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预习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2:16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篇1

[关键词\]初高中;有效衔接;课堂组织;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4-0072-02\

高一年级很重要,它是整个高中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我们如何让高一学生很快从初中教学的模式下摆脱出来,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进行高一历史教学,使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这些是高中历史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

一、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差异

在中考压力之下,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往往偏重于机械识记。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固然可以很好地记住基础知识,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①学生学习方法不合理,习惯于机械识记,习惯于教师包办一切,习惯于教师的“严防死守”;②学习习惯不科学,不会记笔记和意义识记;③学习主动性不够,课堂表现不够活跃,不敢、不乐、不愿配合教学;④历史知识储备不够,知识面窄,仅仅局限于课本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

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环境变了,不再像初三那样紧张;同学变了,同班同学的水平不再是参差不起,而是旗鼓相当;教师变了,教师不再像初中那样盯得紧了。高一的学生都会用怀疑、好奇的眼睛观察着新环境中的同学和教师。他们既渴望得到新的学习方法,同时又受以往学习方法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科学地加以引导。引导得当,学生豁然开朗;引导不当,则适得其反。

二、衔接教学的渐进性原则

初高中学习方式有差异,所以初高中衔接教学也有自己的原则。这些原则是我们制定具体衔接教学策略时所必须遵守的。除了一般性原则外,笔者认为应该更重视渐进性原则,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上。

(一)从低起点到高要求

人的学习方法是有惯性的。高一学生无论在学习习惯、观念,还是学习方式上都有一个适应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时间可能较长。所以高一历史教学开始时,起点要低,不能一开始就拿高标准要求学生,否则教师会产生“现在的学生怎么回事啊?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初中的老师是怎么教的啊?”等这样的不满情绪,而在这种情绪之下,学生便会无所适从,从而产生“比较容易的历史学习怎么会变得如此之难?”的疑惑,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从关注过程到关注过程与结果

高一历史教学的评价要有别于初三教学。初三在中考压力下,追求分数至上。如果高一教学一开始也是这样评价的话,学生在潜意识里会认为高中和初中的历史学习一样,找不到新鲜感,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关注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前提下,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个人才华得到充分展示。我们的评价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在学生逐渐适应了高中的学习过程后,我们再将关注结果和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课堂组织的有效衔接策略

根据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差异和衔接教学的渐进性原则,笔者认为高一历史课堂组织的有效衔接有如下几种策略。

(一)课前预习衔接:从“假”预习到教师指导下预习

课前预习很重要,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学生往往存在不会预习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现了教学低起点和关注过程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如下:

1.问题清单。教师可以开出问题清单,学生可以根据清单上的问题或提示进行有效预习。学生在预习时可按照以下提示的问题和步骤进行:理清标题之间和标题与子目之间的关系,寻找与标题有关的历史名词,寻找这些历史名词之间的有机联系,找出不太好理解的历史概念或现象,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等。

2.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的重要部分画出,写上相应的评注,并在课堂上验证自己所画的内容是不是教师讲课的重点。教师要求不宜太高,应该及时鼓励,给予肯定评价。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一些简单的情境问题提示学生,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正好可以以此为契机导入新课。

(二)情境问题的组织衔接:先整理知识点后解决情境问题

高中学习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基础知识点和情境问题解决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最好是学生能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合作解决情境问题。但对高一新生而言,这样做难度比较大。所以在衔接教学阶段,我们最好先整理好知识点,然后再解决情境问题。否则会耗时太多,不利于课堂任务的完成,而且容易给学生造成“一节历史课就是解决几个情境问题”的错觉。

