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9:34

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97-02

引言

世界经济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的分支,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设立,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更好的了解世界经济形势,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世界经济专业,近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在世界经济领域有所专长的人才。但对国内七所重点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结果显示,世界经济硕士培养中还存在专学不分、实践不足、课程设置趋同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对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1.研究方向。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七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我们看到,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按照世界经济学科的知识结构大致分为:世界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世界经济运行与国别经济研究等;个别高校如南京大学基本按照地理区域将研究方向分为美国与欧盟经济研究、东亚经济研究、区域一体化研究。整体来看,研究方向的相似度较高,以宏观经济研究为主。另外,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导师负责制,授课模式以集体授课为主,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

2.培养目标。七所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一,但十分清晰明确,概括起来就是要培育了解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能够洞察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研究中外现代经济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具体又包括两类:一是对中国经济运行、国家经济政策和世界发展状况十分熟悉,能够运用各种经济学原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熟练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各种世界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

3.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需要,为受教育者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其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反映的是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优化设计以及诸因素的最佳组合。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采取“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方式,学位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达到所要求的学分并经中期分流考核合格后,即可在导师指导下进入学位论文的撰写阶段。

二、当前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方向不够细化。从目前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没有所谓“最优模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全球经济形势不同,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方针也不同,因此我们在研究世界经济领域问题时,应该既研究具有普遍规律的宏观问题,又探讨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的具体问题,中国现有世界经济专业的培养方向大多比较宽泛且偏于宏观,明显不够细化,因而针对性不强。

2.培养模式较为单一。虽然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较为明确,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类,但是在实际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这样一种倾向,因此这种单一的“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培养模式对多方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当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也比较注重校外实践这个环节,包括聘请校外导师、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但是大部分由于各种资源的制约,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理想,与预期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

3.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际不足。课程设置是根据研究方向来制定的,由于中国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方向相对宏观,所以从课程设置来看,都是比较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但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格局进入调整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又使得所有的经济体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在实践面前显得有些“滞后”,一些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需要通过更具有时效性的课程设置和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研究。

三、完善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1.增设研究子方向。在培养方案中,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优势及地缘特点增设研究的子方向。虽然研究的是世界经济,但我们的最终立足点是通过学习世界经济,为中国更好的融入世界、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各个高校可以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专长及学校所处的地区情况将研究方向细化,形成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可以避免趋同性,同时又可以更好地为经济研究和实务工作服务。

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实证研究;计量经济学;思政教学

高校专业课教师在努力实现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授业解惑的同时,有着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义务和责任。专业课程唯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形成合力,才能避免其成为思政教育的“孤岛”。课程思政,旨在立足于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教学,从育人维度充分展现专业课程的德育和意识形态教育价值,实现思政教学融入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寓于思政教育,通过充分发掘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发挥各类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作为当代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的“计量经济学”,以经济理论和统计数据资料为基础,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借助计算机统计分析程序软件,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主要聚焦于运用成熟的计量模型工具实证探索经济规律。该课程来源于实践数据,服务社会实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价值密不可分,因而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具有极为重要的育人价值。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基础知识脱胎于统计理论,其较为严密的数理逻辑容易导致教师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应用指导,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课程思政元素。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既会使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缺味”,更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位”。另一方面,由于忽视了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在属性,“计量经济学”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也往往存在项目设置单一、期末闭卷笔试在课程考核中占比过高等缺陷。课程考核内容和形式的“重理论、轻实践”导向与育人理念相悖,极易催生学生应付考试的消极心态,从而对大学生的思维锻炼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打破思政教育与“计量经济学”专业课程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拓展发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比较优势?本文在展示“计量经济学”课程框架体系的基础上探析了借助实证量化研究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学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建议,意在将该专业课程转化为思政教育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载体,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架构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以微、宏观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统计数据为依据,以解决涉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等经济学分支的现实经济问题为导向的经济管理专业高年级核心课程。它旨在全面提升学生收集、处理、描述、分析数据、构建实证量化分析模型和解释实证研究结果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在课程内容方面,学生应系统掌握线性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模型、离散选择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广义最小二乘法,以及时间序列模型等高阶计量经济学估计与检验方法(如图1所示)。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概率论、统计推断等基础知识、了解计量实证模型的推导方法以及构建思路,探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最优实证研究模型,并恰当地对模型进行估计与稳健性检验,使结果能够有效地揭示数据背后的经济学规律与趋势,在此基础上给经济政策作定量评价。作为这样一门数理逻辑严谨并强调理论知识与现实数据紧密衔接的专业核心课程,如何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叠加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下文将阐释基于实证研究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意在倡导通过寓学于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加深对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兴趣,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培育爱国情怀与创新精神。

2实证研究模式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2.1实证研究模式的内涵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证研究模式教学是基于埃莉诺·达克沃斯(eleanorR.Duckworth)提出的“研学型课堂”教学理念。达克沃斯认为“智力发展的本质是精彩观念的诞生。学习者的智力发展水平依赖于其持续诞生精彩观念的机会的多少。”为此她主张“教学即研究”的教育观点,即倡导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学的研究”和教师进行“教的研究”以促进“精彩观念”的持续创新。其中,“学的研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与教师的合作探究中勇于联想和尝试,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进行学习,这种研究性学习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跃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激发教师加强知识储备和进行更深层次的科研思考。“教的研究”旨在促进教师在理解国家意志、把握学科结构和尊重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在内的基本教学要素,以有效保障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学的研究”构成了“教的研究”的感性认识基础,“教的研究”构成了“学的研究”基础上的理性认识升华。在“研学型课堂”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我们根据“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强、实践价值高的特点,主张进行实证研究模式教学,即在“学的研究”中积极鼓励师生合作进行系统深入的实证量化研究,以此来夯实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的研究”中倡导教师基于实证研究,一方面进行教法革新,进一步提高实证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上寻求突破,实现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底层创新。通过该实证研究模式,教师可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同频共振和协调发展,学生可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实证研究模式不但有助于实现教研相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爱国情怀、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和熏陶。我们将分别从选题和数据收集、文献阅读与梳理、实证模型推导与构建、统计软件学习与实践等实证研究模式的核心环节来阐释思政教学策略。

2.2选题和数据收集环节的思政教学策略

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选题内容既要符合计量经济学课程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又要充分体现正面价值导向的要求。教师在设置研究选题时不妨紧扣自身的科学研究方向,一方面,选题方向往往与社会经济热点主题密切相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促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回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感悟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认识。例如居民消费支出变动的研究、地方教育支出与地区经济发展、地区人口数量、人均教育消费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我国各行业投入产出关系的研究等选题均能反映我国国情。这些实证研究选题将用真实的数据来分析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既能看到成绩,也能显示问题,对学生的教育和启示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其自身从事的科研项目关键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通过问题导向型的探索式教学模式,将研究问题的选题依据(目的和价值)、解决方案(假设条件设定和模型构建)的思考过程等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科研选题和分析的基本流程,从而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科研项目中尚待解决的开放型问题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讨论素材,这不仅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具体的研究切入点,而且学生的讨论反馈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改进提炼新的研究方向与路径,促使教师思考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真正实现教研相长。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要基于事实,精益求精、严谨求真。计量分析需要有正确的数据,数据收集中的小差异或错误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要求学生求真务实,要注意其数据来源。在做数据处理时,要实事求是,切不可随意或为了某些目的而篡改数据。严谨求真的务实精神是从事经济研究工作的基本道德素养。由此引申到学习、工作、生活中,不要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

