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十篇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十篇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1:43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1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学理论;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8-0127-03

史学理论的培养已然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力以及知识整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其历史学习的成效与在高考中历史成绩的高低,因此史学理论的加强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进行的教学任务与责任。而高中历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惯性思维,不能够将史学理论运用在教学过程与实践中,进而影响课堂的有效性与质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现代史学观点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充分的掌握,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史观应用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具备整合掌握知识的能力,充分掌握高三复习知识,切实做到加强学生的史学理论修养,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品位的提升。

一、运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质量

历史教学中的全球史观即为以全球为视角而非国家与地区进行世界各国人类文明的产生以及发展的考察,研究与考察的重点为对全人类的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具体的活动以及这些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从而反映局部对整体的对抗以及相互影响关系。全球史观研究与解释的主线为全球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散到整合的全过程,并以此为依据解释全球的历史运动发展轨迹。新航路的开辟直接导致了全球的快速融合与共同发展,欧洲、亚洲、美洲的全球流快速的推动了全球的一体化进程,这也是人类由分散到融合的分界性标志。数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现代化交通与交流工具的发展和普及,全球化发展更呈现突飞猛进的趋势。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全球史观的历史学习与思考方式教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以整体的角度研究和学习历史,以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思考进行历史知识的整合,加强其整合历史知识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与必修二的中国近代史专题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全球史观与近代史观。全球史观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全球化视野的形成,对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独特的历史发展特点都有深刻的了解。并且同时能够做到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与精神营养,明确不同的国家在不断地交流与影响中是如何对历史的进程发展起到作用的。促进学生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明确进步的意义与曲折的作用,将中国史置于全球史中进行研究与分析,认识到中国历史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全球史观的理论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历史分析能力,避免由于思想存在片面性而导致的偏见与盲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利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史论修养

新型的史观理论强调了文明史观在历史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合理的运用文明史观进行教学内容的变化与教学要求的进步。文明史观对于许多的具体历史问题都进行了阐述和说明,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中日本的明治维新教学时,这一历史事件常常被置于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加以认识和理解,美国、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常常从国家的民主政治角度进行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文明史观角度的评价与认识。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以文明史为依据构建历史体系进而体现历史的发展进程。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与高三复习时,应当根据高考考纲的具体要求,以文明史观为划分依据,进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知识重新整合,构建体现文明史发展顺序与时间顺序的新型通史体系。

同时,教师务必关注文明史观的学习对学生高考能力的指导作用。文明史观对于高考的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作用也较为明确。近年来的高考发展与研究性进步都使得这一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高考命题专家明确提出了以文明史观进行学科知识整合与学科体系构建的观点,文明史观有利于整合新课程标准的历史专题,而高考应当以这一体系进行知识的考察与命题的思路确定。文明史观已然成为高考中历史课目试题的设计依据与标准,而以此进行高考重点与考点的原则教育部也有明文规定。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还应当将中国历史文明置于世界文明中进行研究与考察探究。这样一来,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就可以以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背景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与特点。以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中国文明发展的角度进行世界文明发展的研究。此外,在进行历史发展线索的探寻以及具体发展阶段的划分时,还应当改变并且摒弃由低入高的方式和传统做法,将中国文化文明的演变过程为主要线索,以中国文明发展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时期为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

三、运用近代史观教学,促进课堂品质提升

近代史观史观是新的历史理论范式中又一重要的观点,其主要关注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与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与改变,分析的主要形式也是现代化理论的应用。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发生在16世纪开始,新型的工业文明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即工业文明社会有着民主与法制化的社会政治,其经济形态具有市场化与专业化的特点。此外,工业文明的社会思想具备科学并且理性的特点,而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社会的城市化发展脚步不断的加快,社会福利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每一个生活在社会集体中的个体都能够实现开放与平等参与的权利拥有。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理论进行近现代史的研究,可以得出西方的国家在各个层面与领域中都实现了快速的现代化发展的结论。西方国家的民主化与法制化发展得益于其国家现代化政治体制的推进与演变,其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等行为都直接促进了工业化社会的产生。这些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观的引入与运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历史的横向与纵向研究和剖析,使高中历史教学开展与设计都能够梳理出清晰明确的发展时间轴。近代史观的运用与分析,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西方社会国家发展的清晰脉络及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社会变迁与思想文明等。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明确地向学生指出西方国家近代民主化的发展过程得益于其资产阶级新制度的产生,运用近代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此有充分地认识。又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讲解时,教师要明确运用近代史观进行知识的整合与模块的划分归类,让学生能够明确地了解西方近代史发展的依据及其与现代化的密切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将西方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充分地利用现代化分析理论明确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形态与现代化发展程度对其近代史演变的重要影响作用。运用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充分的认识近代史的发展规律与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史学理论素养,具备缜密的历史分析思维并掌握历史评价能力。

四、结语

新型课程标准的改革与高考的要求使得当代的史学理论体系得到了快速的改革与进步,将史学理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新型历史思维的养成。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品味及质量为目标,对现代史学理论进行科学的界定与其作用的明确,综合运用多种史论观点进行教学策略的规划并付诸实践,将全球史观、文明史观与近代史观应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促进学生整合知识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的史论修养,以科学的角度和方法进行历史事件的评析与历史人物的评价,充分地进行高三复习知识的整体整合,提升历史学习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劲松.现代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适度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12):55-56.

[2]周玲.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现代史学理论运用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3,(8):2.

[3]俞秀萍.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12):39-40.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2

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课标卷历史试题与去年相比,总体来看是稳中有变,并呈现出不断创新和提高能力要求的命题趋势。

1.从题型来看,与去年基本一致,以材料构题,试题模式稳定。选择题与去年一样,没有逆向设问题,设问方式和类型稳定,非选择题40题设问稍有变化,由两问变成三问,试题设计上,材料由分散的段式材料变成一段单独完整的材料,主题化趋势更加明显。第41题的设计更加多元化,除了文字观点外还有图表信息。选做题依然脱离教材本身,命题模式不变。

2.从知识点的分布来看,2012年试题加大了对思想文化科技史的考查力度。全卷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科技三个必修模块。在必做部分的85分中,思想文化科技史分值49分,占57.6%,而政治史(16分)和经济史(20分)所占分值大体相当,从而改变了近几年高考偏重政治和经济,经济史过热的现象。从课标要求和教学实践看,试题只有相对均衡三个模块的知识点分布,才能充分体现每个模块的教育教学价值。此外,今年的历史试题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综合、联系、交汇以至模糊其界限的特征较明显,强调历史各层面交叉渗透、相互联系、综合认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方向。

3.从试题涉及中外历史和断代史知识点的构成比例看,试卷偏重中国史,侧重近代史和中国古代史部分。

总分值85分的历史必修部分,中国史52分(去年为57分),占61.2%(去年为67.1%)。其中中国古代史24分(去年为27分),分别是:24题,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必修一·政治史)4分;25题,宋代市民文化(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6题,明清商品经济(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7题,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8题,明清政治体制(必修一·政治史)4分;29题,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必修二·政治史)4分。中国近代史20分(去年为22分),分别是:30题,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1题,思想的形成(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41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思想解放潮流”(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12分。中国现代史8分(去年也是8分),分别是:32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化运动(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3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

