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促进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2:23

科学技术促进法篇1

 

一、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是促进人类社会前进力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快速进步和发展,回顾人类社会法学理论进步的历史过程,发现法学理论进步就是一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发展下促进的历史。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对法学理论进步发生作用,客观科学的理解科学技术革新与法学理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研究理应成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和法学理论进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科学技术发展对法学理论本体的影响

 

科学技术进步发展对法学理论本体和法学理论运行的影响。正是因为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展丰富了法学理论规范的内容,促进着法学理论文化的进步,以及科技方法在法学领域中广泛运用。

 

(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法学理论的内容。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也为法律的权利主体带来了许多的新问题,这些尚未解决而有待研究的法学理论问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的发展,在促使法学理论主体范围扩大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受法学理论所保护的客体,促进了法学理论保护客体范围的扩大。[1]知识产权法的诞生便是最有力的明证。知识产权法的发展和演变,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进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本身成为法学理论关系的客体。

 

(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着法学理论文化的进步。

 

法学意识是法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为探索法学理论现象的各种法学理论学说,[2]对现行法学理论的评价和解释,对权利义务的认识,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对人们法学理论意识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的发展导致人们的法学理论意识的日益科学化;其次,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的发展,还使许多科学上的概念、解释被引入法学理论当中;第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的发展加快了法学理论文化的传播。

 

(三)科学方法在法学理论领域中的应用。

 

科学方法在法学领域中的应用,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对法学文化的影响中就有所体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的发展,对法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和和法学理论研究方法产生着最深刻地影,科学进步使的数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系统科学理论融合到法学理论领域。

 

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法学理论运行的作用

 

法学理论运行包括法学理论的生成和操作的各环节。体现在法学理论之中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才得以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现实。

 

(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立法的科学化。

 

立法观念的科学化。首先,体现在在立法观念上实现的科学化,把立法工作看作是一种与科学有关的实践活动,从正面影响立法。其次,体现在立法制度的科学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立法权限划分制度、立法运作程序制度、立法主体设置制度等制度趋于科学化。

 

(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司法科学化。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的发展,促进了司法活动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司法证明标准经历了从“神证”到“人证”和从“人证”到“物证”的两次质的飞跃。这两次飞跃的实现就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的必然结果。

 

(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法学理论责任的影响。

 

法学理论责任的归结,简而言之就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承担起法学理论责任。回顾历史上法学理论责任的归结,其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归责原则客观化的过程,是在过错责任的范围之内,有过错推定的广泛运用;在过错责任的范围之外,则有无过错责任的大力推行;[3]在这实现归责原则的客观化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技术革新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促进法学理论成熟和合理的有力武器。法学理论的进步是指法学理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合规律性”的视角分析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法学活动的科学化,法学文化的合理化,以及法律进步的快速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客观分析了科技进步和法学进步说明二者在终极意义上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科学技术促进法篇2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它的发展水平高与低是衡量一个城市进步的重要标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法律制度支撑,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本文从民法角度出发,以沈阳市为例,在对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沈阳市的实际情况和其他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运用法学理论对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民事法律制度支撑问题加以研究,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界定、共有专利权、专利侵权救济、知识产权商品化等促进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民事法律支撑制度措施,旨在能为促进沈阳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高新技术;法律支撑;立法对策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先导性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下,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开端,是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早在2009年3月国务院在印发《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完善其发展的法律制度保障。党的“十”就全面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因此,研究和解决促进我国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支撑的法律制度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民事法律制度支撑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产业。国家极其重视它的发展,因此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知识产权保护法》、《担保法》、《物权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中做出了一般性规定。国家科学技术部于2009年7月7日出台《关于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就全面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各省市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力度,并纷纷出台和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诸如辽宁省出台《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办法》、《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的若干意见》、《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条例》、贵阳出台并实施《关于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人才特区的意见》。沈阳市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区域建设,2012年提出了《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若干政策》,同时又出台了一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然而,促进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法律支撑制度仍不够完善,诸多法律制度存在缺失,研究促进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支撑的法律制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法律制度支撑上存在的问题

1.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情况和法律制度支撑现状

沈阳市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同时又是国家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科技素质高,历来重视科技发明创造。随着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截止到2013年底,沈阳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28家,占全省(不含大连市,全省高企829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39.6%。2013年沈阳市高新技术企业收入过亿元企业超过130家,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22.3亿元,总收入1043.1亿元,出口创汇15.9亿美元,净利润30亿元,实际上缴税费总额56.6亿元,减免税额8.8亿元,解决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但沈阳市与其他国内发达省会城市比较仍然落后,在法律制度支撑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所提出的一些政策也仅仅在书面上,并没有出台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来有效地保障其更好的发展。一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仍存在弊端,同时缺少可具操作性和有效性。

2.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民事法律支撑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体的发展情况来看,从所调查获取的数据上看,沈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看似发展迅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与发达地区省会城市相比较而言仍处于后置地位。从法律环境的视角出发,从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民事法律支撑制度情况上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新技术产业民事主体制度存在弊端

高新技术产业民事主体制度,是指具有准入高新技术产业门槛法定条件的法人、合伙、自然人等民事主体享有高新技术产业法定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资格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于区分高新技术产业主体的良莠,突出扶持重点科技企业,进而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国家科技部颁布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区高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沈阳市科技局依据该办法也制定了《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该办法规定具备下列条件方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①从事一种以上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等;②具有企业法人资格;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企业总职工数的30%,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人员应占企业总职工数的10%;④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企业当年总销售额的5%以上;⑤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应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新办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占总投入60%以上;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是熟悉本企业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并重视技术创新的本企业专职人员。然而,主观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有了,但客观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费用确施加给了企业,同时认定程序复杂,缺少有效的可操作性和不为人们所皆知,此外,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后却很少得到优惠待遇,致使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不愿参加认定。截止到2012年底拿沈阳市与其他15个副省级城市情况作比较为例全国7个副省级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情况表(见表)。

全国7个副省级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情况表

可见,所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民事主体制度,仅仅规定了一个主观标准,其这一法规政策设立目的不明,行政监管色彩浓厚,行政服务和政府促进法治思想淡薄。既缺少激励作用和扶持优惠政策,又存在认定期限任意和认定程序复杂,同时加重企业负担。实属弊端种种。

(2)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

高技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已成为第一生产要素,高技术作为知识产权上升为最重要的财产权。而知识性和外部性使得知识产权容易受到仿冒、窃取、盗版等不法行为侵害,产生创新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使企业和个人从事创新活动的激励减弱。如果缺乏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保护,风险投资家和技术成果的创造者就很难获得与高风险相对应的“高收益”,有时甚至难以收回投资成本。沈阳市虽注重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保护,己经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及其配套制度,建立了基本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但仍不能较好的跟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对互联网络、集成电路、动植物新品种等新出现的研究成果,仍缺乏保护。缺少对知识产权侵权认定和侵权救济法规规范。

(3)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融投资制度内容匮乏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多数企业都遇到了融资困难的问题,企业的融资形式也以银行贷款最多。因此,要注重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过程中的融资环节,这也要求要有专门立法保障融资的顺利进行。沈阳市要对高新技术区的企业融资结构进行规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区企业融资模式,维护银行、保险公司、证券融资和风险投资公司与企业之间的平衡。此外,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法律法规保障风险投资。但沈阳在风险投资这方面的立法上仍较为迟钝,几乎没有相应的法规和条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它不仅直接涉及到法律上的风险投资主体的设立条件、资质以及法律关系的投资者和受投资者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等;又涉及到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设立(如风险投资咨询公司、风险投资管理公司,资产评估公司等)及其责任;还涉及到无形资产如股权、债权投资。

(4)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法规制度存在缺失

沈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比较落后,依旧较多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能将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有机部分充分联系起来,未能有效的集合技术人才,善用知识储备,创新体系未能有效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创立。同时驻足于传统思想,未能充分分析本地优势,未能与改造本地传统产业进行结合,使得资金的投入产出率比重有些失调。此外,相关的配套辅助制度体系未能建立,产品不能第一时间进入市场,也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

三、域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及其启示

与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立法制度相比,国外的立法优先于我国。以美日两国为例,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支撑对发展尤为重要。

1.美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

美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是政策、法律体系最健全有效的国家,它的体系涵盖高层次领导机制、民主技术决策体制、产业计划体系、法律保障系统、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产学研合作机制、人才培养系统和资本投资体系等各个方面。健全的立法体系。包括技术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技术成果流动、知识产权、环保、标准化、涉外技术等进行了立法。美国还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来加强合作研究,鼓励发明创新和促进技术转移。目前,美国已出台的有关法规包括合作研究法、技术转移法、技术扩散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信息法、集成电路保护法、数据库保护法、计算机软件法和商标法等,形成了对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技术扩散等强有力的法律保护体系。

2.日本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

日本首先实施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日本文部科学国提出通过独创性基础研究创造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从根本上加强大学知识产权经营,推进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和产业界共同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其次,实行高强度的技术投入。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增加,注重大学和研究机构等科研基础的设施建设;同时也逐步强化竞争性机制,设有“科研补助金”、“战略创新研究推进资金”以及“科学技术振兴费”等专项资金支持竞争性生项目。再次,推进技术体制改革。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日本对技术体制进行了改革。同时形成研究据点计划,重点扶持大学的研究,形成具有高水平的研究教育据点。实行高技术投资税收减免政策。日本政府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积极的投资与教育政策等在推动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完善政府创新体系、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组织产官学合、促进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

四、促进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民事法律制度支撑的构想

1.健全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民事主体制度

健全《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的措施和方法有:一是细化该办法规定的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法定标准,不要仅局限在法人企业之范畴,应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内涵;二是明确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后的法定优惠待遇和其他权利,加大激励机制的作用;三是明确规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期限,以及越期不认定的法律后果;四是法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行为是属于政府行为,认定与评估的费用政府承担70%。企业成大30%,减轻企业申请认定的成本负担,真正达到以此促进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功效。五是,明确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后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和政府主管部门所承担的各种义务,以附则的形式明确规定政府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认定后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法律责任,以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得以形成与发展。

2.健全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沈阳市应健全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完善地方专利侵权赔偿法规制度,修改专利侵权的归责方法。建议《专利法》或地方法规保留专利侵权的判定采用无过错原则,同时增加针对具有主观恶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侵权行为给予惩罚性赔偿的规定,从而严厉打击恶意侵权行为,维护知识产权领域竞争秩序。将过错原则部分引入专利侵权判定,首先必须对于侵权人的主观故意及过失进行界定。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如结合以下因素评估判断侵权人的主观状态:(1)侵权人是否明知权利人的技术方案已获专利授权且并未失效;(2)侵权人是否采取必要措施调查专利权利人的专利范围并善意确信未侵害该专利;(3)侵害人的专利侵权行为实施期间的长短;(4)侵权人被告知侵权后所采取的补救措施等。