2.3文献阅读与梳理环节的思政教学策略

在文献阅读与梳理环节,教师应首先详细分析文献·791·的各种来源,不同渠道所获得数据的特点,CSSCi、SSCi、SCi、ei、iStp等文献的区别,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知网、万方等渠道查阅文献,如何判别文献的质量,如何规范地引用数据,如何标注参考文献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其次,教师应教导学生戒骄戒躁,沉下心来深入且广泛的阅读文献,培养甘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2.4实证模型推导和构建环节的思政教学策略

在实证模型推导和构建环节,一方面,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理解实证模型的构建,以规避学生搭便车、盲目低层次模仿,从而导致创新能力低下的缺陷。另一方面,教师应告诫学生,科学理论认识均源自于实践,源自于前人学者的不懈探索,并可以借助计量经济学家的经典著名故事向学生展现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树立求是求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扎实的做事态度。

2.5统计软件学习与实践环节的思政教学策略

在软件操作实践环节,教师应以立足于现实经济数据,结合Stata、R、python、matlab、GaUSS、eViewS等统计编程软件的操作,向学生演示数据将凌乱混沌的数字转化为直观的图表的过程,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掌握数据分析的技术。

3“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专业课程,据此教师应该紧密结合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收集整理我国和国际相关经济指标数据,运用所学的计量模型,从事实证量化研究,用论文和报告等科研成果探索经济发展的规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今后更好推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在以上创新模式推广基础上,从以下方面进一步进行完善。首先,应该基于本课程特点合理调整考核项目,适当加大体现学习过程的实证科研训练分数占比,例如,ppt课堂presentation、书面分析报告和编程代码运行展示等。这些环节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的直接渠道,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指导,付诸实践和学习效果的充分展现。其中,为了激励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积极性,可以适当加入思政教育考核权重,以促进学生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主协助教师丰富思政案例,更好的发挥立德树人的育人作用。其次,应该加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督导。应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审查,收集学生对于课程的意见反馈,同时进一步激励和完善专业教师互相听课制度,特别是加强专业与思政两类课程的教师充分沟通与探讨,相互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实现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交互进行,构筑所有课程协同投身思政教育的同心圆。

4结论

教师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升专业知识传授和意识形态正能量传播的有效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研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隐性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最终全方位提升思政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汤银芬.统计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15-217.

[2]马艳艳,任曙明.“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8):1-3.

[3]纪红丽.财经本科院校微、宏观经济学分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1):116-119.

[4]张华.教学即倾听———达克沃斯教学思想管窥[J].当代教育科学,2007,(20):4-5+10.

[5]陆军.教学即研究:让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J].化学教学,2019,(6):3-8+21.

[6]张伟.高中生物学“研学型课堂”教学主张的践行[J].教学与管理,2019,(31):53-56.

[7]张翼,张禹.课程思政对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内涵要求与实现路径分析———以《计量经济学》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7):67-68.

[8]赵明.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案例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2021,(13):150-151.

[9]王德青,王新宇,李凯风.《高级计量经济学》研究性教与学的实施策略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26):133-137.

[10]邱小燕.课程思政融入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1,(6):142-143.

[11]赵健.课程思政理念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5(5):92-96.

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篇3

1.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最新进展

2.论多元方法论框架下的计量经济学观

3.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

4.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研究

5.观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望大数据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

6.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

7.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8.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革命

9.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

10.计量经济学中的潜变量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考察

11.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12.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若干新近发展及展望

13.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14.计量经济学精确性研究

15.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任务

16.中长期负荷预测的计量经济学与系统动力学组合模型

17.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18.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19.基于winBUGS软件的贝叶斯计量经济学

20.再谈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研究

21.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22.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

23.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24.国外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回顾、进展与述评

2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

26.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教改方案研究

27.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28.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

29.健康计量经济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卫生领域的应用展望

30.关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1.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

32.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33.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

34.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比较

35.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及其反思

36.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37.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及小而精案例探讨

38.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39.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40.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之路

41.基于计量经济学的陕西省建筑企业经济分析

42.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

43.计量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与超越

44.关于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45.论pBL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

46.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

47.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

48.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

49.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50.本科计量经济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51.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模式研究

52.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及其决定因素——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

53.计量经济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

54.国内计量经济学的文献计量分析

55.打破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迷思

5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57.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58.《计量经济学》课程中“最小二乘法”的教学方案研究

59.应用蒙特卡洛方法辅助理解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基于eviews程序设计的两个实例

60.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61.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特性

62.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讨

63.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整合

64.财经类高校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65.注重应用能力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及反思

66.《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三维”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

67.对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68.应用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以三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69.诺贝尔经济学奖、计量经济学与现代贝叶斯方法

70.我国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

71.计量经济学高级课程的设置与内容体系研究

72.从本科毕业论文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方向

73.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74.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视角下的线性回归模型——再议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

75.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汇率预测的综述

7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7.论大学本科教育中计量经济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78.关于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探讨

79.灰色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80.基于“学、拓、化”架构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索

81.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文献可视化分析看计量经济学的演进

82.《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刍议

83.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衔接问题探讨——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84.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均值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理论综述

85.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86.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87.计量经济学实证项目的设计与案例分析

88.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的教学设计

89.网络环境下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90.合约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91.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新思考

92.计量经济学在中国服务业生产率测度中的应用

9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94.研究型大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5.简述现代计量经济学及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96.关于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的研究

97.结合应用软件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初探

98.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性

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篇4

【摘要】计量经济分析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方法,人文地理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学生知识基础良莠不齐、学习内容不明确、研究性教学不足等诸多问题,教学改革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关键词人文地理专业;计量经济学;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40-03

作者简介:刘新华,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计量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改课题“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应用研究——以人文地理专业《计量经济学》为例”(编号:125000-0161)的研究成果。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集经济学、数学、统计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诞生以来,经过70余年的发展,其理论日臻完善,应用十分广泛。计量经济学是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学会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它合理的来研究经济现象。因为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所以学好计量经济学对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经济理论有着积极的意义,计量经济学得到了各个高校相关专业的极大重视,目前各大高校人文地理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主要面向的是研究生,本科生开设的是统计分析一类的课程。从我院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尽管学生们心理都很清楚这么课程的重要性,也都尽了自己的努力想学好,然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却不是很好。笔者长期以来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教学活动中也尝试了各种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教学实践的观察和体会,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教学中只有贯彻好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才能搞好教学,才能取得师生双方满意的效果。

