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十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十篇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9:08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抢先占有优势,企业必须统揽全局,根据自身特点,做好规划,发挥好资源的最大价值。而会计信息化是新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新要求,也是会计顺应信息化时代的不然选择。只有会计信息化,才能真正地实现与时俱进,才能使得会计工作准确完整,才能第一时间给决策人员有用的参考资料,才能帮助有关人员把握好商机。当然,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需要时间和人们的共同努力的,尤其是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还需要加员工训练,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实行明确分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等等,目前看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信息化道路。但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找到原因,并及时解决问题,争取让会计信息化再上新台阶。

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

1.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顾名思义,会计信息化便是会计和信息的有机结合,其不同于传统的会计建设,它是利用多种媒介等渠道把会计信息及时有效的传达给相关人员。企业会计一般采用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方式来加工会计信息,存储并加以利用,为企业提供决策的根据,由于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企业也在不断寻找快速发展的方法,而在会计方面,走会计信息化道路是不可置疑的,也是不可不走的。

2.会计信息化的特征。首先,广泛性;现在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都处于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就是一个整体,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会计工作也是如此,它不仅决定着企业能否正常运作,还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计信息化影响着政府部门制定会计制度、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等外部结构或者个人、企业内部员工等等,总之,会计信息化具有广泛的影响性。其次,集成性;会计信息化通过网络将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工作集合在一起,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最后,实时性;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通过整理和分析大量的统计数据,及时的传达会计信息,并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而实施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把握商机的有力保障。

三、现代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会计信息化软件问题。虽然现在大部分企业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而且有比较规范的核算制度,但是有些领域仍没普及此技术,缺少全面的信息一体化建设模式,有些相关软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和升级,希望能把此技术拓展到生产和销售等管理环节,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管理,争取在信息化模式上有新的突破。

2.缺乏人才。会计信息化建设直接受到人才的限制,没有人才,会计信息化建设永远是空想。而目前大多数企业严重缺乏人力资源,造成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的薄弱,也就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化管理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不仅需要他们掌握理解现代化信息技术,还要求他们拥有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更需要他们精通管理的原则,具有决策、协调和领导沟通等能力,许多企业因没有这样的人才,无法实现企业信息化科学合理的建设,自然而然的也就约束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3.缺乏重视。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仅需要大量的资金、高等技术、高素质人员,更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现在看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或者部分人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足,甚至出现偏差。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戴着“有色眼镜”来认识会计信息化建设,只是狭隘地认为企业会计信息化仅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却往往忽视了技术与企业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增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升级网络化软件的管理。企业应逐步加强对系统软件的管理,不断地对软件进行升级,采用集团版或者网络版,这样企业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基层财务状况。此外,严格规范数据存储和传递等方面的要求。另外,企业需要要求工作人员学习相关计算机知识,熟练系统的操作与维护,掌握软件的安装、资料的备份和病毒的防御等技能,确保系统的正常操作和运转,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一定资金基础的企业,可以聘用软硬件过硬的计算机维护人员,这样可以及时的维护设备,还可以帮助其他人员学习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使用水平,从而增强职工的综合业务技能,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2.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聘用高素质人才。人才是基础,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因此,企业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当然,会计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我,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迎合社会的需要;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员工加以培训,还要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投入大量资金,制定丰富的工资福利,吸引人才。企业要想在社会市场中占有不败之地,那就必须有智慧做支撑,必须有一只属于自己的专业技术团队。

3.优化配置企业的资源。在会计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而领导也更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引领工作人员把会计信息化建设做好做强。基于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所以企业必须统筹兼顾,做好整体计划和布局,这样才能有效的应当一些偶然事件的发生,才能应对挑战,切记不可操之过急。

五、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生产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也随之不断上升,对企业的影响也逐渐提升,所以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完成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庆河.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会计之友,2012,34(05):66-67.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篇2

论文摘要: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推动人们的观念创新,可以改变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流程再造,为现代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企业自我创新与发展,向高效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迈进。同时要避免走进信息化建设的误区,注意把握好建设应用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的工业化之路,信息化的非凡功效,正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收益.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各个企业都感到了建设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化建设可以推动人们的观念创新,可以改变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流程再造,它为企业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为现代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企业实现自我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信息化建设可推动企业思想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还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即要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决策系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1信息化建设带动思想观念创新

开展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接受信息化技术,这就需要学习新技术,接受新观念,这本身就是一个观念创新的过程。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新的软件不断出现,带动信息化建设不断升级换代,保持过去一成不变的看法必然会被掏汰,所以,信息化建设过程也是一个员工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的过程。信息化技术进入企业管理和工作流程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使得企业员工必须以新的思维来工作。同时信息化建设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观念和感受,比如效率观念、创新观念、学习观念等等,冲击着员工的头脑,带动员工思想观念全面创新。

