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板块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7:55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板块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在初中历史板块教学模式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以前,将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进行整合,保证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板块状的分布,也可以保证板块之间不仅自成一体,同时也形成极为密切的联系。借助清晰的教学主线来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渐地加深学习的效果,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一、做好文本的研读工作,确定出相应的板块

对于初中历史教材来说是固定的,但是教师教学却是灵活多变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要综合好实际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来保证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如学生在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课程标准上出发,分析好教材中的文本,同时还要提炼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所在。通过应用上文的思路,可以把这个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进行规划和总结,主要包括“英雄、三国以及战役”这三个层面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重要的知识和故事,教师可以在设计中划分成三个特色板块,分别是“影响浪花淘尽”“三国天下三分”以及“群雄逐鹿谈战争”。在这三个板块里,教师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重点。教师可以交代学生仔细记忆其中的细节,并且在结束讲解之后进行复述,这是激发潜力和巩固记忆的最佳手段。教师可以制作三国鼎立的详细图解,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潜移默化的熟悉内容。这样谈论英雄的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拓展水平。学生在和教师、同学的互动中逐渐发展了拓展水平,并且发展了唯物史观,形成了正确历史观年。对于这三个板块来说,不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层层递进的。

二、整合好文本,做好布局工作

教师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教材惯性思维的影响,这样在设计教学程序的过程中也就习惯性的按照教材的顺序来进行、但是从实际上来说,一些课程是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的,只有实现重新布局,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如学生在学习“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其设计出以下三个板块。“丝绸之路冠绝古今”“和平和战争的缘分”“来自西域的绝唱”。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早已了解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以及在统一时完成的事业,采取的强硬措施。在历史教材里有着关于匈奴和秦汉的战争与和平相处的介绍,如果教师没有布局而直接引入内容,学生也就很容易出现难以理解的现象。加之学生对西域方面知识了解不足,所以也就增大了教学上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地调整教材中的顺序,先让学生掌握好西域中的范围,然后借助张骞出使西域等股市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也就可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性。通过不断的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划分板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板块之间内容上的严谨性与独立性,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结合好教材,创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

对于板块模式来说,就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到发挥出学生主体性上的一种高效学习方法。而想要体现出这一转变,就要设置好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了。如学生在学习“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先秦时期中的著名思想家的成就以及所主张的思想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会,通过小故事的引入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还要让学生设计出有效的处理方法。在这种教学板块设计的影响下,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正确地理解好其中所存在的知识。这样也就实现了以历史为借鉴,帮助学生更好地明辨是非。

四、常见板块的类型

第一,线索式的板块。教师可以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来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板块,同时也要保证组合上的灵活性与丰富性。在这一板块的影响下,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增强审美意识。第二,类别式板块。如针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来说,教师就可以将其划分为探索篇以及成就篇等。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划分,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好知识要点,同时也可以培养好学生的分析与整理能力。第三,认知规律性板块。如学生在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认识人物的一般规律上然后,设计出“初识、聚焦以及评价”板块,通过学生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五、开展板块教学的意义

(一)突出教学中的特色

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避免教学过程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给学生充足的研究空间。通过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可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知识是在学生求知欲与探索动机驱使下所获取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主动选择与发现所得到的。因此,在板块式教学的影响下,可以实现对教学资源与活动上的整合与安排,创新好教学内容,保证问题设计与提炼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理解板块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怎样的目标等。这样也就可以避免教学内容存在负载性的现象。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篇2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10一05

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2001年开始的,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当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对初中的历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的改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十年的教改实验,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新课改要继续深入推行下去,就需要总结十年课改的成就与经验,分析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更加明确课改的目标,确定课改的走向。其中,修订已试用十年的课程标准,就成为新课改继续发展的需要。为此,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年初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计划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新版”)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本文仅就课标新版的内容作简要的说明,以期引起同行们对历史课程标准新变化的关注。

一、课标前言部分的新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是前言,由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个子目构成。与课标实验稿相比,课标新版前言部分有了新的内容。

1.对课程性质的新阐释

课标实验稿中的课程性质,实际上只是概述了历史课程的作用,而没有直接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课标新版则对历史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性,并对这四个特性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应该说,这是在国家的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进行了概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定位、属性和特点。

2.对课程基本理念的新强调

课标新版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更为清晰的论述,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初中历史教育要秉持的理念,与课标实验稿相比,更为简明扼要。在这部分中,除了提出课标实验稿中已论及的教育理念,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倡导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等。课标新版还有一些新的提法应引起我们注意,诸如:(1)强调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2)强调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3)强调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这些理念,对于教师进行历史教学有着指导意义。

3.对课程设计思路的新调整

课标新版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首先是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即“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这一总体设计思路下,课标新版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其中,继续保留了课标实验稿中对课程目标的划分思路和课程内容六个板块的设计思路外,最重要的变化是弱化了课标实验稿中的学习主题,而是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所谓“点”,是指具体的历史事实;所谓“线”,是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内容体系的设计上来说,是要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课程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这一设计思路,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对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调整,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此外,这一部分中还提出了一些在课标实验稿中未涉及的设计思路,诸如:(1)提出在内容的编制上要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2)提出在突出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3)

课标实验稿在能力目标的表述中,有些地方较为含混,如将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合在一起论述(计算历史年代、使用历史图表的等应属历史学习方法的范围)、将表达能力界定在陈述历史问题等。而课标新版则明对课程内容中的教学活动建议进行了说明;(4)提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问题,为乡土历史教学的开展留有余地。

二、课程目标的新确定。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课标新版在这部分中,首先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而在具体的目标方面,继续保留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划分,但对这三方面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进行了新的表述,使之更为明确和完整,也更为清晰和易于把握。

例如,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两版的表述对照如下。

确划分为五条,其中第1、2条涉及知识目标,第3、4、5条涉及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观察、想象、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再如,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两版的表述分别。

课标实验稿对过程目标的阐述不甚清晰,在方法目标方面提得尚欠具体,而课标新版将这一领域的目标明确分为五条,其中前三条涉及过程目标,后两条涉及方法目标,尤其是对方法的目标要求提得较为具体。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课标新版是列出了六条,其基本精神与课标实验稿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则是更为强调,论述更为清晰,也有一些新的提法值得注意。例如:

