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完整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6:38

初中历史完整笔记篇1

笔者教学历史六年,有三年担任初三历史教师。这其中有历史学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但更多的是对于初三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困惑和感伤,尤其是面对新课改提出的加强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问题,让笔者倍感压力,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适合初三历史教学的最有效途径,逐渐发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对策。

1初三学生仍不重视历史极其对策

历史在初中属于小学科,部分学生、家长甚至学校都不太重视。初一、初二时,历史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教学方法多为读读、画画、背背,并以历史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历史毫无兴趣的结果。而到了初三,面对中考,如何有兴趣的学习历史,进而有效地提高中考历史成绩,成为初三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策:

(1)走下讲台,用心搭建起师生之间的互识桥梁。首先是让学生对教授这门学科的老师感兴趣,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记》)。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亲其师”呢?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学习历史、共同探讨历史问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造出学生对历史教师的赏识。《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历史教师搭建赏识学生桥梁的关键。首先收集初三学生在初一、初二时的历史考试成绩,并将这些成绩进行比较,再向其班主任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对他们进行分类记忆。在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将你所了解的某个学生情况透露出来并适当提出一些合理建议时,学生心里会产生很大的震动,他会认为你一直在关注他、重视他、赏识他,从而把你当做“知己”来信任,进而产生“信其道”的效果。

(2)激情教学,让学习和课堂一样激情。学生在激情教学下,往往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身心的巨大潜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初三历史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充分挖掘、提升、拓展学生的情商,从而使历史教学事半功倍。怎么才能让激情充满课堂和学习呢?首先,初三历史教师要充满积极进取的信心,通过鼓励性的语言、表情、动作和细节来感染学生,让他们产生激情和共鸣。其次,初三历史教师在教授具体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投入激情,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如:麦哲伦满怀激情进行环球航行;爱迪生为研制成功灯泡而试验上千次等都能激发起师生的共鸣。再次,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处于初三年龄阶段的学生,正是满怀激情的时刻。初三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挖掘出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大潜能,让历史学习也疯狂。

(3)激励质疑,给学生一片思考的天空。巴尔扎克说,“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历史课上,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让他们尽情展示才华、抒发对知识理解的机会——质疑提问,给予学生一个深入思考的空间,来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因此,笔者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在质疑提问过程中,不仅激发和加强了初三学生的求知欲,还发展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初三历史复习知识繁冗,记忆困难及其对策

初三历史复习包含了中国史和世界史六册书的内容,尽管每年历史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有所删减,但知识容量仍然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初一、初二的知识和良好习惯的积累,仅凭初三一学年的时间来记忆、整合,任务还是紧张而艰巨的。面对中考,如何在短时间内帮助初三学生完成历史知识的记忆与整合,也是初三历史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策:

(1)采取艾宾浩斯记忆法。人的记忆周期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短期记忆的周期为5分钟、30分钟、12小时,长期记忆的周期为1天、2天、4天、7天、15天(艾宾浩斯遗忘周期表)。根据这个周期,我们可以确定五个复习点,最大限度的提高背诵历史知识的效率。准备好一个能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把每天计划要背的历史要点记录在上面,背会之后,按记忆周期在2、4、7、15天重新复习。这就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周期制定的艾宾浩斯整体记忆法。

(2)对于具体的历史知识采取特殊方法。具体历史知识可采取特殊方法:理解记忆法、扩展记忆法、归类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理解记忆法:理解了历史年代与其相关连的史实之间的联系后记忆。如: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扩展记忆法:要求学生牢记关键词句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扩展。如:华盛顿为什么被誉为“美国国父”?①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贡献。②在国家初创中的贡献。再根据自己的语言组织扩展完善。归类记忆法:同一年的同类历史事件归并记忆。如: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召开等。联想记忆法:由关键词加以联想。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由关键词“转折、拨乱反正、开端、新时期”联想记忆。在初三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用以上方法加以记忆,快而深刻。

3初三学生历史纵横知识联系差,应试能力薄弱及其对策

初三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而忽略历史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归纳、分析问题和应试能力的薄弱。

对策:

初中历史完整笔记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素质教育

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涵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还可以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历史观。而课堂教学是我们目前开展历史教学工作最为主要的形式,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教师在备课环节不仅要整理搜集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料,同时还要依据教学内容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其中既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这样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除了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学生同样也要在课前进行认真地预习工作。而为了保证预习的效果,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例如,教师可以在上新课之前给学生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在下节课上课之前,通过提问或者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检查。

