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44:47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篇1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开放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29-01

初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下面,笔者就初中政治课教学方式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1.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初中政治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但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1教师不重视收集生活实例、时政事例,缺乏课堂内外事例、课堂内外练习的有效结合。政治学科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生活生存能力,也是一门紧跟形式,要求学生时时把握时事动态的的学科,培养爱国热情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联系到天天在发生变化的时事动态当中。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照本宣科地对教材内容泛泛而谈,置生活实际于不顾。

1.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能力、感情的培养、品德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已早就提倡,大家对其理念也都并不陌生。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却仍然沉浸在应试教育的观念当中,将思想政治教学视为单一的思想、政治常识的灌输,教材观点的简单传授。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策略

鉴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学科呢?对此,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粗浅之见。即,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2.1实行开放性教学.才能全面落实新课程目标。"开放性"的特征使这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具有革命性。思想政治新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重大改革,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由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那么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育理念、师生关系、评价制度等将沿着开放性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都是开放性的,旨在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开放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科书不是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绣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才能全面落实新课程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活动内容是开放的,向学生自身开放,向学生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学生的社会开放,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

2.2开展人文性教育。社会呼唤全面的教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型的发展是以社会、人和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为特征的发展,将更重视人的发展,是追求人的价值和完善的发展。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人文性包括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使现代人拥有更开阔的心胸,更加重视精神追求。人文素质即学会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性,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情感、创造性等)为出发点。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教育中培养"民主"的氛围和习惯,将意味着未来整个社会更加"民主化"!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人为本",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开展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必须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并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采用开放性的教学评价方式。在评价标准的范围上,不仅包括学生评价标准的变革,也包括教师评价的变革,就是"以人为本"。我们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不断促进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篇2

一、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我国向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品德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正向李岚清同志所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有些政治课教师仍然单纯凭师道尊严、口头说教、照本宣科来维持自己的课堂教学,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有些政治教师口头上搞“创新教学”,实际上仍然坚持应试教育;不少政治教师仍以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个性鲜明的中学生;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学生品行优劣的重要标准,如此等等。落后的观念严重制约着创新教学的实施。

2.教学模式老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普遍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如果运用得当,对学生接受前人或别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掌握知识技能来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许多教师将这种模式固定化,不管什么内容,一律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上抄条条,课下背条条,只有教师的讲解传授,缺乏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思考,缺乏学生的反馈,更缺乏来自学生的质疑。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也就成了“讲授法”为主角、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即使有谈话法、讨论法,最后总是以教师的“标准答案”为准。如果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教师也会让你无条件地服从教科书的观点。在这种模式和方法为主的课堂上,教师缺乏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受到压制。

3.教学手段单一,评价方法落后。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手段仍然局限在黑板、粉笔、教科书、练习册等狭小的范围内。教师的语言和教科书上的文字成为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媒体。教学评价方法也主要采用百分制的考试,试题形式中客观性试题仍占相当比重,主观性试题也对学生的思维作了严格限制。只要学生提出不同于教科书上的见解,就会遭到教师的“无情打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政治课成绩脱钩,理论与实际脱离,而教师和家长仍然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品行优劣的主要标准。在学生的心目中,只要能够在考试前抓紧时间突击,把教师总结的问题全背会,政治课准能考高分。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创新教学的实施。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是切实实施创新教学。

在思想政治课中切实实施创新教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教师观念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导和关键。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政治课教师必须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潜能,都是可造就的人才。坚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要知道思想政治课能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不在于背会多少习题,而在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于帮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发展自身的创造力。

同时,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并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教育内容的把握上要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应具有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总之,教师不能用自己固有的观念和方法来让学生适应,而应使自己的教学思维、观念和方法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并能灵活变通。只有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真正转变观念,并首先实施自身的观念创新,才能为思想政治课实施创新教学奠定基础。

2.课堂教学的创新是实施创新教学的突破口和主渠道。

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创新教学必须改变单纯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广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选用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在一堂政治课中,就涉及到多种教学模式。教师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灵活地发展和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创新教学的主渠道。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教的方法决定了学的方法。为此,政治教师必须在设计创新教的方法的同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也是在为学生设计学的方法。只有灵活的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采用下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现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思想品德常识、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内容和学生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有一定联系,这为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和体验,展开联想,发现探索新知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所以,在适合的学习主题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一个与知识相遇的真实情境,使他们在情境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喜欢讲故事的同学,我让他讲张海迪的故事,引出《磨砺意志做生活的强者》;讲《正确对待挫折》,我从同学讨论张海迪的人生价值导入。

