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7:52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1

陆游在蜀八年,对蜀地了解甚深。在他眼中,蜀人勤劳智慧,蜀地民风淳朴,经济繁华,不论是蜀人的方言、饭蔬饮食、生活方式等风俗民情,还是蜀地的自然景观、奇花异果等所见所闻,陆游均了解颇多。《老学庵笔记》(以下简称《笔记》)共记载了105则蜀地的人事物景,内容丰博有趣,语言简洁典雅,读之久久耐人の丁1疚闹饕从蜀人的风采、蜀地的经济发展、蜀地的文化现象三个方面论述分析,并以《入蜀记》作补充比较,以冀还原陆游眼中的蜀地风貌。

一、民风民情

在陆游看来,蜀地民风淳朴,认为“蜀俗厚”。《笔记》卷九记载,“成都士大夫家法严”,可见蜀人严于律己的性格特点;另卷三记载了蜀人杜起莘入朝为官、蜀士何道夫奇文、施浑甫其弟代官的三则故事,赞美了以杜起莘为代表的蜀人心胸宽广、宽于待人的性格特点。陆游说,“可见向来风俗之厚”,这再次点明了蜀地民风淳厚,有力地辩驳了宋史卷八十九《地理志》说蜀人:“尚奢靡,性轻扬,喜虚称”的偏见。

陆游也大加赞美了蜀人的勤劳智慧,蜀地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时时都有奇思妙想:孟蜀时,周世宗想攻取蜀地,蜀地的兵将把面捏成斧子的形状,是一种奇思;蜀人上山砍柴,先把柴锯成短粗状的木头,捆在一起拉回来,再用斧头劈开后才供烧火,是一种奇能;《笔记》卷一记载了蜀地一种竹炭――易燃,无烟,耐久,利于炼铁,是一种奇物。另外,蜀人在生产生活中处处有着智慧的光芒,在东汉卓文君的故里临邛(今四川邛崃),有一种“瓦棺”(卷五),具有保全尸体骨骼经久不坏的特点;而在汉嘉古城(今四川雅安市北),当地人民也运用智慧发明了一种灯盏――夹灯盏(卷十),这种灯盏具有省油的功能,可见蜀地人民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

然而,往来于川峡之间,陆游也曾感叹蜀地的民生艰难。《笔记》卷五载忠州在陕西,万州在重庆,白居易曾叹二州繁华,但陆游过此二州时,却不复往日繁华,变成最为穷陋的地方;《入蜀记》(卷六)也说两州每年收粮之少仅比得上吴中的一下户而已,县令之职也常空两三年没人到任,陆游对此充满了同情。宋朝虽然有着便利的水运,但疏浚河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笔记》卷二录其家乡镜湖侵耕殆尽,阆中南池也成为平陆,修成坟墓,成都摩诃池、喜州石堂溪的情况也很严重,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陆游对此充满了忧虑。

二、风采人物

陆游赞美了蜀人勤劳淳朴,更清晰地记录了蜀地许多风采人物,借以表达他的思念之情和爱国之情。陆游欣赏豪放洒脱的苏轼;羡慕建功立业的武将;赞扬爱国之情的奇人等。《笔记》中提到苏轼的多达24则,多表现苏轼的豪放洒脱、与人交善和诗学成就等;也有记载吴d、曲端、胡世将、李顺等受蜀人瞻仰的大将;此外还以小说笔法写了几则奇人奇事,表现了时人憎恨卖国求荣的秦桧、童贯等奸贼的强烈情感。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诗歌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尤其是他高蹈远引的坡仙风格,广受世人喜爱。《笔记》卷十也说,建炎(宋高宗赵构的年号)以来,人们非常崇尚苏轼的文章,而蜀地的文人在当时尤其喜爱苏轼的文章,陆游引用了谚语一则:“苏文熟,吃有肉。苏文生,吃菜梗”,来表现这种情感。

苏轼不受拘束,享受天人统一,心与道冥的思想世界。《笔记》卷五、卷九和卷八中皆有他的诗词,多表现豪放旷达的心胸,如“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闲八丈龙”等。另一件生活小事也体现了苏轼的豪爽,他曾与苏辙同时被贬,相逢路上,买饼充饥,苏辙嫌它粗恶,吃不下去,苏轼吃完了还有心情开玩笑,大笑着离开(卷一),足以见他在逆流中宽广的胸襟气度。陆游选择坚定自己的理想,坚持爱国的信念,不受艰难时运的影响,也是受了苏轼这种旷达胸襟的影响。

苏轼有一颗爱才之心,曾大力提拔后学之士。卷十写苏轼曾阅览李D的诗文,李D应举落第后就决意仕进,苏轼惜其“万人敌”之才,助他著书写文,有所成就,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苏轼也有一颗爱人之心,赠赵德鳞诗(卷五),与客交友(卷九),与友别离(卷六),与友吃饭(卷七),展现了苏轼平易近人的一面。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无一不对陆游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陆游敬佩那些英勇不凡的将领,不论是《笔记》卷九、卷五中记载的农民起义的倡导者王小波、李顺,卷三、卷五记载的抗金名将曲端、吴d,还是卷六记载的受蜀人敬仰的胡士将和成都帅张真甫,这些人物身上的传奇色彩和个人魅力,都让陆游钦佩不已。

另外,《笔记》中的一些奇人奇事也表现了陆游的忠贞爱国之情。例如,青城山隐士上官道人,敢于戏谑秦桧的蜀人任子渊(卷二),龙破瞿塘峡峭壁颂词的奇闻,读来大快人心,亦有言外之意,大概是嫌恶那奸佞之人。又同卷“张枢密子功”条,载张涛入蜀四年,政绩颇著,从蜀地回到朝堂后却被闲居十三年,尽管尚有老骥伏枥的抱负,然报国之志也只有愤于书海。这种同辈人暮年的悲哀,只有陆游才能体会,只有陆游讲述出来才更加动人。

细致观察生活时,不乏凡人琐事,包括入蜀做官的沈约文(卷一)、被赐丝鞋的蜀将吴珙(卷二)、路遇奇人的先太傅(卷五)、李白的诗风(卷六)、蜀人石耆公的回忆(卷七)、与范成大为成都的一所亭子取名字(卷五)、“谢景鱼涤砚法”(卷一)和“谢景鱼以名人手简换浮碳”(卷六)之事。陆游有一个文学的创作原则,“杂取种种,合成一人”,其笔下的这些人合起来,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的陆游――为了梦想而奋斗,为了生活而拼搏,为了人生而努力。

三、繁荣经济

人口的大量流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蜀地经济的繁荣,蜀地的农业、印刷业、丝织业、运输业在宋代经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入蜀记》中记载了大量渔业、运输业、小城镇专业市场经济的繁荣交易,这些都在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记》中也记载了蜀地便利的交通,如成都贵族妇女出行皆乘牛车(卷六)、陆游入蜀几番船运等。另外,蜀人有着精湛的织锦工艺,《笔记》(卷二)中曾把遂宁的越罗与会稽的尼罗相比较,越罗更好,不愧为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这些都促进了蜀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蜀地繁盛的经济和园林技艺的发展,使种花、赏花的风气盛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园艺经济,蜀地当时以成都海棠为园艺经济发展中心。而《笔记》中记载了较多陆游于巴蜀、吴越、荆楚等地见到的奇花果树,陆游所见的这些奇花因与众不同的特征具有更大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成都多奇花,如一株极尽葱郁的百合花皆并蒂(卷三)、像是垂丝海棠的小桃花(卷四)、开花时声如破竹的奇异木莲(卷四)、在成都出现过的唯一海棕(卷五)。海棕是椰木的一种。成都也多植荔枝,荔枝也一度成为蜀地重要的果树经济来源,且荔枝的嫁接技术还传到了陕西等地。陆游非常喜欢荔枝,他在成都任职时,一旦看见荔枝成熟了,就要和同伴上山游玩,尝荔枝之鲜美,叹大好之河山,极尽畅快;除了荔枝,陆游也喜梨,“美梨,大入升”《入蜀记》(卷六),“红梨不存矣”(卷四)。美、大、红等字从外形、颜色、感觉等方面写出了陆游对这种梨的喜爱和难以再见的惋惜。可见蜀地奇花异果繁多,物产丰富,不愧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蜀地繁华可以从一些节日风俗得到验证,每逢节日,陆游总会出门和百姓一起游乐。《入蜀记》中记载了蜀地的三种风俗节日:中秋观月放水灯、重九登高赏菊和七夕乞巧玩游戏。除此之外,《老学庵笔记》中也记载了三种蜀地的节日:浣花节、上元节和成都药市。浣花节,即四月十九日游浣花溪,祭祀冀国夫人,《笔记》卷一载浣花草堂这处风景名胜,每年到了这一天,杜甫都要游玩浣花溪,与百姓一起参加这最为盛大的民间活动(卷八),得到无限的乐趣;上元节,即元宵节,素来有元宵点灯结彩的节日传统,田登作郡(卷五)一则故事后来延伸出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典故,展现了社会等级的压迫性;成都药市,宋代成都药市一年举行三次,二月八日、三月九日的“观街药市”和九月九日“玉局观药市”,其中以重阳玉局观药市最盛,《老学庵笔记》卷六中更正了这一次药市的时间和名称。药市在当时已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商业集市,从《入蜀记》(卷四)中药物分用,也可以看到城镇经济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

