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46:45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篇1

地点:县市政公司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欧阳恩明:今天请大家来,两件事,一是关于新资质就位,二是安全形式分析,下面,请各公司经理谈谈安全形势。

欧阳坚:

三相五线制从邵阳培训才开始认识,从衡阳买电缆,安全管理才规安范全事故,企业的工地一旦出现,项目经理部责任重大。在新华书店工地的情况的脚手架绑扎一事上,当时,架子工提出要实行一种别的绑扎方式,但我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对照规范,可以看出,从规范上没有找到要求没有省略,作为公司,对安全生产非常重视,基本消除了木脚手架,公司目前的特种工种除开起重工、和灰工、电焊工、信号工,要求建管站加强对这种培训。光缆、特殊工种,保证配合建管站的工作。

匡文军:

市政公司与洞口公司资质就位合并,请大家多支持。市政公司今年上半年基本没工程,最近县准备县庆,有东西入口工程,公司的质安员都已深入工地,公司对安全生产非常重视,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希望职能部门多指导。

肖友宝:

作为现在公司的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是很重视。应当加强学习,安全就是效益,只要出现安全事故,效益没有。通过此次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安监站多指导。

谢正锄:

安全生产有些项目经理没有意识到,通过此次会议,公司已经合并,几个股东再集中开会,定出好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尽量不出安全事故。

肖仲文:

很庆幸这几年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公司准备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大力度,特别是黄桥和又兰,要加强教育,以公司为主体[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有全局意识,公司最近正在整顿,以后公司会更加规范,希望建委多指导。

陈立新:

今年10多个工地。高沙公司的施工员个个想当老板,工程价格低,安全很欠缺。自己半懂,设施无法与其他相比,公司原来没有积累,安全设施基本没有,为了生存,现在准备20__年保证所有工程钢脚手架。

谢立林:

建筑方面自己觉得是门外汉,感慨:

1、安全生产通过建委、安监站宣传培训,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安全事故强调严格,不能再吃运气饭;

2、安全隐患还是很多,应该逐一消除,现在与任何单位签订合同,造价方面,安全设施每一个工地要投入几万元,彻底整治隐患,我们要求,制定一些约束机制。对他们从资质

王伟人

安全局里很重视,自己也要正视,资质就位以后,争取做得更好。

欧阳恩明:

资质就位关系企业生存。

安全生产:

用电三相五线制,不存在木箱子。

漏电保护问题;

没有横担;

配电房下面应该绝缘;有的工地没有配电房,防雨,

下一步每一个工地进行检查,改进,现在看,县城比下面好。脚手架的拉结问题,主体的拉结问题,间距问题,

夹板问题,三层夹板要满铺!

架子按要求高度超出女儿墙(操作层),要防护;

提升设备:

安全帽:在操作过程中有没有戴?从管理层上说,没有提高。说实在话,工人每天几十块钱,他们不懂,要教育,不要因为几十浪费几万甚至更多,企业、经理要有相应的威信,不要说安监站要求这样做,是你们自己的事,我们的目的事一致的;

文明施工:

工完、料尽、场清;

场地布置问题:路,通,清洁;场地堆放有规则,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年初安监站工作要点有规定。

县城要求所有工地钢脚手架,要求是不是过高?新华书店工地,投入不少,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文明施工工地,要求大家一定做好基本工作,否则免谈:架子、资料、安全防护;

要从开始就抓,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时刻注意安全生产;安全事故一旦出现,没有办法补救。

下半年工地越来越多,拜托大家一定抓好安全生产,平安渡过今年。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篇2

关键词: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U29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新形势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进展迅速,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在全国各行业中建筑业的伤亡人数列居第二位,仅低于煤炭行业,建筑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建筑施工事故伤亡总量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建筑安全依然面临严峻的安全形势。

有关部门以及很多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在思想上未能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只重视生产工作而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视而不见,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应对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没有指定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措施消除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不健全,无法有效遏制事故频发的趋势。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加以深入探讨。

二、现阶段建筑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法监督乏力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落后情况严重,尤其是一些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的规定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强制性规定缺乏问题严重,带来事故隐患;

(2)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适应于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较为落后,急需完善;

(3)执法监督力度不够,行政执法以及动态监管工作未得到落实,仍需加大对发生事故的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2、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施工安全关系建设各方利益,通过历次安全检查尤其是重特大建筑事故来看,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未落实责任制,安全法规及标准规范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三违”行为屡禁不止,安全设施及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缺乏秩序;部分设计单位不重视安全标准和规范,导致设计上就存在安全缺陷;许多监理公司不重视建设项目安全监理,普遍存在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的情况。

3、未足够重视安全教育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一线施工人员主要为农民工,不具备较强安全意识和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施工企业没有创新安全教育方式,常常是走过场、图形式,有些企业甚至不开展安全教育,即便开展大部分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在国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大背景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大量农民工涌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尽管部分进行了培训,但其接受的培训不具备针对性和有效性,流于形式,无法满足施工安全需要,成为建筑安全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

4、建筑安全交叉管理问题

受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多次改革的影响,新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交替,出现政府部门管理安全职能交叉的情况,普遍存在多方插手,多头管理及处罚的现象,造成在同一事故上,企业同时受到来自几个政府职能部门、机构的不同标准、要求的监管与处罚,使得企业压力陡增,颇有意见。

三、新形势下加强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策略

1、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运行体制

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运行机制,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要对监督机构的执法定位加以明确,要深刻认识到监督机构作为行政部门的单位性质,促使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大胆执法,使监督机构的性质由执法类的事业单位向主体上由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执法单位转变,确保其合理合法进行行政执法。

(2)尽量防止多部门集中执法的情况出现,垂直对监督机构要进行管理,克服行政干扰的影响,确保监督管理可以充分运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及现行规范标准。

(3)为保证政府安全监督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要对安全监督管理检测手段不断进行完善,积极探索及实践与不同时期要求相适应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安全监督工作水平。

2、对事故严格处理,提高违法成本

要严格遵守“四不放过”原则,一旦发生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对有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依法严肃查处,特别要加大对个人执业资格、岗位证书的处罚力度,强化惩罚警戒作用。

