计划经济中分配平均主义严重的弊端,防止压抑了企业以及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等。其次,生产和供应国计民生的必需品,解决了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活需要,实现收入均等化,稳定经济来进一步稳定社会,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再次,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合理化,宏观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收入分配的计划和产出计划两者的平衡来保证总供求的平衡,免于经济发展剧烈波动导致经济失衡、资源浪费,从而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最后,调整物价,控制物价不乱上涨,使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水平一致。

(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积极作用

首先,市场经济按照价值规律对经济进行自发调节,根据价格信号反应供求缺口从而指导企业的生产,发挥资源的有效使用作用,在配置资源上具有灵活性和很强的应变能力。而且市场经济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竞争性,这样有利于创新、采用新技术,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市场经济使得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市场经济打破了人在地域流动、单位转换、人员迁移上的桎梏,使人在流动上自由了,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由空间,人的自由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推动了人的自由发展。再次,市场经济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下,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关系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在那些推行社会改良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这些都将保障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最后,市场经济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有效利用好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调节手段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

邓小平1992年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好计划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要有机结合起来,若不能有机结合,人和社会都将得不到很好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就不会有保障。这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找“人”的位置的正确方式。生产劳动是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只有计划和市场进行结合才能更好地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工作岗位,参加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使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参加社会生产的机会更多,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提升,从而实现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