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针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44:45

教育方针的含义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德育非政治化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政治”。

第一,关于“德育”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学界对“德育”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争论的焦点在于“德育”是否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确定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主要根据,是理论对实践的关系,是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把“德育”理解为“道德教育”,从字面上看不失为合理的解读之一。从伦理学或道德建设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可以简称为“德育”。但是,作为我国教育全局中与“智育”、“体育”、“美育”相并立的概念,“德育”决不能仅仅归结为“道德教育”。我国的教育方针用“德智体美”四个字概括了教育的内容。“德”育包括的内容应该是:为了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除“智”育、“体”育和“美”育外的所有内容。

“德育”的含义问题,决不只是一个文字解读的问题,不是仅仅从字面上推敲就可以确定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全局出发来确定的重大问题。它首先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然后反映为一个理论问题。在我国教育的全局中,适应不同受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内容,但从总体上看,开展与学生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相适合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因而教育方针中的即当代中国教育中的“德”育概念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内容,这既是“实然”,也是“应然”,既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也是完全合理的方针。正因为如此,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可以指称同一的对象,只是根据具体场合的需要,分别采用了这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例如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分别以“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但都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如果像某些论者所主张的,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不能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那么,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就没有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位置,以教育方针为依据的我国学校教育中就没有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地位。这种教育理论如果被付诸实践,必然会导致削弱和损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后果。因此,联系我国教育的实践以及“德育”概念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社会生活中使用的实际来看,把“德育”说成是不得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道德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排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德育非政治化”的理论。从字面上做文章,根据“道德”与“政治”、“思想”等概念的区别来论证“德育”不能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也是站不住的,因为这种论证的逻辑前提是把“德”仅仅解释为“道德”,所以认为“德育”若包含政治、思想教育就是概念混乱。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德”本身就包含了“道德”、“品行”、“政治品质”等多重含义,因而“德育”的释义正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第二,关于“公民教育”。

我国宪法中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宪法第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了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政体,规定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第二十四条又直接规定了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一切,无疑都是我国的“公民教育”所应有的内容。

第三,关于教育方针中“接班人”的提法。

有论者特别反对培养“接班人”的提法,把它作为“德育政治化”的典型表现来批判。其理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政治使命,以“接班人”为指向的教育是政治教育。的确,教育方针中的“接班人”这个概念有很强的政治性。为了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实现我国办教育的目的,教育方针对培养目标提出了包括多方面要素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其中的“接班人”一词侧重体现了对培养对象的政治方面的要求。既讲“建设者”,又讲“接班人”,全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构成了全面的培养目标。这里的根本分歧,不在于“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是否具有政治性,而在于这种具有政治性的培养目标是否具有合理性。邓小平始终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看教育的,他强调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正因为如此,他多次用“接班人”、“革命接班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来表达他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批评把德育仅仅归结为道德教育的观点,旨在强调必须全面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着重讨论这一方面的问题,决不意味着可以轻视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阐述了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道德教育的丰富内容作出了集中概括。只强调政治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的观点也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陈奎元.关于当前科研工作的任务和实施创新工程的意见

[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3-31(1).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教育方针的含义篇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并不是任何什么教育都能提高国民素质、都能培养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一百年前,面对内忧外患,志士仁人们喊出了"教育救国"的口号,呼唤新学堂、新教育问世。因为腐败的科举教育非但救不了国,反而祸国殃民,误国害国,甚至亡国。一百年后的今天,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他又指出:"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求学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只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才能兴国,而唯应试教育非但兴不了国,反而窒息人的创新精神,摧残人才,扼杀人才。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振兴中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培养一批又一批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其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而唯应试教育的着眼点只在少数学生的升学;只追求考试科目的高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是为了被动地应付考试。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全方位地推进,才能奏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全体师生和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这是根本的前提;而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是核心;提高师资水平是关键;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是导向。四者缺一不可。

加强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就是要解决好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一

课程,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定义。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学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规划,或者说课程设计、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或者说教学大纲;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狭义的课程仅指第一项含义,或指第一、第二项含义。

学校课程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未来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培养需要蓝图。课程就是蓝图。今天的课程,就是明天的社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人才,要有各级各类学校分别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要有各种不同的课程。课程蓝图有特点、有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可能有特点、有特色。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每一次教育改革,最终必然要深化、落实到课程这个核心问题上。如果没有课程的实质性改革,而只改学制,或只改教法,这样的教育改革,最后是不可能达到成功目的的。

(一)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趋势的共同特点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当代世界各国对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条:

1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

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无论哪一个国家的教育也回避不了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知识是力量,道德更是力量。人们越来越具有这样的共识:智育不合格者是次品,体育不合格者是残品,而德育不合格者则是危险品。虽然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标准、方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越来越重视道德教育。至于如何重视,并不是一定要增设课程、增加课时,更重要的是如何完善学校德育的内容,改进学校德育的方法,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实际,有的放矢。结合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注意潜在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

中小学的"基础",不仅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还应包括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但是最根本的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具有最强的稳定性,最长的时效性,最大的迁移性。在当今和未来社会,无论是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还是就个人的全面发展而言,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在某一领域具有高新水平的人才,另一方面,具有高新水平的人才又同时需要具备更宽厚更扎实的基础。中小学的学制和课时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学制和课时里,抓住了基础,就是抓住了核心、抓住了关键。当然,"基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地更新。但是这种更新必须恰如其分地选择,"新成果新成就"要转化成为新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科学"要转化为"学科",必须适时、适度,"老知识老内容"是否要从课程教材中删除,如何删除,也要正确定位。