(三)记忆指导衔接:从课后记忆到课堂记忆,从机械记忆到及时复述

学生往往习惯于课后记忆,忽视课堂记忆的重要性,这对历史学习是不利的。一是高一的学习时间有限,课后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用来记忆;二是课后记忆需要很强的自觉性,这不符合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课堂记忆很重要,课堂记忆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进行记忆,可以使学生抓住重点,防止遗漏,从而提高记忆效率。当然,这需要师生间的有效配合,教师在解释时要注意语速,必要时可以重复;教师还需要合理整理教材,尽量化繁为简,让学生可以实际操作记忆,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可以精简为16个字: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自由平等;教师还应该及时检查与评价,及时鼓励,树立榜样,以强化学生课堂记忆的行为习惯。

及时复述是一种高效的记忆方法。传统板书能克服多媒体演示的很多不足,因此教师一定要设计好板书,不能一味依赖于多媒体。例如第二单元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的板书如下:

平民与贵族BC509

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罗马共和国

罗马公民(国内法)

|新问题BC27

万民法: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国际法)

aD6C

《民法大全》:东罗马

复述:先有习惯法后有成文法;由于贵族滥用习惯法,导致平民与贵族之间产生矛盾;为了维护统治,调和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统治者颁布《12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公民法处理的是罗马公民之间的事务,属于国内法;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政治、经济、民族),为了维护统治,罗马帝国颁布了万民法,万民法处理的是罗马帝国内部的事务,属于国际法。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颁布《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这种及时复述的记忆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关注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既简化了记忆内容,又突出了对历史概念的理解,符合新课程和新高考的具体要求,学生很乐意接受,可以有效提高记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卉.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11.

\[2\]阚韶辉.对高一历史教学要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6).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篇2

一、传授科学预习技巧,提高学生学习前置效果

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好初中历史的重要促进因素,部分学生缺乏预习技巧的指点,预习效果较差,或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导致历史学习缺乏针对性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强化了学生预习技巧的指导,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入手开展高效预习。

(1)多种途径搜集教材关联信息。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内容较多,时间跨度也长,要想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应当对教材信息进行扩充。如教学《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我国科举制度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各种形式、意义等方面信息的搜集。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搜集整理等方式,梳理了与科举制度有关的大量信息,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历史课堂的信息容量。

(2)仔细阅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笔者要求学生对历史教材进行反复阅读,通过快速浏览熟悉教材内容,通过字斟句酌推敲对教材中所讲述的要点进行充分揣摩回顾,培养学生浏览与精读相结合的历史教材阅读习惯。既要快速了解教材内容,同时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要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养成学生细心、深入的阅读习惯,便于更好地掌握历史教学知识点。

(3)整理筛选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预习活动提高针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学生在历史预习中的难点问题罗列出来。笔者要求学生大胆思维,积极探究,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作为质疑的内容整理出来。一方面在课堂新授教学时进行针对性听讲,另一方面可以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作为质疑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重难点突破的效果。

二、强化课堂学习技巧,发挥合作学习促进效果

课堂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技巧的指点,让学生在合作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促进效果。

(1)学会拓展思维思考问题。以史为鉴,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探究规律、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如在教学洋务运动内容时,笔者指导学生从洋务运动的进步性、积极性以及局限性等方面,全面评价洋务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对后来的发展具有哪些作用等等。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失败的根源:为什么洋务运动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思维进行启迪,让他们拓宽思考的角度,有利于学生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梳理历史发展规律。

(2)学会相互合作研究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不再以个体学习为主,而是以小组相互合作的形式,提高学习成果的有效性。在每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都有意识地选取一些重难点问题作为思考线索,放手让学生在小组里面开展互动学习。每个人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发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或是争论,鼓励学生遇到观点不同的时候大胆争论,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意识、辩证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历史事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学会联系生活分析问题。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感悟。如教学“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从书本的介绍拓展开去,了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变化。通过搜集材料,展示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展示我国科技发展方面的巨大成就,加深学生的理解效果,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提升记忆巩固技巧,放大形象记忆理解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强化学习与记忆技巧的指点,以实现花费最少时间、记忆最多内容的效果。

