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分析范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6:43

经济学分析范式篇1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7.035

"engineeringeconomics"teachingmodelReformanalysis

tanJian

(SchoolofmanagementScience,Guizhou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Guiyang,Guizhou550004)

abstractteachingparadigmreformcanpromoteclassroomteachingandimproveteachingquality,students'self-learningabilityandprofessionallearningabilityhasbeensignificantlyenhanced.inthispaper,"engineeringeconomics"teachingmodelReformpractice,teachingachievementsareanalyzedandpointedoutexistingproblems,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experienceofteachingreformparadigm.

Keywordsengineeringeconomics;teachingmodel;reform

0引言

课程教学作为大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中心环节,承载着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推动课程教学范式深刻彻底的转变,已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突破的瓶颈。通过教学范式改革的深化,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学习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学校的教风和学风得到进一步提升。

工程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的目标最主要的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通过该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主获取能力。其次是确立新型梯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从知识教授转变为“知识传递―融会贯通―拓展创造”的梯度渐进目标。“知识传递”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融会贯通”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展开,“拓展创造”是课程教学目标的表现。最后树立教学范式改革理念,通过教与学的协同促使教学与学习更富有效率,并且教师与学生要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沟通,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1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方案分析

1.1总体思路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基础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核心,培养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教学范式改革思路。

(1)掌握工程经济学相关知识是进行相关实践的基础。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实际是多学科知识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本课程注重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结合。(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过程中,不仅要使其掌握从事工程经济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包括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更新论证、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整合及体系的建立、实践能力跨学科培养探索。(3)强调学习能力,终生学习是本课程的终极要求。工程经济实践活动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不同类型的项目要求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因而要求学生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培养新能力的意愿和能力。这就要求营造一种不断学习和探索创新的氛围。(4)培养创新能力,项目的独特性决定了创新的必要性。实践是创新的根本,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实践贯穿于创新的始终。

1.2方案突破性分析

提高自主、自学能力是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按照方案,课堂讨论采用学生讲课,教师补充完善总结,学生与教师共同提问、共同讨论解答的方式,以掌握课本知识为主,拓展课本相关知识为辅的方式,培育学生自主自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工程经济学”实际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要充分理解课本知识需要拓展课本外的相关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因此通过教师备课事先拟定好相关知识问题,并在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解答,在达到更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自学的习惯。自主学习的内容提前一周布置给需要讲述的小组,以便给予讲课小组充分的准备时间来讲授及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同时也给其他小组充分的预习时间;学生讨论题目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设定,为学生所认可。实验教学内容按期完成,有关改革部分内容也得到了良好反响,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2工程经济学取得的教改效果

通过教学范式改革,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成果是很大程度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积极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2.1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很少有上台讲课的机会,故缺少经验,在上课时尤其需要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在加以指导。经过多次强调及同学间的相互观摩,学生慢慢地习惯抬头看下面同学了,而不是自己看课件、看电脑;努力地使自己表现得有自信;知道讲述中要多加一些设问。每个学生讲解完后教师或者同学对其讲解水平和讲解内容都给予适当点评,多加以鼓励,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在教学形式上有了不少进步。

(2)课堂气氛的培养。长久以来,学生习惯于“听”课,不习惯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不习惯于自由讨论。现在按照教改方案,每次上课均有学生讲解一些内容,鼓励学生在下面提问。学期刚开始时在下面提问的学生很少,气氛有点僵,但慢慢地,下面学生“发难”的多起来了,也会有人在下面帮助解答,课堂气氛已较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不同的意见会及时提出。自己以前经常悬着的心也越来越放松了,有些问题没有想到的,或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及时解答的,会在以后的课间时间里或在网站上与学生相互讨论。当然,教师事先准备一些问题也很必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气氛,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补充相关内容。

(3)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为了在台上更好地讲解题目,学生必须认真地去查资料、做课件,这对学习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为了能更好地回答同学们的课堂提问,讲授的小组学生必须去认真看书和查有关资料,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抱佛脚的现象,学习变得更主动,不再是临考前的应付。通过引导提问及教师鼓励,学生围绕着课本,积极去思考与发现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多,通过问题的提出并查阅相关资料,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4)知识层面上的拓展。课堂讨论拓宽了学生视野。比如第三章的讨论题目:企业折旧方式的选取对企业利润有何影响?对国家税收有何影响?通过讨论,不仅了解了企业折旧方式对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收益的影响,还了解到对国家税收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本学期学习的财务管理学的知识。因为每一个题目都是我们精心设计,对每一个题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又都投入了相当的精力,故全班同学收获颇丰,而这其中许多延伸内容本来是课堂中不会涉及到的。

2.2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实施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基础上,作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把握以及对自己视频教学的反复观摩,促使我在课后能有效反思“我的教学有效吗”?这不仅是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不同选择所带来不同教学效果的自我审视,还是对教学本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及教材资源的关系等多方面的认识,尤其是对教学本质的认识,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结构、教学价值都是围绕教学本质而建立的,从而不断改进不足,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2.3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

从“教师主导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能力,工程经济学课程有必要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课堂讨论。为实现课改的长效性,积极摸索工程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新路子和新方法,该课程采取小班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并开展课堂讨论,更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4存在的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主学习时间的调控。时间由二部分决定,一是讲解时间,二是学生提问讨论时间。对每一节自主讲述内容事先要求学生能控制在30分钟之间,但每节的重要性程度不同,讲述展开程度不一,讲述时间也会差异较大。由于内容多,学生提问多,讨论又用了较多时间,这样每一节自主学习内容所花时间过多,影响课程进度。学生讨论热烈也带来了时间控制的问题。学生提了很多,需要解答,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讲授的小组仍有一些问题不能解答,我的答疑总结又花去了一部分时间,所学内容竟比教学大纲深了许多。

对于这种情况,以后自主学习章节内容设定时需作适当调整,控制内容。对于后一种情况,虽然会影响自己讲课时间,但是应该鼓励而不是去控制,希望能培养良好的讨论氛围。

5总结

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作为本科教学改革工作重心,坚持现代主流教学范式的核心理念,推动教师、学生、管理者实现观念转变,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既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又体现课程个性化的教学范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工程经济学教学范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还有些课堂教学细节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辉,国秀琴,叶茂林.基于提高师生共同前进自动力的教学范式改革[J].经济师,2007.1:128-129.

[2]张国帅,韩爱华.《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研究[J].才智,2013.30:181-182.

[3]李放放,王远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范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8:50-51.

经济学分析范式篇2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约束;环境成本;环境政策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1.005

人类的经济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环境的约束,经济增长也从来没有摆脱环境的制约,环境可持续发展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因为如此,虽然在一段时间内,经济学过度重视了经济增长问题,但是,经济学从来没有漠视环境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30年来,世界各国和国家社会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和经济活动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从追求增长目标转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现代经济学理论也承继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环境问题。

一、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环境问题分析的简要回顾

在所有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包括亚当•斯密、托马斯•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的理论,都有关于经济增长受环境条件限制的论述[1]。新古典经济学也没有忽视环境的重要性,例如,剑桥学派的代表、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就曾经说,“在某种程度上,仅有两种产品,即自然界与人类。人类自身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所处的境况,其中自然界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一国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劳动和资本每年所能够生产的净产品总量是既定的’”[2]。这段论述表明,马歇尔把自然界和自然资源视为生产的根本性因素。在马歇尔之后,皮古在福利经济学中论述了环境对福利的影响,阿尔文•费雪在对资本做出各种定义时,将湖泊、河流等自然禀赋视为资本。郝特林在解释“后代需求”时提出的“使用者成本”在凯恩斯那里被用来解释“永久性收入”,即可持续性收入[3]。诚然,在二战后的一段时期里,新古典经济学几乎只强调经济增长问题,如哈罗德、多马、索洛、萨缪尔森等假设产出是由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决定的,并假设自然条件给定,将自然环境排除在生产函数之外,在对经济增长的分析中只是强调储蓄、投资、资本积累、劳动生产率以及资本与劳动替代率等因素[4]。但是,对自然环境因素的排除并未维持太久。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模型越来越重视自然资源稀缺性问题,如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Karl-Goranmaeler、剑桥大学的parthaDasgupta、加拿大皇后大学的JohnHartwick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RobertSolow等[5]。

二、考虑环境成本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其一,增加税收和压缩政府支出,使iS曲线向内移动,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b点。这种政策安排的结果是低的利率和低的产出水平,这种政策也称为“紧财政-松货币政策”。

其二,压缩货币供给,使Lm曲线向左移动,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c点,产出水平与环境约束一致。这种政策称为“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其三,在增加税收和压缩政府支出的同时,压缩货币供给,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就从a点移动到d点,保持利率不变的同时,使产出水平与环境约束相一致。这种政策称为“紧财政-紧货币政策”。

第二种情况是iS-Lm模型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没有超出了环境成本可承受的限度。见图3。

图3显示,由于环境成本相对宽松,国民收入水平可以从Y0增长到YH,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扩大经济规模。这个结果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政策方式中的任一政策方式达到:

其一,降低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使iS曲线向外移动,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就从a点移动到b点。这种政策安排的结果是高的利率和高的产出水平,这种政策也称为“松财政-紧货币政策”。

其二,增加货币供给,使Lm曲线向右移动,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c点,产出水平与环境约束一致。这种政策称为“松货币-紧财政政策”。

其三,在降低税收和增大政府支出的同时,增大货币供给,这样iS-Lm模型的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d点,保持利率不变的同时,使产出水平与环境约束相一致。这种政策称为“松财政-松货币政策”。

四、考虑环境成本的aS模型

在标准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总供给曲线(aS)是综合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因素和价格变化因素而推导出的一条曲线。引入环境成本因素,将改变总供给曲线。这里为简便起见,只考虑在总需求分析中引入环境成本因素对商品市场的影响。见图4。

图4a)中,L表示劳动力,在资本(K)和技术(t)不变条件下,国民收入方程为Y=Y(L),这是不考虑环境约束的标准经济分析模型。考虑环境成本约束后,国民收入方程为Y=Ye(L)。如果LF表示充分就业,那么,考虑环境成本后的就业水平为Ln,也就是说,考虑环境成本后的就业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水平。

不考虑环境成本约束,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实际工资为wF,充分就业水平为LF,国民产出水平为YF,如果此时的商品市场均衡价格为pF,则名义工资水平为wF。图4d)显示了均衡价格为pF、均衡国民产出为YF的总供给曲线aSF。如果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且存在名义工资下降的刚性,那么总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表示为aSF的曲线部分;超过曲线部分的aSF则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表明价格水平提高,名义工资水平提高,但总产出YF不变。

考虑环境成本约束,国民总产出水平将由YF降低到pH。相应地,劳动力需求由D降低到De,因此,实际工资水平为wH。由于名义工资具有下降刚性,出现价格水平上升的压力,价格水平由pF上升到pH。考虑环境成本约束的总供给曲线为aSH。这样,在劳动力市场上就出现了失业LF-Ln。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一般均衡,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以下两种选择:

其一,投资于环境保护技术,保证环境资源高效率使用,从而使Ye(L)移动到Y(L)。这样的结果是总供给曲线aSH向右移动到aSF。

其二,增大劳动力市场供给,劳动力供给曲线由S移动到Se,这样,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五、考虑环境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

凯恩斯的收入-支出一般均衡模型是考虑环境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基础,见图5。

在国民产出模型中引入环境成本约束。为了分析方便,假设名义工资是富有弹性的,因此aS曲线便是一条产出最大化点上的垂直线。图5d)中的aD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国民收入的均衡状态,相应地又与图5b)中不同的总支出水平相联系,即当总支出e0(p0)相关的价格水平为p0,与总支出水平eF(pF)相关的价格水平为pF,p0>pF。

假设国民经济的初始均衡为总支出(e)与总收入(Y)之间的均衡,均衡点为e0。国民总产出水平为Y0,实际工资水平较低,为w0,此时的失业水平较高,为LF-L0。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是经济刺激的干预措施,使支出线由e0移动到FF,从而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水平的总产出YF。经济刺激的干预措施同时也会增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需求曲线D0向DF移动,实际工资也随之由w0提高到wF。

上述模型是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约束的凯恩斯总支出-总收入的一般均衡模型。如果考虑环境成本约束,则总支出线无法超越eh(ph),那么,国民总产出也就只能够限于Yh。相应地,劳动力市场中的实际工资水平为wh,失业水平为LF-Lh。

过去,一般认为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刺激措施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刚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影响[7]。现在看来,环境成本约束无疑也消减了经济刺激措施的效果。面对环境成本约束,政府消除失业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选择是:

投资于环境保护技术,保证环境资源高效率使用,从而使Ye(L)移动到Y(L);

压低劳动力市场上的实际工资水平,换句话说,就是将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外移动到Se。

六、环境约束下经济增长政策路径的简要归结

通过构建考虑环境成本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考虑环境成本的iS-Lm模型,考虑环境成本的aS模型和考虑环境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在宏观经济学框架下引入环境约束的分析,不难得出在环境约束下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路径。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下,不同的经济增长政策路径可以作以下简单的归纳。见表1。

[参考文献]

[1]Dasguptap,HealGm.economictheoryofexhaustibleResource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9:201-202.

[2]alfredmarshall.principlesofeconomics[m].2ndedition,Volumei,London:macmillan,1891:199-300.

[3]KeynesJ.the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tandmoney[m].London:macmillan,1936:88.

[4]Samuelsonpa,nordhausw.economics[m].newYork:mcGraw-Hill,1990:76-77.

[5]Dasguptap,HealGm.economictheoryofexhaustibleResource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9:10-11.

[6]todaromp.economicDevelopment[m].newYork:addisonwesley,2000:86-87.

