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十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十篇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6:24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篇1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价值

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课不参加高考,于是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越来越不重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把高中思想政治课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来看。其实,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高中学生进行系统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课程。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课所具有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转化功能无论我们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十会重要的政治价值

首先,要明白我国的国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实行社会主义教育,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正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而国家意识形态,象征着国家权威与统一,要求每个公民必须承认它、接受它、信奉它。历史上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统治阶级都从未放松过对公民的国家意识形态教育。尽管现今的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国家制度,有多种多样的政治意识形态,但每个国家都在通过意识形态来控制社会,巩固统治,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所不同的只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别。但在对公民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有一点在各国又是相同的,即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去改造人、塑造人。国家的学校必然和必须灌输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使国家意识形态,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信仰。

其次,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或课程在教育职能有着很大的区别,它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它在向青少年灌输国民意志,排斥异端思想,把握舆论导向,提供精神动力,促使社会价值观的终极导向一元化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政治价值因此显得尤为突出。今天,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市场经济的重利性、竞争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这一切使得意识形态与现实分裂所造成的精神危机、价值危机、信仰危机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由此可见,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政治价值,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重视思想政治课价值,并切实搞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育改革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我国的高中教育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和典型的分科教育,在教师和学生中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思想,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所以学科分的很细。几十年来,虽然为社会主义事业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素质发展不全面,适应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弊端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日益突显出来。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针对此问题不断借鉴国外中学成功的教学经验,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特点,就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与探讨。在加大高考制度改革力度的同时积极改革课程体系,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不断加强高中学生知识的综合学习,使高中学生能够补充分科教学的不足,力图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教育内容扩大化、多样化的客观要求。现有的教育改革在高中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使建立全面合理的综合课程体系仍有很大困难。

高中思想政治课虽不能说就是综合课程,但它的综合性极强。其内容覆盖着多门学科,不仅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宗教等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而且还涉及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自然科学常识,以及现代高科技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同时,思想政治课还要重点介绍党和政府所制定的现行路线及重大政策,因而它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特点的学科。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实施以国家意识形态为核心内容的普遍的、常用的文化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的同时,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的宗旨。在教育改革中有具重要的价值。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色

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只有将它与实践相合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一教学方针是由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从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来看,它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马克思主义常识和有关社会科学常识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思想政治课与其它课程在教育价值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别。其它课程的教学更多地重视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仅受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思维方法及认识能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社会上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干扰。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的社会现象,以及学生对此产生的大量思想问题。所以思想政治课既要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又要解决各种社会意识的影响和学生情感习惯、信念等方面产生的对无产阶级理论信与不信的矛盾。

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学还包含教育者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以自己已有的认识水平为基础,自觉地选择,消化、吸收这些教学内容,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过程。这要求思想政治课还要解决行与不行的矛盾。解决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所授知识的知与不知、信与不信,以及这些知识在学生身上能否达到与行动相统一的矛盾,给思想政治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篇2

我所说的“合作教学”的形式有三种,包括“师师合作教学”、“师生合作教学”和“生生合作学习”。

一、“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教学”即学科合作教学

任课教师们的教学活动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而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是独立的、有意识的、理性的教学活动。这种看似平常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进行教师的强强联合,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把学科之间有机地链接起来,还知识以真实、客观的面目,更适合现时高考文/理科基础的要求。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一个诸葛亮”。各位教师的合作,就如同一位专家给学生们授课,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较自然地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更具体的教学过程。这种做法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就是学科合作教学。如:高中政治教材中“我国国家职能”的内容是比较重要而且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单凭政治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透彻,如果搞学科合作教学,情况就好得多了。政治教师介绍我国国家职能的内容后,历史教师为其提供大量准确、充分、详实的历史资料,如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还击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以及我国人民共同抗击“非典”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从对外对内两方面证明了我国有效地行使国家职能;物理教师和化学教师借此可以通过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例如“神舟六号”和“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以及我国国防的现代化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并用事实证明,我国不仅要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还要求人们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已经存在的诸如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把我国建设得更美好,进一步使我国的国家职能具体化。