世界史共33分(去年为28分),占38.8%(去年为32.9%)。世界史分为世界古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4分(去年也为4分),世界近现代史29分(去年为24分)。分别是:34题,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古罗马的法律(必修一·政治史)4分;35题,世界贸易·经济重心的转移(必修二·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0题,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三次科技革命(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25分。

选修部分4道题共60分,其中中国古代史15分,中国近代史30分,世界现代史15分(与去年基本一致)。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涉及,中国现代史与去年一样仍然有两道选择题,且涉及到50~90年代的经济。世界古代史仍然保持一道选择题,去年考查古希腊思想,今年考查古罗马法。世界近现代史选择题中涉及到经济全球化问题,世界近现代史的非选择题命题频率相对较高。

4.从试题难度来看,今年的历史试题没有偏题怪题,与去年的试题相比难度略有下降,尤其是客观题,延续了近几年通过新材料设置新意境来考查考生基础主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特点,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欧美思维方式的长句,材料难度接近中等水平,表述方式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考查内容仍集中在一些长效热点上,如制度的变革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现代化与科技进步、近现代中外关系、经济全球化等。主观题中的第40题和第41题,文字的阅读量较去年明显减少,并且所给材料通俗易懂,问题也不难理解,只要能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即可正确作答。第41题难度的降低还表现在题干本身已经给出了材料的主要观点,并在括号内还有所提示(无论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而且相关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考生能有效组织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做到“论从史出”即可。从考试分数来看,今年高考历史科全省人均分较去年有明显增加,这也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今年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

5.从试卷价值取向来看,命题视野开阔,依托教材、立足基础,凸显学科主干知识。今年考题涉及的基本都是历史主干知识,中国史主要考查明清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宋明理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等;世界史方面,主要考查了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等。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由教材基础知识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由“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转向“内容源于书本,答案在于理解”。试题多以材料入题,问题出自材料而非教材,主要考查概念理解、材料处理、分析阐释和论证探讨等学科能力,考查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正确使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如第41题,要求考生运用史实、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证自己的观点。关注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突出时代性。试题突出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第40题渗透整体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以及现代化史观,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涉及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尊重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注重考查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相互碰撞与交汇,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注重历史的借鉴功能,如第41题,就涉及近代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碰撞与交汇。

6.从试题考查方向来看,依托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没有超出考纲范围和课本主干知识,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查。(1)从选择题命题来看,无论是材料还是题干都体现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深化和延展,虽然试题围绕某一阶段、某一部分历史知识、某一个或几个主干知识进行考查,但要求考生能把握历史各层面及其联系,对某个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和深层次分析,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试题题干均以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的形式呈现,每一道试题都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等基本能力。设问类型多是“反映出……”“说明了……”“据此可知……”等,“反映出……”的设问方式占大多数,可见选择题非常重视对历史本质认识的考查。

(2)从非选择题命题来看,问题主题化趋势明显,注重考查综合能力。如40题以“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由单独完整的一段材料创设问题,涉及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从设问角度看,仍然重视对历史背景的分析和历史影响的认识,要求考生紧扣教材,尽可能多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思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彰显。第41题与去年相比命题方向基本一致,渗透新史观,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等,问题涉及中国近代史模式这一重大的历史问题,该题要求考生有基本的史观意识、通史线索与史实掌握,重在考查学生阐述和评析观点、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选修试题相对简单,重在考查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评价以及综合概括能力,完整深入理解材料内涵,获取信息是关键。今年选修四个模块的知识点的考查改变了原来完全脱离三个必修模块和四本选修教材的做法,考查的王莽改制、国民政府的、凯恩斯与德国的赔款问题、道光皇帝的禁烟措施等,这些内容多少都与必修教材有联系。可见对整体历史和历史阶段特征的熟悉在高考复习中至关重要。在选修课复习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扣课本章节而不注意对完整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历史问题的整合是不明智的。

7.不回避社会热点,凸显时代性,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仍然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对热点问题不回避不追随,考查的角度基本做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强调关注现实、学以致用。如第26题、第30题实际都涉及到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结构、观念变化的关系,这实际上与我国当今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相关。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也是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周年,这些社会热点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第33题对“下海潮”现象的考查。第34题与法制有关。第35题可以联系到中国在东亚太平洋的崛起。第40题涉及到的主题主要与城市化、现代化有关,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主要涉及第二、三次科技革命、城市化等,该题实际上是在映射中国的城市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第41题涉及近代化模式,与当今中国的经济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关联,该题以历史材料隐性考查学生对一些重大热点问题的关注,如辛亥革命、等,而且此题以“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交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国家经济发展这一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国家统一、振兴中华的崇高志向,渗透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选修题45题考查币制改革,可能与今天的中国金融货币问题有一定关系。

8.彰显新课程理念。这突出表现在:(1)试题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命题点向课外延伸。新课程高考强调“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学科意识”的命题理念,也就是说高考命题要从“以教材为依据”转向“以课程为依据”,即“脱教材考”。综观2012年全国课标卷历史试题,基本都是依据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如选择题,主要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没有单纯考查知识简单再认再现的试题。材料新颖,除文字材料外,还有图表材料,形式灵活多样。学生解答这种试题,仅仅依靠教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这种考查方式有利于学生摆脱对知识死记硬背的桎梏,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和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如第32题,该题通过西方人的评估考查1960年前后中国的时代特征。此题新颖别致。新课标教材都只讲建设总路线、、化运动,未讲“二五”计划,此题正好弥补这一缺陷。新课标教材只讲建国初期的国际关系,此题偏偏涉及50年代后期的中苏关系。做好此题必须运用所学知识对题干以及选项进行综合分析。(2)突出能力考查,学科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能力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题。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继续秉承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概括和评价能力等。选择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问题,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非选择题综合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如第41题要求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该题贯彻新课改精神,考查研究性学习落实情况,考查了学生论述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以及对史学理论掌握的情况。

总之,今年的历史试题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史实”(创设情景)、“学科能力”(能力测试的四个层次)、“史观”(史学研究范式)、“现实”(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的有机结合,这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二、备考启示

研究高考试题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命题规律,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从高考命题特点来看,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给我们的复习备考至少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1.适应新高考需要,更新史学观念。具体来说,就是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现有的教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复习中应多关注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历史问题以及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并从整体的、文明交融的角度去认识这些问题。在重视各文明单位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应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关系的整体史观。

2.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构建立体式学科知识体系。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中涉及的明清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宋明理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中国近代化历程、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等无一不是学科主干知识,而且综观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基本都是学科主干知识。因此,同学们在备考中应该将其作为复习的重点。如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及重要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本质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世界近现代主要国家社会政治变革、经济生活变迁、科技文化发展和国际关系调整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和影响;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似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其背景的对比联系等。在复习历史主干知识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新材料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这既有助于巩固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科能力。

