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2:48

经济学的内涵篇1

一、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一)发展是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并不是说不要发展,或者说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恰恰相反,我们讲科学发展,就是要把发展摆在首位,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科学发展的目的;我们讲科学发展,也就是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32年来,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也明显增强。新世纪新阶段之所以还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之所以还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原因在于:首先,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没有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基于对国情的科学判断,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科学定位,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说,“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次,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今天,虽然社会矛盾各种各样,错综复杂,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未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入手,坚持不懈地抓好经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过去我们讲发展,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与过去一味强调经济增长不同,科学发展更加强调经济发展,追求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通常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国民收入(ni)增长率等总量增长率和人均增长率等指标。

经济发展是一个与经济增长既相互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具有更广泛的含义,不仅包括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增长,而且强调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特别是本国人民作为经济结构变化的主体参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污染的治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质的变化等。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又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的现象,即只有经济量的增加而没有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科学发展讲求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的量的增长,同时也要实现经济的质的提高、经济效率的提高。

二、科学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决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称为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一)我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工业化从粗放型发展方式起步是一个共同的现象。几乎任何国家的工业化都经历过粗放式发展的阶段。这是因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粗放式发展有其历史的理由:粗放式发展可以利用低价格资源获得产品的成本价格优势。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也毫不例外地走了一条粗放型发展的道路,高投入、高消耗、追求高增长率和大规模生产,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使得十几亿人口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中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已经达到了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大多数普通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但是,伟大成就的另一面是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不仅城乡、区域收入差距在相对拉大,甚至还有几千万人处于绝对贫困的状态。几十年来,在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作用下,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非常之快,使得庞大的人口进入了城市和工业社会中,这个过程自然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显然,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还远没有结束。如果我们继续沿着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发展,就难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资源和环境也根本无法支持13亿人口以粗放型增长方式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多方位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观念、文化、体制等多方面进行努力。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推进资源价格的改革;二是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创新及其应用。

第一,推进资源价格的改革。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价格机制。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类产品是“无价”的,即自然资源类产品的价格非常低廉。资源产品“无价”是造成资源利用率低、大量浪费、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推进资源价格体系改革,提高自然资源价格是节约资源最简单也是最易见效的措施。但是,提高资源价格涉及社会承受能力,一是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二是对低收入阶层的影响。如果水、电、煤、天然气等资源价格均普遍大幅度上涨,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冲击是个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因此,推进资源价格体系的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太急;同时,资源价格改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

第二,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创新及其应用。除了资源价格改革,另一个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采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限制耗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技术。因此,政府应制定和出台一些政策法规促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创新,给予企业更多的技术创新的经济激励如税收减免、技术创新补贴等。

三、科学发展要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仅讲经济发展,而且还讲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在持续扩大。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经营规模小,是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主要障碍。当前我国的城乡矛盾已经凸显,中国也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正是城乡关系调整的时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际落实,必须要有相应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出台。我们看到,近几年来国家已经在财政、税收和其他经济政策方面开始向农村倾斜,但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必须要注重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来解决三农问题。因此,必须要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要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要在农村建立市场体系,通过市场机制来繁荣农村经济。

(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都有长足的绝对的发展。但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市场经济以来,由于要素禀赋、交通区位、文化观念、体制机制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各个区域、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区域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确实比较大。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中西部的发展呈现出梯次分布的特点。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同时也与“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违背。因此,我们提出要统筹协调好区域之间的发展问题。一方面,先富要带动后富,率先发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发挥资金、技术、体制等各方面的优势,帮助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后发落后地区也要增强自身的经济发展能力。可以看到,近年来国家相继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等国家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当然,缩小区域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各个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各个欠发达地区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等等,这些应该是欠发达地区需要亟待努力的地方。

(三)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但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说可以忽略社会问题,相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国家和政局的稳定。因此,一定要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就业问题和居民住房问题。对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应该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自主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就业带动作用;同时还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劳动能力差和无劳动能力的人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对于住房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是增加保障性住房用地和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打击房地产开发商与政府的不正当利益合谋关系;抑制投资需求和打击对住房的投机炒作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住房的居住功能,切实满足人们正常的住房需求。

(四)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土地广袤而肥沃,各类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但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也极为众多,即使再为丰富的资源储量,除以13亿也是一个极其小的数字。因此,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非常少的国家。

几十年来粗放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是向自然不断索取和不断伤害自然的过程,它不仅消耗了我们大量的资源,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果继续下去,我们的自然、环境将根本无法继续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高效、集约利用资源;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我国已经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日益普遍提高,接下来的重点应该是完善环境立法;使环境保护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政府应设计合理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对外联系日益紧密,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国际化的时代,只有积极融入到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中,才能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要积极吸引外资、借鉴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鼓励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国门,开拓全球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我们虽然不主张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对于某些比较脆弱的民族工业的适度保护也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还未足够强大的现时期,我们不能完全对外开放,一定要注意民族工业的培育、发展问题;另外,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国家经济安全也是一定要严加防范的,一定要保持国内金融市场和价格体系的相对稳定。

四、经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我们说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其经济涵义就是说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要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纵观目前我国的大型垄断企业,如电信、能源等领域,基本上全部都是国有企业在垄断。垄断不仅会损害经济效率,而且还会因为垄断利润的存在造成不同部门的收入差距。由此而言,要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必须要打破行政和资源垄断,拓宽私营企业准入领域,让私营企业享有与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二)要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我国近年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的份额明显偏低。大量可观察事实(如富士康跳楼事件、本田中国分公司的罢工事件等)表明,我国劳动力确实存在超低价现象,即劳动力价格长期低于劳动力价值。因此,我们要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首先是要缓解初次分配失调,要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建立和完善最低工资制度,防止劳动力价格长期过度低于劳动力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要维护劳动者的议价权,要保障劳动者参与工资议定的权利,增强劳动者在工资决定机制中的议价能力。除此而外,还要逐步完善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发挥再分配制度在缓解初次分配失调方面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论科学发展观.新华网,2004-03-10.

[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10-24.

[3]刘世佳等.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十大论点[J].学术交流,2006,(6):5-15.

[4]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与基本内涵[J].求是杂志,2006,(9):17-19.

[5]王梦奎.论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取向[n].北京日报,2004-05-10.

经济学的内涵篇2

关键词:环境竞争力;人类福祉;动态最优经济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5005006

当前,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各国、各地区发展实力的竞争因素,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因此,研究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自然成为各国政府、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竞争力就是测度区域发展实力的重要量度指标,它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由五个要素构成,即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影响、环境协调。跟传统的竞争力概念相比,环境竞争力更强调环境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作用,注重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环境的现有及潜在影响力。环境竞争力的主要特点是:既要考虑现有的环境竞争能力,又要考虑变化的潜在影响。以自然环境的考察为主,与生态环境、硬环境相互交融。重视环境质量改善,对区域内及区域外的影响。关注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多重叠加效应。

对于环境竞争力的研究,目前文献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二是环境竞争力的测算与评价。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在国家竞争力、省域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内涵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于环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较少,其中黄茂兴、高建设等对环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进行界定和明晰[1]。在环境竞争力的测算与评价方面,研究文献较多。目前,关于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模型框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经济学框架和自然科学框架。经济学框架是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它主张指标的货币综合价值核算[2]。根据经济学理论来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绿色GDp核算、自然资源损耗的货币价值核算、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真实储蓄指数等。这些方法大都将人类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损耗折算成货币价值,并将其纳入国民收入核算当中。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提出了很多评价框架。在国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压力――状态――反应框架(pSR)模型以及随后由pSR框架扩展得来的DpSiR框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美国非政府组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三系统模型,这些都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管理世界》杂志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福建师范大学共同设立的“省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中心”提出了一个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影响、环境协调等五个方面的评价模型[3]。

纵观现有文献,对于环境竞争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还存在着一些不足:(1)环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还需进一步深刻揭示和明晰;(2)对于区域经济竞争中的环境因素评估存在经济学框架和自然科学框架两种不同理论基础的评价方法,这两类评价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揭示;(3)环境竞争力的自然科学框架评价方法中的指标选择较为随意,缺乏理论论证。所以,环境竞争力内涵及测算研究还要在理论解释、论证层面上进一步深入。基于此,本文试图对以上三个问题展开探讨。

一、环境竞争力与人类福祉的作用机理

生态环境通过经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是人类从经济-环境系统中获得的收益,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见图1)[5]。供给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环境获得的各种产品资源,包括食物、原材料、能源原料等物质资源,也包括生物遗传等非物质资源。调节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环境过程的调节作用当中获得的收益,例如维护空气质量、调节气候和水分、控制侵蚀、净化水质和处理废弃物、调控人类疾病、生物控制、授粉以及避免遭受风暴侵袭的保护等。文化服务是指通过丰富精神生活、发展认知、大脑思考、消遣娱乐和美学欣赏等方式,而使人类从生态环境获得的非物质收益,包括文化多元性、精神与宗教价值、知识系统、教育价值、灵感源泉、美学价值、社会关系、地方感、文化遗产价值、消遣和生态旅游等。支持服务是指生产所有的其他生态环境服务所不可或缺的服务,相比于生态环境的其他服务对人类产生相对直接的短期影响,支持服务对人类的影响则要么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要么是发生在一个很长的时间,例如养分循环、制造氧气和形成土壤等。

