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47:04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篇1

一、将学科前沿引进“先进制造技术”的必要性

先进制造技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而来,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使工厂生产发生巨大的变化,产生一系列新的职业及岗位[1]。我国高等院校的机械专业正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和输送人才,这些人才作为制造部门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应该紧跟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全面了解制造业,为此高校开设了“先进制造技术”这门课程[2]。先进制造技术是一种动态技术,不断吸收各种最新的技术成果,那么“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也应该是一门动态的课程,随着新科技、新理念的出现而不断更新、充实和发展。而新技术、新理念、新产品、新发明等都和学科前沿紧密相关,所以将学科前沿引进“先进制造技术”的本科课堂教学就非常的必要。

二、教师以研促教、教研结合、终身学习

近些年来,国家在科学研究上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设置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基金项目,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及进行成果转化。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积极投身科学的海洋,不断有新发明、新产品以及高水平的论文走在科学的前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向的科学前沿和教材有关章节的内容有机结合,对于学生而言能激发兴趣、开阔视野,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对于教学而言教研结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深挖教材,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教师而言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紧跟学科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以研促教,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展示给自己的学生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非常兴奋和自豪的[3]。

三、学生激发兴趣、开阔视野、积极向上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篇2

烟台科技奖扩军到五项,合作奖、技术奖入列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新出台的《烟台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合作奖和发明奖成为最大的亮点。

为鼓励企业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烟台市首次设立烟台市科学技术合作奖,奖励资金30万元。“省内其他地市有设合作奖的,但一般只做引导性鼓励,没有奖金。”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奖项授予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开发机构等合作的本市企事业单位和合作方,以及对烟台市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专家或组织。

针对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实施细则增设了烟台市技术发明奖。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或国外专利,且技术成熟,整体技术应用一年以上,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都可参评。

新的奖励办法实施后,烟台市科学技术奖奖项将增加到5项,分别为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市科学技术创新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市技术发明奖和市科学技术合作奖。

经济效益非唯一指标,公益成果考核社会效益

除了增设了两个奖励奖项外,实施细则还对最高奖和创新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细化。

另外,新的实施细则还新增了公益类成果的评价要求,“属于社会公益类成果并且无法以经济效益来考核应用效果的,主要考核该成果形成的社会效益,且该成果必须在本市应用,并相应地为本市产生特别显著的社会效益。

细化奖项候选单位标准,新办法强调“本地化”

新出台的《烟台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中,还将2010年7月1日单独的《烟台市科技创新奖实施细则》做了适当修改和整合。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篇3

关键词: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

abstract:intheprocessofscientificresearch,technologicalachievementinvolvesvariouscontents.underthecurrentsupervisionsystemoftechnologicalachievementinchina,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houldbeprotectedinanappropriateway.withouttheappropriate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protection,thetechnologicalachievementwillnotbeprotected.

 

keywords:technologicalachievement;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protection

科技成果的概念在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下已经存续了多年,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当今时代,由于科技成果的概念产生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其所包涵的内容并非全部得到我国现行有关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对于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的科技成果,应该在现行法律规定之下寻求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

一、我国科技成果的界定和分类

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成果的简称,指对科学研究课题通过调查考察、实验研究、设计试验和辩证思维等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1]的统称,属于科学技术这一特定范畴内的智力成果。科技成果的界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4月22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0次会议)通过并试行的《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成果主要是指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的新产品、新工艺。

此后,原国家科委于1978年11月颁布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管理办法》中把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分为三类:(1)科学成果即自然科学方面的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成果;(2)技术成果指使生产多、快、好、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法;(3)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阶段成果。这是首次对科技成果进行分类。

在1984年2月颁布的《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中又明确了管理的科技成果范围是:(1)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新颖性、先进性和独立应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2)在重大科学技术研究进行进程中取得的有一定新颖性、先进性和独立应用价值或学术意义的阶段性科技成果;(3)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取得的科技成果;(4)科技成果应用推广过程中取得的新的科技成果;(5)为阐明自然的现象、特性或规律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

而在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中,将被鉴定的科技成果拓宽为科学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以及软科学研究成果;并且还规定了不要求一切科技成果都进行鉴定,规定了三种视同鉴定的情况。此种划分已被沿用至今。

原国家科委于1994年10月26日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中还明确指出:“科技成果鉴定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之一,国家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竞争,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并规定:“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以下简称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以及少数科技计划外的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对下列科技成果不组织鉴定:(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2)软科学研究成果;(3)已申请专利的应用技术成果;(4)已转让实施的应用技术成果;(5)企业、事业单位自行开发的一般应用技术成果;(6)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法定的专门机构审查确认的科技成果。也就是说,进行科技成果鉴定的只是应用技术成果,科技成果涵盖的范围超出了鉴定的范畴。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12月1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则明确了技术成果的一般规定:“技术成果,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作出的涉及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等的技术方案,包括专利、专利申请、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对技术成果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规定。总的来看,科技成果是人类的智力劳动产物,与有形物有很大差别。科技成果完成后,其内涵价值基本确定。

二、科技成果权的概念、性质

由于立法规定的粗简,人们对于科技成果权的性质、内容和特征,尤其是对于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权与知识产权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

科技成果权作为法律术语最早在我国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第118条规定中出现:“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①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此后,在1993年10月1日实施的《科技进步法》第60条规定中也提到了科技成果权:“剽窃、篡改、假冒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权的,非法窃取技术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从该条规定来看,“科技成果权”与技术秘密也属不同的概念。此外,在《民法通则》第五章民事权利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第97条第2款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作为《民法通则》知识产权这一节中的一个条款,可以理解为《民法通则》把科技成果当作一种知识产权,但是,现阶段的知识产权法中并没有针对科技成果制定专门的法律。在制定《民法通则》时,我国尚处在计划经济体制,生产、科研和应用等都依靠国家计划,科技成果归国家所有,科技成果无偿使用,而知识产权源于“特权”,是法律授权获得的一项民事权利,从而造成了作为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却无法得到知识产权法的直接保护,科技成果权与发现权、发明权一样,实质上是一种有权获得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权利,与受专门法律保护的其他各项知识产权不同,并不是一种智力成果专有使用权,不具有其他知识产权的专有财产性质。

科技成果的完成者可以依照《发明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科技进步奖励条例》的要求申请科技成果的奖励,科技成果的权利范围不像专利权那样与现有技术可以明确区分。有专家在解释我国科技奖励制度时指出:“获得自然科技奖励的公民,将对其科学发现享有发现权,获得技术发明奖的项目,将对其发明创造享有发明权,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公民,就对其完成的科技成果享有科技成果权。从权利性质来讲,发现权、发明权、科技成果权属于精神权利。”[23]

三、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保护

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取得的科技成果,不论成果价值多大,就目前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法律来看,均不能直接产生独占权利,科技成果要想获得法律保护,必须通过获得其他知识产权的方式进行保护。从一定意义上讲,科技成果首先要通过某种途径依法确认才能产生相关的知识产权,也就是说,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属性都有一个依法确认的过程,不是科技成果自然产生的,更不是科技成果完成人所“声称”的。科技成果是重要的无形资产,但要用知识产权来保护才能具备财产权特征,一项科技成果可以拥有多项具备财产权特征的知识产权,但拥有科技成果不等于自动拥有了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一类法定权利,它必须依法产生,任何人不能随意宣布自己拥有某项知识产权,不能宣布自己是某项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所有知识产权都必须得到法律的授权才能得到确认。科技成果是产生知识产权的源泉之一,知识产权是保护科技成果的手段,科技成果中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条件的应当采取知识产权形式的保护。知识产权本来就是工业经济时代为保护和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商品化而诞生的一种新型权利,是人们对创造性智力活动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其本质是一种智力产品在市场交易中获得的经济权利,其产生、行使和保护与市场紧密结合。知识产权保护一般是根据先申请原则来确定的,如专利权只授予先申请人,从而使其享有一定期限的独占权,法律上承认知识产权这一权利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有目的地保护权利人的独占性。

由于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权的客体均是科技成果,两者存在着重合或交叉,但是,知识产权不等同于科技成果权,科技成果广泛存在于知识产权之中,或者说知识产权保护那些需要保护的科技成果,两者是包含、重叠和交叉但不是全部的关系。至于科技成果应该采取何种知识产权方式来加以保护,则应根据具体的科技成果类型来确定合适的保护方式,不管以何种方式来保护科技成果,各种权利的性质、范围和边界是不相同的。

科技成果获得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依据是知识产权法。依据知识产权法,对科技成果进行产权界定,使其成果的权利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科技成果的独占权,并享受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调动企业、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科技创新积极性的重要保证。只有使科技成果取得专利或其他法律规定的权利得到保护,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知识产权制度就是一种鼓励创新、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利益的激励机制,是一种成果权属机制,其植根于市场经济,以明确界定知识成果的产权并为之提供有效保护为其主要特征。

从各国知识产权保护实践来看,科技成果若不申请专利,将得不到国际承认,而且国外法律中也没有“科技成果权”这个概念。知识产权的立法目的则是界定相关产权,明确产权的范围与归属,从而实现科技成果的产权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表明:世界上90%~95%的发明能够在专利文献中查到,并且许多发明只能在专利文献中查到,可以说,专利文献几乎记载了人类取得的每一项新技术成果,它融技术、法律、经济情报为一体,是世界上反映技术发展最迅速、最全面、最系统的信息资源。[4]由此说明,其他国家、尤其是科技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用专利来保护最新的科技成果。在全球科技经济、法律体系等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的大环境下,我国现行的科技成果管理体制不具有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对获得的科技成果应选择合适的保护方式,没有有效的保护手段科技成果将无法得到保护。