人类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任务不再是不断地向学生的大脑填塞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努力寻找能够传播与驾驭知识的契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的素质及教师的合力是个关键因素。教师们的合作越默契,学科链接越自然,就越容易将学生引入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中,长期坚持,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也会得益不少。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合作。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师生合作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师生合作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例如,我教学高一政治新教材(上册)第六课《投资的选择》第一节“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这一框题时,由于这一框题既是本课的重要内容,又是同学们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因此,师生共同确立研究的问题:怎样防止不合法的收入流入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于二十一世纪初期几年先后八次降息,同时征收利息税,存款储蓄利国是否利民?确立探究的问题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搜集加工处理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和学生共同研究分工,又要为小组提供咨询和探究的指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围绕着储蓄的含义及类型、作用几个方面,先后两次到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中国农业银行进行调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在网上下载信息。各小组对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在师生共同探究中进一步学习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提出问题,并由对问题有深入了解的小组派代表回答,在共同交流中完善课前探究和课堂学习的知识,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课前调查探究的好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学到了课本中未涉及的知识。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教学”,既符号当前思想政治课改革的要求,又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想政治带来的消极影响,鲜明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思维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特点,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师生合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即小组合作教学,它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教学活动。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自由搭配,再将男生和女生根据学习水平、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按照“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提高”的原则,将学生划分成6-8人的伙伴小组,这样分组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小组间的学习竞赛,伙伴小组的成员为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会主动合作,积极寻求帮助,可求助于本小组内的成员,也可求助于其他小组。例如,我在教学高一政治新教材(下册)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中的第三框题《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之前,布置学生结成伙伴小组,调查了解所在社区的居民委员会,为理解“我国发展基层民主的重大意义”的课堂教学准备大量的感性材料,到教学这一框题时,采用设问交流的方式,允许学生提出问题,请另一伙伴小组的成员回答,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可求助于小组的伙伴,也可求助其他小组的成员。允许学生求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不必为“答”而顾虑重重,为他们创造了更多成功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回答中找回自尊自信。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篇3

【关键词】阅读;思想政治课教学;作用;实践

1阅读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理解文本、感悟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阅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阅读需要调动多个器官,如口、眼、耳、脑、心,让五官协同发挥作用,增加了信息向大脑输送的渠道,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排除外界干扰,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五官并用也有助于强化记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与文本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智慧的对话,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所以,阅读也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将“读”与“思”结合起来,在不断变化的语言中感受、领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吸取文本的精髓。正如理学大师朱熹所言:“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长教此心在上面流转”(陈敏,2012)。

(2)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树立崇高理想,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作了明确规定:“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就明确指出了,这门课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教材的编写或课堂教学,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根本性质和任务。思想政治课教材通过准确简洁的文字、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详尽的论述,体现出一定的道义和社会价值观。阅读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课文中的原理、案例、思想感情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使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溢于言表,把书面文字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的隐情妙趣抒发出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阅读有利于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新时期,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人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因此,“学会生存”就必须“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阅读又是学生自主学习政治课的主要形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我们可以在培养学生阅读政治文本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阅读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好、更主动地学政治、用政治,最终实现自我能力的超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

2运用阅读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以课本为读本,根据内容的需要进行阅读:政治课教材中概念的解释、原理的表述,都力求用简洁准确的文字的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描述,因而简洁的语言,严谨的表述,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熏陶的范本。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非常主张阅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郝淑彬,2011)。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以《经济生活》一知识点“纸币”为例,教材内容为“是由国家(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因此,把握以下几点:①发行主体——国家、地区。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下,香港、澳门陆续回归祖国。这两个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授权下发行纸币。随着贸易自由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欧洲的一些国家成立了区域性的国家组织——欧盟,为了加强内部经济的联系,发行了成员国统一使用的纸币——欧元。这样学生就明白了纸币不是谁都可以发行的。②特征——强制使用。国家或地区会根据经济发展或社会运行的要求,发行新的纸币,废止旧的纸币。比如民国时期的“袁大头”随着旧制度的消灭、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而自然废除。③本质——价值符号。在商品流通中,金属货币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逐渐被纸币代替,本身没有价值,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是价值符号。特别强调“符号”二字,所谓“读书须仔细”,“一字值千金”。

(2)根据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恰当的补充材料进行阅读:《文化生活》“文化塑造人生”一框教学,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教材只有结论,难免给人干巴巴的、空洞乏味的说教感觉。为了以理服人,将1928年创作的《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引进来。1934年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借助多媒体,投影这两首词,配以背景音乐,在铿锵有力地诗词中感受革命时期面对白色恐怖泰然自若、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正是在这种大无畏精神的感召下,无数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这样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突破了难点。

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重视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充分发挥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敏.朱子读书心德[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6)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作用实现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定位及特征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纲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据“05方案”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相关知识。这是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感悟人生、规划未来,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等。二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知识。这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反映党的四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等。三是形势与政策的相关知识。这旨在介绍国内外重大的事件,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民情,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等。