人类福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自由与选择和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以及安全保障等。福祉的组成要素,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可以反映

图1自然环境服务及其与人类福祉之间的联系

出当地的地理、文化与生态状况[5]。事实上,生态环境通过为人类提供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满足人类的各种物质、健康、安全等需要,增加人类的福祉。可以说,生态环境是人类福祉所不可或缺的。首先,生态环境的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与人类获取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具有强烈的联系。例如,生态环境供给的食物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原材料和能源则是人类生产的基本投入;而生态环境通过净化等调解服务为人类提供干净的水资源。其次,人类的健康与生态环境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存在强烈的联系。例如,生态环境提供的食物质量将直接决定人类的健康状况;生态环境的调节服务可以对传播疾病的害虫的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而生态环境的文化服务则为人类在消遣和精神方面提供惠益,进而提升人类健康状况。此外,安全同样受生态环境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变化影响。供给服务的变化可以影响各种物资的供应以及由于资源不断减少而引发冲突的可能性;调节服务的变化将会影响各种自然灾难发生的规律、频率、分布;生态环境的差异也会引起各种宗教礼仪或精神特性的不同,将会影响社区内的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再次,人类社会关系主要受到生态环境文化服务的变化影响:文化服务可以对与人生体验相联系的品质产生影响。最后,自由与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类福祉的其他要素基础之上的,因此也是受到生态环境变化影响。

生态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有许多因素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导致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发生变化。这些直接或间接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发生变化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并称为驱动力。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的变化受多种驱动力的影响,而且这些驱动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时,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的变化反过来又对导致其变化的驱动力具有反作用。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驱动力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各种影响因素对生态环境作用的路径,可以把驱动力分为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两大类。其中,直接驱动力是直接地影响生态环境过程,是导致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发生变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驱动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精确程度对它进行识别和测度。直接驱动力包括气候变化、局地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物种引入或消除、技术改进与应用、外部输入(如化肥施用、害虫控制、灌溉等)、各种自然、物理和生物驱动力(如火山喷发等)、收获和资源消耗,等等。间接驱动力的作用比较广泛,常常是通过对一个或者多个直接驱动力的改变而起作用,是激发决策制定过程的各种信号,因而对于间接驱动力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它对直接驱动力的作用而得以确定。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通常都可以发生协同作用。间接驱动力主要有人口驱动力(如人口数量、年龄和性别结构、受教育结构、空间分布等)、经济驱动力(如经济规模、进出口结构,等等)、社会政治驱动力(如民主化、民间社会组织地位、解决国际分歧的机制等)、文化与宗教驱动力(如个人消费观的选择等)、科学与技术驱动力(如对科研与开发的投资率、新技术的采用率、生物技术发展状况等)[5]。

二、环境竞争力的内涵

从上文可知,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经济-环境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态环境具有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等服务作用。这些服务与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健康水平、良好的社会关系、安全保障和自由与选择状况具有深刻的关系,也就是与人类的福祉息息相关。生态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有许多驱动力会导致其发生变化,这些驱动力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因素,有些决策可以控制的,有些则不能。人类会响应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变化,寻找其中的变化原因,适时改进社会制度,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速度、规模等状况,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的压力,最终促成生态环境的不同发展状况和不同的服务能力。而生态环境的不同状况也给人类带来不同的福祉,最后,人类又会根据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变化来调整自己行为。总之,区域经济-环境系统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子系统组成的相互有机联系[6-8]。这个系统是一个循环运动的动态发展的整体系统[9]。由此可见,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物理学上的力与功之间的作用机制十分相似:由社会响应、经济发展压力、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组成的生态环境循环变化的动态系统最终形成环境竞争力,这个环境竞争力作用于人类社会,为人类社会带来功效与福祉。而环境竞争力的做功结果又反馈到生态环境循环变化的动态系统中,再次形成一个新的环境竞争力对人类社会进行做功。环境竞争力与其为人类带来的功效与福祉是循环变化和动态发展的。

对环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探析可知,环境竞争力实际上是人类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协调能力,最终表现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支持与促进能力,表现为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地区环境最大化人类福祉的能力。它是生态环境循环变化和动态发展的结果。首先,环境竞争力是生态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力。经济和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互相依赖的经济-环境系统。其次,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又有反作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循环动态变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作用结果则形成一个地区的环境竞争力(参见图2)。

图2环境竞争力形成与做功的动态机制

三、环境竞争力内涵及测算的动态经济学分析我们也可以通过动态最优经济学模型进一步分析环境竞争力内涵、环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环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假设一个封闭的国家没有对外贸易,则可用以下的方程组来描述该国的经济-环境系统模型[10]:

maXw=∫t=∞t=0Ut(C,S,p)e-ρtdt

(1)

Subjectto:

K・=F(K,L,R,p,m)-C-f(R,S)-

g(D,S)-i(a,p)-j(n)

(2)

S・=a(S)+D-R

(3)

p・=a+b(p)-r(F,p)

(4)

m・=n

(5)

我们维护经济-环境系统的合理运作,最终目标要使经济-环境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福祉最大化。这里的人类不仅包括当代人,还包括未来的子子孙孙。(1)式表示目标函数。其中,w表示人类的福祉总和,Ut(C,S,p)表示t时期的人类福祉,C表示消费的产品数量(如各种农产品、工业品等),S表示生态环境提供的各种资源存量(如石油等能源原料或者纤维等原材料),p表示环境品质状况(如空气状况、水污染程度等)。通过消费各种产品、资源、环境服务,人类可以获得福祉,越多的产品和资源的消费、越好的环境品质则意味着获得的福祉越多。因此,用Uc、US、Up分别表示边际产品福祉、边际资源存量福祉、边际环境状况福祉,则Uc>0、US>0、Up>0。ρ表示社会福祉贴现率,把不同时期的福祉折现为当前值。

(2)式~(5)式表示实现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

(2)式中,K表示人造资本存量(如厂房、各种生产机器等人造生产工具与设施),K・表示人造资本存量的变动数量。F(K,L,R,p,m)表示生产函数。L表示劳动力数量,假设劳动力数是外生的。R和S均表示资源,只是R表示用于生产的各种资源投入,是一种流量概念,而S表示资源存量。f(R,S)表示在资源存量S的状况下,开采R的资源所需要的成本投入。D表示在人类的作用下资源的增长数量。g(D,S)表示在源存量S的状况下,要诱发资源增长D的数量所需要的成本投入。a表示人类对于环境的治理程度。i(a,p)表示在环境品质p状况下,要达到a的环境治理程度所需要的成本投入。n表示人力资本的增长数量。j(n)表示实现人力资本增长数量n需要付出的成本。所以(2)式表示,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人造资本的积累、人们的消费、资源的开采成本、资源的诱发成本、环境的治理成本、人造资本的积累。

(3)式中,S・表示资源的真实变化数量,a(S)表示资源存量S的自然增长数量。(3)式表示,资源的真实变化数量等于资源的自然增长数量加上人类诱发的增长数量再减去生产投入数量。

(4)式中,p・表示环境品质的真实变化情况。b(p)表示环境品质在p状况下的自净情况。r(F,p)表示环境品质在p状况下生产F对环境造成的影响。(4)式表示,环境品质的真实变化等于人类对环境的治理程度加上环境的自净状况减去生产造成的环境影响。

(5)式中,m・表示人力资本的真实变化数量,其应等于人类对人力资本的培育数量n。

需要求解的方程组其实是一个最优控制模型,其哈密尔顿函数则为:

H=U+γKK・+γSS・+γpp・+γmm・

(6)

(6)式中,γK、γS、γp、γm分别表示人造资本、资源、环境品质、人力资本的影子价格。求得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并整理,可以得到整理后的哈密尔顿函数:

H=U(C,S,p)+UC(F-C-f-g-

i-j)+UCgD(a+D-R)+

UCia(a+b-r)+UCjnn

(7)

(7)式中,gD、ia、jn分别表示边际资源诱发增长投入成本、边际环境治理成本、边际人力资本增长投入成本。(7)式的哈密尔顿函数H表示t期动态真实福祉状况,它等于t期静态福祉U(C,S,p)加上人造资本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加上生态环境的资源真实存量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加上环境品质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加上人力资本变动带来的福祉变化。

对t期静态福祉U(C,S,p)进行泰勒公式展开:

U(C,S,p)=U(0,0,0)+C・UC(0,0,0)+

S・US(0,0,0)+

p・Up(0,0,0)+

12!(CC+SS+

pp)2U(0,0,0)+…

(8)

(8)式中,U(0,0,0)表示消费产品、资源数量、环境品质均为0时福祉,其值等于0。UC(0,0,0)、US(0,0,0)、Up(0,0,0)分别表示消费产品、资源数量、环境品质均为0时的边际产品福祉、边际资源福祉、边际环境品质福祉。根据泰勒公式原理,可以把(8)整理,表示为:

