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5:31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36-02

传统教学强调的是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所以传统的历史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传统的历史课堂也逐渐被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模式所取代。在因教学理念改变而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目前历史课上学生能力培养水平还很不乐观。

首先,历史中考分值低,难以引起学生和家长对历史学习的重视。虽然历史也是中考科目之一,可是其分值大多是40或60分,考试的范围也仅限于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所以这门课程在七年级和八年级根本得不到学生的重视,甚至有些家长也认为历史不用下功夫学,到初三突击背一下知识点就行了。

其次,传统教学观影响了一部分历史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热情。传统的历史课堂主要依靠学生的死记硬背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把重难点输入到自己内存里的机器。至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是否实现,都不在课堂教学的考虑范围之内。

再次,历史课没有充足的能力培养成功经验可以参考借鉴。多年来历史一直居于所谓“副科”的位置,学科相关研究也较之于“主科”少得多。很多教育研究者也多愿意把探索的目光聚焦到语数外这样的工具学科上。历史教师想要和主科教师一样,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总结和归纳能力,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在历史学习能力诸多要素中,归纳能力的培?B尤其重要。归纳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能够把众多历史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以及探求类别内部的特点规律,或者类别之间区别和联系的能力。[1]这种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接受历史的启示、吸收历史的智慧、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是关乎学生终身发展的大事。现阶段学生历史归纳能力水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不知道归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也根本没有认识到归纳能力的重要性;二是还没有形成归纳历史问题的学习习惯;三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归纳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呢?

一、明确内涵,提高学生对归纳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也比小学生强了很多。[2]只有对归纳能力有了相应的认识,学生才能在历史学习中主动运用它,主动接受教师的能力培养训练。因为年级的不同,教师对归纳能力的介绍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初一阶段只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归纳能力即可。教师可以采用举例子的方法来为学生演示归纳方法的含义。比如在学习完《“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课之后,教师可以把这两个时期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包括在位皇帝、背景、主要措施、产生效果、历史评价等,这样再让学生识记知识点就会容易很多,待学生感受到这样识记的效果更好以后,再告诉学生这就是归纳能力的作用。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经常运用归纳能力

学生的能力形成,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学习活动。[3]历史归纳能力的形成也和历史知识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往历史教学比较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为了给学生更多识记的时间,很多教师都是直接把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写下来,然后去背诵记忆,这种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非常不利。其实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契机很多。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不同朝代的建立者、都城、政治措施、经济措施等进行归纳分类;在学习不同朝代文化成就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成就按照天文、历法、科学、书法、文学等方面进行归纳分类。这些伴随着课堂教学进行的归纳能力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归纳能力的作用,还能向他们有效渗透科学的归纳方法。

三、指导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归纳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科学高效的归纳方法。历史知识相对比较零散,而且内容也比较多,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归纳方法的时候,不能一个标准一个尺度将归纳进行到底,否则将有可能适得其反。那么有哪些科学的归纳方法可以教给学生呢?

(一)明确归纳主题

初中历史课程涉及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指导学生进行归纳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先明确归纳的主题是什么。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要归纳不同朝代的知识点,就要先确定是要归纳这些朝代的政治措施,还是经济措施、文化成就,再或者是这几项都需要归纳。在指导这一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同一个史实确定不同的归纳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多确定几个归纳主题。不同归纳主题侧重点的变化,不仅能让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锻炼,还能让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设置分类标准

在指导学生设置分类标准的时候,要确保分类之间不会有交叉。比如归纳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屈辱篇”“抗争篇”和“探索篇”来进行分类,分别归纳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著名的战役,以及有识之士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的不懈斗争这三方面的内容。有的学生在这三个分类之外又加了个“辉煌篇”,意在归纳中国近代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但在“探索篇”里也有一些内容是介绍中国近代成就的,两者内容有交叉,所以设置“辉煌篇”就没有必要了。在分类标准的设置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类别可以继续二次分类。比如上述分类中,中国近代的“探索篇”中,还可以分为“封建统治者篇”“民族资产阶级篇”和“无产阶级篇”三类。不过,虽然分类层次越多,对知识归纳也越全面,可是这也会增加学生识记的负担,所以分类需要进行到哪一步,应视学生的学习程度而定。