陆游常常乘船航行于长江一带,船运出入四川也是非常通用的方式,因此常见击鼓、划龙舟、表演等节目,这种击鼓行舟的方式在《入蜀记》中展现得最多,如《入蜀记》(卷五)[二十七日]就说闹腾腾的击鼓拍橹,使得船上的人和岸上的人都激情澎湃,拥挤着看热闹的人层层围叠像是一堵城墙。发达的水运交通不仅使人口流动速度加快,而且促进了商品的快速流通,为蜀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缤纷文化

陆游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了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归其一处,便是蜀地文化包罗万象,而又缤彩纷呈。蜀地以其优美的地理风光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滋生了与众不同的语言文化、饮食文化、工艺文化、宗教文化、官制文化和地理文化。细察《笔记》,语言类9则,饮食类3则,工艺类7则,官制类4则,僧教类5则,景观类8则,共36则。

(一)语言文化

北宋建都开封,宋人往往以开封和洛阳作为当时的标准语音,而陆游却觉得蜀地的语言多有奇特。例如,“呜呼”是蜀人赞叹好的人和事物,“噫嘻”是鄙薄不好的人和事物(卷十);“虏子”(卷十)是蜀人对在蜀地做官的北方人的贬称;“火山军人”(卷十)是南郑人以火山作为军人的名号,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形成的语词;“老子”(卷一)是南郑人称呼父亲的俚语。“气风者”(卷三)指疯子。陆游更举出了一些诗学典故,来表达蜀地语言的奇特之处。例如,苏轼是四川眉山人,用乡音入诗“一朵妖红翠欲流”,陆游开始不理解鲜“翠欲流”是什么意思,后来问蜀人始知翠是指色彩鲜明的意思;卷八中载花蕊夫人的《宫词》:“红锦泥窗绕四廊”,陆游也读不通泥窗是何解,后来在蜀地生活后,才知道泥窗又叫糊窗;《笔记》卷二中又载黄庭坚词“爱听临风笛”,陆游久居蜀地,才明白俗本把笛改为曲是不符合诗人原意的,把笛读为独是四川人语音相混的语言现象,可见只有在蜀地生活过,了解蜀地语音,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诗人的情感。

(二)饮食文化

蜀人饮美和营养,菜系中的川菜尤为出名。陆游在《笔记》中提到了两则东坡先生“发明”的文人菜:盘游饭和牛酥煎落蕊。盘游饭,又叫团油饭,这种食物类似于今天的什锦饭或盖浇饭,流行于唐宋岭南地区,是一种风味饭品,供富家女子做产妇时补充营养,《笔记》卷六又转述了盘游饭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牛酥煎落蕊,即东坡炸牡丹,所谓牛酥,是把煮沸的牛奶晾凉,揭去凝在表面上的一层奶皮,煎成油,再把鲜花的花瓣扯下,一片片地加以油炸,当作赏春应景美食。除了文人菜的雅致,亦有平民菜的可口,《入蜀记》因日记其事,细微之处便更加可考详实,河蟹鱼产、菱藕水产和野生动物资源等产量颇为可观。陆游曾记鱼类做法:烤鱼、炸鱼、熬鱼汤、蒸黄花鱼等,很是美味。《入蜀记》(卷五)中记有芦服,即萝卜,常言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又有小人参之称,虽吃得清淡却是吃得健康。另外,《笔记》卷六中记载了雪蛆这一药材,雪蛆不仅有治内热的功效,且是四川峨眉山的一种珍味,具有滋补的功用,但离雪后就会死去,要求把握时间对其进行加工保存。由此可见蜀地菜品之丰,制作方式之精,@样独特的饮食文化可谓实至名归。

(三)工艺文化

蜀人不仅勤劳智慧,而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更产生了一些独特的、纯粹的工艺制品和工艺制作方式,形成了蜀地特有的工艺文化。例如,桂府面具,因样式繁多,制作精巧,在宋代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连京城举行“大傩”这种大型活动也要到桂府进面具,后来有人以此为业,一值万钱,这种手工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而且提高了“桂府面具”这种工艺品的审美性;成都铜鼓,因制作工艺考究,铜鼓的花纹精美和珍贵,具有珍藏价值;《入蜀记》中还曾记陆游在江渎北庙见过女子梳同心髻的发式,在鄂西、巴蜀地,这种同心髻只限于未婚妇女使用,而已婚妇女多用青布裹头,蜀地有着精湛的刺绣文化,却用素布包裹一头清秀而美丽的头发,可见蜀地女性尤为勤劳朴素,心性纯洁。

(四)宗教文化

宋代统治者皆多信仰,无论是儒道释,还是四渎野祭,一视同仁,大力提倡。宋儒对民众的态度也比较宽容,陆游在《入蜀记》中瞻仰了吴越入巴蜀的27处神祠、记述了五处祭祀祠庙之事。以江渎庙――宋代祭祀水神的场所为代表,陆游细观江渎西庙的牛车(《笔记》)、江渎北庙的妇人汲水卖酒情况、江渎南庙刻碑去滩害的记述(《入蜀记》卷六),可见庙宇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还有利于物质经济的发展。由庙宇衍生出的宗教文化,可见于《笔记》卷二梓潼神的神明文化和求签问卜的占卜文化,蜀僧吃饭的时间(卷三)、青城山寺庙的情况(卷四)、师塔的僧葬方式(卷九)、庙宇盛会的场景(卷九)等宗教文化……在陆游的眼里,这些不仅是宗教文化,更是蜀地特有的精神文化。陆游的好奇心使他无时不在观察蜀地这个奇妙的世界,蜀地的美和神秘,使他深迷的同时深化了爱国之情。

(五)官制文化

宋代的选官制度总体上承袭唐制,但始自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就对中央官制作了调整,采取措施逐步削弱了百官嗔Γ加强了中央集权,出现了重文轻武的局面。由于“蜀道难”,蜀地形成了独立的官制、兵制和科举考试制度。例如,蜀地汉人买卖官位有史已久,南宋朝廷独在蜀地设立制置使,成都士人学舍冠亚诸郡等政治措施,都为蜀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六)地理文化

山水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人文风景,超越自我的想象。陆游震撼于气象轩豁的泸州风光(卷三),感叹于高大修伟的后妃壁画(卷五),流连于神奇奥妙的邛州天庆观和鹄鸣山(卷六),惊奇于成都的石笋石、海眼和石犀(卷六),更悲愤于兵家必争之地的剑门关和潼关。剑门关因险要的地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陆游在诗歌《剑门中道遇微雨》中也感叹了如此险要竟能屡屡攻破的愤慨。天险并非胜战的决定因素(卷七),人的能动反应才是推动或阻止事物的发展主要因素。可见陆游为朝廷的做法感到气愤,又为不能实现抗金之志和爱国抱负而悲哀无奈。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2

关键词:会计等式知识经济民本经济变革

会计等式反映了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借贷记账法和财务会计的核心原理,因此研究会计等式的变革对于推动记账方法的改进和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围绕会计等式这一主题,在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构建适合当代经济条件和我国国情的会计等式给出一些初步构想。

一、引言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复试簿记的基本等式(以下简称基本等式),而在基本等式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一些扩展等式,如“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等(以下分别简称扩展等式①②③)。会计基本等式伴随着复试簿记的产生已有五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社会经济环境和会计计量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会计基本等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体制、经济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法律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与程度,构成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环境,并进而影响会计”(罗飞、唐国平,200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种新的经济交易形式对会计等式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由于对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界定存在不同观点,关于扩展等式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息。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国情的会计等式(体系)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我国对企业进行的是直接计划管理,企业的资金由国家投入,企业产生的利润或亏损则上交国家或由国家弥补,因此在当时以“资金占用=资金来源”作为会计平衡的基本等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进步,“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这一等式固有的缺陷就逐渐的突显出来,如无法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产权关系”、资产计量属性局限于历史成本、不符合国际惯例以及不利于会计信息的批露等等。因此1993年会计改革后,会计基本等式和扩展等式取代了“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这一会计平衡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但是,上述会计基本等式和会计扩展等式①②③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这个变革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现有的关于会计等式变革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会计等式这一基本的财务会计问题。

二、会计等式变革研究简述

综合1993年会计改革以来对于会计等式变革的研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扩展等式的科学性上,有许多学者对基本等式的变革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其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扩展等式否定论

会计扩展等式主要三个,即①“收入—费用=利润”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③“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持否定论观点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扩展等式的缺陷,主要代表有罗飞、唐国平(2000)、黄惠忠(2004)以及肖小凤、沈辉(2005)等。

罗飞、唐国平(2000)认为扩展等式中收入、费用的界定不科学,应该采用广义的收入、费用概念而非狭义的概念,同时认为利润是广义的收入、费用要素配比的结果,因此没有必要单独保留利润会计要素,这样做可以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其主要思想就是否定扩展等式①②,在重新界定收入、费用概念的基础上保留扩展等式③。黄惠忠(2004)认为扩展等式①“收入—费用=利润”混淆了收入、费用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的界定,收入和费用均采用了狭义的概念,而将利润界定为一定期间的全部经营成果,因此“收入—费用”只能等于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因此扩展等式①显然不成立。黄惠忠(2004)还认为既然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恒等式,那么在等式两边加上收入、费用或者在等式右边加上利润则会破坏等式的平衡关系,除非“收入=费用”或者“利润=0”,显然扩展等式②③不成立。其主要思想认为扩展等式①②③均不成立,应该在借鉴国外通行做法的基础上改进现有扩展等式。肖小凤、沈辉(2005)认为,按照业理论(propertytheory)的基本思想,收入、费用本身就是属于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同时由于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任何时点均成立,因此扩展等式①②③不具有普遍意义。另外,他们认为以企业实体理论(equitytheory)为基础的扩展等式③也与现行会计实务不相吻合。因此,他们对于扩展等式①②③予以完全否定。

