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经济学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3:19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篇1

 

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众多企事业单位带来焕然新的面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事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提高企事业单位综合发展,首先就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重视。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的就是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间题。在企事业单位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训工作。因为各企事单位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经济师经济学为重要前提的人力资源研究就成了十分关键的个环节。

 

一、人力资源问题认识

 

当前,我们所倡导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站在系统和全局的角度来处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在人资工作中将范围进行了定的扩展,从而使其成为企事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股力量。这项工作必须要以企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愿景为基础,充分的结合企事业自身的文化,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就提升企事业的经营和发展水平,从而更好的去推动企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此外在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和其他的管理工作充分的结合在起。在企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部分都能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所以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予以建设的时候就必须要保证和其他的系统充分的协调性和和致性。企事业单位的人资部门通常就是通过个平台来对其他系统予以调整和控制。所以人力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个科学合理的制度,这样才能让其他系统正常的运转。企事业单位的人资部门在工作中主要就是对其他系统和部门进行定的监督,从而更好的实现人资管理的效果,确保当中的每个部门都能得到最公正的待遇。

 

二、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问题

 

(一)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相比尤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的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建设当中对这点都不是非常的重视。很多时候在物质条件上并不是很好,所以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还有部分在薪酬结构上不是非常的合理,这样也就使得员工的薪酬和绩效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员工的积极性受损,所以很多员工纷纷跳槽。

 

(二)缺乏良好的竞争与考核拮施

 

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没有建立起个科学的竞争和考核机制,在考核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员工自身的政治素质,但是在技术水平上并不是非常的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市场的建设不吻合,此外,在人资监督的过程中,没有非常好的监督机制,这都严重的影响到了人资的建设和发展。

 

(三)理念落后

 

我国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管理理念上已经不能充分的满足当今的市场需要,人力资源建设的过程中粗放式较多,随意性非常强。很多企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都不能有个科学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能用合理的方式去对人力资源实行管理,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原有的约束和管理方式来对其予以引导,这样来也就使得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无法发挥,此外还影响到了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三、以经济师经济学指导人力资源实践

 

(一)树立发展新理念,增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人力资源正在进入个全新的阶段,所以人们也将注意力放在了高新技术人才的任用上,所以,以经济是经济学的原理来建设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对企事业单位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这过程中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此外还要建设支高素质的队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应用新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

 

(二)重视市场全新概念,培育核心竞争力

 

企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此外还要对技术予以创新,如果个企事业单位要想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要对核心技术予以创新和完善,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经营水平,让其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此外企事业单位文化的建设也是经营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个环节,企事业单位对文化、对自身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要在这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的建立制度,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制度保障。

 

(三)更新人事观念,把人力变成资源

 

首先,要做好管理者角色的转型工作。对个企事业单位来说,如何让员工在知识冲击和经验逐渐贬值的情况下,不断跟上时代、增强竞争力,是现代企事业管理层以及人力资源部的一大考验。通常来说,文凭也许在应征工作的时候用得上,但此后,人的思想、处事方式以及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最后,要以人为本,全面实行岗薪工资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知识型时代的到来,经济师在企事业单位的地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师需要对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的分析,从而提出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解决,能够为企事业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所以说在企事业单位发展中要格外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提高员工自身的竞争意识,而且还能提高良好的帮助。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篇2

由于学科体系和学科关系的原因,这些“常见”词语在历史教材上是不会具体解释的,但是我们的历史教材上又经常出现,教学过程中,我们历史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要给学生具体准确地讲解这些词语

比如“政体”这个“常见”词,在我们现行的历史教材中出现了,其本意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通俗点说就是指国家政权机构以什么样的形式组成的。虽然学生也知道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但如果问学生我国是什么政体、英国是什么政体,美国是什么政体,许多学生不见得就回答出来,因为他不能准确说出“政体”的含义来。

又如“形态”这个“常见”词,其本意是“事物的形状或表现形式”,学生可能会理解,但对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上出现的相关的“意识形态”、“国家形态”、“经济形态”等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准确解释这些词语,“意识形态”是指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国家形态”是指一个国家所采取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性质,也就是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人类历史上先后经历了奴隶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四种国家形态);“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结构的质的规定性,“经济形态”的划分与社会形态的划分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往往决定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只有这些概念明白了,学生才能准确理解我们历史教材中所讲到的有关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不同国家不同的国家形态以及不同的国家的不同的经济形态;才能准确把握历史概念,有效掌握历史知识;才能正确解答相关这些概念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除了以上列举之外,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上还有许多其他“常见”词语,比如“模式”、“举措”、“萌芽”、“实质”、“本质”、“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前提”、“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几大几次会议”等等。

通过我们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把握这些词语的含义,以便学生能准确清晰地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特别是答题时不会因概念不理解而答错题。

二、帮助学生准确区分一些易混的“常见词语”

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上有许多词语学生是很难区分的。比如“政体”与“国体”、“体系”与“格局”、“经济形态”与“经济结构”等等。这些易混的词语往往制约着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也最容易让学生在解答题中出错误。所以我们老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教材上出现的有关易混的词组。