(三)列出归纳提纲

教学生列归纳提纲,是让学生对将要归纳的历史知识进行宏观统筹。归纳提纲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字叙述、图表等都可以。近几年悄悄走进历史课堂的思维导图,就是用图画的方式表述的一种归纳提纲[4]。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2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93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3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一)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2)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3)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4)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

   (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表达的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评述的思维过程。(3)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完整地理解和表述历史概念。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

   (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整理归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阅或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3)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

   (四)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4

【关键词】历史特点类问答题;五个;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4

历史特点是指该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钱穆说"没有特殊性,就不能成为历史。"[1]p2正确认识史实的特点,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任务之一。课程标准共十二处提到"认识XXX的特点[2]"。然而,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基本没有对历史事物特点的归纳。如何提升学生对历史事物特点的认识?本文以2008-2012年的高考题(共有二十五道题目考查特点[4])为例,进行归纳和梳理,以便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从"原因"归纳特点历史背景和原因影响历史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当然也影响历史事物的特点("性质和目的"也归类于背景)。【例1】(2010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文综37题)(为了压缩文章的篇幅,对试题做了一定的删节,并在试题和答案中同时加数字序号,以示关联。以下相同)近代中国的新兴城市①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②被辟为通商口岸;③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④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6分)。【答案】①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②③列强的侵略,近代工商业的推动;④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②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解析】材料讲中国两半社会城市产生的原因。从原因方面分析特点。

二.从"内容"归纳特点归纳历史事物的特点,可以从分析历史事物各方面的表现入手,在把握其各方面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例2】(2011年高考重庆文综37题)(苏联)①怀疑主义、独立思想,都没有活动余地。②没有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充其量只有③对宗教的有限的宽容。......④艺术、文学、甚至科学都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6分)【答案】①怀疑主义和独立思想受到严格限制;②没有出版和结社自由;③对宗教持有限的宽容态度;④艺术、文学、科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解析】(略)。

三.从"影响"归纳特点历史事物的特点,也会表现在它的作用和影响上,甚至决定它的功能。因此,归纳历史事物的特点,还可以从其历史作用方面进行分析,加以认识。

【例3】(2010年高考课标卷文综37题)①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②"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③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④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根据材料,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答案】①官营手工业衰落;②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③并超过官营手工业;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解析】(略)

四.用"比较"的手段归纳特点比较是归纳历史事物特点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纵的比较和横的比较,或者说历时性比较与共时性比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比较、归纳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4】(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文综37题)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①在19世纪,......蒸汽机、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成为新庞。伦敦世博会上,②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③"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6分)【答案】②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③有西方色彩。①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解析】从所学知识得出的特点是中国反映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成果。西方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总之,有不少归纳特点的方法,可用于教学,加深认识【3】p36-37。本文试图从"背景"、"内容"、"影响"、"比较"归纳特点,把握答题规律。当然,有的题目是以上思路同时使用。【例5】(2010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文综37题)明清时,①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②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③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④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6分)。【答案】①(从原因看)在"草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②(从内容看)与以前朝代比,相同地区,市镇数量多、规模大、③分布密集;④所包含的工商行业多;【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的特点是:(从影响看)不同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或者兼而有之;明朝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香港新民书局有限公司,1970年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5

   一

   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提高学生概括、分析历史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二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有关历史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兴趣,还能认识到: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经验和教训?从而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命运的基本素养。

   我有意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一般性认识:(1)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也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等,无不促进经济的巨大发展。(2)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如垄断的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如封建专制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对封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4)有利的社会环境,包括全局的统一、局部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促使经济稳步增长。(5)有利的地理资源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6)人民群众的主力作用,如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得1956—1966年曲折发展的十年仍取得很大的成就。(7)市场的因素。(8)资金的因素。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归纳,学生形成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一般性认识。

   以上总结可以作为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基本思路。我接着引导学生以演绎法分析得出同类属性的历史现象的成因。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教材没有进行专门综合分析,学生可用已归纳的思路进行分析:(1)生产力的角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制定科教兴国的战略,积极发展国内教育培养人才,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2)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的角度:中国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3)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角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4)有利的社会环境的角度: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国际环境。(5)有利的地理资源环境的角度:广阔的中西部的开发和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交通条件。(6)市场因素的角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7)资金因素的角度:开放政策的实施,引进国外资金促进了中国经济建设。