(1)在民族观的培养要求方面,特别强调要“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2)在认同感方面,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

(3)在国际视野方面,提出要“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4)在人生观方面,提出要“初步理解个人

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从以上可以看出,课标新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比课标实验稿提得更为具体,指向更为明确。

三、课程内容的新构建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这部分涉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具体指标,因而也是教师们最为关切的。课标新版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内容的编排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其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内容概念

课标新版将课标实验稿的“内容标准”的提法,改为“课程内容”。这是因为“内容标准”的概念在内涵上不易廓清,尤其是像历史这样的人文社会学科。而“课程内容”的概念则更为明确,即指课程所含具体内容的体系、线索及要求等。

2.体系新构

课标新版重新编写了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部分,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对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主要特征和重大史事进行了概述,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使教师能够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在每一板块的内容中,改变了课标实验稿学习主题的结构,而是按照历史时序的发展,列出重要的史事要点。

3.知识增减

在内容的编排选择上,秉着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这一基本原则,删除了课标实验稿中过难、过偏、过细的内容,以降低难度,使课程内容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体上来说,课标新版中的内容知识点比课标实验稿减少了五十多个,如世界古代史板块中,减去了课标实验稿中的南方古猿、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布匿战争、丕平献土、琅城起义、希波战争、马可・波罗、阿拉伯数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荷马史诗》、阿基米德、麦加清真寺、巴黎圣母院等知识点。’

课标新版的课程内容在消减一些知识点的同时,也适当增加一些课标实验稿未涉及的知识内容,如中国古代史增加了东汉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增加了义和团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中国现代史增加了雷锋;世界古代史中增加了早期大学、基辅罗斯;世界现代史增加了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知识点。这些新增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范围和时代的特征。

若将增减的内容统一计算,课标新版要比课标实验稿减少了三十多个知识点,使知识总量有所下降,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内容更加集约,重点更加突出。

4.提法新变

课标新版在内容编排和提法上有一些新的变化。历史教育的内容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研究新成果的出现而有所改进,这是毋庸置疑的。课标新版在这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变化,兹举数例如下:

(1)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这一传统提法,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为从概念上讲,“融合”是指合成为一体,容易使人在民族关系的认识上产生误解;而“交融”则表明是相互性的,更符合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往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2)将七七事变后“中国的全面抗战开始”这一提法,改为“全国性抗战开始”。因为“全面抗战”是与“片面抗战”相对应,而“全国性抗战”则与“局部抗战”相对应。中国的抗战,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爆发后就开始了,但从全国的角度上讲还仅是局部性的抗战,七七事变后则转为全国性的抗战。

(3)课标实验稿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近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而课标新版则改放到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中。这是根据国内外史学界已基本得到公认的划分,即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5.形式更新

在编排形式上,课标新版是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建议用双栏表格的形式,列表对应显示出来,使之更为直观,更易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操作。如中国古代史板块的起始部分,是这样显示的:

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

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

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

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总之,课标新版在课程内容方面有不少新的变化,教师们应加以认真的钻研和领会。

四、实施建议部分的新修改

历史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部分构成。课标新版在这四个方面也作了新的修改,简述如下:

1.教学建议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概括提出了七条教学建议:(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3)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5)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建议,有不少是在课标实验稿中已经提出过的,但也有新提出来的,例如第三条建议,指出教师要进行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如通过具体讲述历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认识。这条建议,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

另外,在课标实验稿的教学建议部分中,列出了多个教学活动案例。而课标新版则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教学活动案例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课程标准作为国家的教育文件,主要是在指导性、引领性上提出有关教学实施的思路,不必论及过细的教学具体操作方案,这样也为广大师生的教学活动留有更大的空间。至于教学活动案例,可以放在课程标准的解读当中,供教师参考。

2.评价建议

课标新版的评价建议,强调了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尤其是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在评价的设计上,课标新版分别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提出了评价思路和要求。同时还对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反馈等方面提出建议。

3.教材编写建议

课标新版在这部分主要是具体说明了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的功能,强调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并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篇3

一、要多读书,读史书

学史可以使人明智,通过学史读史,使人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不会犯历史性错误,也能让我们对工作及生活有新的认识,找到更好的新的处理方法,在教学工作中要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历史教师,让学生对初中教材中有些枯燥的历史感兴趣,那历史教师就要博览古今中外的史书,在教学中点缀以绘声绘色的史实,用正确的历史观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历史,通过学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师要会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好历史情境,把学生引入特定的历史情境氛围,让学生的思维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在具体形象的历史场景中,让学生切身地体验和感悟历史,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我在讲授“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在开始上课时,我播放高俅因为踢一脚好球而受到端王赏识的视频,提出问题:这个人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踢球只是宋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宋代的社会风貌是多姿多彩的。我趁热打铁引入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这样在讲课之初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进一步探究学习、看完短片,我向学生提出建议:我们也去宋代走一遭,感受它的多姿多彩、万千气象好不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显示我们的游览板块:赏服饰,观住宅,品美食,进瓦子,度节日,为学生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先阅读游览区资料(教材)并提出每一板块请两位同学担任导游,为大家讲解,这个创设情境环节的设置既让学生利用好教材又消除了学生与我的距离感,这将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我的课堂我做主”。

三、利用好多媒体更好更高效地辅助历史教学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走进了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在这些年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我总结出,初一时我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利用多媒体信息丰富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二时更加注重运用多媒体,尝试着教法和学法的改变。初三时,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探究一些综合性历史事件。总之,通过多媒体的运用,真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篇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学语言,狭义上也称课堂语言,是教师针对教学任务与目标,为指导学生学习,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工具,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媒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与其说学生被教师吸引,不如说学生被教师的语言吸引。失去了语言魅力的课堂只会是死水一潭。

从小的角度讲,也就是针对一节课而言,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沟通语、导入语、评价语、过渡语、引导语、总结语、升华语等,都是课堂中的必备的教学语言。

第一,沟通语

第一次与新生见面,必须尽快打破彼此的陌生感。我幽了一默:“同学们,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有像我这样老的老师给你们上过课吗?”“那好,今天,就让我这位老历史教师,给同学们上一节新历史课。”