3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人脑加电脑,是未来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方针。未来学校必将更加开放,更加社会化,更加国际化。为了使下一代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智能,培养他们独立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思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国际教育界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问题。

国际求学网委员会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是德洛尔,因此该报告又称德洛尔报告。参阅《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treasurewithin),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确切地说,此书名应译为《学习--内在的财富》,重在强调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此书中译本再版时,书名已改。此书已用36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也可称之为教育的四大支柱。根据笔者的理解,这四种基本能力的含义可作如下解释。

(1)知的能力(learningtoknow),也就是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要学会广博与专精相结合,由博返约的学习方法。

(2)学会做事的能力(learningtodo),也就是要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善于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也就是说,学会做事的能力,不仅要学会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种综合而成的能力,它包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的态度,主观能动性,管理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因此,学会做事的涵义,在很大程度上同处理信息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密切相关。

(3)学会共处的能力(learningtolivetogether),也就是在人类活动中,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参与。现代社会既充满竞争,也离不开合作。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既要尊重多样化的现实,又要尊重价值观的平等,增进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加强对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

(4)学会发展的能力(learningtobe),也就是要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每个人若要求得有价值的生存和发展,更有效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上述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是教育的四大支柱,缺一不可。教育如果仅仅局限于教学生以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构想--一个目标,两段设计,三级管理,四个结合

在整个课程改革中,课程计划是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起决定性作用的。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构想,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即:一个目标,两段设计,三级管理,四个结合。

1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之纲

正确地规定中小学各学段的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的一个纲。而培养目标是由该学段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培养目标与教育方针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是同中有异。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各学段的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关键。

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求这三大要素对学校课程所起的制约作用,是通过教育目标(含总的共同的"教育方针"和各级各类学校既同又异的"培养目标")体现出来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既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又是课程设计的一个纲。

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求这三大要素制约着教育目标,而教育目标进而又制约着教育结构和课程结构。学校课程结构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既全面发展,又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不同的人才,来适应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课程结构不合理,必然使既定的教育目标不能完美地实现,从而不能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发展和品德陶冶的任务,不能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导致从根本上偏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可能。

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都属于教育目标的范畴。然而作为教育方针的亚概念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因此,恰当地确定和表述培养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共同的,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既同又异的。所谓"同",是指无论是哪一级哪一类学校,其培养目标都必须同教育方针相吻合,不能偏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所谓"异",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根据自身在整个教育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为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人才,完成自身的任务。

2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两段设计":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之异同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计,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是小学为一段,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为另一段。而现在的"两段设计"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一段,普通高中为另一段。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按笔者的理解,是普及型的基础教育,其课程应按九年一贯来设计,取消小学升初中的入学考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业时间,而且可以避免学制不统一而带来的种种问题;普通高中是非义务教育,按笔者的理解,是分流式的基础教育。二者都是基础教育,这是共同性;但是"基础"的含义不尽相同,这是区别。在现阶段的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应当是一个标志。如果九年义务教育是合格的话,那么一个初中毕业生,应当具备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或者说应当打好一个合格公民所需要的共同基础。升入高中,当然还要打基础,但那是为分流进一步打不同的基础。乃至升入大学,也还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即使就业,也还要打基础。同是"基础",其含义其层次显然不是等同的。这里还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幼儿园阶段的课程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越来越有必要也有可能融为一体,统筹设计,在发达地区尤其如此。二是今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结业点必将逐步提高上升,上述课程设计模式也必将作出相应改变。一个国家义务教育的结业点越升高,学生分流的时间也就可以相应推迟。

3加强课程管理的弹性,对课程实行三级管理

对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即中央、地方、学校,各司其职。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的需要。

改革课程管理体制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保证。我国的教育体制(包括课程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统得过死,地方和学校的权限太小,伸缩余地太小。这种体制,既不利于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差异,又不利于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要求各地、各校执行全国统一的一套课程计划,实际上早已行不通。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各地、各校课程改革空前活跃。

在这个问题上,国外的一些做法可供我们借鉴。英国长期以来对中小学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即国家、地方教育当局(Lea)和学校,对课程的管理各有一定的权限。(当然,从传统上看,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英国的中小学校特别是校长在课程管理上权限过大,这应该另当别论,同时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即使198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以实行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改革法》之后,对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仍然坚持。1989年笔者随国家教委课题组对英国中小学课程情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题考察之后,曾向国家教委提出了专门报告,建议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十年后的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见《决定》第14条)。显然,这个决定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同时也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这十年的进程说明,即使是一个正确的理念、政策或措施,要转化为现实,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可能是认识跟不上,因此行动滞后了;另一种情况可能是条件不成熟,需要时间准备。可见,正确把握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的结果,一切从实际出发,并不是容易的事。俄罗斯近年来也一反过去中央统管课程的做法,赋予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领导机关以及学校以一定的课程管理权限。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对我国中小学特别是普通高中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做法,是可行的。

教育方针的含义篇3

摘要: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得到党和政府以及各高校的重视,教育部每年分期分批地对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各高校也先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并进行了大面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和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正逐步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从个人发展的素质结构的角度讲,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各个方面。心理素质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否则这个人的发展就是不全面的。大学生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基本素质: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开拓精神;具有迎接经济科学技术挑战的选择、获取、吸收新知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改革要求的现代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具有基本的文明素质和审美能力;具有参加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能力等等。其次,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直接的作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这是由心理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作用和价值决定的。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占据的作用。主要包括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和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等进行了一系列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师资队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和论述。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措施。主要从加强师生沟通、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和策略。