一、人文地理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

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表面状况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的基础学科。古时候的地理学主要描述人类周围的地理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活动的要求,在逐步积累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地理学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提出了假说、解释,通过各种途径探索地球表面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生产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强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显著突出。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复杂多变,对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了地理学的变革,促使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地理学的定量化研究是随着计算机的发明、改进、发展和普及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的地理学研究中,广泛的定量化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与此相对应,各个高校的地理专业开始注重定量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比如,开设计量地理学、统计学等课程。这里应该指明,计量地理学是以统计学为主要内容,或者说是统计方法的地理学应用。显然,地理专业增设定量方法的课程,通过教学活动,对培养我国地理人才、促进我国地理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明的是,这一类研究方法课程的内容大都以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为主体,它们和地理学的结合不甚紧密,看上去与应用数学课程无异,这些属于学科发展的问题,本文不涉及这个问题。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它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人文”二字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是社会、经济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始终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总会与经济如影随形,即便是研究社会现象,或多或少也会和经济有关,可以说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和理论。社会经济现象大都具有随机性特征,因而统计学方法成了该类现象重要的研究工具。社会经济现象往往是复杂多变的,主要原因就是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有些影响因素可以量化,也有相当多的因素无法量化,对于无法量化的因素,需要更多的数学技术加以解决。由于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的结合,可见计量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理应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专业知识背景不同,学生知识基础良莠不齐。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计量经济研究的是现实经济问题,计量建模是以对经济现象清晰、透彻认识为前提;同时,计量模型变量的设定、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及模型检验等部分全部需要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而且,在模型构建、假设检验、模型估计等部分对学生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学习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具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等先修课程的良好基础。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类实践,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灵活运用这种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动态计量经济学、时间计量经济学等更高级的计量经济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难以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部分学生的数学、统计学基础薄弱,对计量经济学原理及方法理解困难。就研究生的生源来说,跨专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院人文地理专业的研究生有很多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研究方向,虽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本科阶段是地理专业的学生,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旅游、城市规划、历史、经济、土地管理、经济贸易等文科专业,甚至还有外语、哲学等文科专业。即使是地理专业,其教学计划也会与经济专业不同,不会涵盖全部的计量经济学先修课程。况且不同的本科专业,不同的院校,其教学计划也会不同,课程设置不同,教学要求不同。因此,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要学好计量经济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2.没有适合的教材,学习内容不明确。计量经济学是经济专业的核心课程,计量经济学教材是适应经济专业需要而编写的,因此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经济学特色,而地理学特色弱,目前还没有适合人文地理专业的教材。因此,当务之急是编写一本适合地理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教材。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是李子奈等编写的高教版教材,这本教材适合研究型学生使用,教材的通俗性不强,不适合作为自学参考读物。从多年的教学经历来看,虽然选用的教材大体上是可以应付教学需要的,但仍然存在与地理研究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并非是数学模型的简单堆砌,学习计量经济学必须对经济理论、对所研究的现象有透彻的认识,具备扎实的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而目前我国计量经济学教材的编写仍遵循着一套传统的方法,虽然大多数教材中涉及一些经典计量模型和经济理论,但是要体现出来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远远不足的。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是李子奈等编写的高教版教材,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虽然教材强调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但不少学生还是认为它是孤立于经济学的一个方法论的课程,更接近于一门数学课。学生的这种看法不是偶然的或是个别的,这说明教材的编写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也有教学设计上的问题。

3.教学重过程的推导,轻实际的操作,研究性教学不足。高校大多数课程的教学过程采用的是传统的方式,几乎都以讲授为主,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主要注重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注重过程的推导,对如何从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却讨论得较少。计量经济学虽然利用了很多的数学方法,但毕竟不是数学,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数学推导上只能是事倍功半。对于那些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对于数学推导并不感兴趣,进行长篇累牍的数学推导只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更乐于接受比较现成的思想和结论,教学应该是有的放矢,按照客观情况因材施教。

研究性教学是以研究、探讨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即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的,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探究性、交互性、实践性、启发式、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教学特点,研究生课堂教学应该以研究性教学方法为主,现在大部分研究生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研究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重视知识的继承,重视演绎,忽视知识的创新,这种“填鸭式”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对于研究生而言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要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以便对症下药。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这一角度进行探讨,我们觉得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核心,是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1.加大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去解决社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没有实践,只是纸上谈兵,学生不可能真正掌握计量经济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可有意地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形式的改变增加了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的数理基础普遍不好,而且参差不齐,学生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较深的数学推导更是觉得晦涩难懂。如果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处理经济中的问题。计量经济学之所以使许多学生感到难学,除了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知识掌握较差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时少,这样不能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的教学时间,减少课堂上有关数学推导与演绎的部分理论授课,使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实践中,转移到原理的应用上。既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学习的乐趣,又能使学生摆脱枯燥繁琐的数学演算。实践教学环节并不是留几个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去做那么简单,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动手亲自完成一个计量模型从建模到应用的整个完整过程。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如果能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实践教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以研究性教学方法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二字,具体表现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上。研究生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训练和培养,应从教学模式、培养体制、实践手段、环境因素、导师队伍、教育观念等多方面着手,课堂教学是最直接的培养和训练方法。计量经济学教学活动可采用多种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有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将学习内容设计成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习者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相应的知识和原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案例分析法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由教师或学生提供案例作为教学剖析的对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体验和感悟案例情境,吸收案例讨论中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内化为自己所学知识,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的基础是案例或问题,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的难点在于案例和问题难于设计。由于大学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的背景,要设计出高质量的案例或积累源于实际工作的研究性问题并非易事。因此,搞好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多接触实际工作,多积累案例与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努力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以便实施高质量的研究性教学。

3.结合专业特色,确定适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教材体现出来,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教材对搞好教学活动十分重要,一本好的教材应该与专业有较好的结合,在人文地理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由于没有适合本专业的教材,只能利用经济类专业的教材。因此,本专业的教材建设是一项紧迫的事情。由于地理学主要是从区域的角度探讨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一般研究的是宏观问题,因此地理学的研究具有区域性和宏观性特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围绕这个核心,在此基础上组织教材的建设。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原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都需要利用软件来实现。考虑到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增强实践性教学以及研究性教学,教材建设应满足这方面的需要,教材应包括软件运用方面的内容。目前,计量经济分析最受欢迎的软件是eviews,由于eviews软件是面向对象的,对使用者的编程要求不高,软件的可视性极强,以此,该软件得到大多数计量经济学教学科研人员和专家学者的推崇。国外一些计量经济学教材中的案例,也是用eview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的。

参考文献:

[1]欧宗启.如何在研究性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6).

[2]陈小鸿,黄亚平.关于高校研究性教学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1).

[3]彭长生.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6).

[4]戴平生.《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刍议[J].统计教育,2007,(10).

[5]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化问题[J].地理研究,2009,(4).

[6]李少付.对我院经管类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2010,(20).

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课堂教学;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73-02

研究生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学术研究的整体创新水平。作为与研究生经常接触、交流的教师,可以通过对研究生学习的微观环境施加直接影响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其中,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最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系统地帮助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课堂是师生见面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在较长周期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师生互动、循序渐进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自2005年以来一直从事研究生《产业组织理论》教学,下面从思想认识、教材选择、新思想发现、规范的研究方法四个角度分析如何从课程教学层面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一、思想上要高度认识到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机制

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非常强调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发表,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地在国内外刊物上涌现。但是总体中国研究生乃至中国学者的研究在国际上普遍被认为缺乏原创性。重视的培养模式,一方面造成研究生以及指导教师普遍对课堂学习和教学不加重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部规定硕士生培养目标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并没有要求研究生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因此这种培养模式也背离了我国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美国大学硕士学位授予一般不要求学生撰写学位论文和公开,但是美国大学非常重视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固然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但是这一类渠道会造成研究生的知识空间变得非常狭窄,无助于研究生知识广度和创新能力的拓展。只有通过全面认真的课程学习,研究生才可以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经典理论。蹇兴东(2008)提出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主渠道和必由之路。朱红,李文利(2011)认为课程参与程度和方式、导师的学术指导和生活就业关怀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大。《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以及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美国“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理论”,因此该门课程学生对专业基础的打造极其重要。产业组织理论还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才能实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内容非常丰富、研究产业组织需要多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包括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产业组织理论课程中介绍的有关企业行为理论和企业实践结合度非常高。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该课程课堂教学对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术基础的夯实、学术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拓展的重要意义。