(1)发挥形象学习法促进效果。历史学习中的人物、时间节点比较多,各类历史事件也较为复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加深记忆。如对清政府签订的多个不平等条约中的时间、通商口岸、赔款数量、割据地点等进行直观对比,从而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链,提高记忆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指导学生提高记忆的成效。在学习回忆一个历史知识点的同时,联想到与此相关的多个知识点,从而形成环环紧扣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记忆效果。

(2)发挥框架记忆法促进效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所学历史知识、规律提炼出来,并按照一定的编排原则进行框架处理,在脑海中形成网格化构架状态,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固定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历史知识点建构的牢固性和系统性,能够在历史学习中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记忆效果。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篇3

这些问题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原因?结合授课情况,我发现有些同学态度很认真,但是对预习案上一些不算难的问题还是回答不上来。和他们交谈后才发现,原来大部分同学在小学、初中并没有预习的习惯,上高中后,虽然每节课前都预习,但仅仅是阅读一下课文,对课文中很多知识都似懂非懂,预习案中有些并不算难的问题对他们来说都解决不了。终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学生缺乏预习的基本方法,导致他们的预习效率低下。在这里,我以自己所教授的历史学科为例,谈谈我们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要让学生提高预习效率,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备历史思维习惯,也就是说要教给学生历史思考的基本方法。历史思考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分析历史的“三分法”“背景分析法”“过程分析法”和“历史结果分析法”四大类。

分析历史的“三分法”,就是历史事物由“背景”“过程”“结果”三部分组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三分法”,这是进行历史思考和历史分析的基本前提。

“背景分析法”是教给学生分析历史背景的基本方法。历史背景的基本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引导学生总结出历史背景分析的“公式”:历史背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组织+群众+军事+民族……

“过程分析法”是教给学生掌握历史过程的基本方法,例如,某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者、事件经过、结果等。当然,学生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总结自己掌握历史过程的心得体会,总结出阶段分析法。

“影响分析法”是引导学生如何得出历史结果。要求学生必须思考:历史事件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胜利原因和失败原因)历史事件如何定性?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国际影响、国内影响;对政治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对思想文化的影响等)如何评价某历史事件?(最常用的方法:正反两面评价法)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关键词”教学法;应用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关键词”教学法能够突出文章的重难点,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章阅读。下文就简单地分析“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一、历史“关键词”教法的基本概念

高中的历史学科中,教材中的内容比较复杂、文字量大,同时每一节课堂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加上课堂时间有限,老师虽然想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但是因为教学目标等各种限制,最后只能按照课本知识进行传统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效率。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关键词”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将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概念、线索、阶段、时间、事件概括出来。通过几个关键词有效地将历史的脉络进行清晰解析,学生能够通过“关键词”很好地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标记,并进行记忆和学习,通过关键词有效地衔接和切入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史实。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文章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关键词的发现、提取和运用,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词”教学。

二、“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一)课前进行预习,初步掌握“关键词”

为了能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关键词”教学法,首先应该要引导学生提前进行教材内容的预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课本的基本内容。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若是上课之前由学生自己进行课文预习,学生容易觉得课文内容枯燥无味,渐渐地对历史这门学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课前老师可以将课堂所要讲述的知识点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同时也能够对课堂内容有整体的掌握,并在初步学习的基础上提炼出关键词,这样学生能够根据关键词进行课文预习,确保能够保持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从提取的关键词进行课文内容的概述,从自我概述的过程中找到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形成带着“关键词”进行预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课堂上师生进行“关键词”探讨