历史知识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是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的。当下的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点到线,以线带面,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史实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形成专题,进而构建立体式学科知识体系。复习中注意做到:(1)抓“点”连“线”:“点”是指历史纵横联系的交叉点。如“世界市场形成”有四个点: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连“线”,即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上述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这四个点就构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样一条“线”。(2)铺“面”织“网”:铺“面”即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可以总结为:巩固政权(抗美援朝、等)、恢复经济(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完成过渡(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民主法制建设(《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外交建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科教文化(“双百”方针、教育方针等)六个方面;织“网”,即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构建“网状”知识体系。

3.在文明史观统领下,实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模块结合”。“古今贯通”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对现实问题用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视角去分析理解,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学习更贴近时代,更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中外关联”是指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复习。近年学科内综合大题从这个角度命题的频率非常高。“模块结合”就是注重阶段特征,即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所反映的整体阶段特征。此外,注意宏观把握必修三本教材和选修四本教材,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有通史观念。适当加大中国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复习力度。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3

一、试题特点分析

1.突出主干基础知识,涉及隐含基础知识

历史基础知识是指重要的历史年代、主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最基本的历史概念。新课标规定高中生所掌握的基本历史应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第28题所呈现的“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试验科学”、“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主干基础知识。

隐含基础知识是指隐藏于主干基础知识之下,与主干知识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隐含知识往往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与教材鲜有提及,但必须挖掘、拓展的知识。“哥白尼的‘日心说’”就属于此方面的隐含知识。

2.一题一专题,考查容量大

通过专题呈现考题逐渐成为高考试题命制的趋势与特点,一道选择题往往是一个单元主题的浓缩、一段历史阶段特征的总结。第28题考查了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轨迹,考查了近代科学的独立、奠基、形成与拓展过程,这种以专题形式呈现的试题形式也恰恰符合了新课程以来以模块组织教学的特点。

3.关注热点,突出现实

第28题关注的是科学发展问题,隐含着对现实的关注,不仅如此,该题还巧妙地切入了周年热点问题,2013年是哥白尼(1473―1543)诞生540周年,命题者以隐性的方式,通过引用恩格斯的材料来设问,以此考查与时代热点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突出反映了历史学关注现实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学科价值。

4.设问精巧,强调理解

从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来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三新”试题逐渐成为命题主流。第28题以恩格斯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评价为材料来设置问题,“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是指近代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脱离出来而成为独立发展的学科体系。哥白尼的“日心说”最早否定了宗教神学深信的“地心说”,宣告了科学的独立;伽利略的试验科学开创了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该题要求学生综合对比四个选项,在深刻理解四位科学家的成就与特点的情况下作出正确选择。

二、基础知识复习策略

1.以主干知识为主,隐含知识为辅

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依托课程标准与教材,着力做好主干基础知识复习,除准确、全面、深刻把握具体史实、基本概念、理论观点外,更应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比较,使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师要善于挖掘隐含知识,理解隐含知识的原因、特点、影响与评价等,帮助学生形成具体历史问题的多元认识。

2.运用联系的方法组织知识,形成整体架构

联系方法是基础知识整合的有效方法。联系有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纵向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史实本身的理解掌握。横向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阶段总体特征的把握。第28题是有关近代科学在不同时期的贡献、发展,属于纵向串联方面的考查。现行教材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模块组织教学,由于各模块之间各有侧重、彼此独立,因此,只有把相关历史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联系对比才能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3.以时间为脉络,突出热点,关注现实

历史是随着时间而发展的,任何史实都可放在时间的大坐标中定位。时间有两类:一类是历史时间。历史的连续性和规律性是通过按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体现的。教师在基础知识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时间,必须培养学生的时序性思维。另一类时间是现实时间。即任何一个历史史实都可与现实时间发生联系。教师在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既依托课本又能跳出课本去关注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运用历史学科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洞悉现实热点、焦点与周年等问题。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4

关键词:文明史观;历史教学;高三第二轮复习

近几年来,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多地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新史学研究理念,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新史观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注意从多元角度解读历史,引导学生运用新史观正确地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拓宽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扩展历史试题的解题思路。本文试图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思考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的思路。

一、文明史观的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也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杨宁一教授认为文明史观主要包括了“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从长时段考察历史;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地考察研究”等观点,显然杨教授所说的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

根据杨教授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人类文明史从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种文明组成整个人类文明,各种文明相互交织、渗透、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

二、如何运用文明史观进行高三第二轮复习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必修部分是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不同专题编写的。这种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固然体现课程改革的创新性和突破性,但大跨度的专题知识既对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也人为地打乱了历史知识的时空顺序,割裂了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破坏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并不利于学生形成立体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高三历史的第二轮复习多采用通史+小专题的复习模式,即突破高三第一轮模块专题复习的模式,通过合理划分中外各个历史时期,整合必修模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文明,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通史知识体系,进而总结各阶段的历史特征。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高三第二轮复习,笔者认为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可以将文明史观作为引领复习的主导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1.依据文明史观整合教材,梳理主干知识

所谓主干知识是指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集中反映人类文明演变进程的知识。复习时要把主干知识放到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和世界整体发展中来进行认识与整合,它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如,中国古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理解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多地体现了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中国近代史的主干知识则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冲突的历史;中国现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对社会主义新的文明模式的探索与发展,以及中国如何融入世界的工业文明;世界近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工业文明产生与发展完善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世界其他文明形成了强烈冲击,推进了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世界现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不断碰撞、发展、共生的历史。

在高三第二轮通史复习中,我们可以从文明差异、文明冲突和文明融合与创新三个角度对考试说明和主干知识进行整合,重新构建体现时序特点的文明史观知识体系,这对于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考试说明,应对高考具有积极作用。

附:文明史观知识体系框架

古代史:中外文明的形成与交流――文明差异与交流

(1)中华文明的形成:政治文明(制度文明:商周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物质文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外来物种、生产技术的交流)、精神文明(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演变;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外传);

(2)古代欧洲文明起源:政治文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古罗马法律制度演变)、物质文明(奴隶制经济发展繁荣)、精神文明(人文精神的起源)。

中国近代史:西方工业文明扩张、冲击与中国农业文明的艰难回应和探索

(1)西方工业文明扩张、冲击

①文明冲突:政治(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经济(近代列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②文明交流:思想文化(启蒙思想、民主法治思想(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进化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科学技术的传播。

(2)中国农业文明的艰难回应和探索――文明融合与创新

①政治文明: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抵抗派活动、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辛亥革命)、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争取民主政治的进程);

②物质文明:自然经济瓦解;洋务企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③精神文明:从鄙夷到制夷;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现代史:现代中国文明的探索――文明融合与创新

(1)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探索;

(2)物质文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探索;

(3)精神文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世界近代史:工业文明的形成、扩展――文明的创新

(1)政治文明: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物质文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两次工业革命及其扩展;