比如“国体”与“政体”,我们在向学生讲明“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的同时,向学生说明“国体”就是指“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它是由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接着向学生举例说明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又如“体系”与“格局”,在我们向学生说明“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的同时,指出“格局”简单来说就是指“结构和格式”,“体系”主要是讲事物的内部联系,而“格局”主要是讲事物的存在状态。比如“二战”后世界上出现了“雅尔塔体系”,并形成了“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更多的是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内在关系,“两极格局”则更多地强调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种势力的对峙状态。

再如“经济形态”与“经济结构”的区别。“经济形态”主要是讲经济的质的规定性,即强调经济的社会阶级属性,是奴隶制经济、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而“经济结构”主要是讲经济成分,即经济的构成成分,它主要说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某个时期都有哪些经济成分,比如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结构,实际上就是指多种经济成分。

三、在理解、区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常见词语”,以达到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以及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解答

以上所列举的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常见”词语,多数情况下所导引出来的历史知识是重点和难点,在平时历史问题的命题中会出现率也很高。比如选择题:

1.当前世界新旧格局的交替是指()

a.由两极格局向单极格局过渡

B.由意识形态对立到经济实力竞争

c.由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经济新秩序过渡

D.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2.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

a.制裁战败国

B.倡导和平、民主原则

c.确立美国霸权

D.划分美苏势力范围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农业科技的日益普及

D.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普及

对以上选择题,只要学生弄明白了“常见”词语,其答案是很容易得出来的。

同样对主观题,只要理解了“常见”词语,也有利于问题的解答。比如:

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英国和美国分别采取了什么政体形式?并从政府、议会、国家元首的地位和关系等方面简要分析、对比这两种政体的异同。

其答案为:

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

相同点: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两种政体都符合本国国情,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来说都是一种进步;两者都设有内阁、议会等政权机构与两党制联系密切。

不同点: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成员由选举产生;在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政体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政府官员由总统任命,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是国家权利体系的中心,国会掌握立法权,联邦法院掌握国家的最高司法权,三权互相制约与平衡。

2.中国近代前期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其中有哪几种并存的主要经济形式?

其答案为:

(1)特点:封建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篇3

据悉,今年7月10日物权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后,引起了积极反响,社会各界踊跃参与、认真提出意见,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立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收到人民群众的信函1.15万多件,还收到来自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5个较大市人大常委会、47个中央有关部门、16个大公司、22个法学教学研究机构和部分法学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各方面意见比较集中的有物权主体、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国家投资的企业、城镇集体所有权、征收征用和拆迁、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会所车库的归属、特许物权等十个问题。

参加座谈会的有,全国人大代表、部分省市人大常委会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法学专家。

吴邦国说,从征求意见的情况看,目前各方面对物权法草案的修改还存在不少分歧,这是正常的。物权法草案的修改就是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但他强调,进一步修改物权法草案应把握以下三点:

一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要体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体现对国家、集体和私有财产平等保护的原则。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尤其要防止国有财产流失。

二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立足于中国实际。法律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吴邦国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

对物权法草案的修改意见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对物权法草案的修改意见。

据悉,今年7月10日物权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后,引起了积极反响,社会各界踊跃参与、认真提出意见,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立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收到人民群众的信函1.15万多件,还收到来自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5个较大市人大常委会、47个中央有关部门、16个大公司、22个法学教学研究机构和部分法学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各方面意见比较集中的有物权主体、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国家投资的企业、城镇集体所有权、征收征用和拆迁、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会所车库的归属、特许物权等十个问题。

参加座谈会的有,全国人大代表、部分省市人大常委会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法学专家。

吴邦国说,从征求意见的情况看,目前各方面对物权法草案的修改还存在不少分歧,这是正常的。物权法草案的修改就是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但他强调,进一步修改物权法草案应把握以下三点:

一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要体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体现对国家、集体和私有财产平等保护的原则。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尤其要防止国有财产流失。

二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立足于中国实际。法律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与西方国家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私有制有着本质区别。制定我国的物权法,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确立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物权法律制度。我们要借鉴国外物权法律制度中对我有益的东西,但绝不能照抄照搬。

三要坚持实事求是,重点解决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对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可规定得具体一些,增强可操作性;对实践经验尚不成熟但现实中又需要的,可规定得原则一些,为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实践留下空间;对缺乏实践经验、意见分歧大的,可暂不作规定,待条件成熟时进行补充修改。要妥善处理稳定性与变动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妥善处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征收、征用、拆迁和宅基地等问题。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篇4

读《中国的经济制度》都会想起维纳和科斯对《国富论》的精彩论断。如果说43年前张五常的《佃农理论》是中国制度变革的理论序曲,那么《中国的经济制度》则是精彩阐释中国奇迹30年的华美乐章。《中国的经济制度》将《佃农理论》开创的合约经济分析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完全从合约约束竞争的角度来看制度安排,解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历程,破解了中国经济制度变革的密码。

伟大的学术著作永远是智慧的源头活水。《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佃农理论》所开创的“真实世界经济学”优良传统的完美扩展。张五常的至理名言是:“你不能去解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中国的经济制度》破解了“县级竞争制度”之神奇密码,是因为张五常多年来对中国制度变革历程有深刻入微的细致观察,包括他自己多年投资兴业的宝贵经验。

张五常实证分析所引用的案例主要都是源自中国经济。事实上,张五常毕生学术研究的素材都是精彩的中国故事。从《佃农理论》到《中国的经济制度》,他有一个特别的法门,那就是始终从最简单的问题问起。

中国30年的经济制度变革自始至终伴随着数之不尽的批评声,每时每刻都有人倍加责难,却没有人能够否认中国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张五常问:你们可以一直批评下去,但中国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情,才产生了见到的经济奇迹。那“非常对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如此一问,直探问题的核心和本质,立刻回到了40年前他思考的同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诀窍让佃农分成合约有效?