从法律上看,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是明确的,科技成果的范畴涉及科学技术领域内一切智力劳动成果,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可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有些则不能取得知识产权保护,如专利法中对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等均不授予专利权①,而以上这些均可纳入科技成果的范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也将随之扩大和增加,但采取何种保护方式应由法律来规定。由于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新的技术成果,可以通过扩大解释现有的知识产权特别法律,将其纳入现行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内。例如,对计算机程序的保护就是通过重新定义著作权法中的作品概念来实现的,也可以制定专门的法律加以保护。我国现阶段对计算机程序、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等的保护,均有法律保障,这些成果广义上都属于科技成果的范畴。随着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领域也将会进一步得到拓展,面对知识产权领域新的客体、新问题,必须通过法律修正和新的立法使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得到丰富和发展,以适应知识创新时代的需要。

四、结论

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表明,并非一切科技成果都可以成为法律的保护对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也不尽相同。科技成果的范围十分广泛,能够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只是其中符合法律要求、具有创造性和单一性的部分。对具有创造性的科技成果能否授予知识产权,还要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国家政策和科技发展水平。对于列入某种知识产权专门法律保护范围的科技成果要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依法履行相关手续才能取得知识产权。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篇4

论文关键词:技术创新 资金投入 活动主体 成果转化

1导言

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选择了外延式的经济增长道路。然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国退民进政策导致的所有制结构变化,给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科技体制一贯采取的科技体制,严重的阻碍和影响了企业和高校自发技术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对我国当前及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两种技术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产、学、研传统的技术创新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是实时同步的,而是脱节的,由此产生的信息传输滞后问题,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对市场反应的冷漠问题,一方面造成高校大量科研成果由于没有实际用途而搁置,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创新部门而不能及时的将市场信息反馈、生产成具创新性和市场性的产品。因此当前技术创新模式亟待改进。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退民进政策的提出,中小企业被全面放开,其中大部分全面转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民营经济通过自身不断调整和发展壮大,逐渐进入新的领域和部门。这赋予了企业很大程度的自,使得企业自身独立研发成为可能。而国家对于创新的观念,由以往并不十分强调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到现在提倡所有制变化、股份制股权多元化、以及深化科研机构转制,都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对于创新不关心或者少参与的状态,企业有了进行自主研发的激励动因。同时,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我国对自主创新的日益重视,都使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面对新环境、新要求,必须找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新模式。

2两种传统技术创新主导模式分析

2。1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

以高校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方式,表现为高校在日常教学科研中,发现并研制出科研成果后,主动联系企业,寻求企业科技资金的投入,以期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以下问题。

(1)资金缺口较大。高校自主研发资金有限,大部分是通过国家拨款而来,在有限的经费下,很难进行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高校必定会对各种可行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产出进行取舍。由于科研成果才是高校的创新目标,故某些真正有实际利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只是作为这些深、难、僻研究成果的副产品而出现,并不是高校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

这些副产品出现的概率本身并不大,即便是出现了,也很可能因为经费的不足而不能继续研究下去。此时,高校会寻求企业的参与与支持。因缺乏对市场的了解,高校所产出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就是企业想要的。即便研究路子没错,但最终的成果也不一定是企业最满意的需求。因此,企业对这些科研项目的投资是极为挑剔且苛刻的,如果在成果形成之时再把已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研究出来的成果拿回去进行“回炉”,无疑是对资源的极大耗费。因此,在研究之初就应该对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进行评估,并由企业对研究成果进行逐一筛选和准确定位,只有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科研成果,企业才愿意对此项成果进行投资。最后,待企业生产试制完成,新产品打入市场的时候,才有可能经受得住严峻的考验,不合市场需求的成果与产品,仍会被无情地弃除。由此可见,高校自行研发,将技术成果进行转让的技术创新方式,不仅是及其被动的,而且常常是无效的。

(2)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以高校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

信息传递渠道如图1所示。在图1中,由于高校与市场的分隔,科研之初高校对市场的实际需要知之甚少,由此产生大量不具备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经过一步步筛选,最终真正达到市场要求的极为有限。而即便成果顺利打入市场,也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市场还要对这些成果进行进一步的考验与测试。其间出现的应用问题,先反馈到企业,然后再由企业将信息传递到应用研究及中试机构,而后再通过它们向下传递给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样经过层层传递的信息,不仅容易失真,而且也易遗失。如图1所示,可将在科研活动中高校与市场之间信息的流通渠道看成是一个循环系统——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主要发源地和集散地,源源不断的向上输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再经过层层考验,最终到达市场的只有很少量的部分,这些成果要真正创收,进行资本的循环,就类似一个降雨的过程。由于从市场反馈信息的层层传递和阻隔,最终到达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从高校(科研院所)输送出去的资源多,而回收来的信息少,久而久之,这种信息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最终造成资源大量的浪费,研究无法顺利进行。

2.2企业内部集成式技术创新模式

该模式是企业应对当今激烈市场竞争环境而采取的一种以企业自身为主导地位传统技术创新方式。随着企业竞争战略由“红海”向“蓝海”的演化,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的重要性。在技术改造的过程中,企业受到双重动力的推进,一是盈利动力,满足市场、顾客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开发出独特创新的产品,继续赢取利润;二是危机动力,企业面临不创新即死亡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始主动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技术促进方之间的合作。运用企业的资金、场地、信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知识等资源,进行互助式的合作。图2是以企业为主导的传统技术创新模式。

在图2中,企业接受来自于市场的信息,并从中总结提炼对自身有益的部分。在这些市场传递来的信息中,有可能转化成为技术创新成果的并不少,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科研水平及科技实力有限,与外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纽带较为松散,与学界联合时谈判费用较高,以及交易成本及沟通成本等的考量,企业一般并不会把每一个对它来说值得研究并且有益的市场信息转化为研究对象。由此,这一部分从市场输入进来又被企业所获取的宝贵信息资源,首先经过企业自身的选择性吸收,一部分被企业抛弃转而为其他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吸收,另一部分则被白白空置、浪费掉了。真正能够进入企业,被企业实际考虑的市场信息,已经大大减少。企业确立研究项目后,自己有能力的,一般都会自主研究,有时会咨询相关高校或者科研单位,寻求一定帮助。只有对于那些企业无能为力的部分,它才会转给处于市场边缘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来立项研究。整个过程中,企业对高校的信任度并不高,而且由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体,双方沟通速度和效果都不是很高。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所反馈的信息,企业也不能随时与研究机构分享,由此易造成成果利用价值不高和研究的延误。

2.3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进行传统技术创新合作的目标及动力分析

传统的产学研技术创新合作以委托开发、项目咨询、合作课题等方式实现。这种合作的形式多以项目为纽带,三方仅投入自身部分或少量资源,联系方式松散,经常项目结束的同时三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宣告终止。由于这种结合形式的松散性,没有明确的主体,出现问题容易相互推诿,而实现盈利时各参与方间又纷纷抢功,缺少一套科学的、相对合理的利益分配及风险分担机制。同时,由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渠道不畅,三方追求的目标,以及各自对风险的感知判断均不相同,这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往往进行得不够理想。下面以图3来说明。

在图3中,分别从学术成果、目标利润、市场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四个维度对与科技创新成果有关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定位,如图中坐标系所示。对于高校来说,它的目标是追求学术成果的先进性和复杂性,而对项目最终的利润很少注意,高校对项目的技术风险采取积极回避的态度,而对于项目投产后的市场风险如何却漠不关心。因此,在图3中,高校的定位为图示1区。具体表现为,对于所研究项目与高校研究质量和水平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要求高,技术风险要求低。对于项目投产和运营后所取得的利润要求很少,因此项目的市场风险可以很高。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它和高校类似,但是由于科研机构的建立一般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市场进行了一定的交流,因此,科研机构对于市场风险的回避性要比高校强,对于目标利润的追求也比高校略大。它的定位主要在图示1、2区。而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它是完全的利润导向型实体,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天性,因此显而易见,企业对于目标利润追求高,对于市场风险回避大。由此,也不可避免的使得它对于高校和科研单位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风险和学术成果产出的目标不那么在意。甚至,这些与它自身的目标还是相冲突的。在图2技术创新三方形成的矢量三角形中,由于三方的动机不同,“力”不朝同一方向,甚至有些“力”还是相互抵消的,因此三者的合力不大,三角形也不稳定。技术创新的优势不能够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在传统的松散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结合的形态下,由于三者的目标与定位差别很大,这种结合方式,并未达到最佳合作效果。此时,急待一种新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模式的出现。

3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新要求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资金投入方、研发活动方,及成果转化方是最为关键的三个参与要素。以往,企业被定位成资金投入的主体,而研发活动以及成果转化,则被认为与其他参与方关系更大。由此形成一个企业投入,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政府转化的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然而,这样的模式,由于三方之间的交流不畅、目标不同以及职责、利益分配不完善,三方的合力很难形成。

新的技术创新模式,要求各参与方以企业为中心,向企业研发内核输入自身优势资源,在企业内部实现资源的集成。

3.1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的资源集成模式

图4描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中各类资源的集合方式。可见,所有的资源均围绕企业这个轴心进行整合,高校由以往单纯的向企业输入研究成果,转向为向企业输入人才、知识、成果并存;科研院所由以往向企业输入已研制的技术成果,转向为向企业输入技术、知识,和经验;同时,中介机构开始发展,成熟,提供给企业信息和服务支持;市场给企业源源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与方向,为技术创新的开展提供导向;与此同时,企业也会不断吸取和借鉴市场中其他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模式,了解业界最新动态。这样,经过各个不同主体的各类优势资源的导人,这些资源在企业内部开始相互作用,化合协整,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内核不断成长,形成企业自身新的科技优势,最终形成科技成果产出,这些产出又向外辐射给各类资源投入实体,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资源转移闭合回路,使得各投入方又可以将资源转化,继续实现对企业内核的投入。