自20世纪90年代起,各高等院校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术上不同学者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纷纷发表个人见地,在不同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心理学教授樊富珉等研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包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疾病的防治,两者相辅相成。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包含: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内容包含: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教育、心理疾病防治教育。总体上讲,人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基本的需要:一是解决心理冲突,调适心理困惑的需要;二是发展心理潜能,创造更美好生活的需要。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观经历了从补救性的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到既重视心理辅导和治疗,更重视发展心理潜能,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的普遍性的教育发展过程。

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现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对此,和都作了规定和说明,这使德育外延得以延伸,不但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纪教育,而且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得以丰富,领域得以拓展。“教育部办公厅根据《意见》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纲要》提出了大学院校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二是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三是认识和识别心理异常现象;四是根据大学生们活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1]”

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大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今天,建立一支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学基本方法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才,引导学生顺利实现自我教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已成为当今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德育教师主要负责第一课堂教育,学生工作者主要负责第二课堂教育。有效整合德育的人力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可系统全面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职能机构主要可从三个层面抓教育管理:第一是学校党委层面,它是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主要负责教育工作的方针、主要任务和目的和重要问题。主持制定相关制度计划,定期分析学生思想心理状况和院系教育工作状态。第二是学校行政层面,它是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主要职责是根据党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协调各环节部门工作,具体领导教务处、学生处、“两课”教学部门、行政处等主要职能部门的教育功能实施,把思想政治教育链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在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第三,建立以各院(系)为单位的管理系统。由院党委书记、院系主任负责,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院(系)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等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职能机构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针对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重点布置全校层面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并具体对各院(系)进行指导、检查。第二部分是指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工作处(部)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部分是学校团委(学生会)对全体团员(青年学生)进行的教育。第四部分是对大学生们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教学,它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

结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讨不但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问题,也是一个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问题。重视和挖掘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们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意义,以适应当前进一步加强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这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在透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弱化原因的基础上,首先剖析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心理基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础内容之一,认真研究可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拓展教育途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为根据,从心理健康教育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人产生的心理效应,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结果等方面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教育方针的含义篇4

关键词:岭南;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65-04

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岭南地区的红色资源及其运用的现状来看,如要将红色资源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践,高校院校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设法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并努力寻找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新路径,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

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红色资源”的界定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红色资源”的内涵是: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并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利用,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

它包含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核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载体包括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作品等;精神内核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以及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治党治国的新方略和执政新理念,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先进文化。

二、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的价值

(一)从内容上看,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活百科

1.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红色资源体现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永不放弃对民族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自觉追求,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服务,能帮助学生培养爱国情感和高尚品质,坚定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高校院校可利用红色资源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从而加强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

2.蕴含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红色资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强烈热爱之情,包含了他们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和尊严的责任感。同时,红色资源也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视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品格,体现了他们对故土家园的深情眷恋,对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这些都有利于唤醒高校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提升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3.内含主流政治文化教育。红色资源蕴含的红色精神与社会主流政治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是高度重合的,用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价值去充实丰满校园精神,对于引导广大师生接受社会主流政治文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蕴藏道德情操教育。红色资源是道德情操教育的优质资源,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品质教育内容,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舍生取义、求真务实、民主平等和团结拼搏等,这些都是高校学生成长进步不可缺少的道德元素。高校院校可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道德情操教育,并为大学生接受坚定的德行操守教育提供条件和帮助。

(二)红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当前,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用红色资源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仰起着重要的作用。红色资源彰显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观及其伟大实践,反映了“以党的利益和革命利益为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坚持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高度统一”的思想内核,客观真实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供了天然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为规范高校学生的政治行为,指引他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前进竖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三)红色资源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空间,增强了教育效果

红色资源不仅存在于音像教材、实物教具、影视网络等载体,还遍布于红色老区的一草一木之中。因此,利用红色资源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不仅可以在教室和校园内进行,更可以在校外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中进行,大大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空间。比如,可以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以红色基地的形式开拓成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第二课堂”,而这种非课堂教学方式具有让学生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场景中得到亲身体验和实践参与的优势,弥补了传统的课堂教育的不足。可见,红色资源多样的载体形式,加上丰富的内容本身,为创新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

三、利用红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取得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有效整合地区红色资源

教育方针的含义篇5

【关键词】微课初中化学教学作用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43-01

引言

微课又称为微课程,常常以较为短小的教学视频为教学方式,讲述的内容较为短小精简,不论移动观看还是在线观看,均可以方便学习者进行学习,在很多方面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为初中化学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弥补了传统化学教学存在的不足。

1.微课的含义及其特点

1.1微课的含义

2008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戴维-彭罗斯首次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其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针对性开发了对应的教学视频,实现了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与移动学习。微课的具体含义为:教师以教学微视频为载体,充分的借助视频、音频课程资源将自身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或者某个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课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还能够较好的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知识点学习的需求。

1.2微课教学的特点

微课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其教学目标较为明确、容量少、规模小、导向性较强、适应性较强,具体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所用时间较短,微课的一般时长在5min到10min左右。初中化学微课主要研究的对象为化学反应机理、物质性质、化学实验等方面,与传统的初中化学45min的教学方式有着较大的不同。