学生经过预习,初步能够确定课堂上历史教学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学生基本能够对教材内容有初步的理解,但是也会存在一些缺漏和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进行重难点讲解,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联系学习,提炼出中心内容,同时在整体结构上进行历史脉络的掌握。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要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探讨,使学生能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困惑,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主干知识,同时将重难点进行重点学习,记住相关的历史阶段和时间。关键词的确立,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理解和运用,关键词作为历史学习上的主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关键词”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目标,也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简洁明了,教学整体更加有梯度和层次。除此之外,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融洽,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和沟通,自动进行问题思考,能不断地提高历史素养,提高历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总结与延伸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关键词学习方法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和比较“关键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逐步习惯使用关键词进行历史知识学习,并对历史社会中出现的现象进行知识解释。教师还可以进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进行关键词的使用、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学生灵活运用关键词。在课后的练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关键词进行知识理解和巩固,使学生能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串联理解。在自我复习中,学生要将课本中不同章节的知识点通过关键词进行梳理和学习,要理清楚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利用关键词进行知识点的穿插,学生自己建立起整体的历史框架,然后进行整体的历史知识学习。

三、“关键词”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一)确立“关键词”时包含主观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关键词”教学法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主观性强。确定好关键词才能够在课堂中的教学中发挥关键词的发散、突破和聚焦作用。但是在确定“关键词”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根据主观意识进行关键词的选取。虽然这些关键词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标准要求进行确定的,但是因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历史基础不同,教师对历史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力也不同,所以在确定的关键词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确定下来的关键词并不一定都是最准确和恰当的,也并不一定都是完全符合课程目标的。可以说,关键词确定过程中产生的主观性将会影响“关键词”教学法在历史课程中的应用。

(二)适用范围有限

使用“关键词”教学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但是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都能够用“关键词”进行穿插。有些历史教材内容无法使用一两个关键词进行概括和总结,比如说历史事件通过时间进行记忆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无法进行关键词的提取,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先记住关键的时间点,然后将不同时间段发生的历史时间进行穿插记忆和学习。因此可以说“关键词”教学法的适用范围有限。

(三)“关键词”延伸学习有风险

“关键词”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但由于历史知识自身具有开放性,老师在用“关键词”教学法进行延伸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不能无限地进行知识延伸,否则会加大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比如说,在一节课上,因为鸦片战争的历史事件,教师延伸出之后签订的各种条约,就是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特点,将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合并为一节课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压力,无法完全吸收教师延伸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训练,使学生提高基本的思维能力,进而掌握一定的“度”,再对学生进行知识延伸。

四、结语

“关键词”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或者说是策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创新,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虽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是教师可以通过经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实践和总结,使“关键词”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优势。

作者:四朗曲西单位: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周丹.信息时代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浅谈[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244-245.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现在科技飞速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历史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学现状着实让人担忧。作为初中老师,我们有责任不断改革教学方案,让自己的学生学习更多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人。学习之路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历历史知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工作。下面我对现在的一些初中学校的历史教学状况做了一些调查,并且做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研究。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历史教学价值被忽视。

初中历史是历史价价值观,好民族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在初中教学中,历史科目并没有得到重视。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对历史课程定位不准确,就连学校的课程安排上也能看得出来历史课程被忽略的现象。由于中考历史分数只有50分,还不及语文,数学,英语的二分之一,而同为小科目的物理和化学中考还分别有80分和70分,可见历史被轻视的程度极为严重。

(2)初中历史的民族精神未能普及。

在现今教学问题上,老师教学目的已偏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只是单纯的看分数教学,忘记了普及历史的民族精神。学习历史不仅让学生能够认识古代历史人物的传统优良精神,还能清楚地看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发展为如今的小康社会。初中生正值形成人生观,和民族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那些属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应当普及到各个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3)学生对历史兴趣不浓。

目前,由于大多数初中历史老师,和学校还有中考对历史的不重视,导致一些学生对历史存在着偏见。在历史课上,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浓,没有主动愿意学习历史的,即便是学习历史也只是简单的翻阅课本,对课外辅导书更是毫无兴趣。学生的学习方式很单一,都是以背书本上的内容为主,很少去找同学讨论或者和老师一起探讨。

(4)教学方法单一。

老师的教学方式陈旧不注重变通,现在教学方式已不能再用过去的传统模式进行。初中学生多动善思,情绪多变化,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再以讲为主,要懂得和学生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主。课后的作业量不宜太多,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不只是写作作业这么简单,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也很重要。