3.2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的合作方式

传统的技术创新,产、学、研三方是以项目为联结的松散的结合方式,彼此之间间隔较远,三方之间的交流大多只限于在研项目,项目结束,合作即解散。这种结合方式类似于“黑箱”:不论是企业委托高校或科研院所做的技术项目,还是高校和科研院向企业转移的科研成果,合作方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研究的内容及机理,他们关心的仅是最后结果。因此,这样的松散式、任务式的结合方式往往导致合作方相互之间并不关心,对项目的责任感不强,动力不明显。另外,由于合作方彼此之间经过了层层连接,资源传输很慢,信息渠道也不通畅,如图5所示。

图5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的提供方,其研究成果的转化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高校或科研院所先独立研究出科研成果,遇到资金问题,再寻求企业的资金支持,由企业对其成果进行转化;其二是接受政府指派的研究任务,由政府划拨资金,最终的研究成果交由政府。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是对企业直接展示成果,企业对高校成果之前的研究几乎一无所知。企业将成果转化,推向市场,接受市场检验,当成果在检验和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市场将问题信息反馈给企业,再由企业传递给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动力机制与高校类似,在此就不赘述。对于第二种方式,由于受到政府科研任务的指派,高校和科研院所不用担心资金的来源及成果的转化问题,因此研发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较弱。对于企业而言,它置身于变化的市场环境之中,通过对市场信息的甄别,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项目,以此项目为节点,向知识的技术方——高校或相关科研院所寻求智力支持。在图5中也可以看到,企业和学界的需求往来是不平行的,表现为双向箭线的扭折。这样的模式,显然在信息传导及动力链条上耗费过多,不适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同时,在资源的集合与利用方面,这类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表现为大学向企业的技术转移以成果转移为主、大学与企业之问的科技合作以委托研发为主、企业的研发集成以技术集成为主,因此各类资源之间存在明显界限和主体差异,不利于资源的协同优化。基于此,现提出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模式,如图6所示。

在新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产、学、研三方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松散,而是通过资本的纽带结合紧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组成类似于等边三角的稳固联盟,相互合作建立技术创新实体,彼此之间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合作。在这个新模式中,高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向系统提供自身的优势资源,共同构建强大的企业技术创新内核。它们的结合不再是“黑匣子”的方式,而是“通透式”的,各自技术互补,知识共享,共同研究,合力开发。由图还可以看到,产、学、研三方位于联盟外的边界是封闭的,但是在联盟内部,它们的边界却逐渐稀释淡化,甚而融为一体(见图中合作区域内虚线部分,代表合作方相互之间的融合)。三者融合交集,是技术创新最活跃、最有效的区域,因为它集中了合作中产业界和学界的联盟可能提供的所有优势资源。因此该区域也最易产生技术创新成果。这样的模式,使得合作方相互之间信息传递、知识共享、合作稳定,较之于之前的传统模式,均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4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途径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就必须改变过去将企业仅仅看成是技术创新参与者的看法,协同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关系,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知识和学术水平,真正把企业当作创新活动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同时明确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可能的将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的人才、知识和技术资源向企业转化,使其能与企业进行有效长久的配合。

4.1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贸易等多方面的支持措施,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扶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交流,实现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识、技术向企业顺利、平稳流动,也使得企业能将其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其智力支持机构。政府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立良好的法律环境。通过政府平台、配套措施的支持,密切企业和高校的联系,为产业界和学界的联合打好基础。

4.2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摊机制

对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要给予有力的保护,激励企业对自主研发的支持和投入,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应当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进一步确立和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地位,对于它们所做的贡献,要通过利益共享机制进行激励。

4.3完善人才交流机制,完成高校、科研院所智力资源与企业的对接

建立健全企业和高校的人才联系纽带,将高校的人才引向企业,实现高科技人才对市场的了解以及其与企业间高新知识的转移,高校应定期为合作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深人企业进行合作交流,配合企业知识转移计划的实现,建立新的、有效的产学研人才交流与合作以及知识共享制度,使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才驻留于企业,完成大学高级职称专业教师有相当比例的时问在企业驻留的制度创新。完善以项目为纽带的人才交流制度;建立产学研人才流动的保障制度(如社保续接、产权安排、合同规范等)拓展和完善企业博士后体系;建立产学研访问学者制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建设;建立产学研开放式创新团队制度、导师制度、讲师制度;等等。

4.4建立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充足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篇5

截至2003年,我国已经拥有80多万项专利成果,但大多处于尚未被认识、尚未被发掘的状态,转化率还不足10%。究其原因,是由我国的产学研合作缺乏信任机制,交易成本高导致的。由此可见,科技成果转化任重而道远,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机构,为推动产学研合作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

早在1988年,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伟大号召。实践证明,要将科学技术充分转化成生产力,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为适应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方结合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力量,建立产学研联合体的组织形态,进行科技开发、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等创新活动,以创造更大的利润。尤其是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技术创新创造了平台,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

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以企业为主导的理论依据

从现实情况来看,产学研合作必须以企业为主导,才能以市场机制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这一技术平台的作用。以企业为主导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这一目标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实现。明确和强化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在产学研结合中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研发工作的市场导向,从而在制度上保证持续技术创新的实现;二是由于企业具有贴近市场、了解客户需求方面的优势,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市场现在和未来的技术需求,从而有利于在产学研结合中正确把握研发方向,迅速地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资源整合起来,提供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学研结合的成功率和效益。虽然有些技术不是企业为主导开发出来的,但如果不以企业为主导的话,就不能实现持续创新。因此,产学研结合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导,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最佳组合,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具体表现方式

企业真正成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企业要作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决策、投资主体,这意味着企业在合作创新形成之前,应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对市场的认识,自主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合作创新项目,并进行筹资、投资,承担相应风险,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政府的专家应共同参与项目的筛选和论证。

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中研究开发的主体,并不是说合作研究开发工作在企业进行,而是指企业在研究开发的整个活动中要把握其产业化方向,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生产方式到项目管理,企业在开发研究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参与,以保证研究开发紧贴企业的产业化能力;

企业要作为合作创新利益的分配主体,即如果合作研究一旦形成产品,企业就可以自己申请专利进行必要的保护,同时在合作之初,就详细规定利益分配的方式,合作成功之后在满足大学和科研院所协议规定的利益外,有权对其收入进行自主的分配;

企业要作为技术转移的主体,即对于大学和研究机构因政府资助所得的研发成果在进行技术转让时,企业应负责与大学和研发机构共同制订详细的技术开发计划书,确定能有效达成技术商业化目标的合理期限。

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运行机理

这一模式的建立主要基于企业对利润的不懈追求,从而导致对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的迫切希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企业除了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以外,还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自身的产品和市场开拓,创造利润。在产学研联合体中,企业处于主导或核心地位,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以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共同建立研究机构等形式,寻求大学与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以改造传统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合作对象的选择、紧密程度以及利益分配方面占主动,也承担最多的风险;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积极参与的角色加入企业的研究开发,政府则主要提供政策支持和负责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建议,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发挥作用,提供中介服务。

该类产学研联合体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企业是一个技术集合体,技术包含于企业价值链的每一环节。但大多数企业难以单独完成整个技术开发过程,必须借助于其他组织(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研发能力。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企业筑巢引凤,可以充分吸收和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该模式是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一项新的技术,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到最后要通过市场来检验,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及时获取市场需求和变化的信息,实现市场化目标。中介机构在该模式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

我国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产学研合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地位不明显

由于我国目前处在经济转轨时期,体制改革还未完善,从客观上造成了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从企业主观方面看,企业管理者在选择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同时,却过多注重自身的短期利益,缺少较远见的创新认识,大多数创新知识停留在模仿上,并且一味偏重技术设备的引进和重复建设,而轻视了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有的企业单纯为了引进而引进,学习能力和研发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增值创新,与科研方技术落差过大,只一味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将风险不合理地过多转移给科研方,许多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这导致企业二次创新意识与能力较弱,从而失去了实际意义上的创新主体地位。

从企业客观方面看,企业远未成为合作创新的投入主体和需求主体。方面,企业没有很好利用游离于企业之外的大量科技资源。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而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虽然比欧盟15国的总量还多,但大多利用率不到25%,甚至更低。另一方面,政府资金投入和科技人员过度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产业利用程度低,科研导向型科研体制弊端明显,导致科技成果的转化过于分散,成功率低。

另外,企业进行产学研的合作动力不足,合作障碍突出,例如我国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

的仅占30%,研发投入平均仅占销售收入的0.76%,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利益分配不均衡

在一些产学研合作的项目中,企业积极性很高,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的技术也很好,但合作的过程却非常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各方的利益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各方对技术的价值经常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合作初期由于各方谈判地位的不同容易达成一致协议,但随着合作项目的进行,当利益或风险越来越近越来越明显时,当科学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产品时,常常会由于各种前期未协商好的问题,使得各方分道扬镳,并最终把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创新合作扼杀在摇篮里。可见,利益分配失当还存在于我国现阶段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各方的内部,尤其是在知识产权的分配、创新转化资金的分配等问题上,处理不好,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前功尽弃,导致各方利益的流失。

评价体系不健全

由于体制问题,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价值”都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参与人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确定。这种评价体系仅体现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市场价值”,结果导致科研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仅仅是为了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而进行的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研究。其成果不具有市场领先性,或不具备工业化生产可行性,或作为技术商品缺少必要的服务支持等等。市场价值的缺失,造成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理论成果、预研成果多,实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少。所以,尽快解决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评价体系问题,也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

合作体制不顺

一般来说,产学研三方都有自己的政府主管部门,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都希望推进产学研合作,但又都希望保护自己所属基层单位的利益,部门、科研机构间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缺乏统一协调。

管理合作能力缺乏

相当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各方的利益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而且联合体内部的组织管理不适应创新活动的规律对合作目标的认同不一,研究方与企业方人员不能有效配合,信息交流有限制,激励与监督不到位等。此外,合作的具体措施安排匮乏,转型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各方的功能发挥失常。以上原因造成了产学研合作的失败几率较高,资源配置低效。