2、会计基本等式拓展论

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企业主体理论(equitytheory)为基础,反映了市场经济中明确产权关系的要求。“会计基本等式是实体理论和法人财产权的直接写照”(朱学义,1999),该会计等式以其科学性而流传于世。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持会计基本等式拓展论的学者认为会计基本等式应该反映这一变化对会计变革的要求。

刘国武、陈少华(2004)认为企业同时创造了知识资本和知识资源价值,它是知识企业内部知识资本产权与法人产权主体进行交易的结果。从会计理论的角度讲,知识资本所有权人要分享知识资源价值的增长量,即“知识资产=知识资本所有者权益”,因此会计基本等式就应该拓展为“财务资产+知识资产=财务债权人权益+知识资产所有者权益+财务所有者权益”。杨政、董必荣、施平(2007)认为应建立与智力资产产权特征相适应的利益相关者会计模式,会计基本等式应拓展为“资产=物质资本所有者权益+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等”。持拓展论观点的学者主要主张将智力(知识)资本所有者权益纳入会计等式,从而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计量的要求。

3、“民本经济”条件下会计等式变革

“民本经济”的概念最早由湖北的严炳洲在1996年出版的《民本经济论》中提出。在此基础上,高尚全将“民本经济”定义为“以民为本,民存、民营、民享的经济,与以官为本的经济有很大的不同”。朱学义(2007)则进一步扩充了“民本经济”的内涵,提出“民本经济”应该是“源本、资本、富本”的经济模式,认为“民本经济”是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民本经济”思想的基础上,朱学义提出了会计基本等式变革的内容即“资产=负债+民众资本”,同时对民众资本进行了进一步分类。

表1民众权益内容明细表

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综合归类1综合归类2

民众

资本国有资本公有资本物本

股东资本或股本

法人资本转移资本

个人资本民有资本

外商资本

智力资本智本

该会计等式变革的思想侧重于体现“民本经济”的要求,在会计等式中突出了“民众权益”这一重要概念。

4、行为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等式变革

美籍日本会计学家精品井尻雄士在对复式簿记探索的基础上,创造了三式簿记这一具有革命意义的记账方法。“资产—行为—权益”三维簿记模式,指的是在原有的“资产—权益”二维簿记模式基础上引入第三维向量—“行为”,从而形成了全面反映价值运动信息的行为会计理论基础。行为会计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会计变革的一个重要导向。徐国君(2001)认为与复式簿记“资产=权益”不同,三式簿记加入了行为这一要素。因此,在行为会计模式下,行为成为与资产、权益并列的第三维要素,并与第一维资产、第二维权益保持金额上的对应关系。因此在行为会计模式下构建“资产=行为=权益”这一立体等式,可以全面反映企业价值运动。行为会计作为一种对传统会计模式变革的有益探索,可以为未来的会计系统发展带来一些启发。三、会计等式变革研究评析

朱学义(2007)认为进行我国会计等式变革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变革不是对原有会计等式的否定,而是一种“扬弃”;(2)变革要密切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3)变革要反映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管理的要求。本文将以以上三个原则为出发点,对上述会计基本等式和扩展等式变革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评析,进一步探讨会计等式变革的方向。

会计扩展等式否定论主要从会计要素概念界定不清晰、扩展等式与基本等式相矛盾的角度,否定扩展等式的科学性,并建议取消令人费解和迷惑的扩展等式。这种观点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学性,但笔者认为完全否定扩展等式存在的必要性在认识上存在偏颇。否定论忽略了动态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于全面理解企业的资金运动规律和把握会计信息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充分吸收扩展等式科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重新界定收入和费用的概念、深入剖析动态会计要素和静态会计要素的关系等,也就是遵循前述“扬弃”的原则。

会计基本等式拓展论和“民本经济”条件下会计等式变革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传统的会计基本等式,对资传统的资产和权益概念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基本等式拓展论将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所有权纳入了会计基本等式,“民本经济”的会计等式将民众权益进一步区分为公有资本、转移资本和民有资本。这两种变革思想均是对会计基本等式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我国现有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特征,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但从本质上来看二者均没有脱离“资产=权益”这一传统会计等式的思想。笔者认为,上述两种变革思想对于构建当代经济条件的会计等式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行为会计在思想上突破二维簿记模式,建立了“资产=行为=权益”的三维簿记模式。这一全新的会计等式从立体角度反映了企业价值的变动信息,颠覆了传统的复式簿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发展的方向。但由于行为会计的理论还不够成熟,一些问题如经济行为的确认标准、经济行为的分类、经济行为的价值标准等都难以解决,因此行为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等式在现阶段还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推广。

三、当代经济条件下我国会计等式变革的构想

综合上述会计等式变革的主要思想,笔者认为由于行为会计模式短时期内还难以成为主

流的会计模式,因此本文构建的会计等式仍建立在传统的复式簿记模式之上。由于经济环境以及经济特征对会计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笔者所构建的会计等式体系充分考虑了知识经济和“民本经济”对会计变革的要求,以及现代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技术的要求,笔者认为新的会计等式体系应涵盖以下内容。

静态会计等式:

财务资产+知识资产=债权人权益+财务资本所有者权益+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a1

该会计等式应该成为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的基础等式,其中财务资本所有者权益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民众资本所有者权益(主要是指个人资本、外商资本)和实体资本所有者权益(除民众资本所有者权益以外的财务资本所有者权益,如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等),在会计核算中可以作为二级科目设置。该会计等式完整体现了知识经济和民本经济条件下资本来源的多样性,对提供更完善和有价值的信息具有积极作用。

动态会计等式:

(净)利润=收入—费用………………………………………………….a2

财务资产+知识资产=债权人权益+财务资本所有者权益+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期间损益………………..a3

等式a2中对收入的界定采用狭义概念,即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等式a2对于费用的界定采用广义的概念,即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价值牺牲。笔者认为,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损失应该属于费用的一部分,而利得作为损失的抵减项目也应该纳入广义费用得范畴,如财务费用就是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支出、利息支出等相抵减后的净额、汇兑损益是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相抵减后得净额等等。因此,可以认为广义的费用等于狭义的费用加上利得和损益相抵减后的净额,即“广义的费用=狭义的费用+利得—损失”。上述对于收入、费用概念的界定可以保证等式a2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该等式反映了动态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构成利润表的基础平衡等式。等式a3反映了动态会计要素对静态会计要素的影响,企业通过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所形成的经营成果必然会同时影响企业的资产和业益,等式右边的净利润本质上就是财务资本所有者权益和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即“利润=财务资本所有者享有的期间利润+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的期间利润”。所以,如果将利润分别归入财务资本所有者权益和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那么等式a3就和等式a1相一致,动态等式转归为静态等式。显然,所有的会计要素都会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应该以发展的观点来全面看待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笔者认为上述会计等式a1、a2和a3构成一个完整的复式簿记会计等式体系,符合会计等式变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参考文献

1罗飞,唐国平•财务会计要素及其体系新论•会计研究,2000;7:33-36

2朱学义•论会计实体理论与法人财产权•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9;4:44-47

3朱学义•论基于民本经济下的会计改革•当代财经,2007;3:102-107

4徐国君,熊杰•论簿记法的创新•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40-45

5肖小凤,沈辉•会计等式理论争鸣回顾及结论•财会月刊,2005;12:58-59

6刘国武,陈少华•会计等式的演变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7:61-64

7杨政,董必荣,施平•智力资本信息批露困境评析•会计研究,2007;1:15-22

8黄惠忠•对三个流行等式的异议•财会月刊,2004;B6:80

9刘璇,江群,江南•对会计等式的再认识•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7;2:37-40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3

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学习要求

备注

1月

1、四中全会内容

2、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3、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4、学习领会新年贺词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2月

1、《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2、学习领会关于脱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3、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

4、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3月

1、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2、学习疫情防控先进人物事迹

3、学习疫情防控知识

4、学习网络安全法,抵制网络谣言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4月

1、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相关论述

2、行风建设党课学习

3、学习新修订的《宪法》内容

4、学习新党章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5月

1、《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

2、学习秸秆禁烧文件精神

3、观看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4、重温“五四”百年青春寄语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6月

1、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课学习

3、学习领会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的重要论述

4、学习《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7月

1、中国共产党党史

2、学习领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党99周年的讲话精神

3、学习扫黑除恶相关文件精神

4、观看反映革命斗争史的影片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8月

1、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3、学习领会关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重要论述精神

4、学习领会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9月

1、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学习领会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3、学习领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

4、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10月

1、学习党章

2、学习领会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3、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

4、学习建国71周年讲话精神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11月

1、《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2、学习领会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3、学习领会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论述

