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5:35

生物科学的认识篇1

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如下: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该学科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学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根据研究内容,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来源:文章屋网)

生物科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生物科技风险意识;问题;对策

一、概述

生物科技风险,是指由生物科技方面的不确定性给行为主体造成的损害的可能性。当工科大学生作为科研活动的行为主体,其科技风险意识对科研活动的开展、科技成果的应用至关重要,而具体到生物科技相关专业,大学生的生物科技风险意识决定着其是生物科技风险的规避防范者还是制造者。出于个人防范科技风险、提升生活质量的动机,理工科大学生也必须提升自己的科技风险意识,在科研源头规避生物科技风险。本文对北京部分理工科院校的生物科技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对生物科技风险这一“被制造出来的风险”相当的木然,对生物科技风险的认知停留在普通民众的认知水平,大学生的生物科技风险意识现状堪忧。

近年来,生物科技风险在学术界、政界、社会公众等领域引发热议,如何有效规避防范科技风险成为重点议题。究其根源,我们应当在生物科技风险的源头寻找解决措施与方案,大学生这一潜在生物科研主体成为本文探讨研究的重点。唯有在意识形态层面注重科技风险意识的培育,才能正确的指导科研活动的开展与科技成果的论证,最终把科技风险扼杀于实验室,将具备科技性、效益性的科技成果在生产生活领域予以运用推广。

二、当工科大学生生物科技风险意识现状

1.大学生科技风险知识匮乏,生物科技风险意识薄弱。笔者对生物科学专业方向的大学生问卷进行分析,发现:近70.9%的学生对科技风险的定义认识不足,近41.6%的学生无视自身科技风险意识的培养。当前大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双刃剑”的特性认识还仅仅是停留于对现实科技后果的认知,缺乏对科技研发、应用过程中的理念风险、过程风险、结果风险的全面认识。对专业领域的科技风险意识缺乏主动性认知,对自身的理论素养及生物科技风险意识缺乏有意识的培养。

2.学校对大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环节方面的科技风险意识培养欠缺。笔者在对相关学校的课程设置分析后发现:理论性课程偏多,实践性课程偏少。大部分理工类高校十分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实验、企业实习、研发跟踪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的第二课堂缺少设置。诸如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此类方法论课程开设情况令人担忧,大学生在实践环节难以找到意识层面的指导。

3.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的科技风险意识的培养塑造缺少监督。大学生懈怠于自身科技风险意识的培养,为科技风险事故的滋生“营造”了空间。社会公众的科技风险意识具有滞后性,社会舆论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起到“追杀”的作用,这对于科技风险的预防规避效果甚差。理工科大学生作为生物科技研发的一大主体,在缺乏社会监督的模式下极易忽视科技风险意识的培养塑造,只是某些带有潜在风险的科研成果危害人类。

三、造成理工科大学生生物科技风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学生个人层面

①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的学识积淀是影响其生物科技风险意识高低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自我要求更加宽泛,不再单方面注重理论素养的积淀和专业知识的储备。大学生作为相关学术科研活动的基本认知主体,在知识探索、科研成果的培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是指导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必备条件。现阶段,大学生往往借助实验课题来开展自己的科研活动。但是科研选题具有不确定性,如缺乏完备的知识储备存在知识盲点外加现代生物科技的复杂性。有限的认知在此种情况下会忽视对科技风险的重视,进而难以具备指导科研进程的科技风险意识。

②学术道德素养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生物科技风险意识的关键因素。在个人荣誉和物质利益等的诱惑下,学术界单方面追求学术建树,忽略学术成果的科技风险,造成严重科技风险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在大学生的科研活动中,主要指实验材料的选取、流程的选择、科研成果的论证等方面。如若缺乏较高的学术道德素养,则难以对科技风险有系统的了解认知,对科研成果难以做理性论证。诸如:转基因食品的研发应用,我们看到了其积极方面却无形中忽视了对其给人类身体机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学术道德素养才能形成较高的科技风险意识,进而对生物科技成果的研发活动起到正确的引导与评判。