1.2信息化建设改变企业传统管理模式

信息化的建设,重新设计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替代了一部份职能,使得企业的某些岗位、部门的职能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各部门的职能重新调整、归并,这些都意味着传统管理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1.3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流程再造

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管理流程再造(bpr)。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客户、供应商等集成起来,完成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转移与优化,包括企业内部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办公自动化(oa)等功能全面集成优化实现网化。

1.4信息化建设推动技术创新

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各类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等等,企业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收集科学技术的信息,进行企业产品工艺的研发。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和管理的高度集成化,使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并行化、柔性化、智能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2但是要想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应用中取得预期的效果,就要用正确的思路建设企业信息化,在规划中要讲策略.避免走进信息化建设的误区,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2.1建设企业信息化,必须是企业一把手工程

企业一把手的高度重视、直接决策、宜传推动和组织实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能完成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共享本身就要求全员参与。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坚持企业“一把手”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主观能动性,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全力推进,同时加强管理,建立机制、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从根本上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2必须设计好信息化建设框架和方向

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总体规划,把握信息化建设的框架和方向,首先要坚持适应性原则,结合企业实际。其次是坚持经济性原则,最后是效益性原则。在企业内部组织相关领导和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到信息化系统应用好的同行业单位考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解决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信息化建设主体框架,不仅使信息化始终与核心业务联系在一起,而且还避免了信息化建设各个子系统数据口径不一致、数据库类型不统一的“信息孤岛”现象发生。

2.3必须确保信息建设的资金投入

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不投人一定的资金,是难以实施的。企业应从长计意,考虑到信息化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虽然短期内不能见到效益,但长远效益和为企业带来的后劲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越是困难就越要开展信息化建设。

2 4必须解决好信息化建设部门之间的壁垒问肠

信息化建设是基础产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和其它专业相配合,才能发挥出整体合力。企业各部门、各二级单位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壁垒,跨部门或跨专业办事常需要进行一些人及事的协调,而信息化建设工作涉及公司所有的单位和部门,协调工作更加重要。企业首先把信息化建设放在一个全局的位置,对信息化建设坚持一盘棋思想,对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资源集中把握,保证软件开发的顺利进行。

2.5必须实行全员培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实用化进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篇3

1.重视度不够。虽然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缺乏深层的利用。由于领导层受传统会计管理模式影响较深,对会计信息化没有正确的认识,重视度不够,对其并不信任,一些重要数据核算依然喜欢使用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并且投资力度也不够,计算机硬件设备明细性能不足,这给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阻碍。这也是众多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中的通病之一。

2.专业知识不熟悉。目前中小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专业信息化人才,现会计人员不具备信息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完全无法将会计信息化的职能最大化发挥,单纯的把会计信息化认为是利用计算机文档进行会计信息存储与核算,没有真正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会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实现,离不开优秀的、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中小企业想要实现会计信息化必须加强人才培养。

3.缺少安全防范措施。中小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这给企业带来了不可预期的财务风险。会计信息化应用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但由于互联网开放性较强,网络上存在大量的病毒,所以会计信息截取、泄露等问题时有发生,许多会计信息中都涉及到了商业机密。这些信息的泄露无疑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并且通过调查发现,中小企业所使用的会计软件比较落后,存在着许多漏洞,很容易被入侵。中小企业想要保障企业会计信息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会计建设策略和建议

1.提高重视。想要保障会计信息化建设质量,使其职能得到最大化发挥,领导层自身必须更新思维观念,提高对会计信息化应用的重视度,大力支持会计信息化建设,积极为会计信息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领导观念影响着企业运行和决策,领导的正确引导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所以领导必须要对会计信息化有一个正确且深刻的认识。

2.加强培训。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人才。会计信息化工作模式和形式都发展了变化,因此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技能,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技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优秀人才的保驾护航,所以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引进高新人才,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专业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会计信息化工作模式。

3.构建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会计信息化的前提基础就是安全。为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必须构建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首先必须在系统中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加强对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其次,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排除故障和安全隐患,清理无用垃圾文件,以保障计算机性能。最后,在会计软件选择时,要选择一些技术水平高,有一定口碑的软件供应商开发的具有授权的合法软件,尽可能避免因软件自身缺陷带来财务风险,造成会计数据信息的泄露或丢失。另外,还有对重要数据要加密设置写入保护,对系统设置访问权限和密码,保障信息安全。

4.制定相关制度。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想要实现规范化,必须制定会计信息化相关制度,利用制度规范会计操作流程,要求所有会计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重复操作、错误操作的控制的发生。制度不仅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更约束了会计人员的行为,提供了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由于会计信息化模式与传统会计模式有着一定差异,所以制度制定时,必须结合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和性质。