[7]DalyHe,CobbJB.ForthecommonGood:RedirectingtheeconomytowardsCommunity,theenvironment,andaSustainableFuture[m].Boston:Beaconpress,1989:66-67.

environmentalConstraintsandeconomicGrowth:theoreticalanalysisBasedontheFrameworkofmacro-economics

YanGpei-lei

(SchoolofinternationalBusinessadministration,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Shanghai200433,China)

经济学分析范式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差异性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以“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规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完整而系统地显现。第一,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个自然史的过程”,他认为,“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么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机制,揭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规律。第二,抽象分析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经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不可以用化学或物理实验去研究,不能靠单纯地感性直观,只能借助思维的抽象力去分析。马克思的抽象分析方法不是一种先验的或纯粹思辨的,而是历史的,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历史性和暂时性,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一般规律。第三,研究与叙述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种研究与叙述相统一的方法和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方法又是统一的,研究的方法就是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叙述就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的具体,这两种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异,但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第四,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是从最简单和最抽象的概念范畴出发,在思维中具体化,即就是从抽象到具体;历史的方法是从事物的实际发展顺序去研究,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逻辑与历史是相统一的。

二、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个人、厂商、政府或其他组织如何进行现实生产的选择,使得资源高效利用,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化的回报。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科学主义,在实际的经济学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分析方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规范经济学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在具体的经济活动行为过程中会依据价值判断来做出理性的经济行为选择。实证经济学是采用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具有一定数量关系的函数关系,构建一定的经济模型,通过这种模型进行一定分析来证明经济活动选择的可行性。第二,均衡分析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分析法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去分析某一时间点、某一特定市场中的某一商品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是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决定。考虑到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在现实经济活动分析中常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第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完全抽调时间及其相关的变动因素,静态地进行经济现象的分析;动态分析法与静态分析法相反,是对经济活动变动的过程进行分析,比如分析某一时间内有关经济总量的变动以及相关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第四,经济模型分析和边际分析法。经济模型分析法就是运用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来建立一定的经济模型,然后去分析经济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边际分析法就是运用微积分方法去分析经济活动中的某一经济增量的变化,用以说明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化过程,其结果可以用因变量的变化率与自变量的变化量的比率来表示,可以分析出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依赖程度。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差异比较

经济学分析范式篇4

[关键词]法律的经济分析;效率;研究范式;经济的法律分析

[中图分类号]D9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11-0190-03

[基金项目]2006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法律经济学研究路径回归的研究――从‘法律的经济分析’到‘经济的法律分析’”(批准号:JJ06214)

[作者简介]陈冬梅,井冈山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叶国平,井冈山学院政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经济伦理;

邱萍,井冈山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江西吉安343009)

法律的经济分析,即运用经济学的范畴、原理和方法对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率和未来的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是20世纪多学科融合交叉发展的最重要产物之一。20世纪60年代,贝克尔、科斯和波斯纳等一批重量级大师带着经济分析工具“大举入侵”法学。科斯于1960年发表了《社会面本问题》一文,其中创立的“科斯定理”被认为是法经济学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影响最大者当为波斯纳,他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对几乎全部法律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1973年出版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最终确立了波斯纳在法经济学派的旗手地位。

法律的经济分析以经济学的假说为前提。其一是关于行为人的假设,即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自利的理性最大化者”。“理性经济人”会为外部各种因素所影响并作出理性反应。法律作为外部有效激励要素之一,能影响“理性人”的行为。另一假设是“稀缺性”,即认为社会资源对于人的需求而言永远处于稀缺状态。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的理论核心之一,即认为所有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是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因此,所有的法律活动都应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即效率最大化为目的,所有法律活动基于此论断都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和指导。以这些假说为前提,学者再运用各种经济学分析工具和理论方法来研究法律制度规范和立法、司法过程等方面内容。基本分析工具主要由新制度经济学提供,大体包括:成本与效益理论、供给与需求理论、均衡理论、边际理论以及最大化概念。

法律的经济分析的出现实质是法学研究方法上的一场伟大变革,它的最大理论贡献是,运用经济学的价值观念(效益观念)去评判研究法律制度及其司法实践,从而提供了一种别具一格而价值重大的法学研究方法,摆脱了传统的就法律论法律的论证方法。在法律的经济分析兴起之前的19世纪,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法学走进了一个自我封闭、自我演绎发展的死胡同。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纯粹的法律现象及其意义之上,而将没有所谓的“法”的意义的其它社会科学理论、观点、材料都拒之法学研究之门外。这种自我封闭、专门化的做法给法学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正是为解决这一单靠法学自身无法超脱的理论困境而萌生。对法学而言,由于引入了经济分析工具,从而使法学研究和司法审判从法律教条主义中挣脱出来。

法律的经济分析既有规范性经济分析,也有实证性经济分析。规范性经济分析对法律进行定性分析,解决法律“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它立足于效率,将效率作为衡量法律制度适当与否的根本标准,要求立法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效率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外,同时也指导相关法律实践活动,使之朝效率目标迈进。对法律制度而言,追求某种程度上的效率不仅不会和社会的发展相矛盾,而且也是必要且可求的。通过对法律制度规范和法律运行过程的成本――收益分析,考查法律制度的影响或产生的结果是否满足“帕累托最优”或卡尔多――希克斯标准,来指出法律制度是否有效率,并在法律制度为取得预期目标而使用的方法无效率时,指出怎样制定更有效率的规则来实现效率本身和目标价值。实证经济分析是以经济学常用的方法对法律进行定量分析,突破了传统法学研究只能对法律制度作定性分析的缺陷,是法律的经济分析范式的最大优势之一。实证分析将法律和经济问题数量化,以明显的定量分析优势使人们的思维更趋于准确。实证分析已在侵权、契约、犯罪等法律问题的经济分析领域作出了较大贡献。

法律的经济分析改变了许多法律人员和政府官员的行为哲学。北美和欧洲很多著名大学纷纷设立法律的经济分析研究项目,一些大学创设了法律经济分析中心。经济学课程也成为各大法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美国,波斯纳、博克、温特等三位具有经济学倾向的法学家被任命为联邦上诉法院法官,大多数联邦法院的法官都接受了有关“法律与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法经济学短期教程的正规训练,不少联邦法官已成为精通法经济学的法学专家。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1年通过12291号总统令,要求所有新制定的政府规章都要符合成本――收益分析的标准。

引入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对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都有重大意义。我国法学研究长期以来集中于意识形态和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的研究,忽视了法律和经济的内在联系,不对法律规范和法律运行的成本――收益进行探讨。我国立法、司法中高投入低产出(甚至不产出)的情形比比皆是,法律规范不能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率的分配,本应当为市场服务的规范成为了市场的障碍,立法、司法以及其他社会资源浪费严重。借鉴西方国家进行法律的经济分析已是当务之急。值得庆幸的是,国内有识之士正在努力地推进这项工作,一部分具有良好法学和经济学素养的年轻学者在不断地成长,中国传统法学正在被变革。

法律的经济分析范式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断地陷入自身的理论困境之中。来自于法经济学阵营内外的各种批评从未停止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对作为经济分析之前提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质疑。决策者并不是绝对的理性人,原因主要有二。第一,他掌握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决策不能找到全部备选答案,决策者也不能完全了解备选方案的所有后果。第二,任何个人都有双重性,既具有理性倾向又具有非理性倾向。这两种倾向在个人身上的对立和并存,决定了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是一种极端和个别的现象。韦伯将人的社会行动区分为4种类型:工具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作为法律经济分析基础的理性人行动只包括前两种,后两种行动被其排除在外。文化研究者也指出,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非理性的传统行为方式,这些都不是理性导致的行为。习俗是理之外最重要的一种行为方式,甚至为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理性也并非时时事事都是最好的手段选择,在很多情境中习俗行为优于理。在现实世界中,至今也尚未找到(应当说永远也找不到)一件与“理性经济人”完全吻合的事例,至多只是类似于或无限逼近。“理性经济人”作为分析的前提假设,只是作为一种“理想类型”而出现的,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必须将其限定于一定范围之内,一旦超越其合理限度,就会导致错误结论。

其次,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学说所持的效率至上观点的批判。法律的经济分析通过成本、收益计算,以效率为惟一价值。学者宣称:在侵权、合同法、财产法等法律领域,法官确立的几乎每一项原则都可以用来表明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分配资源这一集体目标服务的;在相当多的案件中,法官明确地把他们的判决建立在政策之上,而效率考虑是政策的一个根据。美国著名法理学家德沃金对效率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说,“社会财富最大化”这种概念本身就是不清晰的,用其作为判断法律优劣的标准显然很不确定。况且,财富增值虽然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的有价值的目标,也不是价值序列中的首要价值目标。社会进步的指标还应当包括道德、自由、公平和正义,那种认为法律应将权利赋予能够最有效运用权利、创造更多财富一方的理论,严重损害了人所享有的“作为平等的人被看待”的权利。[1]与法律经济分析学者的论据相反,证据显示,就大部分情况而言,法官判决的依据的是公平而非效率。罗尔斯也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法律和制度只要不正义,就必须修改或废除。“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用社会整体的名义也不能逾越。”[2]在整体的社会价值序列中,效率相对于自由与平等而言是一种次级价值,其作为一种价值只有在不与自由和平等等高位阶价值冲突的前提下才会受到重视。

在运用实证经济分析研究法律制度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实证的定量分析要求对法律制度或法律运行的目标价值进行量化计算。但实际上法律制度或法律运行的目标价值只在极少时候是可以量化的,并非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复原为一定的货币单位来计算比值。因此,必须将量化的实证分析限定于合理范围之内,不得滥用。

第三,波斯纳主张的“法律的经济分析就是法经济学的内涵”、“正统的法经济学从来没有,或者说几乎没有野心去改变经济学”[3]的论点遭到学者的严厉批评。作为法律经济分析的旗手,波斯纳为法经济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他的这种主张让许多人误认为法律的经济分析就是法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将法律的经济分析范式理解为法经济学的唯一范式,极大地缩小了法经济学的范围。以致于有人批评说:波斯纳的观点“表明法和经济学的关系是单向的:法学更像是恳求者,依赖于经济学向其提供的任何事务,但是却很少或者没有可以作为回馈的。”[4]针对波斯纳的主张,法经济学的奠基人科斯批评指出:“在法律制度运作中广泛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而法律制度对经济制度运转的影响并没有像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那样得到很多的讨论和检验。”[5]依照波斯纳划定的范围,这门学科将不再能够从其他学科领域吸收养分,熟悉的研究主题也已被挖尽。

面对法律的经济分析范式的困境,大量学者不断地探寻突围的路径。美国的塞洛库斯大学经济分析法学教授罗宾・保罗・马洛伊,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十分引人注目。他批评波斯纳的经济分析方法是“两面镜子的神话”。[6]

马洛伊借助符号解释学理论,以一种超越传统法经济学范围的方法探究法律与经济联系的意义与价值,提出“法律与市场经济”的概念作为理解法律与市场理论之间的联系的新方法。借助符号解释学理论,马洛伊认为,财富形成和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是创造力,所以在法律与市场理论研究中,须更多关注创造力的形成和激发机制,效率分析不应放在重要位置。对创造力起实质影响的是交换网络和模型。社会交换过程是动态过程,关乎文化的、历史的以及交换的背景,因而须将经济分析和文化政治以及历史的目标、条件结合起来进行评估。针对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主要使用经济术语作为分析特定社会法律规则的理论性解释的缺陷,马洛伊指出法经济学是一个包容一切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的开放性创造过程。法经济学的研究在本性上应当是可比较的,它应当集中考察经济哲学、政治哲学和法哲学在涉及社会安排选择时三者的关系,比较、评价和选择意识形态界定法和经济学的对话过程。经济分析法学作为一种比较研究,为认识法律安排作为特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反映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评价法律安排中不同意识形态的价值,了解我们现在的状况和法与社会的发展方向。[7]

借助符号解释学理论,马洛伊从外部突破了传统法律经济学的困境的壁垒,弥补了法律的经济分析的反道德性缺陷。虽然法律关乎稀缺资源分配的基本观点不变,但不论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形态的结构及内容如何,它们均可以被适当地放在马洛伊的法经济学的模型框架中加以分析。马洛伊用他的理论向大家证明了法经济学仍具有不可比拟的包容力和发展潜力。

与马洛伊不同,科斯坚持从法律经济学内部寻找走出困境的方法。在科斯看来,法律经济学分为法律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的法律分析两个部分。法律的经济分析“这部分研究现已高度发展,某种程度上,已不再那么令人激动了”。[8]就法律与经济这个主题来说,仅仅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重视经济的法律分析,分析法律制度对经济运转的影响。

与法律的经济分析相反,经济的法律分析是用法律的原理制度规则分析经济,法律成为分析工具而经济成为被分析对象。马克思说:法律不过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毫无疑问要反映经济基础,是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间的经济意识形态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是能动的,影响着经济运行和增长。许多经济学家尤其是制度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居于各种影响因素之首位。那制度是什么呢?包括法律和其它规范,而法律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可以说,法律是影响经济运行的最主要制度。由此不难看出,从研究法律对于经济的影响来判断法律优劣的法律经济分析范式具有重要价值。

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经济的法律分析比法律的经济分析或许更为重要,任务更为紧迫。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产权、交易等一系列内容都要求有良好的法律加以规制,以保证市场的建立和良性运转。但很明显我国的法制还无力为市场经济提供全面保障,还需不断完善。同样遗憾的是,我国的法学研究在为市场经济服务问题上也缺位了,而且这种状况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改观。

参考文献:

[1]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posner,Richarda,1993,theConstitutionasanin-stitution[J].ColumbiaLawReview,34.

[4]奥利弗・威廉姆森.法、经济和组织学解析[a].吴敬琏.比较[C].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5]经济学消息报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评说中国经济与经济学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6]马洛伊.朝向一种新的经济分析法学[J].塞洛库斯法学评论.1991,(1).