根据以上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敏锐的思想政治性。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内容传达的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含义充分表现出来,准确传达出党中央、国务院的政治立场和态度。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时期新阶段就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服务。这一服务方向充分体现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敏锐的政治性。二是鲜明的时代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指导意义,体现了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三是强烈的实践性。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一刻也离不开实践,只有依靠实践,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象的实际,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只有投身实践,才能向大学生宣传党的理论、方针、路线,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而且,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内容、计划和步骤,都来自实践并受实践检验。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按照05新方案的要求,高职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使学生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和遵纪守法的基础。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2010年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世纪新时期的战略机遇期,大学生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走向。而高校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质,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创造更加充分的政治条件,确保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政治方向。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全面提升大学生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个性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大学生人文关怀、爱国情怀、民族感情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任,而这些素质和价值观将决定或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引导学生把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追求自我,崇尚成功,实现人生价值,是高职学生的共同心声。然而,对于怎样取得成功,如何处理好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大部分高职学生比较茫然。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深入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等,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懂得任何时期、任何人只有把个人的成长发展融入国家与社会的大环境中,并能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来确定个人发展目标,以主人翁的精神主动学习、积极锻炼,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光荣的使命。这样,才能不断地从社会中汲取营养和发展动力,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如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坚定信念、完善人格。要对自己所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信、真用、真学、真教,要把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二是夯实基础理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识魅力。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还要以课程专业知识为核心,广泛涉猎各门具体学科知识,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广博的知识结构。其次,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高职教育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思政课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可以聘请生产一线的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做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由他们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他们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丰富纯熟的实践技能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活教材,更能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重构解构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创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统一通用教材,新课程方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很强,进一步增强了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然而,却没有突出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现实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无论是在知识基础、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接受能力以及个人道德素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创作,使其能切实符合高职教育特点。

首先,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赋予教学内容时代性。要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课程的统帅和主线,要根据国际环境和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大学生能及时了解国情,认清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其次,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教学中要把理论性、政策性较强的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具体化。再次,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引导学生成人成才。高职学生与一般本科生相比,他们思想上惰性较重,上进心不强,价值观念淡薄,对自己的行为规范要求不够严格,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完备的知识基础,自信心不强,对自身评价不高,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因而思政课的教学必须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来进行,要联系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时指导他们正确处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学习、交往、情感、就业、成人、成才等问题,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提高思想认识。最后,要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使教学内容贴近职业生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选择并突出那些社会急需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比如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教育、创新教育、就业创业教育、法纪教育、恋爱观教育等内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这样他们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及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改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不仅是思政课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措施。

首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参与式教学。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讨论法、辩论法、iSaS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在这里起到引导的作用,学习任务更多地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的。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案例式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几乎每一章节的教学都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教师要对生活中的经典案例,对发生在大学生中的一些鲜活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从而增强理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再次,推行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就是要通过在研究和探索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需求,使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从“要我们学”到“我们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思政课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而高职教育本身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特点则为高职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首先,要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并纳入教学计划当中。教学组织管理部门每学期要根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本学期要进行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做出统筹安排,规定相应的学分、学时,并要由专人负责。其次,恰当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科学性,能够体现思政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形式要灵活多样,如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再次,建立思政课实践基地,把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校内实践应坚持课内外实践与课堂理论教学同步,如采取课堂讨论、辩论、主题汇报等方式,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读书汇报、观看“红色影视”以及征文等活动,使学生在切身体验和感受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校外实践应发挥高职教育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优势,选择学生的专业实习单位作为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参与企业技术

革新的过程中加深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奉献社会的敬业精神。

(五)改革考核方式,努力体现知行统一。传统的考核方式倾向于单一的量化评价,用分数来量化考核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一方面量化的分数既不能够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精神境界、人格等内隐的素质,另一方面极其容易导致学生的急功近利,“重结果、轻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良好思想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中,不应该仅用考分来量化学生的成绩,应该注重结合量化与定性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行为考核,学习过程的考核,收集关于学生进步情况的信息,随时考察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和学以致用的效果。建立复合性的、过程性的考试指标评价体系,把学生的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平时成绩占30%,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业及课外的行为表现等方面予以评分;实践成绩占20%,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必须要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如调查、访问、参观,写出实践报告,考核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占50%,可以采用开卷或闭卷的形式,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着重考察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掌握知识的牢固度。这一考试模式就是把过去一次性的评价分解为多次考核,变单一的考核为多元的考核,把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有机结合,既保留了传统考试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运用多指标的评价形成学生的综合成绩,与传统的“一卷制”相比要合理得多。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本报评论员.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二论学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04-27.