其次,微课所含内容短小精简,在微课视频设置时,从教材所含重点知识为出发点,根据学习难点针对性选取微课内容,虽然其中所含的教学内容较少,但是总体的导向性、目的性较强,所以,更能够将主题突出,内容也更加的精简。

第三,所含的资源容量非常小,微课视频所占空间多数均为几十兆,格式可以转变为各种媒体播放格式,不论下载到mp4、电脑还是在线观看均是非常便捷的,非常适合教师观摩、学习者学习。

第四,微课所含内容较为实用,其构思往往为教学中所遇到的代表性问题,在化学微课中也通常包含一些探究性试验问题,可较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2.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微课资源,可将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点导入到化学课堂中,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能够较好的提升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微课使用到初中化学课前的探究环节中,帮助学生实现对本节化学课程所含知识点的“深度”探究。微课作为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可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带来较多的便利,特别是微课可以进行无数次的播放,可以帮助一些掌握知识点较慢的学生课下进行独自的学习,这对于提升学习自主学习化学知识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也必然得到有效的提升。

2.2多种媒体进行配合,实现对初中化学课堂的优化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其中包含有很多探究性试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入微课资源,不仅可以为初中化学提供出有效安全的试验素材,同时教师可充分的利用微课实现对学生学习化学思路的引导,特别是一些有危险性的试验、试验现象较为模糊的试验,教师可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展示,既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优化整个初中化学课堂,增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3化难为简,突破初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

化学知识整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包含有较多的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微课可将传统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点形象化,以更为直观、更为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效的实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与难点问题的突破。

3.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3.1初中化学教学微课应用的原则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微课应用时首先必须将微课的特点突出,这就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取,重点应当突出,内容应当精简,保证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其次,微课的应用必须保证实用性与多样性,这就需要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从不同的方面与不同的角度创设化学教学的情景,既保证化学课程的实用性,又保证化学课程的生动性。

3.2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本文以沪教版初中化学中的燃烧的条件为案例分析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实际应用。

结合初中化学燃烧的原理,确立微课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的教学目标:首先认识燃烧的特征,其次,可根据燃烧的特征对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第三,掌握燃烧的条件之间的关系。

了解了需要掌握的目标之后,初中化学燃烧的条件微课设计的内容为:首先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的现象将初中阶段燃烧的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其次,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借助微课视频的方式将燃烧的条件中具体的对应关系找出,通过概念图的方式将何种物种在燃烧的条件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进行生动形成的讲解,从而有效的将燃烧的条件从新纳入到对应的认识结构中,从而实现燃烧的条件的网络化与系统化。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前期的制作工作,首先在时间上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微课时间控制在6min左右。其次,在进行声音的录制时,应当保证声音的抑扬顿挫。第三,在进行画面的选择时,应当保证选择的画面生活形象,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生动性,还可以增强化学知识点表达的准确性。

为了更好的增强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应对微课视频进行进一步的后期完善处理,使微课能够满足不同层面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需求。

结束语

当前微课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已经开始了应用,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演示、较为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总体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微课成为了简单的片段教学,并没有将微课所包含的微评价、微策略、微内容及微目标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将微课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深入的理解微课的精髓,掌握微课应用的要点,使微课教学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初中化学教学,不断的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君芳,贺俊崎.“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11:71-73.

[2]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02:112-117.

[3]刘赣洪,袁文珍,宋江雪.中小学教师微课偏好内容分析研究――以江西教师网点击率前500名的微课为研究对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5,08:38-42.

教育方针的含义篇6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评价

一、素质的含义和教育的目的

1990年版的《辞海》对素质作了如下定义:“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这种描述过分强调其生物学和心理学特点,并没有明确说明通过教育培养的素质所具有特征。教育理论家顾明远教授认为:“什么叫素质教育?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素质……社会主义公民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我想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总起来说就是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公民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的素质,主要是靠基础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就是为提高公民素质打基础。”国家教委在1997年10月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有这样的说法:“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分析解释。更一般地说,素质应该是代表个人、集团、民族和国家的智慧、能力、才能、性格、文化、教育、发育以及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能力的象征。简单地说,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对“素质”一词经过几年来的探讨和实践,被大多数人所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

教育面向的主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素质。个体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首先,它可以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并且与周围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次,它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结构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个侧面,而这些侧面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比如,文化素质本身就具有多元性特征,它所含的文学艺术内容,是提高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所表现的知识性又包含在业务素质范畴内。素质的这种复杂性使得素质的培养必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涉及到众多的变量和参量;变参量间以强耦合、非线性特征的关系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或制约,具有丰富的层次结构;整个演化系统处于社会经济环境中,并与之紧密联系,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具有开放动态的特征。

素质概念如此复杂,具有如此丰富的子侧面和层次结构,但它的本质却是简单的。如果我们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将教育系统放入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大环境中,将两个系统联合起来思考,而不是单单就素质而讨论素质、就教育而讨论教育,将有助于我们弄清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理解素质的意义和素质教育应该包含的内容。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说明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的总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包括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是与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相适应的。对国家和社会而言,进行和发展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并尽可能让这些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问题,不是对教育本质的改革,只是更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就这方面讲,个体素质的含义实际上是指个体在将来对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富强做出贡献的能力、特别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式让个体得到合适的发展,在经济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个体具有的活力,为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应试教育歪曲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教育看起来似乎就是为了教育对象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成绩,而素质教育的概念则突出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是提高个体的素质,培养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人才。对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和经济的关系等基本问题的讨论,必须在包含社会、经济、教育各子系统的大系统中进行,单单局限于孤立的教育子系统,并不能获得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包括对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素质教育中素质一词的含义的理解,但这正是目前部分教育工作者弄不清楚素质教育的原因。只有用系统理论的观点、以整体论的方法,在合适的系统下思考,才能获得对素质教育提法的真正意义的理解,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正常实施奠定基础。