经济学分析范式篇5

初步顺次考察经济学信息范式的提出、形成和基本特点,是本文的任务。本文认为,已经形成并仍在发展的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经济人行为最大化效用动机假设和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区分经济人行为的动机、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对于理解这两条基本假设,理解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特别关键,而且与笔者读到的新古典主义和批判新古典主义的各种观点,都有所不同。本文只在信息范式基本假设的框架内,有所侧重地讨论涉及经济学理性的相关概念;对延续了新古典范式的信息范式的基本方法,不多讨论。

一、新古典范式的缺陷:从信息视角出发的评析

在现代经济学语汇中,新古典范式、瓦尔拉范式、完全竞争范式、一般均衡范式、竞争-均衡范式或传统微观经济学范式是同义语,意味着传统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模型蕴涵的基本方法和假设。前面提到,新古典范式中,基本分析方法还是有效和有力的,已经为信息范式所承续;无力和失效的是基本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新古典范式的核心。

新古典范式的最基本假设,是通过经济学论着和教科书提炼和广泛传布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这一假设由四个特征性条件构成: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经济行为人──买卖者众多,他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各厂商生产的商品在品质上无差异。

·资源(生产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

·经济行为人对有关的商品交易的信息(知识)完备。

它们的基本功能,是论证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会出乎他们意愿地促进公共利益,而且会比他们自觉或依靠政府追求公共利益,更有效地促进公共利益(亚当·斯密,1994,第27页)。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竞争市场或市场机制,也就是价格机制。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市场机制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幺、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使社会福利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上述假设、原理和基本问题,构成了新古典范式的核心,并通过福利经济学定理得以精炼表述。

在我看来,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中,经济行为人信息完备假设最为关键,由此可以得出一系列推论:

价格可以传递市场交易中的一切信息,信息是完备和对称的,于是经济行为人不必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他们有效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激励不存在。因此,新古典范式中不存在信息成本和激励的问题。

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信息成本为零是交易成本为的必要条件。因此,新古典范式是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完备假设。

第三,既然信息完备,市场交易及其前景就是确定的。因此,在新古典范式中,风险和不确定性没有容身之地。

信息完备和确定性保证了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最大化效用的动机的实现。因此,新古典范式中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是完全的,没有必要区分经济行为人在动机、决策和结果三方面的理性与否以及程度如何,三者是一致的,不受限制的。

信息完备、不存在获取信息的激励、交易成本为零、理性完全、价格接受者、商品同质、资源进出市场无障碍,使经济行为人成为无差异的同质人;现实经济行为人的差异性、他们私人信息的不完备或不对称性、个体行为人之间的竞争等相互作用,被综合从而化解消融于市场价格这个公共信息之中了,竞争的差异性、多样性和风险性这个竞争完全性的本来意蕴,被竞争的同一性和确定性的异化意蕴替代了,这与经济学的个体主义出发点和微观分析之名不甚相符。因此,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分析,实质上至多微观于个别市场或行业,个体经济行为人的风险类型、如何决策、由谁决策的问题无关宏旨,至少不太重要。

信息完备假设加上完全竞争市场的另外三条假设,使得市场交易的一般均衡必然达成,帕累托最优必然实现,市场机制不可能失灵。因此,运用新古典范式于理论分析的必然结论就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最有效率,政府干预不必要,或者政府干预越少越好。

这六点推论意味着,新古典范式具有循环论证的性质,其假设已经决定了其结论的必然性和唯一性。新古典范式的必然性和唯一性,面对经济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显得过于严峻,过于乌托邦化。按照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4)的看法,新古典范式不讨论经济社会如何处理新信息的流动问题,不考虑人们如何获取必要的信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问题,甚至不承认经济社会传递信息的效率与获取信息的激励之间的冲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例如股票市场信息不完备造成的“非均衡的均衡数量”现象;又例如投资人或创新者的创新活动,意在获取报酬,不可能免费传布技术知识的信息。如此等等,说明了新古典范式解释域的偏狭和解释力的疲弱。

今天看来,1920-30年代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中,兰格-勒纳-泰勒定理(Lange-Lerner-taylortheorem)所表述的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具有等效性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源在于:1.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2.低估了人为造成完全的定价体系运行的困难,相应地低估了经济中非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3.低估了配置资本的困难;4.误判了中央计划功能和竞争功能的作用;5.忽视了经济中创新的作用(Stiglitz,1994,p.66)。这一系列低估与高估,都建立在对于经济学新古典范式的迷信和误用之上。其中最根本的错误,正如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指出的,是人们对于自身理性和科学的“致命的自负”,高估了中央计划当局模拟市场机制获取、传递信息配置资源的能力(Hayek,1988,chap.5)。一句话,低估了信息及其引起的激励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这一结论,不仅为经济理论所证明,为全世界中央计划型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成功所证明,而且为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开放的决策和进程所证明。

新古典范式对经济运行的解释与经济现实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但是,人们还是可以说,新古典范式类似于物理学的无摩擦真空世界,是与“实然”相对照的“应然”,向人们提供了可资参照的坐标,至少在理论上很有价值。如果经济学延续新古典范式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解释力和生命力,这话倒是不错。问题是:新古典范式是不是目前的最优参照系?有没有改进的可能?如果有,如何改进,替代范式是什幺?这几个问题有点像当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面对牛顿定律的情形。

现在,回答这几个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至少答案的方向已经清晰:新古典范式不是目前最优的参照系,有可能改进,改进的一个可行方向是从现实中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入手,建立改造并最终替代新古典范式的信息范式。近十几年来,信息经济学及其整个经济学的进展表明了这一点。

二、信息范式的提出、形成及其重要影响

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信息范式的提出和形成依赖于信息经济学对于经济问题的研究。依我有限的阅读所见,最先提出信息范式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94年,他在《社会主义凋萎了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学信息理论研究方法”(theinformation-theoreticapproachtoeconomics),简称“信息范式”(informationparadigm),作为区别于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学研究的新范式(Stiglitz,1994,p.5)。囿于该书论题,他没有详细讨论信息范式本身,更多地分析和讨论了涉及信息范式的经济学一般问题。不过,从他讨论的问题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进展中,我们还是可以理出信息范式的形成脉络。

谈到信息范式形成的思想基础,至少有四位经济学大家必须提及。

奈特1921年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区分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并且指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一部分人会努力获取信息以寻求获利的机会,而他们也会比其它人得到更多的获利机会的信息(Knight,1921)。这可以看作是市场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思想的萌芽。

在1920-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中,哈耶克认为,只有通过深远地分散于竞争和自由定价的市场体系中,才可能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王宏昌,1994,第241页)。他在1937年的论文《经济学与知识》中,探讨了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结构问题,也就是人类的信息获取和结构问题。他在《社会中知识的运用》(1945)中指出:现实中完全竞争并不存在,价格体系可以传达稀缺性信息,但不能传达完全的信息。他批评经济学以完全信息为理论前提,从而无法认识市场失灵问题。他初步指出了不对称信息的存在:每个人都对其它人有信息优势(哈耶克,1989,第2、4章)。哈耶克的论述,警醒人们注重知识和信息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强调任何人和组织的信息都不可能完备。

凯恩斯在《通论》中,用大量篇幅,从贷款人与借款人两类风险、人们的现有知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预期和投资乘数的角度,探讨了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备对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波动的影响。他强调,人们据以作出预期的现有知识和信息(情报)不足,再加上未来的不确定性,影响着工商界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和“血气”,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决策者的预期;预期波动和利率的对比,以及人们的货币流动偏好,影响资本边际效率波动;资本边际效率,与依赖于边际消费倾向的投资乘数,进而影响投资波动和就业波动,造成商业循环(凯恩斯,1997,第5、9、10、11、12章)。与其它人不同的是,凯恩斯对不确定性、知识和信息不完备的强调,明确地与经济波动联系在一起。这构成了英国新剑桥学派琼·罗宾逊等人看重的凯恩斯的动态经济观的核心,也应当成为探讨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微观基础之一。

这里,应特别提到1937年科斯开创性的论文《厂商的性质》在这方面的贡献。科斯第一次明确论述了包括在交易成本之内的发现相对价格的信息成本,以及信息交易可能降低但不能消除信息成本:“建立厂商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有成本。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成本,是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随着出卖相对价格信息的专业人员的出现,这种成本可能减少,却不可能消除。”(Coase,1937)他在开创性地分析经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时,已经自觉地运用搜寻和利用信息有成本的概念了。由此稍加引申,就可以得出市场运行的信息不完备而且无法消除的更一般结论。因此,说科斯是信息经济学的思想先驱之一,毫不为过。这一点被绝大多数学者忽视得太久了。

饶具意趣的是,被认为是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与主张自由放任的芝加哥学派的奈特、哈耶克和科斯,各自从不同角度出发,不同程度地超越了新古典范式,为信息经济范式的形成奠了基。这说明了信息问题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强大的经济事实面前,具有不同意识形态背景的经济学家,或者不自觉偏离新古典教义,或者自觉修正新古典教义,都或多或少推进了经济学的研究。因此我认为,指出经济学派的界限,有益无弊;过分强调经济学派的归属,不利于厘清不同学派学者在不同问题上的相同或相异见解复杂交织的情况,不利于经济理论和思想史的研究。

信息经济学的诞生促进了信息范式的形成。1961年,斯蒂格勒的论文《信息经济学》(Stigler,1961)和维克里的论文《反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招标》(Vickrey,1961)的发表,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正式建立(参见:黄淳、何伟,1998,第1页)。有两个方面的进展特别值得提出。一个是同一种商品价格的分散性,另一个是经济行为中私人信息的相互作用和风险交易。

斯蒂格勒的论文涉及到第一个方面:同一种商品价格的分散性。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中,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同一的,完备信息假设保证了这一点。他指出,作为经济信息的价格是经济行为人在搜寻中获得的,而搜寻信息是有成本的,搜寻信息的成本使得价格的分散性存在。这意味着行为人获得完备信息的不可能,信息不完备会导致价格刚性、价格与商品质量差异。更重要的,由此引出的推论是,价格机制在市场中的运转有成本,完全竞争假设是有缺陷的。这位芝加哥自由主义学派的领袖,批评新古典范式的完备信息假设,建议用标准最大化行为假设来决定人们可能得到多少信息。

上述维克里的工作,以及对信息经济学发展作出卓越成就的阿罗1963年的论文《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的福利经济学》,涉及到第二个方面:私人信息的相互作用和风险交易。前已述及,在新古典范式中,经济行为人的私人信息从属于市场价格的公共信息,交易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风险不存在。在现实经济中,同一商品价格的分散性和交易者数量往往有限,市场竞争不完全,私人信息的相互作用与风险转移重要起来。维克里的分析,揭示了拍卖活动中,交易者“底细”这一私人信息及其不对称性,私人信息的相互作用和交易者之间的博弈,决定了拍卖的方式。阿罗1960年代以后的一系列论着,阿克劳夫(akerlof,1970)关于旧车市场的论文,以及其它经济学家的工作,大大推进和拓展了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的分析,尤其是引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分析,显示了着重由具体交易过程理解经济社会存在方式和特征的信息经济学的重要作用和潜力,使不对称或不完备信息问题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新焦点。

这个新焦点的汇聚,伴随着相关领域的一系列发展: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1944年开创的博弈论和预期效用论,纳什1950年先驱性的非合作博弈论,1960年代塞尔顿和哈萨尼将博弈论动态化、引入不完备(全)信息,西蒙1947年以后关于管理决策行为中的有限理性的论述,以及197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迅速崛起。这一系列发展,造成了工具性的博弈论,非最大化的有限理性基本行为假设,制度分析的交易成本-产权理论,与问题导向的信息经济学的强有力结合,使经济学从价格机制分析向非价格机制分析拓展和深入。从这时起,个体经济行为人之间的博弈,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的关键作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外部性及其内部化的问题,委托-合约与其它经济制度的约束和激励效应,对于新古典范式形成了根本性挑战,真正的从个体出发的微观经济分析才开始名副其实了。19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学信息范式形成。

信息范式形成的标志,是将近二十年来,一大批以最大化效用、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分析经济问题的形式化模型的出现。这些模型的洞见大大展阔了经济学的视野,是微观经济学的直接深化和广化,促进了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的新福利经济学、新厂商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等众多学科和领域的发展。

信息范式的形成,不仅对传统经济问题给出了新的回答,而且提出了新的经济学问题。例如,经典的经济学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幺、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建立在新古典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着经济行为人博弈行为的思考,和本章前面关于信息完备假设的六个推论,从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出发,经济行为人如何决策与谁做决策的问题,就不再是无关宏旨的,而是经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了。因此,经济学基本问题便不再是三个,而是四个。运用信息范式的大量经济学模型,包括本文讨论的模型,证明了第四个基本问题的至关重要性。

如何决策与谁做决策的问题,不仅关乎私人信息和博弈行为,而且关乎经济制度和体制的安排和变迁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合约与激励问题。在这方面,新制度经济学派作出了贡献。除了前述科斯的贡献,巴塞尔(Barzel,1985)将不对称信息与交易成本、剩余占有权的不确定性联系起来的思想很有启发性:交易成本不仅仅是“成本”,它是由于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实际产权边界处的“公共领域”,并由之产生对“剩余”占有权的不确定性(转引自:汪丁丁,1995,第64页)。反过来,信息范式的形成也促进了交易成本-产权理论的发展,近年来的大量有关文献,特别是涉及产业组织、委托-和合约问题的文献,都反映出信息范式的深刻影响。

三、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分析方法

1、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

(1)经济行为人最大化效用假设。

这一假设既有对新古典范式的承续,又有对新古典范式的扬弃。承续与扬弃的关键是区分经济行为人的动机、决策和结果。动机最大化是公理,不承认这一点就等于除掉了经济学大厦的根基。