《佃农理论》的答案是合约各方可以改变分成比例,《中国的经济制度》的答案则是“地主”(主要是县政府)向“佃农”(投资兴业的企业家)要求的投资可以是负值。张五常的精彩结论是:“把土地看作地主提供的资本,可以用负地价代表地主提供着无限的调整机能,只要分成的百分比落在一个不离谱的范围内,在这机能下有效率所要求的边际相等条件永远都可以达到”。

张五常经济学其实只有一个概念,那就是成本,纵然变化万千,都是从调查成本局限而来,最主要当然是交易成本或制度成本的限制条件。

从《佃农理论》到《中国的经济制度》,张五常所开创的合约经济分析跨越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合约的角度看价格,看需求和供给,佃农理论就是这样想出来的;第二个阶段是从合约的角度看公司,看公司本质;第三个阶段是从合约约束竞争的角度看整个国家,看人类所有的制度安排。《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从合约角度解释中国经济制度变革的著作。

一部在美国大学校园完成的博士论文,40年之后成功解释了中国史无前例的制度变迁,一个大时代的转变激发年逾古稀的学者完成毕生最重要的著作。一个人、一本书和一个时代竟然以如此机缘连接在一起,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人们时常辩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正确的结论应该是时势和英雄相互造就,相得益彰。大时代的转变给经济学提出了最重要的课题。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篇5

关键词:党支部书记 能力 党建工作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在改革发展新的形势下,如何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群众奋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收入,同时如何切实做到立党为公,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就需要党支部书记不断改进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练好内功。在此本人谈点粗浅的认识。

1.围绕经济发展开展党建工作

党支部书记必须把抓经济发展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搞好其他各项工作的根本前提和基础,同时贯穿于党支部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不断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难题。作为支部书记要善于从事物堆里解脱出来,抓发展,顾全局,把握方向,首要的是理清哪些是牵涉经济发展的大事,哪些是日常小事;哪些是影响全局的,哪些是局部的;哪些是需要支委会研究决定的,哪些是应该由行政领导抓的;哪些是带倾向性和普遍性的,哪些是偶然性和个别性的。对本单位(社区、村)存在的问题要下真功夫,花大力气,抓住不放,一个一个的解决。但不能急于求成,欲速不达。对存在的问题要分主次先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支委会同行政办公会一起开,重大问题和日常行政工作一起讨论。如这样就可能出现包办行政领导的事物性工作,而不能集中精力抓根本性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反而会出现大事没议透,小事议不完,导之重点工作没抓好,党建工作没精力抓,经济工作没效益,反被细小锁事忙得团团转。作为支部书记,一是要把宏观决策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工作,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党支部的工作目标;二是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议,特别是把践行科学发展观同本单位(社区、村)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努力使工作决策变成实现;三是要把抓中心工作与抓一般性的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抓大事、抓中心,带动一般性的工作,谋求本单位(社区、村)的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2.既务虚更要求真务实

在基层,党支部书记看问题的能力应该强一点,要善于概括提炼,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创见、新的发明。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他人学习。不仅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还要善于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的技术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等,只有多学,才能多识,只有多识,才能点金破石,开创新局面。特别是在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做带头学、深入学的表率,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机遇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发展意识,赶超意识,这样才能紧切时代的脉搏,带领群众前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上。

支部书记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四实”。首先是思想上求实,不出风头,不搞花架子,端正指导思想,把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到见成效上来,一切从群众的利益考虑,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使班子成员明确:看到的问题不等于抓到了,必须把工作跟上;抓的办法制定了,不等于做好了,必须把劲用在做功上;工作安排了,不等于落实了,必须把功夫下在反复抓成效上。对重大的工作,既要有布置,更要注重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否则出现问题把责任上推下卸,总把自己摆在正确的位置上,这是非常有害的。久而久之不仅会丧失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说话没人听,布置工作没人干,也会失去群众基础。第二是决策上切实。即吃准上级意图,摸透下头实情和需求,搞好上下结合,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形成最佳思路,防止决策的随意性;第三是作风扎实。我们经常讲,发现问题就是水平,解决问题就是政绩,揭露问题就是党性,掩盖问题就是失职。要做到每项大的工作奏好“四部曲”:一是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出主意;二是探索新路搞试点;三是勤检查多指导抓落实;四是搞好总结评比求提高。第四是工作上落实。只要是对事业对群众有利的事,说了就算,定了就办,不能错失时机。只有狠抓落实,工作才能有质量,有效果。对布置的工作务必进行跟踪检查,对重点工作进行逐项检查,对新情况、新问题,能马上解决的不要拖着不办,推来推去。支部书记要做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氛围的表率,讲正气,讲大局,一定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这就是: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夯实一个好的家底,树立几个好的典型,治理一个好的环境,带出一个好的班子,建设一个好的单位(社区、村)。一句话,党支部书记既要出思想,更要努力多干实事,做到:想能想明白,工作思路清晰;讲能讲明白,能引起大家的共识;干能干明白,能抓出成效;写则能总结出经验。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篇6