有效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对策思考

要有效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模式,需要产学研各方共同努力。首先,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把产学研合作作为自己的战略来研究,最终使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其次,三方要坚持多赢原则,调动产学研各方的积极性。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时,一定要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一方面在合作初期就制定有关利益分配原则,签订长期协议;另一方面,如果在合作中出现问题,也应该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相互协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企业领导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拓宽信息渠道,加强信息的供需交流;增加开发资金投入,设立专项技术创新资金,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并且应以科研课题或生产任务的形式,吸引高校、研究机构相关科技人员参加,组成科技创新小组,开展技术创新;最后,企业还应该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培养和引进技术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合作

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应该转变观念,发挥优势,加快进入市场的步伐,树立信息意识,建立信息中心和科研中心;及时了解企业的技术和市场信息需求,及时向企业科技成果信息和科技动态。还要加强产业化意识,积极开展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开发研究。并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地加强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建设。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篇6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与提高劳动生产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广泛认可和重视。各国也在极力推动本国科学技术的提高,并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正逐步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计划经济,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较为薄弱,地区发展参差不齐等情况对我国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形成了较大的现实阻力。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学技术的价值,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力量,也需要发挥其职能作用,从会计成本的角度考虑,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创造力作用的成功转化和实现。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困境:研究大国与科技小国

(一)经济发展需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很早就形成了高度的认可,并且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科学技术创新领域致力于其科技实质成果的实现。在长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研究经验的积累下,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使其获得了强劲的竞争能力,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形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科技竞争之势。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我国经济要获得竞争优势,也必须充分发展科学技术创新,充分挖掘科学技术的竞争潜力,而且需要逐步从科技成果引入的模式向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发展。因此,科学技术创新以及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导致经济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表现出刻板、缺乏创新和活力的弊端,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诚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推动经济体制向集约式经济体制的转变,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而我国目前受制于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还依赖于以资源的损耗来换取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使得资源配置不能通过市场自动达到最优,而由于政策的时滞性作用,政府的调控在弥补市场体制缺陷方面也存在一定弊端,导致资源分配不能很好地实现优化,而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幅度,则必须要以资源为代价。故而,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中,只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来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促使经济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三)国内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机制研究匮乏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诚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学者更多的关注于微观主体在具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建议对策,而对于政策激励层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在缺乏理论支持下,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也面临着路径选择的困境。故而,科技成果转化在理论方面需要也必须加强激励政策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建设,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

三、基于会计视角的国家政策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机理分析

(一)会计视角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激励体系构建从会计角度构建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体系需要从会计扶持、税收优惠以及收益分享三方面出发,如图1所示。(1)会计扶持。会计政策对企业信息质量会产生深远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甚至于企业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在这其中必然会对科学技术的创新产生广泛的影响。我国要优化会计政策的环境,平衡科研机构的自身财务以及促进科研资金的专项化,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良好的会计扶持环境,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2)税收优惠。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重要环节,政府税率的提高,诚然能够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从企业的角度而言,企业成本会增加,而企业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资金也会减少,不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所以政府应该制定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加对科技的支持。最主要的是要从鼓励开发投入,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本降低三个角度入手。(3)权益共享。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就需要健全权益分享机制,一方面要保证科技创新有明确的产权界定,从而使科技创新的产权得到很好地保护,保护科技创新的权益,另一方面需要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果实现最终收入的分配,从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和功能价值,也提高科技成果创新及成果转化的吸引力。

(二)基于会计视角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路径选择会计视角下的激励政策只有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环境中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性作用。一是完善会计扶持,提高信息质量,扩宽资金渠道。科技创新对信息质量的高要求促使不断的完善会计扶持政策,满足科技创新对信息的需求。建立完善的会计扶持政策不仅需要加强对信息质量的把握力度,还需要加强对科技创新风险的良好控制,建立良好的风险会计预警机制,增强对风险的预测和防控,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科技成果时效性的良好把握。科技创新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故而,会计扶持政策要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降低科技创新的自有成本,另一方面,提供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扩宽渠道方面的支持,保证科技创新及成本转化的资金需求。二是积极利用税收优惠条例及政策的有利导向作用。目前,各国对科技创新在税收上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而且随着对科技重视度的增加,税收优惠的幅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地加大。但税收是一国财政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税收优惠政策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实行,一方面切实考虑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给予科技创新最大的优惠支持,另一方面要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为限,在统筹经济总体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先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优良的发展条件,再去结合实际需要制定最大限度的优惠政策。三是产权明晰化,权益合理分配。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需要切实考虑科研人员以及科研机构的合法权益,只有明晰化产权,保护科技创新的成果才能促进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才能更好地激发科技创新意识和热情,激发科技创新浪潮的兴起。同时,成果转化后权益合理分配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为后续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动力。所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需要明晰化产权和合理化权利分配制度。

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扶持政策分析

(一)会计扶持政策角度解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会计扶持政策跟上科技成果转化的动态性变化,完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政策,尤其是目前争议较大的科技研发成本支出,以及科技创新所产生的竞争软实力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首先,在无形资产方面存在确认范围过窄问题,科技成果的快速发展已将无形资产的范围大大扩展了,而目前会计政策关于这部分资产的计量范围存在极大的漏洞,需要扩宽范围才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其次,随着对科技重视度和扶持度的增加,需要对增强科技创新企业积极性方面的扶持政策予以支持,故在无形资产出资比例方面的规定需要适度宽松。再次,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无形资产计量方式存在一定缺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这种计量方式对于部分科技创新企业不利。最后,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研究成果、人力资源以及市场开发应用成果等方面的披露过少。

(二)税收优惠政策分析我国在实施税收优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企业在享受这部分优惠时需要巨大的成本,且这部分优惠政策缺乏规范性。首先,由于我国行政体制的弊端致使税收行政部门和监管部门在工作职责、工作标准方面出现不协调现象,导致税收优惠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实际的优惠举措无法切实落实到科技创新企业,或者科技创新部门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代价,从而使税收优惠政策没有现实意义。其次,根据国内外发展经验,政策只有在稳定和准确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发挥功效。而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却缺乏这一现实条件,从而使得激励效果大大降低。再次,对政策进行全局的统筹安排是政策实施和落实的基础,而我国的税收政策则具有较大的随机性,没有很好地进行规划部署,具有较大的偏向性,一些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更需要政策支持的地区往往得到的优惠更少。而且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也缺乏时间上的规划布局,需要改变目前只偏重于对成果转化最后阶段的优惠而忽略其他阶段扶持需要的现状。

(三)收益分享层面解析利益机制是科技成果转化最大的激励诱因。如果能够建立起完善的收益分享制度,明晰化科技成果的产权以及增强对其保护力度,且规范化具体的激励举措,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一定会向前迈进一大步。首先,明确界定知识产权迫在眉睫,需要对商业秘密泄露、盗版、产权侵犯等行为进行强烈打击,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使我国科技从业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较高的成本,降低社会研发的积极性。其次,随着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节奏的快速发展,滞后的法律政策形成了较大的阻力,科技成果转化中出现的新难题也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主要表现在职务人员科技成果的权属规定不明晰和国家科研项目知识产权不明晰两个方面。最后,在收益分配问题方面,科技创新的风险较高,而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诸如自身条件限制、社会环境阻力以及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要求等,而风险和收益是相对应的,面对高风险的科技创新,良好的收益保证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而现实中收益分享机制不健全,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小,急需加强制度的完善,促使我国科技创新有更多的动力和保证基础。

五、基于会计视角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安排

(一)明确无形资产界定范围,完善信息披露政策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无形资产的范围界定这一基础性问题一直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且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前,无形资产界定问题更加复杂化,对其作出准确界定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无形资产范围界定问题上需要将智力资本、品牌效应这两个重要内容纳入其中。首先,从智力资本的角度来说,任何科研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智力资本,它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以及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必要因素。如果没有智力资本的投入,科研工作将缺乏开展的前提条件。其次,从品牌角度来看,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是用品牌体现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彰显企业的发展实力。品牌已成为企业竞争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并且具有重要的价值创造功能。好的品牌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是惊人的,越来越多的人将品牌效应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和无形资产。对于科技创新成果来说,品牌效应的价值更大,一个科技创新都可能造就一个品牌,产生品牌效应。但在现代会计制度中,品牌效应还没有被纳入到无形资产中,因而得不到产权保护,极大地制约了品牌效应功能的发挥。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将品牌效应纳入无形资产的范畴,发挥品牌效应的功效。此外,还需要提高无形资产的出资比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无形资产软实力对企业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大,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也在不断上升,我国会计政策也需要与时俱进,提高相应的出资比例,适应发展需求。

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是对企业发展进行更好地监督管理,促进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取得发展,并更好地在社会监督的条件下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保持持续的发展潜力。科学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进行会计信息的披露。诚然,作为企业而言,高新技术企业对会计信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披露,但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无形资产的会计信息披露较少就是其中的典型问题。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而言,完善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披露。科研成果的披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那些具有现实需要性的成果在社会范围的推广,并且能够合理地引导企业选择更具有实现价值的科研项目进行科技成果的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信息披露可以使科研成果更好地适应市场化的发展需求,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发挥科研成果的功能价值作用,而且对于科研成果利益的回收也是大有裨益,能够通过市场尽快地实现成本回收和利益创造。促进科研成果信息披露是以合理化科研财务资金的利用分配、强化资本的投入回收分析以及成熟化对科研项目的选择为主要目的,因此在进行信息披露时要以股份构成情况、薪酬制度方面、人力资源方面以及科学技术方面作为着力点,进行科学而又全面的信息披露。