二、有效的策略研究。

(1)转换教学目标很重要。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上指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老师应当改变自己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让他学会历史的只是,更是为了让他以后的人生发展考虑。

(2)其次是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兴趣。

学生愿不愿意学习历史与他对历史有没有兴趣很重要。学生喜欢看电视剧,很多古装剧或者穿越剧都是和历史息息相关。上课时可以没事来一段电视剧的情节,比如我们很熟悉的《甄传》里面的雍正皇帝,老师可以借助人物关系引出历史上的雍正,和一系列的历史问题和大家讨论。

(3)再者就是师生的互动也很关键。

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很重要,学生喜不喜欢历史这门课程和他愿不愿意和你互动整体上成正比,他喜欢历史课就会喜欢和老师接触,反之他要是喜欢和你互动的话历史课上就很容易讲课了。每节课利用两三分钟互换角色,让学生讲课几分钟,老师坐在下面听。师生的互动会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4)而最后是预习回顾知识点。

课前的预习一直以来都很重要,不管学习哪门科目。老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时学的知识要在课后复习回顾,这样才能把知识记得牢。老师在课下要学会与学生交流,把上课时没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课后解决。

总之,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历史社会中,初中生的行为价值观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动向。在21世纪中,我们初中历史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历史中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价值观,还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只有在教育事业中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赵恒烈.冯习泽.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篇6

一、历史观摩课设计的要点分析

1.做好教学重点的设计工作

当前的历史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点—线”的教学模式,其中“点”指的是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内容。正因如此,为了在观摩课中体现教师的教学特点以及对课程的了解,教师需要对课程重点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工作。例如: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与贡献”教学观摩课的设计中,教师需要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贡献”中的“统一文字、度量衡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作为教学重点,在观摩课中进行重点教学工作,体现出这一课程的教学重点,这对于观摩课的整体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2.注重教学中的趣味设计

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课堂活跃气氛与师生交流的开展,对于观摩课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观摩课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寻找知识点进行趣味设计,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如在介绍历史人物时,可以利用历史的趣闻或趣事,丰富历史人物的形象,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但是在观摩课设计中,这种趣味设计的内容不宜过多,适量即可,不能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和历史的严肃性。

3.保证整体课程流畅合理

在历史观摩课的设计过程中,确保课程整体的流畅合理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因素。实际的课程设计过程中,主要的考虑因素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合理地设置教学时间节点。在一堂优秀的观摩课中,我们需要合理地布置教学时间节点。如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总论、知识重点、过渡内容、总结等课堂节点时间,保证课堂设计的有序进行。二是预留互动时间。在观摩课设计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性互动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在这一环节预留足够的时间。一方面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解答,展现出教师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预留时间,对课程中出现的以意外用时进行补救性工作。三是做好应急预案准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可能出现的紧急问题预先做好应急准备。如提前安排的教学设备出现临时故障等问题,及时利用应急预案进行解决,保证课程的顺利完成。

4.融入多种教学元素

在历史观摩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展示教师的教学特点与工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融入较多的教学元素,全面展示教师的教学特点。这些教学元素与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技术的引进。在观摩课中,为了提高教学展示的质量,我们可以通过新型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对于观摩课以及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是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历史观摩课的设计过程中,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也是保证观摩课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如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进入历史情境的过程中,更快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保证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历史观摩课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观摩课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利用以上的工作要点开展课程设计外,在实际的设计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课堂教学内容符合初中历史学习特点在实际的观摩课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属于基础性教学工作,其教学内容不宜过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与知识点掌握不宜要求过高。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活力

应试教育中,我们的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使得原本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使得充满想象和求知欲的青少年变得失去了自主求学的欲望。

课堂是一个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基地。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是主阵地。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根据本校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提高教学能力,以学生为本,渴望自己的课堂能焕发生命的美,及时反思,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