其二,完善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标准。首先,立法明确被侵权人对赔偿方法的选择权。根据我国法律,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采用“补偿损失”、“获利赔偿”和“赔偿使用费”三种方法计算,即依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的数额,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的数额,或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确定。司法实践却赋予了法官自由选择权,无形中剥夺了权利人的选择权,从反面放松了对专利侵权人的惩罚,不利于遏制专利侵权行为。因此建议修改《专利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明确被侵权人对赔偿方法的选择权。其次,完善现有的“补偿损失”、“获利赔偿”和“赔偿使用费”三种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建议将“被侵权人的损失”加以详细规定,使其包含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两部分。建议将企业的商誉损失纳入其中,且由法定评估机构根据个案评估。

其三,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方面,对重大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的产业化,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把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品牌等缺少制度上加以支持和保护。同时,要从法律法规上为创新技术提供有效保障。鼓励企业到海外申报专利,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盗取专利的侵权行为,为品牌建设提供可靠的法制和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开发名牌产品。

3.完善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融投资法规制度

沈阳市应对高新技术区的企业融资结构进行规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区企业融投资模式,维护银行、保险公司、证券融资和风险投资公司与企业之间的平衡。首先,建立《高科技企业资产证券化实施条例》。确立高科技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主体资格、担保主体资格、托管主体资格、资产证券发行主体资格,资产证券化融资规模、风险处理机制、资产证券化融资法律责任等。支持国内外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对注册地在我省境内并且投资行为符合条件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按照省有关规定享受政府创业(风险)投资专项补助资金。其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加大科技信贷投放,扩大知识产权抵押、质押等科技贷款规模;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发行集合债券和信托产品、开展融资租赁等方式进行多渠道融资。鼓励建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推动保险机构开发科技保险品种和消费性科技产品保险业务,为新产品研发、试生产、销售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和保险保障。再次,完善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对企业的无抵押担保进行立法约定,并规定违约责任及处理后果,保证银行在不能确定贷款能否收回的情况下,仍能较好维护自身利益,促进银行投资,保证商业银行存款这一企业融资重要渠道的长期存在。

最后,对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进行规定,约定他们在投资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对这三类公司的投资范围、投资原则、投资程序、风险预防与处理做出规定,保障其投资的安全性,让这些公司能够放心大胆地将其资本投向区内企业。

4.设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沈阳市自主创新法规制度

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沈阳市实际,应制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沈阳市自主创新法规条例。

一是明确界定自主创新,即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专有技术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运用管理创新、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等手段,通过生产应用向市场提供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活动,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明确政府主管部门、主管部门责任和考评。

二是运用授权性规范引导科技型企业设立创新资金,并制定措施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提高企业核心技术开发能力,促进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三是加大企业应当建立技术入股、股权奖励等科技人员分配激励机制。以专利权或者其他创新成果作价入股有限责任公司的,专利权或者其他创新成果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可以达到70%;支持企业事业单位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外包、专利许可等方式进行集成创新,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完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条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

四是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可以协同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联盟、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等,联合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共同研发国家重大项目或者重大装备和新产品。

五是增加关于对企业、事业单位创新的激励的规定,制定激励扶持政策,允许成果研究人与国家或企业对成果享有共同所有权。引导企业、事业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重大技术设备融资租赁、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提升商业运营能力,大力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商业模式的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李丹,娄成武,孙萍.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1):80-83.

[2]彭程甸.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立法初探[J].时代法学,2005,(6):25-32.

[3]胡忠.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2):50-52.

[4]孙奕.知识产权与高新技术[J].苏盐科技,2005,(9):29-30.

[5]党小梅,郑永平,於林峰.专利产业化的障碍性分析与对策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6):104-107.

[6]张静露.美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立法现状及其借鉴[J].理论与实践,2013,(11):25-26.

[7]金海军.我国专利、专利产业化的现状及其原因探讨[J].科技发展,2004,(1):99-104.

科学技术促进法篇3

论文摘要: 科技进步对司法制度的完善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一是科技进步对司法思想的启迪和影响,二是科技手段对司法方法的渗透和充实,三是科技成果对司法手段的更新和提高。科学技术既是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基础,又是现代司法制度有效运转的基本动力,也是现代司法制度发展完善的可靠保证。

“科学”一般被解释为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知识体系,它以概念和逻辑形式反映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所谓”技术“从生产体系的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是人类利用科学知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手段和工艺方法,是劳动手段的总和。在古代,科学知识专属于哲学领域,而技术归由工匠掌握。技术的产生要先于科学。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活跃,科学与技术互相接近,关系日趋密切。直到19世纪,科学逐渐形成体系,技术渐次转向以科学为基础。由于科学与技术相互交叉,以至密不可分,故两者并称为“科学技术”而被广泛使用。科学本身的巨大进步丰富了科技体系结构。过去,我国一般把科技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门,而哲学则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力地驱动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结合、交叉和融汇,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出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交叉科学的鼎足之势。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广泛利用技术成果,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结构优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科技进步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其一,在生产诸要素中,科技进步发挥关键性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二,科技进步不仅是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巨大变革力量;其三,科技进步既是物质文明的主要支柱,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促进社会结构优化,传播科学思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程度。

司法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用以实现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司法活动是适用法律处理诉讼和非诉讼案件的活动,是一种形式特定的执法。司法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司法制度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变革和发展,并趋于消亡。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人类历经了制造人力工具、发明动力工具、生产智力工具三大过程。与此相适应,司法制度也随之不断变革和演进。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显著,人们对这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因此,科技进步对构建现代司法制度的作用和地位将进一步被认识。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成果的不断涌现,毫无疑问地对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完善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科技进步对司法思想的启迪和影响

司法制度的指导思想贯穿和渗透在司法制度的各个方面,它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在司法上的集中体现。任何国家的司法制度,在其被制定和适用的时候无一不是贯穿着和遵循着一定的指导思想。我国的人民司法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法律要有自然科学的精确性”的命题。同志在1963年强调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好,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1985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大战以来,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进一步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包括政治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这是当代我国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我国的司法思想也得到了丰富和拓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实际中也启迪和影响着司法思想。一方面,科技进步启迪和影响着对司法起着指导作用的法律意识,例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借助于电脑、网络,甚至卫星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电子信息交流和传播等活动。由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传输逐步数字化,使司法管理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扩展。再如,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生命科学应运而生,迫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在法律上究竟应继承“心脏死亡”还是接受“脑死亡”;是否要对犯罪的精神病理因素持宽容态度;在法律上又如何对待克隆生物(包括可能出现的克隆人);如何认定基因嫁接、基因修补、安乐死等等。这些社会现实在给我们的司法活动带来困惑和挑战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启迪着我们建立新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视野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的现实也促进了人们司法观念的更新。例如,基于科技进步的新的法律思想、新的法学理论的不断产生,法律信息论、法律系统论、法律控制论等的产生就是明显的例证。再如,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打破了物理意义上的地理疆界的同时,长期存在的各个法系之间的差别在缩小,法学理论派别之间也在不断地分化、重组和产生。这些变革必然会反映到司法人员的思想中去,引起司法观念的更新,并带动司法工作、司法制度的变革,促进司法制度的完善。

(二)科学技术手段对司法方法的渗透和充实

长期以来,我国的司法工作基本上采用了纯法律的工作方法,对在司法工作中引用或应用科学技术方法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这是亟待改进的。首先,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其应用遍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的关系几乎是密不可分的。司法制度是法律制度的组成部门,是国家制度,也是社会制度,必然与科学技术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表现在科学技术促进着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发展,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完善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次,当今社会,许多法律问题都涉及到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司法工作的对象除了表现为法律上的是非曲直外,越来越多的表现为或涉及到科技上的真伪与先进程度。这就迫使司法工作在适用法律时不得不根据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否则很难不犯错误。再次,司法和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是可以相通的。实践告诉我们,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法学达到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程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也为处理错综复杂的法律问题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使得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不但是司法制度进步和完善的必要,而且是司法实践的可能。

例如,西方有些法学家在研究法官行为中运用了控制论、系统论等多种科学方法;在解决司法领域内某些问题时运用了概率论的方法;在司法的更多方面广泛采用了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我国也有科学家提出了“法治系统工程”的研究课题,其中也包括司法制度的内容;等等。再如,我国司法实践中所进行的改造罪犯的新的措施的试点对比,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领域里生物学分组对照控制实验方法在法学实践中的尝试。科学技术的方法已经不断地渗透到司法制度中,司法制度也在愈来愈自觉地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因而,法学科和法科学已经成为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兄弟。

(三)科学技术成果对司法手段的更新和提高

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刺激了司法手段的更新,促进了司法效率的提高。首先,科学技术的成果一经推广应用,形成新的生产力,势必导致新的社会关系的相继出现,因而引发一系列有关的法律问题。为了调整这些法律关系,国家必然要进行相应的立法,因而促进了许多法律、法规的产生,进而促进了整个法律体系的发展。这一结果首先就为国家的司法制度及其司法活动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弥补原有司法手段的陈旧和不足。例如,18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发明创造以财产权的形式跃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颁布了专利法,建立专利制度便是最明显的例证。现代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许多国家纷纷立法,调整科技领域中的新的社会关系,一些高新技术法律纷纷登台,甚至形成了一些高新技术的法律门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围绕着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新的法律,并形成新的法律体系,为司法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

其次,科技知识及其成果在法律领域内的大量运用,使法律内容更趋科学化,科技成果成为许多司法工作的依据。例如,有关亲子关系的司法鉴定,主要是运用dna技术,但鉴定结论则是司法工作的依据。再如,犯罪分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高技术、高智商的犯罪活动,这就要求司法人员将先进的科技手段用于侦查、取证等,这些科技成果也就转化成为现实的“破案力”。再次,科技成果直接装备于司法部门,使其成为现代司法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效的基本工具和手段。司法机关把各种现代化先进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司法实践,大大提高了破案率和办案质量,有力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更有效地维护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实现依法治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技术在现代司法制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居于非常关键的地位。

(一)科学技术是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基础

现代司法制度的内核是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法律制度的最终体现,也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集中反映。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的文明在呼唤着整个社会的民主与法治,而国家的民主与法治又离不开国家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处于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的司法制度也只能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来构架和建设,这是人类发展历史的大趋势,是任何力量也不可能阻挡或逆转的。

