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十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十篇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4:48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德育教育探讨

小学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承担着引领素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使命。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其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开展义务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的大环境背景下,负责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主题,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中心,深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认真分析的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管理面临的大形势,把握机会,革新理念,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地位的弱化和德育目标的错位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普遍存在,班主任在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过于形式化,活动形式多样但是内容空洞,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随意应对,这就使得德育教育处于一种“战略上重视、战术上忽视”的尴尬局面,德育地位日益弱化,得不到基本保障。再加上,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目标过于笼统化,缺乏一定的梯度,小学阶段普遍都是在对学生进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德育教育目标过于单一化,逐渐出现错位发展现象,这就使得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显得空洞,德育教育成效也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德育主体的缺失和德育内容的刻板

学生是接受学校教育的主体,为此学校应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融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贯彻到学生教育体系中去,力求把学生的德育发展放在教育管理的第一位。班主任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往往会站在自身的角度进行思考,所拟定出来德育教育制度也是以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为主导,极少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落实到位。这样一来,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被教育,长期下去,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逐渐变成道德知识的接受器,学生开始变得没有情感诉求,也没有自主建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薄弱环节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德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通过对小学生强化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习惯,并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入手,循循善诱,以一颗充满爱的心,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在班级内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德育教育氛围。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举办时事主题教育活动,用鲜活的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这样一来,班主任就可以引领学生们积极向上,形成时代的潮流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最美的精神之花在小学校园绽放。

(二)准确把握规律性,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

2.1努力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

作为一所教书育人的学校,始终无法脱离以学科教学为主导的班级授课制,要想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就必须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各科教学中去。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理念的学科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各个学科教研组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出发,有计划的对教材内容中的核心价值观元素开展谈论活动,对教师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遇到的难点进行重点研讨和有效指导。最后,还要构建多元化的学科教育体系,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并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加以锻炼和培养。

2.2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有效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

文化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校应从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入手,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强图书馆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一些具有时代性、教育性的德育书籍,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各班级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对时代性的德育教育理念进行熟练背诵,在背诵中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时间、学生入团仪式以及重大民族纪念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地域文化以及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进一步深化德育教育。

(三)大力增强实效性,夯实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保障

第一,改进方式方法。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应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入手,立足实际,注重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把德育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做到润物无声,同时,还要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注意观察学校的行为表现,引导学生把学习中学到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第二,完善督导评价。只有从评价体系入手,完善各项评价制度,才能使德育教育有章可循,从而达到提升德育教育质量的目的。故此,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和作用,把学生的过错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同时,还要建立德育素质评价制度,从教育部学生德育素质评价标准、测评标准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测评,并把测评数据纳入学生成长档案归档。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要脱离传统管理理念的禁锢,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举措,深入钻研科学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强化教育工作,优化德育教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乐观、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篇2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特征研究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各方面、各环节进行的全面的价值判断,是教育管理全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作为学校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的参考和依据,有利于引导管理工作者及时地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是学校全面提高管理水平重要渠道。

教学质量评价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使之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是评价成败的重要前提。目前,得到共识的是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

从另一角度分析,笔者以为,在坚持上述六原则的基础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凸现出六个基本特征。

一、量化指标获取的客观性特征

全面、公正、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是客观性特征的标志。也就是说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客观实际;既是科学的又是可行的;既有定量的考核又有定性的分析。特别是不能一味地以量化管理为由,以精确的数字表示模糊现象,或者把量化方法简单化,采取简单打分的方式。这样不仅不能科学地反映教学的质量,反而会混淆事物的本质属性。同时,也不能因为有些方面难以量化、不好评价就不作为评价指标。如课堂教学评价分寸固然难以把握,但它毕竟是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因不好评价就不进行评价。另外,教学评价要注意发挥基层干部和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即承认被评价者是评价过程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在评价中的积极性,使人人重视评价,自觉提高工作质量。

二、制度措施兼备可操作性特征

首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项评价考核制度,要求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符合学校的教学规律和特点,要能准确反映评价对象的基本特征、现实过程中的实际水平和效果,各项指标要有明确的内涵。要抓住主要矛盾,既要保证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又要使指标要素尽可能简化和易于操作。其次,对于涉及其中的其他制度和措施,也同样需要考量其可操作性。换言之,从操作的层面上看,这些制度和措施应同时兼备可操作性和导向性,避免各弹各的曲、各唱各的调。

三、反馈机制应具备时效性特征

指标体系层次分明、各个要素的子系统指标以及各个子系统分解后的指标因素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是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鉴于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初衷,其反馈机制尤为重要。例如,听课后的及时反馈,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条件检查的反馈,目的在于尽快得到重视和迅速得到改善等等。因此,无论是子系统还是大系统,均存在有“逐级反馈”或“闭合反馈”等反馈形式。反馈的时效性――即反馈周期是反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成熟度”和“务实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特征

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各项教学活动,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评价教师个体的教学活动、教学质量的标准,更要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同时,评价指标体系还应涵盖院系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考核其在搭建平台、关注教学,经费投入、改善条件,师资培训、优化结构,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改等方面的所作所为。避免形成以教师量化考核为主体的局部考核体系引发教师的群体抵触与对立,从而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教学的和谐局面,真正发挥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