一、给学生以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活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多年来,我潜心教学研究,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特别着力于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爱学。适当让学生用他们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会喜出望外。于是,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进行“给学生以成功体验”的教学尝试,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班上有个叫阿荣的学生,学习懒惰,上课常打瞌睡,历史成绩位于班级的最后。他也有优点,就是偶尔精神特别好的那节课,他会跟着大家回答,而且声音响亮。我认识到这是一个“突破口”,于是,当他回答正确的时候,我大加表扬,充分肯定,给阿荣以成功体验。针对他上课打瞌睡的毛病,我在下课的时候找他谈心。自那以后,他上课不再打瞌睡了,课堂上也积极多了。而且,那些被判为“差生”的学生,过去长期与低分为伍,与批评相伴,现在却常得高分,常受表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教师的一声声珍贵的表扬,学生的一次次成功的体验,逐渐驱走了往日的消极态度,唤回了乐趣和信心。

二、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讨论、探究进行解疑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探究学习是开放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根据初中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好的历史课堂需要教师充满激情,但学生也需要激情,激发活力。

如,在教学“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中,有一活动与探究题:“想象一下,在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下,北京人用什么方法保存火种?”我在讲“北京人”时,就利用这一思考题进一步提出“想象一下,北京人是怎样发现火的?怎样知道了火的用途?”“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火会怎么样?”在利用教材材料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当然,前提是尊重史实。题目布置下去后,学生的兴致很高,说出来的答案有些也出乎我的意料。关于取火的方式,如何知道火的用途等他们都有不同的描述,有些言语之间渗透着稚嫩,甚至有些可能不合逻辑,但是我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来评价。这样在活动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到学习的乐趣,并获取新知识,活跃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交往、积极互动。对自学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疑难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可以增强探讨研究的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使其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不理解的地方暴露得更加充分。在讨论时我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为他们创设发表意见、辩论的平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

三、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注重开放和生成,构建活力的课堂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搞活。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过程的开放也许会影响某些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但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首先,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其次,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对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成全。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在教学“开元盛世”时,我注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唐玄宗和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对现实有何借鉴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国家要繁荣,政治局面必须要稳定,人才必须得到重视,学生们也给出了不少看法,如官员必须廉洁自律,要广开言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唐朝农业繁荣启示学生:要想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走科技兴农之路,要注重兴修水利,要普及科学技术。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处理好开放与生成的问题,就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美。

四、合理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增强历史的趣味性,焕发课堂的活力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精神在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而,教师还要合理地上好历史教材中的活动课。

当前,电视台经常出现冲关或闯关的节目,活动课中学习闯关的形式,可激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展开竞赛活动,采用抢答、竞猜等方式。例如,设计“春秋战国历史典故大闯关”活动,师生将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设计为各类题目如选择题、连线题、改错题、表演竞猜题等,学生分成几组,通过必答、抢答方式轮番闯关。让学生运用并复习巩固课堂上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开阔历史知识领域,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历史的热情,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总之,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不断反思与改进课堂教学,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经验。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懈努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绽放青春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吴颖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8(5).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篇8

一、利用“导学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本学期,我们学校推行了“导学案六环节教学模式”。虽然这一方法老师们正在尝试阶段,但如果将其合理利用,就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法使得学生课前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意图一无所知,上课只能是被动听、学,不能积极参与教学,而“导学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则可以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增强学习效果。在尝试的开始,我提前将“学案”发到学生手里,便于学生借助“学案”有目的地进行预习,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设计的问题。预习不但能够使学生带着疑问听课,减少盲目性,从而增强听课的效果,而且通过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就有更多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消化。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批改“学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备课方案,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展开教学。通过预习,对于大部分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少讲或者不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和学生错误比较多的问题,教师要精讲,重点讲。教师可以在“学案”中设计探究性题目,让学生在互助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比较、掌握、落实、深入,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