(二)科学技术是现代司法制度有效运转的基本动力

现代司法制度的运转表现为准确、高效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司法实践。司法实践的准确基于对客观事实的认定,司法实践的高效基于对法律规范的适应,司法实践要适应社会发展则基于对社会发展的融汇和支持。在当今社会里,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为司法制度运转中的准确性、高效性和适应性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使之成为现代司法制度运转的基本动力。必须指出的是,科学技术作为司法制度运转的基本动力是积极的、主动的。一方面,现代科技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司法人员去使用、去操作、去控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也抑制其消极作用和破坏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将十分无情地淘汰不具备相应素质的人员,淘汰不合理的设置。因此,科技知识与成果在推动司法制度有效运转的同时,对司法人员的选任和司法制度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和更合理的要求。

(三)科学技术是促进现代司法制度发展完善的可靠保证

科学技术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国家的法制在不断完善,这一些都促使司法制度也必须不断地改革,不断地进步,通过不断地发展,以达到完善的目标。在当今科技时代,社会发展的初始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进步的方向和速度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也将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在相当程度上循着科学技术进步的轨迹向前发展,这就建立了科学技术和司法制度之间的一种有机的密切联系。因此,科学技术进步也就成为促进现代司法制度改革和发展,并臻于完善的可靠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促进法篇4

美国的技术转移体系

美国促进技术转移的立法

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以国防研究开发体系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通过军用技术向民用工业的扩散,促进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一些重要产业超过美国,促使美国采取措施加强民用工业的技术创新。从80年代起,美国以促进公共技术转移为目标,连续通过了十多项法案(见表1),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系统的国家技术转移促进体系,对实现美国研究开发体系转型,提高美国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0年布什政府发表《美国的技术政策》,首次把加强工业研究开发纳入国家技术政策,宣布发展726个国家实验室与私营企业进行合作,促进研究成果商业化。1993年克林顿发表政策声明《技术为经济增长服务:建设经济实力的新方针》,提出创造有利于私营企业创新和竞争的商业环境:增强私营企业开发技术并迅速投入市场的能力;促进技术更大范围的开发和应用;建设国家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美国促进技术转移的计划和组织

美国为促进技术转移,建立了面向产业和区域的技术转移体系。1974年成立美国联邦实验室联盟(FLC),推动国防研究成果向产业界转移,共有700多家实验室参加1989年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下设六个地区技术转移中心,主要由美国航空航天局资助。

美国还通过实施系列政府科技计划促进技术转移。如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先进技术计划(atp)、制造业发展合作计划(mep)、新代汽车伙伴关系计划(pnCV)、未来产业计划、商业化技术计划、先进概念技术示范计划(aCtD)等。

美国技术转移计划的主要特点是,要求若干企业参加计划,在合作研究开发过程中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成果共享。如美国2001年设立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SttR),鼓励企业与大学或联邦实验室合作将研究成果商品化。先进技术计划为与大学、产业、政府实验室合作的企业或产业集团提供种子资金。

美国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为防止国外企业获取美国的先进技术,保持美国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技术出口控制措施,主要是出口管制法。1949年美国制定了出口管制法。形成了以控制技术流向共产党国家为主要目的的“巴统”体制。1969年美国修订了出口管制法,以后每隔十年左右就修订一次,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90年代冷战结束后,“巴统”体制废除,美国为适应wto的要求,建立了名为“瓦森纳安排”的多边出口控制体系。

日本的技术转移体系

日本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二战后,日本以技术引进为重点,建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技术转移体系。

技术进出口政策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日本主要促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1950年制定《外资法》,技术引进审批标准是引进后有无消化吸收能力。1951年制定重要机械产品进口免税制度,对进口的重要机械产品免征关税。1952年制定引进技术补助制度,规定引进最新机械设备可获得进口价格1/2的补助费、长期低息优惠贷款、特殊折旧、减免进口税。1956年制定技术贸易特别扣除制度,企业技术出口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计入亏损额。1959年制定促进成套设备出口临时措施法,对企业成套设备出口给予担保1961年修订《外资法》,准许引进的条件是不准明显阻碍本国技术的发展。1961年制定促进产学协作综合对策。1962年建立海外技术合作事业团,以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技术转移。

1968年日本宣布第一次技术贸易自由化,到1974年才全面实现技术引进自由化,80年代将技术引进审批制改为引进合同申报制。

1980年代后的日本技术转移政策

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拜杜法的影响下,日本开始重视促进大学研究成果向企业的技术转移。1983年日本建立了大学与民间企业等的共同研究制度,1985年制定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基础税收制度,1996年制定研究交流促进法,1998年制定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日本拜杜法),1999年制定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2001年实施产业集群推进计划,2002年制定产学研合作促进税制,2002年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大纲。

日本技术转移特点可以归纳为:

(1)政府政策引导和法律强制并用

(2)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

(3)向促进人才流动和专利转移发展

欧洲国家技术转移体系

法国技术转移鼓励措施

1、鼓励研究人员参与创新型企业的创建

法国1999年制定的《技术创新与研究法》,允许公共研究人员作为合作人或者管理者参与新公司发展,向其提供科研支持,甚至可以作为公司董事或监理会成员。1999年以来,已有来自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的394名人员参加了商业项目。

2、建立技术创新研究网络(RRit)

2003年底,法国在环境、空间、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科学、计算与通信领域建立了16个创新研究网络,主要目标是促进研究部门和社会经济部门间的合作,加快技术转移和新技术的应用,满足产业需求。

3、建立国家科研中心(CnRt)

为鼓励公共研究实验室和大型工业集团研究中心的合作,法国组建了18个国家科研中心,这些国家科研中心的作用是进行科技发展前景规划,向企业进行技术转移。

4、建立公共研究创业基地

创业基地主要为创业者提供市场分析,帮助制定商业计划等服务。现已建立了31个与高等教育和研究公共机构相联系的创业基地,政府投入资金o.25亿欧元。这些创业基地已孵化了964个项目,创建公司513家。

德国的技术转移机构

1、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是德国政府资助的公益性应用技术研究与技术转移机构,在德国有58个下属机构,其中55个研究所、一个技术开发组、一个房屋建筑信息中心和个专利部,共12600名员工,2004年经费收入达10亿欧元。

德国政府对弗劳恩霍夫的要求是:

(1)科技界公认的科研能力;

(2)经济收入来源具有合理比例;

(3)具备以合同方式接受企业和政府委托进行技术开发,

并将研究成果商业化的能力;

(4)专业化的国际合作。

2004年弗劳恩霍夫的收入中。已有50%来自技术转移、技术成果商业化及咨询服务等自身活动的收入。2000年以来,弗劳恩霍夫专利许可收入快速增长,从1996年的130万欧元增加到2004年的3400万欧元。

弗劳恩霍夫的技术转移工作特点:

(1]研究人员积极进行技术转移。为鼓励研究所获取专利,弗劳恩霍夫规定专利成果应用后的赢利,有关研究人员可获得20%。

(2)合作研究。合作研究是弗劳恩霍夫技术引进的重要途径。弗劳恩霍夫在美国设立了弗劳恩霍夫美国研究中心及合作研究所,目前已开展的合作研究有:与密歇根州立大学台作研究涂层和激光应用技术,与波士顿大学合作研究制造技术,与特拉华大学合作研究分子生物学,与马里兰大学合作研究实验软件工程。

(3)战略合作平台。弗劳恩霍夫认为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研究机构、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团体协作,弗劳恩霍夫正在探寻新的合作方式,在科学界和工业领域之间搭建战略合作平台。

2、阿德勒霍夫园区的技术转移公司

阿德勒霍夫科技园区技术转移公司(tSB)实际上是一个顾问咨询公司,由政府出资举办,主要职能是为中小高技术企业的创业提供咨询服务,不提供企业日常经营咨询。

tSB创业咨询服务内容是:

(1)企业分析;

(2)技术与市场前景评估;

(3)企业发展战略咨询;

(4)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方式和工作流程咨询;

(5)市场准八条件和障碍咨询;

(6)为企业介绍合作伙伴,帮助企业建立合作网络关系。

技术转移公司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其经费来源部分向咨询企业服务收费,一部分由政府提供,有些咨询内容不收费。欧盟创新驿站

创新驿站网络(iRC)1995年建立,是欧盟促进中小企业之间技术合作和转移的最主要的计划。目前该网络已在33个国家建立了71家创新驿站。大多数创新驿站是由一些合格的区域组织联盟来运做,如商会、区域发展组织和大学中的技术中心,总共有236个合作组织。

在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2002-2006年)的支持下,71个创新驿站促成了12500多个技术转移协议,帮助了55000个企业获得技术或者将其研究成果转化。

创新驿站由国家、区域、基层三级结点的网络组成。区域、基层结点之间可以开展广泛的合作,不受地域间的限制。

国家结点主要是协调、配备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开展跨国问的技术转移合作等。

区域结点是构成全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需要具备基层结点的功能外,还要向区域内基层结点提供公共专业支持,包括专门技术领域咨询、商业、技术、法律专家库、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涉外商业、技术谈判服务、多语种服务等。

基层结点是网络的基本结点,主要工作是:识别企业技术需求或技术潜力,寻找合作者,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和意见,帮助签订合同和履行台同,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帮助,提供政府有关技术转移资金支持的信息。

主要国家技术转移的特点

美国技术转移政策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为前提和基础的。拜杜法允许大学对政府资助的研发成果拥有知识产权,联邦技术转移法给予实验室发明人不低于15%的专利权使用费,解决了发明人技术转移的动力机制。

美国重视专利技术的转移。专利的技术含量较高,知识产权明确,便于技术转移收益的管理。因此,美国技术转移法案大多是鼓励和规范专利技术转移的。

美国技术转移的重点是促进公共技术成果的技术转移。美国公共技术的来源主要是联邦实验室和大学,因此,政府技术转移政策法规主要是促进联邦实验室和大学向企业转移技术成果。

与美国相比,日本技术转移的特点是:政府政策引导与法律强制并用,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技术转移重点向促进人才流动和专利转移发展。

科学技术促进法篇5

1.科技金融立法数量多

仅在2006年——2011年期间,共有71项科技金融立法。

2.涉及的主体多样化

当前,科技金融立法的主体,包含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11个,国务院直属机构6个,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个,中华全国总工会1个,大型国有企业2个。

具体包括:

涉及的具体国务院组成部门:财政部、科技部、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事劳动和保障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

涉及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知识产权局、海关总署。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外汇局。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中科院、社保基金会。