借班上课,初次与学生见面,精心设计与学生沟通的简要语言,建立教学氛围,十分必要。

第二,导入语

又称导语,是引领整节课教学活动的开端。伴随着《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视频,我设计了如下导语:“杨洪基的这首歌曲,大气磅礴,厚重沉思。把我们带入到三国时代。三国,既是一个混战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的时代。三国的历史,虽然不足百年,但那些充满个性的历史人物和那常谈常新的历史故事,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样设计导语,既能把视频中歌词内容和本节课的主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可谓“一石三鸟”。

第三,评价语

又称点评语,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课堂表现的评价,恰当运用评价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拉近师生距离。在进行课堂点评时,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适度”。当我问到“谁来告诉大家,你所知道的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时,学生们踊跃发言,面对此,如果简单的评价为“好”“不错”,无异于是对学生的热情浇了一盆凉水;如果设计为“大家说得太好了,你们都可以称得上史学家了”,这样的“戴高帽”式的评价,也会使学生感觉到不自然。我的评价语预设为:“同学们知道的挺多,看来历史知识不仅来源于课堂,也来自于生活。正是这些人和这些事,构成了三国的历史。”需要强调的是,评价语可以进行多种预设,每一个问题,针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设计出不同的评价语与其相对应,或可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第四,过渡语

过渡,一个标准就是力求自然。第一板块“汉室衰微群雄起”与第二板块“官赤逐鹿英雄出”之间的过渡,我是这样设计的:“当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字:‘乱’!乱世出英雄啊,此时,曹操、袁绍、孙权、刘备等,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十多年的兼并战争中,影响最深远的有两个战役”。用“乱世出英雄”这句人人熟悉的话,由汉末的社会现象过渡至两场重要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过渡不露痕迹,而且易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再如,在学习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比、思考曹操在两场战役中一“胜”一“败”的原因时,我这样过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以少胜多,但对曹操来说,官渡之战,他胜的光彩;赤壁之战,他败的悲惨!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同一个人、同样是火,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请同学们帮助我解开这个疑团。”发人深思的同时加上诙谐幽默,易于营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本课中所有基础内容处理完后,需要在下一个环节对人物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的过渡语是这样的:“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社会由危转安,政权由多减少,经济由衰变兴,人口由少增多,中国由‘乱’到‘治’,毫无疑问,这是历史的进步。是谁、是哪些人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呢?是当时的人民大众,是众多的英雄。三国时期的英雄,灿若繁星,最耀眼的无疑是曹操和诸葛亮。”这样设计,既是对已学基础知识的整体感知,又是对下一板块学习内容的自然提出。

第五,指导语

也称引导语,即指引、引领和导向语。这是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最直接的展现,面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直至由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探讨“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及原因”这一问题时,回答的角度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从较少关注的经济角度探究原因,切忌直接把答案说出,应该由学生进行补充,起到“生生互助”的效果。这样的学习,真正受益的才是学生。

再如,在讲解三国建立情况时,为强调三国的分布位置,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形状,最终,我与学生们一同得出结论:“宛如鼎的三足,相对稳定,因此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为‘三国鼎立’”。

第六,总结语

可以是每一教学板块的总结,也可以是整节课的总结,还可以是学习方法、学习表现的总结。一个必然要求就是凸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教学,从而得出更深的见解。

在学习完“汉室衰微群雄起”版块后,我的总结语是这样设计的:“在最高统治阶层,政治腐败,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王权逐渐衰微;社会底层,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处于中间的统治阶层,军阀割据一方。从而导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当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字:‘乱’!”这样进行总结,相信“乱”字会给学生留下极深的印象,也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很多时候,总结语会和升华语合二为一,但两者不尽相同,升华语主要侧重在情感上。

第七,升华语

针对整节课的教学进行整体提升,更多的是针对情感教育的升华,目的是使学生对整节课有更深的认识与感悟。我的升华语是这样设计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三国早已成为过去,英雄也早已作古。黯淡的是刀光剑影,远去的是鼓角铮鸣。回望历史,那一段段曾经的辉煌,早已载入史册;那一幕幕启合的精彩,也已演绎成艺术;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更凝固成我们心中的明星。说三国,论英雄,成为千百年来永不枯竭的话题。‘历史,往往需要经过岁月的风雨才能看得更清楚。’如果你对那时的人和事有特别的兴趣,那你就去挖掘、去研究,也许用你新的视角,能够得出的新成果。”

这样的升华语,既有对三国历史的回顾,又有对三国历史的评价,更有对学生的期许。

从大的角度讲,也就是从教育工作的角度讲,教学语言还会以其他形式呈现。

第一,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

我们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一般会选择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这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是教师语言功底的展现。在每年的听课过程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在上课时,会出现学生不配合、课堂气氛尴尬的局面,原因是什么?可能跟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关,也可能跟教学任务的制定有关,但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是教学语言的使用!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问法,也就会产生出不同的效果。

以《三国鼎立》一课中的教学问题为例:

1.在导入新课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

谁来告诉大家,你所知道的三国人物和三国故事?

这个问题,可以保障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立刻引爆了课堂气氛,学生面对新老师的拘谨、不安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其全身心投入课堂的热情。这就启示我们,从学生喜欢的、易于学生完成的任务着手,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学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一重点内容时,我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

谁告诉我,学习战役,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要点?