一、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履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区人大常委会在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中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而责任的担负首先就来源于对当前形势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一是要把对形势的认识和把握体现在提振信心上。去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__区的经济运行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随着国家和省市区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今年一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全区经济呈现出了筑底回暖、逐月趋好的良好态势。在此情形下,人大机关和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要牢固树立发展信心,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努力把信心传递到全区方方面面,为全区上下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是要把对形势的认识和把握体现在理清思路上。科学的思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中心,科学定位工作思路,确保人大工作围绕中心、体现中心、服务中心。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确立了“两个注重”的思路:注重把握经济工作中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建议并推进区政府在盘活存量的同时,更多地在扩大增量上下工夫,真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走出金融危机后的新一轮发展创造优势;注重以经济适用房社区为重点,始终关注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就业、保障、医疗、教育等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使政府以更大的力量解决和保障民生问题,使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三是要把对形势的认识和把握体现在共促发展上。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人大工作的第一要务。常委会机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帮企业渡难关、帮基层解难题、帮群众办实事”为主题,在人大机关和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进行一次视察调研、开展一次群众接访、联系一家基层单位、提出一条合理建议、办理一件为民实事,凝聚代表的智慧和力量,为区委保增长、保民生、促稳定发挥好智囊和参谋作用。

二、突出“四个优势”,切实提升履职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人大机关既是国家权力机关,又是监督机关、代表机关和民意机关,要注重发挥这“四个机关”的优势,通过依法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变机关优势为发展优势。

一是要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优势。根据当前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条件,适时讨论和决定事关地区长远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事项,及时把区委的意图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实际行动,变成政府贯彻执行的具体工作行为,是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优势的集中体现。我们将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有关应对金融危机、切实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等方面的决议和决定,进一步把握好人大工作与全区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提出富有前瞻性、建设性和实效性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服务全区发展大局。

二是要充分发挥监督机关的优势。当前,就__区而言,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促稳定,就是要更加关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更加关注城市建设和管理、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建设。我们在落实年初议题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进行了一些调整,把监督工作的重点更多地放到新港开发区应对危机情况、全区招商引资和税源经济完成情况、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情况以及经济适用房群众就业、弱势群体保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民生工作方面,把监督与支持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政府更快、更早、更好地渡过危机、赢得先机、实现转机。

三是要充分发挥代表机关的优势。人大代表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生活于群众中,发挥好代表的主体作用,对于保障人大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张大福传达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组织举办了应对金融危机培训讲座,召开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座谈会,组织部分代表到上海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和考察,使代表扩大了发展视野、创新了发展思路、丰富了发展方法、提升了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要充分发挥民意机关的优势。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民主渠道,人大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天然优势,及时了解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当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及时关心和督促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常委会要主动参与区委开展的大接访活动,通过常委会常委会组成人员接待代表和群众的来信来访,帮助群众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和谐发展。

三、把握工作要点,切实突出履职的保障性和实效性

总书记多次提到,应对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对于人大而言,就是要着眼于研究解决本地区在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重大问题和紧急问题,不断提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发展的能力,突出履职的保障性和实效性。

一是视察调研要更加贴近发展实际。常委会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到工作的第一线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听、去看、去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拿出有情况、有分析、有观点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区委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今年,我们确定了事关经济增长、保障民生、促进稳定的15个专题调研议题,通过专题调研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区委决策和区人大常委会及时审议决定全区发展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提供可靠的依据。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篇7

区六届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于20__年1月7日选举产生以来,在区委的领导下,与区各大班子通力合作,协调共事,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开展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四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共召开例会23次,制定规范性文件8个,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42项,开展执法检查10次,组织人大代表视察6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22人次,补选市级人大代表2名,做出决议决定15项,发出审议意见书2件,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264件,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396件。

一、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方向,认真履行监督职能,主动服务经济建设

确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六届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按照区委的整体部署和全区发展大局开展工作,与区委保持一致,与区政府、政协同心合力,同赴发展,共建和谐__。从工作重心上,确定了“三个强化三个提高”,即强化发展意识,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做好人大工作能力。在具体工作上正确处理人大各项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正确行使监督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坚持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人大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上,找准做好人大工作与服务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服务发展能力和服务经济工作的水平,全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围绕发展搞监督,搞好监督促发展。人大常委会以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中牵动全局的问题、民主法制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工作切入点,把重大决策的落实、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干部的履职情况,通过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具体事项结合起来;把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干部监督结合起来;把监督和支持促进工作、协调服务结合起来,在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上进行积极研究和探索,推进人大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加强工作监督。按照区委重点发展工业、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的整体部署,对我区工业园区建设进行专题调研,针对工业园区在上级政策、土地资源拓展空间、优越地缘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建议意见;组织专门力量对我区重点工业企业以及在建工业项目进行了摸底调查和招商引资入驻__区的工业企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调查;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工业项目建设情况、设施农业进展情况等专题工作报告;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向区委提出的调研报告;按照区领导集团领抓工业项目并负责专项推进的总体部署,常委会班子成员都积极开展工作,深入到金鑫矿业、金碧药业、国维矿业、蒙森、安凯等企业,沟通情况,协调各方面关系,帮助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提高效益。