西蒙(Simon,1992)对于支撑新古典理性的主观效用理论的归纳是:作为决策者的经济人,1.面临着给定的备择方案集合;2.具有每一备择方案实施结果的概率分布知识;3.以这种方式最大化给定效用函数的期望值。他对这种理性的致命批评是,没有考虑经济人的实际决策过程、知识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西蒙(1992)提出了接近实际的“有限理性”假说,以替代奥林匹亚山神式的完全理性:1.假设产生决策备择方案的过程,抛弃备择方案给定的假设;2.引入对于备择方案实施结果的估计程序的假设,即假设决策者寻求处理不确定性的策略,抛弃决策者掌握实施结果知识的假设;3.假设满意策略,代替最大化假设。

我以为,新古典范式理性的合理成份是最大化动机;不合理成份的要害是信息完备假设,从而漠视了经济人的决策过程,漠视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及其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漠视了经济人决策及其结果在放松信息假设后与动机的偏离。既然新古典的理性过于乌托邦化,那幺建构新的理解经济人理性的框架就是必要的。借鉴西蒙的过程理性和知识、计算能力有限性的假说,不妨将经济人的行为分为三个层次:心理动机、决策过程、和实施结果,可能更清楚地考察理性的内涵,减少不必要的旁逸斜出和无谓争论。

作为心理动机的经济人最大化自身效用,是经济人的理性,也即追求最优的自利心。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理性有贯彻决策过程直到实施结果始终的趋势,其指向不变,无论外部环境如信息条件怎样变动,经济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尽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期决策和结果与初始目标的偏差最小化。这意味着,动机最大化不随条件改变而改变。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西蒙“有限理性”的第3条假设,即用满意策略代替最大化假设,是不可取的。理由是,所谓满意,意在面临环境约束不得已而为之,实质上经济人不会放弃最大化动机,他始终在力求尽可能的最大化,只不过这时的最大化是有约束的最大化罢了。例如,一个创业的厂商,想建一个年盈利100万元的工厂。历尽艰辛之后,所建工厂仅仅年盈利70万元。他满意吗?能不满意吗?实际上他心有不甘,不得不满意,满意他在环境约束之下,尽他所为了。满意尽他所为,就是满意他尽可能地最大化了,他的最大化初衷并没有因为环境不如设想的好、他历尽艰辛而改变。与此例类似的生活事例比比皆是,很可以说明“满意”实质上就是“有约束的尽可能最大化”。因此,西蒙的这一条假设是名替而实不代的假设,不能成立。反过来,如西蒙所述,经济人是寻求满意的,那幺试问:满意的指标是什幺?若以数轴衡量,满意不可能是一定点,定点意味着最大化点,只能是一区间,区间总可以作无限分割,这种满意还有什幺意义?比最大化优越多少呢?事实上,主流经济学家很少接受“有限理性”对于最大化的替代,我以为,就在于西蒙的假设尽管接近了现实,却很难用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有限理性”富于启发性,但失之于满意策略的假设,不如最大化动机来得简明有力。因此,即便是像斯蒂格利茨那样的批判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学家,也没有在经济分析中运用满意假设,仍然采用最大化动机假设。由此也可见出,最大化假设一直没有被替代,就在于其动机假设──经济人自利的最大化追求,仍有生命力。批判地剔除其过程和结果必定最优的武断命题,最大化动机依然可以作为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

为了深化和扩展动机理性的内涵,可以汲取中国的传统伦理资源,这就是:忠义礼智信、推己及人、克己复礼。这一资源应当加以当代意义的正面阐释。利他可以视为一种偏好,满足利他偏好的是利他行为的效用。这与最大化利己者的偏好动机不矛盾,而且隐含了合作的精神。推己及人、克己复礼,博弈时要顾及对手的策略,重复博弈还要反复顾及下去,推己及人,推人及己,……合作有时比不合作对于利己主义者更有利,合作往往能够实现集体和个人的长远利益。为什幺要忠义礼智信?集体有时可以办到个人无法办到的事功,要事功最大化走合作的路子,成功的可能性大一些。个人违悖了这种常情和传统,对于集体而言,当然是不忠、不义、不信、而且不智的行为了。如何做到忠义智信呢?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推己及人,推人及己,事功厥成。中国人的礼,就是道德共识,传统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事功,大致相当于西方人的利益。演进的博弈的均衡止于礼。传统中国人不是不利己,而是明智的利己,利他的利己。从这一面看,对最大化效用动机的广义理解,就应该包括利己心和利他心,利他心可以看作利他主义者满足自己利他偏好的动机。

关于经济人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我以为,西蒙的过程假设和认知能力有限的命题是成立的。由之可以引申出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的假设,引申出决策和结果会随着约束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结论。一般来说,决策和结果多少会偏离动机,因为要约束条件不变几乎不可能。例如信息总是不对称和不完备的,经济人在形成动机的初始,极难预期到信息不足的严重性,也无法确知获取信息的成本,他是在决策过程和实施决策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上述信息的,这一过程是信息渐次充分化、却不能完备的过程。经济人行为的决策和结果,不仅受到动机的制约,而且受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条件的约束。外在的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约束了经济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效果,素质和能力高强的人也不例外。因此,具有理性动机的经济人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是否理性,也就是最优,取决于信息约束。信息约束不仅体现为它本身对理的约束,而且反映了经济社会制度的效率。效率高的制度可以使信息的披露和传布快,透明度高,经济人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出现机会主义的概率小,决策和结果与动机的偏差小;反之则反是。

国外文献中有关近似理性、准理性或不完全理性的分析,说明了行为动机对于行为结果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幺出现偏差,但将这些偏差简单地归结为近似理性、准理性或不完全理性,不能令人满意,因为那可以被解释为经济人的理性受到环境约束所致,如同我上述对于有限理性的分析。说到底,近似理性、准理性或不完全理性等“非理性”概念,依然是围绕着理性轴心旋转、不时展露出离心倾向的理论现象,实际上构成了理性的补充概念。如果这些概念能够作为经济分析的独立的基本假设,经济学早就有一片新天地了。可惜,均衡和演进(制度)的分析方法,或者演进的均衡方法,难于被证伪,也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法,而均衡和演进的方法又只能在理性假设的框架中展开,至少目前和可见的将来如此。总之,经济学必须建立在理性假设的基础之上,分析的结果可以突破对于理性的成见,作为对于理性内涵的新的理解和补充。

(2)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这意味着信息是不确定性的负度量,信息或信号具有经济价值,行为人花费成本才能获得信息,一个竞争的世界在研究和开发信息方面投资不足,如何配置稀缺的资源使获得的信息最大化是现实也是经济学至关重要的问题(阿罗,1989,第158-165页)。经济史尤其是当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证明了这一点。从信息角度看,信息的不完备或不对称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存在,如何配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这一假设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它修正了新古典范式“保护带”──行为人拥有特定的关于环境的信息,极大地影响到对于新古典范式“硬核”的改变,因而是信息范式替代新古典范式的关键要素。

2、对相关经济学假设的辨析

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假设,刻画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构成了对于经济人最大化效用动机的客观约束。从此出发,审视理论界流行的形形的经济学基本假设,可以廓清混淆。

(1)交易成本为正的假设,体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相当重要,却不能与信息假设并列。因为从根本上说,交易成本主要反映了信息成本,签约成本、履约成本等交易成本不过是搜寻、处理信息成本的不同表现形式。

(2)非完全竞争假设,则主要是放松信息完备假设的产物,限于篇幅,这里不讨论。

(3)有必要多说几句的,是机会主义假设或假定,这一假设多为赞成或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的人们所采取。具有最大化动机的经济人的行为,在合约等制度约束有隙可乘时,呈现为机会主义倾向的具体实施: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行为。这些都是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引起的,也就是信息完备到不完备这一约束放松过程的产物。机会主义倾向内在于经济人最大化动机之中,有着深厚的社会的经验的哲学基础。我认为,人性本恶亦本善,人性自利亦守法。法律是对人性恶的惩戒,明白法律的惩戒性质是人性善的体现。体现这两点的是,经济人要牟利,在合约、法律等一系列制度约束之下,有择手段地牟利。经济人明白,不择手段地牟利,一旦超出了法律的界限,就会受到制裁。“法律不告诉人们应该做什幺,法律只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幺。”法律就是对经济人牟利手段的界限,使他们不能不选择不触犯法律的手段去牟利。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决定了法律、合约等制度总是不完备的。制度必定存在的罅漏,使人性恶的一面──机会主义倾向,转化为实际行为,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已经被经济学家认识到、模型化的两种实际行为。如此看来,经济人理性的哲学基础,确实是体现人性恶与善两面的明智、守法的功利主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是人们的美好企盼。而机会主义假设,是理性和信息假设基础上的推论,不能与前两者并列。

(4)理性预期假设,可以由最大化和信息假设推出。

(5)有限理性假设,是对最大化假设的修正,并不是最大化之外的独立假设。

(6)对于“价格灵变”或“市场出清”假设,我们也可以推导:在信息完备的假设之下,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经济人能够迅速作出调整供求的反应,价格(工资、利率等)当然是灵活变通的,而价格灵变和其它新古典假设,保证了市场总是及时出清的。因此,价格灵变和市场出清也是推论的结果,被新古典主义者奉为基本信条,并不是公理性的基本假设。

综上所述,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理性──最大化自身效用假设,和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假设。前者是对经济人主观心理动机的公理性抽象,后者是对经济人受到的客观约束条件的抽象,两者是最基本层次的抽象,是经济理论据以展开的基本假设。其它假设,如机会主义假设、理性预期假设、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假设、非完全竞争假设、有限理性假设、交易成本为正假设或假说等等,或者不是一个层次的假设,或者不能与最大化和信息假设并列,因此都是引申或派生假设,不是基本假设。

3、信息范式的基本分析方法

信息范式的基本方法,更多地承续了新古典范式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收益-成本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演进的动态方法等,它们在经济学的长期发展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工具性要素。但是,这些基本方法结合了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被运用于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根源,解释力相当强,代表了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阿罗,1989:《信息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胡佛(1988),1991:《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黄淳、何伟,1998:《信息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莫里斯,1997:《詹姆斯·莫里斯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

张维迎,1996:《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Coase,R.,1937,“thenatureofthefirm”,economica,november.

Hayek,F.a.,1937,“economicsandknowledge”,economica,February.

──1945,“theuseofknowledgeinsociety”,aeR,35:519-530.

──1988,theFatalConceit:theerrorsofSocialism,Routledge.

Knight,F.,1921,Risk,Uncertaintyandprofit,Houghtonmifflin.

muth,J.,1961,“Rationalexpectationsandthetheoryofpricemovements”,econometrica,29(3):315-335.

Simon,H.,1992,“Boundedrationality”,innewman,p.,milgate,m.,andeatwell,J.(ed.),1992,thenewpalgraveDictionaryofmoneyandfinance.

Stigler,G.,1961,“theeconomicsofinformation”,Jpe,June,69:213-225.

经济学分析范式篇6

在新古典范式中,基本分析方法还是有效和有力的,已经为信息范式所承续;无力和失效的是基本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新古典范式的核心。新古典范式的最基本假设,是通过经济学论著和教科书提炼并广泛传布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在我看来,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中,经济行为人信息完备假设最为关键,由此可以得出一系列推论:

第一,价格可以传递市场交易中的一切信息,信息是完备和对称的。于是经济行为人不必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获取信息的成本为零。既然经济行为人获取信息的成本为零,他们获取信息的激励也就无从谈起,有效使用信息的激励也不存在。因此,新古典范式中不存在信息成本和激励的问题。

第二,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信息成本为零是交易成本为零的必要条件。因此,新古典范式是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完备假设。新制度经济学和其他相关理论的进展,较好地阐释了这一点。

第三,既然信息完备,市场交易及其前景就是确定的。因此,在新古典范式中,风险、不确定性及其相关的经济行为人的预期,便没有容身之地,聊胜于无。这意味着,新古典范式是确定性经济学范式。如果严格遵循这一范式,对于现实的经济分析就很难切中肯綮,或者只能倒过来,让现实的经济削足适履地符合这一范式。

第四,信息完备和确定性保证了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最大化效用的动机自动实现。因此,新古典范式中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是完全的,没有必要区分经济行为人在动机、决策与实施过程、结果三方面的理性与否以及程度如何,三者是一致贯通的,不受限制的。

第五,经济行为人信息完备,不存在获取信息的激励,交易成本为零,理性完全,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商品同质,资源进出市场无障碍,使经济行为人被抽象成为无差异的同质人。现实中,经济行为人的差异性、他们私人信息的不完备或不对称性、个体行为人之间的竞争等相互作用,被综合从而化解消融于市场价格这个公共信息之中了。竞争的差异性、多样性和风险性,这些现实市场竞争的完全性——完全性意味着丰富性,丰富性内在地蕴含着差异性——的本来意蕴,被竞争的同一性和确定性的异化意蕴替代了,这与经济学的个体主义出发点和微观分析之名不甚相符。因此,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分析,实质上至多微观于个别市场或行业;个体经济行为人的风险类型、如何决策、由谁决策的问题无关宏旨,至少不太重要。

第六,信息完备假设加上前述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另外三个特征性条件,使得在新古典范式中,市场交易的一般均衡必然达成,帕累托最优必然自动实现。于是,市场机制失灵在新古典范式中没有存身之地。这样,运用新古典范式于理论分析的必然结论就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最有效率,政府干预没有必要。在我看来,“政府干预越少越好”的说法,要么是新古典范式抱持者面对现实的留有余地的说法,要么是放松了完全竞争假设的说法。在不考虑分配效应的条件下,这一说法算不上新古典范式的严格推论。毋宁说,这一说法已经绽露出新古典范式内在的不合谐之处,隐含了突破新古典范式的必然性。