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渗透着学法指导的,教会学生学习远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有了对战役学习的方法,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安排也就游刃有余了。

第二,精心设计的板块名称

时下我们践行的“板块式教学模式”,每一个精心设计的板块,就是对一定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高度概括,这也是一种精练的教学语言的体现。在课堂教学时,精致的板块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是教师教学语言使用功底的呈现。

在《三国鼎立》一课中,我的板块设计是:“汉室衰微群雄起,官赤逐鹿英雄出,三分天下谋统一,英雄远去尽评说”。

第三,课堂教学中的无声语言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语言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无声语言,如肢体语、表情语、眼神语等,也是课堂语言的一种,甚至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面对学生的精彩表现,除了语言的点评外,竖向学生的大拇指,投向学生的赞许的眼神,都是对学生求知心灵的精心呵护。从另一个角度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走神,甚至违法纪律时,一个关心的眼神、一个轻拍学生肩头的动作,都会化作一份关爱,比任何语言更易于学生接受。

第四,史料中的语言

这里主要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借用图片、示意图、视频等史料来辅助教学。例如,胜过千言万语的示意图,就是对教师语言的另一种诠释和展现。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三国,我设计了时间坐标图与教学语言相配合:“‘三国’,学术界有三国和大三国的说法,所谓三国,指的是从魏国的建立到三国的结束,所谓大三国,指的是从东汉末年到三国结束。”此时,仅靠教学语言是无法叙述得十分清楚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语言与图表相结合,共同为学生呈现清晰、形象、直观的历史知识。

视频中的旁白、介绍语,也属于课堂中的语言,只不过是“借他人之口,达教学目的”罢了。

第五,课堂中的学生语言

新课改提倡“充分放权给学生”“赋予学生课堂发言的权力”,学生的精彩回答要靠教师的指导与培养,说得好的前提是敢说,以及有机会说,互动式、有来有往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说出的语言也是课堂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对历史人物曹操进行评价时,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其中一个学生的评价非常独到:“我认为,曹操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虽然《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奸诈小人,可我也读过其他文献,像《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书籍对曹操的评价都是正面大于负面。他仅仅是宦官过继之子的后代,在乱世中挺身而出,敢于刺杀董卓,可以说,曹操有胆有谋。他在乱世中,靠自己的能力,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成就了一般人难以成就的大业。”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肯定会收获更多的精彩!

第六,课下师生交流的话语

课下的语言是课堂的延伸,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身教胜于言传式的语言,更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

在一次试讲后,一个学生拦住了我,主动和我探讨了很多他感兴趣的三国历史,整个的交流过程因为上课的铃声打断,但看着学生渴望与人交流的眼神,我意识到,历史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就是最好的教学,通过与学生交流,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对比能力,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

不同的教师,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语言风格,或质朴、或华丽、或严谨、或幽默。语言需要细细推敲,用心揣摩:

第一,丰富自己的语言结构,锤炼、打造适合自己的语言风格。这也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写详案,并仔细推敲教学语言。

第二,补充网络语言、流行语言,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一个不懂网络用语、不知流行用语的老师,是不可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选取适当的语言,更易于拉近师生距离,服务教学工作。

第三,加强学习,勤读、勤写、勤听、勤说、勤反思、勤摘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其教育技巧的提高,只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只有从各种书籍中采掘表现社会生活领域的材料,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使它生动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

教学语言的使用,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则:

第一,学情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就需要我们使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语言,这就很像我们的生活中,“与一个几岁的稚气孩童说话”,和“与一个同龄人交谈”时,使用的语言肯定不同。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面对初一、初二、初三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的语言也应不同,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学生听得懂,学生喜欢听”。

第二,教情

一千个教师就会有一千种教学风格,应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语言,而非生硬的记忆他人的语言。

第三,课情

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语言。讲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与讲述改革开放的成就史,语言风格、特点肯定会有所不同。

文末,用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篇5

project板块是《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教学内容。它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是语言的综合运用和输出阶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反映project板块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是违背了教材设置这一部分内容的初衷。project板块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有的教师将project上成阅读课;有的教师上成语言点讲解课;有的为了赶进度干脆就划划杠杠,找几条有用的短语就马马虎虎敷衍过去。笔者认为这些做法都反映出教师由于受到教学进度和考试的束缚在教学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很好地发挥project板块的教学功能。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它是创新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project有a、B两个部分,a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为B部分提供范例,而B部分才是project板块的真正核心。project板块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创造,使得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因此,想象力的发挥project板块教学中至关重要。下面以一节公开课为例:

笔者曾经上过一堂m3Unit3project——Creatinganillustratedtimechart的公开课。a部分的文章是以历史史实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古代中国(ancientchina)和古代罗马(ancientRome)。B部分让学生做一个时间轴(timechart)来叙述事件。一开始,我的课堂流程设计大体如下:1.导入;2.处理课文,即a部分的阅读教学;3.指导学生根据parta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即B部分。在备课的时候,导入和处理课文都感觉比较顺利。然而在最后一个环节时,我对如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来创作"历史事件"时间轴这一点上感觉比较为的难。原因有两点:1.学生认为用英文介绍的历史有枯燥乏味,提不起阅读的兴趣;2.时间轴的创作没什么趣味性和挑战性(书上就有一个简单的时间轴),激发不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费尽心思找了两段北大和清华这两所国内知名学府的英文发展史的简介,并进行节选和修改以突出两大名校的重要发展史实。我心想:进这两所大学深造是几乎全国所有高中生的梦想,这下学生应该会感兴趣了吧。可我在另外一个班"试上"的时候发现:学生虽然对这两所大学感兴趣,可这两段英文材料的加入并没有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反而增添了学生的阅读负担,对于激发他们合作探究并创作时间轴毫无帮助。

对于这堂课我进行了反思:虽然parta的材料是以历史史实来呈现两大文明古国,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的时间轴作为范例,但是partB部分并不是就局限于做一个历史类的时间轴,时间轴的功能就是以最简单的方式清楚明白地展示事物的发展进程。试着想象一下,只要时间轴的性质不变,那么学生创作的时间轴所包含的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举例来说,学生也可以联想一下自己的发展,设计一个时间轴来展示曾经走过的人生道路和规划今后的人生道路。我于是豁然开朗,修改了最后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时间轴并进行创作。后来事实证明,学生对这一环节非常感兴趣,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和讨论并有多个小组主动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了自己创作的时间轴。公开课取得了成功!发挥想象力助了我的project教学一臂之力。

培养想象力,推进project板块教学

project板块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最好诠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从而推进project板块教学。英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想象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project中parta部分的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译林版的牛津英语教材在project部分采用了很多好的文章,文章体裁广泛,内容丰富。在处理这些阅读材料时,教师可利用阅读教学中的课前预测策略和读中巧问策略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具体的做法有猜测标题、头脑风暴等。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unit4的project——preventingtrafficaccidents,教师可借助一些图片鼓励学生运用头脑风暴说出尽可能多的、导致交通事故的起因。whatmighthavecausedtrafficaccidents?学生此时就会尽可能地去联想和想象,说出一些原因,从而想象力得以发挥。