加强法律监督。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在依法治区中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20__年以来,人大常委会重点加强了行政执法环境监督,检查了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统计法、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10部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对行政许可法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审了关于全区环境保护、传染病防治、药品管理、物业管理、

档案管理、工会等方面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专项报告和关于“四五”普法工作、法律援助工作、涉法涉诉案件办理、查办职务犯罪、刑事诉讼等方面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向区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传统病防治工作、档案管理工作的审议意见书;为继续营造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依法治区进程。

加强干部监督。常委会依法行使任免权,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同依法任免干部统一起来,以党的干部标准和法律规定为准则,对拟任人选进行审议,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法定程序作出决定。坚持对拟任职人员进行政治素质、法律知识水平、群众信任度以及离任审计等多方面考察,坚持任职前供职发言制度,实行年终向人大常委会报送述职报告制度,采取代表评议等措施,强化对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履职监督。

增强工作主动性,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一是积极参与与东北,特别是辽沈地区的对接招商工作,同区几大班子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促成了我区与沈阳大东区结成友好区,做出了《关于批准__区与沈阳市大东区缔结友好城区协议书的决定》。二是对区人民政府提交审议的关于将我区农村道路路网建设工程项目补贴资金纳入预算的议案、融资方式解决开通__大街西段所需资金的议案、通过工商银行贷款解决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资金的议案等7项议案,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作了专题研究,及时作出了批准政府相应议案的决定,为确保全区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尽早发挥效益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三是按照人大常委会例会规定,每年定期听审区人民政府关于预决算执行情况、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预算执行审计等有关经济发展方面的专题报告,做出批准预算部分变更的决定。

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人大常委会把工作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各内设机构与“一府两院”相关部门联系紧密的优势,发挥内设机构监督工作的积极性,调动机关整体力量作好工作,构筑为民办实事平台,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主任会议认真分析讨论典型问题,把握活动趋势,捕捉活动的主要矛盾,为常委会安排议题、实施监督、作出决议决定提供依据。老府钼矿矽肺病件、原牛亡牛营子乡91户农民甜菜款件等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得到了较好处理。

二、全力做好代表工作,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认真督办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针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交办、办理等环节存在的一些问题,于今年6月29日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赤峰市__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暂行办法》,以进一步规范交办、办理各个环节的工作行为,确保办理代表建议意见有意识、有责任,环环衔接,取得实效。四年来,人大常委会采取代表意见建议重点督办、加强与承办单位的协调沟通等措施,并明确常委会内设机构督办责任,跟踪问效,确保代表意见建议的最终落实。一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涉及面广、代表性强、需要尽快解决的意见建议,诸如“关于尽快解决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强校园周边地区环境和网吧治理的建议”、“关于加强物业监管工作的建议”都得到了很好解决。对于每年区人民政府提交常委会例会审议的关于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都多次互相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提高代表建议意见办理质量。代表满意率逐年提高。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常委会始终保持与代表和群众的密切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活跃代表工作,激发代表履行职责积极性、主动性。一是在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全区工业企业发展情况、畜牧业发展情况、生态建设情况、水利设施建设及农业开发工作情况、义务教育工作和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情况时,扩大代表参与面,重视

发挥不同界别代表的作用,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发展。二是组织驻哈拉道口镇、安庆镇等东部乡镇的56名区级人大代表,对区人民法院安庆中心人民法庭工作进行了代表评议,代表们主动开展工作,积极联系选民、走访案件当事人,对法庭执法状况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进行了面对面评议和背对背测评。安庆法庭认真进行了整改并向常委会提交了书面整改报告。20__年以来,先后有200多名代表分别列席了常委会会议,参加了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视察、调查以及工作评议、走访选民活动。

注重提高代表素质。人大常委会把提高代表素质工作作为发挥代表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在经常性组织好代表视察、检查、评议、列席常委会会议基础上,还注重提高代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人大工作能力,在全区划分了55个代表小组,建立了代表小组学习、活动等制度,使代表的学习经常化。人大常委会通过联系走访代表等活动,及时向代表通报全区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人大常委会重要工作安排,保障代表在日常工作中获得更广泛的知情权。

强化代表工作规范化管理。一是坚持经常性邀请代表列席会议制度。根据常委会会议议题,在会前向相关界别的代表通报情况,组织代表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邀请代表列席会议,注意集中代表的建议意见,把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建议意见上升为审议意见,使审议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意愿。二是坚持集中联系代表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联系代表活动,征集代表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意见。三是实行代表联系卡制度,为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印制了联系卡,确定每位组成人员固定联系3—5名区级人大代表,进一步密切代表与常委会的联系。