国有企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其它:中华全国总工会。

3.科技金融立法的内容范围广而散乱

科技金融立法的内容涉及到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工商、税务、人事、知识产权等方面,但内容杂乱,相互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各项法律法规的体系化较差。

4.立法规格不够高

立法形式主要是部委规章,缺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高规格的、统一的科技金融基本法。

二、国外科技金融立法情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国家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推进科技立法,特别是进行科技金融综合性立法。如:法国于1982年和1985年即分别颁布了《科技方针与规划法》、《科研与技术发展法》,1999年颁布《技术创新与科技法》,对《科技方针与规划法》、《高等教育法》等与科技相关的法律进行修订和补充。日本于1994年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口号,于1995年颁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俄罗斯于1995年通过了《科学和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法》。韩国于2001年颁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并于2002、2003年及2004年1月和9月共进行了四次修订。墨西哥于2002年颁布了《科学技术法》。这些法律尽管名称各异,内容详尽不同,但都以促进科技进步、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为宗旨,具有科技金融领域基本法的性质。特别是,法国、韩国重视跟踪科技金融发展的新态势,及时对法律进行修改和补充,使立法既有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又有前瞻性、预见性。

综上所述,由于现有的制度创新跟不上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步伐,金融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律制度保障不足。

三、建议内容:提升规格、相互配套、形成体系

1.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金融法》

当前,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科学、经济学问题,也涉及政治、法律问题,必须通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人文社会科学工具的途径来加以解决。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部门都是掌握公权力的机构,公权力源于公民的授权,权力运行的宗旨在于实现公民的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尽管政策也可能达到在相当程度上容纳公众意见的状态,但与法律的制定机制相比,它从本质上看仍是一种人治的决策机制。在我国,立法本身是建立在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的基础上,而且有一个相对民主的立法程序作保障。这使法律的制定基本上是反映民意的。为此,在促进科技金融发展上,尽量将可以法律化的政策法律化,克服政策的缺陷。

2.完善相关配套性法律规范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技金融发展的配套性法律体系,充分发挥立法在指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主体行为。把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加快形成制度保障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

在融资方面,建议由科技部、银监会、中央银行共同制定《科技型企业贷款实施细则》。在细则中规定各商业银行可以单独设立科技支行专门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园区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这样可较为专业地解决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资金匮乏、信息不对称等现实问题,弥补现有银行体系及银行功能上对高新科技创新支撑不足的缺陷,成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效结

合点。

3.通过立法推进金融制度创新

借鉴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经验,通过立法,鼓励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资本市场相关机构,与有上市意向的科技型企业对接,大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产价值评估等服务,构建科技企业上市便利通道,进而形成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科学技术促进法篇6

引言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大核心任务。早在1809年,德国教育家、思想家洪堡在指导建立柏林大学的过程中,就首先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思想和“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原则,明确指出大学中教学和研究之间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即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与提高。但到底如何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更好地为高校教学服务,从而促进学员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尚需探讨的问题。本文就科研辅助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员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些具体方法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一、科研对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意义和价值

美国教育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教育目标。英国大学的核心办学思想也多为“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新精神”。德国高等教育也非常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独立性的培养。2007年,我国教育部也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师资水平的高低。“大学之大,非大厦之大,而是大师之大。”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治学态度和师德风范。由于教师直接面对学生,是学生知识的直接传授者,更是学生行为的影响者,所以,师资队伍水平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而科研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过程,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只有通过科研,教师才能形成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才能及时掌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对相关领域有更深理解,真正做到讲课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才能养成创新思维习惯,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言:“只有自己从事科研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因此,教师高质量的科研,是高水平教学能力的保证,是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二、以科研促进教学,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实践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光学学科通过以下措施和方式,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

(一)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

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科研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二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科研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是指将科研所产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是指将科研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进行梳理与优化,不断融入教学内容,并通过教案加以固化成果。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其更加新颖,案例更加具体,又可以开拓学员视野,培养其科研和创新的兴趣和思维方式。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激光原理与技术》教材内容明显落后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教学已不能再单纯地对教材知识和概念进行简单灌输,更需要就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把如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教授给学生。例如,在讲授《激光调制技术》内容时,都是简单地提到激光通信作为该技术的案例进行讲解,但激光通信的具体用途等鲜有提及,学生学起来既枯燥,又晦涩难懂。我们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以一种新式间谍仪器――激光窃听器来引题,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进而以激光窃听器的工作原理为案例,讲解本节内容――激光调制原理,使学员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激光调制的理论知识;紧接着,又进一步提出新的疑问“如何避免窃听?”,此时,结合鲜活的案例――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反间谍官员在所有政要人物和机构的玻璃窗上,安装上一种特制的小型颤动器,破坏窃听。在此基础上,教员进一步结合科研内容,为学员讲解激光通信的另一主要用途――卫星通信最后1公里的关键技术,拓展学员的知识结构;并将科研内容“激光图像加密技术在激光通信中的应用”介绍给学员,让其了解激光通信过程中的防窃听(保密)技术。通过上述方式,将学科最前沿的科研动态、研究方法、科研成果引进课堂,使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充分接轨,从而开拓学员的视野,培养其科研和创新的兴趣和思维方式。

(二)科研项目指导毕业设计

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可把学生所学的理论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能通过自身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不仅要自己从事科研,更要带动学生参与科研。我们充分利用科研积累多、经费充足的优势,将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内容作为毕业设计内容,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基础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目前我专业学员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90%来自导师的科研项目,10%来自创新性更强的预先研究类项目;本科学员的毕业论文题目则100%来自科研项目,并与研究生一起由导师指导,研究生协助指导。这样,促使学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例如,“高精度激光光源控制技术研究”、“大气湍流对激光通信技术的影响”、“微纳材料在全光开关上的应用研究”、“光子晶体在多波段兼容伪装技术中的应用”等题目均来自教员的科研项目。由于教员在相关领域科研积累较多、各类资源软件丰富,学员做起论文起步快,教员指导也得心应手。另外,我们还根据学员的特点,在毕业设计题目中适当涵盖一些教学研究类课题。例如,有的学员对于三维模型制作感兴趣,我们就将教学类项目――《激光原理与技术》虚拟实验室建设作为某次毕业设计题目。学员的创造能力出乎想象:由于学员自身兴趣所在,所以,学员非常有动力,他不仅自学并熟练掌握了Solidworks三维模型制软件、nGRainproducer三维制作平台、会声会影视频制作软件等相关软件,而且还进一步自行利用Dreamweaver网页制作软件设计了整个课程的各级网页,最终圆满完成了“He-ne激光器模式测试”和“调Q激光器输出特性”虚拟实验的制作,见图1。该实验已在2104年和2015年《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中加以试用,学员普遍反映效果很好。

(三)科研平台拓展创新实验

2007年,教育部指出“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其中,实验教学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员创造性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实验教学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为了适应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教学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尽快将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实验内容,从而不断充实和更新实验内容,完善综合与设计性实验体系,突出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我院《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实验涵盖在《现代光学实验》课程中。随着军队院校教学改革任务的推进,本教学团队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契机,以教师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条件为基础,大力推进《现代光学实验》课程改革,将教师的部分成熟科研实验的使用范围从研究生扩展到本科学员。例如,我们将科研课题“图像加密”实验为本科学员开放,并与原本“激光通信”实验相结合,使学员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前后两个实验过程,形成完整的科学研究思路,使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模式。由于“图像加密”实验条件属于自组性实验,完全可以胜任其他相关创新实验的开发,所以,我们利用该条件,又进一步为学员提出了探究性课题――“激光窃听器的设计”实验。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调研、设计和组装实验。在完成上述实验和课题的过程中,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研究创新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逐步养成实际科研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四)科研思想改革教学方法

科研方法转化为教学方法是指科研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学效果高、好、强、灵。《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知识点繁多,大多数内容过于抽象,相关实验开设与本课程间隔时间较长。为了提高《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力推进学员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以科研方法促进教学手段改革,使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抽象理论形象生动;以科学思维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在课堂上广泛开展任务驱动式、研讨式、启发式、互动式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解“调Q技术理论”这一章节时,我们以科研中经常用到的matlab软件为工具,对调Q激光器的峰值功率、巨脉冲能量、脉冲时间特性进行编程,并用GUi仿真平台的方式直接进行展现。这样,学员既可以借助软件输出结果,理解抽象问题,又可以通过对程序编写过程的理解,了解调Q激光器的整个设计过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再比如,我们在讲解“高斯光束的聚焦”这一章节时,我们不再按照教材常规顺序教学,而是借助科研的思维模式,采取“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我们首先给学员演示激光打标机,让学员意识到了解该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然后,指出该设备能够精细打标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聚焦技术;接着,把任务――设计激光打标机输出光路交给学员,由他们自行查阅资料,自学相关知识,并初步给出光路设计;最后,教员对学员的设计进行验收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学员自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修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而且学员作为设计者进行学习,可以初步体会科研的整个过程,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小结

本文以《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了以科研促进教学的一些方法和途径。通过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科研项目指导毕业设计、科研平台拓展创新实验、科研思想改革教学方法等方式,不但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促进了教学实践方法的改革,更把科研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把科研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直接运用到教学中,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推进了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尚丽平.浅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1).

[2]教育部,财政部.1号文件[Z].2007.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7.

[4]曲晓波.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89.

[5]陈建成.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9,(1):131.

[6]唐红艳.以科研促进教学,探索如何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3,24(8):98,103.