U(C,S,p)≈C・UC(0,0,0)+

S・US(0,0,0)+

p・Up(0,0,0)

(9)

把(9)式代入(7)式并整理得:

H≈C・UC(0,0,0)+UCjnn+UC(F-

C-f-g-i-j)+UC(gD(a+

D-R)+ia(a+b-r)+SUC・

US(0,0,0)+pUC・Up(0,0,0))

(10)

(10)式中前半部分C・UC(0,0,0)+UCjnn+UC(F-C-f-g-i-j)表示消费产品、人造资本变动、人力资本变动等给人类带来的动态福祉状况。而(10)中后半部分UC(gD(a+D-R)+ia(a+b-r)+SUC・US(0,0,0)+pUC・Up(0,0,0)),表示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和良好环境品质给人们带来的福祉。式中Uc是边际产品福祉,表示消费一单位产品所能带来的福祉,因此式中gD(a+D-R)+ia(a+b-r)+SUC・US(0,0,0)+pUC・Up(0,0,0)则表示,用消费品为计量单位的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福祉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环境竞争力,用字母V表示:

V=gD(a+D-R)+ia(a+b-r)+

SUC・US(0,0,0)+pUC・Up(0,0,0)

(11)

因此,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福祉=Uc(边际产品福祉)*V(环境竞争力)。

对(11)式中a(S)和b(p)进行泰勒公式处理,并整理得:

V≈gD・D-gD・R-ia・a+ia・

r+S(US(0,0,0)UC+as(0))+

p(Up(0,0,0)UC+bp(0))+…

(12)

(12)式中US(0,0,0)UC+as(0)和Up(0,0,0)UC+bp(0)均为常数分别用d和e表示,则(12)可以整理为:

V≈gD・D-gD・R+ia・a-ia・r+

S・d+p・e

(13)

由此可见,环境竞争力可以分解为六个部分:人类诱发自然资源增长的能力gD・D,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自然资源给人类带来福祉的能力下降程度-gD・R,人类治理环境的能力ia・a,人类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品质衰退对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福祉的能力下降程度-ia・r,自然资源存量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S・d,环境品质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p・e。换句话说,这六个部分中,gD・D其实表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维护反应能力,gD・R表示人类生产行为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压力,ia・a表示人类对生态环境品质的治理反应能力,ia・r表示人类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品质造成的压力,S・d表示自然资源存量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p・e表示环境品质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对经济-环境系统的经济模型分析可知,环境竞争力可以按照压力――状态――反应框架(pSR)展开测算分析。

四、结语

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各国各地区发展实力的竞争因素,最终影响着人类福祉状况,因此,评价环境竞争力是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动态最优经济模型,可以深入探析环境竞争力的内涵、测算评价方法,揭示评价环境竞争力的经济学框架和自然科学框架以及这两类评价模型之间的本质联系。首先,环境竞争力是生态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协调能力,最终表现为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支持与促进能力,表现为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地区环境最大化人类福祉的能力。其次,环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可以进一步地分解为六个子能力,这六个子能力揭示了:评价环境竞争力不仅要评价生态环境品质现状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能力,也要分析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品质造成的压力、人类对生态环境品质的治理反应能力。

本文只是在理论上探析环境竞争力的内涵、测算评价方法,至于环境竞争力的完整测算评价模型以及实证分析,还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黄茂兴,高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环境竞争力问题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6.

[2]曹斌,林剑艺,崔胜辉.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99-106.

[3]林寿富.区域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构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0-16.

[4]郝翠,李洪远,孟伟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对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61-166.

[5]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评估框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1-90.

[6]陈德敏.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25-29.

[7]汤姆・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9.

[8]萧代基,郑惠燕,吴瑛,等.环境保护之成本效益分析[m].台北:俊杰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13-15.

经济学的内涵篇3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模式;企业;经济学解析;对策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陷入到严重的困境之中。这也使得中央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在微观层面要求企业完成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变革。那么如何来理解内涵式发展的要义呢。笔者认为,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则,首先应在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上做文章,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运营的组织环境来。由此,这也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梳理现阶段的相关文献可知,许多作者都十分强调提升“产出/投入”比值,这种基于矩阵数列下的模型,却让我们感到只见物而不见人。需要指出,即使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待企业内涵式发展问题,都需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而展开。从而,关注企业员工和与之相联系的组织生态,便构成了本文经济学解析的逻辑起点。

一、企业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遵循以上逻辑,关于企业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分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生产力方面

企业生产力可以界定为员工的岗位能力,以及该能力得以发挥的物质基础。前者主要指向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而后者则主要指向物力资本存量。然而,企业生产力若要现实存在,还需要建立起员工岗位技能与生产设备之间的数量和质量的匹配度。随着当前实体经济普遍面临着压缩产能和优化产能结构的要求,使得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提高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成为了企业需要面对的课题。正如生产力是最为活跃的部分那样,生产性企业的内涵式发展归根结底需要得到不断增长的生产力的支撑。

(二)生产关系方面

生产关系可以界定为,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企业内部,这种物质利益关系尤其明显,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员工之间的分工协作绩效。那么将“生产关系”具体为现代企业管理者所熟知的内容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应该包括企业文化、薪酬制度安排,以及绩效管理机制。不难发现,目前诸多作者受到西方经济学的影响,过于关注企业在长期生产函数下的技术系数问题,似乎随着L与K之间达到最优关系值,企业就能获得最优“产出/投入”值。实则不然,在生产关系呈现出负面情形的状况下,这种最优值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二、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现状反思的目的在于为下面的对策提供切入点,这也需要从我国实体经济普遍存在的共性中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具体而言,现状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针对生产力方面的现状反思

受到企业预算约束的影响,在提升资本有机构成方面存在着各自的选择。但就员工培训而言,则存在着诸多不足。在企业内涵式发展目标下来看待这些不足,主要在于试图通过填鸭式的技能培训来提升员工人力资本存量,却忽视通过建构起员工的自主、自觉学习行为,来动态适应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趋势。可见,当前应在建立学习型组织上下工夫。

(二)针对生产关系方面的现状反思

不难看出,现阶段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在薪酬分配制度上引入了协商机制。但从实践来看,似乎更有流于形式之嫌。需要指出,生产关系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元素,它的形成与改变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国企业管理层应在生产关系的优化上存有足够的耐心。

三、反思引导下的对策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企业内涵式发展的对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深化对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认识

大凡谈及企业的内涵式发展,都会使人联想到十分高深的经济学原理。实则不然,内涵式发展又可以理解为是集约化发展,其在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合理、高效的使用企业的生产设备,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成本控制原则。由此可见,只有在激发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后才能实现上述要求。为此,企业管理者应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在技术革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智慧,并在这方面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

(二)建立企业适度合理的生产力水平

之所以强调为建立与企业相适宜的生产力水平,主要指向物力资本存量的提升方面。企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目的并不在于简单的存量增加,而是在于优化后的生产设备能发挥出比以前更高的工效。然而,该工效的发挥还与企业的生产规模、场地面积呈正向关系。因此,企业应在资金约束机制下来完成这项工作。对于员工而言,应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和岗位培训等方式,来提升他们的工作绩效。笔者建议,应针对学习小组的组建效果给予成员一定的物质激励,同时也是对其他员工起到鞭策作用。

(三)建构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必须与现有生产力相匹配,随着企业内涵式发展模式的建立,生产力水平也将逐渐提升。为此,企业应通过深化分工形态,即通过引入项目制来激发员工的生产和研发热情。与此同时,还应在激励兼容原则下构建起激励机制来。在企业文化的营造上,也应反映重视研发、重视生产质量的氛围来。

四、问题的拓展

以下,针对企业员工的管理再进行问题的拓展。

(一)人本模式构建

人本模式的构建较为烦琐,但也可以抓住这样几条主线:(1)对职工能力进行跟踪观察,并提出入职岗位建议;(2)建立动态化的人事管理,不定期的根据需要调整人员岗位结构;(3)针对职工的职业规划要求,给予培训、在职学习等方面的便利。

(二)本土模式构建

根据制度经济学原理可知,职工所处地域的文化、习俗,将作为外生解释变量影响他们的行为偏好。通过模仿、学习效应,以及重复博弈所形成的纳什均衡,来自不同地域的职工在群体演进过程中,将产生行为偏好趋于收敛的结果。这也构成了人际影响因素,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尊重每位职工的主体意识,并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下加强职工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形成具有战斗力的企业团队。

五、小结

本文认为,经济学分析应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考察来展开。在此基础上,对策应围绕着:深化对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认识、建立企业适度合理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建构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来构建。

具体而言,企业管理者应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在技术革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智慧;企业应在资金约束机制下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工作,并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和岗位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通过引入项目制来激发员工的生产和研发热情。

参考文献

[1]高波.关于企业内控建设与财务管理的必然探讨[J].财经界,2013(15).

[2]米丽阳.浅议煤炭企业内控管理的弊端与创新途径[J].经济师,2013(4).

