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范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46:17

工商管理范畴篇1

会发展、依法治国、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和广告受众、形象大使及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等角度,论述了把“形象大使”纳入注册登记范畴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工商管理注册登记形象大使管理

注册登记管理是国家规范和管理市场主体设立、变更、终止,确认其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行为,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基础和保障。当前,影视名星、歌坛名星、相声名星、小品名星、体育名星及其他一些中外名人等,在市场经济中将自己的“形象”作为资本,做企业的代言人,为企业做形象宣传,为企业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进行商业广告宣传等等,获取经济利益。笔者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孕育出的新型经济形态,应把其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规范其行为,为其营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在监督管理中健康发展。

一、“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

透视“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可以清楚看出,是“形象大使”将自己的形象或以往积累起来的,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形象”,卖出去获取投入特殊资本的利润。这是一种抽象、独立、特殊的商品交易行为,是一种新的、独立的经济形态在市场中运行。

(一)“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是把“形象”作为商品的经营活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形象大使”本人与一般人一样,都是人,没有什么本质或根本的区别,只有他们的“形象”与其他人不一样,在商业广告活动中人与人的“形象”不同,产生了不同广告效应,不同的广告效应产生了经济效益。“形象”是产生经济利益的基础和根本条件,“形象大使”只有把自已的特殊商品—“形象”推销出去,才能获得经济利益。

(二)“形象大使”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设计者、制作者)、广告者,在广告活动中的关系是经济合作关系,法律地位平等。“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平等互利的契约结成的经济合作关系,法律地位平等。“形象大使”在广告活动中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的地位是平等的经济合伙人,不是雇用的工人。他们在商业广告活动中从事的不是一般劳动,投入简单、极少,获得的经济利益丰厚。“形象大使”在网上公布的的合作报价,一则广告一年都要以数十万或以百万、千万为单位予以计算?。

(三)“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起的是广告作用。“形象大使”的“形象”是商业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自己的“形象”附加在广告主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上,使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相对提高,产生的是潜在经济效益,只有将商品或服务销售出去,“形象大使—广告”才能使广告主得到经济利益。从“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中所起的作用上看,与其它商业广告的属性一样是“广而告知”,不能独立为广告主创造出经济利益。

(四)“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是独立的交易行为。从“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中获得的经济利益看,“形象大使”获得的经济利益依赖于商业广告,而不从属于商业广告给广告主带来的经济利益。因为,广告主在利用“形象大使—广告”获得经济利益之前,“形象大使”已从商业广告活动中获得了自己契约中约定应得的经济利益,即广告制作完毕就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经济利益。“形象大使—广告”未起实质性作用之前,“形象大使”的契约已履行完毕,从商业广告中脱离出来,交易活动结束。“形象大使—广告”无论将来能否给广告主创造出经济利益,无论为广告主创造的经济效益多、还是少,“形象大使”都要获得经济利益,而且数额都是一样的、约定的利益。

特别是,我国《食品安全法》第55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表明国家已认定“形象大使”在广告经营活动中是个独立的经济个体。

二、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是客观要求

当前,“形象大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在经济生活中空前活跃,并且呈现快速发趋势。为使“形象大使”健康发展,更好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用,客观上要求国家把其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范畴。

第二,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法制就没秩序可言

,也就不可避免地有挑战法律行为出现。依法治国理念是逐步使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人们的各个方面行为用法律加以规范。依法治国的理念要求将“形象大使”纳入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让其受到法律的约束,使其经济活动中符合社会主义法制要求,使在市场经济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违法违章行为、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第三,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是推进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消费者和用户购买商品往往是靠广告、认品牌,是所谓印象交易。当前,有些“形象大使”唯利是图,在商业广告活动中明知自己的广告行为会发生危害后果,而放任后果的发生。对明知设计广告内容违法,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质量一般,甚至质量低劣,信誉极差的情况下,为自己获取经济利益,背离伦理道德,丧失良知和人格和尊严,“纵”、“横”为信誉极差的企业,为劣质商品、劣质服务叫“好”。甚至编造谎言,贬低与广告主同行业的经营者及商品,诋毁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良好信誉。使用绝性语言,采用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侵害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是否能一以贯之,坚持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要看其遵守法律、法规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用其信用记录来衡量,如果其没合法的市场主体资格,工商部门就无法为其建立经济户口、建立信用档案,客观上要求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促进社会经济信用体系日趋完善。

第四,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是广告受众的要求。广告主是通过“形象大使”的广告,刺激广告受众产生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欲望,得到自己销售商品或服务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形象大使”的广告行为直接影响广告受众的思想意识和生产、生活行为方式。在市场发达的欧美国家,均视名人代言为“证言广告”和“明示担保”,消费者可据此担保索赔。美国更是要求做广告的名人必须是此产品的直接受益者和使用者,一旦查出不实,就要处以重罚②。广告受众需要广告内容真实,有真实可靠的广告信息来正确引导自己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实用消费、理性消费、眼前消费和长远消费。因此,广告受众要求通过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确认其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来明确与其的民事关系、法律关系和责任、权利、义务关系。

工商管理范畴篇2

一、对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认识

工商行政管理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无论是在体系上还是在理论范畴上,都达到了可以揭示规律的程度,工商行政管理是一种管理行为,其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有效的实现行为与规范之间的高效统一。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独立体系,然而其却在不断的升华和改进,在社会市场经济以及社会政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前提下,其也在进行不断的改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就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中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概念、范畴以及基本的体系等,这一理论主要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所发展得来的,因此,其具备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些要点。针对工商行政管理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从市场以及其自身的管理职能等方面入手,深入到市场中,对市场中的一些行为进行监管和控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依据市场准入原则对商品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查,实施产权保护等,在这一系列的范畴内,可以看出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作用,针对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解释以及规律的揭示,可以从工商行政管理行为以及规范的统一范畴内来进行解读。

二、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

要想清楚的了解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就需要对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的关系进行入手,而所谓的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政府与经济的关系,可以说,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的关系就是经济与政府之间关系的一个具体层面。政府对经济有着宏观调控的职能,其对经济进行调控和干预的时候,需要遵循相应的价值和经济规律,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的有效开展,从而对市场进行合理的监督,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只有市场在失稳的情况下,政府才有理由干预市场经济,而造成市场失稳的主要在于公平和效率,市场自身虽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却无法有效的克服来自市场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干预,市场外部的干扰只能够通过政府来进行消除和调整,政府利用其干预手段,对市场中的竞争秩序进行合理的维护,合理分配收入,调节市场准入份额,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是尤其必要性的,然而,政府却不可以过多的干预经济,其只能够做到适可而止。其余的经济就需要市场自身进行调节和干预。总而言之,政府与市场之间既不是放任自流的状况,也不是完全干预的状况,两者在权利上是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政府以及市场对经济都具有调节的作用。

三、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中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中,包含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所以对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探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要点。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有很多,但是其中的服务职能其是否具备,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而针对工商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也是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可以说,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中,管理和服务之间有着一种较为特殊的关系,而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梳理的时候,也需要能够将服务加入到管理中,依据管理活动来对服务职能进行探讨,从这一点上来说,服务职能无法离开管理而单独存在,两者之间是一种依存的关系。工商行政管理是国家在市场监管执法领域权力、法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和贯彻执行者。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必须积极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是要帮助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及时调整使之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因此,不能认为强化市场监管与为经济发展服务相悖,强化市场监管执法也就是强化为经济服务的职能。这种从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视角上所谈论的服务是一种宏观层次上的服务,可称其为“大服务”。

工商管理范畴篇3

内容摘要:资本及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厘清资本、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及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实质等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深化了对资本及剩余价值范畴的认识,有利于指导日益深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

关键词:资本剩余价值市场经济

深化对资本及剩余价值范畴认识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的主流经济学是绝对否认社会主义经济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绝对反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用资本和剩余价值的范畴。因此,关于社会主义的资本及剩余价值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是个,而且在政治上是个险区。直到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才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资本市场”这个概念。在之后公布的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关于考核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文件中,又使用了“资本金”、“资本公积金”、“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率”等概念。这表明,对于资本及剩余价值范畴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很需要有一个再认识。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里包括,放弃或改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文献中某些已经不符合新的实际情况的观点和结论,或者是要依据新的实际情况做出新的判断和理论概括。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处在快速发展变化之中,那么,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性和理论品质,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不能把马克思的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锁定在19世纪,要深化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在思想上就要克服“范畴有灵论”。当然,要充分肯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这个伟大发现及其历史意义。但不可把资本和剩余价值范畴贴上永恒的资本主义标签,而是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资本和剩余价值范畴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分析。