2、发现问题法。“学成于思,思起于疑”。传统教学也强调质疑,而那往往是在情境之后,教师预设几个问题,然后像抛饵钓鱼那样一步步把学生引向已有的答案。这样的教学,学生没有自学的时空,更不会去主动思考,结果导致连“为什么”都不会提了。因此在创新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利用书本及教师提供的素材和信息,根据自己的程度、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具体内容,以不同视角去探究学习内容。课堂上给学生一段时间,通过自读、自思、自问,将知识内化吸收,同时发现新问题,确定下一步学习目标和探索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分层、目标分层的个性化教学思想。比如,《工业革命》一框,内容分为三部分,有的同学只注重于发展过程,而忽视了历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

3、协作学习法。我在课堂上,让前后座位的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学生在自学阶段发现提出的有些问题,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启发和点拨,很快就能得到解决。比如,通过别人举例,有的同学理解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四人的小组中,即使是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也有充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要更新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这是实施创新教学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教学手段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所借助的实物和媒体,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学也必然包括手段的更新。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课也应注重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假如能够把抽象的要领理论用优美的电脑动画进行形象化的展示,再配上悠扬的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讲解,那么思想政治课也一定会让学生享受到思维的乐趣和魅力,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德育;美育;审美化教育

思想政治课堂在初中众多的教学学科中扮演着最重要的德育教学角色,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正确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从而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思想政治教学。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教师务必从美育入手,从而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正确审美能力,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主义需求的合格接班人。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进行审美化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在教学过程中展现教学的创造性

按照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为人类的每一次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对于自身想象的一种再现,从而这是内在想象和外在实物之间的一种联系美。由此可见,作为一名优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将自己的内在想法传播给学生就是一种审美化教学。

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教学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作为一名优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在进行教材讲解的备课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深度的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争取高效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实现创新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材内容,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教学经验,获得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且同时得到学生的肯定,获得自身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美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学会调节自己情绪》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的创新性,在教学之前进行合理的备课,由于自己班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次内容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笔者的教学风格属于轻松愉悦类型,就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虽然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但是依旧是学生熟悉的教学风格,从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依旧得到了保障。这就是教学创新的过程中进行美感教学的典型案例。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学的情感性质

美学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其情感性,由此,作为一名优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增加情感教学属性,从而让自己的教学富有美感。思想政治学科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在知识点的灌输过程中,如果需要学生能够最大程度的吸收相对应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情感,让学生接受有情感属性的知识。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发现,在进行情感教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教师需要将自身的情感性发散出去,让学生能够感受得到。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进行情感修养,从而将自己构造成为一名有内涵的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就可以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情感属性,让学生可以和教师产生共鸣,达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教学之美。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学会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的相关内容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抵制不良诱惑的重要性,就通过笔者自身的事例进行教学,和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初中阶段步入歧途,颓废了几年的时光的例子,在讲述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从而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了地址不良诱惑的重要性。

三、深入了解教材内容之中的美并将之灌输给学生

笔者认为,教师的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而进行服务的,而对于学生而言,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吃透教材的内容。为了能够让学生最短时间内高效地理解教材的内容,需要教师挖掘教材内容的美,并将之展现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到教材内容的美的过程中,达到理解教材内容,获得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自身对于教材内容的高度把握十分重要。

在进行教材内容的审美解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审美的境界,从而能够把握住不同的教材内容的不同类型的美。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点是,教师需要深刻了解到教材内容的美不仅体现在本身的形式,更在于其对于真理的解读,将此灌输给学生,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真正的提升。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追求高雅的生活》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内容,首先带领学生感受到教材内容对于高雅生活的解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材内容的美,在此基础上,笔者和学生讲述了教材通过对高雅生活的描写,所要传达的真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材内容的深层次美好,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真正的理解透彻相对应的文章,从而将之传达的真理运用到自身的生活之中,达到教材内容讲解本应达到的功效。作为一名优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务必需要达到这一境界,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将思想政治课堂的美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细心感悟,获得自身综合思想政治素养能力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给学生传播教学中的美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作为一名优质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陶冶自身的情操,帮助自己变成有内涵的人。只有如此,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的美,逐步带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中走的远。