4、学习廉政教育通报的典型案例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月四篇

12月

1、学习五中全会精神

2、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条例》

3、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

4、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集中学习或自学

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4

中国人爱讲面子,受传统道德礼仪的熏陶。爱面子本来是件好事,说明人懂得自尊自爱,然而,中国人的面子往往会走到极端,多和排场、虚荣心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一个希望小学的建成本是一件好事,解决了贫困农村学生的上学问题,然而村领导却要大做“面子”文章,欲为自己挣足面子。却不知,挣回那面子的7万多元是一个农村家庭的几年收入或又可以添置多少文具桌椅。笔者认为,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这种摆阔、虚荣的“面子观”危害至深,应当摒弃。

在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这种“面子观”造成的资源和经济的损失无以计数。大到国家经济建设,小到家庭个人生活问题无不被这种虚荣的“面子观”所充斥着。本是高尚无瑕、天作之合的婚姻,却要拿豪华轿车来充当门面。殊不知,几十辆豪华的轿车不但造成了经济的浪费,而且还辱没了婚姻的真谛。本是急需发展、经济落后的小城市,市长和书记却要拥有远远超过需要的办公室。殊不知,这豪华舒适并且“会议室”般的办公室不但不能提高领导为人民服务的效率,而且还滋生了享乐腐败的作风。

如何要面子,需要怎样的“面子观”,前人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接受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时,记者见桌子上放着一支派克牌钢笔,便不怀好意地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笑了笑说:“提起这支钢笔,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抗美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想拒绝,哪知那位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生产的这支笔。”民主人士梁漱溟是当代的大儒,妄想利用他来批林批孔,可梁老只批林,不批孔,面对“”的,他正气凛然地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次答记者问,涉及到国家的面子问题,但是委婉含蓄地回答了美国记者的问题,保全了国格,又讽刺了美国。梁漱溟也用自己的人格保全了自己做为当代大儒的颜面。可见,要得到“面子”上的光荣,靠的是智慧和高尚的人格,而非铺张浪费造就的大排场。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5

答记者问认为,条例关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第49条2款)应当被解释为“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能按照条例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不应当被解释为排除了医疗机构对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侵权的赔偿责任。不应当认为条例该条款的规定与民法通则关于人身侵权民事责任的原则规定(民法通则第106条2款)相抵触,因为作为行政法规的条例“不可能与民事基本法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上述见解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条例第49条第2款规定的含意,二是条例的该项规定没有违反民法通则的理由。笔者认为,答记者问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也都是不妥当的。

1.答记者问对条例第49条第2款所作的解释,并不符合条例的原意

基于下述情况,①不仅条例的该项规定含意明确,既没有附加限制性条件,也没有设置例外情况,而且无论条例自身还是条例的制定史,都没有迹像表明,条例关于医疗事故的定义是在意识到两类医疗过失侵权案件论的情况下作出的或者是以两类医疗过失侵权案件的区分为理论前提的;②条例制定史显示,在条例起草者看来,条例关于医疗事故的定义在外延上已经扩大,包括了应当赔偿的医疗过失侵权引起的损害,在医疗事故损害以外不存在应当赔偿的医疗过失侵权损害;条例关于赔偿的规定是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基本原则作出的;③条例的制定目的之一是保护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条例第49条第2款规定的原意,是排除医疗机构在其医疗行为被认定为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下对患者方承担赔偿责任的可能性,以此来保护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www.133229.com如果答记者问仅仅将该条款规定的含意解释为“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能按照条例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那么也许算不上违反条例的原意。但是,答记者问却从该条款的规定进一步推出了医疗机构“仍有可能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的结论。这一结论显然违反了条例的原意,有强加于人之嫌,是没有说服力的。事实上,答记者问为了证明条例第49条第2款没有违反民法通则的基本精神,对该条款作了不符合其原意的解释[42]。

2。答记者问关于“作为行政法规的条例,不可能与民事基本法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的论断本身就是根本错误的,甚至是违反宪法的。以其为据,当然不能证明条例第49条第2款符合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的侵权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

在这里,答记者问不是直接回答(更不用说阐明理由)条例49条2款到底是否与民法通则106条2款相抵触的问题,而是特别突出条例作为行政法规的地位,从行政法规不可能违反作为其上位法的法律这一根本脱离实际的因而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前提出发,极其武断地作出了条例不可能违反民法通则基本原则的判断。笔者实在难以相信,这一论断竟会出自于最高法院的一位法庭负责人之口,并且是通过答记者问这种带有浓厚官方色彩的形式出现在最高法院的机关报上(因而使人们不得不将其视为最高法院的见解)。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保障宪法的最高性和国家法制统一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立法法明确赋予了最高法院请求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查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法律适合性的权力。宪法之所以要建立以宪法保障为中心的制定法审查制度,是基于下位法存在着违反上位法甚至宪法的现实可能性。立法法之所以要充实宪法所确立的制定法审查制度,将法规审查请求权赋予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是因为我国已经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下位法违反上位法的现象,宪法的权威和国家法制的统一已经受到了诸法乱立的严重挑战,而宪法设立的审查制度由于缺乏具体程序和起动装置又难以有效地应付法制混乱的严峻现实。答记者问根本无视我国法律体系中存在的下位法违反上位法的现实可能性,根本无视立法法赋予最高法院法规审查请求权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十分轻率地以条例是行政法规为由,作出了条例不可能与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的论断[43]。无庸质疑,这一论断是完全错误的,根本不能成为证明条例第49条第2款符合民法通则106条第2款的正当理由。

(第一部分注释)

[1]“区别不同类型分别适用法律”之语引自《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答记者问》(以下简称答记者问),是答记者问对最高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精神所作的概括,而非通知中的用语。尽管答记者问的这一表述至少在字面上与通知中的有关表述存在不同之处(比如,对条例,通知仅用了“参照”一词,而答记者问则用了“适用”一词,并且强调“应当优先适用”,还把优先适用条例解释为就是通知所说的“参照条例”,在二者之间画上了等号),笔者不得不怀疑答记者问是否确切地解释了通知的精神。但鉴于答记者问所具有的权威性(后注2),笔者在本文中姑且将其对通知的精神所作的解释视为符合通知的原意,反映了最高法院在医疗案件审理的法律适用问题上的立场。

[2]人民法院报记者王连印《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答记者问》,2004年4月10日人民法院报第1及第3版。由于答问人是以最高法院民一庭(该庭负责审理最高法院管辖的医疗纠纷民事案件和起草涉及该类案件审理的法律适用问题的司法解释)负责人的身分回答最高法院机关报记者的提问,所以答记者问被认为具有官方性质。它不仅是我们据以理解通知精神的权威文献,也是我们据以评价区别不同类型分别适用法律这一原则是否具有妥当性的重要素材。

[3]附加几点说明。

(1)卫生部根据条例的授权制定的《医疗事故标准》也是与此问题的处理有关的实体法规范。

(2)关于医疗损害民事责任的法律构成,我国民法理论上存在两种见解(显然是受到一些大陆法系国家民法理论的影响),一种是侵权行为构成论,一种是合同不履行(或曰债务不履行)构成论。两种构成论似乎都能成立,不仅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和第119条(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而且第106条第1款和第111条112条(关于债务不履行责任的规定),都有可能被视为医疗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实体法上的依据。不过,我国民事审判实践和最高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似乎倾向于将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统一地理解为侵权责任。本文所讨论的答记者问也是如此。笔者鉴于,①在存在这类议论的大陆法系国家(比如德日),合同不履行或债务不履行构成论的提出的主要目的原本是为了减轻原告的举证负担(即在采用侵权行为构成论的场合,原告应当承担证明医疗侵权成立的责任,在采取债务不履行构成论的场合,被告应当承担医疗债务履行的证明责任);②我国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经就医疗侵权案件的举证责任作出了有利于减轻原告举证负担的规定(即规定被告对其医疗行为没有过错、与损害后果没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从而使债务不履行构成论失去了其主要的实际意义;③一般而言,关于两种法律构成的议论对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实体处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实际意义,所以在本文中不再言及两种法律构成论的问题,只从侵权责任构成论的角度展开议论。

(3)现实中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所涉及的医疗致害行为多种多样,对其中某些行为,如适用民法通则,未必能从法律上恰当地解决损害赔偿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应当根据该致害行为的法律性质,选择适用相应的法律。比如,医院配售或使用伪劣假冒药品或器具材料(比如某医院对十几位心脏病患者植入劣质无牌号心脏起搏器)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法院可考虑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以下是笔者就这些规定的意义和射程范围、与条例的比较、与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关系等问题所作的若干说明。

(1)上述规定是作为法律、作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则对侵害他人身体导致伤害或死亡的民事责任所作的基本规定,除非存在特别法(限于法律),当然适用于包括医疗侵权在内的所有侵权的民事赔偿责任的认定。

(2)第106条第2款采取了概括主义,是一个包括性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过错侵害他人人身的,无论该侵害行为发生在什么生活领域或具有什么特殊性,行为人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过错侵害患者身体导致伤害或死亡的,当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换言之,医疗侵权赔偿责任的发生,不应当以系争医疗过错行为构成条例所定义的医疗事故为条件。

(3)第106条第2款中所说的“过错”,包括过失和故意这两种情况。作为侵权一类型的医疗侵权,其民事责任的构成也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在主观要件方面,既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故意。条例所规定的构成医疗事故的侵权限于过失(条例第2条),不包括医疗上的故意侵权。