二、重视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是一节完整的课程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有效的导入,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兴趣,同时,围绕着新授内容所设计的导入内容还可以起到引入新知识,做好铺垫的作用。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就一定要重视导入技巧的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技巧包括图片导入法、歌曲导入法、诗词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等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注意导入内容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使得导入环节发挥应有的功能。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开元盛世》这部分的内容,就先给学生介绍了杜甫的《忆昔》一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透过诗句的描写,学生可以看到当时繁荣富庶的盛世情景,从而对当时的社会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再引出今天的新课“开元盛世”,学生会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重视与学生的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双向地沟通与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教学质量有所保障。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就是缺乏这种互动,很多时候,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由于缺乏沟通与交流,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教师都无法获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凭借主观的经验加上统一的教参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这样才能够迅速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努力营造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学习状态,使得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投入到思考活动中。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努力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围绕着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我在给学生上到《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昭君出塞”的影视剧片段,在看完这个片段以后,学生自然会在头脑中形成很多的问题:王昭君是谁?为什么她要出塞远嫁到匈奴?当时匈奴与汉朝的关系到底怎样?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定情境的感染之下,可以自发引起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占据主动。

五、指导学生科学的记笔记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记笔记是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待的工作。然而,看起来很简单的记笔记,其中也蕴含着大学问。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提起笔来记笔记就顾不上听教师讲课,而一认真听讲就顾不上记笔记,这就是典型的缺乏技巧的表现。课堂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整理知识脉络,以供自己将来复习巩固知识所用。因此,学生在记笔记时,无需把所有的内容都动笔记下来,而是简单地把一些知识重点、知识脉络给记下来,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除此以外,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脑袋也不能闲着,而是要对教师所讲地知识进行思考,要学会“一心二用”。当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在遇到一些重点难点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讲课的速度,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这样,在边思考、边记笔记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听懂课、听好课。

高效的历史课堂是实现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综合历史素养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策略的运用,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才能真正提升整个历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谭红艳.试论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8期

[2]刘追湖.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1期

初中历史完整笔记篇3

关键词:高一历史学习困惑应对策略

一、高一新生历史学调查反馈

2012年9月,我对本校的高一新生就历史学习问题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的困惑:①课后学习时间不够用;②想背书但不知到背哪部分;③做题时只想着查书或参考答案;④很难将历史知识点归纳起来;⑤材料题不会做;⑥对老师分析的东西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⑦不知道怎样记笔记;⑧不知道怎样学历史,很迷茫。

2.学生的期望:①希望老师多详细解释名词概念,发现好多名词我以前会用,现在好像什么都不会了;②希望老师每一课都严格按照教材讲课;③老师将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抄写下来,要求学生背;④提醒学生哪些是重点,将历史背景、内容、影响抄给学生,否则容易记乱;⑤多讲些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课;⑥对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要严惩;⑦多补充些课外知识,我以后学理科,只想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⑧多讲解习题,多讲些历史学习方法。

二、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1.时间问题。客观上讲可能是高一历史教学周课时不足,主观上讲是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时间投入不足,或者是课后自主学习的效率不高。学生将课后的时间基本上用在了数学和英语上,而且长期以来形成了轻视历史学习的传统。

2.记忆问题。就历史教学而言,主要有三方面表现。其一对需要记忆的内容目标不明确,没有被高度注意的记忆目标,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的。这可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个体的注意投入不够。其二是记忆的品质差,常表现为记的慢、忘的快,记不准、易混淆。其三是教师的要求过高,学生负担过重。

3.理解问题。历史知识的特点决定高中历史学习的难度。历史知识是客观与主观的高度统一,也是史料和阐释的高度统一。历史都是过去的、无法直接观察的、客观的,对历史的学习只能借助史料进行间接认识;历史知识通常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主观认识,是对客观历史的描述和阐释。因此,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是典型的语义记忆,而“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对历史名词、概念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形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习惯了初中“了解历史知识”学习的高一学生在适应高中历史学习上需要一个过程。

4.学习态度问题。①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清,学习主动性不够,强调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本身;②功利主义思想泛滥。准备学理科的同学将自己“为什么学”、“学什么”定位在开拓视野的层次上,而对“怎么学”也仅仅定位在了解的层面上。