【参考文献】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篇4

【关键词】创新教育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体现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在现阶段,虽然各个学校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等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针对以上情况,本人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认为,在实际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创新教育。际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创新教育。

1、创新教育的基本思想原则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起全新的教育教学目标观、质量观、评价观、师生观、教学观等。概括地说,创新教育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思想原则。

1.1以人为本的培养原则

创新教育就是要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不是把人作为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遵循人性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充满个性的全面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创新的主人。

1.2民主和谐的师生原则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民主思想,营造宽松、融和的教学气氛,做到师生地位平等、人格平等。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容许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见解想法,哪怕不是正确的认识;要允许学生个性的发展,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质疑精神。

1.3主体性的教学原则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知性。

1.4实践性的发展原则

“从生产中发出来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口、动脑、动手机会和实践机会,拓展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研究性的实践任务,引导他们在思考中质疑,在探索中创新。

2、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2.1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学生产生惧师心理,很大程度上容易让学生失去了创新欲望。为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教师要淡化过去思想品德课说教者的身份和转换原来高高在上“统治者”的角色,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2.2实施情境教学

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对文章的选材是广泛的。有些课文中的情境或社会背景,离学生生活较远,单靠老师介绍,学生很难领会透彻,而且也提不起兴趣。这时就可以使用这一技术。以指导学生学习《,你在哪里》一诗为例,考虑到学生的阅历的局限,首先让学生观看首都亿万人民悼念总理的资料片,并将其定格在“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画面上,再配以凄楚哀婉的解说词,凝视着屏幕上首都群众悲痛欲绝的场面,学生们眼眶湿润了,在这样的气氛中再配以声请并茂的朗读,“,笔者们想念你!”一声声呼唤,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仿佛回到30多年前举国同悲的氛围中。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对课堂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教学中可视具体情况,利用课本剧表演的形象、直观,让课文中的情景再现,并与教材进行比照,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感知印象。

2.3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课堂教学中,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通过质疑、启发、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同时,教师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深人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全体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对待学生提出的观点或问题,教师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l)充分肯定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2)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观点;(3)不讽刺嘲笑学生,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4)注意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会积极质疑,勇于创新,才会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总结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素质教育的实践,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解放思想,自觉地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为祖国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形辉,也谈“创造性阅读”,中学语文教学2005,05

[2]李洪亮.略论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J].2004,01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篇5

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素质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思路宽广的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创造、生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目前初中政治思想课课堂教学现状存在着许多弊端:教师主宰课堂,照本宣科,单纯地灌输所谓的“政治思想”,学生被动学习,为分数而学,忽视学生思维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想觉悟及社会公德的提高,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政治思想课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政治思想课的学科性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政治思想课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具有特殊意义,教师的素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因素。政治思想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渊博的学识,优雅的气质和风度,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学生模仿的偶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理想、原则、信念、观点、兴致、趣味、好恶、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如能达到和谐一致,那就可以点燃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成为青少年行动的灯塔。”教师应是船长,要能利用安全可靠的方式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船;教师应是指挥员,要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教师应是导演,要能编导出一幕幕激情剧;教师应是创意人,要能把课堂教学包装得天衣无缝,色彩斑斓。初中政治思想课课堂教学改革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理清知识网络,揭示体系结构,抓住难点,突出重点。第二,精选典型材料,运用教材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第三,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政治思想课最忌“照本宣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当外在教育因素转化为内在精神需求,自觉地运用内部矛盾规律,才能将教育者的外部要求转化为个人思想,同时把这种思想转化为个人行动。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过:“教育不是单纯机械地将知识传授给被动和顺从的学生。”改革课堂教学的核心应是使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各种器官和激起学生心里的浪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初中政治思想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尤其要如此。政治思想课不能上成纯“政治思想课”,不能板着面孔,向学生灌输所谓的“政治思想”。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于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拥有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良好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和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归纳和演绎,把思维方法组成一个有层次性的结构,用具有包摄性的观念把握思维方法的全貌,就要具备与瞬息万变的世界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人心目中的“好学生”碌碌无为,而一些屡遭白眼的“捣蛋鬼”反而能适应环境乃至有一定作为;一些“尖子学生”对教师不理不睬,而“白搭学生”却对教师恭恭敬敬,这难道不是“应试教育”的失败吗?初中政治思想课课堂教学还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一个人若具备了良好的情感,将求真、求善、求美作为人生的宗旨,这样我们所说的学习,就不再是传统的学习内涵,而是素质教育派生出来的“大学习”观。