(3)精神文明: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近代科学成就及文学艺术。

世界现代史:多元文明的碰撞与共生――文明差异与交流

(1)政治文明:社会主义革命及改革;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物质文明:多种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及完善;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

(3)精神文明:现代科技成就及文学艺术。

2.以新的角度对历史阶段、历史事件进行再认识

在复习重要的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从文明史观出发,转换角度,拓展学生的思路,以下仅举几例用于说明文明史观的运用。

说到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历史,在传统史学研究中往往表述为中国古代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时期,但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不仅仍处于农业文明的新高峰,而且还产生了向工业文明演进趋向的变异。如,在经济上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产生了较为进步的民主思想。明清时期是中国孕育近代因素的社会转型时期,反映了中国近代前夜的发展和迟滞的时代特征。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看到文明的独特性,还将明清历史纳入世界文明历史发展的范畴进行宏观思考,进一步意识到人类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分。

传统意义上的史学研究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解读中国近代史,形成了以“五次战争”“三次高潮”为基本内容的结构体系,其核心就是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遭受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人民奋起反抗的抗争史。文明史观则认为各文明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的交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和平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也有暴力冲突,可以说近代列强的侵华历史直接体现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从世界历史范围看,列强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处在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了古老的农业文明的中国,虽然伴随着殖民主义带来的屈辱和压迫,侵犯了中国诸多,带给中华民族更多的是灾难,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但它在客观上它逐渐瓦解了中国落后的小农经济,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也逐渐向中国渗透,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中国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全面冲击中逐渐走向文明,促进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这样思考可使学生对近代列强侵华史的认识在文明史观的范畴中更客观、更深刻。

3.精选史料,强化文明史观的运用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往往都以文明史观为核心或命题着眼点,兼顾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以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思路进行试题的命制编排,这就更多地要求学生能从文明发展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历史问题,从文献资料、历史照片、大事年表、史学新观点等新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作为高三历史的第二轮复习,其中心任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因此有针对性地巩固练习是课堂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到复习效果的有效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日常练习中让学生选做一些提供新情境新问题、体现文明史观的材料题,通过史料教学,从不同角度给学生呈现历史知识,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明史观分析问题,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迁移知识、论从史出和综合分析等能力。

总之,以文明史观引领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可以使学生以新的视角和观念统领整合知识,扩大历史认识的视野,把单元知识平面的广度、垂直的深度与理论的高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高三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宁一.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1).

[2]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与改革[J].天津历史教学,2005(4).

[3]刘宗绪.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2.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5

关键词:2006年高考试题分析分类解析对策注意方面

一、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及对策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

考查试题类型分选择、材料解析、问答三类。其中选择5小题共15分,材料解析一题12分,问答一题11分。总计分值38分,与去年的44分相比略有降低。

1.具体涉及的知识点对照教材体系结构分析

(1)先秦史部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盘庚迁殷、牧野之战、葵丘会盟、吴越争霸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再认,特别强调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2)秦朝的统治:考查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的史实。以问答题中一小问的形式出现,能力要求除对基础知识掌握准确外,还涉及考生是否具备简洁有序的表述问题的能力。

(3)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西汉元帝昭君出塞、东汉光武帝倭奴国奉贡朝贺历史事件基本史实的再认。

(4)秦汉时期的文化: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史实再认。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手工业史中几个基本史实的再认,包括吴国、蜀国的丝织业地位,建业、扬州是著名的造纸中心,青瓷技术的成熟。

(6)短暂的隋朝:考查了隋朝修建大运河的目的及对其的评价。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出现,要求正确理解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说明、论证历史观点;运用唯物主义历史理论分析历史、揭示本质、阐述规律。

(7)隋唐制度的革新:选择题考查了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两件史实的再认。问答题考查了唐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具体措施,要求精确提炼课文内容,最后简洁有序地表述成文。

(8)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隋唐造船业能造推进器的战舰这一基本史实的再认。

(9)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选择题考查了北宋科举制发展的一个基本史实――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问答题考查了北宋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具体措施,要求精确提炼课文内容,最后简洁有序地表述成文。

(10)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上普遍使用基本史实的再认。

(1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选择题考查了明朝科举制度的变化――科举试卷仅从儒家四书五经中命题基本史实的再认。问答题考查了明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具体措施,要求精确提炼课文内容,最后简洁有序地表述成文。

2.今年《古代史》考题的特点

(1)试卷设计平实,范围和题型稳定。如今年所考查的知识点没有超纲或冷僻知识点,预示着给中学教学一个宽松的前景,覆盖面广且均匀地按顺序分布在各单元中。在继续坚持注重考查知识的同时,适当发掘教材的内涵,灵活设问,如问答题虽然不避猜题出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古代史最基本的专题上,但却巧妙地进行了内容的裁剪:只考其中历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内容,注重考生的分析、推理、归纳,以及知识的迁移。

(2)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材料提和问答题考查学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初步史学研究能力,体现了坚持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方向,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如今年给出的历史上三位诗人对大运河评价的材料,让考生评判材料的观点。要求考生看懂,会分析,会评论,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教材的依托不多,体现考题的科学、灵活、开放。

(3)继续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乡土历史资源。这显然是地方自主命题的特点,如“吴越争霸”、“隋朝大运河”。

3.在今后的古代史高考复习中应该注意

(1)重要的学科主体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才是根本的。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透彻、深入理解和训练,合理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增加基础知识的理解因素,减少盲目记忆的时间消耗。同时加强对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训练,训练要多层面、多角度地进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复习过程中,以单元为体系,做好单元过关。注重对重要的历史名词、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理解和记忆。加强历史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尤其是有关地理方位的学习。注意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少做偏题、怪题。

(二)《中国近现代史》及《世界近现代史》部分

考查试题类型分选择、材料解析、问答三类。

《中国近现代史》选择10小题共30分,材料解析1题14分,问答1题16分。总计分值60分,与去年的55分相比有所升高。

《世界近现代史》选择8小题共24分,材料解析1题13分,问答1题15分。总计分值52分,比去年的51分略有所升高。

这两部分的考查难度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明显高于中国古代史,不再像古代史那样基本上以章节知识体系为框架,几乎完全依托教材出题,而是从选择题开始即涵盖专题内容。如考查了列强侵华史中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比较;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中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与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两个阶段出现原因的比较;中国共产党史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与敌后抗日根据地时期的比较;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三次科技革命,等等。材料题考查了中美关系史;战后法德关系史;战后欧美关系史,等等。问答题考查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史各阶级的土地政策;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专题。

1.试题在各单元分布情况

(1)《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2)《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3)《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4)《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2.试题特点及对策

(1)选择题:①有6道比较选择题,注重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②重视对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考查,强调高考与高中教学较强的相关性,以及中学教学的基础性特点。考有关事物本质或实质的只有1道题。③单纯考查识记能力的试题分值比较多,旨在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档次的题目7题共21分。④强化现代意识、凸显人文意识,第10题要求准确掌握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等历史人物的肖像。现代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要做一个具有独立、成熟与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此题轻轻一点即带出了人文精神在文本的呈现,体现了人文素养的考查、人本关怀的疏导。