新时期资本及剩余价值范畴的再认识

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与马克思当时的设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商品货币关系还不能消亡,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还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只要是商品经济,一切生产要素和劳动产品,都要成为商品。剩余价值是商品生产的余额和果实,任何商品生产都要追求这“余额”。追求生产的“余额”和资本的“果实”,是任何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这个“余额”和“果实”的价值必然表现为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存在着商品和商品交换,同时剩余劳动又始终存在,那么剩余劳动必然要物化为剩余价值;而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也必然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劳动者直接的个人收入,剩余劳动时间形成剩余价值。

可见,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经济范畴。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企业中劳动者的剩余产品应有其价值形式,他们的剩余劳动也要物化为剩余价值。经济范畴是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过程的理论表现,既然现实的经济情况已同马克思原先的设想不一样了,那么,就应该实事求是地从变化了的情况出发来对资本和剩余价值范畴进行再认识,而不是把它们仍旧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范畴,应该看作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

对资本及剩余价值范畴深化认识应注意的两种倾向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的,是同资本家所有制相联结的私人资本。私人资本这个范畴表明,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归资本家私人所有。这里的剩余价值是由私营企业中的雇佣劳动者所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私人资本这个范畴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而社会主义国家资本这个范畴表明资本的所有者是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的剩余价值是由作为生产主人的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总体上归劳动者所有,不归个人所有,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宗旨。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一部分由国家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占有,用于为社会全体成员谋福利;另一部分归国有企业占有,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增加职工集体福利和作为职工的奖励基金。在这里,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国家和集体占有,仍然直接或间接地用来增进劳动者的利益,是劳动者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也是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分割和使用的根本标志。社会主义国家资本这个范畴所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所有制经济关系,是排斥任何人对人的剥削制度的。

在对资本及剩余价值进行理论认识和实践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如果只看到资本及剩余价值范畴的共性,忽视或否认不同性质资本及剩余价值的特性,那就会导致否认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这种认识上的偏向,是必须要防止的。二是,如果只看到资本及剩余价值的特性,忽视对资本及剩余价值范畴共性的研究,就会妨碍或不利于借鉴西方国家管理资本及资本运行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范畴篇4

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都是这么做的,卡西尔把实体概念与功能概念对立起来可以看作是一个纲要。在斯宾诺莎那里,实体概念与历史性处于排他性对立之中。与此相反,黑格尔的深刻之处在于他不仅没有从哲学中清除实体,反而把实体转化为主体。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实体概念的合理成分,克服了旧实体概念的缺陷。卢卡奇精确地概括了这一批判成果:“实体作为变异中保持不变的本体论原则,尽管现在丧失了它作为变异的排他性对立面的古老意义,但由于常驻不变的东西被理解为在现实的实际复合体中连续地维持自身、更新自身和发展自身的东西,由于连续性作为复合体的内在运动形式,使抽象和静止的常驻不变获得了一种更新了的更加深刻的有效性。”②马克思的实体概念之所以规定为劳动,有着本体论的依据。劳动是社会存在最深刻的基础,也是自然存在向社会存在飞跃和人实现自我再生产的根据。马克思的价值实体既是一种不变的实体,又是一种变化的实体。“凝结在”、“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是确定的,在质上和量上都是确定的;然而,这种凝结的劳动又随着再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随着再生产同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变化。马克思的价值实体正是这种不变(此时此地)与变化(彼时彼地)的统一。在这种变化中,价值贬值所余留下来的价值,在质上保持了一种不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特定时刻是诸多商品生产者劳动时间的平均;在不同时刻则由变化着的商品生产者所耗费时间来调节。这里,劳动与关系,与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设定在实体概念中。劳动是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自然的、永恒的必然性,但是劳动过程的这种永恒性不足以规定价值这个历史性范畴的具体性。历史性范畴不仅包含一种一般的运动,而且总是还包含一种变化的方向。对于科学地理解价值范畴来说,单纯理解劳动过程性是远远不够的,劳动的社会关系才是价值范畴历史性的限定。劳动的事实和它的结果在社会存在中造成了一个完全特殊的结构。劳动不仅在主体自身那里有一种选择特征,而且还涉及别人,在劳动的社会关系中也造成了选择。目的性活动不仅指向自然,也指向社会,这在原始人那里,在共同捕猎的原始劳动那里就已经存在了。劳动同时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关系中被规定。但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如果仅仅是在直接劳动中为目的性设定的实现而引起的,并不表现为一种价值关系。这里既有劳动,也有直接的活劳动交换,但并不表现为价值。劳动的目的性设定一开始就包含着这样的倾向,就是这种设定的目的完全可以超出主体自身直接需要范围,也就是说一开始就包含着剩余产品的可能。

一旦这种目的设定变成现实并且确实出现了剩余产品,劳动异化出私有财产,产生了私有制。在新的劳动关系中,劳动交换不再限于直接的活劳动交换,而是凝结的物化劳动交换,这种劳动才获得价值这种特定关系的历史形式。尽管这种历史形式是一种很古老的形式,但也不排除其历史性,只是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这种形式才获得了最典型的形态。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在批判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忽视价值形式分析时,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这就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因而同时具有历史的特征。因此,如果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会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社会形式获得价值范畴的历史性规定是同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社会化相并行的。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劳动作为目的设定性活动获得充分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改变了前工业生产方式下农业劳动中目的性设定的微弱作用,自然对生产的限制在工业劳动中大踏步退缩。建立在主要依靠直接的活劳动联系基础上的狭隘的分工体系被建立在主要依赖物化劳动联系基础上的发达的分工体系所取代,价值范畴获得了最一般的形式。“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④劳动社会性的增长和自然界限的退缩相平行,一方面创造出使用价值不断地以一种日益加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创造价值所要求的社会必要劳动却不断下降。使用价值的增长与单位商品价值的不断下降并行不悖,前一个趋势标志着劳动的扩展和自然限制的退缩,后一个趋势则标志着人的社会性的日益增强。日益增长的产品量才能为更广范围的人们所消费,从而为建立日益增长的社会联系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能;而不断下降的价值才有为更广范围人们的消费从而建立的社会联系提供现实条件。这种社会联系达到这样的程度,从而使卷入这个联系中的个人在从事个人目的设定和选择时,已经不可能脱离这种联系,相反要在这种社会联系中才能找寻目的设定的选择空间。这种社会联系对个人活动构成了一种不依个人选择的客观性,一种独立性,一种规律,这就是价值规律。这种联系作为规律对个人形成社会限制。自然限制退缩和这种社会限制加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那种原子式的孤立的个人,恰恰以这种发达的社会联系、社会限制为历史前提,这可以从这种原子式的个人总是具有拜物主义特征、总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中看出来,因为他所追求的正是社会联系物化形式,价值范畴的最抽象形式即货币已经统治一切。

不过,必须辩证地看待个人与价值规律的关系。价值规律对于个人的独立性正是建立在无数个人选择综合的基础上,是一种辩证的独立性。具有社会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根植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即虽然所有这些客观的关系、过程等独立于实现它们的个体的人的行为意图而保持自身并发挥作用,然而,它们只能作为这些意图的实现而产生,并且只能通过对个体的人的行为的反作用方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要把握价值范畴的历史性,必须坚持这种两重性,即价值规律对个人行为的依赖性与不依赖性。大家只要想一想,超额价值是个别特殊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造成的,但它是价值革命的基础。超额价值的普遍化就是价值自身的变化,是价值量、价值作用条件和作用结果的改变。对价值规律的许多误解,大都源自把两种仅仅在相互作用中才是现实成分中的、一个夸大为独立无依的、绝对居于支配的成分。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⑤“自己创造”是个人的选择行为,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是社会条件限制,而社会条件恰恰是从事“自己创造”的个人集合而来的。个体、选择的主体和普遍的、社会的合规律性之间辩证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更为丰富多彩的现象系列,这恰恰是因为劳动的社会性本质的显现只能以原则上个体化了的人为中介才能实现。这种对价值规律的认识,与完全受规律支配的机械论和宿命论毫无共同之处。价值规律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规律是社会经济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性增强的结果。但是,在原始人那里,将一个人流放无异于宣判了他的死刑,这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原始人的社会联系强呢,还是价值规律支配下个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更紧密?尤其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从孤立的个人出发,通过个人行为叠加来解释宏观经济变量的方法,大大加强了这一困惑,似乎个人之间的联系是偶然的,自由个体的行为倒是本体的,背离了古典经济学的健康的本体论本能。亚当•斯密通过“看不见的手”把握到了个人受规律支配的必然性,马克思的在生产者背后支配着生产者命运的命题是对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继承。实际上,原始人离不开他生活的共同体,是建立在直接的活劳动交换关系基础上,个人没有能力独立完成目的论设定的生产活动。随着人类能力的增强,交换关系开始设定在物化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价值中介,形成了独立的社会范畴,即价值范畴。价值范畴是纯粹的社会范畴。