上面六点推论意味着,新古典范式具有循环论证的性质,其假设已经决定了其结论的必然性和唯一性。新古典范式的必然性和唯一性,面对经济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显得过于严峻,过于乌托邦化。按照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4)的看法,新古典范式不讨论经济社会如何处理新信息的流动问题,不考虑人们如何获取必要的信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问题,甚至不承认经济社会传递信息的效率与获取信息的激励之间的冲突问题。然而,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例如股票市场信息不完备造成的“非均衡的均衡数量”现象;又例如投资人或创新者的创新活动,意在获取报酬,不可能免费传布技术知识的信息。如此等等,说明了新古典范式解释域的偏狭和解释力的疲弱。

今天看来,20至30年代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中,兰格—勒纳—泰勒定理所表述的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具有等效性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源在于:(1)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2)低估了人为造成完全的定价体系运行的困难,相应地低估了经济中非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3)低估了配置资本的困难;(4)误判了中央计划功能和竞争功能的作用;(5)忽视了经济中创新的作用(Stiglitz,1994,p.66)。这一系列低估与高估,都建立在对于新古典范式的迷信和误用之上。其中最根本的错误,正如哈耶克指出的,是人们对于自身理性和科学的“致命的自负”,高估了中央计划当局模拟市场机制获取、传递信息配置资源的能力(Hayrk,1988,chap.5),低估了信息及其引起的激励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

新古典范式对经济运行的解释与经济现实之间的严重不和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但是,人们还是可以说,它类似于物理学的无摩擦真空世界,是与“实然”相对照的“应然”,向人们提供了可资参照的坐标,至少在理论上很有价值。如果经济学分析继续拘于新古典范式,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解释力和生命力,当然好。问题是:新古典范式是不是目前的最优参照系?在哪些方面被突破了?有没有改进的可能?如果有,如何改进,替代范式是什么?现在,回答这几个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至少答案的方向已经清晰:新古典范式不是目前最优的参照系,早已被突破,有了相当的改进,有继续改进的可能;改进的一个可行方向是从更接近现实的信息不完备和不对称假设入手,建立改造并最终替代新古典范式的信息范式。近20多年来,信息经济学及其整个经济学的进展,有力地支持了这一判断。

二、信息范式的提出、形成及其重要影响

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信息范式的提出和形成依赖于信息经济学对于经济问题的研究。依我有限的阅读,最先提出信息范式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94年,他在《社会主义凋萎了么?》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学信息理论研究方法”(theinformation-theoreticapporeachtoeconomics),简称“信息范式”(informationparadigm),作为区别于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学研究的新范式(Stiglitz,1994)。囿于该书论题,他没有详细讨论信息范式本身,更多地分析和讨论了涉及信息范式的经济学一般问题。不过,从信息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进展和他讨论的问题中,我们还是可以进一步归纳、整理和引申出信息范式的形成脉络。

谈到信息范式形成的思想基础,至少有四位经济学大家必须提及。奈特1921年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区分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指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一部分人会努力获取信息以寻求获利的机会,而他们也会比其他人得到更多的获利机会的信息(Knight,1921)。这可以看作是市场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思想的明确表述。在1920-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中,哈耶克认为,只有通过深远地分散于竞争和自由定价的市场体系中,才可能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他在论文“经济学与知识”(1937)中,探讨了人类知识(信息)的积累和结构问题。在“社会中知识的运用”(1945)中指出:现实中完全竞争并不存在,价格体系可以传达稀缺性信息,但不能传达完全的信息。他批评经济学以完全信息为理论前提,从而无法认识市场失灵问题,初步指出了不对称信息的存在:每个人都对其他人有信息优势(哈耶克,1989,第2、4章)。他警醒人们注重知识和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强调任何人和组织的信息都不可能完备。凯恩斯在《通论》中,用大量篇幅,从贷款人与借款人两类风险、人们的现有知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预期和投资乘数的角度,探讨了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备对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波动的影响。他强调,人们据以作出预期的现有知识和信息(情报)不足,再加上未来的不确定性,影响着工商界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和“血气”,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决策者的预期;预期波动和利率的对比,以及人们的货币流动偏好,影响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与依赖于边际消费倾向的投资乘数效应,进而影响投资波动和就业波动,造成商业循环。与他人不同,凯恩斯对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的强调,明确地与经济波动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与后来的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理论,有着精神上的血缘关联。这里,还应特别提到科斯的论文“厂商的性质”(Coase,1937)。文中第一次明确论述了,包括在交易成本之内的发现相对价格的信息成本,以及信息交易可能降低但不能消除信息成本:“建立厂商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有成本。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成本,是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随着出卖相对价格信息的专业人员的出现,这种成本可能减少,却不可能消除。”因此说科斯是信息经济学的思想前驱之一,毫不为过。

信息经济学的诞生促进了信息范式的形成,信息范式是从经济学分析扬弃新古典范式的演进中逐渐蜕变脱颖的。阿罗(arrow)对于信息经济分析的贡献至伟,约从1948年开始,他就和其他学者合作,明确地分析了不确定性下的经济行为,用数学模型分析了信息不完备带来的损失和预期风险等问题(阿罗,1989),他对此的研究持续了半个世纪。1961年斯蒂格勒的论文“信息经济学”(Stigler,1961)的发表,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正式建立(黄淳、何伟,1998)。其后,一批从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研究信息经济问题的论著,广化和深化了信息经济学。例如,阿罗(arrow)1960年代以后的一系列论著,维克里的论文“反投机、拍卖和竞争性密封招标”(Vickrey,1961),阿克劳夫(akerlof,1970)关于旧车市场的论文,莫里斯关于不完备信息条件下最优所得税制度的设计的探讨,以及其他经济学家的工作,大大推进和拓展了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的分析。尤其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分析,显示了由具体交易过程理解经济社会存在方式和特征的信息经济学的重要作用和潜力,使不对称或不完备信息问题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新焦点。

这个新焦点的汇聚,伴随着相关领域的一系列前承后续、交织互励的发展: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1944年开创的博弈论和预期效用论,纳什1950年先驱性的非合作博弈论,1960年代塞尔顿和哈萨尼将博弈论动态化,引入不完备信息,西蒙1947年以后关于管理决策行为中的有限理性的论述,以及1970年代以后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这一系列发展,造成了工具性的博弈论,非最大化的有限理性基本行为假设,制度分析的交易成本—产权理论,与问题导向的信息经济学的强有力结合,使经济学从价格机制分析向非价格机制分析拓展和深入。从这时起,个体经济行为人之间的博弈,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外部性及其内部化问题,委托—和合约关系中的激励和约束问题,经济制度的安排和变迁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等等问题,无不渗透着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的因子,形成了对于新古典范式的根基性挑战,真正的从个体出发的微观经济分析走向名副其实了。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经济学信息范式形成。

信息范式形成的标志,是近20多年来,一大批以最大化效用、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为基本假设,分析各种经济问题的形式化模型的出现。这些模型的洞见大大展阔了经济学的视野,极大地影响了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新厂商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等众多学科和领域的发展。当代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几乎都受到了信息范式的不同影响。

信息范式的重要影响,突出表现在它的形成,不仅对传统经济问题给出了新的回答,而且促进了人们重新思考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经典的经济学三大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建立在新古典范式的基础上。而从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出发,结合着经济人之间的博弈行为来思考,经济行为人如何决策与谁做决策的问题,就不再是无关宏旨的,而是制约着交易均衡的达成及其变动,成为经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了。因此,经济学基本问题便不再是三个,而是四个。运用信息范式的大量经济学模型,证明了第四个基本问题的至关重要性。如何决策与谁做决策的问题,不仅关乎私人信息和博弈行为,而且关乎经济制度的安排和变迁问题,关乎合约与激励问题,关乎交易成本、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实际产权边界处的“公共领域”,并由之产生对“剩余”占有权的不确定性。

可喜的是,中国学者关于20年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些改革经济学分析,实际上也或多或少地运用了信息范式。信息范式对于经济分析的最深远且具有根基性的影响,是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于经济行为人理性和有限理性等概念的相关性的理解,这将在下面的讨论中见出。

三、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分析方法

1.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

(1)经济行为人最大化效用动机假设

这一假设是对新古典范式的扬弃。扬弃的关键是区分经济行为人的动机、决策与实施过程和行为结果。最大化效用假设,是经济行为人“理性”的高度抽象化表达。因此,在这里概要地反思一下经济学的理性概念,有助于理解上述区分。

西蒙(Simon,1992)对于支撑新古典理性的主观效用理论的批判性归纳是:作为决策者的经济人,(1)面临着给定的备择方案集合;(2)具有每一备择方案实施结果的概率分布知识;(3)以这种方式最大化给定效用函数的期望值。他对这种理性的致命批评是,没有考虑经济人的实际决策过程、知识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他提出了接近实际的“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假说,以替代奥林匹亚山神式的完全理性:(1)假设产生决策备择方案的过程,抛弃备择方案给定的假设;(2)引入对于备择方案实施结果的估计程序的假设,即假设决策者寻求处理不确定性的策略,抛弃决策者掌握实施结果知识的假设;(3)假设满意策略,代替最大化假设。

我认为,关于理性,新古典范式的合理成份是最大化动机;不合理成份的要害是信息完备假设。后者漠视了经济人行为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漠视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及其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漠视了经济人决策及其结果在放松信息假设后与动机的偏离。既然如此,建构新的理解经济人理性的框架就是必要的。借鉴西蒙的过程理性和知识、计算能力有限性的假说,不妨将经济人的行为分为三个层次:心理动机、决策与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这样可能更清楚地考察理性的内涵,相容一致地解释人们行为的理性与有限理性甚至非理性的关系。

作为心理动机的经济人最大化自身效用,是经济人的理性,也即追求最优的自利心。需要强调的是,经济行为人的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动机,有贯彻决策过程直到实施结果始终的趋势,其指向不变,无论外部环境如信息条件怎样变动,经济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尽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期决策和结果与初始动机目标的偏差最小化。这意味着,经济行为人的效用最大化动机,不随条件改变而改变,改变的只是力图尽力实现动机的行为,行为在实施动机的过程中,依照行为人理解和应对的外在环境条件调节着,趋向动机目标的实现。而动机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则取决于信息约束。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西蒙“有限理性”的第3条假设,即用满意策略代替最大化假设,是不可取的。理由是:所谓满意,意在面临环境约束不得已而为之,实质上经济人不会放弃最大化动机,他始终在力求尽可能的最大化,只不过这时的最大化是有约束的最大化。因此,西蒙的这一条假设是名替而实不代的假设,不能成立。反过来,如西蒙所述,经济人是寻求满意的。那么问题是:满意的指标是什么?如何测度?若以数轴衡量,满意程度不可能是一个定点,定点意味着最大化点。于是,满意程度只能是一区间,而区间总可以作无限微分。于是,这种满意的测度便相当困难或随意性太大,不如最大化效用的明白易行和相对确定,事实上,许多主流与非主流经济学家,在肯定西蒙对于完全理性的批判的理论意义时,很少在实际分析中接受“有限理性”对于最大化的替代。原因就在于满意假设尽管接近了现实,但操作性太差,很难用来清晰地解释许多经济现象。“有限理性”富于启发性,但失之于满意策略的假设。最大化假设一直没有被替代,就在于其动机假设——经济人自利的最大化追求,仍有生命力。批判地剔除其过程和结果必定最优的武断命题,最大化动机依然可以作为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

但是,仅仅动机最大化,并不能保证经济行为人决策和结果的最大化。他们受到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等条件的约束,种瓜往往得豆,种豆也可能得瓜,很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情况。因此,这里的最大化效用行为假设,只意味着行为人出于最大化动机,在给定约束下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偏好,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与动机的一致或偏离程度,或者说个体理性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约束条件,取决于行为人之间在既定约束下的博弈。

上面对于最大化动机和理受到环境约束的理解,是对新古典范式的“硬核”——理性选择的突破与兼容,因此是信息范式可能替代新古典范式的关键之一。

(2)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

信息是不确定性的负度量,信息或信号具有经济价值,行为人花费成本才能获得信息,一个竞争的世界在研究和开发信息方面投资不足,如何配置稀缺的资源使获得的信息最大化,是现实也是经济学至关重要的问题(阿罗,1989)。经济史尤其是当代信息产业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从信息角度看,信息的不完备或不对称,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存在,如何配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这一假设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它修正了新古典范式“保护带”——行为人拥有特定的关于环境的信息,极大地影响到对于新古典范式“硬核”的改变,因而是信息范式可能替代新古典范式的又一个关键要素。

关于经济人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我认为,西蒙的过程假设和认知能力有限的命题是成立的。由之可以扬弃地引申出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的假设,引申出决策和结果会随着约束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结论。

一般来说,决策过程和结果多少会偏离动机,因为所有的外在(环境)约束条件,都可以直接或迂回地归结为:信息总是不对称和不完备的约束。因此,具有理性动机的行为人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是否理性,取决于信息约束。信息约束不仅体现为它本身对理的约束及其程度大小,而且反映了经济制度的效率。效率高的制度可以使信息的披露和传布快、透明度高,使经济人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出现机会主义的概率小,决策和结果与动机的偏差小;反之,则反是。总之,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构成了对于经济行为人的约束条件,使得经济行为人出于最大化动机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时常呈现出偏离理性动机的情况。

在上述理解的框架中,造成“有限理性”行为的原因和条件,已经被分解在最大化效用动机和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这两条假设之中了。这意味着,在经济学中,有限理性不应被视为理性截然对立的概念;而应理解为:有限理性不过是经济行为人在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的约束下,偏离理性动机的行为过程和结果的属性。