(二)促进计量与摊销在无形资产中的应用无形资产计量最为重要的是明确其价值问题。科技成果的价值更多地是反映在其转化后在市场中所能创造的未来价值和收益。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时,简单地将历史成本作为计量依据,不能反映其真正价值,需要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引入公允价值,把科技成果所代表的无形资产置身于市场的角度计算其价值,不仅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其真实价值,而且更具有价值激励作用,激发科研工作者以及科学技术企业的科研积极性,促使其不断地在新工艺、技术、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增强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潜力。引入科技成果无形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是为了对科技成果在历史成本、收入、市场现行净值反映的科技成果的成本、价值等方面进行更为客观、科学的价值计算。目前,我国会计政策在无形资产的计量方面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对无形资产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但在应用程度和深度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目前的应用没有真正实现对产权保护的目的,加之不能很好地处理利用公允价值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时所产生的缺陷问题,如没有合理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市场评估方式,公允价值的未来价值计量观念需要合理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配套实施,以及无形资产尤其是科技成果这类具有创新意义的资产计量,在初始计量中缺乏合理的对比标准,导致初始计量的不确定性和无规范性。

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会计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当前的会计政策中引用公允价值对无形资产的计量是必然之举。引入这一计量方法可以促使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更清晰和明确的表现出来,继而激发科技成果的市场活力,增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更好地激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还需要结合无形资产的特点和现实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全盘引入而不从实际出发考虑计量需求。就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来看,引入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引入现值的计量方法,将无形资产的价值很好地用现金流量反映出来,这种计量方法能够保证无形资产在不同发展阶段价值的真实反映,也使计量更具有现实依据和可操作性。

摊销也是无形资产会计政策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无形资产的摊销需要考虑各种外界因素对无形资产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来自科学技术发展的冲击,以及市场新产品、新替代品的竞争压力。无形资产未来经济价值的不确定性以及在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高风险性,要求在进行摊销分配时采取更为科学谨慎的态度,既保证无形资产成本确认、摊销、减值处理的准确性,也要保证其摊销方法能够更好地保护无形资产的价值利益和增强其在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风险抵抗能力。而对于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更高的科技成果,无形资产的摊销更需要持严谨而科学的态度,在费用中增加对摊销费用的扣除,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和风险性,同时也更好地激发科技创新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科技创新热情以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三)增强资金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完善会计扶持政策,对会计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重要动机就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以适应我国目前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以及实现我国科技兴国的发展目标,更好地激发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价值。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激发企业和工作者的科研热情以及切实地将科技成果实现价值很好地进行分配,让企业更好地从科技创新中获得利益,对资金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是实现这一有效方式的有利途径。具体的是要实现科研支出更大范围的扣除,科研成果更为明晰的界定以及科研费用更为标准化的统一规定。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实施效果,还需要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进行更为清楚详尽的定义,促使其真实信息得以反映,提高其竞争力。

六、结论

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需要在多种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得到更好的挖掘利用,并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探索,才能结合国家的具体情况,找到最为合适的发展路径和方法。尽管我国在会计的视角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成熟以及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的激励政策会越来越适应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并产生显著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佳:《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研究》,《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年第9期。

[2]张清宏:《对研发支出费用化与资本化博弈问题研究》,《财会研究》2010年第3期。

[3]韩鹏:《完善高新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补偿机制》,《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7期。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篇7

关键词:现代大学区域创新源泉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区域资源相关联的、推动创新的制度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库克教授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它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企业的发展轨道。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到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现代大学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源泉,现代大学的这种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构成区域创新的基础

大学不仅是创新体系中作为基础研究提供者的学术界的典型代表,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的互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以其高水平科技创新使现代大学与产业界密不可分。

1.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

根据美国学者F.林统计,科学发现被应用的平均时间1885年至1919年间平均为37年,1920至1944年间平均为24年,1945至1964年间为l4年。因此,技术与公共科学之间、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之问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研究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简单线形单向的,而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和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交融的趋势明显,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领域。技术科学化,使科学研究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促进;科学技术化,使其有了成为直接生产力的新的性质。科学在经验、知识以及现代技术的基础上,获得了在很短时期内发现的能力。这些发现对技术和生产水平的影响效果,远远超过现有技术水平、技术知识和生产经验的影响效果。大学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都可能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特别是在现代生物技术等科学与技术共栖特征明显的新兴学科中,科学与经济之间没有中介。因此,大学与企业具有共性。

2.知识生产方式改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传统模式的科学已经迅速地被另一种科学所取代,特别是在诸如信息科学、机器人工程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兴的知识是跨学科的,创新发生于传统学科间的交叉处:知识一般以未编码的形式自发地、多方向和多角度地进行交流。可以清楚地看到,技术是复杂的、多元的。问题的解决不只是涉及到一个学科,而且还涉及各种各样的知识,既包括可编码的知识,也包括不可编码的知识。进一步看,很大一部分技术能力是从试验、错误中学习取得的,作为技术开发或转化的核心——人及其技术的重要意义,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模式的科学已经迅速地被另一种新的科学模式所取代,它具有多体制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下,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

3.知识认知范式改变

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不断加速增长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导致了全新知识认知范式和组织范式的出现。科学行为在19世纪的经典模式之一是无私性,即期望科学知识免费传播。在这一时期工程师们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科学家们偶然的科学发现转化为专利,而科学研究人员则以从同代人那里获得承认作为回报。进入19世纪后,日益增多的分工和分化不仅出现在产业界,也同样出现在科学领域。发生在l9世纪末的第二次科学和产业革命,使得分化更加显著。这需要将各种想法、方法、研究成果,即各类知识,转化为商品,有助于资本交换、转化和赢利的商品。进人2o世纪后,许多基于传统科研回报体系,优先发表权——基础上的工作,资源配置是相对低效率的。这导致无私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知识的资本化所取代。因而,知识发展所导致的新型生产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互动和渗透。

4.产业需求外部推动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部门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与需要日益强烈。工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单凭发明者个人的经验已无法解决,大学以其雄厚的学术力量和物质设备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于是各国政府开始期望大学基础研究所产生的科学知识,能够被用于解决经济、社会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大学的科研角色被政府高度认同,许多大学研究者参与军事相关课题。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逐渐密切,出现了所谓的企业化大学,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策制订者对大学在知识经济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冷战后,美国国会通过了专利与商标修正案,允许大学拥有联邦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作为专利,并特许给小企业生产,其政策效果之一就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移的任务从联邦政府转移到大学。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也将大学从企业获得经费列入评估一所大学的内容。加拿大的大学以及欧共体的大多数国家都积极支持大学建立科技企业。除政府意图外,商业界领袖也开始把大学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年轻但重要的一员,开始将大学看作科学和技术的专家意见来源。于是大学与产业界的结合成为必然。

二、以全方位创新活动构成区域创新的载体

1.为区域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1)大学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人文素质、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兼备的人才,构成区域创新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美国46%的诺贝尔奖得主、40%的国家科学院院士、60%的国防科研合同以及四分之三以上的博士,均产生于或集中在东海岸加利福尼亚及l0个大学联合会、芝加哥3条学术走廊。

(2)大学为创造型人才提供成长的氛围、环境与机制。创造性来自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大学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动机和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自由、浓厚的科学氛围与宽松自在的研究环境;同时大学中的“论文奖励基金”、“发明专利奖”、“科研创新基金”、“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等激励形式,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一个有利于竞争与合作、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大学通过探索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大量所需的本科、硕士与博士等各层次人才。另外,继续教育和培养力度的加强,为在职人才的培养及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终生学习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人员综合素质,促使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培养了大量的不同层次的人才,他们活跃在各学科前沿,参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形成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政府研究机构的队伍,为区域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为区域创新提供创新成果

(1)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大学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在探索真理、繁荣文化、促进学科交叉、攻克重大科学技术和关键材料与设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产生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区域创新提供包括文化、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和主要力量。

(2)大学是原创性成果的提供者。大学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学科结构特点,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又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特征所需要的,并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形成原创性成果的基础。

(3)大学为区域创新提供信息源。一方面通过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为区域创新捕捉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与技术;一方面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图书资料系统及图书情报系统,通过自身图书馆与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区域创新提供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及管理科学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科技资源体系,并可利用的联机数据库和网络资源进行查询,为区域创新提供了非常方便的信息资源。因此,大学为区域创新提供信息支持、技术支持、智力支持及科研成果支持。

3.提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大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各层次创新人才,把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及创新文化“移植”人企业,构筑企业自身的创新文化;一方面帮助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及实施计划,对企业从高层到基层的全体员工进行创新知识的系统培训,树立员工的创新意识与终生学习的理想,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教授员工创新方法,使创新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利用自身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促使企业创建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研究院,或与企业联合组建研究院,推动企业在重大原始性创新及集成创新等方面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主体、研发主体与成果转化主体,使企业真正成为整个创新链的主导者,缩短从新思想、新概念的提出到新技术最终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时间。

(3)充分发挥大学与企业合作平台及技术与成果转移平台作用,以市场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为基础,以应用开发性研究与科研成果转移为主,旨在发挥大学的技术、知识人才优势及企业的财力、设备与市场优势,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帮助企业构筑一套自主创新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运作机制、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企业自主创新的顺利实施,拓展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形成以企业为中心,政府、研究型大学及科研院所协同参与的、多方合作共赢的良性格局,提高大学成果转化率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积极发挥大学的咨询平台作用,一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展示和咨询会,积极向企业和社会展示与转化自己的科技成果;一方面协作政府制定与完善自主创新的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及收入分配政策等配套政策体系,为企业在科技资源配置、人才引进与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营造一个支持与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与创新环境。

4.创办大学科技产业

大学以其拥有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与品牌优势,结合其他社会资源优势、学科发展前沿及产业化热点,提供大量的集成创新新技术,主动介入高新技术企业,使产学研紧密结合,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用价值的重要专利及专有技术等原创性科研成果及集成创新性科研成果,创办大学科技产业。

三、以推动产学研结合增添区域创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以现代大学为中心的产学研结合是科技创新活动和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社会生产活动,它是由不同的创新角色协同来完成的。所谓科技创新角色是指参与创新活动的各类个体和社会组织。科技创新的主要角色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

其中,科技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即“产学研”构成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的结合已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强大动力之一。

1.大学与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共同构成科技创新主体

科技创新的一般过程就是依据知识积累提出新创意,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这种创意,进而获得研发成果,将这种研发成果转化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商品并为消费者所接受。概括来说,科技创新就是由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创意、研发、研发成果的产业化、产品的商品化等四个阶段来完成的一种社会生产活动。所谓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指直接从事创新活动,尤其是指具体参与科技创新全过程或某几个阶段的个体和组织机构。

大学和科研机构都是科技创新前两个阶段的主要执行者,而企业则主要实现后两个阶段,并最终达到其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科技创新提供和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一般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它们主要是共同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尤其是为技术扩散、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提供支撑。

2.大学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部分,而且是科技创新所需知识和技术的源泉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篇8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作用

abstract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applicationof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fruitandtranslationofpotentialproductivityintorealproductivity.Uniqueadvantageofhigheragriculturalacademiesin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wasintroducedandthestrategyonaccelerating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wasproposedfromsystemconstruction,personorganizationandmodedevelopment.