三、应对策略──做好学习笔记

从学生的角度讲,我认为目前摆脱困境的最好学习策略是:做好历史学习笔记。

1.课前预习笔记

课前预习笔记方法、种类很多,如批注、摘录、提纲、心得等。笔者认为最适合当前高一新生预习历史文本的方法是三步阅读法。即概览以列出提纲、精读以解析历史信息、深思以融会贯通。这种方法是带着任务和问题去阅读,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体现了由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阅读过程,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避免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盲目性,容易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预习笔记内容既可以在草稿纸或专门的笔记本上进行,也可以在书上进行;既可以完整、系统的表达,也可以记关键词的方式进行,甚至可以在书上以自己喜欢的点、圈、划的方式进行,我本人更支持高一学生采用后者。不管何种方式,良好效果的取得,关键是学生要带着阅读任务也就是历史问题去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几点细节:①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旧课弄懂;②如果高一新生感到无从下手,可以结合学校配套的教辅资料中的“课前预习”问题设计进行,但是切记不能以教辅资料“课前预习”的内容代替自己对教材文本的预习阅读和历史解读;③可以结合教师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资源搜集相关资料或者做一些调查,以丰富自己的认识;④未知或不懂的问题一定要记录下来,向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请教。

2.课堂笔记

首先是准备。其一是历史课前材料的准备,如笔、笔记本、草稿纸等。笔,最好准备双色的,至少是非黑色的。专门的历史笔记本可有可无,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必须要准备一个历史笔记本,它不仅仅起到质疑和记录的功能,而且还是课后整理归纳文字,提高自己文宗能力的重要依据。其二是学生思想上的准备。谁都知道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的效果好得多,记历史笔记也一样。立足于自己的不解和未知主动记笔记,才能够抓住自己的学习重点,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其次是用好教材。教材是为我们学生学习服务的,是我们质疑解惑的基础,也是建构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和经验的主要材料与情景依托,更是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要敢于在教材上点、圈、划,进行批注、列提纲。但是又要善于利用教材,有些同学将教材正文划得满满的,似乎很认真,其实是没有突出自己学习的重点,在未来的复习中会浪费你的大量时间并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材上的笔记力求简约。

第三,处理好在课堂上听课、读书、思考、讨论与记笔记的关系。记笔记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始终的,但主要是在看清、听懂、生疑下记录,不明白的更需要快速标记或记录,运用自己能够明白的文字和符号快速记录。

3.课后复习笔记

做课后复习笔记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借助老师或其他同学的笔记对比,在对比中辩伪、补充、调整,以补缺补差。最终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规范化。”②处理好释惑与生疑的关系。“释疑”,既解决在预习和课堂教学中自己的问题,掌握基础知识;“生疑”,即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探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③处理好教材、教辅资料和笔记的关系。教科书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学什么”,笔记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掌握了什么”,教辅资料的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怎么考”,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④要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克服做题的盲目性;⑤注意及时复习。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好复习的间隔时间、次数、强度,将课后复习与单元复习相结合,并将复习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别人请教。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初中历史完整笔记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80-02

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中学课堂内的多媒体教学已经规模化普及。很多学生甚至从小学一年级课堂就已经接触和感受到由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图片、文字、声音结合的教学课堂。多媒体技术如今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类别的课程,从语文教学到数学、地理、历史课堂,在这些教学中,都已经引入多媒体这一现代化设备。然而,这种颠覆传统教学观念的多媒体教学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笔者以历史为例来探讨初中历史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策略,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1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之利

当今社会,人文素质低下的状况比较严重,因此,重视塑造国民健康人格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在初中阶段开展历史课程,进行历史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了解中国历史的基础之上,能够从历史中总结出经验,吸收教训,了解自己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所处的位置,能够以史为鉴,做到“学史致用”,让学生更好地珍惜当下的生活,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秀的接班人。这一课程性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历史课堂存在一定程度的枯燥性与乏味性,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往往会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取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单一的叙述模式并不能完全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进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之后,大大改善了这种状况。教师不再使用单一的故事叙述,而代之以视频文件的播放,一段精彩的视频往往能起到引入入胜的效果,学生得以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了解到这一历史事件,图、文、声并茂的形式让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例如,在讲解关于1840年鸦片战争的前后始末时,教师就可以播放央视制作的记录大片《辛亥革命》的第一集来让学生了解这一事件。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让学生单一地了解战争的始末,而且很多学生在观看这个视频之后会对这一系列的视频都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发地去了解整个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以及中国人民站起来并最终成为国家主人的历史进程。

多媒体教学当然不只是限于单一的视频播放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它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历史是一门系统性特别强、知识结构特别庞大的学科,因此很多教师在传统历史课堂中往往会书写很多的板书。这一方面加重了教师的上课负担,而且书写板书的速度过慢还会降低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板书的整理与记录上也存在较大的负担。在使用多媒体技术之后,在减少教师上课负担、简化学生课堂笔记工作的基础之上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只需要借助ppt上罗列的知识结构再加以扩充,便会形成一套独立完善的知识架构体系。