[3].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13日)[n].人民日报,2010-09-09.

[4]邱秀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72-75.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13

1调研概况分析

本次问卷总计发放2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93份,被调研者均为2012级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上学期参加过军事理论课程学习,且男女比例为1:1.07,性别基本持平,总体看来,达到本次调研环境要求。

2问卷调查相关内容指标分析――高职学生对于军事理论课程的现状认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评价

通过本次问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2.1学生对于军事、国防知识的关注程度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高达91.2%的被调查学生参加过军事训练及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但是经常关注军事新闻和政治、经常谈论军事和国防话题的人分别只有17.6%、21.8%,78.2%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军事了解很少或一般了解,且76.7%的人获取知识的渠道为课堂、书本及新媒体。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军事、国防知识关注度不够,军事理论课程的普及度有待加强。

2.2学生普遍认为军事理论课程很重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学生中84.5%的人认为军事理论课程很重要、对自己发展是有帮助的,其中34.2%的人认为非常重要,40.4%的人认为开设军事理论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只有3.6%的人认为没必要开设。由此可见,学生普遍认为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很重要,且对自己有用。

同时从调查结果看,66.3%的被调查者认为军事理论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近28%的人认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9.4%的人认为可以提高自身国防安全意识,34.7%的人认为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只有7.8%的人认为毫无作用。故可见,学生普遍认为军事理论课程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较大。

2.3学生对于时事政治有着自觉的政治敏锐度以及较浓厚的兴趣

从影响我国的国防实力、增强国防的方法、中美国防力量对比等问题的调查情况来看,被调查者的选项分布比较平均,说明学生对于政治形势有着自己自觉的、独有的判断力,不随波逐流,不是简单的思维定式;从“我国周边突出的安全问题”一项的调查情况看,59.1%的学生选择是中日问题,由于近期问题的备受关注,直接说明学生对于时政、军事等社会热点问题是很容易产生兴趣的。

2.4学生希望通过创新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52.8%的学生认为笔者所在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得到了体现,这就说明仍有半数学生对我院军事理论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并不十分肯定。“如何在军事理论课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一项的调查中,93.8%的人认为可以设置军事类社团并开展多样化的国防教育活动,56%的人认为可以增加军训时间并在其中穿插军事理论课程,42%的人建议学校开设军事类选修课程,这都表明了学生普遍希望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不要局限于时空的限制,应当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今后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的建设方向

3.1加强军事理论课程设置的普及性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化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军事理论课程应当贯穿于整个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覆盖于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通过必修类公共基础课程、院级选修课程、国防教育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加大教育的覆盖面和时间跨度,引导学生多关注军事新闻和时事政治,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国防意识,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化、全面化以及全程化。

3.2突出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正如调研中学生普遍共识的,军事理论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应当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校方应当给予组织上的保障以及经费上的支持,需委派专人负责,制定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配套优质教学资源,提供科研平台,与其他思政课程一样,齐抓共管,提高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军事理论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3.3结合军事理论课程内容的时政性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国防军事类知识具有十分明显的时政性,所以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不能生搬硬套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及内容,要结合重大时政要闻,紧扣相关重大节日,将学生关心的军事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子”,通过深入浅出的剖析和鼓动,打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激发他们爱国主义的热情和投笔从戎的满腔热情,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3.4发挥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创新性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普遍不太认可课堂理论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而倾向于接受创新型的教学形式。结合军事技能训练,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性教学;举办各类国防教育活动,将教学贯穿于活动之中,开展娱乐性教学;紧扣军事热点问题进行启发和讨论,开展启发式和引导性教学,这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均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于涵.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30-32.

[2]沙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研报告[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6):77-79.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篇6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教育;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

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新时代,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上升到更高层面,在落实“大思政”和“三全育人”方面狠下功夫。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更具有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伴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全面深入实施,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驱动作用,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切实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创新、发展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而在落实“大思政”和“三全育人”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1“互联网+”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驱动作用