Keywordsagriculturalacademy;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role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产量与数量转向质量和效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发展面临国际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要,将是我国农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1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农业问题来说,科技兴农尤为重要。农业生产周期长,形成一项科研成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科研成果一经推广使用,就会迅速地产生巨大效益。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投资小,收益大,最能符合农业生产者和全社会的经济利益。

1.1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要把这种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直接物质生产力,使科技在农业增产中所占份额不断提高,需要广大推广对象接受和掌握新成果、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转化为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研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但其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不是表现在新的科研成果创新之日,而是表现在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时。农业科技是典型的应用研究活动,其研究成果应在实践中检验,最终体现在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上。农业技术推广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和桥梁。农业发展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对人类的任何贡献,都是通过推广实现的。没有发达的农业推广,便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繁荣的农村和富裕的农民。只有将农业科技成果最终应用到农业实践中来,才能真正推动农业的发展[1]。

1.2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我国人多地少,要实现农业的发展,必须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有效利用资源等方面着手。只有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推广应用,才能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深刻变革,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把具有直接应用价值的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产品等农业技术成果,传播到更为广泛的适宜应用的地区,并通过示范、教育和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用新技术、新措施取代传统经验,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3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

农业技术推广是把已有的农业科研成果转移到农业生产中去,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最后要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应用中检验其是否成立和有效。特别是农业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只有扩大其试验范围,才能验证其在不同土壤、气候条件下的适应范围,或应采取何种不同的措施方法,这就丰富了科研成果的科学内容。同时,通过试验、示范、推广,还可以进一步提出新要求、新课题,使科研部门充实、修改、完善科研计划,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同样,农业院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必须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数据、资料、验证理论,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不仅能促进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的发展,还有利于科技推广与教学、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相互推动,共同发展。

2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优势

高校是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高校的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融合。农业技术推广是高等院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根本途径和载体。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2.1农业院校在专门人才、学科门类、技术设备、信息搜集、科研成果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农业院校是农业教学的中心,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等特点,可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大批科技人才。每年毕业的农业专业学生将不断充实到各个农业部门,为我国农业研究和推广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农业院校可以利用其教育优势为农业研究和推广培养大批科技人才。利用学校的科技力量和设备为农村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农民骨干,在农业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2.2农业院校是农业研究的中心,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是巨大的人才库

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又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科研在高校教师的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促进教学工作,也为我国科研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我国科研事业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高校功能日渐延伸和拓展,在发挥教学、科研中心作用的同时,其社会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高校具有人才、成果和研究开发能力,可提供一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知识。高校可以利用农业专家的咨询指导服务、教学基地的示范作用,以及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等不同的形式,来积极促进产学研三结合良性循环,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2.3农业院校通过开展农科教结合,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走农科教相结合之路,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项重要组织形式。大力开展农科教结合,一方面,经常下基层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合作进行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共同开发,大大推动了科研工作与农业生产实际的结合。另一方面,教师在推广应用和技术咨询过程中接触到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拓宽了科研工作的新视野,找到了新的课题,解决了生产中的疑难,获得了各种成果奖励。同时,农业高校的教学工作一般都要求有一定的实践环节,把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机地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距离,同时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学生在科研和推广过程中得到提高,教师在推广和生产过程中完成科研和教学工作,而农民则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科技成果,发展了农业生产。掌握了生产发展动态,课堂更生动活泼,研究能力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呈现出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学科建设。

这种集教学、科研、推广于一身的特点,反映了大学既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又是我国科研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还是信息传播源,发挥了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这就决定了农业院校可以利用其优势,成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高校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农业技术推广受传统观念影响、人才和经费不足等问题。

3加快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研究

3.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建设

加快农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首先,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建设,从制度上明确规定推广经费的比例。我国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农业院校专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也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为此,农业院校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制定政策,明确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促进农业院校农业科技成果的转换与推广,同时从制度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使推广机构和人员充分履行职责,真正发挥其作用。其次,建立农技推广人员的科学考评机制,在高校内部,建立新的激励机制,不仅要看教师的数量和理论成果,而且还要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实行奖励[3-4]。

3.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农业推广人员素质的高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培养农技推广人员的职业心。农业推广是深入农村、为农民服务的社会性事业,它要求推广人员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热爱本职工作,满腔热情地为农业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吸引高级农业专家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推广人员素质的高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推广事业的兴衰和推广工作的效益。所以要不断充实高素质农业推广人员,特别是吸引高级农业专家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最后,要创造条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工作和工资待遇,在稳定现有推广人员的基础上,争取吸引更多的农业专家从事农业推广工作[5-6]。

3.3加快农科教三结合模式的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模式,才能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模式运行得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效。走农科教相结合之路,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项重要组织形式。坚持农业推广、科研、教育三结合,发挥联合优势,推进农业推广向纵深发展。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推广是发展农业的三大支柱,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同步发展是现代农业推广的必然趋势。农业技术推广应充分调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校、农业推广机构的积极性,创造其有效合作的新模式,实现三者有机结合,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这就需要通过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措施协调好农科教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三农”协作优势。农业科研机构发挥其科研优势,把握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农业高校利用其教学与科研优势,进一步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农技推广机构在工作中同时可以吸纳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加入推广,让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在农技推广的实践中发挥优势。

4参考文献

[1]陈鸿昌,张海英.农业院校对推动农业推广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28,330.

[2]于水,黄自俭,钱宝英,等.基于高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8(5):41-44.

[3]李双群,靳玲品.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成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6(5):40-42.

[4]朱兆斌,华亮量.高校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影响因素与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0(1):11-13.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篇9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群体化、资本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度创新性、高度渗透性等特点;而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对资金、人才、市场依赖性强且带动效应大。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环境涉及范围比较广,影响因素较多,特别受到政策环境、人才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等的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并有相应统计数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属于探索阶段,该体系要有可行性、易操作性,便于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因而从统计年鉴中选取定量指标。本文提出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环境由政策、人才、市场环境三大要素构成.而这些要素具有相应的支撑指标。

2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体系设计是自主创新环境研究的起点。根据以上设计思路.考虑统计年鉴中与自主创新环境有关指标,选取定量指标如下。

2.1政策环境该指标为一级指标,包含1个二级指标: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的政府资金(万元)。

2.2市场环境该指标为一级指标,包含4个二级指标: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项);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万元);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数,项);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金额,万元)。

2.3人才环境该指标为一级指标,包含3个二级指标:高等学校R&D人员(人)、高等学校R&D人员全时当量(人/年)、高等学校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该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组成,其下共有8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原始数据可通过查阅统计年鉴得到。其中,高等学校R&D人员(人)、高等学校R&D人员全时当量、(人年)、高等学校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项)、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万元)、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数,项、技术市场技术流向地域(合同金额,万元)等指标数据值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R&D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的政府资金(万元)指标数据值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3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

本文根据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挖掘的K一均值聚类算法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环境进行分析。

3.1线性排序方法及结果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个指标.即每个地区有8个指标值,看作8维空间中一个点的坐标,n个地区对应n个点(即样本)。本文中两个点在高维空间里的距离采用欧几里德距离定义,a样本向量a(al,a,,a)和B样本向量B(bj,b:,,b)之间的距离定义为D(a,B)=[(a1)+(a2-b)++(a一bn)]。统计年鉴中、青海的部分指标数据缺失,故剔除这两个地区。使用数据完整的29个地区(直辖市、省份)的数据,即n=29。由于各原始指标值的取值范围、计算单位不同.需要进行归一化预处理:针对每个指标,按该指标下样本值的分布,把29个样本(地区)的原始指标值线性映射到[0,1]区间,使得最大值映射为1,最小值映射为0,其余按比例对应映射。按其对应的点离原点的绝对距离大小进行降序排序,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12年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人才环境方面,广东名列前茅。广东自主创新环境排名第4名、江苏第3,落后于北京、上海。这些地区之间的差距在线性排名中无法体现,有待进一步聚类分析。