历史课程的深入学习不能缺少对图表的认识,读图能力对学好历史、再现历史有很大的帮助。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一般会选择将图表粗略地复制在黑板上,但是这样做往往失去图表的某些细节,提高了学生理解图表的难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扫描仪和投影仪将图表清晰地重现在黑板上,同时也可以清楚地将一个图表的分析方向和注意事项展现给学生,这对于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图表分析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很多教师基于以上便利,会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选择这种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模式。不可否认确实这种多媒体教学有大的便利之处,但是依然不能忽视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

2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之弊

对多媒体教学的课堂经常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教师教学使用的ppt课件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大量精美的图片以及视频动画,所涵盖的知识内容也是特别丰富,虽然这些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十分有效,但是与之而来的麻烦也是不小。在传统课堂,教师会在板书上罗列历史事件大量的知识框架或内容,如果安排合理,学生在课堂中能对整个板书的内容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整个板书内容都呈现了连续性的特点。但是在幻灯片放映的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由于现在的条件限制和ppt的特点和性质,不能要求教师多页同时展现知识结构内容,这导致标题内容不能连贯性地显示,学生对整个历史知识结构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

在传统历史课堂中,教师会书写板书,学生会记录课堂重点,笔记几乎与教师板书同步,但是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之后,无法正确把握学生的笔记速度。很多时候,由于ppt上的丰富内容,学生会埋头记录笔记,完全忽视教师的讲解内容,只复制下ppt上的内容,课堂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效率大大降低。很多时候还会出现教师由于无法把握学生的笔记速度而快速结束这一页幻灯片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的笔记处于“尴尬”地位,笔记上会出现很多因为来不及记录的空白区,这对于学生在以后复习笔记时造成很大的麻烦,不能确保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和历史结论的正确把握。当然也有很多教师会选择在播放下一张幻灯片的时候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记录笔记,这样的时间如果把握不好,时间留的过多就会大大降低课堂的学习效率,完全没有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另外,多媒体教学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由于话筒的限制,很多教师的上课活动空间被局限在电子讲台前面,课堂时间大部分都站在讲台上播放ppt,教师依靠固定话筒讲课,不会像传统教学一样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上课的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地掌握,同时也缺乏了与学生的互动,这对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造成很大的阻碍。

除此之外,一份ppt的准备需要准备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等诸多材料,教师制作一份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幻灯片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粗制滥造的ppt不能激发起学生的课堂兴趣,那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真的要精心制作,就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大大加重教师的备课负担。

3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应当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设备,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知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从传统的黑白变为彩色,教学内容从无声转变到有声,图文声并茂,使学生更好更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忽视传统板书教学的优点,在历史教学当中仍然应当保留板书教学,这样可以保证利用板书来控制课堂进度与时间,在黑板上也能够呈现整节历史课堂的知识结构。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应当注意与传统板书教学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提高历史教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历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使用媒体教学并不是完全抛弃板书传统教学,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必须同时考虑到对板书的设计,实际课堂当中也不能完全抛弃板书,对重点难点的知识内容需要以板书的形式重点标记。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还应当更加贴近学生,要善于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对教师的敬畏感,增加与教师的感情,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敢于提问,敢于质疑。

希望历史课堂是一个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课堂,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合理优化的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德胜.历史课改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历史教学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5(17):74-75.

[2]刘鹏.新课标下历史课学习的方式及策略浅析[J].文教资料,2006(5):81.

初中历史完整笔记篇5

第一,“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主要看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令学生心目中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是可有可无的。

第二,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从传统上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源头”。

第三,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外等各科比较,毕竟不是那么深奥难懂,对学科重要性的收益也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这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以上三点,我认为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现状与困境。如何冲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初步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法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前提

历史教育究竟能贡献什么?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但历史教育在今日中国教育体系中“功用”有限,从事历史基础教育者的欢乐亦有限。龚自珍说:“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历史的使命感,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梁启超曾感叹:“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往事,唯此为大。”“历史使人明智”,倘若我们有这样的认识,职业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教育不是讲述陈腐的万年之谷,而是先祖千百万年遗留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从而我们就会感到自豪,产生一种敬业精神,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为完成本职工作而兢兢业业,不因从教“历史”而愧色。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在师生中开展互动的探究性学习是关键