经济学的内涵篇4

[关键词]法经济学;国际商务;跨国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51-02

作者简介:赵传君(1954-),男,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

一、法经济学与国际商务交叉融合后产生的新变化

法经济学是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是以法学的视角研究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国际商务是经济活动中涉外经济活动和经济业务的统称,涉及国际贸易、投资、保险、运输、金融、旅游等领域。当法学与国际商务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时候,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及这门学科的功能等,都将获得极大的扩展与丰富,它的内涵与外延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适用范围与适用对象的变化。国际商务是跨国经济活动,因而一国的相关法律不仅适用于本国的公民和企业,同时也将适用于在本国境内或与本国有商务关系的外资企业和个人。法律不仅适用于国内经济活动,也适用于涉外经济活动。由此使法律与经济的交叉层次得到提升,交叉内容发生变化,交叉范围得以扩大。

二是法律主体的变化。一般来说,一国的法律只在本国境内有效,对于本国企业和公民在国外发生的业务纠纷和争端,本国法律不产生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相关的国际法进行调节或仲裁,所以,这种法律与经济的交叉与结合,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法与经济的交叉,而是代之以国际法与国际商务的交叉与融合,法律的主体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国际商法,从而使传统经济学中“法”的内涵发生了实质的变化,这也是法经济学的重要特征。

三是法律效力的变化。国际商法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国际商务惯例,它属于在实践中形成并在商务实践中获得认可并共同遵守的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行规的性质,是一种不成文的商务契约,具有道德、信誉和行业约束力。二是wto规则。wto作为国际贸易组织,它所制定的相关规则对所有成员国来说都具有国际法效力,在发生国际商业争端的情况下,他的调节和仲裁机构所作出的仲裁具有最终权威性和法律效力,但却缺少法律的强制力。三是双边或多边签订的国际公约和协定,如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自由贸易协定,多边的纺织品贸易协定、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等。这种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是以签字国的国家信誉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完成其法律程序的,因此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国内法对商业行为的约束是一种“硬约束”,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而国际法(包括国际惯例和wto规则)对国际商务的约束则是一种“软约束”,不具有强制执行的功能。

二、国际商法滞后于国际商务发展实践的表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商务活动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国际商法与国际商务的关系日益密切,二者的交叉与融合的趋势日益凸显,法经济学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空间极为广阔。然而,国际商法的现状和功能大大滞后于国际商务的发展需要。这种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仲裁机构的约束力不能适应国际商务纠纷和争端有效解决的需要。如上所述,一些专业性和综合性(如wto调解与仲裁机构)的国际仲裁机构的仲裁结果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这就需要研究如何使国际仲裁具有实质性的法律效力。

二是有的国家,如美国,遵循国内法优先的原则,实际上把国内法置于国际法之上,这是一种法律霸权做法,如何抑制和抵消这种做法,需要深入探讨。

三是一些新兴的、但非常重要的领域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共识的、清楚明确的国际商业法律规则,还没有签署包括主要国家参与的相关标准或协定,如国际电子商务、航空业的碳排放标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金融业的国际监管和信息披露与保护协定等。

除此之外,目前已提到中国国际商务议事日程的重要课题还包括:从事国际商务的法律成本问题、培养既懂国际商务又懂国际商法并且外语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人才问题、如何强化并深入研究国际商务视角的法经济学观念和意识问题等。

[参考文献]

[1]时晋,吴锦宇试议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控制――一种法经济的分析[C]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2011

经济学的内涵篇5

论文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是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它高度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经济上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一理论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所谓基础性,就是说这一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这些重大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方法。 

“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所谓开创性,就是说这一思想面向新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思想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潮流,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视野,引领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为指导,准确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的世界大势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新思想,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在于,它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时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新的科学揭示;既继承了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经济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社会主义蓝图,我们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唯一可学习、借鉴的就是苏联“老大哥”。当时毛泽东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认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本国的国情,但是从总体上看,是以学习苏联为主。无论是改变生产关系,还是发展生产力,都明显打上了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烙印,具有一定照搬的倾向。1956年苏共“二十大”在斯大林的错误被揭露的同时,也暴露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弊端也日益显露,纷纷开始摆脱教条主义束缚,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毛泽东也敏锐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对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进行反思。他提出不能照搬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他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开始一边反思苏联经济建设经验,一边探索中国自己的经济建设道路,并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然而,时隔不久就出现了严重失误,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到首位,在生产关系上盲目求纯,急于求成,搞什么“一大二公”,严重违背了经济建设客观规律。特别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文革”造成的危难局面,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果断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又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和个别结论。他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提出新问题,回答新问题,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他说:“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继承、发展和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在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纠正过去的错误的同时,又坚决维护和继承已经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回到了正确的轨道。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并立足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深刻分析当达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和态势,果断要求我们不要陷入姓“社”、姓“资”的争论,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判断得失成败,明确提出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之一,“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还科学谋划我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从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以江泽民为领导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经济理论大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并非仅局限于对邓小平经济思想的诠释之上,而是在“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新概括,赋予了公有制经济新的含义。他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把非公有制经济从“体制外”进入“体制内”,由“补充论”提高到“共建论”的地位和高度;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一系列经济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经济理论。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顺应历史发展新形势,抓住时展新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强调“五个统筹”,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重大问题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为马克思主义宝库添加了新财富。 

由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继毛泽东经济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毛泽东经济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如果说毛泽东作为最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取得的经济理论成果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话,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就是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毛泽东当时“以苏为鉴”提出了怎样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问题的话,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则是与时俱进,不仅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理论,而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付诸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经济学的内涵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财务管理;创新

一、内涵建设时期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高职院内涵建设,是指学校在基础硬件设施得以改进的情况下,实施管理与教学改革,在“软实力”上下功夫,提高办学水平、办出特色、形成品牌,使人才培养质量、师资与管理队伍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得以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其内涵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特而精”,其实质是“质”的飞跃。内涵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优化的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更需要高标准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各方面管理的支撑,随着高职教育重心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移,如何有效地对高职院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的管理,成为内涵建设发展的关键,而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联系性、集中的表现性、强制的监督性,能够规划和控制内涵建设资金,提高内涵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为了促进高职院内涵建设的发展,必须深入开展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

二、高职院财务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比较落后的思维定式,与内涵建设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财务管理理念相对陈旧

首先是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滞后于内涵建设的发展,决策层重视资金的筹集和执行的结果,轻视资金的使用和理财的过程。职工参与财务管理的氛围不浓,多数人置身事外。其次是财务人才低谷现象不适应内涵建设的发展,在高职院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引进和管理人员分流时,未能兼顾财务管理队伍的培养和更新。最后是理财思路与新时期的经济规律不相适应,高职院的非盈利性,造成了学院缺乏成本意识、缺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的观念。

(二)财务运行机制相对落后

首先是财务管理机构设置简单,远不能适应内涵建设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实际需要。其次是内部监督机制不到位,会计环节监督不力,内审监督机制弱势。机构设置简单造成了财务人员短缺,会计环节的牵制力度大大降低;审计人员专业不精、方法陈旧、时间滞后,监督力度大打折扣。最后,预算约束机制不明显,预算方案缺少前瞻性,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预算执行缺少严肃性。

(三)财务管理方式不够科学

高职院对改革财务管理方式的关注度不够,以下三个方面的弱势尤为突出。一是财务预测方法相对失衡,科学定量预测的方法运用不足,更多的是采用定性预测的方法。二是财务分析方法相对简单,纵向分析多,横向分析少,综合分析也缺乏深度和广度。三是财务管理手段相对滞后,财务管理软件运用不够充分,与其他管理软件融合度差,网络财务管理资源运用有限。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随着经济业务的变化,特别是内涵建设的发展,高职院的财务管理制度逐渐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一是财务制度还没有完全覆盖所有的经济业务,内涵建设阶段许多新的经济业务问题还没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二是财务制度还没能完全覆盖所有的会计环节,滞后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三是同类型的高职院校也没有形成大致相同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

(五)财务管理内容亟待拓展

高职院对预算和收支的管理仍停留在简单核算阶段;负债管理中财务风险和货币的时间价值还未引起管理层足够的重视;各种资产的管理还缺少价值利用的概念;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还比较狭窄,对学院经济决策的影响力还不显著。

三、创新财务管理,促进高职院内涵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强调,要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学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财务管理必须以服务学院内涵建设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结构,增强财务服务能力,成为内涵建设发展的助推器。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管好用好高职院内涵建设经费,首先要求更新财务管理的理念,树立以促进内涵建设提升为核心,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重点的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1.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首先决策层要有敏锐的理财意识。高职院在内涵建设阶段,决策层更要思维超前,高度关注宏观的环境,不断地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审视和评估,并根据具体环境的特点,制定出能够支撑起学院内涵发展规划的近、中、长期财务发展规划。同时要提高法律和会计责任意识,对不断变化的财务情况作出实时、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要树立“阳光财务”的意识。“阳光财务”是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内涵建设经费透明度的必然要求,“阳光财务”的关键是财务信息公开。在预算的制定上,职工要有参与权,积极采纳内涵建设项目负责人和专家的建议;在财务制度的执行上职工要有监督权;对财务执行结果,相关各方要有知情权。通过实施“阳光财务”,能够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增强合作各方对学院发展的信心,切实提高理财的效果。