   除了以上主题外,还有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因素,工业革命的条件、影响等都可归纳出一般性结论。通过归纳和演绎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可大大提高。

   二

   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和构筑分析思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它要经过长期实践,锻炼提高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思维操作能力才能形成,这种能力一经形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其中,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能力是重要的能力之一。

   历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根据学科特点,我们在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时,一般通过确立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性质等方面要素,把握事件全貌,进而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了同类事件的知识结构。当学生再一次接触同类历史事件时,脑海就会出现相应的知识结构和思路,自我整理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就会提高。如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从现实经济角度评价)。(2)缓和了社会矛盾,抑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民主政治制度(从现实政治角度评价)。(3)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政策,对美国以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广度、深度地发展起来(历史角度)。(4)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局限的角度)。

   我根据教材引导学生对各事件的评价结论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构筑一定的思路: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总的思路是分层次、多角度地归纳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这里的层次和角度通常是三个:(1)从现实需要的角度评价(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看其是否解决了现实问题,满足现实需要的程度如何。(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论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或影响。(政治、经济、思想、军事)(3)从阶级的立场角度评价,论其阶级立场和阶级局限。学生们经过长期的训练,掌握了事件的要素、知识结构,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增强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

   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认识,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增强对历史的洞察力。历史与现实的运动具有客观的联系性和共通的客观规律性。当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方向、计划建立在对这些客观联系性和规律性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时,人们的实践活动就能减少盲目性,能较好实现预期的目的,因此,运用归纳法概括客观历史规律、运用演绎法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如:我国正经历工业化的进程,它深刻地影响中国的各个方面,推动中国的进步,同时也滋生了许多问题。西方国家已经经历了工业化,我们能否从它们的历史中总结规律,寻找经验?从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我们认识到,农业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重大,于是对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状况及对工业的影响进行归纳。以俄国、法国为一种类型——小农经济式,其影响如下:(1)保留了小农经济,农业经营落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2)使工业发展缺乏原料,国内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阻碍了工业的进程。以美国、英国、德国为另一种类型——大农场、牧场式,其影响如下:(1)使农村建立起农场和牧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2)为工业提供了市场、原料,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通过以上的归纳,我们认识到:小农经济的存在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而我国现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占主导方式的是小农经济,那么,我国农村将如何深化改革,适应工业化的进程?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学生可形成一定的历史认识,增强对历史的洞察力,指导现实的实践活动。

   四

   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注意点如下:

   (一)历史事件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就人类的认识秩序来说,总是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开始,进而达到对事物普遍的、共同的本质的认识。然后又以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为指导,继续研究新的个别的、特殊的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因此,当我们归纳总结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时,要注意历史事件的丰富多彩和个性多样的特点。我们必须注意它的特殊性,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和认识论。如对文艺复兴的原因的分析,除了从经济、政治方面考虑外,还要考虑人才因素和文化因素。再如,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除了一般性的思考外,还要考虑当时的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历史事件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展,又在一定的条件下趋于灭亡。因此,我们归纳的某些经验是在一定的范围、一定的历史时期起着以史为鉴的作用,不能将经验教训生搬硬套进不同历史条件的事件。如,我们已归纳小农经济的存在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而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占地面积少,特殊的国情要求我们不能直接应用西方国家的经验解决问题,我设想:我国农村是否可以走小型合作的道路?