2.学校层面

①相关实验室规章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无法正确的规范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实验。大学生的科研项目大多是借助学校的实验室来开展完成的,但是没有明确细化的规章制度对相关实验流程进行规范,则会造成学生主观意识不重视客观实践不认真地现象的出现。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对实验废弃物的处理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致使出现诸如:有害气体泄漏、病原体外泄等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②课程内容设置偏重理论的阐述,缺乏与科技风险相结合的实践。教师以完成量化的教学任务为目的,对学生的科技风险意识培育不够。此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在运用时出现偏差,对相关科研成果的长期效益和负面效应考虑不足。在现阶段的科研进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与评判者的角色,学生的生物科技风险意识与教师有很大关联。

③对生物科技风险缺乏系统明确的评述。当前,伴随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外来物种引进等热点问题的出现,社会公众对生物科技风险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回归到学校层面则由于教学计划的周期性,外加对学术界生物科技风险的论述缺乏系统规范的评述。致使学校难以将对生物科技风险的认知与规避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面,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在意识形态层面树立科技风险意识,继而难以采取明确细致的措施应对生物科技风险。

生物科学的认识篇3

关键词:科学素养教育;牛顿第二定律;物理知识

目前,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是我国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普遍观点认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与技能;理解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物理科学知识是构成人类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同时物理知识在形成和运用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教育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课堂教学作为物理知识获得的主渠道,就是要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家的发现及思维过程,拥有积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理解物理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以"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为例,探讨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有关科学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

一、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真实表达式的学习,从中认识到了物理定律的本质

中学物理教材通过验证性的实验,归纳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并给出了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而在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的历史过程中,其真实的表达形式是,即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其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并由此推出动量守恒定律。当时牛顿清楚地知道物体的质量是个变量,意识到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存在某种联系,因此他没有将从微分号中拿出来。牛顿意识到的动质量和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是牛顿力学中辩证法的体现,牛顿力学中蕴涵了相对论的因素。

奥地利科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认为,牛顿第二定律应该理解为力是物体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即,这个表达形式就是我们现在中学教学中提到的。而马赫当年的目的是为了牛顿力学的普及、推广和应用。为了牛顿力学的通俗化和实用化,马赫把质量从微分号内提了出来,由变量改为常量,免去了微分运算,使得具有初等数学水平的人也可以掌握和运用该定律,但是此时的牛顿第二定律对高速运动的物体就不适用了。马赫对定律的思考方式,使牛顿力学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但同时我们也会意识到马赫的思想歪曲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本质。

教师在知识的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形式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既能体会到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又能认识到科学知识内在的本质,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背后隐含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丰富智慧和科学思想。

二、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牛顿第二定律,加深了对物理学方法的理解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是在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建立起来的重要规律。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控制变量的方法、减小误差的方法都是重要的物理学方法。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亲身操作、记录数据、处理数据、画出图像、由图像得出结论,学生经历着发现规律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思考小车与木板之间有摩擦力,怎样才能平衡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为什么小车质量要远大于小桶和砝码的质量?处理数据时需要做出图像,图像如果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那么就能证明,当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但学生们却发现实际做出的图像有些弯曲,为什么会弯曲?学生们还对实验提出了改进建议,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做出图像,还有的学生提出用气垫导轨来代替木板做实验等多种实验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实验的关键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误差尽可能小的方法或途径来解决问题。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还指出目前人们还可以用传感器开展实验的设计与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非常接近,让学生们课后查阅资料。此时的教学过程已经不仅仅是验证实验了,而是一种探究与创新相结合的探究过程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科学知识充满了兴趣,像科学家一样积极地设计实验,学会提出问题,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更好地理解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意义的理解,反映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生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的表达式。对于其中的,教师通常是引导学生分析物理学具有简洁美,研究物理就是发现最简单的规律,因此当时,就能得出最简单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形式。对于这种解释学生会产生质疑,认知上有困难。教师另一种讲授方法,,则,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时,所用的力是1n,于是,所以,学生这时真正地理解了的物理意义,困惑也就解决了。学生对教师教授知识方式的困惑,体现了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还有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学生认为如果,则,那么牛顿第二定律就成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就是第二定律的特例了吗,牛顿第一定律还有意义了吗?学生经过思维推理,产生了疑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可见,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解释、推理的思维过程,逐步形成科学素养。质疑精神的培养在科学素养的养成中非常重要。