二、选择优秀的教材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信息高速公路的通畅使得研究生搜寻学术信息和知识变得非常容易。但是很多研究生在缺乏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并不知道需要收集什么信息?研究什么?什么值得研究?延续导师既往的研究,可以减少了研究生寻找研究方向的成本,但是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可能存在种种原因造成研究生无法进一步开展研究。即使研究生沿袭了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新知识与指导教师给定的研究方向的结合非常有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研究生自身也可以发现研究的兴趣。这里,研究生上课使用的教材质量显得格外重要,教材本身的内容、深度、创新程度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对该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研究兴趣的发现。目前产业组织理论方面国内总体上教材并不多见。国内的教材总体质量较低,很多国内的教材是作者组织一批学生各写一章拼凑完成的,教材前后概念并不统一。国内的教材普遍不附参考文献,对学生开展深入研究性学习造成较大的障碍。因此本人一直选用国外的教材。目前产业组织理论国外教材主要有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及夏伊的《产业组织理论和应用》以及马丁的《产业组织-欧洲视角》,这三本书的难度和厚度依次下降。泰勒尔的书分为两篇包括垄断力量的运作以及战略相互作用;夏伊的书分为三篇即理论背景、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技术与市场结构三篇。马丁的书由于从欧洲视角分析产业组织,所以特别阐述分析了欧洲一体化以及贸易政策和经济政策。这三本书质量都非常高,全书每个章节之后都附有参考文献目录,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开展深入研究。第一本书难度较高,适合博士研究生学习。第三本书理论模型显得较为容易,而且作者关注欧洲一体化,所以不是非常适合中国学生。本人选择第二本夏伊的书,该书没有使用传统的产业组织SCp研究方法,对市场组织和企业行为的研究采用了最新的基于博弈论的研究方法,难度适中,另外内容也适中比较适合研究生32学时的教学。

三、课堂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找到一个好的研究方向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其中论文选题的又是撰写开题报告的关键。很多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到了选择论文题目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选什么样的题目。一些学生的选题非常缺乏新颖性,即使开题答辩勉强通过,后面的论文撰写也因为缺乏挑战性而使得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显得碌碌无为。在教授《产业组织理论》课堂教学中,我往往会提醒学生注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意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夏伊的教材内容比较丰富,对很多企业行为包括研发、质量、标准和兼容、广告、定价、营销策略以及企业治理等都有所分析,教材中理论研究中所用的模型相对也比较简单易推导,因此研究生比较容易在课堂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当然还告诉学生要注意从权威经济学期刊、以及各种报纸、杂志、电视新闻发现较为新颖的研究课题。另外告诉学生学术研究选题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未来的职业目标。譬如一个学生父母是记者,她后来撰写的论文选择的就是研究报业公司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一个学生亲戚在航空公司上班,她选择互联网条件下航空公司的定价差异化作为研究方向。一名学生希望未来去金融业就业,其选择银行业的多元化战略作为研究对象。还有一个同学在《产业组织理论》课堂学习上直接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房地产的广告差异化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同学在后续论文写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最后完成的论文质量也非常高。

四、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实证化。由于该课程非常理论话,教学中设计复杂的博弈模型较多。在当前强调实证研究的中国经济学界,研究生不进行实证研究很难毕业。学生首先关心能否顺利毕业,然后才是创新能力。上课时始终提醒学生要重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告诉研究生计量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很好的结合。计量工具用来研究SCp模型中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非常有价值的,实证研究基本是就是在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之上,收集大量数据包括二手数据,然后建立经济计量模型,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S-C-p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这种关系是否显著。这里本人强调三种研究方法(1)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有趣的经济理论模型和结论,然后用中国的数据进行验证。(2)从中国的经济现象发现有趣的问题,然后用博弈模型推导得出结论。(3)建立博弈模型,得出理论结论,然后使用数据证明结论正确与否。第一种研究思路需要阅读文献包括从教材中获得灵感,然后使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种研究思路,需要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强调使用博弈分析方法;最后一种研究思路最具有挑战性,既需要严密的理论模型推导,也需要规范的实证研究。

最后,该课程设计数学模型较多,ppt演示并不适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黑板上一板一眼地对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另外教师自身需要坚持学术研究,坚持学习该领域的最新知识,才能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起到实质性帮助。

参考文献:

[1]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74-82.

[2]蹇兴东.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38-40.

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篇6

作为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的院长,张成科在给学生上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时,采用的是pBL教法(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医学教育领域,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从数学专业出身转向了研究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让张成科真正名声大噪的是用博弈论研究金融工程领域的期权定价问题,张成科与他的团队在这个课题上不断深化,还多次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张成科认为,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一名大学教授必须有自己的科研成果,而科研又能够让自己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引入pBL教学模式

“国美和苏宁是竞争双方,他们在制定市场规范和营销策略时,要考虑市场的情况,还要预见竞争者一方的行为和策略。如何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制定自己的最优竞争策略以及策略的实施形式与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博弈论。”

张成科的博弈论是很多学生头痛却又心向往之的课堂。张成科主要从事运筹学、博弈论等科目的教学工作,承担各类与博弈论有关的科研项目。他与博弈论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博弈论很复杂,环环相扣,张成科发现即使自己讲得再卖力,仍有同学听不懂,如果前面几节课听不懂,那后面的内容就更难掌握。大家都调侃这些课程一听课就晕,一考试就愁。

在访学丹麦时,pBL教学方法让他眼前一亮,给他很大的启发。

problem-BasedLearning(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将学生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度,直接去面对反映真实世界情境的劣构问题,通过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策略,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由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习者解决模拟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对于学生而言,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主动的思维模式,学会主动学习。作为教师而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建立问题探究式课堂,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张成科说,pBL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作用。“问题”是pBL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设计是否成功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动机,以及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问题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2009年,张成科把这种方法投入自己的课程之中,从最初的案例启发式慢慢转变成pBL教学方法,还形成了课程“问题/项目”库。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课程用书,就是张成科及其团队编著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pBL教程》,这一改变,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从被动变成主动。

如今,在张成科的课堂上,讲课时间通常只占学时的三分之一。他还向学校申请,把教室改造成了探讨式的一个个小课室,每个小组独立在一个小课室里面进行讨论。他设置好开放性的问题,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则作为“点评嘉宾”指导他们。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他的课程用答辩取代了闭卷考试,学生分组合作,组成课题组完成对“问题或者项目”的研究报告,然后逐个回答问题。张成科心里清楚:“总有人浑水摸鱼蒙混过关,但我会根据他们现场答辩的表现打分,所以他们至少要分工合作、互相讨论。这种考核方式让学生觉得新颖,他们反映说自己有了更多的存在感。”

“一个班里通常有几个学生很活跃,他们有许多问题要问。一到教室,我神经就会紧绷,随时准备迎接高难度的挑战。”张成科说。

用博弈论研究金融工程领域

1964年出生的张成科,已经是广东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而他的主要方向就是从事博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他还兼任中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

张成科的大学本科学的是数学。1986年,没能考上研究生的张成科,当了大学老师。受学术泰斗张钟俊院士的学术影响,张成科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为了经济控制论方面。

张钟俊院士是经济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张成科说:“学数学肯定就是要用的。”他说,经济管理是一个过程,用数学的方法去做,是最有帮助的。从硕士、博士开始,张成科就开始了自己的经济博弈论研究。

张成科认为,自己作为以培养人才为主的大学老师,做好自己的教学是最根本的职责所在。但与此同时,他也始终觉得,一名大学教授,必须要有自己的学术研究、科研历练,否则对学生的开拓性思维的培养是不够的。