(2)材料解析。①不回避重点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如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1931年中共土地政策;近现代历史上中美关系,等等,有的甚至成为近年命题热点;②注重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对策:①注重联系时事政治;②注重了解、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③注重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④注重文字表达的简洁。

(3)问答题:①以小切口深分析的题为主,分布在同一单元中(29题);②问题明确,结构清晰;③与各地的信息题密切相关(28、29题)。对策:①加强单元知识体系的复习,如把握每一单元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②平时注意做题的规范(如段落化、要点化);③少做或不做大跨度、高难度的题目;④注意收集和整理各地的信息。

二、整个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准确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内涵,深入掌握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相对完整的综合知识结构,上述每一个环节都不应忽视。还应注意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应是灵活的、开放的,可以根据问题情境进行联想、迁移或重组,用以说明新的问题。

(二)重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过程,切实提高历史思维的质量。学习历史切忌只会背观点,生套理论,关键要把科学的理论转化为自己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思想观念,以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论证历史观点,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从根本上提高运用理论独立分析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主要有:

1.正确审题和理解题意的能力,这是极为关键的,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2.史论结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要求。

3.比较和概括问题的能力,这是最为一般的能力要求,但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6

【关键词】2015年高考试题特点备考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7-01

2015年全国高考已渐大幕落下,综观2015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Ⅱ)历史试题可知,试题与往年相比题型、难易程度、试卷组卷的顺序基本相同,符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凸显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也为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和一名从事高考研究的工作者,指引了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的方向,即“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逐步找到了在中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合适位置。这种连续性与稳定性,对于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复习备考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

2015年试题的几大特点:

1.去学术性倾向,取平易近人倾向。纵观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选择题,大多运用原始文字材料,材料文字内容阅读量大,信息难以提取,面对这样的材料型选择题,需要考生花费一定时间来分析这些材料本身,给考生增加了人为的阅读障碍,使考生产生畏惧感。2015年选择题试题,大多数题干材料简短有力,特别是非选择题部分文字阅读量更加少,适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继承过去的短文字命题方式,全部采用短文字材料,不追求材料的形式,而注重考查考生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材料阅读量适中、文字通俗易懂,给考生产生平易近人的感觉,有利于考生答题和考出信心,这是指的点赞的地方。

2.突出考查历史主干知识。新高考多围绕大纲重点主干知识命题,今年也不例外。古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主干知识是今年历史选择题的主要考点。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影响、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及影响、中国近代各阶段的主流思想等主干知识是今年历史材料题的主要考点。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能够使考生在纷乱复杂的历史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增强历史的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3.试题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历史学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历史学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课程“三维目标”中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2015年全国课标卷(Ⅱ)历史试题注重阐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遗产的现代意义,提倡传承文明,崇尚科学的精神。如第24题,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有利于激发考生对传统优秀文明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又如第30题,考查了“侵华日军的罪行”,涉及了2015年重大时政热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揭示了“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

2015年高考题对今后备考的提示:

一、夯实双基,优化历史思维

在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点透指历史事件知识点分析透彻和全面。如时代背景,原因分析、主要目的、方法措施、性质意义、作用影响等。从高考试题来看,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理解考查较突出。实现点透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线通指某知识点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连成一线。以知识纵向归纳为主,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的分析并形成小专题。面全指同一时期社会各方面的概括并形成历史阶段特征。如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等。以某一历史阶段为例按章节顺序理清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概括出阶段特征。然后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制作图示图表、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

二、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通史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弱化了通史时序,同一时期的关联知识点分布于多本教科书中,使得学生正确理解与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关联性有一定难度。以31题为例,题目涉及外交政策转变――“一边倒”、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文化教育改革、国家发展战略――“一五”计划等相关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布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中,只有将这些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才能理解与把握相关知识点,进而作出正确判断。这样的高考试题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候要有贯通意识,在充分研究教科书,吃透教科书的基础上,有意识第将同一时期的关联知识联系起来,并择机适当补充重点知识以及其他版本教科书的不同表述。

三、活用历史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以后,考虑到“一标多本”的现状,专家学者一再强调历史教学应提倡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把学科教材当成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觉得“教教材”的观念似乎已与课程改革理念不太合拍了,挖掘大量的史料,来补充教材内容的缺欠。这本无可厚非。然而,从近几年的全国课标卷来看,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注重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突出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而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理解教材来实现的。知识是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础,没有基础知识、基本史实充实的历史课堂无法产生生命的律动。高三历史教学,重新回归教材,提升教材知识的深度认知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当然,“回归教材”绝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粗浅、机械地重复和再现,要坚决摒弃过去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僵硬的毫无价值的基础知识。而应该强调在“读懂”、“读精”、“读深”教材上狠下功夫。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7

通过对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大纲全国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重庆卷、江苏卷、山东卷、浙江卷、安徽卷、福建卷、广东卷、海南卷、四川卷等14套历史试卷的所有试题的逐一分析和归类比较,我们认为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一)立足基础,突出主干。

2012年历史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及各省考试说明,重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同时紧扣长效考点,突出考查学科能力。

1.考查历史时间、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概念及历史结论和基于阶段特征分析的背景原因、与特定历史结点连接的历史发展等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

考查分封制(浙江文综13题);考查南昌起义及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称谓(北京文综18题);考查皇帝名称的由来(海南单科第3题);考查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运动和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全国28题,天津文综第2题,江苏单科第4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及主流思想(山东文综第9题,上海单科31题,课标全国第27题);考查理性精神和启蒙运动(福建文综20题,江苏单科13题,安徽文综37题);考查近代西方的代议制的民主政治(安徽文综21题,北京文综37题(3)问,天津文综第9题,浙江文综39题(1)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考查的都是学科基础和主干知识。

2.热点问题持续保持热度。所谓热点,就是关系到人类发展前途的那些重大事件或重要观点。主要包括体现历史发展的趋势、多年来历史学科一直关注的长效热点,如近代化全球化问题,资源与环境问题,民主与法治建设问题,中共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三农问题等;高考年度内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时事、周年纪念等时政热点和体现新的史观、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成果等学术热点。纵观2012年的历史试题,主要考查以下一些热点。

(1)工业化与城市化

天津文综第8题、安徽文综20题、江苏单科14题、福建文综21题、大纲全国37题(1)问分别选取不同的背景材料,从市场需求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在动力、纺织业等方面的成就和工业革命后经济政策的变化等角度考查工业革命;北京文综20题、37题(4)问,天津文综14题,福建文综23题,上海单科18题,海南单科21题等分别从垄断组织的出现及对“垄断”概念的理解,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水力、电力的发明创造对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洛杉矶居民向郊区搬迁的原因等不同的角度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2)近代西方民主法制建设

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上海单科32题);英国内阁制的特点(海南单科11题);通过最高法院对总统选举的裁决来认识美国三权分立及司法独立(江苏单科15题);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及认识(安徽文综21题);美国政治权力的相互制衡(北京文综37题(3)问);美国的政党政治(海南单科12题);近代以来德国的三部宪法关于行政权的演变及趋势(海南单科28题)等。