政治思想课一定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应有目的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协调教材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加大让学生学习社会的力度,引导学生进行热点问题的讨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如让学生注意搜集一些普遍关心、敏感的问题,结合教材理论知识,进行全面辩证分析,就可以认识到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将最终决定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使学生树立起发奋学习,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基础和信心,增强改革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强化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进一步加强国家观念,树立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更加关注祖国的前途。通过热点、现实问题的讨论,学生既以教材为本,又不拘泥教材;既以理论为依据,又不空背理论;既能感知事实,又用事实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中处于主动地位。如何立足于初中政治思想课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篇6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政治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许多地方的有序展开,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课堂教学正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作为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也同样面临着通过改革以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初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体会和感悟,就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互动谈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1.创设直观乐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课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理论性较强,所以容易出现课堂气氛呆板,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这种现象。但如果我们能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空间,将学生带入到不同的课堂气氛,适合于课堂内容的环境、气氛当中去,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便是人为的创设情境。根据现在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生活基础上这一实际情况,在课堂上,我经常创设直观乐学的情境赋予政治教学中。由于这种直观情境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尤其是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去感受、体验,变抽象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对所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将起到深入浅出、易懂、易记和易运用的情境感染作用,从而可以达到较为形象地感知和理解教材,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使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2.合理组织,及时引导,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而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教师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并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学生,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要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要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思维状态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当发现他们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进行引导,否则课堂教学效益就会降低,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

3.注重生生间的交往合作,让政治课堂充满民主、平等、合作气氛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中交往行为的发动者和主宰者,学生则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往大量地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且这种交往体现了明显的单一性和极强的垄断性,学生之间普遍缺乏有效的交往互动,即使有少量的学生间的交往,但只能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这种情形在过去的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严重存在着。这种课堂教学的交往模式是对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地位的漠视,是对课堂教学基本规律的悖逆,同时也是对学生优良个性发展的扼杀。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课堂教学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局面,注重师生间特别是生生间的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互动与合作探究,让政治新课堂充满着民主、平等、合作的浓烈气息。

这里重点谈谈新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间的交往关系问题。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显然这种自主探究不可能是学生个体的单独探究行为,它必须通过课堂活动中学生之间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个体无法理解的知识不一定非要向教师询问,教师也不必在这个时候以权威者出现,可以在学生之间寻求帮助者,或者组织学生间的讨论,通过生生互动达成问题的最后解决。就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学生交往合作的操作策略而言,我主要采用的是讨论型合作的模式。所谓讨论型合作,就是学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培养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实践证明,课堂中采取这种学生交往合作的操作方式,有利于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但必须注意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就不可能有多大的深度,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也就不可能对小组内不同的意见提出自己看法,最后必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在讨论和争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样也就失去了合作探究的真义;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讨论过程中必须要正确地完整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因此学会表达尤为重要。还要学会倾听,如果没有倾听,就不会有对他人观点的思辨和接纳,也就不可能有对自己观点的反思,可以说倾听是讨论型合作得以展开的基础;要谨防部分优秀学生的话语霸权。在学生进行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是不是只是少数优秀学生在讲,而那些学困生只是在听,如果这样就该作些调控,要确保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甚至可以在讨论过程别体现出对学困生的鼓励支持与关爱,只有这样,课堂中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民主、平等、合作交往的互动关系。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篇7

【关键词】政治课;差异化教学法;拓展教学法

1 在差异化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讲“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公民义务和权利一致性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认识的深度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对知识获得的方式。

政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师从“保姆型”到“自由型”角色的转变。自主学习倡导的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把更多的发挥空间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比如,我们提到的“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在讲这一课前,学生肯定先要知道,公民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如果单纯的靠教师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那么学生对两者的定义的理解便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但是,作为政治教师要意识到,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妨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最后,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一来,不但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也给教师下一步教学的目标的确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 回归生活,让政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要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励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平生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