三、密切同上下级人大的联系,促进全区民主法制建设协调发展

主动加强与上级人大常委会联系。四年来,人大常委会配合自治区、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土地承包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职业病防治法、红十字会法、税收征管法、动物防疫法、代表法、物业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和刑事诉讼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的执法调研,开展了选举法等法律草案的意见征集工作,组织驻我区的自治区、市人大代表视察了全区种植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依法指导乡镇人大工作。一是每年年初都制定关于做好年度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乡镇人大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保证乡镇人大工作有抓手。二是密切工作联系。在实行邀请乡镇人大主席列席常委会例会制度基础上,每年组织执法检查、视察、代表评议等重要工作中,都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相互配合进行。三是加强乡镇人大工作调研,开展乡镇间横向交流,力促全区乡镇人大工作协调平衡发展。今年5月份,人大常委会分三个组在全区14个乡镇组织开展了乡镇人大工作调研,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于今年7月底举办了乡镇人大主席培训班,为乡镇人大主席提供沟通工作、交流经验的平台,研讨人大工作理论,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20__年以来,人大常委会召开了乡镇人大主席座谈会2次,举办培训班2期,开展了5个乡镇人大工作的试点示范工作,安排部分乡镇人大主席参加了自治区、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外出考察,极大地活跃了乡镇人大工作。

周密部署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20__年8月份,根据上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领导和全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成立乡镇人大换届选举领导小组、组建14个下乡指导组、召开全区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等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对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各阶段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加强了对换届选举的全程监督和指导,做到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圆满完成了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任务。

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权力机关的良好形象

区人大常委会始终以建设同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代表机关做为努力方向,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抓学习,创建学习型机关。人大常委会把学习政策理论、法律、财经和人大业务知识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坚持做到每次视察、调查、检查前都就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进行系统学习,确保工作有的放矢。实行每周一课学习制度,由机关各委办轮流主讲,并就学习主题座谈讨论,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机关工作状态积极向上,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浓厚的学习氛围、求真务实氛围和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正在逐步形成。监督法颁布实施后,通过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干部、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监督法讲座,设立《__时讯监督法知识宣传专栏》等多种方式学习贯彻监督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学习培训,先后举办了工业经济知识、财税知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权法、监督法专题讲座,组织了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情况报告会,派出多人参加上级人大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座谈会。人大常委会还注重加强与辽宁大洼县人大常委会、沈阳大东区人大常委会等友好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往来,交流工作经验。

抓调研,创建务实型机关。人大常委会在开展各项工作前,都始终坚持先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保证作出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切实可行。四年来,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先后组织了关于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工业企业发展状况、畜牧业发展情况、土豆产业发展情况、基层法庭派出所建设情况、劳务输出、高中教育、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专题调研,广泛听取代表和群众意见,分别撰写了专题调研报告。

抓改革,创建创新型机关。人大常委会努力创新人大工作机制,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体制和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民主决策机制,维护法律尊严、谋求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权力监督机制,接受人民监督、依法履行职责、依法发挥作用的自我约束机制和不断开拓进取、提高工作质量和实效的自我激励机制。在工作创新方面,审议报告、视察、执法检查、代表评议等各项工作都突出求实创新。监督工作注重理顺监督体制,改革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效果。代表工作积极探索尊重代表、联系代表、服务代表、发挥代表作用的方式。制定常委会组成人员工作守则、实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票决制、实施预决算审查办法等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起色和进步。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篇8

各部门的干部为什么都必须学习政治经济学?

大家知道,经济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们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它们是每天都存在的,我们到处都会碰到它们,因而必须了解它们,以免自己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犯错误。特别是我们身为国家干部,更必须时刻关心国家经济建设,向广大人民宣传解释国家的重大经济政策和措施。因此,就是不做经济工作而做其他工作的干部,也必须学习政治经济学,使自己具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个革命干部必须有这一门科学的基本知识;否则,就等于是一个盲人,行动起来,就会摔跤子。

我现在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要解放和提高社会生产力,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使人们过更好的生活,使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有更充裕的时间来从事科学文化活动、娱乐活动和休息。但是在经济上有这样一条规律,就是每年新创造出来的财富(通称国民收入)不能只用于生活消费,它必须有相当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改进技术(如建设钢铁厂、煤矿、水电站、机器厂等等),否则,就不能继续不断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以进一步改善人们今后的生活。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国家,由于原来的经济基础薄弱,工业落后,每年消费基金的增长,在建设初期阶段,就只能略有增长,不能增长过多,即要少消费,多积累,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否则,就不能积累起足够的资金,来扩大生产,改进技术,为今后的美好生活打下物质基础。我们如果不明白以上有关政治经济学的道理,就会因一时的建设成绩而松懈继续艰苦奋斗的斗志;有时甚至对有些经济现象还会想不通,从而也就不能向群众去宣传解释。

其次,我再举一个例。去年化运动刚起来的时候,有些同志看到农村中实行供给制,所有社员都可吃到公共食堂的饭,对组织生产和推动生产有很好的作用,于是他们就进一步认为供给制的范围越广越好,个别的还主张实行所谓“十几包”的做法,即除包饭、包菜以外,还部分地包穿、包用、包看病、包看戏等等。有这种想法的同志,他们的动机并不坏,劲头也不错,只是有些主观,不符实际,有背客观经济规律。他们不知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出来的东西虽然都是为着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社会总是要负责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但是生产出来的各种生活资料,按以上大原则如何具体地分配给人们去消费,那要看当时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觉悟水平。譬如在共产主义的低极阶段,即目前的社会主义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很高;人们对于劳动的态度还不是个个都勇往直前的。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关于分配问题,就有这样一条规律是人们必须遵守和不能逾越的,那就是:生活资料的分配基本上必须是按劳分配,而不是按需分配:否则,社会就负担不了,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不论是哪一部门的干部,为了使自己对日常不能不接触到的各种经济问题有所了解,并能对一般群众起国家干部的作用,那就必须具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这就是目前各部门干部都必须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治经济学不好懂,怎样才能钻进去和钻通?