(3)民族独立、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

对辛亥革命成果的认识(福建文综16题);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浙江文综39题(3)问);俄国、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课标全国31题);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山东文综13题);1927年革命中心的北移(重庆文综17题);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工作重心转移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福建文综38题(2)问);以台湾同胞不同形式的思乡活动考查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江苏单科10题);完成祖国统一的根本保证(天津文综第6题)等。

(4)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课标全国35题);从世界银行资金的来源及借贷用途看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江苏单科18题);对全球化的理解(天津文综11题);从美国普通家庭出现大量中国产品看中美关系的变化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广东文综38题(3)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与弊(江苏单科20题);欧共体的成立(四川文综22题);通过金砖国家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的比较考查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认识(安徽文综22题)等。

(5)历史上的重大政治及经济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上海单科第7题);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形式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山东文综35题);对梭伦改革的理解和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因素(上海单科36题);王安石变法中“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措施及王安石与司马光争辩的实质(浙江自选第9题);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及影响(福建文综41a)等。

(6)人文精神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主张(广东文综18题);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共性及对美国的影响(山东文综15题);文艺复兴时期探索与发现、思想与文化等成就(福建文综21题);启蒙运动反专制王权、宗教神权、贵族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个人自由和法治社会的特点及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江苏单科13题、海南单科10题)等。

(二)选材广泛,形式多元化。

2012年高考试题选材十分广泛,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类型。既有行政区划、城市布局、文物遗址、数据统计、漫画、招贴画、结构图示、邮票书法作品、战争形势图、介绍信、日常生活等图片表格材料,又有报纸杂志、诗文作品、标语口号、故事歌谣、报告回忆录等文字素材等。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下:

1.摘选历史典籍内容:摘编自《中国通史》(课标全国材料一);分别选自《老子》和《荀子》(北京文综37题材料一、材料二);摘自《魏书》(安徽文综36题材料一);摘自《礼记·考工记》(江苏单科第2题);摘自《汉书·董仲舒传》(天津文综12题材料二);引自《欧洲文化史》(广东文综38题材料二);摘选自《欧洲文艺复兴史》(福建文综41a材料三);摘选自《藏书》《亭林文集》《思问录》(浙江文综38题材料二);摘选《十二铜表法》内容(江苏单科12题)等。

2.摘选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论:引用梁启超的言论(课标全国29题);引用唐太宗对杜如晦说的一段话(安徽文综13题);引用马可·波罗的言论(天津文综第1题);引用雍正圣谕(大纲全国15题);摘引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之间的辩论(广东文综18题);引自章乃器的言论(江苏单科第7题);摘选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福建文综38题材料二)等。

3.漫画、招贴画、介绍信材料:引用《最后的贵族》漫画(江苏单科20题);反映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的招贴画(广东文综15题);反映张勋复辟失败被国人唾弃的漫画(安徽文综17题);讽喻俾斯麦武力统一政策的漫画(上海单科20题);反映计划经济的介绍信(天津文综第4题)等。

4.图片、地图、示意图、表格类材料:体现世界贸易的饼形示意图、体现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示意图(课标全国35题、41题);元大都示意图(北京文综13题);反映工业革命时期水力动力的纱厂、反映经济全球化的宣传图片和体现天津城市变迁及近代化进程的城区示意图(天津文综第8题、11题、13题);体现金砖国家经济发展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比较示意图(安徽文综22题);反映宋代城市发展特点的《清明上河图》图片和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图片及体现80年代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影响比较表(江苏单科第3题、第5题、23题);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重庆文综17题);《公司的力量》示意图和中国古代农业科技表(四川文综37题、39题);反映建国初期农民喜迎的图片(上海单科29题)。

5.其他形式的文字类材料:许仙与白娘子的历史神话故事(课标全国第25题);晚清重臣端方的奏章(北京文综17题);罗斯福广播谈话内容(天津文综10题);王安石的诗句、美国《时代周刊》的内容(四川文综14题、18题);《登州府志》中反映家庭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记载(山东文综11题);《共产党宣言》中强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浙江文综21题);第一届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广东文综第17题);南京临时政府法令(江苏单科第6题)等。

(三)贯通古今,串联中外。

2012年的高考试题就其考查的形式而言,选择题延续了过往的传统,即先中国古代史,再中国近现代史,最后世界史的排题顺序;而非选择题则注重知识的横向比较,特别强调古今贯通。同时又着意于知识的中外串联,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2年全国高考的非选择题的内容呈现“点”、“线”、“面”相结合的特点,既有对某一知识点的深入拓展、也有单个模块内容的专题式综合、更有多专题的立体式综合。如江苏单科第21题考查科举制的“统合”功能题,是对古代科举制影响的横向拓展;安徽文综第36题的“民族问题”题,是围绕“民族”这一主题,考查古代的民族融合、近代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现代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福建文综38题的“民族问题”题则围绕“民族”这一主题考查近代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与现代中国的民族复兴,这两题的特点是专题式的综合;北京文综第37题则以“水”为主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儒道思想、近代中国航运与地方经济、现代美国的河流治理与美国政治的特点。可谓是古今中外历史相连、三个模块内容融合。

(四)依托材料,论从史出。

2012年的高考题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试题的结论几乎都需要从材料中悉心地搜罗梳理,不断地去伪存真,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过往的那种一望便知答案的试题已经难见踪影。

如课标全国24题,题干设问,汉武帝设十三刺史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作为监察对象,使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迁到长安附近居住,这表明了什么?在学生的知识范围里,刺史是监察地方官吏的大员,出题者另辟蹊径,设问监察豪强并令其前往都城附近的原因。给出的四个选项貌似都有道理,但只有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选项一一揣摩,剥茧抽丝,方能寻到正确答案。又比如课标全国28题,在通往正确的道路上,也是机关重重,暗礁四伏,如果仅凭学过的知识,或对材料没有完全吃透而草草选择,是不会找到正确答案的。

二、2013年高考历史考策略

(一)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教科书是我们备考的依据,熟读和研究教材是每个考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常言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熟悉教材并不是机械地读教科书,不是死记历史事件,而是要拓展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带着问题考察历史,从历史中探究事理,明了历史的发展变化,搞清楚历史问题的性质、特点,理解并掌握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重要经济政治制度、重要历史结论等,并作相应的分类、对比分析,多种途径梳理主干知识,注重纵向的专题知识和横向的阶段特征的网络构建和学科基本素质的养成。

(二)关注历史概念的诠释,注重历史比较能力的培养。

近年高考试题不断加大对概念的考查力度:宗法制、分封制、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理学、工业革命、代议制、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全球化这些历史概念不仅能反映历史的本质特征,也是我们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因此,复习备考中要关注历史概念,特别是近几年高考中少有涉及的概念,如民主、共和、、近代科学等,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应加强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影响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的比较认识,尤其应注重中外历史间的对比分析。