科学技术促进法篇7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成立于1984年,是学校处级建制管理单位,1985年进行工商注册取得学校全资的企业独立法人资格。为促进学校科研项目的转化,1992年科技开发部并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自然科学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科技开发的规章制度,成为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为贯彻国家关于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的精神,2000年根据学校有关文件和通知,科技开发部从科学研究部分离出来,与国内合作部、产业管理部合署办公,简称北京大学科技开发与产业管理办公室,充分发挥企业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2007年5月学校为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科技开发部列入学校教务长管理系统,由主管科研教学的常务副校长主管,作为学校处级管理部门独立运行。从1985年起,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到长足发展,科技开发部积极推广学校技术,解决社会技术需求,代表学校签订技术合同额由初期的年均300万元发展到2007年1.3亿元,累计签订技术合同1970余项,涉及合同金额超过15.2亿元,并形成一批以北京大学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技术股份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如方正集团等。

业务定位及发展目标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是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的主管部门,对内统一管理、组织和协调校内各单位的科技开发工作。收集学校高新技术成果,审核、签署和登记各类技术合同;对外代表北京大学与各单位签订各类技术合同,积极推广北大技术成果。承接企业技术难题。并始终致力于促进北京大学与社会各界的科技合作,把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与地方及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以促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在已有灵活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上述业务,同时从北京大学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介入,逐步引导扶植,引入外部资源进行应用性开发研究并实现产业化,从而在技术转移的纵深过程中发挥技术中介的更大作用。促进北京大学在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机构的经营特色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是校内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一方面它是一个学校的职能部门,代表北京大学与企事业大单位签订技术合同,并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学校科技开发合同与经费;建立科技开发风险基金。支持校内重点科技开发项目并承担相应风险。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主体,从事科技成果收集、宣传、推广等一系列属于技术中介范围的技术转移工作并提供与此有关的政策、法律、财务、信息等相关服务。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发挥学校管理机构的管理、组织、协调等功能,同时利用企业的灵活机制,招聘人才,筹措资金,为项目提供法律、投融资、信息等多方位的服务,更好地促进了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支持与合作。

合作伙伴及客户群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拥有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伙伴及客户群。对内,校内科研是进行成果转化的基石,北京大学拥有中高级科研人员3000余人,研究生近万人从事与科研相关的研究工作,立项项目约计1500余项,科研经费8.6亿元。近几年来,科技开发部收集了近500项可转化与合作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和转化。对外,北京大学现已与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负责相关科技合作工作,并且与全国各地的政府科技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各省(自治区)、市、区、县的科技主管部门建立了广泛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地方政府寻求合作伙伴。每年应邀参加各省市各类成果展示交易洽谈会议30余个,展示学校高新技术成果项目,同时将地方企业需求反馈到学校。促成合作。与广东、云南、江苏、辽宁等科技厅设立长效联络机制,开展专项科技项目计划。提供专项活动经费等促进技术转移。

同时。科技开发部与各地的企业保持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接触,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境外企业。并加强与投资公司的合作,借助雄厚的资本金推动成果转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iBm公司、富士通等建立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等多方面、多形式的合作关系,如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验中心,进行项目合作开发。

技术转移及服务的模式与管理方法

多种运行机制下的专业服务与管理职能并重

事业机制。目前科技开发部作为直属学校的处级建制职能部门运行。科技开发部作为校内职能部门,有利于加强校内科研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并能够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学校的科技开发政策,从而保护科研人员从事技术转移的积极性。

企业机制。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985年学校成立了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注册为企业法人,由于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因此在对外合作的商业谈判和一般事项中,科技开发部具有自己独立的决策权。提高了效率,对技术转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只有重大事项或需要学校提供较大的支持时,才报请校领导决策执行。

校长授权机制。可以在合作中利用北京大学的声望,又可以充分发挥科技开发部企业机制灵活的特点。促成合作。由科技开发部代表学校签署正式协议。

科技开发风险基金机制。1996年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建立了科技开发风险基金,目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学校从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中提取的管理费。学校每年将管理费的约40%作为科技开发风险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学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项目研发,防范合同执行中的可能的风险,技术转移中的一些意外费用等。

规范项目管理,完善制度与机构建设

健全并逐步完善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的规章制度。为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正在重新制定和修订《北京大学科技开发管理办法》、《北京大学科技开发收入管理规定》和《北京大学技术股权管理办法》。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保障机制运行。为加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作为处级建制的管理机构独立运行。下设部门分工明确,紧密合作。保证了机构的高效运行。

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统一归口。合同制管理。正在修订的新的《北京大学科技开发管理办法》进一步界定了北京大学的科技成果的定义,及其转化过程中个人与单位以及非独立法人机构与校内外科技开发与合作必须统一归口科技开发部进行合同制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技术负责人在技术合同中的责任、利益,加强技术合同履行的过程管理。

发挥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优势,加强重点项目的过程管理与全方位服务

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优势,对于重点项目在项目初期进行介入,逐步引导扶植,引入外部资源进行应用性开发研究,尽快实现产业化。充分利用多种机制的优势,从技术的提炼集成、宣传策划推广、商业谈判、委托评估、上级部门各种报批。一直到最后以技术持有人的身份

入股企业,并为企业的规划、发展提供后续支持等。科技开发部对学校技术转移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的互动合作模式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的技术转移在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上都体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间相互促进的特点。我们与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建立直接联系,同时广泛接触各地各类企业,建立点面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合作伙伴及客户群。在项目合作方面。利用北大多学科优势,组织跨学科多领域联合开发,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合作模式既有四技合同包括专利技术许可和技术入股,也有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验中心。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到中试产业化的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

近两年来在技术转移及服务方面所取得的业绩

2006年科技开发部代表北京大学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28项,涉及合同总金额1.23亿元,合同到款总额6801万元。2007年度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66项,合同金额超过1.3亿元,合同到款总额7225万元。合同涵盖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化工、生物医药、农业、规划等多个领域,合作伙伴遍及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近两年有42个涉外合同,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2330万余元,合作对象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瑞典、荷兰、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多个国家的企业和机构,较大的合作项目包括与泰国GoldGift公司的合作(合同金额468万元)、与荷兰壳牌公司的合作(合同金额150万元)、与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合作(138万元)、与世界银行的合作(117万元)等。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的技术转移服务收入合计567.36万元。其中425.52万元为科技开发风险基金。

近两年科技开发部收集校内各院系可推广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项目120余个,涵盖农业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汇编印制成册。每年科技开发部将学校的成果汇编提供给各地科技厅局、发改委、高新技术开发区、地方科技园、网上技术市场和企业,积极进行项目推广,同时收集地方科技需求,组织学校教师认真对接。

科技开发部组织参加包括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福建“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展洽会和技术交易会,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技术信息交流,并继续保持和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网、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的联系,借助于网络的平台,与兄弟院校和地方企业进行信息交流,促进产学研的合作。

重大技术转移项目和国家或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签约与成交情况

近两年科技开发部签署的技术合同中,有三项合同金额超过2000万元。7个项目成果是国家“863”、“973”或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在已经成交的680余个技术合同中还有相当多的项目成果源于国家或地方的科技计划项目。其中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中国北方晚古生代过渡层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三个子合同分别是“中国北方与邻区晚古生代‘过渡层’盆地综合对比研究”、“中国北方晚古生代‘过渡层’盆地构造演化研究”、“中国北方晚古生代‘过渡层’地层系统沉积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合同总金额2000万元,已收到前期经费合计750万元。

与北京万坤永嘉科技有限公司及沙钢等签订的《关于成立北达万坤(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合同总金额2500万元。该公司是为人工耳蜗系列助听设备项目转化成立平台,该公司已经进行工商注册。人工耳蜗系列助听设备项目是中古两国政府部门共同关注、支持的项目。这个项目集成了学校多学科领域多项科研成果,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科技攻关、“973”、“863”、国家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大量课题,所取得的一系列有独创性的重大成果,研究人员分别来自电子系、数学系、计算机系和心理系等。这个项目把北京大学在本领域的软件算法优势与古法方面的硬件生产优势相结合,由于现有的人工耳蜗产品是针对西语开发生产的,全部是国外生产,人工耳蜗及数字助听器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将给我国大量的听力障碍患者带来福音,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还获得北京市技术转移专项的经费支持,并出色地通过了项目验收。

对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所做的贡献

北京大学拥有实力雄厚的理科基础,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出。但是这些成果多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乏新发明新创造的科技成果,但是要与产业化接轨还有很大欠缺,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机构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着重加强为地方区域经济需求服务,一方面为国家重大重点科研成果转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各地政府、企业的联系,主动出击。采用多种模式促进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转化的项目为所在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培育和转化原创性成果。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北京大学1993年在我国率先开展了氮化物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以及产业化专项项目的支持,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氮化镓基兰光、白光发光二极管的生产的上中下游一系列科研成果。

科技开发部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先后将大功率、高效率LeD芯片生产技术、白光LeD的封装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成果产业化。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了4家公司,累计吸引社会资金过亿元,技术转化占股过千万元,初步形成了半导体白光照明产业的产业链。

本项目完成了20余项发明专利的申请,其中已经授权专利5项,90余篇。氮化镓基兰光、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成功转化,使得以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中科院半导体所等研究单位为基础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的长周期的高端科研成果终于逐步形成产业链,同时使我国在世界固态照明革命兴起之处。跻身于国际前沿,将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主动出击,着重加强为地方区域经济需求服务

为了进一步使地方的区位、资源、市场与北京大学的教育、人才、科技形成优势互补,促进经济、教育、科技领域的共同协调发展。北京大学现已与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包括云南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河南省、辽宁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西省、甘肃省、江苏省、浙江省、新疆建设兵团、天津等。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作为技术转移机构全面负责相关科技合作工作。

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计划启动以来,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负责组织学校项目与云南省科研单位及企业对接,承接云南省技术难题招标。至今已签署各类合作合同40余项,合同金额超过8000万元。已有十几个项目通过验收。其中“耐热植酸酶基因工程菌株构建及第二代高效、高产植酸酶”和“表面活性剂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两个项目被评为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耐热植酸酶基因工程菌株构建及第二代高

效、高产植酸酶”已在云南推广。

为促进辽宁省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学校与辽宁省开展全方位、高层次、战略性合作,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多次组团分别到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铁岭、辽阳、营口、葫芦岛等地市进行调研走访、展示学校项目,与百余家企业对接洽谈。已达成多个合作意向,签署了9个合作协议。为辽宁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对技术转移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1)积极探索不同运行机制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促进模式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成立以来。在不同发展阶段,先后与产业管理部、科学研究部、国内合作部合并或合署办公,以期更好地协调科研、开发、生产上中下游的关系,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07年5月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与产业管理部分开,作为学校处级建制的管理部门独立运行,成为国内大学中唯一的同时拥有事业机制和企业机制并且独立运行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部门。

(2)提供全方位技术转移服务。创造促进技术转移的新模式

在技术转移的全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促进技术转移的模式。集合学校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专利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资本运作,提供全方位技术转移服务。促进技术转移,对技术转移服务行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设立校内科技开发风险基金,成为本校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的助推剂。

机构的社会信誉情况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成立于1984年,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多次获得嘉奖。下面是近两年来获得的部分奖项:

(1)“使用单层分散型CuCl/分子筛吸附剂分离一氧化碳技术”获得2006年国家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已成功产业化。

(2)2006年11月获“2006年上海青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大赛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青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展”技术交易潜力奖。

(3)2006年获“第十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项目二等奖、个人二等奖。

(4)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2006年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学校与贵航集团共同研制的“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项目被评为“2006中国高校一大型企业合作”科技创新十大案例之一。