3.2聚类算法思想及多种聚类结果对比分析

本文聚类分析运用数据挖掘方法中的K一均值聚类算法。分类和聚类是不同的,分类需预设类的定义或判别条件,而聚类则不必,聚类是由所有样本依据相似性而自动聚合,增加或减少样本,设置不同的聚类(簇)个数,都会影响聚类结果。聚类过程就是样本自动归属到预设数目的簇中,使得同簇内的样本相似度最高,不同簇的样本相似度最低。簇内样本的相互距离作为聚类评价函数指标值,该值越小意味着聚类结果越好。K一均值聚类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人为设置聚类的簇的数目K值(K大于1而小于等于样本个数),随机选择K个样本作为初始质心,然后计算其余样本到各簇质心的距离,将样本指派到最近的簇。这K个簇便是初始的、待优化的聚类结果。在此基础上,重新计算每个簇的质心,当前簇所包含的样本的各维平均值即为该簇新的质心,再将所有样本重新指派到最近的簇。重复这个过程.计算并比较每次聚类结果的聚类评价函数指标值,直到连续两次的聚类结果的评价函数值之差小于某个预设的足够小的数值.意味着各样本的归属基本稳定,这才完成了一次聚类,对应一个评价函数值。SpSS软件提供的聚类算法尽管方法基本相同,但迭代次数不是由聚类结果动态调整、且获得的各个簇未能体现出强弱顺序。本研究自主开发了聚类分析的专用软件,集成了归一化预处理功能,优化了质心的初始确立方法,用户能自行设置聚类的次数,程序自动在这些聚类结果中选择目标函数值最小(即效果最优)的聚类作为最终结果。本文设置3000次.反复多次测试.获得的结果稳定可靠。运行本专用软件,得到K=3(将29个地区的样本聚类为3个簇)的聚类结果,具体见表2由表2可知,2012年政策环境方面,北京处于第1簇,市场环境、人才环境方面,北京始终领先。自主创新环境方面,北京则与排名紧跟其后的辽宁、上海、江苏、广东被聚到同一类中,说明这29个地区中,广东等前5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小于其他地区.北京的绝对优势不显著。K=3簇的聚类.对于29个样本(地区)的数据分析来说,仍略嫌粗糙。可以再次运行聚类软件,设置K:5簇、K=10簇的聚类,得到更为细化的聚类结果,以便进一步分析。K=5簇的聚类中,20l2年政策环境方面,广东处于第1簇,但在市场环境、人才环境方面,北京始终领先。自主创新环境方面。北京始终领先,广东处于第2簇,235说明广东与上海、江苏较为接近;而上海、江苏与北京不在同一簇内,说明与领先的北京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小。辽宁、上海、江苏、广东的各指标之间的差距不大、彼此接近,与排在后面的样本(地区)之间的差距则相异较大。2012年江苏自主创新环境虽然排名在广东之前(表1),但根据K=5的聚类结果,2012年江苏自主创新环境与上海、广东同在第2簇,总体上江苏自主创新环境领先于广东。表3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环境聚类结果(K=5)K=10的聚类中,2012年政策环境方面,上海领先,自成一簇,与其他地区拉开一定距离;市场环境、人才环境方面,北京领先;自主创新环境方面,北京始终领先,广东与辽宁、上海被聚类到第3簇,说明广东与北京、江苏仍存在不小差距,而紧跟其后的陕西已逐步接近广东。虽然自主创新新环境的绝对排名表现为上海第2、江苏第3,但江苏自成一簇名列第2,而上海与广东、辽宁被聚在同一簇中,簇排名第3,说明江苏的各项指标值与其他地区差异大,而上海的各项指标值与广东、辽宁较为接近,因此簇的平均值被拉低。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北京排名第1,自主创新环境方面北京排名第1;在市场综合各样本(地区)排名以及K=3、K=5、K=10的聚环境、人才环境、自主创新环境方面,北京领先,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较大:自主创新环境方面,广东落后于江苏。总之,通过该评价模型,可清晰把握各地区自主创新环境状况.既可为各级政府制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又可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评价信息,有助于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取得经济效益,实现快速发展。此外,该模型对农业科技创新也有启示作用。

4.2建议

4.2.1法律法规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已得到颁布实施,它明确提出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促进科技创新,广东先后制定《广东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广东省专利保护条例》《广东省技术秘密保护条例》《广东省技术市场条例》《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等。应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特点,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地方法规,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根据农业科技创新的特性.进一步建立、健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地方法规。

4.2.2政策环境在财政政策方面.完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升级改造的优惠政策,通过无偿资助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在税收方面,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减免企业应缴所得税;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完善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降低企业税负。在金融政策方面,完善对相关企业融资、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引导资金的支持,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鼓励企业向核心技术领域投入和拓展。应完善实施细则,采取保障措施,落实优惠政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信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创新意识,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各级政府需强化创新意识,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以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从根本上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保持政府农业科技投人主渠道,尤其要确保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高新技术研究资金需求。建立协调多方利益的激励机制,制定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拓宽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渠道,吸引、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投入,形成以政府拨款投入为主、科技贷款和社会投入为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体系.有效改善农业科研发展途径,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资金支持环境。推动创新发展

4.2.3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执法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通过产学研政策,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探索技术市场功能,发挥技术市场作用,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方式,健全技术转移制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适用技术应用。推广实用科技成果和应用技术,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紧密结合、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以国家为主体,社会、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在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专业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部门专业化、地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强化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效应,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强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的建设,积极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lll,推动中介组织发展。

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篇10

关键词: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产业哲学

abstract:technicalizationandindustrializationarebothindispensabletotransformscienceintoproductivity.Sciencetechnicalizationmeanstheprocessoftransformingscientifictheoriesintotechnicalpracticetomakethempragmaticsoastominimizethegapbetweenscienceandproduction,thuscreatingan“artificialnature”.However,technologyindustrializationisaprofitableprocessoftransformingproductivetechniquesintoindustrialpracticesoastorealizethesocialfunctionofproductivityfromscienceandtechnology,thusforminga“socialnature”.todifferentiateconceptuallytheprocessofsciencetechnicalizationfromtechnologyindustrializationisimportantinchangingpeople'sideafortheimplementationoftechnologyindustrialization.

Keywords:sciencetechnicalization;technologyindustrialization;philosophyofindustry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似乎是一个不争的命题,无需赘言。但是如果“穷根究底”地追问一下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问题似乎又不那么简单。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肇始于19世纪中叶,兴盛于整个20世纪,至今方兴未艾。然而自人类社会产生直到近代产业革命(包括第一次产业革命在内)的几千年时间里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始终是“生产—技术—科学”,而且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并不那么紧密。只是自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科学开始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到了20世纪,越来越多的技术发明和技术改进“以科学为基础”(science-based),而“以知识为基础”(knowledge-based)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联系,以至于“科学—技术—生产”这一过程成为一种天经地义。但是,从技术哲学或者产业哲学的角度来看,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发明再到经济效益却是一种近乎于脱胎换骨式的飞跃,其中任何一个转化环节发生间断或阻塞,再好的创意(idea)也无法变成效益(return)。本文试图从科学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两个方面对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这一命题进行形而上的解读。

一、以实用为价值取向的科学技术化

历史上,科学不是或主要不是作为生产力出现的。“科学不仅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虽然它既不能达到真理,也不能达到概率,但追求知识和探索真理仍然是科学发现最有力的动机。”[2]相信波普尔的上述观点时至今日仍然有效,对自然界奥秘无限的好奇心永远是科学家努力工作的原动力。尽管科学认识本身并不就是真理,它随时都有被证伪的危险,但被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长期检验正确的科学认识具有真理性,真理性的知识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尽管要想说明当时的万有引力定律、质能方程式和日后的发射宇宙飞船、爆炸原子弹之间的关系相当困难,但科学原理中蕴涵的巨大、长远的经济价值随着科学技术化的出现愈发突出。

科学(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必须经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科学理论要转化为生产力,一般首先要经历一个向技术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化过程可定义为科学技术化。”[3]因此,科学技术化就是从科学理论向技术实践、从认识自然物向创造人工物的转化过程。这不仅是科学知识形态转化为技术发明形态的过程,而且是缩短科学与生产之间的距离,使一般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所以,科学技术化的实质就是以实用为价值取向,把“虚”的科学物化为“实”的技术的过程。

不管科学和技术存在着多少种定义,但科学主要是一种知识体系、技术主要是一种工具体系是公认的观点。所以科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务虚”或“求真”,科学成果主要是理论或观念上的东西;技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务实”或“致用”,技术成果主要是发明或实物上的东西。生产力中包括的科学一定是技术化或者是物化了的科学,所以,科学技术化是一个由虚到实、由理论到实践、由解释到创造、由抽象到具体、由精神变物质的过程。这一过程至少可分为科学原理的对象化和技术原理的实物化两个阶段。

1.科学原理对象化

科学原理对象化就是从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原理的过程。作为关于实现一定技术目的的途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理论规范,技术原理也要表现为知识或理论的形态,也要采用概念、符号、公式、流程图等理论形式。但是与普适的科学原理不同,此时的技术原理已经是与实际的技术对象、技术过程、工艺流程等直接相对应,具有很强的对象性和具体性。如果把科学原理看成是普遍性的原理,技术原理就是与具体对象相联系的特殊性的原理。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技术原理的根本性突破主要是人们生产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而在科学突飞猛进的现代,技术原理的重大变革无一不是科学原理对象化的产物。只有在深入研究固体物理学的基础上,半导体晶体管的技术原理才得以建立;只有发现了受激辐射原理,激光器的技术原理才最终提出。如果说科学原理所揭示的是天然自然的规律,那么技术原理揭示的就是技术系统即人工自然的规律。所以,从技术发明的内在机制来看,新的科学理论所预示的技术端倪并不能直接导致技术发明,它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中间环节,逐步把科学原理的普遍规律转化为技术原理的特殊规律,从而为技术发明提供最直接的理论支撑。

2.技术原理实物化

然而,有了技术原理、设计方案还不等于就有了可以实际应用的技术,没有实现技术原理所必须的物质手段和工艺方法,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空中楼阁。技术原理实物化就是从技术原理转化为技术发明和物质手段的过程。内容再丰富、原理再正确仍旧是知识、学理,没有技术装备和生产条件就不成其为现实技术。从本质上说,技术就是方法、手段和工具,它不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更为重要的是把技术原理落实在物质材料上,制造出新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通过电流把灯丝加热就会发光,这样简单的白炽灯技术原理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已经明了,但白炽灯泡的改进使用金属钨丝做灯丝,充入惰性气体防止灯丝烧断直到20世纪初才告完成;热核聚变的物理学原理是人们已知的,20世纪50年代也曾尝试爆炸过氢弹,但如何实现可控热核聚变用于发电,至今尚未找到实用化的具体条件。因此,物质材料对于科学技术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技术原理能否最终转化为实用技术。目前新材料研究的前沿是纳米技术,有人甚至预言,纳米技术不仅会带来世界性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而且可能会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化。