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新形势下,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来说,应当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将落实“大思政”和“三全育人”作为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并切实发挥“互联网+”的驱动作用,积极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更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互联网+”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特别是由于“互联网+”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渗透性、拓展性,因而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化,比如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网络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再比如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等等;“互联网+”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教学,能够运用远程教育平台、“微课”平台、“慕课”平台等开展体育理论教育,并且融入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使其更有针对性和特色化,同时也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融合性,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互联网+”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互动,比如在推动“互联网+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构建更具有创新性、系统性、效能性的体育理论教学体系,把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体育理论教学体系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全员教育、全面教育、全方位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进而在落实“三全育人”机制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2“互联网+”驱动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2.1完善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要想使“互联网+”有效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一定要在构建完善的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方面下功夫。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着眼落实“大思政”和“三全育人”机制,着眼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意识和能力,大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同时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微课、慕课、在线开放课程等等构建多元化、系统化、协同性体育教育,并且融入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打造团队精神、强化合作意识等融入到课件当中,进而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升。要着眼于构建“大思政”格局,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和渗透性,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积极探索更具有创新性的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2拓展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由于“互联网+”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融合性和综合性作用,要想更好的发展“互联网+”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驱动作用,还要在拓展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上功夫,要将“落实责任、规范发展、突出重点、强化基础”作为推动高校院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大力加强远程教育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特别是要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优化和完善,重点要在构建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运行机制、服务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要不断增加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别是要在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方面取得突破。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融合创新,比如在开展“视频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女排精神”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

2.3创新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牢固树状“互联网+”思维,将思想政治教育紧紧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并且要在模式创新方面下功夫。要大力推动“互联网+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切实加大体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网络化、乃至智能化投入力度,除了要运用微信、QQ等平台开展“即时性”体育理论教学之外,也要在构建远程教育平台、“微课”平台、“慕课”平台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并且要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着眼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大力加强运行体系、服务体系、资源体系建设,同时还要在运用新媒体开展融合教育、渗透教育、综合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引导学生通过微信、QQ组建“体育社团群”等等,并且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篇7

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17-03

网络的发展使高校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并且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便利与乐趣,但是同时,网络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也对学生的思想取向、行为取向以及价值取向带来了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难度。面对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环境带来的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抓住机遇并积极应对挑战,通过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创新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任意联接与广泛联接的特点,并且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所以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为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空间进行了拓展,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进行了丰富,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具有了更多的选择性,能够更好地突出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与此同时,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也十分明显,如网络中具有多元化特点的文化传播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学生对网络的心理依赖使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兴趣淡化、当前高校的网络教学阵地构建有待进一步得到强化、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及学生发展需求等。

二、网络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创新对策

网络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充分抓住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带来的机遇,并通过对网络的充分应用来应对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当前大多数高校都意识到了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来将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向网络阵地延伸。

1.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整合来充实思政课内容。首先高校要对自身网站内容进行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多层次且丰富的教学资源。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占领网络阵地的过程中在布局、水平以及维护方面都存在不足,而要构建具有较高水平和深远影响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网站必须有足够的人力与物力来进行支撑。高校思想政治课网站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具有的主导地位,从而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的舆论引导性和思想引导性。高校思想政治课网站不仅要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同时要强化多媒体资源的构建,如构建多媒体学习信息库,通过这种信息库学生可以查阅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下载红以及红色歌曲、讨论时事政治等,同时网站可以通过整合和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论来向学生传播,推动这些文化的产品化和媒体化来调动学生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参与性以及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其次高校要重视网络优势的充分发挥并对教学资源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网络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快捷性、时效性和丰富性,这些特点同时也是网络所具有的重要优势,这些优势为社会生活以及生产带来很大便利。网络中具有大量了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选择的空间,同时网络可以将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以文字、影像、声音、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这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应当善于通过多媒体形式来表现教学资源,采用网络来实现教学信息的接受和传递,在这种教学下,学生可以具有选择性地开展思想政治课学习,在强化自主学习意识的基础上深化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2.构建多样化的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的构建中,首先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网络讨论平台的建立。网络讨论平台允许学生接受信息与发表言论,这样的场所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借助这个交流平台,教师可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焦点以及时事政治供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运用和理解,从而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内化。同时教师可以在讨论平台优秀的思想政治课讲课视频,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通过网络讨论平台,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可以得到体现和强化,教师通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来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其思想变化,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这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重视网络考试平台的构建。高校思想政治课传统考试内容重视命题考查,这种考试模式具有种种弊端。如命题试卷考查以全体学生为对象,虽然这种考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同时传统考试模式造成了印刷材料与纸张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在网络环境中,网络可以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考核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需要依赖于高校的校内网系统,系统构成包括学生与教师登陆、在线考题自动生成、阅卷系统以及成绩生成等部分。学生可以使用自身的用户名与密码登陆考试平台后会得到一份自动生成的考题,每个学生所得到的考题不尽相同,这种模式不仅能够确保考核的公正公平,同时也可以防止抄袭现象并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阅卷以及成绩生成都由系统完成,而教师的任务则在于对教师的试卷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发展十分迅速,这种考试平台的构建和运用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吸收,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3.推动网络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结合。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发挥网络优势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社会实践教学的作用,所以网络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需要做到网络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结合。高校需要在社会力量支持的基础上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实践活动,这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现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优势在于能够将学生、课堂以及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推动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了解民情、社情以及国情,从而实现学生眼界的开阔以及动手能力和才干素质的提高。同时在网络环境中,网络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运用,所以社会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弥补网络的这一缺陷,使教师通过学生实践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增加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在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一是组织学生进行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军事训练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并坚定学生信念、磨炼学生意志;二是在假期中组织学生参加进社区、三下乡等活动,在做好调研工作、立项工作以及组团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学生参与与学生评价工作的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在推进思想政治社会实践基地构建的基础上与党政部门配合来完善思想政治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三是组织学生参加“红色之旅”。通过对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来让学生了解我国革命、改革、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的人生目标。