(5)2007年获“第十一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个人三等奖。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在2005~2006年度以及2006~2007年度连续两次获得北京市技术转移专项项目的资助,无论在项目转化工作还是机构建设方面都超额完成任务,以各项指标全部优秀。通过了项目的验收。并形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近两年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没有发生诉讼。

机构未来的发展规划

进一步加强科技开发部在校内的协调职能。利用北大多学科优势,组织跨学科联合开发,利用学校科技开发风险基金,依托学校基础研究成果,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向应用成果的延伸。并进而实现技术转移。

利用北大恢复工学院的有利条件,鼓励部分具备应用前景的研究,支持工学院对取得重大应用成果并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利益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国内选择合适的地区成立1到2个产学研结合基地,借助地方的资源形成研发、中试、技术转移、产业化、利益反馈的良性循环,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加强专利的保护和技术转移,支持并资助部分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核心技术申请国际专利,并推动专利技术的授权许可或转让,资助的专利申请费用待专利转让后将收回用于资助新的国际专利的申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科学技术促进法篇8

摘要: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对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技术市场;问题分析;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创造了世界奇迹,却以巨大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代价。据统计,2008年我国GDp占世界比重为7.3%,而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市场中所占比重为17.7%,居于美国之后,位列全球第二①。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严重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功能的技术市场,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1 中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技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978~1984年为技术市场形成的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完成了技术市场的观念转变、初步尝试的工作。1985~1991年为技术市场的形成时期。

   在这一阶段,随着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技术合同法》出台和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技术市场是社会主义生产要素市场的论断,我国完成了技术市场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1992~2001年为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逐步由重点培育商品市场转移到重点培育要素市场,《科学技术进步法》出台,我国技术市场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建立,管理日益法制化。加入wto以后,技术市场进入深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任务主要是把我国的科技水平从纯学术研究、技术引进过渡到以提高自主原始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的发展阶段。目前,技术市场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的纽带。

   1.1 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多年来,我国技术交易日趋活跃,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合同成交总额持续快速增长,从1988年的72.5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2 665.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3.0%。其中,1992年增长率为历年来最高(38.1%)②,这与当年我国步入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此后技术市场增速减缓,尤其是1994年技术合同交易额出现负增长(-8.6%);1998年又有较大的增长,这与科研机构的市场意识加强、企业和技术中介日益活跃有关;

   “十五”时期,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速逐渐稳定,年均增速为15.2%,超出同期GDp增长率(9.6%)近6个百分点。同时,技术市场成交额与GDp的比值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991年为0.44%,1993年上升至极值点0.59%,1996年由于经济形势变动降至最低点0.42%,随后逐年提高,2008年达到最高值0.89%。

   1.2 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有序的技术市场管理体系。一是管理监督体系。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已建立国家、省、市(地)、县四级1 000多家技术市场管理机构,管理人员3 000名左右;共有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1 200家左右,从业人员2 000多名,形成了较完整的技术市场管理监督体系。二是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据调查统计,全国网上技术市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办的技术交易网站,如“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网”、“中国技术联播”、“中国技术交易网”等;另一类是由省市政府部门主办的技术交易网站,如“北京技术市场”、“江苏省科技成果网”、“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中国海峡技术交易网(福建)”、“创业网(重庆)”、“安徽省技术市场”等。2006年6月14日,科技部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正式启动全国技术合同网上认定登记系统。

   1.3 技术市场运作规范化、法制化

   市场经济需要用法律来规范和调整,技术市场也不例外,相关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促进了技术市场运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合同法》为主要框架的法律体系。为保持技术市场法律政策的稳定性我国又重新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技术合同认定规则》和《技术合同示范文本》。2008年7月起施行的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将新时期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目标、方针、战略上升为法律,对技术市场有了更多更全面的描述,将使技术市场的管理有法可依、工作更加有序。另外,各省(市、区)陆续出台地方性的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一个比较完整的市场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

   1.4 技术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加强

   近几年来,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和地方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多次组织人员赴国外考察技术市场和中介机构发展状况,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与此同时,《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软件出口管理和统计办法》、《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及《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促使国际技术贸易不断增多,技术出口额连年增加。到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4 156.11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额比重达29.1%。

   此外,技术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推动技术引进。

   技术市场为国际技术转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大力引进技术发展本国经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008年我国从国外引进技术合同10 170项,金额为271亿美元;同时,技术引进主要涉及机械、电子、能源、交通、信息和化工等领域,而这些行业都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2 中国技术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市场的发展滞后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十四大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建设好技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20多年来,技术市场在市场体系的法律、法规、政策监管等方面有了不少进步,但比技术市场起步晚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可谓后来者居上。

   相比之下,技术市场有些滞后了。据测算,2006年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程度仅为57%③。而根据国家商务部认可的测算结果④,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2003年为73.8%⑤。可以看出,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于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步伐,因此,虽然我国技术市场已经形成,但发展尚需完善、水平亟待提高。可以说,技术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技术市场的发展不是自觉的,而是不规范的,属于跟进型和被动型。

   2.2 企业作为技术市场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我国技术市场主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企业既是技术供给方,又是技术需求方。但由于企业制度等原因,很多企业在技术市场中的行为有很大的短期性,追求的是短期受益,企业对国内技术需求的动力不足,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⑥。另外,据统计,我国企业的消化吸收强度(用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的比值表示)2008年仅达0.242,而世界发达国家消化吸收与引进的经费投入一般为3∶1,韩国消化吸收与引进的费用比例更是达到5∶1⑦。在技术供给方面,由于企业投入的技术引进和研究开发的资金和力度不足,科技型的企业占的比例太少,制约了企业的技术供给,其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虽然我国国内企业专利数量占国内申请总量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15.5%上升到2008年的41.2%,但仍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

   2.3 技术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

    价格是技术商品交易的核心,技术商品价格决定技术商品的供求关系。我国技术价格调控管理缺位,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定价不规范。技术商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技术产品的价格评估带来了一定难度。而我国目前技术价格评估管理不规范,技术要素的价格评估、知识产权管理隶属不同部门,造成市场分割、价格信号失灵,导致技术市场效率低下。我国技术商品交易价格突出存在着“一低、一高”的问题,即:“一低”是国内技术商品的价格远低于国外引进技术,比如2008年前者为每份合同为117.75万人民币,而后者为每份合同266.80万美元,以2008年的平均汇率6.95人民币元/美元折算,技术引进合同的价格约为国内技术价格的16倍;“一高”是指我国技术交易的成本过高,由于我国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中介机构的功能和服务水平较差,增加了技术交易信息获取的难度和成本。

   2.4 技术市场政策法规与监管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没有一部专门针对技术市场的法律规章,技术市场的政策法规在国家层面上缺位,导致各地的技术市场监管不统一、交易行为不规范,技术交易人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增加了技术交易的风险成本,影响了技术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与发展。

   另外,我国技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伴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进行的,在管理上依旧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烙印,如地区封锁、条块分割和部门所有等。与此同时,技术市场监管呈现弱化趋势,在国家层面上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仍然存在,但各地技术市场管理部门多数被精简或者合并,人员减少,并且多为兼职,致使技术市场监管不到位和不规范的交易行为普遍存在,使得技术市场的监督管理缺乏有效的宏观指导和规范。

   2.5 技术市场缺乏与其他要素市场的深层次互动

   我国要素市场发展不平衡,技术市场遇到了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尤其是资本市场。要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首要任务是建立风险投资的金融体系,并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政策环境。发达国家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风险投资的方式解决从技术开发到商品化过程中的资金制约,而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我国风险投资环境建设一开始就采用了政府主导型的运作模式,表现为风险投资机构多由各级政府出资设立,基本按照国有企业模式运营。这种政府主导模式在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合理性逐渐暴露,非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已经严重制约了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的培育功能。因此,如何使技术市场、资本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满足创业型高新技术与创业资本的对接,以及创业资本以转让超过收益权方式回收投资的现实需要,是技术市场面临的一大难题,解决好这一难题将促使技术市场得到深层次的发展和全面提升。

   3 促进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技术市场的发展仍需完善,水平亟待提高。如何有效地促进技术市场的发展,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本着“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具体而言,技术市场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发展的动力以市场需求拉动为主;政府发挥其宏观指导的职能,依靠市场协调完成微观的技术经济活动。

   3.1 完善技术市场价格机制

   建立一个既适应市场需求、遵循国际惯例,又符合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技术市场价格机制和服务体系,仍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一方面,针对大多数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技术商品,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宏观调控,实行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价。为此,有必要出台与技术价格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价格行为,逐渐完善技术价格形成机制,并最终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技术资源。另一方面,完善技术评估机制。一是健全技术评估政策和法规体系,促进技术评估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有必要加强立法促进技术评估工作规范化,为技术评估工作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二是制定完善、科学的技术评估方法,有必要对经评估的技术商品的价格进行跟踪、监测,并对需要评估的技术成果所有者提供咨询服务与定价指导,以保证技术商品价格能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增加技术评估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既要对技术评估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监督;又要建立完善的公示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团52科 学 管 理 研 究

第28卷 体和公众的监督力量,提高我国技术评估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四是加强技术评估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功能齐全的技术商品价格服务网络,为技术市场主体获取信息提供便利,也为技术评估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3.2 培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要真正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必须培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首先,完善企业产权和管理制度改革。

   有必要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培养企业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意识,促使企业行为长期化,从而激发企业对技术的内在需求。其次,设立研发机构,加大企业技术投入。企业的研发机构可以最大效率地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不能仅限于被动地吸纳科技成果,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研发,强化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再次,慎重选择需引进的技术,重视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当前从国外引进技术的数量和金额不少,但关键问题是要加快消化吸收的速度,以提升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通过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加强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最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必要加强对小企业,特别是小型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支持,政府应在税收、审批和管理制度上进一步放宽限制;同时,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技术活动提供便利,促使其发挥巨大的创新动力和活力。

   3.3 加强政府监管,完善法规政策环境政府的宏观调控、激励和保障机制,为技术市场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因此,要建立公平、公开、等价的交易原则,促进技术市场的法制化与规范化。

   政府应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率”的原则,明确技术市场监管、行业管理部门职责,加强技术市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分工明确、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富有活力的技术市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加大技术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技术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以非法手段侵害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权和以假冒伪劣技术欺骗社会弱势群体的行为进行重点整治。二是进一步完善技术合同登记制度,强化监督机制,规范技术交易行为,加强技术市场运行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技术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技术安全。

   有必要加快技术市场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法律体系包括以下4个层面: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现有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对于规范技术市场的活动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深入贯彻《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等法律,健全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研究制定并出台《全国技术市场条例》,形成系统配套的全国性技术市场法律、法规体系,为技术要素市场运作和司法运作提供依据,为建立公平、竞争、有序的技术要素市场提供进一步的法律保障,使我国技术要素市场步入法制化建设轨道。

   3.4 加强技术市场与其它要素市场之间的互动

   3.4.1 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完善风险投融资机制 一是进一步拓宽风险资金来源,除了加强政府和企业投入建立的风险基金外,还要积极吸引国外风险资本和国内民间闲置资金加入。二是完善风险投资资金的退出机制,建立或完善技术产权交易组织,加强对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立法与监督,为创业风险资本提供进入与退出的通道。三是在发展商业性创业基金的同时,建立政府风险投资基金,以协助商业性创业基金对企业的投资。四是完善政策支持,政府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担保、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流动,通过建立专项技术项目资金、产业发展基金等,调动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的积极性。

   3.4.2 促进技术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吸纳高素质人才 技术商品的转移利用,要辅之以劳动力的流动,与各种形式的专业人才流动相结合,因此,技术市场的发展,必须以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动为保证,这就必须有劳动力市场的支持与配合。

   有必要不断创新人事人才工作机制,为劳动力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便利,有力推动技术流动与人才流动的结合,使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总体战略格局。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Bp世界能源统计2009》.