五、指标落实与奖罚分明的特征

纵观许多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共同点是往往因教师的计时计件工作性质而加大对此类群体的考核,缘由无非是因其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从而弱化了对其他相关群体指标的有效考核,导致兑现的层次感模糊。这样无形中使该体系的科学性、导向性等原则大打折扣。

对非专任教师群体考核的弹性和空间大,一方面,映射出这些群体工作量和性的确定欠科学、欠合理;另一方面,映射出整体推进学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所在,难免会引发群体间的心理失衡。

教学质量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评价的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并激发被评价者的竞争意识。在学生方面,可激励学生自觉学习,加强学风方面的建设;在教师方面,评价结果与教师的晋升职称、聘任、评先、年终考评、进修学习联系起来,可激励每一个被评价教师规范自己的行为,促使被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符合教学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对行政管理部门的考核与评价,有利于增强工作的计划性,提升其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这一特征是该体系生命力之所在。

六、与时俱进、螺旋上升的特征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谓与时俱进,是指在自身系统内,按照学校属性突出其特点或特色。211院校建设和考量应与普通本科院校有所不同,职业院校更应当与普通本科院校的侧重不同。职业院校的建设重点抓住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总体凸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主线。重点考核“双师型”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校企合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改革等等。所谓螺旋上升,是强调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变迁、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方法、目标和效果等方面应不断进行改革。所以其评价指标必须是动态的和发展的,切忌不切合校情的信手拈来和墨守成规的一成不变。

七、结束语

1.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应不失其科学性与严肃性。上述六个特征笔者以为是基本的特征属性。

2.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教育过程的实现,已远非教师个体行为所能及。注重涵盖面和操作性是构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

3.因评价对象不同而划分评价主体,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师的评价考核以其教学计划和任务完成质量为重点,以系部为中心组织实施;管理和后勤部门考核评价则以工作计划落实效果为重点,以教务处(督导室)为中心组织实施,应当是评价过程实现的最佳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金民,等.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1).

[2]王林.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理性思考[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3).

[3]赵居礼.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评价观念的转变[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1,(1).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篇3

一、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最初出现于企业,企业通过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身的行业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利益。上世纪九十年代,核心竞争力最初提出主要指的是通过协调组织内各部门的相关关系和相关职能,从而获取组织的最大效率。从核心竞争力的原初概念我们很难找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相关解释。大学核心竞争力和传统的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具有较大的差异,大学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对于大学自身的核心素质的提炼,大学的独特之处和独一无二之处就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的整体效益,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则决定了大学的发展前景,大学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等等,因此一个大学必须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不被快速变化的社会所遗忘。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从上述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含义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巨大差别,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我们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特殊性三个主要特征。从这三个主要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历史性,主要指的是一所大学必须在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所大学自身的历史感可能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例如传统的师范类大学,其核心竞争力必然是在继承和发扬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师范教育力量,这种核心竞争力给人的感觉具有历史积淀的,是能够使人信服的。时代性,一个大学的发展绝不可能是闭门造车,必须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例如在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亚投行等等,中国开始不断的参与国际社会发展的权利划分,国内大学就需要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在今天大量的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的缺乏必然影响到社会发展,大学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教育的主要场所,更应该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考虑大学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特殊性,一个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是独一无二的,必然是特殊的。我们认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特殊性需要在充分掌握自身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从今天的社会发展来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的主要发展目标,也是大学不断追求的方向。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我们大学主要的竞争力方向还是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从上述三个特征,我们可以归纳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是自身的文化内涵,自身的发展优势,所处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增强大学竞争力的建议。

三、教育规划导向下增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从上述对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在教育规划中需要有具体的体现,具体而言是结合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内容。

(一)在教育规划中首先充分分析历史和现实

在教育规划中首先充分分析历史和现实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因为今天的社会发展要求我们的大学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够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否则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也是空洞的,没有实战的空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伪竞争力。因此我们认为在制定大学相应的战略规划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实际能力建设,同时对于自身的历史有清晰的认识,在结合自身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让核心竞争力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归属感,形成历史积淀,源于历史积淀。同时在现阶段我们的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的现状,从而促进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二)在教育规划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和科技教育

在教育规划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和科技教育,大学教育带给学生的实际技能才是最重要的,而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大学学生的教育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对于学生的教育方案的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大学中,学生的人文积淀是否深厚,学生的实际发展是否有现实的空间,学生的技术和思维是否真正能够形成自身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的大学教育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四、结语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篇4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篇5

关键词:多科性大学特色核心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大学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赢家,大多高校提出了促进学校发展的思路。本文就如何构建多科性大学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发展作出分析。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自1990年美国著名学者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以来,西方大批学者紧随其后,特别是美国麦卡锡公司研究结论——“核心竞争力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使“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为显学,且被引入经济、管理以外的许多领域。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大学核心竞争力有以下特征:技能特征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包括科研能力、科研转换能力、教学能力、培训技能等。

用户价值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也应该满足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追求体现在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消费者(社会、家庭、学生)的需求和偏好上,如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个人兴趣爱好的满足、家庭与个人对教育回报率的期望等。