二、利用project中partB部分的任务培养学生想象力。

project教学鼓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dotolearn"的教学思想,以话题为主线,活动为形式,将话题、功能、任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project的partB部分有很多的任务要学生去参与,例如:设计广告、海报、展板、做旅游小册子,进行采访、演讲等。诸如此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发挥想象力的机会,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做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师善于想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篇6

关键词:高考备考;改革模块;有效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按照课标要求,我们应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但是高考的现实是学生必须在确定的时间内有效答题,取得相应的成绩,才能在高考中赢得好成绩。这种选拔性考试需要有效的考试成绩做基础。那么,在高三历史备考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让高三备考更省时、更高效呢?分析近三年高考全国Ⅰ卷和Ⅱ卷45题的考查情况,可以得出全国卷选修一模块改革类题型命题有这样一个趋势:“课本知识得规律,考查内容非课本;课本内容有世界,考点是中国。”针对以上特点,面对沉重的高考备考任务,现就怎样实现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选修一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的有效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在高考备考中,大部分学校都会选择选修内容中的两个模块进行集中讲授,以便于学生在考试中能够选择性答题。但是就选修模块而言,仅选修一模块就有9个单元32课,包括3节探究活动课,每课为一课时。如果按照高中课时要求,历史周课时四节课计算,那么完成本册教学任务就需要9周时间,这在时间上显然无法得到保证,因而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用最短的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在高三复习选修模块时,重点为学生复习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我认为,相对于其他模块而言,改革题通过材料就能有效地组织答案,更易得分。作为改革类知识,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重大历史事件,其核心是变,就是革除旧的制度、文化、思想,创造新的制度、文化、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虽然历史上的改革形式多样,但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改革都是有其共性规律可循的。所以,我们在复习改革时,按照历史事件的分析原则进行讲授,进而总结出能指导学生自己分析改革问题的规律,就可以实现此部分知识的备考任务了。我们在复习时,首先要把改革分解为原因、内容、影响三部分,逐个分析。然后把这三部分汇总起来,归纳出改革问题的共性规律,形成固定的知识模板,让学生在答题时可以按图索骥,有效得分。

面对全本教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性讲解。我的做法是重点讲授王安石变法和。将这两次改革讲授清楚,分析透彻,形成改革类知识的分析提纲和模板,指导学生按此方法进行理解,这样学生在解决其他改革问题时就会游刃有余。

任何一个历史改革,必定有着规律性的改革原因。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给学生介绍清楚,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生的必要性,从而帮助学生从改革原因层面有效理解改革的内容。改革原因的分析如果按性质归类,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个人因素这几方面去分析。如,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可归纳为:(1)政治: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出现严重的统治。(2)经济: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困难。(3)思想:庆历新政的影响,变革呼声高涨。(4)个人,王安石个人的努力。

清楚了改革原因,就明确了为什么要改。以原因为切入点我们就可以分析怎么改的问题了,即对改革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内容其实就是对原因中所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这一部分知识基本上是确定的,在课本上需要学生逐条归纳,在高考中基本会在材料中予以体现,所以,只要学生能够把握原因分析,那么在归纳内容时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对照改革内容,分析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是否能够解决改革原因中呈现的问题,即为改革结果。结果怎么样,达到了预期目标、未达到预期目标或部分达到预期目标从这三方面可对改革进行评价。结果或胜或败,分析胜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是学习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高考最易考查的地方。历史改革的原因、内容、结果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改革的内容是原因的必然趋势,而结果及评价又寓于内容之中。所以,学习改革模块必须要在整体上全面系统分析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即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掌握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但也基本可以应对高考要求了。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篇7

关键词:专题复习通史模式具体做法注意事项

2006年我省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教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了古今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共编成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三个必修本和改革、人物等几个选修本。这种编写方式,打破了中小学教材僵化的模式,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令人耳目一新。但高中历史教材的这种专题式模块体例,是对经过初中历史学习,已经构建起通史知识的学生而言的。由于所谓“副科”的地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加上初中历史科考试多个地方采用开卷考的方式,许多学生对历史时间、阶段、史实、概念模糊不清。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这种体例,从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就给他们的历史学习与应试带来了极大困难。尤其是对高三年级文科班的学生,往往会使他们迷失复习的方向与动力,最终失去学习信心。

2009年,笔者在带第一届参加新课程高考的学生时,就曾进行大胆尝试,采用专题复习、通史复习和实事热点三轮基础法。09年高考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一方面,备课组认为,这一复习方法是实之有效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如把第一轮专题史复习作为重点,复习的周期过长;按部就班,缺乏新意,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复习时没有解决学生新课时历史时间模糊、阶段特征不明的问题等。针对这一情况,2010到2011届的高考复习中,同组老师采用了适当缩短一轮专题复习时间,加大二轮通史复习力度的做法,仍遵循最初三轮复习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同组老师在对本校艺术类考生的文考辅导中,因为时间紧迫等原因,直接采用了一轮通史复习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实践结果使我们认识到,既然第一轮专题复习已经成为鸡肋,为什么我们不能大胆地放弃它,而直接构建通史模式的复习体例?在同组教师齐心协力的教研攻关下,一个大胆创新复习方案浮出水平,并在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那就是,在一轮复习中就采用通史复习体例,提高复习效率。

以下,笔者谈谈这一复习体例的具体做法与注意事项。

一、通史复习的具体做法

1.构建阶段通史,进行阶段特征的整合与归纳。

构建阶段通史是这一复习体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要求教师有宏观把握教材的能力,具体做法是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的考点按时间顺序对应到阶段中。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划分好历史阶段。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因为新课程和每年的《考试说明》都是按通史顺序编写的。我们把通史一共分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一些大的板块,时间跨度大,史实多,可再分割成小阶段。如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史就分为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及明清等六个时期;而中国近代史以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则是,应把选修本部分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到通史板块中。如梭伦改革、人物史《柏拉图》整合到世界古代史,《王安石变法》整合到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等等。这样做,可以使必修和选修的知识形成互补,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板块框架,接下来就要充实血肉了。第二步,把史实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顺序充实到板块中。第三步,就是课堂复习。这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求学生切实做到以下几点:1.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复习计划和线索,提前熟悉相应部分的教材内容(包括正文、楷体字、图片、注释等等)。2.上课时,务必要带好当节课要使用的教材(有时可能是二到三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建立史实与史实之间的有机联系。3.课后要做一定量的相关练习进行复习巩固。