对于无安全监理制度或者有制度但不落实的、对所监理的工程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的监理企业,监督机构要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经济或者其他行政处罚。监督机构要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处罚在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不作为、不负责的监理人员。

3、重视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教育

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建筑安全管理具有很强技术性,受各种原因影响,现阶段国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在部分落后偏远地区的县市,部分安监人员自己都不懂,不具备工地现场指挥能力,严重危害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个合格的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熟悉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入了解安全生产规章规程,积极学习建筑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及相关行为科学知识。主管部门应分期分批开展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培训,通过培训,检验合格后,方可颁发相应资格证书。此外,要积极开展法纪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各部门职能,深入了解工作职责。坚持严格执法,依法监督管理。总之,作为监督人员,必须要不断进行学习,丰富自身知识经验,不断提升职业素质。

4、对监管模式进行创新,实行差别化管理

质量安全监督巡查过程中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和不良行为的有效手段,必须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及时进行总结,积极创新。将监督方式进一步转变,将定位检查转变为日常巡查,监督服务转变为监督执法,基于巡查为主、定位验收为辅监督模式,进一步加大巡查频率,保证巡查质量,提高突击抽查、飞行检查频率。实行差别化管理,做到分类监督,对质量安全业绩优的企业和项目减少监督检查的频率,否则,列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增加检查频率。

5、强化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力度

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物,我们开展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危险源得到控制,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即便发生事故,也有能力最大程度降低伤害和损失。建筑施工现场发生严重事故的根源就是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所以,必须要强化对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力度,预防重大安全事故,实现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目标。

四、结语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想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需要从上述几个方面不断努力。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措施得力,真抓实干,严格管理,就一定可以做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将建筑安全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作为建筑安全监督队伍中的一员,我们有职责也有义务,为建筑业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曾伟:《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22期

谢英良:《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与策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19期

梁亦彬:《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篇3

从建设部召开的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建设部及各地建设部门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建设工程安全依然面临严峻形势,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喜忧参半。

喜:多项举措加强管理,建筑安全生产总体状况趋向稳定

为了提高建筑业的安全水平,改善安全状况,建设部及各地建设主管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切实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加强建筑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建设。从1986年起,建设部相继编写出《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等14本建筑安全标准规范。1991年,建设部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成为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书。1998年3月1日施行的《建筑法》中,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被单独列为一章,从此走上法制化轨道。2004年2月1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针对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志着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监管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

强化建筑安全监管机构建设。1991年,建设部以第13号令颁发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要求地区和县以上城市成立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到2002年,全国已有24个省、直辖市成立了建筑安全监督总站,24个省会城市和省以下地市县成立了1300多个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站,共8000多人,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在行业安全监督机构的督促和指导下,绝大部分施工企业也建立了以企业法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了企业的安全专管机构,基本做到了每个施工现场都有专职安全员,每个班组都有兼职安全员,形成了自上而下、干群结合的安全管理网络。

推动建筑安全文化建设和科技进步。1991年,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四级以上施工企业要在所属施工现场开展安全达标活动,并从当年起,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国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1996年8月,发出《关于学习和推广上海市文明工地建设经验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此外,各地还普遍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活动、安全生产评优活动等,对建筑安全文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建设部及很多建设部门和安监站已开始组织力量开发安全技术,研究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了多个研究项目,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迈入信息化管理阶段,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部门的网站建设、安全事故基础数据库和科学决策分析系统、建筑安全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据建设部工程质量与安全司副司长吴慧娟介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总体状况趋向稳定。今年1月至6月,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死亡事故487起、死亡588人。与去年同期(556起,619人)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2.41%,死亡人数下降5.01%。尤其是第二季度,各月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0.34%、16.88%和16.42%。天津、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重庆14个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事故死亡人数与去年相比下降幅度在10%以上,其中,新疆建设生产兵团减少100%,山西减少80%,重庆减少50%,浙江减少47.56%,事故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比较明显。

忧:建筑安全生产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近年来,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状况有所好转,但安全生产的整体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我国的建筑工人有3800多万,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但是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状况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2003年,全国建筑施工发生事故1278起,死亡1512人,建筑施工每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为6.92。今年上半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虽有所下降,但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却呈上升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23起,死亡人数105人,同比(15起,66人)事故起数上升了53.33%,死亡人数上升59.09%。

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全国范围来看,建筑安全生产方面主要存在四个方面极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建筑市场亟待规范。一些建设单位不履行法定程序,规避政府监管;部分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和施工资质的队伍擅自进入建筑市场承揽任务;无证施工、越级承包、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的现象屡禁不止。河南安阳“5・12”特大事故的教训之一就是建设单位不讲科学,将工程划分为22个标段,并且工期绷得极紧,最终酿成特大事故,建设单位的一系列人员也被给予行政处分。

二是政府安全监管薄弱。一些建设主管部门对经济开发区工程、招商引资项目、拆除工程和村镇建设工程监管薄弱。部分地区只注重监管办理了各项手续的工程项目,对因为各种原因未办理手续的项目没有主动巡查监管;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力量还仍然薄弱。

三是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不扎实。一些跨地区从事建筑活动的施工企业,对外埠工程项目部管理松弛,以包代管现象严重;部分企业不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近年来建筑领域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而建筑行业从业人员75%以上为农民工,施工企业技能和安全培训教育却不能满足需要,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安全技术性能掌握不充分。

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建筑业的“诚信制度”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建设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企业安全生产信誉与市场进入、清出的机制脱节,意外伤害保险开展缓慢。定额造价的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导致了安全生产设施费用在工程定额造价中所占的比例极不合理,大大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投入,合法利润和安全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归根结底,旧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效益与发展是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企业往往会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甚至冒着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风险强行生产。而政府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虽然有新的管理机构,但是也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起一个有效机制对各类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仅靠过去使用的下发文件、开会布置和评比检查的方法与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是建立良好的机制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篇4

一、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

今年上半年,在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趋于好转。截至6月30日,全省建设系统未发生三级及以上重大施工安全事故。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发生建筑施工伤亡事故26起,死亡2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0起,下降了27.8%,死亡人数减少16人,下降了37.2%。事故起数、死亡和三级重大事故情况均为近几年的最好水平,汕头、东莞等12个市没有发生1起四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广州、佛山、茂名、肇庆、云浮、河源等6个市伤亡事故一直保持下降态势。广州市与去年同期相比施工死亡人数下降了72%,由去年同期死亡22人降为死亡6人,少死亡16人。