1.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以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既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选择内容,如《人类的起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小型专题为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基础及注重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2.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

对于教师而言,一般对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已驾轻就熟、习以为常。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其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必须具备新的教育理念,知识更新的能力。

3.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注意探究过程资料的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2)对历史学业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评价的比重应加大,尽可能减少单纯的记忆性试题,应该增加思维能力题,或者尝试采用开放性的试题,使学业评价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3)对教师的评价。此种评价要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初中历史完整笔记篇6

第一,“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主要看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令学生心目中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作为社会学科的历史科就被搁置冷落于一旁,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上无多大重任,从而缺少奋斗的动力,至于业绩荣誉也无从谈起,这些令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感到极为困惑与失落。

第二,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从传统上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源头”,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第三,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历史重要性的的认识。

以上三点,我认为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困难。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初步,就如何冲出困境,作粗浅的分析,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前提

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人文精神滋养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一面镜子,因而历史课自然也就成为一门极富生命活力的学科。

历史教育究竟能贡献什么?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但历史教育在今日中国教育体系中“功用”有限,从事历史基础教育者的欢乐亦有限。“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龚自珍语),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历史的使命惑,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梁启超曾感叹:“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往事,惟此为大。”“历史使人明智”,后来之人,不忘前师之事,要以古鉴今。作为历史教师我们秉着一种敬业精神,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已为完成本职工作而兢兢业业,不因从教“历史”而愧色。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在师生中开展互动的探究性学习是关健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做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那要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⒈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以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既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选择内容,如《人类的起源》《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等;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小型专题为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基础及注重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⒉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

对于教师而言,一般对接受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已驾轻就熟,习以为常。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其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必须具备新的教育理念,知识更新的能力和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

⒊利用好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为多,实物史料接触较少。因此,做好探究性的学习可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好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潮流,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⒋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主要分成三个方面:①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注意探究过程资料的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②对历史学业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有利于探究学习的实施,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评价的比重应加大,尽可能减少单纯的记忆性试题,应该增加思维能力题,或者尝试采用开放性的试题,使学业评价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③对教师的评价,此种评价要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进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三、“学史致用,重铸人格”的目的

让孩子们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发古之幽情,而是通过所学的历史,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历史的记忆是认识、了解自已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已与全人类之间的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一链条上的一环,人类历史上的善与恶时刻都影响着我们,而我们的现状也将在未来影响我们的后代。无史之人如同无根之树,漠视自已的根和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就不会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和共同的社会意识。

历史作为社会的教科书,不仅以其所传授的历史知识肩负着文化教育的任务,而且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本闪耀着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历史见证,就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的实录。展开世界历史,更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历史上众多的光辉典范,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马克思花了四十年写下了《资本论》;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已任;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等等无不激励着孩子确立与调整自己的人格观,完善自已的人格观。当然,人格的重铸要经过长时间的学、思、行这样的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才能使思想和言行融合,内里与外表完善统一,从而达到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最高境界。

初中历史完整笔记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夯基础;复习

要想在历史中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必须先要抓好关键的一环:考前必须搞好扎实有效的复习,那怎样才能高效的搞好复习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一些设想、做法及尝试。

一、明确知识点,理清线索

1.合理安排每课时的复习内容和进度

虽然时间非常紧,复习的内容非常多,但一个总原则不能违背,那就是:一切以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和掌握为基本目标!做到“在好的基础上快,在快的同时要好”!必须依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来安排每节课的复习内容及进度。

建议:对于基础比较好,能力比较强的学校或班级每节课复习的内容可以多些,一节课复习完二、三课,甚至一个主题都是可以的,考前完成一轮、二轮和三轮复习都是没问题的。反之,就要谨慎了!一节课复习的内容可能相对要少一些,特别是对于掌握得不好的部分,更要控制好容量和速度,否则,原来就煮成了夹生饭,现在又盲目的追求速度,再煮成夹生饭,那复习可能就会低效甚至无效了!