4.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思想政治课教师综合素质中,核心素质体现为思想道德素质,而其他素质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都受到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网络文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给教师的思想带来了冲击,部分教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信仰都受到了负面影响,所以重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只有教师具备正确的思想取向和价值取向,才能够确保思想政治课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另外,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师都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也不例外,所以高校要通过组织培训和教师交流来推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强调教师网络教育能力的提高。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对网络优势进行充分发挥才能够应对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带来的挑战,所以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教育能力。当前高校中许多思想政治教师受到背景经历以及年龄的影响都普遍对网络教育技术表现出了不适应性甚至产生了畏惧心理,针对这一问题,高校有必要开展网络教育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认识到网络教育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从而让教师更多地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

总之在网络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通过对网络的运用来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做到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整合来充实思政课内容、构建多样化的网络平台、推动网络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结合、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在发挥网络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范丰臻.关于网络政治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蔡晓平,蒋林浩.专题学习网站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6,(5).

[3]游秋梅.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何伟刚,三峡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08)09―0207―0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担负传承文明、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多功能组织,在构建社会的总体和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直是对学生进行先进思想教育的最直接的传播者,他们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其他教育者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还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优势

相对于高校其他专业的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具有“主力军”优势与作用,尤其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具有先天的“主力军”优势与作用,这种优势与作用是高校其他专业教师所不能取代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相对政治素质较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出于对党的信念、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从一开始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一职业起,就客观上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大学读书时选择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毕业后直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首先是热爱这一行,坚信马克思主义;其次是爱学生,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追求真理。高校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一直稳定在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第一线。方永刚就是最杰出的代表,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觉悟,看到了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从另一个方面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共党员所占比例较高,从笔者所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看,现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38人,其中中共党员有28人,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数的72%以上,比其他专业教师中党员所占比例都高。据了解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中共党员比例都是较高的,如此高的党员比例,在大是大非和原则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建立和谐校园,这是一支政治上完全信得过的教师队伍。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质过硬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过系统学习和掌握,受到了正规和严格的学习、研究方法的训练,他们不仅了解中国社会历史,特别对近代中国发展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伟大历史作用,相对其他专业老师来说,把握更全面,了解更深刻。对党的方针政策和一些创新理论理解快、接受快、运用快。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社会新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历和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知识结构也日趋科学和完善。这种趋势在高校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包括健康的人际关系,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支持、学校建设的协调发展等方方面面,其中科学、自由、民主平等、批判、创新精神是其基本内涵,它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指导,需要把先进思想传授给学生,显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学优势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教学。教学过程的主体之一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即学生。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学生这个基本群体或人数最多的主体,用什么样的思想理论教育和引导他们,既关系到学校的和谐稳定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其职责是把先进的思想文化,通过课堂教学和其他形式灌输给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广泛性、普及性和提高性的特点。任何一所大中专院校,都必须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中国国情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意识的本质反映。尽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但都是整个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课程就其内容来说,还具有针对性、说理性和适用性一些特点,社会上讨论争论的一些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其他专业的教师可以不直接过问与不答或者少问少答,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却不能回避,必须在探讨基础上给予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对学生许多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正确引导。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要准确依据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各项方针政策,及时加以阐述;向所教育对象描述出反映国家发展改革的新思想、新突破。因此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具有教学优势,要先弄清楚学生在干什么、想什么,其思想政治教育才有针对性,才能在互动中进行有效教育,才能明确解答学生的疑惑,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作用的有效途径

虽然构建和谐校园要充分调动和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也需要高校内部机制的健全完善,但充分发挥和调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主体的能动作用更重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主体的能动作用,应重点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重视