二、全省施工安全主要工作情况

上半年,我厅紧紧围绕总书记、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安全监督站和建设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进行认真学习,从思想和观念上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全省把抓好建筑施工安全的认识统一到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精神上来,并用于指导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上半年,我厅主要突出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安全生产死亡人数控制指标的分解,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年初,我厅制定了“全省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比20__年下降10%的控制目标”,并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厅与各地级以上市建设局(建委)签订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强化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的层级责任。

二是抓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今年以来,我厅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建设部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许可工作的规章和配套文件精神,一方面认真组织实施了建筑业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和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两项工作,多次发文要求全省严格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从招投标、施工许可、专业分包、专项检查等各个环节,严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施工活动,从严查处无证施工企业。据统计,截止至6月30日,全省已有4083家企业领取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占我省建筑施工企业总数的84.3%,目前我省仍有700多家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从20__年至今,全省共有113657名建筑业企业的“三类人员”参加安全生产考核,其中91822人考核合格,取得了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考核合格率为81%。另一方面,加强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对今年以来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广东省腾越工程公司等15家建筑施工企业依法作出了暂扣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30至90天的行政处罚,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施工的广州市高盛隆工程公司依法作出了罚款10万元的处罚,对在我省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中建三局一公司等3家外省施工企业除责令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整改外,按建设部规定向其行政主管部门发出了行政处罚建议,并将处罚情况向全省通报,并实行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期间,受处罚企业不得承接新的工程施工项目的处罚措施。此外,对安全生产管理后进的地区和事故多发的地区、单位的领导采取了约谈制度,帮助这部分地区或企业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问题,制定落实整改措施,督促其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上半年以来,我厅对广州、佛山、清远、肇庆、云浮等5个去年安全事故多发地区的建设局分管施工安全的领导进行约谈;对去年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突出问题的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5家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分管施工安全的企业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约谈,并向全省印发了《部分外省及省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约谈会议纪要》。通过安全生产工作约谈,督促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抓强化事故预警提示制度,提高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事故)的应急管理能力。为确保“汛期”、“两会”、“两节”、“台风”期间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我厅及时对“春节”、“两会”“五一”假期、汛期、防御今年“珍珠”台风等工作都发出了紧急通知,针对性地提出工作要求,敦促各地在上述时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四是突出重点,抓好施工安全专项整治。上半年,我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电视电话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同时坚持每季度召开全省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突出抓好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深化施工安全专项整治等十个方面的工作。根据建设部《关于开展20__年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厅结合本省实际印发了《20__年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今年安全专项整治的总体目标是:各地区必须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工作,用最严格的监管,最强有力的措施杜绝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施工坍塌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20__年高处坠落和施工坍塌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20__年下降8%。通过在全省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各项安全生产监管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杜绝重特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取得较好成效。上半年以来,在春节前、“五一”节前、安全生产活动月期间组织开展全省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同时,在3月份组织了全省安全生产许可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在6月份组织了全省大型起重设备安全使用专项检查,据统计,在今年上半年各次施工安全专项检查中,全省各地共检查工地23986项,查出事故安全隐患6484项,发出整改通知书7860份,局部停工通知书1224份。6月份,我厅组织各市建设局、施工安全监督站和部分大型施工、监理企业的负责人约400人,在广州市召开了全省预防深基坑坍塌事故现场观摩会,针对近年来我省建设工程规模的逐步扩大、大型深基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广州市去年以来在深基坑工程安全监管方面所取得工作经验,要求各市要学习借鉴,做好本地区深基坑工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并于7月中下旬组织对部分施工安全重点监控地区和企业开展施工安全专项督查。

五是抓建立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平安卡”信息管理制度。为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管理,强化安全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建筑施工工人的安全素质,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从无序管理走向有序管理,我厅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平安卡”信息管理制度,组织编写了《广东省建筑工人安全生产知识读本》和《建筑工人安全生产维权手册》,开发了建筑工人“平安卡”管理系统。目前,“平安卡”信息管理制度已在广州、深圳、珠海等7个市开展试点工作。于6月30日在珠海市召开全省实施“平安卡”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现场会暨“平安卡”首发仪式,组织全省21个地级市建设局(建委)的分管局长和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我省部分大型施工、监理企业负责人,超过1000人参加会议和参观珠海市的建筑工人安全教育“平安卡”培训工作的执行情况。建设部、省安监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厅开展该项工作的社会意义。我省推行的建筑工人安全教育“平安卡”制度被广东省委列为争创“排头兵”的创新管理举措,并在省委召开的“排头兵”会议上作为工作经验进行介绍。

六是对全省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活动实施动态管理。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我厅制定了《广东省建设厅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办法》,此管理办法作为规范性文件已由省政府进行公报,于7月1日起施行。通过对全省范围内所有在建工程的施工安全生产过程实施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对施工、监理企业以及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安全行为的管理力度,对其违法违规行为实施扣分的结果将作为对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人员从业资格等管理的重要依据。

七是组织全省建设系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为组织好“安全生产月”活动,我厅及时向全省印发了《转发省委宣传部等五部门关于开展20__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印发20__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通知》,全面布置、指导和协调全省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工作。为切实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我厅成立“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建设厅厅长劳应勋担任;副组长由省建设厅副厅长陈英松、刘锦红担任;小组成员:建设厅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处室处长(负责人)。“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厅领导带队参加了全省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接受群众的咨询,全省各市也相应组织开展有声有色的宣传咨询日活动。在“安全生产月”期间,我厅先后组织举办了预防深基坑坍塌现场观摩会和建筑工人“平安卡”管理系统运用现场观摩会,组织了全省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大型起重设备安全使用专项检查。同时,在广东建设报上刊登三期“安全生产月”专刊,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力度,使整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丰富多彩,推动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三、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以来,虽然我省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省建设系统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施工伤亡事故依然频发,事故起数仍居高不下;二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投入不足,施工设备老化,安全监管缺位等问题仍然较突出;三是执法队伍建设、机构、编制、经费仍然与当前的建设规模和安全生产监督要求不相适应,执法力度不够,安全生产责任在基层衰减的现象仍然存在;四是高处坠落和坍塌事故多发势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二)下一阶段我省施工安全管理和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工作打算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抓好防范重特大事故这项安全生产的中心任务。