总之,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发明的转化并不是一个简单过程。科学技术化需要一系列的中间环节,也需要经历一些时间。如果具备了这些中间环节并且具有商品化和产业化的条件,科学就能较快地转化为技术并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化缩短了科学与生产之间的距离,使知识转化为商品进而通过产业化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科学技术化也是创造人工物形成人工自然的过程。相对于天然自然(第一自然)来说,我们把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创建、加工过的自然界叫做人工自然(第二自然)。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化是控制和变革天然自然的过程,是创建和加工人工自然的过程。如果说科学原理是反映天然自然的规律,主要是以解释世界为己任,技术原理反映着人工自然的规律,为改造世界做好理论准备,那么技术发明和物质工具本身就已经作为人工物成为人工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譬如,自20世纪50年代贝尔实验室成功推出晶体管以来,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一代代地发展,乃至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以微电子技术为主体的电子人工自然中。归根结底,科学技术化的价值取向是实用,是满足人的需要。当物质生产和生活遇到技术困难而停滞不前时,必然要寻求更加实用更高效率的途径。正如齐曼所言,进入博物馆或成为化石的技术(器物层面的技术)不见得不好,只是因为用起来成本太高[4]。

二、以盈利为价值取向的技术产业化

技术,特别是以工具或机器为代表的物质性技术无疑是生产力,“不以生产为基础的技术和没有技术的生产都是不可能的”[5]。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一些很好的技术成果因缺乏资金躺在专利局里无法向生产和盈利转化,而另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又因缺乏好的技术项目找不到新的投资方向,这就造成了科技资源和生产资本的双重浪费。因此,技术与生产并不是完全同一的东西,这里还有一个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和技术成果向生产转化的问题。技术发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实践性,是以实用为价值取向的人类活动,这一点和科学发现、科学理论的提出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但是在技术发明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探索性、不确定性和创造性,这一点与科学活动又是相似的。所以,实验室里的技术只有形成产业链才能真正得到推广应用,企业也真正获得主导产品的支撑从而实实在在地盈利。“新技术始于发明,成于研制,终于应用;而新的产业始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定型,终于批量的产品和效益的产出。”[6]因此,技术产业化就是基于“有利可图”或者是以盈利为价值取向,把专利技术、实验室技术转化成商品或产业技术的过程。

由单纯的技术运作方式转向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是技术产业化的本质变化。通过资本市场提供的资金,把单一功能的技术研发部门变成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借助市场营销把尚不能直接为人类所利用的技术转化为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商品,并由此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做好产品只是第一步,产业化的关键是形成一个包括研发、扩散、生产、营销、售后服务诸环节在内的产业链。这一过程至少可分为技术的商品化和商品的社会化两个阶段。

转贴于

1.技术商品化

技术商品化是指把专利或实验室形态的技术(技术发明、样品或样机)转化为进入市场的现实商品的过程。技术上可行的产品在生产上未必可行,换句话说,实验室诞生的技术产品不等于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技术商品,二者之间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或“二次开发”。技术成果首要的是先进性,而技术商品首要的是经济性,是需要考虑成本和利润的技术。实验室技术往往只考虑到技术原理的正确性和技术应用的先进性,为了取得预期效果往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商品化的技术必须是“用得起”和“划得来”的技术,既能让大多数消费者买得起又能给生产企业带来利润。海水淡化尽管在实验室里已是成熟技术,但是提取一吨淡水的费用远远高于用火车或轮船从远处调一吨水的费用,这种技术就无法商品化。我国的一些技术成果(特别是环境保护技术)难于在实际中发挥作用,其原因就在于应用成本过高。其次,技术的商品化还要考虑到使用上的方便性。实验室技术的发明者和使用者往往是知识层次较高的专业人员,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对于他们是专业知识的合理延伸。但是商品化的技术是面向各种层次和知识背景的消费者的,操作过于复杂(例如,有些电子产品的说明书好像专业书籍)的技术就难以商品化。第三,技术的商品化还应考虑到适应性。一项技术成果被纳入生产生活系统必须有其他相关环节与之配套,否则就会由于“短板效应”形成不了现实生产力。我国在技术成果扩散应用上常见的困难就是“不配套”,自主研发乃至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项目因原材料、能源甚至生产和管理人员素质等原因无法正常生产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技术的商品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缺乏经济性、方便性和适应性的技术只有潜在价值,而不会变成生产力,更不会带来经济效益。

2.商品社会化

技术的商品化完成了科学技术从一般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飞跃,为技术产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技术的商品化阶段并没有把追求转化的最大效益作为目标,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还仅仅局限于物质层次和较小范围。而我们不仅希望技术成果能够成功地转化为商品,更希望把小商品经营成大产业(譬如,围绕着移动电话衍生出彩铃业、短信业等新兴产业)。作为技术产业化的第二阶段,商品社会化是指以追求产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技术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的批量化和社会化过程。如果说从科学原理到技术原理、从技术发明和样品到技术商品的过程都是从“虚”到“实”,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形成的过程,那么,商品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是从“实”到“虚”,即商品的价值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把蕴含在商品中的人类科技复杂劳动还原成巨大价值并获得价值增值是产业化的终极目的。如果我们把此前的一切活动都看成是“助跑”,运用产业化规律去推动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则是“最后一跃”,只有跳过这个“龙门”,科技企业才能从鱼变成龙,科学技术才能真正转化成巨大的产业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技术的商品化和商品的社会化、产业化也不是一回事。商品化可以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来完成,社会化必须由形成一个产业链的企业群来完成。商品化主要的“瓶颈”是技术成果的成熟程度,社会化主要受制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发育成熟程度。商品化的标志是生产出可以进入市场的商品,社会化的标志是把技术发明转变成巨大的产业并获得最大的效益。商品化过程的主角仍旧是拥有技术优势的发明家和工程师,社会化过程的主角则是拥有资本优势的投资家和企业家。商品化过程中企业生产的规模小、批量小,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对文明的推动力小,而产业化了的企业群经营的规模大、批量大,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对文明的推动力大。尽管如此,技术产业化这两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的界限也是相对的。就像提出技术原理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实现原理的物质条件一样,在技术商品化的阶段必然要对市场需求和盈利前景进行预测。

三、从科学技术化到技术产业化:确立技术产业化的思想基础

从哲学的角度看,产业就是人工物的社会性生产和扩散的过程。如果说,“科学技术化”主要是致力于“人工之物”,控制天然自然和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那么,“技术产业化”就是致力于“社会之物”,大规模地生产人工物和创造社会自然的过程。全面深刻地认识从天然自然经由人工自然走向社会自然,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的规律和机制,积极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正是产业哲学旨趣之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化和产生最大效益,当然要以该成果符合规律、技术先进和经济实用为前提,但这种转化的条件却不在于科技成果本身,而是在于科技成果之外的社会经济条件。要转换观念,区别科学技术化与技术产业化过程,确立技术产业化的思想基础。

1.转化的融资渠道从以科研基金为主转向以社会基金为主

科学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的融资渠道是不同的。由于科技研发之初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甚至有些基础科学研究本身就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科学研究直至技术化的整个过程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政府基金(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政府部门管辖的基金)支持。但是随着技术产业化过程的加深,不仅资金的需求量和面临的风险加大,与高风险相对的高盈利的预期也在加大。而这正是利用市场机制发挥社会基金(这方面一般是风险投资基金)作用的最好时机。风险投资公司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收回投资:一种是找一家大的优势企业集团以合适的价格收购,从股票转让中收回投资;另一种则是在专门的证券市场(比如美国的naSDaQ)帮助公司上市,在企业的股票大幅升值时出售自己持有的股票,收回投资。到了这个时候,高科技创新企业也已经成为一个度过了风险期的高成长型企业。所以,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如何使技术这个鸡蛋孵化出成千上万的小鸡,技术的问题已经解决,关键是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和发挥资本运作的智慧。

2.转化的主体从以科技人员为主转向以企业家为主

科学技术化主要靠科技人员创造性的劳动,把科学和技术原理变成实用的技术产品。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决定着能否向生产转化以及转化的成功率,所以要为此时的“主角”即发明家和科技人员创造出宽松的科研环境。但技术产业化的“主角”应该转向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机遇,规避各种风险,扩大市场占有率直至取得巨大经济效益。我们要重视科技人员的创新劳动,也要尊重经营者和决策者高超的管理劳动。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尤其要完善技术市场、中介市场和资本市场,政府要为发明家和企业家的联姻创造良好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发明家和企业家才能像接力赛一样把科技的“火种”转化成熊熊的产业之火。

3.转化的载体从科研机构转向生产营销企业

在我国,科学技术成果多数诞生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因为这里有雄厚的研究基础和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选择竞争战略以及怎样进行盈利和成本核算又是这些技术专家所不擅长的。因此,技术产业化的载体必须从科研机构转向企业(或者是把科研机构企业化并推船入海),使科技成果从受智力支撑转向受资本支撑。为了保障发明人和所在单位的权益,可以把科技专利折算成股本金作为出资额来分配收益并承担风险。在产业化过程中,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各个相关企业都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会使产业化功亏一篑。无论是科技项目的所有者单位,还是资本所有者企业都无法独自完成产业化任务,唯有紧密结合、精诚合作才能使转化成功。

4.转化成功的评价标准从先进性转向盈利性

技术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从而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活动。先进性和实用性是评价技术价值的首要标准,在实验室或中试基地做出新的样品就是科学技术化的成功标志。然而产业化的评价标准则是创利,这是产业化的目的决定的。技术成果在实验室里问世仅仅是产业化的开始,把这颗“种子”打造成商品并规模化地生产和销售,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才是产业化成功的标志。中国的发展进入到了关键时期,不仅要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更要使科技研发面向产业调整和升级,不仅追求科技成果的高与新,而且要把产业化和经济效益置于优先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2]波普尔K.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42-243.

[3]周春彦.科学技术化技术时代的科学基础[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1.

[4]ZimanJ.technologicalinnovationasanevolutionaryproces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