二、素质的评价

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式让个体得到合适的发展,在经济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个体具有的活力,为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综合已有的一些讨论,我们认为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以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为目的;(2)加强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其他素质,提高他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3)要注重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应尊重个性的发展,不能进行一刀切式的教育,要注意引导;(4)不同教育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特别在初等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应该提倡包括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更高级的受教育阶段做好准备;(5)加强教育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建设;(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支持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求理论联系实际;(7)优化环境影响等诸多方面。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工作中会涉及到评价问题,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提高,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就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优化。例如发现某教育方式比其他方式能更大地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可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多地采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主体、特定的客体、特定的方式下进行的,涉及到环境因素、学生个体因素、教师个体因素、协调程度、接受能力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过程,不能完全确定其他条件不变而单单讨论教育方式的改变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即使在不考虑环境影响,学生、教师同质等假设条件下,也会涉及到如何判断学生素质是否增强的问题。

如前所述,素质本身是复杂的,具有很多的相互紧密联系的侧面,而这些侧面又不能相互替代,不能相互比较,因此很难量化,所以对整体素质并不能给出一个完全的直接评价指标。通过教育,知识、技能被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良好品质,它无处不在却又是无形的,这种内在的品质只有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未来的发展中才会显现出来,我们无法在现在就预知个体在将来的贡献,不能对学生的素质做出直接的全面评价。我们很难建立一套对素质教育的完备评价机制,但是否可以找到一种大致的评价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呢?

对于一个包含多个相互作用的子部分的复杂属性,完全的评价是很难做到的。例如,我们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个复杂的范畴,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三大产业,每个产业中又分诸多部门,生产火柴的厂家、修理汽车的公司、餐馆中的服务人员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整个经济系统包含了成千上万个变量和参量,这些变量之间又以非线性方式耦合在一起,构成了经济的复杂系统。因此对于经济完全彻底的直接评价是没有的,只能采取间接方式,用某些可以得到的量生成一个指标,而这个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系统的整体情况或我们关心的问题,这是可以做到的。目前,经济学家一般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指标。另外一个例子是恩格尔系数,即食物消费在整个消费中所占的份额,这个简单系数已被广泛应用于衡量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越富裕。复杂系统的复杂属性一般不能直接衡量,只能采取间接指标的方法。问题是指标的选取是否合适。

考试成绩实际上是这样一种间接评价指标,因此长期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小学还是大学,在国内还是国外,考试都被视做是一种最简单而相当有效的手段,以评价个人的受教育成果,即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而这与个体在将来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确实有紧密的联系,并大致为正相关关系。在一些情况下,考试成绩确实能大体上反映学生的个体素质,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不刻意追求考试分数的时候,分数能大致地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这实际上也是考试这个手段历经如此长时间仍能存在的理由;但如果在升学和其他利益的驱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关注如何取得更高的成绩,不进行解题之外的其他训练,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就会出现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等现象并逐渐普遍化,这种情况下,考试成绩就不再是一个合适的对个体素质的评价指标,而应该寻求新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产生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考试评价方式的过度强化使用。在我国,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考试成绩都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甚至是唯一标准。对学生个体素质的评价用考试成绩,对教育工作者的评价也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这种评价结果往往直接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利益挂钩,为获得更多的利益,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只好抛弃其他方面,专注于如何取得更高的考试成绩,这就带来了诸如学生“高分低能”和老师搞“应试教育”等弊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素质的唯一评价标准是不合适的。实际上,人们也认识到这种评价机制的缺点,并在其优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综合素质测评在高等学校的推广运用,并且一些中学和小学,也进行了初步尝试,例如某些小发明家和获得一些竞赛奖项的学生,在升学考试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加分等。

要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优化并贯彻新的评价机制,不能继续单一的考试评价。如果表面上号召培养学生素质,而实际上依然采用分数决定一切的升学就业评价机制,那么在升学和社会就业等利益的驱动下,素质教育最后就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素质教育的督导与评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2]眭依凡.基础教育转轨与高师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1999(1).

[3]吴言明.感悟:我国语文素质教育传统之精髓[J].中国教育学刊,1997(1).

[4]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5]程利国,林彬.皮亚杰建构主义动力学模型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6]高岩.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J].成人教育,2005(1).

[7]丰捷,杨光,孙献涛,戴自更.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n].光明日报,2002-03-13.

[8]萧宗六.我的治学之道(十三)对“素质教育”质疑[J].中小学管理,2003(2).