3 政治知识点的迁移、拓展教学法

众所周知,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从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例如,在讲“正常情绪”一课时,教师可以发出这样的提问:“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当人产生情绪时,人的身体各部分将发生什么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通过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生物知识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只是被定义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一种手段,学生懂得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掌握对人生的认知规律才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差异化培养让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提高;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深化政治知识,让学生懂得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要给学生提供知识迁移与拓展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欢.初中思想政治课接受有效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2 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目标的建构与实践[D].东北师

范大学,2004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篇8

关键词:情感创新评价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和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善于思考与运用人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此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是情感教学最根本的内涵。下面我就情感教学的作用、情感教学的运用、情感教学的评价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1情感教学的作用

①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由于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因此能在其他学习中运用已学的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新的知识,学习上的事半功倍,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努力地进行学习。②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开发。由于课堂教学的手段采用多种方法,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在教学活动中开发了自己潜在的才能,如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认真学习知识。③促进了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养成。课堂教学中民主的氛围,教会了学生尊重他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又让学生学会团结他人,学会合作与竞争,产生时间效率观念,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④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情感教学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样式,给学生尽情表达的,与人交往合作,积极参与决策,自觉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情感教学的运用

以情激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情感投资,以爱结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

以情明理。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以情明理可分为以下两方面:①、语言含情,讲活知识。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②、故事渗情,吸引学生。书上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我就进行增补或系统形象化。如时传祥,我用口头和体态语言,生动地描述他如何背大粪桶,不怕脏臭和讥讽,感动得学生啧啧称赞。讲”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时,我适时地补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风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脱下给九十多岁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几次卖血抚养两个藏族孤儿。讲徐洪刚为了保护受辱妇女,赤手空拳同四个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着流出的肠子追歹徒达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壮的语调,赞叹的表情,形象的手势象磁铁般地吸引住学生,他们深深地被英雄事迹所感动。

3情感教学的评价

以高尚人格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内聚力。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与实施者,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探索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方

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是实施情感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对教学评价的态度、形式与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客观反映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学生的热爱,同时折射教师的职业修养与人格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内聚力与感召力,教师必须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思考与研究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对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增进师生情感,实现知情互促并茂的学习效果有深刻意义。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篇9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但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教材中的插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既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乏味,也不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综合等方面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却忽视了它的这些功能,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带领学生浏览。

2、正文与辅助材料在教学中没能得到高效整合。教材中的辅助材料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是用于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的教学辅助材料。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或让正文失去了其中心地位,把握不了重点,主次不分;或抛弃辅助材料,只让正文孤立存在,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利于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3、教材内外资源缺乏有机结合。教材中资源的包括正文、插图、说明材料、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思考练习等;教材之外的资源是指教师自己收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时政热点及相关练习题。教材中的资源固然重要,在教学中不容忽视;而教材之外资源更能结合实际、联系时政,也值得重视。然而在教学中,政治老师们或只顾教材中的事例和练习,不贴近学生实际,不联系实际生活;或偏离教材,只谈教材之外的事例,安排教材之外的练习,本末倒置;有些甚至连教材中的资源都没有充分运用,更不谈自己收集的教学资源,本末皆未顾及。

4、政治教学的能力培养功能和德育功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大目标同等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却往往得不到高度重视,不能高效实现。政治学科本身就是育人思想、培养感情、陶冶情操、授人知识的学科,可以说是德育功能最强的一门课程,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力度直接关系学生的思想成长、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为教而教,为表面上的完成教学计划而教,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满堂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点,而这恰恰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教学目标。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策略

1、图文并重育人思想。在诸多说明方法中,图像图片说明生动、形象且直观地说明问题、突出观点。新版本的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图片加以说明文中的观点、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运用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总结出它们所反映的内容。再者,中学生对图画图片的浓厚兴趣亦不减小学时代,充分利用插图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插图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它们共同筑成易于学生掌握的新知。