   结语

   综上所述,可证明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学习历史能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理解、概括、分析、评价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长期的导向训练可促进学生由表及里地认识个别历史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提高历史的洞察力和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达到历史唯物观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6

一、结合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pBL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问题构建。要是所设置的问题的开放性不高,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结合根据历史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创设相应的问题。并且教师的问题应该保证开放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够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探讨,是学生通过类比发现知识之间的不同之处。很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第一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采取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创设问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和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相关,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比如“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也会不同。大家可以分别说说各地的风俗吗?”这个问题具有很高的开放度,同时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回族人民不吃猪肉”这个风俗。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相互探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过程,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创设了相应的问题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然就使得问题的创设失去了真正的意义。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负责组织和协调,帮助学生探究所创设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主动参与进来。如果学生在讨论中遇到问题,或者对某些方面不太理解,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的探讨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中第二章“追寻生命的起源”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命是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进行提问。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生命通过演化而来,教师就可以接着问“此演变过程是怎样发生的”。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事实上融入了这部分所要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对产生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根据这一点,进行问题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7

一、恰当取舍,保留主干

即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专题复习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恰当取舍,保留主干知识。历史专题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历史或是同一类型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比较,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现象的立体认识,并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题复习课《美国史》的教学中,笔者主要围绕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美国历史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角度进行归纳总结。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学生对复习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美国史》的专题复习教学中,笔者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板块。

1.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多角度构建专题史的知识体系。在《美国史》的专题复习中,首先由学生分组讨论,大致总结出《美国史》的复习可以分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建立巩固”、“科技革命”、“世界格局的演变与发展”等若干个专题,每一专题下又包含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比如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建立巩固”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主要有“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等,从而帮助学生强化专题意识,尤其要注意大专题下的小专题。其次,按照时间顺序,总结归纳美国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例如: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19世纪的南北战争、第二次科技革命,二战前后(20世纪)的罗斯福新政、第三次科技革命等。

2.分组合作,交流展示。首先,笔者从教材中精选了几幅代表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图片进行展示,图片中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比如华盛顿、林肯、罗斯福、杜鲁门、科索沃战争等。各小组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交流图片中的人物、事件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贡献或重大影响,要求每个学生都把本组的交流结果写下来,然后派小组代表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片在全班进行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总结更准确全面,让学生在交流中自己整合相关知识,同时也达到了复习基础知识的目的。

3.提高阅读和理解重要史料的能力。阅读和理解史料是历史中考考查的能力之一,在平时的复习中,很多学生认为对教材史料的复习是一种“炒冷饭”,兴趣不大,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连书本都懒得翻。在《美国史》的教学复习中,笔者将教材中与美国史有关的图片、文字等重要史料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多媒体上展示的史料进行知识抢答,说出史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去的目的。

4.分析探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专题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复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现象,透过历史表象认识历史本质及以史为鉴的能力。在本堂课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概括美国历史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美国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进一步提升对美国史的认识。

5.将历史问题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将历史问题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是中考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复习课关注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美国史的复习绕不开中美关系这一重大热点问题,在这节课当中,笔者通过一个短片向学生简单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然后让学生讨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应如何发展中美关系?”“在问题上,美国的一些政客为何频频发声,纵容日本?”等问题。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

通过以上板块的复习,既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合作探究,开拓了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复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基本达到了笔者设计这堂课的预期目的,复习效果也比较明显。

三、精选试题,巩固训练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8

【摘要】要构筑历史高效课堂,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要注重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

养——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只有此,才能更好地构筑高效课堂。

【关键词】能力阅读理解高效课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构筑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要注重学

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只有此,才能更好地构筑高效课堂。在我觉得初中历史课堂上应从以下几方面注重学

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进而构筑高效课堂。

一.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每次考试过后,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说,这个题我因马虎,没看清题,结果弄错了,真可惜呀。我觉得

学生并不是因为马虎而造成的错误,归根到底还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才造成的。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让学生认清历史阅读在整个历史学习中的地位,认识到掌握历史阅读的策略和方法的重要性,从

而自觉地努力提高自己的历史阅读能力。实际上,现在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课堂上让他们

结合导学案进行的阅读,他们就是为了敷衍老师,完成任务,不认真阅读。正是因为不认真,在考试时就

完全暴露了他们在阅读能力上的不足,乱写乱填,特别是最后的材料分析题,答非所问,答案五花八门。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阅读要达到真正理解的地步,是要经过练习的,……这是一种技能。凡是技

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所以阅读的技能要在阅读各种文件或书籍报刊中练习。"在教学中,阅读包括

课堂上学生的自读和教师引读两个方面。教师的引读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教师的引读,学生的自读将