教育方针的含义篇7

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重大作用。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该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

1.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2.加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文化素养,在加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上也有一定的作用。通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一种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主流价值观念,从而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政治看法也会受到影响,形成一种良性转变,更加认可这种大环境,有利于企业的稳定。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基础是尊敬人,途径是激励人,目的是凝聚人。尊重人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既包含对职工人格、尊严的尊重,又包含对职工需要、利益的尊重,也包含对职工主体地位、创造精神的尊重,尊重职工的人格和尊严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政治理论学习作先导。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职工的理论水平重要途径。一是健全职工理论学习制度,促进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二是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并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突出学习重点,增强学习的计划性,职工学习每月安排两次,每次学习安排一人重点发言,使大家对专题学习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三是集中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政治理论与其他学习结合起来;四是与时俱进、紧跟形势,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定职工的理想信念。根据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公务员公共行为规范教育,提高职工理论水平。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班子建设为重点

班子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领导自身形象直接影响干部职工的信任度,职工对领导的信任度又取决于领导的自身形象。思想政治教育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以礼待人,作风正派坦诚相待给人以安全感,豁达大度给人以宽厚感,使干部职工体会组织温暖;二是领导关心他人要热心,关心体贴帮助干部职工是领导的责任,党支部时刻把职工的冷暖挂心上,使职工深深体会到组织的温暖;三是领导换位思考,交心帮人要诚心,讲出话来,职工听了亲切,容易接受,干部职工也敢讲真话,领导帮助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会取得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超前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就是从“声势”向实效型转交,如果还停留在依靠行政命令、报告、大会的老套路上,很难收到预期效果,超前引导,就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渗透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发挥其导向引路激励和保证作用。

教育方针的含义篇8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化学反应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243-01

"教书育人"本是教育的原始意义,但是长时间处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学校往往过于重视升学率,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只是单纯的进行书本内容的教学。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之独生子女现象的不断加剧,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方面逐渐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伴随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化,化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已经不仅仅限制于课程内容的教学,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得到健康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现阶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的引用心理健康教育成了重点研究的课题。

1.化学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在化学课堂上对学生的心理环境进行充分的调动与利用,使其内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激发,并且使其在吸收文化、知识的同时与心理知识进行很好的融合,在潜移默化间得到心理教育的渗透,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心理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此外,在化学学科中灌输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整体性与广泛性,而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存在的一项具体问题实施针对性的训练与辅导,在化学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针对学生的整体进行教育,其中涵盖了学生的个性、意志以及兴趣等等。若按照心理教育的功能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教学属于一种隐性的教学方式,能够从最底层在潜移默化建模创造出影响力,并且这些影响都是基于心理教育基础之上的,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十分灵活的方式。

2.高中化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内容

2.1对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教师需要使用新奇的眼光与思路将化学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寻找出来,并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在备课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将那些具备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资源充分挖掘并开发出来。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2H2+o2=2H2o这个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思考各个系数有着怎样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一滴水大约有0.05ml,而其中含有1.7亿亿个水分子,让学生尝试计算在这其中含有多少氢分子和氧分子。学生在听到仅仅一滴水中就含有这么庞大数量的水分子时势必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产生一种良好的求学心态,这种心理状态通过进一步的发展便能够对化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最终实现化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引用。

2.2将心理健康教育题材贯穿于化学教材内容中。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到了很多同自然科学相关的内容,其中涵盖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可以说涉及到而了生活中的每个方面。比如众所周知的居里夫妇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验终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诺贝尔在研究硝酸甘油以及氟氯碘的过程中为了追求真理甚至不惜生命危险;二氧化硅同景泰蓝之间的关系、硫与黑火药之间的关系均体现出了单质同化学物在具体物体上奇妙的的聚合关系。再如教材对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废水乱排放与水体富营养化、侯氏制碱法以及同社会伦理道德息息相关的浓硫酸与毁容等方面的内容,均同自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些内容中隐含的心理教育内容进行积极的挖掘,以此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2.3积极创建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堂环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想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创建出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予以尊重和平等对待的态度,通过民主的管理使学生获得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激发,还需要对教学活动在组织和开展方面进行精心的研究,使传统课堂中单向沟通的狭隘与低效的局面得以打破,使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全通道以及多向的交往。化学教师应当将自身具备的优势以及化学这门学科具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可以借助媒介、丰富的情感或者是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建出富有感彩的心理课堂情境,通过这种浓郁的教学氛围令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化学中有关"乙醇"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C2H5oH与na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的断键情况播放给学生,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动手进行金属钠与无水乙醇之间的反应,通过二者反应之后产生氢气质量的多少对C2H5oH断键的具置进行对应的分析。通过这样的实验,令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的感受化学家当前在研究C2H5oH分子结构时的情境,进而使学生从心理层面上感受到科学家在研究化学中未知事物时的伟大精神,从而在主观上产生主动学习化学的意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学生往往因为繁多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复杂的反应过程产生畏难心理,降低学习化学的兴趣。针对这样的现状,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化学教学的意义,并通过对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将心理健康教育题材贯穿于化学教材内容中、积极创建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堂环境等方法的合理应用真正使学生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实现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小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吴琼.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教育方针的含义篇9

随着人们对教育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入与探索,艺术教育教育已逐渐被教育界关注,作为艺术教育重要内容的音乐教育对于特殊儿童这个群体的成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也已成为教育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特殊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越来越多学者和教育专家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主要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分析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的成长产生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探索,旨在促进特殊儿童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

音乐教育;特殊儿童;影响

近年来,特殊儿童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特殊儿童这个群体也需要被我们关注,需要被我们爱护,需要被我们接受。特殊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也需要被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所关注、所研究。事实上,教育界正在不断探索和引进先进的适合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儿童教育的有效手段正在被逐渐认识和重视,其教育作用和教育效果明显。音乐教育作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能有效培养特殊儿童的认知和表达能力,激发特殊儿童积极向上的态度,促使特殊儿童具备更好的感知觉能力,让他们通过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来感受生活的美好。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经说过,音乐最原始的意义是与人类语言、动作、舞蹈最能够触及人类心灵深处的艺术。1音乐教育正是通过音乐所蕴含的独特魅力来鼓舞人们积极向上,促使特殊儿童能够更加恰当和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感知生活美好的一面,以此促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为学习知识奠定的良好基础。