2、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督促建筑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责任为重点,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安全问题突出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和重点监控、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管系统等措施,促进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实行专人负责。

3、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动态监管。进一步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严禁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承建工程和未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的“三类人员”上岗,对发生安全事故和安全问题管理突出的企业,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督促其限期整改,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4、继续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突出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三个方面的专项整治。一是我厅已确定了广州、佛山、清远、肇庆、云浮等5个地区作为今年我省建筑施工安全重点监控的地区,切实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事故多发势头。二是将近两年来事故多发和安全管理问题突出的施工企业列入重点监控范围,督促其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三是今年仍以高处坠落和施工坍塌作为施工安全监控的重点部位。下半年将组织对各地实施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8月中下旬,分别开展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实施和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专项检查,督促施工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管理。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根据调查显示,建筑行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在众多行业中是相对比较大的。现在中国虽然很重视安全事故管理的工作,但是事故发生率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归根究底,是由于建筑业的以下几点施工特点而导致的。

1.建筑业的施工特点

1.1高处作业多

目前社会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层建筑的建设大约占到整个建筑施工的90%以上,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

1.2露天作业多

由于建筑是一个可以为人们遮风挡雨、工作学习的地方,因此它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条件,建筑结构的构造也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建筑物在露天工作的形式大约占了整个工作量的70%,因此,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各种影响与危害。

1.3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

虽然中国的科技现已得到非常惊人的速度发展,但是目前建筑业的大多数工种仍然需要人工操作来完成,因此,如果人长时间工作,很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失误会增多,从而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1.4立体交叉作业多

现目前,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单位对建筑构造也相对比较繁杂,而且工期也比较紧张,这种多单位、多工种的建筑工程,一旦配合的不好,衔接不到位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5临时员工多

就目前社会形势来看,在建筑工地上,有大半的劳动力来自与农民工,农民工在工地大约能够占到50%以上,在这种形势之下,施工单位负责人根本管理不过来,因此而造成安全事故。

通过上述特点,建筑工程决对是一个危险性大、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意象生产过程,因此,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及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来避免事故的发生。据统计,到2005年为止,我国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不下1000起,死亡人数多达1195人,虽然与上一年相比是有所下降,但是建筑施工中重大事故的发生概率并没有所下降,求其原因,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对于安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由于建筑单位安全监管不够,建筑市场一直没有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使其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对企业声誉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更大地,是给其家人带来不幸,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根据分析,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很多建筑单位由于内部员工的不和谐或者是其他某些原因,他们将建筑工程肢解,与施工人员签订霸王合同,拖欠工人的工资,对安全管理的费用投入不够,从根本上降低了施工现场中安全生产的防护能力,以至于由于工期紧张而压榨劳动力,促使工人一直在疲劳状态下工作,并且安全防护能力也很难做到位,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过去的“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形同虚设。

(3)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或未落实,目标管理不到位。有的建筑单位没有一个相对较好的施工安全保障制度,在一定意义上缺乏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还有一些单位是通过违法分包等形式,将施工任务承包给一些没有专业知识水平的施工队伍来完成,这样给建筑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4)有的地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处罚依据,安监站的安全监督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5)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

(6)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建设单位往往拒付施工企业安全措施费用。施工单位为了揽到工程而委屈求全,一旦中标,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方面节省,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防范事故发生的措施

(1)搭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管理平台,建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实行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制度,对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业绩实行考评,作为年检或注册的依据,规定监理单位必须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监管人员。

(3)夯实企业基础工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4)建筑企业在工程开工前应制定总的安全管理目标.包括伤亡事故指标、安全达标和文明施工目标、采取的安全措施。

4.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多方面影响

4.1施工安全与企业信誉的关系

信誉是企业经营数年后,社会各人士对于企业进行的相关评价,它是一种隐形的经济效益。施工的安全性决定着企业来自社会的评价以及信誉,信誉较高的企业必定在建筑施工中安全工作做得非常完备的企业。要想在当今社会上立足并得以发展,就必须要在建筑施工中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4.2施工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施工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要创效益,不创效益的企业必然走向倒闭。然而效益是人刨造的。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建筑施工安全就是要维护人的正当、正常、正确的生产劳动,进而创造效益。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4.3施工安全与企业法人的关系

企业法人是第一责任者。在我们走向依法治理国家的形势下,建筑安全也将走向依法治理的轨道,因此,企业法人对本企业的安全负有全盘责任。

4.4施工安全与企业职工的关系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赖以存在的支柱。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的人事任免、经营体制改革等方面负有一定的职责。

4.5施工安全与安全管理人员的关系

自从安全提到了施工生产、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后.施工工地、生产车间便设立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是企业安全的监督者,无论是兼职安全员还是专职安全员其责任都很重大。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篇6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建筑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建筑业、把打造成为“中国建筑之乡”战略目标,叫响“”品牌,提高建筑业知名度;加强建筑市场监管,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人才培养,提升产业素质,努力实现我市建筑业“十二五”良好开局。

二、工作目标

全年完成全社会建筑业产值120亿元,实现利税4.83亿元;工程报建率95%,全市应招标工程招标率100%,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率95%;收缴养老保障金3000万元;培训高级管理、特种作业和一线操作人员6000人次;工程质量合格率保持100%,优良率达60%以上;争创“”奖工程4项,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6项,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2项,省级QC成果(工法)3项;控制和减少一般事故,确保不发生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和恶性。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建筑业宣传力度,叫响“”品牌

充分借助我市作为故里的地域优势和文化底蕴,叫响“”品牌,弘扬文化,传承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建筑之乡”。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等现代传媒,将建筑业的知名企业、知名人物、先进的经验做法宣传出去,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建筑业,提高建筑业知名度。以我市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墨子文化节和纪念馆开馆为契机,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切实做好纪念馆“今日班门”展厅布展工作,开展好“百工拜”主题活动,向社会展示建筑业风采。

(二)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1、发展壮大优势企业。引导高资质企业适应市场需要,优化组织机构,整合内部资源,提高自身水平,拓宽经营领域,开发新兴板块,与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展互动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的竞争。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加强大企业间的战略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产权为纽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组建企业集团,为申报特级企业做好准备。