(三)用新史观指导高三历史复习。

近年来,对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的现代化史观,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的整体史观(全球史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的文明史观,和“眼光向下的历史”,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的社会史观等新的史学观点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高考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适度关注热点问题和周年问题。

新课程强调历史内容与现实社会联系。目前,许多省份的历史高考都倾向于以当今世界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其出发点是为当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侧重于用历史材料、历史现象来佐证、反映现实问题,实际上是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而这一点恰好是高考能力考查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在2013届的复习备考中要适度关注民主与法制问题,制度创新与机构改革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科学决策问题(针对城市规划)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问题,生态文明与资源、能源、交通问题,全球化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食品安全及物价问题,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及周年大事等。

(五)掌握解题技巧,增强应试能力。

怎样练习审题能力和解题技巧是决定高考得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三年高考历史试题,新史料新情境历史试题成为高考历史试题最基本的特点。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训练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新课改区的试题),要注意讲练结合及归纳总结,要特别注意对主观性试题答案的理解,以提高解题能力。

对于选择题一定要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试题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子,还要善于排除干扰的文字和干扰的选项,一般采取排除法做历史选择题比较好。

对于历史材料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反复看材料;其次要注意答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文字的简约,有利于对问题的思考;最后是注意对问题的全面把握,答题要全面准确。对于历史专题性大题首先要确定大题的性质,如中美关系、近代化进程、经济格局演变等,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准备相关史实,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不能混淆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根据试题的要求按照顺序逐一作答,尽可能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对于类似的历史专题在平时复习时可以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归类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掌握基本知识,把握基本概念,认真思考,反复训练,做到举一反三,熟能生巧。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要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避免答非所问。

(2)注意“眼球效应”。学会将最重要、最关键、最有把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摆在前面,史论结合,精确表述。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05-03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正确地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认识今天、把握未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他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正因为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要性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进一步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由于各种因素,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高校的处境尴尬,很多学生一开始就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存在偏见,认为已经在初中和高中学过了,又不是读历史专业,根本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学习旧知识,在这样的偏见下,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只有通过任课教师努力地把学生的思想偏见纠正,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吸引学生们爱上这门课,能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更加坚定正确的历史观,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轻易地被一些错误观点所影响,并且,树立起远大的志向,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才实现了开设此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效果如何,教师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此门课程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效果很多都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比较死板。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参与问题的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很多教师还是只注重灌输现成的结论,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忽视学生的参与,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忽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亲身体验,忽视让学生理解“学了有什么意义”等问题,这样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2.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很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还依赖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但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是口说形式,并配以一定的板书和简单教具,现在高校强调运用多媒体授课,有的教师就用多媒体演示代替一切教学行为,教师变成了幻灯片朗读员,不能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还原出一个立体生动的历史场景,学生接受着单调的教学方式,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提不起兴趣,失去了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

3.教学内容照本宣科。有的教师一味依赖教材,认为教材的内容已经很多,每节课照着书念都念不完,没有任何知识点的拓展,更没有认识到高校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这段历史国情有了基本认知,如果在教学中仍然照本宣科,不仅容易引起学生认知疲劳,而且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4.不重视实践教学。受到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几乎占据了全部的教学时间。实践教学的缺乏致使很多学生认为此门课程就是古板老套、方法单调、内容枯燥,无法通过身历其境的感受真正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思考,也无法完全达到学习此门课的最终目标。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几点建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让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何能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成为学生欢迎并大有收获的课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过程中重视“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法。“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门通识课程,秉承了过去革命史、党史课程的主体内容,融入了史论部分的评述,在教材体系上有很大的变化与革新。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要在较短授课时间展现跨度大和有深度的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纲要”课的积极性,教师必须在授课中彻底杜绝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式的教学,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演讲式”、“专题讨论式”等方法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积极地寻求答案。教师选择互动的话题,要选择学生思想认识上模糊的问题,要选择当今现实生活中相关或相似的热点问题,要选择有一定学术研讨价值的问题,还应顾及学生的成长环境、知识背景等存在的差异。如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进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是什么等,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控全局,不仅要解答学生讨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把握好时间和讨论的程度,在最恰当的时机围绕大纲进行总结,让知识点在学生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2.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方式、专业特点,教师选择适合各专业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授课对象是各个专业的学生,各专业的学习特点不同,如果各种专业采用同一类型的教学方式,必然会有部分专业学生感觉不适应,教学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了,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仅是要走进课本,还要考虑怎样带着学生走进课堂,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怎样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点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结合,让自己所教的知识与学生专业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授课对象为音乐专业学生,可针对他们对音乐感悟性强的特点,经常在教学过程中用歌曲的形式诠释历史场景,一曲《松花江上》就可以向他们形象地展现东北沦陷,百姓流离失所的苦难场景,激发起学生的抗击外敌、保卫家园的爱国热情。针对理工科学生历史基础薄弱的情况,利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学习特点,通过设计“讲近现代历史故事”、“介绍著名历史人物”这样的课堂环节,在思考讲什么和怎么讲的过程中,促使其主动学习相关知识,逐渐培养学习兴趣。

3.适度拓展丰富教学内容。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要点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内容限于篇幅,对历史问题的叙述大多是纲领式的,文字表达较为简约,因此在大学阶段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提出了新要求,即任课教师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与拓展内容联系点的基础上,以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圆心,向与教学主题有联系的内容作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从而强化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这些较为熟悉的知识点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对教学内容中的一些典型历史人物事迹进行适度拓展,这些人物虽然那段历史时期所起作用不同,但都在具体历史事件上打上了烙印,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深度介绍,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些具体历史事件的理解,还可以增加历史的鲜活性和厚重感,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在讲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这个知识点时不仅详细介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虎门硝烟,而且还应该继续介绍在发配新疆后,林则徐在新疆所做的贡献,这些知识点的拓展更能让学生们理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境界。

4.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对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兴趣,就会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将文、图、声、像融为一体,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大大增强了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感受,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和信息。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合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课件、展示历史影音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远程学习等,使刻板的要点变成了立体生动的场景,不仅能强化学生的感知,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如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这一章结束后,利用两个课时来看纪录片“圆明园”,利用纪录片里立体的场景、生动的讲解、翔实的资料,使学生在“火烧圆明园”的愤怒和悲伤中再一次体会到晚清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给当时的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和难以抹去的耻辱,更坚定实现中国复兴梦的决心。

5.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对所学理论进行实际运用,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其亲身的体验,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不只局限于课堂上,还要注重教学的拓展,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方式,有针对性地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并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息,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如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革命前辈,重走长征路,编排红色经典话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更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认同感,润物无声地实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祥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主线[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徐奉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回溯提升教学法探微[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1).

[3]李松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7,(7).