张成科励志要做一个“有一定研究、会上好课堂教学的教师”。

1999年,张成科博士毕业。2007年,经过多年努力及申请,张成科终于获得了国家科学基金项目,而他研究的课题,正是用博弈论研究金融衍生品定价问题。这个课题,得到了同行与专家的认可。如今,张成科已经主持过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张成科说,因为自己是“用数学的方法在做经济方面的研究”,所以项目必须是与现实的经济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专家认可,拿到部级项目。“我当时思考了很久,慢慢凝炼成经济学方面关于金融衍生债券的定价问题。凝炼出来的课题必须即有理论的价值,又要有实际的应用,这是我在研究过程中的最大体会。”

事实上,作为数学专业出身的学者,张成科的科研道路并非没有曲折。他说,自己曾经“痛苦和纠结过”。

让张成科痛苦与纠结的是,自己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不强。而用博弈论研究金融工程问题,这种学术研究,首先在理论上要有一个框架,设计出计算方法,而且要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来验证自己的理论。他说,正是这个过程,让他最为纠结。

模拟过程中,因为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张成科曾遭遇了多次失败,也多次无法模拟出结果来。到最后终于模拟出来结果时,张成科说,很兴奋,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

用博弈论研究金融工程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张成科说,后面两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都是在原有这个课题上的深化。

截止至今,张成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及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与广东省合作的横向课题一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信息经济学”项目,用博弈论来解读信息经济学。他还主持了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项目。

近十年以来,张成科和他的团队一直研究随机动态系统的微分博弈理论、广义系统与时滞系统的非合作微分博弈理论、鲁棒控制理论、经济系统建模以及系统理论在经济管理科学中的应用。

通过前辈学者们的指导、同行的帮助以及团队成员的不断努力,张成科和团队分别在不完全信息广义线性markov跳跃系统的非合作博弈理论、随机双线性系统的非合作博弈理论、广义系统与时滞系统的微分博弈理论与鲁棒控制理论、动态经济系统分析与金融工程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相应的的成果,为同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研究工具。

如何让科研为产业服务

张成科还经常带领学生参与各种与博弈论有关的企业项目的研究,带学生去开拓自己的思维。在带自己的博士生团队时,经常会遇到困难,也经常要开展“头脑风暴”,有时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当学生遭遇挫折,张成科总会鼓励他们耐住性子,不要着急,一点点地去解决。“我觉得导师就应该是这样,不一定会手把手教导你每一个细节,但是整体的科研方向他能够给与你一个宏观上的指导。”

“老师带着我们做研究是静下心来做的,几个月、几年做一个项目,老师告诉我们,做研究的过程很重要。”张成科团队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

在张成科团队的研究项目中,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他还在广东、广西两地区做了很多针对区域产业的研究和规划。比如受广东省交通厅委托所做的,关于高速公路养护、快修和运营管理方面问题的研究。

在做“基于博弈论分析的东莞市高速公路收费、养护以及交通安全技术研究”课题时,张成科自己开车带同学们奔波于一条条高速公路进行调研。他们结合现场情景建立出行博弈模型,运用调研得到车流量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为解决堵车、公路快速修补、隧道应急危机管理和应急逃生计划问题提供决策依据。除此之外,他也在研究逃费博弈管理,为收费站优化设置收费人员、排班等提供有效信息。

与此同时,张成科还指导自己的学生参与国家、省级各种比赛项目并获奖。2011年,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提出了“双转移”战略之后,他就从中发现,很多企业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市转移到其他地方的过程中,产业的引进、转移就是一种博弈过程,作为经济研究者可以从中设计一种方案。

学生们在得到张成科的提点后,暑假期间自己跑去很多地市做了调研,后来把调研报告提交给了广东省、市的相关部门,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兴趣,并让他们继续研究提供更多的调研报告,这个项目研究成果在2013年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省一等奖。

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专业教育;交通工程;参与性;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4010804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学习交通工程及部分道路工程、交通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有关专业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基本能力。其主干课程包括了交通工程基础、运输经济学、道路勘测设计、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交通环境保护、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系统工程、道路交通安全、道路通行能力、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公路网规划、汽车原理及应用等。

文章以交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运输经济学为例,阐明在学校学交通工程专业教学中已有的提高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探索,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并提出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目标。

一、运输经济学课程概述

运输经济学是面向学校交通工程专业(班号代码:32201)和交通运输专业(班号代码:32301)在第三学年开设的一门学科专业课,其先修课程包括经济学、交通工程学和统计学。目前主要的参考教材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同济大学严作人教授等著的《运输经济学》(第2版)。

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交通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运输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

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经济理论与方法,与工程项目实践紧密联系,研究如何有效地在交通运输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分配资源,科学地认识交通发展和运作中的内在经济规律,掌握交通中经济问题的理论知识,提出可行的交通经济政策发展建议。

二、已有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

(一)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

问卷调查主要分为2种类型,包括了第一节绪论课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摸底调查和结课时的课程建议调查。

首先在第一节绪论课时,对学生进行经济学基础知识摸底,采用的是纸质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调整教学内容,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教学。参与的班级包括了0932201和1032201班,分别获取了28位和34位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情况,了解其对运输经济学的理解和期望。

在结课时,对学生进行运输经济学课程教学建议调查,采用的是email方式,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其对课程学习的想法,想学到什么知识,对哪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并及时地反馈到以后的教学中。参与的班级为1032201班,34位学生中有24位提出了共计40条相关的课程教学建议。

学生所提的建议包括了加强经济学理论与交通实践的结合,重视课前预习,拓展专业阅读材料等方面,从中看出学生对运输经济学课程的不同需求,也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以满足学生的对知识的渴求。

(二)引入课题研究的新成果

及时将课题所研究的新成果引入到运输经济学的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引领其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另一方面可以使其接触科研,培养其研究兴趣及方向。

例如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应用在出行者方式选择行为和路径选择行为的研究中,可以分析出行者在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情景下的决策行为;同时,讲解如何将拥挤收费政策与国内的实际联系起来的应用及研究,以及计重收费政策的应用及其对超载货车用户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自选话题进行ppt演讲

鼓励学生自选与运输经济学相关的话题,通过资料查找、组织和ppt制作,最后开展演讲。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文献检索、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自选话题进行ppt演讲,部分学生将演讲的题目经过调整后,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和研究方向,例如对燃油税的研究、哈尔滨市CBD区域实施拥挤收费的研究等,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分组讨论与经典著作阅读

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共同进行经典外文文献的阅读、翻译以及读后感撰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外文阅读水平,从经典外文中品味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增强对课本中相关专业术语的了解和掌握,又能够加强其对经典外文的理解深度,深入思考运输经济学理论及交通经济政策的作用。

其中经典外文文献的选取以transportpolicy,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a,JournaloftransportGeography和Researchintransportationeconomics等交通领域的著名国际期刊为主,主要涉及拥挤收费、停车收费、公交收费、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三、取得的经验总结

考核方式上,采用随堂测验和让学生讲课的方式。随堂测验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尽快消化和掌握。

让学生讲课有利于学生的检索、归纳、总结等能力的培养。

能力培养方面,将课程学习与毕业设计和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能力。

教学相长方面,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沟通师生间关系,教师要不断学习,将新知识教给学生。

四、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目标

通过学习和借鉴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Uw)的交通工程专业授课特色[1,2-5],未来将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具体的探索和应用,具体包括教学设计的改进、理论与工程相结合、课后答疑的完善、分组与教材的补充。