良好结果在于良好的工作,良好工作在于良好领导。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领导,在于领导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工作作风。众所周知,和谐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但其重要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和谐相处。而和谐校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现人文关怀、体现相互尊重与关爱,尤其是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是非常重视的,也制定了保障教师权力的法律法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高校领导中个别人也产生了一切“向钱看”的认识,片面把教育这种公益事业当作一个大的产业来发展,少数高校的领导,只把眼睛盯在可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的教师和专业,给他们政策、钱、物上的支持,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只是口头上重视,文件上重视,实际上不重视,更有人极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这种背离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思想认识,带来的危害也是严重的。它所奉行的价值导向和成功标准单一偏执,同时造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失衡,失去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它的特殊性,它主要是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的思想意识是复杂的,思想意识的成长发展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了的,要经过小学、中学、大学许多具体不同特点的阶段接力才能达到一定水平,有时候和有些工作很难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思想的转变可能是他一辈子的事情,一次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能影响他的一生。整个一代人思想的转变,决定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作为学校领导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又有着特殊行业中的特殊性,他的作用是其他教师不可替代的。所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信任,使他们在宽松环境中愉快的工作。

(二)政策导向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对倾斜

学校要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造民主向上学术氛围,为教师提供“充电”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把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也是如此。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特殊性,学校的各种政策的制定在导向上要适当相对倾斜。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自己所从事工作有一种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呢?各个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定一整套符合本校实际考核标准,发挥政策激励导向作用,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和规范,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去工作外,在指导思想上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课放在应有的地位,这样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才能有为。与此同时,能不能考虑在科研奖励、职称评聘、学习进修、选拔任用等方面也制定配套的规定,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其是吸收更多年轻人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队伍中来,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和空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更稳定,后继有人。

(三)多方面支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提高

随着我国全方位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许多新问题、新冲突、新矛盾不断出现,一是更需要理论创新,二是需要人们建立起一种新思维来面对和应对现实和未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必须自身有坚定的信仰,不仅是自身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目光敏锐,也一定是一个马列主义的坚定拥护者,还要善于研究,提高个人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能够深入掌握和理解有关理论。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时代要求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篇9

论文摘要:为了使基础教育满足时展的要求,国家大力推进墓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从课程设置、教材制定、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设计。本文在分析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途径的探讨应运而生,对我国长期以来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等顽疾展开了严峻的挑战。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符合高中生的实际。

在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很多内容没有贴近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感受,虽然通过新课程改革已经部分消除了“成人化”色彩和“假、大、空”的特点,但由于教材还是免不了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所提的思想政治教学要求还是不能紧密联系高中学生的实际,难以对高中学生起到真正的素质教育作用。

(二)传统教学方法仍占据主导地位。

相关调查显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居主导地位,缺少社会实践活动法。调查还显示,很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并不真正了解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对新型教学方法认识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常常可以发现,尽管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却不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你教我听”,“你写我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

(三)信息化教学方式只流于形式。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多为个人制作,而多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这方面知识水平有限,所制作的教学课件质量不够高。其次,有些老师把多媒体上课作为表演场面,只有偶尔上公开课、研究课和观摩课时,才采用多媒体上课来“装点”门面。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一)教材建设应和课程建设同步进行。

客观地说,如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内容已经比较注意反映时展的要求,教材经常修订,几乎届届都是新教材。尽管如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滞后的情况依然存在。思想政治课是供高中生学习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就要从高中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脱离高中生的实际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应该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课程的设置要有整体性,教学目标要有连贯性,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而教材编写则要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特征,即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和人文性。此外,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针对高中学生的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激发他们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

(二)传统教学方法应向研究性学习方法过渡。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被特别强调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目前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都开始实施,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有部分教师开始尝试。“研究性学习”方法有助于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为自主性学习,由单一发现性、封闭性学习转为综合、开放性的学习,由掌握知识到转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课题学习方式就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布置和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分小组或个人就某些时事问题进行一些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自主研究和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有利于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三)正确发挥思想政治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多媒体网络课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综合,教学内容的浓缩,需要注意的是今后高中思想政治课课件的设计不能仅仅是把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如果材料只是单一的文字、书本内容的浓缩,缺少动画、图像、视频资料,就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产生兴趣。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政治学科的特点,选择一些具有时效性的、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或时评作为辅助教学材料。比如《汉川大地震献爱心》等。把它们以适当方式引人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会用课本相关知识来理性地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篇10

摘要:基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弱化的现状,提高课程实效性的问题迫在眉睫。需要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定位,着力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建设,在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D442.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42-03