(4)第119条列举的赔偿项目虽然很有限,但由于是不完全列举,所以现实的医疗侵权所引起的该条规定未列举的损失也有可能(虽然未必)被法院认定为应当予以赔偿的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条例列举的赔偿项目较民法通则第119条所列举的广泛,但由于条例所作的列举是完全列举,没有扩张的余地,所以在确定赔偿范围时,适用民法通则较之适用条例,在存在条例规定的赔偿范围以外的损失的情况下,对医疗事故受害者的救济而言可能有利。比如,民法通则第119条虽然同条例第50条一样未列举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但在适用民法通则的场合,因医疗事故导致残疾的患者,其本人有权就其因残疾而丧失的收入获得残疾赔偿金;因医疗事故导致死亡的患者,其亲属(作为继承人)有权就患者因死亡而丧失的收入获得死亡赔偿金。在适用条例的情况下,则得不到这两种赔偿。

问题在于,民法通则第119条没有列举精神损害抚慰金,而条例列举了精神损害抚慰金。如果适用民法通则而不适用条例,是否意味着被害人不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因而对被害人的救济反而不利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对民法通则第119条如何解释。理论界较为流行的意见似乎是,民法通则第119条在事实上排除或否定了精神损害赔偿(比如,杨立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释评》.cn中国民商法律网.民事法学.学者论坛)。这类意见的理由大致如下。①民法通则制定史表明,起草当时,被理论界和法律实务界意识到的精神损害的民事责任问题主要存在于名誉权等精神性权利的救济方面,当时主流的见解似乎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用赔礼道歉的方式来解决精神损害的救济问题比较合适(尽管最终成立的民法通则,在其第102条将赔偿损失规定为名誉权侵犯的民事责任的形式之一)。至于侵犯身体造成伤害或死亡导致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问题似乎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的注意或关心。②民法通则第119条没有列举该项损失的赔偿。③民法通则第119条尽管采取了不完全列举的方式,但由于其列举的赔偿项目在性质上是侵权所引起的财产损失,因此在解释上难以将精神损害这种非财产性质的损失作为无名损失归入该条所规定的赔偿范围之内。不过据笔者观察,在这个问题上,法院判决的立场似乎并不一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起草条例的卫生部认为,民法通则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金,所以(在条例实施以前的医疗侵权赔偿案件的的裁判中)法院判令医疗机构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因而是不合法的。后注5,卫生部汇报。

笔者认为,①即使民法通则制定当时的国情确实如当时的主流见解所认识的那样(笔者并不认为所谓的主流见解对当时国情的认识是正确的,并不认为主流见解对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采取消极态度是符合当时的民心的),国情也是会改变的,事实上有关国情确实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权利救济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需求明显增长;社会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认同程度明显增长)。因此,我们对所谓的主流见解应当作出这样的理解,即她尽管认为在当时的国情下未必有必要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但她并不否认随着国情的变化,法院可以根据侵权案件的实际情况,依据民法通则所体现的侵权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采用金钱赔偿的方式对精神损害进行救济。②在论及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在法律上的许容性的问题时,应当考虑民法通则所体现的民事赔偿的基本原则和社会正义的要求,而不应当拘泥于第119条的规定。③以第119条未列举该项损失的赔偿为由,断言第119条否定该项损失的赔偿,或以列举的赔偿项目是经济性损害为由,把该条未列举的项目说成只能是经济性损害,似乎是没有充分说服力的。④民法通则的立法史并不存在任何迹像,表明民法通则第119条未明文列举精神损害抚慰金意味着否定或排除该项目。⑤最高法院制定的精神损害赔偿解释明确表示该解释以民法通则为根据,表明最高法院认为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符合民法同通则的基本原则。⑥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即使是在大陆法国家,法院也往往通过判例承认民法典没有明文规定的,但根据民事赔偿的基本原则和社会正义的要求被认为应当赔偿的某些损害。我们不应当以民法通则第119条没有明文规定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为理由,束缚法院的手脚。综上所述,尽管民法通则确实存在不明确之处,它的有关具体规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定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但根据她的基本精神,在审判实践中,作为对民法通则第119条的合理解释,承认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是可能的也是妥当的。

如果人们同意笔者的上述意见,那么就应当认为,即使最高法院没有制定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在医疗侵权的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方面,对被害者的权利救济而言,适用民法通则也比适用列举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条例有利,因为条例对该项赔偿的数额作了低标准的限制,而民法通则体现了实际赔偿原则(如下所述)。

(5)由于民法通则第119条没有对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和金额计算标准作出限制性规定,所以人们大都认为该条规定采用了实际赔偿的原则。判决的立场似乎也大都如此。条例对赔偿项目和部分项目的金额作出限制,所以人们一致认为条例采取了限制赔偿的政策。这被人们视为条例与民法通则在赔偿问题上的基本区别。

不过,我国民法通则所体现的实际赔偿原则在法律上到底意味着什么,似乎是个未必完全清楚的问题。不少文章把实际赔偿原则说成是“损失多少赔多少”。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虽然似乎通俗易懂,但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它过于简单化了。事实上,法律上的赔偿对象或赔偿范围是立法者(或司法者)根据一定的政策考虑所确定的,它未必与事实上的损失即实际损失相一致。从比较法上看,不受限制的赔偿制度大概是不存在的(在英美侵权法上,损害赔偿的范围受到预见可能性的法理的限制;法国民法则实行限制赔偿原则;即使在实行完全赔偿原则的德国法上,赔偿范围也受到相当因果关系的法理的限制;在历史上受到法德民法影响的日本民法,在解释论上,赔偿范围也被认为是受到某种法理,比如相当因果关系的法理或保护范围的法理的限制的)。简单地把我国民法通则所体现的实际赔偿原则说成是损失多少陪多少,并不符合民法通则的精神和民法通则的制定史,也不符合我国民事审判的实践(此外,损失多少赔多少的说法,对于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似乎也是不适宜的。因为精神损害本身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用金钱来计算的。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的数额完全是法官根据有关案情和社会的通常观念作出的裁量性的判断)。

笔者在本文中将条例第50条所体现的赔偿政策说成是“限制赔偿政策”,仅仅是相对于民法通则第119条而言的。仅仅是指条例规定的赔偿范围实际上小于民法通则;条例对部分赔偿项目作出了低标准的数额限制,民法通则未作出这样的限制。并不是说根据民法通则的实际赔偿原则,任何能够证明存在的事实上的损失都能得到赔偿。

(6)最高法院的精神损害赔偿解释明言以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的规定为根据。但有种意见认为,精神损害赔偿解释与其说是在解释民法通则的适用问题,还不如说是在事实上修改了民法通则所确立的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创造了新的赔偿法规范,因而它的制定超越了最高法院的权限。如前所述,笔者并不这样认为。

(7)最高法院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同样明言以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的规定为根据。该解释规定了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等民法通则第119条没有列举的赔偿项目。大概由于这些项目在性质上是经济性的,所以一般认为它们属于民法通则第119条所可以容纳的损失项目,该解释将它们明确纳入赔偿范围符合民法通则第119条所体现的实际赔偿原则。但是,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毕竟也限制了赔偿范围和部分赔偿项目的数额。虽然其所作限制在程度上明显宽于条例,但与条例一样,也存在是否符合民法通则第119条所体现的实际赔偿原则的问题。不过人们对此似乎并不在意。

[5]条例与其前身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际上是与地方政府制定的办法实施细则)相比,不仅增设了赔偿项目而且提高了赔偿标准。见《卫生部就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修订向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员会所作的汇报》(以下简称卫生部汇报。该汇报是笔者所见到的唯一的条例制定史文献)。

[6]有的文章将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所规定的死亡赔偿金理解为对死亡引起的精神损害的抚慰金,并将其与条例规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加以比较(认为前者远高于后者)。但是,只要看一下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和死亡赔偿金的规定就会发现,该解释所规定的死亡赔偿金并不是对被害人死亡所引起的近亲属精神损害的抚慰金,而是对被害人死亡所引起的被害人自身在继续生存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的财产利益(收入)的损失的赔偿金(当然,赔偿请求权的主体不是死者本人,而是死者的继承人)。请见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就该解释所作的答记者问中的说明,人民法院报2003.12.30.第3版。

[7].cn中国民商法律网.民事法学.学者论坛、医疗法律专门网上有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另外,中国私法网、卫生法学网和健康网上也有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8]这方面的文章似乎不多,议论大多也很简单。比如,张新宝《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cn中国民商法律网.民事法学.学者论坛。在此附带指出一点,在批评条例有关赔偿规定的部分文章中,某些议论是不确切的。比如,署名许先明黄金波的《略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缺陷》(出处同上)认为,条例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标准的规定,与最高法院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10条第1款)关于确定有关赔偿金的根据因素的规定存在冲突;而且,其中的死亡抚慰金标准远远低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标准(前者的上限仅为6年的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而后者与丧葬费合计的总额却高达上年度国家职工平均工资的20倍)。但是,如果该文作者注意一下《解释》第10条第2款的规定,也许就不会把这种所谓的“冲突”当回事了;如果能再确认一下《国家赔偿法》所规定的死亡赔偿金的性质,也许就不会作这种比较了。

[9]条例的起草机关卫生部持这一见解。前注5卫生部汇报。该汇报指出,此次修订,要“将现行的医疗事故的一次性经济补偿制度改为民事损害赔偿制度”,“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建立医疗事故的赔偿制度”。不过,笔者认为,卫生部的这一说明是不能成立的。正如本文三所分析的那样,条例关于赔偿问题的规定存在严重违反民法通则体现的实际赔偿原则之处。