5.加大投资力度。当前很多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投资,仅用三两台普通计算机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这些计算机不仅性能差,并且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障。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就是硬件设备,离开硬件设备信息化无法实现。实际上会计数据信息量较大,对计算机性能要求较高,并且硬件设备的稳定性也至关重要,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致使会计软件瘫痪,很有可能造成会计数据丢失或损坏,这必然会给会计信息利用造成影响。所以企业应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引进先进设备,为会计信息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结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理念

一、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目前状况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了一定成效,但整体水平较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已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国家经贸委近期的调查表明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有50%以上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70%以上接人了因特网,5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从总体上看,1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0%基本实现信息化,中小企业中实现了信息化的比例则更低,可以说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

(二)企业信息化发展非常不平衡

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因企业类型、行业归属和所处地区经济状况而存在很大差异。从企业类型上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国际开拓能力的外向型企业、新近发展起来的高效益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而中小企业、竞争性较差、效益较低、老企业信息化发展较慢;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高,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较低。

(三)企业对发展信息化的认识普遍提高

有些企业已经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趋于增加。

二、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信息技术

(一)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信息时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非搞信息化不可。这不是企业主观上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客观互有联系和影响的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力量是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压力,另一种力量是企业内部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动力。从企业外部看,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呈加速趋势,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对手层出不穷,科技竞争、营销竞争、市场和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这对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从企业内部看,为适应外部竞争环境,内部结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都需不断调整、重组、变革,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1.企业通过信息化提高竞争力的可能性

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途径或者说可能性,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及其结合所起作用的结果。这种可能性表现在可能产生的经济性效应与非经济性效应上。

所谓经济性效应主要有①管理规模经济性效应。③范围经济性效应。④差异经济性效应。所谓非经济性效应主要有①促进创新。②优化决策。③树立信誉。④提高素质。

2.企业对信息化的有效管理是竞争力提高的现实保证

企业基于信息化提高竞争力的种种可能性和能否或在何种程度上成为现实,还取决于企业对信息化的管理。①企业搞信息化首先要对搞信息化的预期费用同不搞信息化的机会成本、信息化可能带来的预期效益同没有进行信息化情况下的预期效益进行比较。②当企业决定对信息化进行投资时,则应根据投资的目的或动机,把握好投资的时机、方向、重点和结构。③要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特别是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状态和动向,来决定与同类企业相比信息化应先搞还是后搞,并选择哪种信息化模式更适合本企业情况,以赢得真正的竞争优势。④企业决定搞信息化后还应对其实施条件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是需求分析,其次是对影响信息化进展的各种障碍包括数据基础、人员水平、技术条件等等因素进行分析。

(三)企业信息化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将更多地融入全球经济,走与世界接轨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电子商务将面对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品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需要各国的对话与合作。这一切都是构筑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上的。没有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使能器”,企业则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一)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

1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2.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

3.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e-commence需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协调统一,网上协同作业体系建设的快慢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企业信息化和e-commece需要一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保障。

5.实施政策倾斜,如提供拨、贷款,税收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建立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针对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花大力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1.强调企业领导者的参与。企业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

2.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连续改进的过程。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来全面统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3.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很大的综合性工程,包括软件、硬件、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管理咨询、系统维护等各方面的投资。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并使资金落实到位,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企业信息化是应用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而且还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支撑。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篇5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传统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快速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已成为新时期下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信息化规划作为指导企业有序开展信息化,确保企业信息化投资取得理想回报,引导企业最终走向成功的“蓝图”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文章以燃煤发电企业为例,以“pDCa”理论为基础,结合作者的从业经历,从企业信息化规划背景的提出,到信息化保障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质量体系、监督体系等五大体系的建立,简要探讨了燃煤发电企业开展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整体思路及框架结构。

[关键词]信息化规划;保障体系;支撑体系;评价体系;质量体系;监督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7.030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7-0064-03

0引言

随着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电企业已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型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模式。“价值思维,效益导向”已成为发电企业的主流价值观,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如何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已成为发电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变革,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精辟论述。发电行业已经历了信息化的建设高峰期,对“信息化投资黑洞”、“信息化悖论”等并不陌生。

时至今日,企业信息化已从激进式逐步回归理性,回顾发电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合理、科学的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已成为共识,更是企业开展信息化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本文以燃煤发电企业为例,提出了企业开展信息化规划的一般框架性结构,旨在为燃煤发电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制定以及信息化实施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规划背景

规划背景的提出,其目的不仅在于详细描述企业的信息化现状,更是对企业当前所处的信息化内外部环境及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深刻认识和理性分析。通过规划背景的提出,论证企业开展信息化的必要性、原则、技术路线及预期目标,以及实现规划目标所必须的一系列措施。

1.1必要性

规划的必要性是在深刻认识企业战略规划和全面分析企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必要性的论述必须全面,避免局限于单一的技术层面,建议从保障、支撑、质量、监督、评价等五大体系对其进行论述,必要性论述关系到企业信息化体系的完整性。