资产专用性。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大学核心竞争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市场资产。表现为学校和其市场或顾客的关系,包括学校声誉、学生选择倾向(学生报考志愿)、学生分配状况等。学校声誉有品牌效应,声誉好的学校往往能吸引优秀的师资与高素质的学生。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学校状况的评价与对专业教育的选择。毕业生的就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职业领域乃至社会公众价值观的写照,通常综合反映出社会对学校的声誉、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管理水平乃至大学精神的评价结果。市场资产直接涉及到师资来源、生源与分配,所以成为竞争优势的核心。第二类是知识产权资产,这类资产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资产形式,包括技能、版权专利、各种设计专用权等。因此,高校科技发明专利,著名讲座、讲演的录制与发行,学校校徽设计等,都是学校不可估量的资产,应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对其予以严格保护。第三类是人力资产,它是体现在雇员身上的才能,包括整体技能、创造力、领导能力、管理技能等,是学校获得竞争力的基础。学校的竞争优势往往显性地表现为人力资产的实力,所以很多大学都把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作为重中之重。第四类是基础结构资产,是指学校得以运行的各种技术、工作方式和程序,包括管理哲学、校园文化、管理过程、信息技术交流、网络系统和金融关系等。“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更是大学难以计量的精神财产。专用性是学校长时间积累与沉淀的结果,难以复制和模仿,因而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培育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核心阶段

大学一般竞争力向核心竞争力演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开发与获取核心专长和技能”、“竞争要素整合”和“核心竞争力更新”等阶段,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都要经历这些阶段。

在开发阶段,主要是确立价值目标,明确自身特色,“尤其要重视开发掌握关键技能的人力资源,防止关键人才流失”。在整合阶段,主要是围绕价值目标将特殊技能、人力资本、领导才能、组织管理甚至大学精神等融合在一起。“要克服单纯追求科研成果、升学率、院士和教授拥有量的倾向,而以识别知识体系为前提,把技能追求放入整个知识体系中,在要素的相互依存与联系中培育核心竞争力”。“切忌片面强调有形资产的投入,注意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整合。”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四条途径

第一,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虽有赖于各大学的自身努力,但制度问题更具有根本性,必须在宏观上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第二,知识管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该来自大学组织内的集体学习、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来自于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通过创新价值观和管理观念、优化校园知识共享体系、改进激励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激活知识价值等有效措施,加强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对知识的有效管理,不仅决定大学整体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也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第三,创建知识联盟。知识联盟具有巨大的战略潜能,具有学习灵活、风险小、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它可以让不同的学校共享资源,并通过学校之间的合作创造新的知识或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转移,有助于从战略上更新或创建新的核心竞争力。第四,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院校间“同质竞争”将长期存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是确立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实现“异质生存”,而并不是把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优势都弃之不要,“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和曾经形成的特色,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层次。”只有依靠优良的办学传统,才能培育出核心竞争力。

第二,对多科性大学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学校定位

大学定位,是当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全国高校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兴起有多种因素,教育部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五年一轮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将“学校定位”列为评估指标体系18个二级指标之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并加速了高校定位的研究和实践。从目前实际来看,我国主要有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单科性大学等不同类型,多科性大学又因其内涵的差异而有多种类型。

由于多学科大学所拥有的学科专业设置的不同,多学科大学的类型是比较多的,但无论何种类型的多学科大学,都不是多种学科平分秋色,而是拥有自己的品牌,有各自的主体专业。

以经济类院校为例,在当前情况下,经济类院校是一般性地定位为多科性大学,还是定位为在突出其中经济学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兼有其他学科的大学?笔者认为,突出经济类学科主体的办学定位,关系到经济类院校的生存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校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尽管目前不少经济类院校已经发展成为多学科大学,但经济类专业的设置,仍然是经济类院校的主体专业和品牌专业,是其强项,在相当一段时期之内,这一地位难以改变。这是经济类院校存在的基础,也是其安身立命之地。

高等教育的区域性,首先会影响到高校服务面向的定位,其中地方高校必须要为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进一步辐射到其它地区。其次,区域性经济的发展特征会影响到高校的学科和办学特色的定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发展特征有很大的差异,也导致了这些地区的人才需求总量、科类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具有不一致性。处于这三类地区的高校,在学科建设的侧重点和办学特色上,要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此外,办学的区域性特征还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层次和规格的定位。所以笔者认为,多科性经济类院校应该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现代化,专业特色突出,教育教学质量高,科研成绩显著的阶段性目标。

办学理念

所有特色鲜明、办学成绩显著的世界著名大学,都具有鲜明的办学理念。耶鲁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是该校实施教育目的多重性和坚持人文主义精神及“自由教育”原则的理论基础。麻省理工学院以“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为办学理念,是该校形成办学特色的依据。

随着经济市场化对有劳动者和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人才的需要的增加,对传统教育特别是传统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所经济类高等院校,我们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成为高校在人才培育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为指导,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增减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工作中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求实、创新”是现代大学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将推动教育创新,因此,“求实创新”,是现代大学迎接世纪挑战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办学理念。所以,本文认为,建立以“以人为本、求实创新”为内涵是建设现代多科性大学的办学理念。