2.选优配强财务管理队伍

内涵建设时期,高职院财务管理队伍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内涵,一要高标准选用财务负责人。对财务负责人的任用,应始终坚持思想品德要硬、任职资格要严,业务水平要精、管理能力要强的标准。二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知识、职业道德、会计业务知识的培训,更要注重财务人员对高职院校新的发展阶段管理业务知识的更新,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严谨自律,忠于职守,不断增强适应学院内涵建设环境的理财能力。

3.引入“成本”与“效益”的理念

在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经济效益,应大力提倡“成本”与“效益”的理念,探索“成本”与“效益”的管理模式,以精细的“成本”管理来减少办学的无效成本和不必要的损失;以科学的“效益”管理去选择创收途径和增加办学收入。

(二)改革财务运行机制

随着近年来内涵建设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把握建设要求,强化建设责任,当此之时,一套适合高职院的新的财务运行机制,可以对学院的内涵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方面财务机制的创新。

1.增强机构管理能力

机构的设置应以高质量地完成财务工作任务为前提。首先应与内涵建设经济业务的变化相吻合,适应内涵建设中多领域的科研课题、多品种的专业建设等较复杂的经费核算要求。其次要考虑电算化会计岗位变化的要求。最后要向财务管理前置化的方向迈进。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测性要在财务管理的机构上有所体现。

2.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要构成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应按照高标准的管理模式设置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流程,达到有效的过程控制和监督的目的。同时,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扩大审计参与学院重大经济决策的层面;加强内审机构的预警防范机制,逐步介入源头和过程审计,改变内审监督的游离现象。

3.建立预算约束机制

高职院应组建预算委员会,预算方案、标准定额、预算执行考核方式的制定,要充分征询委员的意见。经费预算和预算调整都要委员会通过,以增强透明度。始终要把内涵建设经费预算作为重点预算项目,单独填报,加大对教学实践、专业建设、实训场所建设、教育改革、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相关设备以及图书设备等内涵建设方面经费的投入,保证拨款比重。同时,应引入绩效预算的概念,利用“预算”这一财务管理的主线,有效压制不断膨胀的公用经费支出需求,逐步提高用于内涵建设发展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等经费支出需求。

4.推进经费管理动力机制

随着高职院内涵建设的发展,一方面财政对学院内涵经费的投入将大幅度提高,同时,高职院校也将会以高新产业研究、科技服务的新姿态,主动参与地方新一轮的经济建设,这就要求经费管理亟待建立动力机制。针对财政以内涵建设项目形式拨款的经费,财务要改变以往一管到底的单方面理财行为,把项目经费管理的权力交给相关部门和团队去管理,实行内涵建设经费项目责任制,财务管理的中心转移到经费使用监督工作。在此基础上,应出台更加积极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学和科研服务社会,增强学院社会服务创收能力,加大筹措内涵建设经费来源的深度和广度,奖励包干经费结余。

(三)创新财务管理方式

在高职院内涵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财务管理的预测、分析、手段等方式也必须适应变革,走创新之路。

1.财务预测方法要科学化

财务预测充分体现了财务管理的事先性,现代财务预测正从单项预测走向多项预测,从表态预测走向动态预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财务的收入节点、支出趋势,也促使财务预测方法要适应多样化的预测需求。因此,应更多地建立数学预测模型,融入各种比率分析等科学的预测方法,逻辑化地推断出定量的结果,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测算出最能符合内涵建设经济活动要求的方案,为学院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财务分析模式要特色化

财务分析应与高职院的经济活动紧密结合,首先要在财务指标中增加能够全面反映内涵建设主要要素的指标,使经费透明化,以达到重点保证内涵建设经费支出的途径、进度和比重的目的。其次应在财务基础指标分析中增加资产和负债类的指标,尽可能完整地反映高职院的主要财务指标。再次要深入开展财务状况分析,把资产负债和偿债能力也作为指标分析的一个方面,使财务分析能体现现实的需求;最后要全面运用综合分析方法,以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以比较法和比率法作出的分析数据为支撑,运用综合分析法,构建具有各高职院自身特色的财务分析模式。

3.财务管理手段要高效化

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畴,也为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了前提条件。高职院财务管理,应抓住内涵建设的机遇,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手段。首先应充分运用财务内部局域网和财务管理软件,使内涵建设项目核算精细化。其次,应通过网上银行,使交易实现及时化。再次,应融入“校园一卡通”,使校园消费核算、学生费用上缴、书本费结算简易化。最后,应在保证财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校园内外相关资源共享,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远程化。

(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行为的规范,在高职院内涵建设中,制度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应针对其办学特色,构建能够适应财务管理需要的制度体系,并不断完善,以保障和促进内涵建设的发展。笔者认为,首先应建立财务管理方向的制度,从宏观上来设计和高度浓缩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对学院其他会计制度起到框架和指导作用。其次应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内部牵制等约束管理行为的制度,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运行;建立账务处理程序等制度,以规范财务工作过程。针对预决算、货币资金等关键环节,应建立环节监督制度。最后,针对某些特殊和具体的会计业务,还要依据财政政策,及时制定具体的财务执行制度。

(五)拓展财务管理内容

在现有财务管理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依据内涵建设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

1.开展绩效预算管理

内涵建设注重管理绩效的全面提升,落实在财务管理上首先就是经费预算的绩效问题,高职院应打破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重视预算效益和效果,以正常经费预算绩效为基础,以内涵建设项目经费绩效为重点,逐步探索实施绩效预算。实施绩效预算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内涵建设重点项目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建立绩效预算管理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跟踪,并积极开展绩效评价,以保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经费支出的实际效果。

2.重视资源配置管理

高职院在实施资产和货币资金管理时,有必要考虑资源配置问题,一方面要合理配置资金、管理资产,用闲置资金生息,使闲置资产生租,让无形资产的概念逐渐走入财务管理的视野;另一方面,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要把内涵建设的资源配置放在首位,明晰内涵建设项目的具体性质、项目费用,利用全院各方资源,按照内涵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分清轻重缓急,逐项配置软硬件资源,使资源配置向内涵建设支出逐年递增的方向发展。

3.实施财务风险管理

在内涵建设经费占比愈来愈重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应增加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内容,坚持谨慎的会计原则,特别要重视对高职院规模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债务、应支付的利息和偿债能力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控制,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地开展。

4.提升财务报告的作用

高职院内涵建设时期,学院经济决策,需要获取财务与非财务、定量与定性、历史与预测、整体与部分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时,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因此现行财务报告应扩大揭示范围,使决策者能对学院的财务状况有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并据此作出利于学院内涵建设发展的正确决策。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变,只有尽快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切实改革财务运行机制,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拓展财务管理内容,遵循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断地进行探索,以科学的方法、全新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全新的理论视野,加大改革的力度,才能顺应建设“特色高职、精品高职”的要求,才能满足高职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彬彬.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刘荣.浅谈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理念创新[J].经济师,2009(3).

经济学的内涵篇7

   关键词:绩效;财政支出;财政科技支出

   引言财政科技支出由于其支出活动的特性,其绩效内涵与企业绩效有许多不同之处。要进行有效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有必要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进行界定。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和科技活动的特点,试图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

   中国学者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进行了一些研究。袁志明、虞锡君(2004)认为,反映绩效的内容应该包括项目技术成效、管理业绩、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1].陈丽佳、卢进(2005)将财政科技三项费用的绩效界定为目标绩效、组织绩效、政府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2].谢虹(2007)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界定为财政支出合理性、直接经济效益、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潜在效益四个方面。[3].张衡等(2008)分析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特征,认为其特征包括:差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科技计划绩效不同;不确定性,即科技研发可能会失败;外溢性,科技项目会带来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4].胡兴旺、曹武军(2008)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特点总结为:公共性,即财政科技支出应以满足全社会科技进步的共同需要;间接性,包括财政科技支出的带动效应、服务效应和持续效应;时滞性,指科研项目立项到产出稳定时的时间范围。[5].从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中国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的界定还十分零散,且带有一些随意性,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内涵体系。

   一、绩效

   绩效一词是来源于西方管理学的概念,其英文单词为“performance”,对绩效较为常用的解释是业绩、成效。管理学的绩效可以划分为人力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层面。人力绩效衡量的是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目前对于人力绩效主要有两种观点,即结果观和过程观。绩效的内涵为“三效”,即效果、效率和效益。效果指的是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目标的完成程度,是否取得了成果,成果的质量如何;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则是指所取得的成果所带来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等。组织绩效的内涵表现为效果、效率和协调。效果指的是企业是否实现盈利,是否达到财务目标。效率指的是企业的盈利是否最大化,是否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得最多盈利。协调指的是企业是否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如完成战略任务、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员工表现等。