马克思在研究比较价值和使用价值时指出:“同商品体的可感觉的粗糙的对象性相反,在商品体的价值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它们的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那末不用说,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⑥在这一点上,价值和语言相同,语言也是纯粹的社会范畴,语言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而价值是人们物质变换的工具。价值作为纯粹的社会存在物而独立,在其对立面才可能形成个人作为某种孤立的原子存在的幻觉。单位商品价值的下降,仅仅是总联系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能力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是这样展开这种双重关系的:“在所有这一切形式中,财富都以物的形式出现,不管它是物也好,还是以存在于个人之外并偶然地同他并存的物为媒介的关系也好。……事实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岂不正是在普遍交换中造成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岂不正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统治充分发展了吗?财富岂不正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在这里,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异的绝对运动之中。”⑦人的能力和需要的展开构成了所有价值和它的客观性的基础,只有在社会联系中才能存在价值。因此,价值范畴仅仅是人类能力一般发展的特殊历史形式。但是,这种历史形式、这种特定社会关系却是以十分悖理和充满矛盾的方式来实现的。“在资产阶级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时期中,人的内在的本质充分发展,表现为完全的空虚,这种普遍的物化过程表现为全面的异化,而一切既定的片面目的的废弃,则表现为为了某种纯粹外在的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目的本身。”⑧价值与财富、价值与人的能力的发展的相互关系,正是在这种本质和现象的具体历史统一中才能得到正确理解。价值范畴的一般发展是个人选择和社会整体、本质和现象矛盾的辩证展开。这个过程的内在机制是,价值范畴尽管是作为一种纯粹的社会规定,但并不排除个体将价值作为自己做出选择决定的直接目的,这是价值范畴发展的微观基础,也就是说,作为人类能力的发展是以价值为中介实现的。只有在直接追求价值的个体行为中,才能一方面造成单位商品的价值下降,也就是获得单位产品人类所需要支出的劳动量下降,或者反过来说就是人类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造成财富的极大丰裕,造成工作日缩短从而闲暇增加的现实条件。个体抉择对价值(剩余价值)的目的设定,在其背后才作为结果将人类能力发展起来。

价值成为个体的人的选择和行为的动机,这种动机是个人的,却又纯粹是社会的,这种统一才能现实构成价值范畴的中介地位。这个过程的必然趋势就是单位商品价值的下降和商品生产者直接追求的价值目标之间的矛盾激化。缓和这种矛盾的方式很多,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在力图缓和这种矛盾中开辟道路,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不兑现的纸币霸权、按照利润需要对商品的过度创新与按照人类需要的发展推动产品创新携手并进、金融化、军备生产地位的提高等,无一不是这种努力的表现。全球化遏制了单位商品价值的下降速度,又开拓出新的市场;跨国公司在利用当地廉价原料和劳动力方面在全球化中扮演了主角;纸币霸权直接可以参与全球价值分配,而无需顾及单位产品价值下降的压力;产品过度创新可以延缓既有商品价值下跌的速度,而正常创新是在发展人类能力的同时成为增加价值的重要途径,这种创新虽然在逻辑上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命力仍有巨大潜力,但在现实中却很难一以贯之;金融化所造成的虚拟经济,只是通过既有价值的再分配来实现个别资本价值的增值,却置实体经济于不顾,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腐朽性。所有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不仅丝毫没有摆脱价值规律以及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相反,更加突出了这种支配作用。这些眼花缭乱的社会现象再一次证明,尽管价值范畴作为纯粹社会存在对每个个体选择具有决定作用,但是,个体选择的空间是巨大的。对于一个现代资本家来说,当商品卖不出去时,可以选择到国外销售,可以选择创新产品,可以选择生产武器和,可以通过信贷和债务将未来价值在当下作有利于自己的再分配,可以人为对产品进行根本没有必要的过度的所谓个性化设计,也可以在股票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甚至将产业资本转变成赌资,如此等等。价值范畴的历史性源自劳动固有的规定,因为它通过劳动时间与作为人类能力发展的劳动本身相连结。但是,早在人类仅仅从事有用劳动的时候,早在劳动产品尚未转化成商品的时候,这种规律就已经内在地包含在其中了,并且在商品的买和卖停止以后,也依然内在地有效。但是,只有当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反思关系出现,交换价值由此获得它的特殊的和纯粹社会的、摆脱了人和自然规定的形式时,价值规律才获得了它的发展和明确的形式。马克思指出:“纯粹的和一般的价值存在要以这样一种生产方式为前提,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单个的产品对生产者本身来说已经不是产品,对单个劳动者来讲更是如此,而且,如果不通过流通来实现,就等于什么也没有。

对于生产一码布的极微小部分的人来说,一码布是价值,是交换价值,这一点绝不是形式规定。如果他没有创造交换价值,没有创造货币,他就什么也没有创造。因此,价值规定本身要以社会生产方式的一定历史阶段为前提,而它本身就是和这种历史阶段一起产生的关系,从而是一种历史的关系。”⑨在《资本论》里,马克思针对古典经济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政治经济学曾经分析了价值和价值量(虽然不充分),揭示了这些形式所掩盖的内容。但它甚至从来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内容要采取这种形式呢?为什么劳动表现为价值,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呢?一些公式本来在额上写着,它们是属于生产过程支配人而人还没有支配生产过程的那种社会形态但在政治经济学的资产阶级意识中,它们竟象生产劳动本身一样,成了不言而喻的自然必然性。”⑩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化而看不到价值范畴的历史性是必然的,但这种非历史观也影响到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卓炯就是将价值范畴单纯视作社会分工的产物輯輥訛,而孙冶方也认为在商品经济消失后,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价值规律仍然有效,喊出了“价值规律万岁论”。孙冶方的《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輰輥訛的那个“价值规律”不是商品价值规律,而是产品价值规律。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条件不能超越商品经济和价值范畴是一回事,价值范畴存在的历史性是另一回事。卓炯和孙冶方为了论证前一事而否定后一事,才导致和古典经济学同样的非历史的价值理论。这里不是探讨社会主义国家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源,但是,作为价值范畴的历史界限的把握,有必要研究社会主义与价值范畴的关系。卢卡奇指出:“马克思把他的社会主义概念,首先是作为科学的概念与乌托邦的概念划清了界限。如果我们从马克思的本体论的立场出发,来考察这个区分,那么,出现的第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社会存在的内在辩证法的正常的和必然的产物,是经济同它的前提和结果的自我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样也是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反之,对乌托邦思想家来说,一种本质上经常性的错误发展,应该通过决定、试验、示范等等来纠正。”輥輱訛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反对傅立叶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看成一种游戏的观点,认为即使在社会主义中,经济领域在人的生活范围内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正是劳动的发展产生的经济世界,并且通过其作为动力的内在辩证法,社会存在实现其特性,产生出作为某种自觉的、不仅仅是自然无声的人类特性。

劳动的发展导致价值范畴的越来越高的社会性,但在阶级社会中,只是以经济相对于人被对象化为“第二自然”的方式实现的。完全不以个人选择行为为转移的客观性的这种基本特征仍然是某种不能取消的东西。马克思用“必然王国”把握到了这一点。社会主义所完成的质的飞跃在于这种“第二自然”同样由人类支配,这是任何阶级社会所不能提供的。例如,当代资本主义必然把整个消费领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变成一种统治着人类的“第二自然”。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在于它自发地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产。社会主义把这种自发性转变成自觉的调节,马克思谈到社会主义经济时说:“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輲輥訛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必然王国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用价值量的增长和单位商品价值的下降,是自由王国繁盛的基础。价值范畴的历史性以其社会性为前提。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商品交换价值时,之所以不能从交换关系中找到共同的价值实体,源于古希腊奴隶制的不平等劳动。在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时,马克思所分析的四种价值形式正是价值范畴社会性增长的四个历史性标志。人与人关系的社会化,在扩大的价值形式那里比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充分得多,因而价值范畴的历史性也进入一个新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虽然是个别的、偶然的,但毕竟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交换,是产品已经变成商品,因而包含着“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一般的价值形式是交换关系普遍化的结果,以致产生了确定的一般等价物,使价值作为个人和社会的中介获得了一个独立的存在形式。

工商管理范畴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 基本范畴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畴不是由人们随意设定的,而是取决于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所以,一门学科的基本范畴可以反映出该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法学以权利义务为其基本范畴,但这种权利义务在不同的部门法学中又表现为不同的子范畴部门法的基本范畴,从而使一个部门法学区别于另一部门法学。例如在民法学中,其基本范畴可归结为物权、债权。以此为核心而延伸出的各项物权制度、债权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梅成了庞大而完整的民法学体系,反映了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较为特殊的法律体系。目前多数学者将其定义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而不是调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排除国内法为其渊源,或调整国际经济流转关系的法排除以经济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从而使国际经济法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以及公法与私法的界限,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法的体系。随着近年来对国际经济法研究的不断深化,人们已从其调整对象、组成范围等方面揭示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但对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却一直缺乏必要的归纳,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经济法学体系的完整性。本文认为,基子对国际经济法的定义和调整对象的研究,可以将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归结为交易权、管理权和经济主权三个基本概念。