二、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此,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教师要引导并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从中发现问题。同时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先学,结合出示的教学目标,依据“学案”中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自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一种记忆,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智慧,存续文化、鉴往知来。我们的先人在不断学习、创造和丰富历史文化,使人类从愚昧、野蛮走向进步、文明。在讲授历史知识时,我尽量结合现实中一些具体的国内、国际社会现象、具体事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南京大屠杀”,要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在学本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上网查看有关南京大屠杀资料及事件,结合课本知识谈感悟。因为事件这半年来吵得沸沸扬扬,每一位学生都深有感触,所以课堂效果很好,学生易于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和平的责任感。

四、恰当利用历史图片与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多媒体中的历史信息生动丰富、直观感人,适当运用相关挂图、多媒体,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发学生探究的激情,调动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如教《文艺复兴》中达・芬奇代表作时,引导学习赏析课文中《蒙娜丽莎》的图片,学习当时社会背景下艺术家表现出的精湛造诣啧啧称赞,增强美的享受,也对文艺复兴的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堂效果很好。

五、设计课堂检测多样化。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篇9

关键词:预习;备课;兴趣;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98-01

如何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是每个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初中历史教学更是如此。因为初中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历史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以外,还得培养学生初步的唯物史观、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历史责任感。向教学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一、预习是基础

预习这一教学环节虽然不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但它是一次新的学习的开始。如何让学生真正的自主预习,这是老师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预习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预习时要因人因内容而异,预习知识要指点到位。不同性格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选取不同的预习方法。

二、备课是关键

要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必须学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解决好每一个问题。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备课之前先看教参,我认为这种做法有些欠妥。教参提供给我们的只是教学中需要参考的内容,不能形成我们个性的、实用的教案,更不能把教参上的内容照搬下来就成了教案。应该静下心来,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地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个基本的道理。有人认为课文就那几句话、几个段落,要学什么内容,一看就明白,有什么可读的?其实不然,有好多问题自己还没有弄懂,更谈不上自己的感悟了,如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课文的重难点,甚至疑点问题是怎样确定的?本课需要设计怎样的教学目标?等等。历史课是知识性、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会别人,必须首先自己弄明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在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的设计再精妙,没有学生的配合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备课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我们设计的教法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教法学法他们运用过吗?如果有问题在哪里?要充分的考虑进去。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设计,调整重点难点的设置,调整对学生的训练方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归纳,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三、兴趣是捷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的授课中,我发现如果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自然产生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每个学生的心灵里,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点燃。每当在历史课上讲到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时,平常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认真听课了,甚至还能够认真思索教师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也让我意识到,应依据我校学生的特点,首先要让学生愿意听我的课,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到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比如,创设好的情境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很快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我在讲到“封建集权的不断加强”时引用学生看过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让学生首先谈一下汉武帝的主要功绩,然后再引入新课,就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求历史知识奥秘的兴趣。当然,在讲到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时,教师也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当然,要恰到好处,以免冲淡了主题

四、积累是必然

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我们的实际经验,我们知道,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尤为重要。训练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口答、笔答、自背、互背、检测等,也可利用多媒体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进行,但要保证训练的内容、质量、时间。题目考察的内容既要覆盖全部知识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训练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训练之后,教师要及时体察学情,反馈矫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当堂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主体的调动。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并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才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历史,才可能走向高效课堂的彼岸。

教师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因素,历史教师有责任通过这些教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不仅可以从历史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和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优良情感品质。教师还要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应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点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善于创设历史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善于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提出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善于引起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鼓励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注重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历史或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与探索,才刚刚开始,对每一位历史老师来说,课程改革还任重道远,但课程改革已是一种必然趋势,是时展的要求。课程改革将焕发历史课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为社会造就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