一、特殊儿童的内涵与发展特征

(一)特殊儿童的内涵

所谓的“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非正常儿童,主要包括低能儿童和超常儿童。狭义的儿童是指有身体缺陷的残疾儿童,包含聋哑儿童、精神残缺和智残儿童。由于对特殊儿童的鉴定标准不同和原则不同,各国对于特殊儿童的分类的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外比较认可的特殊儿童分类是智力偏常、感知觉缺陷、交往障碍、行为缺陷这四大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拥有各类残疾人总共约9000万人,其中残疾儿童占有相当数量,仅6岁以下的残疾儿童就有近100万,14岁以下有200多万,并且残疾儿童的人数和比例正在呈现上升的态势。2针对这部分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和突出。如何培养这部分儿童的正常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这些儿童的正常成长和融入社会中,是整个教育界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由于我国对特殊儿童领域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晚,当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理论都是借鉴外国的先进理论,这方面的研究正逐渐受到社会和专家的重视。

(二)特殊儿童的发展特征

经过查阅已有资料和研究显示,本文所指的狭义的特殊儿童的发展特征主要从特殊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两方面阐述。一方面是特殊儿童的生理特征,身体形态如身高、体重、外貌与正常的儿童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差异,少数情况下,存在差异也是因为智力发育导致生长发育出现疾病问题所致。另一方面是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较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发育较晚,逻辑思维发展较慢,判断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稳定性差,感知觉发展迟钝,记忆保持力差,语言能力发展较晚,词汇量小,语言组织能力差,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性格冷漠孤僻。3从上述说明可以看出,特殊儿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过程水平低下,而是身体或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水平低下。以上述及的智障儿童的一般特征,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千人一面,也会因为残疾(包括身体或心理)程度的不同及其他一些原因,显示出较大差异。同时,特殊儿童尤其是智障儿童由于脑功能受损,其个性发展失去了良好的物质前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样就影响了其良好个性的发展,表现了与正常儿童不同的个性特点。如缺乏主动性,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求知欲差,而且缺乏适当的社会行为或伴有明显的社会行为障碍,因而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训练尤为重要。同时只有尽早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与训练,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音乐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正常成长的作用和价值

艺术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音乐教育在一个人特别是特殊儿童的正常成长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能够促进特殊儿童审美情感的成长

音乐在内的艺术教育是展现人情感,促进人审美成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音乐作为一种展现人的情感和审美的声音艺术,能够以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来展现给人,让人们通过聆听的艺术来体会到情感和精神领域的享受,并能够对人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出击作用。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意味得到提高,审美能力得到发展。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虽然自身的身体或是精神领域可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缺陷和不完整,但是从根本上他们并未丧失对语言和美的一种感知、感受、理解和创造能力。并且往往在某些方面有缺陷的人们在其他方面却又有异于常人的特长之处。

(二)音乐教育能够增强特殊儿童的社交自信特殊

儿童由于身体或是精神上的某些缺陷,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交障碍,主要表现为不愿或是不能与外界通过正常的途径建立社交联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特殊儿童成长的难度。但是音乐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和普适性,任何人甚至动物对于音乐艺术都能够产生反应。特殊儿童通过一定的音乐教育包括个体音乐教育或是群体音乐互动,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种轻松的独特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特殊儿童能够忘记或忽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通过音乐这个途径建立联系,并且进行分享,从而提高特殊儿童的实践和群体意识,这也有利于他们摆脱个人困境,重建自信。

(三)音乐教育能够促进特殊儿童感知能力的发挥

特殊儿童在身体或是心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往往在另一方面就有优于常人之处。比如他们在身体方面有缺陷,但是在记忆或是思维方面却又有惊人的能力,但是这种优点需要一定的机制才能激发出来。音乐教育具有语言或是行为矫正所不具备的优势,通过实施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地摆脱传统方式的局限,以此为突破口,能够激发感知能力的提高,让其拥有对社会、对外界事物一定的感知能力,让其真正拥有对自身的独特优势的认识,建立起生活的自信和勇气。

三、音乐教育促进特殊儿童成长的实现途径

(一)以音乐教育为抓手,提升特殊儿童的审美能力

特殊儿童尤其是智障儿童一般都表现为具有一定的语言沟通障碍,轻中度的特殊儿童可能只具有简单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字词、语音的不连续认识等等,即使是重度的智障残疾儿童也具有简单的听觉或视觉识别技能。而音乐作为一种可短可长的,形式多样的,不同节奏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艺术教育的独特可取之处。音乐教师能够通过不同音乐的或短或长、或轻或重的节奏、旋律、声高、音色、速度等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来传达不同的含义,如果对智障儿童加以不断得强化和训练,就可以让他们掌握不同音乐所表示的不同含义,从而提高他们对语言理解和信息理解能力。4同时音乐教师通过不断地针对性研究,能够通过对特殊情境下不同特殊儿童群体的独特特征进行分析,对音乐教育所运用的音乐进行分门别类,如对音乐进行声音定位、声音识别、声音区分等小活动,来增强特殊儿童对不同音乐的特殊体验。通过不间断的强化训练,能够让特殊儿童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以音乐教育为途径,提升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