2、提升专业施工能力。适应专业市场需要,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提升专业企业在全行业中的比重,重点培育一批经营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拓展铁路、桥梁、隧道、港口、核电等施工领域,增强我市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和高端建筑市场的施工能力。

3、大力发展劳务企业。强化对劳务带头人、召集人的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和行业管理,引导他们合资入股成立劳务分包企业,将目前建筑市场上松散型的建筑施工队伍转换为成建制的劳务企业。鼓励企业进行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通过参股、入股等方式,对不具备成立劳务企业条件的劳务队伍进行收编,将分散的劳务人员转变为合法的企业职工。加大政策引导和宣传推介力度,鼓励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劳务企业,促进劳务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1、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拓展建筑业发展渠道,在做精做细主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增加高端市场份额,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营造“主业精、副业兴”的多元发展格局。总承包企业要积极跳出建筑做建筑,努力提高融资能力,延伸产业链,向房地产、物业管理、物流和新型建材等新兴业务领域拓展,努力在城市基础设施、石油化工等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专业承包企业要充分发挥品牌和专业特色突出等优势,扩大专业化生产、销售、出口和施工能力,扩大现有市场份额,积极抢占外埠市场。劳务企业要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逐步树立企业品牌,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和扩大劳务输出。

2、创新产业改革发展思路。坚持“整体多元化、业务专业化、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提升建筑产品品质和行业效益,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开拓高端和埠外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发展方式由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一是产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产业结构由相对单一向整体多元转变、由宏观调整向优化升级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优势企业、专业企业和劳务企业,形成传统与新兴,高端与低端,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三是产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向精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逐步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通过学习借鉴江浙等先进地区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达到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目的。

3、加速拓展埠外和高端市场。围绕“立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外出兴业思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政策扶持和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为措施,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对外出施工业绩突出的企业,在评先树优、资质升级、增项和队伍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切实让外出施工企业得到实惠。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市场开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国内市场上,重点抓好新疆、内蒙古等中西部潜力市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天津滨海新区等新兴省外市场,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利用国家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巩固现有市场,鼓励企业积极申办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独立承揽工程,或与国内优势企业、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联合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国外市场份额,力争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取得新突破。

(四)提升产业综合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提高产业队伍素质。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省内外大型企业加强合作,以重点工程、大型工程项目为载体,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科技示范工程。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培训和使用,大力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训,着力打造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产业人才队伍,努力培养造就以职业经理人、建造师为主的高级管理人才队伍,为加快建筑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通过举办“墨子能工杯”建筑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历练队伍,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行业风气,打造更多的行业技术能手。

2、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研发和攻关。大型骨干企业要以大型工程项目为载体,在核心和关键领域加快开展技术创新及科研研发,着力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问题,形成企业自主的技术优势,有实力的企业要成立技术研发中心。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建筑业技术创新奖、省级工法和优秀QC成果的申报工作,并将上述科技成果充分运用到工程施工中。

3、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增强信用观念,重视企业信用文化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银企合作,提高融资能力,壮大自身实力;加强与房地产企业、大开发项目、大财团合作,采取深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走双赢合作的道路。

(五)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切实抓好工程质量安全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市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安全行为规范暂行规定》,着力在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强化监管上下功夫,突出抓好主城区、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全面落实建设、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安全生产责任,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和监管机制,重点在深化责任制落实、安全标准化建设、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整治等方面取得成效;强化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继续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活动,加强对建筑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安全资金投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努力实现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不断完善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提高安全指导预警水平,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建筑业安全发展。

2、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层层质量责任制,加大对住宅工程质量的监管,确保全市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开展多种形式的“夺杯创优”活动,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奖”、“”等工程质量奖项,促进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六)加强市场动态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1、规范建设单位发包行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的意见》,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进一步规范建设单位发包行为。

2、强化市场与现场联动管理。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检查,严厉处罚肢解工程、虚假招标、资质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市场违规行为,并向社会公开曝光。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筑业”网站数据库建设,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效能。建立综合执法机制,加强市场与现场的联动,形成整体监管合力。

(七)加大政策扶持,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1、大力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对获得省级和部级奖项的建筑企业给予招标加分奖励;对外出施工企业在资质升级、队伍培训和工程评优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适时组织外出考察调研活动,认真研究解决建筑业转型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篇7

预期工作目标:完成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00亿元,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6亿元,利税12.2亿元,建筑业企业养老保障金收缴完成3500万元;培训建筑业从业人员5000人次;创出一批优质精品工程;继续开展建筑工程"天衢杯"评选活动;确保不发生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和恶性群体事件。

在工作把握上,紧紧围绕推进建筑业做大、做强战略目标,着力强化"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保平安、惠民生"的工作理念,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是增强我市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市建筑业做大、做强的战略性选择。

(一)拓宽建筑业发展渠道。要围绕经济建设主旋律,树立"大建筑业、大市场"观念,突破房屋建筑施工为主的局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主业为基础,延长产业链。积极开拓市场,既要面向国内市场,又要开拓国际市场,既要面向现实市场,又要开拓潜在市场,构建多层次的产业平台,加快形成传统与新兴、高端与低端、主营和兼营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大力发展我市中央空调、太阳能一体化、体育场地设施工程等优势专业产业,积极发展建筑幕墙、装修装饰、钢结构、消防、建筑智能化、环保工程等潜力较大的专业企业,扩大专业承包市场占有率。

(二)大力扶持发展骨干专业队伍。以建设部重新修订资质标准为契机,按照"扶高扶专扶优扶强"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调整优化建筑业企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专业企业在全行业中的比重,扶持发展一批经营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企业。今年力争使我市一级建筑业突破20家。