[4]李良玉.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点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低耗高效;复习

遵义市中考综合文科实行开卷考试,学生们认为的临考时简单翻翻书和资料就能考出好成绩,事与愿违,开卷考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如对课本不熟、没有熟记重要的知识点,在60分钟内所有试题都翻书,根本来不及完成试卷作答。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在中考复习中,如何低耗高效复习谈谈几点看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学习。

一、研读《中考考试说明》,明确要求,高效复习

《中考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了考试性质、范围、形式、试题结构、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以及考试的内容标准,还对各个阶段历史知识的范围和题型及难易比例作了明确的规定。对于考试内容和要求中的能力要求一定要把握好,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识记层次,在“内容标准”中表述为“知道”“了解”“”讲述“简述”“列举”等词,这是基础部分内容,占全部内容的70﹪,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第二层次为理解层次,在“内容标准”中表述为“理解”“认识”“说明”等词,这部分内容占全部内容的20﹪,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问答题和材料解析题中;第三层次为运用层次,在“内容标准”中表述为“分析”“简析”“”评价“体会”等词,这部分内容占全部内容的10﹪,一般出现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中。另外,在认真研读考纲的基础上,还要对考试的内容标准进行认真的细读,三本书(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的知识点归纳起来有42大点,对每一点都有明确的能力要求,复习之初就要对照课本目录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标注好,以此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

二、依托课本,夯实基础,灵活运用

“万变不离其宗”这句话我们都会说,真正的运用起来还得费一定的功夫。教材永远是我们依托的基础,所以对教材一定要熟,而且是很熟。

1.对于考试范围内容,可以让学生从教材的目录中圈出来。目录是教材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浓缩和提炼,所以复习时围绕考纲在每本书的目录上作上记号,一是为了复习时好找,二是为了考试时好翻。另外,目录中每个单元的内容后还可以把时间界限标注上,以便从整体上好把握时间界限。课本最后的历史大事年表的内容也有必要给学生复习。讲到重大历史事件时在后面作一些必要的补充说明。例如,讲到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1842年8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面补充: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在复习教材具体内容时,要善于寻找历史线索,善于联想,由此及彼,以期形成一个洋洋大观的有机知识体系。例如,讲到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时,就联想到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建国初期的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后的邓小平是如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如此一来,学生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拓展了能力空间,进而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强化了知识点,达到了复习的真实目的。

三、强化专题,理清脉络,延伸能力

教材的主体知识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起到总览全局的作用。历史知识集中反映了国家制度、思想文化、社会更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民族交往、国际关系、政党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等多方面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在复习中应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单元主题及考试范围整合教材。根据考纲的范围,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重要专题:边疆问题、三农问题、教育问题、思想文化、不平等条约和半殖民地问题、重大科技发明和艺术成就、对外交往、重要制度、对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等等。世界近现代史可以设计这样一些专题: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国)、两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专题。强化专题复习,务必是在基础知识已经很烂熟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轮次复习。这种专题式复习很有必要,一是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二是能理清所学知识点的历史脉络,对知识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三是专题与专题之间又有必然的联系,复习时务必让学生理清思路,然后加强专题练习,延伸课外知识,提升解题能力。例如,在讲“不平等条约和半殖民地”专题时,可以让学生自制表格,把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按时间、背景、主要内容、造成影响等几个方面制成一张表,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中国近代社会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学生既通过表格巩固了已学知识点,又提升了知识能力要求,使复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一来,学生既巩固了已学基础知识,又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对比,提升了能力,达到了考纲中的理解和运用层次的要求。

四、关注时政,联系社会,聚焦热点

复习中要重视历史事件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做到学以致用。时政热点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中考这一年或近期)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如2013年的时政热点有:党的十精神、提出的“中国梦”、太空梦、航母梦与科教兴国、维护国家安全(关乎问题)、民族团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见靖国神社等等。如2013年的中考题第51小题,就涉及到了2012年的时政热点:中日问题,以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来分成设问。今年的热点问题中,“中国梦”的内容,知识链接世界历史,两次科技革命,这是复习中的一个专题,特别给学生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去实现国家和个人的梦想,这些都可以作为复习的一个切入点。又如,关于民族问题:安倍晋三参加靖国神社,作为一个敏感的时政话题,学生很是感兴趣,但要有正确的民族历史观,不能以本民族的历史观来歧视或者压制它国的历史。

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篇10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民族学生;时效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大学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该课程从开设之日起,就受到理论界比较一致的赞同,被认为是“切中了当下许多青年人因缺乏历史教育而未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之要害”,因而教育部门“出台了这项为青年人补历史课的举措”。[1]但对于民族学生而言,“纲要”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纲要”课如何有效地在民族学生间开展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了解民族学生的特点、熟知“纲要”课的性质是上好“纲要课”的前提

首先,要充分了解民族学生的特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胜不怠”,要使“纲要”课在民族学生中有一定的实效,首当其冲的是要了解他们。笔者所在的学校——喀什师范学院,它是一所民汉合校的高校,其中90%以上的学生是民族学生,而绝大多数汉族老师要给民族学生授课,尤其是思政课,这就要求汉族老师必须了解他们的特点。民族学生人文知识较为缺乏,知识结构断层,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但绝大多数的民族学生求知欲旺盛、敢说敢问、勤奋刻苦。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只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症下药,他们同样能把该课程学好,“纲要”课的教学任务也同样能够顺利完成。

其次,熟知“纲要”课的性质。“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求逻辑”的课程。它的基本价值导向是通过教授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使大学生深刻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大系脉络。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进程,认清当代中国的大局,把握中国发展的大势。通过读懂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强化国情和责任意识,从而在当今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理性地将个人的志向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贯通起来,实现大学生成才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结合。该课程虽以历史为基础,但它绝非单纯的历史课。它与中学历史课、大学本科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称概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体而言,中学历史课在内容和分量上远远超过“纲要”的课程体系,它是全方位的史实积累和知识灌输,主要讲述历史“是什么”;“纲要”课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一段历史知识的升华,讲述“为什么”,两者之间具备了由低到高由知识积累到认识升华的层次递进关系。“纲要”与大学本科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的关联则是,前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后者是专业素质课,前者侧重于思想性、理论性和德育功能教育,后者则注重专门知识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纲要”与“概论”的相同之处是两门课程讲授的内容都发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这一大背景下。不同之处,一则是两者的教授方式不同,“纲要”重点讲“史”,以历史讲逻辑。“概论”重点讲“论”,“以理论求逻辑”。二则是两者的授课目的不同,“纲要”主要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达到“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目的,而“概论”课程主要是“从理论上科学回答为什么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侧重于科学的理论分析。英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讲过:”没有政治科学的历史科学无果,没有历史科学的政治科学无根。”[2]这句话正好可以阐释“纲要“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二、熟练掌握和运用针对民族学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上好“纲要”课的保证

首先,要立足于民族精神的视角。对于民族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加强他们的民族精神教育,具体到“纲要”课而言,就是一定要立足于民族精神的视角来授课。“纲要”课以历史为积淀,而历史本身就是由一代代人的精神史构成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心。鲁迅先生曾在《华盖集》中指出:“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3]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此处所指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而非某个单个民族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浓缩。在“纲要”课的学习当中,涉及到民族精神的就有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等。

其次,要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民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民族班的“纲要”课讲授要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