不无反讽意味的一个当代学术事例,可以作为上述观点的支持性注脚。新古典宏观学派开发的理性预期理论模型,特别强调最大化假设贯通微观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必要性。但是属于这一理论的具体模型的思想,如“卢卡斯批评”、“卡卡斯供给曲线”、“动态(时间)不一致”等(胡佛,1991),却或隐或显地包含了这样的结论:经济行为人的预期,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微观行为,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状态,而且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实施结果。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例如,卢卡斯所用的“岛屿模型”中的信息障碍,“白噪声”对于公众和政府博弈行为及其后果的扰动),正是经济世界不确定性的反映。在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条件的约束下,预期本身,内在于人的经济行为,不能忽略不计。于是,进一步的推论就是:“种瓜得豆”,或者“种豆得瓜”式的结果难以避免——经济行为人动机的理性,不必然保证预期的完全理性,不必然保证决策和实施的过程的完全理性,更不必然保证行为结果的完全理性。经济行为人的预期是否理性,极大地受到信息条件的约束,其中信息是否完备或对称至为重要。这一点似乎是理性预期论者初始没有预期到的。

2.对于相关的经济学假设的辨析

这里的信息范式基本假设,是作为替代新古典范式的最大化效用假设和完全竞争假设而提出的更为一般的经济学基本假设。

(1)“交易成本为正的假设”,体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相当重要,却不能与信息假设并列。因为,从根本上说,从信息成本可以推论出交易成本,实质上交易成本的大部分由搜寻、处理信息的成本构成。所以,交易成本为正的假设,是一个次一级抽象程度的假设。

(2)“非完全竞争假设”,则主要(而非全部)是放松信息完备假设的产物,属于进一步的引申性假设。限于篇幅,这里不详论。

(3)有必要多说几句的,是“机会主义假设”。具有最大化动机的经济人的行为,在合约等制度约束有隙可乘时,呈现为机会主义倾向的具体实施,例如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行为。这些都是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引起的,也就是从信息完备到不完备这一约束放松过程的产物。机会主义倾向内在于经济人最大化动机之中,有着深厚的社会的经验的哲学基础。这牵涉到对于经济人“理性”,和更为基本的“人性”的理解。

(4)“理性预期假设”,是穆思和卢卡斯等人,在适应性预期概念的基础上,将最大化效用假设一致性地贯彻于预期概念始终,所得出的一个富有创见的理论假设。基中的要义和逻辑并不复杂:追求最大化的经济人,必然会充分利用一切可能获得的信息来作出预期;预期在概率上趋近于经济学家的理论模型作出的预期;只要信息公开,经济预期不会给任何人以特殊机会从中获利(muth,1961)。显然,尽管理性预期很重要,却只是最大化效用假设的一个推论。

(5)对于“价格灵变或市场出清假设”,我们也可以类似地推导:在信息完备的假设下,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经济行为人,对于价格传递的任何信号,都能够迅速作出调整供给与需求的反应。如此,价格(工资、利率等)当然是灵活变通的。价格灵变和其他新古典假设,保证了市场总是及时出清(连续均衡)的。因此,价格灵变和市场出清也是推论的结果,它是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的学者奉持的基本信条,放松假设则不成立,不是公理性的基本假设。

总结上述,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一是理性——最大化自身效用动机假设,一是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假设。前者是对经济人主观心理动机的公理性抽象,后者是对经济人受到的客观外在约束条件的抽象,两者是最基本层次的抽象,是经济理论据以展开的基本假设。其他假设,一如上述,或者不是一个层次的假设,或者不能与最大化和信息假设并列,因此都是引申或推论性假设,不是基本假设。

3.信息范式的基本分析方法

信息范式的基本分析方法,更多地承续了新古典范式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收益—成本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演进的均衡分析方法和动态方法等,它们在经济学的长期发展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工具性要素。这里不赘。需要提及和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这些基本方法结合了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被运用于分析经济学问题,尤其是一致贯通地分析微观宏观经济学问题,例如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行为基础,解释力就变得强大多了,代表了当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阿罗,1989:《信息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胡佛,1991:《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黄淳、何伟,1998:《信息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经济学分析范式篇7

关键词:SSp范式;房地产经济制度;可拓性;概况;状态;绩效;房地产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房地产经济开始发展,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与刺激了住宅消费,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的强烈拉动下,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在投资规模、竣工量与销售额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住房体制改革基础上,我国房地产市场在过渡性市场经济体制下得以发展。在宏观经济过热、投资增速过快等情况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脱离经济运行曲线的超常规增长,国家为避免这种高速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经济泡沫,制定了诸多宏观调控政策,但这种政策的实行,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制度选择是否合理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通过ssp范式,对房地产经济制度中的权利状态与权利结构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1ssp范式的概况

SSp范式是指制度结构(structure)决定或直接影响着制度安排(system),制度安排决定或直接影响着制度绩效(performance)。这构成了一个范式,也就是SSp。1978年美国经济学家爱伦・斯密德在其著作《property,powerandpublicChoice》内首次提出。

(1)状态。个人、团体及物品特征是斯密德SSp范式中的状态。在SSp范式中认为,预测制度效果的决定因素就是状态,因此,将状态作为其核心内容,是分析制度的前提。

(2)结构。结构是指人们进行的制度方案选择,进而对各种状态下产生的人和人之间相互依赖感的确定。也就是说,结构的组成主要源自于制度与选择的权利,并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并对其行为能力进行了分析,如其行为越过了行为范畴将被阻止。

(3)绩效。斯密德认为,物品特性不同,其带来的状态也不尽相同,在不同特性物品上选用一致的制度或权利,其带来的绩效也不相同。换言之,一定状态下制度或权利选择的函数就是绩效。SSp范式可以对不同权利状态情况进行分析,并能够研究不同权利结构对制度选择的影响及作用,进而得到经济绩效。

2SSp范式的房地产经济制度分析

(1)SSp范式:状态-房地产经济制度

作为房地产经济活动的相互关联性,房地产权利基础在联系各因素之间具有重要意义。所有房地产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各种相互关联性与其出现的产权关系。从其生产进行分析,在房地产经济活动生产中不仅需要自身生产要素(土地规模、建造条件)还需要投入与产出其他区域经济的相关内容。因房地产产品非相容使用与使用者非相容性,致使消费者取得的效用不仅需要其本身的房地产消费,更需要其他人的消费。利益相关主体权利对等获取方式是政府决策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房地产产品具有公共性,在相关联系中将产生消费与交易,实现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房地产权利状态可以对房地产经济活动中的有关利益主体与产品特征进行描述与反映,如生产者、消费者等。通过房地产权利状态的分析,可以充分了解房地产经济制度与其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利用状态变量可以对房地产权利分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关系进行揭示,这种方式是处理土地资源紧缺所引发矛盾的重要方式。产权界定与产权的不同选择,将对房地产经济运行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性的控制与协调,政府可以对人们利益分配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在都市村庄拆迁中,应对主体权益者的权利进行控制,并明确产权界定的范围。

(2)SSp范式:结构-房地产经济制度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书中卢现祥认为:"从制度结构上分析,制度由三部分组成,即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规则、国家制度的正式规则和实施机构所构成。"房地产经济制度的正式规则包含1991年1月18日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1994年7月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1年4月4日颁布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非正式规则是指社会不同群体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公平和效率、法律意识,如何处理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等。一种制度的实施是否具有不错的成效,不但完善其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还要健全其实施机制。如制度实施,没有健全的实施机制做后盾,则无法真正发挥制度的功能,更不能确保房地产经济制度的有效性。

(3)SSp范式:绩效-房地产经济制度

在分析制度后果的前提下,必须衡量制度绩效。制度收益与制度成本是组成制度后果的重要部分。房地产经济制度研究中主体不同其对有效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SSp范式在结果分析中,可以体现出现行制度设计的有利方,由此看出,有效性的分析和SSp范式的结合,对房地产经济制度的合理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制度成本。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是确保房地产经济制度可靠运行的重要途径。房地产经济制度运行中存在多个利益方,因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目标和宏观经济目标之间存有一定差异,通过政府就可以对微观经济行为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避免利益矛盾的产生。在对利益不同主体关系协调中,政府必须对其信息透明度进行有效提升,并进行有关职能部门的设立,对房地产开发、销售等行为进行监管。在房地产经济发展中,必须对消费者、政府的主观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建设单位还要对三方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实现房地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制度收益。在房地产经济制度可靠运行中,因其主体不同,其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政府职能中包含对各主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在对其矛盾进行缓解时,应防止利益矛盾的出现。房地产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建设单位和消费者提供了交流的渠道,能够有效平衡各方的利益。在房地产经济制度相关文件编制中,可以规范建设单位的行为,避免不法行为、违规行为的出现,同时对提高建筑物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③制度绩效。总收益与总成本是经济制度实现其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选择与创新房地产经济制度时,应选用潜在帕累托测试。假设房地产权利状态具有一定性,在转移权利前如没有进权利拥有者的假定,潜在权利结构分析则无法对权利转移起到指导作用。在计算房地产制度绩效时,因效率无法产生如制度制定初期,必须将"诱致性制度创新"理论引入房地产经济制度绩效,实现制度绩效的最佳效果。

3房地产经济制度的可拓性分析

房地产经济制度改革已破除了旧的经济制度,建立起了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住房市场化为基础并兼顾住房特殊属性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新制度框架,下一步主要是完善和落实的问题。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尚不彻底,还带有较浓厚的旧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一些如何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嫁接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房地产市场将由新建商品房买卖为主,逐步转变为存量房买卖和租赁为主。房地产业将由房地产开发为主,逐步转变为房地产经纪等房地产服务为主。政府应当在充分发挥房地产市场作用的基础上,着力搞好保障住房建设,调动土地使用者合理利用土地的积极性,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

帕累托效率是选择与创新房地产经济制度的理想目标,为对推理过程进行简化,房地产经济制度的可拓性研究主要对成本、收益等内容加以强调。所有房地产经济活动的初始点都是土地,土地市场的权利问题将对房地产经济运行效率起到直接的影响,为此,在研究房地产经济制度可拓性时,应从土地权利状态进行分析,选用土地全民所有制基础上的派生所有制进行。

政府对房地产权利的主导地位由我国土地所有制所决定,这样应分开看待权利收益和权利成本,在房地产市场具体运行中,将出现经济制度不合理等情况,如无法遏制房地产过渡投资短期行为的出现。在选择与创新房地产经济制度时,应适时将财产税引入,在时间上房地产权利分配可重新进行,在当期分配权利时,房地产权利可以将新税源创造给当期政府,这种情况下,下期政府即便不进行有关房地产投资行为,本地房地产物业的增值也能对以财产价值为主的城市财产收入进行有效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房地产经济制度作为房地产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SSp范式对房地产经济制度状态、结构、绩效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完善房地产经济制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卓萍.基于SSp范式的公共组织绩效差异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0(02).

[2]杨帆,王晓鸣,彭建勋.基于SSp范式的房地产经济制度可拓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01).

[3]郭微,樊必武.我国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02~2008年的数据分析[J].金融经济,2008(14).

[4]李俊丽.城市土地出让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5]尹锋,李慧中.建设用地、资本产出比率与经济增长--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8(02).

经济学分析范式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

目前中国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已经呈现严重的错位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一是某些经典理论观点明显地不适应于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客观现实;二是许多本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点在许多方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方面,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强势发展相比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二是国内经济学界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西主马微”局面,同日益走向中心地带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经济学相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声弱势微,并日益被边缘化。之所以如此,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身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目前仍然坚持某些已经过时的具体结论、经久不变的分析方法、教条僵化的传统观点以及始终不变的理论范式,因之而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呈现出明显的陈旧化特征:观点旧、方法旧和形式旧。这种陈旧化特征,一方面严重抑制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身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严重落后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一方面始终严格地以社会生产方式的客观事实为根据,而社会生产方式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近一百多年来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始终以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为科学基础,而经济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之中,近一百多年来这种发展与创新的速度和深度也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经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明显加快,我国改革开放、体制转轨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与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人类社会新的历史时代和经济学新的历史发展迫切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分析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借鉴现代经济学的新成果,不断扩展新视野,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构建新范式,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创新的必要性

(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新特征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现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17由于“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世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1]489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成熟。这个时代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也是资本主义发育成熟时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既确立了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科学的基本原理,也提出了适应于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要特征的具体结论。从其理论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是适应于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尖锐对立的阶级斗争形势和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征的“阶级斗争理论”与“暴力革命理论”。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摆脱其古典形态而步入现代形态阶段,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呈现出了许许多多不同于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即生产技术信息化、生产组织网络化、经济“计划化”、资本社会化、管理“民主化”、利润“分享化”和社会“和谐化”等。所有这些,就使得原本以私有制、市场调节和两极分化、社会对抗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发生自我扬弃而不断走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来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更是表现出了许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大量新特征,即经济市场化、生产要素个人化、生产经营分散化、收入分配差别化和社会分层化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某些具体结论已经明显地不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新特征所提出的理论挑战。如果不顾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仍然固守并僵化地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150多年前关于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典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某些论断,那就既不可能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现象与本质,更不能揭示与把握当代资本主展的规律,也不可能对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现象及发展规律作出科学的阐释与说明,更不能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起指导及推动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必须现代化,否则,它就会作为已经过时的“昨天的理论”