[10]比如,杨立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新进展和审判对策》,.cn中国民商法律网.民事法学.学者论坛.。

[11]同前注。

[12]前注5,卫生部汇报。

[13]答记者问共包括如下六项答复意见。(1)医疗纠纷案件应当区别不同类型分别适用法律;(2)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其他医疗侵权应当适用民法通则;(3)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应当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4)完善医疗风险分散机制,促进医学科学技术进步;(5)正确认识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倒置;(6)司法正义的目标是人权保障和医学科学发展双赢。其中第5项意见超出了答记者问的主题范围,与本文的主题亦无关系,所以本文对其不加以讨论。

[14]关于经济补偿问题, 办法仅在其第18条作了如下规定:“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根据事故等级情节和病员的情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补偿标准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医疗事故补偿费,由医疗单位支付给病员或其家属,病员及其家属所在单位不得因给予了医疗事故补偿费而削减病员或其家属依法应该享受的福利待遇和生活补贴”。

[15]卫生部副部长顾英奇就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答记者问(1987.7.13)。答记者问指出,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单位,对病员或其家属“给予以一次性经济补偿,而不是赔偿,同时病员因医疗事故而增加的医疗费用由责任单位负责支付。由于医院是福利性质的事业单位,卫生事业经费有限,医疗尚未按成本收费,事故保险金也未解决,又无专项补偿经费拨款,因此医疗单位不能全面承担病员医疗事故的损失”。

[16]有的学者解释说,因为办法对损害赔偿标准规定过低,不能保障受害人的权利,违背了民法通则的精神,所以最高法院在复函中提出了适用民法通则和办法的原则。如果适用办法的补偿标准能够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就适用办法,如果适用办法不能全部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就适用民法通则第119条。见前注10杨立新。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显然是与最高法院在复函中所表达的见解相矛盾的。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院在复函中对办法的评价与办法的起草者和解释者卫生部先前已经表明的观点有明显的矛盾之处。见前注15卫生部副部长答记者问。十五年后,卫生部又在事实上否定了最高法院在复函中对办法的这一评价。卫生部汇报承认,“办法规定的一次性经济补偿与民法规定的损害赔偿不完全一致”,表示要“将现行的一次性经济补偿制度改为民事赔偿制度”,要“根据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建立医疗事故的赔偿制度”。见前注5卫生部汇报。

[17]在笔者看来,似乎第三种推测是能够成立的。因为笔者不太相信最高法院真的认为办法与民法通则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18]前注5卫生部汇报。

[19]历史已经证明,最高法院提出的并用原则在审判实践中有时是根本行不通的。地方法院有时不是抛开民法通则而适用办法和实施细则,就是抛开办法和实施细则而适用民法通则(一些认为办法与民法通则不一致的地方法官,搬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这一宪法规定的原则,“片面地”执行并用方针,将民法通则和办法的“并用”变成了民法通则的优先适用,在事实上排除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作出了不少令办法的起草者卫生部和办法的坚决执行者最高法院不能容忍的赔偿金额高得离谱的判决)。如果说前者也许符合最高法院的真正意愿,那么就应当说后者是最高法院所始料未及的,是违反最高法院采取并用原则的初衷的。笔者推测,并用方针的失败是导致最高法院在条例时代排除民法通则,采取单独适用条例审理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20]笔者曾想起了行政诉讼法关于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52条),“参照”规章(53条)的规定及学者们对“参照”的含义所作的近乎一致的解释,试图从那里找寻有助于理解通知中的“参照”含义的线索。结果失败了。笔者从答记者问中得到的启示,见前注1。

[21]两点说明。

(1)关于上述原则所解决的裁判问题的范围

任何案件的审理都包括两个实体意义上的法律适用问题。第一个是关于定性标准的选择问题,第二个是关于处理标准的选择问题。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审理也不例外。首先,法院必须确定选择什么“法”作为定性标准,来判断系争医疗行为的法律性质(如果选择民法通则第106条作为定性标准,那么法院只能得出系争医疗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结论。只有选择条例第2条作为定性标准,那么才能得出系争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结论)。只有在得出了定性结论的情况下,法院才面临着选择什么“法”作为处理标准的问题。本文讨论的最高法院所提出的法律适用原则,从通知对该原则的表述来看,其射程范围只涉及第二个问题,即处理标准的选择问题,未涉及第一个问题,即定性标准的选择问题。从此意义上讲,把该原则称为医疗侵权纠纷民事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原则未必确切,称为医疗侵权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原则才恰如其分。

(2)关于条例在医疗侵权纠纷案件审理的法律适用中所处的实际地位

那么,最高法院事实上就医疗侵权案件的定性标准采用了什么法律适用原则呢?人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既然最高法院就处理标准问题提出的法律适用原则是以系争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定性结论为前提的,而系争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判断又只能以条例第2条为标准才能作出,所以在定性标准的选择问题上,最高法院必然要求选择条例。据此,法院在判断系争医疗行为的法律性质时,必须以条例为标准,作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结论,如果认为构成医疗事故(包括几级医疗事故的认定),则定性阶段到此结束;如果认为不构成医疗事故,则法院以民法通则为标准,进一步作出是否是否构成侵权的结论(当然,也可以先以民法通则为标准,作出系争医疗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结论,如果认为构成侵权,再以条例为标准,作出该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结论)。要言之,在最高法院看来,条例不仅仅是通知所说的法院确定医疗事故引起的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而且是法院对系争医疗行为定性的必要法律依据,即答记者问所谓的“区分不同案件”的必要法律依据。

笔者的上述议论是想说明,由于最高法院在其通知中所作出的选择,条例在我国医疗侵权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方面取得了完全的支配地位。

[22]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最高法院的通知还是人身损害赔偿解释,都没有表明最高法院在理论上接受了这一定义。通知并未对医疗赔偿案件一词下定义,通知关于第二类案件的表述也未言及该类侵权的主观要件。那么,答记者问所作的分类到底是否与通知所作的分类相同呢?如前注1所述,鉴于答记者问的权威性,笔者在此还是作出肯定的理解。

[23]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8)。从比较法上看,这似乎可以说是我国民事证据法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不过,不少文章对这一规定的意义的阐述和法院对这一规定的运用似乎都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对此将在另稿《关于医疗侵权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问题》(近期发表预定)中加以讨论。

[24]笔者认为,就医疗侵权要件事实的认定和民事责任的判断而言,原本就没有必要在民法通则以外作出专门规定,更不应当以行政机关的自主立法的方式作出专门的规定。条例对医疗事故下定义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法院适用条例对医疗侵权民事案件的裁判而言是不利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请见本文四。

[25]这一推测是针对我国医疗侵权的法理和诉讼的现状而言的。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6

我本人出生在一个老报人家庭。父亲吴似竹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中央新闻社《大中华日报》主笔,因为信奉新闻自由,1929年,二十二岁时“下海”与同事陈铭德等人一道创办了《新民报》,家里的好几位亲戚,包括我的母亲邓季惺都曾在这家报社工作。这家报社也产生了赵超构、浦熙修等一大批“名记者”。直至1947年,因母亲在立法委带头反内战,人差点被抓,报纸也被迫停刊。新民报业集团是解放前中国最大的民营报业集团之一,其下属的“一报八刊”不仅深受社会各界民众的欢迎,也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呼唤民主与进步的中国新闻界的一支进步力量。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自然对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这一行当情有独钟。

我之所以关注新闻报道,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所从事的职业经济研究与新闻报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以事实为根据和面向现实的行业。所谓经济学,按照中国人的说法,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问。它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造福人民;它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是实证分析。这就是说,经济学家和新闻记者有一个相同的职业要求,即客观性,首先是“是怎样”,而不是“应当怎样”。

当然,虽说新闻记者和经济学家有很多共通性,但他们毕竟是不同的专业。真正的经济学家可能在理论分析上有所专长,但在对事件把握的时效性和表达方式上,新闻报道则更为一般民众所喜闻乐见。好的财经记者对经济政策的发言权甚至比经济学家们来得重要。当然,多数时候是大家从不同角度合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理论界离不开新闻传播界的支持。新闻传播界也离不开理论界的参与。这样的例子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屡见不鲜。譬如农村改革初期,大记者吴象的新闻调查文章《独木桥与阳关道》(1980年),所起到的号召作用并不比理论家们的长篇大论逊色多少。大家都还记得胡舒立《改革没有浪漫曲》(1993年)、王克勤《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2002年)、仲伟志《民营经济96小时》(2004年)等报道,这些文章对推动某些方面的改革起到了好的作用,也是日后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史的重要资料。

记者的长项就是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真实世界。如果失去探寻事实真相的强烈兴趣。记者的灵魂也就不存在了。但是,仅仅掌握了许多事实还不够。由于现象和本质常常是有区别的。人们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也往往有矛盾。因此,为了探究规律和寻求真理,就要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从现象来探究事物的本质,把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协调。

在政治利益和金钱利益这两种潮流的冲击下,有些媒体似乎出现了有违时代精神和传媒价值诉求的倾向:一种是采用貌似“用事实说话”的方式,用一些精心选择甚至编造的“事实”来“证明”早已规定好了的结论:另一种是以现象来掩盖本质,以炒作短期利益来遮蔽长期利益,以此来误导不明真相的大众。从这方面看。我很赞赏《经济观察报》倡导的理性、建设性理念,希望继续发扬光大。