   二、财政支出绩效

   1.财政支出的特性。正如美国学者Bates和Halton[6]指出的,“绩效是一个多维的构成,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出发认识绩效就会得出不同的解释。政府活动具有其自身的特性,财政支出活动是政府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与政府活动相同的特性。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包括:(1)公共服务性。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活动是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其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公众服务。(2)非营利性。政府活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通常都是无偿的,政府并没有从中获得报酬。(3)力行节约性。政府活动资金的来源是社会公众的税收,财政资金的浪费就是对社会公众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是不允许的。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要求财政支出绩效具有与管理学绩效不同的内涵。首先,公共服务性表明财政支出活动是为社会公众带来利益的,而不是为了政府获得利益。这就要求财政支出绩效应含有社会性的效益内容,即财政支出活动使社会公众获得的各种利益,但不应含有政府获得利益的内容。其次,非营利性表明财政支出活动没有盈利的考量,这要求财政支出绩效中不应含有政府盈利的内容。最后,力行节约性要求财政支出绩效中应含有效率的内容,但并不是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利润的盈利效率,而是以尽量少的投入取得预定的成效。

   2.财政支出绩效的“3e模型”。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财政支出绩效的“3e模型”[7],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经济性是指对于政府活动应使用最少数量的财政资金,用最少的资金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源。效率性指的是资源投入量和成果产出量的关系,包括以最少的资源投入量取得一定的成果产出量或者以一定的资源投入量获得最大的成果产出量。有效性则是指政府活动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否有效地解决了目标问题。

   3.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借鉴3e模型和管理学的绩效内涵,并结合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对绩效内涵的要求,本文认为,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应包括效果、经济、效率和效益四个方面的内容。效果指的是财政投入的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即是否取得了预定的成果,成果的质量如何等。经济指的是财政支出的花费是否最少,财政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效率指的是资源投入量和成果产出量的关系,财政支出是否以最少的资源投入量取得一定的成果产出量或者以一定的资源投入量获得最大的成果产出量。效益则是指财政支出取得的成果为社会公众所带来的利益,包括直接的活动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其中,效果与效益的区别在于,效果是对财政支出项目本身而言,而效益是对项目之外的影响的衡量。

   三、财政科技支出绩效

   由于政府活动范围广泛,活动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政府活动具有不同的特点,某些活动的特点会使得其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的各个方面重要性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种类的政府活动的财政支出绩效内涵有所差别。比如效率性重要的活动应侧重绩效的效率方面,效益性重要的活动则应侧重绩效的效益方面。财政科技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也有相应的侧重点。

   1.科技活动的特点。科技活动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简称为R&D活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三类活动。科技活动属于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一种,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探索性和创新性。R&D活动是对知识的未知领域进行研究,对于所能得到的成果事先是无法完全预知的,R&D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其活动成果的创新性。创新性是R&D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生产活动的最根本特点,也是衡量R&D活动成果价值大小的最重要标准。(2)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也是只就R&D活动而言的。R&D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是难以确定的,R&D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R&D活动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对R&D活动进行投入是充满风险的。(3)正外部性。不论是R&D活动还是非R&D活动都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科技活动的成果不仅能使成果所有人获利,也能使整个社会都受益。R&D活动提供新的知识,增加社会的知识总量,提高社会科技水平。

   2.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财政科技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即是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而科技活动的特点影响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的四个方面的重要性。根据科技活动的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R&D活动和非R&D活动两类,两类科技活动所对应的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内涵有所不同。R&D活动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以及正外部性三个特点。衡量R&D活动成果的创新性属于绩效内涵中效果方面的内容,由于创新性对于R&D活动的重要性,其突出了对R&D活动效果衡量的重要性。R&D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则使得对其效率性和经济性的衡量显得意义不大。R&D活动具有正外部性,必要对R&D活动的科技效益进行衡量,不过正外部性是只对科技知识和科技水平而言的,对于经济、环境等则没有正外部性。综上所述,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该首先侧重于效果方面,其次侧重于效益方面,经济和效率两方面则不是侧重点。非R&D活动只有正外部性一个特点,这表明对于非R&D活动的衡量应突出效益方面的内容。非R&D活动的正外部性不仅在于科技方面,还涉及到经济、环境等,如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等,在衡量效益时不仅要关注直接的科技效益,也要关注间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非R&D活动不具有不确定性,效率和经济的标准都是可以确定的,对其经济性和效率性的衡量是十分必要的。非R&D活动也不具有创新性,对其效果的衡量就不如R&D活动那么重要。综上所述,非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侧重于效益方面,对于效果、经济和效率则只赋予一般的重要性。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和科技活动的特点,界定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并明确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本文得出两点结论:(1)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包含效果、经济、效率和效益四个方面。(2)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的四个方面的权重有所不同。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侧重于效果和效益两个方面;而非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侧重于效益方面。

   参考文献:

   [1]袁志明,虞锡君。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内涵及评估实证分析[J].浙江统计,2004,(1):20-22。

   [2]陈丽佳,卢进。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绩效的内涵及特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5):112-114。

   [3]谢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科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12-16。

   [4]张衡,卢进,王亚萍,赵行旺。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101-102。

经济学的内涵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政策建议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党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研究

总的来看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界定,学者的观点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和构成要素的角度;二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三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四是选定某个立足点如微观企业的角度或者制度的角度来阐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如下:

陈慧女、丁力扬(2013)认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包含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等诸多维度的综合就是所谓的经济发展方式。李玲玲、张耀辉(2011)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路径与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运行行为、发展动力、发展约束适应和发展成果分享的变化。黄泰岩从动态角度把握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他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指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的转变,还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即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正是这些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动态内涵。

高峰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涵义,他认为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环境和发展质量的综合反映。杨静光(2010)从经济增长的类型定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他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内容包括由粗放外延增长向集约内涵增长转变,从数量扩张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学者于学东认为,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体现着一脉相承的实质,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就此走出历史舞台。

也有不少学者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刘茂松认为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虞崇胜、张光辉(2011)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至少包括三层内涵:首先从最基本质的意义说,它是经济运行正式规则的变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永续繁荣。其次作为一种制度变迁,必然内蕴一套新的价值理念和目标,并在这种新的价值理念与目标的规制与指引下实现变迁。第三是对原有经济增长模式的批判与反思。

除了上述主要的三个角度,也有一些学者立足于自身的研究领域从其他的角度来阐述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如许林(2013)从微观企业的角度,阐述了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看法。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张群、孙志燕(2013)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但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造成的。曹雷和程恩富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指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把“发展”等同于“增长”,把促进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任务,由此导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且出口是建立在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廉价的所谓“低成本优势”基础上。虞崇胜、张光辉(2011)认为是权力直接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纵向上的僵化和横向上的分割,出现畸形经济和诸侯经济”,而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所必须批判和反思的经济形态。还有学者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主要是因为首先生产力本身的发展规律难以逾越;其次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缓慢;再次外生机会压制内生机会;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错位;既得利益格局的主导;最后就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还有学者从人口的角度入手,提出短期来看,劳动力总量过剩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长期来看,劳动力供给下降趋势增加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黄铁苗(2011)认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浪费。产生浪费的根源在于所有制、价格机制、外贸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体制的弊端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郑英隆(2011)认为由于缺乏执行力以及缺乏执行力背后的管理转型,使得集约型发展方式没能从根本上确立。除此之外,还有些学者从法律制度建设、思想观念、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丛明(2010)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更多的是需要采取结构性的政策,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对企业和个人行为进行有效调节。杨静光(2010)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是提升制度效率的竞争。所以应该努力地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决策效率;认真地做好制度供给;合理定位利益结构;积极地推进制度创新。孔祥敏(2010)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行政体制转变,合理规范干部利益引导机制;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企业治理结构建设;优化技术创新的环境,推动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适度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古新功(2012)认为政府规制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和制度保障。曹雷、程恩富(2013)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提出在生产力层面,必须坚持科技的自主创新,完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价格机制;在生产关系层面,必须真正做到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第三,适当控制外贸依存度。

参考文献:

[1]张连辉,赵凌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演进历程[J].中共党史研究,2011(10).