(一)教学设计的改进

现有的教学设计一般是由授课教师准备,上交至教研室或院系批准,并在学校的教务处备案,但是学生对教学设计知之甚少。而在Uw则有专门的Syllabus设计,第一节课人手一份,包括课堂要求、学习目的、考核方式、答疑时间等,标明上课的时间、学习的章节、课前预习的内容和需要阅读的材料,布置作业和收作业的时间等,同时每门课都有课程网站,实现了课程的网络化管理。

结合目前正迅猛发展的幕课(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授课方式,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教学实践,例如Ben-akiva教授在mitopenCoURSewaRe上的课程transportationSystemsanalysis:Demandandeconomics[6],其中涉及了交通成本、定价理论、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及评价等,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加入一些视频影像资料,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入程度,同时可以及时检查学习效果与反馈。

今后将在教学设计方面深化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预习内容的布置和补充学习材料的准备,二是考核方式的明确化。

(二)理论与工程相结合

目前在交通工程系的专题报告和讲座中有的是专家学者的总结性或专题性报告,与运输经济学的结合不紧密,同时时间安排有冲突,学生不一定有时间去听。而在Uw的嘉宾论坛(Guestlecture),邀请与本课程相关的有专门研究或实践应用的专家和学者,其目的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工程实践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扩展其研究方向。

今后将邀请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等相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讲解工程经济分析、财务评价等内容,演示运输经济学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同时参照部级教学名师张少实教授和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徐崇泉教授的课题讲解经验,将自己在工程实践中的体会与学生分享,满足学生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需求。

(三)课后答疑的完善

现有的课后答疑与交流部分是课间休息和下课后就课堂内容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建议反馈不及时;而在Uw设有专门的officeHour,每周至少安排2个小时在教师自己的办公室和学生见面,为学生答疑和解惑,扩展和深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课堂和课堂后的有机结合,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要。

今后将采用多种方式答疑,如网络答疑、预约答疑、固定答疑、集中答疑,每周设定固定答疑时间,并通过邮件和QQ的方式与学生交流[7]。对学生的课程建议,一方面通过邮件及时反馈教师给本人,另一方面调整和完善下一届的课程讲解内容。

(四)分组与教材的补充

在Uw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团队合作,通过学生自由组合再进行分组和讨论,每组3~4人,学生通过自行分配课题研究内容,合作完成某一项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结束的时候,各个小组分别做presentation,由授课教师和助教共同打分。同时Uw的专业课程讲授不受某一本教材的约束,而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的理解来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教师会明确学生在下次上课之前课前阅读的资料,包括课本和网上资源Supplementalmaterials,具体到页数。

今后分组讨论和翻译的学生规模控制在3~4人,提倡组内讨论,有利于组员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同时参考Small教授等的著作theeconomicsofurbantransportation,将国外的理论和知识引进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其外文阅读能力。

五、结语

以交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运输经济学为例,借鉴华盛顿大学交通工程专业教育的特点,探索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包括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引入课题研究的新成果、鼓励自选话题进行ppt演讲和分组讨论与经典著作阅读4个方面的探索,并总结了取得的经验,对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目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提供参考和帮助。参考文献:

[1]Hu,X.,an,S.,wang,J.CoursestaughtinUniversityofwashingtonontheenlightenmentoftrafficengineeringinChina[C].2013Conferenceoneducationandteach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october11-13,2013,weihai,China.985-988.

[2]吴绍春.从11门课程看美国大学的教学方法和理念[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6(3):15-18.

[3]黄云志.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性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增刊):83-86.

[4]刘亮亮.华盛顿大学和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的比较[J].世界教育信息.2006,(7):35-36.

[5]Dubrow,G.,Harris,J.Seeding,Supporting,andSustaininginterdisciplinaryinitiativesattheUniversityofwashington:Findings,RecommendationsandStrategies.Seattle(wa):theGraduateSchool,Universityofwashington.2006.(13July2006;http://grad.washington.edu/acad/interdisc_network/iD_Docs/Dubrow_Harris_Report.pdf).

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篇8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实验;经济学;教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19-02

以实验方式对经济学理论与现象加以验证,已经成为经济学发展与教育的主要趋势。当前欧美大学的经济学实验大致集中于以下主题:市场、决策、谈判、拍卖、协调、社会偏好、撮合和现场试验等。国内一些研究型大学凭借自身经济学科的特色与优势,也纷纷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经济科学实验室,随后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也纷纷成立各自的实验机构。据统计,目前国内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中心)已经超过100个,已成为体现大学经济学科研与教学水平的一大特色。研究型大学的经济学教育目标通常注重学生理论基础与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但是,当前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实验师资力量弱化却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为师资来源不稳定且有断层”风险,教师实验技能偏低,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设计能力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将制约经济学实验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实验教师团队弱化的主要原因

1.实验课程设置。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一样,大部分经济学专业课程讲授勿需借助任何“实验”也可完成,而经济学实验则对课程有着较强的选择性,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数量比例较低。国内已经开展实验的课程如下:①专业基础教学环节的有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②专业方向教学环节的有进出口贸易实务、金融工程、保险精算、物流管理等。除此以外,大部分课程较难进行实验设计,或不适于开展实验。若进一步考虑到任课教师对实验接受程度与能力存在的差异,则实验教师团队来源有限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教学管理支持有难度。受传统教学管理思维影响,教学管理部门对经济学专业开设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理工科大学。忽视甚至有意漠视经济学的“科学”性特征,将实验视为学科发展中的“装饰品”,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支持。表现在:①资金支持不足;②实验课时安排难统一。

3.教师实践能力缺乏。近些年,国内部分研究型大学兴起“排名榜”、“国际认证”锦标赛等风潮,对海内外高端科研人才狂热追逐成为一把致胜的“利器”,政策导向必然偏重于新进教师在SCi、SSCi等检索论文,国家科研基金数量的贡献,力图通过短期内大力度支持提升科研实力短板,“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得到进一步固化。新引进的教师,尤其是许多年轻教师多为“从校门到校门”型,擅长理论问题研究,缺乏且忽视实务经验积累,难以短期内胜任一些诸如证券投资学、进出口贸易实务等课程实验的需要。而现有教师随着年龄增长,知识逐步陈旧,对快速变换的市场业务把握有一定难度,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不能妥善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环节脱节。因此,相关课程实验教师断层现象已经逐步显现。

二、加强经济学实验教师团队建设途径

1.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政策支持力度。第一,增加经济学实验设施资金支持。跟踪国内外著名大学经济学实验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科研与教学情况,厘清学生培养能力的层次,对经济学实验课程开设进行整体规划。先从条件成熟课程着手,逐步加大资金支持,形成一套规划合理、特色鲜明的经济学实验体系。第二,加强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验教学技能培训。学校应为开展经济学实验的教师制定进修计划,参加定期与不定期培训,拓宽知识面,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实验技能、实验理论;熟练掌握实验软件的原理、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第三,提供必要的奖励与激励措施。对开展经济学实验效果好的教师在教学改革课题、课时费、年终考核等方面提供必要奖励,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实验的探索中,形成“科研与实验互动、教学与实验互动”的良性机制,为经济学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2.整合现有师资力量实现模块化教学。在当前无法改变学校既有人才引进政策基础上,需要深入挖掘现有师资资源。对现有实验师资力量加以整合,以课程团队为依托,按照模块化思想对原课程体系重新设计,打破传统“一人一课”制,尝试采用“多人一课”制。教师团队成员可根据个人研究与教学特长,承担部分模块授课任务,实验环节模块可由专人承担,既实现了师资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部分任课教师实验经验缺乏问题,又可提升课程整体教学效果。此外,聘请校内外实业界人士承担部分模块讲解任务,分享业界最新成果,弥补现有人才引进制度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3.鼓励“产学研用”合作,倡导“双师型”教师培养。我国传统的封闭式的大学办学模式正在逐渐被“多方合作,共同育人”的新模式所代替。其中,“产学研用”合作成为高校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师与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大学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是教学而不是教书。教师要能通过多种“产学研用”合作渠道,真正了解实际部门的运营管理,能够洞悉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用于指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实训指导与训练。一个具有“产学研用”结合意识的专业教师,除了应该具备职业精神外,还必须具有把握专业领域内技术进步总体趋势的能力,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结合传授给学生,成为真正“双师型”教师。