四、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了解,体现了物理知识的有效性和价值性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比较广泛,它与交通运输、与竞技体育、与科技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在社会、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如技术与人类未来、科学技术与环境、核能利用与科学道德等。学生就会意识到物理学知识不仅能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物理学知识还与许多社会问题有关。同时,学生还会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文明幸福带来了巨大的作用,又警惕由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乱用和滥用给人类未来可能带来的弊端。此时的物理知识教学,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公民具有对科学本质和价值观认识的科学素养。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看上去简单完美,然而学生在学习该定律得出的过程、定律中物理量的意义、定律本身的物理意义,以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知识时,就能认识到的科学知识的本质,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对科学充满兴趣,有探索科学的欲望,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蕴含了对学生丰富的科学素养教育。为此,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渗透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需要每一位物理教师的亲身参与,更需要教师们努力地发现蕴含在知识教学中的科学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生物科学的认识篇4

一、小学科学在校教学质量与教学状态分析

虽然说小学阶段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在此阶段的教学却并不突出,小学生不能够在日常生活之中较为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降低了学生对了解世界生物的热情,并且教学质量也相对较低,使得学生很难在此阶段构建较好的学习小学科学的分析思维的能力和考虑事件、解决所面临困境的能力。除此之外,众多的小学生因为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的枯燥性而厌恶学习并排斥教师对其的教导,进而降低了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以及使得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消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重点知识。所以说为了加强小学生对现代社会科技和各类生物的认识和了解,教师需要依据社会的发展而重新制定较为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小学生学习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二、强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世界中的生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其还是一项不可远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的重要学科。所以在此阶段教师必须采取较为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对其的重视,进而使得小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导而逐渐了解自己身边较为常见的生物并了解其习性,而与之和平共处,从而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接触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并从内心深处接受并在短时间内及时消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相应知识。

1.充分准备即将讲解的科学知识,并精心设计教学手段

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在小学教学阶段的逻辑思维性相对较强,而且其如同一条铁链而一环扣着一环,想要构成一条铁链就不能够缺失任何一节铁扣。所以为使小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教导而逐渐强化对生物的认识,教师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教学专业知识,并在课前充分准备自己即将讲解的小学科学知识,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知识并在生活中较为灵活地利用,从而来认识世界而不会出现“短板效应”。例如:某校教师为加强小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课前为学生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保证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教学手段之下而学到更加有趣的并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的小学科学知识――教师在为小学生讲解杠杆时,为加强小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和认识,这位教师在课前专门为学生准备了剪刀、拖把、开瓶器等日常生活之中较为常见的利用杠杆原理建造的物件,然后教师会依据课本中的知识和事物的结合来为学生讲解杠杆的原理。最后为强化小学生在现代社会之中对杠杆的认识,这位教师还需要求学生尝试着在自己生活之中寻找利用杠杆原理而构建的物件,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小学科学所涉及的相关知识。

2.增加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生物科学的认识篇5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生物科学的认识篇6

   1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

   1.1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舒尔曼把课程知识描述为教师的“职业工具”[2],意思是指每一学科可用的材料和程序。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课程知识,即为学生设置的全部课程、学习的编程和用来教授每一学科的各种课程资料,以及用来教授课程各方面的材料和资源等。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区分为5个层次[3],认为课程知识既包括“理念的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变革方向)和“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又包括“理解的课程”(学校教师对正式的课程加以解释后所认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过程)。台湾学者单文经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纵横两面的课程知识[4]。横面的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所学习其他各科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上做横向的贯通;纵面的课程知识,则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学科的内容上,过去曾经以及未来要学的教材主题及概念,以便在教学上作纵面的衔接。范良火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教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科书)、技术知识(主要是关于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辅材料)等3部分[5]。随着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课程知识的范围更加广阔,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开发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科书为内容资源、任务资源和活动资源,结合学生学习需要进行的认知性实践活动。因此,从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来看,教师课程知识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标准知识和教科书知识。