经济学的内涵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中原经济区

作者简介:康勇(1963-),男,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理论方面的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面向中原经济区的河南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研究”(编号:122400450199)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2-0026-03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快速放大,并且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培养模式,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发展,迫切要求当前河南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

一、内涵建设的方向是实现与中原经济区发展良性互动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河南高职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强劲动力驱动下,也实现了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2011年,河南省共有普通高职高专院校70所,在校生74.13万人。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而破解这些问题,适应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需要,实现与中原经济区的良性互动是今后较长时期内涵建设的方向。

(一)在规模增长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发展

河南高职院校在上一轮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同国内众多高校一样,不断扩展新的专业领域,追求门类齐全,向综合型大学发展。经过这一轮简单的规模扩张,高职院校之间趋同性进一步增加、差异性进一步缩小,重复开设了很多同类专业。许多新开设的专业由于缺乏师资力量及办学经验,专业教育达不到应用的水平,就连学校原有的特色由于精力分散也日渐衰退。有些院校更是教学基础薄弱,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但由于学校规模扩张过快,内涵建设不能及时跟上,导致学校所设专业与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不能实现无缝对接,加之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课程建设跟不上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导致部分学生学非所用和用非所学,从而形成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毕业即失业或就业后再失业现象严重。这种现象导致河南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上难以动态适应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无法与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准确对接,也无法与中原经济区的特色发展相匹配。

(二)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尽快实现内涵提升

由于河南省大多数高职院校是在原来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没有能及时同步跟上,人才素质与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其原因存在于三个方面:首先,盲目扩大规模,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严重忽视了教学质量。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在升格过程中,教学资源及教资力量不能及时跟上规模的发展,又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只能牺牲教育质量,其结果必然是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办学质量却越来越差,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子之中;其次,缺乏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办学定位及目标不明确。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盲目学习本科院校,追求大而全的模式,教学模式上基本上是本科压缩。可办学资源又有限,圈地盖楼进行规模发展占用了这些有限的资源,没有更多的资源来进行本科的内涵建设,因此,造成学生在理论上比不过本科生,在实践动手能力上比不过技校生,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再次,教师知识更新慢,难以跟上创新型社会的要求。

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河南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好这些问题应是当前河南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提升河南高职教育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凝练匹配中原经济区产业布局的学校特色是内涵建设的关键

高职学校应有自身特色,这种特色应是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所必须遵守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框架,是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反映、折射和物化。基于这种认识,河南高职院校应凝练自身特色,找准自己在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中的位置,努力实现学校特色与中原经济区发展相吻合,依托自身优势专业,在优势领域准确定位、形成合力。

(一)特色建设的出发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高职教育要求“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一些高职院校却将其解读为“以专业技能为本位,以就业率为导向,以为企业服务为宗旨”。这种认识导致高职教育的教育功能被弱化。学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不能忽略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这不仅是国家对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受教育者不仅要成为职业人同时还是社会公民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如与人协作及沟通的能力、独立面对各种选择与变化并做出相应抉择与调整的能力。然而大量的高职院校片面地追求就业率,这只能是低层次、无发展的就业,不能实现对受教育者上述需求的基本满足。

教育功能的缺失,会导致学生核心能力如沟通能力、心理抗压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转移能力较弱。高职院校不能仅仅只提升学生的行业能力,更应重视培养其核心能力。这些核心能力还包括对学习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感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核心能力的培养比职业能力的培养更难。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应从多方位全方面进行建设,如在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教学中,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只有如此,内涵建设不能脱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二)特色建设的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首先,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这不仅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水平的关键,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改革现有脱离行业和不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加强新专业开发,做到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不断调整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结合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和本校的办学实力,精心打造精品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建设过程中,一是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优化。专业的设置应尽可能在良好的市场就业基础上,使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二是要以岗位素质培养作为主线,开发课程体系;三是创新“工学结合”,培养学生“零距离”首岗的能力。

其次,注重课程建设。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出发点和重点,课程建设是内涵建设实现的途径。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能对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因此,课程体系应该是由学科课程体系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转变,要突破传统课程内容的设置,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内容,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有效性的目的。

第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在办学特色上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应用技术与开发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实践性。实训基地是实现教学环境职场化的有效途径。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应用,进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满足这种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满足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的要求;二是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要建设能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能为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和推广新兴产业技术提供服务;三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是实训基地建设的主导方向,它也是实现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直接获取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也为企业直接选聘人才提供了直接的机会。同时校企之间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也为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培训等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对丰富教师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极好的帮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改善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同时应该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了解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哪些紧缺技能岗位,并由学校提供场地与管理,企业提供资金与技术,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虚拟工厂、车间、工艺等进行合理开发,以解决学生人数多,动手机会少,实训成本太大等问题。

三、内涵建设的路径是更新教育观念,做好资源整合

随着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新思路、新模式,不断提高服务于中原经济区的能力。

(一)更新观念,明确高职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卓有成效内涵建设的前提。通过准确的定位,彰显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及实施方法。但是在定位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杜绝盲目攀高。准确的定位应该包括:在办学层次上,在坚持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基础上,强调高等教育的属性;在发展的方向上,坚持就业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在培养目标上,坚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教育观念上,不仅要坚持学历教育,还要向技能培训、科研开发及为社会服务转变;在教育管理方法上,要由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向学制弹性化、教学服务商品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选择多样化、教学场地职场化等方面转化;最终实现工学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能根据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及时修改教学方案、调整教学计划。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学资源

资源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资源不足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客观问题,如何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创造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

资源整合的关键是师资的整合。师资力量是学校的核心资源,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在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猛增,高职教师在钻研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才能培养出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优秀高素质技能人才。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先要强调师德师风的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强化“双师”素质培养。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只有真正的到企业去,才能了解到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及发展趋势,积累工作经验,更好的把理论和实践运用于课堂之中;三是要进行专兼结合的、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建设。直接聘用企业的优秀人才或是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形成实践技能课由专业的高技能水平的专兼职教师指导的机制。

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在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上,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学校有特色的教学条件的改善上,提高特色教学的档次,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的建设;其次,为改善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可采用内投外联的模式,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的师资、场地、科研能力等资源作为股本,引进企业资金、设备场地、技术等,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使企业能直接参与办学的过程,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再次,尝试通过企业设备、技术入股的方式,建立一批相关的实训室。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与相关行业内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使实践教学资源得以有效的整合利用,为学院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三)加强基础管理,培育优秀文化

基础管理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专业管理职能得以发挥而应具备的规则、程序、标准、机制和框架等。它是学校最基本的经常性的管理工作,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必须苦练的基本功。其内容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管理趋向规范化及文化的过程。规范化过程是建立硬约束的过程,文化建设过程则是软约束、正激励的形成过程。

规范化是指根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需要,合理地制定学校规程和基本制度以及各类管理事务的作业流程,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通过对该体系的实施和不断完善,达成管理动作的井然有序、协调高效的目的。规范化是学校基础管理的硬约束,这种硬约束可以帮助矫正人的不良习惯并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规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强化硬约束的过程。而学校是一个包括多要素、多部门、多重活动、多种管理的复杂系统,唯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具有把人的思想和行为融为一体的功能和价值,能够将多种因素、多种活动、多种管理粘合在一起,共同发挥系统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起引导作用的导向功能上;其次,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凝聚功能上;第三,能起到良好激励作用的激励功能上。特别是校园文化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师生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学校的荣誉和形象;第四,增加学校影响力的辐射功能上。优秀的学校文化能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育优秀校园文化,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总之,在当前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背景下,河南高职院校只有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承担起服务并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的历史重任,才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S].国发〔2011〕32号.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6]16号.

经济学的内涵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评价;内涵式发展;关键要素;评价标准

作者简介:周霞霞(1981-),女,山东烟台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评价;王资(1965-),女,河南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编号:14XJa880004),主持人:王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74-07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作出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借助一些隐性或显性指标来判断其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纵观那些发展较为突出的高职院校,相互之间必然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和一致性。发掘这些共性特征,厘清有关概念、重新审视内涵发展有关的价值取向问题,能够增强高职院校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相对于现有的评估制度和体系,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在适度借鉴实践经验和现有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对现阶段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制定出符合内涵建设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正是构建该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一、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的探索分析

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要素的把握和归纳,我们主要考虑从影响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和体现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入手,通过对内涵建设的概念审视、质量标准制定、推进路径选择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高职教育领域专家的一些比较权威的描述,获得更多关于内涵发展的理论佐证。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到底有哪些呢?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董刚、杨理连(2011)提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其核心构成包括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的围绕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所有活动和要素的集合。其中,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动,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完整体系[1]。董刚、杨理连、张强(2013)在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高职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应采取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影响或体现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便有效控制与评价。并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应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综合实力提升、服务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展开评价[2]。张洪春、温中梅(2014)认为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多维结构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是三个最基本的发展维度[3]。鲁武霞、马建富(2012)面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资源整合运作能力、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以及院校管理能力[4]。乔万敏、邢亮(2009)通过对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内涵发展要在宏观上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略和发展路径;在微观上要把提升质量、凸显特色、服务社会、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探索个性化发展的新路[5]。徐伟、王德清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要从厘清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发展,合理布局专业及专业群,形成特色育人模式,融入区域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几个方面入手[6]。

目前,高职教育评价倾向于对“硬”实力,比如办学条件、办学成果、教学投入等方面的评价,而对学校内部的精神品质、制度文化以及外部社会声誉等“软”实力重视不够。随着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推进,软实力被不断提及。实际上,“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是缺一不可、互为支撑的[7]。我国高等教育在基本实现大众化之后,既然选择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就应该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高职院校应从弘扬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明确办学定位,完善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升自身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8]。

归根结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作为主要标准的,培育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合格学生才是评价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高职院校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办学特色、高校管理等基本要素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外在体现[9]。在高职院校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正是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素持续运行,构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在内涵建设的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纳入那些能体现内涵式发展要求的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是制定评价指标的依据,也是对各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一种导向和引导各院校明确内涵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质的解读