2.灵活选择复习方式

想提高复习效果,选择恰当的复习方式就非常的重要!当然,依据还是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学生能够适应和接受的原则为准。

建议:如果学生原来掌握得比较好且能力比较强,一般可以学生为主,老师结合考试范围涉及的相关知识及考点精心设问,通过学生回答情况予以肯定或校正、归纳及补充点拨即可;反之,最好以老师为主,主要通过精当讲解,引导学生回顾、明确和理解掌握相关考点,并在此过程中,结合相关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等相关能力,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效果对复习内容及进度进行及时的调整。

3.抓好具体内容的复习,注意知识的系统和整合及对比联系

复习时要紧扣考点,除了教材中的正文部分,还要结合相关图片图表等,引导学生从重要或重大史实的相关要素方面理解掌握:背景、原因、目的;开始、结束的时间及标志;主要内容、结果、性质及影响、评价等方面全面系统掌握,当然要结合考试要求有所侧重。

建议:在复习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等能力外,最好同步进行知识的前后及古今中外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如中国近代化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化的对比分析;有关中国近代和当前的改革(正在进行的深化改革)和近代俄国、日本的改革的对比;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对比分析等,对于一些学校和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的现状而言,在五月初的“诊断性考试”前能够有效的复习完一遍已经是不错的了!当然,“诊断性考试”前复习完所有的考试范围那是必须的!对于基础没有打牢和过手的学校及学生而言,我个人建议将二轮或三轮复习放在“诊断性考试”考试后进行,这对于迎接六月中考也许是一种无奈但还不是最糟糕的选择!因为“诊断性考试”和中考相比,在考试范围、题型、分值及比例方面是一样的,难度上也是相当的,而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其重要性可能要远高于后面的中考!

4.帮助学生整理、补充和完善笔记

初一、二年级历史的相关教材及知识,因为相隔了一、二年,加上当时很多学生没有足够的重视,可能造成知识掌握不是不明确就是不准确,甚至是含混不清!笔记就更不用说了,要么是不记,要么乱记,有的学生可能又做得太夸张了,将整本书都勾划完了!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对需要勾划的重要问题的相关要素,没有明确的注明和编序等进行区分,因此,现在就必须及时的帮助、指导和规范他们,针对上述笔记的欠缺和不足进行重新熟悉、整理、补充和完善。

5.熟悉教材,提高学生“开卷”的效率

在整理、补充和完善笔记的基础上,熟悉教材是提高学生“开卷”效率的关键!而要熟悉教材,总的来说,就是要多带着问题和思维去翻书,经常翻,经过一段时间后,书就会越来越“薄”,装在心中了!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1)翻书上的什么?这实际上是要明确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翻书?解决翻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避免翻书的盲目性和低效及无效,遇见以下情况时翻书:一点都不知道的;知道一点点的;两个或几个问题含混不清的。

(2)怎么翻书?如果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书上大概多少页,在全书的几分之几的位置的,直接翻!反之,就结合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是属于哪个主题的?是这个主题哪课的?然后根据其在目录的大概页数去翻,多经历几次后,就会慢慢熟悉教材了。

二、注意时事及热点

结合时事及热点出题是历年特别是近年中考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建议重视以下问题:中美关系(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日关系(历史问题,如日本政府和右翼分子否定侵华史,否定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等;现实问题,如非法购买我国固有领土及干涉我国南海问题等不当行为等);台湾、、新疆问题及相关的、、等分裂分子破坏民族大团结和分裂祖国的不法行为;三次工业革命(重视和发展科教问题)、抗战胜利;和涉及2016年关于深化改革的问题和尾数带“6”的重大事件及其周年问题等。

三、重视2016年新变化,关注人文性、改革和环境问题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议重视以下问题:文艺复兴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中国古代繁盛景象及灿烂文化成就;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抗日战争等涌现出的众多民族英雄及事迹;五四精神及长征精神的含义和今天的现实意义;抗战胜利的原因及伟大历史意义等以及改革和环境问题。

四、重视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的培养

即便通过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了,对学生的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的指导和培养也很有必要!我个人认为,历史题型大多是材料分析题的变通(特别是判断题和简答题),区别主要是设问及应答的要求和方式,而此类型问题,最能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也是历年和历次考试学生最易丢分,并因此拉开差距的题型。因此掌握了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方法、技巧及提高了相应的能力,基本上就可以轻松的对付其他题型了!所以,在这里我建议大家要高度重视和培养及提高学生对解答材料分析题解答能力。

特别提醒:要告诉学生解答好材料题的前提:必须依据和结合材料,切记不能抛开材料答题,更不能不按问题要求想当然的去照抄书上的原话,那肯定是不能得分的!