1.2规划原则

原则是制定及实施信息化规划的依据和行为准则,是企业信息化规划及实施的“总基调”,更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规划原则的制定必须全面、务实、指导性强,必须体现企业高层的管理需求。

1.3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的制定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及信息技术的成熟度关系紧密,火力发电企业不仅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同时也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更是成熟技术的应用行业。技术路线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实际,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软、硬件需求,具备合理的前瞻性,避免一味追求先进。

1.4规划目标

在充分理解企业战略规划及目标的前提下,合理制定企业信息化规划总体目标,总体目标一旦确定,需进一步将目标分解,倒排计划,分阶段按步骤列出合理的子阶段形成子目标,梳理子目标之间关系,确定关键子目标。并进一步将子目标归类、划归不同阶段,并最终形成带有时间计划的规划目标树。

2保障体系

信息化规划中,可通过成立企业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制度、标准,合理制定投资预算,选择信息化技术团队等方式,建立起企业信息化工作人、财、物的保障体系。

2.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组织保障,建立自上而下,覆盖全面,职责明晰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是企业信息化规划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企业必须建立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担负起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责任,保障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的有效调配,以及实现各部门、利益主体间的有效沟通、协调;必须建立起由信息主管部门负责的信息化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管理信息化专业小组,全面落实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各项工作;必须结合企业信息化质量体系内容建立起信息化专业小组,担负起企业信息化的“主力军”,负责落实信息化各项具体工作,专业小组的建立要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全覆盖。

组织机构的建设,需统筹考虑支撑体系、质量体系、监督体系和评价体系的人员构成,监督体系、评价体系应避免与支撑体系、质量体系中的人员发生“重叠共用”现象,各体系机构建设务必职责明确,具体到人。

2.2制度标准

信息化制度是企业信息化各项工作的“管理规则”,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对信息化资源的有效管控,保证企业信息化各项活动的规范化、流程化,确保其有序开展,使信息化各环节可控在控,并最终实现其目标,制度建设要统筹考虑信息化规划五大体系的运作。

区别与信息化制度建设,标准关注于具体操作技术层,信息化标准建设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信息化的一致性、标准性,是信息化各项工作所必需遵循的刚性“操作则”。信息化规划中应明确企业信息化所应遵循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2.3投资预算

投资预算是企业开展信息化的资金保障,合理制定企业信息化投资预算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企业成本,而且可以使企业信息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对照规划目标树,投资预算的编制务必与企业的效益及所处的行业特点相结合,在经营效益与信息化投入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将企业信息化工作“神秘化”、“高端化”。信息化规划中,应按照规划周期,合理制定企业信息化投资预算计划表,投资预算的制定应和信息化规划目标树高度一致。

2.4技术团队

技术团队是实现企业信息“最后一公里”的主力军,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必须依照既定的技术路线,结合企业信息化投资预算,合理制定技术团队综合评价标准及评选标准。选择一个技术实力强且熟悉发电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的技术团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协作开发、合作共赢的新合作模式,是新时期下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最优选择。

3支撑体系

信息规划中,需从技术层面,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网络及业务应用规划,合理制定阶段性目标,有序推进。并通过对以上资源进行有效管控,培养学习型的运维模式等措施,建立起企业信息化支撑体系。

3.1基础网络

基础网络是企业信息化得以实现的物理载体,对企业未来信息化发展作用重大。信息化规划中,要基于“规划背景”部分对企业现有业务、数据等的分析,明确基础网络的承载能力、网络结构、网络技术等,并进一步提出基础网络规划。基础网络规划要能有力指导并实现企业基础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冗余性、灵活性以及合理的前瞻性,以满足企业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

3.2业务应用

业务应用是面向企业终端用户的“窗口”,也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具体体现。企业信息管理可认为是通过对企业信息资产的有效获取并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系列加工、处理等活动所实现的。信息化规划中,要明确企业当前的信息资产,并对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确定企业核心业务应用需求,形成明晰的业务应用框架并制定业务应用规划,以指导企业分阶段、有步骤的推进业务系统建设。

3.3管控手段

管控手段的规划必须首先明确企业所要管控的对象,然后明确管控手段及管控粒度。可分为基础网络层面、业务应用层面、运行维护层面等。其目的是防止信息化软、硬件资产及数据资产的流失及浪费,有效分配、管理企业已有的信息化资源,确保企业信息化资产在其生命周期内效能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可持续的信息化运维队伍提供抓手。

3.4运维培养

如果将企业信息化看作是一项阶段性工作(其实不然),那么运行维护占据了信息化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生命周期,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信息化规划时,务必要认真考虑信息化运维规划。运维规划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阶段性的运维措施和计划培养出企业自己的信息化运维队伍,以实现企业信息化运维的独立自治,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可持续技术保障。

4质量体系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质量体系是对不同建设对象建立起不同的指标体系,通过合理的指标构建,实现对企业信息化的全程控制,保证企业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实施质量。