(三)推进大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加快发展。鼓励引导大型施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科研、设计、施工一体化和投资、开发、施工一体化的路子。要注意保护大型企业的核心资源,促其提高组织化水平、自营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和专业技术水平。中小型建筑企业要瞄准市场前景好、节能省地、绿色环保、高附加值的项目和行业,走专业化、精细化、尖端化的路子。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当前我市建筑业"走出去"的战略重点是:国内巩固拓展北京、天津、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抢抓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四川灾后重建的机遇;加大对优势建筑业企业对外推介力度。发挥建筑业综合实力十强企业、优秀专业承包企业外出施工的优势,加大优势建筑业企业外出施工的推介力度,为企业开拓外埠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大力拓展海外建筑市场。积极扶持有对外工程承包权的建筑企业,抓住国家增加对外经济援助的机遇,借助外贸外经外援平台,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摸准信息,多做工作。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建筑企业的合作,借助他们的技术、管理、品牌和资金优势,在共同拓展市场、承揽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逐步增强向国际高端建筑市场渗透的能力,在现有苏丹、安哥拉等非洲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中东和东南亚市场。

(二)积极开拓国内新兴市场。充分利用我市毗邻天津、济南、北京区位优势,南融北接,进一步扩大在北京、天津、济南的市场分额。发挥我市建筑队伍在机电设备安装、防腐保温、管道开挖等工程领域的市场优势,巩固北京、天津、济南、新疆、内蒙等传统省外市场。

(三)加大外出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力度。强化信息咨询服务,为我市建筑企业提供及时可靠的境外项目信息。鼓励有条件的建筑业企业积极申请使用国家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中非发展基金、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援外优惠贷款、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承包工程项目设备出口退税等国家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优先推荐和申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市场开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外出施工企业在提供保函、资质升级、队伍培训和工程评优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

(四)着力发展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引导具备条件的建筑劳务队伍和成建制建筑劳务队伍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对部分不具备三级施工总承包的建筑施工企业,引导其向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转化;引导一、二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分离富余职工,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1】

(五)鼓励支持县域建筑业发展。把县域建筑业做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层次,加强指导和服务,推动县域建筑业加快发展。鼓励各县市区制定激励政策,扶持当地建筑业发展。鼓励各县市区建筑业企业加强队伍整合,加大管理和服务,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产业贡献率。

三、切实抓好质量安全,筑牢产业发展生命线

工程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国家和我市城镇化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一大批面向基层、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陆续上马,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尤为重要,必须常抓不懈。

(一)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以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和健全质量信用体系为重点,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开展鲁班奖、国优工程、"泰山杯"和"天衢杯"奖评选活动,树立行业质量标杆,不断满足市场需求。2011年力争实现我市"鲁班奖"或国优工程零的突破。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一系列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齐鲁行"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提高建设、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今年是市建委提出的三年消灭不合格工地的最后一年,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深入开展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和起重机械等专项整治活动,突出抓好各类开发区、城乡结合部、村镇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治理工作,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要切实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继续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提高企业安全事故赔付能力。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有效遏制施工安全事故发生。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规定实施细则》,以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为契机,淘汰清除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企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新理念,促进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强化施工现场综合管理。积极开展创建"十大样板工程"活动,全面提升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水平。认真落实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指导意见》,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机制,广泛开展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活动,丰富提升安全文明工地创建内涵,打造临时设施标准化、安全防护规范化、现场管理人性化的新型施工现场,提高安全防护水平,改善现场作业环境,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全市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走向深入。

四、大力推进科技培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进步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支撑,人才开发对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要依靠科技培训,抢占技术制高点,提高队伍素质,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大力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原始性研究和集成创新,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鼓励我市有条件的建筑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创制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技术标准和工法。支持企业加强节能、环保、智能化等重大关键技术和尖端施工技术的联合攻关。在德建集团取得省级技术中心和天元集团取得市级技术中心基础上,支持所有企业建立企业的技术中心,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选择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引进转化和推广应用,重点推广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新型墙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和先进适用的装修成套技术;加快太阳能光热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建筑业科技示范工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大力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训。适应当前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要求,大力实施立体化人才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以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建造师为主体的高级管理人才队伍;以关键岗位人员、企业技术骨干、特种作业人员为主体的专业人才梯队;以技工、高级技工、技师为主体的一线作业队伍。深入开展普遍性的岗位练兵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和技能大赛,提高普通工人技术等级,提高一线人员操作技能。要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加强培训机构管理,确保教育培训工作高效有序、健康发展。

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为主线,以加强工程承发包行为管理为重点,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促进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努力改善建筑业生存发展环境。

(一)严格查处市场主体违规行为。积极开展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执法检查,查处建筑企业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和拖欠工资行为,切实解决企业管理层和作业层脱节、以包代管等问题;严肃查处装饰装修过程中破坏结构安全和使用有毒装饰材料的行为,严格控制粉尘、污染物、噪声、振动等对居民的影响。

(二)强化工程施工总分包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劳务用工行为。严格执行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形成规范有序的施工总分包市场秩序。完善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将施工总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活动纳入建筑市场公开交易,严禁场外私下交易。施工总承包企业必须在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接工程;实行分包的项目,总承包企业必须使用自有队伍完成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作业;分包企业不得将承包的工程再分包给其他单位或包工头。(2)

(三)切实加强市场信用管理。加快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对市场各方主体的信用评价,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各级主管部门要建立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以实行不良行为记录为切入点,将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竣工备案、承发包交易情况和参建各方的市场行为,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通过网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监理企业管理,提高监理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开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将工程监理纳入到安全检查的范围。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规范监理人员的职业行为,彻底扭转监理人员只管质量,不管安全的局面。

六、完善保障机制,着力维护行业和谐稳定

以构建和谐产业和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努力解决行业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创造平安稳定和谐的产业环境。

(一)拓宽农民工就业培训渠道。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农民工业校的综合培训功能,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温暖工程"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农民工岗前技能水平,为其就业和从事建筑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二)改善一线工人生产生活条件。以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为载体,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督促建设单位按时足额拨付相关费用,监督施工企业专款专用,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提高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标准化、安全防护规范化水平。大力改善作业环境和生活条件,保持施工场地硬化美观,确保住宿和饮食卫生,禁止超长时间、超高温作业,保障一线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抓住国家实施全国统一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制度的有利时机,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合作,探索符合建筑业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配合有关部门解决好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维护建筑职工的长远利益。严格执行劳保金拨付等级和标准,扩大劳保金覆盖范围,逐步使全市各类建筑企业特别是建筑劳务企业能够享受到劳保金拨付,使养老保障政策惠及广大农民工。在全行业全面推行农民工工伤、意外伤害保险。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探索适合建筑业农民工特点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办法。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篇8