我国研究型大学数量多、差异大,经济学学科发展阶段更是不一而同,如何将经济学实验应用至学科发展中并无恒定模式,但也存在一定共性。当然,问题解决绝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系统的、长期的转变,以整体规划为先,政策支持为本,不断探索与完善。学校应该抓住当前实验教学改革契机,打造一支高素质、多层次、有特色,对学科发展起到有力支撑的优秀实验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陈涛.研究型大学与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4):319-321.

[2]程勇.高等院校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27-29.

[3]刁爱梅.加强高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00(2):73-74.

[4]姜长宝.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及其提升途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83-86.

[5]李秀芳,涂宇清,华钧,等.研究型大学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372-376.

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篇9

一、原有劳动科学教育体系的缺陷

劳动科学教育体系从对象上看,包括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大专、中专等各层次,下面仅从大学本科层次来分析其缺陷。

第一,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过份拘泥于思辩式的哲理探讨,坐而论道,逻辑推演,忽略实证性分析研究。传统的劳动经济理论课程过多地围绕着政治经济学来讨论生产关系,空泛笼统,大而无当。不但不能对劳动要素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过程做出最起码的理论指导,反而远远滞后于和脱离于经济实践和改革实践,不但不能对竟争性劳动市场的形成及运行规律做出实证性分析,反而在一系列非经济范畴内徘徊不前,甚至对一些语义性问题纠缠不清。

例如,长期陷入讨论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劳动力所有制能否成立,失业和待业有何异同,以及实现劳动要素市场配置的机制,应该称之为劳动市场,还是劳动力市场,抑或职业市场等等而不能自拔。有鉴于此,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我国传统的劳动经济科学几乎不能被认为是经济科学,而是一种劳动哲学或者劳动伦理学与劳动管理技术的混合物。并指出为什么一门实证性很强的应用经济科学不注重事实研究,反而热衷于思辩式的哲理探讨呢?原因就在于传统的劳动经济理论体系无法克服与解释它的理论基点和现实劳动管理过程的矛盾冲突。因此,它只能用空泛而抽象的哲理去填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间隙和空白。

第二,用政策解释代替基本经济理论分析,不利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基本理论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该学科存在的基础,一本好的教材之所以具有较长的、稳定的时间效力,就是因为这一学科内容有较为固定的基本理论体系作支撑。基本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就形成了方针政策。或者说,方针政策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的。倘若学生掌握了理论分析方法,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政策,并且在适当条件下修改或完善某一政策。所以说,理论分析是工具,政策不过是结果。过去的课程内容中有相当部分是对现时具体政策的解释,学生难以获得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执十绳百的基础能力,无异舍本逐末。

第三,劳动经济学与劳动管理学相混淆,经济学没讲透,管理学也沦为附属。劳动经济学与劳动管理学是研究对象和任务截然不同的两门学科,前者主要研究经济活动中劳动要素运动及劳动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侧重于进行基础理论研究。而各业务领域的劳动管理学则是研究各劳动管理领域和环节的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科学,侧重于进行应用性和操作性研究。劳动经济学虽然也涉及各领域和环节的劳动管理问题,但它主要研究各管理领域和管理环节之中带有共性的管理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联系。按现有的学科内容,劳动经济学是把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定员定额各有关内容抽出一部分组成,是一个“拼盘”。这就造成两个问题。一是内容重复,劳动经济学对各门具体管理课程的内容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没有深人探讨,而各门具体管理学科为求得自身体系的完整,又要重复劳动经济学的有关内容。二是忽略各门管理学科之间的联系,造成这方面知识的疏漏。

例如,从劳动力配置管理、工资、社会保险三大管理制度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看,工资是劳动力流向、流量、流速的调节器,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报酬的范围。社会保险体系是劳动力市场得以建立的前提。同时,工资和社会保险同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形式,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的数量比例。然而,这些内容在劳动经济学中没讲透,各门管理学又基本不讲,使整个学科内容出现一定程度的断层。

第四,定量分析未能占有应有地位,忽略了劳动经济科学的量度性、边缘性特征。

劳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劳动科学从基本质看,虽然属于经济科学,但是它要涉及生理学、心理学、卫生学、法学、社会学、计量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还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数学模型、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得这门学科具有显著的量度性与边缘性。而现有的劳动科学教育体系对理论结论的研究和论证,过多地使用“大概”、“可能”、“非常”、“相当”、“部分”等无明确数量界限的术语,未能揭示各劳动要素发展变动的量的规定性和规律性,其研究的结论也就缺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的精确程度和具体程度。

第五,学科内容比较封闭,未能更多地借鉴国外先进的劳动管理经验并向国际惯例靠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体制下面临不同的劳动问题,由此产生不同的劳动理论与制度、政策,采用不同的劳动管理手段和方式。然而,由于劳动是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劳动管理中一些普遍规律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技能与社会制度无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扩大和社会经济国际化趋势增强,劳动管理也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进行运转,即按国际惯例办事,过去的学科内容过多地按姓“资”、姓“社”区别劳动关系,一些中性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也加上政治框框,对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讳若莫深,作茧自缚,更谈不上对劳动管理方面国际惯例的借鉴,衔和遵循。

二、设计劳动科学教育体系的原则

第一增强学生对社会、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课程设计中一般不应过份强调未来工作性质的区别,而应当强化基础训练。在此前提下,本着适当照顾多数原则.增加微观劳动管理技能课程的门类和份量。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使毕业生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第二,课程体系设计应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为背景,研究劳动要素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而不是只做定性的空泛的研究。

第三,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劳动管理经验,注意对国际惯例的介绍和衔接。

三、劳动科学教育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构成劳动科学教育体系中的五大骨干学科及其前导和后向关联学科。

学科之间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渗透,都会产生新的边缘学科。从世界范围看,自第二次世界以来,构成劳动科学体系的各学科发展迅速,从原来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生理学以及心理李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若干独立的学科,其中一些学科已基本孕育成熟,成为劳动科学体系中的骨干学科,围绕这些骨干学科又有一系列前导课程、后续课程及其他配套课程。

1.劳动经济学。

研究经济活动中劳动要素运动及劳动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劳动科学体系中发展最早、影响最大、成熟度最高的一门主干学科,是劳动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劳动的基本理论;劳动要素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劳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劳动过程中104劳动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相关关系的理诊;劳动生产率增长规律的理论,劳动耗费的物质补偿和劳动服报酬分配规律的理论;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理论;劳动经济组织的理论;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的理论;劳动投人产出经济效益分析的理论;各劳动管理领域之间的结构性、功能性联系,等等。