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变成不着边际的瞎谈。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设计好导学

案,导学案上的问题要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我在讲工业革命时,设计导学案自学部分时,先设

计了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国家、行业、有哪些创新及影响。这些问题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在此基

础上,我又设计了: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进行?此事件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工业革命除了积极影响

外还有什么消极影响?这三个问题教材上没有具体材料,这就要靠学生平时的历史阅读材料的积累了。也

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他们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急于探知真相的强烈欲望。此时再要求学生自

读课文和其他历史史料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我觉得在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字词

,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如碰上"第一""最"等词就要好好理解。再如讲中国近代史时,列

强发动几次侵华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走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里的"开始"、"大大"、"完全"等词语就需要学生仔细阅读,使学生了解到

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也进一步领悟到列强的侵略一次比一次野蛮,一次比一次

加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在考试后,我们也常听到学生说,我有些题读不懂,不知道题意是什么。这就说明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

理解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之一,理解不了也就难以应用。而且历史阅读的核心也是理解,理

解的方法就是要按照历史知识的结构进行。比如,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时、地、人、事、意"五要素构

成的。时,指时间,有跨越几年甚至几十万年的相对时间观念,也有必须精确到某年某月某日的绝对时间

观念;地,指空间,有确指的具体地名,也有泛指的区域、地域范围;人,历史进程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活动者既有个人,也有群体(包括阶级、政党等);事,指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意,指事件的意

义、性质、作用、影响、经验教训、成败原因、评价等。"五要素"涉及的信息点都属于历史基础知识,既

是要求识记的基本点,也是知识和能力考查要求的"再认、再现"的基本点。因此在历史的教学中,我们要

让学生理清历史结构,如学习完每一册后,让学生概括出每单元的标题、框架,熟悉每册课本的结构,从

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注重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中外许多历史事件往往发生在同一时期,甚至是同一年,这些事件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讲课时,就

要注重指导学生将这些同一时期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如:把相同时

期相类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像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

代;后两者再加上中国的又都是同性质的历史事件。这样一归纳,学生既加强了记忆,又深化了

理解。

另外,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碎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地掌握。一是以专题为线索掌握,如政治

经济、文化等专题。二是以历史阶段特征掌握,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归纳概括和掌

握,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帮学生对知识体系加以概括,点拨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

"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全面、辩证分析问

题的能力。也构筑了高效的历史课堂。

四.注重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新版的初中历史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大量的图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如观察北京人与现代人的头骨特征,可以获取人类进化的明显印记;观察三国形势图,可以明确三国所处

的位置,了解每个国家的发展状况。观察中包含着想象,因为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通过图像再现历史,

学生的认识更加直观。通过看图,描述历史情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读图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

而且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情感的提高。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发言的机会。我感到很高兴也很荣幸。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实干加巧干,再创新佳绩。以期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我国当代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为了让学生非常牢固的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我采用了一些方法。

一、复述历史事件。

要想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一定要过硬,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加以运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第一轮复习中,做到踏踏实实,稳扎稳打。在扎实中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度,并紧跟难度不大的目标达成检测题,做到堂堂清。对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重点反复、变相的训练,所以我要求学生能熟练复述历史上的每一事件,复述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名称、影响五要素,但不能超过十句话,并要脱离课本。学生刚开始复述课文,往往不能顺利进行:或者抓不住要点,或者东一句,西一句,意思不全面,不连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复述的要领,先给他们背诵的机会,引导学生讨论哪些重点一定要讲出来,哪一些应该删除,按怎样的顺序讲,并做些必要的示范。复述事件,把学生的听、读、思、记都带动起来了。让他们在听课和读书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产生有意识记忆的自觉性,能口脑并用,扎扎实实地学。训练几节课之后,学生领会了要领,不仅能很快记住课文中主要的历史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从课文中直接吸取精髓,从而避免了泛泛而读,乱背乱记,内容多,负担又重的现象。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当堂学习的历史知识,而且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充分利用晨读

我们学校的晨读是政史合一的,周二、周四各20分钟,在晨读期间,明确学生的背诵内容,一般只布置两个答题。并规定好组长要检查表现不太用功的组员的背诵,并在晨读结束后把检查结果汇报给课代表,检查结果优秀的话,课代表不用找我,如果有没复习好的同学,必须在第一时间找我重新背诵,我也会抽查四个班级的某一个同