任何形式的媒体,只要是第一手的有深度的观察、调查和报道。都会有读者,有市场。我十分推崇《强盗贵族》等普利策获奖作品。我也喜欢林达夫妇的《近距离看美国》、《带一本书去巴黎》、《西班牙旅行笔记》等系列书籍,这些书以通俗的笔调给我们传达了他们所看到的真实的西方世界。他们虽不是专门研究经济学的学者,甚至也没有从事过新闻记者工作。但他们的作品绝对是一流的普利策奖所谓的“非虚构类作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有一支富有活力的企业家队伍,也还将会形成以各类专业人员(白领工人)为主体的中产阶层和一个由进城务工务商的农民衍生而成的新市民阶层。他们对财经报道的需求将会成为新兴财经媒体的巨大市场。这些媒体服务于企业家,服务于专业人员,也服务于普通读者。它们当中的佼佼者已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走出了各自的成功之路。

中国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信息和学识的支持,因此,现在需要大批独立的、负责任的、建设性的财经记者。经济学家也应当学会面向媒体、面向大众。马克思晚年曾为美国《每日论坛报》写了一系列专栏文章;美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克鲁格曼都曾在《纽约时报》等媒体开设专栏。且影响巨大。他们所做的工作不是所谓的“宣传”,而是媒介信息和传播知识,而传媒正是他们能够发挥所长、造福社会的工作舞台。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7

还权于民:取消行政鉴证和重复登记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改革,应当进一步还权于民,尽可能地少一点行政干预,建立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行政机制。这样,行政必须适当分权于司法和公证。

首先,需要将我国行政活动中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登记或鉴证条件的各种行政制度完全取消,或纳入经济或民事主体自愿公证的范畴。例如,《合同法》仅规定了工商部门负责管理合同,并没有要求必须鉴证,各地工商局就应当取消合同鉴证这一违背《行政许可法》的行政行为;《建筑法》仅要求发放施工许可,各地建委就不能再要求建筑合同必须经建委鉴证,其中有一半公章都应当取消。

笔者主张,类似的行政机关鉴证要求,应一律改为由当事人自愿公证,以精简行政机构和减少行政鉴证错误赔偿,因为很显然,在合同把关上,经过司法考试的公证员要比工商或建委的工作人员更好;最高人民法院就曾批复四川省江油县工商部门合同鉴证错误负连带责任赔偿了受骗人。

其次,即使有行政登记的法律依据,一些重复的行政登记,也应当进行再清理,进一步在立法上精简行政。例如,收养子女以前并不必须民政登记,只由当事人自愿公证;1993年民政部起草《收养法》时加了必须登记,以致最终还要到公安部门才能上户口。结婚也有类似问题,大部分国家只要户籍官登记即可,唯独我国民政部另设婚姻管理司。2001年取消了不该取消的结婚体检,就认为是行政改革了。但依然是职能重复,百姓平添许多麻烦,行政效果反而差。笔者曾实地考察发现,结婚审查走过场,很多低龄婚、疾病婚、重婚、近亲婚照样没能避免发生。所以,建议取消专门的婚姻登记处,由户籍部门审查结婚收养。公安全国联网,方便审查,便于加强警民联系。当事人自愿公证也可。

再者,今后,民众自己能够自我管理好的事项,应尽可能地不再添新的行政登记项目。包括一些著名学者建议的公证法增加法定必须公证的项目,也应严格审查。要切实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模式。

取信于民:行政自觉接受公众公证监管

笔者认为,行政机关作为平等当事人参与的重大行政合同活动中,必须有中人实行监督。特别是它和行政相对人发生协商性行政关系或民事关系时,要自觉接受日常的监督和制约。这样,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目前,我国行政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矛盾。比如,国土局同时是土地出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又是合同的登记管理人;国资局同时是股份制企业出资撤资合同的当事人,又是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人。行政机关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现象,已经引发诸多纠纷,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严格说来,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要求任何市场参与人或合同当事人必须完全平等,哪怕实质上确实是国家把钱从一个抽屉拿到另一个抽屉里。笔者曾经接触过一则案例,某市政府为了收回一块风景优美的河湾地盖招待所,坚持让国土局认定原土地出让合同无效,开发者公益修好的河道白白捐赠给了政府。

笔者主张,对类似于“西安宝马案”的行政活动,也要进一步加强公证监督行政的制度,加重对违法公证处的处罚,使之不致流于形式,真正取信于民。2001年11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法定的政府代管房产拆迁时必须进行公证。这主要是由于政府代管的房产的所有权人不明或下落不明,被拆迁者拒绝搬迁,这时如果没有公众监督组织作为代表监督拆迁,很容易使政府机关各行其是,侵害代管房产的所有权人的权益。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公证程序欠科学,这些法定的拆迁公证也被当成了摆设。今后,公证法应借鉴一下他国经验,要求行政机关请公证人,必须请行政机关辖区以外其他地区的公证机构公证;公证错误,高额赔偿。

要完全取信于民,司法机关也需要接受监督。除了人大的监督以外,公众和社会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也是很必要的。据1998年7月24日《南方周末》报道,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在执行一桩房屋拆迁纠纷的判决时,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规定主动聘请该区公证处协助进行证据保全和登记拆迁财产,受到群众的称赞。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公证机构不但带有以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方式履行政府权力制衡职能的性质,也有直接监督国家审判机关行使司法和审判权的功能。

服务于民:科学定位公证机构性质

十六大以后,中央发出了“加强公证改革,使之更好服务于市场体系”的号召。目前,全国已有十几家公证处在做合伙制公证机构的尝试,是成功的。目前,公证法草案取消了原草案中关于公证机关定位为“行使国家证明权的社会公益性组织”的预案分析,笔者担心这可能会倒退到以前的纯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定位。所以,一定要认清公证机构的双重属性问题。

笔者认为,公证活动本质上具有监督管理和服务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公证作为公民自卫权和自我救济权实现的必要手段,它需要公证机关带有一定的社会服务组织的性质。同时,公证又是国家行使公证权,监督和间接管理社会的工具,公证机构又要履行政府执法部门的职能,带有国家机关的某些属性。公证机关这种双重身份的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为改变,肯定不利于公证事业和社会体制的稳定和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正是公证机构具有这种双重属性,才使得世界各国政府普通接受和建立公证制度,让公证机构承担其他机构无法(更能取得民众的信任)合适担当的职能。

公证法不能让公证机构“自杀”

笔者认为,国家证明权和公证监督权行使方式的改革应有一个度,使国家证明权行使的方式与本国国家证明权的职能相适应。否则,就不能实现上述目的,改革就会失败。

据笔者在法国专题考察所知,法国的公证事务所是半官方半民间的社会组织,公证人属于准国家公职人员。这是因为法国的公证制度产生于比较强调国家有序干预社会市场经济运作的大背景。

在美国,由于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公证人不是国家公职人员,而是部分执行社会团体职能的个体私人营业者。他们有权因提供服务而收取高额费用。公证人可由律师或其他职业者担任。其公证证明一般只对文书上的签名、盖章的真实性负责,而不对文书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美国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和环境,对国家证明权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其行使方式肯定与我国不同。所以,我国不宜采取类似美国的私人证明事务所的形式行使国家证明权。

关于法国的公证人业务的规定散见于民法、商法、公司法、家庭法,主要是不动产事务、公司成立、婚约、遗嘱等。它确保了国家对某些重要法律行为的有效监督,同时也保证了公证人具有稳定可靠的优厚收入。我国可以更多地借鉴法国的国家证明权行使方式。但是,法国公证人的素质相对来说比较高,我国在近期内难以普遍达到。再者,法国也不存在我国的边远山区或偏僻地区需要国家公证机构的问题。由此,我国宜以合作制或合伙制的公证处为改革的底线。否则,国家证明权的行使将会出现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8

一、不迷信经济学家

笔者对自然科学家无比崇敬,因为他们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等等也颇为景仰,因为他们繁荣了人类的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为人们提供了研究问题的方法等;对某些经济学家呢?很抱歉,虽然笔者采访过许多经济学家,但对这个群体确实没大有好感。美国有一本书《说谎者的扑克牌》,该书被公认是描写上世纪80年代华尔街文化的经典名作,作者迈克尔・刘易斯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他曾任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债券交易员,后来为《纽约时报》撰稿。迈克尔根据亲身经历,在书中披露华尔街的投行们聘用员工的标准,“当应聘者信心十足地说自己毕业于某某著名经济学院时,主持面试的考官们嘴角就露出不易察觉的轻蔑――在他们的眼里,学经济学的,都是一群吃白饭的饭桶。”华尔街著名投行的员工构成中,学经济学的不足一半。应用经济学(投资)的,却最瞧不起经济学家(或经济学专业),这不令人感到奇怪吗?无独有偶,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第一理财人”的著名投资大师彼德・林奇也告诫普通投资者,“不要相信专家的意见”。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学家们预测出来了吗?1997年的股市大崩溃经济学家们预测出来了吗?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学家们预测出来了吗?除了寥寥几人做出过似是而非的预测,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没有承担起“经济运行领路人”的责任。再近一点,2008年年底,在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和股市走势时,有90%的“首席”经济学家和基金经理预测“一二季度最惨,三四季度好转”,结果怎么样?一二季度中国股市涨得神气活现,经济学家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