当复习完一个阶段后,阶段特征的归纳是对基础知识的提升与升华。中国古代史的六个时期的阶段特征中,春秋战国与明清时期因处于转型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古代世界,我们一般把它分为两个时期,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创造出了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高度的奴隶制文明。中世纪欧洲的史实,教材很少涉及,造成学生知识的断层,导致其对近代欧洲一些历史现象理解困难。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借用改革史中《欧洲的宗教改革》的内容归纳为: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时代。天主教会控制一切,人民长期处在蒙昧状态和对宗教的迷信中。

2.进行同一历史阶段的中西横向对比。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在其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是在世界的总环境中发展,既要把中国放在与外部世界的比较中来考察,又要把中国史放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来考察。”我们要培养的是面向世界的人才。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考查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在通史复习中贯穿中西横向对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世界整体性的认识和综合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又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例如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西都出现了彪炳千秋的大思想家,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古希腊则有柏拉图、苏格拉底。比较二者在背景、主张、影响上的异同,相信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3.构建小专题通史。

小专题通史,是一种纵向式的专题通史。在阶段通史复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灵活地进行小专题通史的整合。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近代史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史中党在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世界史中的人文主义的发展演变,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小专题。在归纳小专题时,可以通过表格、流线图等方式进行。当然,这种归纳不能只是史实的罗列,还应注意挖掘史实背后深层次的背景及影响。如在进行“人文精神”这一小专题的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起源于古希腊,为什么却在中世纪湮灭,在文艺复兴时复苏?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它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只有通过这样的复习,才能真正做到能力的提升。

二、通史复习过程的注意事项

1.教师总结与学生自主整合并重。

从专题史到通史,对教师来说也许并不是难事,但对缺乏通史框架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相当的难度。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有时难免对学生不放心,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这样做,一方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做到教师总结与学生自主整合并重。在复习之初,教师可以适当示范,当学生熟悉这一模式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和复习资料自主整合。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只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是惊人的,常常令教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受。

2.史实与能力并重。

通史复习中,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绝不是史实简单罗列和排序。更需要打通脉络,从脉络中明晰变迁,多角度、多层次地从变迁中感受精神、规律。这才是通史复习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现在的高考,既要求学生有宏观把握历史线索、历史规律的能力,又要求在考试中把对这种能力的考查渗透到每一个具体史实中。因此,没有史实不行,只有史实没有能力更是寸步难行。

3.讲、学、练并重。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篇8

纳塘寺印经院

纳塘寺,距日喀则15公里,藏语意为“象鼻平地寺”。由噶当派弟子董敦·罗追札巴于1153年(藏历第三绕迥之水鸡年)创建,后逐渐发展成为纳塘寺系统。

纳塘寺设有著名的“纳塘印经院”,它是最早的一座印经院。清康熙年间,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亲自下令建造纳塘寺印经院,刻印了大藏经《甘珠尔》。到了公元1730年,颇罗鼐·索南道吉执政时期,刻印了一整套藏文《大藏经》木刻版。然后以布敦·仁钦珠编纂的《大藏经》抄本为底本,又刻印了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印经版,后被称为“纳塘古版”。该版的第一批印本,在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内尚保存有原本。纳塘版除内容收集十分广泛丰富外,还具有套色的版画。如现存的图文并茂结合版《释迦百行传》等巨著都是出自这个印经院。

当时,纳塘印经院在刊印经书事业上培养了一大批藏族青年刻印工匠,对藏区传承和发展印经和文化事业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卓尼印经院

卓尼寺,位于甘肃省卓尼县,由萨迦派喇嘛奉大宝法王八思巴之命于公元1295年建立。卓尼第二代土司之弟仁钦龙布于1459年改卓尼寺为格鲁派寺院,并担任了首任法台。自16世纪卓尼寺设立印经院以来,雕版、印刷出版了数以万计的佛学书籍,成为当时安多藏族地区雕版印刷中心和文化传播基地。

元末明初时,卓尼寺部分经堂创办了小型的印刷作坊,主要印刷佛学丛书中的部分章节。到第十一代土司玛索贡布时,设立了《甘珠尔》印经院,专门编辑抄写或刻印《甘珠尔》,共有108部、8万多块刻版。公元1753年,由第十四代土司丹松才让建立了《丹珠尔》印经院,共有317部《丹珠尔》经板架、12万多块刻板。印刷一部《丹珠尔》,70多个技工5个月才能完成,其工程可谓庞大。

《甘珠尔》印经院和《丹珠尔》印经院,长期以来雕版、印刷出版了大量藏传佛教文化典籍。《甘珠尔》e口经院自1721年至1928年有207年的印刷史;《丹珠尔》印经院从1753年至1928年经历了175年,两所印经院在此期间印刷出版了以哲学、历史、人物传记、文学、医学、历算等数以万计的图书。所有刻印的书籍,现今除供本寺外,还被藏区各寺院和以及高校图书馆收藏,另有很多珍贵书籍被日本、美国等地收藏家和收藏机构收藏。

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由德格第十二代土司却吉·丹巴次仁于公元1729年创建,它是四川德格县更庆镇更庆寺的一部分。印经院全名是“藏族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藏语简称“德格巴宫”,是三大印经院之一,也是康巴藏区文化中心。

在历代德格土司和很多著名学者的关怀与支持下,印经院不断地扩建,历经十代土司主持刻印、增补、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才形成了印经院后来的规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整个印经院建筑高18米,占地面积3880平方米。印经院在历史上曾收藏有超过30万块刻板,近代有所损坏,现有旧板21.7万多块,是藏区刻板收藏最丰富的机构。印经院内分藏版库、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及佛殿、经堂等。德格印经院成立260多年来,德格版书籍不但畅行于整个藏区,还流传到汉、蒙等地区和国外,它不仅以兼容并蓄、版本良好、印刷考究闻名于世,而且也以其收藏各类印版的数量丰富、内容完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卜楞印经院