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方面,首先要建好一批重点学科,要把目前具有一定优势的经济学科和工商管理学科等做大做强;其次要巩固和壮大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学科;第三要新建一批有适应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学科。在队伍建设方面,首先要建设好一支一流的教学科研队伍,要在用人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增强已有人才的凝聚力,发挥其创造力。引进一批新的学科领军人才;要建设好一支一流的队伍,要以年轻化、专业化、现代化为方向建设干部队伍。

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

纵观国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发挥优势,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未来10-15年中,多科性经济类院校应努力形成以下特色。

区域特色。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处于这三类地区的高校,根据不同的地区理所应当地要具有地方特色。无论从专业设置上,还是学校的研究和服务重点上,都要突出地服从和服务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

人才特色。这个问题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特色。如前所述,应当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培养有特色的研究型人才。所有的人才都应当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处理能力,应当在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长处。另一方面,应当实事求是地对专家类型和层次作定位,多科性大学的学者也应当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手,其理论研究能力则只要求达到足以应用。尽管如此,多科性大学也需要出名人,出学者,未来10年中,应紧盯着本行业中的前列人物,希望他们到学校来工作,或使自己的人才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创新特色。多科性大学的学科门类不求大而全,但求新和精,要以与时俱进的观点,瞄准国际学科和学术研究前沿,着眼国内和重庆实际来调整和考虑新的学科设置。不合适宜的学科要淘汰或合并,新的急需的学科应建立或突出出来。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篇6

关键词:学科理解;化学核心素养;学科育人价值;教师专业发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13-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04

高中化学课程的实施,强调在教师帮助与同伴互助下,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理解化学科学,培育“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要达成此目标,离不开教师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对化学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对化学科学育人价值与化学核心素养关系的把握。因此,实施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化学教学,强调增进化学教师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建构起对化学知识、化学认识方式等的结构化认识,进而认识到化学学科育人价值并在教学活动中自觉落实。

一、为何强调增进学科理解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相应课程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与品质。这些关键能力与品质,包含相应学科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认识客观事物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关键能力、培育起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

各门学科因具有独特的认识对象与研究任务,体现着自身独特的学科本质特质(即学科特质),从而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对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与核心任务的解决,需要相应的认识方式、思维方法与能力要求。因此,不同学科将承载着发展不同关键能力与品质的功能,承载着不同的育人价值,从而发展不同的核心素养。换句话说,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的核心任务以及学科的实施(学习)方式将制约着学科核心素养[1]。

因此,为了理解与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科核心素B,教师必须增进学科理解。所谓学科理解,是指教师对学科知识、认识方式和思维方法的系统化、结构化理解,其本质是建立起富有学科特点的审视认识对象与现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及在学科思维指导下建构起来的对学科的本原性、整体性的认识。只有教师认识、理解所教的学科,把握学科本质特征、研究对象与任务、认知思路与方式方法,明确学科的功能价值等,才能把握住学科应该发展哪些关键能力、培育哪些品质,以及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以利于学科关键能力和品质的培育,从而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

二、化学教师对化学科学应有的基本理解

化学教师理解化学科学的标志,是对学科内容知识、认识论知识和学科核心观念等方面建构起整体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2]。从目前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情况看,强化对化学认识论知识的理解显得尤其重要,即对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研究的水平层次、解决的基本任务及其方法论等方面形成基本的理解。

理解化学科学,首先要认识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要认识学科的本质特征,前提是明确学科本质特征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实际上,一门学科的本质特征,是由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所决定[3]。因为学科研究对象不同,将导致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的水平层次等有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决定着学科的本质特征。

1.化学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因此,化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并在研究物质的基础上实现对物质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应用的认识,并最终达成创造物质、服务人类、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应用、创造新物质,离不开对化学变化这一实现物质转化途径的研究。所以,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科学的核心。对于物质及其转化的研究,首先要回答物质及其转化“有什么”或“是什么”,即探寻物质及其转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还要回答为何会存在这样的规律。于是,化学科学在认同分子、原子等粒子客观存在前提下,立足于原子、分子水平开展物质及其转化的研究,建构科学理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而,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成为化学科学认识的两大基本问题。[4]

2.化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思维

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是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结果。由于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和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因而对于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的认识需要开展科学探究,需要借助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在获取事实和证据基础上进行加工与整理,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建立起实质性联系,进而得出合理的结论。因此,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成为化学科学认识基本活动,实验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并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由于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粒构成的,因此物质及其转化的特点与规律总是与构成它们的微粒的种类以及连接方式有关,即物质及其转化的规律是物质微观结构的反映。因此,化学科学在所观察到的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并形成物质及其转化规律的基础上,为解释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和规律性,必须立足于分子、原子的微观水平视角,借助分析推理与合理想象,运用多种模型和化学符号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最终建立起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5]。

因此,研究物质及其转化问题,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理论,需要借助观察与实验等手段,从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在分子、原子等微观水平上分析研究,并运用化学符号、模型加以表征。同时,在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微观本质、符号模型间建立起联系与转化。所以,“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成为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化学用语、化学模型成为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独特方式。