这是初学政治经济学的同志提出来的问题,目前还是较普遍的问题。我认为这当中有两种情况必须首先区分开来:一种是单纯由于初学和缺乏实际生活经验,确实感到困难,这占多数;另一种是由于自已感染了思想懒汉病,怕用脑筋,怕书看多了头发胀,不逍遥自在,这是很少数人的情况。

关于后一种情况,错误十分显见,用不着多说。至于第一种情况,要克服学不进去的困难,就应该记住学习上的这条普遍规律:不论学什么,开头总是难的,因为它对你是完全陌生的东西,一切都要从头摸起,一点一滴地钻进去;但是所有的前人的经验都证明,只要你有决心和恒心,肯下苦功,不耻下问,你总是能够学会的。政治经济学是比较复杂的学问,但是有一个方便之处,就是它所讲的全是我们能够体会到的经济生活,如:生产资料如何为人们所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对人们所结成的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关系有何联系?这各种经济关系之间又有何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发展变化?等等。只要我们自己肯学,肯用功,就可以很快学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这里要特别强调“恒心”和“不耻下问”这两个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极有系统的,它在表述上是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是一层深一层的;因此,有时往往要学到以后各章才能更明白以前各章。所以必须特别有恒心,不能“偷工减料”,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更不能半途而废。我们学习政治经济学,还必须勇于“不耻下问”,在学习时,对不懂的经济学名词、规律及其关系和作用等等。怕向人请教,怕与人讨论,是一种爱虚荣和怕丢面子的错误表现,它最阻碍自己很快去学会一种东西,所以必须加以克服。

关于“立竿见影”问题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篇9

肖特(andrewSchotter)教授是一位博弈论经济学家。在这本制度经济学的经典名著中,肖特从博弈论的分析视角,对什么是制度,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制度在市场中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深刻的分析。这本小册子,虽然篇幅并不长,但在国际经济学界影响却不小。学界公认,在博弈论制度分析史上,这是第一块里程碑。

什么是英文的“institution”?沿着哲学家刘易斯(DavidLewis)对“惯例”的定义,作者肖特在书中对它给出了自己的博弈论定义。如果不熟悉博弈论语言,理解这个定义并不容易。但这里可以说,肖特大致是在中文“制度”含义上来使用英文的“institution”一词的。当然,要讲清楚现代中文中的“制度”是指什么,也决非易事。一些事,一些词,可能越讲越糊涂,讲越多越令人难以理解、越容易让人误解。因此,在经济学的话语中,一个轻省的策略似乎是,对一些术语,只用,既不解释,也不界定。这会省去很多麻烦。肖特显然没怕这个麻烦。但是,没怕麻烦,麻烦就有了。尽管使用了博弈论的语言,肖特界定清楚“制度”了吗?读者自会判断。

肖特的这本《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最精彩的地方,显然不是在于他对制度的把握和界定,而是在于关于他对制度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的博弈论解释。

在该书一开始,肖特就辨识出了经济学说史上对制度产生机制认识上的两种路径:一是亚当•斯密――门格尔的演化生成论传统,一是康芒斯的“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制度设计论传统。在其后的分析中,我们又会解读出,前一种传统在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以及诺齐克的“最小国家理论”中得以集大成;而后一种传统则在当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如赫维茨(LeonidHurwicz)的激励经济学的机制设计理论,布坎南(JamesBuchanan)的以“同意的计算”为核心的理论,甚至像舒贝克(martinShubik)这样的博弈论大师的数理制度理论中隐含地承传下来了,这里更不用说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得主之一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north)的制度建构设计论了。

对人类生活世界的制度实存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探究路径做了这样的区分之后,肖特教授在这部著作一再坦言,在制度的生成机制和变迁路径中,他是一个哈耶克式的演化论者,而他的这部《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从整体上来说,正是对斯密-门格尔-哈耶克-诺齐克这种制度演化生成论的逻辑展开。肖特的基本观点是:市场运行中的种种制度,是“通过人类行动而不是人类的设计而有机孳生地出现的,因而是个人行为的结果,而不是人类集体行为的结果。”

在书中,肖特教授也对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做了非常深刻的理论分析。在这本书中,博弈论制度经济学家用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一个“交通博弈”的例子,把制度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清楚、简捷地展示出来。肖特是这样来说明问题的:

假如甲、乙两个人相向驾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甲要左转,而乙则保持直行,他们将如何做?是甲让乙先直行呢?还是乙让甲先左转呢?