   ②技术合同交易额的增长率按其可比价格进行计算。由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技术合同交易额为当年价格,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本文根据GDp缩减指数对其进行缩减。

   ③张江雪从技术市场主体发展程度、技术市场运行的完善程度、技术市场法律政策环境的保障程度和技术市场的效益等四个角度出发,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对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程度进行了衡量,该指标体系得到技术市场领域权威专家的认可。其相关论文《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程度的测度》发表在2010年的《科研管理》杂志。(下转第63页)第4期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53势。上述现象表明,中国近年来在基础研究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积极参与态度使其国际科技合作成果产出数量增长喜人,在发展速度上是一种快速奔跑的状态,而同期日本则维持了一种稳定中略增的态势。

   5.2 中、日两国通过SCi国际合著论文反映出的近年基础研究领域国际合作均是一种宽领域覆盖、学科力量分布广泛的格局两国各自SCi国际合著论文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每年均在200个左右。但是,中、日两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学科分布既有共性又有差异。SCi国际合著论文数量排名前10位的学科中,两个国家相同的学科有7个,这说明两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具有互为支撑的基础。SCi国际合著论文的数量统计和学术影响力水平统计显示,目前两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国际合作中均未形成绝对强势的学科。相对而言,多学科材料科学在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是比较优势的学科,而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则是日本国际科技合作中较为优势的学科。

   5.3 中、日两国近年来均已在基础研究领域建立了全球合作网络,各自的合作国家/地区数量每年均已超过100个,分布遍及五大洲根据SCi国际合著论文的数量表现,中、日两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国际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具有较多共性。两国各自的重要合作伙伴均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地区。尤其是美国,在中、日两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布局中均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并且,中、日两国与美国合作最多的学科领域同为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这清楚反映了美国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中的科技竞争力。

   5.4 根据5年来SCi国际合著论文统计,可以清楚看到中、日两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科研主体均集中在高校和专业科研院所,尤其是具有科研能力的大学中国科学院是中国参与基础研究领域国际合作最多、成果最为突出的机构代表。但是,将中、日两国的大学相比较可以发现,日本的大学无论是在SCi国际合著论文数量上还是在论文影响力指标上的表现,总体要好于中国的大学。尤其是将进入两个国家各自SCi国际合著论文数量排名前5位机构的大学进行比较,这种差距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这表明我国的部分科研机构在SCi国际合著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④中国商务部2003年曾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承担“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重大项目研究,该项目的研究成果《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成为中国商务部向欧盟要求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时所提交的重要材料。同时,该报告获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研究奖和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因此,本文将该院的研究成果作为相对权威的测算结果。

   ⑤数据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05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3.

   ⑥汪建成,毛蕴.技术改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机制〔J〕.

   经济管理,2007,(3).22-27.

   ⑦傅正华,林耕,李明亮.我国技术转移的理论与实践〔m〕.

科学技术促进法篇9

关键词:青岛 科技创新 促进条例

1.实施国家科技进步法以来青岛科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1青岛科技发展现状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实施《科技进步法》有力地推动了青岛科技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成效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

1.1.1科技进步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为落实国家《科技进步法》,青岛市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包括《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青岛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办法》、《青岛市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等,营造了依法推进和保障科技进步良好的政策环境。

1.1.2科技投入增长机制逐步形成。2009年青岛市R&D经费支出,由2001年的21.58亿元,增长到105亿元;2009年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由2001年的2.0497亿元,增长到10.9亿元。

1.1.3高技术产业规模逐步壮大。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4427.53亿元,同比增长1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6.51%,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573亿元,同比增长22.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7.01%。

1.1.4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目前,青岛已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家、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校、科研研究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创新服务体系。

1.2存在的问题

1.2.1科技投入总量不足。近年来,尽管青岛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逐年增长,但与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比较,2009年,青岛市全社会研发投入105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2.1%,排在第6位;财政科技经费投入10.9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为0.22%,排在第9位。

1.2.2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偏低。2009年,青岛市专利申请8754件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第10名,成交总额14.21亿元,排名第13。科技活动产出水平长期偏低是制约青岛科技进步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之一。

1.2.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虽然走在山东省前列,但增长后劲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青岛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家电领域为主,处于低速增长期;第二,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核心技术相对较少,利润较低;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长期规划,缺乏科技招商意识和配套政策;第四,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较小;第五,尚未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1.2.4科技资源缺乏有效整合。青岛拥有十分丰富的科技资源,2009年,全市共有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490家,重点实验室104家,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达1547台(套)。长期以来,各种科研资源难以打破单位、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导致了科技资源重复配置而不能合作共享,造成了大量的闲置浪费,严重影响了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1.2.5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有待完善。青岛科技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对大规模技术创新形成了制约。如何为科技型企业等新兴产业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其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2.国内外科技立法的经验借鉴

2.1国外科技立法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各国独立的科技创新立法较少,大都散见于其他法案之中。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为科技创新促进和保障进行专门立法的现象。英国1965年制定了《科学技术法》,规定了国家的科技发展目标、组织形式等。此后,美国、法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先后制定了本国的科技法,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子法,如创新保护立法、创新促进立法,使科技立法逐步走向独立化和体系化。

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立法覆盖了科技研发、技术市场和技术贸易、科技成果转化和保护、科学创新环境、科技奖励、高技术发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等领域,涉及税收制度、科研设备快速折旧制度、科技投入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一系列具体规定。部分国家还将科技立法与科技发展战略相互配套,如日本在每成立一个国家研究机构或制定一项重要的科技计划、科技战略时,日本议会都制定一部相应的特别法,对政府的资金投入数量做出明确的规定,对重要的科技计划及科技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明确保障措施,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综合国外的科技立法,可以看出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有利于科技、经济发展的体制,并采取强有力的法律措施,来保障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达到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目标。

2.2国内立法现状

目前,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已经有12个城市进行了“科技进步条例”或者“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专项立法。自2007年国家修订颁布新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以来,许多城市的人大和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立法工作,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加强科技创新立法不仅必要,而且非常紧迫。深圳、重庆等城市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深圳早在“十五”期间就启动了《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并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颁布施行;重庆市于2006年启动《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工作,于2009年9月1日正式施行。

科学技术促进法篇10

关键词:科技传播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知识经济

一、前言

20世纪的社会是在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发展的,一方面是社会的迅速转型和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人们在这些领域中也不断遭遇一些严重的困难。这一特征同样也体现在科技传播的发展中。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科技传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随着现代电子和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科技传播拥有了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无论是在过程优化还是在增加新的传播媒介、开辟新的传播渠道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保证了科技知识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和扩散,使科技传播跃升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传播也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困难:文献量的急剧上升导致科技情报大量湮没;“情报何其多,而又不够用”的矛盾更加突出;专业人员要花更多的时间查找相关的专业资料,但同时却又受到担心会错过重要信息的心理折磨等等。

在我国,类似的问题不仅同样存在,而且由于政策和措施上的某些失误,与之相关的另外一些问题更加令人担心。比如,图书馆事业停滞不前,科技情报业萎缩,学术出版物市场萧条,科技期刊发行量下降,甚至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技术推广网络接近瘫痪等等。这类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而彻底的解决,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瓶颈”问题将会更加严重,而且在知识成为战略性资源的时代将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亟需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某些根本制度上做些必要的工作,建立一个能集“迅速汇集”、“及时提炼”、“便捷输送”、“扩散应用”诸功能于一体的科技知识传播网络,特别是在国家宏观层面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传播力量,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二、科技传播及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

科技传播是指科技知识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共享的过程,包括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技术推广等基本过程,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发现者、拥有者传递输送到知识的接受者和应用者,促进他们学习、分享和应用这些知识信息的任务。科技传播从来都是人类传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专业领域的知识交流是科学家获取最新科技情报的基本途径,是启动知识创新的基本前提;科技教育服务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普及一起,促进社会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伴随着技术推广的知识传播,则会有力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和经济功能。

19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的态势日渐明显,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和信息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也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动力。知识经济的这样一种特征,决定了科技传播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知识和信息必须经过传播扩散之后,才有可能被应用于社会领域,从而产生实际的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科技传播一直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譬如有效帮助科学家及时获取最新科技情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有效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知识源动力;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有效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知识水平,为科技知识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等等。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传播的这些功能将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但同时,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传播还将具有这样的特殊作用:

(1)有效促进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实现知识信息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知识经济时代将是一个建立在对知识和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基础上的社会发展阶段,知识和信息将成为这一时代的战略性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各层面的决策质量和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影响到社会进步的速度和质量。现代科学已为人们建造了一个足够丰富的知识宝库,而且这一知识宝库每天亦因大量新的科技信息的产生而得到扩充,及时开发利用这一知识宝库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价值。而同时,社会对科技知识信息也存在着广泛的需求,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单位所作的一项调查,用户最需要的信息仍然是科技信息(72.9%),远高于对其他类信息的需求(如经济信息为42.3%)。然而直到今天,科技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影响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知识信息传播的不畅应该说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在数量巨大、迅速激增、专业性强的现代科技信息环境中,由于加工和传播手段的相对滞后,相当数量的科技知识信息被淹没在科技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大量有实际用处的科技信息无法被及时输送到需要它的地方,知识的利用者在面对科技信息的汪洋大海时更不知道该到何处才能找到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其结果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阻碍。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传播事业的建设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只有拥有了更为有效的知识加工和传播手段,才能提高知识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2)有效连接知识创新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实现知识的转移,促进知识的应用。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承认并强调知识创新和应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相对忽视传播所起的作用。但实际上,传播过程是连接知识创新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是促进知识创新活动和知识应用活动良好互动的一个重要中介,一旦缺少了这一环节和中介的支撑,知识在社会中的运动就会受到阻碍。新知识是科学家们知识创新的结果,最初只是科学家的“私人知识”,经过专业交流才可以成为科学共同体内的“公共知识”,但是如果不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些知识就只能在科学共同体内“循环”,无法转化为可共享的“社会知识”,进行“体外循环”,进入应用过程。科技传播的基本功能就是把科学家所创造的新知识向外输送和扩散,提供给社会上的知识应用组织进行应用,因而具备了一种连接功能。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原因,人们把知识的扩散传播与知识的生产、应用并列为知识经济发展所应依赖的基础之一。