3.基于w科理解的化学核心素养分析

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会研究化学和科学运用化学三个关键方面[6]。结合前述化学学科基本理解可知:正确认识化学,强调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物质世界,建立起对物质世界本质的、整体的认识,形成科学物质观;学会研究化学,就是要建立起看待物质及其变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研究的科学态度、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坚毅的科学品质;科学运用化学,要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学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新物质,形成正确的化学价值观与科学伦理观,增进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科育人价值的独特体现,很好地反映了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1)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正确认识化学的要求

化学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建立起对物质世界的本质性和整体性认识,形成科学物质观,体现了化学学科在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的育人价值。如,“宏观辨识”“微观探析”“模型认知”强调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使用化学符号与模型描述、解释化学现象,正确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建立起物质及其转化关系的认识,从微观层面建立起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变化观念”“平衡思想”强调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及其变化的条件性,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的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及动态平衡,建立起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证据推理”“实验探究”强调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认识到化学研究需要以实验为手段获取事实与证据,并开展基于证据的分析推理等;“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强调化学研究需要严谨务实、实事求是,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重大共享等等。

(2)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学会研究化学的要求

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发展起来的核心能力与品质,对如何开展化学学习研究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强调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的化学学科思维,应用分类的方法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建立起“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强调从内因和外因、量变和质变等多个方面分析物质变化及其伴随的能量变化,应用对立统一、联系变化的观点考察化学反应;“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强调化学研究需要务实的科学态度和敏锐的创新意识,需要缜密地假设、科学地探究,开展基于证据的分析推理、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模型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建构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等。因此,这些素养从对化学学习研究的认识方式、认知思维、科学态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了化学学科在促进学生学习研究化学方面的育人价值。

(3)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科学运用化学的要求

在科学运用化学方面,不仅要运用化学,还强调要科学运用。这意味着,一方面要能够自觉应用化学知识去指导工农业生产、解决与化学相关的问题,应用化学技术创造性开展工作、创造新物质,从而有效地促进人类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还需要深刻理解化学与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起科学的伦理观、科技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确保化学及其技术应用要能很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即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决策时,应密切关注化学过程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前提,权衡利弊、秉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这一解决相关问题、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的基本思路与原则。对于这些方面,“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结语

综上分析,化学教师只有增进化学学科理解,明确化学学科育人价值,才能把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自觉地在化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提高对化学学科的理解。一方面,化学教师应加强对课程标准、教科书、专业杂志的学习与研究,从理论层面提升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课程的性质与理念、目标与价值、内容与实施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对化学学科特质做了较为详细的诠释,是从理论层面增进学科理解的最有价值的文献;而《化学教学》、《化学教育》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杂志,也刊载了大量关于化学教师pCK知识、化学基本观念、化学学科思维等方面的文章,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与研究,也能增进教师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另一方面,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活动,对增进教师的化学学科理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多角度审视,借助wwwH认识论思考模型、化学核心观念的概念图等技术,增进对化学核心知识的理解,建立起各类知识间的基本关系,从而能整体性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科学的本质[7]。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科理解去设计、实施课堂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去反思自己的教学理解等等。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5

[2][4]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及其发展[J].化学教育,2012(6):3-4

[3]王凤军.谈化学学科的本质特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6):21

[5]杨梓生.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9):2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篇7

新课程改革美术教育新课程标准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美术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怎样的美术教育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如何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优质的美术教育?这些问题成为美术教育者、管理者甚至是整个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实施,加速了美术课程改革的进程,有效地改善了基础教育中美术课程的边缘地位,为推进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引发了我国美术教育的整体深刻变革,从学前美术到高校美术教育,不同阶段的美术教学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特征、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更加细致且更具针对性地对我国当前的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期通过美术教师、学生、管理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从美术教育中获益,整体提升我国的国民素养和创造力。在这一系列新课程改革中,我国的当代美术教育也随之呈现出明确“视觉性”、凸显“人文性”、深化“实践性”、强调“愉悦性”等新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审美教育在美术课程中的核心地位,明确“视觉性”特征,发展创造力

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概念。“美术教育的课程,是根据学生心理的多方面因素和发展顺序,结合美术学科内容结构而设定的教学内容、安排、进程、时限并包括大纲和教材。”[1]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曾经长时间受到制约,美术课程的结构较为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缺乏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在总结我国以往美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新的美术课程理念和目标,构建了新的课程内容和实施细则。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肯定了美术学科的独特价值,将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放在首位,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应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并理清了“视觉性”与“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三者之间的关联,更准确地把握了美术教育的“审美”本质。

1.重视审美教育,把握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

正如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前言中所述,“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2]。当代社会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管理等领域对图像的消费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基于此,明确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巩固审美教育在美术课程中的核心地位是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美的形象、色彩乃至精神对人生的重要影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发展视觉表达、交流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运用美术语言和新兴媒材与技术富于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与情感的能力,并能在生活中充分地享受美和创造美。这不仅是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提高国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措施。由此,新课程标准对当前美术课程的定位和建议可谓及时而精道。

2.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课程不仅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应该根据“倡导个性化的艺术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和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尝试,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并以此为契机强化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3]因此,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承担起引导者的重任,重视美术教育对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协调发展功能,在美术教学中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综合运用美术及相关学科知识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使学生逐渐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毋庸置疑,如何促进美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全面提升是当前我国美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提升美术学科教学实力的重点。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当代社会的美术教育应该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为社会积累创造力。这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每位美术教育的参与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实现。