   1.2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评价性的化学课程知识。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对于化学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基本关系理解的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将内容标准的表述性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对教科书进行教学分析,选择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知识。评价性的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知识。化学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具有年段性、时段性、区域性和发展性。年段性指的是初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初中化学课程知识,高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高中化学课程知识。时段性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一个时段是相对稳定的,一旦进行课程改革,或进行课程标准调整,或进行教科书变化,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就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区域性指的是在不同地区的学校所选用的教科书版本是不同的,教师的课程知识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发展性指的是教师的课程知识是随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永恒的。我国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总体目标和宏观课程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课程作为科学学习领域的一个主要科目,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目标是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6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构成。第二层次,关于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化学素养,同时为每个高中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双重意义。化学必修模块的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如“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目标是: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目标是: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教科书是按照模块进行编写的。每一模块教科书的结构总体上是与主题相对应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结构上又有自己的特点。如人教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第三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规定了特定化学课题内容的教学要求,这是确定具体化学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依据。特定课题的教科书组织是依据课程标准将特定课题内容具体化,考虑到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按照认识活动的方式进行编写的。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资源,包括内容资源、情境资源、任务资源、活动资源、话语资源和教学表征资源等等。初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第二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在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结构中,前一层次的课程知识对后一层次的课程知识起着指导定位作用,教师关于特定课题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握和教科书组织的课程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具体课程实践。

生物科学的认识篇7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教学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逐步养成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习惯、科学世界观,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差别、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强调认识和领悟科学的本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

可见,高中物理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从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领悟到科学事业的本质特性,体会物理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深刻地理解物理学与人的存在关系,以及科学的发展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物理学史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在高中物理学中加强物理学史教育,展现历史上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艰辛历程,以其中的欢乐、困惑、惊奇和哲理去感染学生,把物理知识的逻辑展开与物理学认识的历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物理教学过程设计成是把“凝固的文化激活”的过程,把文化传播和学习转化成为历史上的创造者与今天的文化学习者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以物理学家认识世界本来面目的态度去认识世界,确立物理学的历史意识,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物理学史中有不少伟人,他们都为了揭示自然真理做出过巨大贡献,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得不否定这些先辈们的某些错误结论和不正确猜想。亚里士多德的很多物理知识,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被人们接受了上千年,但伽利略通过“斜面小球滚动”实验的理想化分析,正确认识到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力的维持,从而让人们知道亚里士多德也有错误的认识;关于光是波动说还是粒子说的争论,有很多科学家都参与其中,经典力学奠基人牛顿就是粒子说的代表,但当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成功时,这位物理巨匠也不得不承认光的波动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约翰·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枣糕式”原子模型,但当他的学生卢瑟福发现“α粒子散射”实验后,他的“枣糕式”原子模型无论如何也不能解释这一实验现象,为此学生卢瑟福的“核式”原子模型取代了老师汤姆逊的“枣糕式”原子模型……这众多物理学史一定能让学生明白,在科学真理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在这里,只要你努力探索,科学的大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不论你多么渺小,都将获得人们的肯定和赞许。

新课改下的物理学史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习理科,已经不只是能做几道练习题,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知识来龙去脉,知道知识的产生,发现,以及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且进行创新和发展,这才是课改的真正目的。可见,学好物理学史在这一点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效果,所以在此建议各位物理教师和学生不能轻视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地位。

生物科学的认识篇8

科学素质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进而形成能够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品质和能力,它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技品质、科技意识五个要素。教师的任务是,用科学知识奠定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质疑、勇于探索、刚毅顽强的科技品质,初步形成科学意识。

21世纪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核心。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科,是研究物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的内容就是找出各种物理现象所包含的规律,并揭示现象的本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教学本身就带有很大一部分素质教育的成份。许多教师认为,中学生当中,物理成绩突出的往往是那些智商高、反应快、创造力强的学生。这也说明物理教学更贴近、更适应素质教育。

二、加强实验教学,落实科学素质的培养

物理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在工农业、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而许多物理知识与规律都是经过观察实验、引出猜想、认真思考、不断探究所得到的。脱离观察与实验的物理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实验教学与科学态度的培养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大多数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自然得出的。物理教学也就当然少不了实验教学。实验的直观鲜明性与理论的抽象概括性互为补充,物理实验自身也是理论与科学方法的综合,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载体,包含观察思考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辨析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等,其作用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一个主要手段。