拉卜楞寺藏语意为“足喜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简称“拉章扎西旗”,位于甘肃甘南州夏河县拉卜楞镇,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藏历第十绕迥之土牛年(1709年),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而且是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也是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

拉卜楞印经院创建于公元1761年,由第二世嘉木样活佛董·晋美旺波筹建。十八世纪末,印经院已初具规模,逐步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印经院雕印业务。再由历代嘉木样活佛组织雕版刻制,截至1958年累计刻制了7万余块,其中“宗喀巴文集”及宗喀巴高僧徒弟著作刻印版约2万块,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文集刻板6000多块,第三世嘉木样活佛著作300块,第四世嘉木样活佛著作1700多块,拉卜楞寺高僧大德著作以及其他各类经书、书籍刻板约3万多块。

塔尔寺印经院

塔尔寺始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南,建于公元1379年,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的诞生地。塔尔寺印经院由第五世赛多·益喜图丹嘉措于公元1827年创建。此后,印经院不断扩建,印经院内设有制版刻版房、印版房、印刷间、储纸库、洗版平台、裁装、办公房等作坊和藏经房。塔尔寺印经院印版主要采用的是硬而细的桦木几经加工而成,书的形式是跟其他印经院一样的长条书。

公元1823年,赛多·益喜图丹嘉措获得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修学显宗的最高学位——“拉让巴”格西学位后,回塔尔寺任第四十七任法台。这期间,经过对拉萨、卓尼、德格等版本重新整理编目,首次刊印了《宗喀巴师弟三尊全集》刻版1万5千多块。另制作有高僧全集、人物传记以及天文、历算、医药、历史、民间传说、佛经故事等各类学科图书的刻板。书籍一般都是黑墨印刷,正楷字刻工,但有些著作也有金、银、玛瑙、绿松石等珍贵材料研磨成汁后,多半是用正楷字手写。塔尔寺印经院书籍中的文字书写工整、字体秀美、雕刊精细、行次整齐、版面疏朗,是木板印刷的精品。如今,塔尔寺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嘉寺印经院

拉嘉寺位于青海果洛州玛沁县拉嘉乡,是青海省比较著名的格鲁派寺院。藏历火马年(1726年),由额尔德尼·墨尔根堪布·尖参鄂赛尔创建。藏历铁羊年(1811年),由第二世香萨班智达·罗桑达杰嘉措在寺内设立印经院。以德格版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为蓝本,在寺内外邀请了书法家75人,校对者10人,用金银汁书写了藏文《大藏经》,共有300余函。又以德格版大藏经《甘珠尔》为蓝本,从德格和拉卜楞请来优秀刻工88人,寺院内部选了书法家30余人,从公元1816年开始动工,公元1820年全部竣工,共计105函。全部刻板达3万余块。

拉萨雪新印经院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篇9

初中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十几年的历史教学中,笔者有着深切的体会。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受教育”体制的影响。中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这样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历史科就被搁置冷落于一旁,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无重任,从而缺少了奋斗的动力,至于业绩荣誉更无从谈起,这些是令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感到极为困惑与失落的。

第二,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传统上的历史教学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源头”,使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潜能得不到开发,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第三,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即使现在的课堂教学因为有了多媒体的辅助,但是,这种多媒体教学好多只是把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教学换了点形式而已。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局面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基于以上三点,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初步体会,浅谈以下三个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教师个人必须有职业荣誉感

老师的责任感来自于多个方面:“历史使人明智”,可以;政府的真正重视,而不是三个两个的口号或者每年在教师节的形式,可以;从待遇上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不让老师们在辛苦耕耘之余还要为孩子上学或者其它一些日常琐事所左右,可以。倘若做到了这些,我想,任何教师都会有较高的职业荣誉感。我们从事的教学不是讲述陈腐的万年之谷,而是先祖千百万年遗留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当教师不因从教“历史”而愧色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的热情和激情真正用到了教学上。那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也就指日可待了。

二、双边性的探究性学习的真正实现

“探究性学习”在现在的教学中被认可程度是非常高的。它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理解、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做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的确很有成效。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两点考虑。

1.利用好校外的教育资源。做好探究性学习可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历史就是实践,就是你的眼见,这种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探究和研究的过程。

2.完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分成三个方面:①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注意探究过程资料的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②对历史学业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尽可能减少单纯的记忆性试题,应该增加思维能力题,或者尝试采用开放性的试题,使学业评价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③对教师的评价。此种评价要关注其主导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三、“学史致用,重铸人格”是目的

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篇10

一、浓浓的“历史味”

浓浓的“历史味”,应该是高中历史课教学的第一大亮点。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8课,着重探讨的是新时期的重大理论成果,内容理论性强,很容易上成政治课。而丁老师经过精心设计,教学流溢出浓浓的“历史味”。

1.巧制时间轴――浓浓的“时空味”

历史随着时间而发展,其连续性和规律性是通过众多的按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基于此,当我们在认识、考察和研究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就一定要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去做具体的、动态的分析和把握。本课伊始,丁老师就在黑板上画了幅时间轴图(见下图),教学与时俱进,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充满了浓浓的历史“时空”味。

历史学科的重要特征就是时序性,时序思维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历史教学强调以历史发展时序为基础,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发展进程,为高效达成历史学习目标创设前提条件。

2.妙设旧情境――浓浓的“史料味”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这里,存储历史信息的载体无疑是指史料,要达成《课标》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这一基本技能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本课“邓小平理论的酝酿”环节,丁老师创设了如下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相关历史背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材料一1977年8月,万里在安徽进行农村调查时发现,村镇到处都是面容憔悴、缺衣少食、住房简陋的人。有些地方甚至连木头桌子也没有,只有泥砌的桌子。

材料二王全国(1978年5月赴欧考察团成员之一)在总结时说,“……所见所闻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吃惊。我们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原来以为资本主义国家是落后腐朽的,走出国门一看,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材料三我国的制度……基本上是从苏联照搬过来的。它很落后,只解决表面问题,造成机构重叠,助长。

――1978年9月邓小平东北谈话

思考: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由上可知,民生贫困、国家落后是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之道唯有突破模式,进行改革和开放)

总之,历史教学一旦具有了浓浓的历史味,立即使看似已经凝固的历史变得鲜活,增强了历史感,为历史教学顺利开展铺垫了一条宽阔的大道。

3.精做深探究――浓浓的“思辨味”

所谓“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和辨别,是人的一种高级别的认识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过程。具体到历史思辨,就是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历史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现实问题和认识、预知未来问题,以及在上述基础上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思辨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历史教学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例如,在学完“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之后,丁老师设计了如下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做系统的梳理和深究。

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于毛、成于邓、深于江”,你怎样看待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怎样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辩证统一关系?