二、关注美术与自然、文化、生活的联系,凸显“人文性”特征,提高人文素养

美术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人类审美智慧的体现,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2011版新课程标准着意强调了美术与自然、文化、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倡导通过良好的美术教育使学生学会欣赏、尊重、关注生活中的美及美术现象,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将生活中处处存在但易逝的美凝固并升华为永恒之美。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为美术教育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契机和挑战。事实证明,枯燥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和单纯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训练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前的美术教育需要以丰富的人文视野积极扩充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把校园内外的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等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充分体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快乐,养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在愉悦、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情操的陶冶,提升人文素养。

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领域还较明显地存在着城乡差异大,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情况。因此,更需要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正视地区差异,灵活地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和生活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快节奏生活,大都市的展览馆、博物馆及便捷的网络文化资源与边远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闲适质朴的生活和民族风情虽然具有显著的不同,但经过美术教师的发掘与巧妙整合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感受与创造力的优质美术教学资源,为当代人提供更多参与现实生活、积累审美经验的机会。

三、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改革,深化“实践性”特征,提升教学品质

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对深化美术课程的“实践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多种媒介的运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需要当前的美术教学能够很好地把课内与课外、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师生合作提升教学品质。

1.教、学合一,师生共同促进教学发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美术教学尤为如此。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必须善于读书,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和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要有良好的语言修养。这些素养能够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环节中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另一方面,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中进行自我发展和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师生双方的协调发展是当代美术教育发展中有益的尝试,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合一,教学效果良好。

2.关注社会发展,以多元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

在当代,美术学科的人文特质和“实践性”特征更为明显,逐渐呈现出多学科交融、多种媒介介入的复杂面貌,包含了绘画、书法、手工、工艺设计、鉴赏、民间艺术、建筑、雕塑、科技等艺术门类和现代多媒体技术。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仅着眼于专业知识的直接传授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要求,必须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扩大美术教学的外延才能彰显当代美术教育的特色。除了范画、游戏、故事等传统教学辅助之外,灵活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影像、音乐、参观、访问、探究、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媒介开展互动交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教学……这些都是有益的教学实践与尝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当代社会获取信息的便捷使美术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反馈更为直接,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是当前美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不二法门。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等各个美术学习领域中,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参与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能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进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生,促进美术教学品质的提升。

四、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愉悦性”特征,培养综合能力

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特别强调美术课程的愉悦性特征。2011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自由抒感、表达个性和创意、提升自信心,以及在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的养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的美术教育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注重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的内在协调关系,强调“愉悦性”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幅美术作品的诞生需要人的脑、眼、手等器官协调并用,且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因为观赏者自身的阅历、文化背景、审美观念甚至观赏心情的不同,即使面对同一幅作品时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因此,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在美术教育中是不科学也行不通的。当前的美术教学应以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愉悦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艺术讨论、表达艺术观点,倾听学生的创作思路和审美见解,了解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所展现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也能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获得更多发展自我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审美情感和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把“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2]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各环节都应注意保护学生个性,不带偏见地鼓励学生提升自己的自信和才能,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愉悦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意,从而得到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同时,这些措施也能为构建更完备的美术学科评价考核体系打好基础,有利于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顺利展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美术教育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作为我国普及美术教育的重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丰富的教育价值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被进一步发掘。伴随着2011年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中小学乃至高校的美术教育正面临着更加深刻的变化,无论是教师、学生、管理决策人员还是社会大众都是这场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只有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美术教育为前提,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中国的美术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

参考文献

[1]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传媒集团,2011.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篇8

1.1信息技术的定义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1.1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1.1.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1.1.3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1.1.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2信息技术的分类

1.2.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1.2.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

1.2.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1.3信息技术的特征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3.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1.3.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2.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2.1.1教育信息化“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①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③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④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⑤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⑥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⑦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⑧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⑨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1.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2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2.2.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①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2.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同时,为了实现创新教育,必须抓好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创新素质不会凭空产生,它必须在创新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创新过程逐步培养;创新方法的掌握、创新技能的形成,必须灵活采用多种信息技术。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篇9

【关键词】创新;语文;心理;素质;特征

对于广大初中生而言,语文已经不再是一门陌生的初学者的课程。在经过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的对语文学习和了解,相信学生们对语文知识都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建构和领会,因此,在再继续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要求学生能够将对初中语文的感官性认识转化为自身学习的理性思维,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而不只是局限于感性认识的阶段上,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充当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通过不断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语文更高层次的认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步领会更多的关于语文知识学习上的心理影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文实践能力,在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要求的挑战下,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对现代语文教学体系的创新式改革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以积极的心理素质去学习语文,是当下所要重视和发展的,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这不仅是体现现代化教育改革步伐和精神,更是加强文科教育的贯彻和落实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语文教学质量和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决定性的心理态度的因素。