4.1指标构建

针对企业信息化所涵盖的内容,质量体系中要分别建立起涵盖工程施工装修、设备选型、设备安装、软件开发、软硬件性能评价、综合布线、对象标识、进度评价、人员评价、机构执行力指标等一系列指标内容,企业信息规划中的指标构建要实现全覆盖、可量化、操作性强等,为企业信息化质量的过程控制提供依据。

4.2过程控制

按照对应的指标内容,对企业信息化所开展的具体工作实施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与指标建设相对应,按照“pDCa”理论,将质量控制融入到企业信息化各项具体工作之中,而不是通过简单的阶段性验收来实现企业信息化的质量控制。企业信息化规划中需要针对建设内容,结合对应的质量指标情况,对如何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做指导性的描述。

4.3质量评估

质量体系的目的在于对企业信息化的全过程质量管控,通过指标评价、过程控制,使企业开展信息化各项具体工作时,从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到跟踪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一个闭环机制。质量体系中所建立起的质量评估机制,使问题从发现到解决,到评估再到发现,如此反复的循环下去,最终实现信息化的质量保证。

5监督体系

监督体系是对照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通过一定的考核激励手段督促落实信息化各主体责任,确保信息化保障系统、支撑体系、质量体系、评价体系的正常运作。

5.1责任网络

监督体系运行的抓手是监督、落实信息化各项主体责任,建立全面、清晰的信息化责任网络是企业信息化监督体系运作的前提。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要根据企业信息化所成立的各级组织机构,结合信息化规划目标树及具体建设内容,按阶段、分层次、全覆盖的制定企业信息化责任网络并进一步明确、细化责任。

5.2激励指标

制定合理的激励指标是企业信息化监督体系运作的依据,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有序、健康发展。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需结合规划目标树,全面梳理、确定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各项指标,按照其对企业信息化的“轻重缓急”程度,并结合质量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合理制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和权重。

5.3执行措施

监督体系在企业信息化中扮演着特殊而又重要的角色,其高效运作离不开企业高层的直接领导和有力支持,是企业信息化规划得以刚性落实的有力保障。在信息化规划监督体系中,需明确提出由企业一把手亲自领导,企业人资部门负责具体落实的激励执行措施,以确保企业信息化监督体系的有效运作。

6评价体系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完善机制,对于提高企业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6.1规划评估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制定并非一劳永逸,企业需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已有的信息化规划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工作,适时的修正、完善信息化规划,使其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规划评估工作是对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全过程评估而非结果性论证,其目的在于理性反应企业信息化规划的运作情况,找出短板和瓶颈用于指导规划的修正和完善。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应明确规划评估组织体系、评估标准,务必保证规划评估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6.2规划修正

规划修正是建立在对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各要素全过程的合理、正确评估基础之上的。规划修正的内容必须是经过科学论证、慎重讨论而得出的结论。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必须明确规划修正的有效途径,重点提出规划修正的启动程序及审批流程。信息化规划的修正、完善机制,确保了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动态发展、完善,提高了信息化规划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及企业发展战略的适应性。

7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规划为企业信息化进程提出了指导性框架,企业需在该框架下,进一步细化措施,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实施细则),坐实企业信息化工作。煤电企业所具有的行业特点决定了现阶段煤电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思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火力发电企业不仅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同时也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更是成熟技术的应用行业。在F阶段煤电企业安全生产与企业经营的矛盾依然突出的情况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更应找准经营效益与信息化投入的利益平衡点,正确认识信息化在现阶段煤电企业所处的位置,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将煤电企业信息化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才是新形势下煤电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明智之举。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长明.我国二手房地产交易价格风险的核算[J].统计与决策,2014(1):50-5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篇6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电力企业;现代化;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m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101-0121-02

0引言

信息化建设对于任何企业都是必要的。目前,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先产业,同时信息化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也成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准,所以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是企业进步的重要因素。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等。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发展路线。

1信息化的概念

有人说,信息化是依托于网络的,它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合成,这样的观点只是看到了信息化的一部分,是不全面的解释[1]。信息化跟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一样,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层面,还有组成信息化的六个关键因素。萨变革方面,第一个层面是信息技术的发现和使用,它是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对信息资源的利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第三个层面是信息产品的制造,它是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基础。这三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信息化的建设.六大要素是指信息法规,信息的资源,发展信息的技术和网络环境,发展信息的人才以及信息化的产业。三个层面和六个要素共同组成的才是信息化。换句话说,在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信息化收集各种信息,更加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创造财富.