交易权是指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实体参加某类特定的国际经济交往以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权利。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而国际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国际经济流转关系,即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

这种跨国商品交换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或可称之为私法上的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沿用传统的国内私法上的物权、债权等基本范畴,而要另设“交易权”这一概念呢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国内私法,如财产法、合同法,尽管已融进了一定的公法内容,但其作为私法而存在的特征仍未消失。在私法领域中,任意法规范仍占主导地位权利人的意志受到很大程度的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基本上不由当事人自行设定也就是说,国家对当事人权利的限制仍体现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的私法上的权利则受到更多的限制。首先,一国政府对本国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会施加一定的限制。例如许多国家实行的出口许可制度使得本国当事人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将某种商品出售给另一国家的当事人。这种限制虽然并不影响本国当事人的物权的成立,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权的行使。其次,除受本国政府所施加的限制之外,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还须受其他国家所设置的种种法律限制。例如,尽管各国政府通常都鼓励资本的翰出,但在得到有关国家的明确承诺之前,投资者是无法或不能安全地将其资本投入东道国的。在一个禁止外资输入的国家,尽管对外商的财产所有权不会提出疑问,但这种所有权却不会转为投资权。正因为如此,传统的私法上的物权、债权等范畴已无法揭示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有必要确立交易权这一新的范畴。

交易权的成立不能仅以一国法的确认为依据,而必须同时得到一项国际经济交往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法律的承认。国的商人若想在国投资,他首先必须获得本国政府对其资本外投的许可,同时他的投资又必须获得国政府的同意。有关的国际法规范对交易权的成立当然也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会脱离有关国家的立法而单独发生。换言之,不作为一国立法的组成部分的国际法规范不会对交易权的成立产生影响从本质上说,交易权是一种其使用范围被有关国家所承认或限制了的财产权这一范畴并不涉及所有权方面的评价,而只是与财产权的运用问题相关。一国政府禁止本国当事人将某种商品输往某一特定的国家,并不影响该当事人对该商品的所有权,而仅仅是限制其对其所有的财产的使用和处分。一国政府对该当事人依外国法所取得的所有权通常也不能予以否认或歧视,这就是国际私法上的平权原则。由于工业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因此一项专利权在某一外国的成立必须以该国的特别认可为基础。但这种决定所有权产生的特别认可与交易权的成立并没有必然联系。国的当事人在国的专利申请获得批准不等于说他就有权向国的当事人转让该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技术转让的交易不仅要有本国政府的许可,还要受制于受让方国家的限制性规定。

交易权的成立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结成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交易权的内容的影响,因为交易权体现着有关国家对当事人的财产权的运用的限制。例如,有的国家在向某类商品的出口商发放许可时,要求其向对方定期索取商品使用情况的报告,这就在确立交易权的同时又确立了当事人之间的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只有在没有强行法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才可以自由地对债权债务作出约定。

交易权作为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又表现为各个子范畴。在国际贸易法学中,交易权应表现为贸易权在国际投资法学中,交易权应表现为投资权在国际金融法学中,交易权应主要表现为借贷权在国际税法学中,交易权则无从体现。因为国际税法具有明显的公法色彩,它调整的不是经济流转关系,而是基于经济流转而产生的国家与当事人之间就税款征缴而结成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论\文\网lunwennet\com]

管理权,或称国家经济管理权,是指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活动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权利。管理权的指向对象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实体的跨国经济交往交易权可以说是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的私法上的权利主要是财产权受到管理权的限制的后果。

在当代社会中,各种经济交往都须接受有关国家的不同程度上的干预,而涉外经济交往则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权力的制约,从而在有关国家的政府同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结成十分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经济管理权即用来概括地表述这种关系。

管理权与交易权不同它完全是一种公法上的权利。虽然交易权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私人权利的干预,但它在本质上仍是私人的权利。在管理权限定的范围内,当事人仍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参加国际经济交往、处理自已的经济科益。某种商品是否可以或须按什么样的条件输向国外由国家确定而将何种数量的商品在何种期何内按何种价格以何种方式出售给何方当事人则仍是由交易的当事人来确定的。

果说交易权的基本特征在于其具体内容是由交易当事人所确定的话,那么管理权的特征则在于其内容是由有关国家所单方面确定的,而不受跨国交易的当事人的意志的影响,外国资本须依何种条件才可进入本国,向特定国家出口某种商品须申领何种许可,国际汇兑须依何种方式进行等,都是由有关国家以国内立法或国际协定的方式单方面加以确定的。国际经济交往的当事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来自国家的强制国家的经济管理权源于国家经济主权国家经济主权在国际法上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几。联

合国大会第届会议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对这一概念作了钦为充分的阐述。该《宪章》第二条规定“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井得自由行使此项主权。”也许有人令怀疑《宪章芬本身的效力,因为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大没有立法权。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联大决议作为一种国际文件在国际社会中的实际效力,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国际社会的某种井同意志,而不取决于联大本身是否具有立法权。联大决议所表述的许多原则、规则,或是对既存国际法的内容的进一步揭示,或是在归纳某种形成中的国际法规则。就国家经济主权这‘概念而言,它的内容早已包含在国家主权这一国际法的最基本的范畴之中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之一。完整的国家主权不仅表现为政治上的自主独立,也应表现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自主独立。在以往的实践中,人们对国家主权所包含的经济主权注意不够,而在现襄生活中,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在经济领域中却没有完全自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经济主权被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而提出,以表达构成国际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完全意义上的主权的决心和便利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

国家经济主权的内容,依据《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的解释,包括一国对其全部财富的主权、自然资源的主权和经济活动的主权。经济主权也可分成对内、对外两方面的内容。对内,一国可自主地选择其经济制度,制定各种经济管理措施,决定其自然资源和财富的使用,规范本国人和外国人的经济活动对外,一国财有权平等地与其他国家一起商定发展国际经济的方针步骤,进行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抵制他国对本国经济事务的干预和强制,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经济管理权的基础,而且也只能通过国家经济管理权予以体现由于各国都同时依据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行使其经济管理权,所以必然会出现国家间的管理权上的冲突。为了缓解这种冲突,国家间就要通过协议对各自的权利加以限定,使有关国家就跨国经济问题彼此承担一定的权利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同样以国家经济主权为基础。因为各国都享有经济主权,所以各国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国身上。国家间经济管理权的冲突只能通过平等谈判,以表达各有关国家的真实意志的协议予以解决。国家间有关国际终济问题的协议不以解决国家经济管理权冲突为其全部内容,这种协议还会包含具有更为积极意义的内容,例如普惠制待遇的提供、投资安全的保障等,以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和繁荣。

在法学领域中,权利的概念总是反映着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某种社会联系,交易权、管理权及经济主权当然也不例外。经济主权这一范畴揭示出在经济领域中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各国有权官主地珍与国际经济关系,有权决定自己的经济制度、管理相关的经济活动,同时又负有不干预他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义务。国家经济管理权则主要反映出有关国家同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处于管理者的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不是协商确定的,而是由国家单方面规定的。但也不是说国家一方可以毫无顾忌地向交易的当事人施加义务。在这方面,一国要受到两方面力量的制约一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如果一国对跨国经济交往设置了过多的限制,则必然会阻碍其经济的发展,遭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报复二是其他国家的制约。一国在制定其涉外经济管理措施时,不能不考虑对其他国家的利益的影响,也不能不考虑其他国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不能违背自己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如缓解双重课税方面的允诺,杏则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权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有关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交易权则主要是反映了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交易权作为一种被有关国家的法律所限定的财产权,其权利人可要求他认、对其财产所有权的尊重,可要求相关人对其因交易权而发生的债权的尊重。交易权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要体现导致为某种债权,从而表现为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某种关系。当然从交易权的范围的设定上看,它充分体现出有关国家的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交易权也反映了有关国家同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主权和经济管理权是国家的权利,不能由私人行使交易权基本上是私人的权利,但在个别情况下可由国家行使。正因为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既可以行使公法上的权利,又可以行使私法上的权利,所以,对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行使的权利的性质的判断应给予足够的注意。例如,当一国政府从外国商业银行借款时,如果它没有明示地放弃其主权豁免身份那么,在其行使私法上的校利特殊的交易权的同时,是可以行使公法上的权利管理权、经济主权的。对方当事人不能因为其后来的行为与先前的允诺不符而对其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其实行财产方面的强制等。而在目前的国际贷款实践中,贷方银行往往要求借方政府在协议中订入“放弃豁免条款”及“遵从管辖条款”,从而将该项借贷活动确定为一项纯粹的商业交易使借款国政府处于一般借款人的地位而不能申张公法上的权利。