一、提高语文教师素质,坚持心理特征中知、情、意的统一

由语文课程的特点和现有的教学条件所决定,课堂讲授法仍然是其主要教学方法。教师在采用课堂讲授法时,要做到以下基本方面:第一,在教育教学理念上,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新时期教育理念的核心。“以生为本”就是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高主体,要确立尊重、平等、民主的观念,正确处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尊重被教育者平等的人格价值,重视学生具有的心理特征,注重学生的自身尊严,抛弃“唯师是从”、“听话老实”的传统评判标准;第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将课堂中深奥难懂的教学知识通过实践来更深入的认识。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是一门逻辑性紧密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学能力的扎实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了解,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具有不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教学学习的兴趣,将难懂的教学知识形象化,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把握学生需要、动机与态度的转化,转变主客体地位,创新互动式交流

新课程改革下从不断变化的教学模式的实际需要出发,全面地去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动机与态度上的心里特征,结合各学科教学的发展实际经验,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学习心理需要,一方面,改变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主体、只注重单向灌输式的机械教学模式,懂得学生在教学中的需要和动机,拓展语文教学中综合性探讨式的互动学习模式;另一方面,要大大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学科实践和理解能力,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其了解到不同知识之间的贯通性和协作性,培养学生之间互动学习氛围,是一项牵涉面较宽的系统教学工程,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交流模式,发展互动式学习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教学学习的兴趣,较好的理解语文世界的知识性和丰富性,是语文教师提高教学素质所要重视和改进的,树立新课改的教学思维,积极转变教、学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教学的主体性,发展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的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学习与理解能力。

三、运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前导心理特征:遵循心理、心理相容和心理互换原则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自我为主的自由发展过程,也是自主和控制、自学与导引的过程。应现代化的教育发展趋势要求,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有着传统的教学课堂所不能比的优势,那么语文教学更是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渴望,了解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展示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多重知识,多媒体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使知识更生动、直观、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与其它的教学手段有机地融合起来,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的教学。因此,提高语文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教学中适当运用,要避免直观形象教学与语言教学相脱节现象,注意视听教学的使用效果,处理好教师教学风格与多媒体技术的关系,也是教师素质应该提高的一方面。

结语

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特征的需要和动机,遵循语文教学的心理导向原则,不仅是体现现代化教育改革步伐和精神,更是加强文科教育的贯彻和落实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语文教学质量和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和实践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是学生能否学好语文的关键还在于自身的不断专研和探究,加强语文学习重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对心理基础、心理动力和心理原则的研究,探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实现语文教育目的的基础,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学习,更好的完成学习语文学习思维的过程,让学生有兴趣的去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庆安等.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戚德山.大学语文教学心理学的两个方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1).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篇10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llen)[3],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in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6]。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学者靖国平[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他提出了广义智慧教育的概念,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Learning),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尹恩德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界定了智慧教育的概念:智慧教育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的信息技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教育系统各项信息化工作,转变教育观念、内容与方法,以应用为核心,强化服务职能,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8]。金江军[9]认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育行业的智能化,与传统教育信息化相比表现出集成化、自由化和体验化三大特征。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解析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智慧教育

从生态观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其普及与渗透还会改变我们一些重大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从而对这些战略落实提出了变革性的思路和挑战[10]。对于智慧教育而言,技术不再是无足轻重,其角色已经发生“质变”,跃升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信息技术的合理导入和应用加速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和谐运转和持续进化,带动着教育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智慧教育不是隔空建楼,而是对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升级改造。经过近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的数字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我国的数字教育仍面临一些瓶颈亟待突破,比如信息系统维护难、数据与资源共享难、管理效率低下、决策科学化水平不足、技术与教学整合层次较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数字教育转型智慧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更要“面向未来”,合理、有效、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智慧教育要教会学生21世纪生存技能[11],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通信技术素养)和职业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二)智慧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信息化推动下的智慧教育与当前流行的数字教育、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现代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

数字教育是信息化环境开展的基于各种数字技术的新型教育形态[12]。智慧教育是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数字教育的范畴,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二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替代,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enhancede-education)。智慧教育在发展目标、技术作用、应用的核心技术、建设模式、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科研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传统数字教育表现出诸多的不同(见下表),总体呈现智能化、融合化、泛在化、个性化与开放协同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智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领域(管理、教学、科研、服务)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国内著名教育技术专家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智慧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战略和长期任务。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度、队伍与机制的全方位发展与完善,将为智慧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智慧教育的持续发展又将进一步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优势,巩固教育信息化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智慧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13]。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14],呈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生产性和社会性、个性性和创造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信息化和创新性、国际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法制性等基本特征[15]。智慧教育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发达的教育形态,具备公平性、终身性、创新性、开放性、个性化等多个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智慧教育既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智慧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环境的智慧化上,还包括教与学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教育科研的智慧化、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教育评价的智慧化等多个方面,是信息化推动下的全方位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智慧教育旨在培养大批具备21世纪技能、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智慧型人才。

三、智慧教育的特征分析

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

(一)教育特征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核心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技术与科研的融合、技术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技术与校园生活的融合等等。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是智慧教育的首要价值追求。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如果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物理反应”,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则是“整合”基础上的“化学反应”。智慧教育环境下电子书包、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载具,BYoD(BringYourownDevice)运动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推广普及。移动终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组织将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不囿于“排排坐”的固定形式。支持各种学科教学的专用软件(如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ChemLab等)将越来越丰富,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学科知识传授与学科能力培养。智慧教育需要广大师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理、有效、创新应用技术促进课前、课中与课后教与学活动的全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消融”,教师和学生从关注技术逐步转变到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是智慧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特征。