2目前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比较早,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中国电力行业在生产过程,发电送电,以及电力系统的后期维护中都引进了信息化的技术。但是电力行业在中国一直是以垄断的形式发展,所以电力行业的竞争不足再加上在本身就极度注重产能的情况下,电力企业中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并不高,整个行业都缺乏相关的建设标准。20世纪8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电力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各电力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从单机、单项目向网络化、整体性、综合性应用发展,从局部应用发展到全局应用,从单机运行发展到网络化运行;电力信息化建设已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信息化进一步与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与经营融合。目前,电力企业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基本建成,电力信息化在生产经营操作层的运用已经完成[2]。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开始朝向集团化发展,产业化,标准化,生产过程逐渐智能化。集团化运作需要成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各环节一起协同运作,产业联动和协同使管理难度增加。目前,电力集团中对电能的相关数据的分析,管理以及智能化的使用都提出了要求。这些都是电力企业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重要部分的原因,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系统也因此而得到会更好的建设和使用。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满足电力企业的需求,开发系统软件以及软件跟系统的兼容,数据的智能化管理。从整个大市场的需求来看,电力行业今年来的发展方向是从注重生产转向注重企业的各项建设,因此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在电力企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3信息化建设对于电力企业的重要性

3.1优化管理机构

信息交流的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组织的效率,组织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简单的信息传递渠道,简单的信息传递渠道能够降低信息的成本。针对不同的信息传递渠道有着不同的操作方法,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效率。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层和相关机构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管理的流程越来越复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企业的管理机构简单化,管理更加的简单,能够提高办事效率,让事件的处理过程更加的透明化。

3.2严格内控体系

信息化的建设加强了企业内部的管理,这个过程减少了人员的参与,同时也给人的行为做出了规范,减少了人为的操作误差,在信息管理过程中,信息共享,消息透明,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3.3实时的业务处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给企业第一时间所需的资料,让企业能够跟市场相互适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市场需求,客户需要,做出决策。电力信息化同样能够让管理者及时的了解电力市场的需求,做好电力生产的决策[3]。

3.4有利企业创新

信息化建设能够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资料,也能在最短时间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的方法,然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技术的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信息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所以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实现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上,将收集而来的各种有效信息用于技术的创新工作上,对于为企业的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5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统一的信息门户,实现信息的及时性、唯一性与准确性、共享性;解决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等业务系统的整合,保证信息交流的一致性,进而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减少重复录入、信息冗余,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3.6为电力自动化的实现搭建平台。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同时,它也是电力企业走向自动化的技术支持[4]。未来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必定是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信息化建设为自动化的电力发展提供了发挥的基础。

4结论

中国电力企业虽然长期发展目标是提高产能,注重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为社会带来的贡献,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再是人们认为的无意义的投入,不再会因为前期的投入而忽略信息化的建设,而被认为是一项小投入大收获的工程。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还存在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还会有很多的不足,但是相关学者必定会致力于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这个研究过程将会给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炳坤,姚爽林.信息化的概念[J].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月娥,江建玲.电力企业中信息化的发展现状[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管理问题措施

目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变革,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而所谓的企业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在生产、流通及服务等各项业务活动中,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技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等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从而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过程。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上面的一些缺陷,使得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如何加强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实施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生产管理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与产业相结合,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即可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又可提高产品质量,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比如,企业内部沿用马钢两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软件(Lotus)进行公文的办理工作,从文件登记审批传阅查询到归档,全过程规范统一,有效缩短了文件的办理和查阅时间,提高了办公效率。又如在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方面,采用计算机工程辅助绘图软件绘图,通过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进行招投标文件编制和工程预算审核等,节约了成本开支,克服了传统的计算审核所带来的困难,保障了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

(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所以,加强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在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市场反应能力和自动化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变化的需要,就必须要对员工经常性地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规程和技术,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例如,某办公楼,利用马钢门禁卡和员工考勤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员工的出勤考核管理,优化了企业的管理流程。

二、企业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并不断加以系统化,否则将会影响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致看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在对待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识和态度上存在问题,不能将计算机信息建设和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工作去做而是认为信息化仅仅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等完成对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二)相对于信息化建设而言,部分企业的制度与管理措施比较滞后,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约束和推广办法,且在应用深度上对信息化软件如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使用的深度扩展不够,致使信息化管理在应用上没有实质性进展。

(三)不少企业都紧缺专门从事信息化教育与管理的人才,在技术支持和人员潜能发挥与利用上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企业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企业在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应当借助现有的网络平台,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工作,不断探索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

(一)加强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建设。在企业上下广泛宣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强化全员信息化建设意识与信息化管理的观念,同时引导大家正确地使用网络和信息资源。从制度上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要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在推行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绩效评价机制,以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对现有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如借助目前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交流,利用企业网站进行信息资料的共享。加强对专业性应用软件在功能上的深化运用,鼓励员工加强对专业应用软件使用功能的深入研究,充分利用软件资源。

(三)加强对企业的网络安全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建设,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监督和控制,如购置并安装网络防火墙进行实时更新或升级病毒包对企业网络实施保护,以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对企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方面,企业除配备专业性技术人才外,还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人才。要组织对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技术水平,鼓励其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深度应用,逐步形成一批贴近企业需要的、专业性强的信息技术支撑力量。