与此不同的是国家间投资保护协议中的代位求偿权的规定。这类条款的内容通常为当资本输出国根据某种事先的担保协议,向其在资本输入画投资的国民或其他投资者支付了赔偿金,则有权代位行使投资者的各项权利。如果一国根据此类规定而行使代位求偿权,那么这种权利,尽管是国家行使的,却是私法上的权利,因为它是“代”私人之“位”而要求私人的交易权得到保障代位权的范围也不得超出投资者的权利的范围。在美国与其他国家所签订的投资保证协定中,在规定代位求偿权的同时还通常规定,当出现东道国拒绝受理或执法不公的情况、或者发生国际法所认定的有关国家责任的其他问题,承保国政府保留以主权地位提出某种要求的权利。这时,国家又跳出私人权利的圈沼,而以主权者的身份行使其公法上的权利了。

交易权、管理权和经济主权这三个概念确定了国际经济法主体各自钓地位,表明了它们之间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揭示了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即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当事人与国家的关系及有关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梅成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可以考虑以这三个范畴为支撑点来构筑国际经济法学的完整体系。而在交易权、管理权与经济主权这三个范畴中,又宜以交易权为核心范畴,因为第一,国际经济法是以当事人之间的跨国经济

交往为首要调整对象的第二,交易权本身即体现了国家经济管理权的存在,而经济管理权又植根于国家经济主权。

如果以交易权为线索来展开国际经济法学的体系,那么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交易权主体交易权的客体交易权的成立交易权的行使表现方式交易权的限制沐交易权的保护包括争议的解决。交易权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各个分支中又有不同的表现。在国际投资法学中,交易权则表现为投资权。以投资权为核心,国际投资法学体系可简要地表述为

1.投资权主体。自然人。法人。跨国公司作为投资权主体的特殊伺题‘国家的主体地位问题。

2.投资权客体。货币资本。物料形式的投资。工业产权投资。其他权利的资本化。投资者对资本运行的控制。投资收益卜

3.投资权的成立。资本输出国对海外投资的限定,包括鼓励与限缸海外投资韵法律措施资本输入国对外国资本的认许,包括鼓励与限制外国资本的法律措施。

4.投资权的行使。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外商独资企业。股权式合资企业。契约式合作企业。其他投资方式。

5.投资权的限制。投资范围。投资期限。出资比例。自然资源使用。劳工雇用。外汇管理。

工商管理范畴篇6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较为特殊的法律体系。目前多数学者将其定义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而不是调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排除国内法为其渊源,或调整国际经济流转关系的法排除以经济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从而使国际经济法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以及公法与私法的界限,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法的体系。随着近年来对国际经济法研究的不断深化,人们已从其调整对象、组成范围等方面揭示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但对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却一直缺乏必要的归纳,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经济法学体系的完整性。本文认为,基子对国际经济法的定义和调整对象的研究,可以将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归结为交易权、管理权和经济主权三个基本概念。

交易权是指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实体参加某类特定的国际经济交往以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权利。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而国际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国际经济流转关系,即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

这种跨国商品交换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或可称之为私法上的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沿用传统的国内私法上的物权、债权等基本范畴,而要另设“交易权”这一概念呢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国内私法,如财产法、合同法,尽管已融进了一定的公法内容,但其作为私法而存在的特征仍未消失。在私法领域中,任意法规范仍占主导地位权利人的意志受到很大程度的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基本上不由当事人自行设定也就是说,国家对当事人权利的限制仍体现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的私法上的权利则受到更多的限制。首先,一国政府对本国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会施加一定的限制。例如许多国家实行的出口许可制度使得本国当事人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将某种商品出售给另一国家的当事人。这种限制虽然并不影响本国当事人的物权的成立,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权的行使。其次,除受本国政府所施加的限制之外,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还须受其他国家所设置的种种法律限制。例如,尽管各国政府通常都鼓励资本的翰出,但在得到有关国家的明确承诺之前,投资者是无法或不能安全地将其资本投入东道国的。在一个禁止外资输入的国家,尽管对外商的财产所有权不会提出疑问,但这种所有权却不会转为投资权。正因为如此,传统的私法上的物权、债权等范畴已无法揭示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有必要确立交易权这一新的范畴。

交易权的成立不能仅以一国法的确认为依据,而必须同时得到一项国际经济交往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法律的承认。国的商人若想在国投资,他首先必须获得本国政府对其资本外投的许可,同时他的投资又必须获得国政府的同意。有关的国际法规范对交易权的成立当然也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会脱离有关国家的立法而单独发生。换言之,不作为一国立法的组成部分的国际法规范不会对交易权的成立产生影响从本质上说,交易权是一种其使用范围被有关国家所承认或限制了的财产权这一范畴并不涉及所有权方面的评价,而只是与财产权的运用问题相关。一国政府禁止本国当事人将某种商品输往某一特定的国家,并不影响该当事人对该商品的所有权,而仅仅是限制其对其所有的财产的使用和处分。一国政府对该当事人依外国法所取得的所有权通常也不能予以否认或歧视,这就是国际私法上的平权原则。由于工业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因此一项专利权在某一外国的成立必须以该国的特别认可为基础。但这种决定所有权产生的特别认可与交易权的成立并没有必然联系。国的当事人在国的专利申请获得批准不等于说他就有权向国的当事人转让该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技术转让的交易不仅要有本国政府的许可,还要受制于受让方国家的限制性规定。

交易权的成立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结成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交易权的内容的影响,因为交易权体现着有关国家对当事人的财产权的运用的限制。例如,有的国家在向某类商品的出口商发放许可时,要求其向对方定期索取商品使用情况的报告,这就在确立交易权的同时又确立了当事人之间的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只有在没有强行法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才可以自由地对债权债务作出约定。

交易权作为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又表现为各个子范畴。在国际贸易法学中,交易权应表现为贸易权在国际投资法学中,交易权应表现为投资权在国际金融法学中,交易权应主要表现为借贷权在国际税法学中,交易权则无从体现。因为国际税法具有明显的公法色彩,它调整的不是经济流转关系,而是基于经济流转而产生的国家与当事人之间就税款征缴而结成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hi138\Com]

管理权,或称国家经济管理权,是指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活动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权利。管理权的指向对象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实体的跨国经济交往交易权可以说是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的私法上的权利主要是财产权受到管理权的限制的后果。

在当代社会中,各种经济交往都须接受有关国家的不同程度上的干预,而涉外经济交往则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权力的制约,从而在有关国家的政府同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结成十分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经济管理权即用来概括地表述这种关系。

管理权与交易权不同它完全是一种公法上的权利。虽然交易权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私人权利的干预,但它在本质上仍是私人的权利。在管理权限定的范围内,当事人仍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参加国际经济交往、处理自已的经济科益。某种商品是否可以或须按什么样的条件输向国外由国家确定而将何种数量的商品在何种期何内按何种价格以何种方式出售给何方当事人则仍是由交易的当事人来确定的。

工商管理范畴篇7

【论文摘要】作为一门正规的学科,广告学科具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其研究范畴包括广告源流研究、广告本体研究、广告传播研究、广告与营销研究、广告与社会研究几个方面。

广告学是新兴科学,自然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和未知的空白区,但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它是一门独立科学。在学术史上,每一门新的学科的建立,既要有其目的性,又要有其条件性。若论条件,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外在条件,表现为社会生活需要、学科本身的发展、学者的研究成效。二是学科自身的条件,表现为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广告学经过长期的学术积累和沉淀,已经从其他学科中完全分离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早的广告学论著出现在美国,这不是偶然的,它是与美国高度发展的经济状况相适应的。l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的经济已经高度发达,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广告学的建立。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的需要,促使了专业广告公司的出现;另一方面,专业广告公司的出现,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的高度化发展又给广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需在广告理论上将广告实践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以便完善广告业本身。所以,19世纪末的经济大发展,在客观上奠定了广告学的物质基础。