劳动经济的前导课程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前导课程的开设是‘为学生打好一般经济学基础,为学习劳动经’济学作准备。其中,政治经济学必须是经过改造,摒弃陈旧过时的观点和体系;发展经济学应更多地结合我国人口与资源、就业与经济增长方面的基本国情;开设西方经济学的同时或之后,还应开设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配套课程,其中操作性、技能性知识应尽量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这些课程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劳动经济学的后向关联课程是劳动经济学说史、外国劳动经济学、宏观劳动经济政策分析、劳动经济计量分析、社会保障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后续课程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劳动经济学、深化专业基础。其中些些课程可作为选修课来开。

2.劳动管理学。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各个劳动管理领域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劳动管理学是劳动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应用学科群,它包括劳动就业与用工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管理、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等专业管理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劳动报酬的确定和分配方式,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缴、支付及运营;劳动管理的组织和效率,等等。劳动管理学的前导课程是管理学基础、国民经济管理学、企业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通过前导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管理的一般原理,管理学说的发展过程、宏观经济管理、微观经济管理及行政管理的范围、程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很自然地将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对劳动要素的管理。

劳动管理学的后向关联课程主要是一些更为具体的的操作性、技能性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动丢能力。这类课程主要有:工作职务分析方法、人员素质测评、工薪制度设计、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人机工程学、计算机在劳动管理中的运用、社会保险财务会计,等等,这类课程与劳动管理学之间是一种分解组合关系,在条件不成熟或课时不充裕时,,劳动管理学可以涵盖部分操作性、技能性课程,在条件成熟时,则可分别讲授。后一种方法难度较高,但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3.劳动社会学。

运用社会学原理分析劳动问题,从而把劳动问题纳入整个社会运行中加入研究,以开拓分析问题视野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开设这门课程的主导思路是探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社会稳定与公平口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群体及其社会功能;劳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劳动的社会控制和社会鼓励;劳动者的八小时之外;劳动的社会化与劳动者的现代化,等等。劳动社会学的前导课程是社会学及社会保障经济学。其后向关联课程是社会调查研究程序与方法。

4.劳动法学。

研究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科学。劳动法体系包括总的劳动法典和一系列专门法,主要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就业法、工资法、劳动合同法、职业培训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社会保险法、职工福利法、劳动保护法、国际劳工公约等。劳动法学的任务是对上述法律规范进行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法的产生及其历史发展;劳动法的本质,作用和特点、劳动法在调整劳动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的劳动法的各种法律规范,等等。劳动法的前导课程是法学基础、其后续课程是劳动争议与劳动仲裁处理。以及与之配套的案例研究。

经济学课题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特色专业建设;专业人才;流通特色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6-0080-02

为了实现经济学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我们制订了具体的建设方案,通过师资队伍的优化、科研平台的搭建、课程体系的改造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等举措,进一步突出我校经济学专业在流通经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为培养流通领域的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1以学科为引领,构建“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相互衔接和融合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1)《西方经济学》课程已经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并正在积极准备申报北京市精品课程。经济学专业的课程建设工作已趋于规范化。从教学大纲来说,内容完备、科学,而且根据形势的发展每两年修订完善一次,以适应不断变化社会需求。从教学过程来说,严格按大纲要求的内容讲授,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考试形式来说,力求多种形式,注重于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实际应用能力。尝试教考分离取得明显效果。

(2)建设产业经济学课程重点课程。首先,要构建符合学科定位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应用性为本,强化案例教学和量化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以体现流通特色为切入点,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相关内容,构建完整的、体现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产业经济学课程知识体系。其次,要推进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尝试建设研究型课程。要探索针对不同层次和专业开展立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参与课程的力度,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如开展分组专题研讨、课堂讲述、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行业分析报告、重视量化分析能力的培养等,建设研究型课程。最后,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构建课程教学的网络平台。

(3)在研究生层次和本科层次开设“流通经济学”课程,使经济学专业建设的特色在课程体系上得以体现。制定了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规划,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目前流通经济学已经完成一般性课程建设,并且出版了《流通经济学》教材。这些都为课程的后期深入建设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现有课程体系将由传统的定性研究为主向定量研究为主过渡,加强定量分析的内容,同时注重建设经济咨询方法和经济政策研究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以特色为引领,形成了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1)进一步强化研究方向,做到“术有专攻”。从学科建设出发,引导教师调整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按学科建设的要求,发表和出版高水平的专业论文和著作。

(2)高度重视并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学术队伍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上除积极引进有潜力的科研骨干外,主要应立足于自己培养,要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对学术上有成就的科研人员要为他们创造更多到国外进修、交流学术思想的机会。该学科的毕业生不仅在实践中发挥所学,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而且在理论研究上也颇有建树。

(3)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青年教师具有精力旺盛、思想敏锐、接受能力强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该在对外学术交流、教育教学培训等方面向青年教师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包括每年选派教师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西方经济学一线教师培训班”,对于英语水平高的青年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培训等,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4)努力营造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经济学教学团队是一个团结的集体,老教师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青年教师积极上进,肯钻研,能吃苦,勇挑重担。大家经常互相交流思想,探讨学术问题,好的资源共享,工作齐心努力,这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5)加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组每学期组织4~5次集体备课,一般在学期初安排1次,主要讨论教学大纲、确定教学进度和教学日历;学期中安排3~4次,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讨、调整讲授内容、对同行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等;期末安排1~2次,主要讨论试卷命题、流水阅卷并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

此外,团队非常重视科研工作,注重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不断提升专业内涵。经济学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学术队伍,尤其在流通经济领域研究中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较为突出的科研成果,曾承担过国家科委重点软科学项目,科研成果曾获得过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和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物流经济学》教材已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更为重要的是,一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已经用于教学,如《流通经济学》教材,收到良好效果,使得专业特色的建设落到实处。因此,以科研促教学,支撑了流通经济研究特色在课程体系中的渗透,保证了专业特色的体现。2009年获批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并获得“首都教育先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以创新为引领,注重学生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分级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因材施教的方针,经济学专业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式,根据教学对象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二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改革。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广泛实行多媒体教学,同时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突出课程中心与课程框架的教学,压缩细小知识点的教学,增大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压缩经院式、讲解式教学。三是以考教分离为主的考试方式改革。作为面向全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了考试方式改革,实行考教分离,聘请外校教师出题,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以导师制为主的实践教学方式改革。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经济学专业在2004级新生中试行了导师制,强化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在各个年级全面铺开,结合读书活动、社会实践和学年论文,推广导师制。

(2)强化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突出专业应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对流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以及流通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熟悉和把握。

(3)实践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平台——《经济学刊》。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利用经济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然后形成论文,质量高的论文,在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刊》上发表。《经济学刊》于2004年12月创办,目前已经出版了12期。这种实践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科研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的。

(4)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经济学实验教学与数据处理中心。经济学实验教学与数据处理中心于2008年12月开始设备的安装和软硬件的调试,2009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该中心的建设为一些重视定量分析的课程提供实验的场所,如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课程的实验可以在实验中心开展和完成。学生通过一些软件的使用以及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以及提炼,提高对经济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能力,从而强化教学中定量分析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5)经济学知识大赛:寓教于乐,深入领会知识的内涵。为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深刻领会所学知识的内涵,经济学院每年都会举办“经济学知识大赛”活动,通过大赛提高了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经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进了小组协作式学习和素质教育的开展,也实现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化。

目前经济学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在有序稳步推进。我们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加强专业素养,开拓国际视野,实现特色专业建设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谭德军.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597-599.

[2]蔡颖蔚.研究型大学本科特色专业的遴选和建设思路[J].江苏高教,2008(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