而被抛弃。我们应当摈弃以往那种固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具体结论而脱离现代社会现实的教条主义做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与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现代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征作出科学的解释,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时代特征来看,当今世界一方面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竞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正确认识与处理现实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这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当今世界在向着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区域化发展,资本国际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20世纪的发展给世界留下许多灾难性问题,如人口激增、失业与贫困、环境污染、毒品蔓延等等,这些都是现实,它们向理论提出了挑战。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必须面向世界、面对现实,在自己的学科范围寻求科答案。21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和大趋势。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适应这个新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现代化。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念的提,是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的特征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新的实践分不开的。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条件。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包括其科学形式上的现代化,更包括其内容、方法的拓展与理论、体系的创新。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是:(1)透析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征与新矛盾,阐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规定与运动规律,为促进发达国家的社会变革与进步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2)指导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对俄罗斯、东欧等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刻变化的原因、现行制度形态、演变趋势、变革的道路模式提供科学的说明与指导。(3)指导中国市场化经济转轨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从而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

(二)应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挑战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现方法创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所以必须实现现代化,不仅18是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新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应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挑战的理论需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方法。这种以经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实证方法把经济学看成是以事实、感觉、经验为依据,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的科学。二是个体主义占主导的方法论原则与基本内容。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的假设,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通过对“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的假设的分析,古典经济学奠定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继承了个体主义的原则,并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人”假设,使它构成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三是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以均衡分析为基本方法,因为“经济人理性”要求行为的一致、有序和可观测,而只有处于均衡状态的人的行为才是稳定的,具有可观测性或实证性,才能表现出“理性”。所以,新古典经济学把制度、人的偏好、企业组织形式及技术水平等容易变化的因素统统看作外生变量,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四是广泛应用数学作为主要分析手段,这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最显著的特征。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哲学作为经验主义的现代形式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是关于科学理论的构成对经济学形式化的影响,体现为数理经济学的发展;实证原则对经济学可检验性的要求,体现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巨大的理论挑战:一是其“科学性”的挑战。西方主流经济学所具有的高度数学化和十分精细刻画的科学形式,从分析方法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定性研究和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似乎成为一种“粗糙”的理论。二是其“现实性”的挑战。西方主流经济学从个人所面临的市场经济现象出发,具体地分析个人、厂商的经济活动,描述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这样,它就成为一种很现实的理论。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主要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因而远离人们日常经济生活,似乎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理论。三是其“有用性”的挑战。西方主流经济学具体分析支配人们经济行为的客规律和主观规则,提出具体的经济政策与对策建议,因而成为一种有用的经济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预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方向,而这些似乎与人们日常经济生活毫无关系。这样,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似乎成为一种“不科学”、“不现实”和“毫无用处”的经济学理论。这不仅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大行其道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势微力衰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在我国西方经济学占据主导地位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发展,就必须迎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在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新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更大、更直接的作用。 

(三)迎接现代经济学发展新潮流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创新

    社会科学是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不仅解释说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的现象,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方针、对策。当资本经历了原始积累,在国家政府的扶持下成长起来以后,它需要自由主义的政策环境。古典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它着力阐述资本主义制度可能会如何运行、应当如何运行。古典政治经济学源于近代功利主义“个人权利至上”的哲学原则,认为只有能够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政府才是好的政府。由于社会利益是每个人的利益总和,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社会的利益自然地得到增进。因此,在斯密那里,政治与经济是不可避免地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是一种天然的融合。在此之后,政治经济学的中心内容一直是评论政治—经济制度,分析这些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并为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向政策制定者推荐适合的体制和结构,特别是有关福利、分配、增长繁荣的体制和结构,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的发展。然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前一大半时间里,却学与政治学分道扬镳的时代,经济学离开政治领域,着重于个人和企业的行为分析。1890年,马歇尔综合各派的观点,在《经济学原理》中形成了一个关于自由市场的经济学体系,把制度当作不变的常量,只考察既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效率问题。从此,西方的经济学和政治脱离,原本为“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变成了“经济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理性—个人主—均衡”的分析框架和数学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新古典经济学就是在给定偏好、技术和制度不变以及既定资源条件下,研究经济行为者如何最优地对强加给他们的假定条件做出反应。这些假定条件的变化被看作是外生的,或者完全不给予解释,或者把它留给其他学科。并且,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中,经济学理论实际上完全成为进行“成本—收益”比较计算的“生意经”,完全排除了性别、阶级、种族、道德伦理和经济行为者的观念等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19完全丧失了作为社会科学家对弱势群体以及人类自身命运深切关怀的人文精神,从而把经济学改造成了一种冷冰冰的唯利是图的计算技术。这样,就使西方主流经济学完全摆脱了道德判断和道德说教,从而成为一种既不涉及道德问题、也不对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做道德判断的“不道德的”的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抛弃了将历史、社会整体性、道德哲学与实践融入研究和知识生活内涵的努力,抛开政治因素而单纯地研究经济问题。这导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缺陷,它对社会的理解很不充分,对复杂的权力、社会结构、组织行为及文化实践的理解也不深刻,所以很难全面理

解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这些缺陷从根本上决定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尽管在理论建构和实践运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它必然导致其本身出现危机并走向衰落。自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经济学界悄然兴起了一股新政治经济学潮流。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不仅具有时代的针对性,更以其综合性、创新性的特点,把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纳入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包容了政治、法律、文化、历史、习俗等超经济因素,揭示制度要确保人们进行各种选择的自由,以便改变资源的配置状况,甚至改变资源的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这反映了人类对社会运行规律及其本质特征认识的深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制度创新的浪潮。[2]在上述背景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研究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新领域。以阿罗、唐斯、奥尔森、布坎南、塔洛克、诺思、加尔布雷什、科斯等人的著作为代表,西方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一种共同的研究取向,即以政治和经济、社会和个人、国家和市场之间相联系、相交叉或相重叠的现象和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政治过程,阐述政治决策及制度对于经济的至关重要的影响。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流派主要有公共选择派、制度学派、激进政治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等。这种新型经济学之所以命名为“新治经济学”,是因为它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新肯定,它标志着经济学从“政治经济学”转变为“经济学”,再重新回到“政治经济学”的轨道上来。相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传统,这是一种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色是把经济结构的历史与制度分析和经济主体的理性分析结合在一起,从而超越了现有的多学科之间的方法论分歧和僵

化的思维定式。新政治经济学有四大特色,涉及四个领域。一是它的研究类型或研究取向,二是它的研究对象,三是它的研究内容,四是它的研究方法。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取向是进行经济与政治的整合研究。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已经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单纯的经济学和单纯的政治学无法说明和解释市场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政治与经济、国家与市场、社会与个人的矛盾。研究经济问题需要考虑政治因素,分析政治问题需要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因为政治和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经济问题无法脱离政治或制度因素,政治过程也无时无刻不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政治过程的动因与目的也可归结为经济利益,是经济活动在政治领域的自然延伸。在新政治经济学中,其“政治”主要研究权力、决策程序和社会利益;其“经济”主要研究资源配置、收入和财富分配以及个人利益。从总体上来说,新政治经济学就是“政治与经济之学”,它既要研究政治制度、权利结构与政治决策对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经济利益的重要影响,也要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人们经济利益诉求对于政治制度、权利结构与政治决策的重要影响。从研究对象来看,新古典经济学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以物质福利为研究目的提出经济学三大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新政治经济学则以权利配置为研究对象、以自由权利为研究目的提出经济学三大问题:得到什么、得到多少、如何得到。其中,“得到什么”的问题就是福利经济理论所阐述的自由权利的经济目标问题;“得到多少”的问题就是权利配置,每个个人都平等地获得其相对应的经济权利以及如何通过放弃一定的个人权利以获得相应的公共权利来配置总体的权利。“如何得到”的问题则是公共选择学派与制度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即如何通过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来分配人们的权利、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则来规范人们之间的权利交换,从而形成一定合作组织和合作秩序,实现各自的以及共同的利益。这样,新政治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就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从其实质来看,新政治经济学是对决策的政治本质如何影响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结果的研究。从一般意义上而言,政治对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两个层面:从较高的层面来看,社会成员通过政治活动或公共选择确立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结构,这一基本制度结构构成了社会成员经济活动的制度环境。从较具体的层面来看,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社会成员通过政治活动或公共选择形成具体的经济政策,以国家政府的名义对社会成员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新政治经济学一方面研究基本制度结构的形成与演变的原因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经济政策形成背后的政治过程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这样,就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限制,大大扩展了对经济活动的研究范围。

     20在研究方法上,新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科学的各种

研究方法加以整合,其研究方法既有对传统政治经济

学的继承又有在主流经济学基础上的创新。其研究方、法主要有:(1)制度—历史分析。新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社会经济时把基本制度作为内生的因素,在讨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特别关注由一定的制度给发展和变迁所制造和带来的障碍、刚性和机会,并在宏观层次上研究一定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对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存在、解体和转换的因素做出历史分析。

(2)数学分析。新政治经济学对大量政治经济现象进行数据化归纳研究,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信息,归纳出政治经济系统的一般情况、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3)跨学科研究。新政治经济学尤其注重政治和经济的整合研究,充分利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历史学中的相关材料,以使分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十分丰富的思想材料。在这种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融入当代新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潮流,认真地研究与科学地吸收与综合新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拓展、创新,从而构建适应于时代特征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所以要实现现代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既是迎接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客观挑战而实现理论创新的要求,也是克服其自身的历史局限而创新发展的需要;既面临解决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外部竞争的压力的要求,也是消除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缺陷的需要;既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科学批判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潮流进行科学融合的需要。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的现实可能性

    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这一命题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摈弃某些已经过时的具体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当代社会生产方式新特征,提出符合时代特征的现论观点;二是利用与借鉴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某些有价值的分析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形成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体系;三是科学综合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构造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这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现实可行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构建起来的经济范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范式从未曾被历史的经验和事实在整体上否定过,也从未曾被哪一种理论逻辑在整体驳倒过;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其宏大的理论体系结构和科学的分析方法,以及它对人们经济利益关系和社会生产方式运动的内在、本质规律性的揭示而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巨大魅力和远大前途之所在。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特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特质有两个方面:思想性和终极价值判断观念。所谓思想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绝不满足于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只回答事实如何,而是要思考社会经济生活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透过经济现象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物化和异化的问题,努力寻找人类摆脱物化和异化从而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种思想性特质,表现出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力。它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与完全是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现象上兜圈子的、作为“现象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根本不同的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经济学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透过现象而揭示社会经济生活的本质,努力把现象分析与本质分析结合起来。所谓终极性价值判断是指在物质生产中,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安排对人存在的意义为标准的判别方法。从经济学范式的价值判断来说,西方新古典经济学采用的是一种现世性价值判断观念,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不满足于此它的特点在于采用终极性价值判断导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种思想性特质,表现出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切人文关怀,因而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综合新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基础。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现代经济学应当努力探讨在新的生产方式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也要引人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现世性价值判断方法,来分析市场运行机制和要素分配等具体问题,但它应该更加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经济条件和社会制度对于人类自由的约束以及对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经济制度的追求。其次,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是整体性、长时段性的分析框架。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现代马克思经济学它们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这就是“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的分析框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整体性。21同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不同,马克思经济学不是坚持学科的狭隘性和严格的学科内部形式逻辑一致性,而是从一开始就打破了学科的限制,广泛地采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这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和数学等等,这种研究方法的整体性源于经济学所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第二,长时段性。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是马歇尔奠定的均衡分析法,从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法到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分析法,从单一均衡分析法到引入时间因素的动态分析法,它不能离开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横截面式”的精确解剖,这是均衡分析的优点,也是其缺点。马克思主义经一种长时段分析法。所谓长时段分析法,是指它超越了结构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从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中找出其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进而找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最后,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作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特质与分析框架,决定了只有它才能更科学地解释现代经济社会问题,对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所谓指导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超出经验主义经济学的束缚,在更高的视野和更深刻的内涵上对基本经济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问题作出规范和定性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长处不在于细致入微地刻画具体的经济运行机制,而是要通过对生产方式及其生产系或人们利益关系的经济学研究,对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并进一步提出指导性观点和走向未来社会的正确路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寻找一条如何从现实的市场经济制度走向未来更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正确路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一特质,决定了它无论对于分析现代社会经济问题还是科学地批判各种经济学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在充分吸收18-19世纪所有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今天,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对现代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做出正确评价,确定其在现代经济学中所处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并对它们进行科学批判与综合,才能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内容,完善其科学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全面地吸收马克思以后的20世纪经济学的理论成果,紧跟时展,成为21世纪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3]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应当是:面对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形成一种积极吸收、不断创新、全面开放和科学综合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4]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一)克服传统经济理论背离科学轨道的教条主义错误,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以斯大林理论为核心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即“苏联范式”,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旗帜但实质上是种僵化的教条主义的理论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认识和教条式的理解。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缺陷有二:一是它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与基本原理,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轨道。二是它机械地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某些个别结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方面,不问时间、地点、条件,不管客观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而一概地固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某些个别结论,绝不允许有半点创新与突破,否则就扣上“反马克思主义”或“修正主义”的帽子。从其世界观方面来看,以斯大林理论为核心的“苏联范式”脱离本国实际国情与发展要求,根据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理想而主观地规定社会生产关系,根据人们加快建设共产主义的主观愿望而人为改变生产关系,主张穷过渡,宣扬“集体至上”和“国家本位”的集权主义价值观。从其方法论方面来说,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法,片面倚重抽象法,偏爱规范研究,忽视实证研究;注重逻辑推演,忽视历史归纳;排斥对社会经济运行作实证的分析、动态的分析和定量的分析;重视经济制度分析,忽视经济运行分析;注重政府行为的研究,忽视个体行为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苏联范式”表面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实际上一方面偏离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轨道,从根本上堵塞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条化,完全扼杀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机与活力。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就必须摈弃“苏联范式”,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传统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我们应当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与科学方法论。一是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它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社会结构,把与一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各个同阶段上的社会经济结构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在国家的层次上描述社会经济结构的活动,同时从22社会经济结构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是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的重要内容,是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基本因素。生产方式既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性质,也决定着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基本方向与进程。二是坚持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地指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294这就是说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人联合体”,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所在。具体说来,科学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基本原则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首先消除社会关系对人的奴役和压迫,使人从对抗性的社会关系下解放出来,实现人的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消除旧的社会分工对人的奴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在人的解放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消灭阶级、消灭国家,建立社会性的自由人联合体。三是应当摈弃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法,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科学分析方法。坚持从际出发而不是从原则出发的唯物主义方法,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充分占有材料,采取对社会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进行实事求是的实证分析方法;坚持辩证分析而不是机械推论的辩证方法,无论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都应当进行全面的科学分析;坚持客观地分析社会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矛盾分析方法,实事求是地阐明其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趋势;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方法,坚持从其产生、发展以及被更高级生产方式所代替的发展过程来分析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运动。