物理实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学生形象地了解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内部规律的操作过程。物理实验教学就是有选择地把一部分研究或探索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实验和事实,在集中的时间里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形式,它包括观察现象、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等。它的目的和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而明确的认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方法的重要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含有多种科学思维方法。

不进行实验教学,学生就得不到应有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不进行实验教学,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另外,教师不能把教学仅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而应当作一种生命的活动,要使物理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也离不开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物理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素质,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作风和习惯等。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学会的不应只是会做几个实验和掌握一些实验技术,更应当是物理的思维方式。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忠于实验数据,如实记录实验结果,使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科学真理的态度和作风。

2.实验教学与科学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掌握知识技能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能力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能力的发展能促进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重点培养以下几个能力:

(1)观察和分析能力

观察是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是获得感性材料的基本途径,是科学认识的重要源泉,是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方法。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实验进行观察并对物理现象做一些记录。为了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实验数据,每个学生都必须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通过物理实验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拥有敏锐的现察力,更利于他们取得成绩。对于中学物理实验来说,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数据的测量上,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验现象,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通常在物理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不是利用单一理论就可以解释的,所以教师要启发学生往现象的核心处思考,找到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通过物理实验课的学习和锻炼,能使学生形成鲜明深刻的感知。当学生对实验现象有了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以后,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在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实验的各个阶段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创新能力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实验的目的不应该只是引出相关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验证物理规律。实验教学更应该使学生培养科学精神、体验科学探索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就谈不上创新能力,但有了创新意识并不一定拥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等同的。只有在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善于思考的意识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物理实验课上,学生只是机械地根据教科书上规定好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这种实验模式仅仅是物理教学的附属物,它的目的只是为了配合教学内容做实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对实验失去新鲜感,内心产生抵触情绪,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生物科学的认识篇9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生物;科学素养;培养

初中生物学新课程的终极理念――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生物课程标准》强调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要在“双基”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针对生物科学素养所包含的几个层面,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对生物教学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作一初步的探索。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生物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但并非教得越多、越难越好。新标准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构建起全新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体系:以生物科学宏观研究为主线,精选和串联生物科学重要知识和观念,不求全面,减少重复,突出“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重点。认真研究新教材会发现,初中生物教材选取的是初中学生必需的、能接受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一些基础的现代化科学知识,以利于以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放在中心位置,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最常用、最基础、学生能接受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摈弃过去那种拼命给学生灌输全、高、深、难的知识和题海战术的做法。

二、加强观察和实验训练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强,观察常常是满足于新奇的现象,这种出于好奇心的观察,其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性较差。所以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以下途径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彩图、结构图和示意图等各结构的名称、组成、特点和功能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仪器。要求弄清楚实验仪器和各部件的名称、使用方法与使用条件等。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如由表及里、从整体到局部、从静到动等)。弄清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指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在学生做实验前,应引导学生弄清实验目的、正确选择所需的器材、实验步骤等。在学生实验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操作,正确使用仪器,仔细观察和记录。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加强课外实验和小制作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和小制作活动,并要求学生对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实验原理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说明。如叶脉书签的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制作等。

三、加强知识的应用训练

加强知识应用是学生真正学好生物学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之一。加强知识应用训练最重要的方法是把知识、技能的教学和知识应用的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以基础知识为核心,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知识的应用。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利用生活中的生物因素学习生物知识。让学生将生活体验同生物知识结合起来,并上升为理性认识。如“生物特征”一节的学习,老师将课前准备好的树叶、石头、鸡毛、蚂蚁、菜豆种子、马铃薯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实物进行分类:哪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让学生讨论并说出分类原因。这种把学生熟悉的东西做教具,引导学生去认识“生物”,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从而真正理解“生物”的意义所在。

2.利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红楼梦》中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是否违反了《婚姻法》?宝玉和黛玉能结婚吗?