有关广告的知识,起初只零星地见之于新闻学科和经济学科的内容中。随着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运用广告来争取消费者,成为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商品销售的重要手段。由于广告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广告活动的形式日趋丰富多彩,广告业务不断增加,对广告理论和广告策略的研究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为了加强对广告人才的专业化培养,高等学府也增设了广告专业或开设广告课程。正是广告理论研究的日益发展和广告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渐使广告学成为一门正规的、独立的学科。1869年,费城艾耶父子广告公司的成立,带来了专业广告公司广告专业作业的机制,加速了广告研究的进程。1888年,罗厄尔创办了美国第一家广告专业杂志《印刷者墨计》。19世纪,美国一些有关经济、商业的论著的出版为广告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00年,美国学者哈洛·盖尔在多年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广告心理学》一书;1901年,美国西北大学校长、心理学家瓦尔特·狄尔·斯柯特首次提出建立广告学说的设想,1903年,他出版《广告原理》一书,宣告广告学已具雏形;1902-1905年,美国一些高校,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和西北大学广告学课程的开设,促使广告学的研究走向深化;1925年,美国广告大师克劳德·霍普金斯的《科学的广告》一书,对广告科学化产生了巨大影响。1926年,美国成立了“全美市场学与广告学教师协会”。随后,英国、法国、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相继开展了广告学的研究。1938年,美国创立了世界性的广告研究机构“国际广告协会(iaa)”。之后,美国又成立了“广告主协会”、“广告商协会”、“广告实践委员会”等,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广告理论、广告实践等进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广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专业广告教育终于在美国完善起来了。据统计,1994年,美国有116所大学开设广告专业,其中有37所设有硕士学位,主修广告的大学本科生共一万三千多人,另有四千五百多人兼修广告和公共关系专业。20世纪中叶,营销学、传播学这两门新学科的形成,也很快被引入广告实践中。后经著名的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克劳德·霍普金斯、雷蒙·罗必凯等在理论和实务上的艰辛努力,广告学的构架和体系得以创立。

19世纪末20年代初,心理学学科的成熟与发展也为广告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心理分析学派对于人的潜意识的研究成果,成为了广告对于消费者受众心理、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于消费者决策过程影响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影响人的行为刺激条件,对商品销售方式、商品包装及商品广告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学科大分化也推动了广告学的形成。在学术史上,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走过了一条综合——分化——综合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社会科学学科独立分化的集中时期。广告学就是适应这一学科大分化的客观形势,把原属新闻、营销、心理学科中研究的广告现象加以综合、抽象和分离,使之具有了独立的学科品位。

广告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尽管人们对广告学的学科性质有不同的看法。但对其研究对象却殊途同归:广告学是研究人类广告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广告活动的特殊矛盾其运动规律,即广告活动和广告事业。

科学都是有体系的。广告学在确立自己学科的独立品格时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分为理论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应用广告学三个层面。理论广告学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广告活动中的根本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的是广告活动的基本规律。它解决了广告认识论的问题,即如何认识广告活动中的各种现象的实质及其规律,是广告学研究的核心。历史广告学侧重研究广告产生、发展以及广告事业变迁的规律。它揭示了广告发展的历史规律,是理论广告学的基础。应用广告学以广告实践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和揭示广告在商品促销中的活动规律。它解决了广告方法论的问题,即如何根据广告活动规律的要求来进行广告活动实践,是理论广告学和历史广告学的落脚点。

由于广告学是在众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这就使得广告学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可以作为它的研究方法很多。除最一般的科学方法外,凡是传播学方法、社会学方法、语言学方法、心理学方法、文化学方法、“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都可作为广告学的研究手段。

广告学是关于广告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其研究范畴包括:

1.广告源流研究。研究广告历史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作为一门科学,广告学无疑要通过对广告历史变迁的科学透视来认识广告的基本历史态势、广告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未来的走势。这部分内容包括广告的历史变迁、广告业的发展、广告发展的各类条件等方面的研究。

2.广告本体研究。研究广告学的基本范畴与理论。基本范畴是描述、研究某一学科所必需的基本概念,是范畴体系中的主要范畴、根本性的范畴。它们往往相互对立,构成一对互向式的关系,成为该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广告,我们也要研究广告学的基本范畴。一般而言,广告学的基本范畴可分为核心范畴和相关范畴两大部分。核心范畴是构成广告学的基本框架、支撑广告学学科体系的主要范畴,它是广告学范畴体系的主干。它们是:广告主体——谁来做广告,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广告对象——对谁做广告,包括广告对象是谁、广告对象有哪些需要、广告对象的消费水平、广告对象对产品的态度、广告对象对广告的态度等基本内容;广告客体——广告什么,具体指广告的内容;广告方式——怎么广告,指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把广告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送给消费者;广告管理——广告监控,只有对广告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广告活动正常开展;广告效果——广告效益,广告主做广告的目的决定了广告效果是现代广告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相关范畴是指与广告学直接相关的一些重要范畴。如“市场”、“创意”、“媒体”、“策略”、“受众”、“消费者”等这样一些“基本概念”。现代广告学的基本理论则从宏观上探讨现代广告的基本性质、社会功能、分类、表现形式与方法、运作过程、规律、原则、构成要素,重点研究广告的基本运用原则与方法,包括创意理论、策划理论、设计理论、公众理论、媒体理论、效果理论、定位理论、诉求理论、目标市场理论、广告文案理论、心理理论、促销理论、文化理论等。

3.广告传播研究。广告是为商业营销服务的,准确地说,它是以一种特定的传播方式应用于商业营销的。从本质上讲,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传播,而是一种特殊的商业信息传播。一旦人们对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社会传播形态的认识得以确立,广告的传播学研究即成为广告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视点。广告传播研究涉及广告信息的处理(其物化形态为广告作品),广告传播通道的选择(广告媒体),广告信息的到达与接受(广告受众),以及广告效果的达成等诸多方面。

工商管理范畴篇8

一、农机抵押贷款的尝试性探索及面临的法律困惑

为促进提高农机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我国自2004年始启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民、农机专业户等购置和更新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机具给予相应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然而多数农民在购置农机时,虽享受一定补贴,但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贷款需求。

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国一些地方创造性开办了农机抵押贷款业务。以作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山东省枣庄市为例,该市恒泰合作银行在创新信贷产品模式、多渠道寻求贷款抵押方式的过程中,尝试性地对部分农民开展了农机贷款业务。2013年6月19日,该市一村民以自家“东方红100马力”拖拉机作抵押,成功从恒泰合作银行贷款5万元。为规范和促进农机贷款业务的进一步开展,枣庄市农业局与市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农机设备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机抵押贷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根据该《办法》,今后,拥有农机所有权的自然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及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购买符合抵押条件的农机设备时,除了享受国家购机补贴外,还可到金融机构申请抵押贷款;农民手中现有的农机,经贷款行认可和资产评估后,也可进行经营补充贷款,用于扩大再生产;办理农机抵押登记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农机抵押登记由负责权属登记的农机监理机构办理。

农机抵押贷款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其作为“新生事物”还面临着不少法律困惑,在可抵押农机的范畴及抵押登记机关的确定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争议。

困惑之一:农机范畴如何界定?

第一种观点认为,可用于抵押贷款的农机应包括所有的农机。该观点认为,只有将所有的农机纳入抵押贷款范畴,才能够较为彻底地解决购买农机资金短缺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可用于抵押贷款的农机仅包括属于国家购置补贴目录中认可的农机及在农机监理部门登记管理的农机。枣庄市的有关《办法》即采用了这一观点。该《办法》第八条规定:“购置的农机设备必须属于国家购置补贴目录中认可的农机产品。

困惑之二:在农机监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效力如何?

第一种观点认为,农机贷款的抵押登记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因农机属于《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中所规定的生产设备,而关于生产设备的抵押登记由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抗善意第三人。第二种观点认为,农机贷款的抵押登记可以由农机监理部门办理,同样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因农机监理部门是农机的登记管理部门,故由农机监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更便于归口管理。枣庄市在开办农机抵押贷款业务时,采用第二种观点,规定由农机监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二、农机抵押贷款行为的法律分析及司法应对

(一)农机的范畴分析

农机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是否所有的农机都可以用来办理抵押贷款?我们认为,根据目前的实践,从维护交易安全和保障债权实现的角度考虑,需对涉贷农机的范畴进行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化促进法》及《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机给予补贴。农业部、财政部制定并下达年度《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对国家年度补贴机具种类、实施范围等进行确定。根据《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采取竞争择优筛选的方式确定年度补贴机具,形成年度补贴机具目录。在农民购置补贴机后,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对已购补

机具进行登记、编号,建立购机补贴档案。农民在购买列入国家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时均同时在农机监理部门登记。因此,利用该类农机进行抵押贷款,在抵押登记时便于查询与管理,也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开办农机抵押贷款业务时,将农机的范畴界定为列入国家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农机抵押登记效力分析

1.现行法关于抵押物及其登记的相关规定

《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三)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六)交通运输工具;(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经当事人书面协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在建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

《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以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的动产抵押的,应当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担保法》第四十二条第(五)项规定,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为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抵押登记机关的确定