初中历史完整笔记篇8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旧知识上出新意,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复习课效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听、看、说、想,充分解放学生的眼、耳、口、手,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例如,在复习《三次科技革命》时,教师可展示有关三次科技革命的图片进行串讲,也可以组织看图说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历史知识。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献材料,既可以加深理解,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又节省了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大大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当然,我们也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它仅仅是上课的形式和手段,形式永远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它替代不了教师的地位。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条件、教学中采用适当的多媒体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

(二)联系实际生活,激活历史课堂

为现实服务是历史学的功能之一,初三历史复习课融入时事热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历史课堂就能活起来。如2013年3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外访选择俄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中俄关系专题复习。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签署“购买”合同,中日关系又再次恶化,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中日关系专题复习。联系现实,关注时事热点,就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更加愿意接受历史复习课,就可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条件。在课堂上,我们切忌“有教无学”和“有学无教”,这两种做法都会使学生疲倦,效率低下。传统的复习课往往是“教师讲解考点——学生当堂训练”,似乎避免了上述两种方法,但学生仍感到枯燥无味,了无兴趣。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存在内在的局限性。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学生活动。

二、减负增效,指导历史复习方法

21世纪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关键在于学习能力的“较量”。教师需要深刻认识“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学生学会了复习历史的方法,就能轻松掌握历史知识,学习负担自然就会减轻。

(一)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苏州中考内容多,共六本书,包括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因此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必不可少。尤其是中考前100天,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二)指导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整理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新授课学生掌握的知识很牢固,但要把所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就会一头雾水,前后混淆。原因就在于学生课后不会归纳、整理知识,把每课的知识点孤立起来。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整理知识、梳理知识的方法。

实践证明,学案导学是有效的复习方法之一,它可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复习,梳理知识。如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专题复习时,我们可按照时间顺序归纳整理17、18世纪的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20世纪初的中国辛亥革命,在学案上适当留空,引导学生思考。课前的预习工作对提高课堂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课后的复习工作更不能少。学生要及时复习,时常回忆,归纳重点,消除疑点,复习完一个单元、一本书或一个专题的内容后,应善于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列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生还要经常整理笔记,做好当天学习小结,按周、月、学期总结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知识体系。

(三)指导记忆方法

苏州中考历史学科虽然只有50分,但所考内容浩如烟海,纷繁复杂,让很多学生不自觉地产生畏难情绪。虽然现在的中考注重能力的考查,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记住尽可能多的历史知识并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成为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指导记忆方法,提高记忆能力也就成为初三历史复习课的重要环节。记忆方法有关键词记忆法,如《南京条约》的内容可记“割、赔、开、关”四字;谐音记忆法,如《辛丑条约》的内容可记“前(钱)进(禁)宾(兵)馆”;表格记忆法,如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均可列表归纳,一目了然,方便记忆;比较记忆法,如比较中国和日本明治维新等。记忆方法还有很多,如理解记忆法,公式记忆法,图示记忆法等,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会创造一些记忆方法。采用这种方式记忆,学生感觉记忆很轻松又很有趣,知识要点不容易遗漏,记忆深刻且持续时间长。

(四)指导解题方法,避免题海战术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思维拓展的方式,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另外,教师还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选适合本校学生的试题,切忌试题的怪、难、偏、多,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每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及时总结。

初中历史完整笔记篇9

关键词:历史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效率

教无定法。但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一定要从各种教法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努力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挖掘教材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挖掘教材的内涵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渠道和重要方法。挖掘教材深度必须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这样才能挖掘出教材中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内在的因果关系,不断通过教材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例如笔者在讲西安事变时就通过如下提问挖掘教材的内涵:“面对消极抗日、积极剿共的,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张杨两人为什么这样做?后来又如何处理的?对中国的时局有什么影响?”笔者在讲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时,也设计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经过如此环环相扣的设问,一步步挖掘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确保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二、巧用多媒体活跃学生的思维,深化对史实的理解

1.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勤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是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表现。多媒体教学具有表达形象直观,反馈迅速及时的特点,比较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如在讲“”这一段时,笔者就通过多媒体播放“谭嗣同”,形象生动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故事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当时就有学生跳出教材观点的束缚,提出问题:“可不可以将看作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全新的观点引发了学生对性质的热烈讨论。

2.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教材重点。在讲授“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专题时,学生对相关内容容易混淆,例如: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扩大对华商品输出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中国设立通商口岸,关于通商口岸的条约有五个,分别是1842年的《南京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中英和中法《北京条约》、1885年的《中法新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开放的城市有20个。如何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忆并理解呢?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计了通商口岸图示法,生动、直观地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势力和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到内陆逐渐延伸的趋势。

3.推进个性化和合作化探究学习。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界面友好,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如讲授“中外科技文化”这一专题时,笔者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讨论内容分别围绕绘画、短篇小说(重点讨论《警世通言》)和“书圣”王羲之。笔者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以讨论发言的形式来展示各组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以第三小组为例:课前,学生搜集了大量有关王羲之的材料,如:王羲之小时候苦练书法的故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并附介绍他书法风格的旁白,极大地推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化探究学习。