四、结语

总之,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企业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的重要工作,尽管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但是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来加以改进,首先要端正态度,提高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认识,然后从技术方面管理模式方面人才培养方面等探索强化企业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新方案和新策略,从而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向更合理、更科学和更健康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化;必要性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1]。在信息化的大潮中,对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结果,企业档案信息化是我国企业经济发展全球化、产业信息化的必然选择。促进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2]。

1什么是企业档案信息化

企业档案信息化,就是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充分运用于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存管理和提供利用等活动中,以期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4]。档案信息化中的“信息”实质是“档案信息资源”。它是档案信息本身和支持档案信息运动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我们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创造适宜的社会条件,将其视为一种社会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从深层意义上说,档案信息化就是给人们对档案“资源”利用提供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使人们能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这一“信息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利用社会化,这也就是档案信息化的实质问题所在[5]。

2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在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着经营管理知识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变革,而实现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现代企业档案工作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6]。

2.1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档案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档案是企业信息资源的载体,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无形资产。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信息对企业生产运营和生存发展都至关重要,特别是企业进入市场后,信息对企业越来越重要,谁掌握好信息、应用好信息,谁就可以把它转化为技术上的优势、产品的优势、人才的优势,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样,管理更需要信息,如果把资金比成企业的血液,信息就是企业的神经[7]。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形势要求企业重视档案信息管理。

2.2企业档案信息化是适应现代化企业信息发展的需要

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才能使现代化企业健康发展,每一家企业都是信息企业,经理是企业的信息处理者,他们通过掌握的信息作出计划、协调、控制和决策,企业经营管理依赖信息,信息与企业息息相关,离开信息的企业便无法生存,而作为企业信息主要集存地的档案信息便令人感觉如此的重要。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档案信息化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企业现有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并给企业和企业、企业和用户间提供一个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最佳桥梁[8]。

3如何提高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1)加强企业管理部门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企业档案管理的作用在现代的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大。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能够使得企业在信息的传导中占尽先机,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决定权。对企业而言,做好了生产、营销、规划而忽视了企业的档案管理,是非常得不偿失的行为。只有企业的管理部门重视档案,注重信息化的变革,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中尽得先机[9]。

(2)健全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规章制度[10]。网络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来支撑。因此,在企业内部要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统一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在制度上要体现出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的整体内容,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序发展。具体地说,应建立与依法治档相配套的各种具体办事制度及程序,包括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制度,档案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评比表彰制度等,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特别要严格执行各项保密制度和网络安全规范,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档案信息,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一个高水平的企业档案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环节。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高速扫描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技术手段,实现档案信息的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一体化管理,最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要想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有信息化技术人才来服务,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做支撑。企业可以通过培养、引进和培训等方式来不断提高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使他们尽快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成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Z].2006.

[2]杨红梅.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09,22:140.

[3]卫婷.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J].2009,7:27-29.

[4]宋吉芳.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86-88.

[5]孟世恩,王颖,何芳.对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的理论思考[J].2004(5):29-32.

[6]李国民.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档案,2011(5):59-60.

[7]范琪.浅谈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J].山西科技,2005(6):39-40.

[8]何燕宁.浅谈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0):131-134.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篇9

现代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对财务经济的科学有效的管理。而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对企业财务资金的运转和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实现象。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优化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促进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许多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因此,科学有效的完善新形势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地位和社会经济效益,更有助于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和资金利用率,减少了企业的资金风险,有助于企业在国际经济市场中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完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1.强化企业会计信息建设的意识,加强信息化的学习

企业要想落实贯彻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就必须强化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及发展目标,努力改变企业管理层及职工的传统观念。努力加强企业中的需要进行相关知识和财务管理技能培训的职工的专业水平和技术,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正确的认识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和职责,不断创新和优化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并通过利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充分的体现会计信息化建设制度,提倡企业全体职工共同遵守会计管理制度,谁也不能擅自更改计算机程序,利用计算机硬授权,用计算机程序来规范企业职工的行为,确保会计管理制度有效的落实。

2.会计软件与会计管理的工作目标、职责相适应

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软件与会计管理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和社会经济效益。会计软件的开发商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规模,为企业量身定制适合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会计软件功能。企业内部运用的会计软件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和国家财税部门的严格审查才能使用,对于软件的更新则需要满足相关部门的名门规定并加强对软件使用人员的培训。另外,企业不断的发展完善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贯彻以财务管理和流通为核心的原则,始终坚持对企业流动资金的集中管理方式,强化企业会计的工作职责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加快企业落实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全面启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突出信息化特点