(二)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藩篱,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要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就必须坚决地废弃斯大林的“教条范式”,自觉地把我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挣脱来自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的羁绊,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突破,提出适应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特征与时展潮流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现代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既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特征,也分析了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特征。首先,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典型特征是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条件、完全自发竞争的市场经济、以私人资本为主体以雇佣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形式,以及以资本家对工人的专制和完全占有剩余价值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是资本家的财富和工人的贫困的两极的积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炸毁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外壳,剥夺剥夺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些具体结论,对古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适用的、有效的,而不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任何历史阶段。在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下,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敢于突破那些已经过时的具体结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特征问题上,应当摈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非此即彼”、完全排斥的错误观点,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已经具有“亦此亦彼”之密切联系的新观点。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来看,现代资本主义同古典资本主义既有内在联系,又具有许多重大区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重要的部分质变:以蒸汽机和机械化生产为主的生产技术条件、以机器体系和工厂制度为主的产组织条件已经转变为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主的现代生产技术条件、以公司制度和网络组织为主的现代生产组织条件,以自由竞争和经济危机为主要特征的古典市场经济已经转变为以国家干预和社会福利制度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以私人资本、业主企业和垄断寡头以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古典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已经转变为以社会资本、法人资本、人力资本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发生了重要的部分质变:以资本家业主个人企业的家长制管理为主的专制式企业管理制度,已经转变为以职工参与管理和企业家主导作用为主要特征的参与制、专业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资本独占剩余价值和工人阶级贫困化为主要特征的剥削制度,已经转变为以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剩余和社会福利化为要特征的现代分配制度。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在许多方面都实现了自我调节与自我扬弃。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已经跨越临界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界限。现代资本主义是不断自3我否定、日益生长社会主义因素并向社会主义渐进发展的新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过其自身积极的自我扬弃,不断地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社会主义因素日益生长和不断增加,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外壳”正在逐渐自行脱落,其发展趋势必将是走向一个新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因此,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既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会立刻灭亡,也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必然以“炸毁”和“剥夺”的方式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这种复杂性,一方面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另一方面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扬弃性。根据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内容及其特征,我们应当而且必须突破马克思的已有结论:(1)应当突破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扬弃不会超越其自身界限的已有结论,确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包含新社会的因素、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已经具有一些社会主义特征。(2)应当突破马克思炸毁资本主义外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只能是“你死我活”、只能通过阶级斗争而实现革命飞跃的已有结论,确认当代资本主义正在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确立当代资本主义可以而且正在向社会主义自我扬弃与和平发展的新观点。只有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客观实际,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还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清除那些照搬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提出关于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新观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阐明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和我国实际国情,我们应当在四个面突破那些照搬马克思关于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某些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一是应当克服传统政治经济学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大工厂”的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理论的重大创新。应当看到,在我国

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社会化的生产组织还不可能是囊括全社会的“社会大工厂”,而只能是在企业和农户自主经营基础上形成的网络化、产业化的社会化生产组织。因此,实行国家经营的范围还不宜过大,国有资本退出一些部门和企业是必然的和正常的。在实践上,应当坚决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十六大精神,积极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缩小国有经济存在的范围,减少国有经济存在的领域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今后,国有经济一般只应在四大领域中存在,即在自然垄断行业、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企业中应继续实行国有制,并实行国有国营或国家控股经营。为此,除了一些中小企业实行出售改变为非公有制经济外,相当大一部分国有企业应当以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形式实行改制,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二是应当克服传统政治经济学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产品———计划经济”的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理论的重大创新。应当明确认识到,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资源配置的自觉性与社会性还不可能通过直接的产品生产和全面的计划经济这一具体形式来实现,应当而且必然要通过商品生产和市场调节这一新的形式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形式,只能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只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应当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全力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努力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应当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全面地进行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全面市场化的体制转轨和制度创新,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三是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照搬马克思恩格斯“社

会所有制”的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实现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的重大理论创新。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必须克服以“全民所有制”即国家所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的教条化观点,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特征的理论基础上,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精神,确立以劳动者股份制作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的新观点,从而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重大变革,确立市场型的现代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四是突破传统政治经济学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具体结论的教条化观点,实现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重大理论创新。应当看到,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完全是以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和全面的产品———计划经济为制度基础和体制条件的,它同社会所有制、计划经济三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关系。在我国现阶段,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特色社24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分配制度的创新。具体说来,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平等性(按同一尺度进行分配)和效率性(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进行分配)等本质特征的基本原理,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观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确立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分配制度的理论创新,明确提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新观点,在实践中全面推进我国分配制度的深刻变革,逐步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市场化的现代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既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与发展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特征,应当而且必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 

经济学分析范式篇9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分析范式篇10

一、修正的经济人假设;

二、非零交易成本假设。从而确立了新制度经济学范式,即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

[关键词]经济学范式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人假定

一、经济学范式的界定

范式是哲学家库恩1968年提出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它有两层意思:(1)科学共同体的共同承诺集合;(2)科学共同体共有的范例。它可以简化为一种约定或是范例。因此,范式可理解为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范式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这些理论和原则对特定的科学家共同体起规范作用,协调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及其行为方式。

范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有一套独特的基本前提假设、概念体系、理论方法,有足够的容量,被信奉它的理论家用来解释各种理论问题。(2)能持久地吸引相当一批理论家在其基础上进行研究。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学范式就是经济学界对如何看待研究对象的方式和视角的选择和界定,它决定了经济学家们如何看待对象、把对象看成什么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范式与经济学流派、经济学体系等价。它一般总是以经济效率为中心,以分工、交易和合作为内容,以供求均衡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利益矛盾分析为方法,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然而,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却有不同的理论范式,这些具体的理论范式虽然没有超出和脱离经济学一般范式,但以上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相互关系、侧重方面均不相同,因而使得不同经济学理论的理论体系也大相径庭。

二、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及其不足

从19世纪70年代起,经济学经历了一场边际革命。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边际革命的影响,马歇尔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其中运用边际分析研究需求和供给,核心是均衡价格。由马歇尔奠定的这一流派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被称为新古典经济。新古典经济学部分地继承了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两者相比,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变窄了。首先,研究对象范围变小了,新古典经济学将研究对象局限为经济领域。另外,新古典经济学家们逐渐遗忘了斯密对社会分工的洞见。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可以概括为三个假设为前提的范式。这三个假设为:(1)完全理性假定;(2)完全信息假定;(3)最大化假定。按照这种假定,经济人“总是用敏锐的眼光,对面前的一切都深思熟虑。他不仅明白自己当时面临的选择范围,而且对未来的选择余地也了如指掌。”(刘世锦,1994)。但这种完全理性只能存在于理论抽象之中,实际生活中,完全理性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三种假设均存在着不现实性:(1)完全理性不现实——现实中总存在“有限理性”;(2)完全信息不存在——现实中往往“信息不对称”;(3)现实中很难做到利润最大化。此外,新古典经济学也存在不足:(1)忽视了制度,将企业看作是一只“黑箱”;(2)对经济学的分析停留在一定的时点上,将时间看作是不变的;(3)交易成本为零。

三、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修正

1.对新古典经济学前提理性假设的修正

任何理论体系都建立在某些前提之上,因而对理论前提的批判,往往最有可能出现根本性的理论创新。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们曾嘲笑新古典经济学是“黑板经济学”,认为新古典体系的理论前提不符合实际。新制度经济学最大的创新,是对新古典理论前提的批判和修正。

新古典经济学以经济人这一基本假定为前提,认为经济人的活动,为经济运行及发展提供了长久动力,也构造起市场经济的坚实基础。但是它没有对经济人展开具体的分析,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无处不在的隐含的前提而存在。在这一点上,科斯等人不同意新古典的看法。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诺思也认为:“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作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他们都强调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实际的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第一,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不是抽象的经济人,而是现实中的具体的经济人;第二,经济人在理论体系中不能只是一个隐含的前提,而应该对其展开具体的分析。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中,人们开始研究面对的是“一个存在制度与正的交易费用的真实世界”,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上的抽象世界。在这个真实世界里,经济人是不可能具有完全理性的,而只能是西蒙所坚持的有限理性观点,即:人们只具备有限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正如诺斯(2002)所说的那样,“我们实际上只能拥有不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

在科斯、威廉姆森看来,首先,现实社会中的经济人只具有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其二人对环境的计算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由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制度通过设定一系列规则能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限理性是交易费用理论所依赖的认知假设。有限理性概念中的主观理性部分导出了最小化(交易费用)动机,而对认知能力有限的认识则鼓励了对制度的研究。其次,现实社会中的经济人既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利他性突出表现为非财富最大化动机,而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往往具有集体行为偏好。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们往往要在财富与非财富价值之间进行权衡。这种权衡过程实质上就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均衡点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总之,由于了完全理性和单纯追求自利的行为假定,也就从根本上修改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定。同时,这也把经济人行为分析引入制度理论体系。

经济人的有限理假设引发了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第二个假定,经济人的机会主义。机会主义是威廉姆森提出来的。他认为,“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采用非常微妙和隐蔽的手段,会耍弄狡黠的伎俩”(1987)。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1)由于现实世界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经济人就会根据个人目的筛选对己有利的信息,扭曲对己不利的信息,如撒谎等;(2)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一旦经济人发现有机可乘,就会不遵守或违背契约。如果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他可以洞察一切可能发生的他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但修正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他不可能获得所有必要的信息,即使获得了这些信息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机会上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机会主义这个概念其实是对经济人假设的第二个原则自利原则的拓展。它把“用诡计寻求自利”这种情况包括进去了。经济人人性假设机会主义的说法在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当中,是处处可见的。诺斯在《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中,利用修正了的人性假设,讨论了旨在减少相应交易成本或者降低生产成本的替代性契约安排的产生。

2.对新古典经济学中零交易成本假设的修正

在新占典经济学的理论里,由于是完全信息假设,经济人获取信息不需要付出任何费用,所以,非零交易成本的假设是不存在的。诺斯对零交易成本的现象曾讥讽:“从经济史学家的观点来看,这种新古典公式似乎可以解释一切有趣的问题,其中包括:世界是和谐的,制度不存在,所有变化都可以通过市场的完全运行来实现。简言之,信息费用、不确定性、交易费用都不存在”。

交易成本是科斯在《企业的性质》里提出来的。科斯认为: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假设交易费用不存在是不符合现实的。在他看来,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发生交易活动需要成本。这就是交易费用的最初含义。这个概念修正了新占典经济学范式的零交易成本的假设,使经济学的假设更贴近现实了。这也是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修正之一。

交易费用的概念一提出来,立即在新制度经济学各个理论分支,包括制度变迁理论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然而,对交易成本概念的界定,不同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诺斯认为交易成本“取决于对复杂的价值尺度进行测度的成本、人绩效的估算成本以及执行合同的成本”(2002)。事实上,在制度变迁理论中,非零交易成本假定具有核心的地位。诺斯认为,制度通过约束和惩罚给经济中交往的人们以明确的预期,从而降低了由人类行为的机会主义倾向引起的不确定性的程度,而不确定性程度的降低则表明获取信息成本的减少,也即交易成本的降低。这样通过引入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就为解释制度功能找到了理由。

四、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修正的意义及局限性

新制度经济学范式确立了制度在主流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从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新制度经济学范式也提出了三个基本假设:(1)有限理性假定;(2)机会主义假定;(3)交易成本非零假定。在该假定的基础上,新制度学派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和确立了新的基本理论命题,即全方位地论证了制度是经济中的内生变量,探讨了制度变迁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和运行效率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尽管人们对科斯定理的理解及其表述多种多样,但在新制度经济学基本命题的看法上却完全一致,即制度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制度的功能就在于降低交易费用、制度能够提供激励机制,制度还能减少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等。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甚至认为,制度所执行的功能具有经济价值,每一种制度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经济价值。总之,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变量,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而人类社会之所以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境界”,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稀缺。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稀缺及其配置问题,那么新制度经济学就是要解决制度稀缺及其创新等问题。

但是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框架内展开的,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例如从其理论逻辑看,在“经济人”基本假定方面和“制度节省交易费用”基本命题方面都存在悖论。在经济人基本假定上,新制度学派的确比新古典学派更接近现实,但他们说的具有有限理性和非财富最大化动机的经济人,仍然不是现实中的真正的人,与现实仍有很大的距离。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舍弃了很多人的社会特征,仍然从人的一般性来分析抽象的个体。简言之,新制度学派一方面希望突破新占典的局限,从人的实际来研究人,一方面又受新古典的局限,不可能正视人的社会性;一方面改良了经济人的非现实性特征,一方面又拘泥于超现实的经济人假定,这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一大悖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命题也存在悖论:一方面,制度确实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制度又是一个成本高昂的经济变量,难以预料的制度成本甚至很可能抵消制度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因此,对于制度降低交易费用,不可绝对化理解。对制度的成本或代价,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左金隆:诺斯制度变迁理论方法论探析[J].经济经纬,2005年第6期

[2]龚唯平:新制度经济学究竟“新”在哪里[J].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3]道格拉斯·C·诺斯: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