学,并在黑板上公布姓名,这样日积月累,就会把全部学生检查一遍,受检查的学生对晨读的内容掌握的非常熟练,我也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三、归类专项复习

1、在复习中,等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熟知的程度之后,再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归纳整理,构建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组成八大体系:中国封建制度发展过程、文化发展史、侵华史、探索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三次科技、经济政治格局全球化过程。对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发展过程,这一体系,跨度大,知识点零散的特点,又细分为两大历史人物——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以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活动、思想为核心进行归纳。对每个历史专题,都有起主导作用的、体现历史进程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例如封建制度发展中丞相的立废,文化发展中的世界之最,等等,从而抓住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应对各类题目。

2、加强同类知识归纳与比较

在历史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点的归纳与比较,如世界历史中三次科技的归纳与比较;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等。

3以地点、国别为核心进行归纳。以地点为核心,如归纳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在上海、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以国别为核心,如归纳美国、日本等中考必考的国家的发展过程。

4、对历史人物的归类,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并让学生总结这些任务的异同点。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复习,都要注意加强课后练习,考试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有目的的选择一定的配套练习来巩固知识点的识记。

5、关注历史的时代性,注意与时政、热点的结合

2008、2009年历史中考中,热点问题没有回避。在复习中注重社会热点现实问题的考查,如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历史周年纪念、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等。在复习中及时穿插。

四、及时心理辅导

随着中考临近,天气炎热,还有择校等情况,学生的情绪波动大,心情浮躁,如何让同一水平的学生在考试中略胜一筹呢,一方面加强练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熟背不如会写,会写不如巧做,不管做什么样的选择题都要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认真审题。一个字或是一个词的阅读,把握题干中的各个限定条件,

明确题目的考查点,准确判断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和要考查什么。

 

1、假设填空法

认真审题后,如果心中有了绝对把握的答案,拿答案与选项对号入座,对上的,百分百的正确,对不上的,重新审题。调整思路做题。

2、否定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目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要注意认真审题,牢记题目的要求。

3、变相多选题,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排列事件的顺序。采用头尾结合法,首先找出开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4、材料解析题解题,做这类题目关键是找题眼,找到与历史知识结合最紧密的几个词或者一句话,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5注重书写做到合理安排答题卷面空间,字体工整,尽量不涂改,并做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答案简洁。

6、帮助班主任分析学生的成绩,帮助学生做好择校工作,心情轻松愉快的迎接中考。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篇10

首先,从高考题型入手,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规律:必含三要素――立意、情境、设问;必有三特定――知识内容、限制条件、解答要求;必考三真实――考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处理引入

题中材料的真实水平,独自阐释和升华理性认识的真实水平,历史思维活动的品质和方法的真实水平。从命题三要素看,先说立意即可为历史主干知识,也可为时政热点的历史思考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历史知识背景,这就要求高三历史复习时要处理好历史主干知识线索的梳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应考时才能迅速准确地进行知识定位,因此,老师引导学生必须明确教材的知识结构,熟悉教材的章节结构,梳理清楚教材的主干知识体系,明白教材的编排知识的内在逻辑。再说情境创设,情境创设的多样性,即可为数据表格材料,也可为历史文献材料,还可为图片信息材料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前后联系分析其变化的原因。例如,解读数据材料信息的“三看”原则:一要看表头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数据中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三要看表格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与已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判断。

其次,从历史概念知识入手,历史概念由外延和内涵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历史概念的外延,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与人物、经过和结果。历史概念的内涵,一般包括背景、后果。背景要素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背景因素;二类是从原因(如直接与间接、表面与根本、主观与客观等)、目的(与前者基本相同)、条件(必要性与可能性、主观与客观等)来分析历史事物发生前的种种因果关系。后果,即历史事物或事件在历史上的作用(直接或间接、进步性或阻碍性等)、影响(深远或暂时、积极与消极等)、地位、价值及实质(或性质、本质)等等。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确定义的前提。如,高考试题“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理论;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