关键词:建筑安全;保险;博弈论

 

一、引言

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建筑业始终是一个事故发生率比较高的行业之一。据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2003年全球的重大职业安全事故总数为35.5万起,其中建筑业的安全事故约6万起,占16.9%,也就是说该行业每10分钟就会发生一起致命事故。此外,在工业化国家,发生在建筑工地上的死亡人数在与工作相关的死亡中占据的比例高达25%~40%,而该行业雇佣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为6%~10%。在我国各行业安全事故中,工程建设施工安全事故位居第三,紧排在交通和矿山行业之后,是事故多发行业之一。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的统计,建筑行业2000年发生事故846起,死亡987人;2001年发生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2年发生事故1,208起,死亡1,297人;2003年发生事故1,278起,死亡1,512人;2004年发生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2005年发生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2006年发生事故2,224起,死亡2,538人,由此可见,建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安全问题进行多方面分析,希望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二、建筑安全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分析

职业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改善建筑业安全状况的一种最为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主要有三类:一是采用工伤保险制度,其特点是由政府或社会公共机构在全国、地区或一定行业范围统一收缴、管理基金,工伤职工待遇既含有短期的医疗,又有长期的生活补助;二是由雇主依法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伤害保险,也称雇主责任制度,其特点是由商业保险公司运作资金,一次支付伤害待遇;三是两种制度并存。

我国采用的是工伤保险制度与雇主责任制度并存的制度。一方面要推广福建、大连、佛山等地的经验,推动工伤社会保险机构主动介入工伤预防工作;另一方面要在安全生产领域引入商业保险,在各类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积极推行雇主责任制度。同时,还应积极探索意外伤害保险行业自保或企业联合自保模式,通过工伤保险、建筑意外伤害保险、行业自保或企业联合自保三种保险模式,促进建筑企业以及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水平的提高。

工伤保险制度对于安全生产的促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伤保险直接干预事故预防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工伤保险自身的管理形成对事故预防的间接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费率机制可以刺激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保险基金可增加工伤事故预防的支出、工伤保险机构可促进对安全生产的监察。

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实际上属于雇主责任制度,它是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造成伤残、死亡、支出医疗费用、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作为赔付条件的人身保险服务。它可以保护建筑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转移企业事故的风险,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建筑安全投入产出理论分析

我国建筑安全投入水平长期偏低,这与思想认识偏差有很大的关系,大家普遍认为安全投入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能省则省。而事实上,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看,安全投入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只不过这种投资产生的回报不像常规投资那样产生现金流收益,而是安全事故造成的企业和社会损失的减少,是社会财富和资源的节省,是对人的生命健康的保护。

根据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显示,在1999~2001年的三年间,香港全社会的安全投入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0.889%、0.974%、1.041%,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1999~2001年全香港因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社会损失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0.799%、0.585%、0.444%,事故损失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安全投入确实能减少安全事故的社会损失,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建筑安全增值函数i(s)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建筑安全性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当建筑安全性达到100%时,曲线趋于平缓,其最大值取决于技术系统本身的功能。(图1)

事故损失函数l(s)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建筑安全性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当系统无任何建筑安全性时,系统的损失为最大值(趋于无穷大),当建筑安全性达到100%时,损失趋于零。损失函数和增值函数曲线在建筑安全性为s0时相交。当建筑安全性小于s0时事故损失大于建筑安全增值产出,当建筑安全性大于s0时建筑安全增值产出大于事故损失,此时系统获得正的收益,建筑安全性越高,系统的建筑安全效益越好。

无论是本质增益还是拾遗补缺,都表明安全投入可以创造价值,可以用安全功能函数f(s)来表示,即f(s)=i(s)-l(s),如图2所示。(图2)

对f(s)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当安全性趋于零时,安全技术系统毫无安全保障,系统不仅毫无利益,还将出现趋于无穷大的损失;(2)当安全性达到s0点,由于正负功能抵消,系统功能为零,因此s0是安全性的基本下线,当s大于s0后,系统出现正功能,并随s增大,功能增强;(3)当安全性达到某一接近100%的值后,功能增加趋于平缓,并最终限于技术系统本身的功能水平。

由此说明,安全不能改变系统本身创造价值的水平,但可以保障和维护系统创造价值的功能,从而体现安全的价值。

四、博弈论在建筑安全理论方面的分析

博弈论是研究众多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减少安全事故,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但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却为什么不愿意投入呢?首先,从宏观过程上看,建筑安全对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即建筑安全活动的效果不是在一开始就能显现出来,而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甚至在过程之后相当一段时间才出现。因此,建筑安全措施和对策应先于服务系统功能的出现。其次,从微观手段上看,建筑安全手段的效果往往是预防型的,而事后抢救型的建筑安全措施有时效性,建筑安全系统相对服务系统,是控制系统。这就出现了矛盾:一方面企业出于眼前及局部利益,不愿意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出于长远及全局利益的考虑,又需要企业加大安全投资。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希望通过制定一些政策来规范企业的行为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而企业则希望国家在基础设施、安全培训、科技、信息以及市场培育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在这个竞争中,双方存在着某些“摩擦”,但在总体上来说,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竞争,要使大家都可以从中受益,重要的是要完善市场经济的秩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和企业之间也需要建立一种竞争的制度和秩序,如何建立却是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博弈的结果。

1、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表1演示的是政府与企业的支付博弈过程。假设ce为企业遵守建筑安全规章制度所需付出的成本,re为遵守制度给企业带来的收益;cg为政府检查的成本,rg为企业遵守规章制度后给政府带来的收益;f为政府对不遵守建筑安全规章制度企业的罚款额。(表1)

当re-ce>0时,企业安全措施能够获得收益,此时纳什均衡为“采取措施”、“不检查”,这也是该博弈中最完美的结果,对企业、社会均有利。

当-fcg,则不存在纳什均衡。

当re-ce<-f时,同样存在两种情况:若fcg,纳什均衡是“不采取措施”,“检查”。

2、企业与企业间的博弈。表2演示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投资决策的博弈过程。假设市场上仅有两家竞争建筑企业,两个建筑企业的雇主和雇员均乐于建立建筑安全的工作环境。两个建筑企业面临同样的两种选择:增加安全投入或不增加安全投入。i表示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d表示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p表示企业竞争形势不变;a表示企业竞争形势不变但安全水平增加。(表2)