(3)促进知识社会的形成,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形态,要实现向知识经济的转移,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多一些科技知识的产出或多培养一些科技精英,而是要依靠社会的全面科学化、知识化,需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知识水平。在这一方面,科技传播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不仅可以提高广大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科技知识水平,促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且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示范科学技术所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如科学方法、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借以启迪民众的思想,改善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们行为方式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提高对各种伪科学的辨识能力,推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专业化的发展,给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带来了困难,现代科技工作越来越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专业知识也越来越超出人们的经验知识,不仅普通民众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变得越来越困难,即使是那些在某专业有较高造诣的专家们,一旦进入其他领域也往往成为“科盲”。最近一些年来,一些科技组织对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调查,结果表明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不容乐观。(我国的情况更是如此,13亿人口中,科盲达5亿之众。)因此,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运用科技教育、科学普及等多种传播途径,向人们(包括那些专家们)广泛传输现代科技知识甚至是科学常识,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难想象在一个民众不能充分掌握和理解科学技术的国度里,国民素质能达到较高的水平,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能有较快的速度,国家经济能跟上世界知识经济的步伐。

三、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及其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实际上,早在几十年前,科学学的奠基人贝尔纳就曾呼吁人们要对科学传播的整个制度进行一次更加彻底的改组,建立一个系统,或者说服务体系,来对科学情报进行记录、归档、协调和分配,以全盘解决科学交流的问题,包括科学家们之间交流的问题和向公众交流的问题。但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一问题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科技传播中所出现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在经济发展即将实现重大转型、在人们积极构建服务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再次提出这样的呼吁,把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强建设。

所谓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是指由承担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与推广等科技传播任务的机构、组织(包括各类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培训组织、各类专业学会、科技出版机构、科技媒体组织、科技咨询及中介机构等)构成的网络系统,它承担着科学技术知识传播与扩散的任务,服务于知识的创新与应用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专业化,科技信息流分层现象和科技传播过程功能分化现象的日益明显化,现代科技传播已被明显地区分为“高位”的专业交流、“中位”的科技教育和“低位”的科技普及推广三个层次。因此,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从结构上说,应包含三个基本的结构:专业交流系统、科技教育系统和普及推广系统。

专业交流是科学家们在专业范围内相互交流最新科技情报的过程,主要通过科技期刊、专业学术会议、合作研究、个人交流等途径进行,、出版专著、撰写研究报告、参与专业问题讨论是其主要的交流方式,目标是给同行们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数据及研究方法等,以实现同行们间的及时共享。承担专业交流任务的主要是各种专业科研、学术组织以及专业出版机构等,这些组织机构是专业交流系统构成的基本内核。

科技教育以科技知识的传递为基础,通过知识传播过程把科技知识及相关的知识创新方法传授给受教育者,使他们掌握科技知识,学习创造方法,获得运用知识的基本能力。科技教育服务于社会的人材培养,连接知识的创新与应用,既可以为知识创新系统输送人才,亦可以为知识应用系统输送人才,全面服务于社会的科技进步。承担科技教育的主要有各类教育和培训组织,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一些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等,它们是科技教育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科技普及和推广是面向普通民众和知识应用组织的一种传播过程。在科技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的情况下,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方法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已成为一项须有一定专门组织来推动的专门工作。服务于科学普及和科技成果推广任务的一切机构组织构成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中的普及推广系统。

随着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形态发展趋势的日益明显化,各国政府和专家们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问题给予了密切的关注,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执行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任务,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结构的研究中,一般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的创新系统、传播系统和应用系统等一些基本组成部分。之所以人们把科技传播系统列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科技传播系统对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科技传播系统是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得以良好运行的一个支撑系统。这种支撑作用首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创新系统和应用系统输入知识信息;二是为创新系统和应用系统提供人才资源。比如就科技传播系统对知识创新系统的支撑作用而言,如果没有相关的机构组织承担专业交流的任务,科学家们仅靠自己个人的力量获取最新的资料数据,那必定严重制约科技创新的效果和效率。有关资料表明,一个专业人员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所接触的专业文献也不会超过专业文献总量的5%。在现代科技信息激增的情况下,专业机构的工作已成为提高交流效率,进而提高知识创新质量和效率的一个基础,成为知识创新系统得以良好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样,科技传播系统也是知识应用系统良好运行的基本条件,一旦失去了这一条件,知识应用系统就可能无法及时得到知识和人才的支持。

其二,科技传播系统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一种联络机制,对促进创新系统与应用系统间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社会分工的原因,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往往由不同的社会组织承担,被封闭在两个不同的社会组织系统内。一般而言,知识创新主要由各类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型大学来承担,知识的应用则主要由社会的其他部门,特别是企业来完成。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间非一体化格局,天然地需要一种有效的联络机制,如果缺乏这种联络机制,二者就无法相互合作、良性互动,导致国家创新体系丧失其系统整体功能。(在我国,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政策和体制因素导致联络机制不够完善。)科技传播过程正是建立这种联络机制的基础,科技传播具有有效连接知识创新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的功能,可以把科学家们创造的“私人知识”转化为可共享的“社会知识”,提供给社会上的知识应用组织,引导技术创新和生产应用,同时又可以通过其双向传递功能,向知识创新系统反馈应用系统的科技需求,促进两个系统间的信息流动,建立系统间的互动机制。

由此可以断定,科技传播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及良好运行,对于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我们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给科技传播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保证国家创新体系能成为一个功能完整的、各系统相互促进的网络系统。

四、加强平台建设,促进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的建立

在建设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提高科技传播的效能与效率,把社会上的科技人员、科学研究组织、科技教育组织以及科技团体和科技出版、科技宣传等机构组织起来,纳入一个系统整体中,建立一个包括专业交流系统、科技教育系统、科技普及推广系统在内的功能互动系统。我们认为,为更好地建设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必须加强以下四个支持“平台”的建设:

(1)组织平台建设。任何一种科技传播过程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得到某个或某些科学组织、传播组织的支持;一旦失去了组织平台的支撑,科技传播只能自生自灭,没有长久的生命力。组织平台的建设主要是指对各类各层科技传播组织的建设。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两类基本的传播组织,一类是专门从事传播工作的组织,如科技出版机构、科技社团、图书情报机构、大众传播媒体等,另一类是各类科研机构和大学等,它们的基本任务虽非传播知识,但在活跃和支持社会的科技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后一类组织,近些年来国家已通过组织一些重大的“科教工程”(如“211工程”、“星火计划”等)加强了建设。但在构建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方面,仍然缺乏明确的系统意识,现有的措施中也较缺乏机制建设方面的考虑。我国的科技机构和传播组织在数量上是庞大的,但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相互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在传播知识方面缺乏有效的衔接,无法形成集团优势,组成一个科技传播网络,因此在组织建设中,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系统机制,促进各类科技组织和传播组织在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联合。

(2)产业平台建设。产业平台的建设是指通过国家政策与措施的引导,加快科技传播产业化步伐,利用产业化促进科技传播的发展。在促进科技传播事业发展中,政府曾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建立了大量的科技传播组织,如各种科技情报机构、各类科技出版机构等,也曾组织过一些大规模的科技传播活动,如科技下乡、科技传播行动等,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传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而且随着政策的调整,科技传播事业出现大面积的滑坡。我们认为,适应于市场化发展,科技传播的建设应该在分层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建设方式。政府除直接投资和管理影响重大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科技传播活动、建立一定的基金(如科技著作出版基金、技术推广基金等)择优资助一些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科技传播和推广活动外,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发展科技传播产业。比如促进各类图书情报机构进行面向市场的改革,在规范现有科技咨询和中介机构运作的基础上扩大科技咨询和中介市场,鼓励产学研组织与传播机构组建科技情报联合体等。科技传播产业化不仅符合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且也符合国际信息传播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3)技术平台建设。传统的科技传播主要建立在印刷技术基础之上,随着科学技术在传播领域的深入运用,传播技术自70年代以来得到了巨大发展,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发了一批新兴的传播技术,包括有线电视、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数字通信技术等,实现了传播技术的一次新的跃进。特别是当这些新媒介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结合并被应用于科技传播领域之后,有效促进了传播模式由过去的手工方式走向自动化,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模式,大大扩展了科技信息传播的范围,加快了科技传播的速度,提高了科技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使现代科技传播开始具有了便捷化、及时化、远程化的特点。以现代传播技术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中心,为科技传播建立一个系统的技术平台,实现信息储存、处理、传送一体化,将是未来科技传播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因此在建立国家科技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以提高科技信息、数据、知识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为目标,建立一个综合的传播技术体系平台,实现传播技术的网络化、电子化、远程化,以充分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知识共享。

(4)政策法规平台建设。虽然过去国家对传播事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就总体而言,并没有建立一种科技传播良性发展的机制。在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并通过执行这些政策法规引导和促进科技传播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科技传播政策和法规建设已有了良好开端(如北京市颁布了科普条例),但由于对科技传播缺乏应有的深入研究和足够重视,尚缺乏系统的法规政策建设。科技传播的法规政策平台应是一个综合性的法规政策体系,既要包括对科学家个体、各类科技组织和传播媒体、政府部门在科技传播中的权利与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还要包括建立专业交流、科技教育和科技普及推广的相关运作规则,特别是应有明确的科技传播组织法、科技传播产业化政策和传播技术发展战略,立足于为科技传播事业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提高我国科技传播的整体能力,保护并提高科技人员传播、推广科技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科技传播事业的整体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传播对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翟杰全.科学传播学:一个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j].未来与发展,1990(5).

[3]翟杰全.论科技传播[n].光明日报,1998.9.4.

[4]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3).

[5]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