目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教育内部形势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已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旨在就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内涵及问题的提出

实效性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依据一定的目标为完成某种工作任务而采取的各种行动、举措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是实践活动对于目的的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它充分反映活动过程与最后结果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教育者采用课堂或者是课外教学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正视社会,处理好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思想上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坚定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际效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新形势下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已成为一项事关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

1.在课程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找到提升实效性的切入点。所谓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定位,是指从教育学的视角结合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在当前高校育人体系和课程结构中功能、地位、作用,为在教育实践层面发挥上述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提供认识前提。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但需进一步明确的是,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唯一渠道混同。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弱于专业课程,这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抵触,也是大学必修课程,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神化,把其教学目的定位得太高,与现实脱节,当它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又开始怀疑其的作用。因此,应该重新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的建设。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现行教材是根据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有关规定实行的。一般而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四门,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修课程两门,分别为形势与政策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根据教育部新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对相关教材的建设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推进与加强。同时在教学参考、学生辅读以及理论普及读物等方面也应加强建设,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历层次、书籍的载体模式等因素努力构建集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可读性为一体的教材体系。同时要对教材使用实行即时监测制度,积极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征求师生使用意见,把一线教师及学生的评价需求作为教材修订完善的重要标准。

3.创新教学方法,建设理念先进、方式多样、组织高效的教学体系。目前限于软硬件、师资队伍不足等方面的条件制约,大部分高校采取大班、多班授课,一个教师带多门课、带多个班,教师的工作量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差。且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育;偏重灌输方式,轻视自我教育;偏重教学内容,轻视教学形式的创新。为此,建议强化教学管理,严格保证学分学时,认真执行教学大纲和相关教学计划,在教学任务制定的过程中保证中班教学规模,原则上班容量不可超过100人。同时,积极使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探索讨论式、小组式等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努力构建互评互学的教学制度,开展教学观摩学习活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融入知行合一的意识,积极改革课程考核办法,着力构建科学全面客观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和方式,改进评教流程,积极将评教结果融合入下一步的课程开展中。近年来,我校逐渐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体系,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强化课程建设的老带新机制,将集体备课和优秀教师引领相结合,注重团队攻关与教学积极性的发挥,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的契合,努力建设理念先进、方法多样、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4.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第二课堂,形成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相关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第二课堂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课堂教学一起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注重学生骨干培养与相关社团建设,包括整个校园环境、文化与氛围的构建上都应该进行积极的努力,不断整合资源,强化实践,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并以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性。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学习、积极研讨、积极总结、积极实践,鼓励学生形成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一些模糊认识在讨论中增进价值认同,增强理论自信。从而促进课堂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并通过这种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教师两方面力量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形成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党委宣传部、学工及团委等相关部门合力的实践教学工作体制。

5.创新教学考核方式,探索建立全面、全过程和多角度考核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是课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长期以来,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很难完全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育效果实效性目标实现情况的考核一直以来是困扰提升实效性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较少参照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表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考核结果并不能说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难以考核出课程的教育效果。在现行的比较多见的两种考核方式中,理论考试一般为开卷方式,而平时成绩老师一般以学生的课程出勤为基础,其考核效果可见一斑。(2)教学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异,难以学以致用,以现行的内容为准考核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也就容易出现问题。此外,改变目前重视开卷考试,轻视闭卷考试;重视期末考试,轻视平时考核;重视课堂考核,轻视课下考查的方式,探索适合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结合不同院校实际,探索更具实效性的评价考核体系势在必行。

体上,应按照以下两点进行探索:(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考核中,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讨论、共同研究、努力创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2)综合考核评价原则。注重学生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既重视总结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既重视核心知识的评价,也重视伴随知识的评价;既注重考核基本的理论知识,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将课堂教学考核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进行全面、全过程和多角度考核评价的评价体系。

三、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实践性,积极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化与专业化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学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一线工作人员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中优秀的实践性人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理论功底深厚,但与当前大学生的实际互动不足,缺乏对大学生实际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需求的了解,实践基础的缺乏,直接导致课程针对性时效性不足。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将专职教师的理论高度、研究深度与学校思政教育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在这种师资队伍构建模式下,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等模式重构课程体系,不但可以使课程体系、内容更贴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更可使师资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升,既强化专职教师的实践基础,也提高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全面促进师资队伍的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民族兴盛的主力军,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对于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渠道,也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大学毕业生的根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不可取代,其教学效果影响深远,不可忽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2]张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6):144-146.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4]教社科[2015]2号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eB/oL].教育部官方网站.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