初中历史预习方法篇10

关键词:教学案多媒体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52-02

1构想的生成

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转变备课组活动方式,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上就这样简单的改革不行,需要一场革命性的变化。而发挥备课组、教研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集体备课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上求突破,走一条具有六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我校张家港第六中学在全校尝试推行教学案。学校以教学案为载体,构建以“少教多学、精讲精练、学教互动、着眼能力、注重实效”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通过推行教学案,能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教研合一;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多赢;实现学校提出的口号:“基础教育上台阶、城郊初中争第一”。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又适逢苏州市历史学科以50分分值加入中考,历史教学模式的变革迫在眉头。如何转变历史教师教学的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模式?教学案的运用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成效,教学案与多媒体的运用那个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成绩?这需要我们做一个实验对比。

2设计

我们选择初三年级的两个班,初三(1)和初三(4)班,两个班是平行班,升初三时学校重新进行了分班,每个班的平均分基本一样。初三(1)班只用教学案,初三(4)班只用多媒体。两个班不在同一层楼,这样可以相对避免学生直接的交流。这两个班都由我担任历史老师,这就防止出现教师水平差异带来的成绩的不同。设计如下:

回家预习。初三(1)班的学生使用的教学案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两部分,作为家庭作业,需要提前预习课本,自己独立完成。第二天需要交上来给我进行批改,反馈给学生。初三(4)班的学生也通知他们回家预习,但没有书面作业。

课堂教学。初三(1)班完全按照教学案上的流程。分四大部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练习反馈。上课时侧重在合作探究、练习反馈。对“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错的比较多的点拨一下,基础知识基本不讲。课堂侧重于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初三(4)班使用多媒体,多媒体的内容很大一部分与教学案中“合作探究”的内容相同,但会多一些图片资料,视频资料。

3结果

一个月以后,进行了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考试内容为初三新学的内容。初三内容为世界史,基本上与初一、初二学的中国史关系不大。

表格如下:2013年10月历史阶段性考试质量分析

注:历史总分50分。30分为及格、43分为优秀。

通过这张表格,发现一个月的不同手段的教学,两个班的平均分还是有较大差异,两个班差1.48分,担心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实施了一个月,就全部采用教学案。因此最终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还有待考验。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实施教学案的班级的及格率、平均分、最低分明显要好于实施多媒体教学的班级。教学案明显要优于多媒体。使用教学案为什么能优于多媒体?这值得我们探讨。

4讨论

4.1回家预习这一家庭作业

教学案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两部分,作为家庭作业,第二天需要交上来进行批改,多媒体教学也布置了回家预习,但由于学生做作业要做的很晚,甚至有些学生英语、语文的默写都不背,历史要求回家预习只能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还是教学案的书面作业比较牢靠,学生不得不做。通过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已经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印象,甚至对于一些基础的练习学生能自己完成。这点明显优于多媒体。这也能解释使用教学案的班级的及格率要高于使用多媒体的班级,最终使平均分也相对高一点。

4.2课堂教学这一环节

教学案的合作探究,这是在上课时解决的,学生先通过自学和讨论,然后老师再引导解析,根据史料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现了历史的思辨。使用多媒体,也探讨同样的问题,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不同的是教学案上是用文字的形式呈现的,学生在进行探讨的时候,当得出结论后,是要及时写在教学案上的。这其实对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学生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要接受知识,并用笔记下来。多媒体是学生只是嘴巴说说,外面看看热闹,但有一些学生在开小差,不听,老师并不能很好的发现。两种学习方式的对比,发现教学案的优势就是如果不拿笔记下来,就会被我发现,提醒他,俗话说:好记性不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然这一结论有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1981)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的学习成绩最好;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成绩最差。同时通过做笔记令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和记忆,也明确体会到自己的学习弱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化和针对性。这也是使用教学案那个班的差生相对少一点的缘故,最低分相对高一点的缘故。

4.3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

从表格数据中,我们发现,两个班的优秀率基本一样。这说明不管使用什么教学手段,对于那些积极性比较高的、善于学习的学生来讲,没什么差别。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老师在上这历史课时,要做的是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