3.结合生物学知识介绍科技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领域十分广阔,联系生物学教学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和渗透,如结合“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学习介绍“基因世纪”、选择和培育新品种等知识。

四、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工具。在生物教学中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习初中生物主要是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探究、讨论交流、了解现象、取得数据或资料、发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和上升为理论,最后应用知识来说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要深入领会新教材的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实验”等活动,按照“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探究―分析与结论―应用与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如“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一章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特征,并尝试着对常见植物、动物进行分类。

五、加强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科学态度。

2.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科技资料,培养科学态度,使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演示实验教师要操作规范,给学生树立榜样,学生实验时,要求学生严肃认真,不敷衍了事,在观察现象记录结果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切忌弄虚作假等。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刘学廷.新课改呼唤开放的生物学教学[J],生物学杂志,2007年03期

生物科学的认识篇10

关键词:物理教学错误认识新课改

认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理念对教学行为会产生直接影响,要想搞好教学工作,首先就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错误,在这些错误认识的指导下,物理教学不但走了很多弯路,但最后的实践效果很不理想。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一定要纠正物理教学中这些错误的认识,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纠正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认识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师讲解物理理论知识的必要工具。相较于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物理考试中,实验的地位却没能通过分数有效反映出来,这对于一些“唯考试论”的教师和学生来说,物理实验显得就不那么重要了。再加上物理实验活动本身会占据较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导致很多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认识,因而经常在物理教学中出现讲实验、背实验的现象。这种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认知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实验能力的普遍缺乏。作为一门以实验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缺乏必要的物理实验技能,又怎么谈得上进一步进行物理学习与研究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认识,在观念和实践中把实验活动作为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实验活动,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在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理论与实验,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重视物理实验活动,在物理课堂上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理论知识。这是因为,物理学科本身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物理理论知识相较于初中阶段会更加抽象难懂,教师在讲解分析一些理论知识的时候,如果单纯依靠语言分析讲解,则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只有结合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通过实验活动给学生提供大量感性认知,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物理概念与规律等。例如,在学习简谐运动的图像时,大部分学生都难以理解图像中的物理意义,这时,笔者让学生参与沙摆实验,引导他们认真观察摆动规律,思考落沙痕迹的意义,再进一步将落沙痕迹抽象为函数图像,有了直观的实验现象做铺垫,学生再理解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二、纠正重效率轻趣味性的错误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这个观念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尤其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更能体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又有多少教师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呢?事实上,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都带有一定的枯燥乏味性,尤其是物理学科,并且这种枯燥乏味性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和难度的不断加深会更为显著,这也是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物理学科比较感兴趣,进入高中后却完全“不感冒”的原因。除了学科内容本身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外,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教师对物理教学工作的认识发生转变也存在很大关系。在很多高中教师看来,进入高中阶段以后,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难度上都有了显著提升,教学任务的压力非常大,再加上“高考”的压力时刻悬在头上,导致很多教师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增加教学内容、如何给学生多讲几道题目上,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无足轻重”的问题。事实上,以牺牲趣味性换取高效率的物理课堂并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虽然学生看似在进度紧张的物理课堂上获取了更多知识,但是真正掌握的又有多少呢?走出课堂以后,学生还会有兴趣进一步进行思考和探究吗?没有了兴趣的学习活动事实上在效率上会更显低下,只有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才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即使是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教师也不能忽略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在备课环节,要用心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尽量给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把趣味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足够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会自发启动,例如,课堂上很多问题可能教师没能来得及讲完,但因为成功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就使得学生即使下课以后,可能还会凑在一起研究学习,回到家可能会想方设法地搜集各种资料解决心中的疑问等,这样一来,就使得物理教学活动突破了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些对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显然有积极作用。

三、纠正重灌输轻探究的错误认识

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重灌输轻探究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教师之所以难以抛弃“灌输式”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因为灌输式教学的短期效果较为显著,即能够很快地反映到“分数”上,另一方面,是因为灌输式教学相较于探究式教学更容易操控。前一个原因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上的“短视”,依然“唯分是命”,不能真正领悟认可新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理念,不能认识到综合素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后一个原因则反映出了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不自信。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研究,充分认识到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得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既有科学的认知为基础,又有相应的教学实施能力,让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能够有效开展。只有充满探究的物理课堂才是新课程理念提倡的物理课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总之,错误的教学认识会带来错误的教学行为,教师只有树立科学的教学认识,以这些认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物理学科价值,才能更好地彰显新课程理念的优势,推动物理教学工作朝更加科学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赵长胜.对新课程改革物理课堂教学环节误区的认识[J].金色年华・下半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