通过上述的深入探究,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另外,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的角度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逻辑关系和历史关系,就能把新中国前30年和后30年的历史科学地贯通了起来,从而客观地、完整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酝酿、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历史逻辑。

二、鲜活的“时代味”

历史教学应与时代同步,具有鲜活的“时代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经验思考并解决当今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而鲜活的“时代味”是丁老师这节课的又一特色。

1.突出立意,涵盖鲜活的“时代味”

本课以民族复兴――中国梦作为主题,共设计了三个教学板块:一是新国初梦(立国,富强)――时代的理论探索与社会主义实践;二是梦想初圆(富强,民主,文明)――邓小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三是世纪新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在梦想初圆板块,丁老师又设计了五个小板块,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理论精髓、历史地位,以重点突破本课的这一重难点。三个板块的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高屋建瓴,涵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立意,精确地提炼和确立了教学内容的主题。主题立意十分重要,它高于教材,是一堂课的灵魂和旗帜;它统领全局,引领着一堂课的方向与基调;它指向目标,决定着一堂课的品味与价值。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故无立意之自觉意识,教学内容往往会沦为“无帅之兵”“乌合之众”,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

本课中,丁老师在综合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甚至综合了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相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当今人们最关心最热议的话题――中国梦作为主题立意,具有鲜活的“时代味”,妙不可言。

2.情境呈现,具化鲜活的“时代味”

只关注事件的结果和影响,而忽略了其发展过程,是常见的教学弊端之一。其实,历史的脉络像枯藤老筋,看上去乏味,但如果我们能浸润其中,还原为其鲜活的细节,学生就会发觉,历史原来是那样的惊心动魄、耐人寻味,具有无尽的魅力。在“梦想初圆”板块,丁老师精心选择了五段时代微镜头――“年广久传奇”,以鲜活的案例深入探究了经典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而实践对理论也有反作用。

时代微镜头――年广久传奇(一):

年广久,1937年生,安徽芜湖人,“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建国初期,年广久街头摆摊卖水果,但很快水果摊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给割掉了;1963年,年广久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出狱后年广久开始炒瓜子,偷偷地卖瓜子。

时代微镜头――年广久传奇(二)(略)

时代微镜头――年广久传奇(三)(略)

时代微镜头――年广久传奇(四)(略)

时代微镜头――年广久传奇(五):

“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邓小平“南方谈话”

这一情境很好地说明了如下两点:一是说明由于时代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真正弄清楚,导致把一些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有益所有制形式当成资本主义进行打击,抑制了社会经济活力。二是说明在社会环境不利的时候,年广久坚持对财富的追求,体现了对个人梦想的执着,也正是这样的执着成就了年广久后来的事业。

3.抒发感悟,洋溢鲜活的“时代味”

鲜活“时代味”的含义之一,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抒发历史思考、历史分析、历史认识等历史感悟,这需要高超的教学智慧。

在本课教学中,丁老师通过理性的分析、生动的案例和积极的互动,让学生能充分抒发他们的领悟:执政党的理论探索深深影响着社会实践,也直接影响着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命运,故执政者不可不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高层正确决策与下层民众勇于弄潮结合之结果;中共高层的理论探索之所以能推动社会发展,是因为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与民心之所向……如有学生通过对本课重点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生发了这样的感悟:“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如还有学生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家人和有关人员陪同下,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老一辈革命家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甘愿奉献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三、暖暖的“生活味”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源于生活,本应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丁老师的这堂课就是引领学生真实地走入生活,感受生活,充满暖暖“生活味”的一堂好课。

1.开发乡土资源,添加暖暖的“生活味”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生活之中,引导学生生疑、生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就能使原来索然无趣的历史带上浓浓的“生活味”,体现“历史源于生活”的理念。

本课中,丁老师首先采用了一组图片来见证苏州各区域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多年的巨变,可谓小中见大,鲜活生动,精彩纷呈。其次,展示了苏州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波司登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不断追梦圆梦的发展历程(配相关视频和图片):“圆创业之梦”(70年代末)―“圆创品牌之梦”(90年代初)―“圆上市之梦”(90年代末)―“圆创新之梦”(21世纪以来)。最后,给学生留了一道实践类作业题:请课后通过上网查阅或调查访问等形式收集和整理苏州市吴中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得比较好的著名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相关资料。这些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乡土资源“生活味”十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史兴趣,更升华了学生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有利于本课学习目标的高效达成。

2.用好教师资源,充实暖暖的“生活味”

优秀的历史教师往往会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履历和人生体验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表明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教师本身也是课程资源。以下是丁老师课堂中设计的《时代印记・我的梦》教学片段。

“时代印记之一(1980年学前班的我):开始吃得饱了,衣服也穿得暖了;‘深圳’一词听得耳朵起了茧了。

――温饱之梦

时代印记之二(1980~2000年,即小学、中学、大学时代的我):四幅漫画(有点钱买不着东西;有了钱舍不得买东西;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不拿钱也能买东西)

――小康之梦

时代印记之三(2000~至今,成为了历史老师后的我):社会和谐,环境清洁,教学得法,学生爱学。

――和谐之梦”

最后,丁老师进行情感升华:中国梦的实现是个人梦实现的基础,个人梦想的实现丰富和充实着中国梦。这样,避免了理论课的说教意味,以生活化的视角反映理论的发展,体现社会史观,彰显人文关怀精神。

3.激活课堂生成,增强暖暖的“生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