当企业1采取“增加安全投入”策略时,企业2为了得到竞争优势,他的最优策略是采取“不增加安全投入”;当企业1采取“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时,企业2为了不使自己陷入竞争劣势,他的最优策略也是采取“不增加安全投入”。这样的话,无论企业1采用什么策略,企业2为了自身利益一定会选择“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反之,无论企业2采用什么策略,企业1也会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

分析可以看出,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两个企业都会选择“不增加安全投入”策略,显然这个结果不是最优的,最优的结果应该是两个企业都选择“增加安全投入”策略。所以,国家如果想要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制定强制的安全投入规定,监督企业执行,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五、结论

建筑安全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劳动者不仅需要有生命的保障,而且对舒适的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职业病的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需求,这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建筑安全科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与建筑安全相关的保险、投入产出理论和博弈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希望能促进建筑业更健康、更安全、更稳定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罗云.建筑安全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龙英,刘长滨.建筑安全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3.

[3]张仕廉,董勇,潘承仕.建筑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周世宁,林柏泉,沈斐敏.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5]冯斌.建筑工程安全效益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6.

[6]袁海林.建筑安全的管理和控制研究[c].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10.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篇9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筑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再好再快的发展都失去了意义。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高度和谐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拉动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制于行业特点、社会发展水平、管理乏力、工人素质、文化观念、监管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整体较低,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根据住建部的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384起、死亡478人,比2012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20起、死亡人数增加25人,同比分别上升5.49%和5.52%。有效解决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问题,是摆在各个建设参与主体面前的一项艰巨课题。由此可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筑安全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必须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高度重视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加大重大环节的安全检查力度,确保较好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筑安全风险管理迫在眉睫,具有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我国的现状,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应该是全员参与,全过程介入,全方位控制,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消除安全风险的影响。因此,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方法是全员参与、贯穿全程和全面管控。只有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渐建立长效机制,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之路。

3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应用分析

应用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关键在于从法律上界定各个责任主体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各个主体进行建筑安全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其中,政府是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各个责任主体的核心。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牵头建立适合风险管理模式的高效管理体系,并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建筑安全风险监管力度,有效约束建筑安全参与各方的安全行为。从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角度来看,首先应增强建筑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建筑安全风险应对措施,把握好安全与质量、进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各自履行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主体职责,始终把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主要任务来抓。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看,全社会都应高度关注建筑安全生产问题,始终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人人都重视建筑安全的良好社会风气。做好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更具有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现阶段,新的安全生产法已经实施,正在推行落实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并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极大地提高了重视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行政首长是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各参建单位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实施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每一起建筑安全事故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对于相关家庭都是无法接受的悲痛。建筑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建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模式,在实际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将建筑安全风险控制到无限接近于零的最低限度。

4我国建筑安全风险管理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篇10

abstract:Chinaconstructionisall(do)industrydepartmentissecondonlytothemostdangerousintheminingindustry.Constructionenterprisesshallearnestlystudythesafetymanagementofconstructionofthehistoryandpresentsituation,setupthenewsafetymanagementideas,setupthenewaccordwithconstructionmanagementrulesandprojectmanagementfeaturesofsafetymanagementmeasures.

Keywords:architecture;engineeringproject;Constructionsite;Safety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则(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地遏制建设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幅度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目前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建筑领域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建筑施工安全极其严峻。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部分地方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资金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以及监管工作急待加强。因此对待施工安全不可忽视和侥幸对待,但解决问题不能只治表,应抓源头、抓重点、抓重大隐患、抓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苗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的过程,应常抓不懈,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建筑工程施工生产安全现状1.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自和控制权: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建筑市场的不规范,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丧失自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于建筑施工项目的承包人,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也从某种意义上,丧失了主宰控制权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指导管理,从而造成现在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规范,才造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2.管理机制造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平衡:当前,市区与郊县的建筑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相差较大。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存在安全文明施工资金投入不足或无安全文明施工经费的现象。然而,当前建筑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差距较大,不适应新时期、新发展的落后管理机制和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造就市一级对区、县一级业务指导脱节,甚至出现政策贯彻真空、政策信息不灵、我行我素、划地为牢的地方保护主义被动局面。3.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不够重视: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二定”未落实,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常忙于其它事务,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形势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无暇顾及,只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落实。4.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够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消防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经济承包合同未能体现从施工企业到项目部再到班组施工作业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目标管理及考核未能认真地执行和落实。二.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当前重要的是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完善政策,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管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合力共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工作,应重点加强、完善理顺和解决以下几项工作和问题。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一思想,始终把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当前,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自觉和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明确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强化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切实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确保安全。2.实施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制度,落实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通过行政手段,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专项经费,独立于招投标之外,设立独立资金账户,在报建时统一收取,并通过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视其各阶段施工安全评价的达标情况,分阶段拨付,确保专项费用的正常实施使用,避免违规挪用或不投入。实施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将项目参保安全保险,作为施工安全受监和工程开工的必备条件,并视项目的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达标度,给予灵活上下浮动投保,充分调动项目经理抓好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3.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模式: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进行逐级管理,避免越级管理,做到级级有责任,级级负责,级级抓落实。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落实各自应负的职责,管好施工安全生产,从而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各省市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文件,一级管紧一级,级级时刻专注严管,避免政令不通,上紧下松的被动局面。4.重视施工安全工作的动态管理: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动态的,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人命关天,责任重大,一点松懈、思想都要不得,而且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既艰巨,形势又严峻,必须考虑调整现行落后、不适应保稳定促发展的管理机制,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平衡发展。三.结束语作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各个相关主体,应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是一时一刻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职责和使命,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要有计划、有布置、有措施、有重点、有检查、有落实,顺序渐进,应求实效,持之以恒。只有做到施工安全无小事,才能真正地落实“二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而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更规范、更标准、更安全和更文明。加强法制建设、狠抓基础工作、深化安全整治、强化安全监管,扎扎实实地做好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静,王进.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做法[J].民营科技.2009(05)

[2]王民选,田广平.浅谈施工现场塔机和施工升降机的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