2、正文与辅助文并重。新教材中,一节内容主要由正文部分、插图、案例部分和“相关链接”的说明材料部分等构成。正文部分用以陈述观点与概念,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案例部分列举相关的典型事例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加以论证;相关链接材料则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作补充说明,后两个部分的辅助作用亦不容忽视。若教师只注重正文部分的教学,而忽视了辅助材料部分的教学,就难以让学生将正文中的观点理解透彻,学生也不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对文中的观点有种“从天而降”的感觉,更不能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将正文与辅助并重,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观点、运用文中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极佳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先提出观点再分析说明,还是从事例中总结而得出结论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想品德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思的问题,我们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择其最佳方式,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教材内外事例并重。教材中的事例典型且说明指向明确,教材之外的生活实例、实政事例既能说明问题又不乏鲜活。然而在教学中,有的教师重书本事例而轻课外事例,有的教师重课外事例而轻书本事例,二者各具其短。首先,教学要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不能离开教材进行教学,学生也不能离开教材而学。只重课外事例而轻教材内容,会使学生只记起课外新鲜的事例,对文中所列举的例子则不以理解,以致教学的又一“大忌”——本末倒置。因此,教材中所列举的事例教师都应引导学生掌握它。其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就是授予学生用头脑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政治的眼光看时事。只重教材例离开生活实际有碍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有碍于学生对新近时事的了解,以致学生不能将生活实际、社会时事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书本事例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多了解生活、多了解时事,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4.课内外练习并重。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新知识和答题思维的训练;课后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二者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都不可忽视。然而,一些教师往往将思想品德课堂视为其单独演讲的台,教材中的思考问题大多自问自答,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因而造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当他们面对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时,便不知从何思考,无从作答;当他们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更是不知所措。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篇10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场景制造新课程探究

一、创新设定场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兴趣及具体形式

1.优良兴趣爱好的形成

“兴趣爱好”是一种心理倾向,它会引导人寻求知识、常常参与这种活动和想要掌握某些事物。一个人对什么有兴趣,那么就会很积极地去参加。当然学生也是一样,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这样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初中生是培养好的兴趣和优良素质的重要时期,老师要学会用心分析,引导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制造不同场景,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2.利用新闻创造场景

一般资深的探究式学习教育者会运用新闻创造一种乐学场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成效。新闻也存在新旧,教学者要很好地联系这新与旧。例如,要想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自豪感、自信心,讲“一国两制”,要体现港澳的大好形式,要联系以前港澳回归等旧闻。利用新闻创造场景,新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它的新、奇、趣深受学生的喜爱。想要产生特殊的教育功能,就应将思政、知识、情感教育融合于新闻场景中,这样会有特别的效应。

3.利用音乐创造场景

音乐是优美的,它可以穿透灵魂、陶冶情操和升华人的感情。用音乐创造场景也是一大亮点,教学中渗透恰当的音乐场景,能够激发学生的优良兴趣,使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我播放“春天的故事”讲“改革开放”,并且设置了一些合适的疑问,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利用故事创造场景

国内外许多教育名家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利用故事创造场景是不可小觑的途径。教育是切合实际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能迸发出力量进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其实教材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教学中,要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场景,设计问题要针对思维的难点和疑点,让学生挖掘出身边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然后体会当中的快乐,引导学生进行行为实践,最终得到知行统一的效果,这才是探究式学习教育的重点与不同之处。

5.利用漫画创造场景

人们喜闻乐见的漫画形象诙谐并且机智幽默,教学者创造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和寓理于形的漫画场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也有着重要作用。比如漫画“悠然见南山”、“小桥流水人家”、“多少楼台烟雨中”,能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相处有方”时,可将说明深厚友情的作品向学生展示,要明确思想是建立真挚友情的基石,也是人与人在交往中互相信任与理解的情谊。我就以一幅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漫画来说明建立真挚友情的基础是思想。初中是学生较为特殊的一个阶段,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但缺乏社会判断与自我认知。对此,在本课的讲解中,要把乐交净友、善交益友的良好品质传达给学生。

二、场景创造的教学思考

1.场景创造要有针对性

探究式学习教育者不能因情境而情境,依据学科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年龄来确定场景教学方式,要有实效性与针对性,最终要达到预期的认识和行为上的变化。如针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让学生不再闭门造车。在进行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四单元胸怀天下中第一节《关爱社会》的教学前,可以家庭作业的方式向学生们提问:“我眼中的关爱社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们回家后思考或与父母探讨。上课前二十分钟,可先聆听学生对关爱社会的看法,之后再进入该课程的讲解,学生们在话题场景中畅所欲言,加深了对本课的理解。这样,就使教学变得有针对性与实效性了。