在回答这个如此简单的问题上,按照新古典主义主流学派的分析理论,一个显见的答案是,应该建立一个市场,以出卖使用路口的权利。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家们还会认为,这个权利应该在拍卖中被出售。道理很简单:由于这里问题出现的惟一原因是市场失灵,因而要达到帕累托最优配置,新古典经济学家就会想像有一个站在路口中间的拍卖者,这位拍卖者快速地从两个司机那里接受出价,然后将优先使用路口的权利卖给出价较高者。然而,在现实中,这是一种非常难以出现的情形。即使这是可能的,而且拍卖的过程也是极端有效率的,但这种机制也显然是既麻烦,又成本甚高。然而,如果按照经济学的制度分析理论,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因为,你可以想像存在一条交通规则――这里且不管这一交通规则是计划者颁布的,还是驾车者经由自发形成的驾车惯例而出现的,并且强迫每个人都在被允许上街开车之前就学习并掌握了它。一旦有一条经验性的或制定出来的交通规则――如“拐弯必须让直行”――的存在,那么在路口要左转弯的甲就必须等待迎面开来的乙先通过后再左转,这里也不必再产生任何协调成本了。

肖特的这个例子很简单,在现在的生活中也很常见,但所映射出的道理却颇深。这就是,制度安排常常是市场价格机制的一种替代物。由此看来,制度(规则)之所以出现和存在,其主要功能就在于降低人们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协调成本。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篇10

一、学生解答主观题时的常见错误

(一)审题不清。

对材料的中心思想、层次把握不准,抓不到材料的主旨,从而用错观点或者只沾一点儿边。

(二)照抄照搬书本知识,没有联系背景材料。

对材料型主观题没有理论联系材料,既有原理分析,又要结合材料,而是原理与材料脱节,泛泛而谈。

(三)分不清主次。

答题主次不分,层次不明,不该答的也答上,费时费力却没有成效。

二、题型分类

按设问角度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什么”为主的问题。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解题思路为:

(1)反映了的现象包括经济现象或政治现象,注意分别反映和共同反映的不同,侧重从材料和图表中直观看到的,注意层次性。

(2)说明了什么问题包括实质或本质。需要自己总结出来,一般而言,要一分为二:既有成就,又有问题,往往是纵向有进步,横向有差距。

(3)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包括原理和方法论。

(二)“为什么”为主的问题。

1.……的必要性:常见设问语气有:“……的理由?……的依据?……的原因?”解题思路为:

(1)理论依据:常见语气为“……决定的”(有时也称为必然性)

(2)现实依据:从正面看,常见语气为“……需要”“……的客观要求”。从反面看,主要是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危害。(有时也称为紧迫性)

2.……的重要性:包括地位、作用、意义。常见语气有“……的重要保证”、“关系到……”、“有利于……”。

(三)“怎么样”为主的问题。

1.设问常为:有什么意义?影响如何?

2.解题思路:

(1)从内容上,意义可包括经济意义(国家、企业、消费者);政治意义(国家、党、公民、人民);现实意义(热点)。

(2)从逻辑上讲,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微观到宏观,从地区到国家再到世界(内到外)。

3.答案特点:正面材料习惯用“有利于……”的语气;反面材料习惯用“损害了……”。

(四)“怎么做”为主的问题。

1.设问语气为“如何做到……”、“怎样解决上述问题”、“如何处理……?”。

2.答案特点:这是问答题中要求最具体作答的设问,一定要把课本理论和试题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3.哲学上的题目往往以方法论为主。

(五)常见的设问。

1.如何认识(如何看待)某种现象?可看成上述四种设问的综合。

答案包括:(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

(2)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包括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3)有什么影响(积极、消极)?作用及地位如何等。

(4)如何解决?采取的措施、解决的方案。

注意:

(1)具体题目不同,答案的侧重点就不同,有的可能以分析原因为主,有的可能以解决措施为主。

(2)如何看待可分成两层:看――怎样认识、待――怎样解决。

2.得到什么启示(启发)。

答案包括:(1)谈谈对材料的认识――启示是什么?

(2)如何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启示怎么做?

(3)答案语气:“启示我们……”、“要求我们……”、“做到了……”。

(4)哲学角度最常见:启示是什么――原理、方法论――启示怎么做?

(六)图表题。

第一步:审设问(根据有效信息确定范围、类型)

第二步:审材料(审图表)、连教材。

一审表头――明确材料指向、范围。

二审表格内容―横比、纵比、横纵交叉;从材料到问题、从现象到本质。

三审表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表的补充说明。

第三步:组织答案

简要分析:

第一步:审设问(根据有效信息确定范围、类型)。

范围:经济常识中经济体制问题。

类型:“是什么”。

第二步:审材料(审图表)、连教材。

第三步:组织答案。

三、解题注意的问题

(一)审题要准确。

审题一定要仔细,明确题目的要求,否则就会答非所问。分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的设问角度;分清政治学科内经济、哲学、政治的不同范围;文科综合中还要区分开政治、历史、地理不同学科。

(二)解题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不能答成纯理论,没有本题的材料;也不能只答材料,丢掉课本理论;要作到二者的有机结合,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要过好日子,离不开理财,要答好卷子,离不开“理材”,即理和材料相结合。

(三)答题要规范。

1.答案段落化。答案不能一逗到底,要注意分段。

2.段落要点化。答案要简明概括,抓住要点。答案力求清楚,有层次,没有必要在某一点上花费很多的笔墨,一般三四句即可。同时力争多角度考虑,一般不少于两个要点。

3.要点条理化。应用知识点要有条理,一个主观题往往需要多个知识点,知识点之间不能相互“串门”。正式答题之前,可利用草稿纸,先列出提纲,以增强答题的逻辑性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