关于如何确定农机抵押登记机关的上述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另一种认为是农机监理部门。我们认为第一种观点具有合法性,而第二种观点更具合理性。对于第一种观点,关于《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中所规定的生产设备,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工具等,而农机应该属于生产设备的范畴,因此,按照《物权法》的规定,理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对于第二种观点,虽然《物权法》对生产设备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但是农机不同于普通的生产设备,其有特定的政策支持与购买登记机关,并且关于某些农机还有具体的规定。2004年,农业部修订了《拖拉机登记规定》,该《规定》第三规定:“农机监理机构办理拖拉机登记”。农机中很多都是实行牌证管理,此类农机与交通运输工具的特征比较相似,而《担保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的规定:“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为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此条规定即是基于方便对抵押物进行管理的角度考虑。而列入国家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因在农民购买时均在农机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农机监理部门对此有规范的抵押登记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也建立了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防范农机的非法交易,有利于加强抵押农机的管理,防范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在农机监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方便易行,但该种观点与《物权法》的规定相冲突。

3.抵押登记的效力

关于抵押登记的效力问题,农机属于动产范畴,我国动产抵押权的登记模式采用书面成立——登记对抗主义。《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以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的动产抵押的,应当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因此,以农机设定抵押,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进行抵押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但是也存在例外,即抵押权无论是否登记,都不能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

(三)农机抵押纠纷的司法审判

农机抵押贷款刚刚起步,农机监理部门作为抵押登记机关的经验尚不足,随着农机抵押贷款的开展,以农机作为抵押物的抵押贷款纠纷亦将相继出现。法院对该类案件该如何处理?

笔者认为,农机抵押贷款纠纷,是一种典型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除审查借贷手续是否齐全完

备、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情况之外,还应重点审查抵押担保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对于以农机监理部门作为抵押登记机关,虽然具备合理性,但与现行法律规定相冲突。法院在审理时,应当严格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对金融机构与农业经营者在农机监理部门办理的抵押登记,只能确认抵押登记合同成立并生效,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但是,相关当事人如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抵押登记,应同时确认抵押登记合同成立、生效,并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

同时,笔者还认为,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既要依法审理案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也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机化的发展,农机抵押贷款业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们积极呼吁高层修改立法或者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农机监理部门可以作为抵押登记机关,在农机监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后,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通过这一措施为农机抵押贷款业务的推广、为破解农业经营者的“融资难”提供法律助力和支持。

三、农机抵押贷款风险防范建议

从整体上看,农机抵押贷款存在两大风险。一是银行的信贷风险,二是第三人的交易风险。为未雨绸缪,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防范和控制风险,提出如下建议:

工商管理范畴篇9

卫兴华教授认为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中的劳动者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但是我以为这样使用劳动力价值范畴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劳动力并没有价值,实际上也没有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的。一、劳动力价值并没有价值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指的是商品的价值,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商品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其中包含了社会必要劳动。但是,劳动力是劳动产品吗?它不是劳动产品,其中也不包含劳动,既然是这样它怎么会有价值呢?当然,马克思证明了劳动力商品范畴。但是,商品不一定都有价值,比如土地作为商品就没有价值。是的,马克思说过劳动力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①人们往往都以为马克思在这里证明了劳动力价值,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马克思在这里不过是说明了工资和劳动力商品之间的数量关系,马克思自己完全清楚,劳动力本身并没有价值决定的问题,他也从来就没有证明过劳动力有价值。在这里,劳动力作为商品换得了“一定量生活资料”,但是这“一定量生活资料”是劳动力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价值。劳动力是没有价值的,以往人们证明的所谓的劳动力价值实质都是劳动力的交换价值。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有交换价值,而没有价值。价值与交换价值不同,有交换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没有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用交换价值说明价值,这是古典经济学家犯过的错误,马克思曾经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他怎么可能这样说明劳动力的价值呢?马克思在说明工资时,有时使用劳动力价值的说法,有时又使用劳动力交换价值的说法。但是,他绝没有混淆这两个范畴。实际上,马克思凡是说到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地方指的都是劳动力的交换价值,劳动力价值的说法并不是他的本意,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曾经做过专门的说明。②二、劳动力价值范畴的提出过程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力价值这一范畴,但是人们却都没有注意到马克思是如何提出这一范畴的。实际上,马克思提出这一范畴是和古典经济学家的认识有关的。马克思说过劳动力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但是这并不是马克思的独到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典经济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比如,斯密就说过工资是劳动的价值,并认为劳动的价值由它所能购买的生产维持工人生存所需生活资料的劳动决定。斯密的说法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他的说法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这里作为商品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二是劳动力的价值不能由它所能购买的劳动决定,它所能购买的劳动是劳动力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价值。对于前一问题,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应为劳动力,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于后一问题,马克思从理论上做过严厉的批判,但是在具体叙述时却把它忽略了。指出一个问题,而忽略了另一问题,这也是事出有因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价值。没有指出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古典经济学家没有这种区别,对于他们指出这一点没有什么意义。同时,就工资的数量决定而言,把它说成劳动力价值或者劳动力的交换价值并没有原则的区别,所以,即使不指出这一问题也不妨碍他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马克思说明工资决定问题的要点在于说明工资与劳动力商品的关系,而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工资是劳动价值的说法则为马克思提供了认识前提。在马克思看来,只要指出这一命题中的劳动应为劳动力之后,古典经济学家的认识就可以为我所用了,实际上马克思也就是这么做的。也就是说,马克思利用了他们的合理因素,忽略了他们的不合理因素,之后提出了劳动力价值这一范畴。劳动力价值这一范畴就是这样提出来的,很显然这是顺势而为的结果,它并不是马克思严格按照自身理论逻辑推演出来的范畴,如果单纯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它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三、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的必然后果按照学者们的理解,所谓的劳动力价值就是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活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实际就是按照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工资。这就等于说,工资和劳动没有关系(不管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劳动者只要拿着消费帐单到企业报销就行了,这岂不荒谬绝伦,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未曾采用过这样的分配制度。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是一定的,而且是能够直接计量的。但是,现实中却没有一个人做过这样的计量,因为计量每个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即使计量出来了也不可能按照这样的标准支付工资。实际上,我们也没有按照劳动力价值支付工资,而是采取了一种替代方式,即用劳动者的学历、工龄等因素替代了劳动力价值,是按照劳动者的学历、工龄支付工资的。这样的做法当然也不是科学和合理的,但是它的荒谬性确实不那么明显了,因为学历、工龄毕竟和劳动具有了某种关联性。人们都以为,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和劳动能力有关,而劳动能力和劳动者的学历、工龄有关,所以就用学历、工龄替代了劳动力价值。很显然,这里的替代是以一系列假设为前提的,即学历高、工龄长的能力就强,能力强的付出的劳动就多,而这一系列假设前提并非都是符合实际的。实际上,能力与学历、工龄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付出劳动与能力之间也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学历高、工龄长的能力不一定就强,能力强的付出的劳动也不一定就多。就劳动与劳动者学历、工龄的关系而言,仅仅从统计学(平均数)意义上才能说成正相关关系,但是分配问题所指的是每一个个别劳动者的收入问题,而每一个个别劳动者的收入和统计数据(平均数)都不是恰好相等的。所以,按照学历和工龄等因素决定工资是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的。用学历、工龄等因素表示的劳动力价值是一定的,而且是能够直接计量的。但是,劳动是劳动者发挥体力、脑力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创造的价值是无法直接计量的。相比较而言,劳动者之间用学历、工龄等因素表示的劳动力价值的差别一般都不是很大,而劳动差别则往往是很大的;即使在劳动力价值没有差别的劳动者之间,他们的劳动也可能会有差别,甚至有可能会有很大差别。同劳动的差别相比较,各个劳动者之间劳动力价值的差别是微不足道的,只能说是略有差别。所以,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必然会导致普遍的平均主义。同时,劳动与劳动力价值并不是简单的等量相关关系。所以,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不可能准确地反映个别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差别。尤其严重的问题是,当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时候,必然会挫伤和抑制劳动积极性。劳动力价值也像普通商品的价值一样,“它(指劳动力──引者注)的价值在它进入流通以前就已确定”了。③因为劳动力价值是在事前确定的,所以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各个劳动者的工资在进入市场以前就已经确定了,不管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资都可照拿不误。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人们自然地都会按照经济原则办事。所谓经济原则,指的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如果工资收入确定了,那么投入劳动越少就越经济。既然工资是在事前确定的,而且与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不相关联,谁还会有劳动积极性呢(至少从普遍意义上说是这样)?这种工资决定原则必然会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结果,必然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必然会促使劳动者展开偷懒的竞争。④以往我们基本上就是按照劳动者的学历和工龄等因素决定工资的,这倒有点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的味道,其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教训是非常深刻的,现在怎么还能走回头路呢?四、资本主义工资并不是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也许有人会问,资本主义社会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不是没有这样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是似是而非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所得的工资仅仅相当于劳动力价值,而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劳动力价值就是反映这种本质关系的一个范畴,它绝不是说工资是满足劳动者生活需要的,并按照这样的标准为劳动者支付工资。