2.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场景创造的重要基础是融洽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者应公正、公平地对每一个学生,不要厚此薄彼。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特长与优势,既完成了目标与任务,还得到了愉快的心情,这样学生才不会有压力,轻松地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和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在师生关系营造的问题上,可通过课堂小组活动等方式,增进师生感情。以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塑造自我中第一节《自尊自信》为例,课堂上,我将学生分为n个小组,每组4人至5人,针对本课所要讲述的内容,设计论点,先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自由讨论结束后,可让每一组派出一个代表对本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表述,最后由我来对每组做出评价和总结。这样,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所以在进行该课讲解时,学生在听课时就很容易集中精神,并且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领悟。该课教学的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体现了相互尊敬、自尊自强的教学宗旨。

3.将场景创造延伸到课外

不能认为课堂的结束标志着思维发展过程的结束与完成,其实,课堂的结束才是思维延伸到高层次的开始。因此,课堂教学结束后,可让学生参加创造新场景或者让学生去思考某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能提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

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不应该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上,这样学习就会枯燥乏味。要将学生放在主置,体现探究式教学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会问会学、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真正融入思政教育中,可以涉及所有要素进行活动探究。教师要选择更好更合适的课题,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学生熟悉的、可操作性强并且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在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学会学习”中,告诉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业上有所建树。首先,利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课前五分钟,可先将要讲述的内容概括成一个小事例,并将该课中的核心问题带入事例中,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带着疑问听讲,久而久之就培养出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提高成绩的同时激发出对课程更深层次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们互动与交流。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广阔的思维空间,启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自我探究、表达、发现、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

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讨论与分析,作为该课程的教师,我还尝试让学生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来说明问题。如在讲述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单元“自强不息”中《磨砺意志》一节时,我先让学生们听一个实例,说明在克服困难、确定目标、采取行动中意志的作用及表现。实例可列举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及其事迹,让学生了解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具备坚强不屈的意志,同时也坚定了他们的信心,相信有卓越成就的人必定有一颗坚强意志的心。

四、提高组织探究课的能力,教师转变观念、角色

1.教师应有多方面的知识并更好地引导

这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会横跨多种学科,会多角度地去探究学习。教师要弃旧创新,更新观念,常总结经验,并要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健康的心理素质、融洽的教育能力。当好引导者,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探究式学习教育中需要体现的。传统教学中,很少提供发言机会,教学时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状态影响着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考察。日积月累,学生就不会独立思考,对学习失去兴趣、习惯、能力,像个木偶一样跟着教师走,更有甚者,丢了提出问题的勇气和想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中,给学生想象与探讨的空间,多设定些可操作性的场景和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准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有用的材料,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进入探究式学习。这不是教师放弃责任,是更好地帮助学生进入角色,进行探究活动,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在进行知识引导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刻苦战胜困难的意志。

2.提高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势在必行

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探究式学习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它适用于每一个学生,只是不同性格、层次的学生体现出的深度与层面不同。教师作为引导者,根据不同学生的状况运用合适于个人的引导方法,这是探究式学习教学者须注意的。要善于鼓励,让学生大胆尝试,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突出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并且改变传统教育教师“包办代替”的学习状态。探究式学习教育拥有宽阔的发展空间,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生自主学习是探究式学习教育的重点,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协作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自主提问、探究、解决,教师仅仅是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探究式学习教育中,要随时地激发引导学生,使之充满激情、积极主动参加课堂探究活动,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学者去激发与鼓励。

3.常推陈出新,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教育

探究式学习教学者需要常常推陈出新,教学中不要局限在让学生小组讨论、疑难答辩、学生自主去做一些相关的社会调查研究。探究式学习教育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提出问题、调查问题、制定相关计划和设计相关活动、参与活动和收集资料、沟通和协作、分析和证实等都是该有的要素。在学生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应渗透多方面的探究,包括教材探究、教学活动探究的不同部分。比如,讲到古代的社会文学、科技文化的巨大成就时,学生自主探究,课外时间,利用网上搜索、图书馆查阅资料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主体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优良的思维方式。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中国好公民该具有哪些素质与品质”的问题探究、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论文比赛、进行市场调查等,提高了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优良的兴趣主导化。

总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学中,方法各种各样,但是不是越多越好的,教学者要把持一个度。要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优良的兴趣,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政巴桑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探究式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