2.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

大踏步前进的科技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世界,“地球村”正在从预言变成现实。智慧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而是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世界公民。近年来,在世界知名大学的努力推动下,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运动和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运动席卷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迅速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智慧教育秉承“开放共享”理念,通过多种途径(自建、引进、购买、交换)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无障碍流通,使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意获取任何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课程、教学软件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共享,是突破教育资源地域限制的“大智慧”,将有可能缩小世界教育鸿沟,提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

3.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

智慧教育环境不是一个割裂的教育空间,而是通过网络将学校、家庭、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各种场所连接起来的教育生态系统。学习需求无处不在、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学习不应该固定在教室和学校,而应回归社会和生活,发生在任何有学习需求的地方。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将走向泛在学习。泛在学习不是以某个个体(如传统学习中的教师)为核心的运转,而是点到点的、平面化的学习互联。“泛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16],最终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学习”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17]。

4.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

“绿色教育”强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智慧教育的指导理念也是其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实现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推动绿色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基础设施(iaaS)、研发平台(paaS)、应用软件(SaaS)三种计算资源,可以实现管理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存储,实现管理业务流程的统一运行与监控,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减少教育管理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QRcode)、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等技术,将各种教育装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大数据技术全面采集各种教育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处理,可以为教育决策(经费分配、学校布局等)提供数据支持,而科学的教育决策又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办公自动化全面普及,将大幅度减少纸张浪费,实现教育领域的低碳环保。不仅仅学生的学业需要“减负”,教育的管理业务也需要“减负”,精简管理流程,废除或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如繁琐的公文审批、设备招标、经费报销等),不断提高教育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

5.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智慧教育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评价方式,“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与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智慧教育环境下包括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质健康评价、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等在内的各种教育评价与评估,将更具智慧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2013年9月1日教育部开始推行全国统一学籍,每个学生都分配一个能够跟随他自己一生的一个学籍号。“全国学生终身一人一号”的推行,为全国教育数据的统一采集提供了条件,学校不仅仅能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籍号持续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与学习情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科学数据分析结果。

(二)技术特征

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核心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

1.情境感知

情境感知是智慧教育最基础的功能特征,依据情境感知数据自适应地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服务。常用的情境感知技术包括GpS、RFiD、QRCode以及各类传感器(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情境感知的对象包括两类,分别是外在的学习环境与人的内在学习状态,具体感知内容包括:(1)感知教与学活动实施的物理位置信息;(2)感知教与学活动发生、进行与结束的时间信息;(3)感知教与学活动场所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感知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背景;(4)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如焦虑、烦躁、开心等;(5)感知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知识缺陷等;(6)感知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等;(7)感知学习者的学习与交往需求。

2.无缝连接

泛在网络是智慧教育开展的基础,基于泛在网络的无缝连接是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无缝连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集成:遵循技术标准,跨级、跨域教育服务平台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集成;(2)虚实融合: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无缝融合;(3)多终端访问:支持任何常用终端设备无缝连接到各种教育信息系统,无缝获取学习资源与服务;(4)无缝切换:学习者的多个学习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同步、无缝切换,学习过程实现无缝迁移;(5)联接社群:为特定学习情景建立学习社群,为学习者有效联接和利用学习社群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支持。

3.全向交互

教与学活动的本质是交互,智慧教育系统支持全方位的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互。全向交互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交互:通过语音、手势等更加自然的操作方式与媒体、系统进行交互;(2)深度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促使深层学习发生;(3)过程记录:自动记录教与学互动的全过程,为智慧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智能管控

教育环境、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智能管理是智慧教育的核心特征。智能管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控制:基于标准协议,实现信令互通,进而实现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等全过程的智能控制;(2)智能诊断:基于智能控制数据和结果,辅助管理者快速、准确诊断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教育业务开展过程中、教育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智能分析:在系统内各类数据的汇聚与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分析,为智慧教育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升级改造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智能调节:感知教室、会议室、图书馆等物理场所的环境,依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动态调节声、广、电、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5)智能调度:基于智能诊断、智能分析的结果,科学调度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机构布局、分配教育经费等。

5.按需推送

智能教育要达成“人人教、人人学”的美好愿望,教育资源可以按需获取和使用,教与学可以按需开展。按需推送是智慧教育的另一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按需推送资源:根据用户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或信息;(2)按需推送活动:根据用户的现有基础、学习偏好以及学习目的,适应性推送学习活动;(3)按需推送服务:根据用户当时的学习状态和需求,适时推送学习服务(解决疑问、提供指导等);(4)按需推送工具:根据用户学习过程记录,适应性推送用户学习所需的各种认知工具;(5)按需推送人际资源: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学习的内容等,适应性推送学伴、教师、学科专家等人际资源。

6.可视化

可视化是信息时代数据处理与显示的必然趋势。可视化是智慧教育观摩、巡视、监控的必备功能,也是智慧教育系统的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视化监控:通过视窗可以监看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2)可视化呈现:通过图形界面,清晰、直观、全面的呈现各类教育统计数据;(3)可视化操作:提供具有良好体验的操作界面,以可视化的方式操作教育设备和应用系统。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