对特殊儿童尤其是精神智障儿童来说,他们在社交能力的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其社交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的人生的完整性和独特人生体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音乐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建特殊儿童社交能力。一是通过开展个体音乐训练,提升基本音乐技能。不同的特殊儿童具有不同的特点,音乐教师如何根据不同的特殊儿童类别开展有针对性的音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师应该通过选取专门针对性的音乐教材、运用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不断强化提升特殊儿童对音乐整体认识的感知能力。二是通过集体音乐教学,提升分享合作的社交能力。通过开展集体音乐教学,让特殊儿童在音乐交流媒介的作用下,认真体会到遵守一定的社会秩序、接受和参与到集体的互动中来,掌握礼貌的社交秩序、感知音乐教学中互相配合、合作产生的集体荣誉感,提升群体伙伴的集体交往能力。

(三)以音乐教育为突破,提升特殊儿童潜能的发挥

特殊儿童在认知外界事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身体功能或是精神感知方面可能存在着不如正常人的特征。但是只要是人就有对外界的感知能力。而特殊人群在其中的某一方面可能会具有超乎常人的额优势和特点。感觉是人们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感受器官对外界产生的反应,他能帮助人们认识事物所具有的的大小、形状、声音、味道、色彩等特点。而知觉就已经超越了最基本的感觉层面,上升到对事物整体状况的反应和认识。而思维则具有更高层次的含义。他不仅仅是“知觉”层面上的一般认识,二是已经上升到人脑对外界事物的思维过程。正所谓上帝对人关闭了一扇门,但是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特殊人群在某一方面具有了局限,那么总会有一方面就具有常人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和特点。比如,身体残疾的人事在数学思考能力方面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比如视觉残疾的人听觉却异常敏锐等等。如果对这些独特儿童的教育能够更加的细化和有针对性,就会产生惊人的成效。音乐教育具有平常教育形式所不具有的独特之处,如果全社会尤其是教育专家和音乐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成长的重要性,通过一定的创新和举措来改进音乐教育的形式、内容,那么,特殊儿童一定能够通过开展音乐教育,来激发出深藏于特殊儿童身体内部的潜能,从而促进特殊儿童的正常成长。音乐教育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具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促进特殊儿童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专家的进一步探索和追求。也只有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的作用,特殊儿童这个重要群体的成长才能够得到广泛关注与不断提升。

注释:

1.肖瑾.浅谈幼儿的音乐教育[J].诗学研究,2007,(6).

2.李晓靖.音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枣庄师专学报,2009,(2).

3.张馨,张文禄,徐胤.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音乐课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2):65-68

教育方针的含义篇10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策略

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美术手段,有机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对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对于美的需求是人的共性,但每个人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表达力、创造力却存在很大的差异。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修养,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陶冶其自身情操,还能帮助其形成高尚、真诚、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学美术教育是培养中学生审美标准的技术方法,促进了中学生艺术感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中学美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要实现理想中的美术教育还需要有所改进。

一、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对中学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现阶段的中学美术教学中,对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两个极端的误区。第一,中学美术未被纳入考试范围,导致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与其他应试学科相比,中学美术教育的地位较低,导致美术学科的教学时间会被占用,这直接影响了中学美术教学的正常进行。第二,部分中学将美术学科纳入升学考试的科目,通过美术考试来降低文化课的成绩,导致很多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对美术本身的重视严重不足,不利于美术教学的正常进行,难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二)美术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现阶段的中学美术教育主要采用的是单一的教学方式,即针对美术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传授,将绘画作为美术教学的中心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相对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领悟,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三)学校硬件设施不足

美术教学设施是保障教学有效进行的基础,但由于学校对美术教学缺乏正确认识,在教学设施上投入不足,阻碍了美术教学的正常进行;部分中学虽然引进了先进的美术教学设施,但由于缺乏内部管理和师资水平不高,导致美术教学流于形式。

二、应对中学美术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中学美术的教育观念

美术是一种视觉文化,具有愉悦视觉、陶冶心灵、培养视觉素养的功能。在中学阶段实施美术教学,应该转变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美术的观念,加大对美术学科的宣传力度,使大家正确认识美术及其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明确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以及创新意识培养的效果,以便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使其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完善师资力量

美术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美术教师应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不断钻研教材,增强课改意识,提高自身素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学校应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定期对相关的教师进行培训,创建良好的教师互动学习平台,针对教材、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术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之所用,尤其是随着课改的深入,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然而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仍被动地学习美术知识,学生的主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为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突出美术地方特色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美术课本中有了“地方教材”板块。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应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比如民间美术艺人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庙会,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美术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造美术的源泉,让学生从小体验民间美术文化,从体验中学习中国丰富的美术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五)掌握鉴赏的基本方法

鉴赏美术作品时,必须先理解作品中的部分才能理解整体。但是,此时对美术作品中部分的理解是局部的和孤立的,即使理解了作品的所有部分也并非意味着就理解了整幅作品。比如说,了解了宗教故事,我们也许能理解古埃及神庙中壁画作品那些形象的含义,理解整幅作品中的一个方面,如题材的含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理解了这些作品的真正含义,这是因为这些局部形象的含义只有在整体结构中才能构成这一作品的含义。所以,我们要从局部的理解向整体的理解过渡,把对局部的理解放在整体之中去把握,在把握整体时,不忘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要考虑它与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联,特别是环境、民族、宗教和时代等因素对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相对于这样一个广大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说,美术作品只不过是它的一部分。

三、结语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完善,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就应该对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美术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提高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陶冶高尚的品德情操,提高美学修养,并在这一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雅婷.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界,2013(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