质疑卫兴华教授之三

那么,资本主义工资是如何决定的呢?资本主义工资仅仅能够维持工人的生存,工资被压到了极低的水平,对于这一点古典经济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了。但是,他们到此就止步了。相对来说,他们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更加深刻的问题则在于工资为什么会被压到这样低的水平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古典经济学家就不予关心了,甚至说他们是要竭力回避这样的问题的,而马克思则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马克思不仅说明了工资水平极低,而且还进一步探索了工资被压到这样低的水平的原因。马克思目睹和了解了西方国家从原始积累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原始积累的历史过程,揭露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过程的残酷性质,阐述了存在大量产业后备军的必然后果,同时还特别指出了暴力和压低工资的法律的作用。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工资并不是被劳动力价值决定的,而是被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和法律制度所决定的,这才是工资决定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工资体现了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差别,因而发挥了激励功能。很可惜,对于这方面内容我们从来就没有研究过。我们说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这只是说明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关系,而没有说明个别劳动者工资的数量决定,即它不说明甲的工资是多少、为什么比乙多和多多少的问题。所以,只是从两个阶级之间本质关系的角度才能说工资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而就个别劳动者工资的数量而言则并不是由事前就已确定了的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如果说工资的数量由劳动力价值决定那就等于说工资在事前决定,不管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资都可照拿不误。试想,资本家能这样干吗?这样的做法只有计划体制下的官僚们才能想得出来,资本家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在此需要强调指出,工资反映的本质关系是一回事,工资的数量决定又是一回事,两者是根本不同的,不能互相代替。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个别劳动者工资的数量是在交换过程中决定的,是与个人劳动挂钩的,具体说工资所支付的是必要劳动。⑤在统一工时的条件下,每个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个人劳动时间都是相同的。在剥削率一定的条件下,每个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提供的必要劳动时间也是相同的。但是,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是有差别的。当工资与个人劳动挂上钩时,工资就会体现出劳动差别,从而就能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促使劳动者展开劳动的竞争。资本主义工资决定的奥妙就在于,一方面它无偿占有了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一方面又使工资和必要劳动挂上了钩。正是由于这一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就具有一定的活力,有的甚至还有较快的发展速度。相反,如果他们也像我们过去那样,个人工资的数量在事前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不管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可照拿不误,那他们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工资和劳动力价值并没有关系马克思说明了劳动力价值范畴之后就证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就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其目的是要证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从而使无产阶级从出卖劳动力商品这种悲惨境地中解放出来。⑥然而,近些年来我们的学者们却主张要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这与马克思的本意是根本相悖的。同时还要指出,资本主义工资从本质上说是由维持工人生存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但是不能反过来说要按照维持工人生存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支付工资,对于工资的决定问题绝不能做这样简单化的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不会这样支付工资,社会主义社会就更不能这样支付工资了。社会主义工资应当和“劳”挂钩,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的说法和按照学历、工龄决定工资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个问题在学者和官僚们那里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在市场经济中,在求真务实的人们那里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我们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以后,工资就不象学者们所说的那样按照劳动力价值决定了,也不象政府部门规定的那样按照学历和工龄等因素决定了,而是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决定的,工资和劳动力价值并没有关系。这里的经验是,劳动者和企业之间是通过市场联系起来的,各类劳动者根据自己付出的劳动或所能达到的绩效提出工资要求,企业则根据对各类劳动的需求和自身的能力提供福利条件,双方通过谈判确定工资标准,这样每个劳动者就都能各得其所,工资就和劳动联系起来了。其要点在于,劳动者和企业之间通过市场确定劳动供需关系,通过谈判确定工资标准。当然,我也不是说这里就完全不看学历(或文凭)了,但是他们只是把学历当作应聘考核的一个条件,正式上岗之前还要通过试工,有真本事才行,否则适应不了岗位需要,你有再高的学历也是不管用的。在这里,文凭只是向企业提供了某种信息,或许仅仅是作为试工的条件,工资和文凭并无直接的关系,工资的多少是和劳动相联系的。在我看来,他们是把工资当作了劳动的价格,他们是以劳动具有价值这种认识为前提的。当然,他们并没有证明这一点,但是他们的实际做法反证了这一点。实践家们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着创造,经济学家们则应当根据他们的经验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当我们认识到劳动具有价值以后自然就能够知道,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是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它应当以劳动的价值为基础,应当通过竞争过程形成,这样工资就反映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了。这里的工资反映的是劳动,和劳动力价值有什么关系?一般来说,私营经济或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并不比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收入低,有的甚至还高出很多,你说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不是劳动力价值,而私营经济或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难道一个社会中劳动力价值的标准是不同的?私营经济或外资企业中的劳动者一方面领取了工资,一方面又是社会的主人,这就等于占有了自己的全部劳动,和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单纯出卖劳动力根本不同,怎么可能说他们是出卖了劳动力呢?六、结语劳动力价值是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关系的范畴,它并不是具有经济意义的数量标准,劳动力并没有价值,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劳动力价值并非科学的概念。马克思通过劳动力价值范畴说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唤起劳动人民进行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由此可见,在马克思那里劳动力价值范畴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今天使用这一范畴想要干什么呢?做科学探讨,首先一定要把相关的基本概念搞清楚,否则连基本概念都没有搞清楚怎么可能科学地说明现实呢?——————

工商管理范畴篇10

公路工程这一范畴内,工程材料特有的购进流程,是项目执行固有的根基。供应链管控这一流程中,如上的环节,要经由长时段的规划,妥善予以定位。预设的各个环节,都要调和库存关系。公路施工这一路径下,施工原料购进,要预设统一安排,并妥善去管控和调度。这样做,就回避了惯常见到的管控混乱。上游物资特有的采集安排,要分出步骤去创设;入库以后的原料,要分出类别,予以管控和协调。供应原料购进,要依循特有的方式,去创设可用的供应链。这样做,是实践范畴以内的必备要求,也考量了现有的真实需求。采购路径下,可以预设采购特有的反应机制,以及物料特有的快速投递。如上的快速机制,带有迅捷的总特性,能限缩耗费掉的供应时间。除此以外,还要预设可靠的、稳固的集群机制。

二、信息管控的运用路径

最近几年,高新技术带有延展的总倾向;现代范畴内的信息技术,正在被延展接纳。供应链管控的路径,是电子商务这一体系,在采购路径下的广泛运用。实效明显的管控手段,很难脱离开现有的现代信息。预设可用的网络平台,经由信息的互通及分享,再考量预设的企业目标,就能创设原料供应特有的体系平台。在这样的根基上,逐渐接纳优化管控的多样手段。如上的流程,是渐渐延展的历程,它要依托特有的电子技术。现代企业预设的经营目标,突破了惯常见到的需求路径。这是因为,现代范畴内的信息技术,打破了惯用路径下的时空限制,能快速延展信息,并妥善运送这一信息。这样做,就促动了采购成效的提升。除此以外,现代范畴内的信息技术,在供应管控这一流程内,能够限缩耗费掉的多样能源,也助推了采购管控的执行效率升高。供应链管控的可用保证,就是信息的延展。

三、预设的供需安排

3.1导向架构下的总安排

公路工程特有的施工路径下,原料的供应,带有本源的地位,是供应管控的侧重考量要素,也是本源的安排。供应链管控预设的向导安排,要考量最优情形下的金额占用,以及特有的采购方式。执行时段内,也要预设购进原料的特有比值,以便接续的运用。在预设的导向安排以内,人员及耗费掉的金额,要能被衔接并调动。在提升原初速率时,还要优化原初的目标成效。

3.2供需路径下的最优搭配

公路工程特有的施工进度,应搭配着带有高效特性的、快捷的管控途径,以便管控原料的购进。对公路施工这一范畴的企业,供应链特有的管理,是最便捷的。然而,在真正接纳了这一办法,予以采购时,还要预设采购环节、接续库存环节的向导,也即这些环节特有的最优安排。先导性的这些安排,要注重施工路径下的独特需求、购进原料现有的供应态势、接续的库存管控。在衔接着的链条以内,后续时段的库存优化,是最优搭配这一范畴的核心路径。公路工程预设的仓库,很难与现有的需求契合。除此以外,若要延展原初的仓库库存,则要顺带添加原初的管控经费,以及耗费掉的占用资金。这样一来,可用的流动资金,就带有递减的总倾向,这就没能与预设的目标契合。为此,供应链管控要明晰现有的施工状态,采购范畴内的订单、供应商现有的状态、施工场地现有的管控状态,都要被辨识和考量。如上的新模式,带有时空的特性,要依循公路工程特有的现状,选取可用的最佳模式,促动管控成效的延展。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