在全面启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对企业目前的财务信息和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综合的考虑企业对财务管理模式改革的承受能力,详细的规划信息化建设步骤并分步进行计划实施、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项目的目标进行评估,明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并进行巩固和发展运用,以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进行业务处理,有效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尽可能的减少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加企业资金的流通性,财务信息的全面性,对企业财务信息做到高效、及时的更新,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有助于促进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4.科学合理设置业务流程,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

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系统建设、运行等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目标,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目标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逐渐的完善企业系统建设,确保企业经济管理系统的安全和完整。此外,在系统建设的进程中,企业内部还需要设置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其制度必须有效的落实到每一个职工中,强化每个职工的企业责任感和工作素质,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的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提供了保障。通过安全高效的方式连接客户终端和服务器,对管理范围进行划分,并通过实行身份认证的方式可以构建一个安全强度高的数据库系统,对于进出系统的人员资料和数据库信息进行备份,以防万一。在建设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对于信息安全和信息管理进行共同规划和设计,不断地健全企业财务的信息安全和管理体系,加强系统对病毒和黑客的防火墙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会计管理业务的不间断,其系统建设必须满足财务数据的保密性。

5.对企业信息进行整理汇总,资源共享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信息采集和整理,不仅仅是为了资源共享,更是为了对企业业务进行数据管理和分配,企业的业务管理范围已经逐渐从财务会计部门扩展到业务部门,通过对业务处理过程中与会计进行账户核算的方式直接参与对财务数据的采取及管理,极大的减小了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将以往的事后核算和监督转变成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有效的转变了以往的核算方式,有效地将以往的核算型模式过渡到现在的管理型模式,系统可以从整个企业各个层面得知企业资金、人力、物资、占用、消耗等数据信息,为企业数据信息的及时处理与信息的完整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信息的全面整理不仅可以精确的反映企业各部门的实时动态,更有利于企业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6.完善会计信息化建设要循序渐进,科学持续的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前言

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当今时期,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方便,企业之间竞争也更加激烈。因此,企业如果想要实现持续稳步的发展,有必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并且可以优化企业结构,为企业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革新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较为局限,具有自上而下、封闭且单一的性质,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人力资源的工作仅限于对员工的记录以及工资考核等方面,对于现代企业的全面和开放的发展模式,老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结合信息化技术,使原本单一的管理模式发生改变,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方位、全面化、互动性强的全新管理模式,使人力资源部门提升为企业的重要部门,一改往日仅仅统计员工和考核工资的单一职能部门。并且,随着逐渐提高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价值,转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逐渐成为可能,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企i员工对人力资源工作的认可程度,使企业内的管理部门更有互动性和多样性。

(二)计算机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通过将人力资源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人力资源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的计算精准、快速以及储存量大的特点,使大量的数据都能够得到快速处理。通过计算机对大量信息的储存和计算,使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更高,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以及沟通交流也能够有所提升,这对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十分有利。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企业决策层的重视与支持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现代化建设,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管理思想以及正确的管理手段。首先,企业管理层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管理层需要及时转变发展理念,能够有效接受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层的支持程度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把手工程”,企业管理层具有较大的权利,只有他们能够具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给予肯定和支持,才会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出信息化的重要性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并非是简单的一种工具、一套软件,关键在于管理理念的转变,信息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并且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企业凝聚力。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能够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属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能够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来全面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此外,作为企业的管理层,需要全面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设计阶段、规划阶段,为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管理要趋于规范化与科学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利用现代手段规范企业的各方面管理,以此提升企业工作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推动企业持续稳步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状况以及管理人员的自身经验,对企业管理实施科学化和规范性的管理。此外,对于企业现存的不合理规章制度,管理人员需要摒弃,不科学的管理制度会严重制约企业的未来发展。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构建规范、高效可行的管理制度,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三)提高人员素质,培训工作要扎实

在企业发展中,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人才,更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为了培养一支高素质、高能力、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信息处理人才,企业管理层必须强化培训力度,以此提升企业管理能力与核心竞争实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谋取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企业系统中的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的有效运用,可以说培训工作至关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式的变化,要求进一步调整和充实管理人员与信息化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企业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比如说管理人员的概念性培训、业务人员的技能培训以及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培训等。通过由基础到专业的培训,循序渐进,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经过培训,均有所收获,最终促使所有人员专业技能有所提升。

(四)加大资金投入

新生代事物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方式需要大量技术支持和企业支持,才能将人力资源实现动态管理。比如,对全面推进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对合理结构的信息化设备的要求,以及对网络平台建设的要求。这个过程中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撑,否则寸步难行。所以,为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实施,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加以投入。

(五)坚持以人为本,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发展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前,首先需要企业认清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规模。大型企业集团往往具备资金雄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高的特点,这样的企业可以选择由本公司自主地去研发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软件。但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缺乏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委托专业的开发型公司,开发一款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对一个企业十分重要,但与此同时,企业还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避免过分依赖管理软件,要实现人性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有效开展,逐步实现企业中人力资源信息化的管理。

四、结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企业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为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