高职教育经过一个阶段的跨越发展后,内涵发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办学吸引力的核心任务。从概念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定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发展动力上,由主要依靠国家经费投入和政策推动,向依靠学校的内在发展需求转变;二是在办学要素的配置上,由主要依靠物质条件的改善,向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以及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等“软实力”要素转变。三是在发展方向上,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强调的不是某个局部的发展,而是调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概念和实质的进一步解读,所谓内涵式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外延式发展,主要着眼于一种精神力量即学校软实力的提升,具体包括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传统和学习氛围以及打造名校声誉和品牌等[10]。软实力是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聚集和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从专家对于软实力的权威描述来看,它与内涵式发展有着极为相似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内涵式发展就是以软实力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扩张时代的到来,它更意味着在教育改革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要在正确深入理解高职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基础上,大力打造内涵式发展着力点,创新内涵式发展机制与策略。遵循社会经济基本发展规律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与本真,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坚持不断创新发展和特色办学,就一定能使高职院校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前提条件

(一)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首先应该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不同类型的院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育任务,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教学型大学则倾向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积累。而研究型大学秉持的质量观是鼓励师生对科学的追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就不应该再偏向学科理论的创新和继承,更不能盲目参照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标准。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高职教育质量观必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只有秉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理念,才能提供更多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明确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的内容――条件、过程和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发展条件,办学条件和资源是衡量一所院校的最基本的标准,这些基本要素是保障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根据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这一定义,教育质量不仅仅要衡量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应包括办学过程质量和办学结果质量。其中,过程质量涉及学校的各项工作,这些要素对于促成良好结果出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结果质量主要体现在学校、师生的发展上。对评定一所大学的社会地位,其核心是培养的人才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从整体来看,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必须明确在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面的质量观,从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结果三个方面综合评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应该进行阶段性评估

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全面、深入、持久地为之努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优秀的院校作为标杆作用,带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对象应该是针对部分高职院校而非全部,作为评价的标准应该作为引领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方向标。

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实际上通过突破学校内部的阶段性束缚而逐步适应并有机融入外在社会环境变化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分成几个阶段逐步完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通过阶段性评估来实现升级、创新和完善,使得学校能够客观的审视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水平。同时,核心要素当中的具体评价指标的筛选可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实现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协调发展

内涵式发展一定是外延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要进行的战略选择。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达到相应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去推进内涵建设。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经营模式,在经营运作时会涉及到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只有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才能实现协调有序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并不意味着规模增长的停滞,而是需要适度的相对稳定的规模扩张。在保障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充分考虑学校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要使得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办学目标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这是高职教育发展应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关键要素及特征分析

一所实施内涵建设的高职院校自然有其自成一体的内涵特征和要素结构。那些在内涵建设上表现优秀的高职院校,虽然他们外在的显性指标各有特色,但内在运作模式上必然存在着较高的相似度。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和高职院校发展关键要素的探索分析,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构成要素列为十项,从其他视角看,也许这些构成要素并非衡量高职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成分,但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这些要素的位置与作用需要重点强调。

(一)利用率高的办学条件和资源

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是考核内涵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也是评价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在硬件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与教学改革,使学校的质量、效益以及办学传统、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得以改进,其实质是追求“质”的飞跃。硬件资源是高职院校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硬件存量和硬件利用率的严格考核,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加大专业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对硬件设施的运营能力,营造出能够保证应用性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基本保证,离开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内涵建设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就无从谈起。对于硬件的要求,随着高职教育发展所处不同的节点,也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今后的评估中,应该更多地鼓励构建相邻院校间以及校企间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的弥合资源闲置与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反应的是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风貌,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是各层次、各类型大学的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要想获得稳定的、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话,就必须在影响办学质量的某些方面办出特色,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很难生存的,也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内涵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转变理念和思维。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其经营思维和办学模式,引导其特色形成和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经营理念的前瞻性、引导性和办学定位的准确性是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否突出的核心标准。

(三)基于职业性特征的专业建设

专业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性要素,一所高校的专业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品质,是考生和家长及社会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反映了与产业结构和岗位需求的对接程度,是决定学校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性环节。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在内涵发展中承担着先导和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品质,增强吸引力,以此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深入。

2006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该理性地、科学地进行专业布局,在为市场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的动态的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这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2]。”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考虑通过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以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来进行考核。一定数量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水平和地位,所以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四)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为内核的校园文化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高职教育理念为导向,包括高职教育在执行各项职能过程中而开展的各种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传统风俗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物质载体与职业道德教育等的有机融合。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软实力”的载体,承担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和立足点,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更注重员工是否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全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长期以来,为了应对人才市场竞争,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偏重于“专才教育”,使得高职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极大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职业道德培养。

一项关于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报告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分相对较低。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当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大学生自我认知结构失衡,出现认知偏差同时受到外部社会环境价值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利益取舍和价值取向上,缺乏内在理性支撑,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倾向,甚至有部分学生显现出逃避或放弃社会责任的趋势,这势必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消极的引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改革新的关注点。

(五)强调制度创新和执行力的高效管理

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管理特色是一所大学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和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能、管理作风的稳定性表现,是大学自身优势的体现和特色发展的保证。维系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资源,校园精神和管理制度,这三者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过程中,秉承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有利于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制度,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近几年比较集中的规范化运作和发展,办学思路、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等观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的理念和提法,高职院校真正缺乏的不是意识而是执行能力,即缺乏一种将办学思路、教育目标等落实到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开发等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内涵建设真正需要加强和重点培育的。

(六)富于激情的师资队伍

尊重教师和教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力量,将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维度,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是学校中最为珍贵也最值得开发的资源,能够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成效以及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教育部颁布的一些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等纳入规划范围。因此,以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一个关键要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评价重点考虑教师的职业能力、道德素养、创新意识以及教师的激励有效性,而且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应该强调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验熟练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能力。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定以及教师自身对职业角色的认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良好的道德素养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影响着和引导者,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使学生真正获得情操陶冶和素质养成方面的提升,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这一切都要依靠学校设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有效的激励政策,才能真正启动教师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主动性,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凝聚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共识和正能量。所以,高职教师激励手段的有效性也将成为师资建设的一个考核指标。

(七)追求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体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的本质与根本目标,也是内涵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特色鲜明的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经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taFe人才培养模式等。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之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办学资源,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环节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标准完美契合。但目前校企合作还没有从原来校企双方的失衡结合转变为深度融合。很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遭遇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难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缺乏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利益诉求没有获得有效实现,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是实践中缺乏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追求合作的意向,还要追求合作的持久性以及能否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

(八)关注过程的学生参与度

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范式的转变来看,“学习参与度”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过程控制的新焦点,它提倡将教育质量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主体性建构上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

国外学者还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学生参与度的实证研究,验证学生参与度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程度。尽管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获得一个有共识的结论:只有全面地参与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有当学生的参与行为获得鼓励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才能最大化(Rosenshine,1982),学生才有可能在不同维度最大限度地成长和发展[13]。

新的质量观提倡教育评价不仅应该关注硬件投入更应该关注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技能提升、价值观形成等产出结果质量评价。学生参与度作为衡量标准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教育过程评估的新依据,也成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照系数。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学习参与度评价指标,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现状,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九)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动因,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存在意义和经营主旨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推广、文化传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高职教育实施内涵建设的具体依据。

基于以上分析,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专项内容,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的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评价制度,可以考虑从区域资源利用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整个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系统中的分支,着重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程度,更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十)契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学生

相对而言,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指标应该是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教学资源投入和办学条件只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条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评价是一种结果质量评价,主要是对高职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服务后所取得的收获和发展的评价,依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来对人才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质量进行综合性反映和评估,是检验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杨德广认为,“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有的高校重在培养科研人才,而有的高校却善于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所以不能依照分工不同,来判断学生人才的质量优劣。针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着力突出对职业岗位最需要、最常用、最根本的能力和素质评价,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此之外,在内涵式发展中,关于学生质量的评价要重点纳入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考核,构建具有时代特征、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教育体系。以往的评价虽然有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缺乏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很少有衡量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认知等方面的记录,由于大部分测评方法有限,实际获取的结果并不客观。同时为了跟踪评价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表现,这里需要纳入用人单位的客观评定如就业学生的职业稳定性、岗位适应能力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此对学生质量作出真实的判断。

质量的意义,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评价质量标准也是要随着质量内涵的变化同步更新的。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在高职院校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其自身功能的改善及相互作用关系协调,决定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整体进程与演进方向。在内涵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节点,应该对反映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标准和要素适时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以加快内涵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3):12-14.

[2]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92-197.

[3]张洪春,温中梅.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结构与规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5-9.

[4]鲁武霞,马建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四个能力”[J].职教论坛,2012(10):26-29.

[5]乔万敏,邢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11):97-100.

[6]徐伟,王德清.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4):8-11.

[7]张梁平.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J].软科学,2007(3):95-97.

[8]于光.提升高校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63-65.

[9]曹叔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素分析与内在逻辑[J].职教论坛,2013(10):39-42.

[10]洪玉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64-67.

[11]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