为什么经济学家的预言往往错得离谱?笔者以为,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其给出的建议和意见准确而成为专家的,往往是因为事后的专业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超过常人。说白了,是“事后诸葛亮”做得到位。而我们急需知道的“究竟应该怎么办”,对不起,这不是经济学家的强项,他们的强项是分析原因和影响。

经济学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学科之一。经济学的问题,除了涉及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规律之外,还牵扯到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心理等等,最为不易。但经济学又是“门槛”最低的学科之一――只要能看懂“速动比率”、“现金流量”等几个财务数据,会分析几份统计报表,就能置办起一副不错的“经济学家”行头。要是再能来几句“亚当・斯密”或“凯恩斯”,那就更显功力了。一群醉心于发表学术论文,赶场子演讲拿出场费,在上市公司做“独董”领津贴的“经济学家”,能研究好什么经济问题?更可恶者,自己开公司,然后披着“经济学家”的外衣,向政府索要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向公众灌输有利于自己产业发展的观念(如房地产和股市行业),这样的“经济学家”实为窃国窃民大盗。

当然,笔者也无意于一篙打翻一船人。有一些经济学家还是认真做学问、认真搞调查的,像老一辈经济学家薛目桥,拿秤杆子到市场上亲自调查物价,就很让人敬佩。那是真正的经济学家,那才是我们采访要找的人。

笔者给年轻财经记者的建议是:在采访经济学家时,不必一听说对方是“某某家”就激动得满脸绯红,要认真考察他讲话的立场,特别注意分析他的观点所依赖的事实依据是否可靠。接受采访的人不一定非要有多大的名气,关键要说得有道理。著名人物在赴宴途中匆匆披露给你的三两个“精彩观点”,也许根本没经过他的大脑,你不必为此激动。当然,如果你只想使你的稿子因采访到了某著名人物而显得自己很了不起除外。

笔者建议,要特别重视对政府经济部门官员的采访。那些局长、厅长、会长们,原来就可能做过厂长经理;成为政府官员后,也天天跟企业、跟具体的事务打交道,他们掌握的情况可能更真实、更具体、更全面,从而更接近事物的真相。难度在于,这些人可能出于本部门或个人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告诉你真相,这就要看你的采访技巧了。

二、老老实实做新闻

不知是落伍还是怎么的,笔者看某些年轻记者写的稿子特别不顺眼,什么“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说”,什么“坊间流传的说法”等等,究竟采访到这位人士没有?谁说的?在哪说的?在什么地方说的?具体怎么说的?一概不清楚,有的只是一大堆似是而非的说法和含糊其辞的推理分析。

笔者“发自肺腑”地建议,一定要讲新闻良心,讲职业道德。你的稿子是给读者看的,人家看了你的报道,可能据此投资,可能据此安排自己的生产或消费,如果因为你胡编乱造的稿子造成读者的损失,你不觉得于心不安吗?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9

[关键词]经济生活;概念;关系;知识体系;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3-0055-01

在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这本教材最难教,也最难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而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经济生活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学好经济生活显得很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了学好经济生活要注意的问题,现概括如下。

一、区分经济学中的各种概念

经济生活中有很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混淆,在考试过程中容易出错。比如商品、货币和一般等价物,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和价格,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替代品和互补品,从众消费心理和攀比消费心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票和债券,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引进来”和“走出去”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这些概念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再结合具体的题例加以讲解,以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

二、弄清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

经济生活中各种概念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是正相关,有的是负相关,有的是无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迷失方向,在考试的过程中会错误百出。现将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关系总结如下。

1.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更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质量好的商品价格不一定高,物美也可以价廉。

2.单位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3.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4.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大。

5.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跌,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6.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减少。反之,会增加。(价格影响需求,价格与需求成反比。)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有利可图,企业会扩大生产,增加供给。反之,会减少供给。(价格影响供给,价格与供给成正比。)

一般说来,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需求影响价格,需求与价格成正比。)

一般说来,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供过于求,价格会下跌。(供给影响价格,供给与价格成反比。)

7.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出国留学、旅游,有利于对外投资。反之,人民币贬值不利于进口,出国留学、旅游,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口,吸引外资。

8.人民币升值,国内商品价格下降;人民币贬值,国内商品价格上涨。

三、构建经济生活的知识体系

首先,要求学生一定要熟悉教材的目录,熟记单元标题、课题乃至框题,学会根据目录回忆教材的内容。这是因为在近几年的高考及各种模拟考试中,很多试题直接用单元标题、课题、框题作为考试范围,有很多学生因为不熟悉教材目录,而出现漏答、错答,甚至答非所问的现象。

其次,要求学生一定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么粗枝大叶随便把书翻一遍,看完一点效果都没有;要么从头到尾把书背一遍,背得很累、很痛苦,效果却不好。榇耍笔者要求学生在每一单元学习结束之后,自己总结,画出该单元的知识网络构建图,然后按照网络构建图去回忆课本的内容,这样做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很多。

国民经济学笔记篇10

逐步壮大的it产业规模和稳定增长的it应用市场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性发展环境,如何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下精确解读it产业大势,如何理性选择企业的创新战略,如何在细分市场领域构建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日益成为it企业必须面对的关键命题。

信息产业是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与服务的产业,是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与信息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总称。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新型计算与网络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等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我国已经进入数字化变革的时代,一个以it为主导的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行业、社会生活全面融合的时代已经来临。

2006年中国it消费品市场全景分析

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仍是拉动全国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制造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比重分别为12.4%和9.2%。其中增加值增速为26.7%,高出全国工业平均增速9.5个百分点,对全国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13.2%。it消费品作为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主导产品,在2006年呈现迅速发展的局面。

供给稳定增加,厂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逐渐弱化。

2006年,电子信息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296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电子计算机制造业2317亿元,同比增长20%。如图1,产业发展稳定,上半年工业增加值较下半年同比增长快2到6个百分点。但是产业以低成本优势实现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由于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而受到冲击。煤电油运供应形势日益紧张制约了产业的规模扩张;钢材、有色金属和其他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升,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了全行业效益的增长。随着生产要素和人力成本不断提高,沿海地区主要依靠出口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及加工工业企业,效益明显下滑。另外,我国周边地区及国家日益重视产业发展,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我国市场供给发展形成巨大竞争压力。

图1:2005-2006年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

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增速保持平稳发展。

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需求不断攀升,实现销售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25%。上半年经济快速增长,而下半年逐步转向平稳发展。2006年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始终保持在30%左右,进入第三季度以后,逐月累计完成销售收入增速分别为26.6%、25.4%、25.6%,呈现出放缓的趋势。

图2:2005-2006年电子信息工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

市场上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厂商赢利空间日益缩水。

如图3,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利润总额1421亿元,同比增长30.7%。由于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在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元器件行业竞争加剧带动整机产品价格下降、产品技术升级导致传统产品价格缩水等原因,计算机、手机、数码类产品等价格都出现大幅下降,单核处理器的计算机平均降价超过20%。2006年,电子信息百强已经创下了6年来利润率最低的记录。

图3:2005-2006年电子信息工业利润总额

2007年中国it消费品市场发展预测

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仍然将保持高速增长,有望突破2006年的26.7%,逼近30%。利润总额将达到1800亿元。笔记本电脑、手机仍然是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的动力。但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仍然会是厂商的主要竞争手段,厂商的利润增长幅度将逐渐放缓。

(一)台式机供给继续下降,仍有一定发展空间。

2007年,台式机将继续受到笔记本电脑的冲击而产量缩小,但是在农村市场依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向数字家庭过渡将成为许多台式机厂商的发展选择。

(二)笔记本电脑保持迅速发展势头。

2007年,笔记本将继续快速发展,产量有望达到8000万部,增速可能突破50%。2007年笔记本价格肯定还会继续下滑,8000元左右的价位将继续保持市场主流的地位。随着笔记本性能的进步,加上笔记本的便携性特点,将来消费者在选购电脑时会更多的考虑笔记本电脑,因此笔记本有望取代台式机成为真正市场主流。

14.1英寸宽屏、大容量内存与硬盘的轻薄笔记本是未来发展方向。笔记本进入双核时代,酷睿2将是主流,随着数字生活、影音娱乐、3D游戏的不断普及,用户对显卡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独立显卡笔记本的关注度将不断提升。

微软将于2007年1月Vista系统,该系统对硬件的要求很高,会刺激笔记本电脑的升级换代,但已有的Xp系统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在2007年影响较低。

(三)手机更新率进一步提高,用户增长稳定。

彩屏、短信、和弦铃音、摄像头已经成为手机的“必需品”。2007年,音乐、视频、高于200万像素的摄像头以及电子邮件功能将是手机的“标准配置”。

2007年,我国手机用户的增长量将稳定在7500万人左右,而由于手机品种的增多、功能增强和价格的进一步下降,手机更新率将进一步提高。

2007年,小灵通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单向收费依旧是小灵通最大的卖点,而随着环保呼声的不断高涨,低辐射的小灵通还将吸引不少的消费者。

(四)高性价比产品将成为数码相机市场的主流。

整体数码相机市场厂商数量分布多,伴随着关注度的集中,其他厂商市场份额必将缩小。2007年,在整体市场大幅度降价行为影响下,2000元以下产品有望冲击市场主流产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