三、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强化历史教学的整体性

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在灌输系统、科学历史知识的同时,不继强化提升、拓展学生历史知识的层次和内容。

1.对于初中教材中已出现的历史知识。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若遇到初中课本已提及的知识点,历史教师可在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上,进一步增加感性认识,采取更加活泼、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甲午战争”、“红军的战略转移”等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和电教纪录片,并将一些精彩对白或感人情节等制作成课件,以便随时根据学生需要播放,加深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充分利用教材中外史结合的特点。

在讲述具体史实时,教师可以顺便提及同时代的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以便于学生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如在讲述“三国干涉还辽”时,教师就可以阐述一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有关内容,让学生明白,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正是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在华利益”相互斗争、相互矛盾的表现。由此帮助学生从单纯地死记硬背逐步过渡到在比较、联系和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

初中历史完整笔记篇10

关键词:马克思;国家;文明;起源

通过阅读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不难看出,有关国家和文明起源问题是马克思所要探索的头号主题。从笔记的构成来看,无疑摩尔根笔记处于核心地位,同时它也是五大笔记中探索国家和文明起源问题最全面的。马克思深思熟虑地探讨了文明时代的要素和历史起源问题。笔者认为,马克思晚年从事国家和文明起源问题的系统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揭示了文明时代如何诞生的问题

解释人类文明时代的诞生之谜是马克思一直以来想要实现的理论愿望。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是马克思系统地建立其唯物史观的原始社会理论,完整地说明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前提条件,也是最终完善唯物史观的必要条件。后来,马克思对摩尔根、科瓦列夫斯基等人类学家著作的研读,使他第一次得到了坚实可靠的科学材料,为其全面研究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可能。而在此之前,马克思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停留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内。马克思晚年在恶疾缠身的情况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相关的著作进行阅读,做了篇幅庞大的笔记,对文明起源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马克思在摩尔根笔记第一编的《由各种发明和发现而来的智力发展》的第一章中,专门摘录了摩尔根有关人类社会“文明期”的相关内容。马克思对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正是为了抓住当时科学发展提供的契机,填补自己之前关于文明起源问题的空白,从而建立唯物史观的完备理论。

2.验证了先前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马克思晚年系统地研究国家和文明起源问题,是完善其唯物史观的需要,从更长远来看,也是科学验证他的共产主义学说的需要,为其之前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寻找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解放事业。马克思晚年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文明起源的科学材料和依据。马克思晚年研究国家和文明起源问题,正是为了在坚实可靠的科学根据的基础之上,令人信服地承认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学说在原始社会和文明起源史上的具体适用性,从而证明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普遍适用性。并且,正确地寻找人类社会文明起源的历史,也可以为马克思寻找未来社会的理论提供进一步的科学根据。马克思毕其一生都在寻求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暂时性,证明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形式和国家机器乃至意识形态都只是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们并非是永恒存在的。摩尔根等人类学家提供的科学事实正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学说不谋而合。这也是马克思晚年探寻国家和文明起源问题的动机之一。

3.实现了《资本论》的体系构想

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基本思路是,从《资本论》到《国家论》,再到《国际贸易论》,最后上升到《世界市场论》。为了完成马克思的这一构想,他在晚年时一共作了四组笔记:“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哥达纲领批判”和“关于俄国问题的笔记”。其中,“人类学笔记”是为了探寻人类社会原生形态和文明社会产生的历史之谜,验证其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命运、共产主义必然性的科学理论;“历史学笔记”是为了展示文明时代产生以来到资本主义形成的漫长的“前资本主义形态”,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史,探寻包括世界市场形成等问题;“哥达纲领批判”和“关于俄国问题的笔记”是为了阐明类似德国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

国家和文明起源问题是马克思晚年开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和文明起源问题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大课题,马克思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恢复了马克思在世界文明研究史上的地位,而且有助于建立马克思世界历史科学新的生长点。马克思对于国家和文明起源这一重大课题的探索,找到了研究国家和文明起源问题的三把钥匙: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是理解原始社会的一把钥匙,个体家庭私有制的产生是理解国家和文明起源经济基础的一把钥匙,国家作为文明社会的概括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明形成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叶志坚.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与王东、刘军先生商榷[J].东南学术,2005(03).

[2]冯景源.“‘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还是‘人类学笔记’”学术争鸣的重要意义[J].东南学术,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